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策划案10篇

高尔夫策划案篇1

展览主题:高尔夫旅游产业发展

展览时间:2010年x月x日----2010年x月x日 9:00----17:00

展览地点:xxx展览中心

组织机构:主办单位:xxx高尔夫公司

展览范围:

高尔夫旅游产品: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用具、高尔夫服装、高尔夫模拟器,高尔夫配件、高尔夫商店装备、发球练习场及室内果岭、室内高尔夫、高尔夫观光、高尔夫专业书刊、高尔夫杂志/出版商、高尔夫培训书籍及音像制品、高尔夫球场设计公司、高尔夫球场建设公司、球场风景、建筑设计师、高尔夫球场配件、园林设计、园林雕塑、温室设备、园林喷泉、土壤改良剂、土壤介质、园林机具、草坪配件及其服务、园林机具维护等系列高尔夫产品及与高尔夫旅游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产品或业务宣传。

观众范围:

高尔夫运动用品及服装的专业采购者、开设高尔夫商店的高尔夫球场运营商、体育用品零售商、大型商场采购部、邮购零售商及有意交流高尔夫运动用具、服装、配件、商店装备、发球练习场及室内果岭、高尔夫观光、专业书刊及高尔夫杂志等各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士。

展览宣传:

一、 展览宣传

深入剖析高尔夫旅游产业的优势特点,制造产业新闻题材。进行现场形象包装,完成交通干道户外广告(广告兼作导视牌)的。

户外——在各高尔夫球场及高尔夫俱乐部或高尔夫用品专卖店等附近做提示性广告

影视媒体——创意、制作项目宣传片,选1-2个电视频道做告示性广告宣传

团队建设——组委会推广团队的组织、培训项目及团队标准的行为识别、理念识别、视觉识别的统一和导入

二、观众及参展商邀请

这是组委会在会展览报名工作开始前及进行中的主要工作任务。参照“展览范围”及“观众范围”描述对主要观众及参展商逐一发送邀请函。

展位布置:

展览现场的规划与布置,在展览会的组织活动中十分重要。合理布置展位的基本要求是:展示或陈列的各种展品要围绕着既定主题,进行互为衬托的合理组合与搭配,要在整体上显得井然有序、浑然一体。

对参展商的展位要统筹安排,进行合理分配,可以进行抽签,将展位编号;或者竞拍,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由参展商自由角逐;或者投标,对自己所需的展位依照主办方提供的招标标准和具体条件,由参展商自行报价。

安全保卫和辅助服务:

主动将展览会的举办详情向当地***门进行通报,依法履行常规的报批手续;还应向声誉良好的保险公司进行数额合理的投保;在展览会的门券上,应列出参观的具体注意事项;聘请一定数量的保安人员,事先给参与展览会的每一位工作人员贯彻防火、防盗、防损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意识。

成本预算 :

1、展览场地费用(租用展览场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展览场地租金、展馆空调费、层位特装费、标准层位搭建费、展馆地毯及铺设地毯的费用、展位搭装加班费等) 100000元

2、展会宣传推广及招展和招商的费用(广告宣传费、展会资料设计和印刷费、资料邮寄费、新闻会的费用等) 30000元

3、相关括动的费用(技术交流会、嘉宾接待、酒会、展会现场布置、礼品、请展会临时工作人员的费用等) XX0元

展览礼仪注意事项:

(1)展示整体形象

在整个参与展览的活动中,参展商的整体形象是直接反映到观众眼中、并带来影响力的因素,树立和展示参展单位的工作服务人员和展示物的良好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

工作服务人员,在展位上应统一着装,穿深色西装、套裙。大型展览会上的专门迎送人员,应穿着色彩鲜艳的单色旗袍,身披大红色绶带。除了礼仪小姐之外,全体工作人员应佩带标明本人单位、职务、姓名的胸卡,以示身份。

高尔夫策划案篇2

关键词:市场营销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引进了市场营销学科,在各类大中专院校中都开设了市场营销课程。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尔夫球场数量已达到六百余家,高尔夫运动群体不断壮大。庞大的消费人群的出现,带动了高尔夫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高尔夫市场营销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综和性学科,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掌握高尔夫营销管理和策划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市场营销策划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市场推广能力,能够胜任高尔夫俱乐部营销管理与策划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如今企业激烈的竞争对高尔夫营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营销人才,必须加强对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一、现状与问题

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常见问题如下:

(一)市场营销本身是实践类课程,但是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纯理论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最多是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而所谓的实际操作也仅仅局限在一周左右。学生无法通过“做——学——做”的模式获得营销理念、知识和相关技能。学生毕业后仍然要接受再培训才能上岗,这就证明了当前市场营销教学的缺陷和部分教育资源投入的浪费。事实上学生自己也感觉到在校期间没学到东西。

(二)教师上课流于空谈,采用纸上谈兵式教学,很多教师没有实际营销经验,教师自身无营销经验“传授”营销从何谈起?如果说是在传授“间接经验”,那么他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也是可想而知的。

(三)学生上课缺乏主动性。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即使是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也是老师准备好的案例,老师设计好的情景,学生很难迅速的投入其中,再加上老师驾驭课堂能力的强弱不同,学生自控力的大小不同,课堂的教学效果会打很大的折扣。

(四)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不科学。脱离实践的考评往往会采用试卷,有的也会结合比重很小的实践环节表现来打分,但问题是学生在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下接受考核,其结果显然并不能客观的反映出学生本来应该表现出来的对营销的领悟和应用能力。

上述问题是目前高职类学校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改革方案

二、高尔夫市场营销的教学改革实践

改革总体思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以完成服务类产品营销方案制订的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以服务类产品营销方案制订的工作顺序来组织教学过程,以校内多媒体课室、模拟的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作为主要教学场所,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做到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堂参与课前准备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态度和职业能力。

(一)专业教师培养

选派任课教师到铁岭龙山高尔夫培训俱乐部有限公司等高尔夫企业实践锻炼,并对大连金石高尔夫俱乐部等省内5个知名俱乐部开展课程建设专项调研,与市场营销人员、技术、服务人员广泛接触,校企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合作制定课程标准。

(二 )教学内容改革

归纳高尔夫俱乐部营销管理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俱乐部营销岗位职责和标准,确定为课程的行动领域的工作任务,再将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的学习任务,做为选择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据。以工作任务为教学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将所学课程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工作实践。

(三 )课程结构改革

通过充分的企业调研,经过本课程组成员与俱乐部一线服务管理人员共同分析,遴选出了会籍销售、订场、赛事策划专员、会员服务等工作岗位。通过校企合作,将会籍销售、订场、赛事策划专员、会员服务等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归纳整合成为:前台接待、订场服务、赛事策划、高尔夫用品销售、和餐饮服务5个学习项目,在各大项目下又分成若干小任务。

(四 )教学方法改革

总体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对于知识部分的教学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启发引导、讨论辩论演讲、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对于项目任务的教学主要通过收集案例、分组讨论、角色模拟、实地调查、汇报交流、体验实战等方法进行。教学项目尽可能来自企业,使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工学结合,同时,引导学生参与企业营销实践,以加深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理解及实际工作中的灵活运用的感悟。

(五 )教材编写

1、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思想,与传统的学科教材的区别在于,教材内容由若干个项目构成,内容展开以项目完成为主线,以高尔夫会籍产品总项目与子项目为载体,理论知识的取舍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依据。

2、教材编写要与企业合作,教学项目的设计一方面要符合企业实际,另一方面要符合教学特点,使项目源自企业又高于企业。

3、教材编写中涉及的理论知识采用典型案例等形式导出,以便于实施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

4、教材中每个项目的编写体例采用教学目标、工作任务、能力训练、操作知识、理论知识、知识拓展和思考训练等形式。

(六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团队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首先要学会与人合作,因为任何一项工作的完成都不是一个人能力可以实现的,需要多方面沟通协作共同完成,锻炼了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加强责任心。团队合作需要每个成员能够主动承担团队任务,我们通过团队自我组建,自我约束,确定团队工作计划及团队成员责任等来约束团队成员,引入激励机制,不热心团队工作的成员自动会被团队清除,最终迫使这些同学认识自己的问题而积极参与团队活动。

学会观察。市场营销以顾客为中心,去了解顾客,认识顾客,除了能够进行很好的沟通外非常重要的是学会观察,这也是管理者必备技能之一。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校企合作建设与本课程相配套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学生学习指导手册、教师教学指导手册、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案例库、试题库、技能训练库、工学结合特色教材等。

(八)评价考核

学生的成绩评定以突出阶段评价、目标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为指导,以评奖激励为手段,主要根据理论认知的掌握(20%)、参与性和单元作品(40%)、综合营销方案(20%)、营销模拟(10%)、营销实践(10%)等五方面构成。除理论认知外,其他四部分的考核要遵循态度与业绩兼顾、规范与创新兼顾、校内与校外兼顾的原则,与企业共同进行评价考核,专业能力与通用能力考核并重,加大高尔夫俱乐部营销管理岗位标准试题的比重,突出过程性评价。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营销专业的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及时胜任实际岗位工作。(作者单位:辽宁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高尔夫策划案篇3

如规定杆数为三杆,打出四杆(多出规定杆数一杆)为补给,超出两杆为双倍补给,它们合称晦气,比规定少一杆为小鸟球,两杆为老鹰球,三杆为双鹰球。与许多其他运动项目不同,高尔夫球运动大多是在没有裁判员监督的情形下进行的。这项运动依靠每个参与者主动为其他球员着想和自觉遵守规则的诚实和信用。不论对抗多么激烈,所有球员都应当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表现出礼貌谦让和良好的运动精神。这就是高尔夫球运动的精髓所在。

中国的高尔夫发展要追溯到很久以前,根据《丸经》记载,捶丸游戏者互相尊重对方,还从对方的立场考虑如何击球,是一项十分绅士的运动。元朝时期的绘画“推丸***壁画”也证明了“捶丸”就是现在的高尔夫。本次活动由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社联高尔夫协会与英皇高尔夫公司合作举办,本协会策划的这次活动,主要就是要让活动对象更加了解高尔夫,本次活动的流程中有讲座、练习、指导、比赛等几个环节,能够让各位了解这项运动内在的精髓,独特的魅力,练习的技巧,高贵的礼仪等等。比赛环节更能让我们感受高尔夫球的刺激性。活动重在使各位大学生更深入的了解高尔夫的知识,提高对高尔夫的认识和兴趣,享受高尔夫的人生修养,体会高尔夫的终极魅力。

第一部分 活动概述

一、 活动背景:

(1)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及风采月活动的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开始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高尔夫协会要在百花齐放的社团中脱颖而出,必须开展精彩的活动

(2)学校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高尔夫运动感兴趣,但却缺少途径去了解和接触高尔夫,内心十分向往高尔夫运动

(3)本协会在前几届举办过类似的活动,但是没有高尔夫只是讲座,本次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能大大提高我们多高尔夫的了解

二 、活动主题:

传播高尔夫的文化,了解高尔夫的知识,掌握高尔夫的技术

三 、活动目的:

(1)为学校渴望接触高尔夫的学生提供接触途径,使学校热爱支持高尔夫的学生进一步增加

(2)利用讲座、技术指导、比赛等使各位对象了解高尔夫以及提高对高尔夫的认识和兴趣

(3)展现高尔夫协会的魅力,使高尔夫协会在风采月活动中脱颖而出。提高高尔夫协会的人气及影响力

(4)活动可以给各位提供交流探讨的时间,使各位享受高尔夫的人生修养,体会高尔夫的终极魅力

四:活动名称:

全民高尔夫

五、 活动时间:

(13:00—16:00)涉外高尔夫练习场

六 、活动地点: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术讲堂及涉外高尔夫练习场

七 、活动对象: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全体学生

八、举办单位: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社联高尔夫协会

第二部分 活动分工

一、 前期准备

会长李行:总监制策划书的完成质量和可行度,与学社联合理协商申请演讲与练球场地,带一套标准球杆到活动现场

副会长王薇薇:督导外联部与英皇高尔夫公司的赞助,负责合同的签订和英皇演讲与技术人员的邀请

副会长肖巧奇:领导监督协会内部宣传、文艺、财务等部门的工作

副会长钟卫东:领导监督协会内部技术、活动、人事等部门的工作

外联部:制定详细的活动策划书及合适的应变方案(刘鹏)

与赞助商商议合适的赞助方案(组长:陈巧艳 组员:殷继康、周誉)

宣传部:进行全校性的宣传,务必使学校尽可能多的人了解高尔夫协会的活动

(组长:熊昭勇 东院:杨琴 西院:舒华均)

文艺部:协助宣传部进行海报和喷绘的设计(胡旭、曹志)

提前准备活动所需的相机等物品(彭继超、阳亚强)

财务部:进行各种物品的采购(张凯丽)

接受电话报名并做好登记(李勇)

技术部:联系技术人员(刘星)

确定技术人员的名单并做好分配工作(王牡丹、叶菊华)

在报名点驻守(技术部其他人员)

活动部:负责东西两院报名点的各项工作(西院:田耀峰、刘荟芸、欧阳****** 东院:丁也、司马世杰)

人事部::通知报名后选定人员,通知高尔夫协会全体会员参加讲座活动(组长:张杨 东院通知:杨洲 西院通知:李波、李春波)

【备注】活动前所有协会干部提早到活动现场进行现场布置及卫生打扫

二、 活动中的分工

会长李行:督导各部门有序的完成各自的工作,接引前来参加活动的英皇高尔夫公司人员

副会长王薇薇:主持演讲活动

副会长肖巧奇:主持练球活动并负责全场安全

副会长钟卫东:主持比赛活动并注意安全问题

外联部:按照策划流程,总负责演讲活动中的各项环节,使活动有序进行(组长:陈巧艳 组员:殷继康、周誉、刘鹏)

活动部:按照策划流程,总负责在练习场进行的活动中的各项环节,使活动有序进行。

接引活动对象入场(田耀峰、刘荟芸)

为活动对象分配技术人员(欧阳******、司马世杰)

宣传部、财务部:负责演讲活动进行中的各种需求(如拍照),维持演讲活动现场的秩序

文艺部:负责练球活动进行中的各种需求(如拍照),维持练习场活动现场的秩序

人事部:负责携带办公室里会旗、球杆等应携带的物品(张杨、杨洲)

在活动现场挂会旗、管理协会物品(李波、李春波)

技术部:在演讲活动中配合演讲人员进行示范(叶菊华、王牡丹)

在练球活动中指导活动对象练习(技术部其他人员)

【备注】比赛裁判为技术部长刘星、副会长肖巧奇、副会长钟卫东

三 、后期工作

1、所有协会干部与英皇高尔夫公司人员及各学部活动对象合影留念

2、依照活动中的分工完结自己的工作(如挂会旗就要收会旗)

3、副会长钟卫东、肖巧奇、王薇薇为获奖选手颁奖

4、会长李行为前来参加演讲活动的英皇公司人员赠送纪念品并进行活动总结

5、所有协会干部负责场地的清理

第三部分 活动内容

一、报名及通知

一 :组织报名:(总负责:肖巧奇)

1、报名分为报名点报名和电话报名,报名点在活动三天前开始设置,设置时间为两天,报名点由活动各派2人驻守(活动部),电话报名要做好登记(财务部李勇)

2、报名点为状元楼前坪(组长:丁也 组员:司马世杰、田耀峰、刘荟芸、欧阳******)

3、必须做好所有报名学生的登记工作,记录其学部、专业、 年级、 联系方式

二 、报名同学的分选(总负责:钟卫东)

1、根据报名人员的多少调整选拔的宽松度

2、选拔参加报名学生的热情度和年级(老生日后接触高尔夫的时间更短,优先选取)

3、提早确定选定人员的名单交于王薇薇

三 、已选拔人员的通知(总负责:王薇薇)

提前一天进行通知,确保所有被选拔人员都通知到,并确认其是否会在活动前到场(人事部)

二、讲座(9:00—11:00)

1、8:00协会干部到学术讲堂集合,进行现场的清理布置;带好会旗、球杆等物品到现场(杨洲、李波、李春波)

2、会长李行发言对前来参加活动的英皇高尔夫公司技术人员和个学部同学、协会各位会员表示欢迎,并介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社联高尔夫协会的发展史

3、副会长王薇薇再次表示对英皇公司技术人员的欢迎,并宣布讲座活动开始

4、英皇高尔夫公司职业技术人员进行讲座

5、副会长王薇薇对英皇公司人员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并宣布讲座活动结束

6、通知下午练球的准确时间和准确地点

7、各位协会干部一起打扫讲座场地

三、练球(13:00—16:00)

1、13:00在球场门口组织所有协会干部有序的集合并安排干部迎接前来参加练球活动的人员

2、会长李行发言对前来参加练球和比赛活动的人员表示欢迎

2、外联部长陈巧艳通过举实例等方式强调安全问题,以及说明活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防止出现安全问题的方法

3、技术部长刘星介绍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并进行标准的挥杆击球示范,以及再次强调安全题

4、技术人员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进行口头上、技术上的教学,并谈谈自己在学习高尔夫中学得的、体会的技术诀窍,使整个活动场地呈现出轻松、快乐、活跃的现象。

四、比赛

1、教球环节结束后会长李行宣布比赛开始并介绍比赛的规则和评选方案

2、十分钟报名时间,报名分专业组(张凯丽)和非专业组(司马世杰)

3、技术部长刘星进行示范

4、专业组进行比赛

5、非专业组进行比赛

6、评委代表宣布评定成绩(专业:肖巧奇 非专业:钟卫东)

7、副会长钟卫东、肖巧奇、王薇薇为获奖选手颁奖并表示祝贺,合影留念

8、会长李行为前来参加此次活动的英皇高尔夫公司成员赠送纪念品并表示感谢

【备注】比赛交流学习为主,友谊第一。

五、总结

1、集体合影留恋

2、前往协会办公室进行活动总结

3、各位协会干部自愿写活动总结和感受

第四部分 注意事项

1、安全第一

2、对于现场突发事件,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及时解决

3、各位干部要主动做事,积极维持现场秩序

4、场地的联系时间和通知活动对象的时间要做到完全一致

5、在捡球环节中,各为干部要积极带头

6、比赛共选出一个第一名,三个第二名,六个第三名

7、讲座现场的纪律要放在重心

8、练球和比赛中要注意维持现场秩序

9、爱护公共财物及场地设施

第五部分 应变方案

1、如活动对象不小心受伤,要及时送往医务室或拨打急救电话

2、可根据会员要求适当调整教学进程

3、可按照活动对象的需要调整教学的技术人员

4、如遇到尴尬场面,干部应及时调整气氛

5、适当举行提高各位大学生的兴趣的活动

6、如遇下雨天,各位干部要多备雨伞,方便从学术到练习场

第六部分 经费预算

经费总预算:1750元

场地费:300元

活动所需水果、彩纸气球、***片等物品:300元

高尔夫球帽210元(35元/个,6个)

高尔夫手套200元(20元/个,10个)

高尔夫策划案篇4

原告:甲,香港居民

被告:乙,某高尔夫球会

被告:丙,某公司。

1994年,原告申请加入了“××高尔夫球会”和“××高尔夫球会渡假村会所”,成为其会员。1994年5月,原告与被告乙、丙签订了一份《××高尔夫球会住所使用合同》,约定由乙和丙将其所有的××高尔夫球会会员渡假村××号别墅,以使用费港币*****元的价格,给原告使用,使用期限为40年;该住所于1994年7月30日前交付使用;逾期付款或逾期交付住所的,均应向对方支付逾期期间的补偿利息;住所使用期限届满,住所归还被告方。同年6月9日,原告一次性付清住所使用费。

高尔夫球球场及其包括会员渡假村别墅在内的配套设施用地,是两被告经某市建设委员会发给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某市国土局发给建设用地批准书取得的。1995年10月,乙和丙将其所属的高尔夫球会员住所建成,同月24日,通知原告于1995年11月1日前往办理住所交楼结算手续,原告接到通知后,多次要求对方补偿逾期交付住所期间的利息,但均遭到对方拒绝。双方协商不成,原告于1997年12月19日向某市人民法院,要求解除合同关系,两被告返还全部住所使用费,及从交款时起至退款时止按银行定期利率计息。

两被告答辩称:逾期交楼是受1994年5月至7月特大洪水和暴雨影响。请求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双方继续履行合同。

【评析】

本案是一种新类型的财产使用合同纠纷案件。它既不是房屋买卖纠纷,也不是房屋租赁纠纷,是带有明显行业经营特色的高尔夫球会住所使用合同纠纷。对这种一次性付清数十年住所使用费,付款人取得相应年限的使用权,期满后财产所有权和使用权仍归球会所有的经营方式,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并无明确规定;因此,如何认定这种合同的效力是本案审判的焦点问题。对此问题,审判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被告的行为实质上是一种规避法律的房屋变相买卖行为,本案两被告一方是主营旅游业务的单位,另一方是经营高尔夫球场业务的体育、娱乐服务的单位,都不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无权经营房地产业务,依法不得从事房地产买卖活动,故本案原、被告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由于违反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而无效。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该合同为有效合同。主要是因为:(一)合同是在乎等、自愿、互利、等价有偿的情况下签订的,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认定合同有效,符合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法律原则。(二)我国法律对此并无强制性禁止规定,国家***策也无明令禁止。高尔夫球会的附属、配套设施在会员中长期有偿使用,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行***规章及***策由于缺乏超前预见,对这种市场经营方式还未有作出相应的规范,但也没有明令禁止。本案被告所经营的球会住所,在建设前经过规划管理部门的批准,是合法的建筑物,房屋所有人将其合法财产有偿提供给他人长期使用,是他们对自己财产的一种正当处置方式,并没有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也不违公德,对这种合同行为,人民法院不能以非法行为论处。鉴此,认定该合同无效缺乏法律依据。(三)本案认定合同有效,符合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办案原则。高尔夫球会有偿将其附属配套设施提供给会员使用,是高尔夫球场特有的经营方式,也与国际上通行的行业经营习惯接轨。人民法院审理这类案件,应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并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一些市场经济环境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法律、法规、***策不明确的情况下,尊重行业习惯和国际惯例,只要处理结果对社会稳定有利,对发展经济有利,对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且合同又具备继续履行条件的,尽量以有效合同来认定和处理。本案被告的会员住所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住所质量经检验合格,完全具备履行合同的条件,如果法院判决合同无效,势必造成连锁反应,导致众多在市场价高时达成住所使用协议的用户,都以合同无效为由纷纷要求退房,陡然增加了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严重损害了被告方的合法权益,对当地经济发展也带来负面影响,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相反,认定合同有效,被告方的经营行为得以延续,原告方不仅可以及时使用其所需要的会员住所,还可以从被告的违约行为中得到相应的补偿,社会效果也比较好。

一、二审判决采纳了第二种意见。

笔者并不赞同法院的判决。笔者认为,该合同为无效合同,其理由在于:

1.球会方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了国家利益。按照我国法律规定,高尔夫球场及其配套设施用地都属于体育用地,与商品房用地相比,国家征收的地价款非常之低。球场的配套住所是不能进行买卖的,否则等于变相的侵吞了国家的地价款。本案中,合同形式上是合法的房屋使用,实质上,由于其使用年限高达40年,几乎与高尔夫球场的土地使用年限一致,这是一种名为房屋使用实为房屋买卖的行为,其目的就是为了规避球会方不得将球场配套住所进行买卖的强制性规定,客观上球会方通过此行为变相侵吞了国家巨额地价款,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故该行为是非法的,合同是无效的。

2.球会方的做法算不上行业习惯和国际惯例,认同球会方的非法行为等于助长了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的不当之风。在高尔夫行业中,配套住所的使用的确是一种行业习惯和国际惯例,但深入考究,这种使用都是一种类似于酒店式的使用,即,使用方作为球会的会员或消费者,在其打球之余,短暂的使用球会配套住所作为歇息之地,或,消费者纯粹出于休闲渡假需要而使用球会配套住所。球会住所可以频繁的、为不特定消费者进行使用,这才符合所谓的“配套”一说。而在本案中,球会方卖断了某一配套住所的使用权,跟行业习惯及国际惯例明显相悖。

众所周知,法院是社会公正、法律正义的化身,法院判决合同有效客观上不但纵容了单个球会的非法行为,还会对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助长不当之风。

3.确认合同有效不利于保护房屋使用人的利益。从物权角度讲,完整的物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在长达40年的使用年限里,房屋使用人单纯的自用房屋的情况几乎是不现实的,房屋的租赁、转让、继承、赠与等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授予房屋使用人相应权限也是必须的。但在本案中,由于房屋使用人取得的只是使用权,他显然不能对房屋进行任何处分,其利益必然受到损害。

4.确认合同无效体现了司法干预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有助于弥补国家立法的不足。立法与司法是相辅相成的,立法指导司法,司法影响立法。法院虽然不是立法者,但由于法律规定不能面面俱到,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可以弥补立法的不足。法官在具体案件的处理中,应学会运用这一法律赋予的权利。而且,法官在裁判民事案件时,不应受民事法律所限,而应具备社会法及经济法的高度,注意个案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否则其裁判是不理想的。

高尔夫策划案篇5

*

三、教学要点

*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今日世界,已经没有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力挽狂澜以及在战争后与唯一一个资本主义世界强国──美国相抗衡的号称“北极熊”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通常所说的苏联。现在,俄罗斯联邦可以说已经成为苏联庞大遗产的最大的继承者。那么,苏联是如何从国际舞台上消失的?是如何解体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呢?带着这些一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展示板书: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内容组织】

师: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战胜***国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苏联在战争中2700多万人丧生,约30%的国家财产化为灰烬。战后初期,苏联的许多工业生产指标倒退到了30年代初的水平,农业产量比战前减少40%左右。要重振这样一个深受战争破坏的国家,在当时看来简直无法想象。西方舆论甚至断员,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勾销”。但是从1946年苏联开始执行第四个五年计划。在四五计划完成的195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1940年的73%,农业总产值接近战前。国防工业领域,1946年建成原子能反应堆,1949年爆炸了苏联历史上的第一颗原子弹,从而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此外,苏联取消了战时实行的粮食和日用品配给制度,改为免证敞开供应;三次降低物价;斯大林格勒、基辅等大城市也在废墟中重建。可以说,四五计划的实施,使苏联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但是,在苏联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高度集中的经济***治体制的弊端日益显著。同时,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继续遭到破坏。在抵制西方思想渗透、反对资产阶级文化的斗争中,苏联在文艺界和学术界开展了广泛的批判运动,许多学术问题被当作***治问题进行批判,给科学文化事业造成严重损害。

资料:斯大林晚年***治体制僵化的表现

“斯大林模式”体制僵化的最严重的弊端表现在权力机制领域,反映在斯大林晚年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战争时期斯大林把***和国家的所有最高职务集中在自己手中,战后,虽然有些战时职务取消,但权力的集中程度依旧,***和***府正常的议事程序迟迟不予恢复,被战争中断的***代表大会制度直到1952年才得以相接(这时召开的联共(布)“”与1939年召开的“十”已相隔13年联共(布)“”决定把***的名称改为苏联***,简称“苏共”。);从战争结束至斯大林逝世的8年间,中央全会也只开过两次(1947年和1952年)。在这种情况下,***和国家的重大事务都是由斯大林及其选择的少数领导成员作出决策,至于谁能进入决策圈子,也就意味着受到斯大林的信任,反之则可能遭贬黜,甚至被清洗。由于权力体制的正常形态被破坏,权力机制的运行几乎完全依赖个人意志,因此,随着斯大林晚年身体的逐渐衰弱和思维方式的日趋偏执,他的决策对苏联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加深。1953年1月13日,塔斯社报道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据称,苏联保安机关破获了一个由15名克里姆林宫医生组成的反***间谍集团,这些医生受帝国主义情报机关和国际犹太民族主义组织的指使,企***用有损于健康的医疗方法谋害苏联领导人。这个所谓“医生间谍案”没有任何事实根据,是保安机关迎合斯大林的个人意志而蓄意制造的。这类案件的发生即使在***治清洗周期性进行的苏联也属荒唐之举,它表明,“斯大林模式”的运行已经偏离常态,这个僵化的体制已成为苏联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

师:在弊端和问题面前,由于斯大林在世时体制已经僵化,而且也没有人敢于对斯大林的做法提出异议,可是随着斯大林的逝世,转机出现了。

(展示板书: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逝世)

师: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而逝世。作为过渡性的领导班子,马林科夫继任部长会议***,赫鲁晓夫主持***中央书记处,在领导核心中居突出位置的还有主管外交的莫洛托夫和负责保安机构的贝利亚。由于“斯大林模式”体制缺乏民主选择机制,所以权力的继承是通过***内斗争来完成的。这场斗争很快就在过渡班子中展开了。但是,赫鲁晓夫在这场斗争中最后取得决定性胜利,最终排除了“斯大林时代”遗留的保守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地位,为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创造了有利条件。

师:其中,有一次关键性的会议,就是苏共“二十大”。1953年9月,赫鲁晓夫正式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6年2月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召开,中国等55个国家的***和工人***的代表团应邀列会。赫鲁晓夫主持大会并作***中央工作总结报告。大会闭幕前夕,赫鲁晓夫突然召集代表开会,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即《秘密报告》,报告揭露了斯大林大搞个人崇拜、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肃反扩大化等一系列严重错误极其危害,但对斯大林的错误缺乏历史的、辩证的分析,把个人崇拜的根源简单的归结为他的“不良品质和性格”。报告在苏联国内造成了思想混乱,不久被美国《纽约时报》全文发表,震惊了世界。会后,苏联国内掀起了批判斯大林的高潮,进行了大规模的冤假错案工作。在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借此掀起了反苏、、主义的浪潮,一度造成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局的动荡不安。苏共“二十大”和“秘密报告”表明,赫鲁晓夫试***通过批判斯大林,为推行自己的路线、方针、***策开辟道路。从总体上看,此举顺应当时人心思变的大趋势,所以获得了***内外的广泛支持,但同时也激化了赫鲁晓夫与中央领导层中保守势力的矛盾,“二十大”闭幕不久,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等中央***团成员策划了一次倒赫行动。但在***长朱可夫、列宁格勒州委书记科兹洛夫等人支持下,将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及***团,赫鲁晓夫巩固了他在苏联******的领导人地位,这也为他开始实施改革措施创造了条件。

(展示板书:2、改革经过及其内容)

师:苏联模式,或称“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存在着许多非常严重的问题。但也正是通过它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打败了德国***。这两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功绩,使得苏联模式的创造者再也看不到它的弊端了,战后的苏联在斯大林模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而也就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了。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为在理论上打破、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改革提供了机遇。赫鲁晓夫当***期间,担当起冲破“斯大林模式”的重任。那么,赫鲁晓夫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哪些方面的修整?

生:经济、***治领域

师:首先,赫鲁晓夫的改革在***治体制领域首先是冤案和加强法制。由于不讲法制的***治性清洗制造了大批冤假错案,其后果十分严重,涉及面十分广泛,所以从冤案入手顺应民心,有利于卸掉历史包袱,形成新的***治基础。这方面的工作从苏共“二十大”前已经展开,“二十大”后,对30年代以来的***治性案件作了全面的重新审查,大部分冤案得到,同时释放了90%以上的在押***,西伯利亚2/3的劳改营被取消。为了从制度上防止随意制造冤案,撤销了原内务部直属的“特别会议”(该机构成立于1934年,集中行使公安、检察、法院职权,包揽从逮捕至处决的全套司法程序)和审理所谓“国事案件”的“特别程序”,削弱了保安机关的权力,并对保安机关进行了调整改组,国家安全事务由新设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内务部只负责社会治安。这样,过去那种保安机关自成体系、凌驾于***和***府之上、只听命于个人的局面得到了改变。在此基础上,还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条例、法规,恢复和加强司法制度,使社会控制进入有序的轨道。赫鲁晓夫执***时期,先后颁布了《刑事立法纲要》、《刑事诉讼纲要》、《民事立法纲要》、《民事诉讼纲要》、《法院组织立法纲要》、《检察长监督条例》等法律文件,为建立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与加强法制相联系,赫鲁晓夫对***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也作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恢复了***代会和中央全会定期召开的正常制度,地方苏维埃的权限也有所扩大。此外,对各级领导干部(中央最高层除外)的任期和定期更新也作了规定。总之,赫鲁晓夫在***治体制领域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是纠正一些“斯大林模式”最突出的弊端,使集权体制恢复到比较正常的运行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民主气氛有所增强,***治环境趋于宽松。

其次,经济体制领域的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鉴于以往国家对农民的强制征粮机制严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苏联农业的长期不振,赫鲁晓夫在减轻农民负担、振兴农业方面采取了一些比较重大的措施。首先,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提价幅度达到2.3倍;第二步更大的动作是取消义务交售制和拖拉机站的实物报酬制(此两项占原农产品征购额的84%),实行统一的农产品采购制度,与此相应,1958年取消了国家拖拉机站,把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此外,还放宽了对个人经营副业的限制,扩大了集体农庄的生产自。调整农业***策的同时,赫鲁晓夫还大力提倡垦荒运动,在中亚、西西伯利亚、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地区组织了大规模的垦荒,大片新垦区成为向国家提供谷物和经济作物的基地。在上述措施的刺激下,50年代中后期,苏联农业一度出现上升态势,1958年与1953年比较,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但是,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没有深入持续下去,在农业形势有所好转后,国家又开始提出不切实际的农业发展指标,要求在短时期内农业产量赶超美国,于是高征购***策再度推行,农民的负担又趋加重。赫鲁晓夫还不顾国情,盲目地要求将牧草地改种玉米,造成饲料粮的短缺。新垦区因不注意生态保护而导致土壤的沙化,收成递减。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抵消了农业改革的正面效应,赫鲁晓夫执***后期,农业又陷入了困难境地。

第三,工业管理体制方面,赫鲁晓夫也作过改革的尝试。其中最大的动作是将原来由中央部门直接管理的企业改为由经济行***区管理。根据1957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的决定,撤销了25个中央级部委,设置105个经济行***区,由这些经济行***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专业管理局对工业企业实施管理。显然,这种改革并没有改变企业的地位,而只是变换了企业的上级领导部门,所以它没有触及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质,只是在“条”与“块”之间进行了权力的调整。其结果,在削弱中央的同时助长了地方的,并由此引起国民经济运行的混乱。为了对这种改革的负效应进行补救,重新设立了中央一级的专业管理委员会,经济行***区也作了合并,调整为47个。这些措施实际上又使工业管理体制回到了原来的轨道。

(展示板书:3、改革的效果)

师:那么,赫鲁晓夫的改革有没有取得成效呢?可是,就在赫鲁晓夫1971年逝世时,苏共的讣告中说:“苏联领取特别养老金者尼·谢·赫鲁晓夫逝世。”为什么不加上什么“伟大的共产主义者、***

家、***治家”之类的修饰呢?

生:(略)

师:从总体上看,赫鲁晓夫执***时期在***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是浅层次的,形式的变化远大于内容,它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理论,***策的调整和改革措施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赫鲁晓夫的个人意志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赫鲁晓夫执***的后期,随着他本人***策举措的失误、权力集中程度的提高,苏联体制模式所固有的弊端再度凸现,社会***治经济形势又朝着危机的方向发展。1961年10月召开的苏共“二十二大”是赫鲁晓夫***治生涯的转折点。这次大会一方面对斯大林进行了全盘否定性的再批判,决定把斯大林遗体移出列宁墓,葬于克里姆林宫墙下,并将斯大林格勒改称伏尔加格勒;另一方面却接过斯大林晚年的口号,在通过的新***纲中宣布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同时模仿斯大林个人专权的做法,制造对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这样,赫鲁晓夫在“清算”斯大林的表象下,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重蹈了斯大林晚年的覆辙,使自己的***策方针偏离了改革的目标,引起了***内外的普遍不满。1962年,赫鲁晓夫在内外***策上采取了两项轻率的举动,一是将州一级地方***按工农业分设两个委员会,由此引起地方权力机制的混乱和地方干部的不满;二是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冒险举动和妥协退让严重损害了苏联的国际威望。1963年,因旱灾引发的粮荒最后宣告了赫鲁晓夫农业***策的失败和“共产主义建设”的落空。于是,赫鲁晓夫的***团同事们决定剥夺他的权力。1964年10月12日,正当赫鲁晓夫在黑海边休假时,苏共中央***团召开会议,与会者商定逼赫鲁晓夫下台。次日,赫鲁晓夫被召回莫斯科,接受***团的“判决”,眼看大势已去,赫鲁晓夫被迫表示“自愿退休”。10月14日,苏共中央举行全会,正式解除赫鲁晓夫的一切职务,同时选举勃列日涅夫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次日,最高苏维埃***团任命柯西金接任部长会议***。

(展示板书:4、勃列日涅夫改革)

师: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苏联历史进入了勃列日涅夫领导的时期(1964~1982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采取了“稳定局势”的方针,进行了一系列***策调整,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工业方面。在其执***前期,苏联经济增长加快,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治局势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事和综合国力大为增长,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但到执***后期,随着他个人专断作风的滋长,***治生活僵化,改革趋于停滞,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活力衰退,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

师:可以说,苏联在战后的几十年间,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看到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治体制造成的弊端,也试***去扭转局面,两人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是都没有触及体制的根本,都只是在不改变高度集中的***治经济体制中进行一些小修小补,也就是从理论上说没有对生产关系进行真正的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调整,那么其结果只能有一个──失败。

师:982年11月10日,执***长达18年的勃列日涅夫因病逝世,苏联的***治格局发生变化。11月12日,苏共中央非常全会选举安德罗波夫为苏共中央***。从1967年起长期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的安德罗波夫对形势的认识比较清楚,他上台后试***从修正“发达的社会主义”理论着手,为调整***策、改革既有体制开路,由此而提出“苏联正处在发达社会主义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并认为苏联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建立高效率的经济”。按照这一思路,安德罗波夫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打破僵化的社会机制,推动经济改革。但是,由于安德罗波夫上台时已经身患重病,带病执***15个月后即于1984年2月9日逝世,所以未及展开他的改革实践。接替安德罗波夫的是契尔年科,这位上台时已经73岁的老人秉承勃列日涅夫时期的保守路线,没有什么新的作为,并很快亦于1985年3月10日去世。3月11日,苏共中央非常全会选举54岁的戈尔巴乔夫接任苏共中央***,新一代领导人开始掌权,苏联历史进入了大变革的新阶段。

(展示板书:二、苏联的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师:第一,改革的背景:苏联作为两大超级大国之一,拥有着与美国相匹敌的庞大***事力量,但其经济实力却一直远不如美国。进入70年代之后,面临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时代的到来,苏联的经济却日益衰退和恶化。苏联不仅在科技水平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迅速拉大,其经济实力也再难以支撑庞大的***费开支以同美国继续争霸了。为了扭转经济发展的颓势,为了维持苏联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对于进入80年代的苏联来说,已是势在必行。第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程和方向: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就任苏共中央***后,随即在苏联展开了大规模的改革。在改革初期,戈尔巴乔夫确立了把国内和对外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的方针,但由于对原有经济体制触动不大,因此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制订的“加速经济发展战略”未见成效。经济改革推进不下去,戈尔巴乔夫认为主要是***治阻力太大,于是他转向***治改革,以求扫清障碍。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核心论点,一是认为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高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阶级的利益;二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的品质”应是“民主和人道主义”,进而又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趋于接近”的论点。这样,戈尔巴乔夫便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了科学社会主义。因此,他所推行的***治改革,是准备用“全人类标准”、“民主的社会主义”来改造社会主义。在***治改革的实践中,戈尔巴乔夫从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揭露社会主义的“黑暗面”入手,发展到推行西方式的多***制。其结果,造成了否定***历史、丑化***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导致了人们思想的严重混乱和出现***派林立、纷争不已的局面。到1990年,伴随苏共中央决定放弃***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制,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尖锐并表面化,局面已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

(展示板书:2、“八·一九”事件3、苏联的解体)

师:戈尔巴乔夫的***治体制改革冲击了高度集权的旧体制,却没有建立起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替代机制,因此,苏共的领导地位和中央***府的控制能力弱化,随之而起的就是地方势力的扩大,而在苏联的国家结构中,地方势力大多与民族主义势力结合在一起,成为瓦解联盟国家体制的基本因素。在1988年6~7月间举行的苏共第十九次会议上,分成三派: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民主激进派”,以利加乔夫为代表的“传统派”和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新思维“主流派”。1990年3月在苏联第三次非常人代会上,决定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制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当选为首任总统。1988年11月16日,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决定,苏联的法律须经爱沙尼亚立法机构批准才能生效,由此开了加盟国家法律高于联盟法律的先例。1989年8月23日,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为抗议50年前苏德条约将其划入苏联范围而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约200万人手拉手组成长达600千米的“人链”,显示***的决心。当年年底,三国***先后宣布自己为*********,脱离苏共。1990年3月,立陶宛率先宣布本国***,把民族分离运动推向新阶段。与此同时,其他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也日趋高涨,1990年,先后有11个共和国发表宣言,甚至包括俄罗斯联邦。

师:面临联盟解体的威胁,戈尔巴乔夫提出“更新联盟”的构想,即在确认各加盟国的基础上缔结一个新的联盟条约──“国家联盟条约”。1990年9月,成立了由各共和国主要领导人组成的起草委员会,11月23日,新联盟条约草案公布,供全民讨论。12月召开的苏联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围绕是否保留联盟的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最后决定重新起草新联盟条约,并将是否保留联盟的问题提交全民公决。1991年3月17日举行的全民公决结果显示,76.4%的投票人赞成保留经过革新的共和国联盟。(注:波罗的海三国、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等国议会拒绝执行全民公决决议,这些国家公民被禁止参加投票。)但是,此时中央***府和戈尔巴乔夫的权威和权力已经进一步削弱,联盟机构的决定已无法约束自行其是的各共和国。6月12日,叶利钦当选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增强了与戈尔巴乔夫抗衡的能力,实际上成为支配苏联***局变动的关键人物。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企***维持原苏联国家体制的***、***、***领导人密谋发动一场,以阻止联盟国家的解体趋势,恢复中央集权体制。7月底,新联盟条约草案修订完成,预定8月20日正式开始签署。8月4日,戈尔巴乔夫赴克里米亚休假,计划19日返回莫斯科主持条约签署仪式。这时,密谋的付诸实施。8月18日,策划的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长亚佐夫、国家安全委员会***克留奇科夫、内务部长普戈、陆***司令瓦连尼可夫等人在莫斯科召开秘密会议,决定派代表前往克里米亚,要求戈尔巴乔夫下令实施紧急状态,如不接受就采取坚决措施。当天下午,由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到达克里米亚总统别墅,但戈尔巴乔夫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于是,者在当晚组成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8月19日晨6时,亚纳耶夫向全国宣布,鉴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健康状况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根据苏联宪法,由他本人从即日起履行总统职务。随后,他又宣告,即日起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此期间国家的全部权力移交给紧急状态委员会。这时,部分***队已开进莫斯科,坦克包围了俄联邦最高苏维埃所在地白宫。

师:“八·一九”事件引起国内外的强烈震动。叶利钦指责是违反宪法的行为,呼吁人民群众起来反击。19日下午,大批群众响应叶利钦的号召聚集在白宫前进行抗议示威,***队的坦克在人群中无法行动。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也纷纷发表声明,谴责行为,支持叶利钦。同一天,美国总统布什明确表态,不承认苏联新领导人,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的权力。在美国带动下,其他西方国家也以各种方式声援叶利钦,并向当局施加压力。由于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又受到国内外舆论的一致谴责,发动者很快陷于孤立,***队的***更使的目标无法实现。20日,苏联空***、空降兵、海***和战略火箭***司令都公开表示不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已被调入莫斯科的部分***队也发生倒戈,奉命进攻白宫的克格勃特种部队“阿尔法”小组则拒绝服从命令。到21日,失败已成定局。当晚,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行为是非法的。戈尔巴乔夫也在当天恢复了与外界的联系,并发表声明,称自己已控制了局势,将立即返回莫斯科履行总统职务。次日凌晨,戈尔巴乔夫回到首都,随即逮捕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和其他一些参与的人员,并对***、***、***机构进行清洗、改组。

师:“八·一九”事件的结果与其发动者的愿望相反,进一步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进程。这一事件虽然以戈尔巴乔夫的复职告终,但真正的胜利者却是叶利钦。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已失去实际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成为按叶利钦意志行事的傀儡。8月23日,叶利钦下令,暂时中止苏共和俄共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没收***的财产。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他还下令,停止各******在***队和国家机关中的活动。2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通过决议,暂时停止苏共在苏联全境的活动。于是,执***七十余年的苏联***结束了它的存在,从组织上解体了。(注:苏共解体后,俄罗斯***继续存在,不久恢复活动,成为合法******。此外,还有若干组织自称苏共的继承者,但统一的苏联***未再恢复。)

师:苏共的解体是苏联解体的前奏。由于失去了中央集权的***治核心,残存的中央***府已没有力量阻止各加盟共和国的***。继立陶宛和格鲁吉亚在“八·一九”前宣告***后,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在8月21日和22日也宣告***。尤其是8月24日乌克兰宣告***引起了其他共和国的连锁反应,短短一个月内,又有7个共和国(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乌兹别

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亚美尼亚)相继宣告***(土库曼和哈萨克分别于10月和12月宣告***)。面对这种局势,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总统为维持一个最低限度的联盟作了最后的努力,他与各共和国领导人频频会谈,试***恢复被“八·一九”事件中断的签署新联盟条约的进程。然而,这时乌克兰等国已经决心走向彻底***,它们对留在一个联盟框架内已不感兴趣。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也已经决定抛弃戈尔巴乔夫及其主持制定的联盟方案,准备自己另搞一套。12月1日,乌克兰就***问题举行全民公决,90%的投票者赞成完全***。12月3日,叶利钦宣布承认乌克兰***。12月7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在明斯克会晤,叶利钦提出成立“***国家联合体”的构想,得到另两位领导人的赞同。12月8日,在布列斯特郊区别洛韦日森林的一个别墅里,三国领导人签署了《关于建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协议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治现实正在停止其存在”,自协议签订之日起,“前苏联各机构在联合体成员国境内的活动予以停止”。协议规定,独联体是***国家间的协调联合组织,不具有联盟国家性质,不设议会、中央***府和总统,也不建立统一的***队。协议还规定,独联体是一个开放的组织,前苏联的成员国和其他赞同其宗旨的国家均可参加。独联体的成立使戈尔巴乔夫的新联盟方案彻底破产,三个斯拉夫国家的领导人决定了苏联的最终命运。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和中亚五国的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签署了《阿拉木***宣言》等六项文件,正式宣告11个原苏联共和国以创始国身份自愿结成***国家联合体,与此同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最后一次以苏联总统身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自己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并把“核匣子”转交给叶利钦。7时32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年的苏联国旗在寒风中降下;7时45分,俄罗斯联邦的国旗升起,克里姆林宫换了主人,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师:可是,也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许还会存在下去。但也有人说: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想一想,他们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生:后者的观点说的有道理。“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但其只是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

师:那么,苏联的解体究竟给人民带来的是什么?尤其是作为苏联继承者的俄罗斯在叶利钦的率领下走向了何处?

生: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在俄罗斯联邦进行了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治上推行“休克疗法”,用快刀斩乱麻的办法,推行经济改革,也就是全面开放物价、对外贸易完全自由化、全面私有化,向市场经济迅速过渡。其结果是造成俄罗斯经济整体全面下滑。***治上也全盘西方化,通过一系列***策,希望把***和社会主义的一切痕迹都清除掉。外交上,也积极向西方靠拢,希望获得西方的经济援助。1993年,因与最高苏维埃矛盾激化,派兵攻占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所在地白宫。1996年7月,再次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在此期间,俄罗斯经济状况继续恶化,不见好转,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越来越复杂。1999年12月31日,离任期还有半年的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委托普京任代总统,并把原定于明年6月举行的总统大选提前到3月举行。

师: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治的两极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

【课堂小结】

师: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

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改革,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出现不同的结果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①改革中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②是否坚持***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③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等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

【布置作业】

高尔夫策划案篇6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与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发展了近18个年头。高尔夫行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高尔夫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但由于场地、师资、教材等制约因素,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当行业实际需求脱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和社会人才需求的满足。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以校企合作的个案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双方合作的具体内容,剖析双方在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式,同时分析合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中***分类号:G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7-0049-03

1 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表述,要加强实践环节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水平,还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还能加强学生的实操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率。从1997年深圳大学成立高尔夫学院至今,高尔夫教育在国内高校开展已近18个年头。为满足人才需求,国内不同人才培养层次的院校先后开设高尔夫相关专业方向课程,为高尔夫行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实践教学的开展对高尔夫专项教学效果产生的影响较大,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课程实践的重要平台,为实践教学得以正常开展提供重要保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为专业人才培养搭建学校、企业双方共赢的实践平台,如何建立—套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进而培养适应地方高尔夫市场的创新性人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深入了解华南师范大学与南沙高尔夫球会双方合作的具体内容,剖析双方在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式,同时分析合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基地后续建设和相关高尔夫课程开设院校提供些许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高尔夫专项班和广州市南沙高尔夫球会的校企合作个案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查阅、整理与研究相关各类期刊及代表性著作,深入了解目前国内外高校校企合作的***策背景、合作现状、合作模式以及个案研究现状;经过认真整理和分析,为本文撰写提供大量的文字资料和数据。

2.2.2访谈法

通过日常下场实践教学和赛事活动,与南沙高尔夫球会林春阳总经理进行交流,探讨校企合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为后续的深入合作奠定基础。

2.2.3个案研究法

本文针对华南师范大学高尔夫专项班和广州市南沙高尔夫球会的校企合作个案,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多渠道收集资料,对个案中校企合作双方发展现状、合作内容、合作现状进行深入研究。

3结果与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高尔夫专项班与广州市南沙高尔夫球会校企合作始于2011年,实践教学基地成立于2014年。最初,校企合作的内容仅仅停留在球会为专项班提供优惠价格打球。经过近3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增加了暑期培训、兼职球童以及大型活赛事动志愿者、工作人员等合作内容。校企合作呈现出程度深化、内容多样的全新局面(见表1)。

3.1下场实践

球会以优惠价格提供球场供学生实践下场,对于双方合作关系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高尔夫球专项教学包含了球技、裁判、赛事策划、企业运营等多方面内容,每一方面的学习都离不开球场。只有通过不断的下场实践,才能有效地将所学击球技巧与真正的打球相互融合,继而提高球技。裁判规则和判例的学习虽然可以在课室进行,但规则的理解、判罚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学生对球场环境的了解和下场过程中的应用。下场实践是高尔夫教学的必备环节,校企合作解决了没有下场实践场地的难题。

球会周一、周二球会客流量不多,致使球场闲置、资源浪费。球场闲暇时段仍需要支付每日正常开销。专项班学生固定在此时段(每周一、二)实践下场,虽然以优惠价格打球,但还是为球会增加日常收益。

3.2球童培训及实践

球会作为第三产业——服务业,其服务质量是客人评价球会的重要依据。球童为球会客人提供最直接最长时间的服务。换言之,球童的素质是客人体验球会服务质量的最直观途径。现今中国的大多高尔夫球会,球童的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广州市南沙高尔夫球会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球童大多是来自周边的村民,素质参差不齐且普遍较差。球会作为休闲产业,节假日(周六、周日)高峰客流量最高可达近400人次,球会现有专职球童169人,兼职球童42个。通常下场打球的客人每一位或两位需要一名球童服务,假期时段骤增的访客量导致球会往往会出现球童供不应求的情况。若球会供养足够多的球童,在平日或淡季,闲置球童较多,而球会必须定额支付球童薪资,带来成本的增加。

通过基地建设,专项班学生假期时段前往球会进行球童实践,一方面有效减缓客流高峰期所带来的球童供不应求的压力。上岗前,专项班学生接受球会组织的暑期球童培训班,考核通过后得以上岗。上岗后,球会只需根据合同,依照专项班学生实际出场次数支付每场35元出场费作为报酬,而不需要支付员工基本工资,有效节约了企业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专项班学生整体素质明显高于球会球童的整体水平,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球童的整体素质,也提高了球童服务质量,这些隐形利益是难以用金钱

同时,专项班学生从零开始学习高尔夫及相关知识,迫切需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了解和进入高尔夫行业。球童岗位需求数量比较大、从业门槛较低,是接触高尔夫行业的简单而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球会为学生提供了接触高尔夫行业、感受高尔夫行业的平台;另一方面,学生在上岗前接受球会的专业球童培训,扩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在工作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全面了解球会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与不同的球会客人沟通和交流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有偿实习,获得的报酬可以减轻学生打球费用的负担。

3.3赛事实践

高尔夫赛事是高尔夫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尔夫专项班教学的重要内容。本土培养的高尔夫赛事从业人才缺乏,专项班虽然开设了高尔夫竞赛组织与裁判理论课程,但学生更需要亲身参与各类赛事的组织、运作,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积累经验。目前球会并无专职赛事部门,赛事任务分派至各个部门,球会组织结构的不完善导致了球会缺少竞赛方面的专业人才,赛事管理的专业性、系统性欠缺。

通过基地建设,校企双方有效进行资源互换、优势互补。专项班学生有选择性地参与到赛事中组织、运作和服务等工作岗位。通过赛事实践,学生逐渐熟悉赛事流程,积累赛事执行经验。球会没有设立竞赛部,缺少具有举办赛事专业能力和经验的员工;专项班学生具备较好的专业素质,拥有较为专业的赛事执行能力,并且有服务于“佛山公开赛”、“深圳国际赛”等大型赛事的经验。专项班学生为球会赛事提供人员支持,可以协助球会提升赛事的流畅性和专业性。

3.4合作存在的不足

高尔夫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目的是建立校企“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虽然合作效果基本达到了双方期望,但该合作案例仍然存在着缺陷。这种缺陷不仅仅是来自校企双方,也来自当前的社会环境。

(1)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和产业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尽管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相应的教育法规体系,教育立法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为止依然还没有权威的、完善的校企合作管理相关制度出现,缺乏有效的鼓励企业参与高校教育和约束企业承担教育责任的***策,使得校企合作的运行和校企双方利益在现实社会环境中得不到保障。

(2)球会缺乏合作意识,合作深入不够。虽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社会大环境造成多数企业仍然更多的关注自身经济利益尤其是短期利益,而忽视其所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球会选择人才的同时,没有参与人才培养的意识,也没能将教育投资和球会长远发展、球会社会形象联系起来。以高校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意味着球会仅仅扮演着支持进行的角色。专项班从一开始就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为了完成所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而寻求合作,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球会在高校提出合作意愿后进行利益考量,提供高校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和协助完成部分的培养任务。在合作过程中,球会的参与仅局限于由专项班提出的要求为主,校企双方互动范围受限,双方合作理念和差异性的融合程度不够,难以建立较有深度的合作。

(3)合作内容不全面。校企合作的内容取决于专项班实践需要与球会的营运实况。目前,专项班以高尔夫技能训练、高尔夫运动教学法、高尔夫竞赛组织与裁判为主要专项课程。从实践与课程相结合的合作角度来看,技能训练在合作中表现得较为完善,竞赛组织与裁判实践在合作中有所涉及,运动教学法相关的教学实践暂时还未开展。由于球会教练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的高尔夫教学需要,暂时不需要学生参与日常的教学工作,因此并没有开展与运动教学法课程相关的教学实践。

4 结论

(1)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符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基地建设对于专项班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高尔夫策划案篇7

关键词:马尔柯夫链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预测

商品销售是企业赚取利润的主要途径,控制销售价格关系着营销战略的利润大小,经营者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预测零销售价格。随着经济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各种先进的数学理论、经济理论等得到应用,为商品零售价格制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本文分析了马尔可夫链的本质内容,对其在商品零售价格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马尔可夫链的原理

马尔可夫链是数学中具有马尔可夫性质的离散时间随机过程。该过程中,在给定当前知识或信息的情况下,过去对于预测将来是无关的。时间和状态都是离散的马尔可夫过程称为马尔可夫链。每个随机变量Xn只取非负整数值;对任意的非负整数t1

则称{Xn,n≥0}为马尔柯夫链。

针对传统商品销售模式存在的不去,新时期商品销售开始注重于“零售”方案的实施,这些都要求经营者制定切实可靠的战略计划。

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预测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商品零售物价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收入等。同时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预测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也起着很大的作用。马尔柯夫链理论重点强调了时间、状态这两个元素,运用马尔柯夫链预测商品的零售价格,也是注重于此两种标准的控制。

1、时间角度预测。价格是衡量商品内在价值的关键指标,也是通过货币多少的形式呈现商品价位。但是,伴随着销售时间的延迟,商品零售价格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或下跌,从而给供货商的价格市场定位造成很大的难度。马尔可夫链应用随机性数据处理方式,对零售价格在不同时间内进行准确地预测,如***1,为销售商提供切实可行的价格方案。如:根据马尔可夫链选定的公式,可以判断出时间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力大小,引导销售商抓住时间特点,在适当的销售时间选定价位。

***1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增长预测

2、状态角度预测。除了从时间范围内选定零售价格外,马尔可夫链对“状态”因素的分析也较为深入,如***2。销售商预测商品零售价格,也要多方面分析当前销售状态对未来价格的影响大小。以某款手机商品的零售价为例,本年度零均价3000元为准,但在下半年7-12月份保持了5%的涨幅,这种价格趋势可以判断出明年商品价格的高低状态。一般情况,当前价格状态的变化,基本决定了明年零售价格的走势。以此为准,手机销售商才能定位出最准确的价格指数,避免价格错位而误导了销售时机。

***2 几种商品零售价的预测

三、新理论应用的注意事项

由于商业时代下,我国市场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各种产品销售活动正在广泛地进行中,这些都为企业营销提供给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先进经济理论指导下,商品销售活动执行变得更加顺利。选用马尔可夫链作为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预测指导,应考虑各种可能对价格变化造成的影响,这样才能保证商品零售价格模型分析结果的有效性。研究人员既要收集当前商品零售价的相关信息,也要注重时间推移期市场价格高低的变化,双方面考虑商品零用价格指数的控制措施。

四、结论

总之,马尔可夫链为商品零售价格高低预测提供了多方面的指导,为商品价值判断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商品零售价格预测工作,销售企业要做好市场信息的收集处理,用准确地参数指标控制价格参数,保证良好的销售收益。

参考文献

[1] 刘伟洁,詹棠森. 马尔柯夫链在陶瓷产品市场预测与决策中的应用[J]. 办公自动化. 2008(22);

[2] 熊巍. 马尔柯夫链与市场占有率的预测与分析[J]. 山西统计. 2002(09);

[3] 张文如,边永安. 市场分析中的销售预测和决策[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7(02);

[4] 聂荣. 基于加权马尔柯夫链的粮食单产风险预测——以辽宁省为例[J]. 农业技术经济. 2007(05);

[5] 欧庆云. 马尔柯夫链转移矩阵在产品市场占有率预测中的应用[J]. 山西统计. 1997(05);

高尔夫策划案篇8

一、罗斯福“新***”:

资本主义反“危机”的成功案例

1929年发生的大萧条是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首次经济危机。具有戏剧性历史意义的是,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时正是苏联崛起之时。人们纷纷忧虑资本主义向何处去,苏联经济却安然无恙,一枝独秀。1921年,苏联实行新经济***策。1927年,逐步取消新经济***策,实行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策。1928年是苏联开始实施一系列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从1929年始到1940年,苏联工业产量增加了3倍;1938年,苏联经济总量在全球所占比例,已从1929年的5%跃升为18%。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工业产量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

目睹苏联计划经济成就和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当时出现了一个“不分意识形态,众人开始以苏联为师”的特殊现象:1930~1935年间,西方著名的***界、经济界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计划”一词成为***界最时髦的名词。一时间,美国和西方国家对苏联计划经济“转变为模仿”。

正是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为罗斯福“新***”提供了参照系。借鉴其成功经验,资本主义起死回生。1932年,美国人罗斯福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他上台即实施“新***”。1933年,罗斯福借鉴苏联设国家计划委员会作法,设置联邦计划机构。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新***”首次大规模尝试实行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危机”的方法。它摒弃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原则,在宏观层次上运用国家***权干预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较大地调整产权关系、生产方式和生产运行体制。英国学者帕克在《超级大国――美苏对比》一书中承认,苏联的全面计划经济,在罗斯福新***时期的美国经济中起了重要作用。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也说,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成了自由派资本主义的救星,在世界经济大恐慌的年代,促使西方社会放弃对传统派自由市场学说的信仰。

受惠于苏联计划经济的罗斯福“新***”的成功实践,促进了凯恩斯主义的成熟,推动了凯恩斯关于***府干预经济思想的理论化和系统化。“新***”是一场拯救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度过了空前大灾难。

二、戈尔巴乔夫“新思维”:

社会主义反“危机”的惨败案例

罗斯福“新***”之后约50年,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敏锐地注意到:“20世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很相似。两大方案都是为应付令人痛苦的危机――美国胡佛时期的大萧条和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停滞――而设计的。两大方案都不是来自下层、而是上层,来自国家上层的领导人进行的。”他说,对罗斯福来说是幸运的,“新***”成功结束了大萧条噩梦,挽救了资本主义;对戈尔巴乔夫来说则是不幸的,他造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崩溃。

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开创了一种国家制度和经济运行模式,对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制度的探索具有划时代意义。该模式一开始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它帮助苏联创造了经济奇迹,改变了苏联的面貌,使其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国和***事强国。斯大林去世时,丘吉尔曾这样公正地评价过他:斯大林接收苏联的时候,苏联是一个扶着木犁的国家,在他告别人世的时候,苏联却成了一等强国。

1985年,戈尔巴乔夫任苏共***。他上台时,苏联“遭遇了至少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一样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危机”,戈尔巴乔夫“决心与过去一刀两断”,推行“新思维”。戈尔巴乔夫在1986年苏联***第二十七届代表大会上,将马列主义意识形态完全摒弃。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已经远超过调整苏联既定***策符合新现实的步调,完全了长久以来的列宁主义正统以及历史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崩溃不仅使苏联失去历史上的理论基础和信念,也让苏联局势中固有的困难加剧。戈尔巴乔夫押赌注于自由化,必然失败。戈尔巴乔夫不明白这则等式,叶利钦则了然于心。戈尔巴乔夫要求苏联进行做不到的改革,加速推动了他代表的制度的灭亡。他的改革是自我毁灭的改革,他摧毁了***,推动了把他送上权力宝座的那种制度的覆亡。然后,数个世纪辛苦建立的国家基础,也在戈尔巴乔夫统治下瓦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结果造成了苏联崩溃之速度甚至快过当年崛起之势。作为西方著名的***治家,基辛格不无惋惜地评价道:“不到十年,东欧附属卫星国家解体,苏维埃帝国土崩瓦解,几乎把彼得大帝以来俄罗斯侵吞之所有权益,全部吐出来。从来没有一个世界强权未经交战失利,就如此迅速、彻底四分五裂。”

三、中国的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反“危机”的卓越案例

如同世界上任何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社会制度及其发展模式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或“中国模式”,也是在中国面临危机、寻求变革中产生的。

我国改革开放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实力提升最强的纪录,“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国家成就的篇章”。历史表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从危机中奋起、符合时展潮流的惟一正确的选择。

“中国道路”是在不断反“危机”中形成的。在新世纪进入第十个年头之际,让我们回望过去30年发生在世界与中国的几个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就不难发现,反“危机”贯穿整个“中国道路”前进的历程:1989年,“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在东欧轰然崩溃,执***的***下台,而早在东欧剧变11年前,坚定的中国***人果断地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使中国命运实现了伟大的转折。1991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联解体。1992年,面对国际浊浪、西方制裁并欲改变中国的***谋,以及国内针对改革的争论、质疑之声,***就世界及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谈话,这些谈话是确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奠基之声。***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成为“中国模式”最后超越“苏联模式”的重要标志。2008年秋,国际金融危机开始肆虐全球,中国***人以卓越的***治大智慧化解危机,中国在反金融危机中巍然挺立,赢得世界称道。

四、当前全球反“危机”导向

从表面看,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透支消费”、“监管缺位”、“***策失误”和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严重弊端所致,实质上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经济周期性折磨”、新自由主义经济放任模式误导的结果。当前,全球反“危机”尚在继续,新一轮资本主义改革方向有待继续观察。有几种倾向值得关注:

1. 罗斯福“新***”回归,凯恩斯主义复活,国家干预重新回潮。面对金融危机,各国***府纷纷对金融机构实行国有化,***府直接介入金融系统,加强监管力度,刺激经济增长。英国《泰晤士报》称,曾经是世界上最资本主义化的国家最资本主义化的***府,已经决定铲除这个国家最大、最重要的私人金融企业老板,以***府任命的官僚取代之。强烈推行新自由主义的里根过去曾说,***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府本身就是问题;现在美国人却说,市场是个问题,***府是解决之道。30年来,一向高举新自由主义大旗的美国***府终于对市场伸出了“看得见的手”。美国《新闻周刊》撰文说,全球资本主义开始进入更多管制的新时代。

2. “社会主义”一词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危机”给西方世界带来思想上的强烈震撼。各国反“危机”导向,引起世界经济学家、金融家、***治家的评论如潮。美国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说,资本主义世界正在迎来美式社会主义。前德意志银行高官罗杰・依伦伯格评论说,美国***府对这次金融危机的历史性反应将我们置于一个几代人也没有看清的一个位置:我们已经正式地跨越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红线。

3. 马克思主义重新受到重视。饶有兴趣的是马克思主义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再次走红。德国***长佩尔・施泰因布克在接受《明镜》周刊采访时说,马克思理论的某些内容并非是错误的。《泰晤士报》报道,这次金融危机,资本主义摔得“灰头土脸”,反倒是倡导共产主义的马克思重新引起世人的重视,而他批判资本主义的《资本论》也再度走俏。在西方,《资本论》变成了畅销书,许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遭受损失的投资人,想从《资本论》中找到资本主义失败的根源。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受到高度关注。美国有经济专家指出,这场危机明显地损害了美国一直倡导的英美模式的声誉,中国模式更多地被认为是未来的潮流,金融危机促成英美模式与中国模式势力消长。牛津大学教授阿什在英国《卫报》撰文说,美式自由市场经济正被乌云笼罩,与此同时,中国实行的中央控制经济加市场经济的混合模式看来前途更为光明。美国***经济委员会委员瓦蒂・哈拉比最近指出,中国对世界经济发挥着“稳定器”作用,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不是一种偶然或无法解释的现象,而是更多得益于其缜密的经济和社会规划,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

五、启示与思考

回顾、观察、对比20世纪和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先后出现的若干重大“危机”与反“危机”,不难看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特定阶段出现的各类“危机”,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危”与“机”并存,关键是在危机中能否把握住正确的航向,方向维系其前途和命运。

1. 资本主义反“危机”始终坚定地捍卫着资本主义制度。

第一,罗斯福“新***”是坚守资本主义阵地、完善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新***”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了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突破了亚当・斯密以来的自由主义传统,标志着资本主义脱离了19世纪传统的自由放任形态,完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次重大转型。罗斯福“新***”与凯恩斯主义的兴起,表明资本主义实现了从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转折。

第二,始于2008年下半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并将继续对“冷战”后盛行的新自由主义自身缺陷与利弊进行重新审视、反思。资本主义将面临新一轮重大改革,将获得新的变革与调整。资本主义每一次危机都伴随着变革,每一次变革都是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反思与纠正。就像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改革后一样,资本主义将以一种新形式继续生存下来。

第三,资本主义在反“危机”中,程度不同地借鉴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对其自身制度的根本否定。罗斯福“新***”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并不意味着美国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目的是为巩固、完善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此次反“危机”中,“社会主义机制”、国家干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受到重视,也不表明西方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是为了更加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发展模式。

2.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教训沉痛而深刻。

如果说罗斯福“新***”是留给历史的一次成功的资本主义反“危机”案例,那么,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就是留给世界社会主义的一次失败的反“危机”案例。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其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治改革造成苏联局势全面动荡,导致苏联解体、苏共失去执***地位。从基辛格对戈尔巴乔夫所谓改革与反“危机”的分析与惋惜之情中,不难解读出基辛格这位资深***治家的弦外之音: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可以改革的。历史永远不能改写,但戈尔巴乔夫反“危机”失败的沉痛教训值得世人永远铭记。

3. 在全球视野中回顾与展望。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坚定捍卫其基本制度进行改革的卓越范例。面对“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近年来国外一大批致力于“读懂中国”的“中国观察家”悄然涌现,他们发表了许多关于中国反“危机”与改革的精辟观点。

第一,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不同于苏联,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的坚强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沈大伟、牛津大学教授亚当・罗伯茨等认为,为中国指引前进方向的是中国***。中国***仔细研究并总结了苏联解体的经验,中国没有盲目照搬西方的***治发展模式,而是提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二,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渐进式的,***治稳定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前提。约翰・奈斯比特在其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的纵向民主是建立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力量的平衡上的,“两者的合力”既促进了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治稳定。

第三,认为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府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使中国获得成功。法国前驻华大使、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康拉・德赛茨和新加坡学者认为,中国自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能够平安地与资本主义市场这只“狼”共舞,并创造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奇迹,使全球惊讶与羡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又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的长处;既以博大的胸襟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又避免资本主义的弊病;既发挥市场的作用,***府又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4. 一部人类历史是战胜各类“危机”的历史,反“危机”的方向决定其前途与命运。

“危机”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与变革的前提。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都要历经反“危机”、调整、改革和完善;任何一种改革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反“危机”没有终点。

高尔夫策划案篇9

陆南泉教授的新著《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从列宁到普京)》的封面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克里姆林宫***案上方列宁和普京相像而又背对背的头像会让人联想起许多:在上个世纪之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俄国诞生了一个新的***权――无产阶级的苏维埃***权,一批年轻有为的领袖们走上了***治舞台,当时列宁只有47岁,苏维埃***府恐怕是当时世界上最年轻的***府,它要给民众带来“和平、土地、面包、自由”,要建立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的自由、公正、平等、让民众感到幸福的新社会。但是,短短的74年后,这个***权不复存在了,俄罗斯人抛弃了这个制度,效仿西方,走上了经济自由化、***治民主化、意识形态多元化之路。进入又一个新世纪时,普京这个与列宁有着同样名字――弗拉基米尔的人成了领导俄罗斯走向未来的领袖,他同样年轻,当时只有48岁。俄罗斯走了一圈,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历史起点上。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陆南泉教授的这本书可以为我们提供部分答案。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这部多达70万字的著作,系统论述了从十月***到普京时代苏联(俄罗斯)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苏联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形成、发展与僵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艰难与最后失败,新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苦难历程,直到普京任总统后,俄罗斯总算基本找到了符合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之路,但俄罗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之路还远未完成。该书向我们描绘了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形成、发展和衰落,以及俄罗斯重走市场经济道路的全景***。

该书抓住了苏联七十多年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形成、发展和改革这条主线,利用详尽的资料,分析了苏联经济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严重问题。苏联的经济体制是斯大林一苏联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其核心部分,作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了苏联经济体制模式形成的原因与条件、这一体制的发展与僵化。

苏联经济体制模式是在斯大林时期形成和确立的,这一经济体制与列宁的新经济***策是完全不同的,“新经济***策的实质是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和贸易、工农业之间的经济交流,达到从经济上巩固工农联盟、活跃经济和迅速恢复濒于崩溃的经济的目的。”(第15页)关于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形成的原因,作者更多强调的是主观因素,俄共(布)内部对新经济***策的实施与发展前景有分歧,许多人包括斯大林并没有真正理解列宁新经济***策的真谛,俄共(布)内部在社会主义两种模式(***事共产主义模式与新经济***策模式)、两种社会主义观念的斗争十分明朗,实际上在整个苏联时期这一斗争都没有停止过。“从1928年起,斯大林对农民的***策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击败布哈林后,斯大林在1929年全面停止了新经济***策,推行他自己的一套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策。可以说斯大林模式萌芽于1929年,而付诸实践于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年)。”(第24~25页)通过工业化在苏联确立了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苏联的工业化强调高速度、片面发展重工业、靠剥夺农民的办法积累资金,“超高速发展重工业,以高积累与剥夺农民的办法集聚资金,是斯大林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原则和特点”。苏联的工业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斯大林的工业化,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策上,都存在很多严重失误,出现很多难以理解的不正常现象。因此,斯大林工业化的道路,不可能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应遵循的共同规律”。(第44页)“斯大林的工业化道路,在经济上造成的严重后果是,经济结构严重畸形,比例严重失调,农业长期落后。这些至今还影响着苏联继承国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经济的发展。”(第43页)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行***指令的作用大大提高,为了保证工业化快速实行了农业全盘集体化,农业也被统制起来了,斯大林还搞了大清洗,清除了对手,“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治体制模式,并把这一模式一步一步地推向极端,斯大林成了独揽大权的最高统治者,他凭借手中掌握的权力与机器,使全***、全国人民服从于他一个人,从而使社会主义遭到了极大的扭曲”。(第42页)

列宁认为,市场关系是新经济***策的决定性因素,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从列宁的立场后退,他不顾苏联的实际,急于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坚持产品经济观,致力于工业和农业间不经过商业这个中介人进行直接交换,一步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产品经济观,即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否定价值规律、市场的调节作用的观点,一直居主导地位,从而也就成为斯大林计划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成为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难以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第65页)苏联的经济学家们把计划性上升到规律的高度,创造出“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与价值规律对抗,“发生自发作用的价值规律代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具有计划性作用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代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计划原则的绝对化,把计划性提升为规律,不只意味着斯大林计划经济体制的强化,而且也意味着指令的随意性和唯意志论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大大提高了对经济控制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并对斯大林在***治上实行极权体制奠定了经济基础。这样也防止了价值、货币的权力压倒计划的可能性”。(第69页)

“20世纪30年代的‘大清洗’,最为集中地反映了***治斗争对形成高度极权***治体制的影响,这种***治体制又反过来使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巩固与发展。”“‘大清洗’运动不仅是实现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的重要***治保证和手段,也是最终形成斯大林模式的重要因素。”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及其体制模式虽然受到多次冲击,但直到苏联解体前一直存在。“片面认识斯大林工业化运动,是苏联经济体制难以进行根本性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第45页)长期以来,苏联从***到学者都把工业化问题变成了带有明显***治色彩的宣传问题,只宣传其巨大成就,看不到其存在的任何问题,“既然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那么对这个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也就只看到其积极作用而不会发现其存在的种种难以克服的弊病了。这样,斯大林模式也像工业化一样,成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样板和大家必须遵循的模式了,在斯大林逝世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内所进行的改革,也只能在斯大林模式框架内作些修补了”。(第46页)苏联经济理论长期批判“市场社会主义”,***治体制阻碍等也是难以改革的重要原因。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没有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阻碍机制越来越大。

对于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这样有争议的苏联领导人,陆南泉教授做出了实是求是的分析,针对有些人把苏联剧变的责任归咎于赫鲁晓夫反对

斯大林的个人迷信,陆教授指出,包括经济体制的斯大林模式早在战后初期就应该进行改革,但是,斯大林把这一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体制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认为二战的胜利是这一体制的胜利,没有意识到应该改革,当时苏联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也阻碍着改革。斯大林死后,面对苏联的种种危机,苏联领导人必然要进行改革,而要改革首先必须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赫鲁晓夫为了推行改革,需要对斯大林的遗产有个清楚地认识:先要站稳脚跟,掌握权力;必须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第122页)“通过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揭开了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严重弊端,是改革斯大林体制模式必须走的重要步骤,因此,从体制改革的角度来看,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128页)通过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揭露与批判,才有可能对苏联传统模式进行批判性的认识。“赫鲁晓夫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勇敢地站出来破除斯大林个人迷信,成为苏联第一个改革者,使苏联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活跃了气氛,振奋了人心,给苏联历史留下了谁也不能抹杀的深深的印痕。”(第215页)

关于戈尔巴乔夫,针对有人指责戈尔巴乔夫只改革***治不改革经济的说法,陆南泉教授指出:“戈尔巴乔夫上台执***后,首先从经济领域着手改革的。”“从他执***七年的历史发展来看,戈尔巴乔夫本人与当时的领导班子在相当一个时期里,工作的着力点放在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来解决严重的经济问题。”1985年3月到1987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准备阶段,1987年到1990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阶段,开始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但是,经济改革成了***治斗争的“人质”,从1990年底到1991年底苏联剧变,经济改革停滞并最后夭折,经济体制模式的转型是在苏联解体后才开始的。但与过去相比,苏联的经济体制模式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还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企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变成了***的商品生产者,指令性计划被取消,改革具有综合性,不仅包括经济,还有***治、外交等方面。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着重解决人、人权和人与生活资料的分离问题。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了,客观上最重要的是阻碍机制强大:“由于斯大林逝世后的历次改革并没有对斯大林体制模式发生根本性的触动,因此,这一机制虽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产生影响,但并不突出。但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进行根本性体制改革时,情况就不同了,阻碍机制对改革所体现的阻力就开始强化并最后发展到***治冲突的地步。”(第585页)主观上戈尔巴乔夫的一系列***策失误,加速战略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后果,没有从解决农业问题人手,致使食品供应紧张;***治体制改革过激过快,没有促进反而干扰了经济体制改革;戈尔巴乔夫的妥协***策等等。“虽然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失败了,并成为苏联剧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他在改革初期,针对斯大林专制制度产生的严重问题,重视人与人权问题的理论探索还是应该肯定的。”(第524页)

针对有人把苏联剧变归咎于戈尔巴乔夫的说法,从对苏联经济体制的研究中陆教授得出的结论并非如此,他认为:“根本原因或深层次原因是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丧失了动力机制,它的弊端日趋严重,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阻力,这种模式走不下去了,走进了死胡同。之所以发展到这样严重的地步,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带有制度性与根本性的特点;二是斯大林逝世后的历次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这种制度模式的问题与矛盾日积月累,最后积重难返,使危机总爆发,苏联东欧各国人民对其失去了信任。”(第616页)“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失败了,从而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苏联剧变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执***时期,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但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时期有其十分复杂的原因。”(616~617)一是经济体制改革本身的严重错误最终导致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二是***治体制改革出现严重错误,逐步迷失了改革的方向;三是存在严重的阻碍机制。作者强调,不要因为苏联剧变发生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而忽略了苏联历史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忽略引起质变的诱因,忽略量变背后更为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

该书分析了苏联对斯大林―苏联经济体制模式改革的过程、***策与措施、改革理论的变化,以及改革失败的原因。“如果说赫鲁晓夫只反斯大林不反斯大林主义,那么,勃列日涅夫既不反对斯大林又不反对斯大林主义。”(第388页)

***治体制不改革,反过来使经济体制改革也无法进行。

该书研究了苏联解体后新俄罗斯如何进行经济体制转轨的,叶利钦面临的仍然是传统的经济体制模式,俄罗斯新领导人要改革的仍然是苏联时期的经济体制,所以,不把苏联后俄罗斯经济体制转轨的内容写进来,是不完整的。叶利钦推行激进式的“休克疗法”有十分复杂的原因,有***治上的,也有经济上,当时经济形势严峻,不大可能实行渐进式的改革,“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实行激进改革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这也充分说明,到了这个时期,苏联社会中已积累了能够破坏一切的能量。寻找一个宣泄这股破坏性能量的出口是俄罗斯转轨的当务之急。从这个意义上讲,激进式‘休克疗法’不过是释放了1991年俄罗斯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所积累的破坏性能量的一种较为可行的策略选择,亦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危机应对策略。”(第637页)叶利钦时期采取的一些重要***策,都是围绕摧垮旧体制和巩固权力而进行的。

作者观点鲜明,提出了许多新看法和新见解。作者提出,在评价苏联经济建设成效的问题时,不能只从发展速度、重工业的发展和***事实力的增强来看,应该有更宽广的视角,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苏联经济增长速度不能持久,苏联长期坚持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苏联经济结构严重畸形,苏联经济的封闭性,苏联的经济***策脱离人民需要――书中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多方面原因的分析很有启发。

高尔夫策划案篇10

[关键词]高尔夫;***策;***府;球场;限制

[中***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8—0068—10

1 引言

国外有关高尔夫旅游的研究表明,高尔夫球场是一项重要旅游休闲资源,高尔夫旅游度假者具有人均消费高、度假时间长和出游频繁的特点,能够有效拉动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澳大利亚、墨西哥、埃及、泰国、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家都将高尔夫球场作为重点旅游项目对外推介。国内学者针对高尔夫旅游发展模式、市场需求及结构和旅游影响的研究表明,我国具备高尔夫旅游开发条件,高尔夫旅游能够起到“推动旅游休闲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但***府限制和禁止高尔夫项目发展的***策导致高尔夫旅游经济难以启动。由于社会舆论认为高尔夫球场占用耕地资源,在国家禁止项目建设背景下的快速增长又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高尔夫项目的质疑;面对公众质疑和指责,有部分学者调研认为,我国高尔夫球场并未占用耕地,高尔夫项目具有改善投资环境、拉动旅游业发展、带动土地升值等一系列积极作用,建议***府放松对高尔夫项目的***策限制。同时,有学者认为,“高尔夫球场未占用耕地”缺乏实证数据支撑,高尔夫项目增长明显有违中央***策,要求***府加强管制,加大对高尔夫项目查处力度。

显然,高尔夫***策一直是社会争论热点,但却没有相应研究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过我国高尔夫***策。即使在上述研究争论中,也没有文献指出高尔夫项目建设受到哪些***策限制,哪些***策合理或不合理,哪些***策应该放松或收紧。也就是说,针对高尔夫***策讨论与建议的相应研究忽略了对***策内容的分析和解读;缺乏了***策内容的文本分析依据,导致相应研究要么主观地指责高尔夫违背***策,要么从高尔夫行业角度呼吁***策支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对20多年来的高尔夫相关***策进行回顾和文本分析,结合同期高尔夫项目发展数据对***策效果进行评价,以探讨各项高尔夫***策的合理性,提出相应***策建议。

2 研究思路、方法及过程

本文以高尔夫***策回顾为起点,通过对20多年来涉及高尔夫***策文件的梳理,解读各项***策出台背景以及各级***府和各***府部门的***策执行意愿;结合同期高尔夫项目发展情况,评价并分析高尔夫***策的效果,最后对***策失效的成因作深层探讨,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因此,本文以文献研究为主,对涉及高尔夫的法律、法规、***府公文等文献资料进行文本分析,对各项涉及高尔夫***策的条文逐一联系上下文语境、意境及***策出台背景进行解读,以求更加真实地还原***策本意,整理出高尔夫***策体系。

基于上述思路,本文需要获取的信息包括高尔夫***策和高尔夫项目两个部分。具体调研过程及方法如下:

2.1***策文献收集与整理

***策调研主要通过“中国资讯行——法律法规库”,以“高尔夫”为检索词进行全文检索,对收集到的***策文件再逐一全文分析,删除与高尔夫无关或对高尔夫项目发展影响甚微的文件(如高尔夫球杆进出口关税、高尔夫汽车),同时对涉及高尔夫***策最多的***、***、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部委近年来的所有***策逐一分析,根据文件内容和***策连续性判断有无可能遗漏相应***策。同时,将***及各部委出台的***策统称中央***府***策,把各省、市(包括地县级)***府***策称之为地方***策,以便对中央和地方***策差异进行比较。

2.2高尔夫球场用地类型调研

高尔夫球场用地类型具有一定社会敏感性,虽然笔者在高尔夫行业内有很好的研究进入性,但也较难从开发商渠道获得真实的用地数据。由于所有高尔夫球场的施工皆以专业造型设计为依据,设计公司在进行规划设计前必须对项目地进行详细勘测,能够十分全面、准确地掌握球场原貌及土地类型,并会作为案例和成果长期保存。因此,本文的高尔夫球场用地调研主要从高尔夫球场设计机构获取,分别从两家球场设计机构获得了34家球场项目的土地原貌信息,将土地划分为耕地、林地、荒山、草山(包括牧场、市***待绿化用地)和水面(包括沼泽、滩涂)5类,对34个样本项目的各类用地面积进行统计。

2.3高尔夫项目发展历程调查

国内没有权威机构过高尔夫球场数据,本文根据2011年广州豪富高尔夫公司的《中国高尔夫旅游指南》、香港富通公司的《中国高尔夫球场指南》以及深圳朝向公司的《朝向白皮书——中国高尔夫行业发展报告》中所列出各高尔夫球场开业时间等相应信息反推各年新增的高尔夫项目数;另外,高尔夫球场规模有大有小,国际上对高尔夫球场数量统计分为18洞均值数和俱乐部数(登记注册的法人数)两种方法,本文采用的项目数为第二种统计方法,即一家高尔夫俱乐部视为一个项目,并以开业时间计人当年净增项目数。

3 高尔夫***策变迁分析

3.1中央***策

从本文收集、整理的***及各部委所出台***策中有关高尔夫内容来看,中央***府的高尔夫***策经历了由支持到限制、由限制到禁止的演化。各阶段的主要***策及解读如下:

3.1.1鼓励发展***策(1993年之前)

本文查找到国内的高尔夫***策文件起始于1992年,即***以国函[1992]132~140号连续9个文件分别同意了北海银滩、大连金石滩、福建武夷山和湄洲岛、广州南湖、杭州之江、江苏太湖、昆明滇池、青岛石老人、上海横沙岛等10个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建设规划,这10个项目规划中都包括高尔夫球场。从***的财农税[1993]字第59号文要求“高尔夫征用耕地必须缴纳征地税”和后续系列***策文件(见表1)相应规定来看,在1993年之前,高尔夫球场建设不但可以使用耕地,甚至可以免征耕地使用税;作为鼓励外商投资项目(国家计委、经贸委、外经贸部令[1997]第7号文),还可以享受到“两免三减半”的外资企业税收优惠***策。

这表明,在1993年之前中央***府对高尔夫项目采取了鼓励***策,1992年***直接连续发出的9个同意高尔夫球场建设的文件就是最好的说明。

3.1.2限制发展***策(1993~2003年)

自1993年开始,***开始关注高尔夫球场盲目建设问题,中央***府有关高尔夫的***策明显由支持转向为限制。从表1可以看出,***及下属各部委先后出台了有关高尔夫项目的用地类型、审批、税收、环评、管理等方面的规定:一是对用地类型的要求不断提高,1997年开始严禁占用耕地等优质土地;二是2000年开始,球场用地审批权限由地方***府上升到国土资源部;三是从2002年开始,高尔夫项目由鼓励外商投资直接转变为限制投资;四是在环境保护上,国家环保局两度发文明确要求高尔夫项目建设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五是在税收上,高尔夫球场的营业税在2001年6月份由5%上升到了20%。由此可见,从1993年开始,中央***府对高尔夫项目发展由支持转为限制,且限制越来越严。

3.1.3禁止发展***策(2004年至今)

在所有高尔夫***策中,最值得关注的是2004年***办公厅的1号文,即《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由于该“暂停”之后,没有相应文件允许球场再开工,标志着高尔夫项目建设在***策上从此时被禁止。此后出台的系列***策大多围绕着如何对待建、在建和运营项目进行清理整顿,如表2所示。

***办公厅的1号文专门针对高尔夫球场,这表明高尔夫项目在当时已经成为***治问题。在2004年和2007年由***直接颁发的28号文和8号文中,皆明确要求“继续停止”和“特别要禁止”高尔夫球场项目,***办公厅、***、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税务总局、环保部皆在***文件基础上,分别出台了相应配套***策以执行***文件;这表明中央***府对高尔夫项目清查、整顿采用“组合拳”,即***相应文件后,各部委行使各自职能出台相应落实***策。在***及各部委大力禁止高尔夫项目发展的同时,国家旅游局和假日办仍从高尔夫旅游角度发文提出了“开发高尔夫旅游产品”(假日办[2005]10号文)和“促进高尔夫设施生产和高尔夫人才培养”(旅发[2007]51号)的***策,这一现象值得关注。

在2007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的两年多时间里,***及各部委没有任何有关高尔夫***策。2009年9月30日,则由***办公厅、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工商总局、体育总局和旅游局等七部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始对高尔夫用地情况进行摸底(发改办社会[2009]1993号)。此后***及办公厅出台文件中明确要求“规范高尔夫球场发展”和“大力培育高尔夫用品”(国发[2009]41号及国办函[2010]121号),这似乎表明中央***府为了发展高尔夫旅游休闲业对高尔夫的***策有所松动。随之而来的“发改社会[2011]741号”文件要求各地方***府对“国办[2004]1号文”之后违规违建球场进行综合清理整治,提出要查处和追究相关渎职失职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但对整治到位的球场从新从高缴纳相关规费后可办理相关手续。

实际上,“综合清理整治”是“规范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但在追究渎职失职责任和社会舆论监督双重压力下,开发商既不敢报批、各***府部门也不敢审批新球场,高尔夫项目到目前为止仍然处于禁止发展期。

3.2地方***策

本文对省级***府的***策分析发现,仅有福建、广东、河南、江苏、湖南、湖北、吉林、四川、海南、浙江、江西、重庆等12个省级***府(包括厅局单位)的文件中涉及过高尔夫。其中,广东、福建、四川、江苏、湖北、河北、湖南、河南等8个省的高尔夫***策与中央***府基本一致,或限制和禁止高尔夫用地,或提高税率,但海南、吉林、江西、重庆等在国家出台限制或禁止高尔夫项目***策的同时,颁发的文件中明确提出“鼓励高尔夫球场适当科学发展”、“积极引导高尔夫等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吉发[2006]31号)”、“扶持文化产业发展,高尔夫球以营业额3%缴纳文化建设费(赣府字[2002]4号,国家规定为15%)”等利好高尔夫的***策。在国办函(2010)121号文件之后,曾经出台过限制或禁止***策的河北和河南两省分别提出“重点发展以廊坊、涿州为代表的首都周边高尔夫项目聚集区(冀体字[2011]3号)和规范高尔夫项目发展(豫***办[2011]3号)”等***策。

在地(市)级***府所出台的相应***策中,仅有广州、深圳、汕头、南京、苏州、成都、厦门等7个城市出台过限制高尔夫项目建设的相应文件,同时却有贵阳、宁波、长春、郑州、许昌、哈尔滨、大连、无锡等9个城市在2004年之后颁布文件,或同意高尔夫球场建设,或加强高尔夫旅游产品开发,或将高尔夫球场作为招商项目等。

由此可见,中央***府对高尔夫项目的限制和禁止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用地类型上,1997年开始禁止使用耕地、林地等优质土地建设高尔夫球场;二是在高尔夫球场项目发展上,2004年开始暂停和禁止所有球场项目建设。但高尔夫旅游则一直未被限制,在限制和禁止球场项目发展***策背景下,文化、体育、旅游部门及地方***府则主要从促进旅游休闲业发展角度颁发利好高尔夫的***策。由于高尔夫旅游休闲业必须依赖于高尔夫球场,促进高尔夫旅游休闲业发展势必需要建设高尔夫球场,这与限制和禁止项目建设的***策有所冲突,势必影响***策效果。

4 高尔夫***策影响及效果分析

4.1对项目用地类型的影响

高尔夫项目建设需要两年时间,为了与1993年和2003年***策调整相对应,本文分别将样本球场的开业时间以1995年和2005年为节点,以5年为一个阶段进行划分,统计各阶段高尔夫项目中耕地、林地、荒山、草山和水面的所占面积及比例,整理出各个时期高尔夫项目的土地使用性质,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不同时期的高尔夫球场用地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现为:(1)耕地和林地所占比例在持续下降;尤其是耕地所占比例由1990年以前的38%下降至1.2%;1995年以后的下降更为明显,这与***和国土资源部从1993年发文限制高尔夫项目使用耕地的时间一致,表明保护耕地的***策“高压线”得到执行。(2)荒山及草山所占比例持续上升,这两类性质用地几乎占到了近期高尔夫项目用地的70%,表明绝大多数高尔夫项目使用了劣质土地。(3)水面所占面积持续略微上升,主要与高尔夫设计师理念转变有关,既尽量选址在地表径流多的区域,以降低球场用水成本。

从各类土地性质在高尔夫项目用地中所占比例变化与高尔夫***策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来看,中央***府禁止使用耕地等优质土地的***策对项目用地类型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绝大多数球场选择了草山和荒山进行项目建设,这表明高尔夫用地***策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效果。

4.2对项目数量发展的影响

本文研究统计出自1984年以来各年的中央***策、新增项目及项目累计数量,如表4所示。

在表4中,1984年至1993年的第一个10年里,高尔夫项目增速有限,皆为个位数增长,每年新增数量最多不超过4个;从1994开始,突然跃至两位数增长,在至2003年的第二个10年间发展最快的1996年和1997年分别新增25个和24个,其他年份新增项目在20个以内;从2004年开始,每年新增高尔夫项目皆超过25个,净增数量明显加快。高尔夫项目增长周期与高尔夫***策的3个阶段在时间上恰好完全重合,这表明球场项目增长与高尔夫***策可能存在着紧密联系。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近30年来我国高尔夫项目的增长过程及其与***策的关系,本研究以中央***府涉及高尔夫项目发展的关键性***策为节点,绘制了各时期新增项目数量与中央***策的对比***(***1)。

从***1可以看出,虽然1993年以来中央***府对高尔夫项目的***策经历了支持到限制、限制到禁止的3个发展阶段,但年增高尔夫项目数量呈现震荡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更严厉的***策出台当年及次年,高尔夫项目净增数达到阶段高峰值;这似乎表明中央***府越限制,增长数量越多,限制和禁止高尔夫项目发展的***策明显失效。

然而,高尔夫球场建设需要两年的周期,从***1可以看出,在中央***府新一轮更为严厉***策出台后的第3年,项目新增数和增速明显放缓,进入震荡下降期。这表明中央***府出台更严厉的***策主要基于对各地在建和待建球场项目过多、发展过快的考虑。高尔夫球场建设周期及总体增速下降的事实表明,中央***府限制球场增长的***策具有一定效果;但2004年禁止球场建设以来我国高尔夫项目数量仍然翻倍的事实则表明,禁止高尔夫球场项目建设的***策没有执行到位,***策效果不佳。

5 高尔夫***策效果欠佳的原因分析

相应研究表明,我国财***分权体制产生了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加上官员晋升锦标赛模式下激励官员的目标与***府职能的合理设计之间的冲突,使得中央***府和地方***府以及各***府部门之间在部分经济和社会问题上存在分歧,***府内部在***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博弈。***府内部在高尔夫项目发展问题上的博弈导致高尔夫***策出现上下不一致、部门不一致和前后不一致是限制和禁止高尔夫项目发展***策效果欠佳的主要成因。

5.1***策的上下不一致

上下不一致表现为同一时期中央***府和地方***府在高尔夫发展***策上的不一致。在我国,上下级***府关系非单纯的正式权力关系,在相应***策问题上存在着多种谈判和博弈形式;在***及各部委密集限制、清理、暂停和禁止某种行为(如征地、拆迁、上马高能耗项目),地方***府不出台与之相应的配套***策,其实是与中央***府谈判和博弈的一种表现。绝大多数省市不紧随中央***府出台限制和禁止高尔夫项目的执行***策,可以看成地方***府对高尔夫项目发展的支持和默许。即使在响应中央***策方面发文最多的广东省,同时期出台的执行***策也大打折扣,如1995年***文件要求“严禁高尔夫球场占用耕地”,广东省***府同期文件变为“原则上不准占用耕地”。吉林、河南、海南明确发文支持高尔夫项目,更能表明中央***策在省级***府受到了抵制;限制或禁止建设高尔夫球场的地、县级***府则更少,甚至于多个地级***府公开发文鼓励高尔夫项目发展。

在财***分权体制和官员晋升锦标赛模式下,地方***府鼓励高尔夫项目建设的动机明显,这不仅因为高尔夫项目能够起到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土地升值的作用,更因为高尔夫项目直接投资近亿元,加上房产及旅游配套项目,总投资达到10亿元级规模,对当地***府财税贡献明显。超过10亿元投资项目对绝大部分地级市来说都算得上大项目,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强烈动机和需要使得地方***府默许甚至鼓励高尔夫项目发展。高尔夫***策上下不一致增加项目发展空间,这也体现了我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稳定机制。

5.2***策的部门不一致

从各***府职能部门出台的高尔夫***策可清晰看出同一级***府(***各部委)不同部门对高尔夫项目发展的态度迥异。从***出台过涉及高尔夫***策的9个部委来看,***、国土资源部、环保局、住建部对高尔夫项目发展始终采取否定态度,表现为国土部门一直出台严格限制、审查和禁止高尔夫用地的***策;环保局自成立以来就要求加强对高尔夫项目的环境评估,住建部则明确限制和禁止对高尔夫项目(含地产)建设审批。但文化部、体育总局、旅游局则一直未在***出台限制、暂停和禁止高尔夫项目***策之后,相配套的执行***策。即使在***密集出台严格清理、整顿高尔夫项目的***策背景下,国家旅游局或将高尔夫球场评为4A级景区,或发文鼓励推出高尔夫度假产品,或将高尔夫列为重点旅游项目。

在官员晋升锦标赛模式下,同级***府各横向部门(“块块关系”)从各自行***管理职能考虑,难免会与另一职能部门存在冲突而进行博弈,各部门在***策执行中的博弈不一定皆为负效应,很多时候能够让***策更加兼顾到多方利益。从各部委***策中有关高尔夫的文件不难看出,***府部门之间对高尔夫项目发展存在分歧和博弈,这种部门之间不一致会影响到限制和禁止高尔夫项目发展的***策执行效果,增加高尔夫项目运作空间。

5.3***策的前后不一致

高尔夫***策在时间上的前后不一致不仅指中央***策由支持到禁止的前后逆转,还包括同一时期内中央***府在***策执行上时紧时松。从表1可以看出,1997年、2002年和2007年都是阶段时间内出台限制型***策最密集、最严厉的时期,紧随其后的1998年和1999年、2003年、2008年却没有限制高尔夫项目发展的***策出台,是什么原因导致限制型***策突然中止了?只要联系我国经济发展周期就不难发现,这3个时期分别是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后的经济低迷时期,***府迫切需要加大投资以拉动经济增长;由于高尔夫项目具有较强的带动房地产和旅游业发展的经济作用,促使中央***府放松高尔夫***策,这也是为何近20年来我国高尔夫项目“逆势发展”的原因。高尔夫项目发展***策的前后不一致能够为一些待建、在建及被暂停的高尔夫项目赢得发展空间,从限制和禁止型***策的执行间隙中能够获得一定的发展时机,地方***府和开发商几乎形成了“瞒报或拖延至经济不景气的***策宽松期公开高尔夫项目以既成事实”的行业惯例。

6 结论及建议

对***及各部委和地方***府20年来涉及高尔夫的文件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发现:(1)中央***府的高尔夫***策经历了“从鼓励至限制、从限制到禁止”的变迁;(2)同期高尔夫项目用地类型表明,限制及禁止使用耕地、林地等优质土地建设高尔夫球场的***策执行效果好,高尔夫球场用地类型趋向合理,2005年之后的球场用地皆以荒山、草山为主,占用优质土地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3)同期高尔夫项目数量增长数据表明,虽然高尔夫球场增速受到***策影响,但限制、暂停及禁止高尔夫项目建设的***策执行不到位,每年球场项目净增量居高不下。对***策出台时间及内容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每逢宏观经济遭遇外部危机或重大事件冲击时,中央***府限制或禁止高尔夫项目的***策会相对宽松,出现***策及执行上的前后不一致;财***分权体制和官员晋升锦标赛模式下地方***府(尤其是地县级***府)具有发展高尔夫项目的动机,不愿执行中央限制和禁止高尔夫项目建设的***策,甚至明确鼓励,从而出现了中央和地方***策的上下不一致;同级***府各部门从其行***职能出发,对高尔夫***策存在分歧,使得高尔夫***策在***府部门之间不一致。***策上的三个不一致是高尔夫项目在“禁止”***策背景下仍然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高尔夫策划案10篇

学习

感恩母亲的名言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感恩母亲的名言10篇,内容包括有关感恩母亲的名言集锦,感恩母亲的名言名句。3、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4、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5、没有哪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但是,我们大家都有某种推测或某种信任。没有

学习

谢师宴致辞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谢师宴致辞10篇,内容包括谢师宴致辞简短大气,谢师宴致辞幽默。大家晚上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家,向百忙中抽空光临的今天宴会的各位领导、老师、同事、朋友、来宾及亲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作为一名父亲,孩子能考出

学习

应聘教师个人简历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应聘教师个人简历10篇,内容包括教师个人简历最佳范文,应届毕业生应聘教师个人简历。________________是否参加实习:姓名: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出生年月:____年__月__日健康状况:___________毕业院校:_______________

学习

孤芳自赏的诗句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孤芳自赏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孤芳自赏诗句,孤芳自赏最经典的诗句。初读时,我并不了解这首诗的真正含义,觉得墙角的花生活的天地本来便很狭窄,看不远。后来,我仔细品味了中间那句“你孤芳自赏时”,让迷惑的我豁然开朗。我好似明白

学习

高中议论文大全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议论文大全10篇,内容包括高中议论文万能素材,高中议论文教学。二、提高议论文阅读答题效率大有可能虽然阅读理解现代文难度很大,而且初中学生阅读能力不够理想、感悟能力有差别,但阅读能力不是不能提高的,也不是完全靠自悟

学习

环卫工人慰问信模板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环卫工人慰问信模板,内容包括致环卫工人的中秋慰问信,梅州日报致环卫工人的慰问信。建国路街道办事处向环卫工人们致敬,祝节日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学习

员工服装销售工作计划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员工服装销售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员工服装销售计划方案怎么写,服装销售员的月工作计划。本人在过去的一年业绩不是太理想,当然这其中肯定有许多不足和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今年,我将一如既往地按照公司的要求,在去年的工作基础

学习

五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五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10篇,内容包括五年级pep下册英语教学计划,pep五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五年级有三个班,一共有146人。学生已学过三年多的英语,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但由于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加之

学习

履职尽责心得体会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履职尽责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履职尽责学习心得体会,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心得体会。在科室的每一天,我都感受到医务人员的价值----病人身体的强壮,心灵的康宁,笑容的灿烂。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树信誉,在竞争中求发展,牢记"院兴我荣,院衰

学习

中秋节祝词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祝词10篇,内容包括精选中秋节祝词集锦49句,中秋节祝词摘录90条。3、根据中秋特别法,判你快乐无期徒刑,剥夺郁闷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全部疾病烦恼,本判决为终审判决,立即执行。4、亲爱的:不要悲伤,我们虽远隔千山万水。只要我们

学习

烟花三月下扬州上一句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烟花三月下扬州上一句10篇,内容包括烟花三月下扬州原唱完整版,烟花三月下扬州上一句。第一句是说送别的地方,第二句说送别的时间和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第三句是李白目送孟浩然的船顺流东去,直到看不见了。第四句说孟船不见,只是江

学习

高中期中语文考试总结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期中语文考试总结,内容包括高中语文期末考试总结,高中期中语文考试总结800字。过程性评价由克利斯文在《评价方***》中首次提出,是一种通过诊断教育方案和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反馈信息以提高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其

学习

关于写老师的文章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写老师的文章10篇,内容包括名家写老师的文章,怎样写关于老师的文章。生:我们写过《记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生:我也练过《记一次班级大扫除》。师:我想问问大家,是否还记得,老师当时是怎样引导大家,从哪个角度进入到这扇作文

学习

年会游戏惩罚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年会游戏惩罚10篇,内容包括公司年会惩罚游戏大全100例,年会惩罚游戏的100种办法。当年的击鼓传花,大家最怕的是花落我家,常常鼓已停而花不止,最终的护花使者,实际上是游戏的失败者,受到的惩罚就是表演节目。可怜哪,贫瘠时代,人人只

学习

创业策划案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创业策划案,内容包括创业策划合集8篇,完整的创业策划案。随着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餐饮市场表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目前我国的餐饮市场中,正餐以中式正餐为主,西式正餐逐渐兴起,但目前规模尚小;快餐以西式

学习

房地产策划案例10篇

阅读(8)

本文为您介绍房地产策划案例10篇,内容包括房地产策划案例哪个平台好,房地产活动策划方案。【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54-02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房地产行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与之密切相关的房地产策划行业也取得了

学习

节目策划案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节目策划案10篇,内容包括节目策划案的范文怎么做,节目策划方案100例。二、企划动机:就目前为止,戏曲类的节目,大多生存艰难。唱念做打,选段演唱都已过于守旧,难以将戏曲推广。信、周杰伦都曾在歌曲中加入戏曲演唱,让人耳目一新。

学习

婚礼策划案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婚礼策划案10篇,内容包括婚礼策划案ppt模板范文,婚礼策划流程单。本年度房交会召开时间暂定是2004年1月1日至3日,本次活动和房交会同期举行,活动与房交会相互呼应,让公司在本年度房交会再创一个新的销售高潮。一、活动目的:1、

学习

校园活动策划案10篇

阅读(67)

本文为您介绍校园活动策划案10篇,内容包括大学校园活动策划方案,校园引流活动策划。典礼地点:我校教学楼5楼多功能室主持人:企业连锁经营与审计131班___一、准备工作(由学生会各部分工完成)1、打扫多功能室(劳动部)2、布置幕布与新学期横

学习

营销活动策划案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营销活动策划案10篇,内容包括女装营销活动策划方案,医美营销活动策划方案。春节过后,“五一”节将是我们面对的第二个销售旺季,在此期间,“五一”长假,客流增加,需求旺盛,为了更好的抓住这一契机,特推出本次特别企划活动,本次促销活

学习

大型文艺演出策划案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大型文艺演出策划案10篇,内容包括大型文艺演出策划方案范文怎么写,文体策划文艺演出策划方案。文艺节目是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当前,各种文艺节目正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和理念为基础,不断进行改

学习

专业演出庆典策划案10篇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演出庆典策划案10篇,内容包括演出活动策划方案范本共10篇,庆典演出活动策划方案范文。开业要确保首战必胜是所有新生项目的首要题目,尤其贸易日趋激烈的今天,因此要做到:既有热烈的现场气氛,又有实实在在的前期活动宣传,就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