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太棒了作文篇1
虽然已经是中班了,但很多小朋友没有见过油画棒,更不要说用过油画棒了。所以,当我在美术活动中取出油画棒让他们绘画时,他们都异常兴奋,对油画棒更是爱不释手。可最近,我发现班里的油画棒在逐渐减少,我很纳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星期一的早上,凡凡的奶奶把凡凡送到幼儿园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表情严肃跟我说:“白老师,你好好说说这孩子吧,他把幼儿园的油画棒带回家了,我在家已经批评他了。”同时交到我手上一包油画棒,我大吃一惊,原来这些天班里少的油画棒都让凡凡带回家了。凡凡是个很乖巧的孩子,平时在幼儿园很听话,也很爱和小朋友们分享自己的东西,为什么会偷偷把油画棒带回家呢?事情一定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于是,我先安慰凡凡奶奶:“您别着急,我先了解一下情况。”同时,我在心里盘算该怎样和凡凡沟通。
早操后,我走到凡凡跟前,小声地问他:“能告诉我为什么把油画棒带回家吗?”这句话一出口,凡凡警觉地看着我,不好意思地低着头不说话。我拉着他的小手又轻声地说:“我知道奶奶昨天批评你了,奶奶是不是误解你了?老师知道你是一个听话的小朋友,你小声告诉老师为什么把油画棒带回家,好么?”他看着我信任的目光,凑到我耳边神秘地说:“其实我想给油画棒找家。”“哦?”“我家有一个大盒子,可以成为油画棒的家,这样他们就不挤了。”原来,为了方便孩子们取放油画棒,我把油画棒都拆开放在了小篮子里,而由于条件的限制,篮子太小了,凡凡觉着油画棒太挤了,应该给油画棒换个大房间,所以,他把油画棒带回家放在了大盒子里。
什么太棒了作文篇2
第一次教学
1.出示四根小棒(10cm、6cm、5cm、4cm)。师: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2.学生操作探究,并填写表格。
3.学生汇报,教师填表,说说什么情况下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
反思:按照这样的教学思路教下来感觉很顺畅。顺畅是不是就意味着学生的思维没有问题呢?回忆课堂中学生的表现,总感觉这样组织教学缺了些什么。教师统一提供小棒且小棒长度统一,学生操作结果只局限于四种,学生不费劲就能得出“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是不是太顺了?教师提供四种长度的小棒,难免会有“巧设陷阱”之嫌。在如此没有波澜的活动中,学生是否少了些深刻的思考的体验。我能不能不提供统一的小棒,不借助小棒的具体数据来分析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对这一环节做了改动,于是有了以下第二次教学。
第二次教学
1.问:给你三根小棒你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猜测。
2.老师给每人准备了一根吸管,你任意剪三段再围一围。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析围不成的情况和围成的情况,得出结论。
4.验证所有的三角形,理解“任意”意思,完善结论。
反思:本以为这样设计比较开放,学生会出现不同情况,谁知课堂上却碰上了尴尬。学生猜测时都认为能把任意三根小棒围成三角形,可是当碰到了围不成时没有深入思考为什么?围不成是否和小棒的长度有关?而且不愿意承认自己围不成,于是把多余的剪掉一截,于是能围成了。因为是学生自己动手任意剪的小棒,剪的比较斜,围三角形时会出现误差。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只有一组出现剪的两根小棒的长度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但是在投影上围,看上去好像能围起来(有一点误差,但是学生几乎看不到)。尽管我借助投影反复说明,但仍有部分学生对“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持怀疑态度。看来让学生剪小棒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对学生发现结论有障碍,思虑再三,我觉得材料还是由我提供较好。接着的第三次教学如下:
第三次教学
1.师:给你三根小棒你能围成三角形吗?(能)追问:一定能?(能,不能)
那好,刚才课前每人从老师这儿任意选了三根纸条,你们围围看。
小组操作,教师巡视(搜集典型,问为什么围不成)。
2.从围不成的情况开始分析,指名投影演示,结合课件演示得出结论(两条边的长度和小于第三边时,两条边的长度和等于第三边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3.猜猜两条边的长度和多长时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猜测并验证,结合课件演示,得出结论(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4.测量自己画的三角形三条边数据,验证结论,理解“任意”的意思,完善结论。
反思: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新知。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很多操作活动仅仅停留在实际操作的层面,没有能够使学生通过活动实现“内化”,因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仅停留于“表象”,谈不上对概念的真正掌握,更说不上真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上述案例中,第一次教学,教师直接提出动手操作的要求,提供的材料有限,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直观水平,他们尽管轻松地根据四个操作结果作出判断,得出结论,但由于缺乏强烈的认知冲突和深入思考,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都很肤浅,不够深刻。第二次教学,是让学生任意剪吸管,势必会出现许多不确定因素:剪成斜口,发现自己围不成再剪掉多余的一段,不太可能出现剪的两条边的长度和等于第三边,即使出现了也因为误差看似能围成三角形,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很难组织教学,效果不好。第三次教学,教师提供了四种小棒,让学生任意选三根(不告诉具体数据),让学生围,学生由没有围成三角形而产生为什么围不成的疑问,激发探究需要,同时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观察,这样,由“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小于(等于)第三边时,都围不成三角形”猜想到当“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时,能围成三角形”可谓水到渠成。最后,让学生测量自己画的三角形的三条边数据,验证这一结论,深入理解“任意”的意义。
什么太棒了作文篇3
关键词:电动机;科学探究;课程标准;说课
中***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2-0062-4
《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是“沪科版”《物理》第十七章第三节的内容,本文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 教材学情分析
第十七章共有三节:第一节《磁是什么》介绍了简单的磁现象;第二节《电流的磁场》研究电生磁;本节是第三节,研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是一节实验探究课。简单地说,本节内容包括了两个部分:探究一条科学规律(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和认识一种生活应用(电动机)。学生对电动机比较感兴趣,但对其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并不熟悉。特别是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所以较难理解换向器的作用。
2 教学目标分析
笔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1],结合学生的实际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实验,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②通过探究,能说出电动机转动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体会简化法、模型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研究过程的艰辛和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本节课将和学生一起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先探究为什么“动”,再探究为什么“转”,达成知识目标。其中受力“动”是重点,受力“转”是难点。学生将经历探究全过程,从而达成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3 教学过程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笔者制定了四个教学环节:引入转动、感受转动、探究转动和总结转动(***1)。
(1)引入“转动”
首先,从生活中的电风扇、滚筒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引入电动机,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感受“转动”
由于家用电器的外壳遮挡住了电动机,学生难以直观认识其结构。所以设置第二个环节,让学生感受电动机的转动。
利用小电动机模型,解决学生分组实验:(***2)让电动机转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认识了电动机的关键部件(磁体和线圈),而且明确了本节课的研究主线(一个主体――线圈),线圈只要满足“在磁场中”“通电”两个条件,就可以发生受力转动的结果。
但是学生直接研究线圈的转动太复杂,应对他们进行引导:一组线圈太复杂可先研究一个线圈,一个线圈太复杂可先研究一条边。让学生体会简化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到此,本节课由生活现象走进了物理本质(***3)。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就是让一条边在磁场中通电动起来,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动”。
(3)探究“转动”
用金属铝棒表示边。笔者摒弃了很多资料中提到的用电磁铁替换U形磁铁[2],用铝箔纸及牙膏皮做成金属棒或者悬挂金属棒等实际现象并不明显的做法,用空心铝棒代替金属棒[3],找到了磁感应强度高达1 T的强磁铁,使金属棒受的安培力比较大。这样,只需一节1.5 V的干电池,就可以使实验效果十分明显(***4a)。
通过演示实验让金属棒动起来,学生也就从有形的动中发现了无形的力。接着向他们抛出一个问题:你能用小组的器材也让金属棒动起来吗?学生分组实验(***4b),在实验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有的小组金属棒动的方向和演示实验不同,不同的小组金属棒动的方向也可能不同。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个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金属棒的受力方向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进而进一步进行探究。
在这个环节里,笔者设计的演示实验有效降低了学生分组实验的难度。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所经历的科学过程,自主建构了相关知识,即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这样,笔者和学生一起明确了本节课的重点――探究“动”,也就为后面的探究“转”做好了铺垫。
研究“边”是为了研究“圈”,探究“动”是为了探究“转”。本节课又从物理本质走向了社会应用(***5)。学生会考虑,如果一个圈在磁场中通电,会有什么效果呢?有的猜想转,有的猜想不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处必须有合适的演示实验来检验学生的猜想。
笔者利用单匝线圈进行演示实验(***6a)。学生观察线圈就会发现,线圈其实只转了一点,但是没有持续转下去,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要用动态Flash仿真实验(***6b)进行细节的分析。提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红边受力向上,蓝边受力却向下?为什么线圈转到竖直方向停不下来?为什么线圈转过竖直方向又转不下去?”根据之前学生建构的知识,他们可以分析出:就是因为这里红蓝边的受力方向没有改变,所以这两个力又把线圈拉回来了。笔者立即抛出一个新问题:你如何让线圈持续转下去呢?这里学生会给出很多方案,有的说可以颠倒N、S极,有的说可以颠倒电源正负极,有的说此时可以断开开关一段时间后再闭合。对他们给出的这些方案给予肯定:科学家从理论上也是这么考虑的,但是真正操作起来比较难实现。工程师给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元件,就解决了这个难题。此时,学生的目光就集中到了笔者手中的换向器上。只需要在刚才的单匝线圈上加一个小小的换向器,就能够实现持续转动。(***7a)线圈转起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还要利用仿真实验(***7b),进行细节的再现。
由于之前有了“转”的铺垫,此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加上换向器,线圈就能持续转动了。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认识到换向器是一个工业设计而非科学理论的创新,让他们感受换向器的巧妙。
这样,在探究“转”的环节中,通过两个演示实验,两个仿真实验,就突破了“转”这个难点。
此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探究“转动”)就完成了(***8)。最后,笔者为学生对转动进行了总结提升(***9)。
(4)总结“转动”
科学家发现一条规律,工程师发明一件应用,从发现到发明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既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引,又要有关键部件的技术创新。随着电动机的大量应用,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导致了第二次工业***的产生。如此总结,既明确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职业分化,为学生的职业规划起到了萌芽性质的指导作用。同时,又渗透了物理学史,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得到体现。
4 自我评价反思
本节课以实验为基础,共设计了两个分组实验,三个演示实验以及两个仿真实验,体现了物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色(***10)。
本节课从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引入电动机,在和学生一起探究物理规律和社会应用的过程中,突破了“动”“转”的难点。践行了《课程标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11)。
参考文献:
什么太棒了作文篇4
[关键词]教学 课堂生成 创新思维 关注 思考
[中***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31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而言,多数教师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对数学了解得太少,无法引导,应该用一种“启发式”的讲授法来开展教学;也有的教师觉得学生提出的问题太幼稚,没有多少价值,认为要重点从语言、习惯、规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认知误区,慢慢发展下去,会极大地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扼制了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及从教学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以“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充足的思维空间。
案例:教学“有余数的除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这个游戏需要积极思考,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好,可以吗?
师:请各小组长拿出1号信封,猜一猜,它里面装的是什么?
生:小棒。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摸出来的。
师(竖起大拇指):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太聪明了!用你们信封里的小棒摆正方形,看看最多能摆几个。(生动手操作)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摆的、摆了几个正方形?
生1:我们有8根小棒,摆了2个正方形。
生2:我们有12根小棒,摆了3个正方形。
生3:我们有16根小棒,摆了4个正方形。
生4:我们有20根小棒,摆了5个正方形。
……
师:能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吗?
生5:8÷4=2(个)。
生6:12÷4=3(个)。
生7:16÷4=4(个)。
生8:20÷4=5(个)。
(生边说,师边把结果填入事先准备好的表格中,如下)
师:非常棒!大家配合得也特别好!请拿出2号信封,再看看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生动手操作)
师:哪个小组来先说说你们摆的结果?
生9:我们组有13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一共摆了3个正方形,还剩1根小棒。
生10:我们组有10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一共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2根小棒。
生11:我们组有15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摆了3个正方形,还剩3根小棒。
……
师根据学生回答填表:
师:这次摆正方形与上次比,你有什么发现?
生12:没摆完。
师:请把话说完整。
生12:小棒没摆完,有剩下1根、2根或3根的。
师:为什么不接着摆呢?
生:不够摆了。
师(指着表格):第一行有13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一共摆了3个正方形,还剩1根小棒,你能列出一道除法算式吗?(生小组讨论并汇报)
生13:13÷4=3。
师:大家觉得合理吗?
生14:不合理,那就不知道剩余1根小棒了。
师:你认为该怎样写?剩余的1该怎么写比较合适?
生15:在3的后面加1,就是13÷4=3+1。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15:3是3个正方形,1是剩余的1根小棒。
师:大家看看这样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16:3+1=4,这里不是4个正方形。
师:那到底该怎么表示?
生17:余1就在商的后面点一个点,余2就点两个点……
师:这个表示法有意思,想得非常好,大家掌声鼓励一下!大家对这种表示方法有什么意见吗?
生18:这种表示方法很好!不过好像与书上不一样。
师:真不错!看来,这位同学课前预习了,这是非常好的习惯!如果余数很大呢?那点点还行吗?
生19:那肯定不方便了。
生20:可以写成13÷4=3……1。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20:这样写,商是3,就是3个正方形,1就是剩余的1根小棒。
师:你们觉得这样行吗?
生:行。
师:这个同学说得真好,掌声响起来!同学们,这个剩余的数在除法算式里叫余数,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
思考: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应该从强调理念的转变逐步转移到数学教学的实质性进展上来,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更应该把数学知识融入活动和游戏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如上述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两次摆正方形,并给学生留出比较充足的思维空间,既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又易于激发课堂生成。
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构造数学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数学现实。”皮亚杰的建构主义也提出了知识需要建构的观点,而建构知识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准确把握学生的生活现实,引导学生通过顺应或同化,来达到发展学生认知的目的。
另外,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巧妙地制造认知冲突。只有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才可能唤醒他潜意识中的前概念,从而实现课堂生成。如上述教学案例,在第一次摆小棒的过程中,学生无论是摆还是列算式都没有障碍,各个小组都能够顺利快速地完成。这里,教师既要观察学生的动手、合作、语言表达等方面,又要努力给学生形成一个任务模板――摆正方形,列算式。而在第二次操作中,小棒出现剩余,学生结合第一次操作摆正方形没有问题,可在列算式时会出现迷茫,也就是产生认知冲突。这时教师应恰当地引导学生尝试解决剩余小棒的问题,最后得到科学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真正理解并内化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从而很好地实现了知识的建构。
什么太棒了作文篇5
晚报上的社会新闻中常有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譬如,一个小孩儿不慎从窗户跌下去,一个小孩儿吃豆卡住了气管,一个小孩儿跟祖母上街被人偷走了等等。丈夫每见这类报道便神经高度紧张,盯住不识字的保姆阿姨一遍两遍三遍地提出警告,由此家中也布满了紧张气氛。阿姨信佛,说道:“这种不吉利的闲话最好少讲。”丈夫道:“就是要天天讲,提高警惕,才能防患于未然。”
丈夫为女儿棒棒不惜一掷“千金”。棒棒要气球,丈夫一买就是一百个。棒棒吹破一个再吹一个,有时一连吹起十几个,让自己埋在气球堆里。有一回,丈夫兴冲冲地捧回一个大纸箱,拆开一看,是整整两打照相簿。问他买这么多照相簿干什么?答曰:“给棒棒插照片,每年两本也只能用到十二岁!”
没有孩子的时候,有知心的朋友劝我:“一定要生孩子,否则,会影响夫妻感情的。”有了孩子以后,又有知心的朋友告诫我:“当心,女人生了孩子,丈夫对你的感情就会渐渐淡薄。”我暂且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这些话是危言耸听呢,还是客观规律。有时,对丈夫关于女儿的种种决策真是又好笑又好气,并且也忧心忡忡地发现了一个事实:没有女儿的时候,丈夫最爱听我嗦,听我讲遇到的事;有了女儿以后,丈夫对我的嗦表示出了极大的不耐烦,两个人的话题总是以女儿为中心。
然而,当我想到丈夫的一切变化,一切非同往常的举动,都是出自于对女儿的爱时,便又毫无怨言心甘情愿地容忍了他,原谅了他。
(选自《女人心事》,王小鹰著,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刘冬冠,定价:23.00元)
“万事通”走不远
那是三十年前,我上中学的时候。班风很怪,男生女生们经常学着哲学家的样子,一本正经地探讨重大人生问题。
有一天我随口说:“我最不怕人家看不起我。”班长XP却猛然瞪圆了她漂亮的杏核眼,大叫道:“什――么?!我最最受不了的,就是人家轻视我!”
一时我也愣住了,对她如此强烈的反应惊讶不已。我想的是:做什么事、做什么人,你朝着你的目标努力走就是了,管别人议论什么呢?人看得起、看不起你,或者故意贬低你,甚至给你下一个绊子,其实都跟你没关系。如果你老想着别人的评价,自己先动摇了,没有恒心或心浮气躁地不走了,那可真就永远达不到目的地了。
而XP是个处处事事都一定要拔头筹的女孩。她功课好,智商比同学们都高,大家一块儿学什么,每次都是她最先掌握。父母宠她,老师宠她,同学们也都宠她,她永远都浸润在“争第一”的情结当中。为此,她付出的也真多。当有同学说起巴尔扎克,她就赶忙去吞食“人间喜剧”;又有人提及李白、杜甫,她就抓紧去背古诗;游泳风兴起,她就猛练三伏;后来又兴起踢毽,她又苦练三九……
如今,我们都已进入不惑之年,谁走得最远呢?是一位智商中上、却一贯认认真真做事的女生,她成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而XP呢?据说在她的单位,获得了一个“万事通”的绰号,什么事情她都显得比别人“能”,可她也没做出什么事。
(选自《快乐的理由》,韩小蕙著,华文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郭雪波,定价19.80元)
压舱
婚姻乃是一条空船,靠着两种东西为它压舱,一是爱情,一是子女。没有爱情而又没有子女的婚姻,势必被风浪打翻,葬身海底。爱情和子女如果能同时都有,合力压住空舱,婚姻之船当然是一条快乐的船;如果不幸而不能两者具备,只剩下了一个,船就开始摇晃,界乎沉与沉之间。
什么太棒了作文篇6
关键词:新课堂;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212-01
本学期学校举行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为主题的组本教研活动,让我们深刻的、系统的认识感受到有效提问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尤其是以自己执教《11~20各数的认识》为载体,更是深刻地感受到:智慧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问在关键,就能问出高效。现对自己在这节课中的提问进行剖析,以此来和大家交流:关注有效提问,构建高效课堂。
教学片段1:
第一次试教:
[电脑演示:一把尺子]
师:(我直接就问)尺子上有什么?读一读。
生:数字。(1-20的数字)
师:观察尺子上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这些数字有什么特点?
(赏析):这里出示直尺的目的是让学生会正着读、倒着读这些数,会比较这些数的大小。老师连着问了三个问题,这时学生面面相觑,无所适从,兴趣不大,寥寥无几的几个学生举手。正是因为老师问的目的不明确,提得问题不明确,所以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教学片段2:
第一次试教:
师:你会写11-20这些数字吗?试着写一写。
生:会。(学生随意写了不同的数)
师:你写的这些数字,到底表示的多少呢?我们用小棒摆一摆好吗?请你边摆边想你怎么摆可以让同桌一眼就看出来你摆了多少?
(赏析):这一部分主要老师提的问题,重点不突出,没有层次性,没有把握好教材内容的重难点,提问太散,太大,没有针对性,没有设计出一系列的前后连贯的关键性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当前事物的观察进行积极地思维活动,通过提问,启发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
全盘考虑后进行第二次试教:
师:12这个数字认识吗?会读吗?伸出你的食指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接着写15,20。
生:12(学生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写)
师:你能用小棒摆出12吗?
师:请小朋友们把你准备的小棒放在桌子上准备好,你能数出12根小棒吗?把你数的12根小棒摆放在桌上,想想看,怎么摆,能让曹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摆的是12根。(学生操作活动后,进行师生交流。)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我们看丽丽想出的办法,她是怎样摆的。
师:丽丽方法真好,请小朋友们也照这样的方法摆一摆,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拿出2根。
师:丽丽方法真好,有好的方法我们也要一起学习。请小朋友们也照这样的方法摆一摆,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拿出2根。
师:这一捆是几个一根呀?是多少根?10个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读一读:10个一是1个十)再添上2根,是12.
师:现在请小朋友很快地拿出12根小棒,想一想怎么拿?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
什么太棒了作文篇7
点评人:我是雨欣
前几天,妈妈叫我去房间做数学作业。我极不情愿,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只好慢吞吞地走进房间,写起了那讨人厌的作业。
写到一半,我突然想吃冰棒,便走出房间,来到妈妈跟前,怯生生地说:“妈妈,能不能吃棒冰呀!”妈妈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看得我毛骨悚然。好一会儿,她才松开绷紧的脸,微笑着说:“写完作业,就拿一根出去吃吧!”我笑着点了点头,便一溜烟跑进了厨房。
你猜我在厨房里头干什么?嘿嘿!我来到厨房的冰箱前,拿出一根棒冰,咬了一口,太舒服了!我一口一口地尝了起来。
才吃了一点点,妈妈就在客厅说:“怡冰!在厨房里干什么?”我被吓了一跳,看了看水中的棒冰,犹豫了一下,把棒冰随手一扔,任重了妈妈洗衣服的水桶中。这时,妈妈又叫了起来,我顾不上了又马上冲厨房里出来。
一出来,妈妈就对我进行了审问:“在厨房里干什么事情?我转了转眼珠子,吞吞吐吐地回答:“玩……水呢!”妈妈又盯着我,像是没发现什么破绽,便笑吟吟地对我说:“快点写作业去!”我听话的回答:“好的!”跑回房间,飞快地写起来。妈妈看了看我,出去洗衣服了。 我看着妈妈离去的背影,心中一阵紧张
什么太棒了作文篇8
小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往往会说:“不是我不努力学习,而是这次考试的题目比较偏。”人的任何行为都是趋利避害的,也就是寻求欢乐而逃避痛苦。小孩子找借口,逃避的是挨打的痛苦。
管理学中有个“大棒”理论。管理者对员工施以重压,并通过棒子或胡萝卜来进行惩罚或奖励。胡萝卜就是追求的利,大棒则是躲避的害。如果在“做我该做拿我该拿”的思想前提下,这显然是很好的方式。但人是复杂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就有问题了。在“趋利避害”的思想前提下,躲避棒子而争取胡萝卜就成了“找借口”的原动力。
员工可能会犯错误,但有些错误他本也不想犯,如果管理者看到员工犯错上去就是一棒子,会让员工很受伤。其实棒子并不能解决问题,它只会让员工学会一件事情,就是躲避棒子打在自己身上――文过饰非。“订单没拿下是因为竞争对手的报价太低”、“生产任务没完成是因为有几个工人临时请了病假”,于是有了这些“因为……”
员工不是不能惩罚,但不能什么事情都惩罚,惩罚得越多,说明棒子越多,他为躲避棒子需要找借口的机会就越多。因此如果管理者经常听到借口,就应该检讨自己对员工的惩罚频率和力度,是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为你的员工有太多棒子需要躲了。
意识培养不是喊口号
管理者提倡“没有任何借口”,是一种结果导向的管理思想,这符合企业追逐价值的使命。但如何让这种结果导向思想从管理者扩大到所有员工的行为意识,并最终形成企业文化,这是一件艰难的工作。
“没有任何借口”的文化运动,仿佛一夜之间在全国发生。走进任何一家公司或办公室都会看到各种标语,仿佛大家都没有借口。但事实呢?借口还是那个借口。
其实口号对于意识培养只是一件看上去很美的事情。要真正实现意识的建立与提升需要的是巴甫洛夫在实验狗狗们中发现的“哈喇子”定律,而不是“疯狗精神”。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前主教练朱广沪在2005年上任之初曾说过:“上场就要像是吃了疯药一样。比技术?免了!比战术?差了!只有比疯狗的精神!你看他们会不会怕?”这就是著名的“疯狗精神”。口号喊了两年多,不仅没有在赛场上打出“疯狗相”,而且连十四年都没输过的泰国队都敢输。
而一个好教练应该把追求“转换速度”等技术的要求贯彻到日常训练中,并不断重复这种要求。比如:进攻后回位的时间,进攻中一个人最多只能传几脚球。越简单的要求越容易执行,队员在比赛过程中,自然会照日常要求达到训练的结果。
由此可见,如果管理者不希望听见借口,与其喊这口号那精神的,不如把无形的文化落实到具体行为上。
关公才可以耍大刀
有些时候下属确实会耍些滑头,弄虚作假以欺骗管理者。但他们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在他们眼中管理者有空子可钻。要想不被骗就要比骗子更“专业”。
在世界化工行业,王永庆是一个传奇人物。为了督促下属更努力地工作,王永庆采取了“午餐汇报”制度。王永庆每天中午都在公司里吃饭,用餐后便在会议室里召见各事业单位的主管,先听他们的报告,然后会提出很多犀利而又细微的问题逼问他们。主管人员为应付这个“午餐汇报”,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七十小时,他们必须对自己所管辖部门的大事小事了然于胸,对出现的问题作过真正的分析研究,才能够过关。
什么太棒了作文篇9
1、掷铅球时,铅球离手后,为什么能向前运动?铅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几个力作用?铅球最终为什么落向地面?铅球在使用过程中,质量、体积、密度如何变化?若某同学掷铅球的成绩为10米,是不是铅球运动的路程就是10米?
答:掷铅球时,一开始铅球与人手处于运动状态,铅球离开手以后,由于有惯性,仍能向前运动。铅球在空中运动时如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作用。铅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重力作用。铅球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若某同学掷铅球的成绩为10米,说明铅球水平移动的路程为10米,铅球实际移动的距离大于10米。
2、荡秋千时,能量如何转化?在何处速度最大?
答:荡秋千的过程是动能与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人从低处向高处荡时,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人从高处向低处荡时,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很显然,秋千荡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大,速度最大。
3、操场上做操时,领队员如何判断队伍排得整齐?早晨做操时,看见初升的太阳,是实物还是像?若是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在做操时,某人双脚站立与单脚站立,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是否相同?
答:领队员站在队伍的前面,只要队伍看上去是一条线,就能保证队伍排得整齐,这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传播路线是直的。早晨做操时,看见初升的太阳,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在做操时,该人双脚站立与单脚站立相比较,压力相同,压强不同,单脚站立时压强较大。
4、跳高运动员为什么能向上跃起?运动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为什么速度减小?运动员在向下降落的过程中,为什么速度增大?运动员在向下降落的过程中,若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地面如何运动?跳高运动员腾空落下时,总有一层海绵垫铺在地上,这又是为什么?
答:跳高运动员在跳高前先用脚向下蹬地面,脚对地面施加了一个向下作用力,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这同时,地面也给人一个向上的作用力,因而运动员能够向前跃起。运动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与速度方向相反,因而速度减小;而运动员在向下降落的过程中,重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因而速度增大。运动员在向下降落的过程中,若以运动员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跳高运动员的下方铺一层海绵垫,是因为海绵能随力的作用而改变形状。由于重力作用。人体下落在海绵上,使海绵变形,把接触部分包裹起来,实际上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骨头所受的压强,起到保护和缓冲作用。
5、在100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是以听到***声计时还是以看见***冒烟计时?若甲、乙两运动员在100米赛跑时以相同速度并肩向前奔跑,以什么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又以什么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答:在100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以看见***冒烟计时比较准确。这是因为光传播100米的路程所花时间为3.33×10-7秒,而声音传播100米的路程所花时间为0.294秒,若以听见***声计时,运动员已经从起跑线跑了0.294秒了,会使运动员的成绩提高。若甲、乙两运动员在100米赛跑时以相同速度并肩向前奔跑,以其中的任意一运动员作为参照物,另一运动员是静止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甲、乙两运动员都是运动的。
6、小红和兰兰两人进行多次百米赛跑,同时出发,每次小红都比兰兰提前10米到达终点。如果两人都以原来的速度跑,让小红的起跑线后移10米,兰兰仍在原起跑线,两人同时起跑,谁先到终点?
答:小红先到终点。由题意可有,小红跑100米时,兰兰跑90米。现在实际上就是比较小红跑110米所需时间与兰兰跑100米所需时间哪个短。很显然,小红先跑100米所需时间与兰兰跑90米所需时间相同,我们只要比较最后都跑10米,哪个先到终点,由于小红运动快,所以先到终点。
7、操场上进行拔河比赛,运动员常穿上比较新的球鞋,而且不希望地面上有许多砂子,否则难以取胜,这是为什么?
答:拔河比赛时,双方摩擦力的大小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运动员常穿上比较新的球鞋,是由于新的球鞋鞋底比较粗糙,拔河比赛时所受的摩擦力较大。不希望地面上有许多砂子,是防止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减小。
8、足球比赛时,甲运动员将足球踢给乙,乙运动员将足球踢向球门,被丙守门员用头顶出。在此过程中,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使足球的什么发生了改变?若足球踢出在地面上滚动时,为什么越滚越慢最后停止?
答:在此过程中,足球受到甲运动员用脚踢的力、乙运动员用脚踢的力、丙守门员用头顶的力。这些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滚动时,由于受摩擦力的作用,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使足球越滚越慢最后停止。
9、在4×100米接力赛中,为什么交棒和接棒队员要在交棒区内跑动中交接棒?
答:这是因为交棒队员在手持接力棒全力冲刺时,其速度非常大,如果接棒队员处于静止状态,他们的相对速度也就非常大,很容易被交棒队员的身体撞倒。如果在交棒队员接近时,接棒队员也开始同向奔跑,那么两人就会减小相对速度,交接棒也就容易了。
10、如何测定操场上跑道的长度?
答:方法①先匀速走动s1路程,用秒表测出所需时间为t1,再以相同速度匀速通过整个跑道,用秒表测出所需时间为t2,这样就可求出跑道的长度为:s=s1t2/t1
什么太棒了作文篇10
中国唐朝有一个很著名的关于李白小时候的故事。说少年李白是一个非赏贪玩的孩于,上学时经常逃学(看来天才们的少年都差不多)。有一天他逃学到河边,正巧碰到一个老婆婆拿着一根粗铁棒在石头上磨来磨去。小李白十分好奇地问:“老婆婆,您磨这个铁棒干什么呀?”老婆婆满怀自信地回答:“我要把它磨成一根针用来缝补衣服啊。”小李白惊奇地说:“那可能吗?铁棒这么粗.要磨到几时才行啊?”老婆婆慈祥地说:“孩于,只要用心去磨.总有一天会把它磨成针的。”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以后,若有所悟,挥毫写下了一句诗“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从此刻苦努力,终成一代诗国奇才。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先不去调查,但是你只要认真想一想,就会发现“老婆婆把铁棒磨成针”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为什么这么说呢?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了。首先这件事没有意义,一根针值多少钱?值得花这么多功夫吗?把铁棒磨成针要多少时间,恐怕至少得一个月吧,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创造一根针的价值,有意义吗?其次很浪费,一根铁棒和一根针的价值谁大?相信弱智也能分辨出来。在唐朝,能弄到一根铁棒恐怕是不容易的(而且还是根粗铁棒),最起码比针要贵几十倍不止。并且铁棒有铁棒的功能,它可以做成更值钱的家具或工具,发挥更高的价值。而老婆婆非要把它的价值给磨掉,只磨成一根针的份量,这是多大的浪费和损失啊!再次也没有必要,你老婆婆心情不好别拿铁棒出气啊!你实在看铁棒不顺眼,拿它去换成针不就好了吗?这样还便宜了别人。好东西你不稀罕别人还稀罕呢?(所以从这里也看出李白做不了胡雪岩,如果胡雪岩小时候看到了这个情景,肯定会这样说,老婆婆,您把铁棒给我吧,我给你两根针好吗?然后转手就把铁棒卖了,换成两只鸡,然而鸡生蛋、蛋又生鸡,说不定胡雪岩发得更早。)其实要往下分析,还可以指出这个故事的诸多漏洞。
大家都知道,就因为李白写了“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句话,影响了很多人。甚至可以说,直接促使中国产生了一大批只知道傻干、蛮干、狠干的书呆子、直性子、迂腐之人。为什么呢?就因为这句话的出处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一件错误的事情,自然在发挥着错误的影响力,会误导人。
所以我在想,这个老婆婆要莫是智商有点问题(不过看她说话倒不太像),要莫她就是被另一个洗脑了,这个人就是愚公。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老婆婆是李白父亲找的“托”。李白父亲望子成龙心切,但眼看小李白完全不领会父亲的期望,沉迷于玩耍娱乐,父亲着急啊!于是安排了这么一出。但是李白真是因为受到老婆婆磨棒成针的故事才成才的吗?我认为不太可能。从李白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根本不是一个很有耐性、很规矩、很迂腐的人。相反他说话做事写诗经常随心所欲,有一次还让皇上眼前的红人高力士为他脱靴子。
我推测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这样,小李白看到老婆婆立志要把铁棒磨成针,大受启发,开始用功苦读。后来用功一段时间后,就发现情况不对。死读书是不行的,还要注意读书的方法,还要把读书与实践相结合,于是李白很早就开始游历四方、广求名师、结交朋友、增长见识,这样才使他成为一代诗坛圣杰。可惜其他的文人才子们还在沉迷于李白七、八岁时写的那句诗中不可自拔,一味死读书、读死书。结果头发白了,还没读出一个名堂。最后恍然大悟:我居然会相信一个小毛孩的一句话,真是冤枉啊!但后悔已经晚了。
同样的故事叫愚公移山。这样一个愚昧无意义的事情同样被奉为学习榜样和教科书材料。这其实是封建帝王愚民思想的一部分,引导老百姓都去做愚忠之人(该住哪里就住哪里,不要动不动想搬家。今天有人想搬到山那边,明天就有人想搬到皇帝的寝宫里面。朱元璋不是从和尚庙直接搬到明朝皇帝的宫殿里面吗?)。所以说古代皇帝编出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是有道理的。不明白它的出处就去盲目学习,最终只能是误了自己。
愚公最后成功了吗?没有,我相信他永远不要能成功。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比种田,就是一件很需要苦干的事情,但如果没有掌握方法,你再辛苦还是收不到别人一样多的谷子。
所以,小到干成一件事情,大到干出一番事业,光苦干是不行的,一定要加上巧干。即一方面要有勤奋努力的态度,同时还要注意干事的策略、方法、技巧,只有两者齐头并进,才能好快又好地把事情做成。
乔丹为什么成为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光勤奋就行了吗?喜欢打篮球的伙伴都知道,乔丹很努力,但他更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运动员,他把精确计算、空间艺术、心理战等诸多元素都加入到篮球运动中,本身的天赋和对方法技术的无比热爱,使他把篮球水平发挥到极致。才使得他和他的团队成为世界第一,开创了篮球运动的乔丹时代。
有位著名成功学培训大曾经风靡一时,但现在少人问津,为什么?因为该老师经常教我们成功需要付出,没有成功是因为付出的不够,是因为付出的不比别人多。当付出够了,当比别人更努力时,就能成功。可是,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如何付出?从哪里付出?所以听的时候很激动,听完之后很迷茫。比如他说:成功首先要有清晰的目标、详细的计划、大量的行动、持续的检讨修正。说的很好。但是如何设定合适的目标?怎样制定详细的计划?该如何采取行动?怎么去检讨修正?他没说清楚。只教了观念,没有教方法,不能帮助到一个人。当然,用他的碟来调节心态是很好的。
其实只讲观念不讲方法也是培训界的通病。有一段时间很多老板对培训特别感兴趣,花了很多钱去参加各类高端培训。学习了一大堆新观念、新思维、新名字、新理论,什么蓝海战略、长尾理论,结果回到公司傻了眼,发现不知如何学以致用。于是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唯一有改善的是老板在开会的时候多了很多新名词,搞得下属一愣一愣的。
为了避免培训界的通病,下面我们着重来分享一下如何巧干?
首先我们明确一下巧干的含义,巧干不是一味的投机取巧,更不是对苦干的否决。巧干有两层含义,一是巧,即方法,二是干,即行动,也就是说既要有方法还要有行动。光有方法没有行动或行动不够也不行,光会行动不讲方法也不行。巧干的内涵是:在勤奋工作的同时,要重视方法、技巧的巨大作用,坚持钻研、学习好的方法、技巧,用它们来武装自己的大脑,形成科学高效的工作习惯,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那么如何取得好的方法、技巧呢?
首先要有一种意识。其次要有两项技能。
我首先强调一下意识。我始终认为不管做什么事,意识是最重要的东西。意识的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是枉谈。要想掌握好的方法技巧,大脑里面必须经常有这么一种意识,即经常问自己:(做好这件事情?达成这项目标?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很多人是不具备这种意识的,一接到任务想也不想马上就做,结果做到一半发现没有进展,于是又重头开始。结果完不成任务不说,还浪费了时间和成本。
意识到了,还需掌握两项技能:学习、总结。
学习的能力是最重的能力,我经常研究华为公司。华为公司是一家很不一般的中国企业。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都是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包括海尔、联想,但唯有华为的除外。华为是从电信设备的商开始干起来,而后进入电信设备的制造领域,并最终跻身世界一流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的行列。华为是怎么走到今天,跟很多因素有关。但有一个最重的因素,就是华为的学习力。华为公司一直都在跟世界一流企业学习。尤其是华为的老板任正非是一个非常重视学习、爱好学习、学习能力也非常强的人。有人说,在华为集团,任正非是进步最大的一个人。这句话很好理解,因为华为公司聚集中国最优秀的精英人才,如果老板不优秀,早被下属卖了,还不用等到竞争对手来收拾了。
下面我们重点来探讨一下如何学习。
一、如何学习?
1、首先,因人而宜,找到自己学习方法是最重要的。
2、要有学习的意识和心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经常跟一些伙伴分享海绵精神。
3、学习中要融入思考:子曰: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
4、学习要有境界:三流的人学舌、二流的人学行,一流的人学理。
5、学习要有方法:做笔记有助于学习的消化及创造性吸收。如***。
6、学以致用方为学。
附哈佛大学***书馆训言:
著名的哈佛大学***书馆训言: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5.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7.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8.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9.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10.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12.时间在流逝。 13.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14.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 15.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16.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17.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18.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19.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20.没有艰辛,便无所获。
二、总结。
关于总结,联想董事局***柳传志有过一段精彩而透彻的描述,概括来说 就是八个字:“善于总结才能成功”。很多伟大的成功人士都十分注重总结的习惯。在职场上,总结能力尤为重要,一个善于总结的人,会持续地发扬优点而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好的方面不断加强,错的方面能及时改正,就很容易做出成绩,赢得认可和职业机会。
总结要每日、每周、每月、每年都进行。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总结的重要性,但没有坚持去做。柳传志坚持了,所以他成功了。总结不需要太多时间,并且是一件很有意思和意义的事情,譬如年度总结,盘点一下今年一年以来,在工作上、性格上、能力上、知识面上、人际关系上都取得了哪些成绩,和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相比还有多大差距?要弥补这个差距还有哪些不足?把这些写下来,保存下来,是很有意义的。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下来。让这个好的习惯来影响你的一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什么太棒了作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