鲁滨逊漂流记梗概篇1
鲁滨逊乘机逃走,并带走了小黑奴佐立。他们在海上逃亡了10天后,后来被一艘开往巴西的船救了。到了巴西后,鲁滨逊卖掉小黑奴佐立,买了一个小庄园,开始了庄园主的生活。但他不甘于平庸,便又一次出海冒险,去非洲贩卖黑人。
这一次运气又不好,船在南美洲附近触礁沉没。鲁滨逊死里逃生爬上了一个荒岛,其他人都葬身鱼腹。小岛上荒无人烟,也没有野兽出没。鲁滨逊便开始了长达28年的孤独生活。
鲁滨逊并未灰心丧气,首先作了一个木排,将沉船上所有有用的东西运回了小岛,其中有食物、制帆篷的布、***枝弹药、淡水、酒、衣服、工具……。他用帆布支起了帐篷,为自己建立了营地。然后他开始勘察小岛的地形。他在山坡下选择了一个小山洞作为栖身之地。
他用了几个月时间扩大规模,并用简单的工具制作了桌、椅等家具。为了防备野兽,鲁滨逊在洞口设置了机关,形成了一个“城堡”。安排就绪后,船上的食物和水也快用光了。鲁滨逊又开始寻找食物、水。
荒岛上有不少野山羊。他除捕食外还将它们饲养起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船上装饲料的布袋中残余的粮食在雨季中竟长出了嫩绿的稻苗和麦苗。他收集了种子,以便第二年扩大种植。在海岛另一边,他还发现了成片的果林。他便在果林附近搭了一间茅屋,作为自己的“别墅”。海滩上物产同样丰富,有许多海龟和飞鸟。鲁滨逊捕捉它们,以改善营养。
他又捉了只鹦鹉,起名为“波儿”。鲁滨逊逐渐开始经营农业和畜牧业,并获得了很大成功。第一年他打下了两斗稻谷、两斗大麦。他把这些粮食碾成了面粉,还烧制了瓦罐作炊器。自己也吃上了面包。
鲁滨逊在岛上围了很大的一圈木栅栏,将捕来的羊集中饲养。这样不仅有羊肉吃,还有羊奶喝。他用羊皮为自己缝制了帽子、外衣和雨伞。他靠自力更生,生活中的必需品已是应有尽有,生活到第六年,他造了一只独木船。
鲁滨逊又用两年时间挖了一条6尺宽的运河,以便把船放在半英里外的小河里去。他驾着这只木船绕岛视察,心中充满了自豪感。若干年后的一天终于出现了意外。
一群野人从另一个岛屿划船而来,侵入了他的领地。他们将一些俘虏吃掉,并载歌载舞。鲁滨逊心中充满了恐惧,担心自己会被发现并被吃掉。他寻找到一座十分隐蔽深幽的岩洞作为新的住所,并广设机关,保护自己。
这样过了许久,他已在岛上安全渡过了23年。不久,岛上又来了一群食人肉的野人。鲁滨逊决心保卫自己的领地。他拿起***潜伏在附近。突然一个俘虏挣脱绳子向他这边跑来,后边追来了几名野人。
鲁滨逊开***打死了那些追赶的野人,救了这个俘虏。那天恰好是星期五,他就给这个俘虏起名为“星期五”。从那以后,“星期五”变成了他仆人和朋友。不到一年时间,星期五已经学会了英语。他告诉鲁滨逊,曾经有17个遇难的白人到过他住的那个岛上。
鲁滨逊很想去救他们,同他们一起回到文明社会。于是,他和星期五造了一只独木舟准备出发。这时,另一群野人带着很多俘虏来到岛上,其中有一名白人。他把那名白人救了出来,同时救出的还有星期五的父亲。鲁滨逊和星期五用火***等武器共打死打伤21名土人。
星期五的父亲走后,一条在附近海面经过的英国商船起了内哄。船上的***劫持了船长和大副,驾了一只小艇,朝鲁滨逊的小岛开来。他们准备把船长和大副扔到荒岛上,然后把商船开走。鲁滨逊和星期五一同打散了***,营救了船长和大副,帮他们夺回了商船。
他们没有等星期五的父亲他们回来,便决定乘商船回国。临行前,鲁滨逊把岛上的产业交给了两个被他俘虏的***,因为他们犯了劫持商船的罪,回英国要被吊死的。鲁滨逊告诉他们如何在岛上生活,并要他们和将要来到的西班牙人共同合作,把岛屿经营好。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篇2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我早在五年级时就拜读过丹尼尔·笛福的大作《鲁宾孙漂流记》,今天我又学习了课本中《鲁宾孙漂流记》的梗概。让我再次深刻体会到了鲁滨孙那高大机智的形象。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不幸落入荒岛。在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自强不息,独自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后获救回国的故事。
读了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鲁滨孙驯化山羊的那一段故事了。鲁滨孙因为每天都要打猎,以至于从船上带下来的火药大大减少。不得已只好去驯化山羊。鲁滨逊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下,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几年后,他不仅有了一大批乖顺的羊群,还能喝上羊奶,吃上奶酪。丹尼尔·笛福以一段细致的描写为我们拓展了视野,我也从中感受到了鲁滨孙那一股顽强不屈,坚持不懈的劲头。假如被困在岛上的是我,我一定经不起这么多次的挫折,失败了几次就会放弃。遇到困难就要去面对,去挑战。这也许就是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吧!
遇到困难就要去面对,这使我想到了从三岁就失明失聪的海伦·凯勒。她在巨大的困难面前,并没有低头,而是去征服它。我们可以想象到,从小便听不到声音,看不见东西的海伦学习起来会有多么困难,但他还是写出了著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在生活中,因为有困难的双手牵绊着我们,有失败的阴影笼罩在我们身旁,使我们无法顺利前行。但是,如果我们永不放弃,那么什么困难都会迎刃而解的。有困难,我们就要去攻破它;有失败,不要气馁,从头再来过。抱着这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谁有能阻拦我们前进的脚步?
我们并不是鲁滨孙,惨遭沦落孤岛的境遇;我们也不是海伦,要面对失明失聪的痛苦。我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我们却可以像他们一样,练就不平凡的意志。困难会被我们踩在脚下,奇迹也可由我们来创造!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篇3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课前预习十分重要。课前预习是学生在老师授新课之前,先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例如,在执教略读课文“鲁滨逊漂流记”,我注意到课文中安排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梗概,另一部分是精彩片段,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预习作业: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②思考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么一一克服的?可以用笔画画标注或者自己写一写。③读读精彩片段,说说主要在讲什么,它大概出自梗概的哪里呢?④提出你的疑问,在文中打打“?”。这些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学习,而且难易适中,适合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像这样较长篇幅的“略读课文”,通读一遍就会占用小半节课。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在课前向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才能使学生在课中能紧紧抓住主要内容,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栽下梧桐引凤来——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一个人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起着重要作用。学生是否有学习语文的兴趣,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丰富多彩的辅助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求知欲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激发。
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时机,适当组织一些小竞赛活动:如认读生字时,可以组织开火车读、抢答等活动;识记生字时,可以组织加一加、减一减、猜字谜等活动。使他们愿意学,主动地获取一些知识,教师再因势利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愉快地学习。再如分组讨论、比赛朗读、讲小故事,说与课本有关的小笑话,分角色表演等,不但能活跃气氛、提高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开拓的优秀品格。
三、绝知此事要躬行——讲练结合,授之予渔
“授之予鱼,弗若授之予渔”。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等于得到了“捕鱼”的方法,有了“点金术”,就获得了获取新知识的有效工具,可以终身受益。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只靠理解和感悟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大量讲练结合的语言实践。要提倡学生“自读、自查、自写”;提倡学生“说课”——说体会,说感悟;提倡学生“写课文”——写要点,写心得。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欣赏语言和判断语言的能力。
如学习“草原”一课时,当讲到描写草原风光美的句子时,让学生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并进行仿写的练习。课堂教学中必须始终贯彻读写结合的原则,尤其要强调说和写的训练。除大作文以外,更要重视平时结合阅读的小练笔。
四、一石激起千层浪——巧设问题,促进思考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如教学“揠苗助长”一文时,当教到用“精疲力竭”这个成语造句时,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造了不少生动的句子。为了结合学校正在进行的感恩教育,即对学生进行导向品格修养的教育,我对学生进行了提示:“你们有没有发现过爸爸妈妈精疲力竭的时候?”立刻有许多学生举手发言了,有的说:“爸爸妈妈下班回来,累得精疲力竭。”还有的说:“妈妈既要工作,又要做家务,每天累得精疲力竭……”我趁热打铁:“爸爸妈妈这么辛苦,所以我们要爱我们的爸爸妈妈,那么回到家我们要怎么做呀?”
五、为有源头活水来——拓展文本,走向生活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篇4
关键词:晚清翻译小说;经济个人主义;儒家伦理;国民论述
一、引言
晚清是翻译小说大盛的时代,在这一时期,英国小说名著Robinson Crusoe(现在一般译为《鲁滨孙飘流记》)备受瞩目{1},就笔者所见,当时至少出现六种中译本,分别是:英国教士英为霖译《辜苏历程》(1902),沈祖芬(1879-1910)译《绝岛漂流记》(1902),秦力山(1877-1906)译《鲁宾孙漂流记》(1902-1903),林纾(1852-1924)、曾宗巩(1866-1938)合译《鲁滨孙飘流记》(1905)、《鲁滨孙飘流续记》(1906),汤红绂译《无人岛大王》(1909),袁妙娟译《荒岛英雄》(1909){2}。
大致说来,这些译本分属于晚清文学翻译活动的两个主要类型。一类是来华新教传教士主导的文学翻译。此类翻译活动起源甚早,自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72-1834)以降,为了推广基督教,传教士将西洋宗教著述源源不断译成中文,其中也涵盖大量文学作品,如《天路历程》之类传教士小说③。英为霖译《辜苏历程》与之类似,原著中包含大量基督教内容,译者加以翻译、渲染,旨在传教{1}。另一类则由中国知识分子主导,大规模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将小说视为启蒙大众的工具,无论维新派抑或***派,都积极投身小说翻译事业{2}。《辜苏历程》之外的晚清《鲁滨孙飘流记》译本均属这一类型,译者试***借冒险故事激励国人进取冒险,以救亡***存③。
不过,对于中国译者而言,在传达冒险精神的同时,也不能不面对原著小说中其他类型的思想意识,有些甚至与晚清时期的思想潮流格格不入,其中之一就是作为商人的鲁滨孙身上体现的经济个人主义话语。所谓经济个人主义,指的是原著中鲁滨孙汲汲于金钱,并以金钱衡量一切价值的态度{4}。鲁滨孙奉行的价值观,就是资产阶级商人的价值观,以盈利为终极目的,处理人际关系时以利己主义为标准。在英国读者看来(譬如英国教士英为霖),是习以为常,但是放到晚清的历史语境中,却形成了文化冲突。一方面,儒家传统的义利之辨非常严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另一方面,晚清国民论述强调的也是国民的公德、对于国家的义务,批判一己之私。而翻译《飘流记》,是以鲁滨孙为国民学习的典范,为了保持主人公的正面形象,译者不能不设法清除经济个人主义话语。
不过,并不是每位晚清中国译者都接触到上述矛盾,汤红绂译本依据的日文节译本已经不包含此类内容,而袁妙娟译本已湮没,现仅存三篇序言,因此,本文论述的译本只包括沈祖芬译《绝岛漂流记》,秦力山译《鲁宾孙漂流记》,林纾、曾宗巩合译《鲁滨孙飘流记》、《鲁滨孙飘流续记》。由于译者推崇的伦理观并不相同,处理文化冲突的方式也就有所差异。需要强调的是,本文并不认为晚清译者可以清晰地意识到原著经济个人主义话语的全部内涵,但是他们足以感受到鲁滨孙的经济活动体现的价值倾向,以及这些内容与中国儒家传统与晚清国民论述的冲突。总的说来,诸位译者对鲁滨孙的经济动机、人际关系的改动最为明显{5}。而经过翻译,译本消解了足以支持经济个人主义话语的文本内容,鲁滨孙的商人形象也呈现出不同的新面貌。下文就具体分析晚清中国知识分子诸译本如何处理鲁滨孙所体现的经济个人主义。
二、商人的游历之志
沈祖芬的《绝岛漂流记》完成于1898年11月,应该是《飘流记》、《续记》最早的中译,译者自陈译书旨在“激励少年”(页1上){1},序作者高凤谦进一步宣称译本可以“激发其国人冒险进取之志气”(序言页)。换言之,沈祖芬关注的是译本的教育功能,希望借冒险故事激励国人。该译本完成时,小说界***尚未开始,而沈祖芬的思路与梁启超的小说救国论基本一致{2}。
译者阅读的是英文原著,但是对其形式与内容并不完全接受,有取有舍,大加删减,全文仅仅二万余字。译本传达的重点是鲁滨孙的冒险经历,基本保留了故事梗概,这当然是因为冒险故事与“激励少年”息息相关。至于原著中的经济个人主义内容,则属于删改之列。不过,由于删节乃是译者基本翻译手法,很多时候也可能出于追求行文的简洁,相对而言,他加以改动的部分,更能看出译者对于原著经济个人主义的态度。
首先,译者改造了鲁滨孙的冒险动机。原著中鲁滨孙多次提及冒险乃是为了逐利,译文中仅留下少量相关论述,并加以调整。例如原著开篇,鲁滨孙与父亲争论,外出冒险与老守田园,哪种生活的物质收益更多,父亲赞赏中间阶层(the Middle state)的生活方式,鲁滨孙则不然,两者都把经济论据放在首位③。沈祖芬则将父子论争的长篇大论简化为寥寥几句,两人提出的经济论据也消失不见:
(父亲)戒之曰:“譬如有人穷苦异常,不能自存,势必糊口四方,或豪资坐拥,内顾无家室之忧,则出外游历,势所宜也。然余思之,天伦间乐事良多,何必惘惘出门耶?今令汝习律,则获益不少,既可免风涛之险,又可得养身之理,学成之后,或为国家出力,或为律令掌教,岂不胜于游历乎?”(页1下){4}
沈译中父亲则认为只有极度贫穷或极度富裕的人才会冒险,劝鲁滨孙安于现状,在家侍亲、求学、养身,没有提及具体的经济原因,代之以类似于修身齐家之道的言说。而鲁滨孙冒险远游,则是因为“不喜家居,虽好言训诫,置若罔闻”,“游历之志,无有人如吾之切者”(第1页下)。
换言之,“游历之志”也正是沈译鲁滨孙冒险的理由,对此的强调,贯穿译文,而译者保留的几处经商情节,也据此而调整。例如鲁滨孙初次经商,曾自陈逐利动机,沈译则改变其思路:
既至伦敦,居无何,趁舟往阿洲海边一带游历,因囊有余资,尚不致作水手以易食。余欲广携玩具,安置舟中,以便往阿洲哥尼亚等处消售,藉觅蝇头,商之船主,船主允之。(第2页下){5}
原著中是船主宣称出海经商可获利,鲁滨孙欣然从之,但是在沈祖芬笔下,游历才是主业,虽也经商,却是游历的副产品,只为获取蝇头,借以养活自己,避免沦落为水手(原著中鲁滨孙后悔未能作水手,掌握航海知识)。
后来原著中鲁滨孙在巴西经营种植园,虽然获利,心中却颇为不满,以为生活方式与在家无异,依然处于中间阶层。恰好当地商人计划出海贩卖黑奴,获取暴利,拉鲁滨孙入伙,他为之心动,再度冒险,遭遇海难,流落荒岛。沈祖芬则调转其思路,鲁滨孙先是感叹经营种植园还不如在家安居,“余居此数年,初合伙种甘蔗,遂能获利,自思执业如此,一身已流入下等矣,若安居家中,岂作此微贱之事。回念父训,不觉怅然”,随后又慨叹,“购田地种烟叶,虽较种甘蔗稍胜一筹,而心为利役,几忘初志”(第5页下),似乎不满于为利所羁绊,一心重振游历之志。而与商人合伙出海,恰是“因思余之至此本为游历耳,久居此地,非计也,遂欣然从之”(第5页下),与获利毫无关系。直到翻译至《续记》,鲁滨孙前往中国经商,沈译删去逐利的言词,只保留一句“意中不在经商获利,不过藉此游历耳”(第25页上)。通过以上改写,鲁滨孙志在游历,不在盈利,更不在获取暴利,经商只是副业,是支持游历的手段。
原著的经济个人主义,还体现于鲁滨孙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而沈译鲁滨孙既然对金钱不以为意,处理人际关系时也不再以金钱为标准。鲁滨孙初次贸易获利,沈译令其“以金砂五镑九两寄家,藉慰父母之心”(第2页下)。原著中鲁滨孙在摩尔少年佐立(Xury)帮助下摆脱海盗的奴役,但是脱险之后很快就将佐立卖给船长,只是提出只要佐立信仰基督教,十年后需要赋予人身自由,沈译则渲染鲁滨孙“不得已”的处境,“途中因乏资斧,将余所乘之船及黑童售与船主”,“心甚不安,因彼恳诚待我,今不得已被余所卖,为之恻然”,最后佐立“亦颇愿意”,方才成交,之后又“深悔之”(第4页下—第5页上)。鲁滨孙返回欧洲,葡萄牙船主倾其所有偿还欠鲁滨孙的钱,并交付详细的收支账目,鲁滨孙虽然热泪盈眶,依然不脱商人本色,照单全收并出具收据,只是承诺取得巴西种植园就立即免去债务。沈译则删除这些细节,且鲁滨孙取得种植园不需手续,并直接将“余赢之资,首报葡萄牙船主之恩”,随后赠予前船主之妻一百磅,“以作养老之资”,并承诺“余在一日,必尽一日之心,以报前德”(第17页上),他的两个姊妹也各得到一百磅。原著中此时的鲁滨孙,已然是知恩***报,经过沈祖芬的改动,则更有人情味。
经过文本的比对,可以看出沈祖芬改造原著经济个人主义的思想资源是儒家伦理观。对照译者的传记,更加可以确证这一点{1}。沈祖芬自幼深受儒学熏陶,“十二岁毕四子书、《尔雅》、《春秋左氏传》”{2}。后来自学英文成才,先后在上海、苏州、扬州各学堂担任教习,在扬州执教最久。在亲友学生眼中,他为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诚”,他们纷纷强调“扬之人士皆敬事之,其为人德性坚定,待人接物,一出于诚”③,“先生款款之诚,以故少年后进争附慕之”,训诲学生也“诚意挚仍”{4}。
虽然译者对原著中的经济个人主义很难有清晰的认识,但是站在儒家伦理的立场上,译者很容易感受到鲁滨孙对金钱的追求,以及利己主义倾向,而在译者心中,这类文化冲突自然而然转化为义利之辨,于是通过删节、改造译文,基本清除原著体现的经济个人主义。沈译中鲁滨孙虽然从事经济活动,但是并不汲汲于金钱,虽然经商,但志在游历,不在盈利,与人交往时也重情重义。可以说,沈祖芬对原著的改造与调整是有意识的,他的翻译方式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接触经济个人主义时的直观反应,既是拒绝,也是批评。
三、商人的爱国情怀
秦力山翻译的《冒险小说·鲁宾孙漂流记》可能是晚清最早问世的***小说,译者以此为***治宣传的工具,借体寄生地传达***思想{1}。1902年12月至1903年10月,该译本于上海《大陆报》第1至4期及第7至12期小说栏连载,涵盖《飘流记》、《续记》两书内容(第一至六回为《飘流记》,第十七至二十回为《续记》),白话章回体,未连载完,全文约四万五千字。
秦译所依据的文本有两种,第一至四回译自原著,其余部分“翻译”自沈祖芬的《绝岛漂流记》。原著开篇即体现的经济个人主义内容(包括父子争执,鲁滨孙初次行商等),秦力山应该有所感受;沈译虽然去除、改造了此类内容(包括经营种植园,出海贩卖黑奴等),但保留了鲁滨孙的商人身份,秦力山也不会不了解。秦力山对此有所取舍,以服从***宣传的需要。而***宣传的目的,则是将鲁滨孙塑造成时时刻刻不忘爱国、爱种、爱群的英国国民,商人角色附属于之下。不过,与沈祖芬不同,秦力山的翻译方式主要是“演绎”,即在原著和沈译基础上大量添加内容。
与沈祖芬一样,秦力山改造了鲁滨孙的冒险动机。不过沈译的改动至少以原著为标准,秦力山则插入与原著毫无关系的***治论述:
从伦理学上讲来,大凡一个人在世界上,有对自己的义务,有对家庭的义务,有对社会的义务,有对国家的义务。人生幼时,受父母的教育,自然有孝顺感谢的义务,但是对国家上,自己便是一个国民,对社会上,自己便是一部机关。大凡年纪已长的人,便要挺身做国家社会上的公事,要使我的国家,为堂堂正正不受侵害的***国家,要使我的社会,为完完全全不受破坏的自由社会,这才算得个人。(第一回){2}
而他之所以外出冒险,就是为了履行国民义务。这番论述,基本参照梁启超的《新民说》,即中国旧道德中私德发达,以服从为特征,而公德付之阙如,必须树立自由平等的人际关系,以爱国爱群的新道德取代以“三纲”为代表的旧道德③。这也是该译本的主旨之一,之后鲁滨孙漂流荒岛、大战蛮族,都是为了履行国民义务。在译者笔下,鲁滨孙“生平以爱群为志,凡有益于国民之事,即把我这斗大的头颅送他,也是甘愿的”(第五回)。在荒岛上,他看到野蛮人食人的场面,“不知不觉眼眶中涌出爱群的万斛英雄泪,大哭一场”(第八回),决心“抵死也要报复这仇,以达我爱群之目的”,为了履行“救同胞的义务,即是被野蛮夹活吃下肚子里,我也不怕”(第十回)。而营救了白人同胞之后,“素常爱种”的鲁滨孙则因为“得尽义务,心里不知不觉发起快乐来”(第十一回)。他一向以国家为重,即使娶妻,也是为了“使英国人种,生息蕃滋起来”(第十七回)。总的说来,秦力山笔下的鲁滨孙以救国为己任,对他而言,民族主义就是信仰{4}。
不过,秦译中的鲁滨孙也从事经济活动,但是完全与个人主义无关。与沈译类似,秦译笔下鲁滨孙首次出海经商,不是为了“发财”,而是“寻觅远游的机会”,而船主“听得我说有环游地球的志气,他对我说道,若是你搭我船去,我不要你的船钱,若是你要带些货物,所得的利益也是你的”(第三回)。不仅如此,鲁滨孙还时时关注他人利益。例如经营种植园一段,在沈译基础上又加调整,鲁滨孙认为,“生意虽然得利,皆是自己利益,没有一点儿益人的事,想起来当离这地方,再游历去更好,奈未得其便”(第五回),恰好当地商人拜访,请求鲁滨孙一同出海,帮助经理非洲贸易,鲁滨孙欣然应允,至于贩卖黑奴之类,则删去不提。此外,鲁滨孙还以经商为救国之途径,认为“国欲富强,也须经理人有才干可靠的”(第十三回)。但是他从不认为赢利是为了个人,更反对牺牲他人以成全个人利益。例如原著中鲁滨孙将摩尔少年佐立卖给船长,沈译已经加以改动,秦译更进一步改为佐力为了避免两人“坐以待毙”,“自愿当苦工,只因你(鲁滨孙)能爱群。若你饿死,便是世界上少一个爱群的人了”,鲁滨孙先是“再三不依”,后来“见伊至诚恳切”,不得已同意,并提出“只求十年以后,许秀丽(即佐力)自立”,复又“顿足捶胸,哭道:我自己得脱奴隶之难,反使你做奴隶,我有罪了”(第五回)。鲁滨孙变得完全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再如鲁滨孙返国时,因缘际会获得大量财产,译者以沈译为基础,大力渲染鲁滨孙的人情味,一面“报前德”,感激葡萄牙船主和前船主之妻,同时也不能忘记“骨肉之亲”,资助两个姊妹。不仅如此,译者还添加情节,令其投身公益事业:
我现在把巴西的产业,一概售尽,算来这款项,尽够我一生受用,但是安居此处,并无干一点儿的事业,尽一点儿的国民义务,不过把伦敦做个安乐窝,是不如一只狗儿了。虽然,我总不肯放弃责任,因与前船主的妻商量做些公益的事,前船主的妻道:“还是教育好”。我接着答道:我们设一个蒙学塾,我自为教师,我虽没有什么学问,然只教蒙学,若把我学习过的学问教导学生,谅必有彀;而况教育在精神不在形式,我的精神自问亦有些儿,不比那狗彘不若的一班人”。(第十六回)
而对于只顾个人利益的行为,译者则提出批评:
我道:“读书原是很好的事,但是现今的人,往往读我英国的书,不上二三年,便想谋一个馆地,谋了一个馆地,他的什么亲戚,什么朋友,也不问他是做奴隶,是做牛马,便都称赞他的本事高强了,汝欲读书,切不可做这没脸面的事,辜负我的教育精神”。勿赖代连声不敢。我自此日日教他读书,历了三年。(第九回)
译者大篇幅的谈论起读书的意义,借机对晚清时期为西人效力的中国人大加挞伐,只有为救国而读书、谋求职业才是正当,借读书成就个人则不够纯正,为西人效力就更为卑劣,等同“牛马”。
这其实就是秦力山之类***派知识分子理念的体现。秦力山一生致力于救国事业,可谓职业***家{1}。他19岁离家,就读谭嗣同主办的湖南时务学堂,后赴日就读梁启超主办的大同学校,追求新知以救国{2}。到29岁于缅甸去世,除了投身***事业,并无其他追求,“志坚行单,洵为******典范”③。他倡导大公无私,在中国有奴隶、无国民的情境下,呼吁国人以“公奴隶”自励,不计个人安危,抵抗***府{4}。对于秦力山而言,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个人的幸福,而在于是否履行了国民义务,是否有益于同胞。至于经济活动,对他而言则不可能局限于私人领域,也必须服从于救国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秦力山自然不会接受原著的经济个人主义话语,而是依据晚清国民论述的标准,重塑鲁滨孙的商人形象。秦译笔下的鲁滨孙也因此具有***派知识分子的特点,虽为商人,却以救国、助人、利他为己任。这与原著经济个人主义话语南辕北辙。
四、商人的中庸之道
林纾译书种类广泛,不过有相当数量乃是为救国而作,林译《鲁滨孙飘流记》(1905)、《鲁滨孙飘流续记》(1906)之类冒险小说即属此类{5}。不过,林纾与其他译者的翻译方式不同,他几乎传达了原著中的所有内容,正如他在《飘流记》序言中所称:
译书非著作书比也,著作之家,可以抒吾所见,乘虚逐微,靡所不可;若译书则述其已成之事迹,焉能参以己见?彼书有宗教言,吾既译之,又胡能讳避而铲■之?故一一如其所言。而吾友曾幼固宗巩,亦以为然。{1}
但是,林纾并非没有“参以己见”,也并不认同原著的经济个人主义。只是他的翻译方式不是沈译式的大幅删节与细微改动,也不是秦译式的改头换面,而是在序言中用儒家的中庸之道阐释鲁滨孙的经济活动与,并与之对应,零零碎碎地增饰、改造译文。与沈译、秦译类似,林纾阐释、改动的重点也是鲁滨孙的冒险动机和人际关系。
在林纾的阐释下,鲁滨孙冒险远出与中庸之道相联系,这充分体现在《鲁滨孙飘流记》序言中:
吾国圣人,以中庸立人之极。于是训者,以中为不偏,以庸为不易。不偏云者,凡过中失正,皆偏也。不易云者,夷犹巧避,皆易也。据义而争,当义而发,抱义而死,中也,亦庸也。若夫洞洞属属,自恤其命,无所可否,日对妻子娱乐,处人未尝有过,是云中庸,特中人之中,庸人之庸耳。英国鲁滨孙者,惟不为中人之中,庸人之庸,故单舸猝出,侮狎风涛,濒绝地而处,独行独坐,兼羲、轩、巢、燧诸氏之所为而为之,独居二十七年始返,其事盖亘古所不经见者也。然其父之诏之也,则固愿其为中人之中,庸人之庸。而鲁滨孙乃大悖其旨,而成此奇诡之事业,因之天下探险之夫,几以性命与鲨鳄狎,则皆鲁滨孙有以启之耳。{2}
林纾笔下的鲁滨孙之所以冒险,并非为了经济利益,而是反对“中人之中,庸人之庸”,追求真正的中庸,符合“义”的中庸。林纾对译文的改造基本与之对应。与沈祖芬类似,林纾将原著开篇鲁滨孙父子的争论改造为道德观的冲突。父亲不同意他外出,不是出于经济原因,而是因为“以余相汝,殆为中材,胡不据中以***存”,希望鲁滨孙“能为中人”,而“凡此种人举动,名曰中庸”,“中人处世庸庸,恒不一罹其害”(第2—3页)③,换言之,即序言中所说“中人之中,庸人之庸”。这里的中人,既是就经济状况而言,“不贫不富之间”(第3页),大致等同于原文指代的英国中产阶级,同时也代表了道德追求,这是原著中所没有的。于是,原著中鲁滨孙与父亲的争论,在于选择真正的中庸,还是庸俗化的中庸。鲁滨孙不认同父亲的庸俗道德观,于是私自离家,冒险远游。用鲁滨孙自己的话来说,是“非乘风破浪不为功,且抗志于艰险之途以自磨砺”(第2页,译者添加),于是,追求中庸之道,追求“义”与乘风破浪、冒险远游拉上了关系,经济动机则被搁置。而此类言说不断出现于译文。
譬如鲁滨孙初次经商,以及经营种植园的段落,原著情节为,鲁滨孙因船长经商获利,出于“发财的妄念”{4},随之出海;后来不满于种植园的生活,“渴望以超出事理所允许的速度迅速发财”{5},在他看来,守着种植园无非中间阶层的生活方式,还不如当年留在家中,何必来到五千米之外,遂再度出海。林纾翻译时去除了关于逐利的言说,不断强调鲁滨孙的壮游之志,下面分别是林译鲁滨孙初次经商,不满种植园生活,以及决心离开种植园,再度出海的三段描述:
余此时职为估客,趁舟而渡,然助彼行舟,为力甚奋,固不以估客自待。……顾余命蹇涩已极,以余囊中有余金,衣服亦颇华美,风致又如文人,因之船人不敢命余以事。……余所识之船主……对余言及于基尼亚之佳况。余闻言悦甚,因告船主曰:“吾虽少年,然至有胸襟,欲纵览世界。”船主曰:“少年苟愿行者,可勿出赀。”且引余同饭,状如朋友。(第13页)
吾躬耕于此,去吾特别之性质,不且至远耶?初志本欲遨游宇内,何为作苦以消衄其雄心,宁非与吾志大戾?若作苦如此,胡不归就吾亲,矧吾亲至爱至美之良规,吾均弗纳,何为又效常人之所为?讵非于上流之中,退托于中人,以自***活?则吾父固屡言之矣。若果如是***生,则家中岂无良沃?亦不至涉百死,冒万险,寄生于此。余平日常与吾友言:“居此必无事业,法非去五千咪之外,不能有成”。且余非驯习荒外之野人,与之相处于狉狉榛榛中,何名为探奇之男子?……自谓果能身至于荒岛之中,尚可博意外之造化。但恹恹于此,为势固骎骎,以眼前卜之,似可致富,然与始怀实悖。(第27—28页)
独不思余身已拥厚资,但以平易之心处此,已足成为富翁,且财源锐进,较余思想上尤速。顾乃决然舍去,入诸陷阱之中,为生人所不历之境地,转与余之命运,诉合无间,而体力因而强健。……(种植园)为日愈久,增益当愈富,余何能舍此而去?既而复念,余生平固好海天之游,设恋巨业弗去,宁非无谓?(第30—31页)
在林纾笔下,鲁滨孙虽为商人,却有文人风致,充满少年志气,出海志不在获利,而为“纵览世界”、“遨游宇内”。本来鲁滨孙是嫌弃种植园的利润不够多,林译则变成厌倦此地“中人”式的安逸生活,安守种植园等同于当年父亲赞成的“中人之中,庸人之庸”,虽然“似可致富”,“财源锐进”,“为日愈久,增益当愈富”,但与其本性不合,且消磨了雄心,违背了志向,算不上“探奇之男子”,故而毫不恋栈。原著里鲁滨孙把自己在种植园的生活比作流落荒岛,林译则说安居种植园还不如流落荒岛,可以经验“意外之造化”,“生人所不历之境地”。一言以蔽之,林译鲁滨孙不想固守种植园,不留恋财富,“好海天之游”,因此冒险出海,商业活动只是冒险的副业。这可谓整个调转了原文的思想内涵,虽然手法不同,背后的思路与沈祖芬的翻译异曲同工。
至于林纾对鲁滨孙人际关系的调整,也以中庸之道为标准。林纾在序言里解释道:
迨二十七年后,鲁滨孙归英,散财发粟,赒赡亲故,未尝靳惜,部署家***,动合天理,较其父当日命彼为中庸者,若大进焉。盖其父之言,望子之保有其产,犹吾国宦途之秘诀,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者也。鲁滨孙功既成矣,又所阅所历,极人世不堪之遇,因之益知人情之不可处于不堪之遇中,故每事称情而施,则真得其中与庸矣。{1}
《中庸》有“五达道”之说,指的是通过调节五种人际关系,即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来致成中庸之道。林纾对于鲁滨孙“真得其中与庸矣”的阐释,就是建立在他的人际关系基础上,包括鲁滨孙报答葡萄牙船主以及前船主之妻,以及资助自己的姊妹等情节。虽然这部分内容仅仅占据原著极少篇幅,又不涉及君臣、夫妻,而且鲁滨孙作为人子也不够符合儒家标准,但是林纾依然加以赞赏,并加以润色。鲁滨孙返回伦敦,寻访前船主之妻,但她已穷困潦倒,无力偿还欠鲁滨孙的钱。原著鲁滨孙已经足够有情有义,不仅未索还债款,还有所接济,并许诺***报将来。林纾在此基础上加以润饰,鲁滨孙不仅“毁券不令偿”,并许诺“吾从绝处逢生,永不忘媪之前恩。使余有径寸之力,亦必佽助,不令贫馁”(第197页),加强了鲁滨孙知恩***报的形象{2}。
不仅如此,林纾还用儒家观念来改造鲁滨孙的人际关系。这里以鲁滨孙与葡萄牙船主的交往为例。原著中两人之间主要是商业信用关系,兼及友情,林译中却成为忠恕之道的体现。原著鲁滨孙被葡萄牙商船船主搭救,欲倾其所有以示谢忱,遭到船长拒绝,鲁滨孙称其Charitable,generous,honest,Humanity(pp.33-36),在译者笔下船长救人的动机是“(吾取尔物,即索尔命,)此岂仁者之所为?”(第25页){1},鲁滨孙也称他是“仁人”、“仁爱覆载”、“仁恕”、“仁爱覆育”(第25—26页)。原著鲁滨孙回到欧洲后,老人虽然穷困潦倒,依然如数偿还欠鲁滨孙的钱,让他大为感动,不迭地称赞老人honesty and kindness,honourable,honest(pp.282-283),译著中,对诚信的赞美则变成了“平恕不欺”、“忠笃”、“忠”(第200—202页)。“忠”和“恕”正是《论语》中实现“仁”的两种方法,根据朱熹的阐释,“忠”是修炼自己道德的手段,“恕”是帮助他人实现道德修养{2}。所以,林译笔下,两人等于是君子之交,鲁滨孙在老船长帮助下提升了道德修养。
林纾支持维新变法,借翻译小说引进西学,不过他嗜宋学,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终生讲究忠孝节义③。使用儒家思想阐释译作可谓林纾一向的策略,旨在强调儒家学说的普适性以及中西文化的契合点{4}。所以,林纾翻译《飘流记》时,一面在序言中用儒家中庸之道阐释鲁滨孙的冒险动机与人际关系,同时对译本加以细微改动,原著体现的经济个人主义基本上被纳入了儒家中庸之道的范畴。但是林纾所说的中庸,又与儒家原典中的含义不同,既包括“称情而施”一类行为,也加入了进取冒险之类新的思想因素。
五、结语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篇5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主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提倡个性培养.坚持语文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开展好以名篇阅读为主体的读书计划,加强阅读积累,狠抓现代文阅读理解、作文教学和写字教学,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语文水平不平衡,但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认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当然,也存在少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要求动脑、动手等思维性较强的题目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所以应付了事,个别男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于2020年春期正式试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
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17篇,其中精读课文12篇,略读课文5篇。这六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课例包括2-4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导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
“阅读链接”,全册安排“阅读链接”4次,分别在1课《北京的春节》、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12课《为人民服务》、16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的栏目,在全册共安排了三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五单元,主题分别是同读一本书、即兴发言、辩论;“习作”是除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外,其他每单元都有安排,主题分别是:家乡的风俗、写作品梗概、让真情自然流露、心愿、插上科学的翅膀飞;除了这5次专项习作外,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第一次是《腊八粥》一课后,让学生照样子写一种最喜欢的食物;第二次是在学习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以后,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五次,“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穿插安排,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一、五单元各安排了一次。在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安排了一次“快乐读书吧”,主要向学生推荐世界名著。
另外,与本套的其他各册教材不同,古诗词并没有根据内容安排在相应的专题中,而是在六个单元之后,集中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这10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中没有太多生字,意思也不艰深,适合小学生读读背背。这样的编排也体现了向初中教材过渡的编写意***,在初中教材中,古诗词背诵也是作为一个***的部分安排在教材后部的。
四.教学目标: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下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二)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要求会写120个字,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也可以就书后的词语表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对于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鼓励学生勤查字词典,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识字和理解词语的能力。
(三)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3)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4)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2.略读课文的教学
一是内容上,理解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
本册中有两篇形式独特的略读课文,是安排在“外国名篇名著”中的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师在教学这两课的时候,不要将梗概或精彩片段当作精读课文来教,可以让学生自读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教学的重点是通过两个精彩片段的阅读,教给学生浏览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在阅读长篇作品时,通过浏览抓住精髓,边摘录精彩句段,边写写心得体会。通过这两课的教学,还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经典作品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四)口语交际教学
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五)习作教学
本册教材的习作安排有两种形式,一是“口语交际·习作”中安排了5次习作,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2次小练笔。分别安排在3课和16课的后面。
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教师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
安排教学过程。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
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下来,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写日记或写读书笔记。
(六)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教学中要落实要求,有计划地开展活动,用各种语文形式来回忆小学生活,与母校告别。两个部分的阅读材料只是给学生一些例子,从活动的角度方面给学生一些引导,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并在课外指导学生组织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
(七)“古诗词背诵”的使用
教材中的10首古诗词,不要求教师像以前教学古诗那样,占用教学时间来详细讲解。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自学时,要利用每首诗词下面的注释大体了解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家长或同学,重点放在读读背背上。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资源。
2.搞好课前的学情预测,为优化教学过程做好准备。预测学生的已知和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未知,确定本课的切入点和教学重点。
3、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4、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5、向45分钟要质量,做到精讲多练。
6、搞好综合复习,采用各种形式,重在效率,不搞题海战术。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2.10—2.14)
开学第一课
1、北京的春节
2、腊八粥
6
2(2.17—2.21)
3、古诗三首
4*、藏戏
习作:家乡的风俗
6
3(2.24—2.28)
语文园地
第一单元测试
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6
4(3.2—3.6)
6*骑鹅旅行记(节选)
7*汤姆.索亚历险记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习作:写作品梗概
6
5(3.9—3.13)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第二单元测试
8、匆匆
6
6(3.16—3.20)
9、那个星期天
习作例文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6
7(3.23—3.27)
第三单元测试
10、古诗三首
6
8(3.30—4.3)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12、为人民服务
13*金色的鱼钩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6
9(4.7—4.10)
习作:心愿
语文园地
第四单元检测
5
10(4.13—4.17)
14、文言文两则
15、表里的生物
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6
11(4.20—4.24)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口语交际:辩论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6
12(4.27—4.30)
语文园地
第五单元检测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5
13(5.4—5.8)
第六单元检测
古诗词诵读
6
14(5.11—5.15)
古诗词诵读
综合复习
6
15(5.18——5.22)
综合复习
6
16(5.25—5.29)
综合复习
6
17(6.1—6.5)
综合复习
6
18(6.8—6.12)
综合复习
6
19(6.15——6.19)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篇6
另一方面,时下的中学生更喜欢阅读流行、时尚、省时、省力的“快餐读物”,追求表面信息更甚于思想深度的“浅阅读”正在成为青少年的阅读主流。就算是“经典名著”,他们也宁可去看“薄一点的”,或者选择一些经过“改写”、“压缩”的“名著精简版”。一句话,原著正在远离学生。因此弥漫在原著中的文学气息、艺术气息、审美气息、学术气息自然无法自主地触摸到,无法在学生的心灵中打上深深的烙印。
由此可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名著正是课外阅读的最好载体,不朽的名著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深沉的思维空间。有人说没有名著的民族是可悲的,它意味着文明的短暂和浅薄;拥有名著却远离名著更加可悲,它意味着自动远离高尚和不朽。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说过:“读每一本好书,就像是和杰出的人面对面”。中学生通过阅读名著,加以思考,对人格塑造有很大好处。通过在农村初中开展名著有效阅读实践活动,探索名著有效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将有效地促进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如何在农村初中开展名著有效阅读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创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围绕这个课题,我在所任教的农村中学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进行了一番有益的尝试,也获得了一定的收获。
1.根据农村中学实际,我积极倡导在每个班级建立了简单实效的“***书角”,让名著在同学间“漂流”。班级“***书角”的***书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以班级为单位向学校***书馆批量借书;二是发动学生从家庭藏书或个人藏书借来。此外,教师个人藏书或是其他途径也是班级***书角***书来源的有益补充。同时设定固定的阅读时间,保障学生在一定时间的阅读量。通过建立班级“***书角”,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把学生阅读的书籍透明化了,教师比较容易把握学生阅读的内容,可以对学生的阅读方向进行必要、适当的引导;另一方面在阶段时间内学生的阅读相对比较集中,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阅读指导,把学生的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提高阅读指导效率。
2.教师定期推荐阅读书目,在不同年龄段可推荐不同类型的名著,并要求学生要精读其中几部名著。我结合教材和中考要求,向初一年级学生推荐《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向初二年级学生推荐《水浒传》、《格列佛游记》;向初三年级学生推荐《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教师坚持为学生诵读经典片段;教师利用阅读教学时间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4.联合同一教研组的语文教师开设专题讲座、课外阅读课、读书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进行分层指导,逐步实施,开拓学生读书空间,让学生享受读书乐趣,培养学生读书习惯。
5.举办读书交流会,交流读书心得。开展重读名著、名著述评等活动。如可在组织学生读完名著之后,让合作小组汇报读书情况,汇报形式可以是口头交流,也可以是朗诵精彩片段,甚至可以用表演形式演绎精彩篇章。通过交流,不仅加深了对名著的理解,激发了阅读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合作探究的能力。
6.开展读书笔记展评活动。对于优秀的读书笔记,在班级甚至在学校内展览。读书笔记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时是好词、好句的摘录,有时是文章梗概的记录,有时是对人物、情节、精彩语言的评价,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
7.开展各类比赛,如举办演讲比赛;开展阅读竞赛等活动。
8.开展各类读书征文活动,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篇7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中专英语 课堂教学 操作模式
一、引言
当今中等专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学大多还是沿袭了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英语教学仍然实施的是无特殊目的教育(English for no Specific-Purpose)。中专学校因所设专业种类较多,与其相适应的专业英语也分类较细,如幼师英语、餐旅接待英语、导游英语、经贸英语、计算机英语等。如何能让这些英语真正发挥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热情,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服务,那就必须对课堂英语的教学组织模式进行研究转变。笔者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中专学生的英语教学必须摒弃传统,适应学生英语薄弱的自身条件,摆脱周边教学环境的束缚,采用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来发展学生的内省智能,通过教学组织及技能训练的多样化、教学外在形式的现代化等方面进行调整和突破,来增加英语知识学习的多方来源,从而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这也是上好英语课的关键。另外语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学生在外语课堂上,不仅仅接受具体语言知识点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学习,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学习。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学习语言本身,了解和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而且能开阔人生视野,拓展心智空间,丰富社会阅历,增长见识才干,从而陶冶人文精神,提升人生境界。如何使语言学习既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又能为职业需求服务,把英语学习真正落脚点着眼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就从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出发,为当前中专英语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二、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所著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他认为,智力是在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并创造一定价值的能力,更具体是指孩子们会用不同的智能来学习或表现。正常人都具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空间―视觉智能(spatit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人际关系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intra-personal naturalist intelligence)。这一理论还强调智力是人的一种功能外显形式,是多元的、发展的,并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确认。智力具有一定的情境性,个体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来发展自己的智力。这八种智能综合起来进行探讨和借鉴,都会对中专英语学习和教学起到敦促提升的功效。
三、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中专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1.从教学内容设计的多元化着手,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欲望。
(1)音乐歌曲和原声影片的课堂插入能培养学生英语的语感,提高学生领悟、鉴赏语言的能力。
人们对音乐的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的感知并行于对语言的感知。加德纳的有关音乐智能的描述,证实了音乐在教学中的魅力。教师在课前的导入,某一语言项目的操练,以及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时,都可以把英语歌曲适时插入。如在介绍有关友谊的话题时,歌曲“你是我的阳光”(You are my sunshine)是导入话题较好的选择。在有关《美国西部拓荒者》的文字阅读中,歌曲“五百里路”(Five-hundred miles)的学习会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文章的主旨。在讲解有关美丽大自然之类的文章时,教师可挑选一些优美舒缓的乐曲把学生带入所描述的情境中,目前所流行的瑜珈冥想音乐非常适合作为记忆的背景音乐。西方的经典影片,如励志影片《阿甘正传》、智慧型的影片《骄阳似我》等很适合中专学生观看欣赏,影片的英文对白和美妙音乐会使学生体会到英语语言的魅力,从而产生学好英语的发自内心的驱动力。
(2)英语成语典故的讲解能促进语言智能的发展。
希腊罗马的古代神话传说是学生最爱聆听的。如潘多拉的宝盒(Pandora Box)、丘比特之剑(Cupid’s Bow)、斯芬克斯之谜(The mystery of Sphinx)、潘神的自由(A freedom of Pan)、阿喀琉斯的脚肿(Achilles’heel)。这些故事经过历史的演变,都具有了深刻的比喻义和引申义,西方人经常会把这些成语典故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来自《伊索寓言》中的“Cry wolf”(喊“狼来了”)的成语典故现常用来比喻“散布不实的消息”,Cat’s paw(猫爪子)喻指“被人利用的人”。源于圣经故事中的Olive branch(橄榄枝)被喻为“和平与吉祥的象征”,A garden of Eden(伊甸园)常用来喻指“纯洁无邪的极乐之地”等。源于文化作品的Uncle Tom(汤姆叔叔)常用来喻指“逆来顺受的人”,Cinderella(灰姑娘)现常用来比喻“一举成名的人”,《鲁滨逊漂流记》中野人的名字Friday(星期五)用来指“忠实的仆人,得力的助手”。这些成语典故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对于了解英国文化,开拓英语学习的视野,提高语言使用的广度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3)利用诗歌的空间视觉智能用来帮助进行课堂欣赏教学。
诗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点结合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习语言的能力和自信。比如,学生们熟悉的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的英文翻译既文字简洁又朗朗上口,且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如第一段,When I was a child/nostalgia seemed a small stamp/ Here am I/ and there my mother。另外像莎士比亚的名作“Shall I compare you to the summer’s day”读起来清新明了,易于背诵。教师可挑选类似的诗歌进行课堂讲解和欣赏,课下布置熟练背诵。
2.从教学形式的组织的多样性着手,营造轻松的语言学习氛围。
(1)拓展人际关系智能,以小组活动为组织形式。
课堂内容的选择,主题的讨论,成绩的自评、互评、总评,都可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进行。
(2)发展身体运动智能,开展多样化的组织模式。
英语中的名篇,如莫泊桑的《项链》、欧・亨利的《警察赞美诗》在学完后,都可以让学生可以通过口头复述故事梗概的形式表现出来。餐旅接待英语的学习,如接电话、做预约、点菜上菜等更是要以角色扮演为基础的情景对话、小品表演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另外,学习一些有关动作、感觉的新单词时,可让学生用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来充分模仿表演。
3.从教学辅助工具的多种化着手,拓宽学生语言获取的渠道。
从录音机到网络多媒体、录音笔等,教师选择适合教学内容、语言话题的辅助教学设备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网络信息的丰富化和彼此沟通的便利化以及展示事物的直观生动化都会对语言输入有较好的作用。比如,以元认知为导向,利用网络进行监控,发展学生的内省智能,以任务为目标,利用网络布置任务,发展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等;以实践为助手,利用网络为依托,发展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等。
四、结论
要鼓励中专生积极参与语言学习,首先需要教师从多元智能理论角度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其次,教师还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再次,教师既要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又不能教条化,生拉硬套。只有这样,才能从课堂教学的角度,使学生愿学、乐学,从而提高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Gardner H.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Basic Books,1983.
[2]Gardner H.Multiple Intelligences:The Theory in Practice[M].New York:Basic Books,1993.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篇8
Laufer认为“词汇附带习得”(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是针对有意学习而言的,是学生在进行其他学习任务,如阅读文章、听英语歌曲、看英文原版电影、用英语进行交谈和其他活动时,其注意力并非在单词上,却附带习得了单词[2]。
英语简易读物具有编写简练、词语简单、句型简洁、注释简明的特点,是原著的浓缩版,保证了原著的原汁原味和通俗易懂的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因此英语简易读物是附带习得词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英语简易读物中习得的词汇是进行阅读活动的“副产品”。笔者认为通过英语简易读物习得词汇具有很多优势:首先,语境记词。它与语境相结合,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灵活的词汇意义,增加英语词汇的理解能力和在特定语境中的活用能力。其次,理解词义。它具有上下文,那些学生熟悉的单词又可以通过本句或上下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义。再次,学生自主学词。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必会对遇到的生词进行检索、评定和推理乃至询问和查阅词典,这一过程就促使了词汇附带习得的产生,进而习得词汇。
那么学生如何通过英语简易读物附带习得词汇呢?下面是笔者的几点拙见。
一、教师如何挑选适宜学生阅读的简易读物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水平的、有限制词汇量的、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英语简易读物。Christine Nutall在《外语阅读技巧教学》一书中提到通过缩写词SAVE来挑选简易读物,S=Short,所选的简易读本不要太长,学生通常喜欢可以很快读完的书本,太长的书容易让阅读变得无趣或使学生觉得泄气。A=Appealing,所选的简易读物要能真正吸引学生引起学生兴趣,包括丰富多彩的插***,更大的字体,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会很容易视觉疲惫。V=Varied,简易读物应在内容和语言上尽量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心智成长。E=Easy,简易读物的难度应低于现有课文的难度,如果一页书上生词过多,读起来很吃力,进展十分缓慢,则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3]。抓住这四方面选择适宜学生阅读的英语简易读物,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信心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内常见的英语简写版文学名著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书虫系列”,如英国Charles Dickens的A Tale of Two Cities《双城记》、美国Emest Hemingway的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与海》、《鲁滨逊漂流记》、《雾都孤儿》、《黑骏马》、《海蒂》等。此外,所选的阅读材料应该是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英语,给学生提供真实语境下的语言范例,广泛接触这一类简易读物会激发学生经常用英语进行阅读的兴趣,从而对词汇的学习有主动性、积极性。
二、阅读三个阶段的侧重点
1.阅读前:教师搀扶——阅读铺垫,化解难度
许多时候,简易读物对中国的学生来说其实不“简”,因此,需要教师从旁协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读物,使得在阅读过程中的阻力减少,获得更多的词汇。
(1)印制阅读提纲
为了更好地理解英语简易读物,教师印制读物提纲使得“副产品”变得简单容易。下面列举《黑骏马》的故事提纲。
表1 《黑骏马》的故事提纲
(2)初步了解故事梗概
简易读物的字数虽然没有原著多,但是里面所包含的词汇也让学生吃不消,为此,教师在阅读前对简易读物的故事梗概进行概括,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围绕故事大意走,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如《老人与海》的故事可以概括为:The Old Man and the Sea is a novel written by the American author Ernest Hemingway in 1951 in Cuba,and published in 1952.It was the last major work of fiction to be produced by Hemingway and published in his lifetime.One of his most famous works,it centers upon Santiago,an aging fisherman who struggles with a giant marlin far out in the Gulf Stream.The Old Man and the Sea was awarded the 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 in 1953 and was cited by the Nobel Committee as contributing to the awarding of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to Hemingway in 1954.
(3)了解作者简介以及文化背景
在阅读简易读物前,了解读物的背景知识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并猜测生词的含义,从而使在阅读时的附带词汇习得变得更有效。只有了解阅读材料背后的作者及文化背景,才能使人感受到这种语言存在的威力,才能使我们准确深刻地理解这种语言,恰当得体地运用这种语言,大大加深对词汇的理解情感。
如在阅读《雾都孤儿》之前先了解它的作者简介和文化背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著名小说家,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并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狄更斯从小生活艰苦,或许是由于这段经历,使得狄更斯的作品更关注底层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1838年他发表了《雾都孤儿》,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穷苦儿童的悲惨生活,揭露了贫民救济所和学校教育的黑暗。狄更斯是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对世界文学有巨大的影响。通过对狄更斯和读物背景的了解,让学生在他的作品中产生共鸣,深刻理解《雾都孤儿》的写作意义。
2.阅读中:教师放手——形成能力,内化吸收
阅读之前教师的提点和帮助,只有在进行阅读时通过学生自身的内化吸收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习得词汇,使得学生“游刃有余”地使用词汇。
(1)认真分析简易读物中的注释
很多英语简易读物中对部分难词和重点词进行了各种不同方式的注释,这样有利于保证学生在阅读英文时的连贯性,并借助于上下文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据专家研究得出:中文单项、中英文单项、中文多项注释对于词汇的积累尤为有效。英语简易读物中不同的注释方式见表2。
如《小妇人》一书中有这样一段:
Beth smiled and waved her hand as thequick footsteps died away.Then she said softly,as if speaking to herself,“How strong and well and happy he looks”.
die away 逐渐消失;逐渐模糊
softly.adv.柔和地,轻声地,静静地,轻轻地
学生在阅读这段话之前,先看看die away和softly这两个生词注释,可以在阅读过程中畅通无阻,提高阅读速度,而不必再因花时间查字典而中断阅读。
(2)联系上下文,进行词义猜测
在阅读中多采用上下文联系有利于词汇理解运用,而词汇的大量习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使用的猜词策略,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下面五个猜词策略:①释义;②逻辑关系;③背景知识;④词形;⑤文章大意。通过猜测来获得词汇,笔者认为有两方面的优点: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使得学生深刻理解词义以及学会灵活使用词汇。
如在《小妇人》中有一段:The girls gathered round their mother as she held out her arms to them. For a few minutes, they all wept,but then Hannah dried her tears and said “I won’t waste any more time crying.I’ll go and get your things ready for your journey”.学生对gathered,wept,jourhen三个生词有些理解不透,但是通过上下文的分析可以猜出词意。如“gathered”,在下文中我们看到她们的妈妈伸出胳膊拥着她们,相对地,她们也在“围绕着、拥着”她们的妈妈;再看“wept”一词,下文中提到Hannah擦干眼泪说:我不能再把时间浪费在哭泣当中了,可以猜测该词的含义为“哭泣、流泪”;最后的“journey”,上文提到说她要准备好一些东西,可以看到是要出门了,要去“旅行”了。
(3)关注简易读物中的高频词汇
有统计表明,如果一个人掌握的词汇量在2000个左右,可以涵盖日常生活中使用词汇的72%;如果达到3000个单词,可涵盖79%;达到4000个词以上,才能读懂具有学术性的阅读材料。英语课程标准把词汇量设定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这样可使初中生能够进行日常英语交际。而在这些被选中的词汇中,大部分词汇在中学生英语读物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也就是说,学生通过阅读英语简易读物有很多机会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语境中对同一个生词进行不同方式的加工和处理,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词汇。
如阅读《小妇人》中的一段话:Laurie went to college to please his grandfather, and he was having a happy time there. He made many friends.He was liked by everybody,and he often brought his friends home with him.When this happened,the girls of the March family were asked to meet them.[4]这段话中很高频率地出现了谓语动词的过去式,通过阅读这段话,学生可以重新复习学过的动词的过去式,分辨出这些词的含义,较好地理解文章。
(4)阅读时要与阅读任务同步,进行有意义阅读
在阅读简易读物时要设置一定的阅读任务,使学生在不同的任务中获得和巩固词汇,词汇附带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附带习得词汇的同时,适当增加词汇的有意义学习,让学生通过查词典、做词汇练习、摘抄和集中记忆等方式巩固词汇。阅读者的这种努力程度或者“投入量”可以用三种心理状态来量化:需要、搜索和评估[5]。以《黑骏马》中的一段话为例分析笔者设置的阅读任务:What more could I want?Freedom!For the first four years of my life I had a large field where I could gallop around at full speed—with no straps,no bit,and no blinkers.Now I stood in a stable,night and day,except when I was wanted for work,and sometimes when John took me out,I felt so strong,so full of life,that I wanted to jump or dance.[6]
①需要(need):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为了达到阅读目的或理解句意,有弄懂某些生词的心理需要。在阅读上面材料的过程中,学生有部分句子能够轻易理解,但是遇到这句“I had a large field where I could gallop around at full speed—with no straps,no bit,and no blinkers.”时,学生或许会觉得不知道文意是什么了,因此他们会时刻想着怎么去理解这些材料当中出现的生词。
②搜索(search):读者为了弄懂生词的词义而采取的搜索手段,如查词典、讨论和询问老师等。为了弄懂上面句子出现的生词,学生可能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希望能够理解透彻这个句子,而不让它成为理解全文的阻碍。如large field —广阔的田野;gallop around—纵横;at full speed—全速;straps—肩带、腕带;bit—(马)嚼口,;blinkers—马眼罩,护目镜。
③评估(evaluation):通过对不同的词、同一词的不同语义或不同搭配进行分析和比较,对词汇、语义和句法特征与语境的适应性做出选择和评价。在上面的词汇中,bit是一个一词多义的单词,有动词形式和名词形式之分,而它的名词含义大概有:小片、小段、一点点、一会儿、(马)嚼口;、(烟斗等的)咬嘴、钻头、(刨)刃;(钥匙的)齿、约束等,为了分辨这个句子中bit的正确含义,学生需要对原文进行上下文的联系比较和分析,最终得出bit在文中的含义为“嚼口”。
在读完前面提到的阅读材料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下面的词汇练习,从而加强学生对field,gallop,straps,bit,blinkers等核心词汇和动词的过去式等高频词汇的记忆效果。
Fill in the blanks using words or phrases learnt from the passage.
①That horse dislikes wearing________.
②We saw the horse________away as fast as he could.
③He shut the case and fastened the_______.
④They were working in the cotton_______.
⑤He thought for a_______before answering.
3.阅读后:教师赏识——巩固成果,交流分享
许多同学在阅读完一本英语读物后,往往会把书放在一边,日子久后,读物的大概内容已基本忘了。为了巩固所阅读的英语读物,特别是更好地巩固里面的词汇,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下面三点来保证阅读的后续有效性。
(1)坚持“重复”阅读
英语有句谚语“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s(重复是技能之母)”。因此,在英语简易读物中附带习得词汇时,也应该遵循重复原则。比如,在阅读《黑骏马》时,当你读过一次后,可能获得的信息量还很少,也可能仅仅是大概知道了读物的主要内容,但是通过有规律的重复阅读后,不仅主要内容理解到位了,其中的文化背景也会有一定的感悟,更大的价值是自己的词汇量充实了、记忆深刻了。
(2)制作阅读卡
学生通过阅读卡的完成,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和写作材料,为有效写作奠定了基础,符合“学词用词”的准则。
表3 阅读卡样式
(3)积极写读后感
阅读完一本简易读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写出来,同时也把学到的词汇用一用,既提高了阅读能力,也深化了词汇的灵活运用。下面是一位同学读完《小王子》后写下的感言:《Little Prince》was written by a famous French writer.《Little Prince》is worth reading because of its special meanings of education.This story is about a little prince,and he is quite curious about the world,he has lots of questions in mind.Then he tries to find the answers by travelling. He faces a lot of difficulties during the traveling, but he doesn’t give up and keeps on looking for the answers. At the end,he doesn’t find the answers and loses his life.What a pity!The story tells us that we should keep a pure soul and never give up!
学生通过简易读物习得词汇应该是长期的、重复的、不断总结积累的,不断地在阅读简易读物的前、中、后阶段都能复现与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扩大词汇量等。它是训练学生习得大量词汇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向“附带”“有意义”习得词汇这方面发展,避免“死记硬背”习得的低效率记词法出现。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Laufer,B.the development of passive and active vocabulary in second languge:same or different?applied linguistics.1998(19/2)255-271.
[3] Nuttall,Christine.2002.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4] [美]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纯英文版)(床头灯英语学习读本).Rachel Williams改编.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篇9
当代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戈尔丁是位颇多争议的人物。他的诺贝尔奖获奖小说《蝇王》于1954年出版后,很快便引起热烈争论。人们对小说的题材来源、小说的主题、小说的流派乃至对戈氏作品的评价都有着相去甚远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本文拟从探析《蝇王》题材来源着眼,剖析争议产生的缘由,籍此廓清围绕戈尔丁和《蝇王》所产生的一系列谜团。
《蝇王》写一群4至12岁的英国儿童在未来的原子战争中被紧急疏散,途中他们乘坐的飞机中弹后迫降到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孩子们开始试***效法文明社会,建立具有民主***治意味的管理机构,拉尔夫当选首领,杰克领着一群孩子照看求救篝火,其余的人则在海滩上搭建窝棚躲避风雨。杰克对狩猎情有独钟,他让看守篝火的孩子跟他去捕猎野猪,结果篝火熄灭,一艘轮船从附近海面驶过时,他们错过了获救的机会。杰克受到拉尔夫的严厉指责,杰克与拉尔夫之间因首领选举的冲突表面化了。一具飞行员的尸体因被降落伞裹着在山顶上随风坐立、倒伏甚至游走,萦绕于孩子们心中的“野兽”似乎得到证实。杰克伺机制造恐怖气氛,他策动一帮人公然与拉尔夫分庭抗礼,到荒岛的另一端另建部落,一些弱小的孩子纷纷溜走去投靠杰克。拉尔夫的两名忠实追随者猪仔和西蒙先后被杰克等人杀死,拉尔夫本人也几次险遭毒手。最后杰克将拉尔夫赶进丛林并纵火烧山欲置其于死地。岛上的漫天大火引起了在附近海面游弋的一艘英国***舰的注意,一位***官登上岛来,制止了这场战争游戏。
《蝇王》出版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小说题材的来源也成了关注的焦点之一,有人认为小说源于英国作家R. M. 巴伦坦的儿童冒险小说《珊瑚岛》。
《珊瑚岛》写三名15至18岁的英国少年拉尔夫、杰克和彼得金因海船失事流落到太平洋的一个珊瑚岛上。三个孩子在岛上戮力同心,各施所长,在一次次冒险经历中屡屡获胜。他们机智勇敢地解救了一位被追捕逃到岛上的土著部落首领。一个孩子被海盗抓走,另两个孩子趁海盗遭到土著人围攻之际救出伙伴逃回岛上。他们为了搭救一位土著姑娘驾船到邻近岛上冒险被俘,后因曾被他们搭救的土著首领皈依基督教,三个孩子终于获释重返英国。
从上文介绍的两部小说的梗概中,我们不难看出两部小说确有相似之处。两部小说描写的故事都发生在太平洋上的珊瑚岛,小说里的主要角色都叫拉尔夫和杰克。此外,两部小说中都有近视眼镜或望远镜在阳光下聚光点火的情节。两部小说中对珊瑚环海岸形成的珊瑚湖的细节描写也极为相似。
尽管《蝇王》与《珊瑚岛》有上述诸多相似之处,戈尔丁本人却矢口否认两部小说有渊源关系,声称自己在创作《蝇王》之前从未读过《珊瑚岛》。
对两部作品作深入的比较不难发现,《蝇王》与《珊瑚岛》之间的诸多表面相似无法屏蔽两者之间俯拾皆是的本质差异。
首先,尽管两部小说主要人物的名字雷同,人物的性格却迥异其趣。《蝇王》里的拉尔夫英俊、漂亮、聪明,他有时耽于幻想,更多的时候却理智得与其年龄不相称。刚到岛上时,他一方面渴望能有冒险经历,同时又能审时度势,及时用海螺召集失散的孩子,召开会议并作出选举首领、点燃求救篝火以及搭建窝棚的决定。与此同时,拉尔夫的性格也有显而易见的瑕疵。他对别人要求苛刻,却不能严于律己;他作出决定却不问能否执行;他对弱小者还经常流露出鄙夷不屑的神色。他甚至在疯狂的氛围里加入了谋杀自己少数几个忠实追随者之一――西蒙的行列。而《珊瑚岛》上的拉尔夫虽也醉心于冒险,但平时不苟言笑,对事物不乏独到的见解,能随机应变,处变不惊,舍己救人,富于同情心。
至于两个杰克的性格更是截然相反。《蝇王》里的杰克头发腥红,瘦骨嶙峋,脸上满布雀斑和皱纹。他面目可憎,反应迟钝,但他心地险恶,工于心计,能不失时机地利用孩子们的恐怖心理迫使他们就范。他胆大包天,嗜血成性,先是组织几个十岁上下的孩子杀死一头野猪,后又指使人杀死猪仔、西蒙,并欲置拉尔夫于死地。而《珊瑚岛》里的杰克外貌英俊、心地善良、博学多才、见地精深、聪明机智、英勇无畏,加上他扶弱抑强、嫉恶如仇的性格,堪称完美的化身。
其次,两部小说渲染的气氛也大相径庭。《蝇王》里通篇弥漫着恐怖的气息。首先是孩子们对“野兽”、“蛇样东西”的恐惧,随后是对被认为是“野兽”的飞行员尸体的畏惧,最后则是对黄泥涂面、木炭纹身、手执梭标、狂呼乱叫的猎手们的恐惧。当杰克命人准备一根两端削尖的木桩,让猎手们每隔几步一个人,怪啸嚎叫着在丛林里拉网搜寻、追捕拉尔夫时,读者禁不住会毛骨悚然地联想到拉尔夫鲜血淋漓的脑袋像那只野猪头一样挂在木桩上的恐怖情景。还有“猎手们”吃饱了猪肉在暴风雨即将降临的夜晚,在海滩上疯狂舞蹈,嚎叫着“杀死野兽”将从丛林中跑出来的西蒙撕扯而死时,恐怖的气氛被渲染到令人窒息的地步。令读者赶到不寒而栗的不仅仅是孩子们令人发指的残忍行为,更是蛰伏在人类心中的“兽性”一旦释放出来所产生的毁灭性能量。
《珊瑚岛》的气氛则基本上是轻松明快的。岛上有形状如水果、滋味似面包的面包树,还有一种树皮柔软如布料的“布树”,此外,岛上还有随处可捕捞的鱼虾、俯拾皆是的海鸟蛋,孩子们可以驾着自己建造的独木舟到邻近岛上去游玩,他们在这里衣食不愁,应有尽有,仿佛生活在伊甸园里。当然小说中也有一些恐怖场景的描写,如一名小孩被海盗掳走以及三个小孩即将在土著食人生番的屠刀下身首异处的场景。但即使在这时,读者或小说主人公仍然感受不到《蝇王》里那种令人窒息的恐怖气氛,因为上帝在此之前已多次显灵使孩子们转危为安,相信这一次上帝也会使他们摆脱厄运。因此,小说里的恐怖场面只不过是对弥漫全书的欢乐、祥和气氛的烘托、陪衬罢了。
此外,两部小说的结局也大相径庭。《珊瑚岛》结尾时,由于土著首领皈依基督教,三个孩子不仅获得自由,还完成了传播上帝福音的使命,是喜剧的结局。而《蝇王》临近尾声时,由于***官的干预,拉尔夫幸免一死,孩子们的被制止,但***官和***舰则是以更大的规模在从事孩子们正在从事的“游戏”。从小说全球性原子战争的背景来看,他们的命运很难预料。小说的结尾罩着一层淡淡的愁雾,或许它根本就不能算是事情的结局,而是一出悲剧与另一出更大悲剧上演之间的幕间休息。
最后,两部小说的主题也大相径庭。贬抑一点讲,《珊瑚岛》仅仅是18、19世纪风靡一时的流浪汉冒险小说或绅士小说中的一部,曾一度受到儿童的青睐,但未能在文坛产生更大的影响。拔高一点说,它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对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及其不畏艰险、勇于进取、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积极推行对外拓展***策等品质的颂扬。比起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这种颂扬显得黯然失色。《蝇王》则多层次全方位地对人类历史的悲剧及其根源进行了探讨。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两部小说之间确实异大于同,《蝇王》的题材来源得别寻他途。
循着戈尔丁提供的线索,人们找到了《蝇王》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源头――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德斯的悲剧《酒神的伴侣》(Bacchae)。
在古希腊忒拜,人们信奉太阳神阿波罗,这是司光明、青春、医药的神祗,是理智与秩序的化身。与此同时,忒拜国内一些人开始信奉酒神巴克科斯(Bacchus),他与阿波罗截然相反,是野性、狂欢、疯狂的化身。忒拜国王彭透斯禁止他的臣民信奉酒神,引起酒神的忌恨。他开始试***感化彭,让信徒们邀请彭透斯夜间潜藏在森林里的树上观看酒神信徒们的狂欢歌舞仪式。后来眼看感化不成,巴克科斯就让人们变得疯狂,藏在树上的彭透斯被发现,在彭透斯母亲阿高厄的率领下,人们狂嚎着“杀死狮子”向彭扑去,很快就将彭透斯撕碎。
显而易见,《蝇王》与《酒神的伴侣》之间没有上述两部小说之间那些表面相似的东西,但在其他诸如情节发展、高潮的表现方式、高潮的背景以及主题等方面,两者却不乏相似之处。
首先看两部作品的情节发展,《蝇王》里的拉尔夫与杰克的矛盾冲突源于拉尔夫不能容忍杰克等人成天醉心于打猎、玩乐,要予以禁止,遭到杰克等人的强烈反抗。开始时杰克还试***拉拢、收买拉尔夫,邀请拉尔夫及其追随者到自己部落赴宴,拉尔夫吃了猪肉后仍坚持颁发禁令。于是杰克就诉诸武力,对拉尔夫及其追随者实行肉体消灭。
在《酒神的伴侣》里,彭透斯下令禁止酒神信徒们的狂欢仪式,酒神的信徒们最初也试***同化彭透斯,邀请他夜间到森林里去观摩他们的狂欢饮宴仪式。
两部作品高潮展开的方式及高潮发生的背景也颇为相似。《蝇王》里杰克等人吃饱喝足之后,在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夜晚在靠近丛林的沙滩上疯狂歌舞,酒神的信徒们也是夜间在黑暗的森林里举行狂欢仪式,可见两部作品的高潮是在极为相似的背景里展开的。当西蒙跌跌撞撞地从森林里跑出来要告诉人们山上的“野兽”只不过是飞行员的尸体时,正在疯狂歌舞的孩子们嚎叫着“杀死野兽”蜂拥而上,将西蒙撕扯而死。酒神的信徒们在森林里狂欢歌舞时发现了藏在树上的彭透斯,他们狂嚎着“杀死狮子”拥上前去将其撕碎。两部作品不仅高潮相同,连高潮发生时人们行凶作恶都在面具的屏蔽之下,甚至他们杀人的借口以及杀人手段都如出一辙。
还有一点需要提及,阿高厄一开始不相信酒神,最后遭到报复,亲自率人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拉尔夫不能容忍杰克等人的行为,到头来却加入了谋杀自己为数不多的追随者西蒙的行列。
两部小说的主题不仅有极大的相似性,甚至可以说《蝇王》的主题本身就是古希腊悲剧对人类悲剧命运探索的延伸,只不过戈尔丁从新的视角出发独辟蹊径,得出了与众不同、却更具折服力的结论。
从以上分析看来,我们很难否认《蝇王》有源于《珊瑚岛》的成分。倘若将两部小说中地点、主要人物名字以及诸多细节的雷同归结为偶然的巧合,显然缺乏说服力。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蝇王》与《珊瑚岛》之间的相似是表层的,是形似。同样,《蝇王》也有源于《酒神的伴侣》的因素,它们之间的相似是内容、本质的相似,是深层次的相似,是神似。
有了《蝇王》题材来源这个支点,就可以找到围绕着戈尔丁展开的一系列争议的缘由,解开有关他的一系列难解之谜。
对《蝇王》文学价值以及戈尔丁在文坛地位的争议可以从《蝇王》题材来源得到解释。倘若单纯让《蝇王》与《珊瑚岛》联姻,就只能得出结论认定戈尔丁在模仿末流作家的作品。因此,无论这种模仿多么精致,戈尔丁在文坛的地位受到质疑都是情理之中的事。与此相反,若将《蝇王》源头追溯至古希腊悲剧及基督教《圣经》文化,绵延二千余载的悲剧传统及其对人类悲剧命运的探讨不仅在《蝇王》那里得到延续,而且还因为戈尔丁作出了更深层次的诠释而得到升华。这无疑赋予了《蝇王》悠远凝重的历史感和深邃的哲理。戈尔丁因此也就成了当之无愧的文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自然非戈氏莫属。
对戈尔丁小说类别归属的争议也可以由此得到解答。若将《珊瑚岛》视作《蝇王》的唯一来源,两部小说题材的亲缘性自然容易被视作两者风格流派传承的佐证,《蝇王》也就被归入流浪汉冒险小说一类,只不过这部小说里的流浪汉是一群儿童,而中学教师出身的戈尔丁对儿童语言的逼真描摹以及对儿童性格栩栩如生的刻画使该书深得青年学生的青睐。然而,如让《蝇王》与《酒神的伴侣》或其他西方文化思潮攀上亲缘关系,他就被归入了严肃小说、宗教小说、心理分析小说等类别,评论者从不同的视角解读作品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也在所难免了。
关于《蝇王》主题的争议,将《珊瑚岛》视为《蝇王》的唯一源头,小说的主题最大限度只能是对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探索、冒险、进取精神的颂扬。在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日渐式微,资本主义的矛盾、弊端乃至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日渐突出的20世纪50年代,这种颂扬显得虚假而且不合时宜。然而,假如将《蝇王》题材来源追溯至《酒神的伴侣》及基督教《圣经》文化乃至其他西方思潮,小说的主题就汇入了探索人类悲剧性命运及其根源这一绵延垣古的庄严、凝重、宏大的文学主题的洪流。戈尔丁从不同的着眼点,对人类历史上兵连祸结、战乱频仍,人类卜居的这个星球上悲剧不断,人类文明演进到20世纪以后居然还发生了令数千万人惨遭屠戮的两次世界性战争等惨剧的终极根源进行探讨,从宗教、***治、社会、人性以及心理等角度得出了自己独特的诠释。他认为,像海螺一样晶莹剔透,却极其脆弱、极不完备的民主***治和社会机器在遏止暴力方面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加上受到蛰伏在每个人心底、随时可能窜出来肆虐的兽性的蹂躏,人类社会不断上演的悲剧的终极根源盖在于此。甚至不妨说小说解构了“善恶对立”的传统二元命题,小说中“善”的代表拉尔夫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就参与了谋杀西蒙的行列。在戈氏看来,“恶”不仅仅是一些大奸大恶之徒身上的特质,它更是潜伏在每个人心中的兽性,一旦时机成熟,这种作恶的潜能便会演变成实际的恶行。同时戈尔丁还颠覆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主题。小说中拉尔夫阵营与杰克一伙较量时不仅事事处于下风,在小说结尾时还几乎上演一场“邪恶”战胜正义的闹剧。最后不是靠正义的力量,而是纯粹凭借外来力量的干预,这场闹剧才得以中止。
正是这种多层面主题及小说对社会、人性的多棱镜透视,读者从不同的层面去理解,会得出全然不同的结论也就不足为怪了。小说由此获得了丰富的表现力和无穷的魅力,受到不同层次、不同生活阅历的读者的关注和青睐。
最后,《蝇王》有源于《珊瑚岛》的成分,可以说是不争的事实,但戈尔丁对此为何要矢口否认?笔者认为,戈尔丁不顾小说中人物数次提到《珊瑚岛》的事实否认《蝇王》有源于《珊瑚岛》的成分,一方面是他不希望读者将《蝇王》视作儿童冒险小说,降低了小说的格调和品味,更重要的是那样可能误导读者忽略他在小说中处心积虑要传达的多层次主题。《珊瑚岛》所体现的颂扬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冒险、进取精神的主题,正是戈尔丁要竭力解构的对象,甚至不妨说,戈氏的《蝇王》就是对《珊瑚岛》一类流浪汉冒险小说以及所谓的绅士小说(genteel novels)的互文性戏拟。李玉平认为, 互文性文本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它抵制单一性、终极性阐释。对小说引起的截然相反的评价这里再次提供了佐证。戈尔丁自然不愿意自己处心积虑建构的多元主题被淹没曲解,只好硬着头皮否认事实,其中的缘由就只好由读者去琢磨揣测了。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Frederick R. Karl,The Metaphysical Novels of Williams Golding, in his A Reader’s Guide to the Contemporary Novel, Farrar Straus, 1962.
[2]John peter,The Fables of William Golding, in the Kenyon Review, Vol XIX, No.4,Autumn, 1957.
[3]William Golding, Lord of the Flies, Capricorn Books, New York,1959, thirty-eighteenth impression.
[4] R.M Ballantyne,The Coral Island, Purnell Books,London, 1977.
[5]Guy Cook, Discourse and Literatur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200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