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10篇

计算机课篇1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由于第一节中二进制的知识学生较难掌握,因此,我将其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而将工作原理和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一节合并一起来讲,这样安排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便于学生接受。该节课在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揭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能力。

2、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通过学生合作式学习,给学生提供互动的空间,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同时,使学生学会分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在相互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章网络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网络搜索信息的能力。

学生对于理论性强的知识的学习总是不那么感兴趣。因此,增强本节课的趣味性,以激发学习的学习热情是很重要的。

我校学生来自省内四面八方,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差异很大,课堂教学要求每位学生在原有都有进步。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教学中通过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的内部部件,创设情境,设置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学、教师点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使教学内容合理流畅,水到渠成。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实物展示法、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自我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竞争激励法等。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资源:计算机元器件及***片、课件、学习材料、多媒体机房、已经拆开的计算机。

学生分组:按机房机器的摆放,将学生分成每五位学生为一组,每组由学生推选一个小组长。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2分钟)

将事先准备好的CPU、内存条、硬盘等计算机元器件一一展示给学生。

伴随问题: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这些都是主机箱内的元器件,你打开过电脑的主机箱吗?你知道这些元器件在机箱里的位置吗?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一个探秘的机会。

【设计意***】用学生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回答的计算机元件实物引入本课内容,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本节新授内容上来。

(二)任务探究

1.机箱探秘(7分钟)

活动:(由于学生对拆机的注意事项不很清楚,课堂时间有限,这节课只让学生观看拆开的主机。)学生分组观察主机内部元件,同时,观看大屏幕上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的计算机元器件的实物***片及作用说明。

教师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行观察。

探究任务一  通过实物观察、阅读课文,尝试说出计算机有哪些设备组成,它们有何作用?回想我们的日常用的计算机,还有哪些设备是和计算机相连,一起为我们服务的?

检验方法:给每组学生发一页纸,从前到后,学生不断补充答案,由组长负责。

教师活动:活动结束时,将学生的答案汇总,并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

紧接着提出问题:计算机系统可以有这么多设备,我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呢?

由此导入到五大功能部件的学习。

2.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13分钟)

探究任务二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人体的四肢、五官及大脑的作用。接下来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4页内容,(3分钟)回答问题: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结构组成?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的作用分别相当于人体哪一部分?

为了加深印象,接下来我以竞赛活动的形式对计算机设备进行归类并要求学生说明其功能。

竞赛、抢答活动:(5分钟)(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加分)

依照冯·诺依曼结构,对我通过投影仪展示的设备归类并说明其作用。

探究任务三   接下来给出自学任务(5分钟):

学生活动:五大功能部件是如何有条不紊地工作的呢?阅读课本内容,同时,类比人脑的工作过程,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教师活动: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最后,以flash动画的形式演示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加深学生对工作原理的理解。

(三)课堂总结(3分钟)

该节课术语多,理论性强。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让学生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修正。在我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评价的基础上,以板书的形式,将课堂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

(四)拓展延伸(7分钟)

计算机课篇2

【关键词】项目情景;课程设计;素质目标;考核

1 课程概要

《计算机应用》课程为64学时,是各学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技术课程的先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了解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2 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习项目的选取基本依据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根据实际应用典型项目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本课程的设计背景:本课程的项目来源于信息中心工作岗位,作为信息中心的管理人员,能够为学院选购电脑,能够安装各种软件,能够熟练使用Word做各机房的管理条例及机房挂板,能够使用Excel统计机房使用情况,能够使用PowerPoint做工作汇报,能够维护全系网络的安全等。

因此围绕着信息中心管理人员的职责,设计本课程的整体项目为:信息中心机房改造。本项目分成六个子项目:(1)为机房选购并组装电脑;(2)为机房搭建软件平台;(3)机房管理条例及挂板的编排;(4)机房使用软件统计表格的编排;(5)机房局域网的组建;(6)机房安全部署;(7)项目总结汇报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并融合了相关计算机等级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3 课程目标

3.1 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为机房选购并组装电脑”子项目,运用所学的选购各硬件的指标,能够自己选购并组装一台台式机,并能够为自己选购一款笔记。(98%学生能够完成)

学生通过“为机房搭建软件平台”子项目,能够自己安装、设置及操作现代典型计算机环境。(95%能过完成)

学生通过“机房管理条例及挂板的编排”子项目,能够编排纯word文档,能够使用word做简单的表格,能够进行***文混排。(95%能够完成)

学生通过“机房使用软件统计表格的编排”子项目,能够利用Excel制作表格,并进行统计与分析。(90%能够完成)

学生通过“机房局域网的组建”子项目,能够组建小型的家庭、办公局域网,能够实现文件共享。(87%能够完成)

学生通过“机房安全部署”子项目,能够区分与使用各种杀毒软件及防火墙,能够将系统的备份,能够做网络简单的安全管理。(85%能够完成)

学生通过“项目总结汇报”子项目,能够熟练使用PowerPoint软件做动态演示文稿。(95%能够完成)

3.2 知识目标

学生通过“为机房选购并组装电脑”子项目,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掌握计算机主要组件的选购原则及指标,掌握计算机的组装的步骤,掌握硬盘分区与系统安装的步骤、了解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的方法。

学生通过“为机房搭建软件平台”子项目,使学生掌握文件、磁盘管理,工作环境设置、附件的使用,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学生通过“机房管理条例及挂板的编排”子项目,使学生熟练掌握使用Word软件编排常用办公文档(包括文字及表格),以及宣传挂板。

学生通过“机房使用软件统计表格的编排”子项目,使学生熟练掌握使用Excel软件制作表格并美化,了解公式或函数的运用,掌握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掌握***表的制作方法。

学生通过“机房局域网的组建”子项目,了解网络基本应用、掌握局域网组建的方式。

学生通过“机房安全部署”子项目,了解病毒的概念,分类,及发作前、中、后的症状,熟练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查杀。

学生通过“项目总结汇报”子项目,理解PPT的各种视***,掌握幻灯片模板的使用,掌握动画的设置,了解演示文稿的打包与输出。

3.3 素质目标

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通过机房安全部署项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通过项目分组合作,锻炼学生的合作、沟通意识。

4 学生学习成果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了解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典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具备安装、设置与操作现代典型计算机环境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编排***文并茂的文档,学会制作实用高效的电子报表和制作幻灯片,具备在网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能力,具有熟练地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为后续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推行的“按照工作过程、任务驱动”思想进行设计,每部分教学内容都列举实际事例、确定项目任务,解决问题。除教学实例之外,每部分内容还设计了必要的实践任务和课后练习题,便于学生掌握实际技能与方法。该课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以便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5 考核方案

本门课程采取多次综合考核方式,总分为100分,共分为以下几部分: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权重20%,考核内容包括每次的出勤情况,课堂回答,课堂作业。

2)实验作业,占总分的50%,按项目的子任务划分成7个评分模块,进行共12次打分(基本每次单元课后都有打分),按权重计算总分。打分主要依据平时课堂上和课后完成作业(不仅限于纸面作业)的情况,考核方式有小组评分、组内评分、个人作业评分等。

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权重30%,在规定的考试期内举行,考卷为笔试题,考核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客观题结合主观题的方式,考核学生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邵良杉,等编.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与实验指导.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杨晔编.计算机应用基础及其技能实训教程.北京,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8.

计算机课篇3

面对成人教育多层次、多类别的特点,在定位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时,无论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都要在瞄准市场需求的同时更现实、更具体一些。有必要以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企业单位在实际用人时对计算机的应用情况为向导来定位,以便帮助学员竞争就业岗位。随着年代不同,计算机的应用表现在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不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必要随之变化。例如,在实际应用计算机方面,某一时间段的工作岗位在多数普通企业可能有:事务处理、数据处理、系统维护(网站建设和维护)、文字录人编排、硬件销售、软件销售、收发信息:在少数一些专业企业里有系统设计、硬件设计(空调的控制设计等)、软件设计、平面***形处理、动画处理、某些专业设计(广告设计等)、硬件销售、软件销售、更高层次的系统维护等。可以看到,这些工作岗位是有层次的。成人教育在相应时间段里有必要瞄准适合自己的层次来开设课程。由于学生来源的地域相对集中、就业的地域也相对集中,这一点实际上已经决定了成人教育只能选择面向普通企业里的计算机应用岗位这一层来开设计算机教学课程。因为在特定区域环境里与计算机相关的相对专业的企业的数量有限,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成教学生去参与竞争仅有的那些专业企业的就业岗位不现实。面向普通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岗位来定位计算机教学目标,那么无论是计算机类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课程.都要求强调侧重于培养动手能力,减少理论性。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可以通过适当选择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课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内容来实现:对于计算机类的各专业,就要从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的设置上来实现。

二、教学环节的配置

1.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配置。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收集、录人、整理、管理在校学习时和今后工作中的信息资料,教会学生用计算机去完成各种工作任务,教会学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简单的软、硬件维护。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课程:非计算机专业通常开设的计算机教学课程有:(1)计算机文化基础;(2)一门编程语言;(3)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应用软件(CAD、财务软件、工程量计算软件、统计软件等),并通过它们的教学来完成预定的目标。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内容设置:对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课程配置是成熟的、合理的,需要关心的是所开设的课程在具体实施时对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和落实方面。实际上,不管是普通教育还是成人教育,非计算机专业都是通过类似的几门课程来形成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人教育更有必要切合自己的特点来进行,更有必要强调技能性,有必要把这些课程作为学员的一项专门技能来培养,有必要加大培养力度。与普通教育相比,有必要用更多的课堂教学学时和实践环节来充实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成人教育学院的学生学习基础通常不如普通教育的学生,同样的课程必须配置更多的学时数。有必要做此设想:即使学员依所学专业暂时没有就业,凭着计算机应用技能也能谋求到饭碗。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确实能增加就业机会,更何况无论对什么专业,计算机应用技能本身就是一项考核内容。这种设想对《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的教学过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实施,使学生能从人门到精通计算机的应用技能,因而像《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就至少要包括需要用到的一切知识,比如熟悉常用的计算机英语词汇,学会装配调试计算机硬件,安装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硬件软件的操作、维护,熟悉常用的办公自动化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熟悉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应用软件的应用人门知识。随着时代的不同,具体内容还需要相应地变更。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环节:《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牵涉到理论讲解和应用操作的介绍等方面,一般都由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等环节相结合来完成。实际进行时,有时是在实验教学中介绍理论知识,有时是在理论教学中完成实验演示(因为在讲授这计算机类课程时大多是借助多媒体计算机,讲课的过程也是实际操作的过程)。教学环节的配置是成熟的,成功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具体年代,要约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考核知识点。计算机领域与其他知识领域有明显的不同,其知识更新快,有时是时代性的更新,如果不及时跟进并相应地变更教学内容和考核知识点,会劳而无功,这一点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上表现最突出。所以即使是同名教材也要随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考核知识点,以实现双向促进:促进教师接受和引进新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考核:真正能够起到促进作用的似乎是设定一个完善而有效的考核体系,包括命题、考试、阅卷的过程控制和命题水准设定。命题水准的设定是最重要的,它有时代性。对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有必要以全国等级考试的二级水准为参考来设定命题水准,但是不能以等级考试为唯一参考,因为等级考试的大纲和内容都常常滞后。有必要建立起学员是有层次的,但对同一学历层次的要求是相同的、水准是一致的,考核标准是统一的这种认识,可以以不同的基础进校,但必须通过相同的考核、达到要求的水平才能毕业。说到考核时,顺便提一句,有必要将对教师的考核与对学生的考核明显分开,各自单独进行:对教师强调面向过程,而对学生强调面向目标,尽量将学生的通过率与教师的教学考核分开,以便从实质上保证对学生的考核的有效性。有资料介绍,许多学校在对考核结果评价时,不是以绝对考分为标准,而是以相对名次为标准,同一级别考试中居于后30%的考生无论考分多少都有可能被视为不合格,要求必须重修。这样做实质上已经将对教师的考核和对学生的考核区分开来了,促使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在完成教学任务上(控制所设定的教学过程,要求完成必须的过程)。

2.计算机类专业的教学配置。前面曾经提到,由学生来源的地域相对集中、就业的地域也相对集中这一点决定了成人教育只能选择面向普通企业里的计算机应用岗位来开设计算机教学课程这样的立足点,即使是计算机类专业也如此,现在来分析在计算机类专业如何实现这一点。总的来说可以通过教学课程的取舍、对教学水平的定位和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来实现。关于教学水平,可以参照全国等级考试的三级和四级的有关要求。但是,一切要以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向导进行规划。虽然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课程建设委员会给出了众多适合理、工科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方案,但是每一个学校必须有自己的办学目标和方向,必须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同时也有自己的现实基础。各校有必要根据本地企事业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课程建设委员推荐的开课目录中的课程进行取舍,以便集中精力把对就业岗位有直接贡献的课程重点强调、突出出来。可以看到计算机类专业开设的课程大同小异,尤其是专业技术基础课。事实上,由于计算机所覆盖的知识面宽,这些知识之间彼此紧密联系,相互嵌套,只要在计算机领域,不管是哪不方向上应用计算机都需要具备相似的基础知识。受成人教育各种特点的限制,有必要大胆地在这些课程中取舍或侧重,重点突出直接对就业技能有影响的几门核心课程。比如信息管理专业,可以不开设操作系统、汇编语言、接口技术这些课程或减少其学时数,而将省出的时间和力量放在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等课程上,其中又重点突出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库技术等方面,而计算机应用专业则把重点放在网上应用程序(交互式网页的制作)上,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专门技能或专业技能,决不能面面俱到。这种设想似乎在各个专业都应该受到重视,通过学时数的分配来具体实现。顺便指出,在上述所列课程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或先后次序,***中大体上表达了这种关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遵循这种先后关系丁以便保证各课程之间能够相互支持,提高教学效果。***中位于下面的课程通常是位于上面的课程的基础或先行课程,如果颠倒了这样的顺序就会于教学不利,不论教还是学都将事倍功半,在安排教学计划时这一点值得特别住意。***中虽同为《常用软件》这个课程名称、但是在不同的专业里有不一同的具体内容。分配合理的教学学时数:在取舍出需要开设的一系列课程之后,除了要合理安排先后次序,还要分配合理的教学学时数。许多课程,虽然课程名称是相同的,但是当其在不同的专业方向时,其所起的作用不同、重要程度不同,要求的教学深度不同、范围也不同,由此要求我们分配的学时数也应不同。具体的教学学时分配受诸多因素影响,我们将单独撰文介绍。在教学环节中突出动手部分:在取舍出相对核心的课程后,根据所能得到的教学学时设置教学环节成了制约因素。计算机类课程,或者任何课程,都由理论教学和实践两个大的环节完成,在计算机领域,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一个人有没有实践经验或者是否外行,立马就能知道,不像别的专业可以有缓冲的时间。以竞争就业岗位举例来说,别的专业有没有实践经验,要在被聘用之后一段时间才表现出来,而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在聘用之前就会被发现有没有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要让学生在就业竞争中顺利,培养动手能力是关键,必须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时时处处面向培养动手能力来思考,这是产生本文的原因。可以从课间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等方面来强化实践环节。具体哪些课程需要课间实验和课程设计,需要多少学时,或者由任课教师提出,或者由专家组提出。要在事前提出,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切实进行。组织专家组设置动手环节的细节似乎会更好。设定合适的考核机制:可以考虑成人教育学院内部结业考核和全国等级考核相互配合的机制进行考核。院内考核说明学过哪些课程和得到多少学分,等级考核说明达到的有权威性的等级认证级别(对计算机类专业要求至少三级以上),似乎不能只顾其一。计算机领域的发展速度事实上超前于统一考试大纲的制定,如果偏重于等级考试,会造成学生不能适应现实中对实际动手能力的需求,如果仅仅偏重于校内的结业考试,又于学生获取权威认证不利,有必要在其中协调。

计算机课篇4

当前,大部分中医药高等院校学生的计算机教材的教学内容已无法适应信息化社会人才的素质要求,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教学内容单一、计算机技术和中医药知识的严重脱节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中医药高等院校学生在就业后将面对复杂的专业的网络工作环境,因此把学生的知识结构从简单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到医学信息处理的技术层面,是十分必要的。

2强化计算机与中医药学科交叉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教学内容的单一使得学生很难将计算机知识融入到中医药理论中去

按照计算机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授课,大部分中医药院校都出现计算机知识和中医药理论完全脱节的现象,2种教学过程是完全***的,缺乏联系。由于2种学科在教学上的脱节,也使得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机课程对自己专业帮助不大,导致学习态度上的懈怠,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

2.2计算机知识的重复教育

据调查显示,现在的大学新生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在中学已经进行过计算机教育,其中不乏计算机知识相当丰富的,甚至还有些学生略懂编程知识。对于这部分学生,在大学计算机教育中的重叠知识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对这部分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应该提升一个新的层次,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中医药知识的结合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2.3师资水平的问题

大部分中医药高等院校中进行计算机课程教育的教师都是理工院校进行计算机专业或相关专业学习的,只有少数的教师在从事学科交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在这就使得大部分的计算机课程教师缺乏中医药理论知识,在授课过程中仅仅只是讲授计算机方面相关理论,无法达到计算机理论和中医药理论的交叉,使得计算机教育和专业课教育完全孤立。另外,中医药知识的独特表达方式和中医辨证论治的特殊思维方式,以及古老的中医药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科学之间的学科跨度,使得很难在这两个似乎毫无联系的学科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渗透点。然而,如果不能实现专业的渗透和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3中医药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实践

3.1丰富教学内容,加强计算机专业和中医药专业的学科联系

我校现在对学生的编程课程设置中,主要是“VisualFoxPro程序设计”课程,如何让学生在程序设计课中了解到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个与中医药相关的项目案例来贯穿整个课程教学内容,作为教学案例的项目被分割成小的子项目,而每个子项目又是随着应用的需求逐步提出来的,根据项目的需求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应用案例教学法,既可以让学生掌握各知识点,又可以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程序设计的思想,来解决在中医药专业领域所遇到的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信息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计算机与医学的交叉学科得到了快速的应用,其应用领域已经渗透到医药卫生领域的各个方面。其中,医学统计、医学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计算机与医学影像技术、远程医疗等技术已经在各大医院得到了应用,我们在教学中,加入了相关知识,使得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从单纯的计算机应用提高了医学信息处理水平。

3.2开设选修课

我校逐渐开设了一些与中医药学相关的计算机专业选修课,是课程内容的有力补充,在选修课程上,可以介绍学科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最新科学成果。我校现有两个新专业,分别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这两个新专业都是计算机科学与医学的交叉专业,在新专业建设的同时,可以把很多宝贵的经验借鉴到中医药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去。

3.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教学改革质量

计算机课篇5

由于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从计算机文化基础进化而来,所以教学内容的主体实际上是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训练。而新教材的特点则突出了计算机科学的部分基础理论,表现为如下内容。

1)“计算思维”等重要概念的引进。2006年,时任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主任的周以真教授提出了“计算思维”的概念[3],她认为计算中包含的思想方法,比如递归、回溯、抽象和分解、启发式推理等,具有普适性,可以在多个学科中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并把这些思想方法通称为“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201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首次比较系统地讨论了计算思维对非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意义和内涵,以及计算思维应用技能的养成方法[4]。

2)“***灵机”等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思想的引入。在以往的非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涉及计算机基础概念的理论,主要是二进制和冯•诺依曼计算机。200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计算机》、2011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科学基础》都开始引入***灵机、***灵机思想和模型,这对非专业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起源和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3)问题求解的基本过程。在以往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程序设计是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但由于课时不足而内容广泛,因此教学效果很差。在本轮新的课程内容改革中,不仅程序设计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加强,而且普遍引入了问题求解过程[5]42-78[6]88-93、算法及计算复杂度分析[5]120-132[7]97-113、数据结构[6]148-175有关的章节和内容。这些内容强化了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教学要求,对发展工程类学科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信息的表达与处理。在以往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中,信息的表达与处理方面的内容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往往无法解决学生在信息社会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例如,汉字机内码的问题,大部分教材停留在GB2312上,而自从十余年前Windows2000问世,PC中常用的机内码早已是Unicode,而Unicode的规范和不同主机系统上的实现至少有3种常用形式,并导致应用问题。这个问题在最近出版的一些教材[8]12-19中得到了比较全面的说明。

5)计算机体系结构方面的内容。在最近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中,计算机系统结构方面的内容也得到充实。例如,除了介绍传统的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外,也介绍哈佛结构[6]86-87。除了介绍一般的二进制数值计算外,还介绍机器码[6]41-44、逻辑运算、门电路和逻辑设计基础[7]31-37。除了介绍目前流行的主流计算机结构外,还介绍基于***形处理器的并行计算硬件结构和基于企业级应用的多机系统[8]252-259等。这些内容为提升工科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打下较深厚的基础。这些理论内容的加入,从根本上改变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开辟了新路。

2实践内容上的深入和进化

在课程内容改革的同时,最为重要的是将改革后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应用能力,而能力是不能仅通过书面考试实现的。一些新版教材在实验教学的改革方面表现出如下特点。

1)程序设计内容的加大与深入。引入程序设计内容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目前主要限于面向工科的重点院校,如战德臣、孙大烈编著的《大学计算机》,对程序设计、算法求解和计算复杂度的内容进行整合,从而避免了以往程序设计内容偏重程序本身的语法,而忽略了利用程序介绍算法求解的教学目的[5]123,125,127。吴宁等编著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则是选择了新型程序语言的教学平台,利用平台优势引入数据结构等以往高年级课程中的内容,并利用程序设计向大学新生做问题求解的教学[6]88-93,颇有新意。

2)应用型问题的教学与实验。在新近出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中,有一个倾向值得关注,那就是把实践性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进行紧密耦合。例如,在战德臣、孙大烈编著的《大学计算机》中,将以往教材的“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进化成为“科技文章的电子化制作与编排”,十分契合科技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5]151-153。另外,在面向普通高校一般性专业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也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方面作了尝试。例如,在“计算机硬件”一章中,引入CPU工况测试;在“多媒体技术”一章,引入矢量***绘制、位***到矢量***的转换等新型计算机基础实验内容[8]53-59,184-185。

3)加速平台的进化和替代。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可忽略的一个事实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环境的更新换代普遍落后,这不仅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培养质量,也使得学生因为没有机会接触新的技术平台,开始就业时就输在起跑线上。在这方面,吴宁等编著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带了一个好头。在程序设计平台的选择上,直接采用VB2008,使学生有机会直接接触新型的程序设计和应用平台,并利用平台优势,实现以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任务[6]137-14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2011》一书,将计算机基础实验的平台整体做了升级,以便应用型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最新的应用平台上进行学习和实验[9]。

4)突破“桌面”计算的局限。在以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主要关注“桌面”应用内容的教学和实验,在网络技术广泛普及、社会对高校学生网络应用能力不断提高的今天,以往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结构中的内容已经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一书,在突破“桌面”计算的局限上做出了初步尝试。在主要的章节中,该书将重要知识点的应用领域都分别列举了“桌面”和“网络”应用平台的案例。例如,在文字信息编码中,主要的桌面应用为UTF-16(即Unicode),而在网络应用领域则为UTF-8;在多媒体技术***像部分,在“桌面”应用上,主要为位***中的.bmp和.tif格式,而万维网中则为.jpg、.gif和.png格式等;在数据库部分,不仅列举传统的MSAccess的“桌面”数据库,而且引入MySQL这类网络数据库的应用案例[8]225-229。要将新的课程改革内容落到实处,就是通过可以实验或实践的内容,让学生体会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强大力量和乐趣。而实践性内容又具有强烈的时效性,这一点是与计算机基础理论大不相同的,所以实验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深入,是保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生命力的重要手段。

3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在教学内容改革中,不可避免会有问题与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可能包括如下内容。1)理论内容与实验的衔接问题。教学改革过程中,许多非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内容往往从计算机专业的教科书引入,而专业类计算机教材或课程教学在许多情形下是教学与实验分离的,这对设计非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没有适当的后续课程或实验进行验证、练习和应用,改革后的新教学内容十分容易被遗忘,无法真正形成学生的通识基础。2)教学内容与课时限制的矛盾。由于目前大学中普遍进行的课时和学分压缩,导致非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时紧缩。往往新设计的课程内容框架没有足够的时间展开,也就难以达到教学设计期望达到的效果。3)教学要求、课程改革与规章制度的矛盾。从目前改革的趋势可以看出,要求学生具备足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尤其是在加入了程序设计和问题求解内容后),肯定离不开大量的计算机实践。而不少学校对大学新生拥有计算机设备有限制措施,如果学校没有足够的实验室资源供给,显然学生在课内所进行的实验并不足以完成课程所需的技能训练。因此,也就难以达到教学所设计的目标。

以上问题和矛盾,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足够的努力加以解决。例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经采用一些措施,来缓解以上矛盾。1)针对新近引入的内容,广泛收集相关信息和实验模型,供学生参考。2)展开问题讨论式的教学,将课程内容分配给学生预习,针对问题集中的知识点深入讲解,避免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讲述,以保证教学重点的落实。3)要求学生在课外预先编写程序,而在上机时间集中输入调试,以保证上机时间的使用效率。

计算机课篇6

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措施:

1、课程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体现高职特色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计算机课程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与学生的专业以及未来的就业岗位相结合,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工学结合”,学以致用。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采取易学多练的形式,因而采取项目式教学的模式,以任务来驱动,这样易学易懂,学生也能学以致用。

3、因材施教,体现专业特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把握专业的特性来进行基础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工作能有一定的帮助,比如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在Office办公软件方面,应更加深入细致的去讲解,确保学生都能掌握。

4、采取灵活考核方式,明确学习目标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最终的考核方式是学生需在最后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因而就忽略了有些学生在平时过程中的学习,导致有些学生自我感觉良好,缺少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我们需注重平时学生的过程考核,让学生能真正学到实处,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提高师资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计算机课篇7

[论文摘要]计算机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及其他相关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文章分析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了探讨。

计算机教学主要是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及其他相关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计算机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教育的必修课程,一般开设“信息技术基础”和“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或“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两门课程。在计算机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一、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呆板,不能激发学生兴趣。目前,计算机课程教学多采用黑板与投影仪相结合的方式,既可以板书又可用投影仪演示多媒体信息。但这种教学方法仍显得有些呆板。第一,教学方法仍以教师为主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缺少交流,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第二,有些多媒体课件只是把黑板的内容搬到了大屏幕上,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第三,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课的许多知识大都概念性、理论性强,内容多且抽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因此,学习难度较大。有的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还有些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和自己的专业没多大关系,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课时数偏少,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以邢台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的教学为例,我院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每周3节课(2节理论+1节实验),实际教学周数为每学期15~16周,实际总课时为45~48节。而大多数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较差,根本没学过编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为了赶教学进度,就简化教学内容。由于课时少,学生没有时间建立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开发思想,这样导致学生学完这门课后,只会孤立地做几个小程序,而不会把它们联系起来开发成一个系统。这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被动,只是一味模仿课本上实例,知识点零散,对系统开发认识模糊,这样就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

3.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必须通过上机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所学知识。上机操作实践是形成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然而,很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的理论教学时数多于实践教学时数,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为,理论知识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加以理解、消化。理论课时比实验课时多,比例不合理,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

4.考试形式不合理。我院非计算机专业的“信息技术基础”课采用河北省计算机统一考试,全部都在计算机上进行,其中有30%的选择题,70%的操作题。这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能力的测试是合适有效的。但“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只采用笔试的方法,学生往往背几个程序就可以考高分,这种考试方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1.改进教学模式,采用分级教学。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进行分级教学,即根据学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的差异,分不同的教学班进行教学。新生入学后,进行“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摸底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级,甚至部分学生可免修。同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使免修学生能多学一些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分级教学中,可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使学生共同达到一定的要求,还可因材施教,使优秀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得更多、更深。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很多高校计算机课的教学还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做作业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个性受到束缚。实际上,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这也导致学生对同一知识的需求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有差别的教学,这种差别可以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启发式、发问式等教学方法中,也可以体现在根据学生的个性布置差异的作业等方面。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降低了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习;从课堂专制式转变为平等、讨论或对话式;从填鸭注入式转变为启发诱导式;从单向传播式转变为双向感应式;从无视学生个体的差异转变为重视学生的个性,把其个性、特长作为资源加以利用,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和素质。

3.采用多种方式教学,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可以采取换位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导课堂;对某些问题采取“百家争鸣”的方式进行讨论或研讨;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收集资料,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可以采取平等对话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互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细节上可以采用发问、启发、引导、存疑等教学方式。总之,利用尽可能多的手段引导、培养学生批评质疑和创新的思想,增强其创新能力。

在进行计算机课的教学时,应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会计专业的“vfp程序设计”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编写一个关于财务收支报表的小型应用系统。在讲课时,把这种小型的应用系统分解成不同的项目,每讲完一部分,就要求学生设计这个子项目。从信息的收集到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都由学生具体负责。学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复习了学过的内容。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最后完成小型应用系统的开发。这样不仅既能够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语言的思维来理解程序所能实现的功能,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系统开发的基本架构。同时,这种方法还训练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使学生感到这门课程与自己所学专业的紧密关系,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4.注重实验教学。计算机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的实践操作。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验教学是计算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理论教学互为依存,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研究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计算机课程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的演示操作,更要注重实验教学。可以采用课内上机实验教学、课外多人合作项目,开发小型应用系统。这样不仅可以弥补课时的不足,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改革考试方法。考试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应改革传统的死记硬背的考核方法,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这类课程可以实行开卷考试,让学生个人或几个人完成一个小型应用系统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成绩评定可以采用学生答辩的方式,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追求高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机知识,激励学生追求全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样出题既有新意,避免雷同,又能够充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采用科学的授课模式,同时,利用计算机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结合,挖掘其潜在的创造才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个性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关心.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6(3).

[2]李建.《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福建电脑,2006(4).

计算机课篇8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MOOC;分级教学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1-0156-02

1 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

1.1 学生基础良莠不齐

由于地域与经济的差异,刚步入高校的大学生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差别很大,在进入大学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仍不在少数,大部分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前,都已经或多或少地系统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是在之前学习过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大多数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掌握得不熟练,大多数停留在简单操作上。所以,大学计算机传统的“从零开始”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用了。因此,必须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改革,而且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最大程度上做到对学生因材施教。

1.2 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与所学专业内容脱节

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完全脱节,目前的现状是整个学校的所有专业都用同一本教材,制定同样的大纲、教案和讲义,由此可见,眼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不注重学生在所学专业的计算机技术要求,单纯是传授课本知识,从而导致学生对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计算机技术知识的实用性产生怀疑。因此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学生在使用一些软件时,并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软件,也不了解这些软件在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应用程度,因此,学生以“与所学专业没关系、所学的专业课完全不会用到”等等为由,不注重培养自己的计算机技能。

1.3 教学方法单一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绝大多数高等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仍采用理论授课与上机实验相配合的模式。理论授课仍以多媒体演示为主要手段,依然沿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演示”的时间相对于来说还是很快,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充分考虑解题的思路与方法,而仅仅是记住了解题的操作步骤。因此,多媒体演示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习惯在 “演示”的引导下学习,不能满足自主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也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

1.4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导致计算机基础教学跌入应试教学的泥潭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因此,在全国各大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已成为公共必修课。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可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如果仅仅依据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与标准来组织教学,各大高等院校过分地追求等级考试的合格率,学生为了获得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到与考试相关的如考试技巧、大量试题练习等应试学习中,这样往往就会导致教学以考试为主要目的。虽然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合格率非常高,表面来看学生的计算机成绩普遍很好,但是学生实际应用计算机的实践能力却并不高,因此,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许多毕业生,毕业论文的排版、求职简历书等都不能自己通过计算机做出来,这是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的严重后果。

2 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思考与建议

2.1采用分级教学

采用新生入学分级教学的办法,针对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进行进行计算机基础能力测试,根据能力测试成绩对新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进行分级教学,然后可以针对各种层次的学生开设难度不一的教学内容。比如,将计算机水平差不多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教学,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学生都能各有收获。

2.2 优化教材,合理安排课程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准确定位,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否则没有准确的定位与合理的教材内容,学生将会很难入门。

对于那些“零基础”的学生,还是要从计算机基础教学开始,《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计算机教学中最基础的学科应该全部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授课,这样更有利于整个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置,也更有利于学生较早地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二级考试。而对于那些能掌握一些简单操作和能够熟练炒作的学生来说,可以给予适当的加深难度和教学的多样化,致使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多样化,由原来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改名为《大学计算机》,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把CDA、Photoshop、网页制作、等一些兴趣爱好的学习融入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来。

利于整个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置, 例如:EXCEL在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的应用等,与专业课相关的软件教学可以在第一学年的第二个学期根据非计算机专业各个专业的不同,制定不一样的教案、大纲进行授课。注重学生所在专业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能调动学生的计算机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2.3 完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手段

2.3.1 引入MOOC教学方式

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还是处在“演示”阶段,学生多数情况下都记忆的是操作的步骤,没有时间考虑解题的方式,导致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很容易忘记,因此,我们引入眼下最火的MOOC教学方式,实现辅导方式的转变。MOOC作为学生课后学习和答疑的教学工具,使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很容易想起课上所学的知识,和教师***交流,快速入门、提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在网上查阅教学要求、练习、教学课件,掌握授课内容,学习相关技术。

2.3.2 提高实验课动手能力,加强课外实践

在实验环节上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采用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由教师给出几项任务后,学生要通过各种方法去完成教师给定的任务,并围绕这些任务查阅资料,收集资料、探索解决任务的各种方法。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任务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来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整个任务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并给予适当鼓励。

课堂内容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各种方式去复习、熟练和提高。我们可以通过举办计算机基础知识讲座、成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室、开设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辅导班、引导参加计算机基础方面技能大赛和计算机知识抢答赛等形式来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切实地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4 改革考核方式,案例课程设计考试

目前,大学计算机的考核方式,一直按照国家等级计算机考试一级、二级考试水平来组织考核方式,导致教师们一味追求国家等级考试合格率,而学生为了顺利拿到国家的等级证书,不得不把很多精力放到与国家等级考试相关的应试学习中,导致计算机基础教学跌入应试教学的泥潭。为了使普通高校学生掌握步入社会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实践技能,可以采取案例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案例课程设计是精心挑选的各章节知识点与各个专业内容相关的综合案例,综合案例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流程,针对计算机基础案例的综合性较突出的特点,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在案例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中,体现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突出以案例综合项目训练为主的考核方式。

3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计算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信息化技术的普及,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的重要手段,而且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基本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学生具备更高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随着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地进行改革。因此,必须转变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不断地改革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教学改革方案完善、推向深入,从而全面提高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袁晓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4.

计算机课篇9

【关键词】汽轮机;课程设计;计算机软件

课程设计是很多工科专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全国开设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方向的高校中,很多都安排了“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这一课程,旨在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应用、巩固、提高所学专业知识,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获得与专业有关的实践经验,培养专业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是汽轮机原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汽轮机原理课程理论教学结束后,针对汽轮机设计过程中某一具体环节,在指定的设计工况下由学生***进行的一次系统地设计实践。汽轮机设计包括热力设计和强度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设计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物性参数以及相关的设计手册、标准,同时也需要进行大量的设计计算和工程***绘制,设计任务繁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一设计过程,学生往往疲于应对各种公式、运算,而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整个设计过程,使得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大打折扣。随着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汽轮机原理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克服上述问题,切实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汽轮机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摸索发现,计算机软件和传统课程相结合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同Excel结合,简化计算过程

Excel是MicrosoftOffice常用的办公软件,其强大的公式编辑和计算功能正好可以处理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中的大量计算工作。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的计算涉及参数的选择、热力系统的计算、通流部分的热力计算和整机校核计算。设计过程涉及大量的公式和计算,有些参数可能需要反复迭代得到,计算工作量非常大。将Excel引入到设计过程,可以使计算过程简化,提高计算效率。只要一次编辑公式,就能得到所要的结果,需要反复迭代的过程只需改变输入参数即可。利用Excel软件可以节约大量的计算时间,学生可以不用专注于繁琐的计算过程,而有更多时间去消化理解公式和计算过程。

二、同ABAQUS结合,提高工程意识

ABAQUS被广泛地认为是功能最强的有限元软件,可以分析复杂的固体力学、结构力学系统,特别是能够驾驭非常庞大复杂的问题和模拟高度非线性问题。ABAQUS不但可以做单一零件的力学和多物理场的分析,同时还可以做系统级的分析和研究。由于ABAQUS优秀的分析能力和模拟复杂系统的可靠性使得ABAQUS被各国的工业和研究中所广泛地采用ABAQUS产品在大量的高科技产品研究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学生通过公式进行的强度校核采用了一定的简化和近似,得到的结果和工程实际有一定的差距,只适用于课堂教学,在工程实践中几乎不采用。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引入ABAQUS软件,通过设计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去进行强度分析和校核。这一过程不但锻炼了学生工程软件的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为学生踏入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同AutoCAD结合,提高制***规范

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通常要求学生在设计计算完成以后,将汽轮机的通流流道,以及某几级的叶片叶型,通过工程***纸的形式绘制出来。这时学生需要使用AutoCAD绘***软件将设计结果清晰地呈现出来,同时也要符合机械制***规范。学生首先要去查阅相关的机械制***标准,***纸的页面设计、标题栏、明细栏等均需严格按照机械制***标准绘制;流道以及叶片型线的类型,标注的线性均需按标准严格执行。通过系统而严格的制***过程,学生强化了工程规范意识,同时也提高了绘***水平。通过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教学的不断摸索和改革,我们将叶轮机械常用的设计软件应用到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软件操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为叶轮机械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相,王兰娟.化工设计软件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化工高等教育[J],2012,6:64-66

[2]赛庆毅.工科研究生提高能力的方法探讨,课程教育研究[J],2016.4:2-3

计算机课篇10

[关键词] 计算机语言 程序设计 学生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计算机语言顾名思义是在计算机上使用的语言,是用于编写程序的开发工具,人们把自己的意***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输入计算机,告诉计算机完成什么任务以及如何完成,达到人对计算机进行控制的目的。计算机语言的种类非常的多,总的来说可以分成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三大类。目前,计算机语言发展速度非常快,种类非常多,怎样在短短的一个学期内上好这门课呢?

一、明确教学目的

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的。这一学期让学生明白都学什么。计算机语言教学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语言的语言特征,学会用计算机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技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学过程首先是让学生端正思想,明确学习计算机语言的意义;其次是让学生明白学习计算机语言最终就是要学会用语言来编写程序,为实际工作服务,为人类服务的。而不是死抠那些语法。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关键是注重计算机思维培养

学生毕竟以前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语言课,一些解题的思维还停留在高中阶段。形象化方法在教学中作用高级计算机语言虽然同我们生活中自然语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但它毕竟不是自然语言,尤其对于初学者,更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接受和理解。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对一些简单的编程问题就是不知从何下手,没有所谓的“计算机思维”,缺乏对基本的计算机关键是注重计算机思维培养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在讲课中,应集中精力对章节的知识结构进行详细阐述、对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不应花太多的时间放在对语句语法的过多讲解。当遇到实际编程时,需积极引导学生把“要想干什么”的问题,直接转化为“要解决什么”的问题。当问题确定以后,必须选择正确的算法。当然,计算机编程中的算法和数学中的算法存在很大区别,需要教师对学生们的计算机思维进行长期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

三、程序设计的教学要考虑“纵”、“横”、“竖”三个方面

这里所讲的“纵”向是指代表语言学角度;“横”向是指计算机角度;“竖”向是指数学逻辑角度。这三个方面的交叉点即为语言的一个知识点。每个语言知识点要按四个角度进行讲解:(1)含义及书写格式;(2)功能和执行;(3)限制与注意点;(4)应用举例。一本程序设计的书看到的无非就是变量、函数、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概念,但要真正能进行编程应用,需要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不要只简单地学习语法、结构,而要吃透针对这些语法、结构的应用例子,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例如,Visual foxpro中的do while…..enddo结构的讲解,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

(1)含义及书写形式

Do while

Enddo

(2)功能和执行

1判断条件表达式的值,若为真,则往下执行,否则退出循环。

2执行命令行语句

3重复步骤1和2

(3)限制与注意点

1 do while语句和enddo语句必须成对出现,缺一不可。

2在书写时,do和while之间有空格,end和do之间没有空格。

(4)应用举例

例1:求1+2+3+……+100的和

Sum=0

I=1

Do while i

Sum=sum+i

I=i+1

Enddo

@2,30 say “和=”

@2,40 sum

例2:求2+4+6+…..100的和

Sum=0

I=2

Do while i

Sum=sum+i

I=i+2

Enddo

@2,30 say “和=”

@2,40say sum

执行这两个程序并比较他们之间的区别。

四、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前提,兴趣是学生参与的第一步。孔子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计算机语言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对整个语言学习不够重视的情况,很多学生认为反正将来自己不会吃编程这碗饭,从思想上就轻视语言课的学习。另外由于计算机语言自身的抽象、枯燥,语法规则繁琐难记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比较低。再加上课本知识的连贯性非常紧密,前一节的内容没有弄清楚的话,后面的内容将很难进行,如果学生有一节没有听懂,后面的内容就更难听懂,他们就更不愿意听讲,除个别自学能力强爱学习的学生会自己去钻研或请教老师,把不清楚的地方搞清楚,而那些自学能力不强或者自觉性比较差的学生,就可能会因为上课听不懂,而不愿意听讲,课后不看书,这样越不听讲,越不懂,越不懂,越不愿意听,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后造成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很是可惜。因此,在程序设计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和体现程序设计语言的“新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既要让学生知道计算机能干什么,有哪些奇特的功能,还要通过程序设计方式来实现一些趣味的内容。

五、程序设计课堂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经验从外到内的输入过程,而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充分的相互作用而“生成”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这是因为:(1)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是新知识得以生成的前提和基础。(2)新知识的“生成”是通过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加以活动完成的。(3)学习者需要对学习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计划,自我监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教师应该对所学习内容进行设计,设计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概括、分析、推理来建构起这些相关的知识。

总之,计算机语言类课程作为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不仅要求教师能够以身作则,不断用新知识、新理论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强化教学意识,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很好地把握大学生的特点,勇于探索,大胆改革,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艺术,千方百计挖掘学生潜能,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和场所,强化素质教育,最终真正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计算机课10篇

学习

高速公路年度工作计划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高速公路年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高速公路工作思路及工作谋划,高速公路年度总结和计划。哈尔滨铁路建设集团公司阳平高速公路NO.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六年七月十四日一、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XX年上半年已经结束,回顾半年来在业主

学习

女生专业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女生专业10篇,内容包括适合女生的专业全文,女生专业知识大全。4、电子商务。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不错,网上交易,越来越多,电子商务成为了一种趋势。5、英语专业。这个专业女生很多,学英语的人有很多,但是确实是一个比较轻松的

学习

鸟叫声音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鸟叫声音10篇,内容包括鸟叫声大全100字以上,鸟叫声大全四个字。但是,鸟的叫声,在同伴中也有作用,它常常表示一种信号。一群乌鸦停栖在树上,如果有一只乌鸦受到侵害,发出惊慌的叫声,其他的乌鸦,马上会飞走。那惊叫的声音,是危险的信

学习

学校院长述职报告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院长述职报告,内容包括学院院长教学述职文字稿,学院副院长个人述职报告范文。根据校***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三个阶段六个环节"工作任务.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努力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进一步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严肃进

学习

相思意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相思意10篇,内容包括相思词精选,相思赏析50个字。带眼频移厌厌瘦,思量见了还依旧何时相见,何似君长相守只是天亦不愿老,佳人难觅人未偶思恨悠悠,分付庭前绿柳青芜国内红糁铺,门外荆桃香如故欲游夜宫,无人可共秉烛寻常巷陌不相对,只

学习

音乐节策划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节策划10篇,内容包括音乐节文字策划案详细流程,音乐节策划文案。一、《我是歌手》的创意策划《我是歌手》是中国首档歌手音乐对决综艺秀。该节目引自韩国MBC电视台热播的综艺节目《我是歌手》。《我是歌手》走红,与它的

学习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一等奖,紫藤萝瀑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幽径悲剧》名家名篇,内涵丰富而深邃;语言精练、纯粹,通俗雅致;其情渗透字里行间,沉痛不失含蓄。《紫藤萝瀑布》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

学习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春江花月夜的作者10篇,内容包括春江花月夜作者生平经历,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一、流光如梦:“月”的意象分析上文论及“春”“江”“花”“月”“夜”,五者“环转交错,各自生趣”,依照这一思路我们可以得出《春江花月夜》之“月

学习

工作培训总结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工作培训总结,内容包括工作培训总结范文模板大全,工作培训总结汇报。20__年以来,各科在医院及护理部正确领导下,根据护理部的三基培训计划及科内计划,对科内的护理人员已进行了培训。现将培训总结如下:1、经过对我科护理人员三

学习

爱过以后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爱过以后10篇,内容包括爱过以后袁树雄,爱过以后才明白。其实这本来就是一场无望的爱情。在世俗与现实中曾注定无结局的爱,就像一朵使人惊艳的花,开一开,就要谢。可我还是站在原地不敢离开,真的好希望他会懂得当一个女人为了得到

学习

一句话经典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一句话经典10篇,内容包括最经典的一句话10字,一句话经典的语录精选15篇。3、话说出去之前你是话的主人,说出去之后你便成了话的奴隶。4、各位!今天是我太太30岁生日10周年纪念日!5、一个成熟的人往往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

学习

食品安全法全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食品安全法全文10篇,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法司法解释全文,食品安全法十个章节。***卫生部门应当将备案情况向***质量监督、工商行***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商务等部门通报。第七条***农业行***、质量监督、工商行**

学习

开始和结束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开始和结束10篇,内容包括从一开始到结束,两会开始和结束。告别白领生涯,已经十个月了,辞职辞得让同事们都着实诧异了一把,因为那正是要给我升职的当口。不能说单纯因为周丹,我的离开只是觉得对办公室恋情失望了。当时的周丹,一个

学习

狮子和鹿教学反思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狮子和鹿教学反思,内容包括鹿角和鹿腿教学反思,狮子与鹿的教学反思。课时2时间教学目标1.用开火车的方式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12个字,认识多音字“称、禁、撒”。2.朗读课文,抓关键词体会鹿的心情变化。3.能根据关键词语的提示

学习

计算机硬件知识大全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硬件知识大全,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知识题库,关于计算机硬件理论知识文章5篇。1.当前硬件教材存在的问题。一般教材都与实际联系不紧密,且教材知识相对落后,许多客观条件原因限制计算机硬件教学内容的更新。⑴计算机硬件

学习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10篇,内容包括学习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心得体会,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题目答案。随着社会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应用能力变得越来越必要。如何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也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在计算机的硬

学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模板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模板,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论文范文大全集,计算机专业论文ppt模板。(二)在office办公软件教学中应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office办公软件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之中着重和基础部门。因此我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办公软

学习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10篇,内容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全套,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题库及答案。题目11.Windows7是一种()的操作系统。选择一项:A.单用户B.单任务C.网络D.单用户/多任务题目22.在Windows7中,若要运行一个

学习

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模板,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怎么写。一、明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功课,也是计算机应用非常重要的课程,学生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期计

学习

计算机网络化论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网络化论文,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论文6篇,计算机网络论文范文最新版。在计算机网络可靠性优化设计分为容错性设计,与多层次体系结构设计。计算机网络容错性的设计一般是以双网络中心为并行主干,多个计算机网络连

学习

计算机专业英语论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专业英语论文,内容包括计算机专业论文英语词汇大全,计算机专业英语论文。计算机专业英语是各个层次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延伸和提高,也是学生大学期间英语不断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计算机学

学习

计算机心得体会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计算机心得体会,内容包括计算机心得体会范文大全,计算机2.0培训心得体会。经过这次的实训,我真真确确的感受到了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工作中的运用,这些软件、程序能让我们提高工作的效率,更直观更便捷的切入主题。这次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