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故都的秋篇1
关键词:故都的“秋味”;演绎和释放;平铺和折射;抒发和盘点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曾参与组织“创造社”。抗战爆发后,赴武汉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后在南洋从事抗日工作,一九四五年九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
《故都的秋》是其代表作之一,作于他的创作中期(1933年—1938年),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制造的“白色恐怖”时期。为躲避的恐怖威胁,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和众多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却又似乎无能为力的知识分子、文人志士一样,他不得不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寄情于或盎然或凋敝的山山水水中,在景与情之间矛盾着、努力着,试***用自然风光来遮掩冲破封建旧营的桎梏却仍无法彻底摆脱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该文。《故都的秋》全文16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在斗争的痕迹。
一、用汉字的音韵美演绎和释放听觉美
在郁达夫的记忆中,北国的秋天流淌着用中国字演绎的音韵美,释放着听觉美。“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和“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秋蝉在中国传统诗词中历来是哀怨、忧愁的象征,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听到这寒蝉残声,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无奈的感情——苟延残喘的秋蝉在清冷秋风中哀鸣,这又何尝不是郁达夫对自己生不逢时,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表示不满的哀鸣呢?
但“故都的秋”之于郁达夫,并不仅仅只有落寞与悲凉,积极心态让郁达夫也能感受到北国秋天的喜悦,所以《故都的秋》中他还写到了“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郁达夫把北京秋天特有的“虫唱”“钟声”,用并列的偏正短语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读起来朗朗上口,声韵铿锵,节奏明丽而又轻快,极富音韵之美; “青天下训鸽的飞声”“息列索落”的秋雨声、读书闲人“缓慢悠闲的声调”对答, 郁达夫用看似信手拈来的文字舒缓而又细致地描述了这些北平寻常生活中平淡而又细腻的声音,字里行间暗暗地渗透了他对故都深切的眷念与热爱之情。
“虫唱”“钟声”“训鸽的飞声”乃至“秋蝉的残声、嘶叫”,这些或清丽、或衰弱的音韵,原本就是大自然中司空见惯的交响乐,郁达夫用看似平淡却深藏着音韵美的文字把这些大自然的音乐加以释放。北国秋天里这些清丽的声音让郁达夫在回忆和怀念中能感受到些许的快乐,也让他愈加想念北国的秋天。
二、用秋天的颜色美平铺和折射视觉美
《故都的秋》用北国浓郁的秋景和南方浅淡的秋色进行对比,来阐述郁达夫内心对北国之秋的喜爱。在他的笔下,南方的秋天是淡淡的,似有似无的,更是不禁把玩和欣赏的——“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玩赏不到十足”。但北国那浓厚的秋味却让郁达夫细细咀嚼、细细品味,清晨起来坐在庭院里就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铺得满地的似花非花的槐树的落蕊,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就连从槐树叶子缝隙中漏下来的点点阳光他也非常关注,并有心情对长在破壁腰上的牵牛花也品评一番——“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者最下”,而其实多数牵牛花都是红色的,蓝色和紫色的很少,白色就更少。毫不起眼的小小牵牛花却仍牵动了郁达夫的目光,可见他对北国之秋的深切热爱,爱到细微之物也放在了心中。也正因为寄寓了对故都自然风物的眷念情愫,郁达夫眼中的颜色美才能无限扩大至视觉美,简单中也能折射出美感来。
秋天还是收获的季节,能令郁达夫不远千里、辗转从南到北都要看的北国之秋,也必然少不了能让他暂时忘却一切的成熟的喜悦——“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棵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夏衍先生曾赞扬郁达夫的爱国精神:“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在文学创作的同时,郁达夫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并曾亲赴台儿庄劳***,也曾利用日***翻译的职务便利救助和保护了许多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1952年经中央人民***府批准,追认郁达夫为******)。对于在“黑云压城”中仍不懈努力的郁达夫而言,北国之秋那些收获的水果又何尝不是带给他希望的那束阳光呢?枣子、柿子等给他带来了“Golden Days”的感受,同时他更希望自己的爱国努力也能迎来“Golden Days”的成功。
三、用北国之秋的苍凉美来抒发和盘点感受美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他的散文中常萦绕着两种强烈的伤感情绪:颓废和憎恨。《故都的秋》中没有颓废的影子,却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中透露出了憎恨。他所处的时代由于***阀混战等因素,被认为是最黑暗和最令人憎恶的时代。郁达夫作为一个生逢乱世手无寸铁的文人,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慨叹着他的所有不幸和所有悲苦,也在努力改变这些糟糕的现状,所以《故都的秋》中有苍凉、有憎恶,却又时时映射出积极的色彩。
郁达夫故都的秋篇2
每每品读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都会有一种参透不尽的感觉:爱,为什么悲;悲,为什么去爱,而且刻骨铭心?
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郁达夫为什么悲?而我为什么强作悲伤去领略郁达夫的“悲凉”却又读不到“悲凉”的感伤?
带着这种疑惑,我曾经引导学生和我一起去探究: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大家找出具体描述“清”“静”“悲凉”的表述来。结果是“清”“静”的表述学生找到了很多,也很准确。关于“悲凉”的表述学生却找不到蛛丝马迹。
带着这种疑惑,我反复阅读了人教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书中有这样一种理解:“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神韵”,这种神韵肯定不是达官贵人的神韵,似乎是老百姓的神韵,后来又说是一个普通文化人独特的感受,“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士大夫倾向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这样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交融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既是对客观事物特点的总结,又是作者的独特感受;而‘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见奇妙”。
于是,便有了以下的问题追问:
郁达夫的独特感受到底是普通人的感受还是士大夫的感受?作者究竟说的是哪一种感受?
郁达夫这个普通文化人独特的感受究竟独特在哪里?
“悲凉”的感受是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还是直抒胸臆?
如果是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作者是借助哪些“景”与“情”相交融的?
如果是直抒胸臆,文中有哪些直抒胸臆的句子?
“悲凉”的奇妙神韵到底有哪些内涵?
我问原著,原著没有回答我,我问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书也没有有理有据的答案。
2
我们还是回到文本倾听郁达夫先生的诉说吧。
文章开宗明义,郁达夫先生不远千里到北平的理由,不过是想饱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这十足的秋味,这在南方找不到的秋味,这“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秋味。
既然是秋味,那肯定就是来自秋天本身,而不是来自作者的主观感受。这里,我们暂时忽略一个“悲”字,那么,“清”“ 静”“凉”这三个词的含义就豁然明朗了:这是作者对北平的秋味的客观描述和高度概括。于是,围绕这三个词展开了细腻的描述:
青天下训鸽的飞声衬托着静谧,牵牛花的蓝朵描绘着清幽,坐在槐树下品一品清茶,细数槐荫漏下的一丝一丝日光,流露着清雅惬意。
清晨,踏着槐树落蕊漫步,声音也没有,那是多么清静,气味也没有,那是多么清纯,柔软的触觉唤起柔软的心境,那该是多么清闲,潜意识下闪烁着落寞,遥想里品味着凋零,这清,这静,就越发显得深沉。
秋蝉在衰弱地嘶叫、啼唱,那是北平人家虫的叫声,叫得那样随意,放纵,洒脱,丝毫读不出悲凉的感觉,反倒让人感到爽快。息列索落的秋雨来得快,去得急,毫不缠绵,让人感到的是淋漓酣畅!
“唉,天可真凉了——”那高而又长的北平乡音强调着“凉”字,把凉意张扬得那么高远。那不经意的问问答答里重复着“凉”字,那“凉”,凉得亲切,凉得痛快,凉得爽朗,那叫“正好”,那叫过瘾,那“悲凉”里,让人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忧伤,却让人不经意地想到了天津人的乡音:倍儿凉!这秋,凉得透彻,凉得痛快。
于是这“悲凉”便引发了古今中外的有情趣的文人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甚至是囚犯也会产生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是无阶级无国家的区别的,只是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这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北平的秋凉才是饱含深味的秋凉!
于是,我们暂时忽略的“悲”字,就应该十分注意了,它不应该理解为悲伤的“悲”, “悲”应该是对“凉”的强调,悲凉,就是非常凉,特别凉,相当凉!只因为有了这个“悲”字的特殊强调,北平的秋,才是比“黄酒”更能让人酣醉的“白干”,才是比“稀饭”更能饱人饥腹的馍馍,才是比“鲈鱼”更鲜美十足的“大蟹”,才是比“黄犬”更肥壮的“骆驼”!
只因为这样的北平凉秋,才引起了郁达夫先生的无限眷恋,千里追寻,尽情赞美,以命相兑。
于是,我们就会理解: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是赞秋,而绝不是悲秋。而“悲凉”是借助方言对北平的秋味进行亲切、幽默、酣畅的表述,是直接表述北平的秋的突出特点,而不是直接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3
如果对郁达夫先生《故都的秋》的情感表述理解得没有背离作者的初衷,那么,对“悲凉”中的“悲”字就不能仅仅从语义角度做解读了。而应该从语音的角度进行解读。
在交际生活中,发生语言交流时,对谈话对象的承认和尊重,首先是对谈话对象的语言尊重,用对方的惯用语言进行交流,才会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是谈话人的智慧和惯例。郁达夫先生在写《故都的秋》时,就刻意使追求者达到这样的语言效果。
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里,仅在关于秋雨的描写里就用了下列北方方言土语:“息列索落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着着很厚的单衣或夹袄”,“一层秋雨一层凉”,“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念层字”,等等。(加点字属于典型的北方人常用的字眼)郁达夫先生不是北方人,对北方方言并不如北方人那样了如指掌,甚至他武断地认为“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念层字”(那是老北京方言,不是普遍的北方方言),他有可能借助天津人脱口而出的“身体倍儿棒,吃嘛儿嘛儿香”中的“倍”字,对故都的秋味进行亲切、幽默、酣畅、尽情的赞美!
郁达夫故都的秋篇3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课堂 高中语文
[中***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80023
弘扬主体性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自主学习是顺应时展起来的学习理念,它的理论和实践正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在现今新课改进入深水区,亟须突破转型的阶段,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更应该将视线投向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长远目标上。高中语文课堂应该也必须从传统的“教师单边讲授,学生单边听课”的单一模式转向“师生自学、合作”的双向互动模式。
笔者将以高中散文名篇《故都的秋》为例,谈谈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 自读质疑
课前预习,在很多人心中也许只是粗略的浏览课文,查查生字,了解作者生平,划分段落大意而已。但是要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更多有效及科学的指导,在课前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学会质疑。在带着问题阅读的过程中,完成课前知识与能力的前期积累。
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教师更可以利用课前微视频将阅读质疑的方法及要点告知学生。如《故都的秋》课前,笔者就录制了一个5分钟的微视频,提前播放给学生观看。在视频中,笔者重点提到了散文的“形散神聚”的写作原则,并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时,尝试从“景物特点、写作技巧、情感表达”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质疑。
上课前,笔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搜集和归纳。学生的提问较多地集中在“秋天的特点”“写秋天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这些问题上,这充分说明在学生以往的阅读经验中,对于此类写景状物散文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的。学生能够在外在的语言描写层面,较为朦胧而笼统地掌握散文“形散”的特点。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也充分说明,学生在这些写景情境中并没有能够看出其内在的联系以及作者深藏在文字背后的曲折情感内涵,对“神聚”的把握仍欠深入。
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笔者将本课的重点设定为:解读郁达夫写秋景的深刻用意,体会作者的曲折情感。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前提出的质疑中,进一步深入作品,读懂作品情感,尝试得到能够举一反三的阅读经验。
二、 聚焦对话
所有阅读的基础在于对话。对话是读者个体生命与作者文字生命的相遇与冲突。在阅读课中,聚焦的核心是“对话”。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展开合理而充分的想象,调动一切此前的阅读体验和生命体验,走进作品,还原到作者的心境,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对话收获。
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读完《故都的秋》之后,谈谈自己对哪个句子最有感触。
学生何承峰:我觉得“在破壁的半腰上,静对着像喇叭花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这句话很有意思。
师: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你找了一句很冷门的句子,请你来谈谈你的理由。
学生何承峰:我觉得这里写出了一种颓圮的落寞的感觉,让人很哀伤。
师:能再说具体些吗?
学生何承峰:他不是兴高采烈地看花,是静对着花。
师:为什么是“静对”呢?
学生何承峰:这里有孤独。他不是对着人,是静静对着花。平时我们要是有三五好友一起玩,一起待着,就不会一个人静静地看花了。作者没有朋友,没有知己,只有他一个人。作者的孤单、孤独,淡淡的哀伤就写在里面了。但是不强烈,一般人不细心还不容易看出来。
师:你很不错,你不是一般人,你看出来了。(全班自发掌声鼓励)
在课堂流动的时间序列里,如何让学生能够将注意力、聚焦点确实落在文本上,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学生能够从一个“静对”的词语,去感受作者哀伤落寞的心境,这也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在刚才这个教学细节里,笔者就被学生这种发自内心的真实的阅读感受所感动。师生的心灵有互动,同时被作品的意境氛围所打动,这样的课堂才是灵动的课堂。
三、 比较拓展
在大部分的课堂拓展阅读中,教师通常采用求同的思维,寻找与原文情感相类似的文段,用来佐证作者的观点。但是这样的做法长期使用之后,会限制学生的***思考,将学生的求同思维不断放大,却忽略了求异思维的培养。其实,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求异思维也占着非常重要的比重。
对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大部分的解读参考材料都会将重点放在作者对北京的怀念、热爱的情感上。但至于郁达夫为什么如此怀念北平,却鲜有人提及。笔者就在课前提供了一份拓展材料《达夫与北京》,补叙了郁达夫与北京发生交集的四件事情:一是郁达夫在青少年曾从日本回国,在北京参加公务员考试,失败而归。二是郁达夫与妻子的婚姻,在北京走向绝望。三是郁达夫最心爱的小儿子,在北京夭折,他甚至没能看儿子最后一眼。四是郁达夫时隔多年从江南再回北京,人在漂泊,旅途失意。
笔者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结合拓展材料,谈谈郁达夫怀念北京的原因”,目的是让学生在不同的思维逻辑环境下,重新审视郁达夫对北京这个特殊地点的情感。
学生韦佳炜:我突然懂得了郁达夫为什么要用三分之一的寿命折去来换得秋的挽留,是因为北京有他爱过恨过的人和事,因为爱和恨,所以怀念。
学生覃才修:郁达夫没有用古都的秋,而用故都的秋。“故”字是有故事,有回忆的。故都埋葬着他的记忆,他的青春岁月,他的爱子,他的理想,所以这“悲凉”不仅是看秋的悲凉,更是他回首人生的悲凉。
师:刚才两位同学都谈到了郁达夫对北平的情感。北平这个城市,可以说是达夫的失意之城、失恋之城、失子之城、失落之城,但他还是毫不吝啬地要用文字去赞美北平的秋,赞美浓缩了他人生浮沉转折的北平,赞美他再也回不去的秋天。郁达夫和老舍不一样,老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的根在北平。但郁达夫是北京的过客,他用一种淡淡哀伤的笔触写出他在北京留下的种种人生思考,岁月回忆,值得后人玩味品读。
通过这样的比较拓展环节,学生对于作者情感的把握更加深刻和理性了。在诸多只提及郁达夫怀念、热爱北京的参考材料之外,笔者引导学生从作者与地域、知人论世的角度去解读作品主题。同时,将郁达夫与老舍做比较,把郁达夫心中的漂泊与落寞凸显出来,让学生懂得:阅读作品,其实就是阅读作者的人生,而这样的阅读体验是可以迁移到别处的文本中的。
四、 创造体验
阅读的最后环节是创造体验。学生如果能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阅读体会展现出来,那么这样的阅读就会在学生的内心产生真正的影响,更对学生语文素养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在《故都的秋》的阅读课上,笔者让学生最后做了一个改写作业:从《故都的秋》里,将自己最有感触的文中意象选出,尝试着填写《天净沙・故都》,最后一句要表达作者的情感。
有了课前的自学质疑,课堂的对话交流、比较拓展作为铺垫,学生们对散文中的各种意象有了更具体化、生命化的感受,于是学生在课后纷纷像模像样地填写了小令。
天净沙・故都
枯槐残蕊哀蝉
斜桥细雨风寒
古院凉风人单
夕颜无艳
浓香茶意绵绵
(学生吴懿蔚倩)
天净沙・故都
落蕊槐树浓茶
破屋院内蓝花
斜桥人影互答
凉风四起
失意人在何方
(学生李奕彬)
天净沙・故都
残檐破屋碧天
鱼台柳影不艳
秋风落蕊无言
一盏浓茶
氤氲记忆十年
(学生杨鸿越)
天净沙・故都
凉雨斜桥夕阳
老槐人海落芳
檐前鸟鸣茶香
高蝉低唱
往事人归故乡
(学生李俊江)
郁达夫故都的秋篇4
内容简介:
郁达夫的一生,始终在路上。为了生计,他的屐痕遍及北京、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所到之处,他尽情领略,把“灵感赋予了每一朵浪花、每一片绿叶、每一块唬岩、每一株小草,让大自然的一切具有性格和情味”(刘海粟语)。
本书精选郁达夫的游记、风景散文二十九篇。这些作品,写山水名胜、描景色风物,既有丰富的地理、历史、自然知识,又注入个人的遭遇和情怀;语言不事雕琢,章法不受限制,才华横溢,不拘一格,风流倜傥,涉笔成趣。读达夫游记,他的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
郁达夫的游记散文和散文中的风景描写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据独一无二的地位。诸多篇章如《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钓台的春昼》《北平的四季》等,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代代相传,成为经典。
书评:
我一直喜欢郁达夫的散文,最早接触他的作品便是选入语文课本的《故都的秋。这篇文章被我的同辈们奉为“大爱”,念念不忘。郁达夫的散文好,诗词也好。和鲁迅先生一样,郁达夫坚持写旧式的诗词,而不写新诗。不论是平仄、格律、用典,都娴熟如一个旧式文人。或许是因了诗的缘故,郁氏的散文里便有一股古典诗的韵味。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了一本《达夫游记》,还用傅抱石的山水画配做插***,这是极相宜的。这本集子收录了29篇文章,游历的地点涉及北京、杭州、浙东、福州、扬州等处。对于文中涉及的地方,有的我去过,有的则尚未游览。比如写北京的《故都的秋》和《北平的四季》就令我颇有感触,我客居北京也有好些年了,每每走在南城的街巷里,或者是秋叶飘飞的草木下,便会想起郁氏的文辞来。他不只是对于景色写的准,最紧要的是写出了那滋味。如今走在陶然亭,亦或是中山公园,那滋味也仍然还在,这便是郁达夫的真。
在风景中,如何界定游历者的身份呢?游历者与当地的土著不同,首先在身份上,游历者是“客”,因此看风景的心理便不同。对于当地人而言,有些东西是熟视无睹的,正所谓“家乡无风景”,而对于游历者而言,他所看到的风景是先前所不熟悉的,甚至是从未见过的。这就像是面对一个熟识的美人和面对一个刚认识的美人的不同,对于那熟悉的美人来说,你深知她的家世,她的父母兄弟,她受教育的程度,甚至于她的一些小脾气和不良嗜好等等。而对于陌生美人,则是一无所知的,这便多了一层神秘感。“美”最诱人的一种特质便是神秘,它诱使人去探寻。人们喜欢游历,其中就暗含着冒险的心理。不论是美人还是美景,都是一样的。
郁达夫故都的秋篇5
关键词:《故都的秋》 《江南的冬景》 散文教学
《故都的秋》和《江南的冬景》均为郁达夫的代表作,很能体现其风格和美学特征。作为写景散文的经典之作,在中小学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切入、展开和呈现,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基于此,笔者对两篇佳作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一、知人论世,走近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幼名荫生,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的8月17日,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到青岛,再到北京,当一颗颠沛流离的心重新踏上这片故土(作者曾于1913年去日本留学时来过北京),尤其在惹人伤感的秋天,隐藏在作者心灵深处的许许多多的酸甜苦辣顿时流淌出来,不禁对秋、对故都的秋有了千万感慨……《江南的冬景》创作稍迟一些,写于生活相对稳定、心境较为平和的杭州家中。从两篇文章隐含的情感来看,《江南的冬景》要比《故都的秋》清新温婉一些。
二、条分缕析,剖析文本
有学者将选入语文教科书的文本依据其来源和功用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类,并指出,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文本的处理(“用件”除外)应该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说了什么”,即文本本身呈现了什么样的内容;二是“怎么说的”,即文本的体例和结构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可以借此获得什么。因此,我们可以对这两篇文章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示区别。
(一)内容呈现
1.关于《故都的秋》
(1)写景部分
《故都的秋》从前至后一共描绘了五幅秋景***,分别是手捧碗茶的“秋晨静观”***、似花非花的“秋槐落蕊”***、处处可闻的“秋蝉残鸣”***、别有韵味的“秋雨话凉”***以及叶落果熟的“胜日秋果”***。如果着眼于人的感官,作者所呈现出来的这五福秋景***可谓“色声味俱全”:既有晨起的茗香、静对的“蓝朵”,又有驯鸽的飞声、秋蝉的残鸣以及雨中的微叹,更有微黄的枣子、成熟的葡萄。
(2)议论部分
因为美景,所以流连忘返;因为感慨,所以触目伤怀。作为文人墨客的代表,以心体悟、由景及情,性情的自然流露总会成为其独特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审美旨趣。文章的后半部分,以议论的方式道出了作者内心最为真实的想法,不论古今还是中外,对秋,人们总是有着一份别样的情感,而于此画中之人则最盛,加之南国的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总是韵味不足,故而长叹“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因此,两部分你前我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一体,把画中的秋淌入人心,心中的人置于秋景,浑然而天成。
2.关于《江南的冬景》
(1)写景部分
生于斯、长于斯的江南才子,用轻柔而温婉的笔触呈现给了我们这样五幅江南的冬景***——可爱的“曝背谈天”、惬意的“午后冬郊”、迷人的“冬霖闲卷”、别样的“江南雪趣”和诱人的“冬日闲步”。细细嚼之,菲菲思之,作者笔下关于冬日江南薄霜如翼的清晨、风和日暖的午后、烟雨微朦的垂暮、白雪纷扬的夜晚一一呈现在眼前,把个冬日的江南点缀的如诗如画、清新脱俗,让人如痴如醉、心向往之。
(2)议论部分
虽也提及古今中外,但与《故都的秋》不同,作者在此将些许议论的言辞散落于写景的部分,可谓此景此情难于分出彼此,美在其中,故而才在最后合纸搁笔,“拿起手杖”,干脆利落的“上湖上散散步”。
(二)结构特点
《故都的秋》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开篇点题,为全文奠定了“清、静、悲凉”的感情基调,而且写景部分所呈现的五幅秋景***也是紧扣这几个字描绘,包括紧随其后的直抒胸臆部分。其间,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进行了比较,将情牢牢地锁于标题的一“故”之上。
《江南的冬景》开篇便用“蛰居异境”的北国之冬正面衬托清朗温润的江南冬景,接着又拿“气候异状”的南国之冬对比衬托舒缓悠闲的江南冬景,于北冷、南热中显现出江南冬景的与众不同。随后,将江南冬景不同角落的美用温柔的笔调娓娓道来,顿觉天朗地腴、日暖风和,听之、思之,难抑置身其境的冲动。
两相比较,虽然都以写景、议论而成文,但点化之处却不尽然一致。其中,《故都的秋》开合有度,有总有分,而最终以总为尾,前后呼应;而《江南的冬景》则如一幅长卷,从始至终,处处与众不同、清朗脱俗,绵延不绝……
三、咬文嚼字,体悟情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知道,不论是语文的工具性还是人文性,其最终指向都寄托在语言上。为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尤其是教授名家散文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对其语言的理解、品味和鉴赏,因为这些文本的语言独具风格,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建构了深远的意境,生动、传神而富有神韵。《故都的秋》和《江南的冬景》则更甚,它那温文尔雅的语言、清新流转的语调,不仅让我们获得了独特的情感体验,而且使我们沉沉迷醉于它所描绘的深远意境中。
(一)相同之处
1.独特的风格
前面已经谈到,郁达夫散文的语言有着“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风格,不论是《故都的秋》还是《江南的冬景》,都非常鲜明地呈现了这一风格。例如,在描绘“秋槐落蕊”***时对“落蕊”的细腻描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形象、生动、自然、平和,如远处飘来的阵阵清香,似潺潺流转于青石的溪水,真实而不做作,传神而富有意韵。
2.浓郁的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文的语言就像吸了水的海绵,稍一用力,便会挤出情感的水滴。尤其是写景散文,无不浸透了作者的情感。故都的秋虽有些悲凉,但其中的美不光让作者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就连远观的我们也无不神往。如若从文本中走出来,我们就会发现,这浸满了作者留恋、爱慕情感的全篇语言,都被“清、静、悲凉”润着,被一“故”字牢牢锁着。《江南的冬景》更是如此,诗意般的语言,情切而语洁,一尘不染,干净的就像盛在玻璃杯中的水,甜蜜得犹如少女在耳边切切私语,怎不让人幸福和满足?
3.深远的意境
语言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逼真的再现生活中的美景,更在于它所创造出来的意境。就像生活需要梦想一样,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文本也要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让其回味无穷。我们用心、用情感受了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我们如痴如醉迷恋其中之时,更想象着置身其中的作者,这种物我合一的境界,让我们为郁达夫感悟到的“清、静、悲凉”而清、静、悲凉,也为他的江南冬景的清朗温润而清朗温润,因为他本人就是“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
(二)不同之处
与《江南的冬景》相比,《故都的秋》最大的不同在于“秋雨话凉”中直接引用的那一对答。“乡音无改鬓毛衰”,浓浓的乡音传递的是切切的思乡之情。一生颠沛流离的郁达夫二十年后、不远千里地故地重游,虽不是游子回乡,但当对故都的那份深情伴着人生感慨之时,这个秋天就与众不同了。我们很难推测作者隐含在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但从对秋雨的这一对答中,作者熟悉而又亲切的感觉也渲染到了每一个读者的内心。真实、自然而坦荡的语言,让我们也想应声答道“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即便是出于一人之手的同体裁文章,依然有诸多的不同之处。在语文教学的实际中,教师不能光凭经验,对所有的文本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应该尊重文本,知人论世,用心、用情体会隐含其中的情感,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才会丰富多彩,才能让学生与文本真正实现心灵的对话。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3.
[2]蒋旭.独爱“南国之冬”——以《江南的冬景》为例浅谈语文美育[J].语文学刊,2011,(6).
[3]孔维勇.浅谈郁达夫散文的语言艺术和审美效应[J].现代语文,2007,(7).
[4]董国俊.重读《故都的秋》中的秋景***[J].中学语文教学,2011,(6).
[5]颜碧伟,范建民.清朗温润、舒缓悠闲——《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11,(10).
郁达夫故都的秋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因此,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的眷恋?作者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秋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二、课文诵读
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课文分析
(一)明确思考题:
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槐树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二)分析课文
1.从五幅画面入手,分析
(1)故都的秋的特点。
(2)“反衬”手法的运用。
(3)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五幅画面来写故都的秋。
(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经历来分析)
2.分析第2、13两个自然段,将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相对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之后,有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5.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秋色是这样的美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四、课外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成片段。
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在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因此,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的眷恋?作者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秋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二、课文诵读
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课文分析
(一)明确思考题:
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描写了五幅画面:小院清晨槐树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
(二)分析课文
1.从五幅画面入手,分析
(1)故都的秋的特点。
(2)“反衬”手法的运用。
(3)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五幅画面来写故都的秋。
(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经历来分析)
2.分析第2、13两个自然段,将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相对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4.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之后,有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5.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
明确:秋色是这样的美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四、课外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成片段。
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风格。
2.领会作者把故都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自己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课文疏朗而又细腻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作者选取故都的风物时为什么不选取像火一般的红叶、透明的秋水?作者所写的故都的风物有哪些特点?从这些故都的风物中折射出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天到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鲜花、充满美丽,因而许多人都喜爱春天,不少人写过赞美春天的文词,如“春来江水绿如蓝”、“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等,与春天相对的秋天,在人们的眼中往往充满枯黄、充满悲凉、充满萧瑟、充满哀伤,我们今天就在郁达夫的笔下领略北国之秋的那份清静,那份悲凉。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l923一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
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
2.出示思考题:
(1)本文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物?
(2)课文结构是怎样的,文章怎样前后呼应?
3.学生朗读课文,带着问题一边阅读,一边画出相关语句。四、讨论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结构(见板书设计)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找出精彩的语句,思考文章的写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分析课文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回顾所学内容。
问题:(1)本文选取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物来写的?
(2)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3)能反映作者感情基调的是哪些词语?作者对它们是怎样渲染和刻画的?
2.教师点拨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解决思考题
附思考题3参考答案:
本文能反映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选取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
例如:①牵牛花:“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
“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
同时也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②槐树落蕊: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学生归纳分析)
①衬托的手法:写江南之秋的作用。
②景物的选取:能体现作者主观情绪。
③语言的特色:句式整散结合,节奏感强。
4.归纳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①诵读,朗读最好,便于深入领悟语言和情感。
②联系背景,便于深入理解。
③分析思路结构。
④鉴赏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⑤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
三、总结、扩展
布置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第三册上的《想北平》,比较两文的内容、情感、写法。
郁达夫故都的秋篇7
1.自读自悟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郁达夫,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获得对文本的初步印象。或课堂导入之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2.质疑置疑
问题①:通过预习课文,同学们有哪些疑问?郁达夫笔下的北国的秋有什么特点?(整体理解,找出文眼)
问题②:作者在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中写出了哪些独特感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交流明确全文思路:恋秋(1-2)――写秋(3-12)――议秋(13-14)。“清、静、悲凉”之情愫贯穿于全文之秋景中)
问题③:老师将第3段进行删改,同学们任选一处品析改动前后的特别之处。(用改动分析法品读第3段)
(投影)在北平即使你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间破屋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坐在院中,你也能看到蓝色的天,飞过的鸽子,你还能看到透过槐树射下来的日光,也会注意到墙壁腰上像喇叭似的牵牛花。如果你观察仔细,你还会注意到牵牛花下长着的秋草,使作陪衬。(引导学生将删改过的片段与原文进行比读。教学生抓住动词、形容词、量词、色彩词、细节描写和一些特别的意象等去鉴赏散文)
3.探究释疑
问题①:故都北京,即使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美景,明艳绚烂有香山红叶,壮丽繁闹有故宫、颐和园等,作者为何避而不写?(知人论世,明确手法:情景交融,“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问题②:运用“情景交融”法品读文章其他写景的段落。(小组合作探究,全班展示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4.运用迁移
投影2014年高考四川卷第18题:“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
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郁达夫《故都的秋》)
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自然有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仆人。(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学生思考,交流)
二、诗歌阅读教学(以《涉江采芙蓉》为例)
1.初味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读诗,说一说你对其形象、情感等有怎样的感受?(学生一致认为诗歌表现的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但对抒情主人公却有不同的认识,暂以游子为准来理解这首诗的语言、形象、技巧和思想情感)
2.品味
①了解“变序”,体会诗情。
问题:开头“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怎么理解?
②赏析诗歌中的设问、寓情于景等艺术技巧。
问题:“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运用了什么句式?
3.深味
问题①:有人说本诗是“游子思归乡”,也有人说是“思妇盼归人”,你认为呢?(学生思考交流,师总结)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对“还顾望旧乡,长路慢浩浩”的理解。若认为是实写,主人公便自然是游子;若认为它是虚写,便是家中的女子想象远方亲人思家的情景。
问题②:后一种写法在古诗中也很常见,能举例吗?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4.实践运用
下面这首词有人说是“游子思归乡”,也有人说是“思妇盼归人”。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诗歌阅读教学应运用“1+x”的教学方法
“1”是“精读”一首,引导学生通过初味――品味――深味,习得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获得一定的鉴赏能力。“x”指的是引导学生阅读与“精读”与诗歌相近、相关、相似或相对的其他x首诗歌,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例中学到的方法进行“依法自学”,从而强化学习效果,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三、文言文阅读教学(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
1.自学质疑
布置预习,阅读课文,画出疑难字词句,了解《左传》。
2.互学解疑
①师生合作吟诵感知,整体把握文本内容。问题:通过诵读,同学概括故事内容。
②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组内学生互相提问,梳理重点字词和句子。
③品读“劝说艺术”。问题:烛之武是怎样一步一步打动秦伯的?请同学们思考,小组交流展示。
④品读“烛之武形象”。问题:秦晋围郑,烛之武为什么去见秦伯,却没有去见晋侯呢?烛之武是怎样的一个人?
3.助学释疑
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合作、交流,教师梳理、点评,必要时作适当引导。对学生有疑难的地方教师要重点讲解,强化理解。
4.练习扣疑
投影有关重点字词句义的练习题,进行反馈训练,巩固当堂所学。
5.作业留疑
选作①试比较郑伯说服烛之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异同。②用自己的话给烛之武、佚之狐这两个人物各写一句话的评说。
郁达夫故都的秋篇8
首先,教学《故都的秋》时其写作背景和作者个人情怀不能省略或置后,而且要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较为简洁地引导他们深入诗心的深处,这才是导出情感共鸣的基础和前提。跨越时代,深刻理解文字和作者着实不易,但本文的三个层次却是很清晰的,那就是自然之秋、人生之秋、时代之秋。如此一来,就将个人性格和风格,以及人生感悟和文人情怀乃至于家国情怀投照在了悲凉静默的北国之秋上,在北国之秋的倒影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的热怀与肺腑,听到的是他真实的呼吸和心灵的回音。
其次,秋天这个萧瑟的季节属于全人类,而这种悲秋的情感也是共同的。也许缘自秋天的凋零与败落,在这种凋零的废墟里滋长出了人类莫名的感伤以及对人生苦短、生命流逝的深切感受与无奈。所以,这个苍凉的季节如同悲剧一样震撼人心,让我们的悲悯之情找到了菩提一叶之承载。这枯黄的秋叶与不尽的长江化作心中汹涌的浪潮,冲击着我们心灵的礁石,拍打着我们灵魂的堤岸。
再次,故都的历史韵味平添了秋的沧桑韵味,北平的钟声、北平的红墙、北平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洋溢着一种京都千年的风味,再加上时代的夕阳晚照,文人情怀的寒露冷烟,怎一个悲字了得。
秋天是一个告别的季节,如同生命的晚宴,告别的挽歌,身披悲凉的霞衣。而家国之秋、家国之悲同样是弥漫在天地之间的悲,二者混响般交织在历史的苍穹,形成无声的交响、无声的悲凉,蔓延而浸渍我们心之土壤。那茶水中的思考与沉淀,鸽哨中的遐想与回味,牵牛花里的光阴与愁绪,蝉声里的孤高与寂寞,秋雨里的感伤与悲凉,落蕊上游走的岁月,无不包蕴着平凡与落寞。扫帚的痕迹宛若连接生命的时间之光,诉说着无法言表的变迁;物是人非之感已浸润其中,带着悲凉黯然飞来。
这北国的秋是诗人的灵魂摆渡之舟,这叶扁舟上的郁达夫似乎找到了理解他的伊人,似乎找到了他内心世界的倒影,似乎找到了可以倾诉的知音,似乎找到了他对世界最好的、最真诚的告白。他是真的醉了,人与自然达成了默契,他的忧郁个性与时代的悲凉、与这个悲凉的秋太过相像。
郁达夫故都的秋篇9
[关键词]赏析散文 心灵净化 意境
散文是美文,形神兼备,而且字字珠玑,意蕴深厚。许久以来,散文就像唯美的边陲小镇吸引着许多寻幽探秘的读者,陶冶着一个又一个读者的心灵。中学语文教材把散文作为一道文学大餐摆在了中学生的面前,虽然这道大餐芳香四溢,然而遗憾的是,很多的散文课并没有让学生融进这道美丽的风景之中。当散文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等待教师引领学生去寻幽探秘时,就特别需要教师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
高中语文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的认知智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用纯净的心灵来品读
散文更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受流淌于笔尖的产物。因此,学习散文要鼓励学生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用心感受生活,接受多元的刺激。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文以情生,有人把散文化作心灵的扬声器,那些巧妙构思,生花妙笔的由来,植根于作者对于自己表现对象的深厚感情和精辟的见解之中。
用自己真实的情感,珍贵的灵感,参透了散文教学中的奥秘,这其中一定离不开精读文本,用心感悟,让学生抓住令人感动的瞬间,换位体验走进作者,这样的散文教学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会是一次愉快的心灵之旅。郁达夫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灵感是“作家创作构思过程中突然爆发出来的一种豁然贯通、文思如潮的心理现象”。 因而需要的不仅仅是形象思维,还需要灵感思维,培养情感,置身情景,酝育灵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换位思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将学生从一个旁观的毫不相关的角色引导成与作品之中的人物、内容息息相连的角色,才能深切意会到作品中思想情感。
因此,教学时,必须以情感为纽带,引起学生的共鸣,把学生带进作品描绘所蕴藏的情感世界去体验,去领悟,才能以情动情,引导学生,牵引学生走进作品中的情感世界。
二、融入美妙的意境
散文既有诗一般的语言,又有诗一般的意境。意境即作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产生与作者的境界相似的感受,引起心灵的共鸣。正所谓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确实发现美的眼睛”吧。作为语文教师要尽可能扩大学生的视野,把更多的生活资讯融入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
在品味意境时,首先要注意意境的整体性。其中既有对物象外观的艺术描绘,又有物象内蕴的传神写照;既有作者真情实感的倾注,又隐含着对事物本质特征的理性评价。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全面感受,切忌把意和境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他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
让学生汲取语言营养的最好办法,不是婆婆妈妈地“教导”,而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宝――诵读。假如我们的学生朗读时能全身心的投入,通过自己的理解,用音调的高低,节奏的急缓,语调的高昂或沉痛,以及情感的酝酿来读出自己的感受和所悟。美读是为了尽量读出作品的“原味”来,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
在淡淡的笔调中往往孕育着人生的智慧。让我们打开想象之门,将思维无限放宽,去体会少少的文字里所蕴蓄的深厚的智慧。例如“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是一种提示,领起下文的来去匆匆的秋雨描写,这些提示话显然带着作者热情的赞美和浓浓的赏雨趣味。
在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艺术修养的基础上,让学生去敏锐地、认真地感受散文中的形象特征和细节内涵,从而达到一种美的教育与人生真谛的体悟,获得一种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例如开篇说“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但郁达夫并非这增描述。“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稍作改动,意思一点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章起始就定下一个浓重抒情的调子。
在散文这个纯净而广阔的空间中再现了人类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凸现了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只有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方知散文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参考文献]
[1]《浅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8期
[2]《语文教学内容的设计角度》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3]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着
郁达夫故都的秋篇10
[关键词]《晚秋》;色彩;沉郁
金泰勇执导的电影《晚秋》自上映以来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故事是由韩国20世纪60年代改编而来。在影片中,汤唯饰演的是一个假释囚犯,她因为自己的母亲去世而申请回到西雅***参加葬礼。而玄彬扮演的则是一个靠吃软饭生存的角色,两人在相遇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产生了刻骨铭心的爱情。在电影《晚秋》中,导演通过对整体色调的恰当把握从而达到了影片的理想效果。通过对电影《晚秋》中的色彩艺术的解读,我们可以进一步揭示和解读电影《晚秋》中独特的色彩艺术魅力。
一、有关电影《晚秋》的相关概述
韩国导演金泰勇通过《晚秋》又获成功。影片《晚秋》改编自韩国20世纪60年代的故事,由国内人气偶像汤唯和韩国当红演员玄彬联袂出演。在《晚秋》中,故事的背景是美国的西雅***。似乎西雅***一直是各类爱情片首选的发生地,汤唯饰演的安娜与玄彬饰演的“勋”也发生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深刻恋情。在片中,汤唯饰演的安娜是一个由于犯杀人罪而入狱的女囚,虽然是意外事件,但也使安娜受到了严厉的惩罚,锒铛入狱。安娜的母亲在她入狱期间不幸去世,安娜为了回西雅***参加母亲的葬礼而申请假释得以批准。当安娜回到自己的家中的时候,平日里显得表面和平的家人,竟然毫无对自己母亲去世的深切哀痛,反在厅堂内忙于瓜分家族遗产。这样的景象令安娜心生失望。当安娜在自己的家中后院怀念往事的时候,意外碰到了隔壁的心上人,她的恋人在她入狱后也背叛了她选择了另外的女人并且组成了家庭结婚生子。这一切现实让安娜对这个原本自己寄予很大希望的家庭一瞬间产生了失望和抛弃的想法。玄彬饰演的“勋”是一个靠吃软饭生存的人,平日里的他逢场作戏不可信任,生活作风也不算检点。在去往西雅***的大巴上,安娜和“勋”偶然相遇了,开始的时候两人并没有很深的情愫,“勋”习惯了向女孩献芳心,这一点在对安娜身上也决不例外,“勋”也对安娜主动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和联系方式,只不过安娜当时心情失落,也无心搭理风流男子,甚至一下车就丢了“勋”留下的联系方式。然而在之后的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勋”和安娜剪不断的缘分将他们的距离缩短,讲述了一段不可分离的缘分。当安娜假释期满重新回到监狱,两人都充满了不舍和无奈的情绪,然而却希望在释放后在一个咖啡馆再次相聚。影片的结尾是开放性的,安娜独自在咖啡店等着“勋”,而“勋”是否真正出现了,也成了一个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
《晚秋》在主题上大致延续了爱情文艺片的范式,而在深层的线索和发展中,也同时揭示了亚洲作为一个美国移民的重要来源地,从亚洲移民美国的第二代移民的生活状况。影片中的安娜是中国移民美国的第二代移民,自身和家人身上都渗透了更多的美国文化色彩;与此相似的是,“勋”也是韩国在美国的第二代移民,在生活观念上是前卫的,在行为上也受到了很多美国文化的影响,有些花花公子的行为,帅气而经济拮据。在曲折的爱情故事的发展主线中实际上也通过这两个在美国社会底层生存的亚种第二代移民,揭示出了一种亚种在美国移民的底层生活状况,同时,这种简单而曲折的爱情也成为了该片卖座的最大特色。
二、影片《晚秋》中色彩艺术的表现
《晚秋》中,虽然没有十分绚丽绮丽的色彩,但是却构建了自己独特的、统一的色调。这种颜色上的运用和合理的搭配,也使得影片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故事情节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影片《晚秋》中沉郁的色彩和性格揭示
影片《晚秋》的开始是在一种比较沉郁的色调中展开的,是一种暗黄偏棕的基础色调,并且从安娜被假释开始,这种基调奠定了影片中性格的一种低沉。安娜由于几年前失手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而锒铛入狱,而自己的丈夫实际上并非无辜,反而在安娜的生活中充当了一个很可怕的角色,对安娜的***和精神上的折磨,使得安娜的生活变得十分艰辛。与此同时,这种***和折磨也使得安娜对于生活有了一种自心底生发出来的绝望。电影以沉郁的色调作为开始的基调,也在揭示安娜的失落的内心世界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另一个层面上,这种阴郁的色调,其实也揭示了安娜性格的固定状态。在影片的后半部分,我们发现整体的色调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在安娜遇到了自己真正的爱情的时候也没有发生太大的转变,这种统一的心态和现象恰恰和安娜假释时候的状态相辅相成,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安娜在性格上从始至终最可能延续的是这种阴郁的性格基调,加之安娜的情况和身世被逐步揭开,这种基调就成为安娜性格中的基调。对于男主角“勋”来说,自己的生活状态其实一直不是积极的,他习惯了吃软饭,和一个已婚妇女保持着不正当的联系。通过对方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他的职业在有着***人格的人眼里也是非常鄙夷的。这点在他真正发现自己爱的人是安娜之前并没有改观,所以影片中这种沉郁的色调在勋的性格揭示方面也起到了异曲同工之妙。在表现勋的性格的时候,这种沉郁的色调实际上也表现出了勋的那种不思进取的、颓废的、萎靡的生活状态。而随着影片的发展,这种色调伴随着两人心态的变化稍显得偏向暖色,也是对两人性格上开始发生变化的细微的揭示。可以说,整体的沉郁色调的运用和设置对于主人公性格的揭示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二)影片《晚秋》中色彩与内心世界
在影片《晚秋》中,从头到尾的素雅偏暗的色调,也对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体现。对于安娜来讲,自己的杀害亲夫的行为虽然是出乎意料和无法忍受,但是就她的心态来讲,从那一刻就陷入了一种无边无际的绝望和对世界的巨大抵制、排斥当中。生活的艰辛和不公已使得她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产生了一种放弃的行为,对周围的世界麻木,对监狱之外的世界不闻不问。甚至在她假释的过程中,走在正常的外部世界中,都表现出从一而终的麻木和沉默。在塑造勋的形象时,这种暗色的单一的色调,实际上也暗藏了勋因为自己的一成不变的生活而体现出来的心态上的松懈和麻木。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男女主人公的心态都是趋近于麻木的、对世界的失落状态的。这样的心态使得双方在起初遇到双方的时候都显得漫不经心。对于安娜来说,对世界一贯的失望和麻木使她对这种看似艳遇的缘分不屑一顾;而对于勋来说,长期的生活状态和内心对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的认可造成的麻木也使得他对这种初次遇到表现出一种一贯的逢场作戏。
在安娜和勋遇到之后,这种色调在两人相遇、交流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而是在这种过程中逐渐有一点偏向暖色,这种细微的差别和偏向从另一个方面揭示了两个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变化与重塑。对于安娜来讲,开始逐渐接受外部的世界,并对勋产生了一点恋人的情愫;对于勋,则内心的感情是相对更快发展的,对安娜的爱恋也逐步加深,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状态。在勋肯定自己从心底爱上了安娜之后,他对自己的老板――保持了很久不正当联系的已婚女人分手。决意和安娜在一起。而这样的恋情对于安娜之所以没有全部打开内心,也是因为安娜自身的难言之隐。她的“重回社会”只是短暂的假释而已,不久之后,就要重返牢笼。在这样的状况和遗憾的心态下,在安娜重返监狱的途中,天空的色调完全变为了一种暗灰色,从观众的角度看上去显出一种十分压抑的情绪。这种压抑的情绪也是当下二人内心世界的体现。安娜和勋在对彼此不经意的在乎中早已经发展成为了一段火热的恋情,而这种恋情也使得安娜和勋在面对离别的时候倍加伤感,天空的颜色正好映衬了安娜此刻内心的状态――无奈、失落、伤心和无法抗拒。
(三)影片《晚秋》中色彩与人生基调
《晚秋》色彩的运用无论是在整体的大环境上还是在对人物的具体塑造中,实际上都沿用了一种统一的色调,一种暗色系的呈现。这点在对人物的服装的设置上也是十分明显的,同时也因为对服装色彩的统一基调的把握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效果。在女主人公安娜的服装色彩上,从安娜释假开始,她一直穿着的就是一件深卡其色的大衣,这种颜色是一种比较低调的颜色,同时,也提示了主人公在内心上不想与他人交流,希望保持低调和安静的初衷。在更深的层次上,这种暗色的大衣也是对安娜本身的曲折的经历和生命体验的一种概括。在几年前,安娜因为受不了丈夫的家暴和***意外之下杀死了自己的丈夫,从此以后被送入狱,而在她入狱后家中的生活已渐渐与她相隔离,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以说从这个层面上,她是封闭的、孤独的、悲惨的。安娜申请假释回家参加母亲葬礼的时候,才发现家人的那种为了遗产而面目狰狞的状态,这种状态也使安娜本人意识到在这个家族中自己实际上是没有地位的,也不会受到家人的尊重。这样的悲惨际遇也体现在这种深色的服装上,这种深色的服装从另一个角度揭示出了安娜的这种无奈的、心酸的人生基调,体现了她心中不希望和无关的外界世界做过多的交流,不希望张扬,保持内敛和自我封闭的一种心态和愿望。
在勋的形象塑造上,服装上面的色调和安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勋的服装设计上,不仅沿用了低调简单的普通风衣款式,而且也为勋选择了低调的墨绿色,这种颜色介于周围隐喻的整体环境基调和后来天空的极端阴沉之间,也表现了作为韩国的第二代移民勋的一种命运和人生基调。在影片中,勋是一个靠吃软饭过活的角色,虽然帅气,可是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拮据。在这种状况下,天长日久,勋对自己的生活也逐渐失去信心,甚至在面对可能改变的生活的时候,都不能勇敢地做出自己的抉择,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了这种生活状态和谋生方式。这点对于勋来讲实际上也是一种对人生基调的探寻。
在爱情发展方面,可以说也延续了两人服装色彩的隐喻。在两个人灰暗的人生基调下,爱情虽然热烈绽放过,但是在这样的特定时期内却不能改变灰暗的人生基调,作为人生的重要组成,爱情元素虽然获得了收获,但是终将面临分离的状态,这也对整个人生的色彩产生了一种十分无奈的情愫和效果。
三、结语
在整部《晚秋》中,导演通过对整体色调的把握以及对两个人服装的预设,成功地使得整部影片无论在基调上,还是在对个人性格的把握上都得到了良好的呈现。同时,这种色彩艺术的成功运用,也使得整部影片在揭示爱情主题和亚洲到美国的第二代移民的底层生活的双重隐喻和线索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起到了一种深化影片主旨和内涵、揭示爱情主线的重要作用,对影片的成功起到了十分突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婧晗,陈曦.浅析电影《晚秋》中的色彩运用[J].电影文学,2013(0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郁达夫故都的秋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