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难受的句子10篇

心里难受的句子篇1

1、独自向天问,路在何方?迷茫无助地飘泊,不知道目的地,漫无边际地游荡,若天地间的游魂。泪若星河洒长夜,几光年的愁思寄给未来的自己。

2、即使梦转千回,空落相思泪,也曾梦里相会,笔墨留香!远望长亭外,又见桃花开!回眸处也会遇到深情的眼。拂袖琴弦动,也有箫声鸣!

3、爱,突然走了,阻断了一份感情的二十四小时,昨天还在的人,今天没有委婉的离开。

4、命运,有时候像一双没有方向的翅膀,飞到错的地方才明白,原来自己还渴望回去。

5、轮回已千转,谁又再追忆那浅淡过往呢,徒留尘缘叹;静待下一季雨天,不再追寻你足迹,默然安静。

6、当封尘的记忆,再度被时光拾起,那些凌乱的画面,又断断续续的、流淌着多少昨日的泪花。

7、当年的人,当年的路,当年的微笑,当年的蹉跎,是否还以两两相望的姿势重折不老?寂寞旅途,苦乐便在其中,一辈子如此短暂,几十年光阴消逝而过,你能陪我相扶几时?你能偎依我多久?

8、黑夜,铭记起初的誓言,低头转身,看不见的身影,让回忆离去,不再沉沦此生;往事成烟似沙从指尖留,又一轮回,那跳跃在指尖上的承诺,渐行渐远。

9、冷月凝霜,寒夜氤氲着悲凉的气息,波光滟滟闪动人生之韵,平平仄仄,尘世的起起落落,都将被黑夜吞噬,消亡。

10、还要哭多少回,才能不流泪?还要流多少泪,才能不心碎?心碎的声音很动听,如那阴风怒号,似那万丈惊雷。雨后彩虹总不见,却有寒意阵阵来。

11、本以为早已远离了悲伤,久久不曾踏进这充满忧伤的绝情谷,而今! 我独自一人安静的躲在绝情谷中,朝看梅花落不闻雪花鸣。人间若是有情痴,勿怪万物使人悲!

12、冬注定是寒冷的,我躲在季节的角落里,用一颗淡然的心与岁月对饮,让生命因为酸甜苦辣的感悟和沉淀而更加的厚重,隽永。

13、几缕柔情,几许忧伤,几回离愁几多泪,今生百转千回,只为与你红尘走一遭,不悔一场相遇。期盼着一场命运的终结,转眼间你我已是白头,相逢一笑间,便是永远。

14、流年,总喜欢穿心而过,我站在岁月的转角,感叹生命中的聚散别离。往事一幕幕浮动,希望一片片残碎。漫漫离愁别绪,是有你的梦想,是对你的爱恋,是对你的思念。

15、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爱到分离,一切的一切,就好像一个轮回,我们谁都无能逆转陌路的宿命。

16、当岁月走过沧海桑田才明白,生活就是柴米油盐的平淡,是心手相携的温馨,是一个人的苦旅,是挫折坎坷的洗礼。而幸福就在那些平淡的时光里。是一起经历聚散离合后的不离不弃。

17、挥不去,是上一秒还清晰的身影。回不去,是定格在心间的心疼,此刻好像不曾来过。它像一部微童话,演绎了话剧中的真实,回到如梦初醒的现实,让一个人好痛。

18、此时,只是一个人抱着所有的痛,去走、去呐喊、去无力、俩个人说好的坚持里。心口最后的痛,是给爱情最后的放纵,你沉默在你的世界,忍心让我就这样的走。

19、迷迷糊糊的,不知有多少人在我的生命里来了又回,有多少人在岁月的轮回中陌路相向,()又有多少人能执手一起走天涯?

20、此时却如此渴望有一缕轻风,能够撩开女子的面纱,让我望一眼那神情是否如我一样忧伤!

21、感情,将一个人打回原形,还是一个人没有什么输不起!不变的孤单,万变的偶然,蜕变的身心都是走过里最好的证明。

22、跋涉于人生这条长路上,途中处处风景如画,但风景始终是风景,它无法逃脱岁月的变迁,再美的风景、也会随着时光的变换而凋零。

心里难受的句子篇2

2、如果笑能止住眼泪,我为何哭得如此伤悲。

3、是不是我对你的容忍,已经变成你肆无忌惮伤害我的资本。

4、有些歌,听着听着就厌了。有些事,说着说着就忘了。有些伤,想着想着就哭了。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5、明知你心里没有我,也永远做不到你想要得那个,却不由自主让你看到最真实的我,掩藏住受伤的我。

6、世界上最可笑的事情是,我知道了真相,你却还在说谎,还说的那么真那么真。

7、我也害怕时间说真话,把所有的坚持都变成笑话。

8、游荡着度过一天又一天,冷淡的看着自己,有时苍白,有时黑暗,一颗心随着世间的流失遗落在触摸不到的角落,最终连我自己都遗忘了它。

9、都不用说出口,只是脑海里想那么一下你,都会突然乱了心绪。

心里难受的句子篇3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具有***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语文课文中经常有一些需要重点理解的句子,如果能指导学生很好地体会其含义,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充分领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下面我就来谈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的一些方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含义

从学生实际出发,可以形象地、浅显地理解句意。如《一夜的工作》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花生米的分量。”这句话的意思比较难懂,学生弄不太清楚花生米的分量是否增加。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如果妈妈把粥做得太稀了,你会说:“好像没有下米一样。”到底下了没有?当然下了,只是下得少,觉得好像没下米一样。那么“好像并没有增加……”实际是增加了,只是增加得不多,可见原来很少。这样,整句意思明白了,学生对生活简朴的品质有了深刻的认识。

二、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抓住了关键词语,也就抓住了整句话的精髓,理解了关键词语,也就理解了整句话的含义。如《全神贯注》中有这么一句话:“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哟!你看我,简直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句中的“猛然”是什么意思?(突然。)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把茨威格都忘了,听到了茨威格的叫声才清醒过来。)“抱歉”又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心中不安,觉得对不起别人;说明罗丹刚才做的事是无意的。)然后,把这两方面的意思融合起来,就是这句话的含义:罗丹因为全神贯注地工作才差一点把朋友锁在工作室里,他并不想这样对待朋友,刚才发生的事完全是无意的,他向朋友道了歉。

三、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经过层层挖掘,一步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理出“思表意―想含义―悟中心”的思路,锻炼联系上下文刨根问底的思维方法。如《爬天都峰》有一句:“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可以设计这些问题理解句意:①“一老”指谁?“一小”指谁?(“老”指老爷爷,“小”指小女孩。)②小女孩要向老爷爷学什么?(年老体弱还勇于征服天都峰。)③老爷爷要向小女孩学什么?(小小年纪勇于征服天都峰。)④从这句话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呢?(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面对困难不能轻言放弃,要迎难而上等。)这样层层剖析不但使句子的意思明了,而且由此引申,发挥出重点句的作用。

四、抓住要点理解句子的意思

如《全神贯注》中最后茨威格的回忆:“那一天下午,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要理解这些话,必须先理一理这些话讲了几个意思。这些话讲了两个意思:①他认为那天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要比他在学校多年学到的还要多;②一切值得做的工作想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要点抓准了,再联系上下文,我们就会明白这些话的含义是:茨威格觉得自己那天下午的收获非同寻常,而且认识到工作时必须全神贯注。

五、抓住细节描写句子,体会文中表达的情感

心里难受的句子篇4

一、变换人称,换位思考

有些精妙的语言,光靠反复的朗读是难以言尽其味的,我采用了变换人称的方法,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文《紫藤萝瀑布》中有这么两句话:“我在开花!他们在笑!我爱开花!他们嚷嚷!”这两个拟人的句子是多么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可是,妙在哪里?学生们如果直接读,只能从本句拟人的修辞手法中体会出语言的活泼,而其中的情趣,难以明诉。于是我让同学们将“我”换成“你”,或换成“他”,变换人称后再读,比较哪一种人称好。一下子,同学们都读起来,议起来,你一言我一语,最后达成共识。这句话以第一人称写出了花儿像儿童般的骄傲、坦荡,欢乐,写出了花的生机,又富有情趣,这种方法我在教学魏巍的《我的老师》时也曾用过,效果甚好。指导学习“假期分别”情节时,把“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否察觉,一个孩子在那里,对你是多么依恋!”一句中的“你”换成“他”,学生读后,无不感受到“我”当时的那份激动,那份亲切。人称的变换,触动了学生的思维。

二、变换句式,比较感受

为了表情达意,作家们往往注意用不同的句式来增强表达效果,尚能抓住这点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将是一条很好的捷径。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对第十段(关于老大臣的心理描写)和第二十一段(关于皇帝的心理描写)的教学指导便注重了这一点。我引导同学们找出这两段中连续使用的感叹句和疑问句,反复品读,然后将这些句子改成一般的陈述,再让同学们读,两次朗读后的感受相比较,谈谈自己对变化前后的认识。他们终于明白了,文中的句式对揭示老大臣与皇帝的恐慌与虚伪的心态是多么恰当。《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阿长为我讲长毛的故事时有这么一句话,“‘哪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这里的问句与叹句的结合,无不让人读后为阿长的无知而发笑。笑过之后,我们会毫不犹豫地说,阿长是无知的,更是多么纯朴!这个结果当然又是我让学生变换句式品读的结果。诸如此类,文中甚多,我们只要能充分利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换位赏析,思维自然会流畅,清新。

三、紧扣修辞,精心剖析

我们仍回到《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阿长让“我”元旦辟头吃福橘皮,当我很不情愿地完成了他所要求的一切,阿长高兴地“笑起来”,并且在我吃完福橘皮按要求说出“阿妈,恭喜”之后,已完成了阿长的心愿,她也完全以一次“恭喜,恭喜”来回个话,表示满意即可,何必三次以强烈的语气重复“恭喜,恭喜”呢?课堂上,我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思维的潮水在放纵的奔放,有的说,阿长无知,我的厌烦情绪阿长完全不察觉,还高兴的说个不停;有的说,这正是阿长的淳朴,憨厚的表现;有的说,反复恭喜突出了阿长一颗善良、纯朴的心……我想,学生们能有这样的感受,“吃福橘皮”一节该收场了。章章节节,修辞手法的使用随处可见。如《猫》中“刺我良心的针”以及《斑羚飞渡》中的“桥”“虹”的比喻,还有许许多多的拟人句、排比句等等,只要我们适当给予点拨,学生对文意的领会便会入木三分,收到“师不攻,生自破”的效果。

四、细察妙词,精心品味

心里难受的句子篇5

关键词:“人家” 模糊语义 言谈功能

语言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词语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事物是丰富多彩的,而语言单位又是极其有限的,所以,人们就必须以最少的语言单位传达最大限度的信息量,用同一个语言单位去表达一个以上的意思,这就必然导致语言模糊性的产生。在现代汉语词汇中,“人家”是比较活跃的一个,使用频率高,用法也灵活。关于“人家”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名词:①住户;②家庭;③女子未来的丈夫家;二是代词“人家”(“家”念轻声)有三种意思:①指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别人;②指某个人或某些人,意思跟“他”相近;③指“我”(有亲热或俏皮的意味)。杜道流根据语料考察,指出了《现代汉语词典》对“人家”作代词时义项解释的不足,认为还有第四种用法,即“人家”可以指说话人的对方,也就是受话人,相当于“你”。其实,仔细考察相关语料,我们也不难发现,《现代汉语词典》对“人家”作名词的义项解释也不完备,至少还有两种意思没有概括到:一是可以表示某一种身份,相当于“人”(含有一种尊重或轻蔑的意味在里面),如“妇道人家”“富贵人家”等;二是表示同位复指,如“人家张三”“人家湖南”等。作名词的“人家”和作代词的“人家”,语义的主流是明确的,但它也有模糊的一面,明确与模糊是“人家”语义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我们先考察作名词的“人家”。

(1)路上看了不少的山、树和人家,它们却是那么平安、温暖和愉快!(肖红《在东京》)

(2)多么奇怪,这哪里像什么监狱、牢房、审讯室?这明明是富人家的书房兼客房。(杨沫《青春之歌》)

(3)热河省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住着一家姓李的人家。这人家只有祖父和孙女两个。(杨沫《青春之歌》)

(4)你不要打她的主意!她已经有人家了。

(5)看人家蓝东阳!没有丝毫的客气!(老舍《四世同堂》)

(6)她一个妇道人家,就只有这般见识。

例(1)句中的“人家”,很显然是指“人的住所”,相当于“住户”。例(2)句中的“人家”相当于“家庭”。例(3)句中的第一个“人家”当“住户”讲,第二个“人家”相当于“家庭”的意思。例(4)句中的“人家”,相当于“女子未来的丈夫家”。例(5)句中的“人家”,指蓝东阳,同位复指,没有实际的含义。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如“人家老头子……”“人家深圳……”等等。例(6)句中的“人家”相当于“人”,表示一种身份,“妇道人家”即“妇人”,含有一种轻蔑的意味在里面。类似的说法有“老人家”(即老人,表尊重)“江湖人家”“穷人家”“富人家”等等,均含有一种或羡慕、或揶揄的情味在里面。

作名词的“人家”,语义比较明确,特别是用于表示“女子未来的丈夫家”“人”及同位复指时,意义很明确,即使脱离具体的语境,一般也不会引起歧义。但表示“住户”“家庭”等意思时,有时语义上是模糊的,可以作几种解释,要明确其语义,往往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去理解。例如:

(7)这是一个大户人家。

这个句子中的“人家”,在语义上就不是太明确,既可以理解为实体的建筑“住所”一类,也可以理解为“家庭”。只有结合具体的语境,我们才能更清楚、明了地理解其正确的语义。

(8)这是一个大户人家,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显然,这句话中的“人家”是指“人的住所”。

(9)这是一个大户人家,殷实富有,余粮满仓。

这里的“人家”是指“家庭”。

有时候,“人家”在表“人”和表“家庭”时,语义也是比较模糊的,需要结合上下文去理解。例(2)句中的“富人家”,似乎作“人”的意思解释可以,作“家庭”的意思解释也行,“富人家”即“富有家庭”,结合具体的语境,笔者以为,例(2)句中的“人家”作“家庭”意思解释似乎更贴切一些。

作代词的“人家”,语义比作名词的“人家”要模糊的多,如果脱离具体的语境,我们往往很难弄清楚“人家”到底指代的是谁。

(10)燕七道:“人家不愿意做的事,你为什么偏偏要人家做?”郭大路问:“人家是谁?”燕七道:“人家就是我。”郭大路长长叹了口气,用手抱住头道:“明明是他,他却偏偏要说是人家。”(古龙《欢乐英雄》)

在这段对话中,郭大路之所以会问“人家是谁”,是因为他对燕七所说的“人家”不知所指,理解不清,从而产生模糊,当燕七告诉他“人家就是我”时,郭大路显得很不理解,明明是他自己,却偏要说是“人家”。这段有趣的对话很能说明问题,“人家”作代词用时,可以指代的对象很多,但到底指代的是谁,要根据语言环境去理解,否则就会不知所云,模糊不清。

(11)“谁哑巴啦!谁像你们,专看人家脸黑脸白。你们喜欢,你们可跟上人家走啊!” (铁凝《哦,香雪》)

(12)“她那句话一个字儿没有错。人家可怜你,你不要饭碗,饭碗不会发霉。”(钱钟书《围城》)

(13)“你看老头子,人家玩了一辈子,到老了还开上车厂子。”(老舍《骆驼祥子》)

(14)“不,不!人家,心、心里难——难受,……你,你还、还***——命哩!”皮得瑞生了气,他扭过脸,红着眼要哭了。(杨沫《青春之歌》)

(15)再说人家那么热情……想到这里,她的气渐渐消了。(杨沫《青春之歌》)

(16)他没有名,没有姓,没有父亲母亲。林小二,就是林小二。人家问:“你姓什么?”他摇摇头。人家问:“你就是林小二吗?”他点点头。(肖红《林小二》)

(17)黛玉坐在床上,一面抬手整理发髻,一面笑向宝玉道:“人家睡觉,你进来作什么?”(曹雪芹《红楼梦》)

(18)“有困难了吧?怎么不来找我?”刘舜尧挡在冯梅的面前,做出十分关切的样子。“人家是大官,咱老百姓高攀不上。”冯梅冷冷地回道。(《有你,没你》)

例(11)句中的“人家”指的是谁,如果没有读过这篇小说,就很难理会,原来指的是被香雪、凤娇她们取名为“北京话”的乘务员,相当于指代第三人称“他”。例(12)句中结合上下文理解,是指的柔嘉的姑母,相当于“她”。例(13)句指的是“老头子”。例(14)句指的是皮得瑞自己,相当于第一人称“我”。例(15)句指的是白莉萍。例(16)是泛指,相当于“别人”。例(17)句显然是指的黛玉自己。例(18)句指的是受话人一方,相当于“你”。再如:

(19)你们干吗不理人家?

孤立地看这句话,“人家”指代很不明确,可以是指“他”“他们”,也可以是指代“我”“我们”“别人”等。

(20)老大不小了,还骗人家?

这句中的“人家”指代更模糊了,几乎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单数、复数以及泛指“别人”都可以,没有具体语境的支撑,会让人云里雾里。可见,“人家”一词作代词用时,充分体现了“用同一个语言单位去表达一个以上的意义”的模糊语义的特质。不过,上述种种不同的指代对象让人产生模糊,总是当“人家”这个代词处于孤立的状态时才会发生,如果我们将它置于一个具体的、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这种模糊的语义(甚至是歧义)会明显地消除许多。但问题是,仅仅依靠“语境”也仍然不这足以消除所有的模糊语义,而达到语义明确的效果。如:

(21)噢!你也向着她?你个吃里扒外的小妖精!在这儿有你说话的份儿?你是穿着行头教人家拿进去的,还在这儿充千金小姐呀?(老舍《四世同堂》)

这句话虽然有具体的语境,但句中的“人家”仍有三种解读方式:第一,泛指别人;第二,确指某一个人;第三,确指某些人。想要正确理解“人家”的明确语义,需要更多的线索,受话人还得知道语境,才能在上述的三种解释中确定唯一的一个,以达到消除模糊语义的目的。

一般而言,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总希望能得到明确的信息,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人们的交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语用过程,受到不同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的制约,有时候为表达的需要,人们又自觉地去追求模糊的语义,以达到更佳的言谈功效。例如:“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的往来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这是1972年***在欢迎尼克松访华宴会上的祝酒词,***十分成功地运用了模糊的语言“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有意不点破,既坚持了我国的严正立场,又不失外交的礼仪,有礼有节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若改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达,整个宴会的气氛就会被破坏。

人们在运用“人家”这个词语的时候也是如此,有时候,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意而为之”去追求其模糊的语义,因为“人家”的模糊语义有其特殊的言谈功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效。

第一,能给说话人和受话人以缓冲的空间。一般日常交际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言辞“不明确”的现象,但重点在于,这些模糊的信息并不至于造成交际上的困难,反而留给受话人许多善意的弹性,让受话人可以依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而不需要受到过分精密的信息所限制。如:

(22)你要当心,可别上了人家的当!

(23)我想,人家要恨死我了。

上述两句话,说话者所传达的负面信息都是针对“人家”的所指对象,例(22)句中“人家”影射了所指对象有使受话者上当的意***,例(23)句中“人家”所指对象可能会有要恨说话人的行为,两句话所表达的都只是个人臆测,说话者没有确切的证据来证明“人家”所指称的对象存在着“欺骗”和“恨”的意***及行为,在缺乏有力证据的情况下,说话者选择“人家”这一模糊的语言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因为用确指的“他”“他们”等可能会引起某人或某些人的强烈不满,而用模糊的“人家”则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第二,表达委婉含蓄的情感。古人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总喜欢留给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吕叔湘先生提到:“以现代口语而论,‘人家’比‘我’要婉转些,也要俏皮些。”所以,“人家”指称的模糊性,往往被说话者有意加以运用,以达到某些特定的语用效果。如:

(24)哼,你倒好,让人家替你当心,你自己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说话者是一名年轻女性,而受话人是她的心上人,说话内容是表示对心上人的关心,她又不好直接用“我”来指称,因为“我”所指称的对象相当明确,没有任何“推托”的空间,为了避免发生可能的“尴尬”,并且顾及到自己身为女孩子的矜持,她选用了语义模糊的“人家”,语义模糊的“人家”可以降低她涉入言语事件的直接程度,又不妨碍她传递情感、表达关怀的情意,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婉转表达方式。

第三,降低明确度,进退自如。把明确度降到最低限度,可以让发话人进退自如,为事情将来的发展留下回旋的余地,如日常生活中的新闻报道语言,“据可靠消息……”“相关人士表示……”“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将不排除……的可能”“我们将密切关注……的动态”,以及商家促销的语言“购物满100元,寄送精美礼品”等模糊语言,它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在于,别把话说得太死,让说话人得以保留部分推托的空间。再以“人家”为例:

(25)你是彬彬君子,人家的狼心狗肺,你不可不防!(金庸《笑傲江湖》)

句中“人家”所指称的对象就在场,但由于说话人长幼辈分和社会地位都低于所指对象,当他试***给受话人(他的师父)以善意的提醒时,如果直接指名道姓,很可能会引起所指对象强烈的不满,使自己陷于险境,所以说话人选用了语义模糊的“人家”来影射所指对象,虽然没有明说,但在场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达到了提醒受话人的目的,也给自己预留了后路。

第四,言辞简约,减少篇幅。如果在言谈中,事事都说明白,所有细节都说清楚,不但会模糊重心,还浪费了受话人或阅读者的时间。“人家”的作用就如同其它的代名词一样,可以替代以前在话语中出现过的对象,当这些以前出现过的对象是很多人或名字很长的时候,用“人家”来指称先前的对象,的确可以做到言辞简约,省时、省力、省篇幅。如:

心里难受的句子篇6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和中华民族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和中华民族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片(出示梅花***),问:关于梅花,你知道些什么?

一、感知形象,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梅花的诗句吗?(指名说)

2.出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谁来读读这首诗?(你读的真不错。)

4.这首诗赞美梅花什么?(不怕寒冷,坚强,勇敢)

揭题:诗人王安石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凌寒独自开的精神。今天,我们将要品味一个关于梅花的小故事。出示课题——《梅花魂》

5.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梅花魂是什么? 魂是什么意思?)(同学们可真会提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生字。(指名学生读词语)

3.读了课文,你了解到了些什么?(学生交流)

(同学们真会读书,第一次读课文就了解了这么多。)

4.我们知道外祖父是喜欢梅花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了外祖父喜爱梅花?用划出来。

三、走进外祖父,感受爱梅情。

(一)研读珍爱梅***   玷污不得

1.学生交流,出示段落: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dian)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2.这段话中哪句话让你感受最深?

A、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1)会读书的学生,能将书读薄,将一段话读成一句,将一句话读成几个词,这句话中让你感受最深的是哪几个词?(轻轻  慢慢)

(2)你从这两个词中感受到什么?(外祖父珍爱梅花***)

(3)你能抓住这两个词,读好这个句子吗?

     你能轻轻、慢慢地读这个句子吗?(你读的真不错,让我们似乎看到了外祖父轻轻刮去,慢慢抹净的情景)

(4)从你的朗读中老师体会到了外祖父是非常喜爱梅花***的。还有哪句话也让你感受比较深?

B、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dian)污得的吗?”

(1)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一句?哪里让你感受很深?(训斥)

(2)训斥是什么意思?

(3)谁来训斥一下。让我们学着外祖父一起来训斥一番,齐读。

(4)善于读书的同学也许已经发现了,在外祖父训斥的话后面的标点是——?,?在这里是疑问吗?(反问)

(5)那外祖父的意思是什么呢?(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不得的。)

(6)用上反问,语气就更强烈了。(指名读)

(7)为什么外祖父会如此生气?

师:是啊,外祖父那么珍爱梅花***,容不得半点玷污,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C、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1)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小结:外祖父是如此珍爱梅花***,容不得半点玷污,这不禁使小小年纪的我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梅花在外祖父的心中是怎样的一种花?在文中找找答案。

四、感悟梅花魂

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是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1.同学们可真会读书,一起读。

2.梅花与其他的花什么地方不一样呢?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3.梅花冬天才开放,有不畏严寒、凌寒独自开的精神,这就是梅花的与众不同之处。你来读这个句子。

师:同学们在读时发现了吗,这里有四个愈,我们在读时语气也要愈来愈强烈。

4.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交流)

5.欣赏***片:冬临大地,万物萧条,惟独梅花迎风挺雪,傲立枝头,依然勇敢地绽放,让我们再来读这句话。

6.所以说: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谁来赞美一下梅花的品格,读读这句话。

7.梅花,不畏严寒、迎风而立,傲雪而开,让我们一起赞美梅花吧,齐读。

8.学到这里,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觉得“魂”是什么意思?(精神、品格)

9.那么“梅花魂”是什么意思呢?(梅花精神,梅花品格)

10.梅花精神具体指什么呢?请你用“梅花魂是什么”来说。

11.现在我们终于知道了,梅花魂就是——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梅花魂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梅花魂就是——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总结:这就是外祖父喜爱的梅花精神,那么他更爱的是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再看看课文。

五、感受中国魂

出示: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涌现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学生自由朗读。

2.有气节的人物是怎样的人呢?找找文中的句子。

(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3.指名读

4.理解:不肯低头折节是什么意思?(不会向困难低头,不会向敌人屈服)

5.从古到今,中华民族涌现了无数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人,古代有面对元朝统治者高官厚禄的诱惑,而心不动,毅然说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近代有面对敌人的严刑烤打而不动摇,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是***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江姐。

6.同学们,在你的心中又有哪些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人呢?(学生交流)

7.漫漫几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数不胜数,又怎能一下子说得清,道得完,让我们饱含深情,再读读这句话。

师:这些人都是中国的英雄,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人,都是有气节的中国人,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同学们,外祖父爱梅花,其实更爱什么呢?

8.“梅花魂”,难道仅仅指的是不畏严寒的梅花精神吗?它还指什么?

(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中国精神.)

师:这看似平常的梅花,却融注了无数气节人物的英魂,这梅花魂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板书:中华魂),让我们再次包含深情地读读课题。

六、激发情感,直抒胸意。

师:学到这里,面对这幅墨梅***,(出示梅花***)你想说点什么?请同学们写下来。(配音乐)  

1.学生自由写,再全班交流。

心里难受的句子篇7

郁飞的《关于我的父亲的》中,有这么一段让人颇受启发的文字:“1934年7月,杭州酷热,父亲和母亲便带了才六七岁的我上青岛去住了一个月,随后又去当时的故都北平”。在他后来发表的《故都日记》里,8月16日的最后一段是:“接《人世间》社快信,王佘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明日来坐索”。17日的头一句又是:“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字,题名:‘故都的秋’”。可见还是编者的函索坐索逼出来的急就章。(见2006年6月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第82页)

这就难怪,《故都的秋》虽说确实写得隽永而富有情致,其中蕴涵了作者深厚的功底、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体会,但细心研读,总不难发现其中仍伴随着不少(因逼所致的)瑕疵。

①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玩赏不到十足。

③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一年了。

④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⑤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⑥“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以上六个句子(均见2006年5月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课本第三单元《故都的秋》),句句都是问题句:

句子①有两大问题,一是“我的不远千里”中“的”,不要反而好,否则,总给人似乎在听日本人说中国话(“你的,八格呀路的,大大的”)的感觉,如果说,这是作者长期留学在日本,生活在日本的“习惯遗产”,那倒也罢;二是该句“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后半句虽然用了似在强调的“这”,但读起来让人感到十足是累赘,前半句已经用了“尝一尝”,而且在“秋”字上也加了引号,这就不难让人体会到”秋味”了,何须“这故都的秋味”来把隽永意味弄得索然寡味?

句子②,前边既是“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后边就应该是“总尝不透,看不饱,玩赏不到十足”。这样,才显得陈述一致且连贯。

句子③,“已”和“将近”矛盾,大可删去其中之一。

句子④,前文并没有说“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也”用在后半句更显得妥帖;否则,显得突兀而费解。

句子⑤,作为段头句,“更”来得没有由头,前文并没有说明什么是北国的特产,这里何“更”之有?

心里难受的句子篇8

《新课标》反复强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然而,文本作为唤醒学生情感的有效载体,呈现的只是文字,是作家情感表达的符号。由于学生年龄小,又与时代有一定的距离,很难融入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与文本的文字产生共鸣。如何唤醒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从文本语言中获得情感的熏陶,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所要探寻的。笔者有幸聆听王崧舟《慈母情深》教学,得到了点滴启示,现与同仁分享。

一、联想:激感

语言描述的形象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或还原语言描述的形象,或补充语言潜在的形象,或延伸语言相关的形象,使学生产生丰富而真切的心理视像,从而进入语言的形象中去观察、去倾听、去触摸、去感知、去领悟,透过课文表面的语言形式,进入到语言的意境中去,以深刻地感受蕴涵在语言文字中的丰富情感,最终达到“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境界。

出示句子比较: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放,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师:自己读,哪一句话带给你的是慢镜头的感觉?

……

师:仔细地看,那是怎样的一双眼睛?

生:疲惫?

生:疲惫不堪。

师:记忆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眼睛?

生:清澈。

生:炯炯有神。

师:这一双清澈、水灵灵、炯炯有神的眼睛没有了,读――

师:母亲啊,你曾经挺直的背到哪里去了?你曾经光洁的面容到哪里去了?你曾经水灵灵的眼睛到哪里去了……

拿起课本,一起读这段,师读“我的母亲”;生一起读“我的母亲”――

师:母亲渐挺的背哪里去了?

生:为我们操劳。

师:母亲那光洁的面容哪里去了

师:母亲水灵灵的眼睛哪里去了?

师:当你看到这样的母亲,什么感受?

生:伤心。

生:难过。

师:看到这样的母亲,我怎能不鼻子一酸?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这一段。

师:现在你明白梁晓声为什么这样写吗?假如你真正感受到了,那就说明你有语文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情趣,实现学生的阅读情感与作品的充分融合,让学生走进作品,与人物一起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而这离不开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想象与联想是情感的伴侣,只有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才能达到腾飞的境界,推动情感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又是让学生反复推敲关键词,在现实与想象、内容与形式之间不断走进去,迈出来。“读中想象、对比朗读、带词入句朗读”,是王老师为达到教学目标采取的灵活的方法。学生在充分而多样的朗读中读出了词情,更感受到了准确的语言所表达出来的美。“以情带读,读中悟情”,这是“唤醒感觉”过程,是“激活诗意”的过程,足见语文大师的深厚功力。

二、创境:唤醒情感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可能透过字里行间,看到作者内心的感情世界,并与之产生共鸣,从而深刻把握文章的内涵。而这种共鸣就是种情感体验的碰撞,在碰撞中产生灵感的火花。当然,有的作品离我们的生活较远,而学生的经历有限,其情感体验无法与作品相呼应时,就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以便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师:为什么鼻子一酸,读一读你的体会,你的发现。

生:“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出示这句话)

(一起读)

师: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什么感觉?把你的感觉放到朗读中去。

(生再读)

师:你听到过震耳欲聋的声音吗?

师:当这种声音传入你耳,什么感觉?

师:你想待在那样的环境中吗?把你的感受带进朗读中。

……

师:你们说到了,听到噪声烦,想逃,而母亲却要在那样的环境中工作。(齐读)

师:昨天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

生读:明天的母亲将要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生读)春天的母亲将要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

(生读)秋天的母亲将要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

(生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读――

师:我第一次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假如是你,你看到母亲这样工作,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难过。

生:伤心。

生:难受。

师:再读这句话,读出自己对母亲的那份真情。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的鼻子怎能不酸?继续找。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而学生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为自身的情感所支配,这就是情感的情境性。教师就更应注重将文中的情景与生活实际相接轨,将学习教材与走进生活相联系,引导儿童从书本中的情感教育走进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进而迁移、感染、渗透、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王老师紧紧扣住“震耳欲聋”一词,让学生感受词语背后的意蕴,想象生活中“震耳欲聋”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体会词语的力量,反复回环,一唱三叹,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真谛,体会到“慈母情深”的情感润泽。

三、复沓:品味情感

复沓,又叫重章、重言、复辞、重复,是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句子或句群。运用复沓,可以加强语势,抒发强烈的感情,表达深刻的思想,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将“复沓”这一文学表现形式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起到创设情境、深化理解、蒸腾情感、活化语言的妙用。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慈母情深》时,就巧妙地设计、运用了“复沓”这一教学方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意识。

师:当我向母亲伸手要钱时,母亲是怎样的表现?读,画出有关语句。当旁边的女人大声喝斥我时,母亲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生边读边画,然后交流。师出示句子:“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师:哪个细节让你特别有感触?

生:塞。

师:读,细细地体会一下,这是怎样的一塞?

(生边读边体会)

生:这是迅速的一塞。

师:带到句子中读。

生:这是慈爱的一塞。

师:带上去读。

生:这是充满期盼的一塞。

师:带上去读。

生:这是紧紧的一塞。

师:带上去读。

师:这是慷慨的一塞、毫不犹豫的一塞。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句子。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母亲塞到我手里的只是钱吗?

生:是爱。

生:是期盼。

生:是辛勤的汗水。

师:更是母亲的爱、期盼、汗水与心血。想想母亲挣钱的一个画面,再想想母亲给钱的画面,你一定感受到了。读课题――

生深情地读:“慈母情深。”

师板书:深厚。

心里难受的句子篇9

在这段充满感情的叙述中,作者通过强调“路难行”、“难行路”,进一步突出了“行路难”,从而使感情的抒发显得如此真切、自然而震撼人心。

先来看“路难行”: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再来看“难行路”: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平路尚且要蹒跚,更何况要爬月台。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里作者着重写到了父亲穿着的颜色:“黑”、“深青色”,这些极重的颜色已使读者感受到父亲的沉重了。另外又写到了“大马褂、棉袍”的衣着,这些都是不利于灵活动作的,更突出了父亲行动的艰难。

“路难行”和“难行路”有力地渲染了“行路难”。可是,即使行路再难,父亲也执意要为儿子去买几个橘子,其态度是何等坚决!你看,“我本来要去的(爱父之心),他不肯(爱子之情),只好让他去(父子之爱)”,这样的描写可谓传神。“他望窗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可见父亲此时只看到卖橘子的人,却不在意去买橘子的路,而且决定得那么快,没有任何迟疑,只看了看马上就决定了。“看了看”与“说”之间接得很紧,这种描写可谓极妙。如隔一个逗号,或者加上一个“然后”,就全无这种效果了。这说明他的决定不容反对,显得很果决:“我买几个橘子去”而不是先问“橘子要不要吃?”然而,正是这样的“专制”,无形之中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接着父亲说:“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可见一个已经长大成人的青年,在父母的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对于“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的“我”来说,照例父亲是用不着这么说的,然而父亲这么说,更让我们感受到“可怜天下父母心”。于是,父亲毫无顾忌地去了,哪怕“路难行”,哪怕“难行路”,哪怕“行路难”。你看他: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扑扑衣上的尘土。”

在这里,详细传神的动作和神态描写,非常成功地再现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过程。行路可谓难,爱子可谓深,描写可谓神。此情此景,不但“我”会落泪,我们也会落泪。虽然“路难行”“难行路”“行路难”,可是父亲的心里却是愉快的,因此动作也很快:“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我”才拭泪这一点时间,父亲就已爬上了那边月台,并且买了橘子“往回走了”,可见其快。这里作者将这段场景虚化,一是表明“我”当时已不能自已,不忍再看下去,又责备自己没有坚持到底,去买橘子,而让行动艰难的父亲去;再是表明父亲动作之快,我们总是对自己喜欢、愿意做的事情勤快些,父亲也的确是这样;同时,这样处理可以使整个行动过程显得有实有虚。更何况,父亲感到若不为儿子做点事似乎就心里难受,所以“我”在说了此段中唯一的一句话“爸爸,你走吧”之后,父亲却并没有走,而是在给儿子买了橘子之后才“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而此时作者的心情却是非常沉重的。

上文所说的一切,都是从作为儿子的朱自清眼中看出的。我想只有他才会这样专注地望着自己的父亲,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爱。他心疼父亲,为他担心,“可是他穿过铁道,须爬上那边的月台,就不容易了。”同时在父亲爬上月台时,作者非常及时、恰到好处地点了一下“肥胖”两字,“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真可谓妙笔!接着作者写到“他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一两个橘子是用不着“抱”的,“抱”字说明橘子之多。行路这样的艰难,而橘子圆溜溜的,不是容易拿的东西,然而竟买了那么多,又可见爱子之深。而且“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橘子很多,但全都给了儿子,自己一个不留,一个不吃,而且那么干脆,毫不犹豫。与此同时,我们还在这里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对比,“放在我的皮大衣上”,而父亲则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在“只认衣衫不认人”的社会里,父亲想的更多的是儿子!

整段文字中的语言描写极为精练,总共只有四句对话,作者一句,父亲三句。离别时话本来是会很多的,但此时的深情都已“一切尽在不言中”了,不需要太多的雕琢。白开水般的一句“我走了,到那边来信”饱含父亲多少的惜别和牵挂之情!“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你进去吧,里边没人。’”两颗心都是恋恋不舍。在这里,父亲的走路没有再强调“蹒跚”、“肥胖”,因为这里已经没有必要强调出行路的艰难了,一字不多。同时,“我望着他”,而他则“回头看我”,真可谓两心依依不忍别。看见“我”,让父亲心里终究有些不平静了,而素来不善表达爱的父亲们,总是把这种感情压抑下去,理智地来一句“进去吧,里边没人,当心行李”。而这从感情到理智的转换过程,正从一个“看见我”与“说”之间的逗号中暗示出来了,与开头那句“他往窗外看了看说”一样的精彩!“等他的背影混入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父亲这时大概已经不敢回头了,他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那时我们还没听到过歌星演唱“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而儿子则一直要到看不见父亲才进去,我们可以想见那个踮着脚寻找父亲快要消失的背影的朱自清,其爱父之情是何等深沉,又如此溢于言表。

心里难受的句子篇10

初中阶段要求是“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1)正确辨别文中的难词难句,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用文白对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

(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3)把握本文比喻、正反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和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的论辩艺术。

2、过程与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领会文章思想内涵。

(2)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通过启示、点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把握古人说理的方法。

3、情感价值

(1)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候,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2)感悟古人遣词造句之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进而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本文所运用的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逻辑推理论证等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出生死观,导入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了解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读准文中字音

2、勾画并识记重要的文下注释。

3、识记下列名言: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课内检测】

1、介绍孟子

2、注音

患(huān)、恶(wù)、箪(dān)、羹(gēng)、蹴(cù)。

二、作者作品简介

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学说,主张行“仁***”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题解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三、初读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

2、注音

患(huān)、恶(wù)、箪(dān)、羹(gēng)、蹴(cù)。

3、学生自读、理解

四、精读理解

1、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所欲]“所”动词,相当于名次,意为“喜爱的东西”。

[得兼]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苟得]苟且得到,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wu4,厌恶,与“欲”相反。

【患】祸患,灾难。

【使】假如,假使。下文“使”义同。

【何不用也】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

【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其本心)

2、齐读全段。

【合作探究】

1、本文以“鱼”比喻“ ”,以“熊掌”比喻“”,从而提出了“ ”的观点。

2、将第一段划分为三个层次。

3、第二段中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4、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5、提问:“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6、提问:“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7、提问:“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8、提问:“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善心。

【巩固练习】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3、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提优补标】背诵课文1段。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1、勾画并识记重要的文下注释。

2、思考:第二段例举了在正义面前的哪些行为。

【课内检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是( )。

2、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翻译为()。

3、背诵第一段。

【合作探究】

一、美读吟诵

二、精读理解

1、请学生研读第二自然段,注意以下的重点词语。

【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呼喝着给他(吃人 尔,助词。

【蹴尔】用脚践踏着。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

【万钟】指很厚的俸禄。

【何加】 (有)什么益处。

【奉】奉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贫穷的人。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与:通“钦”,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乡,通“向”,以前。为,为(之)全句:从前为了 “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Wei4,介词。第二个“为”,wei2,动词,这里是接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已,停止,放弃。

【本心】天性,天良

2、齐读第二段,小组合作串讲文意,并提出疑难共同解决。

【合作探究】

研读本段、分析以下问题:

1)提问:传说古代有一个穷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最后宁可饿死。课文第2段用的就是这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讨论并归纳: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2)提问:孟子曾有一句名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讨论并归纳:富贵不能***。高官厚禄诱惑不了。

3)提问:为什么高官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讨论并归纳:因为高官厚禄与礼义的价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礼义的高官厚禄则不能接受。比如说,叛变***,到***去当大官,真正的***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出***家机密得到很多钱,爱国志土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贪污受贿得了很多钱,正直的干部是宁死不为的。

4)提问: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

5)提问: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

讨论并归纳: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止”。

6)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7)提问: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讨论并归纳: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4、研读第3段

提问:第3段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运用排比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气势。

三、课堂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巩固练习】

一、一词多义

1、与 通“欤”,语气词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给 例句:呼尔而与之

2.而

连接两个动作,承接连词 例句:蹴尔而与之

转折连词,却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3.于 比 例句:所欲有甚于生者 对于 例句:万钟于我何加焉

二、古今异义

1.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钟古义: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2.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 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是

三、词类活用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心里难受的句子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心里难受的句子10篇

学习

和婶婶10篇

阅读(25)

那里有一座破败的木屋。天一黑,木屋内就会亮起灯光,直到黎明时才会悄然熄去。“那是一座‘鬼屋’。”很小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对阿丘说。“鬼屋?”“对哦,在那里住过的护林员早已不在,可是灯光却始终如一地亮着,肯定是有鬼魅作祟。”爸爸说。阿丘

学习

王维送别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王维送别10篇,内容包括王维送别诗,王维送别诗大全100首。送别诗在王维诗歌中占有不小的比重。据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所辑,王维现存诗四百二十余首,送别诗有七十余首之多,并且也很出色,有着不容忽视的思想与艺术价值。送别时

学习

人教版小学英语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人教版小学英语10篇,内容包括小学英语必背十篇范文,人教版小学英语典型范文。我们在学习语言的也通常都是在学习文化的过程,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英语的学者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底蕴。当然的小

学习

业务员工作总结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业务员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业务员工作总结及心得,业务员每日工作总结范文。从刚开始接触业务的时候,心态确实不那么端正。反反复复的,总是觉得自己不适合这种工作,还是去找份安稳的工作吧,周而复始的延续那种日子吧,但这时也会有另

学习

心驰神往造句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心驰神往造句10篇,内容包括心驰神往造句十个字左右,心驰神往造句优美句子。3、不但使无人居住的荒漠星球变成绿洲,还种下了大量的桂花树,使月球成为世人心驰神往的地方。4、神秘而迷人的九寨风光令人心驰神往。5、桃花源的和

学习

任正非语录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任正非语录10篇,内容包括任正非语录照片,任正非客户语录。3、一个人离开家奋斗是为了获得美好的生活,爱情又是美好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但爱情就像独木桥一样,人家过了,你就不能过。离家已经五年,在残雪消融、溪流淙淙的时候,面对

学习

信封怎么写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信封怎么写10篇,内容包括怎么写信封内容,信封怎么写很好看。我想我们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话语给你讲,只想透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交流一下,并告诉你,人生还很漫长,你将来需要走的路很漫长。作为家长,我们期望自我的孩子就是健康快乐的

学习

写荷花的诗句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写荷花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荷花诗句经典名句,写荷花荷叶的诗句。2、并蒂芙蓉: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3、菊老荷枯: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

学习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10篇,内容包括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心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标识。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就应该珍惜,不能因为常见不缺,就随意的浪费,这对于其他人是不公平的。贫困地区的人,连饭都吃不起,他们为

学习

应用伦理学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应用伦理学10篇,内容包括伦理学原理和应用伦理学区别,应用伦理学知识分析案例。其一,伦理学理论系统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合理的完备性。P任何一种伦理学理论都期求达到这两种性质间的某种程度的平瓶一种好的伦理学由于较好地

学习

中专生学年个人总结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中专生学年个人总结,内容包括中专生学期个人总结800字,中专生期末总结1000字。

学习

五年级数学手抄报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五年级数学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五年级数学乐园手抄报,数学手抄报五年级漂亮。一年级五四青年节手抄报的***片3一年级五四青年节手抄报的***片4一年级五四青年节手抄报的***片5一年级五四青年节手抄报的资料:青年节祝福语1)无

学习

续合同时工作经验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续合同时工作经验总结,内容包括续签合同工作总结及计划,签合同工作总结范文。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建筑企业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工程施工的质量与经济效益涉及到公司的生存,因此加强施工管理显得十分重要,一定要树立“干好现场

学习

关于雪的诗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雪的诗10篇,内容包括关于雪的诗爱情,诗中带雪的古诗。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

学习

感谢老师最朴实的句子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感谢老师最朴实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放假家长感谢老师最朴实的句子,六年级毕业感谢老师的句子。因为是整个江南区的公开课,我班学生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尤其是面对的是一位语文大师,因此,上课之前学生们难免会有些紧张。但当他

学习

表达思念的句子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表达思念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表达思念的撩人句子,古代表达思念的句子。3、不见你娇美的姿容已经一个星期了,真如七年一样。在这七天里,你的倩影无时不刻在我心海浮现!4、你走了,留给我的是无尽的思念。但,即使再不能见到你,有这份

学习

描写春天的短句子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春天的短句子10篇,内容包括描写春天词语句子大全,描写春天景物的短句子一年级。3、春天来到一望无际的麦田边,碧绿的麦苗,春风吹过的号死后,麦田里荡起了一层又一层的绿色波浪,发出沙沙的响声,似乎在为春天的到来而开心地唱

学习

表达心情不好的句子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表达心情不好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心情不好的句子发朋友圈,形容心情不好失落的句子。3、日升日暮,花谢花开,遇见的,离去的,记住的,忘却的转身就流逝在春寒料峭的季节里。4、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像是流星,瞬间迸发出令人羡慕的火

学习

关于心情的句子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心情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关于心情的句子摘抄100个字,喝茶的心情唯美句子。3、世界上最凄绝的距离是两个人本来距离很远,互不相识,忽然有一天,他们相识,相爱,距离变得很近。然后有一天,不再相爱了,本来很近的两个人,变得很远,甚至

学习

关于描写春天的句子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描写春天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描写春天景色的优美句子,儿童描写春天的优美句子。3、如果说校园的春天是有深义的,那么那些所谓的最美丽的春天则是校园的春天。我们踏歌而行,因为春天里我们最年轻。穿过那些春意盎然的小道,

学习

关于爱情甜蜜的句子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爱情甜蜜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爱情甜蜜句子,爱情甜蜜的句子短句。3、爱情的欢乐虽然是甜美无比,但只有在光荣与美德存在的地方才能生存。4、喜欢一个人,是不会有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他给我的快乐,也是世上最

学习

关于赞美老师的句子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赞美老师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赞美老师辛勤付出的句子,怎么赞美舞蹈老师的句子。3、因为您的一片爱心的灌浇,一番耕耘的辛劳,才会有桃李的绚丽,稻麦的金黄。愿我的谢意化成一束不凋的鲜花,给您的生活带来芬芳。4、真空、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