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伦理学篇1
一
除了伦理学理论不是直接诉诸直觉的这点外,在伦理学理论与应用伦理学相关的性质的其他方面中,还可以举出以下两个主要之点。
其一,伦理学理论系统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合理的完备性。P任何一种伦理学理论都期求达到这两种性质间的某种程度的平瓶一种好的伦理学由于较好地具有这种平衡而产生较大说服力一种伦理学理论的内在的一致性在于它的各个论点以及每个论点的那些有效论据之间相互配合并且相互支持它的合理的完备性在于它在省察人类实践事务时不致遗漏某个重要方面,并且它在所理解和解释的范围内不致忽略重要的例证这样的伦理学理论是对于人类实践事务的一种全面的理解或解释,试***涵盖人的行为的所有领域另一方面,在这个系统中,每个论据尽管单独有效力,其全面效力却取决于它同这个系统的联系。
其二,伦理学理论也像科学理论一样寻求真,尽管伦理学的题材是充满变化的人类实践事务。伦理学寻求这类事务上的某种真,即相对于“我们”而言的真但是与在科学中的情形不同,“我们”的地方性在对这种真的确定中是十分重要的考量伦理学寻求的相对于“我们”的真也就是正确或正当:相对于“我们”是真的也就是正确的或正当的应当诉诸某种被理解的正当,而不是相反伦理学是说,你“应当”做“正当(正确)的”事,而不是说,你做“应当的”事是“正当的”。伦理学说,“你应当做某件事”,这意义即是,“对你而言做某件事是正当的”[31此外,在对相对于“我们”的正确或正当的寻求中,伦理学是从某种共同的直觉信念或意见,以及某些事实观察出发的它从这种前提出发,在变动的题材中,寻求各种考虑的相互协同配合,以形成一种内在一致的理解或解释。这种理解或解释成为一个人选择某种行为的理由,也成为人们评判自己或他人的选择行为的理由。选择行为即人的经过考虑的、有目的的行为。只有选择行为才构成伦理学的题材应用伦理学作为伦理学的讨论的一种发展,也具有伦理学的这些以及其他一些基本性质。首先,它像它的母体一般规范伦理学一样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在所说的行为案例或场合,就它们是选择行为的例证而言,可以找到某种对“我们”而言的正确的、适合的行为方式,即使目前还没有找到它至少是,应用伦理学认为这种努力值得做。应用伦理学质疑的,只是现有的伦理学理论已经提供关于那些被视为案例的正确行为方式的答案其次,一般地说,应用伦理学相信对于这种确定性不能够简单地诉诸直觉来寻求问题不仅仅在于许多道德直觉都距实际发生的问题比较遥远,不像一些近代哲学家认为的那样,是自明的,并且可以因人的道德经验的不同而有许多差异,而且在于,即使存在可充分依赖的直觉,它们的充分涵义也需要借助伦理学理论来理解或解释,更不消说对应用伦理学问题的解答。第三,应用伦理学也需要内在的一致性与“合理的完备性”,并且力求这两者达到适度的平衡。
二
由于对“我们”的地方性的考量在应用伦理学中具有更为重要的分量,应用伦理学需要更多的权衡的考虑说它在应用伦理学中比在伦理学理论中具有更为重要的分量,一种重要的意义在于,伦理学理论可以不追究“我们”的地方性的含义,但应用伦理学则需要以对它的某种理解为出发点。对伦理学理论来说,“我们”的普遍的主体,对应用伦理学来说,“我们”的普遍性具有地方性并且不能脱离地方性。
三
应用伦理学提出了这一有意义的问题:“我们”由于“我们”的生活技艺及由此带来的存在样式的变化而不再是过去的“他们”,由于空间的约束性而不是地理上的“他们”,对“我们”的时空地方性必须有一种正确的理解但是应用伦理学由于对“我们”这一重要考量因素的处理显示出极大的复杂性。一方面,“我们”意味一具体的伦理社会,即具有稳定的时空的、历史的(宗教的、文化的)地方性的伦理共同体。另一方面,“我们”是复数的第一人称主体,意味某种“交互主体性”这种特性又意味着,地方性不具有绝对的意义,主体借助交往与话语而相互建构,“我们”同时空上的“他们”之间不存在永久的隔障应用伦理学对“我们”的处理因之显示出两种倾向之间的紧张:基于与“他们”相异的“我们”的共同性,和基于“我们”同“他们”都作为潜在的“我们”的“交互主体性”。地方性是必须考虑的,但地方性在何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与普遍性毫不相干的特性却需要小心地对待应用伦理学摆脱不掉这种紧张它应当努力抓住某种适度,但可能有时偏向前者,有时偏向后者。
四
应用伦理学在现有伦理学理论中,带着质疑地、实验性地运用某种或某些理论,来理解和提出所面对的伦理学疑难,检验这种(这些)理论是否具有充分性,是否应当根据新的应用伦理学案例补充新的条件、补充或修正原有论据,对某些原有论点做出重新陈述,或彻底摒弃某些人们已经习惯于认同的理论这些应用伦理学案例包括行为或场合,作为一种重要主体的制度的程序、立场或***策,以及作为促使相关个人与制度的行为交织地发生作用的某种紧急事态的事件。
毋庸置疑,在看来已完全或基本不适合的理论的基础上不可能从事这样的工作对于应用伦理学来说,挑选某些最能帮助寻找对那些应用伦理学案例而言的正确行为方式的答案的伦理学理论是重要的应用伦理学对理论的挑选一般来说是“问题定向”的那些提出接近问题的案例构成某种应用伦理学问题,这类问题的提出以及解决这类问题的需要,确定着在现有理论中挑选适合理论的方向但是,如已说过的,应用伦理学寻求的适合不是权宜之计:在每个这类问题上,应用伦理学都试***找到相对于“我们”是正确的、有某种普遍诉诸力的行为方案。
五
就与被应用的伦理学理论的关系而言,一种应用伦理学可用两种主要的方式运用伦理学理论。它可以把某一种或少数几种伦理学理论体系应用于某个或所有应用领域,也可以把一种或少数几种体系的某个部分应用于某个或某些领域、某个或某些应用伦理学问题乃至某个或某些案例或场合比较有抱负的应用伦理学可能采取前者,温和些的应用伦理学可能采取后者在采取前种方式的应用伦理学中,把某种或少数几种主要的理论运用于所有应用领域的应用伦理学与只将它(们)运用于某个领域的应用伦理学之间又有重要的区别。因此,有三种主要的运用伦理学理论的方式。
(1)将一种伦理学理论系统应用于全部应用领域的应用伦理学的方式
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它有望提供一种透视所有应用伦理学领域、问题乃至案例的理解或解释。这种周详的理解或解释如果获得足够的说服力,寻求在所说的行为场合中的正确行为方案的任务将有望完成这种应用伦理学如果完善,它的结构就清晰可见,理由的脉络就可以寻溯,并且自成系统。
然而,其他不论,对于这种应用方式,一个核心的问题在于,在正在发展的各个应用伦理学领域中,应用伦理学是否可能达到某种始终一贯的理解或解释,达到某种“一”,并基于这种惟一的理解或解释给出对所有应用伦理学问题的实践的正确解答?人们也许难免希望这样一种惟一的理解与解释,但是未必有希望获得它。此种怀疑的一个根据在于,同样的问题指向已经使一些哲学家尝试应用这种伦理学理论,而使另一些哲学家尝试应用其他某种理论的可能性。一种理论是否具有内在一致性和合理完备性,与它是否正确即是否是对伦理学疑难的正确回应这两者间,既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一种理论的内在一致性与合理完备性的契合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哲学家们的工作的逻辑性。这显然意味着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一种实际上不那么好的理论被“加工”得非常好。
也许,应用伦理学是否能达到某种“一”的问题,首先依赖于对这种“一”即统一性的理解它是否并不意味着一种应用伦理学要给出某种能直接地给出正确解答的理解或解释,而仅仅意味着“每个案例或问题都可能有一个适合它的正确解答”,不论这解答将是哪些或少数几种彼此很难分出高下的行为方案?可以说,前者是解释意义上的“一”,后者是形式的正确解释意义上的“一”。这两种“一”在约束强度上存在着差别是不言而喻的在具体的疑难方面,应用伦理学的帮助也许首先在于排除那些不可能正确的选择对它何以能够这样做的最终解释权,也许应当像罗尔斯在说明宪法民主***体的公共***治文化的理性时所做的那样,保留给各个理学体系。应用伦理学如果草率地对待这一问题,可能非但无助于它的解决,而且会由于简单化而使人们对它的理解受到歪曲。
七
(2)把一种或少数可能最有帮助的伦理学理论应用于某一个应用领域而不是其他领域的方式。
这种应用伦理学的目标稍微温和些。对于这种应用伦理学来说,一种伦理学理论的理解与解释,只在某个特定的领域中才能对疑难做出正确的回应,才具有可以企求于它的内在一致性和合理完备性。所以,这种应用伦理学努力把自己限制于某个特定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外不确定任何东西,尽管不排除它对于其他领域可能具有意义[7以这种方式建立的应用伦理学可能能够避开前者的一个可能的弱点:把某种或某些伦理学理论体系不适合地应用到某些其他领域所以,它如果是完善的,可能较前者有更为坚实的基础。
但是,与第一种应用方式的情形相似,每一种以这种方式运用伦理学理论的应用伦理学也会遭遇强劲的反对者。其他不论,从一种理论出发,显然既可以对一种行为、立场或***策以及事件提出赞同的论据,也可以对它提出反对的论据。深层的原因在于,每种伦理学理论都以某些确定的信念(意见),许多理论还以或多或少的不甚明确的直觉以及一些对伦理生活事实的观察所构成的复杂复合体作为前提在这个复合体中,有些信念、直觉和观察处于核心地位,有些则处于某种边缘地位而且,这些信念、直觉与观察都需要借助理解与解释而引申对于人类实践事务的意义所以,即使在一种理论传统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形:有的理解或解释系统可能更强调某些特定的信念、直觉和事实,有的理解或解释系统可能更强调其他一些信念、直觉和事实,它们之间仍然可能存在严重的对立。
八
(3)部分地应用伦理学理论的方式
以这种方式建立的应用伦理学,把某些伦理学理论的某些部分应用于所说的案例或问题,作为对某种行为、立场或***策的支持,而不是把一种伦理学理论体系应用于所有领域或某一领域的所有场合。这种应用伦理学理论的方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应用主体的性质,援引不同体系中的有关理论作为支持某种立场或***策主张的论据。所以,部分地应用伦理学理论的实践,自然地引向混合的伦理学理论应用方式在混合的应用方式中,对某种立场或***策主张的支持常常由不同论据构成这些论据是不同的伦理学体系的构成部分,每一个单独论据都是一种理解或解释,而它的周详解释又在那个体系自身,即在这个论据和同一理论的其他论据的相互关联之中。不过混合应用方式的各种论据,在所讨论的案例中,又共同构成对那种立场或***策主张的支持或反对。
所以,尽管具有灵活性的优点,部分地应用伦理学理论的方式却可能付出过大的代价首先,它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问题的一种策略性权宜性的解决它所诉诸的只是各个理解和解释系统中的“碎片”,它出于权宜的考虑拾取这些“碎片”。这些“碎片”因而失去了它们在各自原来系统中的联系,解释的效力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不能构成一个有效的理解或解释系统它们被简单地罗列在一起,像一个临时拼凑的“拼盘”。所以,它可能因此而丧失一种伦理学需要的内在的一致性与合理的完备性,更不消说达到两者的某种平衡其次,它对“我们”的地方性的处理偏向狭义性的极端与被应用的理论相同,只存在作为“碎片”的参照者“我们”。它仿佛同其他参照者失去了任何联系,以致很难找到从“这里”到“那里”、从“此时”到“彼时”、从“我们”到“他们”的任何过渡与联系“我们”成了非伦理的惟一存在者。
九
似乎不能因此就推断,任何应用伦理学都不能完成以具有某种内在一致性和合理完备性的方式寻求应用伦理学问题上的适合“我们”的正确解答的任务。因为,若把应用伦理学的统一性理解为“每个案例或问题都可能有一个适合它的正确解答”,应用伦理学中有一些体系就已经把“我们”向这个方向推进了。这至少表明,在某些领域,应用伦理学取得了进展。
在这三种应用伦理学理论的方式中,第一种方式的应用伦理学过于强调内在的一致性,而在一些重要的领域显得缺少说服力。第二种方式则过于重视对每一特殊领域和特殊问题做出完备的解答,而牺牲了其必需的内在的一致性。第二种方式看来较为适中,它不像第一种方式那样期求在所有应用领域都适用,并能够提供正确解答的惟一一种理解,也不像第三种方式那样,听任应用伦理学的解释由主要基于权宜考虑而拾取的各个解释系统的“碎片”构成但是,如已说过的,即使这种方式,也难免受到对立理论或同种理论传统中对立理解的攻击。
十
既然直接提供一种系统的伦理学理解或解释的应用伦理学一直不甚成功,解除应用伦理学的提出理解或解释的工作,使它在最能改进人类应对问题的能力方面取得进展并贡献于伦理学,是否是更好的选择?
应用伦理学也许的确不应当期求对人类实践事务提出理解或解释。这项工作如果保留给哲学和伦理学理论,也许于今天的人类有更大福利因为,对人类实践事务提出理解或解释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对实践事务的性质做全面的探究如果要求一种应用伦理学,在研究人类今天面对的案例与问题的同时进行这项工作,那将一方面使这项工作被草率地对待,一方面使应用伦理学不能专心从事它能最好地从事的工作伦理学理论上始终存在严重分歧这一事实不应当成为反对把这项工作保留给伦理学的理由。因为,如果不把提供惟一一种理解或解释视为伦理学的理论统一性的根本意义之所在,有些分歧的解释就有可能都是最终的合理解释的候选者。而且,尽管存在这样的分歧,伦理学理论一直都在加深对人类实践事务的性质的理解与解释尽管不同伦理学理论可能在一些应用案例和问题上引出不同的实践结论,但不应以此作为贬低伦理学理论、解除它的这项工作的理由因为,这些可能都属于相对于“我们”的正确解答,只是它们之间何者更好尚缺少参照者来确定在这方面,对辩法可以对澄清伦理学理论的不同推理的可靠程度有所帮助伦理学理论能够从应用研究的这种检验中汲取教益以修正自身,至少是一些有希望的伦理学一直在努力地这样伯做。
应用伦理学篇2
护理伦理学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敬畏生命的职业情怀。从古至今涌现了许多救死扶伤、医德高尚的护理工作者,特别是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的事迹更是令人感动。但在现实的医疗领域中,因为医务人员道德缺失引起的医疗纠纷大幅上升,医患、护患间的恶性冲突事件时有发生,甚至造成医疗事故,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在教学中,我们选用2012年在K2001次列车上嘴对嘴吸出脓痰救活老人的长乐市医院女护士和第39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我院名誉教授的感人事迹,同时选取反面案例对比教学,设置案例:3岁男性患儿,因误服5mL炉甘石洗剂到某医院急诊。急诊医生下医嘱让患儿口服25%硫酸镁20mL导泻,但将口服误写成静脉注射,***护士虽有疑问但仍执行了医嘱,致使患儿死于高血镁导致的呼吸***。通过正反两面案例的对比、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高尚的护理职业道德源自于对人生命的尊重。
2从案例中总结、推论出护理伦理的基本
理论每一个理论的形成都是实践的正确总结,必须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具备普遍意义或能反映事物共性的案例,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案例中发现、总结规律,并依此揭示出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在教授美德论的过程中,我们给学生列举了大量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哲学先贤以及他们的事迹。从老子、孔子、文天祥、岳飞到孙中山、,从亚里士多德、康德、休谟到美国总统华盛顿,在使学生感受伟大人物人格魅力的同时,体会到美德是什么以及美德论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让学生明白一切美好的品质都应该是美德的基本内涵,一切丑陋的东西都与美德背道而驰,进而进一步启发学生如何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具备美德的人。
3用案例阐释、说明护理伦理理论
理论是抽象的,但它是活生生现实的反映。我们在探讨、教授护理伦理学的理论时,辅以大量的医学案例,特别是用那些能给学生的心灵以震撼、能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深刻思考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并能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典型案例。例如在探讨安乐死这一问题时,我们列举了中国安乐死第一案以及事隔近18年后,当初要求为母亲实施安乐死的王某患胃癌并转移,向医院提出安乐死被拒绝,后王某在痛苦中病亡。组织学生讨论:(1)安乐死应该不应该被允许,它的意义何在;(2)安乐死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曲折,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该案例不仅使学生正确认识了安乐死,而且拓展了对生命论中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4让学生在案例中进行伦理体验并做出伦理判断
应用伦理学篇3
〔关键词〕TBL;药学伦理学;医学人文精神
1TBL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直以来,药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都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Learning,TBL)教学模式,是由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LarryMichaelsen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是以团队为基础,提倡进行课前预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团队讨论,以促进学生利用团队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把学生培养成终身学习者为目标的教学方法[2]。在TBL教学模式中,教师从传统的课堂主导地位转变为指导地位,学生需要组成团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TBL教学模式的基本过程是:课前给学生发自学要点-学生课外自学(个人***完成结合小组讨论)-课堂进行检测(由小组代表汇报结果)-教师精讲评价-学生完成-考核评分。TBL教学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先后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医学院校得到应用,绝大多数院校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3],成为目前最新的医学教育模式。在我国,TBL教学模式逐渐被医学教育所重视,如在解剖生理学、儿童保健学、社会医学等课程教学中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而在药学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方面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当前在大力培养药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本课题组探索将TBL教学模式应用到药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学中。
2TBL教学模式在药学伦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药学伦理学为我校药学专业选修课,共18学时,大二到大四的学生均可以选修。课题组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药学伦理学学科特点,尝试运用TBL教学模式,先安排10学时讲授药学伦理学相关的基本理论,然后安排4学时开展TBL教学,最后安排4学时由教师对学生掌握不透彻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并加入一些案例分析讨论。首先,TBL教学模式遵循的指导思想是化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进而深化对药学伦理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人文素养。其次,TBL的基础是团队,教师在给学生分组时尽可能使每个小组的平均学习能力趋于平衡。每组5~6人,兼顾年级、性别搭配。每个小组选出组长,由组长安排好具体分工,包括查找资料、撰写主题报告、制作PPT、现场汇报等。由于本课程选课人数是34人,最终分成了6个小组。再次,在TBL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学习目标,结合理论要点和时事热点,预先布置药学伦理相关主题,由小组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讨论学习。要求学生讨论前一定要先***思考,然后通过相互沟通和协作来达到教学环节的设定目的,并通过小组的总结得到提高。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将学习结果制作成幻灯片,并由小组代表进行课堂汇报。汇报中,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现场点评。教师也会根据小组汇报情况判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果感觉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或理解不够准确,则对知识点再进行针对性讲解。最终6个小组分别围绕“药物临床试验中存在的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问题”“安慰剂对照的伦理问题”“药品广告,你中招了吗?”“医药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廉价药短缺原因分析及医药企业的抉择”“医药代表与营销伦理问题”这6个主题进行讨论和汇报。汇报整体效果较好,学生们对教师理论课讲授过的基本知识又进行了深入挖掘,对理论课没时间讲授的一些观点也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进行小组学习评价。依据小组学习成果的创新性、报告分析的深度、幻灯片制作的精美度、课堂汇报的条理性、汇报人的风度、汇报时间的掌控度以及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情况对学生小组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并纳入期末总成绩。
3TBL教学模式的应用评价
课程结束时,教师在选课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了解学生们学习《药学伦理学》的收获,对于新的教学方法的感受以及对这门课提出的建议。选课的34名学生,最终有33名学生给出了反馈意见。学生们普遍反映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加强了辩证思考的能力,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药学伦理素养等。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教师自身的体会,教学团队认为,从实践效果来看,TBL教学模式在《药学伦理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
3.1TBL教学模式的优势
3.1.1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008年9月***和原卫生部就曾指出,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4]。在TBL教学过程中,课堂学习延伸到了课外,学生需要花费大量课余时间去阅读药学伦理学的教材,查找相关主题的学术文章,思考和分析药学伦理学的热点话题,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这样的学习过程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讨论的机会,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调动与发挥。3.1.2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TBL教学过程提倡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在教师预先拟定的几个主题范围内,结合专业知识、个人兴趣等自行拟定更为确切的研讨题目。通过课前自学、查阅资料、研讨与交流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学生要学会将各方面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归纳、总结并得出结论,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判断药学伦理学难题的能力。此外,学生要把研究结果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在课堂上汇报,汇报结束还需要回答其他组同学的提问,这样可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课堂表达及辩论能力。3.1.3提高学生看待问题的全面性。在进行团队合作学习前,每个学生需要自己先去搜索相关资料,这样可以对课程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准备小组汇报的时候,组员们围绕讨论的话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每个学生都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使得思考和讨论不断深入,并且观点更加完善。学生反馈教学评价时普遍认为,对于像药学伦理学这样的课程,团队合作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如果没有学生之间的深入探讨,可能就不会全面看待分析一个问题。学生之间观点的碰撞会激发大家的灵感,可以集思广益。这样学习的效果比纯粹的课堂听讲效果更好。3.1.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TBL教学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自学和互学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集体学习中,小组成员围绕选定的主题,分工合作,分享各自搜集到的资料,积极沟通,相互配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研讨结果是个人思维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学生反馈教学评价时表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不可避免地也会产生分歧,这也让学生们学习到如何处理分歧,并最终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收获了专业的知识,更是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不仅使组内学生间的沟通更便捷,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快速,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学习氛围更加浓厚。3.1.5培养学生伦理素养,养成医学人文精神。学生伦理素质的培养在道德教育中具有基础的地位和作用,只有通过药学伦理认识、伦理情感和伦理行为三位一体的相互作用才能逐步形成药学伦理素养。在药学伦理学课程中开展TBL教学模式,能够有机地让学生将药学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深刻反思中,在课堂讨论和辩论中,在教师的交流中逐渐养成医学人文精神。有学生反馈教学评价时表示,通过对伦理主题的分析与讨论,加深了对伦理原则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在未来的药学实践中更好地践行药学伦理准则。3.1.6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在TBL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和协助者[5]。教师对教学内容及其背景资料的掌握程度、对课堂讨论的掌控和引导能力都直接影响TBL教学的开展。在TBL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更加频繁,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和深化理解药学伦理学的相关知识,将枯燥抽象的药学伦理主题鲜活化,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3.2TBL教学模式的不足
3.2.1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在TBL教学中,学生对于专门探讨的伦理主题认识和理解会比较深入,对于同伦理主题相关的知识点也会掌握的比较全面。但是这种模式下,教师讲授的时间和课程内容含量要少于传统授课,受课程时间限制也不可能像传统授课模式那样对所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得讲解。在学生反馈的教学评价中,提出教师讲授的基本理论知识不够系统。3.2.2团队合作学习效果会受到组员学习态度的影响。在反馈教学效果时,有学生提到团队合作学习效果会受到组员学习态度的影响。如果组员各自完成任务及时,学习效率则很高,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但如果有组员拖沓,就会有互相推脱的现象,效果就不如个人学习好。并且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积极性不够高,存在以个别学生为主,其他学生旁观应付的现象;在课堂汇报的问答环节也存在少部分学生认真思考参与讨论,大部分学生只是听听汇报而已。
4建议与展望
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化应用型人才[6]。在《药学伦理学》教学中采用TBL教学法,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药学伦理学》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伦理技能,使学生从课程中获得更大收益;另一方面,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氛围,同时也可以保持教师的教学热情。因此,作为对现有教学方法的一种补充和优化,TBL教学模式值得推广。为了进一步提升TBL模式在《药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
4.1在TBL教学过程中,通过其他可能方式弥补其固有不足
在TBL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课的课时安排比传统讲授要少,为了弥补理论知识系统性不足的缺陷,要求教师要重新设计教学大纲,在有限的课时里尽量保证理论知识的系统完整性,同时可以把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单独做成课件或者录制好教学视频发给学生自学。也可以推荐一些药学伦理学的课外读物作为补充材料让学生阅读。
4.2合理分组,确保全员参与度
合理分组是TBL教学实施的前提。教师在课前要将选课同学进行合理分组,既要保证每个同学的个人学习,又要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密切配合。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性别、年级、成绩等因素,尽可能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另一方面也可以适当考虑学生之间的关系,尽量减少影响团队凝聚力的因素。此外,也可以改革考核方式,把个人对小组的贡献度和课堂讨论参与度加入到考核指标,促使小组成员都能够积极配合,主动参与,这样才能保证TBL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并取得全员学习的效果。
应用伦理学篇4
从狭义上讲,应用伦理学专指上述广义应用伦理学双重含义中的第二层含义,即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才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作为民主时代的道德理论,应用伦理学的任务在于分析现实社会中不同分支领域里出现的重大问题的伦理维度,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建构为这些问题所引发的道德悖论的解决创造一种对话的平台,从而为赢得相应的社会共识提供伦理上的理论支持,同时也力求使道德决断在一种严密的集体性的理性决策程序中获得质量保障。一句话,应用伦理学的目的就在于探讨如何使道德要求通过社会整体的行为规则与行为程序得以实现。本文所要探讨的应用伦理学,即是指狭义应用伦理学。也就是说,它将职业道德排除在自己的研究视域之外。
总之,当代应用伦理学与职业道德在研究范围上有着密切的关联。但严格说来,应用伦理学不将职业道德能够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而是视职业道德为一种理所当然的预设或前提。当然,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成果,反过来肯定又会为职业道德内容的发展、完善与精确化做出重要的贡献。
本文认为,与传统伦理学相比,应用伦理学体系中道德规范的生成方式与基本内涵,该伦理学的价值取向、权衡模式与实践功能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应用伦理学将民主对话、民主协商的观念与方法引进伦理学,因而它己成为民主时代公民社会的道德理论与实践,是伦理学本身的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体现。
一、应用伦理学的产生及其出发点
众所周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生活的变迁,在当代西方哲学界,应用伦理学己成为一门发展最为迅速、最具生命力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新的重要生长点。应用伦理学的勃兴,从根本上说是在社会的现实需求的推动下发生的,具体而言是为了回应社会中所出现的各种亟待解答的以道德冲突为特征的前沿性问题提出的挑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的社会公众开始自发地思考和讨论伦理道德问题,这并非是因为人们忽然对理论产生了兴趣,而是因为实践问题的新颖性所使然。在科技赋予人类的全新的行为可能性及这种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的威胁面前,人们一下子丧失了方向:往后看,传统的宗教、艺术观念在提供行为指南方面己经无能为力;往前看,相应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法律、法规尚未建立。于是,伦理学成了公众热忱关注的焦点,人们将哲学真诚地看成是一种以解决定位之危机为目标的智慧的反思艺术。
由此可见,社会公众对伦理的需求是与大量的伦理冲突、伦理悖论的出现密切相关的。解决伦理悖论与冲突的传统方式是向古代圣哲的智慧请教。然而在今天,情况就不像过去那么简单了,原因有三:一是今天人们所遇到的伦理问题大体上都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问题的新颖性远远超出了经典作家们的理论视野。二是在民主时代里,人们不习惯惟上是从的思维方式。对民众自主意志的尊重以及民众在长期的自主文化中所形成的一种自信意识是一个公民社会的基本特点。三是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公众的道德观念各不相同。面对道德冲突,没有任何一种伦理学理论或价值观念有权宣称自己是惟一正确的指导原则,没有哪位个人、哪个团体、哪个群体可以断言自己把持着朝向道德真理的惟一通道。
因此,为了解决伦理冲突,在民众中间能够形成共识、达成一致的首先不是某种具体的立场、某种具体的观念,而是一个中立的程序一交往对话,共识首先只能是关涉规范与价值之多元性的处置程序,共识只能是在程序问题上才是可能的、有意义的。这样一种“中立的”程序上的共识的优势就在于:一方面它尊重并认可每位个体或族群拥有自己的道德信念、按照自己有关“好的生活”的观念理解和安排自己生命征程的自由。也就是说,它允许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有关好的生活的各种不同的方案可以并列共存,互不侵扰。另一方面,它又能够使各种不同的理念在一个共同的客观的道德视点上得到审视,从而为道德观念冲突的解决开辟一条出路。因而,程序共识在多元化社会中构成了当代伦理学的基础。
应用伦理学的出现使我们刷新了对道德的生成方式的传统理解,即道德准则与规范的产生不再是沿着自上而下的进路,而相反的是自下而上。这一巨大变革要归功于我们所处的公民社会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公民权利与价值的凸现导致了公民的共识与赞同之概念在***治领域中***治行为的合法性问题上拥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治哲学必须反思:在一个人人自由、平等的环境中,社会的约束性力量如何才能赢得合法性论证?把这一疑问推置伦理学领域则道德哲学就要询问:在每个人的道德主体的地位得到认可的条件下,道德规范在主体间的约束力怎样才能赢得辩护?从***治哲学被移植到道德哲学领域并且己经成为应用伦理学的理论基石的共识理论,将古典***治学中的契约主义向前推进了一步,它的回答是:所有外在于当事人的所谓道德有效性的根基都是非法的,任何一种人类所无法支配的道德规范之主管都是虚构的;所有的道德约束力均归溯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自愿协约,道德是当事人建构的结果,当事人本身拥有作为道德的创造者的地位。
二、应用伦理学体现的道德权衡机制
于是,在应用伦理学的视野中,道德冲突的解决就并非来自于哲学家个人的学术探讨,并非凭借个人简单的道德直觉与洞见,而是来源于不同学科的专家、代表着不同利益的当事人,经过缜密的思考、周详的权衡与反复的协商所形成的共识。道德问题的权衡与决断不应只是个人的私事,而是要依靠集体(如伦理委员会)的智慧,要诉诸一种复杂的理性的权衡机制,才有可能最终形成摆脱了个人偶然性与随意性的明智合理的答案。而一旦进入集体决策的程序,则论证就不可能仅仅依赖一两个前提或原则,而是应依赖许许多多的原则与权衡因素,论证就存在于一种对不同因素的相互协调之中,存在于这些不同要素的共同作用之中。所谓诸多因素,一方面是指不同的伦理范式一如康德的理性伦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边沁的功利主义、叔本华的同情伦理、哈特曼的价值伦理、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忧那思的责任原则、马伽利特的尊重原则、格特(BernardGert)的“不伤害”原则等等,另一方面是指社会中通过不同的群体所体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利益要求。
论证就在于对这些不同的理论范式及事实因素进行综合性、整体性的考察分析,仔细地权衡各种得失利弊,从而求得一种作为最为合理答案的、且是体现了某种社会共识的道德判断。由此可见,道德共识不是指意见的偶然堆积,而是指伦理委员会成员们通过努力对不同的立场与观点进行协调,从各自差异的观点中融合而成的一种相参(kohaer-ent)的、为委员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的结论。一句话,道德共识是从数量有限的伦理委员会成员的互动过程中做出的慎重的道德考量的结果,是一种能动的共识,在道德质量上绝对优先于相对***的个体的随机回答的总和,即静止的共识。
在一个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里,似乎必须放弃建立一种能够涵盖所有的问题且所有的个体及集团均能无条件认可的共识的努力。道德共识是一种妥协的产物,在最好的情况下,它能够为委员会中所有成员所认可。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只能是委员会中多数人的共识。最不幸的情况就是通过理性论证的方式也仍然达不成共识,得不到一个妥协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依靠最低限度的程序上的共识一诉诸表决且多数决定。尽管表决从本质上讲是违背自主理念的,但这种极端的情况或处置方式,却是人们以和平的手段而不是以暴力的手段摆脱道德困境、寻求问题解决的惟一途径,也是民主时代以民主方式应对冲突与纷争的惟一途径。
值得指出的是,在道德共识的建构过程中,除了不同的伦理范式和从这些范式中提炼出的主导的道德原则以及参与交谈的伦理委员会成员背后代表的不同族群利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之外,伦理委员会成员原有的社会共识的状态,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社会共识是道德共识形成的社会背景要素。如上所述,伦理委员会建构道德共识的过程,是一个在理性论辩中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缜密权衡的过程。这样做出来的结论自然就明显优于社会公众中随意的、受情感左右的意见的堆积。由于道德共识取决于建构程序,因此,体现着道德共识的协商结果就不是先定的,谁也无法确知它的内容。但道德共识毕竟是由伦理委员会的成员建构的,而伦理委员会的成员从本质上讲仍然是广大的社会公众的代表,他们的价值判断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取决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的现实性,取决于他们所属于的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取决于某个历史时代中由绝大多数人所共享的一般的价值观,即社会的基本信念。韦尔曼(CarlWellman)称这一社会的基本信念为公共道德。公共道德是一种被相对地普遍分享的道德,没有公共道德,便不会有道德共识。
特别是在当某一事项触及当前活着的人的根本利益与未来人的利益之间的矛盾,且这一矛盾己经尖锐到难以调和(如堕胎)、必须做出非此即彼的抉择之时,公共道德从时空上由近及远的价值取向就要体现出来。也就是说,人们根据公共道德的要求,就会采取当前活着的人的利益要优于未来人的利益(就***性克隆而言,就堕胎问题而言所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西欧国家都逐渐放开了对堕胎的限制)、人类的利益要优于动物的利益(就动物实验而言)、本族群的利益要优于外族群的利益(就移民***策而言)的立场与态度。这一公共道德的存在现象并不违背多元化社会中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相互区别与相互竞争的客观***景。多元文化的社会是自由民主的社会,但自由主义本身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最能体现与保障的就是自决权的价值。伦理委员会都是由具有自主能力的成人组成的,只有他们才可以做出决定,只有他们才有权做出决断,因此,成人的自主的意向、自主的决定自然就会对道德共识的性质产生重大的影响。
这样,应用伦理学体现的道德权衡机制也使我们刷新了对哲学家地位与作用的传统理解。因为这一机制决定了哲学家在研究探讨及商议的过程中,必须放弃自己具备着导向正确的道德判断的直接通道的观念,相反地,他(她)要认真听取其他专业人士的建议,并且一如果是作为伦理委员会的成员的话一要有妥协的意识。这种机制还决定了哲学家与其他专家一起研究商议后所达到的共识并不一定体现着某种绝对的正确,而或许仅仅是一种相对的合理。它或许并不像传统伦理学所要求的那样能够使问题得到一揽子解决,但又不是那种类似于在上帝与魔鬼之间进行选择的非此即彼的决断,而是可以达到问题的某种近似的解决,是一种将不利因素减至最低限度的最好的可能。当然,在遇到不可调和的道德悖论,即必须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之时,哲学家在汲取了拥有着不同知识背景的其他专家的建议之后,经过周密的权衡,最终只能做出放弃或牺牲一方利益或一种道德原则的决断,但是他(她)所提出的理由相对而言应当是具有最强说服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说传统的伦理学意味着一种靠自己的力量即可解决所有问题的强的道德理论的话,那么上述的这种伦理学可以说是一种弱的道德理论。
三、应用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与基本原则
如果说传统伦理学中的主要范畴是“善”,那么当代应用伦理学则更重视“不伤害”、“自主”、“公正”、“责任”、“尊严”等基本范畴,而这些范畴并不是应用伦理学家们心血来潮杜撰的结果,而是对当代应用伦理学所涉及的重大实践问题之基本性质的某种哲学概括。例如,有关基因工程、堕胎与安乐死的伦理论争体现了“不伤害”与“自主”范畴;有关科技时代的责任伦理的论争体现了“责任”范畴;有关人的尊严、族群的尊严及文化多元主义的论争体现了“尊严”、“不伤害”与“自主”范畴;有关生态伦理、世界伦理(普遍伦理)及国际伦理的论争则体现了“公正”范畴。基于这些不同的范畴所体现的价值规范在某些情况下发生冲突的情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把“不伤害”范畴看成是应用伦理学价值规范体系的基础,是应用伦理学的主导理念,是在最大的范围之内拥有最广泛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最核心的价值原则,它作为应用伦理学理论体系的一种“硬梭’,不仅使诸如“自主‘责任”、“尊严”和“公正”等基本范畴的价值诉求与取向得到了展示,而且使当代应用伦理学的整体精神也都得到了体现。这一整体精神就在于:应用伦理学为社会所提供的不是一种抽象的说教功能,而仅仅是一种保护的功能。
与传统伦理学的主导诉求不同,应用伦理学的任务从根本上说并不在于寻求某种作为绝对知识的、可以解释一切的终极的道德真理体系,而在于对现存的不同立场进行调节从而达成共识或最终的无可争辩的基本原则。这一最终的无可争辩的基本原则就是自由、民主和保障人权。只要重温一下当代世界应用伦理学关于各个重大前沿性问题的讨论,我们就会发现所有的课题都是围绕着维护人权这个核心展开的:最近几十年来在国际上兴起的应用伦理学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是民主时代的道德理论,它将作为程序共识的基础的自主原则,也就是尊重人的自我选择的权利的原则看成是全部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基因伦理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如何从个体的角度防止任意的外来决定对未来人类自主权的侵害;生态伦理、科技时代的责任伦理的提出,目的在于从整体上为未来人类的生存权、发展权、幸福权提供保障;“尊严的***治”及“世界伦理’则将对现实社会中的族群之尊严与权益的尊重,归根到底对个体的尊严及权益的尊重看成是全球化时代的一项新的绝对命令。
总而言之,当代应用伦理学的前沿性课题的实质就在于确立尊重人权的原则,普及尊重人权的原则,协调不同族群之间、当代人与未来人之间在权益上的矛盾与冲突。另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自由、民主和保障人权这几个支柱性的主导的价值观念并不是某些伦理权威先天预设或独断规定的,而是人们坚持应用伦理学本身体现的道德权衡程序的必然结果。
大的崩溃。社会生活就是在这样一种能动的机制的作用下呈现出一种平稳的状态。无论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目标以及自己的生命价值拥有着怎样不同的解读,但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进程的机制本身是成熟的、稳定的,这要归功于其不断面临矛盾又不断使之得以化解的完善的、生机勃勃的自我修复的能力。
五、应用伦理学:民主时代的道德理论与实践
综上所述,应用伦理学所体现的并不是一种个人性的决策行为,而是一种集体性的决策程序,它要求调动全社会的智慧通过协商和讨论对道德冲突的各种层面及因素进行周密的权衡,从而求得理性论证基础上的道德共识。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任何涉及当事人的决断都应体现当事人的意志,任何复杂的伦理道德问题都是公开的道德交谈的对象。就此而言,应用伦理学所倡导的道德上的共识理论,可以理解为是民主原则向伦理学的一种推广。应用伦理学可以看成是民主时代的道德理论,它体现了民主原则在伦理学中的应用,是一种历史上崭新的公民社会的活动,是公民社会中的一种文化发明。
应用伦理学篇5
关键词:营销伦理学;煤炭企业;应用
一、企业营销伦理缺失现状分析
当前企业营销伦理建设的滞后,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较晚,市场还不够规范,企业也还未走向成熟等原因造成的。道德现象的日渐增多,企业营销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奇,有些企业道德意识低下,企业营销理论尚不被他们接纳,这些企业对在经济活动中出现的一系列伦理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往往较多地强调产值和利润,却忽视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其现状突出表现在:企业对外侵害消费者利益对内侵占员工利益的事件经常发生;对企业的各种投诉日益增多;企业虚列成本、伪造账目、偷漏税现象普遍;产品的虚假宣传,用降低交易透明度等手段来谋取企业的一时局部私利,忽视社会利益;还有些企业自身利益至上,野蛮式掠夺性开发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环境非伦理行为现象严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意识淡薄。
不可置疑,作为企业营销的主要目的是为获得利益最大化,但是获得利益最大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去违背法律,违背有关最基本的企业营销伦理准则——即:维护社会和消费者的长远利益,以推动社会进步、创建和谐社会。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尚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很多方面留有纰漏被一些利益至上的企业营销者所利用,与传统的“以义谋利,利义共存”的传统经商理念发生对立或矛盾。
(一)社会文化环境及企业文化的影响
与社会文化相比,企业文化对企业营销伦理的影响更为直接。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营销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而我国现在的大部分企业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上西方文化思潮的导入和冲击,使一些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发生偏移,导致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背景下,单纯追求以企业自身的利益为唯一标准,这样的企业营销道德水准是绝不会高的,在参与市场活动中表现出营销不伦理行为在所难免。
(二)经济体制及市场因素的影响
市场因素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发育的程度及市场供求状况的市场趋势。煤炭市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始终没有彻底完成,包括定价权、合同签订等方面还存在着计划经济状态下的后遗症。市场因素的优化,为企业营销伦理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反之,如果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不健全,等价交换与公平竞争原则被扭曲,市场就会缺乏良性竞争。加快经济体制建设,完善市场体系整改不容忽视。
(三)***府监控不力及***策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治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一些***府部门的***机构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制过程中,形成有法不依、***不严的状况。地方***府或者为了自己的***绩,推行地方保护主义***策,或对企业造成的社会损害行为的麻木与不作为,助长了一些企业的违法、违反伦理经营。此外,我国的***策法规尚不健全,***策上有许多纰漏,法律上还有不少盲点这是导致企业营销伦理失范现象产生的主要基础。
(四)企业的短期行为及竞争意识的偏移
当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的经营充满着风险。由于企业缺乏一个可指导其发展的长期战略,导致企业出现了短期行为。一些短期利益诱导企业片面追求当期利润最大化,采用一系列非伦理的手段竞争,如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掺杂使假、冒用其它大煤矿企业的品牌等等不伦理行为。漠视甚至损害社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二、煤炭企业营销伦理问题的防范对策
我国的企业结构和性质比较复杂,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形成不同的企业伦理层次。但是,无论是何种性质的企业,都是同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平等主体,其经营行为必须既要服从市场规律,又要遵从社会伦理准则;即享有一定的权利,又有承担一定的义务和伦理的责任;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又要兼顾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切实处理好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具体而言,企业营销伦理问题的防范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重加强:
(一)加强企业自身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涵盖范围很大,拿我们现在的开滦来说:企业形象建设,本质安全人管理,人文关怀,准***事化管理,ISO质量认证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简单说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企业的品牌建设,企业的特质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在为经济建设铺路,为经济建设护航。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开滦品牌在大众心理的认知度,增强企业内部活力,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自我约束力。从合同的定制、履行、售后服务等各方面都自发遵从社会伦理的约束。
(二)秩序井然的社会环境
通过宣传教育形成关注企业营销伦理的社会氛围,企业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经营,需要一个规则清晰、秩序井然的社会大环境, 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诚实守信、公正公平、尊重他人、成为每一公民的道德取向和行为准则。企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把消费者长远利益和社会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考虑,从而形成全民注重企业营销伦理的社会氛围。
(三)强化行业监督
行业协会是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组织,由于个别企业的非道德营销行为会损害全行业的商业信誉和利益, 行业协会能针对本行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道德准则以及对非道德营销行为的处罚规则,起到强化行业监督,规范全行业的营销行为,维护全行业的利益作用。因此,强化行业监督的作用不可忽视。
(四)增强新闻监督作用
增强企业营销活动中的新闻监督作用,新闻监督的特点是非功利性、影响大、制约性强。用现代大众媒介对企业道德行为进行评议造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唤起民众注意,引起国家***部门的关注,增加这类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投机成本”,通过舆论的力量制约企业营销不伦理行为,使其回到道德营销的规范上来。
(五)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消费者应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消费观念的影响,从维护社会及自身利益出发,拒绝购买和使用假冒伪劣产品及污染环境的产品,反对一切不良营销活动及行为。强化消费伦理意识,消费者在市场交易中同样需要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消费者的整体素质和伦理水准,直接影响企业营销方式的选择和效果。
应用伦理学篇6
【关键词】医学伦理;医学模拟教育;应用
中***分类号:R-052
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伦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的道德问题的一门学问。是运用一般伦理学的原理在医疗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医学伦理以生命为中心,以道德为重心,反应社会对医学的要求,患者至上,生命至上。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学伦理已经发展成以医患关系为核心的社会性事业。
一 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朝着整体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医学问题依然问题重重。主要表现在:
1.1 实践和伦理道德要求的矛盾
实践出真知,医学强调实践。一个真正的医生,需要亲自处理无数的病例才能成长起来。但是以病人为实践对象的教学方式,明显的违反了伦理道德的要求。以病人为实践对象,虽然对于学生来说,有助于为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累积经验,但是病人本身身处病痛的折磨之中,在被“实践”的时候,往往因为需要而被反复检查,这给病人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1.2 临床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重视医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脱节。但是医生的职业要求强调实际操作,再加上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临床综合技能实践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学校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临床医生是为了让病人能够早日远离病痛折磨,康复出院。但在学生临床实践中,如果要配合教学任务,用真实的病患作为考核学生的办法,常常得不到患者的同意,临床教育资源短缺。
二 医学伦理教学的要求和途径
2.1 医学伦理教育的要求
医学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都是人类,这就要做到重视病人的要求。无论是否有益于患者的健康,医生只有告知患者***方案的权利,没有替患者做出选择的权利。患者有权替自己做主,选择***方案,无论他做出的选择正确与否,医生只有规劝的权利,没有更改的权利。患者的个人权利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和体现。不论何时,道德都是判断一个人是否高尚的唯一标准。医生的职业性质特殊,对道德的要求也比其他行业要严格。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价值取向逐渐多元化,有些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缺失,利用病患的痛苦大发横财。收取红包,乱开药方,功利主义抬头,对待病患态度冷漠,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所以医学伦理教育也要求医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面对病人,医生要态度和蔼。仔细询问患者的身体情况,认真倾听患者的问题,面对患者的疑问,要进行详细的解答。对于态度不好的病患,也应给予理解。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医生赢得病患尊重和信任,改善医患关系的基本条件。
2.2 医学伦理教育的途径
加强医学伦理的系统教育,重视人文素质的养成。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道德的教育和医学伦理的教育。对于在职的医生,医学的伦理教育应该结合医院工作的实际情况,从人文精神和法律出发,结合身边的实例,向医生灌输医学伦理的教育,提高医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树立医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开始逐渐强调对人的尊重。现在的医学不仅是一门自然科学,还是一门社会科学。医患关系的和谐,离不开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通过对医务人员人文素质的提高,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和良好的***氛围。尊重病患,关爱病患。
三 医学伦理在医学模拟教育中的应用
医学模拟教育是利用模拟技术模拟病人和临床情景,是模拟教学在医药学或临床医学的应用扩展。医学模拟教育是将医学伦理贯穿以医学教育中的体现。
3.1 增加学生和患者之间的接触,养成关心患者的良好习惯
医学模拟教育可以增加学生和患者之间的接触,让学生积累和患者接触的经验,加强学生和病患之间沟通的能力,学会处理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现在已将成为医疗问题中的而一个大问题,医患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已经成为迫不及待的事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已经成为医生不必可少的条件之一。可以通过强化临床模拟,增加临床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和医患沟通的能力,掌握和病患交流的技巧,把医学伦理学的知识很好的应用在实践当中,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关心病人、爱护病人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医德。
3.2 医学模拟教育可以避免医学伦理问题,促进医患关系
医生的职业比较敏感。在***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患者的隐私。比如妇科或者泌尿科,由于在***过程中需要暴露患者的隐私部位,患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敏感和羞耻,自尊心过分强烈,稍有不慎,医护人员就会发生隐私纠纷。在医学模拟教育中,可以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医学道德观,也可养成保护患者隐私的习惯。在模拟教育中,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对疾病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形象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伦理问题的认知和处理能力,促进了医患关系。
通过医学模拟教育和医学伦理学的相结合,加快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过程,有利于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符合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和科学教育紧密结合的思想,有利于临床医生的专业培养,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 郭***,程牛亮,王斌全.以临床教学模拟医院为平台,实施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625—629.
[2] 黄成华.创新性教学在医学伦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48—450.
应用伦理学篇7
关键词: 中国梦教育 伦理学课堂 研讨式教学
中国梦点燃了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梦想。实现中国梦,主要在青年一代;大学生又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因此,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在于大学生。
伦理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提高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基本途径。伦理学课程中,与中国梦教育相关的内容很多,如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的教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五爱”规范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等。
当前在中国梦教育内容还不能大规模进教材的情况下,积极探讨如何在伦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中国梦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让中国梦教育先“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高校广大伦理学一线教师可以说责无旁贷。
一、结合中国梦教育,合理地处理教材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课程中,与中国梦教育相关的内容很多。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五爱”规范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处理“五爱”规范的教材内容时,在备课、设置教案和课堂教学等环节要体现中国梦教育的内容和精神实质。
中国梦是国家梦。“爱祖国”就要爱自己的国家,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努力学习,贡献力量,早日实现国家富强。
中国梦是民族梦。“爱人民”就要爱每一个骨肉同胞,坚定人民立场,服务人民,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体国人共同努力。
中国梦是强国梦、复兴梦。“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规范很好地体现了这个内容。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全体中国人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离不开全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国梦的实现更离不开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教师处理教材时,如备课、设置教案、课堂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结合中国梦的教育灵活处理这部分教学内容,使中国梦教育和“五爱”规范内容教学两不相误、相得益彰。
二、结合中国梦教育,进行研讨式课堂教学
中国梦教育能否落到实处,不仅在于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和途径。我在参考各种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和伦理学课程特点,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进行研讨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
研讨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师生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我在伦理学课堂结合中国梦教育进行的研讨式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1.教师根据伦理学课程具体的教学内容,布置3~5个与中国梦相关的选题给学生;
2.学生根据选题,***查找与中国梦教育和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
3.分组充分讨论,小组达成共识;
4.课堂研讨,这是关键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各小组可以交锋,甚至激烈辩论;
5.最后教师总结点评,凸显教师主导性的环节。
教师就课堂的研讨-交锋-辩论,肯定各方合理观点,并指出不足之处,予以提高。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研讨式教学法可以避免教师满堂灌和学生缺乏问题而学习的弊端,激起学生的“缄默知识”,使学生在研讨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想法,丰富学生的学***历,更新知识结构,也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要求。
三、结合中国梦教育,进行课堂主题演讲
选择与中国梦教育结合紧密的教学内容,比如“五爱”道德规范教育等,在研讨式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安排1-2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登台演讲。选5-7个学生代表当评委,最后综合得分评出一、二、三等奖。根据学生演讲具体实际,教师进行综合点评,指导提高。
课堂主题演讲具体操作如下:
演讲内容:请选择课本第三章第二节“五爱”道德规范内容,结合中国梦教育,联系社会热点进行演讲,题目自拟。
演讲形式:提前报名,根据报名情况最后确定5-10人参加演讲。
演讲时间:每人5-8分钟。
奖励形式:奖励平时成绩分,有条件的可考虑适当物质奖励。
注意事项:普通话演讲;可带手抄笔记或资料,但不能完全低头念稿;评分标准在教师指导和监督下由评委自由把握,但须统一。
四、结合中国梦教育,布置课外作业,撰写小论文
通过研讨式教学,通过课堂演讲,在学生理解基础上适当布置课外作业,撰写中国梦小论文,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进一步巩固提高,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和加深对中国梦教育的理解。可以在全班范围进行,学生写完后交给教师检查并打分,作为平时作业依据,优秀的甚至可以指导其在刊物上推荐发表。
五、结合实际,进行中国梦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
中国梦教育最终要见诸学生的行为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去领悟、去提高。
中国梦是爱国梦。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祖国的山山水水,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和名誉,树立祖国利益至上、国家利益至上观念,维护祖国安全,保卫祖国,自觉践行“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行为规范。
中国梦是民族梦。教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爱父母、爱亲人、爱朋友、爱同学、爱陌生人、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学生明白,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全体国人的共同努力,要把我们的爱,凝聚成全体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进的持久力量。
中国梦是强国梦、复兴梦。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身体力行的公益劳动、社区劳动;观看爱国影片、纪录片等,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技本领,不断坚定其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梦教育在伦理学课堂中的实际应用远不止以上几种,每个教师都可以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选择合适的实现路径进行操作。
参考文献:
[1]李春秋,主编.新编伦理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2]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
[3]倪愫襄.伦理学导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0.
应用伦理学篇8
电视调解既是一种新兴媒介样态,也是一种现实的ADR《AlternativeD}sPuteResolution的缩写,意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或可选择性的纠纷解决机制)。在法学研究的传统上,大众传媒极少被作为替代纠纷解决机构和主体纳入主流的视野,而新闻传播学界一般从介入式报道、民生新闻或情感类谈话节目形态来考察电视调解。 时下,为何电视调解节目如此风行?电视调解节目能解决纠纷吗?如何解读电视媒体介入纠纷解决的意义?电视调解纠纷的合法性如何?凡此种种,期待我们打破学科壁垒,从传播学、法学和伦理学的多重视角予以跨学科的关照和考量。 一、电视AOR的样态与结构 电视AOR首先是一种电视节目样态,它是一种以电视的新闻与戏剧范式架构对纠纷解决过程的再现,因此与其他AOR样态迥然有异。从运作上看,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电视立制作,另一种是媒体与***府联手打造。 这类节目以电视的范式试***模拟庭审调查的某些表征,纠纷当事人和证人被约请到节目现场,陈述各自的诉求和理由,相互论辩,辅之以外景拍摄叙述纠纷,媒介则直接充当纠纷当事人的调解人和仲裁人,通过劝导、发问等方式解决纠纷。如沈阳电视台的《约见当事人》,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等栏目。与传统关注公共利益的舆论监督节目不同,争讼当事人对节目的参与是自愿的。节目在题材选择上的重要特征,一是通常都涉及个人隐私信息,关注于当事人之间的情感纠纷、财产争议、当事人的隐私性事件等;二是强调事件的故事性和戏剧化冲突;三是从主题上看,多数集中在性、女人、金钱等隐私性母题上,存在着过分强调节目的娱乐性,展示冲突有余、法理分析不足的缺陷。 从节目价值取向和叙事形态上看,主要有:一是纠纷当事人主动主导型,节目旨在展现戏剧冲突,调解人及节目对当事人行为的价值评判倒在其次;二是现实调解复制再现型,电视作为传播媒介主体对纠纷调解的介入较少;三是心理咨询、法律咨询、道德评判复合型。电视调解的结构与作为现实AOR纠纷解决的调解结构在形式上十分相似,但其实质上有很大不同。在现实的调解场景中,调解的结构由双方当事人和调解人形成的三角形构造,调解人充当纠纷叙事的引导者和控制者;调解的传播过程发生在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与调解人之间,传播的目的是使纠纷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 然而,作为电视节目被展示的调解场景则体现为双重三角形构造,电视调解人(主持人)与当事人之间形成一个显像的三角形关系;同时,作为公众舆论主体的电视观众与当事人之间又形成一个隐形的三角形关系;电视调解人(主持人)意***劝服的对象不仅是演播现场的纠纷当事人,同时还要按照电视的范式实现它对公众的传播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尽管电视调解行为与媒介传播行为整合到一起,然而,这丝毫不能改变电视调解行为的媒介传播行为主旨,也因之作为电视调解节目结构性要素的主持人(调解人)和纠纷当事人的行为驱力与现实调解有很大不同。 电视调解中的主持人(调解人)所面对的受众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纠纷的当事人,另一方面是电视观众,而纠纷当事人既是当事人又是道德剧场中被观看与评价的演员,受到节目演播间时空条件的限制和电视节目制作范式的要求,很多调解技术比如分头调解以及不公开调解等等都无法应用,因此,注定这种调解是不充分的,调解作为一种高度技术化的工作成为一种媒介化、戏剧化的展示;在电视调解中,现实调解人的角色被主持人、场外观众分化了,现场外的电视观众以及幕后电视编导作为隐形的影子裁判者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作为调解节目结构性要素的主持人(调解人)和纠纷当事人。 但是,也应当注意到电视调解节目,相对于严格的司法程序而言,比较灵活,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事人对纠纷解决的自主性、公开性、选择性、平等性等正当程序价值的诉求。 如果说司法界对于纠纷的多元化解决的热衷不仅仅是对和谐社会建构的***治呼应,而且是司法内在目的的诉求的话,电视AOR出现的背后推手则是媒介逻辑和***治传播逻辑;正是在媒介生态环境下电视媒体主体的利益诉求,受众背后所代表的市场经济利益诉求、社会道德心理诉求以及作为节目信息源的***府有关部门的***治诉求,诸种诉求的交织与融合催生了中国式调解电视节目的火爆。 二、电视调解的媒介伦理洁责:功能与局限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机构所具备的中介功能、判断功能、强制功能,使它在一定维度上对纠纷的解决具有积极功能:一是有利于合和文化的传播。电视调解向受众传达的纠纷解决场景是道德原则规约下的商谈与交涉,而非暴力解决,这正是法治文明社会的精神内核,其社会规范功能以及规范的社会化功能应当予以肯定。二是有利于纠纷解决公共理性意识的培植。电视调解作为公共论坛,为当事人提供对话平台,双方摆事实讲道理,质疑和辩论,无疑将会促进公共理性精神和公共空间的建构。 三是电视调解节目为纠纷当事人提供了不满与对立情绪宣泄与疏解的渠道和场所,同时满足了受众的替代性参与,对于缓解社会压力与紧张关系,促进和谐,具有不可低估的功能。 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指出,电视调解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与其说它的意义是在于解决现实的纠纷,不如说它的意义在于一种作为社会道德“景观”的文本符号性价值。 首先,电视调解范围的有限性。电视调解所涉及的纠纷一般是符合新闻范式的家庭纠纷、情感纠纷,纠纷的类型和内容与情节的选择性非常强;因此,即便是电视调解能够发挥一定作用,其作用范围是很有限的。 其次,电视解决与司法解决的冲突。在电视媒介范式和市场的驱使下,电视对纠纷的调解一般是采用道德或***话语来进行的,现实纠纷解决复杂而繁琐的过程被媒介化范式简约成戏剧化过程;电视利用话语霸权对纠纷的界定,使其即使不能解决纠纷,也会对未来纠纷的司法解决形成预设,亦可能使当事人产生缠诉心理,影响纠纷解决的权威性。#p#分页标题#e# 应当说明的是,在电视调解节目中,纠纷解决的剧场化中当事人以及其他纠纷参与人的角色,形成多重前台与后台角色的叠加,纠纷的情景界定、纠纷的结构和纠纷解决的结构都由于电视的范式发生了重构,而节目参与人的目的各不相同,节目编导更多地关注纠纷的冲突性和故事性;现场的嘉宾调解人{或者是评论人】则扮演道德精客的角色,纠纷解决的过程被彻底的剧场化了,而节目的运作周期、成本都不允许电视台为追求和解投入过度的成本,很显然,种种因素注定了电视调解必定是一场节目,一场秀。 电视调解的局限性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与其作为大众传媒的自身属性和传媒逻辑密不可分的,正如德国学者托马•斯梅耶所说:“从其自然属性出发,他们不可能是中性的交流渠道,不可能只是单纯地传播信息而没有自己的任何加工……只有当它们遵循特别的吸引关注规则时,大众传媒才有可能完成信息传播的任务。这里首先是按照新闻价值和娱乐价值进行信息筛选的那两种法则体系,它们同时又是争取受众最大关注的导演形式。” 电视作为调解主体,一方面追寻***治意识形态下成功调解的“和谐”大团圆的结局,另一方面,大众传媒的本性又使得戏剧冲突的范式嵌于其中,导致纠纷解决的剧场化,干扰了现实纠纷调解的情境,其结果使调解发生了种种异化:一是纠纷主体的客体化。与电视作为局外人报道现实的纠纷调解截然不同,在电视调解中,在电视范式的故事化和戏剧化叙事框架下,被展示的调解过程是作为影响受众的传播文本而存在的,而作为纠纷主体的当事人实际上已经被异化为客体,成为被观看的“他者”。 二是纠纷解决合意的秀化。调解解决纠纷的实质在于基于当事人的自愿与合意基础上的利益的妥协,纠纷当事人的道德角色与理性人角色,这双重角色依据不同场景而对行为形成不同的行为驱动力。由于在电视调解节目中对当事人的过度道德监控,使得所谓的“和解”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出于中国式的面子心理而做出的应景式的道德秀。因此,当事人在电视台达成的面子协议.往往会在现实履行中出现反悔。 三是纠纷解决目的的背离化。为了片面追求收视率,电视调解往往强调展示观点对立,追求戏剧冲突,即使当事人出现语言暴力,也予以放任;当事人来到节目现场的目的是解决纠纷,但是,一旦进入节目的制作流程,由于电视调解过程更大程度上是由被编导和主持人所设计的戏剧冲突的电视叙事框架所控制,而非当事人所能左右,很可能造成当事人矛盾的激化。 四是当事人隐私的公共化与娱乐化。在这类节目中,我们时常发现在很多情形下,个人隐私在“公共窃听”中彻底地被娱乐化了。此外,从电视调解节目的选题上看,多数津津乐道于夫妻矛盾、婚外情等题材,表现出明显的媚俗的娱乐化倾向。从法律角度来说,尽管由于个人自愿而导致个人隐私的公开化阻却了违法,但是,从社会心理和社会伦理的角度来说,譬如在对传统伦理角色形成严重的冲击和挑战上,在对羞耻心的削弱上,在对个人隐私的社会规范维系功能的瓦解上,它的消极影响值得认真考量。 三、电视调解的合法性追问:出路与选择 有人认为在电视调解中,“实际上此时媒体的‘监督’与‘参与’已经一体化,记者的调解就是监督,而监督的方式就是调解。”媒介在宏观上具有一定的社会纠纷的调解功能,但并不意味着电视适合解决具体的纠纷;用这样的传播逻辑来解释电视节目的合法性,就好比法院的公开审判具有法律传播和教育功能.但是,并不以此来论证法院应当承担传媒机构的角色;即便我们从“舆论监督者”的角度论证电视调解的合法性,但电视调解的效力依然会遭遇合法性的尴尬。 从调解的主体来说,电视台是否可以作为调解的主体呢?电视台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 从现行法律规定来看,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是与调解主体身份密切相关的。缓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法发(2009〕45号)指出:“经行***机关、人民调解组织、商事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或者其他具有调解职能的组织调解达成的具有民事合同性质的协议,经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签字盖章后,当事人可以申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确认其效力。”2011年5月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制办、***、司法部等,6个部门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再次对调解主体与调解协议效力的关系予以了强调—“经人民调解组织、行***调解组织或者其他具有调解职能的组织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那么,电视台是否属于“其他具有调解职能的组织”呢?((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八条明确规定,“本条例所称广播电台、电视台是指采编、制作并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播放广播电视节目的机构。”很显然,电视并非属于“其他具有调解职能的组织”;尽管按照2011年,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规定的“企事业单位如有调解需要,需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电视台可以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但是,对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产生程序和调解协议的生效问题做了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居民会议推选产生;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由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工会组织推选产生。”(第九条规定),调解协议书自各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调解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之日起生效。调解协议书由当事人各执一份,人民调解委员会留存一份。(第二十八条规定)很显然,由于电视台没有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一些嘉宾也没有调解员资格,因此,电视调解节目达成的调解协议,当事人无法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p#分页标题#e# 值得探讨的是,电视调解不属于人民调解,那么如何看待电视调解的性质?应不应当赋予电视调解协议以法律效力?我国目前对此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我国目前的法律强调,必须是“人民调解协议”才赋予法律效力以保障调解协议当事人意志自由的实现。这种一定由依托居委会、村委会或单位成立的调解委员会主持下的人民调解才具有合法性的思维逻辑,显然仍然具有计划经济年代国家职权主义色彩。在笔者看来,调解协议的本质在于承认在不违反法律的强制规定和公序良俗的情形下,承认私人自觉解决纠纷的合法性;电视调解作为一种公共空间的民间性调解,只要没有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志.没有违背法律以及公序良俗,就应该承认其效力。 电视调解行为本身并无违法之虞.但是,电视调解协议若想获得预期效果和法律效力,则必须对电视调解节目进行制度性重构,从而使电视调解协议获得人民调解协议同样的法律效力。可以考虑一下思路: 一是将电视台回归到传统的大众传媒角色中,把电视仅仅作为现实调解场景的报道者,或者兼调解场所提供者,电视回归到纠纷当事人、调解人之外的客观中立的第三人,这种模式操作比较简单,这里不多赘述。 二是按照人民调解法的规定,由纠纷当事人所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节目主持人或电视调解人为人民调解员,从而使电视调解具有形式的合法性。 三是将电视作为调解机构进行制度重构。人民调解权行使的主体是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法》第+三条规定,“人民调解员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聘任的人员担任”。我国对调解委员的确定有严格的程序,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可见,调解委员会的法律制度设计是基于便民原则、公信原则、民主原则来建立的。按照上述法律规定,电视台主持下的调解协议若想获得人民调解协议同样的法律效力,首先必须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然而,根据调解法的立法本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对象为本社区或本单位的纠纷,而电视台如果作为调解人面对的则是社会不特定的公众,电视台调解人只能由公众推选产生,组成公众人民调解委员会,如何推选则需要设计复杂的程序;这显然打破了现行调解法的框架,需要法律的补充规定或立法解释。 上述三种思路相比较,从立法成本和媒介的角色定位来看,目前前两种模式较为可行。 正如科学、文化、经济等其他分系统一样,只有在基本上能够按照自己的功能逻辑行事时,传媒分系统才能为整个社会提供可靠和最佳的服务。很显然,作为传媒机构,电视调解节目所依据的强制力量诉诸的是道德舆论,但是道德舆论的强制能否奏效呢?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麦金太尔所预言的全球道德危机时代,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以调解纠纷为标榜口号的电视调节类节目能走多远是令人怀疑的。
应用伦理学篇9
【正文】
[中***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0(2001)04-0038-04
基因,是决定一个生物物种的所有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的因子,主宰着人类由生到死的整个生命历程。HGP,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就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从而解读所有遗传密码,揭示生命的奥秘,使人类在分子水平上第一次全面地认识自我。从对人类自身的影响来说,人类基因组计划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有深远意义的计划,对人类的影响将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人们把“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也有人称其为“生物学上的阿波罗计划”。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迅速进行,有关基因的利用和开发,也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并在一定程度上被实践着。完整的人类基因组***一旦绘制完成,它的开发与利用前景是诱人的。对于基因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未来基因组彻底解秘后对人类带来的积极作用,我们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的。这些作用也从正面促进了人类伦理道德的发展,丰富了人类伦理道德。也必将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的应用,是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产生是伦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性的变革,这关键在于它始终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
1.人类基因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统一性理论的进一步确证。
人类基因工程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人类基因的逐步破解,更加验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观点。人们对于人类基因的作用是有争议的,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基因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论。基因决定论认为人的一生的发展是早已在人的基因中注定了的,人的命运掌握在基因手里,“人类行为的一切都注定在那双螺旋里,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基因在主宰,包括我们怎么决定、我们的宗教、我们娶谁嫁谁、我们受怎样的教育、找怎样的职业,等等。”(注:奈斯比特等.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求[M].新华出版社:154-155.)基因决定论遭到了以神学家为首的人们的反对,他们认为人的身体除了有基因外还有灵魂,DNA塑成了身体可管不了灵魂,人的自由不可以被完全抹杀掉,应视人的自由意志为一种伦理,这就是自由意志论。
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基因决定论还是自由意志论,都在一定程度上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但两者都是不全面的,都具有局限性,有时甚至会走向极端。基因决定论发展到极端就会成为命定论,任何东西都是早已决定好的,人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只能按照基因所写好的剧本去演戏。而自由意志论发展到极端就会成为意志决定论,一切都是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一切都是随意的无任何客观性而言,这就滑向了唯心主义。事实上,我们对基因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论应辩证地看待,应把两者融合起来。根据现代科学证明,人类的基因作为决定一个生物物种的所有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的因子,的确对人的基本发展因素作了设定,主宰着人类由生到死的整个生命历程。但这并不是说人的后天努力就没用了,在人类的发展中后天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后天的努力会使人类的发展可能发生质的变化。因为人的意识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人的意识活动在人类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的应用,是人类对自身劳动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人本身”论断的进一步确证。
劳动是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在从自然演化向人类社会的飞跃过程中,在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劳动是一个决定性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劳动是指人类的全面劳动,它既包括人对自然改造的劳动,也包括人对自身改造的劳动。而事实上,“认识你自己”是人类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在认识、探讨并力求达到的一个目标。
但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类更多的是重视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对自身的认识与改造虽然也有所发展,但与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而言,却是发展缓慢的。这当然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但另一个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即人类对自身生命的敬畏。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人类开始有可能完整地认识自身的生理结构,人类开始筹划对自身进行系统地改良与改造,而人类基因技术的发现与发展就为人类把活动领域扩展到自身提供了工具。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把人对自身的认识提高到了最基本的分子水平,是人类把自身作为劳动对象的开端。人类基因技术的大规模研究与利用,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人类的生命之谜将随着一个个基因***谱的破解而不再神秘,这是人类完全把自身的生命发展作为实践对象的大规模展开。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人民出版社,1995:47.)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的确是按照自己的尺度进行的,特别是在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上,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人化自然的出现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人类在对自然的改造上可以说已经按照自己的尺度在进行了,但在对人自身的改造上却还没有完全做到。当然,这里所说的对人自身的改造主要指的是人类对自身肉体的改造,因为人类在对人自身的精神世界的改造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类在按照自己的尺度在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也对人类自身产生了影响。这主要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人民出版社,1979:95.)对自然界的改造也在一定程度上相应地对人自身进行了改造,同时“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人民出版社,1979:43.)但是这种对人类自身的改造是间接的,本身不具有目的性与自觉性,所产生的改造力与影响力也是很小的。这样,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进程中,出现了人类自身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与不适应。一方面是人类利用自身的智慧创造出了高科技以加大了对自然界的改造力度,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人类的生活质量有了飞速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自身改造的忽视,人类自身却出现了弱化现象,这集中表现在人类生活质量越高,人类自身的身体抵抗力越下降,人类越来越不能适应人化的自然。具体表现为:人类生存的环境恶化,人类呼吸的空气出现了问题,污染太大;人类喝的水也出现了问题,污染也不小……;与此同时,人类自身体质下降,人类的大脑平衡在完全封闭的汽车里也出现了问题;人类对很小的感冒之类的病,现已不能自身抵抗……对于产生这一切的原因,人们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大家在一点上是达成共识的——这是人类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的结果。对于这种解释,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深入分析一下,就会发觉它是肤浅的,它的言外之意就是人类的上述问题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就不得改造自然,可事实上人类不可能不改造自然,因为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必须从自然界中摄取自身所需求的东西。即使完全实现了现在人们所追求的生态主义,可人类为了生存,也不可能不改造自然,人只要改造自然界就不可能不对自然界造成一定的损害,也不可避免地会给人自身的生存带来问题。事实上,人们都忽视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人类对自身——“肉体自然”的改造。在人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在逐步增强,而对“肉体自然”的改造却停止不前。这样人类自身内外的发展就出现了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人体的严重失调,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可能会使人类在大自然的优胜劣汰中失去优势,甚至被淘汰出局。因此,对人类自身的改造是势在必行,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人类基因工程的发展,是人类求得内外平衡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人类在未来大自然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工具,也将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现在这种技术又使人类自觉地作用于自己的肉体自然,这是人类劳动的另一个领域。只有当人类真正把自己也当作劳动对象时,人类的劳动才具有了完全意义。不可否认,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论断的又一次证明和发展。版权所有
二、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的应用,是对社会主义功利主义原则的丰富和发展
功利主义原是资产阶级的一种强调效果论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认为只有个人利益、个人幸福才具有现实性,而集体利益、社会利益是抽象的,要促进人们的最大幸福,实际上就是增进个人的最大快乐。功利主义以追求最大幸福为其原则。资产阶级功利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本质概括,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禁欲主义的过程中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种功利主义是以历史唯心主义为理论出发点的,有其局限性。
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现今,更多的是称之为社会主义功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功利主义原则在生命伦理方面有着更为突出的作用。在生命活动领域,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社会主义功利主义原则强调要以广大人民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作为衡量善恶对错的最高标准,要求一切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在实践中要真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现今,人类基因的研究及其技术的应用,又引起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功利主义的关注。因为在对待人类基因研究的目的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想利用这种技术来为人类治病,也有人想利用这种技术来为个人谋求私利。目前,有的学者担心本来是用于治病的人类基因技术,“会演变成一种时尚,就像本来为战场伤兵整容的科技,后来变成了美容外科手术”(注:奈斯比特等.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求[M].新华出版社:125.);也有的学者担心在赚钱和治病救人方面,谁应当占主导,可能在基因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发生争议,有人可能会为了钱而垄断基因技术为己用。事实上,人类基因研究是全人类的共同大事,基因技术的运用应主要是为了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对于各种可能出现的怪现象我们必须予以充分的认识,要运用社会主义功利主义原则来进行批判。在人类基因的研究及其技术应用中,各国***府及学者大都同意把基因研究成果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在基因技术的运用上以“为世界人民造富”为最大功效。因此,不管公开承认还是不承认社会主义功利原则,但目前在人类基因技术的运用上人们还是把生命伦理领域的社会主义功利原则作为首要原则来对待的。
三、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的应用,是对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是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它强调人的价值,指出人不是神的产物而是自然的产物,满足人的自然欲望才是人性,极力要求给人以自由,这些思想是对封建制度特别是宗教神学的猛烈抨击,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争取个人自由和个性***的要求。后来在资产阶级***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又高举起了人道主义的大旗,高呼“自由、平等、博爱”,开始把人道主义作为一种理性原则,由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主义也是讲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原则。作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内容和原则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要求充分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要求人人必须为自己而劳动,要充分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要求尊重和维护人的健康和生命,要以帮助别人获得幸福为自己的幸福。现今,人类基因的研究及其技术的应用,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诚如我们在前面所论及的,这些问题都与人有着直接的关联,而要避免或解决这些问题,人道主义是必不可少的。
应用伦理学篇10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提出了学习是学习者对信息主动的意义建构,对传统的教育理论提出了挑战。建构主义强调了学习过程中情境、协作、会话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性。文章分析了远程教育的特点:教育对象和教育媒介的特殊性;分析了在英语远程教育过程中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和应用:情绪化的学习环境、加强协作与会话、意义建构、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总结。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先提出了认知建构主义,他认为学习不是对知识的记录或简单复制,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的发展,是对现有知识的再理解和再创造,是一个同化或者顺应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社会在个人建构过程当中的作用,社会建构主义完善和发展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并不是唯一正确的对客观现象的表述,而是一种言之成理的解释或假设。不同的学习者在自身知识结构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解,所以也就不存在绝对的真理或唯一的标准。而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与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二、远程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成人作为远程教育的主要对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wWW.133229.COm首先,成人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由于成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不同的经历,导致了他们在认知水平、学习动机上都有较大的差异。反映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尤为明显,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其次,成人学生通常都有工作,安排统一时间进行面授有一定的难度,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二)教育媒介的特殊性
与传统的面授教学不同,远程教育广泛采用广播,电视和网络等通讯手段组织教学,特别是网络这种新生媒介的出现,既有助于学习者根据各自的特点自主安排学习,同时也使得教学过程中通过人机互动,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但远程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动机不强烈或者习惯传统面授的学生在面对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时,会有一定的障碍,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主动进行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英语远程教育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一)情境化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认知论认为,知识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应,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学习一记录这些知识。传统教学强调一般原理和抽象规则的传授,具体到英语教学中则是着重语法的解释和背诵,这不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容易使学习与实际运用脱节,而且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该在与现实情境相似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内容要与实际问题类似注意知识表征的多样化。电大英语远程教育摆脱了传统去情境化的教学方式,利用网络上传大多媒体资源,力求实现声音,***像,文字全方位的整合,为学生创造一个接近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还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实践,锻炼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境化的网络资源和小组实践,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加强协作与会话一一意义的双向建构
协作与会话是实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由于不同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各不相同,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理解客观世界的一个方面。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在这里,学生既可以是知识的学习者,也可以是知识的创造者,老师既可以是协作与会话环境的创造者,也可以是协作与会话的参与者。学习者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协作,资源共享,可以更全面地建构对新信息的理解。而且这样一种平等自由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进来。电大英语远程教学过程中,除了在网络上提供bbs留言板,e一mail之外,还组织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英语角,旅游英语实践,商务英语实践等,此外,还展开多次小组讨论。学生针对教师预先设置的问题,进行资料搜索,自主学习,协作讨论等,通过这样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既满足了学习者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也保证了学习的质量。
(三)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从其对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并将其与自身己经掌握的经验建立某种联系,旧经验对新信息进行同化或顺应,从而建构起新信息的意义。学生不是机械的记录和背诵笔记,而是意义的建构者。而教师不是知识的呈现者,而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和协作者。建构学习论认为,我们的知识是由结构良好领域和结构不良领域构成的,所谓结构良好领域主要指的是各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结构不良领域是指与具体情境相联系的经验与知识。建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以理论来进行,而是用自身丰富的经验进行分析。应用到英语远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淡化了知识点讲解,而是注重引导学习者进行主动意义建构。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结构不良领域的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成就感。
(四)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总结
学生的自我评价或自我反思,指的是学习的元认知能力,也就是学习者对任务目标、认知策略学习过程的认识,监控和调节能力。及时地对学习进行反思,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策略及时调整,在动态的过程中取得进步。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同时也应当及时反思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的设置和实施,以便进行全程监控和及时调整。电大远程教育设计了《学习活动记录表》,师生分别对学习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价。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客观的认识,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以后的情境设计、问题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