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懋征篇1
通过回顾霍懋征先生的教育贡献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她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是中国教育研究值得借鉴的源泉,是中国教育事业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坚实基础。在推进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今天,纪念和学习霍懋征先生,对其教育思想认识和理解是非常有益的。
第一,霍懋征先生的教育思想注重从学生、学科和学校教育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理论、教条和以往的经验出发,因而,她的教育教学思想能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具有与时俱进的活力和充分的说服力。众所周知,霍懋征先生早年即在语文和算术的教学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的数学教学深入浅出、形象直观、注重规律、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掌握知识灵活,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在语文教学方面,她经过努力试验和***思考也创造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良好教学效果的小学语文“讲读法”。当时她强调以“讲”为主,以“读”为辅,善于抓住学科教学的规律,在重点、难点上下功夫,积累了丰富的精讲和知识拓展的有效经验,在小学教学领域有广泛的影响。而当教育改革逐渐深入,学生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得到广泛关注以后,霍懋征先生便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果断地改自己过去的“讲读法”为“读讲法”,就像当年陶行知先生将“知行观”改为“行知观”一样,在勇于自我否定的前提下,实现了教育教学思想的进一步飞跃。根据这一转变,她强调语文教学从小学开始就要以“读”为主,以“讲”为辅,给学生留下了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在课内外开展多种多样的补充学习和活动。她认为,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潜力和积极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这一转变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还要熟悉学生,熟悉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她曾多次提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她不断激励自己和其他教师努力探索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发现学生学习的实际问题。显而易见,霍懋征先生的教育思想首先是根植于长期实践和反复实验基础上的,是在务实、科学的原则指导下形成的经验型、实践型思想,加上霍懋征先生的表述通俗、生动形象、案例丰富,因而其教育教学思想颇能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和理解。
第二,霍懋征先生的教育思想是系统和整体的,涉及到教育教学的各主要方面,并能构成一定的教育思想体系。在她的教育思想中,既有对教育教学基本矛盾的原则梳理、对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深刻理解,也有对教育教学基本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对学生问题的准确判断,更有对教育教学方法的具体探索和对班主任工作的深切反思。比如,素质教育已经提出多年,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在社会上多种多样。对此,霍懋征先生提出了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十方面的具体要求,即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乐群、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而且她还在课堂教学、教师素养、学校管理、国家***策等不同的层面提出了紧密相关的各种改革主张。在积极推进国家教育***策法规完善的同时,为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思想支持。作为一位小学教师,霍懋征先生的眼界是开阔的、思想是***的、精神是伟大的、工作是尽心尽力和持续深入的。在她的教育经历中,从实践到理论、从借鉴到实验,不断反复、不断反思,为其思想的开阔精深奠定了重要和坚实的基础。因而,她所提出的教育主张令人信服,有理论和实践多方面的佐证。她认为,教师工作既是职业,更是可以寄托理想的事业。为此,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具体的工作,还应对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学无止境的探索。她曾说,教在今天,想在明天。所强调的不仅是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强调了中国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整体思考与长远未来。小学的工作看似简单、平凡,但因为霍懋征先生有了教育改革的整体观念和系统思考,她的教育实践探索就能拥有巨大的和可持续的动力,使之能在日常艰苦的教育教学中作出重要的贡献。
第三,霍懋征先生的教育思想能够抓住教育中最本质的问题,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问题。教育的问题看似复杂,但均由这一最本质的问题衍生出来。基于这一认识,她明确提出了“以爱育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思想,并在数十年的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不断使之充实和鲜明。她的这一思想,不仅符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多元智能”“终身学习”等重要的教育原则和人类的教育理想,并能通过对教师之爱的诠释为教育教学实践的改善提供更为具体的思想指导。她提倡,要给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要培养使学生一生受益的好习惯,通过“激励、赏识、参与、期待”的教育过程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心悦诚服、恰如其分的教育和培养。在霍懋征先生的经验和教学案例的积累中,对学生的“爱”不仅是对学生的身心小心翼翼的呵护,更是对每一名学生个性特点的尊重和理解。她总是在强调,要让学生能放飞梦想,每一名学生都能学有所成。为此,霍懋征先生认为,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要因人、因内容而有所变化。手执能开各种枷锁的“金钥匙”,才能为所有的学生开启智慧之门。在教学中,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都需要教师认真地关注。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的个性发展为依据的,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能切实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爱学会学,自愿参与,合理主导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教师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他学”为“他要学”。做到了这一点,学习就会变得快乐而不痛苦。在班主任工作中她认为,每个学生品德和学习的好坏都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民族兴衰。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长处,努力为他们创造和谐成长的机会和环境,使其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霍懋征先生看来,小学生通常喜欢多变、新奇和参加各种活动,为此需要精心设计并经常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班队活动,利用一切机会教育学生、锻炼学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作指导,霍懋征先生的教育探索才会不断成功,她所培养的学生才能整体具备德艺双馨的特点。
第四,霍懋征先生对教师问题的阐述可谓其教育思想的精华。她认为,做一名教师,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即全面发展的思想,这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教师要忠于***的事业,要有献身于这个事业的决心,要热爱学生,这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最重要的根本点。为此,教师必须时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努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研究问题,并能设法解决问题。为了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教师必须认真备课、进入角色,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要用自己的语言、丰富的感情去感染学生,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霍懋征先生提出的上述教师思想中,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专业素养、自身定位、工作原则、基本方法、发展目标等一应俱全,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当前和未来教师发展和教师评价管理的改革方向和主要问题,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发展均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更为重要和可贵的是,霍懋征先生不仅明确提出了这些思想,还用她辉煌的人生践行了这些主张,证明了这些思想的可行和有效。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教育期望值的提高,教师的作用也日益凸现出来。从霍懋征先生的教师思想中,不仅广大教师能得到启发和影响,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能得到多方面和深刻的教益。
霍懋征篇2
最近,学校组织观看了《霍懋征的故事----------师德师风报告会》。霍懋征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在感叹的同时,也在心里视为一种传奇。
也许当我们还在抱怨教师的工作是多么的平凡和琐碎的同时,一些前辈和同行正用默默的行动做着无悔的奉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迎接着一个又一个朝阳和落日。“传道、授业、解惑”,她用毕生的精力,去坚守教师、一线教师最最平凡的岗位。为了更好地育人,她选择了语文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她的教育梦想,她放弃了许多机会。也许有人会问这些放弃、牺牲值得吗?但是,当历经几十年风霜改变,当曾经的学生对着电话深情地呼唤一声“母亲”时,我想我们所有的疑虑都烟消云散。这就是霍懋珍老师的真正收获和价值所在不是吗?坚守平凡的育人岗位,是平凡也孕育着伟大,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的距离。学生,把老师当作母亲,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多么骄傲的殊荣,让无数听者为之动容。
记得自己第一年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接手的一个毕业班,那个班的孩子很调皮,也很聪明,但是成绩并不是很好。那个时候有阶段我一直感叹:现在的教师真难当,对学生严了不行,学校三令五申不能体罚学生;爱学生也不行,给他一点阳光,他就“灿烂”,你关心他,爱护他,他倒更是无法无天了!后来,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反思,我慢慢意识到这是对爱与严的错误理解。这既不是真正的爱,也不是真正的严。
真正的爱是一种关心、真诚、奉献,更是一种尊重、宽容、激励。真正的严应该严之有理、有度、有方、有力、有恒、有别。爱要与严结合起来。没有爱的严是桎梏,是束缚;没有严的爱,是溺爱,是放纵;二者都会扼杀学生的聪明才智。教师的严与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霍懋征篇3
主备人:徐金标
我们拥有一个光荣的称号:***员教师,我们是教师中的先进分子,我们如何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体现***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我们要有理想有追求
一名优秀教师,应该要立足平凡,却永远不甘于平凡,***员教师更应如此。理想和追求,就像明灯一样,使我们不懈努力从而追求卓越,使我们不陷于盲从从而不断寻找教育教学真理。 霍懋征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霍懋征 女, 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自己要求到现在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工作,担任语文、数学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几十年来,霍老师受到了***、***等历届***和***的接见,***称她为“国宝”,***称她是“把爱心献给教育的人”。霍懋征老师从教60年,坚持做到了“四个从没有”,就是:从没有对学生发过一次火;从没有请过一次家长;从没有惩罚或者变相惩罚过一个学生;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过对。霍老师怀着教育的理想和追求,踏上小学教师的岗位,此后几十年,无论顺境逆境,她都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始终生活在学生中间,痴心不改,矢志不移,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霍懋征老师在教育教学上阔大的境界,艰苦卓绝的追求以及人生丰硕的成果都只能是让我们敬仰。但这个榜样放在这儿,相信我们前行的路就有了方向。
二、我们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有学生不满地反映:“老师天天要我们讲文明礼貌,他们自己却不讲文明礼貌,我们向老师立正敬礼问好的时候,他们甚至连看都不看我们一眼,我们为什么要听他们的话?”一件小事就可以颠覆一个老师的形象,可见,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是对孩子成长产生影响的人。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一身正气,一生清贫,一生为教育奉献自己。孔子一日三省,陶行知先生却是“每天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身体、学问、工作的进步都很重要,但一个老师道德的进步更加重要,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对学生有更大影响的要素。我们学校的校训是:求真 学做真人,学求真知 这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首先对我们老师提出的要求,无私奉献、诚实守信、真诚待人、宽容理解 这些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应该是我们老师先要做到的。
三、我们要关爱学生,用心育人
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我们要把学生看成一个大写的“人”,平等地对待。现在的学生,往往是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乞丐,他们缺乏的真实精神上真正的关爱。什么是真正的关爱?那就是:理解的爱、尊重的爱、平等的爱、信任的爱。初中阶段,教育是最关键、最困难,也是最丰富、美好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因此而产生的逆反心理给教育带来了空前的困难。但这个时期也是孩子成长的最关键时期,引导恰当与否,影响孩子一生。全国著名班主任任小艾老师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产生在初中的。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并和学生形成良好沟通,你就会发现,即使是处于最危险时期的孩子,也还是一个正常的孩子。
四、我们要刻苦钻研,业务精良
魏书生老师上课从不拿课本,因为课本上的内容已经烂熟于他的心中,具体内容在哪一叶哪一段他全部能背诵出来。可见,他的备课达到了一个怎样的程度。他创造的六部教学法,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出了语文教学的一条新途径。上海市虹口区曲阳三小的叶丽雯老师,十年来课堂内细化教学,坚持不给学生留书面作业回家,被评为“2014年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叶丽雯老师没有给孩子布置回家作业不但没给孩子的学习成绩带来负面影响,反而让孩子们更喜欢数学了,叶丽雯老师是如何做到的?秘诀就在于她自己下“题海”编“作业单”,屏蔽掉所有“家长后援团”,凭借学生一己之力在学校就能完成“真实作业”,实现了作业效率的最大化。叶丽雯老师的“作业单”与众不同,就在于它讲究“新旧混搭”,每张“作业单”上温习的题目占20%到30%。利用遗忘曲线原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能不断滚动复习旧知识点和易错知识点。
在2014年教师节前夕,要求我们要做“四有”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这是***对全体教师提出的要求,更是每一位立足于教师这一平凡岗位上的***员首先应该做到的。
霍懋征篇4
录像中的五位优秀教师分别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霍懋征老师,今年八十多岁,从教六十年,师德高尚,教风醇厚;江苏太阳山的邹有云老师,从教三十年,扎根山区为孩子们的教育呕心沥血;上海一所初中的黄静华老师,从教三十三年,教育中细心观察,潜心研究;湖南山区的盘振玉老师,从教二十二年,克服种种困难,培养少数民族孩子;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老师,从教四十四年,着力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乃心理学上的大家。
对于这些老师的事迹报告,我早在几个月前就在电视上看过,曾感动过,曾激励过,而今重温,又有新的感受。
最令我心存敬意的自然是霍懋征老师,这也是广大观者的一致看法,之所以让人崇敬,我概之主要有以下几点:1、她的教龄之长,让人惊叹不已。人曰教龄三十即可要求退休,而今她一个人相当于两个人的时间付出,她用一生来实践了别的教师两辈子才能完成的事业;2、她的高风亮节,让人五体投地。她敢在全国大会上义正辞严地说出“从教六十年来,我从来没有向一个学生发过火,我从来没有惩罚过一个孩子,我从来没有向家长告过状,我从来没有丢掉一个孩子……”这是多么崇高的师德啊!试想,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像她这样的实践,敢说这样的话吗?3、她的教学水平堪称一流,很多语言已成为教学的经典。像她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就常被用来教育广大的教师,我想当教师从自身去找缺点的时候就不存在学生的问题了。4、她的理想与努力让人叹服。她说从1944年大学本科毕业,她主动要求去小学教书,而且在这所学校里一教就是六十年,这要多大的勇气啊。这就是一种爱,建于理想之上的爱。我们说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她就为了自己的理想工作了一辈子。5、她的成就让人羡慕。单就受到几代领导人的接见就足以让人们跷足仰首了,还有数不胜数的学生对她的景仰,那更是一名教师最大的安慰,如此的桃李满天下,自然让大家赞叹不已了。
不过,这一次,让我有感动的还有在山区里艰忍的邹有云老师,因为山区的支教生活让我明白了他在报告中说的话的真实内容,虽然有时只是一句话,但那样的一句话却要用太大的代价,牺牲很多个人的东西。而且我还从他朴实的不标准的普通话中读懂了一颗心,一颗真挚的心。
在对榜样的敬佩和揣摩之余,我又想了很多。
比如,霍懋征有丧孩之痛,邹有云有失女之苦,像他们这样用生命的代价去换得孩子们的正常上课是否值得?是否必要?难道几天的课比一个人的生命还重要吗?难道教师只有牺牲才是敬业吗?我在稽东镇越峰分校支教的地方也有一个老师为了教学,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后来被评为市级劳模,或许这是对她的安慰、肯定、鼓励、表彰,但这样的荣誉能抹平心灵的创伤吗?我在对那些教师深深敬佩之余,我更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以人为本,既搞好教育,又要尽量减少损失。那种痛苦的感动还是少一些好。
又比如,这种师德讲座的目的是要促使教师去思考自己的师德,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和师风,可看看广大观者为了应付学校要求的写观后感的任务,上网群起而抄之,或润色之据为自己的文章,很难相信大家理解“师德”二字的真正含义了。
再比如,大家感动尽管还是感动着,但这感动能待续多久呢?我想如果我们不能从实际教学中去模仿,去应用的话,也是枉用的。但要去如何学呢?学他们的做法?自然我们的观者没有一个学得来,我想我们要学的就是他们的精神,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的精神,敬业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
霍懋征篇5
通过这次三项教育活动的学习,真是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作为支撑××发展的中坚力量——教育事业,更是推进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理应为实现××经济跨越发展添砖加瓦;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看到了××发展的决心和信心,让我受益匪浅。
教师是人内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搞质量的教育,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是否具有高尚的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我们应把崇高师德内化为自觉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自尊自励、自警自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成为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文化是民族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主心骨、精气神、发动机,因此,我们只有依靠长征精神,那种乐于吃苦,不具艰难地***乐观主义所昭示的艰苦创业;依靠长征精神那种勇于战斗、无坚不催地***英雄主义所迸发的顽强拼搏;依靠长征精神那种重于求实、***自主创新的胆略所缔造的开拓创新。要主动破除一切旧思想、旧观念、旧条款,以“敢”字当头,以“闯”字领先,大胆探索,大胆试验。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精神最求,才耐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社会,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投入教育,为实现酉阳的教育事业跨越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教师的目标就是家好书,育好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用三项教育活动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建立正确的教师观,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我们不能以世俗的眼光、传统文化来评价学生,学生是什么都不懂得,需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走上成才之路,正如霍懋征老师的座右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做到:“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教育学生不仅要靠老师的说教,更要靠老师的一身作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忽视不得。因此,我认为当今的教师不再是一支蜡烛,而应是一颗电灯泡,温暖自己也照亮他人。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文学素养。学习是一种形式,感受是一种心得收获,学以致用是我们的目的,促进酉阳教育事业的发展,亲历打造红井小学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虽然不具备先进地区的办学条件,也不具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但我们可以学习他们对教育的热爱和忠诚,学习他们敢为人先、团结协作、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精神,尽心竭力教好书,育好人。
教师的目标就是家好书,育好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用三项教育活动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建立正确的教师观,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我们不能以世俗的眼光、传统文化来评价学生,学生是什么都不懂得,需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走上成才之路,正如霍懋征老师的座右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做到:“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教育学生不仅要靠老师的说教,更要靠老师的一身作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忽视不得。因此,我认为当今的教师不再是一支蜡烛,而应是一颗电灯泡,温暖自己也照亮他人。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文学素养。学习是一种形式,感受是一种心得收获,学以致用是我们的目的,促进酉阳教育事业的发展,亲历打造红井小学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虽然不具备先进地区的办学条件,也不具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但我们可以学习他们对教育的热爱和忠诚,学习他们敢为人先、团结协作、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精神,尽心竭力教好书,育好人。
霍懋征篇6
2010年2月5日我去医院看霍老师,听到我的呼唤她从昏睡中挣开了眼睛,老师太累了,被病魔折磨得没有了精神。我坐在一边静静看她,这时护工说姥姥特别善良,虽然说不了话,但是经常竖大拇指夸我、感谢我。我当时想老师的赏识用到了极致。护工接着跟我说,女儿给老师买来了小老虎和对联,她知道要过节了,就用手势跟女儿要钱,然后把钱塞到护工的手里。霍老师真像妈妈一样爱每个人。
回想30多年来作为霍老师的学生,霍老师对我影响最深的是什么?想来想去就是忠诚***的教育事业,用真心去热爱每一个孩子,安心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1990年代末的一个冬天,霍老师和我去河南支教。周五夜里我们上火车,周六下午2点40分到了河南平顶山市。火车正进站,我们就看到站台上有几个人在着急地张望,一下车才知道已经有1000多人在会场准备三点钟聆听霍老师的报告。仅有不到20分钟的时间了!可从火车站到报告会场还有十几分钟车程。于是霍老师坐上车就奔向会场,到的时候还差一分钟到三点。霍老师没有喘一口气,没喝一口水就走上讲台,一讲就是4个小时。场下不断有人给霍老师递条子请教,我想这怎么受得了,就给霍老师写了张条子,说天已经黑了,听课的老师们回家不方便,就这样才结束。没有想到大会刚结束,小会又开始了――当地领导跟霍老师谈教育上的事情,一直谈到晚上十点多钟。当我们回到招待所时,发现那里还有一些老师在等着,想跟霍老师交流心得,等跟这些老师谈完已经是凌晨12点了。当时又阴又冷,我说霍老师您该休息了,没有想到霍老师在被窝里又拿起了笔和纸,准备第二天去两个学校的报告。我说您都做几百场报告了,这些事情都在脑子里,还用备吗?霍老师说当然要,因为一个是中学,一个是师范学校,对象不同怎么能不备课呢?!
跟霍老师外出就是这样。我如果不随霍老师出去,怎么也想不到身为全国***协***,著名教育家,76岁高龄,还做过癌症手术,为了支援农村教育事业能这样豁出生命!人家都说霍老师特别聪明,特别有智慧,我觉得聪明的背后、智慧的背后更是老师的勤奋和刻苦。
【高惠先,霍懋征老师的徒弟,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王府分部主任】
霍懋征篇7
我们可以从网络上搜索到许许多多的老师的模范事迹,从***部长周济发表的《爱与责任——师德之魂》一文中的提示,立马在《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一书中学习了霍懋征、邹有云、黄静华、盘振玉、林崇德五位模范教师事迹材料,从网络上学习了谭世明、姜伯成、陈善知、傅六云优秀教师群体先进事迹,深深地被他们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责任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而感动不已。
一、师德就是榜样,当今实践师德是第一要务
从这些师德高尚的教师,无不是身体力行的楷模。师德修养重在修炼,重在实践。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过程,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实践过程。实践的过程就是精神升华的过程,闪耀着人格魅力的光辉。
“一生钟情栽桃李”的优秀教师霍懋征六十年来总是细心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经过努力有所前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能天天有所进步。在实践中他感悟到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朵默默守望太阳的云”的优秀教师邹有云放弃很多能够走出深山、挣大钱、出名的机会,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扎根山区教育事业。为了太阳山明天的太阳,“让爱的阳光照亮深山”,兢兢业业、甘于清贫、无私奉献30年。
“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我也会选择留下来”的优秀教师盘振玉,她有无数机会走出大山,到大城市里去挣钱,但是她舍不得孩子们,她不想让山里娃世世代代都是文盲!她“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默默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辛勤地浇灌着下一代。
“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的优秀教师黄静华,以“假如我是学生”的情感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他们,让学生时时体验到一种高于母爱、超越友情的师生情,总结出了班主任工作八法”:人格感染、爱心传递、契机运用、心灵相融、潜能发现、集体凝聚、家访沟通和反思升华。
认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的63岁的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林崇德,在他44年的教育生涯之中,兢兢业业,努力“培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把全部的爱献给了自己的学生和心理学事业。总结出教书育人的理念是: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他说过:“如果人有来生,在我高中毕业时,我仍会把自己所有的高考志愿填上‘师范’,毕业后仍当教师,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霍懋征、邹有云、盘振玉、黄静华、林崇德,像全国优秀的所有师德标兵,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二、教师的道德实践,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
***同志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众所周知,每一位教师在实践中要遇到如何看待教育对象的问题。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一种道德实践,比如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成绩差的学生?我们常称成绩差的学生为“差生”,教育者本身不自知,认为这种称呼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对于被冠以差生之名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副沉重的枷锁,容易使他们更加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差生”一词反倒可能成为这些学生追求上进的思想障碍,销毁他们原本不多的自信,助长他们的自卑心理和自卑情绪,致使他们走上自暴自弃的歧途。怎样对待成绩差的学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的尺度。师德内容、师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吐故纳新,如书中提到的“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依法执教的问题”,这是时代对师德实践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已不仅仅是道德的要求,而是法律的要求。惩罚学生最要不得,而且也是违法行为。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时期,他们的自尊心、好奇心、***意识、模仿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愿望都较强。但是他们涉世不深,辨别是非能力相对较差,做出一些令人费解并造成不良影响的事情是很难免的。
仔细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案例,其中有学生相互之间因误会引起的争吵,有因对某学科不感兴趣而被迫放弃,有因对某个老师不满而故意作难,有因心理紧张造成的失误,有因个性倔强引起的是非,有因自控能力不强而产生的不恰当的发泄行为,还有无意犯错。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霍懋征篇8
关键字:新课改;全面发展;自主学习
窗外,草长莺飞,春意渐浓,又是一年春来到,到处都是勃勃的生机,整个城市充满无限希望,伏案批改着学生的作业,体味着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心中涌现出难以言表的幸福感。今年已进入新课改第三个年头,曾经,“课改”顶着各方面的质疑与压力,在褒贬不一的评论声中,在各界期待的目光中不可阻挡地席卷了京城的每一个三尺讲台,如今,我们作为最后进入“课改”的年级,依据前辈们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似乎变得淡定从容了,不再惶惑不安,同时渐渐领悟了课改的核心理念,切实感受到了课改后学生的变化,尽管也有些许忐忑不安,但心中更多的是课改之后带来的惊喜。
“课改”究竟改的是什么?我想改的应该是教育理念。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选拔和鉴别人才的唯一方式,它决定了教学的目的、方式、手段以及管理和评价的导向,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考试为中心、以升学为目的。而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核心理念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要懂得学生是具有***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获得的应该是其终身学习和发展,以及建设性参与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态度、能力和愿望,而不仅仅是以考试为目的的基本知识。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继续发展,特别是学习的意愿、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健全发展。
每一位教师必须用“心”施教,用“爱”灌注全部的教育过程,“教师必须把真诚的爱施于每个孩子、每个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的推行,教学理念的更新,让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课堂应还给学生,课堂应是学生自由学习知识的天堂,而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源自学生自己的习得、悟得。教师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思索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发现并纠正错误,而不是把每件事情都教给学生或者规定他们按固定的程序完成,那样,势必限制学生的思维,教出来的学生都程序化、模式化,又谈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基于这样的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我要求他们学会为自己负责,为自己最宝贵的青春负责,一定要把课堂当成是自己求知的最重要的阵地,抓紧课堂的每一分钟。在课堂上,我只会提出关键性问题,抛砖引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分组讨论往往收到良好的效果,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们也看到了其它同学的优秀之处,常常能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思想的火花会时常碰撞,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学生们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甚至引经据典,其知识面之广,也常让我赞叹不已,给我很多启发。课堂,成了师生充分交流思想的幸福场所。尽管分组讨论并不是新生事物,但是教师的导向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看到一名普通学生发自内心对文学巨匠的理解,对文本的喜爱,我知道,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在身体力行实施着新课改的理念,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的学生真正理解了文学大家的作品,我没有辜负我挚爱的学生。我懂得了教育的核心思想——“启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应承担的责任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正如“国宝级”教育专家霍懋征老师所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我相信,新课改最终会排除一切阻碍,深入人心,因为它的核心理念顺应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思想。只有在这样理念的指引下,教师才会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自然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中国的教育才会发生根本性变革。而我也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继续努力,兢兢业业,用“爱心”灌注我教学的全过程,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
注释:
霍懋征篇9
关键词:智慧约定;换位思考;信任曲线;“甜蜜”批评
中***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2-0046-02
一、解读架起通往学生心灵桥梁的意义
不少班主任反映:自己严字当头,以学生为本,成绩为重,任劳任怨,辛辛苦苦,狠抓学生的作业和考试,忙得都没有时间与学生及家长个别谈心,进行心灵沟通了,发现问题就“倾盆大雨”,一顿批评,结果学风、班风并没有焕然一新,还导致师生关系冷淡和疏远,甚至情感对立。家长误会、埋怨,冷眼相待,还要受到校长的教育和批评,甚至责怪,班主任心中感到非常无奈和委屈。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局面呢?原因很多,大致有三:
1.畸形发展的应试教育,已经扭曲了部分人的心灵,扭曲了教育制度,扭曲了有关***策的落实。班主任作为基层学校的教育直接实施者,面对重重压力,他们的重心自然把更多力量投入到教学方面。按合格率、优秀率、升学率排名次,发奖金的考试制度决定班主任必须这么做,因而他们忽略了跟学生心灵方面的沟通。
2.心灵沟通是要花“成本”的。教育中需要与学生心灵沟通,它需要具体地去研究每一个学生,需要有相当的心理学、教育学领域的专业基础,需要研究社会转型情况下的新的工作方法。而这些都需要班主任去学习、掌握,这对于工作量本来已相当大的班主任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3.投入与产出的不成比例。做学生思想工作,与学生“心灵沟通”要做到细致化、个性化是非常不易的,要取得效果更是困难。它远远比不上学科教学,一节课可能使数十人受益,教育却不可能立竿见影、速战速决。班主任对教育的付出与取得的实际效果是不成比例的。
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有批评学生的权利。为了运用这个权利,班主任要运用好自己的智慧艺术,努力架起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努力做到德心相融促双赢。
二、寻找架起通往学生心灵桥梁的方法
1.用富有智慧艺术的约定,架起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特级教师霍懋征在上课时,发现有个女孩每逢教师提问都举手,可一旦请她回答,却一个字也说不上来。霍老师下课后就把她叫到办公室,询问原因。女孩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举手发言,如果我不举手,同学会笑话我的。”霍懋征的心被刺痛了,于是她和女孩约定:“今后老师提问,如果你会回答就举左手,不会回答就举右手。”此后,女孩就在这样的约定中变得自信而聪明起来。这难道不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吗?这是教育的智慧,更是教师的境界!我们不能把批评仅仅看作是一种严厉的训斥,其实,很多时候,一个期待的眼神,一种恳切的手势,一份信任的约定,就是最适当的批评。当然,这种艺术的批评必须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作基础。
2.以多角度换位思考,架起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哲学家弗洛姆指出,“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如果只用成年人的视角来看待,并从这种观点出发去纠正学生的错误,可能会适得其反。如果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人”,那么他们所犯的有些错误,就是一些“可以理解的错误”。在纠正这些错误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怀着一颗尊重与宽容的心,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注重因势利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真正的教育,是最大限度地顺应孩子的天性,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不能总是加以指责和管制。那种以泯灭孩子天性为代价的教育,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不是一个个立在地上的木桩。你必须研究他们的成长规律,因势利导,不能用扣分、“不准”等办法压制,这样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他想说话,你给了他说话的机会,你把他想要的都给了他,你满足了他,他能不接受必需的约束吗?可长期以来,我们制定规章制度,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导致教育管理的被动与尴尬,形成师生关系对立与情感矛盾,以致于让教育效果走向反面。
3.用信任曲线架起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在教室的角落处,班级设立了小小的***书角,有造型独特的书厨,有色彩鲜明的座椅,不仅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更渲染了班级里的文化氛围。可最近,尴尬的情形出现了:***书日渐减少,小小管理员也搞不清楚***书到哪里去了。班长、***书管理员反复强调“借阅的学生要尽快还回***书”,但是丝毫不见效果。有的同学建议设置“书吧间谍”负责破案,有的同学建议增加管理员人数,有的同学建议撤掉这惹祸的***书角……班主任没有采用直接的求快、求省的惩罚措施,而是通过***书角“管理权”的变换,巧妙地设置了一条自然的“信任曲线”,使学生自我改正、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获得了一条管理的捷径。班主任出人意料的把***书角管理权交给了各个小组,让各个小组学生轮流管理。打这以后,***书角干净、整洁,***书不仅不再减少,反而多出了许多“新面孔”,那是一些学生主动捐献的,这是一个“信任加人性架心桥”的典型个案。
霍懋征篇10
首先,教师是一门职业,我们既然选择了这项职业,就应该毫不犹豫地热爱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要怀着服务于-
人民群众的胸怀进行工作,勤恳踏实,忘我投入,不计较个人得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是否具有高尚的师德,是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我们应把崇高师德内化为自觉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自尊自励、自警自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成为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我们教师对待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应该冷落、挖苦学生。即使学生成绩不好,或是行为失当,我们也要毫无保留地爱护他们、关心他们。当学生失意时,教师要及时安慰、劝解;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宽容、大度;当学生徘徊时,教师宜点拨、指引;当学生成功时,教师要一起分享、庆贺。
我们要依靠长征精神那种重于求实、***自主创新的胆略所缔造的开拓创新。要主动破除一切旧思想、旧观念、旧条款,以“敢”字当头,以“闯”字领先,大胆探索,大胆试验。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精神最求,才耐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莲山 课件>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社会,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投入教育,为实现建湖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教师的目标就是教好书,育好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用八项教育活动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建立正确的教师观,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我们不能以世俗的眼光、传统文化来评价学生,学生是什么都不懂得,需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走上成才之路,正如霍懋征老师的座右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做到:“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