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春节小报篇1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节。
内容: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小年腊月二十三
我们北方的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大搞家庭环境卫生。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
小年也叫祭灶节。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接玉皇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码。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厌服邪气者也。 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春联。 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就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了。
大年三十是除夕。
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大年初一早晨,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每户人家都要起来。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红爆竹,即做爆竹的纸必须是红色的,保证爆炸以后红的纸屑能够遍地铺满,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象征新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这时满院瑞气,喜气洋洋。这就是开门爆竹一说。而且,满院的爆竹碎红是不能扫的。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现在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十五元宵节
这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结尾:春节的意义
小学生春节小报篇2
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搭建居民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平台,很多社区会举办春节活动。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2021社区春节活动方案创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社区春节活动方案创意一一、活动主旨:
放松心情、全员参与,过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
二、活动内容:
活动分两大版块
(一)公司聚餐
(二)内勤联欢会
三、组织:
四、时间:
五、主持人:
六、开场台词(由共同完成)
七、地点:舞台(宽:;长:,面积)
八、背景布置:
所需物品:
背景红布(内容:钟式***标、晚会名称)
装饰灯光(旋转舞灯,闪光灯及其它装饰灯)
汽球、彩带、荧光棒
高性能组合家庭影院一套
高频度麦克风两支、无线话筒两支
九、晚会其它物资准备:
茶水供应/啤酒、饮料
特色水果、糖果、花生、瓜子等
抽奖礼品
各种游戏道具(祥见具体游戏规则)
十、艺术拍照艺术摄影:
十一、晚会节目安排:
1、开场热舞表演者:
2、持人上台宣布晚会开始并致开场白
3、总经理致词
4、介绍特约嘉宾
5、娱乐文艺节目:
1)舞蹈名称表演者:
2)女声独唱曲目表演者:
3)男声独唱曲目表演者:
4)魔术表演名称表演者:
5)游戏:情侣——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凡参与者皆有礼品赠送
规则:由主持人在现场组成四个小组,每组上来两人必须是一男一女,共8人。
在8人中分发提前写好的情侣人名的纸条,如杨过和小龙女、林黛玉和贾宝玉、梁山伯和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男女分别抽取,然后根据人名速配成对,进行表演,女方表演生气的样子,男方要对女方讲一个笑话或者别的,直到把女方逗笑了为止,在3——5分钟之内不能把女方逗笑者,即视为男方努力失败。如果女方故意笑(此处判断标准以全场观众的标准为准),则判犯规。
对于失败者和犯规者,主持人可以事先准备一叠纸条,每个纸条上写一个节目名称,如成语肢体表演名称(如抓耳挠腮、鸡飞狗跳等),或唱一首流行歌曲,或声情并茂的朗诵一首诗,或大声说出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最丢人的一件事等等,让其抽出一张纸条根据纸条上的节目名称进行表演。其中成语肢体表演必须由他(她)用肢体语言表演出来,不得用语言或是其它的暗示提示观众,最后由他(她)所属的组来猜,直到猜出来为止。
道具:8张4对人名纸条,事先写好的若干节目名称纸条
6)女生个人才艺展示名称表演
7)最新流行歌曲放送名称表演
8)情歌对唱名称表演
9)交谊舞伴奏音乐
10)游戏:丑小鸭赛跑凡参与者皆有礼品赠送
2021社区春节活动方案创意二一.活动背景和意义: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为了使广大业主感受到我们物业的关怀,为了丰富小区文化内涵,今举办迎春节送春联活动。通过此活动,不但可以使广大业主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服务,而且可以增添春节节日气氛,还可以为我们物业收缴___年物业费提供良好的奠定基础。
主办单位:____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__区__艺境
__区__艺境客服部
协办单位:建设银行__支行
二.活动时间:
___年2月4日
三.活动地点:
____艺境307门岗大门
四.面向对象:
__艺境小区全体业主
五.活动要求:
活动前期做好送春联活动宣传及建设银行卡免费代缴公共费用事宜,让广大业主看到我们为他们着想,替他们办事,使广大业主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怀,充分调动居民领取春联的积极性。活动期间维护好秩序保证活动正常进行并做好活动记录和拍摄。
六.活动流程:
1、___年1月中旬张贴建设银行提供的为业主免费开通银行卡绑定水费、电费、燃气费、通讯费、无线电视费等缴费海报及迎春节送春联活动文告。
2、___.1.15-___.1.31之间准备___.2.4日要发放的春联:购买写对联的红纸300份,然后由__艺境小区有文化且书法极好的3位业主帮忙撰写。
3、___.2.1-___.2.3准备活动当日需要的物品:桌椅各两张、四支笔、登记单、春联、宣传海报和活动人员的安排。
4、___.2.4迎春节送春联活动执行:上午九点之前摆好活动需要的设施,上午九点到下午4点之间发放春联并登记送给的业主信息直到300份春联发放完结束,同时协助建设银行__支行工作人员进行办卡事宜。
七.工作人员安排:
活动负责人:___
宣传报道:___,负责现场拍摄
信息记录:___,春联发放及信息登记现场管理:___,现场用具摆放及秩序维护
八.活动总结:
办完活动后整理好记录信息、拍摄照片、文档归总,总结活动中不够完善的地方以备下次做的更好。
2021社区春节活动方案创意三走过2019,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崭新的精神面貌踏进了2019年的殿堂。新的一年春节即将到来,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搭建居民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平台,增进“邻里情”,增强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营造出一种团结奋进、文明和谐、喜庆祥和的节日文化氛围,经村***支部、村民委员会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广大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全面建设和谐家园。
二、活动时间
村民运动会:大年初一至大年初二
村联欢晚会:大年初一晚上:7:30至10:30
三、活动场地
某某大寨篮球场
四、活动内容和目的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
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所以,我们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等等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活动内容主要有文艺表演和农民运动会两个方面:
(一)文艺表演
节目要突出时代特色,以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改革开放、反映家乡变化、反映身边故事为主题。
1、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自行排练三个节目为本次活动的参赛节目
2、节目采用自编、自拉、自弹、自唱、自演等多种形式,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进行参赛。
3、每一个参赛节目表演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二)农民运动会
1、篮球比赛
比赛时间:大年初一(上午9:00至11:00;下午:14:30至17:30)
比赛地点:某某大寨篮球场
参赛队:以自然村组为单位,组建一支10至12人的篮球队,各队员名单于2019年1月25号前上报村委会(不得聘请外援)。
2、拔河比赛
比赛时间:大年初一下午14:30至17:30
比赛地点:某某村民委员会
参赛人员:各自然村组选送男、女各1—2支队伍(每支队伍成员不超过12人),各队员名单于2019年1月25号前上报村委会。
3、绑腿走比赛
比赛时间:大年初二 上午9:00至11:00
比赛地点:某某大寨篮球场
参赛队:以各自然村组三口之家为参赛单位(小孩年龄在10岁至14岁之间),每个自然村选送不少于10个参赛家庭,名单于2019年1月25号前上报村委会。
4、乒乓球比赛
比赛时间:大年初二下午14:30至17:30
比赛地点:某某完小
参赛人员为:社区乒乓球爱好者,由各自然村选送1—2支队伍,其余自由报名,名单于2019年1月25号前上报村委会。
五、资金预算
本着节俭的原则,预计共需活动资金8000元,其中文艺表演1000元,农民运动会4000元,其他鼓励奖1000元,文体活动期间彩旗、器材、横幅、印刷宣传品等2019元。
六、活动要求
1、比赛项目原则上只取前三名,其他将颁发纪念性的奖品。
2、村两委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积极参加上述比赛项目。
3、各自然村要安排人员维护比赛现场秩序,参赛队员要服从裁判判决。
4、请各自然村组加大宣传,选送相关人员参与比赛。
5、活动项目若有变化,将另行通知。
2021社区春节活动方案创意四认真贯彻落实《关于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以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深入挖掘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民俗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经研究决定在全体师生中继续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特制订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春节辞旧迎新、平安团圆、孝老爱亲、感恩祈福、健康文明为主题,突出“喜庆祥和过大年,传统文化再继承”,遵循简洁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的原则,深入挖掘春节的文化内涵,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全体学生广泛参与,培养和树立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着力营造欢乐、祥和、平安、健康、文明的节日氛围。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在品味春节、元宵节的民风民俗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育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开展包饺子、做汤圆等实践活动,感受团圆、祥和的亲情,促进家庭和谐关系。
3.在“拜年”中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祈福,培养孝敬、知恩***报的文
明习惯,树立“百善孝为先”的道德观念。
三、活动内容: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方案1.了解“年”的知识:学生通过网上学或民间收集,深入了解我国民间的“年”的来历、风俗等知识。要求中高年级学生完成收集作业(可以是小报、文章等形式)——《我知道的“小年”、“大年”、“元宵”》。各班在开学后一周内向学校报送优秀作业(不少于2份)
2.了解过年的习俗:广泛收集家乡过年的风俗习惯,并注意收集相关的文字、影像、***片资料,为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
3.春节实践活动:
(1)文明理财实践活动——“我的压岁钱·我节约收支”。
(2)我送文化下乡来——为村里(小区)人写春联(书法小能手应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并注意为活动留下照片);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可以结合语言文字活动,开展“美妙春联我收集”实践活动。
(3)美在家庭,美在社区——与家长一道进行过年前的卫生大扫除,使自己的家以靓丽的环境迎接新年。还可以组织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开展为空巢老人、烈***属义务劳动活动,并及时清理烟花爆竹残屑和废弃物,搞好公共环境卫生。
(4)中华经典我诵读——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春节·元宵节诗词赏析活动,承文化传统,颂和谐中华,传承学习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的提高。
4.拜大年活动:向师长、朋友发送电子贺卡或短信拜年,表达感
恩之情,倡导用无纸低碳方式互致新春祝福。
5.开展安全自护教育活动。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平安伴随我成长”自护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在学生及家长中学生安全自护提示,特别是与外出旅游和防止烟花爆竹事故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防护意识;开展学生自护体验活动,向学生传授自我保护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重点开展防火灾、防食物中毒、防疾病等,引导学生增强自护本领,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四、活动要求:
1.各班要利用班会时间进行细致的安排部署,尽最大努力保证活动的实效性。
2.开学后,各班要深入了解活动开展情况,收集学生活动中的文字、***片和影像资料,并及时上报少先队总部,少先队总部要把各班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假期活动评价项目。
3.学校组积极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发现活动中的闪光点,形成学校假期活动特色,为学校今后的活动开展提供借鉴。
2021社区春节活动方案创意五一、活动背景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走过20__,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崭新的精神面貌踏进了20__年的殿堂。新的一年春节即将到来,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搭建居民之间相互交流通平台,增进“邻里情”,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营造出一种团结奋进、文明和谐、喜庆祥和的浓郁氛围,我社区特开展“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你”新春联谊会。
二、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开展好本次社区的文体活动,保证各项活动的有序进行,福通社区决定成立社区20__年春节文体活动筹备组,组长为王丽,副组长为那娟娟,筹备小组杜淑棉、李梅、吕爱平、李艳花、纪菲菲,提供活动场地及制定、执行活动规则,提供比赛所用的器材及奖品等。
三、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1月8日
活动地点:福通社区多功能大厅
四、活动安排
以歌唱和猜灯谜为主
1邹淑华《我的母亲》
2李永莉《过火》
3李浩《追风少年》
4孙道明《阳光总在风雨后》
5何树林《父亲》
6刘铁柱《鸿雁》
7石头《草原之夜》
8李佩莹《藕断丝连》
9丁建宁《送战友》
灯谜安排(穿插在歌曲之间) 1身体白又胖,常在泥中藏, 浑身是蜂窝,生熟都能尝。 藕
2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谜语坐在绿船上。 荷花 3池里一只盘,大水盛不满,小雨纷纷落上头,好似珍珠一串串。 荷花
4样子象小船,骨头露外边, 头尾两头翘,嫩肉藏里面。 菱角 5高高个儿一身青, 圆脸金黄喜盈盈, 天天向着太阳笑, 结的果6实数不清。 向日葵
6一个小孩生得俏, 头上戴顶红缨帽, 衣裳穿了七八件, 全身都是珍珠宝。 玉米
7老大头上一撮毛, 老二红脸似火烧, 老三越长腰越弯, 老四开花节节高。(打四种植物) 玉米、高梁 谷子、芝麻
8秋天撒下粒粒种, 冬天幼芽雪里藏, 春天还青节节高, 夏天成熟一片黄。 小麦
9红梗子,绿叶子, 开白花,结黑子。 荞麦
10青枝绿叶颗颗桃, 外面骨头里面毛, 待到一天桃子老, 里面骨头外面毛。 棉花
11小树长桃多又大, 桃儿裂了开白花, 结的籽儿能榨油, 采下花儿能纺纱。 棉花
12小小树儿不算高, 上面挂满小镰刀。 黄豆棵
空心树,叶儿长, 挺直腰杆一两丈, 到老头发白苍苍, 光长穗子不长粮。 芦苇
小学生春节小报篇3
一、精心组织,立足实际
我校领导小组根据文件通知,经过认真商讨和策划,制定出包含感受民俗文化、读书活动、爱心帮扶活动、美丽邕宁主题实践活动等内容的活动方案,内容包括节日祝福、文化熏陶、快乐实践等大的项目,整合设计成分年级段、内容丰富的《2013年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主题活动寒假德育活动作业》,发放到所有学生手中,引导学生在假期践行活动。
二、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表达祝福与心愿,感受节日氛围。
春节,是中国人喜庆团圆的节日,是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日子。我校组织学生在节日春节、元宵期间设计最好的节日祝福语,写于德育作业中,并在与家人走亲访友拜年时灵活表达节日的祝福,培养了孩子与家人、朋友的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
另外,同学们还通过制作贺卡、画年画等方式表达对亲友的祝福和对节日的喜爱。中高年级学生根据春节、元宵民俗文化等制作春节、元宵节节日小报。通过多种表达祝福与愿望的形式,同学们学会感人、学会与人交往,感受了浓重的节日氛围。
2.走近民风民俗,感受民俗文化。
为了让学生感受春节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了让高年级学生更好地绘制内容丰富、画面精美的手抄报。我校我们的节日、春节 元宵节寒假德育作业要求学生们在假期中至少读一本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或名家名作的书籍。不少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创作春节的对联;在春节走亲访友时搜集精彩的春联、春的诗篇,通过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等形式将最喜欢的对联摘录下来,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了春节的文化内蕴。
3.投身假期实践,培养道德情操。
小学生春节小报篇4
一、加强领导,广泛发动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德育领导小组、少先队大队部迅速制定了活动方案,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宣传开展本次寒假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在放假当天组织各班认真学习本次主题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意义和具体活动内容。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明确活动的意义,增强对此项活动的重视。告知家长们利用传统节日,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传统美德和感恩励志的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家长的支持力度,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举行了一次校会。在校会上学校以“我们的节日 春节”为主题对全体师生进行了教育讲话,号召同学们“小手拉大手”扎扎实实搞好活动。
2、体验民俗,热爱传统。我校围绕“春节”,要求学生参与有趣生动的年庆和民俗活动,引导广学生进一步认同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学生们在假期中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我校还结合实际组织学生在春节期间开展“写春联”活动,并在开学第一节班会上展示自己收集或是编写的春联,引导未成年人学习欣赏春联、创作春联、书写春联。
3、以“春节.元宵节”为主题,学校在四年级以上班级进行手抄报作品创作,制作花灯,开学初以班级为单位上交到学校,由少先大队部进行统一的评选。
4、开展“学会感恩 奉献温暖”美德实践活动,全校同学利用寒假休息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如记录父母的生日和年龄,为辛劳的父母洗一次脚,敲一次背,擦一次皮鞋,道一声“新年快乐”……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粒米,合理使用我们的压岁钱,不乱花零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生懂得了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家长做些些家务,主动帮助老人做些事,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小学生春节小报篇5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下面就让带你去看看家乡春节文化习俗调查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1一、前言:了解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称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别称是过年。在过去的.传说里,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像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要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二、内容: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小年——腊月二十三
北方的“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
小年也叫祭灶节。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令”。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题写桃符”
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和窗花。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厌服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也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后来,造纸术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习俗。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对于祖先的祭拜,在我国由来已久。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
“大年三十是除夕”
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晚上,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饺子形似“元宝”,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大年初一,开门炮仗
大年初一早晨,家家户户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红炮竹,即保证爆炸以后,红的纸屑能够遍地铺满,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象征新年的日子红红火火。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这时满院瑞气,喜气洋洋,这就是“开门爆竹”一说。而且满院的爆竹碎红是不能扫的。如果非要扫,必须从屋子周围扫到中央,这称为“聚财扫”,据说这样才可以聚集财气。同时,这一天,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年初二,媳妇回娘家
农历正月初二初三,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依照古时习俗,女子无故不得擅自回娘家,所以这一天娘家的兄弟必须前往男家迎接,邀请姊妹们回娘家聚会,一顿家宴之后,再回家探亲。但这一道手续在现代已简化成了电话邀请。
年初三,呆一天
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希望避免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
年初四,接神迟
俗话说“送神早,接神迟”,所以送神要在大清早,接神却在下午四点左右。家家户户备牲礼果菜,并焚香、烧纸、放鞭炮以示恭敬。
年初五,赶穷无 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有观灯等习俗,故又称灯节。
三、结尾:春节的意义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日子,也是亲朋好友团聚的日子,在这一传统节日期间,人们祭奠祖先,除旧布新,祈求丰年,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2一、调查报告的原因:
寒假期间,我随家人过了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在过春节时,发现了一些风俗习惯,在中国人的过年习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过年的习俗又是怎样来的呢?我带着疑问走访了村里的知名老人。
二、调查报告的内容:
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春节,代表了新的一年的开始;春节,意味着新春的到来,是美好的象征。周而复始的过着春节,可为什么要过春节呢?相传,古时候有个吃人的怪物叫“年”。“年”每隔365天就会出来吃人。有一个聪明的小孩想了一个办法:他让人们在门前贴上红对联,挂上红灯笼,并放鞭炮。“年”被吓跑回湖里。从此,人们每年都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年”从此再也不敢出来了。所以人们第二天都会穿上新衣服,走家串巷去拜年,见到了人都会说“过年好”。这个习俗也就被传了下来。直到今天,人们仍会说“过年好”。
春节,人们都会在一起吃团圆饭,无论多远,也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腊月二十九,人们就开始忙着贴对联、“福”字、挂门钱。把“福”倒过来贴,有“福到了”的意思。大年三十,女人们就忙着包饺子,男人们就去“上坟”。“上坟”意味着想让死去的亲人也感受到新年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晚辈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与孝敬。
年三十晚上吃饺子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习俗。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去“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里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块、花生、枣、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金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春节,长辈会给晚辈们一些压岁钱,意味着给晚辈们添岁,也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爱与期望;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还得串亲戚。人们会从大年初二走亲戚,串朋友,有的一直串到初九或初十。人们交流过去一年的得与失,为新的一年绘新谱。
三、调查报告的总结
春节的习俗来源已久,在中国民族流传了上下几千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望“春节习俗”在中国大地上发扬光大。
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3五千年云卷云舒,五千年斗转星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蕴藏着许多“举世宏伟”民俗文化,春节民俗无疑成为这里面的大话题。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进我的家乡——礼县,去探个究竟。
进入腊月,我们这里的老老少少就开始期盼着新年的到来。大部分家庭里边都喂着肉猪,大概腊月初八前后就要杀掉它,作为新年即将到来的一个重头戏。说到这,我们还流传着一句童谣活着叫它小曲吧!“腊月八,眼瞧花,还有二十二天过年呢!有猪的把猪杀,没猪的啃娃娃……”因此大多有条件的家庭在三、四月份都要到集市上去买头小猪崽来喂,到了年底杀了让其来扮演这出重头戏。
过上半月,小年也差不多就到了。在这期间当然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呢!诸如收拾屋子、给孩子买新衣服等等。小年的晚上我们这要送灶王爷的,还有一个俗称是说灶王爷要上天呢。反正这些老祖宗手里的东西我暂时是搞不太清楚了。今天家长会在集市上买来灶糖,晚上烧香点蜡的时候给灶王爷献。过不了会儿,小孩子们就会争先去取下来自己吃。这样小年也就算告一段落了。
随着年味的越来越浓,人们也越来越忙了。三十的一天就忙着写春联、贴春联。到了晚上,毫无疑问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吃,据说会在饺子里面包上面额不等的硬币,如果某个人吃到它的话,以示来年的好兆头;所以吃饺子的时候全家人会非常的热闹。年夜饭吃完后,妇女就收拾厨房,男子去烧香点蜡,开始“接先人”,具体怎么回事,我了解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之后就是全家人坐在一起畅谈心声。现在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开始注重起精神文明了,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象征。
经过漫长的一月的“折腾”,新年也就随之到来了,大年初一早上家里的妻子和女儿会一块做一顿丰盛的大餐以示来年的好运势,吃完之后就是非常热闹的迎喜神了,鞭炮声、台鼓声,各种象征好兆头的东西一应俱全表演起来,可热闹了。但是这里问题着实不少,有不少人把这样的习俗早已抛之脑后了,搞不懂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或许是因为他们太现实,不在乎这些表面上华而不实的东西?即便是如此,他们只顾着“掰长城”,也就是打麻将,虽然小赌怡情,大赌伤身但是他们不会顾那么多,靠那些东西去赚钱?这样可以吗?赢了的.人又能怎么样!说着说着就远了,不过我只是实话实说罢了!初一完了之后,和平常时间就没什么区别了,拿什么来拯救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民俗呢?
过了几天,大概初八开始到十三,大伙就开始准备春节的另一重头戏了,即社火活动。由指定的一届社火会成员四人来操办,全民参与,用四五天的时间来糊龙、船、毛驴、狮子、牛娃,还有装身子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十三晚上八点左右开始演出,共演三个晚上,顺序依次是狂龙、秧歌、花棍、牛娃、毛驴、狮子、耍拳、渡船等一系列活动。我们村的这一系列装扮都是人工制作的,一代代相传,少说也有半个多世纪了吧,这应当是一大特色。每年外村的人前来观看的人也不少,颇受邻村的欢迎。以前我小的时候,就这么十几项活动也能进行两个多小时,
但近几年只进行一个小时多一点,也说不清什么原因,就我个人觉得原因有这么几点:
1、老一辈演员现在岁数也大了,大多都已退休,或不愿意再去演,把它淡化了,新的演员缺乏演技,无经验,演出时间缩短;
2、人员的流失,大多外出务工人员没有返乡,还有儿童进城求学,上课时间太早而无法去出演;
3、思想观念上的不重视,直接导致淡化社火活动,这包括村干部,社火会成员的不重视;
4、资金收集困难等等。至此,社火活动就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正月十五闹元宵了,这个在全国各地都算是一项重要的春节民俗了,其具体情况想必大家也都熟悉的,我也就在这里不多废话了!我们这里的春节民俗活动也就这么个情况,说了这么多你有没觉得大这另你小有震撼呢?!
作为当代大学生,并且身为历史(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深感背负重任之大!看到我们民俗当中的好多东西流失了,我想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现在的人对精神文明的东西重视不够,***府给保护这些民俗文化的投资力度不够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民间无力支付保存和发展它的费用。因此应加大***府对它的投入力度。当然民间人们也应从思想上根除对民俗的不重视,这样的话,我们民间宝贵的精神财富才不会就这样散失。对我们当地的民俗遗产重塑当初的雄姿我还是挺有信心的,我个人对今年我们村的民俗活动也贡献出了微薄的力量,相信我们民间的这些精神财富在***府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会发展的更加辉煌!
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4调查地点:甘肃省武威市
调查对象:家中的人及附近男女老少
调查人:______
调查方式:通过自己家过年、上街走访、询问、观察,向老人们了解,实地考察进行查询,观看家乡春节节目。
调查目的:时至今日,新一代的人却纷纷过上了洋节,渐渐淡忘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春节临至,身为华夏子女,更应了解这丰富多彩,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春节,现在我就带大家领略一下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及其文化内涵吧!
“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元宵,这年才算过完了,我居住的武威市民勤县的春节习俗也是十分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通过亲身体验,上街走访,我更加了解了我的家乡的春节习俗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接下来我将从腊月一直到正月十五来一一介绍:
说起家乡民勤春节习俗应该从腊八说起,农历十二初八,民俗称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腊八主要是吃腊八粥素食,民勤传统的腊八粥用米、豆、麦、青稞等五谷(或粮食、大豆、黄米、玉米、扁豆)和宽面条熬煮熟后,先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一家大小一起欢欢喜喜,团团员员享用五谷杂粮的腊八饭。“腊八饭”用的水,须是凌晨的井水。因此,农村有抢“金马驹”之俗。最早打上井水者,便谓得到“金马驹”,就要发财。所以这天妇女争先恐后的早起抢“金马驹”。饭也是天未亮吃罢为好。俗语说“腊八饭,黑洞洞,田苗长得黑沉沉。”预示庄稼茂盛、丰收。此俗现仍流行。
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爷”,是民勤正式的祭灶日,一般也可以说从此揭开春节序幕。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位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所以家家户户也不约而同的蒸上祭灶的灶卷馍,大概有点点那么大小,献到灶台即可,让灶神享用,以示堵口。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与过年有着蜜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天上诸神引路的,所以除夕都要灯火通明,迎来诸神一起过年。至今有这样的讲究:婆媳做饭是要说说笑笑,就是让灶神爷知道一家过的和睦幸福。长幼有序,对老人不能恶言,不能不敬。对上门的人不论贵贱要笑脸相迎,做到谦恭谨慎。因为灶神爷时时观察你的一举一动,否则会得报应。
腊月二十四到二十五“扫房”这两天家里人都会忙着打扫房间,庭院,厕所,猪圈鸡舍等,过个干干净净的年,万象更新。只要在家的家人这两天都上阵,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腊月二十五到二十九“办年货”、蒸馒头、炸“馍馍”。家里的年轻人会去街上买年货,不过现在交通方便了,需求也大了很多,于是大多数人都去自己的乡里或镇里,有的还去民勤县城里面买。好菜,好肉不管贵不贵,想要得都买下。说到肉我们民勤县人大多是自家养猪的,所以猪肉一般不会买了。买些鱼肉等等。还有写对联的红纸或者直接买写好、印刷好的,门神,香。
馒头一般常见的,不过有大小两种。“馍馍”有很多种,面是前几天就准备,已经发酵好的,要看家里妇女的厨艺怎么样了,手巧的女人会做各种各样,色香味美,脆而不干,甜而不腻。女人们会使出十八般武艺,将“馍馍”做得最好。得到正月里来的客人、亲戚的赞。接下来当然要说除夕了,除夕也就是腊月的最后一天,春节的前夜腊月三十。现在多称为“年三十”、“除夕”,旧时,又称“除日”、“除夜”、“岁除”、“岁暮”、“岁尽”、“暮岁”。当然“除夕之义就是旧岁至此夕而除,新岁自明晨开始,有除旧布新之吉兆。这天也是我们吃、喝、玩、乐的日子,人们在中午便开始在大门、街门、房门上贴大红对联,门楣上挂门头子(彩色纸刻花纹的装饰品)和黄钱(黄纸上刻的花纹)。然后在下午要在肉锅里煮上饺子,用碗端上,拿上纸钱去庄子的前面迎先人,先烧纸钱,后致祭品,再放炮,意思是让祖先们来家中过年。太阳一落,家家都在堂屋里(院落中的上房,一般不住人,只供祖先牌位及先祖画像等)点烛焚香,祭祀祖先。所有男人(妇女在过年期间,不能进堂屋)都衣帽齐整,上香焚表鸣磬。祖先牌位前要献上食品供物。接下来是装仓。所谓装仓,是把猪肉(猪头最好)羊肉(过去的阔气人家还有鸡鸭鱼肉)煮熟了,每人捞上一碗,吃得尽饱,孩子们往往吃得很高兴。仓装完了,全家人坐在一起,说故事,拉家常,有的'玩牛九纸牌,兴的是一夜不睡,老人有一种说法“除夕”是熬寿的时间,谁休息得最迟,谁的寿命也就越长,年轻人可是冲这一点也要玩个天大亮。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守岁,即是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留恋之情也是对即将来临的新春怀着希冀,如果彻夜不眠,毫无倦意,就是预兆来年的精力充沛。俗称“熬寿”。
大年初一,大概到凌晨四五点左右,男女老少更换新衣,继则端上盘供,长辈们就准备燎天蓬的东西,当然燎天蓬之前要看今年的喜神在何方,农村一般要看自家的牛卧的方向,牛头朝哪边,就意示今年的喜神方向,然后全家老小,拿着花炮、烧纸、香、祭祀物品,出户迎接喜神,按“历书”所指喜神方向献盘敬香。在喜神所在方向架起一堆大火,大人小孩都要从火上跳来跳去,嘴里喊着“东去东赢了,西去西成了,牛羊满圈了,骡马成群了”意思是希望来年吉祥如意,五谷丰登。此即所谓“燎天蓬”。归来,开始吃饺子、拜年,先由小辈依次“磕头”递拜家长,进茶奉酒。然后,出拜亲族、邻里,各家都在客房里摆着油馃、馓儿和酒菜招待。晚辈给长辈磕拜后,长辈为了表示诚意和关怀,要给小辈压岁钱。这一天,人人见面都要问“过年好!”,平辈相遇,拱手致贺。拜年完了,他们有的弹唱,有的玩牌打麻将,整天都沉浸在欢快的情绪之中。
大年初二拜岳父、岳母都成为民勤一种乡俗,无论是新婚夫妇,还是老女婿,在初二都要去岳父岳母家道贺春节快乐。没娶过媳妇的必须到舅父母家去,没有特殊原因不能错过这一天。
初三是过年的最后一天。早晨仍在堂屋里上香礼拜,并把门楣上、仓子上、箱柜上挂的黄钱一律扯下来焚化,叫做“化钱”。意谓先祖来家过年,现在欢送他们回去。紧接着就是“打醋炭”,是在每个房里的火盆上或火炉中烧上一块石头,备好一碗带油花的陈醋,打醋台者手端一个大木勺,勺里放着烧红的石头,同时在石头上浇醋,醋遇上石头,就有浓烟般的热气冒起来,弥散整个房间,发出一种酸喷喷的异香。打醋台的人走向各个房间,各个角落。然后把剩下的醋和石头倒在大门外,据说这些东西驱瘟除邪,清除一年的灾祸疾病,因之又名“除百病”。打醋台的人前脚走,后面的人就跟着把房间、院落打扫一遍,三天的过年就算基本上结束了。
接下来从正月初四各乡镇排练的秧歌队、社火队穿梭于大街小巷、居民楼院、***府机关之间,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勤小调在文化广场倾情演出,开着三轮车、小汽车的农村居民进城看戏、看社火成了新时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日。
人勤春来早,正月初十就感受到了浓浓的元宵节气氛。龙年元宵佳节准备得非常充分,氛围营造得格外热闹。由县城东小十字从南向北穿过文化广场步行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写着“龙年大吉”的拱形彩门,彩门内一幅巨型的象征中华传统文化、祈祷人们万事如意,平安祥和的九龙壁富丽堂皇地矗立着。其次,依次摆放的是“瓜果飘香”长廊、“蟠龙柱”、“龙王治水”、“劲牛”、“花团锦簇”、“玉兔送福”、“航天模型”。两侧对称布臵“金钱树”、“苹果树”等各种花树。整体犹如传统庭院前庭、中院、后院、左右厢房式对称布局。在最北端是在玉兔指挥下的两条巨龙正欢快地玩耍“二龙戏珠”游戏。
正月十五日便是元宵节,古称“上元节”也是我国一个普遍的传统节日,在民勤县城四大街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吃元宵、闹社火、放烟花、观灯、猜灯谜、荡千米等,展现出民勤人民团结奋进、平安和谐、率先发展的时代风采,演奏出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生态良好、经济发展、上下一心的和谐音符与篇章中结束一年一岁的春节。
调查心得:
通过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我想,春节所以得到大家的重视,是因为它代表了人们的愿望,人人都希望生活的幸福、美满,希望工作顺利,前途无量,忙忙碌碌一年,所有的苦恼和愤懑都将在大家彼此的祝福声中消散,在彼此的祝愿中积聚力量,春节,给了每一个人畅舒胸臆的机会。春节还意味着团圆,在当今亲情日渐淡薄的形势下,春节提醒孩子“常回家看看”,在老人期盼的目光中体验家的温暖。春节也意味着春意融融,春天来了,万象更新,忧愁的、幽怨的、有恩的、有恨的都沉淀在冬天的冰雪中,当春风轻拂杨柳、小河潺潺歌唱时,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光阴流转之速而增添宽容和大度。春节实在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节日。春节是四季之首,我们的足迹将踩出新一行。生命的里程又开始了一次始发,所以多一点期望,就多一份珍惜;多一点幻想,就多一份激情。
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5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农村经济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年青一代受到世界综合文化的影响,在思想与兴趣等方面出现“西化”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有所淡化。春节期间,我对家乡农村的春节文化习俗进行了适当的调查,分享给同学们,借此激发同学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并思考改革与创新、继承与发扬。
下面向大家汇报关于春节习俗的三个方面的调查结果。
一、春联
走访和观察了几十户人家,认真查看和欣赏了各种对联,现将我的分析汇报给大家。
1、春联的格式
正门对联:贴在门堂中,纸张较宽大,字数一般4-5个大字,少数铁门有7个大字的。
门旁对联:贴于门两旁,一般木门旁较窄,多数是7个小字对联,也有9个小字对联。有些人家是大铁门,则是7-9个大字对联。
门头横联:贴于门堂上方,多数情况下木门才有,字数讲究为偶数,字数一般是10个字,通常是由一副完整对联构成的,
“四个字”:贴于门头正上方,特大字,反应主人的吉祥心意。常见为“紫气东来”、“飞熊镇第”、“耕读传家”等。
“福”字:正门的最上方通常贴一个“福”字。有的正贴,也有倒贴的。倒贴寓意“福到”。
柱联:贴于各种柱子上,大字对联,通常7-9个字。
迎喜条:通常贴在家门口的树上,如“迎喜接福”、“四季平安”、“四方来财”等
2、春联的内容
正门对联的内容多半都是积极、乐观、祥和、祝福等等美好的。
祈愿类的,如“花开富贵,竹报平安”
言志类的,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祝寿类的,如“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
歌颂类的,如“国梦圆时家梦好,***风畅处世风清”
写景类的,如“几行绿柳门户晓,一树红梅万户春”
行业类的,如“联通千里全家福,信达万户百姓欢“
励志类的,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3、春联的材质与种类
(1)地方工艺的红纸人工书写:比如,我爷爷就喜欢买当地叫“凤凰特红”红纸,在白纸上涂上红色涂料,越晒越红。用碳素墨水书写对联,即使一年过去了,还是黑字黑的发亮,红纸则鲜红如新。
(2)印刷版:就是在一般的红纸上印刷黑色字迹的对联,这种对联开始好看,时间长了就会裉色发白。
(3)烫金版:也属于印刷的一种,在红纸上印刷烫金字对联,金光闪闪,很好看,但阳光晒的时间长了,字就会掉下脱落。
很多年青人不太讲究,喜欢买印刷版对联,方便省事。但是年龄大一些的人喜欢买好红纸,请人到家写对联或订购手写的对联。其实,后者赋有传统文化气息,值得推崇。
4、贴春联
(1)时间
贴春联通常时间是除夕当天的上午,贴好春联就等着吃午饭了。但也有提前一天、二天贴春联的。大人们说,民间有习俗,穷人家过年就是“年关”,但只要贴上春联,债主见到了就不会上门要债了。
(2)程序
“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之前,通常要上一年的旧春联撕掉,把门清理干净。
农村一般会先“打”好“浆糊”,然后裁好对联,做好准备。先在门上相应部位涂上浆糊,然后把对联拉直,轻轻贴上去,稍微调整后,用抹布压平即可。有时候要借助椅子、凳子和梯子才行。
贴对联也讲究文化,传统文化要求左边为上联,右边为下联,而上下联的判断依据是平仄声,需要了解对联知识并拼音基础好。如果家里人没有文化,你从他家的春联贴法就可以看出来。
5、特殊的孝联
对于家中有人去世的家庭,很多人家会贴1-3年的孝联,以示对亲人的沉痛悼念。
二、烟花爆竹
在传统的习俗中,春节放烟花爆竹是不可缺少的,硫磺硝烟味总是和春节的气息紧密整合在一起。人们总是以为烟花爆竹放的越响亮,来年的运气就会越好。网络查询可知:放爆竹是为驱逐一个叫“年”的吃人怪物,以确保民众平安,进而演化为一种祈福平安的民间习俗。
1、燃放时间
(1)过小年,腊月二十三的晚上,目的是为了送灶神回娘家(天堂)。民以食为天,期盼灶神能“上天说好话,下地保平安”。
(2)除夕年夜饭时。过去,年夜饭是在晚上,如今“抢过年”,不少人家上午没到十点就吃饭了。
(3)除夕半夜12:00时。“爆竹一声除旧岁”,守夜结束时,爆竹声震天,接“灶神”回家,迎接新年的到来。
(4)正月初一的早晨,俗称“开门炮”。民众很讲究“开门炮”,希望一次呵成,预示新的`一年中一切顺利!
(5)正月初三早上“送年”。过去,表示节日完成,需要开始下地干活了。
2、烟花爆竹的种类
(1)礼炮型烟花:观赏性强,冲击力大,安全性要求高,燃放需要在空旷地带,当然价格也是较贵的。据说是近十多年才有的,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往往燃放的既多又“豪”!
(2)鞭炮:有普通鞭炮与闪光炮(如“遍地红”)两种,前者是传统简装鞭炮,价格较便宜,后者是精包装、安全性好的鞭炮,价格较贵。鞭炮燃放起来持续响亮,预示顺当,是春节必不可少的。
(3)手持烟花:通常是儿童们手持燃放的观赏、娱乐型烟花。我小时候就喜欢缠着父母买这种烟花玩。
3、反思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即使在乡下不限放烟花爆竹,相对于往年,燃放的数量已经有所减少。以往,除夕及正月初一,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村庄和街道,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硝烟味道,让人咳嗽不已,简直令人窒息,呼吸困难!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还在小学,爷爷奶奶要求爸爸过年也要放烟花。后来,经过爸爸、妈妈和我的建议和反复劝说,爷爷奶奶就再也不要求燃放烟花。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在老家爷爷奶奶准备好过年的鞭炮,爸爸在单位和小区里再也没有燃放过任何烟花或炮竹。作为老师,爸爸每到春节都教育学生爱护环境,不要燃放烟花爆竹,他确实以身作则做到了。
烟花易冷。不管烟花爆竹多美,过多地燃放的确对环境空气产生了污染,需要我们理性对待。听在曾经在上海过春节的大舅说,上海过春节非常安静,根本没有一点儿鞭炮声,但大街上的年味也很浓厚。或许,我们也要改变思想观念,对传统文化进行改良与发展,对烟花爆竹进行必要的控制。
三、走亲访友喜酒忙
1、走亲访友是春节最热闹的事情。
现代人工作繁忙,不少亲人打工在外,春节成为亲戚之间互动的主要时期。一般地,走亲访友都会带点礼品。礼品多数为酒类、***制品,也有其他的,如香烟、保健品、糖果或玩具等。到家后,主人会招呼大家先围在火盆周围,端出各种糖果零食,泡上家中最好的茶水,一起拉起家常。
一般地,血缘关系近、平时关系好的亲朋好友会留下来一起吃饭,仿佛不吃饭是对主人的不尊敬。老年人特别希望亲戚朋友在家里多热闹一段时间,所以有不少亲友会选择聊天、喝酒、打牌,把热闹的气氛搞的浓厚,主人会很开心,事后也会津津乐道。
2、喜酒扎堆礼金重
因为平时在外工作的人多,乡村多半是妇孺儿童和老人,所以很多人把喜酒安排在春节期间,比如结婚、乔迁,甚至还有把孩子周岁喜酒提前或推后到春节期间,***的是亲戚朋友都能到场,热闹一些。这些扎堆的喜酒无形中使得春节变得更加匆忙,甚至会遇到一天要喝2-5家喜酒的情况。
3、反思与新气象
走亲访友带礼品导致浪费较大,虽然有的家庭可以把A带来的礼品转送给B,而B又流转给C,但最终家家都会留下一类酒品和***制品等,而今礼品动辄几百元,导致每个家庭花销很大。但实际中,很多家庭一年也喝不了几瓶酒,礼品往往过期了也用不掉,浪费惊人。
喜酒扎堆使得很多人春节礼金花销很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礼金越来越重,由于崇尚礼尚往来,礼金的攀比导致的经济压力也不小。
然而,春节也出现了新气象。
(1)有不少家族统一意见,春节往来不再带礼品,彼此之间见面聊天、喝酒、打牌,***个热闹,就非常不错。
(2)也有一些家族搞AA制新团拜,把家族的亲人约到酒店,一起见面吃饭、聊天、娱乐,不要天天张家李家到处跑,效果也是很好的。
(3)也有家族轮流到访。今年一起到A家、B家,明年一起到C家、D家,等等。这样很多家庭可以***出来,主办家庭也能一次待百客,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结束语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有重大经济因素参与,我的调查报告也只是冰山一角。希望我的调查报告能激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思考改革与创新、继承与发扬,使得这一传统节日的意义和内涵得到更好的丰富与发展。
家乡春节文化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范文3篇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范文
春节调查报告范文
传统节日调查报告范文3篇
寒假春节调查报告范文3篇
关于春节调查报告范文
春节习俗调查报告范文(2)
过年调查报告3篇
***员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报告总结
小学生春节小报篇6
丰富未成年人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
围绕春节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孝老爱亲的主题,遵循简洁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则,开展以下“九个一”工作:
1、创编一份“节日小报”。通过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通过自编的“节日小报”,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
2、 参加一次中华经典诵读等各类假期实践活动。通过阅读与春节有关的名篇、典故;观看春节文艺节目;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春节游艺活动和福清市教育局等单位主办 的“裕荣”杯欢乐家庭幸福福清小童星才艺大赛,了解春节、元宵节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喜爱,加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3、编一幅新春对联。倡导学生了解春联的来历,自己创作春联,动笔写春联,使春联这个传统的习俗传承下来。
4、制作一张新春贺卡。引导学生动脑设计、动手制作一张新春贺卡,可参照市面流通的贺卡,添加新的元素,反映未成年人对新春的一种期盼,一种祝福。
5、讲一个新春故事。引导学生收集春节来历的故事,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写出来,给小伙伴看。
6、 做一件有意义事。鼓励下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参与社区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和公益宣传,为孤寡患病老人、残疾人、农民工做好事、献爱心,积极宣传节日文明礼仪 和低碳生活知识,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在新春期间,为家庭、为伙伴、为邻居、为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7、拍一张新春***片。引导学生利用手机、照相机,在家人聚餐、外出活动时拍摄一张饱含团圆、喜庆气氛的新春***片,表达未成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编写一条祝福短信。设计一条祝福短信,发送给自己的亲人,老师,以短信的方式拜年。短信倡导自己动脑编写,不强调语句的工整,注重短信内容所蕴含的祝福。
9、许下一个新春愿望。引导学生对新一年的学习、生活确定一个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整体设计。
小学生春节小报篇7
***报文艺副刊是***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体现***报质量与声誉的重要方面。目前,报业竞争十分激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具体到副刊,基本上达成了两项共识,一是副刊的新闻性,这既是报纸作为一张新闻纸的要求,也是报纸副刊区别于杂志的本质属性。二是大副刊理念,如今的副刊已由过去单纯的文学副刊发展到生活、文化、教育、法制诸多领域。然而,在大副刊的格局下,又出现了报纸扩版的减“副”现象。即纯文学副刊的大量缩水。
许昌日报创刊于1986年,文学副刊春秋楼自创刊起从不间断,已出版近800期。在有些人眼里,经营一份纯文学副刊,在版面不是太宽裕的地市报,不是太划算。然而,《春秋楼》却以它清新大方的风格赢得了读者的青睐,成为许昌日报的品牌之一。除了编者吃透了副刊固有的特点与优势外,还与它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办刊思路有很大的关系。
贴近生活满足读者需求
和上世纪80年代相比,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活更多彩了,人们关注的话题更多了,文学从一个公众关注的中心位置退到了边缘。纯文学杂志发行量大量滑坡。那么,就由此可以断定文学副刊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了吗?文学虽然不再是文学青年改变命运的筹码,不再有附带的***治社会晴雨表的功能,但文学反映社会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与情感的净化功能还一直存在。它要求文学副刊更贴近群众的实际生活,更热切地关注读者的生存状念,更深入地观察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更敏锐地捕捉人们情感、心态、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文学是人学,是在表现人情、人性上有新闻作品无法达到深度。能否遵循“三贴近”原则,满足读者的新需求,成了新形势下文学副刊成功突围的关键。
明白了读者的阅读需求,编辑在编辑稿件时便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春秋楼》经常刊发的小小说、散文、言论等,不仅仅是体裁的划分。其中,小小说以描摹世态百相、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为主,如2006年春节前夕,连续刊发了反映干部廉正问题的小小说《看门人》、《十月的雪》、《高人》,这些作品以幽默、讽刺的手法切中时弊,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强反响。有人说,越是高科技的时代,越需要深厚的情感支撑;越是快节奏的生活,越需要细细地品味生活;越是浮躁的社会,越是需要心灵的安宁。《春秋楼》刊发的散文以优美的文笔,个人化的角度,或叙事、怀人,或记录心灵的片刻感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审美的愉悦获得心灵净化、情感抒发的满足。
现代人面对的是信息爆炸生活节奏快的社会,所以,怎么在读报时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需要编辑的引导。自2005年起,春秋楼推出了“编辑手记”专栏,对当期发表的作品进行推介与评点,兼具评论与导读多个功能,很快成为版面的亮点。同时,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越来越重要。为此,春秋楼设置“读者、编者、作者”专栏,为三者之间搭建互动的平台,倾听读者的心声,即时作出反馈,是该版面实践“三贴近”的又一举措。
贴近群众与新闻联动
毋庸讳言,近年来,一些文学副刊失去了读者的喜爱,甚至给人造成了这样一种印象――文学版要么是发些风花雪月式虚无缥缈的文字,要么是“小女人“、“小男人”散文的平庸琐事。总之,严重与现实生活脱节,画地为牢,局限在文人墨客的小圈子里,读者群日益萎缩。“春秋楼”作为许昌日报的***报副刊,新闻纸的一部分,它的内容始终贴近现实生活、并通过策划与新闻版面形成联动,使之成为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深化与回响。2004年,著名民俗学家在发表了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抵御洋节入侵的言论,一时成为媒体的焦点话题。副刊编辑在春节前夕约请该市著名作家撰写了一组许昌节庆习俗的散文,起到了引导社会舆论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2005年,襄城县籍大学生张尚昀背起母亲上学的感人事迹在河南日报新闻版刊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春秋楼版编辑向该县诗人约稿,刊发了讴歌张尚昀精神的七言歌行体长诗,同期刊发了描写普通人亲情的一组文章,配发编辑简评,这样的文章紧跟新闻事件,是前者细节的补充,意义的升华,又有消息、通讯不能比拟的情感的浓度,自然吸引了社会各阶层的读者。
面对大时代中的大事件,副刊不应该是“失语”的,要想有所作为,关键是搞好策划。新闻版策划在具体执行时主要由专业的记者、编辑完成,而副刊版要向社会各界的作者约稿,他们和报社不存在什么契约关系。需要编辑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对作者的培养与联络,形成一支核心作者群队伍,了解其中每个人写作的优势,针对其特点向其约稿,有效地引导作者关注现实生活,使“三贴近”原则在操作层面得到了保障。
贴近实际提高文化含量
在传媒人构建的大副刊格局中,包括衣食住行、情感生活各个方面,由此有人得出办好副刊的关键在于服务,满足群众对此类信息的需求。但是,如果由此得出文学副刊无法提供实用性信息将逐渐式威却有失偏颇。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在低层次的物质需求满足后,便凸显出来。报纸的文学版满足的便是读者审美的、情感的、文化的需求,它和副刊的服务性并不矛盾,是坚持“三贴近”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尤其是构建学习型社会成为高端读者共识后,满足这部分读者的需求,引导广大群众的阅读从消遣性提升为充电式,成为文学副刊必须考虑的问题。为此,春秋楼版设立了阅读视窗版块,下设“淘书”、“博览”、“经典”、“期刊”等栏目,向读者提供最新的阅读资讯,并策划了“最近你在读什么”、“一个人的阅读史”系列文章,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随着通讯、交通的迅猛发展,人与人、不同地区交流的频繁,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然而,历史悠久的城市因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还依然保持着独有的特色与魅力,许昌就是这样一座城市。汉魏故都、戏曲之乡、中国五大名窑之一钧瓷的诞生地,发掘其中的独有的地域文化,吸引当地读者的兴趣,是文学副刊实现“三贴近”的一条专用通道。“文史漫笔”、“赏钧”、“中原方言撷趣”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专栏。许多读者反映该栏目的文章被他们剪下收藏。评估版面质量的一个最好评估指标就是可剪性,也就是资料性。由此可见,这些稿件在可读性与实用性上略逊一筹,但却提升了版面的品位,吸引了目标读者群的关注。
小学生春节小报篇8
植物总是会更听从内心的感受,展示季节的真实变换。每年5月,北京已经是初夏时节。在四川、云南的高山上正是初春时节,地面上薄薄的冰碴子,就像冬天恋恋不舍的足迹。在冰雪之上,灿烂的花朵正在盛开。其中,有很多花朵似繁星,叶片像菠菜的花朵,它们就是报春花了。报春花的开放,标志着春天终于走上了山脊。一年一度的生命盛又开始了。
为春天而生的家族
报春花因春天而生,也为春天而生,它们的拉丁名“Primula”也是最早开放的意思。报春花属是一个由500个兄弟姐妹组成的大家族,几乎遍布整个北半球,就连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的高山地区也有报春花的身影。只不过,报春花家族分布有疏有密,整个家族中有3/5的种类都生活在中国,这里是当之无愧的报春花分布中心。
问题来了,如此庞大的家族,如此广的分布,为什么报春花在我们生活中却是默默无闻的呢?那是因为报春花贪***冷凉的环境。通常来说,它们只喜欢10~25℃的生活环境,日头不能太大,水分不能太少,土壤不能太贫瘠。把这些要素通通结合起来,报春花的理想家园就只能圈定在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高山之上了。再加上报春花的花芽必须在冷凉环境下才可以分化形成,所以,长久以来报春花都不是人类花园中的常客。
当春天的脚步从平原延伸到高山的时候,才是报春花展示靓丽外表的时间。走在报春花的花丛中,还真有点“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境。如此美丽的花朵,还是会受到人们的关注,再难也要把它们变成装点生活的花卉。
墙内开花墙外香
有学者认为,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开始欣赏和栽培报春花了。但是囿于记载中语焉不详,所以这种观点一直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从明清时,在云南、贵州等地,已经有居民采集栽培报春花了。不过,报春花毕竟是山花野菜,再加上孤僻的生活习性,在很长时间里并没能登上大雅之堂。真正栽培报春花,是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事情了。
在欧洲,报春花的栽植历史已经有数百年。1820年前后,英国的传教士把我国的藏报春从广州引入英国,这些藏报春于次年开花,引起极大轰动。从此以后,欧美等国不断派人来我国采集报春花属植物的种子和标本。在后来植物猎人的历次探寻中,橘红灯台报春、霞红灯台报春、橙红灯台报春、高穗花报春、报春花、丽江报春等品种相继被引入欧洲。仅英国由我国引入栽培的种类曾多达110余种,其中不少已广泛栽培于欧美各国的庭院。这些报春花的引入对以后欧美等国培育美丽的报春花品种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园艺学家的烦恼也接踵而至。在做人工授粉的时候,有些报春花总是不会结出种子,或者结出的种子不会发芽。个中的秘密随着对报春花研究的深入被揭开。
为了后代的“三长两短”
报春花的花朵就像一个个有花边的小喇叭,我们把这种管状的花朵结构叫“花冠管”。如果剥开一朵报春花的花冠管,你就会发现里面藏着的雌蕊和雄蕊。并且雌蕊和雄蕊的长度不一样。更有意思的是,有的花朵中雌蕊高于雄蕊(为了方便介绍,我们把它叫作雌长),有的花朵中雄蕊高于雌蕊(我们把它叫作雄长)。这样的差别绝对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大自然精巧的设计,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自花授粉,增强基因交流以得到更为强壮的后代。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详细阐述了有性生殖和异交为生物带来的诸多好处,甚至提出“自然界是厌恶自交的”。报春花亦是如此。
不同植株的雌蕊和雄蕊的长度设置,就能决定未来花粉和胚珠的配对模式。那些“雄长”个体把释放花粉的雄蕊伸到花冠管边缘,同时把接收花粉的柱头藏在花瓣内。当熊蜂之类的传粉者在花朵上吸取花蜜时,只有头部会碰到雌蕊,胸部沾上了花粉。当这只熊峰继续在“雄长”花朵上活动的时候,携带花粉的部位是很难接触到柱头的。等待这些花粉的是“雌长”的个体,那些伸出花冠管柱头接触熊蜂身体的位置,恰恰与“雄长”个体抹花粉的位置相匹配。与之对应的,那些“雌长”个体的花粉,也只会传递给“雄长”的花朵。这样一来,花粉就在两种类型的花朵间进行交流了。空间位置的差异保证自家的花粉不会进入自家的“洞房”了。
防意外的双保险
再精巧的准备,也不能避免意外发生。花朵的花粉保不齐,还是会掉落到自己的柱头上,那不又是自花授粉了吗?不要着急,报春花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方案一,延缓自花花粉的萌发速度。也就是说,虽然一朵花自己的花粉落在自己花朵的柱头上之后也可以萌发形成花粉管,但是它们的花粉管奔向胚珠的速度(60小时)要远远低于外来的花粉(48小时)。在自花花粉管吭哧吭哧跑到胚珠的时候,就发现异花花粉的早就与胚珠亲密结合了。就算这个方案出现了纰漏那也不要紧,还有方案二。
方案二,强制叫停近亲结合。也就是说,即便有近亲结合的漏网之鱼,那这样产生的种子也没有生存表演的机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实验中发现,同样种类的报春花在自然生境下得到种子,萌发率可以达到70%~80%,而在植物园中的种子的萌发率几乎为零。这就是强制叫停近亲结合的结果。
正是这种严格的异花授粉的策略保证了报春花家族的遗传多样性。
走下高山的花卉家族
把报春花家族请下山可一点也不简单,这是因为它们已经适应了强光照、低温等环境,如果你直接把它们请进光照、水分条件都很优越的苗圃,它们反而会不适应。特别是平原地区的高温环境,让这些贪***冷凉的植物无处可逃。
园艺学家们并没有因此放弃,把高山花卉请下山的工作一直在进行,在海拔居中的地方设置栽培驯化基地,让高山植物逐步适应新的环境,最后就有可能走下高山,进入低海拔地区的苗圃了。当然,科学家们也正在破译高山花卉的基因密码,到时候,我们就能让更多的高山花卉进入花园了。
小学生春节小报篇9
靠自学成就文学事业
汤礼春1953年出生于武汉,初中仅读半年,就因“”而从此终止了学业。在失学的日子里,他渴望读书,立志自学成才。“”最初的几年中,他到处买书、借书来读,甚至还因偷被当作“四旧”封存的文学书籍被老师误解。在非常年代,大人们在狂热地“争斗”,他却在狂热地阅读文学书籍,发奋自学的种子在汤礼春心中萌芽了。
那时,他的家正好和《湖北日报》《武汉晚报》《长江日报》的职工宿舍和职工食堂在一个院子。每天,一个个全身油污的印刷工人下班来吃饭时,头上都要戴上一顶顶用报纸迭成的帽子。他们常把那报纸帽送给小孩们戴。别的小伙伴乐滋滋地把报纸帽戴在头上好玩,汤礼春却把工人们送的纸帽拆开来阅读。渐渐读出了点滋味,就不满足仅靠纸帽来阅读了,每天就到“红旗大楼”(《湖北日报》旧址)下的报栏去看报。由于爱看报,邻居中有个剃头的师傅找上汤礼春,每天给他读一段报纸,他则每月给剃一回头,汤礼春不仅增长了知识,还为家里节省了一些开销。
1969年,16岁的汤礼春就带着对文学的追求下了农村,而后,17岁的他被招工到湖北老河口的一家水泥厂。那是座筹建中的工厂,条件异常艰苦,汤礼春和上百个新工人一起住在芦苇棚里,睡在铺在地上的草席上,望着外面黑黝黝的山丘,他时而躺在席上双目紧闭背着唐诗宋词,时而一骨碌从席上爬起来用被子当桌记着笔记。
这一时期,汤礼春除了上班,把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读书、查字典、记笔记、体验生活上。18岁那年,他开始拿起笔来抒发自己对美好人生对春天的追求和渴望,可在那个年代,他写的作品只能独自欣赏。由于他潜心积累了不少文学功力,“”一打倒,文学的春天一到来,他的作品就跟着问世了。很快的,他的小说、散文、诗歌、寓言就经常见诸省内外的报刊了。1985年,他因创作上的才能调入市群艺馆任文学创作辅导干部。这正是汤礼春年富力强、创作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但由于他的工作是组织辅导本市的文学创作活动,他便一边接待蜂拥而至的文学青年,一边编办辅导刊物,默默地甘为文学人梯。由于他对文学青年们的热心帮助,当年文化部办的《群众文化》还以“磁人汤”报道了他的事迹,本地的电视台也拍摄了“磁人汤”专题片。1996年他被调到老河口文化局创作室任主任。由此,他先后获得湖北省“读书求知先进个人”、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自学成才标兵”等光荣称号。
要成为中国少有的幽默作家
一时间,汤礼春成为当地的名人,他先后被推选为老河口市作家协会副***、市***协***。他走上领导岗位后,并没有得意忘形,沾沾自喜,而是越来越不满足自己的创作状况,他渴望着在创作上有新的突破,渴望着艺术成就有新的飞越,渴望着自己的作品被广大的读者喜爱。一个偶然的机遇使他终于找到了在创作上的突破点。
2000年,一直低迷的《大众文艺》杂志社力求变革,将刊名改为《快活林》,专门刊发幽默作品,当他们从《故事会》等刊物上看到汤礼春的幽默作品后,特邀汤礼春去主编《快活林》。汤礼春不仅欣然接受了聘请,而且也从中发现当今的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身心压力大,需要轻松、活泼、愉快、调侃、搞笑的幽默作品,且自己具有新颖的思维和活跃的激情,又擅长写幽默作品。从此他把自己的笔调主要放在幽默作品上,他要成为一个中国少有的幽默作家。
文化竞争,说到底是创造力的竞争。汤礼春找准了自己的创作方向后,便把创作的立足点放在了“贴近市场、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上。他更加关注和留意生活中的“火花”,对接碰撞、挖掘笑料、抖出“包袱”,形成“巧妙俏皮、诡异风趣、机智奇特、画龙点睛、回味无穷”独特的幽默作品风格。他的创造活力完全来自于生活。可谓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和“原创人”。无论走在大街小巷,无论畅游在旅途中,无论穿梭于会议场合,无论赴约饭店茶庄,无论与市民朋友聊天,无论报刊新闻和网络信息,都是他的创作源头和灵感。一次我与他相聚一场饭局,朋友无意中说出了一些生活片段。他以此为线索,隔日就在《武汉晚报》《楚天金报》上发了两篇幽默作品,使我大为惊叹。
汤礼春告诉我:之所以他的创造源泉不会枯竭,他的创作风格受到人民的喜爱,他的幽默作品打响全国,都来自于创作方向和社会生活。一次他和妻子一起逛街遇到一个骗子,骗了他100元钱,妻子埋怨了他一通。回去后,他奋笔疾书,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个故事,刊发在一家刊物上,得稿费1000元。妻子拿到了稿费,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真是个鬼精灵!”他却诡秘地笑道:“我是花钱‘买点子’,贴小钱赚大钱。”
汤礼春的幽默作品,不仅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而且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名利双赢。2001年,他的作品《球迷与小偷》一问世就被《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特别关注》等20多家报刊转载,随后《儿子的拍马成长史》《改名祸福》不仅被《杂文选刊》《作家文摘报》等20多家报刊转载,而且还被香港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选用。“一个官员出国后的考察报告”更是他的幽默精品,不仅被《杂文选刊》等10多家报刊转载,而且还被收入《二十一世纪精品杂文选萃》《中国当代微型小说作品选》等书中。
他的幽默作品《局长的吻》《贾老人的假奇事》《情场上的狐臭》《梁山泊后代挑战奥运会》《关于厕所的幽默故事》被选入《人民日报》等出版社出版的《难忘的100篇微型小说》《幽默王》《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排行榜》《中国当代幽默微型小说选》《中国最经典小小说》等文集中。
短短几年,他由一个工薪阶层,靠撰稿走向小康。自此,在《黄河大合唱》作者张光年的家乡――老河口市走出了一位全国知名的幽默作家。
作品获奖“专业户”
汤礼春的大多幽默作品,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反映人民的心声,既传播和谐理念,又针砭时弊,赢得了文学界专家们的认同,各类文学奖项纷至沓来。从1991年荣获“湖北省民间文学屈原奖”一等奖,到2007年报告文学《永恒的人生》获广州作家协会举办的首届“炎黄杯”全国征文二等奖。十几年来,共获得了近30个文学作品奖,被誉为作品获奖“专业户”。
我们还是展示一下他获奖的作品内容,也可以窥见一斑。1991年:组歌《***校我们向您致敬》(作词)获湖北省***校系统文艺调演“优秀作品奖”,襄樊地区一等奖;歌曲(作词)《亲爱的母亲》获襄樊市第二届“歌唱祖国,建设襄樊”征歌评比二等奖。
2002年:小说《球迷与小偷》获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举办的首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三等奖;获《故事林》杂志举办的“全国百家精短故事”大赛一等奖;小说《儿子的拍马成长史》获《微型小说选刊》举办的“新世纪幽默微型小说全国征文大奖赛”三等奖。
2004年:小小说《苦涩的寻找》获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小说评选三等奖;《老板,我懂得了你的语言》被评为“2004年网易职场人生网络征文大赛”人气最旺奖第三名;散文《奥运――世界的节日》获“深圳之窗”奥运征文三等奖。
2005年:散文《自己是自己的老师》获《中国艺术报》举办的“艺术教育征文”二等奖;报告文学《我和书的往事》获杭州市萧山***书馆举办的“***书馆・读书・体验”征文三等奖。
2006年:小说《该不该救那个女孩》获***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举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作品有奖征文”三等奖;报告文学《我没文凭,但我有技术》获总工会举办的“2006全国职工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征集”优秀奖;小小说《一箱纯净水》,故事《得计之后》获中共哈尔滨市纪委检查委员会、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尔滨市文联举办的“哈尔滨反腐倡廉文艺作品征集”优秀奖;散文《幸福的道歉》获山东省期刊协会、《祝你幸福》杂志社举办的“教师节征文”优秀奖;散文《我的第一次求职经历》获深圳读书月组委会举办的“书为媒”征文比赛三等奖;散文《原来老公也细心》获中国广播宁夏分网举办的“感动征文”优秀奖;报告文学《幽默版竹的风华》获“***之家”网站举办的“网络,大家的朋友”有奖征文奖;言论《知耻知丑,方能行游》获***新闻办公室和TOM网站举办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奖征文三等奖;散文《不要错过路边的风景》获2006年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举办的“绿我中华”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散文《我教老公来浪漫》获梅州市作家协会举办的“翔龙杯”家庭故事征文大赛优秀奖;《世界杯改变了我的命运》获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6年世界杯征文”优秀奖。
小学生春节小报篇10
小学元宵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文一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为丰富中小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知孝敬、节俭、诚信等中华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现将我校本次活动的有关情况做如下总结:
1、春节、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春节、元宵节来临之际,我校在全体学生中的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班主任就春节、元宵节的来历、风俗传统等知识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节日的教育,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2、我校在寒假期间开展学生完成一件手工制作、创作一幅精美的年画、搜集十条祝福的春联,开学后我校第一周进行了学生的“手工制作、年画春联”评选。学生一件件精致的手工作品,一幅幅精美年画展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绘画能力,为学生的快乐寒假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丰富了学生的寒假生活。
3、学生寒假利用压岁钱购买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利用假期时间进行阅读,并记录读书笔记。根据区教育局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假期中学生进行古诗文的积累背诵,学生的古诗文积累每生在10首以上效果良好,达到学校的预期目标。
4、学生自己制定假期作息时间表,重在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使学生过一个有规律的寒假。
5、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我校有5个班获得小制作、年画展评优秀班级,15名制作小能手,25名年画小画家,170名学生获得诗文积累标兵。
6、经典诵读比赛收获很多。经典诵读的教材不仅言语精练优美,而且意蕴深刻。但从文字表达和学生的常规学习任务来讲,再多记忆一些诗词歌赋确实存在一定困难。而把这些经典以朗诵表演、歌舞编排的形式来展现,孩子们个个兴致勃勃。一到表演时间,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全身心投入,根据老师的指导去做动作,揣摩朗诵时的情感。更有学生在轮到他的休息时间总是学着别人的诗句、动作,或者帮助一些动作不到位的同学纠正,情愿再演也不要休息。我想,这就是乐于学习的一种表现。在这欢乐的氛围中,孩子们不仅把组诗全部记牢,而且在不同的表演形式中明白了诗意,体会到了诗情。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既提高了我们老师的文化底蕴,也全面提升了孩子的综合素质。为了确保节目的科学性,我们查阅字典,百度搜索,老师和学生一起吟诵、表演、探讨,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底蕴。在排练过程中,孩子们的诵读积极性提高了,形成了良好的诵读氛围。通过再现故事,孩子们拓展了视野,了解了诗前幕后。而各种形式的表演扎扎实实地提高了孩子们的能力,全面提升了孩子的综合素质。
此次活动充分让孩子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对也元宵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小学元宵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文二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方案》,活跃节日期间学生文化氛围,我校结合自身实际,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读书活动为抓手,整合各方资源,主动组织学生参加“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广泛发动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德育领导小组、少先队大队部迅速制定了活动方案,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宣传开展本次寒假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在放假当天组织各班认真学习本次主题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意义和具体活动内容。让父母和孩子们一起明确活动的意义,增强对此项活动的重视。告知父母们利用传统节日,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传统美德和感恩励志的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父母的支持力度,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优良的基础。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举行了一次校会。在校会上学校以“我们的节日春节”为主题对全体师生进行了教育讲话,少先队组织向全体队员发出“阳光寒假”的倡议,号召同学们“小手拉大手”扎扎实实搞好活动。
2、体验民俗,热爱传统。我校围绕“春节”,要求学生参与有趣生动的年庆和民俗活动,引导广学生进一步认同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学生们在假期中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我校还结合实际组织学生在春节期间开展“我为家里写春联”活动,并在开学第一节班会上展示自己收集或是编写的春联,引导未成年人学习欣赏春联、创作春联、书写春联。
3、以“我眼中的春节”为主题,学校在三年级以上教室进行手抄报作品创作,开学初以教室为单位上交到学校,由少先大队部进行统一的评选。
4、开展“学会感恩奉献温暖”美德实践活动,全校同学利用寒假休息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如记录父母的生日和年龄,为辛劳的父母洗一次脚,敲一次背,擦一次皮鞋,道一声“新年快乐”……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粒米,合理使用我们的压岁钱,不乱花零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生懂得了要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做些些家务,主动帮助老人做些事,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开展主题班会,深化活动。开学初,各班围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语言交流、才艺展示等方法汇报自己的寒假生活,在寒假里所见、所闻、所学,以及学校号召的“节日感恩活动”实施情况等。辅导员老师根据学生们的汇报情况进行活动总结,引导学生们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一些春节习俗,有判断的吸收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此次活动意义显著,它丰富了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激励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了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更好地体现了传统节日的魅力和时代感。今后我们要继续做好这项活动,不断掀起活动的高潮。
小学元宵节主题活动总结范文三为营造春节、元宵节喜庆、祥和、团圆、美好的节日气氛, 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民俗文化魅力,加强爱国、爱乡、爱家的 思想教育和亲情教育。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小学生春节小报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