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全文朗读篇1
关键词:课改 学生朗读 阅读教学
中***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153-01
语文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我们的阅读教学重讲轻读、重问轻读;朗读目标不清,要求不清;朗读指导无方,效率低。面对三大现状,我们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激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朗读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识字量少,注意力和思维等特点的影响,要想顺利完成读书任务,困难不少。因此,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喜欢读书,是朗读教学成功的关键。儿童都有与人交往、探究问题,爱听故事的本能要求,教师可以把这些心理需要迁移到读书上来,告诉他们读书就是和许多有智慧的人交朋友,能带你到神奇之地去玩耍,给你讲最有趣的故事。
二、加强认读训练,为学生打好扎实的认读基本功
认读能力是朗读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认”是“读”的基础,“读”是“认”的熟化,认读训练就是把读书和识字融为一体,使之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相得益彰。低年级的朗读教学要强化认读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切实过好认读关。
1.识读同步,寓识与读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集中把全课生字的音、形、义解决好,然后再开始读课文。而苏教版小语教科书遵循随课文识字的特点,主张“识读同步,寓识与读”,是以读为本,随着读书活动的展开使学生对生字的音、形、义学习逐步深化。
读书先要认字,学会拼音,有了注音,学生就能***识字,教师指导阅读时,主要处理好识和读的关系。对不认识的字,不要全都集中在白板或卡片上完成,而是要放在课文中学,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识字的自动化水平。试想一下,如果用20分钟集中识字、学词,再读书,恐怕书是读不好的;如果用20分钟“寓识与读”,多数学生可以把书读正确、流利,这样,生字的音和义可能也不会存在多大的问题。低年级四本书的课文是全文注音,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时把目光主要集中在汉字上,遇到不认识和记不准的字,再快速扫视一下拼音。教师如果注重教给学生这样一些“认读”的方法,就可以帮助学生大大缩短识与读的距离。
2.加强增大视幅的训练
由于低年级学生缺乏注意力分配能力,且视幅太窄,读书时即使没有生字也可能会一字一顿地读、重读、回读,这就把词语读破,句子读断,难以形成连贯的语流,影响语义的理解。
针对这一现象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和专注的品质。其次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意义整合与分配能力,帮助他们从看一个字读一个字,变成一次看清两三个字甚至五六个字,并能借助插***和已有经验进行意义整合,尽快达到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来朗读。第三要培养学生的断句能力。引导学生借助口语经验逐步提高断句能力,预防两字一顿、齐读中整齐划一的唱读。第四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模块”的积累。对课文出现的新词语,要引导学生有意注意,强化其信息刺激,整合认读单元。
3.范读领路,摹仿入境
解决学生朗读难点,提高朗读效率,范读是最便捷、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范读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讲前范读。一般适合于情境教学的文章。如《三个小伙伴》等。尤其是一年级上学期,第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教师先范读。通过慢速的范读,让学生边听边看课文,或边听边小声跟读,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语言和内容,为自读扫除一些障碍,作必要的铺垫。二是讲中范读。适合于范读课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三是讲后范读。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品位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当然,范读不是教师的专利,充分发挥优等生的示范作用则更具激励性。如果认读不过关,学生在有感情朗读中会碰到种种障碍,直接影响他们情感表达。另外,低年级如果不打下扎实的认读基本功,到了中高年级,有些学生认读仍有障碍,甚至小学毕业还不能过好“认读关”。因此,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既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保底要求,又是难点之一。
三、指导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材料,注重语感的培养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应把注意力集中到语感的培养上来。决定语感生成与发展的核心因素是表象,因此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对词语的理解要与相关的事物表象联系起来
利用课文插***帮助阅读,建立词语与事物表象的联系。同时还要激活W生生活经验,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会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践来理解词意。教师如能善于用课文中的词据激活学生脑海中的生活画面,鲜明的语感也就产生了。
2.用课文中的语句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画面
朗读时要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在头脑中“过电影”,呈现表象和画面,通过国课文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画面,使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情景、场景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3.用课文的意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
能边读书边在头脑“过电影”呈现课文的表象和画面,是读书的一个层面。能把直接摆进去,走进课文情境,又是一个层面。教师要指导学生边朗读边走进课文的画面和意境,甚至可以把自己化为文中人物,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四、注重朗读评价
朗读评价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多给予恰当的表扬,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微笑和鼓励,少一些单一的评价及评判。学生们一旦树立了能读好的自信心,自然会读得更精彩。教师要用心聆听学生的朗读,切实发现他们朗读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都给予肯定。学生们在教师的鼓励中会树立自信心,读的兴趣就会更高。
五、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
三字经全文朗读篇2
【关键词】朗读;语文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朗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可见,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完成阅读任务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朗读是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的过程,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活动,是融合了感受体会、理解领悟、情感释放等主体与文本间构建的对话。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有助于情感的传递,使学生能深入作品内部,与文本相互沟通,产生共鸣,使学生获得知识,达到甘美享受,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朗读教学法应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要贯穿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
一、朗读之于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语感,增强运用能力,有赖于朗读
《课标》再三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何谓语感?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必由之路,也是关键所在。从古至今,朗读教学法历经考验,堪称经典,备受推崇。如清代教育家曾国藩在《家训》中所言:“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字觉琅琅可朗矣。”没有语感就谈不上理解,更谈不上运用。智者所见略同,叶圣陶老先生也认为:“多读作品,当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张志公先生亦大力倡导――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至此,朗读对培养语感,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作用已无需多言。
(二)深解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得益于朗读
美国心理学家布莱克斯利在《右脑与创造》一书中说:“在中国,例如用看和说的方法来阅读就是必需的,因为那些字词不表语音。”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字是由形、音、义组成,书面文字只表达形与义,单单看书是无法体味到汉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独特魅力,只有三者结合,才能全方位地体验文本。这里的“铿锵有力、抑扬顿挫”便是朗读的特效。阅读分析固然能显示理性的智慧,也最终得到合理的判断,然而缺少了朗读,难免苍白。朗读是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中生活气息的直接感受,是直面作者的对话,是走进作者心灵深处的金钥匙。读一读,念一念,会自然勾起类似的生活细节的回忆、联想,获得情感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层次地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涵。
(三)爱上阅读,提高审美情趣,离不开朗读
有人向著名作家曹文轩请教:“究竟有什么办法让孩子喜欢阅读?”曹先生答道:“朗读――通过朗读将他们从声音世界渡到文字世界。”一个孩子,起初对阅读毫无兴趣,家长、教师反复强调阅读的意义,他们可能仍是无动于衷。假若让他聆听一段优美的、感人的、智慧的、扣人心弦的精彩片段,效果会如何?被吸引而惦记,很想先睹为快……还有什么方法比朗读更能激发孩子对阅读的热爱?朗读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材中不乏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把内隐情感外显化,抽象情景直观化,让学生从抑扬顿挫的声音中与作者高低起伏的感情中达到共鸣,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综上所述,朗读既是传统的又是经典的学习语文的法宝,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却似乎一直扮演着尴尬的角色。
二、把朗读之脉,疗语文之疾
(一)口头重视,行动忽视,朗读实属鸡肋
我们以最有代表性的优质课为例去审视朗读。首先,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量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朗读的时间,即使偶有朗读穿插,也会给人以“雁过无痕”之感,浅尝辄止。如预习性朗读,要求学生通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这看似是在为落实《课标》中“能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奠定基础,实际上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老师匆匆叫停,马上转入下一环节。朗读成了教学中的过渡。如此看来,连“正确、流利”都难以落实,何谈“有感情地朗读”?实际上,这样的朗读只是为了丰富教学方法而采用的点缀,或是为了听课需要而制造声势的工具。其次,朗读没有系统计划,方法指导不到位。多数情况下,教师布置的朗读任务没有系统的计划,缺乏目的性。有时也采用什么演读法、声情并茂法、“摇头晃脑”法、配乐朗读法、创设情境想象朗读法等等,看似新颖有趣,却往往因为指导不到位,为了朗读而朗读,导致学生读得索然无味,无所适从,甚至矫情做作,流于形式。那么,常态课中就更是难以听到琅琅书声响于耳了。如此现状着实堪忧。朗读教学若是一直以鸡肋的命运发展下去必然会消磨学生的兴趣,破坏语文学习的美感与气氛,制约学生的语文水平,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追根溯源深反思,想方设法为朗读
《课标》反复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清代著名教育家唐彪也早就有言:“文章读之极热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如泉涌,滔滔不绝。”但许多教师、学生对朗读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入。一方面,语文学科考试以书面化的语言形式进行,有声的口头语言并不在其中。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应试教育和升学率的控制下,大多师生认为只要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好就行了,像朗读这种小火慢炖的教学短时不易见效,很自然地被忽略跳过。另一方面,教师朗读水平不高,能力缺乏。北大教授孔庆东曾说:“我最拿手的功夫其实不是讲解,而是朗诵和吟咏,乘法口诀我都能朗诵得让你肝肠寸断!”叶圣陶又言:“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试想,我们征战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有无“朗诵得让你肝肠寸断”的时候?学生是否觉得朗读是“一种享受”?答案是很让人为之羞愧的。其实我们本身就缺乏应该必备的朗读能力,自然就读不好,不敢读,无法给予学生正确的方法指导。如此一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将从何说起?
固步自封显然不是心系语文教育者的追求,唯有不羁现状、求真、务实,才能将语文教育臻于完美。
三、还原朗读在教学中的地位
首先,更新观念、培养兴趣。
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长期一贯、系统重要的任务之一。要落实好诵读教学,就要吃透《课标》精神,充分正确认识朗读以及朗读教学的内涵、意义及朗读对学生语文素养乃至整体素质的提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身为一线教师,我们不仅要更新观念,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也应不断学习,研究有关朗读的理论,切实练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我们的激情唤醒学生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兴趣。英国教育家威廉亚瑟说:“平庸的教师是讲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先让我们做个优秀的教师吧。亲自范读。教师现场版的范读往往具有真实感、亲切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不仅让学生听到了美的声音,还能通过手势、表情、眼神等体态语将美的形象、美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还记得我在执教《春》《紫藤萝瀑布》等美文的情景,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不知不觉间就将学生引入文本,领进作者内心,他们和着老师的节奏一起陶醉其中。此时便觉得能成为语文教师实属幸事。名师于永正所言 :“朗读好了,备课就完成了一大半,师生都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一定是充满情趣的,一定是充满灵性的,也一定是有效的”。
其次,措施得力、指导有术。
检验措施是否得力,需看教学是否求真、务实。若还是被片面追求升学率所羁绊,被守旧的授课模式所束缚,不能把朗读贯穿在各教学环节中,没有还原朗读在教学中的地位,那朗读还是原来的镜中花水中月。只有将朗读教学的实施与课标的教学理念、目标融合起来,进行系统全面的训练,才能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水平。
三字经全文朗读篇3
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朗读习惯的养成,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方式,但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不少阅读课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朗读训练,繁琐的分析,多余的提问,占去了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即使读,也是为讲这一段,而让学生读这一段,笔者认为,这种为讲而“读”,不是读的训练。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可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去读、去悟。因此,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训练。课堂上要给学生多读的机会。
(一)要把朗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教师要把熟读每篇课文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达到正确地读、流利地读这一基本要求。通常情况下,阅读课可分为三个步骤:
①初读。通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②细读,要抓住重点句段,寓分析于朗读中,以指导朗读进行分析。
③精读。即品评语感,欣赏课文精华。如《草原》第一段所描绘的是一幅辽阔壮丽的蒙古草原美景,读来琅琅上口,读后令人兴奋,余味无穷。像这类课文,教师不必多讲,而应让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在评品、欣赏中,情感得以升华。
三字经全文朗读篇4
[关键词]朗读 学生 能力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教学方式。根据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致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朗读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1朗读是培养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等。如前所述,学生发展语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中“内化”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读,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文变为身内之物,并积少成多,这就成为写作的资本。”他又指出:“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读书时就把辨形释义、正音、识字有机结合起来,便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洗练语言,规范口语,能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
2不断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有一次,我教《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跟学生说:“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学生是积极地参与表演和模仿活动的,给他们营造一个情境,他们就会在情境中绘声绘色地进行表演,伴随着的朗读训练就会简洁高效。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对于这类文章,可以让学生担当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通过对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表情进行模仿,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了理解,那么再回过头去朗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能很好的把文中的感情表达出来。一开始,学生有可能顾此失彼,注重了演的形式,又忘了词。这时,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诵读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反复朗读默读,相得益彰
三字经全文朗读篇5
1、落实课标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2、坚持以读为主——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3、控制师生活动时间——有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全员参与,激励学生口、手、眼多感官参与教学活动,重点关注中下等学生。
4、体现先学后教,顺学而导——践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5、教学目标集中,教学结构简明。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突出语言教学的实效性。
6、阅读与识字同步,识字写字与朗读并重。以朗读训练为明线,以识字写字教学为暗线,组织教学活动。
7、注重当堂训练,及时反馈,减轻师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8、强化教学组织,运用高效阅读课之法规范学生行为。丰富教法,激发兴趣,吸引学生内心。
二、基本流程
采取“三读一写”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一读:读正确,初识生字
二读:读流利,熟悉生字
三读:读出情味,巩固生字
一写:指导书写,掌握生字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任务:
掌握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操作步骤:
(一)、课前说话训练。
(二)、激趣导入:方式:根据课文特点可采取多种方式引入,如“课题入手、***片引入、音像引入、学习目标提示、设疑激趣”等。 要求:恰当、简短、有吸引力。
(三)、初读课文、初识生字。
目标任务: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正确地朗读全文。
基本步骤: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第一遍: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第二遍: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识字。
(1)借助拼音自主拼读生字词。
(2)检查正音:借助课件、小黑板、生字卡片等媒体集中呈现本课生字生词,采用教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读音是否正确,强调和提醒容易读错的字音。
步骤:检查认读去掉拼音读去掉熟字读
(3)帮助加深:联系学生生活和学***验,想一想,哪些字已认识,怎么认识的?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4)与同学合作认读。可采用同桌、四人小组互考互认等方式进行。
(四)、再读课文,巩固生字。
目标任务:读通顺、流利,做到不添字,不丢字,不指读,不唱读。
基本步骤:1、读全文,在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2、检查读文,反馈生字词掌握情况,指导读法。方法:逐段(句)朗读,并指导读法。根据段落特点(比如:生字的密集度、朗读的难易度、在文中的重要性等)可适当采用指名读、范读、赛读等方式进行,直至读得通顺连贯。3、限时自主读文,读流利。
(五)、***文对照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交流收获。
(六)、指导书写,掌握生字。(不少于10分钟)
可根据本课识字量选择二分之一要求书写生字指导书写
基本步骤:观察提示范写仿写展示评价书写。(注意指导对字形的分析)
要求:重点指导难写的字,包括字的笔画笔顺、结构摆布、关键笔画、大小等。强调正确写字姿势,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1)先在书上描写才学的要求写的字。
(2)再在本子上抄写这些生字,每个字写1—3遍,并组词、说话。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任务:
(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中感悟重点词句,积累语言。
(2)巩固字音、识记字形,掌握要求书写的生字。
二、操作步骤:
(一)课前说话练习
(二)复习导入。
1、可采取开火车或者其它简单易行高效的方式抽认生字,并口头组词、扩词;听写上节课写过的字。
2、读文回顾课文内容,导课
(三)深入读文、感悟。
1、自读自悟
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根据短文特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文结合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2、反馈交流,指导朗读。
(1)学生汇报自读自悟情况,相机指导朗读,重在渗透朗读方法。
(2)在反馈中根据课后习题、进行仿说、仿写重点词语和句式。
3、练读:运用指导的朗读方法自主练读、小组合作读等方式进行感情朗读。
4、反馈练读效果:可采用指名读、赛读、男女对读等方式。
5、赏读:抓住课文中优美的词、句、段读,感受语言的优美。
(四)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根据课后习题积累。
2、抄写、仿写优美的句式。
3、推荐课外读书篇目或短文。
三字经全文朗读篇6
一、朗读训练的功能
1.朗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语言是一种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远远超过了学生默读、教师讲解等。朗读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逐渐建构、完善一个处理语言的“格式塔”,从而把语言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
2.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的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此外,课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仅凭默读和教师的讲解固然也能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辅之以朗读这一重要的声音因素,使几种器官并用, 就可以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也能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
3.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等。如前所述,学生发展语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中“内化”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
4.朗读可使学生受到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在朗读课文过程中,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会受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熏陶,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二、朗读训练的要求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正确地读,是指朗读要用标准的普通话,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得正确、清楚(声母、韵母要读得准确,调值读得要“到位”),做到不落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唱读(拖尾韵)。流利地读,是指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读得通顺流畅,不顿读,不读破句子,不中断朗读,并能根据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定合适的朗读速度。有感情地读,是指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准确读出词语、句子的重音,能正确处理语法停顿、逻辑停顿,语速合适,节奏自然,能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语调。
三、朗读训练的原则
1.整体性。
朗读训练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是吸收和表现相统一的过程。朗读训练是听说读写的整体性训练,需要综合运用字词句段篇等语文基础知识。要充分发挥朗读训练的作用,就必须处理好朗读训练与其他语文训练、教学方法、阅读形式的关系。
(1)朗读与理解的关系。
(2)朗读与讲解的关系。
(3)朗读与默读的关系。
2.层次性。
(1)阅读教学的不同阶段,朗读训练的目的、要求不同。初读课文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主要内容,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分段讲读课文时,朗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学习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的。
(2)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朗读训练的要求和指导要有所不同。基础较差的学生朗读时可能出现读错字音、读破词语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一些字词不熟悉、不理解。教师应帮助他们掌握生字生词,朗读的要求应着眼于正确、流利。有些学生虽能比较流利地朗读,却读不出感情来。
3.实效性。
(1)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朗读训练的安排要合理,目的要明确。什么时候进行感知性的朗读,什么时候进行理解性的朗读,什么时候进行表现性的朗读,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学生实际等因素作细致而科学的安排。此外,还要把握住朗读训练的恰当时机,一般在学习课文重点句或重点段落时进行朗读训练。
(2)要重视和加强具体的朗读指导。阅读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我们经常发现有的教师在学生朗读课文前只是说“我们要带着喜悦的感情朗读”,并认为这就是朗读指导。其实,严格说来,这不是朗读指导,而是朗读要求。学生之所以读不出感情,常常不是因为不知道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而是不了解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情。教师应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在朗读技巧上给予具体的指导。
参考文献
三字经全文朗读篇7
关键词:诗歌诵读;经典教学;小学教育;策略方法
中***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05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3.032
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以基础夯实为主,中年级教育让学生接触到我国的基础文学内容,感受文字的魅力,高年级教学则主要锻炼学生的阅读、赏析、理解、记忆等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字语言的敏感性,所以在中高年级阶段,加强语文经典诵读的方法则显得尤其重要。
一、经典诗歌诵读的概念及范围
传统意义的诵读概念相当广泛,主要包括读、诵、背三个方面。细分下来“读”包括有朗读、范读、齐读、自由读、听读和配乐朗读;接下来熟读成诵,“诵”包括朗诵、吟诵和诵读;最后才是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概念“背诵”。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且讲求学生学习的过程,并非在读一遍后就要求背诵,而是需要学生经过反复的理解、熟读之后再朗朗上口。
二、经典诗歌诵读的目的及价值
(一)传承经典文化
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而诵读我国经典诗歌即可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不仅利于教学,利于培养学生习惯素养,还利于传播我国的优秀经典文化。让学生从小就有继承发扬优秀文化的意识,塑造学生的人格。
(二)健全学生发展
通过诗歌经典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学生对文字语言的钻研精神。通过经典诗歌的学习,提高识字能力、对语文的敏感性、提高个人写作能力,同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注重表达,还能够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激发兴趣爱好的培养
通过诗歌文学的接触,能够培养学生对古文字的热爱和研究,激发学生对国学内涵的积极热情,这使得学生不但能够学习课本的内容,还能够让他们广泛研究相关联的经典作品。
三、经典诗歌诵读的方法及应用
(一)出声朗读
从早读开始就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诵读,例如先全班齐读,共同吟诵之后,由课代表领头进行范读,可以根据录音进行,也可以让课代表领头进行全班朗读。最后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感兴趣的、要背诵的相关篇章。只要读出声音、融入在班级气氛中,熟悉之后便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逻辑顺序,利于学生完成背诵。
(二)课堂朗诵
课堂上的诵读方式则更加多样,例如教师可抽问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诗歌或经典文章;也可以让小组成员共同朗读,每人分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还可用玩游戏式的连接法来朗读诗歌。同时课堂朗诵还可以将学生分大组进行共同吟诵、小组内部背诵的方式等。
(三)理解式背诵
从教学的开始就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消化内容,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理解,例如《泊船瓜州》这篇诗歌的教学,教师首先给学生描述写作背景,将画面感展现给学生。其次能够通过诗眼“绿”来体现整首诗的手法,形容词作动词,“又绿”二字的运用让诗歌有了韵律,灵动了起来。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又体现了作者心中的思乡之情,结合作者的情绪给学生进行指导,不断提出关键词,让学生潜意识里得到共鸣感受,这样在背诵时就能够想起关键词、关键的感情,从而更利于记忆。
四、经典诗歌诵读的策略研究
(一)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新课标对诵读的意见是“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方面逐渐增加难度。”不能够简单地评价“很好”“一般”“良好”这样大范围的形容,而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题材、阅读数量等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还应该建立奖励体制,对阅读累积量多、朗读质量高的学生予以奖励,对富有感情、主动表现自己的学生予以表扬,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二)教师的正确指导
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人物,注重教师个人的阅读素养和习惯,具有大量阅读的基础并能够进行专业指导、兼并标准发音、正确的停连和重音、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教师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的身体力行和专业魅力才能够给学生更好的引导和帮助,用自己的言行指导学生并促使学生模仿,提高个人素质。
(三)注重氛围营造
能够多采用活动的形式带动学生的感受能力,通过配乐朗诵比赛、诗歌经典主题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带动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还可建立传统文化长廊来给学生创造经典文化环境。
(四)家长全力支持
家长的言行是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家长的全力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家庭教育重视传统文化的训练,能够给学生营造更有效的学习氛围。在经典诗歌文化方面,家长可以和学生一起诵读、一起学习、一起背诵,建立经典诗歌的阅读笔记,时常翻看,父母还能经常提问自己的孩子并和他们一起收看纪录片、一起查找相关文人的资料等,这些形式都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树立学生的思想意识。
大文豪朱熹指导学生的诵读方法是不赞成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做到眼、口、心的一致活动,不漏读、不倒读、不添字、不减字、用心去读书,便能够做到熟记于心、朗朗上口。诵读不是目的,而是学习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感知,是对经典的良好传承,也是诵读经典的最初目的。
参考文献:
三字经全文朗读篇8
一、重点朗读,直接强化记忆
地理教学中最常见的朗读方式,是教师让学生画出文本中的重要内容,大声齐读一两遍,这样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提醒学生:这是需要记忆的东西。同时,这样还能把那些思想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生的注意力拉回来。但这种简单重复性质的朗读并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是表面的强化,学习结果既不长久也不深刻。比较好的做法是,让学生把文字转化成有意义的内容,即给足时间让他们自主学习,学生提问不够明白之处,教师引导理解,然后检查他们阅读文本的结果。经过这个过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朗读重点内容。虽然地理课上的朗读不必过分强调朗读技巧,但如果学生真正深知了文本的含义,有意义的朗读会成为强化记忆的有力手段。«世界语言和宗教»教学的知识目标有两点,一是借助地***说出世界上通用的六种语言(汉、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及分布地区,二是了解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地区。在教学时,对重点句子或句群,笔者都会让学生结合***、表理解后再进行朗读。如教学“世界的语言”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引导学生根据47页的世界语言分布***和后面的文字,填写如下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记忆内容。
二、整合朗读,理解提炼的要义
整合朗读是指对教学内容进行要点提炼后对重组新句的朗读。这种整合朗读比直接朗读原文更上了一层楼。初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点包括的内容繁多、复杂,如果直接朗读原文,学生会因为内容多、句子长而产生厌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理解提炼的要义是关键。教师可先让学生朗读原文,使其对教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提炼关键词、重构句段,完成将知识内化于心后又外化为言的过程。如七上第四章的«天气和气候»一课,其中一个教学目标和重点是区别天气和气候两个概念,学生自己看教材似乎也能懂,但一离开教材进入实际判断,他们就可能会判断不准。于是,笔者首先让他们自主阅读,然后要求他们提炼出关键词“天气、短时间、多变、晴雨、气温、风力、气候、长时间、稳定、冬夏”等,接着让学生用两句话说出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笔者先进行了示范:“天气时短多变化,气候时长较稳定。”学生认为不顺口,便重新进行了总结:“天气短,阴晴雨雪风热冷气候长,多年平均四季稳。”“天气阴晴冷热风,气候春夏与秋冬。”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自己编的顺口溜,随后,全班进行评判、筛取,选出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一个。学生从整合朗读中既找到了极大的乐趣又记住了知识点,一举两得。
三、延伸朗读,强化拓展运用
三字经全文朗读篇9
关键词: 小学朗读教学 有效性 朗读训练
在创新的朗读训练中,“朗读”不再只是念书,它成为一种训练活动,一种阅读活动,一种文学活动,一种情感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朗读,是让同学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语文实践活动。那么如何让朗读变得更有效,更富有内涵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小步轻迈,层次细腻
所谓“小布轻迈”,就是将原来比较笼统的“大家有感情地读起来”之类的朗读要求,细化为几个详细的有步骤的朗读训练活动。即经过多个小步骤的训练,完成一次课堂朗读教学目标。例如我在指导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长城和运河》的朗读训练时,就采用层层推进、扎实训练的方法。
第一,朗读诗,就要表现出诗的音乐美,这第一要素是把节奏读好。课堂上我先给孩子们示范朗读。然后指出:诗句中按音节或意义有规律地短暂停顿叫做节奏。接着让他们自己试着读读,体会节奏。
第二,节奏读好后,就要让他们注意读好诗中较大的停顿。例如本课中“我驾驶着飞机”、“一个奇异的景象”、“东起”、“西到”、“是谁”,这些词语后面需要较大的停顿。我依旧要给他们示范朗读,然后指出:为了突出语意或情感而作的较大的朗读间歇叫做停顿。接着他们自己朗读,体会。
第三,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要想朗读得抑扬顿挫,就必须要把重音读出来。本课想要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所以在“人间奇迹”、“中华民族”这些词音上要读得重些,表达情感。这种重音读法,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学生也基本能朗读出来。
第四,把诗的韵脚读好。诗是讲究押韵的。什么是押韵,三年级的学生还不理解,所以需要教师讲解一下:诗句中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结尾,就叫做押韵。例如在这首诗每行的末尾“天”、“前”、“蜒”、“关”、“篇”、“先”都押“an”韵。我把这几个字的拼音标注一下,学生就能大致了解,之后他们在朗读练习的时候就也就能感受到。
就是这样的课堂朗读训练步骤,我认为是比较层次分明的,内容扎实的,同时也体现了渐次推进的过程。而且教学之后学生的反响也较好。他们感受到了朗读的魅力,开始有点喜欢朗读。我想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兴趣更为宝贵。
二、角度精细,过程生动
角度精细,指的是从课文教学的角度来组织好对课文的朗读。在新课标创新设计的要求下,这样的朗读也完全摒弃了原来笼统的要求,而是变化为每次的朗读都有具体的细腻的角度要求。曾听一位特级教师上《口技》“朗读课”,她的教学流程设计是这样的:
第一次读:要求学生读得流畅响亮,人人出声。大家读得沸沸扬扬,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并初步感知了课文。
第二次读:要求读得字正腔圆,主要训练朗读第一段。教师先为大家示范朗读,然后学生学读。这里的“字正腔圆”主要用于表现文中的气氛,为全文的朗读定下一个基调。
第三次读:要求读得层次分明,从理解段落层次的角度训练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同时训练学生的段落分析能力。
第四次读:要读得有情有境。朗读第三、四自然段,老师先示范朗读,同学们体味文中情境,然后通过自己的朗读将其表达出来。
第五次读:要读得有急有缓。这里重点朗读第四自认段,先急后缓,读出文中着火后又灭火入睡的情景,读出段中的层次。
这位教师的朗读教学要求具体,角度明确,覆盖周全,活动充分;加上形式的变化与调控手法的运用,场面的活泼可以想见。所以多角度的朗读,学生自然就体会到文章层次,内容情感。当然这是初中课文的教学设计,有些深度。对于小学教学设计我们则需要加以斟酌,使其更简洁明了。
三、听读结合,形式活泼
在课堂上既有朗读训练的要求,又有听读方面的要求,读中有听,听中有读,读读听听,听听读读。这样的设计才能优化教学节奏,丰富学习内容。例如在设计苏教版三年级散文《荷花》的教学时,我就采用听读结合的方法。
第一,美美地听。首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听的时候要联系你生活中见到的荷花的景象,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请同学们听录音读课文。这次听的时候要注意感受文中描写人物的“真情”,同时要轻声地跟读。在那样安静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不由地随着教师的语言而飞驰,一张张小脸蛋上浮现出一丝丝微笑。我想这就达到了结合自身经验,感悟语言文字的良好效果。教师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学生更应该在课堂上读起来,对于那些富于情韵、寓言优美、朗朗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唱、或记背,在这样的活动中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第二,美美地读。第一遍,重在整体感受,注意语音饱满,圆润,即放声朗读。第二遍,重在体味情感,注意句子的节奏、停顿、快慢。第三遍,重在进入情境,注意语气的抒情性,全班在音乐声中朗读。
这样的教学过程表现出听中有读、读中有听、听听读读、熏陶感染的特点,学生活动非常充分,教学过程非常细腻。尤其是在配乐朗读时,学生那认真、投入的表情,让我的内心充满教育的喜悦。
三字经全文朗读篇10
【关键词】朗读 语言 艺术教育
***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要求。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的经验和体会,认为阅读本意既包括阅(用眼看),又包括读(朗读,出声)。但在学校教育以及日常生活中,往往对于读的环节重视不够。笔者曾经使用过多家权威出版社编的“自读课本”“阅读书目”,但在前言中,都没有明言朗读的。近期,笔者与艺术教育界一些有识之士接触,并谈到艺术教育的视觉和听觉问题,都认为在艺术教育中,视觉艺术受重视的程度远高于听觉艺术,而朗读在听觉审美领域的作用更是长期受到忽视,由此可见,朗读是需要重视的。
每个孩子从小学习的一门课程叫做语文。这门课程应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其是人与人交流接触的基础,是人之为人,实现社会化的基础,是人类接受文明传承的基础。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说:“从我们生活的开端和意识的萌芽状态起,语言就围绕着我们,它伴随着我们智力发展的每一步,如果没有语言的媒介,人就无法生存。”[1]语文是传授语言的课程。语言与语文当然都应该包含着说话,不但有文,还要有语。从牙牙学语到琅琅书声,其实是古来学习的必经之路。从起源的意义上讲,当是先有语,而后有文,二者相互依傍,从文明的长河中流淌至今。然而,就像有些事物会走向异化一样,本来是生活中交流第一需要的“语”,其重要性反而逐渐下降。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成为文人从仕的根本途径起,天下士子一心只在策应的八股文,谁会在朗读上下功夫?当代的课堂上,低年级尚存书声,而到应试的高年级,更别提高考埋头时,则全无了“读”的踪影。不像外语教学还有个听说读写的四部曲,有考试听力的紧箍咒。到了数字信息新时代,有人认为,只要点击、只要读***,语言的湮灭都是早晚的事。所幸教育工作者已经注意到了事态发展,并力***扭转它。在***颁布的《语文新课标》中有一段话“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深刻的熏陶”。也有些语文老师其实从未放弃过对于朗读教学的探讨,但是从全社会的层面,从目前语文教学的整体层面看,朗读还远未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和要求的效果,更遑论把其作为学校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去对待和施行。
对于朗读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看。
一、朗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增强学生的艺术情感
首先可以从语言文字和文学的起源来看。文学的起源和发展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无论从劳动起源说还是从巫术起源说的不同学派,都不会否认有声语言的起源先于象形文字、有声的歌先于文字的诗。在文学的起源阶段,其就与声音艺术有着不解之缘。从民歌到诗到散文的起源路径中,韵律、声调、节奏等声音的元素在创作和传播文学中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最重要的两种文学形式诗歌和散文中,是吟诵推动着它们的发展。也只有通过吟诵,才能更深入地体会这些作品深含的意蕴。游国恩教授等人编著的《中国文学史》指出:“散文本来不用韵,但它在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也要求简短,精炼便于记诵,所以往往有节奏、有韵调而寓于诗的味道。”[2]由于以文字描述声音艺术之难和古代缺乏技术手段的记录,古人的吟咏、诵读往往缺乏流传,这一点还不如入“歌”的曲调,应该算是一个遗憾。今天的语文学习中,以诵读来恢复和挖掘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一个词语的升调和降调、重音和轻读,往往对一个句子的语意有着不同乃至相反的表达和诠释,在我们挖掘语境时,朗读会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
再次,朗读的过程是我们体味作者情感和作品内涵、意蕴的有力手段。曾
国藩在其家训中倡导“读”书:“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气概,非密咏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其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咽喉相习,下笔时必有句读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颂矣。”[3]此言可说对读、悟、作三者关系有深切的体验和深刻的解读。今人钱理群是鲁迅研究学者,他说:“我的直觉是,鲁迅的作品不能只是默看,非得朗读不可,他作品里的那种韵味,那种浓烈而又百转千回的情感,那些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都需要通过朗读来触动你的心灵。讲鲁迅作品,最主要是读,靠读来进入意境,靠读来捕捉感觉,产生感悟,先不要去做分析,追问什么象征意义,而要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其中的韵味、气势,这是接近鲁迅内心世界和他的艺术‘入门’的通道。”[4]不同时代的文人对朗读在作品理解中的重要意义都有相通的论述,这对于教育不能不说是必要的提醒。
二、朗读帮助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性,提高学生审美素质
对于一般的艺术教育,审美是其基础也是其核心。朗读具有通过文学的审美进行艺术教育的特殊功能,是通过字词及其组成的词汇、句子的发音而进行的。著名美学家朱狄说:“文学和其他艺术的区别,首先是媒介材料上的区别,词不像雕塑那样去使用一种石头、青铜之类的惰性材料,词比起声音来还要显得透明些,也就是说词所传达的符号不再需要思想,它本身就是思想”[5]“因为文学的媒介是词,这是文学所特有的。造型艺术中视觉形象的美,音乐中听觉形象的美,在文学中是不存在的,词只有当被朗诵的时候,它才诉诸听觉,而只有在词的组合本身显示出一种韵律和节奏感并被朗诵时,它才呈现为听觉的美。”[6]“诗的声音所具有的愉快的价值,只有在我们听诗朗诵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而在把它作为一种语言来看的时候,这种愉快的价值则是感觉不到的。”[7]朱狄在其关于文学审美的论述中不吝笔墨谈到朗读的作用和价值,从中我们可以体悟出以下几点。 第一,朗读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是不可缺少的,其不仅有助于开掘作品的思想内涵,而且有助于教师(特别是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内涵,感悟文学作品的美。朗读是联结文学作品的艺术内涵与人们的艺术体验的桥梁。
第二,朗读是一种特殊的审美途径。其不同于对美术的视觉形象审美,不同于音乐的听觉形象审美,不同于文学的思维形象审美,却又是把这样一些审美途径联系起来、综合起来的审美。在朗读中体现了文学的词、句之美以及篇章的思想、内容之美,而这种体现以声音、节奏的高低急缓、抑扬顿挫的变化给人以听觉的感受,在头脑中激发起视觉形象的浮现,思维形象的蔓延。
第三,朗读的特殊功能使其成为可以发挥独特作用的艺术教育手段。朗读发挥着有别于音乐的听觉形象审美的作用,可以平衡视觉形象教育和听觉形象教育的差距,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其可以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的课堂和课外,大大拓展艺术教育的时空领域,使审美素质教育更为普及,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在朗读作品时体悟到作者的审美情感,并且更丰富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从而创造性地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
朗读对审美养成与提高的作用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得到了支撑。实践中,有一些语文教师坚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教学,取得了实践经验,也发表了一批成果总结。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院长鲁景超教授致力于把朗读的体味推广到教学实践中去,并举办了14届“齐越朗诵艺术节”。她曾以朗读中学语文课本中朱自清先生的《春》举例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面对如此生动传神的画面,我们的注意力怎么还能停留在排比、拟人等技法的运用上呢?当抛开种种功利的心理,静下心来认真感受并放声朗读的时候,透过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文字,我们不能不被那天人合一的景象和生命的激情、张力所感染、所陶醉。”[8]理论上,波兰美学家英伽登把文学作品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语音层、第二层次是意义单元层,第三层次被再现事物的客体层次,第四层次***示化外观层,第五层次是文学作品中可能存在的“形而上的特质”,在第四个层次中需要读者和观众的积极参与,把他们全部经验和能力汇合起来,按照有意识的形式进行综合的,以想象力去弥补的活动。“即在艺术创造过程中,公众,也就是‘他者’,总是以某种形式在
里,这就使我们获得了研究艺术家主观性问题的新方法。一件艺术品不再单方面地依赖于它的创作者。”[9]朗读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说明读者是如何与创作者联系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很好地诠释了“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
三、朗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巩固学生的文化精神,建设学生的精神家园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世界上,面对占据优势地位的西方文化,中华文化如何保持自身的***性并在青少年中传承,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汉语的走向和作为从某种意义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的重要性,我们前文已经引过卡西尔的话:“如果没有语言的媒介,人就无法生存。”语言学成为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显学,索绪尔的一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风靡学界,影响了语言学、哲学、美学及多种社会科学。这种现象反证了语言的基础性地位和重要性。汉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之林中的一株大树,它***发源、成长于中华大地,是五千年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的纽带。除了独树一帜的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文字外,汉语的字词丰富、严谨、准确、生动。语法的规范与灵活普适,它的读音元音众多,声调抑扬,读起来铿锵与悠扬的转换、喜怒哀乐的表达全部得心应手,心领神会。维系着中华民族统一、团结大任的汉语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强大根基。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中西方文化激荡的形势下,在市场经济多元化的大潮中,汉语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鲁景超有一段让我们振聋发聩的话,她说:“汉语正在面临着空前的挑战。物质文化的诱惑加之西方国家殖民文化的侵蚀,使泛娱乐的语言营造出嘲笑庄严的语境,使消费逻辑与文化逻辑、当下与长远、雅文化与俗文化、日常化与审美化、琐碎庸俗与艺术内省、规范与反规范偏激的冲突日益激烈。视听语言充斥着信口开河、滑稽无聊的表现,网络词汇让人莫名其妙一头雾水,说一口流利的外语往往让人钦羡不已,汉语蹩脚一点倒显得无足轻重。南腔北调、阴阳怪气的语言面貌。不知所云、不伦不类的语言表达,任意篡改的词汇,形同虚设的语法,将汉语这原本值得我们炫耀的瑰宝有可能沦为文化崩溃的软肋。有识之士担忧,长此以往,我们的语言能否再葆有汉民族的精神和魅力,中华文化生命之花果是否终会飘零,遭受无家可归的命运?”[10]
这番话沉重但是真实,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责任重大的命题。当汉语言面临着信息化、功利化、娱乐化的挑战时,我们如何应对和突围,如何守护语言家园。我们想到了朗读的作用,通过规范的朗读保持语言的纯正;通过使下一代学会朗读,养成朗读的习惯,使语言得以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通过朗读名人名篇、经典作品,感悟其中的文化积淀,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使下一代体味民族文化的精深,民族语言艺术的优美,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血液中永远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这也正是艺术教育在学校的功能之一。
朗读有如此重要的艺术教育功能,笔者认为全社会都应该重视朗读,社会各界应多组织各种朗读活动,媒体应开设栏目,推荐宣传朗读,更重要的是***门应更重视朗读在学校语文等文科教学中的作用,培训师资,保证语文教学课程中朗读的数量和质量,真正促使朗读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素质教育而非应试教育的角度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准。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m].耶鲁大学出版社,1979.
[2]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卷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3]曾国藩《家训·字喻优泽》.
[4]钱理群.钱理群中学讲鲁迅[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5][6][7]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8]鲁景超.设立全民朗读日断想[j].现代传播,2010(5).
[9]j.m.布洛克曼.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内部发行)198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三字经全文朗读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