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由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不仅要重视一般的理性教育的重要作用,而且要深刻洞察非理性因素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这对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德育 非理性因素 利弊
非理性因素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非理性因素与大学生的自身发展紧密相关。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教育者充分认识非理性因素的二重性,直接关涉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问题的提出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所谓“非理性”是相对于“理性”而言的,广义的非理性是指理性思维与理性认识之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和认识因素。而认识论中的非理性因素,则指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主体意识形式和幻想、想象、猜测、顿悟、灵感、直觉等主体心理形式。非理性因素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它作为意识、心理或精神因素,可以直接渗透到主体的认识活动中,对认识活动的发动和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认识中的非理性因素主要是两类:一是在人知、情、意三大类意识要素中,知属于理性因素,而情和意,即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属于非理性因素。二是人的认识过程中不能被逻辑思维的概念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像、猜测、顿悟、直觉、灵感等,它们具有不自觉性、非逻辑性等特点,也被称为非理性因素。
***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脑力、物质和精神、智慧与品德、身体与心理的和谐统一,其中人的非理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正因为如此,我们研究人类自身,就不仅仅局限于研究人类的理性的东西,还应当研究人类的非理性。现代教育的基本观念之一是教育要培养全面、完整的人,其内涵是心理结构完整,精神世界完整。德、智、体、美各育虽有职责分工,但都要从自己的教育角度来保证全面、完整的人的塑造。因此,重视人的非理性心理序列、非理性精神现象,正是德育目标的应有之义。
二、非理性因素在德育中的积极作用
(一)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德育工作的落实与提升。
***导师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一个人即使有再丰富的知识、再发达的智力,都要依赖情感的力量,否则,就不能形成乐观进取的态度。因此,在思想***治课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根据时代形势的发展变化和需要,与时俱进,增添新的内容,收集一些学生所关注和感兴趣的事件和典型事例,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增强思想***治课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情感体验,更好地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课堂活起来。这样,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也就能按照老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进行,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才会圆满完成。
学生能否接受教育影响,取决于他们的态度和情感如何。积极的情感和接受的态度,是德育影响内化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关键。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的综合表现,是社会所提出的价值目标和道德要求在个体身上的反映。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所有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起决定作用,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因此,道德素质在个体的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也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道德与情感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在大学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传授道德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其对道德规范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促使道德素质的提高。
(二)信仰因素有利于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信仰是在潜意识的基础之上的显意识中的“自我”在后天社会文化环境中“修炼”、“提升”形成的高度简约化了的一种精神状态,是指对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进而将其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活动指南,它是决定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虽属于非理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健全的信仰不同于建立在纯粹情感基础上的盲信,它的形成离不开人们的理性思考,是建立在个体理性思考基础上的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具有开放特质的理论、学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有无健全的信仰是一个人在思想上乃至人格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因此,科学的信仰对于德育工作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原因如下:
第一,人生的导向作用。它把人的活动从现实引导到未来,使人追求更高的目标,追求生命的完整和完善,追求人类的团结和合作。具备科学的理想、信念、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确立正确的方向,就有了浩然正气,就能“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能抵制金钱、女色、名利、权位的诱惑,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经受任何艰难曲折的考验。
第二,信仰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一个具有信仰的人往往感到信仰给他带来了无比的愉悦感,生命充满了诗意和激情。伟大的动力,只能为伟大的目的而产生。有了远大的理想、信念、信仰,就会有强大的动力。正是由于信仰的存在,人类才得以从其具体生活的狭小时空范围和基本的生理需要的限制中超越出来,从生命本身所具有的客观缺陷和限制中解脱出来,为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开辟出新的领域、秩序和方向,相信神圣的帷幕之后存在着一个有意义的地方,一个崇高而又神秘的精神生活的空间,为人勇敢地奋斗提供勇气和持续的动力,提供强力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
第三,信仰教育还应引导学生认识宗教和迷信的区别。宗教信奉的对象一般是真善美的化身,具有人类最高尚、最美好的品性,与代表假丑恶的魔鬼是绝不相容的,提倡行善积德,反对作恶施暴,追求个人的心理平衡和社会安宁,这就有可能在消极的动机中导出维护社会正面价值的行为。而迷信则是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混合体,凡是具有超人间力量的都可以受到崇拜,缺乏严格的道德要求,不倡导社会正面价值,对正常的生活秩序造成混乱和破坏,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迷信活动从事违法活动,严重危害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意志行动在德育工作中既能促进预定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
意志的特点在于它与主体的直接统一性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同于人性其他方面的***性和顽强特质。意志主要通过发动和抑制两种作用形式来调节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所谓发动,是推动人去从事达到一定目的的所必需的行为,这种力求达到一定目的的完全有意义的行动,就是意志行动。它是一个依靠意志发动的行动过程。所谓抑制,就是制止与预定目标相矛盾的愿望和行动。行动者应具有自制力,即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约束自己的语言、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如果行为者不能排除各种内在干扰,适当克制自己的愿望和内在在情,就不能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意志品质,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学习和实践中的重大发现、发明、创造往往不是直接来自演绎推理之类的逻辑过程,而是发端于灵感、假设、直觉、想象和顿悟,也来自其本身坚韧、执着、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而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为此在德育课中,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促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分析自己、把握自己,从而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非理性因素在德育工作中的消极作用
正像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非类性因素在德育中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主体的情感、意志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和意向性,这实质上就是非理性因素的选择性。主体在价值选择时,常常受主体情感、意志的主观性所左右,使人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只倾向一个问题或事物的某一方面上,而不是对有关的一切问题或事物的整体方面都给予一定的注意。虽然人们对某一问题或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是由于忽视了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和方面,不能全面地进行分析和研究,因此很容易一叶障目,造成全局性或方向性的错误。可见,情感、意志的这种片面性也往往妨碍我们全面地和全方位地把握客观事物,从而在个体价值观形成中具有片面性的消极影响作用。情感虽然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但是盲目的、自发的力量,不能为人的活动提供规律性的指导。
消极或否定的情感不能调动个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它对个体的价值观形成往往会产生一种抑制作用。不良的心境往往使人注意力不集中;低落、烦躁、焦虑等情绪常常干扰个体的各种认识活动,使人的精力分散,造成差错;对客观对象的厌恶或反感往往使人们把对它的认识看成是一种累赘和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看不到其合理性因素,不能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往往对事物过于积极强烈的情感也起着同消极情感一样的作用。过于强烈的情感往往会降低人们的判断力和控制力,使人们不能客观地、全面地认识问题。根据耶尔斯―多德森定律与赫布情绪唤醒和操作曲线,人们的认识效率和情感的强度并不是一直成正比的,它们的关系曲线呈倒U型。当情感的强度超过其最佳状态时,认识的效率会相应地下降,以致给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
第二,大学生的认识话动充斥着迷信、狭隘、偏激、偏执,不切实际的幻想、狂想,对认识对象、周围事物的淡漠、熟视无睹,或者过于敏感、不能自持的情绪,等等。在这种状态下,他们的认识难以准确反映客观现实,不能把握规律和真理,不能摆脱和超越必然王国的羁绊和制约。表现为盲目,脆弱、冲动、失去理智、随波逐流……当遭受挫折之后,进而表现为消极、悲观、厌世……其极端的表现就是轻生、自残、自杀。非理性因素的主要成分是人的心理体验,所以它有很强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性在个体价值观形成中表现为片面性。在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强化,它又往往会阻碍主体活动能力发挥,导致主客体关系的恶化,并损害主体自身。
参考文献:
[1]何颖.非理性及其价值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72.
[2]胡敏中.理性的彼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51,147.
[3]王勤.非理性的价值及其引导[M].中共中央***校出版社,2001:62,63.
[4]夏***.非理性及研究的可能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3,(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德育中非理性因素利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