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的成语10篇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1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

世外桃源 :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现在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

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地方。

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豁然开朗:形容开阔;开朗指的是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一下子就明白了或指眼界一下子变开阔。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相互听见

黄发垂髫: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指老人和儿童,即老老少少。

怡然自乐: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且满足。

与世隔绝:不与人来往 或者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待事物。

欣然规往:非常愉快地 欣然受邀。

无人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桃花源记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2

一、并非“避秦时乱”者的后人

有人认为,桃花源是“避秦时乱”的人们开辟的,“桃源人”(渔人进入桃花源所遇之人)是“避秦时乱”者的后代,理由是:

(一)《桃花源记》中,渔人偶然进入桃花源,应邀到“桃源人”家中做客,听到他们讲述自己的来历:“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二)在《桃花源诗》里,作者也写道:“赢氏(秦王朝)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由此看来,“桃源人”的来历似乎已经很清楚了,不该再有什么疑义;但是如果据此认定“桃源人”就是“避秦时乱”者的后人,未免有些轻率。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1]其实只要稍作分析,便不难发现《桃花源诗并序》中颇多耐人寻味之处。略举一二如下:

其一,“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一群与世隔绝长达五六百年之久的“山里人”(桃源人),他们的话(方言),渔人能听得懂吗?如此漫长的岁月,汉语的发展变化自不必多说,即使是同一历史时期两个不同方言区的人初次相逢,彼此都能听懂对方的话吗?能够进行深入交流吗?

其二,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看到了什么呢?“……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外人”怎么理解?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P170课下注释:⑨{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对渔人来说,这“外人”自然是指东晋太元年间的世人。这就更令人感到奇怪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源人”怎么会和东晋人穿着一样的衣服、从事着同样的“种作”呢?况且,《桃花源诗》中不是说过桃源人“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吗?如果“桃源人”的礼法真的沿袭古制,衣服也依旧保持先前的样式,那么渔人目睹桃源人“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又该做何解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这些问题都在表明:桃花源并不是“避秦时乱”的人们开辟的,“桃源人”也绝不是他们的后代。至于说”桃源人”与世隔绝五六百年,更是无稽之谈。那么“桃源人”究竟是一群什么人呢?他们又为何来到这里?

二、云开雾散,水落石出

纵观渔人的行踪及其见闻,可以得知:

(一)“桃源人”与渔人及太守有着共同的语言

何以知之?且看文中描述:(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可见渔人与“桃源人”使用的应该是同一种语言。那么,渔人见到太守又如何呢?“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可见无论是桃源人、渔人,还是太守,他们都在用同样的语言进行交流。否则,渔人与“桃源人”说话使用一种语言,见到太守又该使用另一种语言了。然而文中描绘的情况并非如此!

(二)桃源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也就说,在这块安宁、幸福的乐土上,“桃源人”每日的劳作、他们的衣着服饰都与当时外面的东晋世人完全相同。(这是渔人亲眼所见的)。

相同的语言,相同的衣着,相同的“往来种作”,如此种种,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偶然的巧合吗?不,这是作者的着意安排,其用心的良苦也体现在这里!作者正是要通过隐晦曲折之笔,含蓄委婉地暗示读者:生活在桃花源中的,并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东晋王朝统治下的一群贫苦不堪、流离失所的难民。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诚如斯言:避乱。当然,他们不是“避秦时乱”,而是避“晋时”乱!这样,所有的疑难便可迎刃而解了:一群饱受战乱和徭役之苦的东晋百姓,为了避难,为了生活,不惜背井离乡,逃进这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在这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的环境中,他们互相帮助,辛苦劳作,过着平等欢乐、和平宁静的生活。因为与外界相隔时间并不久远,所以渔人才会看到桃源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渔人和“桃源人”才会有共同的语言进行顺利交流。

袁行霈教授在谈到《桃花源记》的故事时也指出:“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2]陈寅恪先生《桃花源记旁证》则指出:“至其所避之秦……与始皇、胡亥之嬴秦绝无关涉。”[3]又是一个例证。

关于百姓逃亡一事,《晋书》《宋书》都有明确记载。据《晋书·刘毅传》载:东晋末年,战乱频仍,江州一带,民不聊生,“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自非财殚力竭,无以至此。”[4]到刘裕篡权,晋宋易代之际,人民逃亡的情形更为严重。据《宋书·荆州蛮传》记载:“宋民赋徭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因“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所在多深险,居武陵者……所居皆深山重阻,人迹罕至焉。”[5]这些史实便成为陶渊明虚构桃源仙境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也是解开“桃源人”之谜的一把钥匙。

那么,“桃源人”为什么没有向渔人说明他们的真实身份呢?他们这样做,自有其道理:一是为了保护桃花源这块“乐土”不受外面乱世的袭扰与破坏;二是为了表明他们与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势不两立的决绝态度。他们起初的逃亡也许只是为了生存,但在桃花源过了一段“儿孙生长与世隔,只有父子无君臣”的生活之后,他们开始追求人人平等、人人劳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所以,尽管他们曾是东晋王朝的百姓,但是现在他们却引以为耻,更不屑与世风浇薄的“外人”为伍。

至于作者在《桃花源诗》中也称桃花源是“避秦时乱”的人们开辟的,自然是有一定用意的:

1.与《桃花源记》中“桃源人”自述其来历在内容上保持一致,使“诗”与“记”互相补充说明,做到前后照应。

2.讽今不宜,聊以托古。这样既揭露了晋宋易代之际社会的黑暗现实,抒发了作者美好的***治理想,又避免了可能因此招致的文字冤狱。“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些也许正是作者的“欲辨之言”吧。

真假虚实,扑朔迷离,使桃花源变得更加神奇莫测,“桃源人”因此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许,越是神秘的东西,越具有吸引力,越能激起人们对它的热切向往。“桃源之说诚荒唐”,“惹得诗人说到今”就是最好的证明。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彭黎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散文赋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4][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3

一、钻研教材,挖掘文本资源。

《桃花源记》是苏教版五单元第三篇文言文,此单元的阅读教学重点是借助注释学习文言文。在初一初二以及前两篇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译文已不是困难的,难的是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经历更好地解读课文的文化内涵和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深层次地阅读。我将教学的重点定为“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感受和认识平静、祥和的田园生活”;“正确评价世外桃源,认识陶渊明的济世情怀。”因为文学就是人学,我利用《资源学案》(学生配备的导学案资料)本课阅读题――结合《饮酒》、《归园田居》体会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作为预习题切入对本课的学习。课堂检测利用《练习册》(学生配备的练习作业册)本课《桃花源诗》的阅读题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检测。另外,通过钻研教材,我将课文内容概括为“环境美” 、“生活乐” 、“故事奇”,引导学生抓住“美” 、“乐” 、“奇”三个字探究课文。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配套读本、教辅资料以及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面对这些资源,我们应与时俱进,变简单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只有充分挖掘其中的丰富深刻的内容,才能使教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二 、开发网络资源,激感。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更好地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教学《桃花源记》时,我从网上找出本课的动画朗读,这就首先从视觉和听觉上对学生形成一种冲击和感染,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气氛,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课前的预习作业,我让学生上网查找陶渊明的简介和本文的写作背景,以便课堂学习时更深刻地理解作者不满现实,寄希望于“世外桃源”的思想内容。鲁迅说过“倘要论文,最好顾及作者本人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近乎说梦的”。课后我让学生上网查阅“百家讲坛”2011年第30期张大千教授的“但恨饮酒不得足”,了解陶渊明的无奈、落寞、超凡脱俗与回归自然。这样真正达到了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认识一种人生态度,一个人生境界:陶渊明让我们在纷纭杂乱的社会人生中保持清醒的自我认识。

网络给语文课提供了教学信息的渠道,使信息的获得更为快捷,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多媒体辅助教学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当然这里的用多媒体一定要适度、适时,不能舍本求末,使课堂教学的拓展偏离了教学的核心。

三、挖掘教材的“话题引发”价值。

教材中的课文,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之作,都是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解读化语,借助这些解读化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活动。教学《桃花源记》时,我设计了“时空连线,走进桃花源,了解桃花源”的模拟现场采风活动,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且能体现学习目标的关于桃花源的话题对其他同学采访。这样课堂一下子‘活’起来了。学生提的有些问题还很有价值:你们为什么要来到桃花源?你们这里的生活怎样?打算一直隐居下去吗?

本课的作业我让学生给桃花源里的人写一封信,可以谈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可以给桃花源人讲一讲世外的故事,还可以对他们提一些建议。这样将课堂的讨论延伸下去。

在认识陶渊明的“桃园情结”后,我做了这样的拓展:“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桃园情结。陶渊明增加了无数人的梦想。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学生通过探究将课堂与生活联系了起来。

四、比较阅读,适度拓展。

教材中有相同元素人物、主题、题材、技巧、语言、结构的文本材料,这种资源对文本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推动学生思考。教学中我设计了“为什么要虚构这个桃源胜境”时,我引导学生回想初一学习的《天上的街市》一文,得出这是不满现实,借助想象表达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课堂检测环节将本课与《桃花源诗》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情景?和《桃花源记》中哪些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

勾连多篇,巧妙整合。努力钻研教材,挖掘文本所潜藏的资源点,捕捉篇与篇的交叉点,把握教材中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对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形成一种语文知识的支撑力更强、容量更大、形成更为灵活丰富的教学过程。

对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注重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和补充、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势,这样的尝试会激发学生兴趣、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加深课内所学。但这样的开发与拓展一定要适度、适时,不能挤去阅读理解文本的宝贵时间,否则会使语文课程改革的石晓星大打折扣。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4

一、结构:交错的悲喜剧,两个戏中戏

首先是结构上,该剧分别由“暗恋”和“桃花源”两个剧构成,两个剧分别又是戏中戏的结构。“暗恋”是一出发生在现代的爱情悲剧;“桃花源”则是发生在古代的一出婚姻喜剧,两个剧组在排练过程中,从开始急着抢舞台,到接着理性地共享舞台,到最后两个剧的内容交织在一起,台词互相干扰、碰撞又互相补充,剧情似乎也开始微妙地互相完善,因而悲剧不再仅仅是悲剧,喜剧也不仅仅是喜剧,而是悲中见喜,喜中有悲,形成了一种“交错的悲喜剧”的舞台效果,也传达了“人生如舞台,舞台如人生”的感受。

赖声川的作品一贯喜欢将两种情境并置且互为文本,《暗恋桃花源》便是其风格的滥觞之作。剧中的“暗恋”与“桃花源”在风格上一悲一喜,一静一动;在时空上一今一古;在内容上互有所指,分别与台湾现实与中国历史相对;在主题上则一坚守一放弃;同时,二者又如同两面相向而立之镜,它们彼此折射,彼此包容与说明,以互为文本的形式构成了同一文本叙事。

在“暗恋”中,剧作试***表现爱情的美好,记忆与守望的意义,以及幻想破灭后的无常感;在“桃花源”中,剧作表现的则是爱情步入婚姻后的混乱不堪与无奈感,揭示忘记与桃花源的意义。在故事层面上,爱情的美好与婚姻的无奈在“暗恋”与“桃花源”中得到了互相完成;在意蕴层面上,二者也殊途同归,在表达无常与无奈的宿命感的同时,也肯定了在个体生命中拥有美好记忆,拥有心中桃花源世界的价值。剧中两者台词的最后交织,情节偶合,融为一体正说明了主题意蕴的指向一致,也即最终“暗恋”完成了“桃花源”,“桃花源”也完成了“暗恋”。

其次,作为一部采用套层结构的舞台剧,这种戏中戏的故事结构和陌生化的处理方法,打破了生活与舞台,现实与虚幻的疆界,阻断了观者被动地陷于剧情牵制的局限,有效地调动了观者的思维,带给他们想象与思考的空间,使观者可以用新的眼光观察判断舞台上的事物,获得自身的认知。在“暗恋”中,当观者意识到“导演”是在指导扮演“江滨柳”和“云之凡”的演员在排戏时,那么就很容易了解他们之间因历史、地域和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隔阂,了解江滨柳那句“回家真好”所传达的导演心中深沉的乡愁,了解开始那句“一切好像梦中的景象”所表征的“人生如梦”的苍凉基调。

而在“桃花源”中,当观者看到桃花源中白衣飘飘,怡然自乐的青年男女正是春花和陶老板的扮演者时,也会质疑,面对形同春花、袁老板一样的源中人,老陶如何能轻松心情忘却武陵;这里并非真正的世外桃源,只不过是导演制造的一场幻境罢了。与此同时,舞台上正在上演着“桃花源”的故事,而背景处,一位穿着现代服装的“绘景师”正提着颜料桶,用画笔在补布景上的缺失,这种陌生化的表现,有效间离了观众的情感和注意力,进而引发思考:画布上的缺失可以弥补,人生的缺失,情感的伤痛又到何处去弥补呢?

此外,剧中两个故事的互相干扰互相纠缠,剧组道具的不停转换,也都很好地揭示了主题所指向的混乱现实。而全剧开始的那句台词“一切都好像梦中的景象” 与结尾处“疯女人”抛向空中的外衣与纸片则在结构上首尾呼应,表达了“人生如梦” 的深意。

二、线索:四条线索交错干扰,彼此纠缠,循序推进,加强了戏剧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暗恋”剧组和“桃花源”剧组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彩排的合约,两个剧组争夺舞台,形成了第一条线索。“暗恋”是一出现代悲剧,形成了第二条线索。“桃花源”是一出古代喜剧,形成了第三条线索。一个“疯女人”在剧场里寻找“刘子骥”,形成了第四条线索。

其中第二条与第三条线索作为主线,各自是由几个片段分别依序进行的,二者交替推进,每个片段的结束也是下个片段的开始,在结尾和开始处形成了重复,最后完成了各自的故事,而这种重复正是剧中所要强调的主题。以第一场与第二场为例:一开始是“暗恋”剧,江滨柳和云之凡在黄浦江边谈恋爱,当演到江滨柳说“回家真好”和云之凡劝他“可是你一定要学会忘掉”时,导演插入,指出演员“要了解时代背景”。(第二条线索,及戏中戏)。于是“江滨柳”和“云之凡”又从“回家真好”和“学会忘掉”演起(强调深化主题),这时,“桃花源”剧组介入,调侃“暗恋”剧并争夺舞台(第一条线索),接着开始了第二场“桃花源”剧的演出(第三条线索),中间,“疯女人”上台追问“看到了刘子骥没有”(第四条线索)。全剧以第一条线作为情节推进的线索,一再与第二、三条线发生冲突,既产生了干扰碰撞的喜剧效果,又使剧作的结构层次得到了拓展和丰富,主题意蕴也在互相的对比中获得了强调和深化。第四条线索作为一条隐线,富有象征性,并贯穿始终,最后在全剧的结束处点题。

三、象征手法:强烈的象征和隐喻手法,使全剧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拓展了其意义

首先是线索及人物:“疯女人”所象征的无谓的追求寻找,在剧中共出现多次,成为一条象征性线索。顺子则象征着“隔膜”,他虽是“桃花源”剧组导演的小舅子,却处处难以沟通,不是曲解导演的意***,就是擅自行事,令人发笑又无奈。绘景师小于也是如此,他认为导演会喜欢,所以就别出心裁地画了一朵“逃出来”的桃花。 剧中另一人物剧场管理员则一直没有出场,作为剧院的管理者,他本应合理安排时间,出面调解双方的争执,而他的缺席正隐喻着完全无序。

其次是意象的选择:在“暗恋”中,“上海”和“台北”分别象征着“历史”与“现实”,他们构成一对带有对比意义的时空,“上海/历史”象征着美好,“台北/现实”暗含着混乱,而对“上海/历史”的寻找不是被“台北/现实”所干扰,就是最终成为一场幻梦,也即在“台北/现实”的当下,对“上海/历史”的寻找是无谓的。而在“桃花源”中,武陵与桃花源则又构成了“武陵/现在”与“桃花源/未来”两个时空,远离现在的武陵,寻找未来或逃往理想的桃花源,也同样是一场虚幻,最终还是得回到“武陵/现在”。这样,无论是“历史/上海”抑或“未来/桃花源”, 都最终被现实所干扰所牵绊所打击,成为残酷。而“山茶花”所象征的上海/历史的美好,“桃花源”所寄寓的理想与反讽,也都得到充分的表现。剧中人名:老陶谐音“桃”,春花同“花”,袁老板谐音“源”,则组成“桃花源”这一象征性背景,加强了全剧的象征意义。

酒壶:酒是男人的象征,也是男性气质的表征。剧中老陶开始一直打不开酒壶,象征着他男性表征的缺失,从桃花源回来后,老陶变得儒雅谦和,宛如君子,又能打开酒壶,则象征着其男性表征的回归。而袁老板起初是能够打开这个酒壶,喝到美酒的,当他和春花真正结为夫妻,过起日子之后,却再也打不开了。

舞台背景:也颇具匠心,一朵逃出来的“桃花”,如此突兀,如此离奇地从整个桃花源的背景中抽离出来,极具形式感和象征意味。表明老陶想要逃离武陵,是非常乖戾的。最后,这朵背景画面上被抽离的桃花还是被绘景师用色彩弥补完整,和整个画面构成了和谐一体,从而暗示了桃花源的虚无,是人的无可逃遁。

时空:剧中的时空背景分别发生在魏晋年间的桃花源,1946年的上海和1986年的台北,这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也象征了人所面对的永恒的主题,人性中共同的梦想与无奈,人的何去何从,何所归依。

四、典雅优美与戏谑粗俗的语言风格相融合,将古代汉语与当代汉语,书面语言与口语完美地联缀,是《暗恋桃花源》最大的特征,也使此剧成为“世界上最精彩之中国语文剧场”

剧作开始取此剧名时演员曾向导演抗议,认为“根本不合文法”,但这样的不合文法正暗含了对那个“不合文法”的时代的影射。

“暗恋”是爱情悲剧,语言也呈现出典雅、优美、抒情的风格,开始即是“一切都好像停止了一样!一切都像梦”,40年后相见场景,“你想过我没有?”读来令人伤神。

“桃花源”是喜剧,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当表现春花与袁老板相爱时对未来的期待,剧中用了“远大的抱负,绵延不绝的子孙”等句子,诗意的语言与人物滑稽的表演构成了喜剧效果,也与主题形成了反讽。而为了表现老陶、春花和袁老板三者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台词中大量反复地使用了口语的“这个”“那个”,不仅增添了幽默的喜剧色彩,而且将老陶不愿意面对春花的背叛,春花、袁老板面对老陶的负罪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更折射出中国文字特别是口语中含义的丰富性和多义性。

而剧中大量的口语:“我死我死我死”,“放轻松放轻松”,也都与主题紧密相关。两剧同台排演时的纠葛,台词中“你”,“是,她五尺,我八尺”,巧妙机智,令人捧腹,两剧最后共同的一句台词:“你回去只会干扰他们的生活”,更是在增强了喜剧效果的同时,强调了主题意义的殊途同归。

老陶寻找一段,更是将古汉语的书面语和现代汉语的口语交接在一起:“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忘了好忘了好,忽逢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这怎么可能呢?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复前行。临近水源,变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干嘛仿佛,根本就没有光,便舍舟,不需要便,舍舟……”充分地表现出老陶精神世界的矛盾,他努力要寻找世外桃源,可内心深处对有无桃花源却非常质疑,因而在寻找中不由自主地说出了真实的想法,这种语言交接上的喜剧性,很好地颠覆了桃花源世界的神圣与美好,与主题的无常达到了指向的一致。

创作此剧前的几年间,赖声川和家人一直生活在台北阳明山的一所大房子里,这里还住着他从尼泊尔、印度、不丹请来的佛法大师, 经常会有法会,“那几年我们什么状况都看到,什么人都会来找老师,一定是都有严重的问题,在家里面病的人,快要过世的人,精神崩溃的人,忧郁的人……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另一个基调。这么多年我们有好多重生活在进行,我在教书,在做创作,在养育孩子,在学佛,后来其实就变成了一件事情,会串来串去。”赖声川的这段话,也许就是我们理解《暗恋桃花源》一剧主题何以带有无常的宿命感,以及艺术上悲喜互见,文本互置的一个很好诠释。

参考书目:

①赖声川著《赖声川剧场第一辑――暗恋桃花源・红色的天空》东方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②《第五届陕西西安国际音乐节》专刊,2007年12月西安出版。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5

首先,不合情理。正如《桃花源诗》所云:“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从桃花源人的先世为“避秦时乱”而“来此绝境”,到渔人闯入时的“晋太元中”,时达五百余年。此时,桃花源外的社会在生产、生活诸方面皆已发生了重大变迁,包括“种作”“衣着”等,均无例外。而文中却云“悉如外人”,岂不怪哉?

其次,不合诗意。《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文,是为该诗作诠释和补充的,在说法上理应与其保持一致,可是该句却与诗的有关内容相左。《桃花源诗》云:“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明确指出桃花源人在祭祀、衣着等方面保持着古制,意即与外界迥异。而此文却云“悉如外人”,岂不抵牾?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吕氏春秋》)作者为何采用这种“逆情悖理”之说?用意究竟何在?进一步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正是作者在构思上的用心良苦之处,可谓大有深意存焉。具体言之,其用意和作用大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暗示主人公的来历。在本文中,桃花源人是故事的主人公,渔人仅是旁观者和见证者。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乐园里的桃花源人是一群什么人?他们从何而来,又为何而来?渔人在与其接触交流之前,毫不知晓,一头雾水,文章开头也并未作任何交代,读者未读下文时也会纳闷。但作者通过这句话分明在暗示读者:桃花源内外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具有难以割断的历史渊源。源内人不是什么原始部落或蛮荒异族,不是什么天外来客或海外奇人,而是与源外人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的群体,甚至可能就是源外人的一部分。聪明的读者可能也会由此有所领悟。同时,这句话又与下文桃花源人对自己身世和来历的自述形成了前后照应,并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作铺垫,作伏笔,使源内人的自述更为“可信”;后者又为前者作诠释,作解答,说明源内人何以如此(即“悉如外人”),从而为读者消弭了疑问,揭开了谜底。那么,强调桃花源人来自外界有何意义呢?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即:作者欲以此表明,是外界频繁的战乱、严酷的剥削和压迫让广大百姓走投无路、流离失所,甚至家破人亡,将他们“逼上桃源”,逼上“绝境”。正如汉末曹操《蒿里行》所云“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晚唐杜荀鹤《山中寡妇》所云“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陶氏也认识到,战乱和苛***皆猛于虎,只有逃至与世隔绝之处,才能躲避人世间的灾难。

其二,暗寓与外界的对比。既然“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就说明桃花源人与外人是相同的,两者是同一种人。然而,他们的境遇却是天壤之别,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外界存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吗?存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吗?应该说,少有。与之相反,频频出现的却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战乱惨象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悬殊。而且,两者境遇之悬殊既非“种作”“衣着”方面的差异所致,那就一定是另有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原来,桃花源里无战乱,无压迫,无剥削,人人劳动,个个平等。正如《桃花源诗》所云:“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换言之,是社会制度的差异,使两者的境遇迥然不同。北宋***治家王安石在《桃源行》中亦云:“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道出了桃花源里没有君主统治和阶级差别的实质。与此相应,此说也暗寓着作者的幸福观:和平自由的劳动生活,即为理想的幸福生活。比如“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并非要像剥削阶级那样整日不事稼穑、寻欢作乐,那是一种空虚无聊、寄生虫似的生活;更遑论要像神仙一样超脱尘世、不食人间烟火,那也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幻想。正如作者曾经发出的宣言:“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这也委婉地表达出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朴素愿望。

其三,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基于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作者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构思是独具匠心的:既要暗示故事是虚幻的,又要表明故事是真实的,最终欲达到亦幻亦真、亦虚亦实的艺术效果。所以,其情节是按照真幻融合、虚实相间的思路来设计的。在文中,桃花源起初让人感觉是“洞天福地”,神秘无比,但随后出现的却是一幅活生生的、平凡普通的人间生活的景象,并无什么神秘性可言。尤其是这句“悉如外人”的叙述,十分突出地表明,他们并非什么殊异之人,而是一群与外人相同的普通人,两者毫无二致。如此就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甚至给人一种亲切感,从而营造了亦幻亦真、亦虚亦实的氛围,也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所以,在文中,读者可以看到,虽然源内人“见渔人,乃大惊”,而渔人见源内人却并未“大惊”,甚至欣然接受邀请,前往各家做客。魅力所及,使后世很多士大夫对这个亦幻亦真的桃花源饶有兴致,心向往之,甚至深信不疑,积极探访,并留下了诗词之作,寄托景仰之情,抒发难寻之憾。对于陶渊明虚构的这个世外桃源,亦曾在《登庐山》一诗中遥问道:“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对陶氏的理想寄寓了深切的认同,并含蓄地表达了建设新社会“桃花源”的决心。陶渊明如此渲染故事的真实性,可谓苦心孤诣,寄托了对桃花源这种理想社会的热切向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悉如外人”之说虽然“逆情悖理”,却体现了作者的诸多写作用意,并具有诸多表达效果。或问: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作为诗序的记可以如此叙写,而诗本身却未如此表述呢?两者的说法为何如此大相径庭呢?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6

一.精美的构***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桃花源记》全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这样一个有头胡尾、情节完整的故事,时空转换之大,让人惊叹。全文通过五幅***画,将全文连接起来。第一幅:桃林美景***。这是渔人偶然发现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第二幅:怡然自乐***。作者通过渔人眼光看到了桃花源中的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第三幅:民风淳朴***。这里的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第四幅:探访桃源***。“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第五幅:高士未果***。“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五幅***构成一个整体,第一幅***是自然景物的素描。第二幅***是景与人的和谐,大处泼墨,小处点染。第三幅***写人的细节,用了特写。第四幅***写太守和渔人,用了速写。第五幅***,写高尚人士,用了定格。五幅***中,人是主体。渔人是线索,他贯穿文章始终,串连画面。桃花源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桃花源外,有太守,有刘子骥。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独特。这五幅***,构思精美,缺一不可。

二.精确的人物

1.群体桃花源人。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内部互相倾轧,***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义熙元年(405),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陶渊明写人,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就传神表现出了人物的形象,简洁含蓄而有韵味。特别是桃花源中的人。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这里是“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桃花源诗》),“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则是古想中的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一原则的具体化。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怡静、怡然自乐的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桃源人是作者精神的芙蓉,但作者惜墨如金,以占带面,留白自然,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补充。

2.个体世上人。

①高尚刘子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晋书》中说刘子骥,好游山泽。并且是陶渊明的一个远房亲戚,两人志趣相同,经常相约游山玩水。刘子骥探访桃源未果寻病终,这件事是作者虚构的,增加了故事中桃花源的神秘性,使人们只能凭空想像它、羡慕它的存在。目的是说明了作者对当世的失望,想找一个心中的桃花源,但又不能脱离现实的苦恼。

②贪婪是太守。作者写太守用了一个字“即”,不置褒贬。但透过纸背,似乎能看到太守发现“桃花源人”的惊喜,能补收赋税的激动,扩大人口的果断,毫不犹豫,马上行动。

③俗人是渔夫。武陵渔人是渔夫,但是他又不同于一般的渔夫。我国在古诗词中,常把渔夫喻为世外高人,超然物外,与清风为伴,与明月为伍。如王维“宛是野人也,时从渔夫鱼”中的渔夫,陶醉于山水之间,自在闲适;元结“谁能嗳乃,嗳乃感人情”中渔夫,远离尘嚣,得道超然。而《桃花源记》中渔夫,没有超凡脱俗的品性,处处充满了世俗。他迷路身处美景,而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他被某种强烈的欲望所主宰,不顾危险,依然故我。到了桃花源后被桃花源人盛情款待,理应知恩***报,但他一出来就处处都做了记号。心机缜密。对桃花源人对他说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置若罔闻。便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背信弃义。可见,渔夫固执、虚伪、贪婪。其行为与桃花源与淳朴、善良的桃花源人形成鲜明对比。

三.精巧的结构

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运用迭起的悬念把文章串连起来,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四.精 当的语言

本文语言精当,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写景用“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神秘色彩,暗示将出现“奇境”,为渔夫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景物作了铺垫。“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写渔夫说了桃花源人不知而世人皆知的事,联系上下文就可以推知,渔夫说的大概是秦末以来的战乱历史。所以桃花源听过后,为外边的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一个“世”,含义无穷。桃花源中的人,不知道现在是秦始皇的多少“世”,更不知道后来的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使人感觉到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世界,也暗示了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世界,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为“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鸡犬相闻、阡陌交通、黄发垂髫、落英缤纷、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与世隔绝、不足为外人道、屋舍俨然、别有洞天、无人问津”等后来都演变成了成语。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7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陶渊明 《桃花源记》

课文《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人生理想的集中体现。作者因不能与污浊、虚伪的官场融为一体,最终辞官隐退回到家乡过着躬耕的田园生活。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与精神追求中,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有深厚的生活与思想根源。根据陶家至陶渊明性格,难以进入当时的更高层社会,其***治抱负不可能实现,他选择了退守田园生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学习《桃花源记》感受作者是寄托其人生理想的。

一、感受意象美丽:对大同生活的向往。

作者在《桃花源记》中由衷赞美了“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世外桃源生活,这是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生活。这是作者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因为儒家思想就是理想的“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和谐社会。文章中桃花源里的人们过着快乐的生活,正是作者追求的理想社会。因此,作者在《桃花源记》中的所有意象都是那么美丽,无论是写人还是状物。作者从叙述武陵渔人的偶然邂逅,发现了在雪峰山脉与武陵山脉之间存在这样一片神奇的地方。在当时的地理环境下,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里相对是封闭的地方。这里民风古朴,人们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崇尚自然法则,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年轻人共同赡养老人,成年人共同教养儿童,这是理想的社会现实社会。当然,在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社会现实黑暗,官场浑浊,人与人之间阿谀讹诈。作者厌倦了这样的社会生活,带着对大同社会生活的无比向往,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无数美丽的意象。这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美丽意象的同时,更感受到作者对大同社会生活的向往。

二、感受情致生活:世俗与游仙的统一。

《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描绘了理想社会生活场景,对于今天的我们同样具有深刻的感染力。因为在漫长的封建意识浓厚的社会里,无数知识分子总是在苦苦寻觅这样的生活情致。而陶渊明给我们构建了一个世俗与游仙统一的理想天地。《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把文中人们的生活情致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文章中有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如写小溪、写流水、写田野等等。这些描写都给人可触可摸的感觉,让人感受到情致生活的美妙。当然,更多的是对人物活动的叙述。如描绘人的耕种、游乐、访友、待客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若在眼前,从而让读者感到十分亲切、可信。仿佛在一片田园美景中让武陵人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从此过上令人心醉的生活。作者把这样的田园搬移到自己的文中,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从道家学说角度看,这是世俗与游仙的和谐统一。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深刻感受这样的情致生活,从而把文章的故事性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文章显得真实可信。

三、感受高度和谐:自然美与人性美统一。

和谐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就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美妙世界。这里山清水秀,这里的人们怡人自乐。可以说,这是人类生存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语文是最和谐的学科,是最讲人性美的学科。陶渊明笔下的山、水、人,无不体现自然美与人性美。桃花源中山清水秀,地形峻美,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是一切生命的自由王国。这里没有剥削,没有战乱,没有封建官僚。虽然这里交通不便,但人们生活安逸;虽然这里生产力落后,但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最原始的生活。这样,这里一切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破坏也相对较少。因此,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人们依然保持着自然的原生态。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此时,我们回到作者生活的社会现实中。不难发现,一切与理想的社会生活落差太大了。所以,从这篇文章问世以来更多的落魄知识分子愈想寻找心中理想的桃花源。即使是在今天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人们依然忘不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四、感受平淡朴素:物我两忘的超凡脱俗。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田园诗人。作品《桃花源记》虽然不是诗歌,但仍然描绘的是田园生活。在这篇课文中,作者表现出超然物外与物我两忘的脱俗境界。在字里行间中,我们依然感受到作者平淡朴素的思想意识。然而,回到现实事实却远非如此。因为东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黑暗、最腐败的朝代。这个时期***权更迭频繁,封建贵族生活糜烂。老百姓食不果腹,衣难遮体。这样,封建统治阶级与底层百姓之间差距太大。加之作者品格高洁,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宁可还乡归隐。有人说,愤怒出诗人。黑暗的社会现实触动了陶渊明的内心世界,因而他的笔下文字才会言之有物。在这样的背景下,陶渊明把自己的理想延伸到广阔的社会***治背景中。所幸,黑暗的社会现实没能淹没作者平淡朴素的内心世界。所以,在《桃花源记》中讲述武陵人进入桃花源时,依然呈现出一幅恬淡明丽的生活***景。

今天,我们理性对待陶渊明的作品,不难发现其中的避世消极、无为而治的道家理念。但是,作品《桃花源记》中那平淡朴素的风格及那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陶渊明那刚正不阿的人格。正是这样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

参考文献:

[1]阳达.论陈献章诗歌对陶渊明的接受[J].文理导航,2010(01).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8

关键词:桃花源;净土乐国;乌托邦

对于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①的研究,早已论者纷纭,本文经过深入考察发现,陶渊明这篇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曾经受到东晋末年庐山慧远大师所倡导的净土弥陀信仰的影响。

陶渊明这篇作品中所描绘的时代,正值晋末大乱,***治腐败、民生尤艰,现实社会一团浑浊。鉴于东晋中叶以来山湖川泽皆为豪强所专,小民百姓薪采渔钓,皆责税直,且其时民居未一,于是刘裕上书朝廷拟禁断之。刘裕其义熙九年表曰:

臣闻先王制治,九土攸序;分境画疆,各安其居;在昔盛世,人无迁业,故井田之制,三代以隆。秦革斯***,汉遂不改;富强兼并,于是为弊。然九服弗扰,所托成旧,在汉西京,大迁田、景之族,以实关中,即以三辅为乡闾,不复系之于齐、楚。自永嘉播越,爰托淮、海,朝有匡复之算,民怀思本之心,经略之***,日不暇给。是以宁民绥治,犹有未遑。及至大司马桓温,以民无定本,伤治为深,庚戌土断,以一其业。于时财阜国丰,实由于此。自兹迄今,弥历年载,画一之制,渐用颓弛。杂居流寓,闾伍弗修,王化所以未纯,民瘼所以犹在。

虽然重新施行了东晋朝廷沿用多年的庚戌土断***策,但是江左自隆安以来,兵戈连年,民不安生,因此一时之间积重难返。《资治通鉴》卷一二二“义熙元年”条下却这样记载道:“是岁,晋民避乱襁负之淮北者,道路相属。”虽然,当时的西北诸国也并非乐土乐国,但是,这种情况却反映出江南在东晋王朝的统治之下民命不堪的真实情形。

陶渊明诗文中一个历来为士大夫阶层所津津乐道的特点,是对理想社会的无限渴慕和追求。这种追求的集中体现,是陶渊明一方面把原本艰难的田园生活诗化,另一方面却是试***为广大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士大夫们,精心构建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的安居场所。陶渊明的这种乌托邦式的人生理想,表达最为直接的其《桃花源诗并记》。

在弥陀净土宗众多的经典中,触目皆是描绘那极为美妙的净土世界的文字。如在《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中,就有这样一些有关佛国的美好的描述:

无量宝网弥覆佛上,皆以金缕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绞饰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光色晃曜尽极严丽。自然德风徐起微动,其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又风吹散华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②

这段经文所描绘的美妙景象,俨然是一幅人间乐土的美丽***画:“自然德风徐起微动,其风调和不寒不暑,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又风吹散华遍满佛土。”这种景象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情形极为相似:“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两者相比较,只是陶渊明的记述简洁而富于诗意,而佛经则有些繁重冗长拖沓。又如:

无春夏秋冬也,亦无有大寒,亦不大热。常和调中适甚快善无比。皆有万种自然之物,百味饮食,意欲有所得,则自然在前;意不用者,则自然化去……寿命极寿,寿亦无央数劫。……悉遥相见,遥相瞻望,遥相闻语声,悉皆求道善者。同一种类无有异人也。其诸菩萨阿罗汉,面目皆端正,清洁绝好,悉同一色。无有偏丑恶者,诸菩萨阿罗汉,皆才猛黠慧。其所衣服,皆衣自然之衣。都心中所念,常念道德。其所欲语言,便皆豫相知意。其所念言道,常说五事。其国中诸菩萨阿罗汉,自共相与语言,辄说经道,终不说他余之恶。……皆相敬爱,无有相憎者,皆自以长幼上下,先后言之,都共往会以义而礼。转相敬事如兄如弟,以仁履义,不妄动作,言语而诚;转相教令,不相违戾,转相承受;皆心洁净无所贪慕。终无有***妷瞋怒之心愚痴之态也,无有邪心念妇女意也。①

这段经文所描绘的除了佛国净土之中的气候宜人、风景绝美之外,生活在美妙佛国中的人民也快乐无比:“皆有万种自然之物,百味饮食,意欲有所得,则自然在前;意不用者,则自然化去悉遥相见,遥相瞻望,遥相闻语声,悉皆求道善者。面目皆端正,清洁绝好,悉同一色。其所衣服,皆衣自然之衣。都心中所念,常念道德。其所欲语言,便皆豫相知意。其所念言道,常说五事。皆相敬爱,无有相憎者,皆自以长幼上下,先后言之,都共往会以义而礼。转相敬事如兄如弟,以仁履义,不妄动作,言语而诚。 而陶渊明在其《桃花源记》中则这样写道:“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②两相比较,仿佛如出一辙。

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佛言: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今吾于此世作佛,降化五恶消除五痛,绝灭五烧,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①

这段佛经所描述者,简直与陶渊明于《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中的物阜民丰、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景象如出一辙:“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陶渊明《桃花源诗》中这样写道: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歌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宗教经典中宣扬的天堂美景,是现实的人间社会无法满足其人类心理欲求而产生的一种幻象。“通过分析来寻找宗教幻象的世俗核心,比反过来从当时的现实生活关系中引出它的天国形式要容易得多。”

综观陶渊明一生行事,我们发现,陶渊明的思想,与古代印度的顺世论思想有相似之处。据佛经记载,顺世论是由一位比佛陀时代要早的名叫阿耆多·翅舍钦婆罗的人为主创立的。顺世论者承认世界的基础是物质,构成物质的基础是地、水、火、风。顺世论认为:“大种为性,四大种外,无别有物。”②并且还认为一切有情均由四大和合而生,人死后还归四大,“人依四大而成,若命终者,地还归地身,水还归水身,火还归火身,风还归风身,诸根归入虚空。”③顺世论还进一步承认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它具有内在的力量,“谁铦诸刺?谁画禽兽?谁积山原?谁凿涧谷?谁复雕镂?草木花果,如是一切……皆无因生,自然而有。”④从而否定了神和其他超自然的原因。对于灵魂与肉体的关系,顺世论否认灵魂的永恒和无所不在,认为灵魂和肉体是不可分割的,灵魂只是肉体的属性之一:“身坏命终,断灭消失,一无所存。”在认识论方面,顺世论也主张感觉经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除知觉外,其他的证明都是可疑的。

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是一种脱离当时现实状况的理想社会***景,是一种清平世界中的平实和谐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与佛陀提出的净土乐国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

《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场景,就像佛教净土宗诸多经典中所描述的西方极乐世界中的情景一样。那种情景不是现实的人间社会生活,人类生活中导致不幸的种种因素好像都不复存在,忘记了人类是一个有意识有欲望的物种,忘记了人类生活的复杂多样性,农耕渔牧生活的艰辛的一面被淡化与忽略,桃花源变成一个充满诗意的无忧无虑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 季羡林.印度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 覃顺林.《桃花源记》中刘子骥浅析[J].文学教育(上),2008,(3)

[4] 林燕飞.《桃花源记》非《桃花源诗》之序[J].阅读与写作,2002,(9)

[5] 邓子华. 桃花源的另种解读[J].文学教育(上),2007,(4)

[6] 程一身.桃花源:走进昨天的理想国[J].世界博览(看中国),2007,(4)

[7] 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第4卷)·送王秀才序[M] .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9

魔由心生,亦以心摄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的玄奘特别喜欢《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常常诵读它。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当唐三藏们欢欢喜喜地将佛祖赠送的五千四十八卷经文收入囊中的时候,他们却发现,少了一本《多心经》。直到他们回程十月之后来到盘律国,才有神人托梦给唐三藏,告诉他:“来日有人将《心经》本相惠,助汝回朝。”唐三藏醒来之后,就看到“祥云霭霭,瑞气盈盈”,在云雾之中,来了一个十五岁年纪的僧人,手执金环杖,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多心经》,对三藏法师说,这次把《心经》授予你,你有了这部经书,就可以“上达天宫,下管地府,阴阳莫测”,但就是不能再传给外人,这似乎在刻意强调这本经书的重要性。

《心经》在《西游记》中继承了这种重要性。孙悟空的老师须菩提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托名李卓吾的明代评注者注意到,“斜月”也就是一个勾,三星指的则是“心”去掉勾之后的三个点,合起来正好是个“心”字。叶昼在旁批道:“一部《西游》,此是宗旨。”考虑到在《西游记》一书中反复出现的“心猿意马”一词,我们知道,作者在这里处处都在点明,他写这本本书,首要的问题是要解决心灵的问题。

但这心又不是普通人的心,悟一子陈士斌注又说:“以此心为天地之心则可,以此心为人心之心,失之远矣。”《华严经》上写:“菩提心者,名为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菩提心,是天地之心,大道之心,绝非凡俗之心。

第八十五回,孙悟空提醒师父不要忘了《多心经》上的四句颂子: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唐僧说自己记得,并总结说:“若依此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西游记杂剧》中,一个自称“中印土人”的贫婆跑出来和唐僧师徒大谈佛理。一开始说的是《金刚经》,可是没说两句,话锋一转,就开始谈论“心”的问题,说:“心乃性之体,性乃心之用。或有亦或无,只看动不动。”

考虑到“心猿意马”这个词的寓意,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孙悟空这只猴子就是一颗活泼跳跃的心脏,这颗心脏总是能让担惊受怕的唐僧放心,他知道,只要他的大徒弟还在,他就不会有生命危险――虽然他仍然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恐惧。但是这种认知有时也会被一种想当然的臆断所抛弃,两次错误地放逐孙悟空几乎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一次是因为三打白骨精,那唐僧肉眼凡胎不识得妖怪,反而错怪悟空,逼使悟空重回花果山。第二次放逐心猿的结果就是真假难辨的六耳猕猴事件,这只赝品的猴子几乎和孙悟空长得一模一样,连观音菩萨都分辨不出,如果假悟空战败真悟空,那么唐僧将立即成为六耳猕猴刀下之鬼。

《西游记》中出现六耳猕猴,在自然界中当然不可能有六只耳朵的猴子,六这个数字在这里也在强调一种心意的混乱状态。《西游记》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中有孙悟空杀死六贼的故事,这六贼与其说实有其人,毋宁说它们是人身上与生俱来的六大弱点,《西游记》表明了作者的立场,孙悟空大闹天宫固然大显神威,却是心乱的表现,此时杀死六贼,“心猿归正”,孙悟空才开始走向正途。所以十四回结尾时,作者写道:“那行者才死心塌地……奔西而进。”

魔由心生,亦以心摄。陈元之在世德堂本序中写道,要解决魔鬼的问题,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心理问题:“是故摄心摄魔,摄魔以还理,还理以归太初,即心无所摄。此其以为道之成耳,此其书直寓言者哉。”

女人国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型案例,只有一个心如止水的人才能控制住自己的,让女人这种诱惑物对心的锻炼不构成威胁,这恐怕也是《水浒》和《三国》对女性持一种极端厌恶态度的隐秘由来。

《西游记》和《红楼梦》一样处于一种矛盾之中。一方面,《西游记》中的人物都被认为是佛教中人,所以不得不抵制欲望,即使是像猪八戒这样的好色之徒,也只能清心寡欲。另一方面,《西游记》中的道教炼丹术术语,既指向一种内丹的修炼,同时也指向一种两性的***,所以这就使得《西游记》不得不又沾染上了一些***意味,这是对凡夫俗子难以把持的心灵的一次挑衅行为。

玄之又玄,众桃之门

中野美代子说桃子象征女性生殖器,似乎并不太像,反倒有点像女人的。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从岩石缝中探出头来。岩石缝和女性的性器官却有几分相似。它成为了作为妖怪的孙悟空悔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母体”,就像它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一样。第三十三回,孙悟空与平顶山莲花洞的金角、银角大战。银角念咒语将须弥山和峨眉山飞来,落在悟空的双肩上,又将泰山落在他头顶上,将它压在其下,当然,由于没有如来的六字真言,这三座大山也只是逞一时之威风而已,但这又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孙悟空重回母体的故事。

在《西游记》中,桃子也是心的一种隐喻,这可能是它的外形和心脏多少有些相似的原因,同时,桃和道这个字在发音上的相似,这就使得桃子成为一种辟邪之物。

在中国古代,桃树就被认为是一种驱邪之物。《山海经》写:“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之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桃太郎入鬼门杀鬼的故事也有《山海经》的影子。桃太郎和他的随从―一只野鸡、一条狗和一只猴子―正是要去鬼之岛斩妖除魔,这个故事可以视作桃能克鬼传说的人格化演变。

鸡和桃子的关系在《汉唐地理书抄》辑《括地***》中有所体现,它说桃树下有二神,一名郁、二名垒,同时它也指出,在桃树上有一只报晓的金鸡,日照则鸣。《玄中记》的记载与之很相似,但没有说桃树下有二神,只是说桃都山上有天鸡,日出之时,日光照此大桃木,天鸡就会啼鸣,天下之鸡也一并随之啼叫。

从五行来看,一方面,与《山海经》上所说鬼门所在位置―东北方―相对应的是西南方,十二地支中为“酉、申、未”,申/猴、酉/鸡属金,金是五行中最坚硬的部分,这也是孙悟空必须是只猴子、并占据五行中的金的位置的原因所在,只是在桃太郎的故事中,未羊却被一条戌狗给替换了,也许是它在现实中太过温顺,不够强壮的缘故。日本传说中的桃太郎生于桃子,桃太郎手下的动物金性最强,所以能降妖伏魔,这和孙悟空的本领高强是一个原因,都是因为他们属于西方的金,事实上也就是四兽中的白虎。

桃子不仅和五行四兽有关,也与道教有关。元初,当长春真人丘处机云游天下,并写下他那个版本的《西游记》时,中亚、西亚的土著甚至称中国人为“桃花石”。而金庸笔下颇具道家风范的黄药师,他的隐居之所是一个叫桃花岛的、蓬莱仙山似的好去处,在这里桃花和桃子一样扮演起了人间仙境的角色。有人在桃花岛上的桃花林中流连忘返,也有人如堕云里雾里,丧失了基本的方向感―生于西域、长于大漠的欧阳克,显然对奇门遁甲、九宫八卦的精妙之处一窍不通,“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林子对于他来说不啻于一座迷宫。无独有偶,东晋南阳的隐士刘子骥也无法破解桃花的“八卦阵”,只能对他心向往之的桃花源望洋兴叹。在现实生活中要找到一块像桃花源这样的避难之所恐怕非人力所能达到的吧,这个“罕达之地”大抵是陶渊明从《山海经》中获得了灵感,杜撰出来的一方洞天福地。《桃花源记并诗》所记述的秘密隐耕之所可以看作是再次以桃花为核心的道教虚构,篇末的两句诗“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已经非常清楚地表明了他的精神追求,桃花源不过是他心目中的一块隐逸的圣地,是他乘风归去,心无旁骛的所在罢了。

桃子在道教的符号学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隐喻。老寿星的形象代言人南极仙翁时刻不忘自己标志性的徽章:除了宠物梅花鹿之外,拐杖和那颗巨大的桃子也是其身份的象征。寿桃和寿面一同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日派对上并不是偶然的,由于道教对长生不老近乎偏执的狂热追求,一个老年人在渴望多福多寿的同时,也不自觉地堕入道教礼仪为他们所预设的程式之中去了。在这个意义上,寿桃和寿面具有同构的关系,如果说面条因为它“长”和“瘦”(寿的谐音)的外形而一目了然的话,那么桃子和长寿之间的关系就有些隐晦不明了。关于吃桃子可以延年益寿的传说还要追溯到“种桃专业户”西王母在昆仑山上的万亩农业基地。《汉武帝内传》载:“七月七日西王母降,自设天厨,命侍女更索桃果,以盘盛仙桃进。王母以桃四颗与帝,桃味甘美。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这么难伺候的桃子也只有神话中才有人有耐心去栽培,也难怪连文治武功的汉武帝也要打退堂鼓,不过汉武帝所食的还不能算是蟠桃中的极品,到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来掌管西王母的蟠桃园时,蟠桃的种植科技已经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据当地的土地介绍,蟠桃园中共有三千六百株桃树,三千年一熟、六千年一熟、九千年一熟的各占三分之一,其中九千年一熟的桃子,吃了之后可以“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汉武帝吃的还是最次的呢。在很多人看来,偷桃与之后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都只不过是贪嘴的猴子天性使然,却不晓得其中另有玄机。刘一明就认为蟠桃和金丹的功效是一致的:“‘桃’者,实也,其中有仁,属纯阳;阳气纯全,即是桃熟;桃熟,即是金丹成熟;金丹成熟,采而服之,势不容已。”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三人都和王母娘娘的蟠桃会有着莫大的渊源。孙悟空不必说了,那猪八戒是在蟠桃会上酗酒调戏了嫦娥而被贬入人间;沙和尚也是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被贬落流沙河中为怪。喜欢和蟠桃会扯上关系的也不止《西游记》这一本书,李汝珍的《镜花缘》第一回“女魁星北斗垂景象,老王母西池赐芳筵”也是从蟠桃大会引出百花仙子不一样的命运故事,在明吴元泰著的《东游记》中,蟠桃会是八仙与龙王产生矛盾,最终导致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决战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在王母的蟠桃会上兴致太高,喝多了,不觉酩酊大醉,才要显摆本事,用自己的法宝作为渡海的航船,引起了龙王的贪欲。而在清人无垢道人所著《八仙得道传》中,蟠桃大会被隐去,只是说八仙去赴王母万寿之会,我们知道,蟠桃会本身就是为王母庆祝寿辰所开的寿宴而已。可是在小说中,《东游记》一笔带过的东方朔偷桃的故事,在《八仙得道传》中却被专章描述(共五回)。

蟠桃会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似乎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长生不老羽化飞仙是道教的终极追求,通过吃桃子的方式,人们天真地向往着一种没有生老病死的极乐世界。和佛教将这种希望留在遥不可及的死亡之后而言,道教更愿意相信,我们此在的人生也能够得到一些慰藉,通过某种神秘的或者日常的仙药,我们就能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人参果的命运就是桃子的命运

显然,人参果的命运就是桃子的命运,金克木,桃子遇上孙悟空,自然要给搅了局,变成悲情桃子。所以这里的桃子,绝不仅仅是山野顽猴口中的食物,它还肩负起了弘扬道法相生相克原理的重任。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所长李亦园先生发现,中国人认为能增强能力的食物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吃什么补什么”,如牛鞭、猴脑;另一类则是些“难以归类,跨越两界的东西”,植物而似人的人参果完全可以归入这一类。但桃子却似乎游离于两者之外,它有点像心脏,而桃与道在发音上的接近,又让它几乎已经成了一种纯粹形而上的植物了。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人参果和蟠桃并没有分得那么清楚,虽然长得像人参果,但一直说这是蟠桃。这个故事发生在王母池中,一开始猴行者向三藏法师讲述二万六千二百年前,它偷吃蟠桃,被王母抓住,左肋判八百,右肋判三千铁棒,发配在花果山紫云洞。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人参因为它像人形而富有了神奇的魅力。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会发声的人参,显然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这主要是因为植物被神秘化的结果。

桃子被迅速地赋予了人参一般的神力。在《西游记》中,它的主要功能不是变化而是长寿。仙果能够延年益寿的传说层出不穷,有九千年结一次果的椹,有三百年开花九百年结果的树果。植物成精更不是什么稀罕事,《太平广记》和《博物志》中就有专门的章节来搜集这些怪事。梁任P《述异记》中说大食(也就是现在的伊朗)王国中有一种长在石头上的树,这种树就能长出六七寸大小的小孩(不是果子),看见人还会笑,而且手足能动,比人参果更神奇。《列王纪》中有会说话的树,竟然结着人头、马头、羊头、狼头等等令人毛骨悚然的头颅。有的树的果实能变成鸭子,或者长出无毛的小羊或年轻姑娘的头。

人们坚信桃树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传说后羿就死于桃杖(见《淮南子・诠言》),才使鬼畏桃木;随着神话传说的添油加醋,道士们戴上了仙桃巾,内功中的两个护法神也被命名为“桃核”和“桃康”,最晚到元明时期,对桃木的盲目信仰就已上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西游记》第八十二回“姹女求阳,元神护道”中再次提到桃子,并认为它体现的是阴阳的变化:“天无阴阳,日月不明;地无阴阳,草木不生;人无阴阳,不分男女。这桃树上果子,向阳处,有日色相烘者先熟,故红;背阴处无日者还生,故青:此阴阳道理也。”虽然说的是日常生活的道理,但考虑到桃子在《西游记》和道教中的重要位置,这段对阴阳关系的论述也不排除是作者在借桃子问题来谈道家对于人生的秘密的看法。

大丹直指

全真七子之一的刘长生《大丹直指》中认为心/火与肾/心的结合是道家炼就内丹的关键:“盖心属火,中藏正阴之精,名曰汞、木,龙。肾属水,中藏元阳真气,名曰铅、金、虎。先使水火二气,上下相交,升降相接,用意勾引,脱出真精真气,混合于中宫。用神火烹炼,使气周流于一身。气满神壮,结成大丹。”在《西游记》中,长得很像心脏的桃子和金丹到底是什么关系?在《西游记》第五回中,我们看到,桃子和金丹同时出现在一回中,孙悟空既偷吃了蟠桃又偷吃了金丹,这两样东西是不是只是一样事物的两面?如果是的话,那么桃子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炼丹术的世界。

《西游记》通篇都在说,需要一颗真心。当孙悟空学道归来之时,群猴抱怨道:“你怎么一去许久,近来被一个妖精强要占我们洞府,若再不回来,我们连山洞尽属他人矣。”真心既去,妖魔自然要占了心房洞府,这世上莫不如此。

对于孙悟空这只“心猿”来说,它也时常有意乱情迷的时候―也可以说是唐僧的心乱如麻,他第二次驱逐了孙悟空时,《西游记》作者对此的评价是:“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六耳猕猴引发的混战是“二心竞斗”的一种戏剧性写法。

第十四回开篇时的那首诗“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几乎就是禅宗“是心是佛,是佛作心”的翻版,这也就难怪在《西游记杂剧》中,唯识法相宗的玄奘会扮作禅宗的大师。但心性论在中国历史上并非禅宗的专利,佛教从道家思想中吸收营养形成禅宗,反过来,禅宗又开始影响全真教和儒家的理学。余英时注意到,韩愈的《原道》中提出的“治心”观念是理学受到禅宗影响的一个重要证据,虽然在一个传统的儒家观念中,修身而不是修心,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尤侗指出,儒释道三家的唯心主义思想其实是换汤不换药,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作为一个儒生,尤侗的说法指出了三教心性论之间的联系之处,却终究没有顾及到它们之间的差异。

全真教发展了禅宗的心学理论,并将其与内丹修炼结合起来,心是内丹修炼的载体,而只有通过不间断的修行,才能心比金坚,成仙成道。对禅宗的顿悟,全真教士普遍持一种怀疑态度。他们更愿意脚踏实地、日复一日地修行。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也许是写作一部八十多万字小说的野心支撑着作者,所以唐僧从乌巢禅师手上得到《多心经》之后,并没有马上顿悟成佛。谭处端《水云集》上写:

道人心,处无心,自在逍遥清净心,闲了水云心。利名心,纵贪心,日夜煎熬劳役心,何时休歇心?修行心,包容心,一片清虚冷淡心,闲闲无用心。灭嗔心,去贪心,寂寞清贫合圣心,无生现本心。

休离方寸搜丹药,莫外周游觅妙玄。长使灵台无一物,便成九转产胎仙。

“无一物”就是要修炼到心如死灰、澄心无欲,“内无所知,外无所觉,内外俱寂,色空双泯”(马钰《真仙直指语录・丹阳真人语录》)。当然对于谭处端来说,即使他的灵台“无一物”,其目的也是要“九转产胎仙”,还是要归到道教的修炼规范中去,谭处端才能“放心”。性命双修是全真教始祖王重阳倡导的修行方式。除了要明心见性,时时扫除心上的尘埃和污垢,让它与凡尘俗世划清界限之外,还要辅助于道教日常的命功。当须菩提祖师给孙悟空取名之时,孙悟空说:“好!好!好!今日方知姓。”刘一明也认为,这里的“姓”其实是“性”,知性然后才可知命。

每天的修炼也是一个耳提面命的过程。孙悟空的兵器金箍棒和猪八戒、沙和尚的兵器最大的不同不在于它的势大力沉,而在于它摆放的位置:耳朵里。每一次战胜敌人,将金箍棒放回自己的耳朵里,就像是在对自己的叮嘱。金箍棒在这里不仅是一个有形的兵器,也是一种有形的话语,一直在孙悟空的耳边叮咛它,做人的道理。耳提面命什么呢?小说中从未明言,可是刘一明说:“最神妙处,是‘将宝贝还变作个绣花针藏在耳内’,这些子机秘,非师罔知,乃其师附耳低言之妙旨,故用时在耳朵里取,收时在耳朵里藏。”

除了这种耳提面命的自我警醒,还需要更多的辅助修炼工具才能达到解脱的彼岸。马钰再次用外丹术的术语来证明性和命其实就是神和气而已:“夫修此之要不离神气,神气是性命,性命是龙虎。龙虎是铅汞,铅汞是水火,水火是婴姹,婴姹是真阴真阳,真阴真阳是神气二字而已。”所以全真教才如此看重炼气还神的气功。全真教虽然不炼实体的金丹,却在自己的肚子里用呼吸吐纳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内丹梦想。当然,马钰又说明,龙虎、铅汞之类外丹炼丹术的术语只不过是一个比方,他真正在意的是炼气养气。而《洞天玄记》提到仙桃的时候也将它与降龙伏虎联系在一起,说:“桃园内摘仙桃,瑶池宴饮仙醪,霎时间虎伏龙降,鬼哭神嚎。”又说仙酒其实也是抟和日月、阴阳的杰出产物。这两样东西正是蟠桃会上的经典内容。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主体性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50-001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陈钟梁先生在素质教育研讨会上曾幽默地说:“酒杯在于晃动,朋友在于走动,语文教学在于活动。”一句话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这里的“语文教学在于活动”说明了语文教学在于搭建平台,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学期笔者对“如何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作用”的子课题进行了一番探索,对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性有了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现具体阐述如下。

一、转变观念,确立“学生为本”理念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只有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才能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把教学活动视为自己的需要和乐趣。

1.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转变观念的要素之一。曾经在教师培训时,听上海华东师范学院教授说了这么一个例子:看到中国对课堂教学的重视,美国也拍了一节小学数学课的视频来交流,结果中国的一位优秀数学老师看后很愤怒,因为里面有个小男孩说错了一个知识点,但老师没有纠正他,这位有地位的老师的愤怒让气氛很尴尬,也让那位美国老师很不解。他解释说,这个小男孩的结论虽然错了,但那是他积极开动脑筋后得出的结果,如果马上告诉他是错的,或许他以后就不再愿意这样积极主动地思考了,而这才是最宝贵的。至于这个错误,在下一节课上,老师会结合下一个知识点引导学生纠正这个错误。这个例子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总是说中国孩子缺乏创造性,但或许,他们的创造性正是被我们这些老师们亲手扼杀的。

2.运用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兴趣的指引下,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必然会随着上来。

2.1精心导入,营造情境。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尤其起着关键性作用,一个好的导语设计应该能很快抓住学生的思维,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一种和谐的氛围。在《桃花源记》的导入设计中,我的导入设计是营造情境法,教师朗读唐伯虎的桃花诗,引出世外桃源的故事。这样的导入将学生带入文章的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2.2展开想象,激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世界上一切创造都少不了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前提。《桃花源记》的设计中,我安排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同学想象桃源人和渔人告别时的场景,设计对话并表演。这一环节既能使同学觉得有趣,还可以激发同学的想象力,同时还锻炼了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引导探究,搭建“主体活动平台”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适用的办法,它以学生为本,重基本能力、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学生角色重新定位。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情境中。创设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启发性,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阅读分析能力。

在《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中,我创设了三个问题情境: 第一个问题情境:“第一眼桃源。”即在老师范读课文后,请同学概括文章大意,并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这一教学环节,同学既初步了解了文章大意,也巩固了整体概括文章方法这个知识点;第二个问题情境:“第二眼桃源。”请同学想象渔人和桃源人告别时的对话,这一环节,既引导同学注意文章作者想表达的重点,将同学对文章的理解引向深入,同时激发了同学合理展开想象的能力,并且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个问题情境:“第三眼桃源。”由“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话深入,请同学化身为桃源人,完成规定句式的表述:“我们爱我们的桃源,这里有_____,这里没有_____。”这一环节,既给了同学一个思维空间,自己发现桃源的特点,深层次上理解文章,也有阅读分析方法的引导。完成这三步,正是由浅入深地理解了文章,并且整个过程,始终通过多样的活动吸引同学,激发着他们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语文能力。

2.创设活动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在课程实施上,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变读书、答问这种单调的形式为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是动口。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尤其是《桃花源记》和《囚绿记》这样优美的文章,首先应激起学生乐读的情感,以便能够运用语言进行表述课文内容。在这堂课上,我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朗读教学,通过多读,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领悟课文中丰富的语言蕴涵。

其次是动脑动手。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就在于发展学生的语言,使学生形成驾驭语言的能力。我请同学合作设计写下桃源人和渔人告别的场景,想象并写下常春藤会对陆蠡说的话,这一环节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桃花源记中的成语10篇

学习

最适合考前鼓励的话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最适合考前鼓励的话10篇,内容包括考前一句鼓励的话语简短,考前家长给孩子鼓励的话。一、教师教导学生的方式1.批评方式及其作用不论是鼓励还是表扬,它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学生犯错,很多老师采取的行动是批评,批评是需要的,但是

学习

综合测评自我评价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综合测评自我评价10篇,内容包括八年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测评原则。本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祖国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我的心。我从小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在电视里看到国旗升起的

学习

水泥实训总结模板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水泥实训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水泥实训报告总结1000字,水泥工艺实训报告2000字。(二)采用模型教学法采用模型教学法讲授成本会计实训教程,与传统板书教学法相比效率有所提高;与案例法教学相比更真切、直观;与任务驱动法相比,目

学习

春节祝福诗句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祝福诗句10篇,内容包括春节祝福诗句古诗,春节祝福诗句自编。4、圣诞老人迷路,乘着驯鹿四处求助,偶然路过我的窗户,顺手递我一个礼物,叫我小心呵护,在圣诞节的时候代他送给你,愿你圣诞快乐收获幸福!5、春节的钟声就要敲响,送我

学习

家的读后感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家的读后感10篇,内容包括家在开山岛读后感,家何以伤人读后感。这本书描写的是战争时代,陶承奶奶一家人和敌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的事迹。当他们家投身于***斗争时,她的丈夫梅生同志却不幸病故了。她强忍着悲痛,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带

学习

门前三包责任书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门前三包责任书,内容包括门前三包责任书怎么做,门前三包责任书是怎样的。一、责任内容(一)、包卫生:负责门前的清洁卫生,不得乱倒垃圾,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制止他人在门前、责任区域乱丢、乱画、乱倒垃圾,保持责任区域的清

学习

县纪委半年工作总结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县纪委半年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县纪委半年工作总结,县纪委2018年工作总结。二、加强督办增强广大***员干部的法制观念工作是***和***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是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起到重

学习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10篇,内容包括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简短英语,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的来历50字。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腾祭祀的习俗;后

学习

小学生英语日记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英语日记10篇,内容包括英语日记的格式范文,英语日记十篇。Next,wegotoseethelions.Thelionsaresostrong.Theirmouthsaretoobig.Thetigersaenexttothem.TheyarefromAsia.Theyareyel

学习

初三语文教学计划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初三语文教学计划10篇,内容包括初三语文教学计划表,初二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在这最关键的一年,我们全体语文教师联合制定了这份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1、一切以学校的工作大局为重,为学校争创“省十佳”“齐鲁名校”的宗旨

学习

世界末日作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末日作文10篇,内容包括贝内特柯夫世界末日续写作文,假如三天后世界末日作文600字。我捂着鼻子来到公园,唉,这2012年的人们怎么那么坏,把一株株鲜花搞得面目全非,把一棵棵小草踩得乱七八糟;小河上浮小鱼的尸体;这时,一位阿姨把

学习

医师节文案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医师节文案10篇,内容包括医院庆祝医师节的活动文案,医师节被评最美医生朋友圈文案。2、折翼的天使下降人世,邪术仍旧附体,灵光闪现人世。健康永留,病魔难侵,这是你的劳绩,白衣天使,节日开心!3、是你的温柔把心灵的伤痛抚摸,是你的

学习

幼儿园老师的温馨寄语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老师的温馨寄语10篇,内容包括幼儿园家长寄语对老师简短,幼儿园升小学对老师的寄语。在这盈满收获的秋季,老师要和宝宝们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生活游戏,欢迎你们来到这美丽的幼儿园,老师很高兴能和你们在一起,陪伴你们快乐健

学习

大学安全教育班会总结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安全教育班会总结,内容包括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反思总结,安全教育班会总结800字。随后,外国语学院与同学签定了《暑期安全责任书》,并确定了各班信息联络员和安全工作负责人。同学纷纷表示:一定认真遵守相关纪律,服从学校管理,

学习

根据意思写成语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根据意思写成语10篇,内容包括根据意思写成语非常有趣的练习,根据意思写成语的诀窍。读后续写,顾名思义,就是根据已经给出的前文,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和提示将文章补充完整。读后续写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输入信息,在

学习

形容心情高兴的成语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心情高兴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心情特别高兴的成语,形容高兴的成语100个。3、笑逐颜开: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4、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学习

表示读书刻苦的成语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表示读书刻苦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十个,十个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4、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5、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6、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

学习

形容擅长写作的成语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擅长写作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形容文笔好擅长写作的成语有哪些,形容写作的成语比如妙笔生花。2、拿手好戏:原指演员擅长的剧目。泛指最擅长的本领。3、眼明手快:看得准,动作敏捷。4、出手得卢:卢:古时樗蒲戏一掷五子皆黑,为最

学习

带花的成语10篇

阅读(58)

本文为您介绍带花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关于花的成语10个,带花的成语100个字。3、落花无言:原来比喻诗的风格典雅。后比喻经受失败而无怨忿。4、百花争艳: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5、攀花折柳:喻朝三暮四,行为不不雅。6、锦营花阵:

学习

表示心情的成语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表示心情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表示心情高兴的四字成语,表示人心情紧张的成语。3、眉花眼笑: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4、耳热眼花: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5、忘乎其形:犹忘形。形容得意或兴奋得

学习

描写心理活动的成语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心理活动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形容心理活动的成语100个,描写心理活动的成语200个四字。3、怒不可遏欢欣鼓舞怒形于色痛快淋漓4、容光焕发呆若木鸡忧心忡忡心事重重5、神采焕发欲哭无泪心驰神往张皇失措6、大发雷霆平心静

学习

成语熟能生巧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成语熟能生巧10篇,内容包括典故熟能生巧成语,熟能生巧成语大全。3、成语用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4、示例:(1)要想掌握技术,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熟能生巧。(2)这位老爷爷练了很久了,熟能生巧,一会儿就完成了高难度的动作。(3)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