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篇1
1.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2.概括各部分的意思,练习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3.理解谈《水浒传》,感受鲁迅先生对青少年的关心。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2.练习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3.理解谈《水浒传》,感受鲁迅先生的品格。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准备:
1.小黑板;
2.预习:
(1)勾画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生字所带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
(2)收集有关鲁迅的资料。
(3)想一想本文作者围绕鲁迅先生写了哪几件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读课题,你读懂了什么?你能根据课题提出自学要求吗?A.写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几件事?B.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优秀品质?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既然大家都做过预习,现在先来检查一下,比比谁预习得认真。
1.开火车读词语
“遗体、挽联、致敬、、团聚、情节、记性、保存、阴暗、低微、寒意、深奥、详细、枯瘦、逝世、文章、咳嗽、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等词语。
2.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冠、嗽、挽、枣
(一)了解课文内容
1.自学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件什么事?给各部分加小标题。
(2)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总结归纳各部分意思:
第一部分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
第二部分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三部分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
第四部分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
第五部分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2)指导加小标题。
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录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句作小标题。
(3)“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二)学习谈《水浒传》
1.自学指导二
自由读第二部分,想想鲁迅先生是怎样“”周晔的?勾画出相关的句子,自由读一读,并在旁边用铅笔批注出来。
2.检查自学情况
(1)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2)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
(3)指导朗读。
四、当堂训练
1.填空:
这篇课文围绕鲁迅先生生写了(深切悼念)(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五件事。
2.造句:
(1)恍然大悟
(2)饱经风霜
五、学习反思
六、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切悼念
谈《水浒传》
救助车夫笑谈“碰壁”
关心女佣阿三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篇2
周海婴是鲁迅和许广平唯一的孩子,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极少受到皮肉之苦,相反得到的多是关爱。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孩子“完全的***”。鲁迅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多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屁股。后来,鲁迅向母亲写信解释道:“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这足以显示出父爱来。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次日,天津《大公报》发表了他的遗嘱,其中第五条写道:“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周海婴正是这样做的,他遵循父亲的教诲,“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普通人”,他从北京大学核物理系毕业后,成为国内著名的无线电专家。
梁启超:唯学问不唯文凭
梁启超对于子女的爱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在为人处世,甚至在理财等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态度展开。尤其是求学方面,梁启超根本不看重文凭,而是强调打好基础,掌握好火候。他曾对梁思庄说:“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并教孩子们求学问、做学问的方法:“总要‘猛火炖’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同时,梁启超强调责任的重要。1923年,他在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正是因为梁启超独特的教育方法,他的九个子女也在他的教育、引导下,个个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甚至还产生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
丰子恺:反对培养小大人
丰子恺一生育有七个子女,他认为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极力反对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为此,他还专门创作了一幅讽刺漫画《小大人》,缘起是他曾看见:男孩被父母穿上小长袍马褂,戴上小铜盆帽,教他学父亲走路;女孩被父母带到理发店里去烫头发,在脸上涂脂抹粉,教她学母亲一样。在丰子恺眼中,这样的“小大人”简直是“畸形发育的怪人”。
在生活中,丰子恺称外出做事为“无聊”,和孩子们在一起则内心充满欢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饭,唱小曲逗孩子,画画引孩子笑,和孩子们特别亲近。有一次,长子瞻瞻要丰子恺抱他到车站去买香蕉,“满满地擒了两手回来”,到家时,却熟睡在父亲肩头,手里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感叹:“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率真、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陈省身:帮孩子寻找成功机会
数学家陈省身虽是几代人的偶像,但对子女陈伯龙、陈璞来说,“他永远是那个热爱全世界的美食、喜欢奶酪‘越臭越好’、在餐馆里点菜比别人更为拿手的父亲”。陈省身教育孩子时,从不说长大后要做什么或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帮助他们寻找成功的机会。所以,兄妹虽然继承了父亲过人的智商,却没有子承父业。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篇3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传情达意的载体,“诗言志”、“言为心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自身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挖掘教材,随机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语文教学,不是按照德育知识和德育能力发展序列来组织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只能根据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发展序列的认知结构,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中德育因素的具体特点,随机进行。多年的教学使我感到,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幸福是什么》《落花生》等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反复阅读,充分挖掘蕴藏着的德育内涵。又如在教授《罗盛教》《我的战友》《》《舍身炸碉堡》《小英雄雨来》等课文,组织学生观看《地道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等电影时,用课文中、电影里高大的英雄人物形象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预定的情景,入境进而入情,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甚至能受到震撼心灵的效果,从而形成强大的思想动力。
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较其它学科的特殊优势在于其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这些作品中的***治倾向、思想观点、品德情操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陶冶作用。这种作用是直观的、形象的、整体的,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学生学了这些课文,一方面感到祖国语言文字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是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白杨》一课,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领悟到:在那茫茫的大戈壁上,高大、挺秀、笔直而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不单单是白杨树,还有那些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们。本文中最能启迪学生心灵的是结尾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种“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能唤起学生长大后也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祖国的西部、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与这种高大挺秀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便促使学生经常产生类似的道德行为。
二、把握过程,全程渗透
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贯穿语文教学过程始终,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渗透理论,即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第二是指向理论,即教学过程的每一步都指向课文结尾或总结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我在教授《詹天佑》一文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采用渗透理论,课文第三段写饱受帝国主义欺凌的中国工程师詹天佑不怕帝国主义国家的嘲笑,敢于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不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吗?教师在导读第三段时,结合每一段的具体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在导读第四、五自然段“勘测线路”时,引导学生学习詹天佑对工作严肃认真,遇困难身先士卒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在导读五六自然段“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领悟詹天佑高超的智慧、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创举,进一步感受詹天佑行为的强大动力。《翼中的地道战》一文,教师在导读第四至七自然段“地道的结构特点”时,引导学生领悟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教授《夜莺的歌声》一文的过程中,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课本剧,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从而受到热爱祖国,仇恨敌人的教育。……通过类似课文的学习,教育学生对祖国衷心地热爱,同时也是刻苦学习的强大动力。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篇4
从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到今天的多媒体作课,语文教学都重在一个“读”字。“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在读中才能理解,在读中才能悟情,在读中才能升华。一句话,要在读中学语文,提高语文素养。没有读就没有语文教学。而“细读”是储备知识最有效的方法。可以说,不会细读,没有细读做基础,跑马观花,一辈子学不好语文。“文本细读”的教学方法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不断进行摸索的。
1.疏通生字、新词。要求学生人手一本字典、词典。有了这两本工具书,文本细读就好展开了。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用字典去自学生字;用词典去把握词的义项,理解句意,把得到的结果写在笔记本上,或在课文空白处批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掌握了方法,就有了扬帆出海的“船”,就会自己去获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断提高。
2.文本反思。反思是一种心灵酝酿,精神反应,也是批判与继承,扬弃与接纳的过程。文本细读的反思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品词品句。没有这一关,就不知道文章的美好,语言的精妙。“品”是细嚼慢咽,如话梅入口,酸甜漫溢,寒凉自知,用心来感悟、会意,砸吧出味道来。例如《凡卡》(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八自然段中描写老板、老板娘打凡卡的那几个动词,一品味就发现,那么个九岁的孩子,经***狂“拖”“揍”“戳”,苦啊,难啊,怎么个活法?是这些动词的张力,传神地写出了凡卡的悲惨遭遇,读来令人泪下,引发对黑暗社会的憎恨,沙皇统治早就没有了存在的合理性。二是想一想“这段话讲什么”?有了这一问,我们就会认识文路,梳理脉络,总结归纳,一步一步逼近文本实质,自己也就融入文本中去,把书读成自己,把自己变成文本的一部分,参与到文本的二次创造中去,有新的东西生成,有独特的体验,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完成自我教育,自我修正提高,产生表达分享的欲望。三是要想一想“这段话作者是怎样写的”?学生阅读文本除了学习知识,还要借鉴模仿,还要形成能力。当我们要回答这一问题时,我们便要去思考作者是怎样谋篇布局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是怎样交代的,使用怎样的叙述方法、修辞方法、说明方法,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还有一点需强调,作为教学活动的文本细读,一定要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草灰蛇线过留痕,有了思想就要写下来。教师在检查时,如果课本上红笔、蓝笔字迹交相辉映,说明学生认真细读了文本,想了、做了,学习丰收,硕果缀结。如果相反,就需要提醒、引导。
3.文本追问。追问的第一点是要理解字面背后的意思。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多数文质兼美,许多段、句含义深刻。所谓含义深刻,就是“话中有话”。学生细读文本时,对“话中”——字面意思容易理解,关键是要悟出“有话”——字面背后的意思。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表面意思是伯父夸奖自己的记性好,但背后意思真是这样吗?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是伯父在批评“我”读书不认真,囫囵吞枣,只注重故事情节。其次,追问要提出自己的疑问。疑问提出来了,就要去文本中、文本外寻找答案——自问自答。虽然也会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但只要真正动脑筋思考了,发现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是一种收获。世界之大,谁能穷尽真理?还如这课书,鲁迅的侄女写伯父,为什么还要在伯父前面加“先生”二字,这不显得有些生分么?伯父用手按着“我”的头,半天不动,最后叹了一口气,叹气后面的原因是什么?老师一时也想不清。
4.及时反馈。有了上面文本细读的准备,我们就可以请学生上来讲课,展示自己文本细读的学习成果。讲课可以学生轮流进行,也可以谁举手就安排谁来讲,谁想讲就让谁来讲。考虑到大多数,考虑到每个学生都要展示自己的细读收获,一个学生选讲课文中的一段,最多两段也就可以了。在学生讲课过程中,教师退下来,淡化“师”的角色,淡化“教”的色彩,以“平等中的一员”与学生互动。听课同学随时可以参与进来,就小老师讲的课进行补充,使教师的教变成学生的学,把“教堂”变成“学堂”,在课堂转制中,让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让每个学生的才华得以展示。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篇5
一、 确定好合适清楚的课时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是对一堂课教学结果的预先规定,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点。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
最近,笔者上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由于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定位不够准确,内容不够明确,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教学活动的目标没有很好地落实,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太理想。课后,笔者反思了整个教学过程,觉得就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言,可以调整为这样三个:(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3)借助“鲁迅追悼会”主课件,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人们对鲁迅先生的爱戴,初步了解鲁迅的为人。
这样的三个课时教学目标既表述详细,又有一定的概括性,也适合第一课时的教学。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因此,教师在课前必须确定合适清楚的课时教学目标,以便对教学和评价进行有效的整体指导,促成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二、 设计好引领课堂的“主打问题”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学生反馈掌握情况最常用的手段,它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教学艺术,不仅可以及时检查学情,开拓学生思路,启迪学生思维,还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彩而有效的提问能使教学有声有色,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所谓“主打问题”就是指一堂课上必须真正解决的最紧要的、起决定作用的问题,即根据一堂课的教学重点所设计的中心问题,这个中心问题不但抓住了文章的关键,而且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情感。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根据教学重点是否设计成这样两个主打问题更为合适:(1)你对鲁迅有哪些了解?(2)文中哪些内容使你感动?
在学生读好课题后,可以抛出第一个问题;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可以抛出第二个问题;在学完本课时的内容后,仍可以第一个问题小结: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了解?课后还可以让学生去阅读相关的文章以增加对鲁迅的了解。在这其中,再设计几个辅助问题,如:“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哪一段最使你感动?”等等。这些小问题如同一个个小台阶,引导学生自己去攀登。这样主辅问题结合设计,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而教学内容则是课堂教学的血肉和骨干,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每课时中精心设计一两个主打问题和几个辅助问题,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领他们一步步走进文本。
三、 使用好独具功效的多媒体课件
课改以后,教师的关注力从怎样“讲好课”转移到了怎样“让学生吸收好知识”上。为了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让他们更加全面地学习和理解课堂知识,各种新奇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层出不穷。
多媒体教学资源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是现代教育的需要,它所带来的便利和优势也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它以***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但若课件设计不妥,使用不当,则不仅无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可能还会适得其反。课件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它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而服务的。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我们都得努力让每一个课件的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只有用得巧、用到位,才能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所以,在使用课件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内容的需要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围绕它们,设计好主课件和辅课件。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中,1936年在上海的“鲁迅追悼会”就可作为本节课的主课件,因为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第一自然段,学生通过这一自然段感受人们对鲁迅的爱戴,初步了解鲁迅的为人。这个主课件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当时庄严的场面和凝重的气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思考: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在这基础上,再设计几个辅课件,如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的语句以及本文的中心句等,这样能使学生对重点内容加深理解和体会。
四、 教学好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不管怎么要求语文实践,都会涉及最基本的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语文基础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其他语言知识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所以,高段语文教师还是要花一定的时间教学语文基础知识。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笔者因担心教学时间不够和教学重点不突出而忽视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1)字词的学习;(2)语句的教学;(3)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导致学生在本课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上出现了漏洞。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应满足学生的个体感受及对人文内涵的获取,但对语文的工具性不能淡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虽然不是小学高段学生学习语文的重点,但也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学。那么,如何教学这些基础知识,既能使学生有效掌握,又不会花费很多的课堂时间呢?笔者进行了反思。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已有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关键是要发挥他们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做好重点检查工作。
1. 字词的学习。课前布置自读课文,认真读准每一个字,读不准、不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或查找工具书,实在解决不了的做上标记;课堂上快速读一遍课文后,四人小组交流自己做上标记的字词,讨论后解决掉一部分;教师出示几个易读错、难理解的字词进行检查;小组里若还有解决不了的,派代表提出来,全班讨论解决。
2. 语句的教学。初读课文后指名学生读读文中使你感动的语句,检查语句是否读通、读准,一些比较长、难读的句子若学生没有选读,我们教师可以自己提出来;精读课文重点语句时,通过“自由朗读――获得感受,体验朗读――加深感受,反复引读――强化感受,转换角色朗读――升华情感”的朗读指导,使学生渐渐获得情感共鸣。
3. 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在检查学生语句读通、读准的情况下,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写了哪几件事,使学生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在这过程中,既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也培养了他们概括课文的能力。知识的习得、技能的增长,是需要训练的。有效课堂决不能无视训练的落实。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篇6
这里的丰富语言文字的视像是依仗于教师的巧妙的教学设计,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折射出视像。这一视像是:当学生在看到语言文字的时候,他的头脑能再现一种视像;当学生眼前出现某一个视像的时候,他头脑当中能显出相应的文字。文字和视像的互现,应该是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下面笔者将举几个例子来说一说这样的结合。
一、借字理解释词语,丰富视像
表面看来,词语教学相对比较理性,所以家长以为只要把解释背下来即可。实际上,我们的教师可以运用感性的手法,在教学设计上关注词语理解,在学生头脑中丰富语言文字的视像,这在教学中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丰子恺的《白鹅》:“凡有生人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理解“厉声叫嚣”“引吭大叫”可以先让学生朗读词语,小组交流各自的理解,然后教师再采用丰富视像的感受的方法,理解词语。教师可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分析其意。“嚣”中的“页”表示“头”,头上有四张嘴一起说,那能不显示出声音的大吗?因而“厉声叫嚣”就是放出声音大叫。
理解“引吭大叫”中的“吭”,“一点一横”的字头,表示“人”,“几”是伸长脖子的人。整个词语可理解成“一个人伸长脖子大叫”。因而文章中的这个词语就不难理解了。
因为汉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构成,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形象与意义的世界,一个情感与审美的空间,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个形象的再现。
二、借媒体手段对照理解,丰富视像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丰子恺的《白鹅》:“鹅的步态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只要理解了“净角出场”的意思,这句话鹅的特点也就跃然纸上了。有位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让学生说说。只是采用了这样一个小环节,就解决了词语的理解问题。
师:孩子们,你们的爷爷奶奶看过京剧吗?你们觉得“净角出场”应该是怎么理解?
生:净角就是唱戏的一个角色,我爷爷特别爱看京戏,说那个大花脸,就是净角。
生:净角就是唱戏时先画出脸谱,像曹操,就是净角。
生:净角出场就是慢慢地从后台出来,迈方步,一颤一颤地那样。
……(然后再放一段净角出场的片断)
学生的头脑中先有了师生交流的内容基础,再根据多媒体的演示,确认了正确的意思,这样关于这个词语的理解就深刻多了,以后遇到这个词语就知道他的视像,看到这个样的动作,也会反映出这个词语来。
在这个词语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想象,然后再借助媒体加以对照,这就是文字和视像的互现,学生的理解的信心就更强了。
三、借词语扩充词意,丰富视像
下面的一个教学片断就是对此与理解的又一个例子。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这一段,理解“饱经风霜”的意思,这句话中车夫的特点就会迎刃而解,鲁迅先生关心劳动人民的品质将会更加凸显。下面是体会“饱经风霜”的两个教学片断。
第一个教师的处理:
师:你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吗?有什么问题想问?
生:我想问“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意思?我认为是“经历了风霜”。
生:经历了很多苦。
师:黄包车夫为什么会饱经风霜?
生:家穷。
生:年纪大。
生:不注意保养。
第二个教师的处理:
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你在生活中看到过“饱经风霜的脸”吗?请举手示意,形容一下。
生:颧骨突出,精瘦精瘦的。
生:满脸皱纹,嘴唇干裂。
生:佝偻着背,步履有些蹒跚,全身显出疲惫的样子。
……
学生认真地描述着他们想象中的样子。
在课堂上要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学语言的味道,只有引导学生沉入课堂,沉入词语,在不断补充,反复掂量、比较过程中,才会有极佳的丰富学生视像、促其感悟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发现不同教师的不同处理,会有不同的效果;第二个教师的处理,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同时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丰富的***像,丰富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当他再次看到“满脸皱纹”“粗糙的双手”“佝偻的身影”时,他就会想到“饱经风霜”这个有代表性的词语,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难以磨灭的视像。
四、借模仿体验理解,丰富视像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一段话:“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当学生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教师先让学生反复读,并让学生边读边看课文的插***,再启发学生:如果请你把目光聚焦在鲁迅先生身上,先生的哪一个动作最能打动你?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半跪这个动作。”
师:什么样的跪才叫“半跪”?
生:一个膝盖接触地面,一个膝盖不着地。
师:你能试一试吗?(指名一个学生演示)
师:(教师随机采访)你这样半跪着,有什么感觉?
生:身体变得很低而且比较难受。
师:同学们,请看插***,透过文字的背后,那半跪着的正是鲁迅先生。请仔细看看那画面,那画面似乎真的活起来了。伯父小心翼翼地夹着,不时由于车夫疼痛而颤抖了一下脚,鲁迅先生停下了手,皱了一下眉。而后继续用硼酸水地一点一点地洗着,一圈一圈地扎着,我们真地看到先生在凄风冷雨中半跪着好长时间 。
师:你现在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刚刚这么一会儿,腿已经酸了,很累很累。
师:可是鲁迅先生这样的救助要持续很长很长时间……
通过“半跪”一词,一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先生就这样在课堂上做足做透,这一动作丰富了学生的视像,让学生饶有兴趣的地品味语言文字,对学生头脑的丰富很有好处。
五、借课外资源拓展语境,丰富视像
在阅读教学中,理解关键性词语也可以借助课外资源,拓展语境,充实自己的理解。
特级教师王菘舟教师在教《一夜的工作》时,让学生感悟:“这是一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这句话时,他先引导学生把目光集中到“极其简单”上,接着进行几次课外资源的引用——诠释了怎样才叫理解,而不是简单地解词而已。
镜头一:教师先请学生注意“宫殿”这个词,请学生想一想电视上看到的宫殿是什么样子。学生一下子畅所欲言,“宫殿里一定是金银珠宝,摆放着价值连城的古董,精美的雕像……”
镜头二:教师接着说:有可能,那可能是一个大人物,因为他是摄***王。但你们看,当这座房子成了我们敬爱的的办公地之后,又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读: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镜头三:你认为***的办公室里应该是怎样的摆设?你看到他那里摆着一个豪华的大书橱了吗?看到古玩了吗?我们只看到——“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学生齐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篇7
据此,我们可以明确:词句的教学目标有两层。第一层是:理解词义句意;第二层:是品味词句。什么是品味词句呢?我认为是:在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句在课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词语、句子与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体会作者造词造句的用意;另一方面,让学生体味这些词句在表达上的准确、优美、形象。
那么,如何落实词句教学目标呢?要达到第一层目标,常用的方法是: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要达到第二层目标,我常常采用比较法去引导学生品词品句,品出“味”来。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例去谈谈几种比较法。
( 一)换词比较
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中,“浪花翠绿翠绿的,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中的“赶”,可以引导学生换上“接”字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可以看出:“接”是指前一层浪花过去了,后一层浪花跟上来;“赶”是 指前一层浪花还没有过去,后一层浪花就追上来,起弧的节奏快,能显示出浪花的活跃。这样——比较体味,学生队“赶”用在这里的含义和表现力就理解得比较深刻了。
又如在《十里长街送***》中写道“一位老奶奶双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把‘拄’换成‘拿’,好不好?”学生一比较,纷纷说:“不好,因为拄着可以看出是老奶奶快站不住了,必须借助拐杖撑地才行,从后面的‘背靠’也可以看出来。”我顺势引导学生:“老奶奶年纪大,快站不住了,还要在那里等候***的灵车,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便会得出:这表现了老奶奶对***的尊敬、怀念、渴望见到***的感情。这样,学生通过换词品味,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加深了对课文中心的理解。
换词比较法,通过换上相近的词进行比较,学生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多进行这样的训练,能培养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二)换句比较
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中写小艇的样子时,出示下面两段话让学生比较,讨论:那一段写得生动?
(1)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2)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学生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课文中的一段话写得生动。因为它用人们熟悉的独木船、新月、蛇作比喻,让人们眼前就有了小艇的样子。学生通过比较,锻炼了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领悟到运用比喻的精妙之处。
又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第一段时,我出示了以下两个句子让学生比较,让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写得好?为什么?
(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心理非常悲痛。
(2)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两句话都写我悲痛的心情。不同的是第1句写的概括,第2句写得具体。第2句中虽然没有出现“悲痛”一词,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我”极其悲痛的心情,句中不仅写出“我”如何悲痛,而且写出“我”悲痛的原因,感情非常真实,因此,第2句比第1句写得好。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句式的句子,可采用变换句式的方法加以推敲、比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个关键句子“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可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用反问句呢?经过比较,学生能悟出:运用反问句能更强烈表达出鲁迅先生对黑暗的旧社会的憎恨之情。
(三)增删比较
在课文中,有很多词句用得准确生动,包住着思想感情,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之后写下来的。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没有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品味,那么,学生对于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些思想内容的,就会缺乏比较具体的、全面的了解。而培养和提高这方面的分析能力,这应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时,我常常使用增删比较法。
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学生通过读课文后会知道:课文表现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但是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个中心的呢?那就要通过品味词句去了解了。如在教学这些句子“***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时,让学生把带点的词删去,让学生比较;句子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比较,能够体会到:“一尺来高”用得好,它写出***要审阅的文件很多;“一句一句”用得好,说明***对每一句话都看得仔细。
通过这样抓重点词删除比较,不但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知道:作者是运用这些词句去准确表达内容的。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篇8
一、 前后联系,难易适当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大概),然后再考虑课堂上的问题学生是否能利用学过的知识,连同本节课的所学课文,相互结合,来解答教师所提的问题。提问要难易适度,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的发展相适应,即问题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比如:小学第10册教材第6课《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篇文章属新科学篇,其中的一些名词和相关说法,学生不一定都知道,在此即可提出:同学们在读过的书籍中是否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学生一定会踊跃举手发言,积极性高涨,这个时候这么问:你们对地球这么了解,对火星的相关情况是否了解呢?学生一定会读课文,找资料,从中去寻求正确的答案,这样把学生带上了火星,此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来读文,让学生自我提问,全班同学共同商讨回答,如有困难,师作点拨,比如:“集体大逃亡”这一短语,联系课文,学生可能一时难于理解,反复阅读后学生可知它的意思,原来,由于火星的引力不如地球的大,留不住水,它便一起集体逃离火星了。
在设计问题时只有考虑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达到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提出的“跳起来摘桃子”的层次。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要经过一定的思考、分析,最终解决它们。如果问题只停留在简单的知识记忆和辨别是非的层面上,与学生之间只是简单的一问一答,学生就会被动地听,消极地学,课堂教学如死水一潭,如果问题太难,难以捉摸,学生“听”而生畏,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二、 先易后难,由浅入深
由浅近到深远,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课堂提问也应按这一规律办事。一般说,先提容易,再提较难的,最后是最难的。例如:第10册《早》一文教学中先问谁了解大文学家鲁迅?再问:他是怎样成为文学家的呢?学生会立即读文去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时一个个问题会相继提出。如:是什么动力促使他那样认真刻苦的呢?学生会回答,鲁迅学习时具有: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到此可以提出:你们能从文里找一找鲁迅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了在桌子上轻轻地刻了“早”字的,鼓励学生去发现,到了这个时候,时机来了,可由学生自我发现,原来是寿镜吾老先生用一句朴素的语言启发了他。接下来师当问,你们还从哪发现鲁迅除了具有上文的精神(时时早、事事早)还 “奋斗了一生”呢,到后来成为伟大的文学家。
这就是平常所说的要细心选择提问的时机。过早则学生对教材认识缺乏准备,启而不发;过迟则问题已经解决,成了马后炮。笔者认为:提问的时机可分为三种情况,即问而后读,读而后问及边问边读,三种方式应灵活机动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
三、 因课制宜,抓准关键
提问要有针对性,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的各个具体目标;提问还要有科学性,有利于学生探索知识,发展能力;同时,提问要选在节骨眼上,使问题能够统领全局,或揭示重点,或突破难点,或综合概括。另外,提问要注意数量适当,疏密相宜,做到既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掌握教材的重难点,又不至于增加学生的负担。例如《粜米》一文,可提出:本课写粜米活动,写了哪几个场面,是用什么手法写的,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就能提示文章的重点。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这样的话:“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个深刻含义的句子较难理解,为了解决此问题,教师可三问:1. 从字面上看,这句说什么?2. 联系鲁迅说这话的历史背景,这话有什么更深的含义?“黑洞洞”指什么?谁会碰壁?3. 鲁迅说这话的心情怎样?学生讨论后会认识这是一语双关的句子,从而激起学生对旧社会的憎恨,对鲁迅坚韧的战斗精神的崇敬。可见,提问要在抓住教材本质内容的前提下,问题要准,问题要明,时机要巧。
四、 先讲后问,讲问结合
有些课文的内容难于理解,表现手法也比较复杂,学生自己往往不能自行解决,此时教师当做示范性的解答,接着结合刚讲的内容提问,这样可能很快地收到效果。《给颜黎民的信》一文中说了“我不是没有说什么不可告人的话么?即使说了,也不怕发表!”本句话的否定词,学生难于知晓全面,教师当先向学生说明双重否定即为肯定。接着由学生辨析这句话是什么句式(初步了解)再说一个同类句,让学生进一步分析是什么句型,经过提示使学生通过提问明白其中的知识,会较快地收到效果。
五、 以问促读,问读结合
为了引起学生读的兴趣(朗读、默读)向学生提出问题来是多数老师会做的事,比如教学《可爱的草塘》时问道:“草塘为何是可爱的,从哪看出来?请大家读文后回答。”这样的问题,学生乐于回答,他们一定专心致志地读课文,同时还能与其他同学讨论,或比一比,看谁发现得准,发现得快。在同学面前展示一下,说明其能力强。因此把问读结合,有目的地去促读,无疑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提问题要有情趣,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在不知不觉中领悟知识的真谛,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六、 变换角度,一例多问
我想适当地进行“一例多问”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在广阔的天地自由驰骋,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有很大作用的。
现在的小孩在教育时,我个人认为当依先人所说因材施教的理念进行课堂教学。课文中有些句段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讲透,而讲得过死往往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思维,有一些代表性的句段可搞“一例多问”即多角度去提问,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思维。例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你走路不小心?”从朗读角度提问:问句的的语气该怎么读?语气是否一样?为什么?换一角度可从反面提问:如把两问句读成句末平平的陈述语气,能行吗?为什么?再换一下可以从句式变换的角度提出:如不用问句的形式来表达,而用陈述的句式来表达,那么应该怎样改呢?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篇9
藤野先生
鲁 迅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品读
此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在1934年12月2日致增田涉的信中,提到增田涉和佐藤春夫合译《鲁迅选集》时说:“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请译出补进去,《范爱农》写法较差,还是割爱为好。”由此可见鲁迅也是很满意这部作品的。作者记叙了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有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住情况,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却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本文内容丰实,笔意纵横,形散神凝,错落有致,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贯串了全文,使每个看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断闪耀着夺目的光华,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素材小卡
《朝花夕拾》中几部作品的内容介绍《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上述7篇作品,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后面的《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了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华章溢彩
父亲的病
鲁 迅
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扁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的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时看见他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飞一般抬过;听说他现在还康健,一面行医,一面还做中医什么学报,正在和只长于外科的西医奋斗哩。
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品读
这篇文章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当时旧社会庸医的无能,他们明明知道病已经没法治了还故意蒙骗,看似开的是神丹妙药,其实就是故弄玄虚,使用障眼法,对病是没有一点疗效,搞得家人东奔西走到头来还是白忙活一场,并且对治病只是忙于应付而草草了事,给人看病都只为的是那些身外之物――金钱。那时的社会就像鲁迅的父亲一样病重了。 鲁迅似乎就是在呐喊着,对当时封建、腐败的社会作批判!而现实社会中这种现象也不少见。对于社会上游荡、坑蒙拐骗,我们要与他们斗争到底!并从小懂得追求真理、学会揭穿丑恶事物的本质、辨明是非,并呼吁大家、广泛宣传、共同促进精神文明的时代进步!
素材链接
《朝花夕拾》里的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像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时的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的强烈的爱。
综述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府的行径,遭到******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五猖会》、《无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呆了4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 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篇10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幽默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让幽默充满语文课堂、用幽默完善语文教学、用幽默总结语文课教学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幽默;课堂气氛;教学艺术
中***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59-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课程教学不断改革,呆板、僵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淡出人们的视线。如今,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语文知识成为主流的教学理念。要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体会到语文学科博大精深的魅力。下面,从让幽默充满语文课堂、用幽默完善语文教学、让幽默总结语文教学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让幽默充满语文课堂
幽默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用来引出这堂课所要讲的内容或对象,也可以作为一个小插曲来活跃语文课堂气氛。在这里举个例子,看如何将幽默完美地融合到语文教学中,让笑声在语文课堂尽情飞扬。例如,教学《与小理发员》之前,教师可以讲一个有关的幽默故事来作为本节课教学的引导。有一次,在谈论关于中国边界的问题时,其他国家的一个人说:“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吗?”不假思索地回答:“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远的不说,至少在元代,它已经是中国的领土。”对方说:“时间太短了。”说:“中国的元代离现在已有700来年的历史,如果700来年都被认为是时间短的话,那么,美国到现在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不是美国不能成为一个国家呢?这显然是荒谬的。”对方哑口无言。对比的运用,在这里产生了巨大的力量。通过这个幽默的故事引出所要讲的课文,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学到丰富的语文知识。然后,教师精心讲解《与小理发员》,让学生对敬爱的有进一步的认识,学习身上的精神。
二、用幽默完善语文教学
幽默是让人们在笑过之后有所回味,悟出一些道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幽默,关键在于幽默故事的合理性,看是不是与这堂语文课相关联,看能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比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讲一个有关鲁迅先生的幽默故事。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学校旁边的一家理发店理发。因为鲁迅先生刚来这所学校教书,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没有身着华丽的衣服,就认为他肯定没几个钱。所以,在理发的时候并不是那么认真细致。对于这种情况,鲁迅先生并没有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这个理发师非常高兴,笑脸相送。过了一段时间,鲁迅先生又来到这家理发店理发。这个理发师见状大喜,立马笑脸相迎,精心地为鲁迅先生理发。没想到,理完发之后,鲁迅先生并不是像上一次那样豪爽,而是付了准确的钱,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理发师非常疑惑,就问道:“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付钱;这次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当然要认认真真地给。”听完这话,理发师满脸通红,羞愧无比。这个幽默故事,让学生学习到做人要本分的道理,同时又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进行了相应的补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
三、用幽默总结语文课教学
教师用幽默的语言对一节语文课进行总结,可以让学生拥有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在课下不断地进行语文知识学习。要想通过幽默的方式总结一节课,就要求这个幽默故事对整节课具有整体概括作用。因此,教师要精心挑选或改编幽默故事,也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幽默故事的收集与整理。当然,并不是每节语文课都需要有一个幽默故事来收尾,要依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比如,教学《市长》之后,教可以用下面这个幽默故事进行总结。是一个非常热爱读书的人。有一次,他到一个亲戚家做客时,在书房见到一本非常感兴趣的书,立马拿起书来认真阅读。亲戚见他专心致志地在读书,就把刚蒸好的糍粑端来,叫他趁热吃。答应了一声,边看边吃。因为心思全在书上,他把蘸糖吃的糍粑摁到墨盒里也未发现,结果弄得满嘴黑乎乎的。一会儿,亲戚进来看见了,大笑起来。却满脸平静地说道:“这没有什么关系,我正觉着我肚子里的墨水太少呢。”用这个幽默故事来总结课文比较合适,从这个幽默故事中,学生明白学习的时候要专心致志,要学习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
四、结束语
幽默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增强教师的教学魅力,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幽默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地创设语言情境,设计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本文从让幽默充满语文课堂、用幽默完善语文教学、用幽默总结语文课教学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
作者简介:张雪萍(1981-),女,一级教师,甘肃定西人,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晶晶.语文教学幽默运用的技巧[J].基础教育研究,2010(01).
[2]张惠鲜.浅谈语文课堂语言的幽默艺术[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