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原文篇1
语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并有自己的主见。
2、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明确作者观点。
2、理解炼字即是锤炼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猜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或对咬文嚼字的解释导入课文。
二、作家作品简介
朱光潜,安徽桐城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
三、检查预习
1、字音字形
2、释义
四、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速读文本,说说文中举了几个实例。
明确:
2、这几组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第一组例子,关于“是”和“这”。先体会一下感情,读如下句子:
①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②你这***!你这***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
——你是***?你是***妇!你是你是大虫口里倒涎!
③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你是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④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你这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前三个,不论“是”“这”怎么好,“这”字表现力都好一些,作者的分析是有道理的。第四个例子,“这”仍有力量。但与“是”具有不可比的环境限制。因此哪个更好,决不可定论。作者说改成“这”神情完全不对,应理解为,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以滥改,见了就改,否则便失去了咬文嚼字的积极意义了。
这一组例子是说: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关,有必要咬嚼一番。
第二个例子,“李广射虎”一段。我们能理解作者的观点,李广射“虎”,是在一种特定情境之中的,这种情境造就了他的“激变能力”以千钧之力,以最完美的角度“中石没镞”,而此能力、此力度、此角度不是想做就做成的,因此便有了后文所记,因此这段内容,只可保留原貌甚或增益,不可刻意简洁的。
这个例说明文字与所要表达的情境有关,值得玩味。
第三个例子,推敲典故,“推敲”了一千多年了,还有味道吗?作者发常人所未发,不走旧路,不恭维定论,分析了“推”的妙处。作者教我们一种推敲(咬文嚼字)的方法:运用联想结合竟境。即文字与意境有关,必须“咬嚼”。
第四个例子。苏轼的诗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作者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这个关联指联想。联想的效果是点铁成金。应该注意的是,作者在评此诗前举了“烟”的联想意义的一组例子,这是在教我们联想的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广泛联系。
这一则例子说明,世间广泛存在着联想,因此必须咬文嚼字,运用联想,发掘出联想义。
第五组例子。这是为了补充“联想”一节而设的,文章显得周全,补上了联想易生流弊的看法,引人注意。然而这不是主要的。这段文章的意***在于表明作者的是一个重要主张:要创新。即克服惰性,在思想上、感情上、语言上力求不落俗套,创出新意。其实,这也是咬文嚼字的成果。
3、我们现在可以总结,作者在前三个实例里说明了什么道理,后两个实里
又表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前三个实例(1—5段):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后两个实例(6—7段):说明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善用和误用两种。
4、阅读第8段,作者的观点对我们的阅读或写作有什么启示?
明确:
全文小结。作者指出读者应从文章所阐明的咬文嚼字的道理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潜心琢磨的好习惯。
五、探究发现
以下两个问题选一个讨论
1、本文对例子的解析,你有不同意见吗?
2、对作者的观点,你有不同意见吗?
六、拓展延伸
1、 选取炼字的一些例句。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
情。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
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
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本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适当先援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
2、 选取一些美文段落。
3、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赏析。
七、总结全文
八、布置作业
1、以“推敲再推敲”或“对《咬文嚼字》的咬文嚼字”为副标题,写200字左右的小论文。
2、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一番审视,推敲推敲,咀嚼咀嚼。
北师大版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必修5《咬文嚼字》教学设计(2)
2.咬文嚼字优秀教案设计
3.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原文篇2
从2000年开始,这本杂志声誉日隆,也是在那一年,《咬文嚼字》开始“咬”名人。2000年,每个月“咬”一位著名作家,第一位是大作家王蒙。
2003年,因为编委金文明和余秋雨之间一场笔墨官司,《咬文嚼字》杂志为国人广为知晓。经过余秋雨一番“心中没有大文化”的讥讽,《咬文嚼字》被戴上了“咬嚼派”的帽子,但杂志并没有因此停歇,他们把“咬嚼”对象指向那些具有广泛社会知名度的作家、学者和文化活动上,杂志为此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中招的名人不少,但像余秋雨那样竭力对抗的不多。大部分被挑出错来的作家、学者,都虚心地接受了意见,有些还“不打不成交”地和杂志社的编辑成了好朋友。易中天连用三个“绝对”支持这个举动,还为2008年的杂志合订本作序;刘心武更是把自己找出来的错误送给《咬文嚼字》编辑。
一场纠错,反映出的不仅是现在人们使用汉语的诸多不规范,从中或可看出被“咬嚼”各位的气度与胸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承认错误并不会降低学者的身份,而对错误矢口否认,怕就不是学识深浅的问题了。
本期“旁观”聚焦社会影响力非同寻常的文化名人,展示他们在文字“硬伤”面前的坦诚与狡辩,真实与虚伪。
王蒙大度
在2000年,被“咬”的12位作家中,王蒙是第一位。对于把自己作为第一个靶子,王蒙表现得很大度。
《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说,当时他们把针对王蒙的文章寄给他看,王蒙当时住在医院里,躺在病床上就把文章看了,并鼓励他们发表,他说:“其中九条我是接受的,有一条我还得再想一想。”郝铭鉴当时就问:“是哪一条?我们可以抽下来不发。”他说:“不要,既然是读者提出的,就让读者去提,我自己再想一想。”于是2000年第一期《众矢之的》的标题就叫《目标:王蒙,放!――2000年第一号战报》。
王蒙在《调门与选择》一文中有 “秀出于林”一语,应该是“木秀于林”。《暗杀――3322》中把未满60岁的人写成是“耳顺之年”,也是错误的。“耳顺之年”出自《论语・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0岁才能叫“耳顺之年”。
《春堤六桥》里,王蒙写道:“过去常常批判车到码头船到岸的思想,我现在就是车到码头船到岸的感觉。”当年批的是“船靠码头车到站”,比喻一种“***到头”的思想,因为码头和站都是旅行的目的地。码头不是车的目的地,船到岸也不会让人有“***意志衰退”的联想。
在《想起了日丹诺夫》中,王蒙引用了一句古语“防民之口胜于防川”。这句话的出处是《国语・周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由“甚于”连接的前后两种事物,更多时候是在坏的方面,前者超过后者。而“胜于”连接的前后两种事物,必须是前者优于后者,比如事实胜于雄辩。
《满涨的靓汤》中有这样一句:“诸肉诸骨诸海鲜诸山珍诸药材诸果诸蔬诸粮诸豆诸调料诸虫诸菌诸维生素诸矿物质诸基本元素钙铁磷铬铝硒锰铜碘醋……”而醋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而非一种元素。
还有错把“排遣”误作“排揎”;把500毫升当作500克重量;有两处用错了“华裔”一词;“稼穑”与种植并用,意思重复。
而王蒙持保留意见的一处错误是,“我”和“窃以为”能否同时用的问题。
后来,《咬文嚼字》经过检查,发现这一条确实是咬错了。郝铭鉴后来碰到了王蒙,向他表示道歉。谁知王蒙非常大度地一笑:“你咬错了,还是让我受到了启发,我可以举一反三,我非常欢迎你们咬。”他还专门谈到,语言文学不是小的学问,这里面大有学问,不要看这些作家在写东西,很多问题还是要重新来思考的。
“王蒙确实是有大作家的风范。”经过这次挑刺,郝铭鉴和王蒙还成了好朋友。
余秋雨拒不认错
“我没错,岂能认错?我若认错了,怎么对得起我的读者?”余秋雨被《咬文嚼字》杂志数次挑错后,态度依然强硬。
在被《咬文嚼字》挑刺的众名家中,余秋雨是最不合作的一位。余秋雨对被“咬嚼”深恶痛绝,不仅公开表示“不喜欢《咬文嚼字》这本杂志”,还将其形容为“禁锢作家创新思维的枷锁。”为此,双方还发生了一场沸沸扬扬的笔墨官司。
早前余秋雨与《咬文嚼字》杂志社的关系不错,杂志社曾每期给余秋雨邮寄杂志,余秋雨本人也曾向媒体称赞《咬文嚼字》是好杂志。但自从《咬文嚼字》盯上他,余秋雨便要求不要再给他寄杂志,并通过其助理金克林转告他们:不要再把时间浪费在余先生身上,少做无聊事,多做有用事。
2000年,《咬文嚼字》在杂志中纠出了余秋雨作品中的10处错误,当时由于联系不上余秋雨,所以没有听到他的意见。
余秋雨在书中的硬伤主要表现在旁征博引时不少说法信笔拈来,与史实不符。以《山居笔记・天涯故事》为例,余秋雨在提到***之母倪桂珍时,将她说成是“浙江余姚的女子”。但根据《川沙县志》记载,倪氏其先为安徽桐城人,清康熙年间被遣至浙江,在鄞县海滨捕鱼。后至川沙定居。说***之母祖籍为“浙江余姚”似乎很勉强。而查《余姚县志》,也并无倪桂珍及其祖上的记录。
在《文化苦旅・风雨天一阁》中,将明代书法家丰坊同天一阁主人范钦作了一番比较。余秋雨认为丰坊“在其他不少方面的学问也超过范钦,例如他的专著《五经世学》,就未必是范钦写得出来的”。而据专家们查遍有关文献和工具书,都无《五经世学》的记载。丰坊的“世学”著作充其量只能说成是《四经世学》。余秋雨不知何故,添上了本来没有的一经,而更要命的是,余秋雨以此作为范钦和丰坊学问高低的一个标尺。其实这四部所谓的《世学著作》,只是毫无思想新意和学术价值的伪书。余秋雨怕是根本没有看过原文,便赞赏丰坊学问的高明。
在《白发苏州》一文中,余秋雨写道:“你看大明亡后,唯有苏州才子金圣叹哭声震天。”关于这一段描述,让不少专家看得目瞪口呆。据记载,金圣叹轰动一时的“哭庙案”,与“大明亡”其实毫不相干。他表面上是哭顺治驾崩,实际上是哭时败。金才子“因痛哭而被杀”,但他不是哭“大明亡”是显而易见的。
2003年,《咬文嚼字》资深编委金文明出版了《石破天惊逗秋雨》一书,对余秋雨作品中130多处文史知识差错逐一分析。这下,余秋雨与《咬文嚼字》彻底交恶。
余秋雨认为金文明太夸张了。金文明所谓的大量错误,有的是他不理解死文字与活文字的关系;有的是他不清楚学术文化界的现状,把历史学家新的研究成果当作了“错误”;有的是金文明读书太少,把自己没有接触到的材料说成是毫无根据。余秋雨认为,像金文明这样的“咬嚼派”纠缠真伪难辨的文史细节,对大一点的文化学术课题一片茫然,心中没有大文化,对年轻人创造性思维损害太大。
双方你来我往,笔战不断,成为2003年文坛的轰动事件。后来,余秋雨的名字不断出现在《咬文嚼字》上,但他一直拒绝承认那些错误。
刘心武最积极
“心武最积极了,不但把《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前两本书作为‘咬嚼’目标,还强烈要求把《揭秘(三)》也放进来。有人还戏称我们成他免费校对了。”《咬文嚼字》杂志副主编王敏说。
《咬文嚼字》杂志社事先已跟刘心武打了招呼,他不但欣然同意,还把自己已经发现的几本书中的差错发给杂志社编辑以供参考。并希望编辑部能有更多发现,让出版社再版***书时将那些错误一并改正。
《咬文嚼字》指出,刘心武在“蒋玉菡之谜”一讲中反复说到,红学研究中有一派叫“索引派”,无论是《百家讲坛》字幕还是后来的书中,都是这么写的。
实际上,这些“索引派”都是“索隐派”之误。“索隐派”是旧红学里的一支重要流派,力求将《红楼梦》中隐去的真背景、真事件探寻出来。其影响很大的观点是认为《红楼梦》写的是大学士明珠的家事。
“索引”是检寻***书资料的工具,而“索隐”指求索隐微,所以绝对不能写成“索引派”。
作者杨光在杂志中的文章指出,刘心武在《揭秘〈红楼梦〉》第二部写道:“‘锦衣公子’当然是说贾宝玉,‘拙兰芽’是指他不擅;‘红粉佳人’我觉得说的是宝钗……‘未破瓜’的意思就是还是处女。”并得出结论:锦衣公子宝玉和红粉佳人宝钗虽然结婚了,却并没有过正常的夫妻生活。
实际上,“拙兰芽”原文是“茁兰芽”,兰芽即兰的嫩芽,常比喻子弟挺秀。“茁兰芽”形容少年宝玉像兰的嫩芽一样茁壮,与“性”无涉。此处“破瓜”也不指“破身”,“红粉佳人未破瓜”是说“红粉佳人”未满十六岁。“瓜”字拆开为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另外,“红粉佳人”是指黛玉而非宝钗。“少小不妨同室榻,梦魂多个帐儿纱”说得很清楚。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说到自己的经济状况:“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姑娘一样。”
刘心武认为这个“草”,说明她很谦虚,说自己是吃草的……
对此,作者沙鸣称,“一草一纸”显然是表示数量很少,“吃穿用度”,是概括生活所需;再用“一草一纸”作补充,是说明数量极少的东西也要靠荣国府供应。这里没有谦虚的意思,更不是“说自己是吃草的”。
刘心武先生在《秦可卿被告发之谜》一讲中,谈到“傅鼐得到重用”,当了兵部尚书兼刑部尚书,是在“乾隆元年”,这与历史上的记载是不符的。
显然,傅鼐担任兵、刑两部尚书的时间,都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那时虽然雍正皇帝已经去世,乾隆皇帝(弘历)也已即位,但“乾隆”的年号还没有启用。
此外,《咬文嚼字》还例举了多处文史常识错误。如“老君眉”(一种茶叶)不是刘心武说的产在洞庭湖的君山,而是在福建光泽县的乌君山一带。
刘心武认为,“满州”、“长州”、“清圣主”、“索引派”这几处错误是校对的差错,“特别是前3个,很明显是校对的问题。至于‘索引派’,当时我也没有太在意,觉得从字面上也讲得过去,一晃而过,所以有点闹笑话。”
对于读者提出的批评,刘心武诚恳地表示感谢,公开对媒体承认:“我确实对某些文史知识的了解不够深入,误说误用了。我表示抱歉。”
易中天绝对绝对绝对支持
《咬文嚼字》2008年第9期对易中天下了“毒口”,纠出易中天《品三国》和《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8处错误。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上)中串讲曹操《短歌行》一诗时,说其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一句,意为“明明的是那天上的玉轮,不知何时才中断它的运行”。
《短歌行》写于赤壁之战,曹操横槊赋诗,表达了及时进取的精神和渴慕人才的心情。“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意思是“那空中皎洁明亮的月儿啊,什么时候才能把你摘取”,以明月难摘取,比喻贤才难得。“掇”(duó) 的意思是拾取、摘取,不是中断、停止。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上)中说道:“在三国时代的三巨头中,孙权的寿命是最长的,七十一岁(次则曹操,六十六岁;再次刘备,五十八岁)……”刘备只活了五十八岁,与史实不符。《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明确说:“(章武)三年(223年)……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
可在后面的《品三国》,又出现这样一句:“托孤之后,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公元223年6月10日),刘备驾崩于永安宫,享年六十三岁。”可见,说刘备活了五十八岁是一时失察造成的。
《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第五讲“韩信被杀之谜”,谈到韩信死前说:“吾悔不用蒯(kuai)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易先生解释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我后悔啊,我后悔当初没有听蒯通的建议,以至于落到今天这个下场,被小孩子、女人所欺骗,所谋杀,我真是追悔莫及。”
上引韩信的话载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易先生解释“儿女子”有误,这里的“儿”并不指“小孩子”,而是一个修饰成分,古汉语中,用“儿”限定“女子”,是使整个词语带有贬义。“儿女子”相当于“娘们儿”“妇道人家”,是对女子的蔑称。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节目中,两次误读了“力能扛鼎”。
讲“韩信身世之谜”时,易先生提到了项羽:“史书上说项羽是力能扛(káng)鼎,就是鼎(都)能扛(káng)起来。”
讲“刘邦对手之谜”时,央视开篇的旁白介绍项羽是“力能扛(káng)鼎的西楚霸王,贵族后代”。
扛(káng),意思是用肩膀承担物体,如“扛***”,而“力能扛鼎”的“扛”念gang,意思是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力能扛鼎”形容力气特别大,能把沉重的鼎高高举过头顶,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本是描写西楚霸王的勇猛:“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说“力能扛鼎”“就是鼎(都)能扛(káng)起来”,理解也是不准确的。《品读汉代风云人物》书中将这个解释修正为“就是连鼎都能举起来”,这个改动是可取的。
易中天知道这事后,在电话里,对《咬文嚼字》杂志一口气说了三个“绝对”:“这件事情很好,你们尽管挑问题,我绝对绝对绝对信任你们。”另外,易中天还为《咬文嚼字》2008年的合订本撰写了序言,他给文章拟的标题是:“该认错时就认错”。
于丹知错就改
“于教授读懂这首杜诗了吗?有点让人生疑。”2008年伊始,《咬文嚼字》在第一期杂志上,“嚼”起了销售量以百万计的畅销书《于丹〈庄子〉心得》与《于丹〈论语〉心得》。该刊指出了前者5处错误。后者的3处错误。这一年,《咬文嚼字》向《百家讲坛》主讲人开炮,于丹第一个中招。
《咬文嚼字》杂志文章称,《于丹〈庄子〉心得》中,第一讲的标题“庄子何其人”就错了。若按《现代汉语词典》标注,“庄子何其人”即“庄子多么人”,“这真是个可笑的说法”。根据于丹讲解的具体情境,可以说“庄子何许人”、“庄子其人”等。第二讲中,于丹提及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时,引用了杜甫诗作《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讲解该诗时却把诗中“秋”字误作“人生晚秋”,实际应指季节“天宝四载的秋天”。
在第六讲《谈笑论生死》中,几度提到楚国都城为“颖都”,实则为“郢都”,今属湖北省荆州市。而“颖”本义为禾谷外壳所带的芒刺,后引申出聪慧的意思。“颖”读音与“郢”相同,但从未用作地名。
同样是第六讲称,“儒家追求‘杀生而取义’”,而“对儒家学说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儒家追求的是‘舍生而取义’”。 汉语中的“杀生”一词,本义是“宰杀动物”,后来佛家用以指杀害生灵。“舍生”是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杀生”是伤害其他生灵的生命,二者意义迥异。
在《境界有大小》一讲中,于丹误把佛教“三界”理解为“前生,此际,来世”,佛教中“三界”另有所指,《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三生有幸”时特别说明道:“佛教称前生、今生和来生为三生。”
在《于丹〈论语〉心得》一书中,于丹多次提及《论语》总字数是“两万多字”,“似乎很有把握”,但这“只是一个想当然的说法,当不得真的”,可查证“《论语》总字数为15900字”。在该书第七讲《人生之道》中,于丹引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话,用以说明人生三个阶段,她误把“正反合”作“正反和”。据该刊详解,“合”指“自我与非我”的统一,绝不能写成“和”字,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第五讲《交友之道》中更是出现了“让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的直接经验”的说法,该刊质疑“间接经验怎么会转化成直接经验呢”,并称“演讲时一时混淆,情有可原;但如果整理成书时,仍不加辨析,未免有急就章之嫌了。”
那么,于丹缘何造成这些错误?于丹的助理祝先生解释说:“错了就是错了,于老师也承认错了。若要深究原因,那就太复杂了,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那些错误,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据《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介绍,“读者提出了很多条意见,编辑从中挑选了八条,之后递给于丹。当天于丹就给予了回复,承认错了,并表示支持这八篇文章发表。”于丹还通过助手承诺会把挑出的错误改正。
白岩松不怕挑错
对于准备挑错的12位出书名人,《咬文嚼字》杂志社事先都会一一电话告知,但只有央视的白岩松公开在报纸上回应,说“我是很讲究文字的,所以我不怕人家来查我的”。但是他同时有个要求,查第二版,不要查第一版,第一版的错误比较多。最后杂志社挑了当时最新的第十一版《痛并快乐着》来查。
澳门回归,白岩松是直播报道主持人之一,他在书中回忆“就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突然接到紧急命令:我们几个主持人迅速去澳门临阵磨***,一来增加感性知识,二来直播中不至于文不对题,三来直播中可以临时救场,替前方记者挡驾。”
所谓挡驾,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即谢绝客人来访。但作为主持人,为何要替前方记者挡驾呢?这里说的似乎是“护驾”。护驾、保驾,过去都是针对封建帝王的,现在已用得很泛,“保驾护航”成了常用词语。
白岩松在书中两次用到“塞翁失马”的典故。“恐怕也得感慨命运的神奇和‘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这句话的深意。”后面又写道:“丢了东西却成了清醒剂,正所谓‘塞翁失马,安知祸福’”一次是“焉知祸福”,一次是“安知祸福”,但两次都是“祸福”并举。
祸总是明摆着的,所以别人才去安慰他。“塞翁失马,安知祸福”――塞翁丢失了马,不知是祸是福,这种说法,不合逻辑,也不合事理。
“在这个情感世界一波三折的时代里,能有一段彼此相爱相守到始终的故事,怎么说也是一件幸运的事。”在这句话里,到是趋向动词,“到”哪里呢――始终,实在有点莫名其妙。“始终”,通常是作副词用,意为自始至终,如“始终关心”、“始终支持”。在表述时间时,“到”的对象是“时点”,“始终”却是时段,搭配不当。
《痛并快乐着》八处用到“地平线”,除代序题目“地平线断想”外,七处用错。白岩松认为自己可以踩上地平线:“原来以为这山顶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上来了才发现:这不过是一个新的地平线……”还有“站在地平线上的人物,当然更多的时间,是把视线投向前方。”“地平线只用作出发”。所谓地平线,是指水平方向望去,天地相接的那根线。它永远在我们的前方,你往前走,它也往前走,可望而不可即,所以,谁都不可能站在地平线上。
咬文嚼字原文篇3
香港有句俗话:“剃人眼眉被人剃。”意指你挑剔别人,月旦人家,一旦不慎,到头来反被人家抓到痛处。《咬文嚼字》既以“咬”语言时弊为己任,就必须记住一个“风险”――随时会被敌人“反咬一口”;因此,务必做到己之“咬”是无懈可击的,一字一词,乃至一个标点符号,都经得起“咬”。可惜,该刊亦有“能医不自医”之嫌,不乏可“咬”之处。
笔者长居海外,不无孤陋寡闻之憾,兼之是超级“电脑盲”,以致该刊问世10多年之后,才弄到两册(分别为2006、2007年合订本,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得以一睹其庐山真面目。下面之所“咬”,其例盖出于斯;每例所反映的问题,不属“手民之误”,而应是“时弊”之一,有某种代表性。
先看2006年合订本。
例一,第7期第16页右栏第2行:“……报道了‘长江三鲜’的一些讯息。”“信息”属现代汉语新词,唯港澳地区还因“信”“讯”粤语发音相同而有人误用“讯息”。
例二,第1期第35页上篇右栏第3行和第4行:“通常情况下,一提‘羽毛’,人们通常不会想到……”这个句子连用两个“通常”,是作者之失,还是编辑、校对之失?
例三,第5期封二《车辆转向何处》:“北京东城区某建筑工地。工地上有一条醒目的标语……”既然开宗明义道出“工地”,有必要紧接着又来个“工地上”吗?直话直说:“北京东城区某建筑工地上有一条醒目的标语……”不是很直接吗?
例四,第1期第46页《谁与谁通电话》篇,作者指《新闻晚报》报道“神舟六号”升天后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分别与自己的家属通电话时所配发的***片文字说明“让人费解”,例如“费俊龙的妻子、儿子与父亲通电话”,有顾此失彼的语病。批评者把它改成“费俊龙与妻子、儿子通电话”。岂料,他也犯了“顾此失彼”的毛病――照片显示的人物是费俊龙的妻子和儿子,而不是费俊龙。以照片上并无出现的“费俊龙”作为照片的陈述对象(主语),是谓“喧宾夺主”。最恰切的说明只能是:“费俊龙的妻子和儿子与他通电话。”
例五,第9期第6页左栏第1行:“以至有家报纸‘恶搞’了一则标题……”请注意,“以至”和“以致”是两个既相同又不完全相同的词,它们都有用在下半句的开头以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但“以致”多指不好的结果。上述引文从上文下理看,应该用“以致”。
至于该刊2007年合订本,令人惊讶的是,仅第1期第5页就有3处可“咬”之语病:
例六,该页左栏第12行,有“凸显出”一词。既然“凸显”了还不“出”吗?这“出”字与“涉及到”的“到”一样,是画蛇添足。
例七,该页右栏第16行:“一个人懂的再多……”现代汉语早已区分“的”“地”“得”了,请问到底是“懂的再多”还是“懂得再多”?
例八,该页文章的最后一句:“不知怡先生以为然否?”最后用的标点符号是问号,但这不是个疑问句,而是个陈述句;删去“不知”两字,句子才是个疑问句。翻阅报章,但见凡有疑问代词出现的句子便用问号的现象比比皆是,标点符号的失范和混乱可见一斑。
咬文嚼字原文篇4
一个人在教室中沉默不语,窗外的一切都尽在身外,脑海里回荡着老师对我的教导,一遍又一遍,如放电影一般,心灵不自觉得有点委屈,眼睛控制着那蠢蠢欲动的液体,任由我抵抗,依然在眼里翻滚着。
我的字不太好,却想拥有参加写字比赛的机会,这个心愿被老师狠狠的驳回了,她说参赛名额有限,并不多,我的字在班上堪称倒数,不放心把名额交给我,怕浪费了这次跟别人的机会,我十分沮丧,无法从那一刻回到现在,为什么我就不能,我为了能够参加这次比赛,付出了许多。
好朋友不顾我是否生气,直接向我说出任何建议,她把我一直写错的字,最容易错的字全部帮我找了出来,为助我一臂之力,我慢吞吞地把平时的作业拿了出来,她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已经把本子画得通红,对,那都是我的错字,不可以原谅,我居然这么多错字。
咬文嚼字原文篇5
A.类比法
B.概括法
C.例证法
D.演绎法
2.《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字的难处在于()。
A.感情的起伏不定
B.所述事物的千变万化
C.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古今字的意义不同
3.下列《咬文嚼字》的文句中,概括了全文中心论点的是()。
A.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B.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C.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4.《咬文嚼字》运用“推敲”典故所说明的是()。
A.更改一两个字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B.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C.“敲”比“推”更与全诗调和些
D.韩愈的修改确实很妥当
5.《吃饭》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说明的观点是()。
A.吃饭有很多功用
B.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
C.表达了作者“和而不同”的社会理想
D.嘲讽吃菜者的自讨苦吃
6.作者写《吃饭》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目的是()。
A.表明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
B.说明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
C.表达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是最主要的东西
D.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7.《吃饭》中,作者展开联想的主要途径是()。
A.时间统一性联想
B.地点统一性联想
C.相似性联想
D.对比性联想
8.《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9.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是()。
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
10.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中,凿成“三窟”的最主要人物是()。
A.冯谖
B.孟尝君
咬文嚼字原文篇6
一、 现象:“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种种误区
语文课因为有了“咬文嚼字、品词析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和感悟,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来。可是在阅读教学中,也常常出现一些误区:
1. 雨过地皮湿
[案例1] 苏教版四下《生命的壮歌》中的《“蚁国英雄”》教学片段
师:小蚂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是怎么做的呢?哪句话最震颤人心?圈画感人词句,写写批注。
生:(读)“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师:你觉得哪些词特别打动你?
生:“松动分毫”。一般死了就松了,可蚂蚁却抓得很牢。它们有很强的责任心。
生:“肝胆俱裂”,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肝胆全部都裂开了。在种危急的情况下仍然不放弃岗位,真勇敢。
生: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这是一群勇敢的小蚂蚁、团结的小蚂蚁。
生:它们有血性,宁可牺牲自己也要顾全大局,是名副其实的英雄。
【反思】从表面上看,学生体验到了蚂蚁的精神,也积累了词语,而实际上这种感受是基于对文字的浮浅层次的感受。就词论词,就句论句,没有真正感悟到当时危急的情况,没有真正走进蚂蚁的内心,其感悟有“贴标签”之嫌。
2. 得意而忘言
[案例2] 苏教版五下《灰椋鸟》教学片段
师:(出示“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读了这个语段,你体会到了灰椋鸟归林时的什么特点?
生:我从“整群整群”体会到鸟的多,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生:“一批一批”“浩浩荡荡”也突出了鸟的多,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生:我从“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体会到鸟儿归林队形奇特,这巨大的椭圆形也许比我们250米跑道的操场还大,都由这小小的灰椋鸟密密麻麻围成,场面非常壮观。
生:“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绵延数里,一眼望不到头……
师:灰椋鸟归林不但数量多,而且队形奇特,场面壮观。
【反思】 “咬文嚼字、品词析句”,不能陷入对课文内容理解的“精耕细作”,忘记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忽视了对语言表现形式的关注。我们要善于挖掘言语的增值点,在理解内容的同时,有意识地让其咀嚼文本的言语形式,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如上述案例中叠词、量词的运用句式的想象模仿,进行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探究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匠心独运,依托文本进行读写结合练习。
3. 越俎代庖
[案例3] 苏教版二下《月亮湾》教学片段
师:(出示:一幅鲜艳的桃花***。)同学们,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桃花?
生:我看到了美丽的桃花。
师:桃花这么红,在阳光下会怎么样?
生:桃花的颜色鲜红鲜红的,在阳光下闪亮闪亮的。
生:桃花的颜色鲜红鲜红的,在阳光下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了。
师:(映示一幅幅灿烂的朝霞***)朝霞就是早晨太阳升起时,天空中五彩的云霞。你看到的就是灿烂的朝霞,美吗?
生:朝霞鲜红鲜红的,真美丽!
生:朝霞粉红粉红,亮得刺人的眼!
师:能不能把朝霞的灿烂读出来?
【反思】 有的教师一遇到抽象的词句、优美的景色描写就忙着为学生展示画面,直观而又直白地告诉他们答案。如句中的“灿烂的朝霞”一词,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这种过多地依赖科技,过早地借助媒体而没有借助“语言”这个中介去引导学生感知感悟的做法,不但失去了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难以透过语言文字去领悟其中内涵,而且抢去了学生发言的机会,扼杀了学生的文学想象力。
二、 深化:“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策略导引
教师在引领学生“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钻研、独到理解,更要注重教师的“导”。引导学生既要理解内容、体验情感,又要关注言语表达形式;既要注重方法的感悟,又要落实习惯的培养。这样,学生才不会迷失文本,迷失方向。
1. 精心导思
在学生出现思维定势或理解浮浅表层时,教师要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启发学生思维,引领学生在层层深入的探究中,将思维向更深、更广、更新的方向延伸,达成对文本内涵深入地发掘。
[案例4] 苏教版四下《生命的壮歌》中的《“蚁国英雄”》教学片段
师:小蚂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是怎么做的呢?哪句话最震颤人心?圈画感人词句,写写批注。
生:(读)“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我从这句体会到这是一群勇敢的小蚂蚁、团结的小蚂蚁。
师:读得感人!你觉得哪些词特别打动你?
生:“肝胆俱裂”,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肝胆全部都裂开了。
师:在种危急的情况下,你会感觉蚂蚁——
生:接近死亡。
生:至死也不松动分毫。一般死了就松了,可蚂蚁却抓得很牢。它们有很强的责任心。
师: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仿佛就在肆虐的火神旁,你看到——
生:仿佛我看到一大堆火在熊熊燃烧,热浪灼人,火舌的包围圈里黑压压的一片,情况万分危急。
师:你听到了——
生: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噼噼啪啪声。
师:你还闻到了——
生:焦臭味。
师:可是,蚂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迅速地滚动着、滚动着。如果此时你们就是外层蚂蚁,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至死也不松动分毫吗?
生:如果我们松动,内层的同胞和亲人就将葬身火海,我要保护他们,我不能松动分毫。
生:我宁可死,也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如果我松手了,其他的蚂蚁也松手了,那么,所有的蚂蚁都会死于火海,蚂蚁家族就将遭受灭顶之灾。所以,我不能松动分毫。
生:为了大家,为了家族,顾全大局,我不能松动分毫。
师:听着外层蚂蚁慷慨激昂的话语,我想,同学们对蚂蚁群的壮举,对“蚁国英雄”有了更真切的理解、更崇高的敬意,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感受。
这一教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课文中相关言语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对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的联想与沟通,其阅读能力、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既加深了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思维空间又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置。
2. 精妙导法
在师生对话中,要注重学法的指导、总结与提炼。课堂里,教师更多的语言用于介绍怎么识字解词、怎样比较品评、怎样揣摩想象、怎样质疑提问、怎样诵读背诵、怎样查找资料的方法上,更多地教给学生语文方法而不是语文知识,为学习语文方法的智慧成长提供土壤,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引领学生感悟提炼理解句子的常用方法:(1) 在句中圈出重点词并理解其意思;(2) 联系上下文中的有关内容,确定句子的具体意思,认识其表达形式;(3) 接着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必要的思维补充,产生具体感受;(4) 朗读背诵积累。
3. 精巧导练
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设计言语训练活动,必须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在练笔之前、之中、之后有现场指导,在交流过程中要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不仅积累语言学习表达,提升写作能力,还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让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案例5] 苏教版五下《灰椋鸟》教学片段
师:(出示“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读了这个语段,你体会到了灰椋鸟归林时的什么特点?
生:我从“整群整群”体会到鸟的多,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师:像这样的叠词,课外中还有吗?
生:还有“一批一批”“浩浩荡荡”,也突出了鸟的多,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师:请同学们把“整群整群”“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叠词和“整群”“一批”“浩荡”对比读读,你从中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使用叠词表达的效果好,能突出鸟的多和场面的壮观。
师:这就是藏在文中的一个秘密,建议大家在以后的习作中能尝试运用叠词。
生:我从“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句体会到鸟儿归林时队形奇特,这巨大的椭圆形也许比我们250米跑道的操场还大,都由这小小的灰椋鸟密密麻麻围成,场面非常壮观。
生:“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绵延数里,一眼望不到头……
师:想象一下,灰椋鸟归林还会有哪些的奇特队形,模仿文中语言说说。友情提醒:注意搭配恰当如“排成……长队”“围成……椭圆形”。
生:有的形成一条威武的巨龙;有的堆成一座黑色的山峰。
生:有的汇成一条涓涓的溪流;有的形成一股奇特的龙卷风。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如果把刚才大家的发言连起来就是一组优美的排比。我们一起来试试。“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有的……有的……有的 ……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师:灰椋鸟归林不仅数量多、而且队形奇特,作者运用丰富的联想,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壮观的归林***啊!
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点带面的梯度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让学生逐步掌握好语言表达的分寸感、语体感、情趣感、意蕴感、情境感,最终达到准确表情达意。
三、 反思:“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理性回归
1. 强调生本观念,深谙儿童之道
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要强调生本观念,要“以学生为主”“让学于生”,要给学生深读课文,自行解惑的读书和思考机会,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与心理需求,尊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感觉、感悟,顺学而教。要深谙教学之道,深谙儿童之道。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一旦发现了学生自己有所觉悟,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运用唤醒和激励的艺术深化、敏化和美化感觉,并且促使学生,把感悟独特地语词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情思飞扬,个性张扬,享受思维和成功的快乐。
2. 营造良好氛围,品出浓浓的语文味
语文是有味道的,就是语言文字所展现的具体的形象、精巧的构思、深远的意境、美妙的情趣等韵味。语文的味道是需要细细地品、好好地读。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要引领学生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要读出文章的景美、境远、情深;要品出语言的生动、形象、优美;要习得理解词句的方法、遣词造句的方法、构段谋篇的方法。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过程。
3. 加强语言建构,播下创造种子
学生学习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双发现语言秘妙的慧眼,让学生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给他们语言实践的机会,给其“种”下语言的种子。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关注课文的遣词造句,去探索、发现语言文字表达的密码,对认知的语言进行内化迁移,进而完成新的建构。
4. 重视习惯培养,提升语文素养
一两个优良的行为习惯可能是孤立的、偶然的,而优良的行为习惯才是、优秀结果层出不穷的保证,甚至可使一系列平凡行为产生不平凡的整体效应。习惯的优良才是真正的优秀。课内外阅读都要在引领学生“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过程中,养成圈画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思考的习惯、善于比较品评、揣摩推敲的习惯、诵读积累的习惯……要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咬文嚼字原文篇7
【关键词】阅读教学 借助媒体 玩味字词 抓住空白 挖掘背景
一、借助媒体,读有成效
儿童是通过感官来学习的。恰当而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是教师在钻研教材、突破重点难点时思考的一个问题,要求教师必须把握运用的“度”和运用的“点”,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阅读教学锦上添花。
钱老师在执教《二泉映月》前,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描写琴声的词语:婉转连绵、升腾跌宕、步步高昂、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她在课前静静地反复倾听曲子,把能反映这样的琴声剪辑下来。课上,先让学生找出描写琴声的词语,这些都是比较抽象的词语,学生第一遍读起来平淡无奇。然而,在理解词语时,没有用过多的言语去修饰,而是让学生带着心静静地聆听,一个个音符跳跃出来,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婉转连绵、升腾跌宕……”几种不同的音律,再经教师轻轻点拨,了无痕迹地化解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学生带上了理解,再读词语时,轻轻松松就能读出词语中包涵的味道。精巧地借助有质感的音乐,能让学生理解有乐感的词语,读出词语中的音律美。
二、玩味字词,读出深刻
在阅读教学中咬文嚼字,有人就会认为是死扣字眼,过度地斟酌字句。语文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存在着自己的规律。往往一段话,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如果牢牢地抓住了,就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这就是咬文嚼字的妙用。在平常的课堂中,我们品词析句的过程只是停留在“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来?读出你的感受。”这一层面,仅仅只是从文字到文字进行理解,因而也无法触摸到作者的心灵。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找准合理的切入点,并寻找有效的咀嚼方式,启发和引导学生学好课文的语言文字,逐步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他们的读写听说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葛老师在执教《夹竹桃》,让学生体会夹竹桃的韧性时,抓住了“悄悄地”和“一声不响”两个词语反复地揣摩、体会。为什么要在这两个看似毫不起眼的词语上咬文嚼字呢?学生深入地思考解决了难题:“悄悄”是声音很轻,不想让人知道。“一声不响”是没有一丁点儿声音,更体会出夹竹桃的不张扬。进而老师这样总结道:两个词相似但有细微差别,这样的词连用非但不重复,更强调夹竹桃不张扬的个性,这是季先生质朴的语言中蕴藏的智慧。老师这样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玩味字词,学生的阅读感悟才更深刻,阅读能力才会逐步提高,表达能力也会逐步增强。
三、抓住留白,读启想象
留白是绘画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表达方法之一,书画艺术中的“留白”在于追求一种灵气,虚中求实,从而达到“无为处皆成妙境”,给人美的享受,而文章中的留白也是一种艺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独特的创造力,给文章“留白”的地方进行个性补白,使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有自己***的思考,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使文章的解读更丰满,让学生的阅读更有创造性。
在《二泉映月》中,钱老师引导学生体会阿炳的一生很苦难,抓住了“卖艺度日”一词,进而联想“度日如年”,在凄苦的音乐声中让学生想象:在北风呼啸的冬天,他整天……;在烈日炎炎的午后,他整天……;在身患重病的时候,他整天……一连串的联想,让生活在穷困潦倒中的阿炳形象立刻丰满起来。学生喷发出无限的想象潜能,与文本深入对话,与作者深情对话,从而读出自我,读出深刻,读出个性。少着墨,多留白,会让阅读的课堂意趣横生,让“留白”的艺术栖息在语文课堂,让想象的气息回味在语文课堂。
四、挖掘背景,读产共鸣
现在的语文课文,很多都是出自名家之笔,或者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巧妙地引入原著,或者挖掘作者的写作背景,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于文本内涵的理解,让学生走入作者的内心与他产生共鸣。
《如梦令》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早年时期的一首词,词中一个“兴尽晚回舟”体现了词人生活的幸福美满。课上,沈丽娜老师抓住“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三个场景,让学生品读词中的欢悦,从而体会词人生活的无忧。教学至此,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出示了《武陵春》一词,让学生对比读,读出词人不同的心境。同样是泛舟,《武陵春》中处处道出了词人无尽的哀愁。问题浮现于学生心中: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而不着痕迹地引出词人的人生历程。让学生体会到:品读一首词,也是在品味人生经历。
咬文嚼字原文篇8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依赖于对本质的理解和对外延的把握。而在这一课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来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些关键词,从而造成对概念理解的不到位。
【案例描述】
片段一:五下《认识分数》
师:***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一块月饼被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是3份)
师:***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一条线段被平均分成4份,大括号指向了其中的3份)
师:***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一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是3份)
师:为什么每幅***中表示涂色部分的分数都是?
生:因为每幅***都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都是3份。
师:在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时,我们重点要观察它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几份。
揭示分数的概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评析:关于分数的认识,从三年级到五年级是一个飞跃,学生的认识从一个物体上升到一个整体,从直观上升到抽象。分数的本质是平均分之后,所表示的份数与所有份数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关键词是“平均分”和“份”。但受原有知识的影响,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往往还关注在数量的本身,而不是份数。由于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平均分”的重要性,因此本课的关键词落在了“份”上。在上述片段中,教师有意识地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尽管每幅***不同,但是由于都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都是3份,用分数表示都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咬文嚼字”发现了“份”的重要性,使认知聚焦于“份”这一关键词,以此为突破,学生就比较准确地掌握了分数的概念。
片段二:四下《倍数和因数》
师:用1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你们能摆成一个长方形吗?动手试一试。
学生分小组进行摆小正方形的操作,并进行记录。
师:刚才所拼的几种长方形可以用算式表示出来。
(板书:2×6=12;3×4=12;1×12=12)
师:在算式2×6=12中,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学生根据另外两个算式进行模仿练习。
……
判断:8和6都是24的因数。
生:我认为不对,因为8×6不等于24,所以8和6不是24的因数。
评析:倍数与因数的概念建立在乘法算式的基础上,教材中通过一道乘法算式揭示了倍数和因数的相关概念。在本片段中,教师也是按照此过程进行教学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过早地出示了总结性的语句,造成了学生认知的偏差。在此片段的教学中,如果这样进行处理:先根据第一个算式指导出四句话,即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然后让学生结合后两个算式模仿着也说出四句话;最后在此基础上概括:2、6、3、4、1、12都是12 的因数,12 是2、6、3、4、1、12的倍数。这样的教学就会使学生认识到2、6、3、4、1、12由于都能与另一个数相乘得到12,所以它们都是12的因数,12也是它们的倍数。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关注了概念的本质本身,而不是关注于片面的表象。
【反思】
数学概念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客观事物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有本质的和非本质的。教师教学概念时,要做到“咬文嚼字”,在重点词句的咀嚼中掌握概念的本质。
一是“咬文嚼字”要关注重点词句。小学数学中的概念,往往是由若干个词组成的定义。这些定义语言表述精确,结构严谨,对这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作了明确的阐述。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抓住这些本质的东西不放,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在组成概念的众多词语中,决定其本质特征的往往是少数几个重点词语,它们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概念的本质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些重点词语对教师而言,往往是知道其重要性的,但对学生而言,则不一定引起学生的重视。因此,对概念的教学,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目光主动地聚焦于这些词句中,防止一带而过。
咬文嚼字原文篇9
一、词义重心与句意中心的切合
近义熟语虽然词义相近,但其含义的重心总有些细微差别,因此我们必须 “咬字嚼字”,细嚼出其意义的侧重点,然后根据整段文字中心意思或该词前后文句的表达重心来选择最切合的熟语,完成熟语与文段的准确对接。如(2012天津卷):我们相隔的不是几小时的车程,而是一整块大陆,就像歌里所唱的,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但是_______也隔不断彼此的思念。(A. 地久天长 B. 山长水远)我们可先从字眼上揣摩这两个熟语:A含义指向“久”“长”,B则侧重“长”“远”;然后放大其差异处,A重点在“久”即时间的长久, B则落脚点在“远”即距离的遥远。我们再来看整个句子,从“相隔”“车程”“隔不断”这些词语中,我们不难得出全句意思明显在表明“空间的遥远隔不断彼此的思念”。所以B项与句意最为切合。
再如(2013湖北卷):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星斗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_______。我思念那个小山村,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A. 如梦如幻 B. 如诗如画 C. 诗意盎然 D. 诗意朦胧)
“咬字嚼字”:A重心在梦一样的幻境,B强调如诗画一样美丽动人,C 重在表明诗意很浓,D则表示既诗意又迷离。
揣度语境:前文所描述的景致“夜空,星斗满天,斜月晶莹”,景色很美,意境也极具诗情画意,但并没有不真实的“幻”觉,所以,B、C、D都可形容它,但“薄雾似轻纱漫卷”表现的正是月光笼罩下的朦胧夜色,所以,D承上文,显得更全面也更准确。
二、适用对象与陈述主体的一致
很多时候,我们“咬文嚼字”辨析词义时,很容易发现此词适用于哪类对象。据此,我们可以很快从文段的陈述主体上来判定句子与所选熟语是否搭配得当。如(2013福建卷):威尼斯是一座摇曳多姿的城市。泻湖里梦幻般流动的水波簇拥着它,将它浸泡在_______(A变幻莫测 B千变万化)的光影里。清晨的雾气,阳光下的浮尘,任何一点点色调的变换都会让美丽的景致增添另一番风情,恰如一位绝美的佳人随心更换着_______(C出人意料 D风格迥异)的霓裳。
很明显,C与霓裳搭配不当,第二空只能选D。我们再来看A,从“幻”“莫测”来看,此词适合“没有规则的变化,且人难以猜测、预料”的对象,B仅指变化“千”“万”即“多”,适用范围比较广。而此句的陈述对象是“光影”,明显,光影的变化是人无法捉摸的,所以此空应选A。
对于考场上出现的某些熟语,当考生对其词义把握不是很精准,一时很难辨析出其细微差别时,要学会调动平时的用语习惯,看看熟语的适用对象与文段中陈述的主体是否一致。如(2013江西卷):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_______,人民苦不堪言。(A青云直上 B扶摇直上)分析词义,两个词侧重点都是“直上”;从句意上看,此句表达的是物价上涨过快,过高。而“青云”似乎比“扶摇”更“高”,但如果联系用语实际,我们常常说某人仕途亨通时,惯用“青云得意”“平步青云”来形容。不难看出:A一般适用于地位、名声等的上升,不适合用来形容物价的上升。
三、熟语色彩与情感文风的相融
我们在“咬文嚼字”揣摩词义的时候会发现,熟语本身是包含着表达色彩的,这种色彩涉及情感和语体两方面,我们可以从某一角度,用心体会文段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语言风格,从而选择与文意最相谐的熟语。如:(2011江西卷)女主人公憧憬的丈夫是: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一定是卓有成就的,一定会成为_______ 的人。(A. 深孚众望 B. 深负众望)分析词义:“深负众望”,深深辜负众人的期望。词语色彩上明显是贬斥意,与文句中“憧憬的丈夫”“是卓有成就的”在情感上明显不相谐;“深孚众望”是非常令对方信服,在感彩上符合语境。
再如:(2011重庆卷)他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生助学贷款,但他却硬撑着不肯申请。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个俗语在感彩上是中性的,因为骆驼本来就比马大很多,即使这个骆驼是饿死瘦死的,骨架子还在那儿,还是比马要大。引申为在一方面有特长的人,即使在这方面突然到了穷困的地步,也比一些在这方面刚出道的人强。本句显然对“他”的行为是贬斥的,所以此句熟语使用不当,应改为“打肿脸充胖子”。
有些近义熟语的含义基本无差别,适用对象也大体一致,这时候我们就要注意其语体色彩的不同了,从文段的语言风格来确定与之相融的最佳熟语。如:(2012湖北卷) 说到底,世上风景闲流水,端的还是要人慢下来。中国这如许的城市中,最是江城得了个中滋味,且将它_______地挥洒出来。这便是江城街头巷尾、湖畔公园里数不胜数的茶馆、茶铺,一个人在清晨里不慌不忙的起来,踱到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那叫一个悠闲!(A. 痛痛快快 B. 淋漓尽致 C. 兴致勃勃 D. 尽情尽兴)
从词义侧重点与文意切合点来看,A、C与原文中“闲流水”、“要人慢下来”、“不慌不忙”、“悠闲”表达的意思不切合。此体只能选B和D, “淋漓尽致”比喻尽情酣畅,与“尽情尽兴”意思一样。所以我们只能从语体色彩上来选择,原文段文风优雅,D项显直白,与文风并不相融,“淋漓尽致”应为此题最佳选项。
练习
请在下面文句中横线上选填最恰当的熟语。
1. ①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_______ 的。我们不能单独行动。
②在母体外生活的婴儿还几乎完全依赖于母亲。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_______ 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③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如汉字与年号、谥号、庙号,汉字与姓、氏、名、字,汉字与避讳等,都有着_______ 的联系,值得深入探讨。
A. 千丝万缕_______B. 息息相关 C. 休戚相关
2. ①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_______,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②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条身材,俊眼修眉,_______ ,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A. 左右顾盼_______B. 顾盼神飞
3. ①而且,目前这些假说都难以圆满解释的问题是,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计谋、_______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对它们的估计。
②我蹲在那里的一个小池边,为慢慢畅游在水底睡莲之中_______ 的鲤鱼所陶醉。这是我最快乐的童年记忆之一。
A. 五彩斑斓_______B. 丰富多彩
参考答案
1. ①B ②C ③A
咬文嚼字原文篇10
关键词:文本; 切入口; 语言; 诵读; 意蕴;
时下,不少语文课运用影像、音乐、***片等工具制成色彩纷呈、形式多样的课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容量。但在热闹非凡的表面下,弱化甚至脱离文本,影响了对文本的深入探究。真正的语文课应紧扣文本,咬文嚼字,挖掘文字背后的意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处,品悟作品意蕴呢?笔者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名家的课例,略谈一二。
一.找准对话切入口,巧设关键问题来感悟文本意蕴
文本的切入口――文本中最重要、最敏感、最关键的问题。与文本对话,如同庖丁解牛,切口的选择十分关键,只有找准了与文本对话的切入口,设计出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文本、吃透文本的问题,才能统领全文,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文本,形成对话,挖掘文本意蕴。
如何找准文本的切入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1、从题目入手
许多题目就是文本的线索、主旨、中心事件等,把握了题目,就找到了文本的切入口。如教《云南的歌会》一文时,我抓住题目设计“文中写了哪些歌会?歌会的主角是谁?”学生顺着切入口,很快从文本中找到“服饰独特、打秋千本领高超的云南女子、悠闲自在的赶马女孩子、乡村男女老幼在唱歌”,然后分析他们唱歌的风格。学生从文本中深切地品读到云南女子在山野对歌的野趣美;赶马女孩子在山路漫歌的闲情美;乡村男女老幼在村寨传歌的风俗美。真是:“景美歌醇人豪放,山野对歌竞风流。”解读题目,一下子让我们对作者笔下的云南歌手有了更加立体的感受,作者写作的真正意***也就不言自明了。
2、从主旨句入手
如鲁迅的《雪》中“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一句。此句乃点睛之笔,是设计问题最好的切入口。我依据主旨句设问?“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学生顺着这一问题,纷纷从文本中挖掘此句的内涵。北方的雪的特征是孤独,在这里它被表现成死掉的雨的意思。江南的雪已经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成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品格的精魂。更感悟到了鲁迅先生那永不屈服、坚强***的斗争精神。此问题一解答,学生也就从整体上把握了全文内容。
3、从细节入手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往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如《变色龙》中的人物对话:“席加洛夫将***?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在这个片段中,作者刻画警官奥楚蔑洛夫多次脱大衣穿大衣的细节。他为什么这样做呢? 学生通过解读这个细节,真实地感悟到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见风使舵,欺下媚上,反复无常,不知廉耻的走狗,从而明白做人应以诚信为本,与人为善,万不可像奥楚蔑洛夫那样见风使舵,趋炎附势,遭世人唾弃。
从人物性格入手 如教学《杨修之死》,我设计一个问题:原文中有一句话,点名了杨修被杀死的原因。学生很快找到,“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我继续追问:这句话中,哪一个词概括了杨修的性格?学生很清楚地找到“恃才放旷”这个词。然后我让学生解释“恃才放旷”这个成语意思。随后,我让学生从课文中找杨修 “恃才放旷”的例子。学生围绕“恃才放旷”展开了充分的课堂活动,“杨修之死谁之过”这一问题,也在学生的阅读中得以解决,学生找出了杨修真正的死因――过在自己。
正如余映潮老师所言:“破解文本的切入口,其实就是破解文本深层次内涵。”可见,在教学中,抓住文本切入口是何等重要。
二.咬文嚼字、细读漫赏,品悟文本深层内涵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对一些字、词、句进行艺术的“咬”文“嚼”字,细读漫赏,揣摩文字所包含的“情韵”,品悟文本深层内涵。
1、咬准人物语言,细读漫赏,走进文本深处
如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指导学生细读父亲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和母亲的暴怒:“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把菲利普一家眼巴巴地盼望于勒的归来的那种急切心情表现得入木三分。可是一度阔绰的富商竟成了衣衫褴褛的小贩。这对菲利普夫妇,不啻晴天霹雳。他们从虚幻的幸福峰巅跌入了现实的悲苦深渊。母亲的暴怒也就情有可原,由此挖掘出:该小说并不完全着力于写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其实也在表现“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从而更深刻地走进文本深处。
2、咬准文本关键词,推敲写作意***,嚼出深层内涵
如教《老王》一课时,对“镶嵌”词义的推敲咀嚼,不仅咬出了字面字里之意,而且咬出了弦外之音。引导学生先弄清“镶嵌”的本义:“把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内或围在另一个物体的边缘。”(《现代汉语词典》)然后结合语境,联系前面的“直僵僵”得出比喻义:“老王像是门框上嵌入的器物一般,几乎完全失去了力量和活气,几乎完全失去了生命力。”这一个词表明:老王临终前凭着知恩***报的内心驱动力,奇迹般地走完了答谢杨绛一家的生命之程,这得需要何等的意志和决心!该词生动淋漓地表现了老王的向善真诚之心,恰恰也是这一形象,使杨绛多年来心怀愧怍,不吐自责自忏而不快。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语:“推敲文字,实际上是在推敲思想情感。”
3、咬准艺术手法,品悟文本言外之意
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常常并不是“直白”地将自己的意思说出来,而是要运用象征、借代、想象、隐喻等“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我们在细读文本时,自然也要注意“艺术表现手法”,读懂语言内蕴,解读文本言外之意。
如教杜牧的《赤壁》一诗时,我故意把“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让学生比较分析两者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异。学生经过讨论、辨析,品出了“铜雀春深锁二乔”运用了借代(或以小见大)的手法,即“二乔”被“锁”的命运来表达东吴失败的命运,委婉、形象,富有诗韵,悟出了文本言外之意。
从品读语言入手来解读文本还有很多方法,比如抓住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细读,甚至抓住文本中的一两个标点符号进行细读等等,这样用心揣摩,仔细品味,层层剥笋,便能发现文本的深层含义。可见,细读文本语言,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的声音,就能品出文本语言中独特的内涵。
三.诵读文本、再现形象、触摸文本深处情感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千法读为本”。读,作为感知文本、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自始至终都是语言教学的根基。读,是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它是学生走进文本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去感知文本,还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文本的情感,再把揣摩感悟到的情感表达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只有如此,文本的语言、情感才能融为一体。
比如教《背影》时,为了启发学生珍爱亲情,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表现的浓浓的父爱。特意让学生反复读文中四次描写背影的文字。在学生找出“父亲是胖子,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等外貌描写,“攀、缩、微倾”等动作描写后,我启发他们进行想像朗读――想像父亲做那些动作是怎样吃力的神态,从而感受到父亲心甘情愿为儿子奔波吃苦的情怀;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有感情地多次朗读这些重点语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背影。这种将品味语言、想像情境与朗读指导有机结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抓好朗读,对语言品味,解读文本,是有着极大的益处的。
结束语:
立足文本,找准切入点,批文以入情,品文以悟意,让学生真正触摸到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温度、美感、佳趣,这是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语文教师责无旁贷,也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①王君《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我的叔叔于勒〉的另外一种读法》,《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12期。
②钱梦龙《训练―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7期,第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