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观后感篇1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上海科技馆。
科技馆座落于上海浦东,地铁载着我一颗兴致勃勃的心一路把我送往上海科技馆站。刚一出地铁站口,一座宏伟壮观的扇形大楼就把我的视线吸引了过去,这座大楼的中心是一个玻璃大球体,球的两旁向外伸展着两座扇形楼房,像是球上长出了两只大翅膀,大楼的正面都是用玻璃制成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散放出灿烂的光彩,这就是上海科技馆。
今天参观的人可真多呀!我随着人流来到科技馆生物万象区,刚跨进区内,哇!眼前的美景让我惊呆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们一边漫步在高山流水下,一边观看着热带雨林植物,耳边还不时传来叽叽喳喳的小鸟歌唱声,使我尽情领悟到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让我仿佛进入了原始的自然风光区。
离开了生物万象,去了机器人世界展区,咦!这里哪里传来钢琴曲,我闻声放眼望去,原来是机器人音乐家正在有声有色地尽情为大家演奏,太美妙了!你看,那边的机器人更棒着呢!它正专心致志的跟一位小朋友下棋,看着那位小朋友满脸焦急、大汗淋漓的样子,我想,他肯定已斗不过机器人了。这里的机器人真多呀!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机器人剧场,它们个个都穿着漂亮的衣裙,头上带着时尚的帽子,手上还撑着一把小花伞,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远远望去真像一群俊俏的小姑娘。穿过机器人世界,我们又去参观了信息时代、探索之光,宇宙天地……这次参观不但让我愉快地过上了一天,更让我开阔了眼界,了解到我们身边存在的各种科学奥秘,使我懂得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让科学为我们作出更大的贡献。你没和机器人比赛魔方呀,真可惜。
科技馆观后感500字(二)
2015年11月4日,星期五,下午1:30分,我们天元小学一年级一班全体师生一起参观了唐山市科技馆。在那里我开阔了眼界,学习到了许多科学知识,我真是开心极了。
一进科技馆门,我的眼睛真是目不暇接,都不够看了,这里有好多好玩好看的东西,比如:模拟驾驶、激光音乐、神奇的魔术表演等等,让人觉得真是不可思议。既有看的,也有动手参与的。最有趣的是无源之水,它是由一个水池和一个悬空的水龙头组成的,水龙头看似没有任何连接管道,可是他不停地往外流水,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是让我来揭开它的奥秘吧!其实,水池子底下有台抽水机,抽水机通过一根透明的玻璃管与水龙头相连,池子里的水通过玻璃管被抽到水龙头里在流下来,流下来的水遮住了玻璃管,这样不断地有水从悬空的水龙头里流下来却找不到水来自何处。
科技馆的二层,我最喜欢"时光隧道",它其实就是外面有360°的显示屏,显示的是许许多多橙色的顺时针转动,一走进去,里面天旋地转,好似人在转动似的,像是进了美丽的童画世界一样。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神秘的小怪屋,进去之后感觉人总是在倾斜着的,有一种快要跌倒的感觉,真是奇妙。
走进科技馆三层,我发现在墙壁上张贴着许多的***片,看见了人从受精卵长到胎儿的一系列***片,哦,原来我是这样从妈妈的肚子里长大了。
这次参观,让我学到了课本上从未学到过的知识,亲眼看到了创新超前的科技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爱好科技的人用心观察生活,用智慧和心灵感受所创造的成果。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要像他们一样用心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探索科学奥妙,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创造、去领先。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相信通过钻研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也能创造出新的科技作品来的。
这次科技馆之旅让我领略到了人发展的奥秘、科学的伟大,我一定好好学习,不断探索新知识。
科技馆观后感500字(三)
妈妈带我去科技馆观看了里面的科技展品,这些科技展品主要体现了科技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及参与性,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了一个时尚、现代的"科学乐园".
里面的科技展品让我目不暇接,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哈哈镜,只要一站在哈哈镜前面,人的形象马上就变了,头变得又大又长,而身体却变得又短又胖。你知道哈哈镜为什么能把人照成那副模样吗?原来哈哈镜就是凹面镜和凸面镜的组合,凹面镜会把镜缘缩小,凸面镜会把镜缘放大,从而达到失真的效果。并且,哈哈镜的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成的是虚像,球内集焦,能让人变短或者变胖,球外扩散,能使人变长、变大。
科技馆观后感篇2
参观科技馆学生观后感
20xx年9月19日,20xx年全国科普日广西活动暨第八届广西青少年科学节和东盟国家青少年科技交流活动在柳州科技馆举办。我很荣幸地成为《小博士报》的一名小记者,参加了启动仪式,并开始了我的采访之旅。
引人入胜的舞台剧《水精灵》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在启动仪式上,我看着那些获得第二届“柳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的哥哥姐姐们站在舞台上,内心十分激动,崇拜之情油然而生。我特别期待对他们进行采访。
终于等到了采访环节。我穿梭于各个展区,观看大家展示的趣味小实验和发明创造。柳州市第十八中学的创意书吧、多功能便携学步车、3D打印笔,柳州市文惠小学的切菜神器,三江侗族自治县三江中学的自动清扫器、防火报警系统等等都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由柳州市十八中学的陈睿哥哥发明的创意书吧。通过采访,我了解到,这个创意书吧是陈睿哥哥利用风压原理发明的,具有自动降温、保暖和防日晒雨淋的功能。这个发明能较好地替代小区、公园等场合的凉亭,在节约空间的同时,还能方便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舒适度很好。在发明过程中,虽然陈睿哥哥也遇到了模板切割的困难,但是他没有气馁,而是积极动脑筋,克服困难,找到更快更好的切割方法。目前,创意书吧已经在申请专利了。陈睿哥哥善于从身边发现问题、积极探索、攻坚克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时间过得很快,我的小记者之行就要结束了,异彩纷呈的科技作品让我目不暇接,各种有趣的化学、物理小实验让我领略到科学神奇的魅力……通过这次小记者之行,我还明白了:科学发明就在我们身边,只有肯动脑筋、勤思考、多发现,才能有好的发明创造。
参观科技馆学生观后感
今天,我和老师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去科技馆参观。
到了科技馆,我迫不及待冲了进去。一进大门,我目瞪口呆。科技馆有很多好玩的,看得我眼花缭乱。有方形自行车,模拟建筑工地,模拟地震逃生,建防震房子,水上乐园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建防震房子。
这个模拟建房与众不同。首先同学们可以分成两组,自行商量怎样搭房子才能更牢固,然后搭好房子在开启地震模式看看谁的房子先倒塌。我和组里同学商量,认为地基基础牢固才能抗震,于是我们用砖头模拟加大地基深度宽度,然后在向上建,上面打起来也注意平整。完成后,大家开始比试。同学们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为双方搭的房子评论着,猜测着谁能赢。于是,我说开始了,就按开始按钮,选择弱档,这时微小的地震开始了。只见双方房子晃动一下,没事。接着,又按了中档,模拟地震级数更高了。这时只见同学们为双方相互加油,还有喝倒彩的,声音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地震级别变高了,双方的房子虽然没有倒下,但对方的房子已经出现裂痕了。当我再按强档按钮时,只听砰的一声,震耳欲聋,对方的房子轰然倒塌!而我方基础牢固,所以安然无恙!我们胜利了!太有趣了!
科技馆真是又有趣又收获知识的好地方!
参观科技馆学生观后感
学校为了要让我们体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所以特地举办校外教学。当老师宣布期中考后要带我们到科技馆参观时,大家听了都雀跃不已,个个欢呼叫好。
数着!数着!期待已久的日子终于来临了!看到校门口豪华的游览车在等待着我们,心情真是开心极了!大家争先恐后的上了车,只为了要寻找一个舒服的位子,下车后我们直接到五楼─“奇妙的科学游戏区”参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人力发电机”,它的构造有一部脚踏车、一艘船还有一颗球,只要轻轻一踩球就会发亮,好神奇喔!接着我们又去体验了拉大泡泡、飘浮的球、摩擦溜滑梯、拉车子……等游戏,其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拉车子”,只要我轻轻拉一下绳子,整部车就会悬空,我像是个力大无穷的巨人,拥有神奇的力量,真是有趣极了!
科技馆观后感篇3
参观中国科技馆的观后感
在今年寒假里,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到了xx科技馆体验了一次“防震救灾”科普展,感受很深。
走进大门,我便看到了一些有关怎样防地震的知识,它里面写了很多知识,如:遇到地震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
接着我进入了一号厅,印入眼帘的是一个十分大得桌子,上面摆着许多形状不同的木快,两旁还有两个‘口’字形的东西,我十分好奇,便看了下面的使用说明:可以用木头搭出各种形状不同的房子,然后再用旁边的东西使劲摇晃,看看你搭的哪座房子最不容易倒塌。
看了说明,我便动起了脑子,搭了几座我理想中不太会倒塌的房子,但一座座都毫不留情的倒塌了,让我十分失望。但是我相信,我们祖国的科学家一定能发明出不会被地震震倒的房子,使我们能够过上难宁快乐的生活。
要回家了,这次参观科技馆让我知道了许多有关地震的知识,也懂得了地震中房子倒塌跟房子的构造有着很大的关系。这次科技馆参观让我意味深长。
参观中国科技馆的观后感
时光流逝,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已经上四年级了。四年级也已经是高年级了,所以我们应该增长些见识,开阔眼界。因此,学校决定,让四、五、六年级的.全体同学到沙河口区的科技中心参观与学习。
同学们欢呼雀跃着,因为,学校组织这些活动很少,所以同学们都很兴奋,都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巴士车赶往科技中心。
科技中心的项目非常多,我们班参加的项目很有趣,是和多米诺骨牌相关的,同学们听了一下再来了劲,一个个风一样的摆着自己的多米诺骨牌,让教师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
但多米诺骨牌可不是那么好搭的,在搭多米诺骨牌的途中,我和我的队员遇到了很多困难,而且我们的多米诺骨牌每一次都是在成功的诱惑下倒下的,最后,我灰心了,决定放弃了。于是同学就安慰我,对我说:“你还记得失败和成功是什么关系吗?””我回答道:“失败乃成功之母。”我明白了同学的意思,所以,我又开始了第二轮尝试,我学着电视里的样子一段一段地塔,最后再把它们连起来,就这样,我们的“横线多米诺骨牌”终于完工了,我轻轻一推,骨牌就噼里啪啦地像海浪一样一块连着一块倒了下去。
“成功啦!成功啦!”我高兴得又蹦又跳。同学也和我一起高兴,就这样,我们的第一个多米诺骨牌完工了。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我们接下来的工作真可谓是一帆风顺,同学们团结友爱,制造出了各种***案的多米诺骨牌。通过这次的参观,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是,都要团结友爱,互相包容,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参观中国科技馆的观后感
在新年到来的第二个星期三上午,学校组织一起乘车来到了上海航空科普馆,参观了许多飞机模型,真是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
其中,有一架大客机特别引人注目,它的型号为:COMAC919。正当我们在猜测这架客机名字的由来时,导游阿姨为我们做出了一番正确的解释:同学们,我们看着架飞机,首先,飞机的型号中COMAC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简写,这个C既是英文简写中的首字母,也是中国——China的第一个字母。这个9呢,就是表示天长地久的意思,同学们都知道了吗?知道了!听了介绍,我们顿时恍然大悟。接着,我们又认识了飞机的外部结构——两个小型的发动机、两片轻薄的机翼、两个小巧的主起落架、一个垂尾和一个平尾。机身又分为机头、前机身、中机身、中后机身和后机身。做了进一步的了解后,导游阿姨又带我们参观了许多飞机模型,还登上了***曾经做过的飞机,我们都兴奋不已。飞机内部虽然陈设简单,但是却让我们赞叹不已。看过一段不到10分钟的小恐龙找妈妈的历险记后,我们开始制作属于我们自己的模型直升飞机。老师一步一步,手把手地教着。同学们的领悟性都很高,一眨眼,一架架崭新的直升飞机便诞生了,我们卖力地转着橡皮筋,一次次地试验着,老师的倒计时开始了,黄、绿、橙、蓝四个小队的成员们都频住呼吸,老师喊道:54321—发射—同学们便手中的飞机一起放飞在天空中,同学们的欢笑声回荡着……
科技馆观后感篇4
到了科技馆门口,老师早已在那等候我们了,到了那里我只需要报个到,签个字就行了。
九点半集合时间到了,老师把我们分成了五队,准备入场。当我们排对进去时,我就看到门口有一台机器,我摸了一下,那台机器发出一种叫的声音。我问:“老师这是什么?”老师回答我说:“这台机器专门用来,查看我们身上有没有危险东西。要是有,电脑就会自动察觉的。”我吸了一口气,冲了进去。进去以后我就直冲三楼,三楼是电子游戏区和模型区。进游戏区我就占领一个位置开始玩游戏,有个小伙伴也过来和我一起并肩作战,一起玩起来游戏。正当我们玩的起劲时,老师下命令去下个区域。下个是模型区,第一个是过山车模型,当我按启动键的时候,过山车开的像火箭一样冲刺过去,吓死我了,我赶紧再次按下停止键才让过山车停止下来。还有城市模型、大船模型、飞机模型等等。这些要是在现实生活里出现那该多好啊!
该我们到二楼了,我迫不及待得进入了大门。哇!!!这好像是我们进入机器人世界一样,里面有好多好多的机器人像和我打招呼。最显眼的就是魔方机器人,我从机器人的肚子里取出来一个魔方,打乱它的顺序,又放机器人的肚子里,一秒钟后又取出来就是全新的魔方。好神奇吧!还有象棋机器人和我对战呢!还有舞刀弄剑机器人,它一手拿剑一手拿刀,两只手像两个人一起对打。还有绘画机器人,它把我画的栩栩如生,和我一模一样。这些机器人真的好神奇,我也好想变成机器人和它们一样的厉害!
科技馆观后感篇5
六(1)班张熙然
指导老师郭会恩
今天下午,老师终于带我们参观了我们心仪已久的流动科技馆,我深深体会到高科技的魅力。
还没有走进那扇前往高科技的大门,我却已经感受到了高科技的气息。是高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是高科技给我们创造了新的天地;是高科技把我们拉到了现代,更是高科技带我们走向了世界。
我走进了流动科技馆,那里的科学展品可是玲琅满目,让我大开眼界。有电脑控制的家居房,我只要点一下开灯的按钮,房间里的灯就会全部亮起来;有测试心率的机器,只要把手放在固定位置上,电脑就会测出你的心率;有现在最受欢迎的平板电脑,有些人利用它玩一些电脑游戏,还有些人利用它学习、工作;有扫二维码的电脑,在电脑的操作部分中,有四个印有二维码的瓶子,转到你想要扫的瓶子,它瞬间就会显示出这个产品的所有的信息;还有能歌善舞的机器人……其中,有一个展品最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球幕电影。
大家以前可能都没有看过球幕电影吧!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坐在球形的影厅里观看电影。在进入影厅之前,我们都要穿上自己准备好的鞋套,才可以走进去。在球形影厅的前面,有一个大约长两米的走廊,两边都是像海绵一样的墙壁。走进影厅,最先让我惊叹不已的就是这台机器的价钱和那圆形的房顶,原来,整个屋顶就是个球形大屏幕呀!这次放映的电影是《恐龙灭绝之谜》,这个电影主要讲了在很久很久以前,陆地上生存着许多恐龙。但有一天,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小行星以飞快的速度朝地球冲去,导致火灾和海啸发生,地球上的恐龙渐渐地被火烧死烧焦,就连恐龙蛋也难逃厄运,而天空飞翔的翼龙也在一瞬间化为灰烬,造成了恐龙的灭绝。球幕电影让我感受到了这一灭顶之灾!球幕电影太神奇了!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觉得科学更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们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让我们在科学的海洋中徜徉吧!
"流动科技馆"观后感
六(1)班 许诺
指导老师 郭会恩
今天下午,我们全班同学到实验楼参观流动科技馆。
排好队我们井然有序地走进去。里面有40多台展品,大家各自玩各自的,可开心了。能看3D电影;能玩平板电脑;能弹奏音乐等等。我们从头到尾一个不落的全看了一遍,这些展品让我们懂得了一些科学道理。
玩了近半个小时,老师叫我们上楼去看电影,听到"电影"两个字,同学们的眼睛是直放金光。
到了里面,我们男生去参观机器人。老师打开了电源开关,首先机器人向大家敬了个礼,然后说了一些类似外星人说的话,接下来它跳起舞来,还做了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动作。不由得使大家连声叫好。
过了近20多分钟,我们进了一个屋子,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充满气的大球,我们从入口进去,就近找了个位置坐下。这就是"球幕电影".
这时,老师开始放电影了,《恐龙灭绝之谜》。突然,气球的上方出现了***像,开始给我们讲解恐龙是怎样毁灭的。某一天,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直径是6千米的小行星正以惊人的速度冲向地球,刹那间,海啸爆发了。一切生物都难逃厄运,一只翼龙飞来,还没来的及转身,就被烧成了灰烬。从此,恐龙灭绝了。一千多年后,地球才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我们正看得入迷时,突然放学铃响了,大家回到了教室,收拾好书包,带着知识和欢乐回家了。
这次参观流动科技馆不仅给大家带来了欢乐,还丰富了我们的科学知识。中国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们要创造出更好的作品,让科技之花开满全世界!
参观流动科技馆有感
六(1)班陈梦霄
指导老师 郭会恩
在中国,科技发展已是日新月异。随着中国科技发展的进步,流动科技馆也在学校流动起来。
今天,我们在学校参观了奥妙无穷的科技展览,感受到科技带来的魅丽。在一台台的机器中:心跳计测仪、3D电视、流光竖琴等使我记忆犹新,它们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科学知识。在观看电影时,恐龙时期的一只只恐龙使我叹为观止,恐龙灭绝的故事使我又感受到了深深地悲哀,但是当后来又看到地球虽经历了如此的苦难,但经过这之后,地球也变的更加生机勃勃,美轮美奂。在浩瀚的宇宙星空之中,我更加了解到宇宙的无穷奥秘。在太空中,一颗颗行星的美丽、一颗颗星球的模样使我铭记于心,更为科学家的发现感到无比的惊讶。宇宙,将有更多的奥秘等我们去探索、等我们去发现、等我们去揭开这银河系、这整个宇宙的神秘面纱。
在流动科技馆中,不光有着这些我们不知道的奥秘,还有着许多我们熟悉的科技物品。在我们的参观中,一个机器人在我们眼前做起了五花八门的动作,有倒立,有体操,还会跳美丽的芭蕾舞。这个机器人模仿人类的外貌、语言和人类的肢体动作。就像一个真实的人,它的奇妙可真使我兴奋起来。接着老师又为我们展示了语音机器人,它可以通过手机来遥控设定它,可以为它设定一个场景,也可以听它讲故事,讲的十分连贯。又展示了预热便可以张开花瓣的花朵;一个短弹簧预热便可以变长,一个长弹簧遇热就可以变短。我由衷的想说:"科学,竟是如此的奇妙!"
科学,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太多。他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科学,让我们了解科普、认识科普,更让我们明白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
今后,我们要学科学、用科学,做一个热爱科学的好少年。让我们一起学好科学,用好科学,为了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观"河间流动科技馆"有感
六年级(1)班田雨萱
指导老师郭会恩
今天,我们参观了"河间流动科技馆".以前知道有这个活动,却迟迟没有参加。今天,我们将一睹"河间流动科技馆"的风采!
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了流动科技馆。在门口,老师叮嘱我们说:"进去之后不要跑,要爱护里面的设备,不要破坏它们……"还没等老师说完,我们就迫不及待的想冲进去瞧瞧了,老师却说要按顺序进入科技馆。我们只好规规矩矩的进入科技馆。可刚到了里面就立刻散开了。说话声、机械声、操纵声响成一片。
在科技馆里,有许多设备:"激光竖琴"、"听话的小球"、"智力游戏"等。个个都具有科技色彩。同学们玩得可开心了。
当第二节课下课前,老师让我们集合上二楼。虽然我们还没玩够,可师命不可违,我们只好推推搡搡地上了二楼。
到了二楼,老师将我们带到了一个教室里。里面有一个球形电影院。我们穿过长长的"隧道",安静下来开始看电影。
电影开始了,第一部电影是有关恐龙的。刚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体型庞大、脖子超长的植食性恐龙------马门溪龙。后来我们又看见了模样奇特的三角龙、凶猛强悍的霸王龙等。后来,一块陨石撞击地球,发生爆炸,引发海啸,同时森林里又燃起了熊熊大火。一只只恐龙在烟与火中相继死去。令人震惊的是,在天空中翱翔的翼龙竟然在一秒之内灰飞烟灭!
第二部电影叫《宇宙之旅》。我们的目光跟随着航空飞船开始了太空"旅行".在"旅行"中,我们看到了太阳、土星、金星、木星、土星等星球,探索到了宇宙的奥秘。
看完了电影,正当我们惊叹着科技的发达时,老师又带我们去看了机器人表演。负责控制机器人的张老师告诉我们说,等我们上了大学,也可以自己做一个可以替自己写作业、做家务的机器人。让我们明白了科技的发达使人类生活更方便。
新科技,新生活。科技的改变影响到人类的生活,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方便。科技,在你我的身边;科技无处不在!
科技展览观后感
六年级(2)班王少贤
指导教师 刘彬
今天下午,老师带我们去参观科技展览,我们都兴奋极了。
我们排好队,来到了实验楼,那里已经变成了"科技馆"."哇!好多东西啊!"同学们都兴奋的赞叹道。然后我们来到了二楼,看到了一个机器人。机器人很小,但是它的做工很精致,老师用遥控器按了一下"开始"键,机器人就说:"大家好,我是机器人小优,欢迎大家参观流动科技展览,下面请欣赏我的表演。"说完,机器人小优立刻手舞足蹈起来,我们看到小优的表演都很开心。
看完机器人小优,我们又来到了充气式球幕影院,影院里有《恐龙灭绝之谜》和《宇宙之谜》等影视,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看的是如痴如醉。
最后,到了自由观察的时候了。我观察了一下,发现流动科技馆分六个展区:声光体验,电磁探秘,运动旋律,数学魅力,健康生活和安全生活。我们几个小伙伴从头到尾把所有高科技产品玩了个遍,真开心啊!
参观了展览会后,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我有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这次的参观,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一定要努力掌握文化知识,将来为中国科技做出贡献!
参观流动科技馆有感
六年级(2)班岳佳怡
指导教师 刘彬
今天,是星期三!一个让人激动的日子!下午,上完第一节课后,我们就去参观科技展览了,一共看了两节课呢!
首先,我们排好队,拿好鞋套,一起来到实验楼。我们来到了二楼,分成了两队,一队先去看电影,另一对先看机器人表演。
我们队先看的电影,是在一个特别大的充气球里看的,我带着开心和激动的心情,走到大气球里面。老师让我们在边上坐,电影开始了,第一场电影是《恐龙灭绝》,第二场是《宇宙之谜》,里面介绍了:太阳、木星、火星、海王星等等。
然后,我们又去看了机器人表演,那个机器人可厉害了,会说话,还会跳舞,可牛了!还有一个科技展品叫"记忆金属",老师用吹风机,用热风吹可以把那朵用铁片做的花吹开,用冷风吹那朵花时,花会合上,这真是太神奇了。还有两根弹簧也是这样的,用热风吹弹簧有的会变长,有的会缩短。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楼,去看一楼的科技展品,有测反应能力的,有测心跳平均速度的,还有地震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有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好多好多,还有两台平板电脑呢!
很快参观就结束了,我们恋恋不舍地回到教室,今天太高兴了!这就是我们学校的科技展览,有人想来参观吗?
观流动科技馆有感
六年级(3)班 张润涵
指导老师:田巧生
今天上午,我们班参观了实验楼的"流动科技馆",我们非常高兴也感到很好奇。
首先我们看了球幕电影,我们班分成两队,女生先进去看,那个入口我感觉很妙,很"挤".影院是充气大球"建"的,我们围坐一圈,在中间有个投影仪,投在了顶上。
我们开始看电影了,第一个是《恐龙灭绝之谜》。
这个电影讲了恐龙曾是地球的一代霸主,由于后来的行星撞地球造成海啸,火山爆发等灾难,让恐龙灭绝。其中有一个很怕的镜头,恐龙用头撞着"屏幕",因为电影太立体了,吓得我下意识的往后躲了一下,撞到了同学才知道是假的。
第二个影片是《小海龟历险记》,讲了小海龟逃过了飞鸟、螃蟹、鲨鱼、电鳗等动物的攻击长成了一只大海龟。这个故事很好看,其中那个飞鸟在飞过树林时看得好晕好晕,天旋地转。
当然,"流动科技馆"怎么会只有这么一点儿,下面我们还看了机器人表演跳舞、记忆金属、静电球,还动手操作了实验机器人,都非常奇妙有趣,这次的科技馆太好玩了,一点儿也没让我们失望。
这次的"流动科技馆"让我长了不少见识,也让我懂得了科学的重要,还让我对科学产生了兴趣,我以后也要做一位科学家,为国家献出我微薄的力量。我想告诉所有人:拥有科学,你就拥有了世界!21世纪是属于我们的!
观流动科技馆有感
六年级(3)班 张艺瑾
指导老师 田巧生
学科学需要仔细动脑,用科学需要大胆猜测,做实验需要积极动手,玩科学时需要动脑、猜测、动手。
这段时间学校举办科技节,今天上午第四节课,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学校的流动科技馆,我满怀期待,因为听参观过的同学说这里非常有趣。走到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充气的大圆球,我在猜测这是做什么的,老师让我们一个个进入到圆球里面,原来这是球幕电影。我们坐成一个圆,等待电影播放。一共播放了两个短电影,一个是《恐龙灭绝之谜》,一个是《小海龟历险记》。看完电影,我们又去欣赏机器人表演,机器人有两个,大概有二十厘米高,既会说话,又会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动作灵活得惊人。这个房间还有一张大桌子,摆放着各种实验工具,第一个是起电的大铁球,下面有一根铁棍,老师打开电源,给我们做示范,大铁球果然起电,产生电流。老师还给我们用两根弹簧和吹风机演示了热胀冷缩的原理。最后我们来到一楼,这里有一台台小机器,我挨个转了一遍,觉得都很神奇。参观完毕,同学们都很开心,也长了不少知识。
通过这次参观,让我懂得了要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动脑,别的学科也是一样。让我们学科学、用科学、玩科学,展开科学梦想,放飞科学翅膀。
参观流动科技馆有感
六年级(3)班 闫梦瑶
指导教师 田巧生
听老师说市科技馆要在我校展出,我们兴奋极了,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参观流动科技馆。
一进门,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展品,真是让我眼花缭乱。看到这些,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宽敞明亮的展馆里面展出了许多有趣的科技展品。有神奇的椭圆焦点、双曲线槽……科技馆的老师还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原理和用途,让我们在体验的过程中也能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我觉得最有趣的是"科学表演秀".这时,老师拿出了一个"小机器人".这个小机器人是智能的,它为我们表演了精彩的舞蹈,有转圈、倒立等动作,最后还向我们鞠躬谢幕,让我们直拍手称好。还有一个会与人交流的小机器人,它名叫"小优".它比前一个更加可爱。听老师说这是声控的机器人,它可以识别人的语言而让它做出相应的动作,真是有趣极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球形电影厅,它像一个巨大的气球,非常的密闭。我们在老师的指引下,陆续来到里面,观看了电影《恐龙灭绝之谜》。球顶的影像是如此的清晰,恐龙的身影,震撼着我们的视觉,挑战着我们的神经。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爆炸的时刻,同学们不禁叫出声来。球幕电影又让我大开眼界。
科技馆观后感篇6
【关键词】 互动;展示设计;科技馆
一、 互动设计在科技馆展示中的概念与意义
“展示”的字面意思是展现、显示,博物馆中的展示概念就是将某物显示于人,在英文中与展示含义相应的有display(陈列展示)、show(表演性展示)、exhibition(整体性展示)等。在中文里人们对“展示”的理解应该与主题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展示――“exhibition”的相近。
“互动”就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的认知不断深入,博物馆的发展渐渐从对物的关怀,从强调导出式的教育功能,转变至对人的关怀,开始由接受性教育转向了创造性教育,以主动参与、体验合作为特征的互动性展示方式正在逐渐成熟。互动设计在科技馆里的概念,通常以教育为主,观众作为互动展示中的主体,通过互动的方式与展示出的展品完全融合在一起,或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以一种动静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展览围绕主题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手段设计的教学情境,使观众能积极参与其中,将观众被动的参观过程变成了一个在体验参与中发现和思考的双向传播学习模式。
科技馆展示越来越多的融入互动设计的概念,其根本是在于科技馆是致力于为参观者服务的公共教育机构,没有观众参与的博物馆不是真正意义的博物馆。对参观者进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他们在参观时的思想活动和对其参观本身的感受。参观者融合的感官刺激越多,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持久,而基于博物馆提供全民教育、启发和培养美学意识、个人发展的功能,互动设计能将博物馆展示的效能发挥到更完善的程度。
二、 互动设计在上海科技馆中的应用调研
上海科技馆作为国内先进成功的部级科技馆,其中有大量的互动设计应用的案例,根据科技馆中展示主题对展示设计的不同要求,将互动设计分为以下:
1、以视觉为核心的互动设计应用
以视觉为核心可以理解为在展示空间里以参观者的视觉感受为主体,传统展示往往是围绕实物、模型或单体原理性展品展开,而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引进,在满足视觉感官的同时,也完善其他感官的信息传达,从而更好的突出视觉感受。
以动物世界展部分为例,这一展区主体是动物标本,主要以观众的视觉感受为核心,与其它动物展相比,上海科技馆的动物展侧重于介绍动物与环境、动物与动物之间生态、进化关系,展示中的互动关系不仅仅局限于人与物之间,而是将展览场景与展品,展品与展品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进行了深入,使人、物、景之间都能产生出多层次不同的互动效果。展览中还首次采取了大型自然生态景观与动物标本、动物模型、写真背景画进行有机结合,在多媒体、灯光、音效等手段的配合下,观众可以以新颖的方式融入到整个展览中。使观众不单单从视觉的层面去接受信息,而是从听觉、触觉等更多层次去立体全方位的进行互动体验。
2、以模拟场景为核心的互动设计应用
模拟场景顾名思义就是场景的复原和模拟,参观者在进入场景的同时,通过艺术和技术手段,将参观者各种感观都调动起来,达到人与景全方位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
地壳探秘展区通过模拟场景、互动展项、展品、标本、影视片和多媒体等综合手段,展示了我们的地球是一个“动态的构造体”,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它有一个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以“从太空看地球深入地壳探秘返回地表看地球上的颗明珠上海”为参观主线,以模拟场景为主要手段,将一系列不同模拟场景的合理设计和连接, 贯穿于观众的参观流线中,通过观众的行走路线与场景进行互动,利用声、光、电等技术展现了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比如地震模拟、火山喷发、模拟岩洞等,这些模拟场景的互动手段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触,也使展项生动有趣。
3、以机电一体化集成技术为核心的互动设计应用
所谓机电一体化集成技术指的是集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控制技术、影视媒体技术、仿真模拟技术、舞台表演技术和艺术、灯光灯效控制技术、音视频及其音效控制技术、集成控制技术等于一体的技术。其特点是以信息集成控制技术为核心,以机电一体化装备、计算机信息网络设备为平台,以计算机控制软件为纽带,以参观者参与、互动、体验和感受为目的。
在上海科技馆中的宇航天地展区,目的就是要让游客在各种体验性的活动中,了解和认识宇宙。以其中月球行走训练器及模拟失重为例,本装置主要由安全吊带、伺服电机、编码器、计算机、控制电源、收钢索的滚筒、保险装置、数学模型及软件组成。参与者穿上吊带后,操作人员按动启动控制钮,系统开始工作,此时参观者基本感觉不到自己身上的重量。通过机电一体化的装置,实现了传统博物馆展示中不可能完成的互动体验。
三、 互动设计的应用总结
互动设计在科技馆大量应用的今天,确实对博物馆展示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和推进,但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也发现,如果一座博物馆为了彰显科技或者先进,完全将互动作为一种技术来简单堆砌,而不是研究展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不能合理运用互动设计在展示中的比重、契机和特性,那么很容易给人疲乏的参观体验。互动设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展示手段,合理应用的标准可以理解为能否更好传达展示内容,能否丰富美化展示空间,能否满足观众的需求,只有这样,互动设计的应用才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曹臻,上海科技馆首期展项***册,上海世界***书出版公司,2003
科技馆观后感篇7
关键词:上海自然博物馆;展示空间;虚拟空间
自然博物馆是以收藏、制作和陈列天文、地质、植物、动物、古生物和人类等方面具有历史意义的标本,供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的机构。一直以来,上海自然博物馆因其拥有百年以上的收藏历史而显得弥足珍贵。因发展等方面的原因,2015年4月19日新上海自然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新自然博物馆位于静安雕塑公园地块内,其建筑形态的设计灵感于绿螺的壳体形式,秉承“以人为本,师法自然”的设计理念。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展示将以“自然・人・和谐”为主题,着重表现生命与环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保存过去、定义现在、教育未来”为价值观。本文重点分析新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展示空间和虚拟延伸空间的优点,以期能为之后的博物馆空间设计起到启示作用。
1 新上海自然博物馆展示空间分析
博物馆教育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普通大众来说,博物馆作为公共设施的社会功能在于传播知识,教育大众。为此,新自博馆重点突出科普教育功能:科普教育将是核心功能,是最终目的。新自博馆通过“演化的乐章”“生命的画卷”“文明的史诗”三大主线来展示主题和陈列展品。在此基础上,又有分为起源之谜、生命长河、演化之道、大地探珍、缤纷生命、生态万象、生存智慧、人地之缘、上海故事、未来之路等10个常设展区及临展厅、4D影院、探索中心等配套功能区域。博物馆还为不同参观者规划了不同的参观路线,如亲子家庭、小学生、中学生以及无障碍。即使在一个展区也规划出针对不同年龄段参观者适合的学习项目,最大程度上的实现与发展其科普教育职能。
然而要打造出作为一座有着优秀教育功能的现代化博物馆就不能忽略场馆内展示空间的重要性。从展示的角度来说,展示空间设计的目的并不是展示本身,而是通过设计,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控制、色彩配置等手段,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感染性和艺术教育性的展示空间。并且通过合理的、有创意的手段,有目的性的,有计划性的,合乎逻辑地向参观者展示内容。展示空间的设计实际上是对特定空间的规划和设计。新上海自博馆的室内展示设计在重点突出教育功能时兼顾展览的艺术性与完整性。可以说是近代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典范之作。在继承前人经验和文化遗产的同时,发展出了更适合当前现状的理念与形式,在教育宗旨、展示理念、展示主题、展示内容、展示形式等各方面进行了更多现代化的探索。
1.1 合理的叙事空间设计,形成完整的“故事讲述”形式
英语“叙事”一词源于拉丁文ratio,本意是指行为和具有连续性的体验,人们可以通过叙事“理解”世界,也可以通过叙事“讲诉”世界。在展示空间的运用中,即通过“故事”引导参观者进行体现。在叙事性的空间中,空间作为人们可以接受和感知的信息源,同时也作为叙事者向受述者传递信息的媒介,展示空间的空间形态和结构,都直接影响着叙事情节的构建与效果。利用叙事空间展示的优势在于避免了大百科式的呈现方式,而选择各种重点和素材构成综合的背景,形成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强度层面,使观众沉浸其中,从而获得整体和深层次的感受和记忆。在新馆地下二层的生态万象展区走进非洲主题区,展区模拟展示了非洲旱季白天的六个场景,并且选取了非洲的代表性动物与背景画相结合,弱肉强食的自然野性与生命孕育的脉脉温情同时上演,成功营造了生态环境的真实感。定时的多媒体魔幻秀,通过长约30m、高约6m的LED背景墙和八台投影仪配合播出。在媒体秀的配合,静态的动物仿佛“动”了起来,共同讲述了“非洲的一天”。设计通过营造与主题相应的叙事语境将参观者带入生动的叙事场景中,由不同场景所构筑的意向来渲染非洲的场景氛围,将非洲的生态环境与动物带入博物馆的物质空间中,有效地传递给参观者并且使参观者无意识地改变自己接受信息的被动行为,转变为有兴趣的主动接受,在不断被刺激到的感受和想象中对展示物和展示空间环境产生属于自己的理解和解读,从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在观众获得愉悦观感与体验的同时获取相关知识,达到科学教育的效果。
1.2 空间美感的设计,形成适宜传递信息的展示空间
“美学高度”是新馆设计者倾情追求的一个目标。自博馆的根本目的在于向大众展示出自然的雄伟、华美与深邃,激发起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主义自然观,力求由“美”生“爱”由“爱”而“护”。为此,设计者在展示空间与展示成列上充分利用美的形式,将广泛的信息和内容展示在参观者面前。新馆的“缤纷生命”展区的“犄角争锋”利用垂直12m高的的一整木纹地板墙体空间,挂着鹿、牛、羊等各种动物犄角。有秩序的直线排列给参观者秩序感,并且有效的统一整个展示面。同时,设计者注重不同大小犄角的排列组合,中间主要以大犄角为主,边缘由数量多的小犄角呈现包围之势,体现出节奏与韵律。在原本庄重大方稳定的感觉中增加活泼感,表现出特殊的律动美。整体不规则的排列方式,增加了原始粗狂之感,符合狩猎和时代背景风格。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犄角都来自于老馆,但当时展品分散在墙面或展示柜中,并没有引起参观者的注意。此次,新馆的重新展示,利用合理的空间美感设计和艺术化的手段呈现,使展品重新散发出生命力。可见,形式美的规律是人类审美的积淀,符合人们普遍的审美感受。充满美感的展示空间可以引发参观者的兴趣有效地传递科普知识。
1.3 注重空间色彩的运用,形成具有色彩冲击力的展示空间
色彩是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是营造展示环境氛围不可缺少的重要表现手段。与传统博物馆强调雅致和淡雅的整体色彩环境不同的是新自博馆在对应不同的展区主题时采用不同色调、色相和色阶的色彩,强调色彩的感染力,利用不同的色彩唤起参观者不同的情感和愉悦感。作为整个自博馆的开篇“起源之谜”概要地回溯了人类探索宇宙和生命起源的过程。整个展区运用了高纯度的蓝色系,无论是背景墙面还是灯光色都采用蓝色。蓝色主要表现出沉稳、理智与神秘的情感趋向,也容易让人联想到海洋、天空、宇宙等形象。这与展区的主题高度吻合,参观者能自然感受到宇宙的神秘与浩瀚。在统一的背景色下的简短白色解说语更能吸引参观者的目光。在内容相对枯燥,没有海量展品的展示空间中,合理运用主题色能达到独特的展示效果,使原本枯燥的纯科学展示内容,散发出吸引力,激起参观者的观展热情。此外,新馆也将色彩大胆运用到了展品本身。位于“缤纷生命”展区的“动物之家”中有一副利用1200只来自世界各地蝴蝶翅膀拼贴而成的蝶翅画。在色彩上,如同万花筒般的大胆使用冷暖色调的对比,有机的协调了暖色调的橙色与冷色调的蓝色,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作品生动自然,富有活力。同时,也呼应了展区整体的橙色系背景,成功呈现出展区想要表达的主题――大自然是一个缤纷多彩的生命世界,领悟到生命的珍贵与生命的百态。新馆通过各展区的色彩运用,大胆协调的色彩搭配,展品与展示空间更加协调一致,引导着参观者去思考“自然・人・和谐”,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 新自然博物馆虚拟空间分析
众所周知,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同时现代化的进程也深刻影响到博物馆业的发展。然而,发展至今,博物馆对于现代化科技的运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物数据的管理上和资料搜索的便利上,更是延伸到了展示空间的数字化以及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与实体博物馆相对应的网络博物馆。技术的进步为博物馆带来了虚拟的延伸空间,使博物馆不再只局限于现实的物质空间中。现实社会中的实体空间与技术所创造出的虚拟空间相互补充,相互呼应,使得博物馆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坐标和枯燥的教育场所,而是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一部分和获取知识的简便途径,更加发挥出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事实上,相比于世界知名的自然博物馆,上海自博馆藏品的规模和数量上存在着较大的不足。馆藏现状使博物馆无法通过铺陈出大量出色的标本,“用实物说话”的传播手段依旧遭受着限制。所以,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形式,新馆正在探索在有限的场馆空间内如何向大众传播无限的科学内容,大胆尝试多元的展示形式,融合各种新兴互联网技术来更好地诠释科学的内涵。
2.1 运用新媒介技术,增强真实性
新自博馆利用虚拟实境技术使参观者体验更加真实,在有限的范围引起参观者的观展兴奋。新自博馆在展示内容上试***构建全新的展示教育体系,这就意味着传统、单一、简单的文物陈列已经不能满足新馆的需求。所以,新媒介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了现代化的展示中,延伸出了虚拟的展示空间,为展示带来新意。甚至成为了博物馆吸引参观者有效的手段。在上海新自然博物馆中,有5个沉浸式剧场――“宇宙大爆炸”“寒武纪生命大爆发”“逃出白垩纪”“沧海桑田”“地球的力量”。这些剧场利用先进的投影和虚拟实景技术,把参观者带进绚丽多姿,虚拟与真实相互交融的三维世界中,得到了参观者的热烈追捧。新馆的虚拟实景技术广受欢迎,根本原因在于,今天人类正处于视像时代,人们的视像认知更加广泛与普遍,这不仅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延续与深化,同时更是人类认知的本能需要。虚拟实景技术正是符合现代人认知世界的方式。参观者通过荧幕可以跨越物理空间限制,再现当时的情景,从而真正增强了参观者的临场感,更加直观的了解自然的演化过程和自然史上的大事件。例如,在以球状建造的“宇宙大爆炸剧场”,观看者以仰视姿态观赏,随着影片的进程仿佛穿越宇宙,置身在无垠的宇宙中,宇宙诞生的大爆炸就在眼前发生还能静静观赏整个太阳系的形成过程、了解自身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虚拟实景技术在博物馆领域的重要性在于,其比空洞抽象的说教形式更具有说服力,能大幅提高博物馆教育的效率性,达到优化参观过程,提高观展质量的目的,是符合大众需求的展示新模式。
2.2 拉近公众与博物馆的距离,创造出新的科学知识传播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博物馆的传播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社交媒体等飞速发展的当下,人们接受知识的方式开始倾向于碎片化、直观化,传统的博物馆的传播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如同2014年美国博物馆联盟年会的主题“The Innovation Edge”,当下的博物馆需要走出传统的界限,学习“互联网+”表达方式。无疑,自博馆作为以收藏、研究和教育为根本职能的机构,依旧秉承“内容为王”的准则。但是,其价值更在于科学知识是否传递给了大众。如何用信息化的手段去诠释科学,让科学更被大众接受,是自博馆首先思考的问题。所以,新馆在开放的同时,推出了网络***,***APP和***微信,旨在以开放的姿态建设出与公众沟通的桥梁,更好地在虚拟延伸空间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传统博物馆只是通过设在展示空间的***文来传播知识,而通过网络传播的知识却有着倍数级的传播特点。以***微信为例,使用者不仅能直接通过微信预约门票和馆内相关活动,并且能了解到场馆中各种展览信息,互动分享内容,甚至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进行讨论。对于博物馆自身来说,每天都可以通过微信以有趣的形式,向关注者传递正确的科学知识,避免伪科学的传播,博物馆成为了科学的媒介中心。同时,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新馆的***提供了虚拟导览服务,只要轻轻按动鼠标,就能“走进”新馆的大门,大大拉近了公众与博物馆的距离。此外,***APP具有“增强现实”技术,当参观者在展馆现场靠近陈列标本时,即可使用自己的智能手机观赏马门溪龙、风神翼龙的“复活”,领略在移动终端上“动”起来的奇特画面。新媒体技术使得博物馆的空间和时间都得以延伸,虚拟空间的有效使用使公众与博物馆不再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博物馆的职能被更好的呈现。
3 结语
如今,新上海自然博物馆因其成功的空间设计,成为了上海热门的旅游场所。但是,作为以科学教育为己任的自然博物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当下,而是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思考如何进一步自我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的展示空间和如何有效利用日新月异的新技术,进一步拓展虚拟空间,让科学知识教育真正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公众交流,成为一座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现代博物馆。
参考文献:
[1] 马继贤.博物馆学通论[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2] 韩斌.展示设计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
[3] 潘***,梁兆正.继承与发展――上海自然博物馆建馆理念的思考[J].中国博物馆,2007(04):33-38.
[4] 宋娴,顾洁燕.上海自然博物馆:促进公众与藏品互动[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5(Z1):65-69.
[5] 汪铮,陈剑秋.师法自然 回馈自然――上海自然博物馆绿色设计简析[J].新建筑,2010(02):98-102.
[6] 左华.叙事性设计在展示空间中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6(03):27.
[7] 魏丽诗.上海自然博物馆陈列艺术的应用与思考[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5(06):441-445.
[8] 钟梅.解析博物馆展览中的多媒体设计[J].首都博物馆论丛,2015(00):76-84.
[9] 阚玉德.展示空间设计理论及其探讨[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04):24-27+58.
[10] 邹一了.展示设计中新媒介内容的应用探索[J].新媒体研究,2015(16):34-35.
[11] 夏青,陆嘉.浅谈后信息时代下博物馆展陈策划和虚拟空间运用[A].区域博物馆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江苏省博物馆学会,2013:4.
[12] 樊丽萍,沈湫莎.行家荐馆,在自然博物馆“享受”科普[N].文汇报,2015-04-18(006).
[13] 樊丽萍.新馆新高度:科学与美学完美结合[N].文汇报,2015-04-18(006).
科技馆观后感篇8
[关键词]博物馆 动态陈列 高新科技 应用
[中***分类号]C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06-01
陈列是博物馆实现其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荷兰著名博物馆学专家冯·门施曾经指出:“博物馆的物是信息的载体,动态陈列中展品所负载的信息,需要观众触摸和操纵展品,参与到动态陈列中来,实现与展品的互动,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在展品运动中接受所传递的信息。”诚如其所言,博物馆在动态陈列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博物馆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形象的力、热、电、光、声等高新科技手段,给厚重、晦涩、难懂的各时期历史文物披上了现代的外衣,使展览增添了高科技的诠释手段。这样可以打通与市民交流的捷径,让博物馆变得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记忆,从而在陈列中达到激发群众学习、探索和创造的目的。虽然高新科技的运用可以丰富博物馆布展的形式和手段,现代时尚的元素诠释神秘而悠远的亘古文明,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但高新科技项目使用得越多,博物馆经费开支就越庞大,各种设施的维护成本就越高,产品更新换代的频率就越快。笔者认为:高新科技在博物馆动态陈列中的运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以其鲜活的形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博物馆在动态陈列中,我们要结合当地博物馆的实际情况,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陈列与高新科技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彰显当代博物馆的实力与魅力。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脚步,高科技产品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让以“文物来说话”、展现历史文化精髓的博物馆,在新建或改造时,都会看到高科技项目的影子。可以说,博物馆高新科技的应用,极大拓展了陈列设计的方式与手段,丰富了陈列设计语言,使博物馆陈列中有心展现、无形再现成为一种必要的可能,也是一个博物馆提升自身功能的辅助手段。声、光、电、热等虚拟现实技术是当代博物馆应用的高科技手段之一,它通过计算机能够精准地虚拟各种听觉、视觉、触觉效果,使观众走进博物馆之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神秘的海底世界、古老的原始森林、气势恢宏的抗战场面,在这种环境下,观众可以通过计算机,直接与高科技对话、互动,感受高新科技带给观众的感染力与震撼力,可以在这种“现实”的环境里,探索各种科学与历史问题。博物馆高科技项目的应用,是展示科技魅力、人类智慧的重要媒介,是文化与科技有机结合的优质平台。随着我国对相关历史、文物不断的深入研究,国家考古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将会以动态代替静态,以进行时代替过去时,这也必然促进高科技项目的研发与更新,以便能用更加新颖独特的创新手法,深入浅出地展现文物复杂的制作工艺及流程,精练地概述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从而在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寓教于乐,达到最佳展示的效果,进一步显示出博物馆是文化与科技结合的优质平台。
科技馆观后感篇9
关键词:互联网+ 科技馆 运作模式
中***分类号:G3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138-03
1994年,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于2016年9月份公布的“宽带状况报告”显示,中国以7.21亿网民堪称全球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必需的一部分。在全国第12届3次会议(2015年)上,同志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推广实施。简而言之,“互联网+”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创新驱动,实现传统行业的跨界融合。在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实现“互联网+”的行业越来越多,比如互联网+外贸业形成的各种海淘平台,互联网+教育业形成的网络课程等。
在新技术、新观念的支持下,“互联网+”的提出使得科技馆的运作模式进入到了全新的领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新的变化。“互联网+科技馆”并不是简单的“1+1=2”,而是模式、理念、思维等多个方面的“+”,能够让科技馆的运作模式变得更加具有表现力和魅力。该文就互联网+科技馆运作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
1 实施“互联网+科技馆”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在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生产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作用日益加大。科技馆作为提高国民素质、传播科学方法与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的场所,务必要与时俱进,紧跟社会潮流。区别于传统博物馆,科技馆一直以来都走在科技的前沿,从原来的***文式转变为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等,大量互动展项的设置大大提高了科普的趣味性和效果。而“互联网+科技馆”的出现,能够更好地推动科技馆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互联网+科技馆”可以突破传统科技馆的局限性,让科普资源得到优化共享。
首先,实体科技馆受很多条件影响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广东科学中心为例,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虽然环境优美,但是目前交通不是特别便利,所以其游客分布从时间上来说,主要以节假日为主,从空间上来讲游客群体也主要来自广州或周边市区,要辐射到更广的范围很难。其次,现在实体的科技馆因为资金、体制等原因,展项设置很难做到与时俱进随时更新换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设备老化、观念陈旧的展项自然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最后,科技馆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延伸,一直以其互动性和趣味性深受广大参观者的喜爱。一来实体场馆只能在其建筑空间内尽可能多地去展示科学知识,其接待人数也是有限的,这本身就是一种限制;二来作为动辄投资十多亿的科技馆,其受惠群众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达到预期,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科技馆不能发挥最大效用的可惜之处。
科技馆若能够将实体场馆的展览与互联网上的活动相互结合,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协调统一,那么必将能够拓展实体场馆在科学传播、科学教育方面的空间性和时间性,也能够将科技馆的展览与活动从馆内拓展至馆外,从线下扩展到线上,进一步拓展、延伸科技馆的教育功能。与此同时,很多公众由于地理位置等条件的制约而不能到科技馆参观, 而互联网技术则可突破地理位置的制约,可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群也学习到科普知识。由此可见,“互联网+科技馆”不仅拓展了科技馆实体馆的功能,还增加了科技馆实体馆的服务。
(2)“互联网+科技馆”可拓宽科技馆科普手段,满足不同群体的科普需求。
传统科技馆往往是由几大常设展馆加上一些不定期举办的临时展览构成,其展项设置一般具有综合性和基础性的特点,来科技馆参观的游客具备不同的专业背景,拥有不同的年龄和喜好,面对科技馆统一提供的科技信息他们的接受度不一样,所以一位宇宙学爱好者选择去天文馆的可能性就要大于去科技^了。而且如果公众要在科技馆实时了解一些前沿或者边缘的科技信息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由于“互联网+科技馆”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以智能移动终端为载体,公众可基于自己的个人爱好、年龄特征、知识储备、专业背景等知识来对学习内容进行自由、灵活的选择,其选择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学习体验的触控式、***片文字的精美性、引导步骤的探索性、动画形式的灵活性,无疑能够让广大公众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开阔科学视野,探索科学过程,增长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公众科学学习的自主性。
(3)“互联网+科技馆”可以促进科普传播效率的提高和范围的扩大。
“互联网+科技馆”能够让全民参与科普成为可能。只要你能上网、会上网,只要你爱好科普知识,那么就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向公众展示出你自己的科普风格。科技馆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多种形式的科普,而公众则可以利用微博、播客、博客等载体来对科技馆所展示的信息进行传播,互联网传播本身具有速度快、渠道广的优点,这样一来,既能够增强科普受众的归属感和满足感,又能够提高科普知识的传播效率。与此同时,公众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科技馆”来实现实时咨询、即时查询、随时随地答疑解惑,无疑可大幅度提高科学教育、科学传播的效率。比如新加坡科学中心设有“网上问题解答”,***回答人们的提问,由于它有南洋技术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共同支持,使得对问题的答复既快又准,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与专家交流的机会。笔者相信,只要科技馆和公众把互联网这个平台利用好,最终就能实现“全民科普”的目的。
2 互联网+科技馆的运作模式
2.1 “互联网+”带动群众性科普活动新发展
科技馆可通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普新模式,采用线下展品参观、科技体验,与线上活动预约、交流互动两大空间齐头并进的形式,打破以往区县市民获得信息不对称、获取信息不及时的状况,以及地域差异对科学普及的格局限制,让科普资源更加公平高效地辐射到各个区县。以重庆科技馆为例,在重庆科技馆Light on亲子科学时间6月的活动现场,十余组来自长寿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家庭,专程组团前来科技馆参加该活动,而他们正是通过重庆数字科技馆了解到了活动信息并第一时间进行了线上预约。不少家长表示,孩子和自己都十分喜爱这项活动,但以往总是错过报名,感到非常遗憾。据统计,重庆科技馆已先后在数字科技馆平台上,为市民朋友带来Light on亲子科学时间、科技・人文大讲坛等多项品牌活动的不同主题近30场,预约参加的市民上千人。结束一天的活动之后,游客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意见反馈。事实上,目前已有许多科技馆在进行这项“售后服务”,网络成为科技馆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场所,除了线上预约,还可以进行活动的线上安排、线上讨论、活动总结等,即使是未能参加该活动的公众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很多活动信息,而对于科技馆来说,这也未尝不是活动的一种宣传方式。
2.2 利用“互联网+”来进一步整合科普资源
网络时代高速发展,人们利用网络的方式也开始五花八门起来,除了网页、网络通讯工具等,现在还有各种应用程序开始流行,这也给科技馆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方式。在“互联网+”理念的推动下,科技馆将进一步整合科普资源、科普教育活动等,形成能够提供综合服务的网络科普平台,带动各项优质科普资源真正成为群众性的科普活动,并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引导公众高效快捷地参与。通过运用互联网创新、共享的精神,让网络与传统科普行业不断碰撞融合,促进互联网环境下的科普事业稳步向前发展。比如可以利用科技馆的资源优势,在互联网上除了将科技馆现有展项资源进行,还可以联络国内外各大科技馆,对一些有意义的展览和活动信息进行统一公告。在这个方面,现有的科技馆论坛就是一个示例,它除了更新一些科技馆的新闻以外,还整理了近几年科技馆业内一些重大活动的信息,比如辅导员大赛的视频资料以及业内专家的新锐观点、经验积累等等,作为一个行业内交流论坛它是一个非常全面的学习平台。那么科技馆可以参考这个论坛的做法,将各种科普信息整合,做成一个不仅业内人士可以互相交流学习,普通公众也可以获取有益信息的网络平台,它可以是一个网页,也可以做成手机应用软件,甚至是现在被大家广为熟知的公众号,总之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在打造一个科技馆资源的集合体,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科普服务。
2.3 新建互联网+展厅
科技馆新建互联网+展厅,把科普教育和应用进行有机结合,观众在这个地方就可以完成互联网加服装、加建筑,实实在在的操作让观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原来互联网加某一个产业改变了这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千里之间,一线相牵,这就是互联网的魅力。互联网+把外网和内网进行了一个互联,创客在里面可以把点子通过这个小的平台和外界相连。广东科学中心就自主设计了一个“互联网+的化学反应”展览,它以展板加实物展示的方式向公众展示出互联网+的含义以及互联网+行业,互联网+城市将会产生什么由衿娴男Ч。通过生动的示例,观众可以了解到互联网+的作用,尤其是观众可以在现场操作一些互联网+的产品,比如互联网+家居行业所产生的智能灯,现场观众就可以通过手机APP对展览上的灯进行亮度、风格等参数进行调控。科技馆利用形式多样的展览对互联网+进行宣传,并向公众普及互联网+的相关知识,公众由此可以深刻体会到互联网+给生活、城市以及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这也是科技馆对于互联网+的有效利用。
2.4 推进数字科技馆建设
现代科技高速发展,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可以把以前难以一一置于眼前的事物得以精彩展现,对于科技馆来说,这无疑为科技馆的展项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以互联网+建筑业为例,为了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各种建筑风格,科技馆可以利用混合现实技术将不同风格的建筑物以非常逼真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眼前,观众甚至可以“身临其境”,去触摸、去感受不同的艺术魅力。另外,建设虚拟的数字科技馆,将整个实体科技馆的展区、展品都数字化、虚拟化,这样公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利用一些虚拟现实的设备,比如虚拟现实眼镜、头盔等,调动人的视觉、触觉等感觉来实现人机互动参观科技馆。科技馆务必要充分运用“科技馆+互联网”网络平台,基于不同层面来展现、剖析科学知识,并融互动性、创新性、趣味性、故事性、知识性等多个方面于一体, 成为一种有别于其他知识载体、特性突出的科普传播教学工具。
3 结语
总之,互联网技术改变了科技馆传统的运作模式,也对科技馆的日常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互联网+”如同一缕清风为科技馆带来了全新的活力,充分利用互联网+能够更好地推动科技馆进行运作模式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汪旭东.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科普新模式研究[C]//安徽科普产业博士科技论坛.2012.
[2] 张遇,王超.智慧博物馆,我的博物馆――基于移动应用的博物馆观众体验[J].中国博物馆,2012,15(1):46-51.
[3] 廖红,韩景红.基于科技馆的泛在学习――中国数字科技馆的实践与思考[C]//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2014.
科技馆观后感篇10
关键词:全景技术;***漫游;虚拟博物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
中***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1-0083-04
引言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当前,随着全球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的科技浪潮拓展了人们获取资讯的途径与方式。在此背景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创新博物馆展示手段,让科技助力知识传播,让知识传播承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服务功能,是博物馆数字化建设适应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
相关理论概述
1.全景技术概述
全景技术也称为全景摄影或者虚拟实景,是一种基于静态***像在计算机平台上实现虚拟现实的一种技术,它是使用相机环360度拍摄的一组或者多组照片通过无缝连接的方式拼接成一张全景***像,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全方位互动式观看的真实场景还原展示方式。[1]用户可以使用IE浏览器或播放软件在电脑平台上利用鼠标控制环视的方向,可360度旋转观看,给人一种全新的真实现场感和交互体验感。
全景技术的特点在于它突破了传统三维技术的视角极限,免去了三维繁琐建模渲染等工作,直接取景于真实场景,利用真实照片***像结合JavaScript脚本语言实现实景360度全方位展示,并可在全景展示中加入***片、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媒体,使观者不仅可以获得整体的认识,亦可深入其中某个场景、某个细节进行浏览观看。360度全景可用于网络、多媒体触摸屏、大屏幕全屏投影、全景视频、三维产品展示等,被广泛应用在房地产楼盘展示、虚拟旅游、虚拟教育等领域。[2]
2.数字博物馆概述
博物馆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并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永久机构,它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示人类及其环境的见证物。[3]数字博物馆是建立在数字空间之上的博物馆,是以采集、保护、管理和利用人类文化/自然遗产信息资源为目的,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建立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是对实体博物馆服务时间和展示空间的延伸与拓展。[4]
虚拟博物馆是数字博物馆的一种崭新形式,它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像、文字、音频、视频、3D动画等多媒体信息表现方式将博物馆的职能延伸到网络上,打破了时空限制,为世界各地的观众提供展示和互动服务,开启了博物馆网络虚拟展示的全新模式。
基于全景技术构建博物馆网络虚拟展示的价值与意义
1.全景技术应用于网络虚拟展示的价值
全景漫游技术是基于全景***像的真实场景虚拟现实技术,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逐步流行的一种视觉新技术,它是通过专业的取景设备将场景以真实***片的方式保存,然后通过后期合成将多组***片高精度地拼接与修复,采用兼容性极高的Flash播放技术或HTML5技术,通过专业的合成软件,开发出运行于不同环境的虚拟场景。[5]让用户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交互观察、交互作用,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6]相对于开发虚拟漫游系统的三维扫描、三维建模等高难虚拟技术,360度全景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下表):①***像拍摄及合成的开发难度与复杂程度较低,耗费时间较短。②以采集场景***像为基础,真实还原物体的细节、质感和色泽,避免了三维建模与贴***渲染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偏差与***片模糊和马赛克等问题[7],场景真实性较好。③采用***形***像处理方式还原真实场景,***像文件的数据量较小,对系统环境要求较低。④以Flas技术为外部扩展平台,可根据展示需求定制各种辅助功能(如添加音频解说、播放界面定制、漫游地***等),并依托HTML5技术可为iPad用户提供高清流畅、方便快捷的***漫游体验,平台兼容性好。⑤利用全景技术开发漫游系统相比三维扫描的昂贵设备与虚拟建模的高开发成本,其在设备购买与人员组成方面耗费较低,可实现低成本开发虚拟博物馆。
2.全景技术助力博物馆网络虚拟展示的意义
全景技术在博物馆领域的创新应用开启了博物馆在网络展示、教育、宣传等方面的新模式,推动了实体博物馆数字化、数字博物馆网络化、网络博物馆移动化的有机结合,弥补了实体博物馆、传统数字博物馆在远程用户体验与平台兼容性方面的缺陷,实现了展品与观众之间的零距离交流与互动,增强了***漫游式的体验感,全方位提升了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与此同时,作为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承载着宣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文化素养的责任和使命,基于全景技术的博物馆网络虚拟展示的设计与实现,充分结合当前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与移动化的大数据时代优势,拓展了科普知识的传播广度与效度,体现了以科技助力文化传播,以文化传播惠及百姓的科普教育理念,进一步提升了博物馆网络展示的科普教育功能。
基于全景技术的博物馆网络虚拟展示设计与实现
1.设计思想
文章以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子项目为例,采用360度全景漫游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博物馆的网络虚拟展示效果,其核心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1)。
***1
(1)前期分析
一是考察博物馆展厅的实际情况,了解场景环境条件,结合博物馆4层8个展厅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制定构建方案;二是设备与技术支持,依据场景实际情况配备项目实施所需的相关设备与技术人员,为任务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2)实施流程
一是根据每个展厅场景情况设计出各自展厅的全景***像拍摄方案,并依据全景拍摄方案进行实地拍摄,然后对采集的***像组进行后期全景***拼接;二是收集与处理虚拟博物馆建设所需要的多媒体素材与相关资料;三是利用全景漫游制作系统搭建数字博物馆的模块框架,完成***漫游网络虚拟博物馆的***文、动画、影像等资料的合成与构建。
(3)预期效果
输出全景漫游制作系统开发的成品文件,调试产品的运行环境与平台兼容性,力争构建出高质量、低传输、好操作、跨平台的网络虚拟博物馆。
2.实施过程
(1)全景***像采集与制作
全景***像主要有柱形全景、球形全景、对象全景三种。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网络虚拟展示是基于制作成本较低的球形全景技术开发实现的。球形全景是以目标景点的某一观察点为中心,使观察者既能看到水平环360度的景观效果,又能看到垂直环180度的景观效果,即形成360×180的全视角效果,球形全景中加入了天和地的感觉,全景的视觉范围更加开阔。[8]拍摄全景的设备主要包括单反相机、广角镜头、全景云台、三脚架。合成全景的软件主要有***形拼接软件Autopano Giga或PTGui Pro、***形处理软件Photoshop、全景制作软件pano2vr等几种。
***像拍摄
***像拍摄是全景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关系到素材在后期能否顺利拼接的问题。因此,***像采集过程中拍摄者应掌握相机的摆放方法与拍摄技巧(如***2)。①使用三脚架固定全景云台,确定好相机的垂直角度,保证相机在一个中心点转动,确保拍摄转动时的***像采集在同一水平面,如果条件允许最好配备水平仪。②拍摄者环绕水平一周拍摄10~15张照片,并保证每张照片有10%~20%的重叠用于后期拼接,在曝光时间较长时,保持相机稳定不动,保证***像清晰度。③拍摄***像时上下都要留出一定的多余空间,避免后期合成的全景照片剪裁时破坏主体。④拍摄过程中***像拼缝的地方尽量避免正在运动的景物,拍摄时动作要快,减少由于其位置变化给后期制作带来的麻烦。⑤补拍天与地,如果机位正下方为有规则且连续的***案或不规则且非连续性***案,需要对地面和天空补拍,以备后期合成修复使用。完成一圈的拍摄后得到的***像数据就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拼接(如***3)。
***像处理
在***像拍摄过程中,由于光线、场景凌乱等因素造成的***像拍摄效果较差时,开发者可根据需要对***像进行后期处理。例如,利用HDR技术处理***像的亮处、暗处、镜面反射等不良效果;利用Photoshop调整画面亮度/对比度、曲线等,擦除或修复场景中不需要的元素;同时注意全景***像拼接过程中缺少的顶和底,即天和地,通过修补实现无瑕疵的全景***片,进而达到理想效果。
***像合成
全景***制作的最后阶段就是***像拼接,即将水平360度旋转拍摄的照片,拼接成一张在平面上看上去很广范围的照片,使得生成的全景展示地***能够还原当时拍摄的真实景象。本案例采用Autopano Giga软件进行全景自动拼接,主要操作步骤如下:①打开Autopano Giga软件,执行“文件―导入”,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拍摄好的一组***像,导入***像。②执行“检测”,系统自动匹配关键点(如下页***4),进行初步全景合成。③执行“编辑”合成全景***像开始,适当调整***像视觉效果与尺寸,完成合成。④执行“文件―导出”,输出合成后的全景***像(如下页***5)。依照上述步骤完成对博物馆展厅全部***像组的全景拼接工作。
(2)全景漫游系统制作
本案例使用Pano2VR漫游软件开发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虚拟展示系统。主要步骤如下:①启动软件,在输入功能模块中执行“选择输入”,根据展厅参观顺序导入全景***。②使用交互热点制作场景快速链接,利用皮肤编辑器制作参观导览地***(如***6)。③使用皮肤编辑器的***片添加功能,制作展版、藏品内容的大***展示,使用媒体功能添加展示的视频或讲解音频。④制作漫游导航控制按钮和使用帮助信息。⑤设置输出参数与格式,制作完成的漫游系统,为了提高漫游系统的高度兼容性建议输出Flash/HTML5格式的文件以适用多平台的使用需求。
(3)产品展示
架构与设置网络虚拟博物馆的服务器及网络连接地址,将开发好的虚拟博物馆嫁接到互联网进行展示与传播,为全民提供网络远程参观与使用(如***7)。
总结
当前,随着全球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的科技浪潮正以多样的方式和途径拓展着人们获取资讯的渠道。文中案例采用全景技术构建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网络虚拟展示,切实地利用了信息技术与网络媒体优势,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博物馆网络展示的有机结合,开创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的新模式,对提升网络科普教育,宣传科普知识,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等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蔡田露,高俊强.360°全景技术与应用分析[J].现代测绘.2012(11).
[2]王鸿飞.浅析360全景技术及其应用[J].广东科技.2012,21(15).
[3]陈刚.数字博物馆概念、特征及其发展模式探析[J].中国博物馆,2007(9).
[4]陈刚,祝孔强.数字博物馆及其相关问题分析[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9).
[5]王莹.360°全景技术在网络虚拟展示的实践与应用[C].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论文集,2014.
[6]薛莹莹.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