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全文10篇

礼记全文篇1

这是一场欢乐的晚会,精彩纷呈的儿童歌舞表演营造出幸福欢乐的氛围;这又是一场让人深思的晚会,取材于获奖作品的节目以及获奖作家访谈环节,成为颁奖典礼的亮点。

获奖作家黄蓓佳和观众们一起观看了一段身患“唐氏综合症”孩子的生活短片,孩子们上学的热情、快乐的舞蹈、精巧的手工课打动了观众。这些孩子纯净的笑脸和坚强的精神让人们想起黄蓓佳获奖作品《你是我的宝贝》中的贝贝,他们不是“弱势”群体,他们的善良和天真是对人性光明一面的呈现。因为这部作品,这些孩子将走入更多人的视野,获得更多的社会关爱和尊重。因为在黄蓓佳看来,“只有物质财富的增加不是进步,每个人都获得生存的尊严才是社会的发展”。黄蓓佳还带来了这些孩子制作的手工艺品,精巧中更有他们的自立和坚强。

因为有很多小学生和家长在场,获奖作家曹文轩抓住属于自己的短短几分钟,以丰富的经验和深入浅出的例子解答孩子们的“作文难题”,在快乐的互动中让孩子们感受到作文的乐趣。

当主持人介绍获奖作家金波“从1956年开始写作时”,台下的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1956年,在他们的课本中是“历史”,而眼前这位作家的诗歌却闪烁着童稚、清雅而温润的光泽,在他的作品里,孩子们从没有感觉到彼此之间居然隔着“遥远的”历史。节目组特地把那些陪伴几代孩子成长的金波儿童歌曲制作成歌曲“串烧”,《海鸥――我们的朋友》等歌曲让现场的观众重温童年的气息。

为了创作《空巢十二月:留守中学生的成长故事》,邱易东采访了两千多个留守孩子,不但了解他们的艰难处境,更尽自己所能鼓励和帮助这些孩子,为他们孤单的成长增添一点力量。节目的编导组找到了他当年曾采访过的一个孩子,这个父母不在身边、从泥石流中爬出来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这个当年的孩子在短片中说:“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更多的人,尤其是留守孩子,把这份爱心永远地传递下去。”令看到短片的邱易东非常欣慰。

一首《孩子,我想抱抱你》的诗歌朗诵让不少人落下泪水。排练、彩排、演出,这些节目对工作人员来说很难再有新鲜感,但有些工作人员每次听到这首诗,仍旧眼眶湿润。这首来自萧萍获奖诗集《狂欢节,女王一岁了》中的作品,让人们再次想起了汶川大地震的灾难和人性光辉。视频中那一张张曾牵动无数人的***片,是我们对遇难者永远的缅怀和对生者真诚的祝福。萧萍对记者说:“当初告诉我要选择这首诗,我并不赞成,怕它和整个晚会的氛围不融洽。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我自己都被感动得哭了。”

礼记全文篇2

因为那时他有每天记日记的习惯,这次来三峡玩,也没有忘记带上他的日记本。我就对他说:“你就像每天记日记那样,把今天参加婚礼的事情记下来就行了。”

他说:“用记日记的法子,会不会显得简单了?”

我说:“那你记得稍微详细一些,不就行了吗?”

我嘱咐他:“我让你用记日记的方法写这件事情,是希望你别像一般写作文一样,端起架子,过多地重视这次船上的婚礼的特殊意义,而忽略了你真正想写的东西。放下写作文的架子,你没有了负担,更容易写。”

行。他打开暑假作业本,准备开始写了。

我劝他:“就直接先在你的日记本上写,真的像写日记那样写。”

那时,他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孩子,还很听我的话,打开日记本写完了。因为放下了为写作文而写作文的架子,他很轻松,写得飞快。我看完之后,鼓励他:“写得很好,就这么抄在你的暑假作业上就行!”

他很开心。作文很轻松,没有那么复杂,也没有那么大的负担。

当然,这个例子不是说他的这篇作文写得多么出色,而是我希望他在以后写作文的时候能够保持这样的心态,就跟写日记一样,不用那么拿腔拿调,放松一些,轻松一些,这是一次很好的试验,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附]

江 上 婚 礼

文/肖 铁

暑假,爸爸带我坐船游览长江三峡。过瞿塘峡时,我们正赶上一对年轻人的婚礼在船上举行。小伙子是个残疾人,姑娘是小学教师。听说,他们从小就要好,虽然小伙子腿残疾了,但姑娘还是一直爱着他。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打着桃红色的小伞去约会,一看到桃红色的伞尖,小伙子就知道是姑娘来了。

为了他们的婚礼,全船的人都忙碌起来。我也不甘落后,跑遍全船找来了红纸,剪了窗花、喜字和一张纸贴画,画上一个年轻姑娘搀扶着一个拄拐的残疾青年。

婚礼开始了,主持人叫我上台献礼。开始,我很害怕,虽然我在下面练了好几遍,但还是有些紧张。最后,爸爸悄悄地对我说了几句鼓励的话,我才鼓足了勇气走上前去说:“衷心祝你们新婚幸福,白头到老!”

战斗英雄史光柱也参加了他们的婚礼。为了保卫祖国,他双目失明。同是残疾人,史叔叔对他们的婚礼更是充满了热情。他唱了一首《小草》,这首歌是他自己作的词。他唱得那么动听,那么深情。我想:他一定希望自己变成小草染绿整个世界;他一定希望所有的残疾人都能像这对新人一样赢得幸福,就像小草虽小也能拥有春天。

礼记全文篇3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然而,他的体育思想和强身实践却被世人知之甚少。

一、孔子的体育实践观

先秦时期,一般情况下,对“士”的要求是文武双全,那时的士人也的确多是能文能武。孔子也不例外,孔子是一位身材高大、勇猛有力的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古代的尺比现在的尺要短,周尺的一尺为现在公制19.91厘米,这样计算。孔子的身高约在1.80米以上。《左传》说:鲁襄公十五年,从诸侯之师攻入逼阳城,所悬城门突然放下,孔子举起城门,救出了诸侯之士。《吕氏春秋》也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孔子具有这样的体格和气力,这和他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是分不开的。孔子喜好多种强身活动,射、御造诣尤深。《礼记・射义》谓“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足见他射技高明,因而吸引了如此多的观众。《论语・子罕》中有一段孔子自谦的话:“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什么呀?赶马车呢,还是当射箭手呢?我赶马车吧!)因此,他擅长御车也自不待言。除了射、御之外,孔子也爱好打猎和垂钓活动,曲阜孔庙刻画《圣迹***》中就有他参加猎郊的记叙:“孔子仕鲁,鲁人猎郊,孔子亦猎郊。”在《论语・述而篇》中也载有关于孔子垂钓、射鸟的轶事。孔子还常常和他的弟子们一起进行野游和登山活动,并在郊游和登山过程中,边讲学边议论,边观赏大自然的风光。《论语・颜渊》就有孔子和他的弟子樊迟“游于舞雩之下”的记载。《孟子》中也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记载。另外,孔子一生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尽管如此,他仍享年七十二岁,这在当时,可谓高寿。因此,无论是他的体力还是寿命都足以表明孔子在各项健身活动中受益匪浅。孔子及其弟子的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先秦儒家的体育思想理论,更为重要的是,他树立了中国古典知识分子的新形象,这种儒者风范与后来儒家“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形象是截然不同的。

二、孔子体育教育观

孔子的体育思想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史上,他是第一位提倡体育的教育家。他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种思想实际上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因素。“君子以器”(《论语・为教》),是讲孔子要求弟子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而不能只拥有一才一艺。《论语集注》中是这样解释的:“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论语中也曾记载:有一次子贡想询问一下孔予对他的看法,孔子说:“女,器也。”子贡问:“何器也?”孔子说:“瑚琏也。”《论语・公冶长》)“瑚琏”是寺庙盛黍稷之器,贵重而华美,但仍未达到不器。“六艺”,即礼、乐、书、数、射、御。“御”,也就是驾车。射、御是孔子“六艺”教育的重要伪容,是孔子全面发展教育的体育内容。“予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篇》)。这当中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体力活动及行为规范等。孔子以“六艺”、“四教”为教学内容。来实现他“君子不器”的教育思想。周公制作礼乐以治天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两项属***事技能;“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也属数教的内容。当然,孔子教学生射、御,原则上不是主张武力战争,不是让学生学会打仗的本领。射和御有信礼的成分和内容,但就其活动的本质来说,它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目的是提高练习者的身体机能,具有了现代体育的雏形。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已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由于“乐”教相当于现代的美育,***事技能相当于现代***事体育,科学文化知识就是智育,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在2500年前已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并且应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习礼”作为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和射礼。学生在学礼的时候,不仅要闻其道,重要的是践其行。在习练各种礼仪活动中,“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王守仁《教约》)。特别是在习练射礼时,学生们要操弓射箭,这也含有习武的意义。正如《礼仪》中所说:“礼者也,犹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孔子概括性地列举了四人各具所长,认为兼备了这四个人的长处,就算得“成人”了。而“成人”教育中的勇和艺,就是体育教育的内容。

三、孔子体育道德观

在孔子看来,培养人才要注意仁、知、勇三个方面。“仁”是道德修养方面的要求,属于德育的范畴;“知”是文化方面的要求,属于智育的范畴;至于“勇”则基本上属于体育的范畴。“勇”主要是指勇敢的意思,但也包括了勇敢的行为和技能。在《论语》中有九处讲到“勇”。“勇者不惧”、“仁者必有勇”,这里的“勇”主要是指“见义勇为”的勇敢精神。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健壮的身体,掌握当时所盛行的射、御等体育技能。从孔子的得意门生七十二人来看,子张、公良孺等都是精通武艺的勇士。儒家教育这种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实际上是将社会的改良与国家的稳定依托于人素质的提高,这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素质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

礼记全文篇4

文献记载及相关史料证明,清代是建水庙学释奠礼乐传承的重要时期。清代临安地区释奠礼乐的传承与庙学的建设密切相关,且临安府庙学是建水地区清代释奠礼乐传承的最重要的场所。由于清***府对庙学释奠礼乐的重视,清代建水地区的释奠礼乐传承在明代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深人。   

(一)释奠礼乐传承的范围清代临安府管辖范围为四州五县,“领州四(建水州、石屏州、阿迷州、宁州)县五(通海县、河西县、熠峨县、蒙自县、新平县)土司三(纳楼茶司长官司、纳楼茶甸长官司)、土舍七(溪处乡土舍、无渣乡土舍、思沱乡土舍、落恐乡土舍、左能乡土舍、阿帮寨乡土舍、漫车寨乡土舍)。

如上表所示,清代临安地区由于所辖州县地域广阔,各地方志中相关释奠礼乐的记载显得参差不齐,综合释奠礼乐乐章及经费中的相关记载,清代临安释奠礼乐传承的范围可能基本覆盖了清代临安府的所属州县,临安各级庙学是释奠礼乐传承的主要场所。但就整体看,在实际传承过程中,府学及各州县学间却体现出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出***府对不同级别庙学包括春秋庙学祭孔释奠在内的儒学传承重视程度的差异。  

 显然,在清代建水各级庙学中,临安府学释奠礼乐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   

(二)临安府学释奠礼乐传承   

临安府学自元代创立,经过元明以来长期的建设,清代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建筑群,与此同时也成为滇南地区儒学传承的中心,一庙三学是其儒学传承中心的体现,由此也使其成为释奠礼乐传承中心的体现。   

万历四十三年(1615 )建水州学开始建于临安府学之内,这意味着万历四十三年(1615)明代临安府庙学已经形成一庙两学的状况。又据云南省建水县文庙东明伦堂现存《重修元江府儒学碑记》所载:“元江为滇逸东郡,明初始建学,临安九属士皆得与焉。旧有学署在临安郡学东。往例元(江)士贡于廷,岁在南北递荐,时称为北学。其西百余武,王、韩二先生读书台也。囚”文献记载与碑文相印证,说明元江府学,的确曾寄寓于建水文庙内,且距离二贤祠非常近。   

从以上史料的梳理可知,自明代始,临安府学已经形成临安府学、建水州学、元江庙学三学共处,一庙三学的特点,清代临安府庙学仍然延续了一庙三学的形式。临安府文庙与三学的特殊结合方式,不仅使清代临安府庙学成为滇南释奠礼乐传承的中心,而且对整个滇南释奠礼乐传承起到垂范的作用。   

(三)释奠礼乐传承的主要内容  

 由于清代异常重视儒学的正统地位,由此释奠礼乐也得到重视。清代先后形成了国子监、直省、孔府家庙三个祭孔释奠礼乐体系,从不同层面维系着体现国家意志的释奠礼乐体系。清代建水,其各级庙学传承的释奠礼乐按照规制为直省释奠礼乐体系。由于该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本文择其乐章及乐舞的传承做详细论述。  

 1.释奠乐章   

清代直省释奠礼乐是在乐章的唱奏过程中围绕三献礼展开的,乐章版本作为释奠礼乐文化重要内容,在清代临安地区各类地方志中都得到记载,据嘉庆《临安府志》、雍正《建水州志》等相关记载可知,清代先后颁布的两套直省释奠礼乐乐章,都在临安地方志中得到完整记载,这也意味着直省两套释奠乐章都曾在临安府学及其他各级庙学得到过传承。   

从清代不同时期临安地方志的内容的梳理可知,清代先后颁布的两套直省释奠礼乐乐章,均在临安地区地方志中有完整记载。  

 据雍正《建水州志》所载释奠乐章可知,顺治时期颁布的直省释奠礼乐共六个乐章,均有完整的律吕谱及工尺谱。现将所载释奠乐章歌词及乐谱摘录整理如下:  

 《大清会典》,文庙每祭共用乐舞生一百四十名,执事乐舞生服青绢袍,文舞乐生执摩、节,乐舞生俱服红缎捕袍,俱系绿绸带,戴裹金铜顶帽。      

 望痊乐奏《祥平》之曲同送神   

康熙五十五年浙江学臣汪疏请定乐章奉旨准定,乐章照会典俱系平字。府、州、县或仍用和字者应改正。  

将以上雍正《建水州志》所载释奠乐章与康熙《云南通志》所载的释奠乐章版本进行比较可知,两者完全一致。   

清代颁布的另一直省释奠乐章即乾隆八年(1743)颁布的直省释奠乐章则见于嘉庆三年(1798)《临安府志》中,现将嘉庆三年(1798)《临安府志》中释奠乐章摘录如下:  

 文庙春季乐章:(夹钟为宫,倍应钟起调)     

显然清代乾隆八年颁布的释奠礼乐乐章也在临安地区得到过传播。除嘉庆《临安府志》外,乾隆八年颁布的这套直省释奠礼乐章在乾隆时期纂修的《石屏州志》《蒙自县志》等地方志中均有记载,但《石屏州志》所载内容显然比《蒙自县志》更为详细、全面,乾隆《石屏州志》不仅对两套直省释奠礼乐乐章有完整记载,对乾隆时期直省释奠乐章的工尺谱也做了详细记载,《蒙自县志》对乾隆时期颁布释奠礼乐乐章记载较为简单,仅有乐章名及歌词,并无律吕谱及工尺谱。这种状况表明,清代临安地区释奠礼乐文的传承,除府学外,各州县的重视程度也有差异。  

 总之,从现存地方志记载看,清代颁布的两种直省释奠乐章都先后在临安府学及部分州、县学中得到传承,这种状况说明,清代云南释奠礼乐传承已经作为国家行为在云南得到广泛实施,临安府作为滇南重镇,其***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均得到清***府的重视,虽然由于交通等综合原因,各级庙学中释奠乐章还未能与中央***府的调整完全保持一致,如乾隆《续修河西县志》中就无乾隆直省释奠乐章,但这种差别主要是由于临安地区交通状况所导致的信息相对滞后造成的。   

3、释奠礼乐乐舞传承  

 乐舞是释奠礼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雍正《建水州志》对释奠乐舞作了详细的记录:“舞鼓声既严,族节前导,鱼贯而进,列女于阶下,左右相同,听节生唱:奏宁平之舞,则散而为悄,听唱乐止,则聚而成列,忽散忽聚,不为不乱,如兵家之阵法。然凡舞东阶者面东……靠帝王乐舞,武舞退文舞进,由一成进于十二成,一变至于九变,其缀兆皆起南而散于南,与北不同。n }==oP5}6-578)    以上雍正《建水州志》对释奠礼乐舞容之记载,与康熙《云南通志》、康熙《大理府志》所载庙学释奠礼乐舞容记载完全一致,这证明康熙时期是清代云南释奠礼乐传承的重要开创时期,建水州清代出现释奠礼乐相关记载比云南通志、大理府志略晚,这种状况说明清代云南释奠礼乐的传承并非同时开始,而是根据各地区庙学教育等状况逐步实现传承的。   

就其内容看,舞容内容记载十分细致,便于学习,以上舞容记载对清代临安地区庙学释奠乐舞的排演当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除此之外,云南建水县***书馆保存有一部珍贵的《文庙丁祭谱》。这本《文庙丁祭谱》由于文献未标明其刊印的时间,许多相关历史信息已不得而知。就其内容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钦定《中和邵乐》乐声谱;第二部分为钦定《中和韶舞》舞容谱。在第一部分中,《文庙丁祭谱》中详细记载了乾隆八年(1743)颁布的春秋两个直省释奠乐章,不仅如此,乐章的记载非常详细,除歌词及工尺谱外,各种释奠礼乐乐器演奏的乐谱也得到详细记载,内容显然比清代云南各地地方志的记载要详细,显然,这本书有可能是临安府学所使用过的庙学排演释奠礼乐的范本。   

将这本《文庙丁祭谱》与清代蓝钟瑞纂《文庙丁祭谱》进行对比,其相似之处在于对乾隆八年颁布释奠乐章及乐舞记载与***示完全一致,但从两者的内容结构看,两者间的差别也是十分明显的。由于岁月的流逝,建水***书馆所藏《文庙丁祭谱》的源流已经难以考证,但该书在建水地区的流传表明,清代乾隆时期颁布的直省释奠乐舞曾在建水传承过。  

礼记全文篇5

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的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的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舞。

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音。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乐者为同,礼者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而辅助、服从于礼的。乐之“和”能够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礼”、“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

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8.下列有关“礼”的发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我国的"礼"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最早的礼乐仪式。

B.五帝时期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

C.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礼仪制度在那时已经建立起来。

D.周代的礼制集前代之大成, 中国古代的礼文明是在周代完备和成熟起来的。

9.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礼乐文明发展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古代先贤制定礼乐制度,并将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B.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完备、成熟起来的,因为当时不仅形成了相应的制度,产生了不少的歌舞,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C.在礼乐文明形成中,出现了两个重要人物。一是周公,他完全继承了夏殷商的礼乐,并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一是孔子,他不仅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 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D.《礼记》有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内容主旨不断有变。

10.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3分)

参考答案:

8.C(文章第二段提到:“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说“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错误)

9.A (B.“完备成熟”的原因解说不确,应该是“因为那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了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C.周公“继承了夏殷商的礼乐”解说不确;D.“内容主旨不断有变”错误)

10.我们要汲取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促进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3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阅读练习二

1.下列有关“礼乐文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先贤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制礼作乐,逐步形成了一套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

B.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完备、成熟起来的,因为那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了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C.周公是礼乐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并注入了“德”的因素,使其有较大的发展。

D.先秦的礼乐文明经历代继承发扬和变革发展,其内容不断丰富变化,主旨却不变。

2.下列对于“礼”与“乐”的相关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是人性的基础,能够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能陶冶情操,移风易俗,使人们知礼、守礼。

B.“乐”的作用在于使人明确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关系;“礼”的作用在于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

C.远古时期,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周代以后,“乐”成为礼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D.由于“礼”“乐”的结合,能够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所以古代的人们常常将其相提并论。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的礼乐文明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礼乐仪式。

B.后世许多文字材料都记载着夏朝时期的礼仪,表明礼仪制度在那时就已初步建立。

C.孔子不仅整理、传播了儒家经典“六经”,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D.礼乐文明强调通过礼教,让人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参考答案

1.C(解析:周公“继承了殷商的礼乐”解说不确,原文是“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

礼记全文篇6

文/王尚

历来研究皇帝大婚礼仪者,都要追溯其礼仪渊源,但往往仅引自《仪礼・士婚礼》。《仪礼・士婚礼》记载,自周代以来的婚礼主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古称婚礼中的“六礼”,但这主要是对士人婚礼部分程序的总结,从士人而上推到皇帝,自然会比“六礼”复杂许多。具体到清代皇帝大婚,按进行时间归纳,则可分为婚前礼、婚成礼、婚后礼。

清代皇帝的婚前礼,由传统的“六礼”减为纳采与大征(纳征)两种礼节。纳采礼本为男家遣媒妁前往女家求婚,获女家同意之后,再正式遣一使者到女家致以薄礼,以为求婚之成。清代皇帝大婚,皇后的选择是通过选秀女的形式,并不存在像民间的订婚礼程序,只是皇家为表明尊崇古礼,举行纳采礼。

历代纳采礼,男家向女家所致礼物,既有实用之物,又有象征之物。清代皇帝大婚的纳采礼物为配有鞍辔的文马四匹、甲胄十副、缎百匹、布二百匹,顺治朝还包括金茶筒(喝奶茶用的茶壶,民间也称为多穆壶)1个、银盆2个。清朝统治者以骑射与尚武为立国根本,所以在纳采礼物中把马匹、甲胄列入其中,并且占有首要的位置。纳采礼之后举行纳采宴。清代皇帝大婚的纳采宴的承办,改变了主宾关系,并不是由皇后父母设宴款待皇帝派出的使者,而是皇帝要派大臣代表他,赐宴皇后父母。

清代皇帝大婚纳采礼之后行大征礼,即古代的“纳征”礼。征即证、成之义,又称纳币。《礼记・杂记疏》记有:“纳币,以物言也;纳征,以义言也。”之所以称为“大征”,表明其礼物之规模宏大。按《大清会典》记载为:黄金二百两、白银万两、金茶筒一、银茶筒二、银盆二、缎千匹、文马二十匹、闲马四十匹、驮甲二十副。另有赐后父后母黄金百两、银五千两、金茶筒一具、银茶筒一具、银盆一具、缎五百匹、布千匹……

开元盛世有多盛?

文/关日

历史上,唐玄宗不固执己见,不墨守成规,在他统治的天宝(742-755)年间,全国人口已经达到五千多万。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要知道当时东法兰克福王国从塞纳河到莱茵河之间的人口不到三百万。而地中海的人口在16世纪的时候,才五千万至六千万。人口众多,体现了盛唐强大的生产力。

养活这庞大人口的是唐帝国广阔的耕地。史称:“开元、天宝之际,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八百五十万顷,折合今亩达6.6亿亩,人均占有达9亩多。

唐帝国国势强盛,四海咸服,八方来仪。唐朝廷富有而强大,甚至临时买外族人当兵。后来边疆上逐渐都换成了外族兵。安禄山、史思明,名字虽取的都是中国式的,且是中国边疆大吏,被赋予国防重任,其实他们都是外族人。打平安史之乱的李光弼,也是外族人。由此可知,唐朝的对外民族***策,确实是十分开放。

礼记全文篇7

关键词:礼;乐;礼乐文化;礼乐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与乐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架构了中华文明光华初现的礼乐文化。礼乐文化是中华精神文明的滥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探求礼与乐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一、传统文化中的礼与乐

(一)礼的本质及内涵

由于历史朝代的更迭,各个时期的礼乐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内涵,所以传统文化中的礼乐与现代文化的礼乐有本质上的区别。本文主要探讨传统文化中的礼乐的本质及其社会功用。

据史料记载,礼大致起源于距今5000至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高炜在《龙山时代礼制》指出:“龙山文化时期或中国上古虞氏时代,礼制已经形成或处于初级阶段。”先秦各代因袭和改进了前代的礼仪,将礼的体制、功用发展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到周代时,开始“制礼作乐”至“礼乐大备”,周代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礼乐文化的鼎盛时期,礼乐制度已极其完备。

从文字学、文化学及人类学等学科对礼的起源进行考证,会得出不同的起源学说。王国维通过对古文字的研究得出礼起源于宗教仪式。刘师培认为“上古之时,礼源于俗。典礼变迁,可以考民风之同异。”从民俗和文化学的角度得出礼源于俗的观点。但鉴于礼的复杂性,部分学者提出“礼的起源是多元的”等更为全面的说法。

礼渗透到国家***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在国家的***治***策、制度体系层面称之为‘礼制’;表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层面称之为‘礼义’;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举止方面则称之为‘礼仪’。”这三者又分别定义为“制度之礼”、“观念之礼”、“行为之礼”,从侧面体现了礼的社会功用。

对礼的起源、礼的属性及分类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后,就可进而分析礼的本质和内涵。首先,礼的产生划清了人与其他动物的界限。礼在诞生的早期还不曾赋予其诸多功用性,它只是作为一种规范,成为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准。《礼记》:“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其次,人取法于天,使“礼作为人们普遍遵守的自然法则存在于人类社会当中。”第三,礼是规范人情伦理的社会秩序。《礼记》“夫妇有别,父子有序,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第四,礼是国家的规章制度、***策法令,是不可逾越的行为枷锁。礼被历代统治者认为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的治国大纲。这一层面的礼“维护了传统社会的等级机构,成为统治者的合法性来源。”。此外,礼是人们的社会活动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社会行为不能出于礼的左右。《礼记・曲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二)乐的本质及内涵

古代的乐在其萌生阶段是与礼的初始阶段相同的,不具备为***治服务的功利性,是一种纯音乐、一种纯艺术形式。随着国家的诞生,等级差别的划分,乐逐渐转变成一种实施教化的***治文化载体,服务于古代帝王的统治与教化。

1.传说中的乐。关于乐的诞生,民间有着美丽的传说。相传在距今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一位名叫做伶伦的音乐家进入昆仑山中采伐山竹,制作笛子。忽然天空中飞来两只羽毛美丽、体形优美的凤凰鸟,凤鸟的鸣叫声激情昂扬,凰鸟则柔和悠长,它们彼此应和,十分动听。伶伦受到凤凰鸣叫的启发,创制出了12音律。

2.乐的三个层次。乐区别于音与声,音与声是乐的基本形式,乐是音声的高级阶段。因此,“儒家的音乐理论认为声、音、乐是音乐的三个层次”。声是没有节奏、旋律,也没有审美价值的响声。音则比声高一个层次,《乐记》中写道:“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中国古人认为,音是人的心声,是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当“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虽然“乐器”及“乐文”只是乐的细枝末节,但他们也是乐形成的基础。

3.德音谓乐。乐与音相近而不相同,音有“靡靡之音”“溺音”“郑卫音”,但儒家认为“德音”才能称为乐。《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郑国卫国的音,虽然很流行,但“宫”、“商”、“角”、“徵”、“羽”五音皆乱,是乱世之音,与“乐”相去甚远。“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否真正懂得乐的内涵是庶民与君子的分界线。“故天子之为乐者,赏诸侯之有德者。”天子作乐是用来赏赐诸侯中有德行的。“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道德、品德、德行是人性的根本,而乐是德的花朵。”“正声和乐”、“德音雅乐”,所以说,声赋予了节奏旋律成了音,音符合了自然之道、天之道,符合一定的仁义道德、礼仪制度才是名副其实的“乐”,故有“德音之谓乐。”

二、礼乐的相互联系

“礼乐文明属于古代文明中的精神文明”,是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各种成文不成文的礼乐文化形态共同作用于古代帝王的统治。国家出现以后,为维护等级社会的正常运转,需要制定相关的礼乐制度来辅助国家的行***管理。

礼应时而生,“维护传统社会的等级结构,成了统治者的合法性来源”。礼相对于乐来说,具有强制性,表现为各种礼仪规章制度;而乐则显得舒缓温和,但却不可或缺,辅于礼,达到礼乐治***的目的。礼与乐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礼记・乐记》:“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乐者为同,礼者为异”、“礼之报,乐之反,其义一也”。

(一)礼与乐联系密切,但因为功能功用及分工不同而相互区别

《礼记・乐记》:“故钟鼓管磬,羽钺干戚,乐之器也;屈伸俯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升降上下,周还裼袭,礼之文也。”黄钟、鼓、萧管、磬石、斧钺、盾牌等是乐的用器和舞具;弯曲、伸张、俯身、仰身,舞列、舞位、舒缓、迅疾等是乐的表现形式。俎板、盛咸菜和肉酱的“豆”、“簋”是礼的用器,升堂降堂上位下位等是礼的表现形式。

《乐记》:“礼者天地之别也”、“乐者天地之和也”。礼反映了自然万物之间的尊卑、贵贱、高低、等级差别;乐则体现了天地万物之间的谐和。“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礼能辨身份地位之“异同”,乐则将这种高低贵贱的等级观念合法化,乐在潜移默化之中施行它的教化作用。

(二)礼乐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内外兼修,共同实行教化,服务于古代帝王的施***

《礼记・乐记》:“礼乐不可须臾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致乐以治心者也。致礼以洽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

礼乐是一个完备的整体。致力于乐调整自己的心灵,致力于礼调理行为举止。乐的极致是和悦,礼的极致是恭顺。乐发自内心,礼动于身外。一主内一主外,则“致礼乐之道,举而错,天下无难矣”。致力于礼乐之道,提出正确的措施推行,那么治理好国家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三)“礼为主,乐为辅,以礼为体,乐为用”

《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乐的教化、“和同”、“应天”、“治心”功用的实现是以礼为准绳和原则的。所以说乐从属于礼,“礼是乐成立的前提,乐的功能的发挥必须符合礼仪的要求。”

《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知乐则近于礼”。乐是通达人情伦理的,通晓乐的实质则接近于通晓了礼仪,知晓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礼的推行。

《乐记》:“乐者,所以象德也。礼者,所以缀***也。”“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也。”乐是用于彰显德行的;礼仪,是用来制止祸端的。乐感人至深,能移风易俗,古代帝王突出强调其教化作用。所以在古代,“乐没有其***的地位”,而是无形中受到礼的制约和束缚,礼乐制度中礼是主体,乐起着辅助的作用。

综上所述,礼乐文化、礼乐制度、礼乐联合是古代国家进行行***管理、社会等级分明和社会秩序和谐的意识形态基础。礼乐互相渗透,互为表彰,在中庸之道的调和下,使礼乐实现了维护等级秩序,缓和阶级冲突、调和社会矛盾的历史作用。

三、结语

作为中华古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文化演绎了古代社会更迭变化的发展脉络,深深植入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当我们今天重新解读传统文化,构建现代文化,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时,理所当然需从古代文化的经典起步,进一步感悟古代文化带给我们的巨大震撼,并进行深层次思考,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出发,引导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文锦.礼记译解[M].中华书局,2007.

[2]夏静.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M].中华书局,2007.

[3]王启发.礼学思想体系探源[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礼记全文篇8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员工素质,规范员工言行,不断推动企业管理向企业文化生成迈进,促进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经公司研究决定,从12月1日起,按本文规定在全公司进一步规范班前礼仪活动,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班前礼仪开展程序

为确保班前礼仪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实现班前礼仪的制度化、规范化,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一点、二总、三评、四分、五讲、六培训、七宣誓、八上岗”的程序开展班前礼仪活动。

一点:班前礼仪开始前,由主持人按照当班花名册逐一点名考勤,到会员工统一用“到”来应答。应答声音要洪亮、干脆利落。

二总:由跟班副队长分别对上一班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总结要简短扼要,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绩进行点评。

三评:评出最优和潜力员工,再由最优员工介绍工作经验,由潜力员工谈认识、谈危害、谈教训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四分:由队长结合当班工作实际和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值班人员的安排部署进行人员分工。

五讲:由值班领导对本班的工作要求和现场存在的问题,向员工讲清讲透,并对员工提出“六预”具体要求,安排工作,提要求要简明扼要,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六培训:由值班领导进行“二安三个一”安全知识(事例)、标准化(工作面质量、文明生产等)培训,逢周一、周四要对公司生产调度会、安全例会精神进行传达。对培训内容各队每日只确定一个专题和会议传达每位员工要有笔记,按班组写清姓名统一摆放在学习室,以备随时检查。

七宣誓:理念诵读完毕后进行安全宣誓。宣誓时,领导员工要高握右拳(与右耳齐左手臂自然下垂与身体成一直线,手贴紧裤缝),目视前方,声音要宏亮统一。

八上岗:值班领导宣布:班前礼仪进行完毕,各自准备上岗。员工按照由前到后的顺序,依次走出。

二、班前礼仪实施标准和要求

(一)环境标准。学习室要每班安排专人进行打扫,做到地面干净,桌面整洁。学习室内不得摆放与员工学习无关的物品。

(二)员工标准。员工进入学习室(会议室),要着装整齐,严禁坦胸露背,严禁大声喧哗,不随意打闹,做到言行举止文明。活动期间坐姿要端正,双手自然放在两腿上,表情严肃,目视前方,不随意活动身体;自觉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做到不迟到、早退,安全礼仪活动过程不随意出入。

(三)主持人标准。主持人应对班前礼仪上所需讲评和安排的内容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写好材料放入讲评夹中,并提前与当班班长进行联系,结合本班的工作任务、质量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等有关问题讲清楚。提前五分钟进入学习室组织人员,按时举行班前礼仪,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主持班前礼仪活动,无特殊情况不得在班前会主持期间离开学习室或接打电话。

(四)讲评标准。讲评人一律站在讲台上。站姿要端正,声音要宏亮,吐字要清楚,讲评内容要突出重点。

(五)班前会内容标准。主持人要总结通报上一班的工作情况,安排部署本班工作任务和现场安全生产的重点问题,并进行讲评,安排工作、提要求要简明扼要,交待事项要清楚、准确。最优最差员工发言声音要宏亮。

三、安全礼仪宣誓誓词

为了自己生命安全,为了家庭幸福团圆,为了公司稳定发展,我一定时刻注意安全,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坚决做到不违章、不违纪,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为企业安全发展做出贡献。

四、检查考核

为确保此项活动取得实效,***群工作部和安通部将不定期对各区队(厂)班前礼仪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优秀区队(厂)”考核,每月通报一次。具体考核规定为:

(一)各队要有每周队务会议记录,各部门要认真做好班前会议记录,各位员工要有学习笔记,以备检查。无队务会议记录、无班前礼仪记录、无员工学习笔记,每次每项处罚100元,联责值班人员100元。

(二)学习室卫生面貌差,物品摆放不整齐,对责任单位罚款300-1000元,联责值班人员100元,发现一起学习室内抽烟的,罚责任人100元,联责值班人员50元。

(三)班前礼仪不按程序开展的,发现一次对主持人罚款200元,联则单位正职100元。

(四)主持人着装不整齐,每发现一次罚款50元,酒后主持班前礼仪的,每发现一次罚款100元。

(五)最优和潜力员工评选不认真、应付、走过场或每班未评出最优和潜力员工的,对单位正职和当班班组长每人罚款50元。最优和潜力员工讲评不认真、敷衍了事的,对责任人罚款50元,联责当班主持人罚款50元。

礼记全文篇9

“三礼”教育之思

株洲五中地处荷塘区“商贸兴区”规划的核心地带,周边有农贸市场、服装市场等株洲市主要商业场所,学校中由此出现了与一流的教学硬件设施明显不相匹配的“三多”现象: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学生多、商业氛围下功利性和攀比意识强的学生多、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常识严重缺乏的学生多。面对这样的情况,学校于2006年率先提出并确立了以“礼貌、礼仪、礼节”即“三礼”教育为特色的德育思想,旨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为社会的文明育人”。

“三礼”教育之路

学校以“树三礼新风 创礼仪名校”为总体目标,按照 “人人、处处、事事、时时皆德育”的指导思想,通过六年的不断探索,已形成系统化的德育工作模式。

确立“三礼”课题研究。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把“三礼”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和主线。通过课题研究,从理论的高度突破几个重要问题:一是青少年“三礼”教育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依据研究;二是适合青少年文明道德修养的“礼貌、礼仪、礼节”相关知识内容的研究;三是适合青少年“礼貌、礼仪、礼节”教育的策略和方法研究;四是青少年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评价体系研究;五是创建“三礼”特色校园文化的行***策略研究。

编写“三礼”教材读本。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学校先后开发了《礼貌、礼仪、礼节》《弟子规》《论语品读》等读本,作为进行“三礼”教育的主要教材。在教学安排上遵循顺序渐进的原则,在初一阶段开设《礼貌、礼仪、礼节》课,让学生了解“三礼”的基本内容;在初二阶段讲授《弟子规》,使学生更为系统地学习 “三礼”知识;在初三阶段进行《论语品读》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的深度。这样一系列教学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认知,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文明素质。

建设“三礼”校园文化。2010年,学校在所属荷塘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在校园内竖立了一座高四点五米的孔子石雕像,自编《礼仪操》和大型舞蹈《礼仪颂》,自创校歌《文明礼仪 快乐成长》,并规定专门的学时让学生诵读“三礼”誓词,每年定期举办艺术礼仪节等,将“三礼”的内涵渗透到校园文化中,使师生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营造“三礼”文明氛围。***教处每个月对全校进行“文明礼仪之星”和“文明规范班级”的评比;组建四十多人的学生礼仪社团,聘请部级礼仪师对社团成员进行培训;开设“三礼”特色课堂,校长、书记亲自授课,保障“三礼”教育的常态化;不定期举办《弟子规》背诵比赛,使学生久熏成习,久习成性;学生出入校门全部由礼仪队迎送,使学生在文明礼仪的氛围中成长。如今,学校已逐步培育、积淀了以“宁静而致远”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特质,使教师潜心教书,学生专心读书,通过营造浓厚的“三礼”文明氛围,将校园打造成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开展“三礼”社会实践。“三礼”教育的成果最终还要通过社会实践来巩固。学校一方面采取师生共同手写《三礼随记》《三礼周记》的方式,随时记录“三礼”教育的点滴与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以此提高师生对“三礼”文化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反省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还组织学生到养老院为老人做好事、到公园清理垃圾、到火车站和中心广场等地开展“学***”志愿者活动,让“三礼”教育的成果在学生的内心生根发芽,让“三礼”文化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为株洲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增光添彩。

“三礼”教育之花

礼记全文篇10

>> 第二站:邹城 第二站 丛林 第二站:淄川 中华民居之一 邹城“亚圣府” 略谈邹城先秦时期文化遗存 浅谈邹城平派鼓吹乐 山东邹城校园掀起“智慧风” 第二站:阳光姐姐小书房 第二站:名人成长路 第二站 曼谷――泰中菜 第二站:桃坪羌寨 邹城古树名木调查及保护措施 邹城市药品从业人员健康调查 邹城市中药饮片质量现状与对策 邹城市预防接种门诊消毒现状调查 邹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邹城田黄镇派出所雷击事故分析 邹城一有证医生被控非法行医罪 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奥丽侬“心灵之约”第二站:《美丽森林》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第二站:邹城 第二站:邹城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孟庙内景 摄影/赵彤

采风时间:11月29日

关键字:孟府、孟庙、铁山摩崖石刻等

唐恩余

上海市著名摄影家、相机收藏家,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华侨摄影协会副会长。擅长建筑风光摄影,并利用光学和机械的原理进行全景拍摄。

邹鲁圣地寻亚圣

邹城,简称“邹”,古称“邹鲁圣地”,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邹城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里人杰地灵、英贤辈出,有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世代贤母――孟母,有被赞为“功不在禹下”的儒学亚圣――孟子,有被传为世代佳话、“凿壁偷光”刻苦治学的西汉经学家――匡衡。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邹人,是孔子之孙孔车脑俅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他主张仁***,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治主张。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受儒教祭祀。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孟庙又称亚圣庙,在邹城市城南,为历代祭祀孟子之所。孟庙是一处长方形、具有五进院落的古建筑群,以主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南北为一中轴线,左右作对称式排列,有些地方又因地制宜地进行了适当安置。逐院前进,起伏参差,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建筑雄伟,院院不同,格局迥异,是国内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代表作品。据记载,历代重修,达38次之多。庙内古树苍郁,葱笼茂密,堪称奇观。

在孟庙隔壁就是孟府。孟府,亦称“亚圣府”,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孟子被封为“邹国亚圣公”,故被称为亚圣公府,是孟子嫡裔居住的地方。据有关资料推测为金元时代所建,经过历代重修扩建,孟府现占地六十余亩,前后七进院落,共有楼、堂、阁、室一百多间。1988年,孟府与孟庙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亚圣庙 摄影/北寒 加冕礼 摄影/北寒 曲阜万仞宫墙外休息的老者。摄影/六月

在这次采风中,正逢孟庙内的“加冠礼” 和“加笄礼”演出,为摄影师们上了一道古文化大宴。冠礼,是华夏民族嘉礼的一种,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冠礼表示男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成年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因此,《礼记・冠义》篇记载:“冠者礼之始也。”《礼记・内则》把一个人的生命划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二十而冠,始学礼”,二十岁,是学习和践行华夏礼仪的开始。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而笄礼,则是中国汉民族女性的成年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女子年过15岁,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朱子家礼・笄礼》载:“女子许嫁,即可行笄礼。”如果年已十五,即使没有许嫁,也可以行笄礼。

沿着摩崖石刻看历史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礼记全文10篇

学习

形容中秋节的诗句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中秋节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中秋节的诗句五言绝句,形容中秋节下雨的诗句。“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2011版课标第二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事实上,当下的课堂不少老师已经关注到文本内容的概括,但

学习

我的女儿叫小可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女儿叫小可10篇,内容包括我的女儿叫小可繁体版,我的女儿叫小可英文怎么读。“呵呵!你的名字真有趣呀!对了!我叫刘冰儿!你叫我冰儿吧!”叫冰儿的女孩笑呵呵地说。“是吗?”我有点害羞的地下了头,问。“我介绍我的妹妹给你认识吧

学习

润肺茶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润肺茶10篇,内容包括润肺茶最佳配方和功效,生津润肺茶。市场上***呼吸系统及肺部病变的保健品很多,但国药准字号新型双复合剂型的药品却很少,属于市场空白点。最主要一点是复方梨汁润肺茶是以天山雪梨为药引开发,这本身对于产

学习

无偿献血倡议书

阅读(14)

无偿献血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己的社会公益事业和爱心工程。无偿献血工作只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才能得以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确保医疗用血的需求和安全。科学研究证明,流动在我们人体的血液具有旺盛的再生能力,每次献出200400毫升

学习

生物八知识点总结模板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生物八知识点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完整总结,苏教版生物八上知识点总结。(1)自然选择的过程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2)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

学习

标点符号练习题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标点符号练习题10篇,内容包括标点符号练习题附答案,标点符号的练习题。A.“激情”源于希腊语,原意是“上帝本色”,这里的上帝本色不是别的,而是指一种持久不变的爱心-恰当的自爱(自我接受)和由此延伸出的对别人的爱。B.古人赏梅,

学习

创城手抄报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创城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创城手抄报简单文字,创城手抄报10个字。4、你给小草一点爱,小草给你一片绿。5、人人动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6、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加快全面小康进程。7、文明创建人人参与,和谐新沂个个受益。8、创建文

学习

仿写我爱这土地10篇

阅读(87)

本文为您介绍仿写我爱这土地10篇,内容包括仿写我爱这土地的作文,仿写我爱这土地第1部分。这遨游太空的神七宇宙飞船,这万世瞩目的北京“鸟巢”,和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辉煌历史……——然后我展开双翅,在蓝天金阳下自由飞翔.为什么我的

学习

物流分公司工作总结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物流分公司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物流年度工作总结集合7篇,物流员工个人工作总结简短。根据公司***的安排,我们组织广大***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真正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员干部

学习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百年孤独读书笔记10篇,内容包括关于百年孤独的十篇读书笔记,百年孤独读书笔记高中。读第一遍的时候,我被完全雷同的姓名,无数的倒叙、插叙给弄晕了,根本不解其义;读第二遍的时候,我把七代人进行了排列,终于使书中的人物对号入座;

学习

卫生系统双拥工作计划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卫生系统双拥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卫计委双拥工作计划,2023年应急局双拥工作计划。(一)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调整充实局双拥工作领导组及成员,明确工作职责。继续落实“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补充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双拥工作网络,层层落

学习

小鸭子历险记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小鸭子历险记10篇,内容包括小鸭子历险记范文一年级,小鸭子历险记优秀范文。“扑通——!”“扑通——!”…鸭妈妈听见声音,回头一看自己的三个儿女不见踪影,顿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嘎——嘎“急切的呼唤让鸭妈妈一下子明白,他

学习

野望古诗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野望古诗10篇,内容包括野望王绩古诗,野望古诗文。春风吹又生的意思是:小草只用轻轻的声音把温和的春风召唤来,一吹,小草自己奇迹般的复活过来又蓬勃地生长了。这说明小草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我希望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

学习

夜来香花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夜来香花10篇,内容包括夜来香花怎么描述,关于夜来香花的纪录片。(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菜根谭全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菜根谭全文10篇,内容包括菜根谭全文及译文完整版,菜根谭第十一则全文。4、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大意】权利和财势,以不接近这些的人为清白,接

学习

食品安全法全文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食品安全法全文10篇,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法司法解释全文,食品安全法十个章节。***卫生部门应当将备案情况向***质量监督、工商行***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以及***商务等部门通报。第七条***农业行***、质量监督、工商行**

学习

三字经全文朗读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三字经全文朗读10篇,内容包括三字经全文翻译朗读,三字经全文朗读童声。语文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我们的阅读教学重讲轻读、重问轻读;朗读目标不清,要求不清;朗读指导无方,效率低。面对三大现状,我们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可

学习

山海经全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山海经全文10篇,内容包括山海经全文解说,山海经十八篇文章。《山海经》堪称天下奇书。它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华古代典籍,从此书内容涉及之广泛,文化沉积之深厚,历代学者研究成果之丰硕,以及当今《山海经》影响之不断扩大等方

学习

礼记学记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礼记学记10篇,内容包括礼记学记译文大全,礼记学记讲解。第三个环节“公共礼仪”,告诉我们在公共场合不要乱打乱闹乱扔垃圾等。第四项,“出行礼仪”中讲到不在电梯里放屁、打嗝,不在电梯口玩耍而挡住影响别人的出入,不在电梯内玩

学习

安全文化论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文化论文,内容包括安全论文100篇,安全文化最佳实践论文。考虑到建筑行业本身的内在特殊性,对建设工程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也更为复杂。因此,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模型,期望从模型要素的构成和相互关系上来揭示建设工程

学习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内容包括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保障,谈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做法。企业安全文化是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建设现代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思路和措施,可以被

学习

SQL Server 2000 全文检索技术

阅读(20)

1全文检索及其发展状况随着海量信息的出现以及计算机存储技术的发展,文献数据库正由书目数据库向全文数据库转变。这一转变使得全文检索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常用的实现全文检索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方法是不对数据库建立索引而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