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文章10篇

写景文章篇1

关键词:写景;特点;顺序;美

语文教师都要求在明确了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环节。不同类型的文章,它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有侧重点的。写景类文章,在教学中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欣赏景物的美或者是景物自身的特点上。所以在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品读景物的美和语言文字的美上。

一、抓住写景文章的特点进行教学

写景的文章在教学的时候,要紧紧抓住景物的特点展开教学,让学生在了解景物特点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三年级上册三篇写景的文章分别是《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读完《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给人的感觉是美的。《北大荒的秋天》分别从天空、小河、原野这三方面来形容北大荒的美,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找出这篇课文的中心句。原来这篇课文就是围绕着“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这句话来写的。接着我引导学生选择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读一读,并且说一说美在哪里。整个教学始终围绕着感悟“北大荒秋天”的美上。而《拉萨的天空》这篇课文主要是写拉萨天空的“蓝”,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始终抓住拉萨天空的“蓝”展开教学。只是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拉萨天空的蓝。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拉萨天空的“蓝”。

二、按照一定的教学顺序展开教学

(一)整体感悟景物的特点

在教学第二课时,设计的环节是多种多样的。而我在教学第二课时的时候,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整体感悟景物的特点。就比如《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我在复习导入的时候,引导学生整体感悟北大荒秋天的美,提出了“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学生交流之后,顺势在多媒体上出示这句话,引导学生读一读,读出北大荒秋天的特点:“美”。在教学《西湖》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整体感悟西湖的美,我便出示一些西湖美景的***片,让学生从***片中感受西湖的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对西湖的印象,从而整体感悟西湖的美。而《拉萨的天空》这篇课文,更需要***片、视频和音乐的渲染,因为我们班的学生都是生活在城镇上,这里工厂很多,根本看不到很蓝的天空,所以在教学《拉萨的天空》的时候,我出示了一段拉萨天空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仿佛跟随着他们的脚步,一起来到了,去感受拉萨天空的“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情景交融,学生自然而然会表达出拉萨天空的“蓝”。

(二)明确描写的景物

既然是写景物的文章,所以在学习这类文章的时候,必定要明确这篇课文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对于这些景物进行品读感悟。就比如《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写了三处景物,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出这三处景物。整体感悟北大荒秋天的美,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么课文中从哪些景物可以看出北大荒秋天很美呢?于是学生就会去了解课文中写了哪些景物。最终找到了天空、小河、原野这三处景物。在教学《西湖》这篇课文的时候,由于这篇课文在描写景物的时候,不像《北大荒的秋天》一样分成三小节来写。所以在寻找《西湖》这篇课文的景物时,要引导学生一个个小节地寻找。经过查找,学生找到了第二小节描写的西湖的山,西湖的湖,第三小节描写的西湖的堤和西湖的岛,第四小节描写的月光下的西湖。

(三)了解作者观察景物的顺序

在了解了景物特点之后,在具体感悟景物美的时候要了解作者观察景物的顺序,教学《北大荒的秋天》第四小节的时候,抛出一个问题:感受了小河的清澈见底之后,让我们放眼远眺,来到北大荒的原野上去瞧一瞧。从“放眼远眺”这个词语让学生了解作者是从近处往远处看的。整个教学环节思路十分清晰。在教学《西湖》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自己去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体现“由辅到放”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第二小节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抓住“放眼远眺”“湖的南北西”来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是由远到近、由四周到中间的。

(四)让学生读句子,展开想象,展现具体的、生动的景物,从而感受景物的特点

写景文章篇2

如何使写景文章有比较高远的立意。很简单地说:有“写自然”要与“写人生”有一点有机的联系。或者说,写自然要写出一点人生感悟。

其一,“写自然”要与“写人生”有一点有机的联系。

这里我们说“有一点”“有机的联系”,这个“有一点”“有机”非常重要。写景文章,重头戏自然在写景物。我们写景,要铺开来写,要传神地写,要有层次地写,把景物写得“美”,写得“有气势”,写得“传神”,文章才能吸引人,才能让人身临其境。但我们在写的时候,要贯串一个“意”,要有一个“神”。这个“意”要蕴含在文中,有时只要“点一下”即可。我们不能把这个“意”当作重点铺开来写,那文章就不是写景文章了,成议论文了。

明确了“意”,写的时候就“心中有数”了。《那一片绿色》,如果写农村田野之绿,是不是可贯串“自然的生机离不开农人的辛勤劳作”之意。写春天田野麦苗之美,心中要有“农民播种”之意,写夏天麦浪翻滚,心中要有“农民耕耘灌溉”之意。这个“意”的点明只要一两句话,或者放在文章中间,或者放在文章末尾。这样就把写自然和写人生"有机结合"起来了。

写景文章篇3

关键词:情景教学;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应用

【中***分类号】G633.3

引言:在初中阶段,语文是重要的基础学科。而语文写作教学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文语言结构,并且能够使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全面的培B。但是,想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还要科学的进行写作教学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因此,有必要对情境教学这一新兴教学手段展开研究,从而更好的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进行该方法的应用。

一、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阶段,学生只有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顺利。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不利于教师进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采取情境教学这种现代教学模式,则可以通过创造情境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对写作教学的内容产生丰富的联想。所以,情境教学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并且对文章和写作产生情感的共鸣,所以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情景教学的开展也能够使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活跃,从而一改学生对写作教学的枯燥乏味的认识,继而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写作学习中[1]。此外,在教师创造的教学情景中,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将得到锻炼,所以学生将能从多个角度学习写作和创作文章。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将有助于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增进学生的理解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得到增进。因为,在学生进行文章写作之前,都需要进行一段材料的阅读。如果无法理解材料的内容,学生也无法对文章的写作有一个深入的思考。例如,在以“黄河”为题材进行文章写作时,大多数学生对黄河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所以基本也很难对描写黄河的题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继而无法对黄河产生热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有关黄河的影片的播放,同时用富有感情的声音进行相关内容的朗读,从而使学生尽快融入到这一题材文章的学习情景中[2]。所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可以将原本抽象的题材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从而使学生快速的理解这些内容,继而更好的进行文章的写作。

(二)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写作体会

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写作的内容进行思考,从而更加客观的看待一些问题。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从而通过使学生转换角色产生更多的写作体会,继而形成多元化的写作思维。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文章的写作特色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3]。而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将会对人物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揣测和模仿,从而更好的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意识,并且对文章内涵有一个深入的理解。通过互换角色,学生也能够联想到社会各个阶级的人所接受的社会待遇,并且了解文中描写的人物的人性特点,继而获得更多的写作体会。因此,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从中领悟更多的人生哲理,继而使自己创作的文章更加言之有物。

(三)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创作灵感

文章写作需要从生活中吸取较多的灵感,但是初中生很少有时间接触社会,所以其生活经验较少,在文章写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缺少思路的问题。而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则能够使学生的创作灵感得到激发。具体来讲,就是以实物和***景为背景进行生活场景的构建,然后让学生通过与场景中的事物零距离接触产生相应的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书中描述的事物。而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将写作教学当成是一种社会实践,从而使学生在写作时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此外,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较多的散文是进行景致的描写,所以在学习该类题材文章的写作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风景名胜区域的***景为背景,从而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够更好的感受文章描绘的美,继而更好的进行文章的创作。

(四)通过营造氛围增加学生写作共鸣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容易在写作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进行学习氛围的营造,从而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写作共鸣。而作为一门情感类学科,语文教学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教师需要通过情景体验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继而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此外,在创设教学情景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以避免课堂氛围过于单调。而要求学生对教学情景进行讨论,也能够使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得到提高,继而使学生在相互讨论中积累文章的创作情感。

结论: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进行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可以使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和情感不够丰富的问题得到弥补,并且也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写作学习氛围,所以能够使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激情得到激发。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该方法的认识,并且通过熟练应用该方法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新龙.情景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07:113.

写景文章篇4

一、让学生身临其境,受到大自然美景的熏陶与感染,产生写作的欲望

一定要让学生置身于美景之中,身临其境时,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受到大自然美景的熏陶下如醉如痴,产生无限的遐想,久久不肯离去。回味之时,有拿起笔记录下这优美风光的强烈愿望,并急于让没领略过这种风光的人欣赏。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写出来的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才是真情的流露,真实感人,这才不至于抓耳挠腮、闭门造车,无话可写,无话可写。

二、寻找身边的观察点

我们教师领学生去参观,不一定要郑重其事,大张旗鼓,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美景可作为写作素材。我们学校的自然景观一般,但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会发现校园的美无处不在,学生笔下的校园如诗如画。提到观察,其实学生并不知道怎样观察,只是泛泛地看,观察之前,老师一定要做观察指导。

三、如何指导学生把看到的写成文章

要把写景作文写好,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按一定顺序去观察描写,例如时间顺序、方位顺序或二者结合顺序。第二,描写景物时要写出特点,将景物的形、声、色、味等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特征写出来。第三,要点面结合。写局部景物要精雕细刻,力求惟妙惟肖。第四,描写景物要情景交融,写景目的在于抒情,如果不能做到情景结合,那就是为写景而写景了。第五,描写景物还要讲究文采。要努力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争取写出语言优美动听、意境生动形象的好文章。

四、如何设计好文章的结构,使文章思路清晰,情真意切

1. 标题新颖别致。标题是文章的题眼,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对表现文章主题、增强文章魅力,提升文章品味,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一个平淡乏味的标题,则令人兴味索然,难以给人一个好的第一印象。注意,拟题要准确、精练、生动、别致。准确,是指内容详实,有分寸;精练,言简意赅;生动,指语言具有形象性;别致,是指表现出不落俗套。

2. 结构巧妙清晰。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建,使文章思路的外观。文章的内容要通过组织安排才能表达,文章的主题也要通过结构来加以凸现,完整的结构清楚的开头、发展和结尾,这样才能使文章条理分明。同时文章要首尾呼应,前后一致。

3. 感情真挚动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要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到感情真挚,“感情真挚的标准就是既要文字感人肺腑,要想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恰当的选择材料,运用各种抒情方法,让读者既清楚而又真切地感受到你的这种情感。

五、怎样才能把文章语言生动

1. 写好比喻句的方法。

(1)充分展开联想:联想是比喻的基础,几乎每个比喻句都是通过联想来实现的。比如当我们看到天上的白云时,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棉花或者白色的花朵,看到董仍的脸庞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美丽的花朵。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联想,我们可以多加训练,让自己的联想更广,这样造出的比喻句会更生动、传神。

(2)抓住事物的特点,在观察事物时,能够快速抓住事物的特点,从特点入手,寻找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会产生很好的特点。

2. 写好拟人句的方法。

(1)把人类的世界驾驭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之上就是让动植物、事物说人的话,做人的动作、具有人的心理状态、符合人的心理习惯。

(2)用你的大脑代替事物思考。当你看到一本躺在桌子上的书,你会想这事属会有什么想法呢,他汇报。

3. 写好排比句的方法。排比句能够增强语句的气势,造成强烈的效果。

写景文章篇5

1、亲身经历,写出真感受。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想要写出使读者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的习作,就有必要亲身经历。在观赏不同时节、不同地点的景物时,要做到细心观察,发现景色中与众不同之处,做到写作素材方面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2、抓住景物特点,详略得当,层次分明,把所要描绘的景色当做一幅美丽的***画,找出这幅***画中一点到几点(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字数要求来定)独具特色的部分进行详细描写,其余部分略写即可。

3、写景文章的横向描写与纵向描写,横向描写即为时间描写,纵向描写即为位置描写,在写景习作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位置顺叙对景物进行描写,这样才会使文章的整体结构变得更加完整。再将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景物划分成不同的段落,这样的文章看起来就会更加充实饱满。

(来源:文章屋网 )

写景文章篇6

一、抓住特点,具体描绘

天下的景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特点。以花为例,就有牡丹的艳丽多姿,荷花的亭亭玉立,腊梅的清香四溢……写花就要抓住各种花的特点,写出此花与彼花的不同之处。写景,也是如此,每种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写作时要善于抓住其特点,具体描绘,使所写的景物特色鲜明,形象生动。

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特点呢?除了要善于观察,充分调动我们的多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外,亲身体验也是常见的方法之一。有些景物,其特点会表现在形状、颜色、声响、气味、姿态、质地等方面,这就需要我们既观其形与色,又听其音、嗅其味。朱自清的《春》就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去感知春天,敏锐地抓住了春草、春花、春雨的特点,从而把充满生机的春之景描写得细腻精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描写景物特点时,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衬托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景物特征更加突出。例如朱自清的《春》中这样写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寥寥几字,就把桃花的红艳、杏花的明丽、梨花的素雅写得十分生动。那五彩缤纷的景象,栩栩如生。再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这样写松:“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小山上青黑的矮松在小雪的装饰、映衬下,显得更加清幽、恬静,活灵活现。

二、言之有序,角度多样

描写景物犹如摄影师摄影,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这就要求合理安排描写顺序和篇幅。顺序的安排可着眼于空间,也可着眼于时间,还可以按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来写。朱自清先生的《春》,就是按春天生物的生长顺序安排的。文中先写春草,是因为它是春的使者,第一个报告春的到来;随后,春色渐浓,春意更加盎然。我们看了文章,就知道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过程,觉得是那么的真实、可信。这样的写景,用前人的话说,也就是“言之有序”。

写景还可以采用分层描述的方法。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采用了这一方法。在《荷塘月色》中,作者先写月下荷塘上的月色,最后写四周景色。在大层次的前提下,各自然段再分层描写。看:“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荷叶,先全体后局部;写荷花,先个别再整体。忽远忽近,似总又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逐层展开,让人如身临其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地点的景物,由于观察的角度、方位有变化,会看到不同的美景。描写景物时,注意变换写景角度,或俯视仰望,或前后内外,或远近高低,从不同的方位去观察,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描绘,便可全面准确地表现出景物特点。如陆定一的《老山界》,文中先后两次描写火把,前一处描写,从山脚向上望,火把“一直连到天上”显示了山的高峻;后一处描写,作者已置身于“之”字形的火把队列中,又以先仰后俯的角度描写景观,表现出山势的陡峭、山路的艰险。令人惊心动魄,如在景中。

在描写景物时,注意及时地、不断地变化描写的角度,可以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使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也可把近景描写和远景相结合,使景物更有深度;还可把景物的描写和人物的描写相结合,做到景中有人,人在景中,使景物更有活力和生活气息。

三、有感而发,融情入景

写景的文章,不是为写景而写景,写景的目的一般是为了抒发个人的情感,表现作者的喜怒哀乐。景物是骨肉,情感是灵魂,在写景的时候,作者要有感而发,如果在写景中,融入作者的感受和思想,就能使文章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中心明确。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章的第五段,作者写到了江南的植被。江南丰腴的润泽的土地上,芦花、红叶、桕子、草汇合成江南冬景的底色,在青天之下泛出生气。作者将这种富有生气的色彩和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相连接,在写景中融入了作者的感情,使景物变得生动、立体起来。

写景文章篇7

如果有了知识,我们失去了没有它反倒能够享受的宁静,有了知识,我们的生活状态还不如皮朗故事里的猪,那要知识作何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现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拟人(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便于抒情;描写生动形象,表意 丰富。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利于表达作者情感。

夸张:使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发人们的想象。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内容上表意凝练,概括力强,抒情酣畅。

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加强语气;叙事透辟,条理清 晰,长于抒情。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主旨。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释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设问:自问自答,突出文章内容;吸引读者,引发读者思考。

反问:增强语气,强化情感。

引用:增强文章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和说服力。

双关:使语言幽默;适应语境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增强文章表现力。

反语:正话反说,显得幽默讽刺。

(二)表现手法及其作用象征:引申事理,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 使文章曲折含蓄。

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引发好奇,使文章曲折有波澜;感情铺 垫,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情感。

托物言志:在对事物的描绘过程中寄托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理念。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更鲜明,凸显事物景物的 特点,更集中的揭示主旨。

动静结合: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起烘托作用。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 力。

渲染烘托: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

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使形象更为生动形象;增添文章艺术表现力。

反语(反讽):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情感或讽刺语气;辛辣讽刺,幽默有 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三)叙述方式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的进行叙述。

倒叙:突出事件的结局,制造悬念。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丰富。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

(四)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给读者以真实感,使文章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的表达思想情感,增强文章真实性。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和对话,拉近与读者或对话者的感情距离;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比较直接的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客观叙述。

(五)抒情方式/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

(六)表达方式叙述(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

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说明: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举列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议论:议论文的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方法有举例/事实论证;道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七)描写①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生动想形象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神态描写;

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尤其是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准 确传神,形象鲜明)。

侧面描写:(不直接写人、物本身,而是通过他人对主体的感受与评价从 侧面来突出主体的特征)。

②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作用:①照应前后文、标题;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③衬托(正 衬、反衬)主体;④表现、突出主题;⑤展示人物活动背景或社会背景;⑥对下文的议论、描写、抒情做铺垫;⑦预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

注: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点面结合;虚实 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高低远近声色结合;视觉嗅觉听觉多角度写 景;对比。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③场景描写:摄取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场景或自然景观,采用各种修辞手 法,把所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④白描:用最简练、最节省的文字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描绘一幅画 面;用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简洁传神。

(八)鉴赏语言的具体鉴赏角度遣词造句: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的选用、整句散 句、长短句等

修辞: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语言的特色与风格:如平时自然、华美绚丽等

语体: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口语

情感: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情感,或含蓄、或直露、或 奔放、或细腻等

(九)语言的特色与风格平实自然:(语言朴素,不事夸张,但于平淡之中蕴涵深意)亲切自然。

华美绚丽(使用较多整句句式,修饰性辞藻丰富):文采飞扬,具有感染 力。

口语化/地方方言特色(较多使用生动活泼的口头用语):生动活泼、亲切自然。

生动形象(运用较多修辞手法):语言富有感染力,化深奥为浅显,化抽 象为具体。

幽默讽刺:(幽默:语言风趣、诙谐;讽刺:嘲讽、揭露的语言,较多使 用反语):一针见血,入木三分,语言富有感染力,强化讽刺效果。

含蓄深沉(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是通过它物或对比委婉表达内心情 感):容易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准确简练(意思表达明确,用语简单):短促有力,语言富于感染力。

典雅优美(较多引用古典诗文):语言具有古典的美感,丰富文章文化内涵。

旁征博引(材料丰富,论据详实,有掉书袋的嫌疑):有说服力。

(十)句式鉴赏按句式整齐与否分:

整句(排比句、对偶句、对仗句):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 义鲜明。

散句:使语句灵活自然,富于变化。

按句子长短分:

长句: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条理贯通,气势畅达。

短句: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

(十一)取材(选材)构思的特点详略得当:最能体现主题的内容细致描述,与主题联系不是十分紧密的粗 略描述。

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或场景入手,表现重大的主题。

点面结合:既有整个横切面,又有具体详细的事例个案(点)。

典型/新颖:典型:创造典型人物,描写典型场景;新颖:推陈出新。

旁征博引:材料丰富,论据详实,有掉书袋的嫌疑。

虚实结合(以虚写实):眼前之景与事为实,联想与想象的景与事为虚,尤其是回忆、梦境等,作者常通过以虚写实的方式来形成一种虚实的对比与 映衬。

(十二)现代文的分类按内容与文体分,可分为5类。

行文特点:形散神不散,由景到情到理,由物到人到理。(透过事物的表 象把握深刻意蕴)

①写景状物抒情散文

行文思路:写景:景——情——人——理 卒章显志

状物:物——人——理 篇末点题

这类散文中,写主体对象的同时,又写相关事物,作用是正衬或反衬主题 事物的特征。

类比(相似)——正衬 严冬中的松树与梅树

对比(相反)——反衬 欺霜傲雪的松树与只剩下枯枝败叶的乔木。

这类散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为主体对象提供背景

正衬或反衬,突出主体特征

渲染主题活动的氛围

②写人叙事散文

在叙事过程中塑造人物形象。

这类散文要注意:关注人、事背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特点、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事件的前因后果;关注事理

③哲理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这类散文要:关注话题,弄清楚作者想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文章主旨一 般有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之分,关注文章的深层含义;关注行文思路:弄 清楚作者如何以小见大、由浅入深、由实到虚、由表及里来论述抽象深奥 的人生哲理。

④学者散文(文化散文)

内容:批判当代某些不良的文化现象。

特征:经常采用古今对照、今昔对比的手法。

情感:通过对过去优良传统与美好生活的缅怀,表达一种对当代物质社会 的忧虑与思考。

主旨:希望人们能够给反思。

⑤托物言志散文(象征)

这类散文要:关注事物的特点、特质;关注相关事物(正衬或反衬);关 注环境描写,突出主体特征;关注引申部分作者所要寄托的情感和思想。

(十三)标题的作用(内容、结构、形式)标题的内容作用:点明中心事件、主体情感、主旨;点明话题、事件、背 景

标题的结构作用:行文线索(蓄势、抒情的线索),贯穿全文

标题的形式:从修辞、句式、用词等方面分析,作用有形象、突出、醒 目、新颖、设置悬念等

(十四)文章的线索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

以人(人物的活动)为线索

以物(事物的得失)为线索

以事(事件的前因后果)为线索

以理(所要阐述的道理)为线索

以情感(情感的变化)为线索

以空间位置的变化为线索。

线索的作用:贯穿/组织全文

(十五)文中关键句段的赏析1、起始句/段(位于文章开头或段落首句)对下文或全文的作用:

①交代时间、地点、背景或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②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先言他人、他物、他事,以此引出所写之主 体人、物、事)

③描述某场景、现象,为后文的议论、抒情做依托,相互照应。

④与下文作对比、反衬,使后文内容更突出。

⑤引发读者好奇心,吸引读者兴趣,激发读者阅读下文的欲望;设置悬 念,引发思考

⑥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⑦总领全文

2、过渡句/段(在文章中间或段落中间)的作用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内容上:点明中心(主旨)

3、结尾句/段(在文章或段落结尾)的作用

结构上: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标题),前后呼应

内容上:篇末点题,点明题旨;深化中心(主题)

如果结尾句委婉含蓄,则其作用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暗示 主题;强化坐作者感

(十六)引用的作用证明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充实论据,丰富内容,深化文章主题

增强文章文化底蕴,增强感染力 点明题意,文题对应

(十七)文章的结构方式总分式:包括分——总;总——分——总式

递进式:逐层深入形成递进

并列式:分几方面介绍,形成平列

写景文章篇8

那么,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积累呢?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努力。

一、积累写作素材

有些学生在写作文时虽然已明确了写作的主题,但却感到脑中空空,没什么可写。这种情况就是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写作素材所造成的。为了使文章选材精当、内容充实,可以教育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积累写作素材。

1.积累有趣的素材。生活是充满情趣的:家长的关心、老师的幽默、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帮助、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诸如此类的情趣不仅是我们生活的调料,也是写作的材料。

2.积累时事素材。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的学生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文章要反映时事,为现实生活而作,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的文章都是因为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而流芳千古。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关注时事,学会积累时事素材。这样学生的文章就会充溢着对祖国、对社会的热情,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3.积累感触较深的素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积累自己感触较深的写作素材,它可以是困境中的一声鼓励,失败时的一句安慰,离家时父母的叮咛,犯错时老师的教诲,雨中撑开的一把伞,口渴时递来的一杯水……也可以是一只勤劳的蜜蜂,一株坚强的小树,一场及时的春雨……事物的大小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学生如能写出自己的感触、感悟,文章便能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4.积累历史素材。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中风流人物熠熠生辉:勾践卧薪尝胆、蔺相如完璧归赵、祖逖闻鸡起舞、匡衡凿壁偷光、诸葛亮舌战群儒、刘备三顾茅庐、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舍生取义、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些人和事都是历史的精华,或催人奋进,或发人深思,或启人智慧,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二、积累写作方法

积累写作素材只是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而积累写作方法则是要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只有博览群书,多积累好的写作方法,在写文章时才能做到运用自如,用得恰到好处。

写文章的方法可谓多矣,笔者把较为常用的写作方法列举如下:

1.托物言志。如《陋室铭》一文,刘禹锡通过描绘居室环境、生活情趣、交往人物,从而借“陋室不陋”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以小见大。这里的“小”指的是文章的选材方面,“大”指的是文章的“立意”方面。即用看似平凡的小事来表达较为深刻的主题。如一些寓言故事就是通过一些简短浅显的小故事来表达意味深长的哲理。

3.借景抒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里写景是抒情的基础,抒情是写景的升华。如《观沧海》中曹操借大海之景抒发了自己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4.欲扬先抑。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内容上需要有些起伏跌宕,而欲扬先抑的写法就可以增强文章的曲折性。如杨朔的《荔枝蜜》一文,文中写小蜜蜂就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

5.以动写静。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就成功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写法,写出了北国雪景的壮美。

6.侧面烘托。如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往往能起到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

7.对比。如《范进中举》一文,吴敬梓用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抨击。

8.巧设悬念。巧设悬念可使文章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就采用了巧设悬念的写法。

9.首尾呼应。首尾呼应是写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使文章显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10.卒章显志。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使用了卒章显志的写法,在文章的结尾写出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抱负。

11.铺垫。写文章时使用铺垫的手法可使文章的情节发展更合乎情理,中心更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加鲜明。

12.象征。如江河的《星星变奏曲》就运用了象征的写法,用“星星”来象征“光明”。

三、积累精彩语句

写景文章篇9

【关键词】教材分析;解读教材;质疑教材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这篇文章是通过对故乡美丽景色的描写来反面衬托作者内心痛苦与孤寂的。所以学生在对作者描写的景色进行欣赏的同时,还要更深层次的思考景色描写之下作者的心境,充分对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理解。

一、教学顺序

先对作品时代进行了解,更容易融入文章。这篇文章是在民国被创造出来的,所以文章里面所写的地方是在北平。作为当时的首都,北平应该有着自己的特色,而它特有的秋自然也与其他地方不同,所以要对这方面进行挖掘,特别是其中所包含的人文色彩。

对景色的特点进行了解,把握主作品的整体基调。大部分文章都会有中心议题,这个议题是全篇的思想主旨。比如说这个作品,它的主旨可以概括到作者写故乡的秋天静、清、悲凉。作者对这三点的描写都在文中的景物里表现了出来,比如说早晨的秋色,城市里面的闲暇之人,秋天树枝上的蝉鸣。作者在描写这些景色的时候,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切入的,带有大量的主观色彩。北平的繁荣与他无关,只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才是他看到的。

细致的分析文章,将景色融于感情。在作品里面,作者看到的秋天是悲凉的。但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个词本来不是什么赞美之词,所以可能会产生疑惑。所以我们要将作者的背景带入其中,以作者的思想分析作品,郁达夫所在的时代,社会极不安定,人生愁苦,所以他觉得整个社会是悲凉的,所看到的景色大部分也都是悲凉的。我们之前写的静、清在秋天其实并不少见,我们也能够很容易的理解,但悲凉,却必须要结合郁达夫的生平才能够很好的理解。这样的作品,才做到了情景交融。

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以平常民居为视线切入点的。比如说槐树、胡同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的景色,而这些非常常见的秋日景色恰恰可以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秋天真正的热爱,还有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可以侧面反射出作者对社会的担忧与自身的孤寂。

二、对文章进行分析还有欣赏

分析比较能触动人的段落。例如说,早上起来……十分的秋意。作者在描写这些景色的时候,调动了身上所有的感官,比如说视觉、听觉还有触觉。所以我们在读到这些片段的时候,能够很快的了解到作者想要描写的东西。这些景色并不是刻意打磨出来的,而是存在于作者内心深处,信手写出。

作者十分的喜欢故乡的秋天,有些时候会直接抒发这种感情。比如说在文章开始和结束的地方,都用南方和北方进行对比,突出北方秋天的美感还有不可替代感。不但如此,还做到了首尾相接,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三、优美语句要用心分析加以牢记

文章里面有很多的非常经典的句子和段落,比如说“北国的秋……来得悲凉”。如果把这一句做出改变,可能里面的味道就大不如前了。还有文章里面有着大量的排比句,这些看似简单,其实都表现着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表现出作者对故乡深层的爱意。语言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可以加以牢记。

四、与作品有关的其他方面

作者所写的景色几乎都是一些非常常见的东西,而他选择这些东西进行写作都是有一定原因的。

他有着深刻的平民意识和审美水平。郁达夫的一生并不平顺,他有着非常多的坎坷与忧愁,幸运的是,他在面对这些忧愁的时候没有意志消沉,而是依旧保持着积极的心态,追求世界上各种美的事物,用美的眼光还有心态对待他所看到的一切,所以他看到了景色中最美好的一个侧面。他对于大多数人感兴趣的宫殿楼阁并不太关心,而对于普通人民的生活却十分在意。他所写的,基本都是非常平常的事情,随处可见的景色,写出的是普通民众的生活缩影,这表示作者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人,也很具有平民意识。

作者描写的都市闲人到底有何意义。一阵连绵秋雨过后,有两个穿着夹袄还有青布单衣的人相伴聊天,他们都咬着烟管,声调缓慢悠闲,从头到脚都散发着“闲”的意味。从他们一来一回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听出他们对生活的感伤。作者用这种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平民来反映社会悲哀,不但能更加让人感同身受,还让北平的秋天呈现出另外一种意味。

丰富的文化气息以及人文气息。这篇文章里面包含着很深的文化气息。字句之间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文学素养。郁达夫一直对中国文化有着很深刻的研究,这些在他的文字中都能够体现出来。在这篇文章里面描写的秋天,不但有着很深的文化气息,还有着很深的人文气息,它连通了历史,让读者可以在里面体会出历史与秋的隐性关系,让这篇文章被赋予史深层的意义。

五、让学生积极思考,文章中有什么不妥之处

郁达夫是中国非常优秀的作家,他的文章无论是文笔还是内容都能够让人学习到很多的东西,也因为如此,大多数学生都会抱着学习的态度去阅读,对里面的东西全盘接收,而没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敢于发现文中不足。包括句子里面有没有什么不符合逻辑的,比如说“我不远千里……故都的秋味。”这句话里面“饱尝”如果换成“饱览”会不会更好;语句之间字词是不是有错误;标点符号符不符合规范,有些标点符号应不应该运用等等。

六、结语

情景交融,把自己的情感放入想要描写的景色之中,对于一个作者来说,是必须要掌握的写作方法。这种手法非常适合去抒发需要隐晦表达的感情,能够赋予文章更深层次的含义。对于这种文章,读者在读起来的时候,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感触。而这篇文章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让自己融入到文章中去,对文章中心进行把握,了解其主旨,掌握主要的感情进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也能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后在其他文章中也可以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写景文章篇10

那么,怎样进行环境描写呢?

一、在文章的开头进行环境渲染

写作时,可以在文章的开头就进行环境描写。或描写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或描写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如鲁迅的《药》一文的开头就有一段精彩的环境描写:“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辛亥***的前夜,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候,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凄冷,还有几分恐怖,从而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同时对揭示主题起着烘托的作用。在文章的开头描摹环境可以渲染特定的气氛,给人以强烈的情绪感染,同时,也可以增强故事的真实性,烘托文章主题。

二、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

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要根据文章情节的推动进行。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从标题看,对风雪的描写,是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重点,其实不然。文中对风雪的描写,着墨并不多,但确实给人以“风大雪紧”,气氛趋于紧张的印象;更重要的是,风雪的变化也层层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撼、压倒,林冲才会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巨石顶住大门……直到暗中听到仇人陆谦等人的谈话,林冲才愤起杀敌复仇。可见,本文中情节的发展与环境描写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过,只有符合情节发展需要的环境描写,才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三、环境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心理

环境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心理变化,人物心情愉悦时要辅以美景,人物心情低落时要辅以哀景。如鲁迅的《药》写主人公华老栓等到药――人血馒头,充满了幸福感时,作者的这样描写环境的:“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囗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这样的景物描写符合华老栓“精神兴奋和对儿子的命运充满信心”的心理,这就更好地突出了华老栓的愚昧。可是人血馒头并没有救了华小栓,华小栓最终还是病死了。当华大妈给儿子上坟时,小说中描写的环境是满目凄凉的,周围是“死一般静”,只有枯草的细颤和乌鸦的长鸣。可见,文中的景物描写只有符合人物心理的变化才能烘托出特定人物的思想感情,达到辅助读者了解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效果。

四、学会直接描写,情景再现

直接描写即把眼中所见之景物稍加选择,直接写进文章,为主旨服务。如朱启平在通讯《落日》一文中把当日的天气如实写下:“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文章虽然只是对当日的天气进行了简单的描写,但已为下好了铺垫。

具体写作时,我们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环境描写要真实、要典型。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环境描写要真实,要典型,才能“创造”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感情的人。

写景文章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写景文章10篇

学习

焱的读音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焱的读音10篇,内容包括焱的拼音及在字典中的字义,焱和炎的读音。(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秋天别来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秋天别来10篇,内容包括秋天别来原唱完整版,秋天别来梁静茹完整。4、最近天气指数是寒冷的N次方,最近西风的级数是凛冽的N次方,最近想你的次数是牵挂的N次方,最近叮嘱的遍数是唠叨的N次方。都说这么多遍了,再重复一次,天冷了,加衣

学习

含反义词的成语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含反义词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含反义词形式的成语大全,含存反义词的成语。悲欢离合古今中外古往今来天南地北出生入死今是昨非1和2位是反义词的成语:悲喜交加黑白分明功败垂成进退两难进退维谷轻重缓急轻重倒置生死存亡生死攸

学习

感人小故事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感人小故事10篇,内容包括感人小故事催人泪下,10则感人小故事。老意味着什么?也许有人认为,老就意味着孤独、意味着啰嗦、意味着死亡、意味着负担、意味着累赘。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孝敬老人,关心老人,照顾老人,让他们的晚年过的更

学习

客户总监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客户总监10篇,内容包括客户经理专项内容分析,客户总监工作经历范文。客户培育型的企业有什么显著特点呢?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将“市场部”改成“客户部”,变化的第一步是设立一个新的领导岗位,客户关系总监(CCO),以取代原来机制下的

学习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10篇,内容包括宝宝故事安徒生经典童话,安徒生童话小锡兵的故事。孩子们都喜欢这位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更喜欢这位童话大师笔下那栩栩如生的人物。所以,通过本节《永远的安徒生》的读书汇报课,让孩子们更

学习

移动公司工作经验总结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移动公司工作经验总结,内容包括移动公司个人工作总结,移动公司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根据这些状况,我管理人力资源工作后列出了一些主要目标:配合实施机构重组和空缺岗位人员的招聘、保障公司各项***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引导员

学习

浣溪沙晏殊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浣溪沙晏殊10篇,内容包括浣溪沙晏殊的文学常识整理,浣溪沙晏殊原文及赏析。

学习

八年级下英文知识点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八年级下英文知识点,内容包括8年级英语下知识点,英文八年级下册知识总结。2012年初二下册英语单元测试题汇总2011级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_Unit1_第一单元笔记人教版初二年级下册英语第二单元unit2知识点八年级下册Unit1-2单

学习

翻过那座山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翻过那座山10篇,内容包括翻过那座山音乐,翻过那座山作文600字精选十篇。先人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与成功为伴,必须经历坎坷和磨难。失败乃成功之母,告诉我们,如果第一百次失败了,就做第一百零一次,如果失败了一百零一次,就做一百零二

学习

关于立冬的诗句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立冬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立冬的诗句唯美句子,今日立冬最好的诗句。一、在《初中语文第四册》中“将***角弓不得控,都户铁衣冷难着。”一句,在《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却是“将***角弓不得控,都户铁衣冷猶着。”。两种版本中,除

学习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节约粮食从我做起10篇,内容包括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绘画,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作文。现在开始,我们应该节约每一份粮食,哪怕是一粒米也好,不要让这一粒米成为没有粮食的人的遗憾。只要这份粮食能吃,你就不应该浪费它,不要让它漂泊天涯,英

学习

霍懋征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霍懋征10篇,内容包括霍懋征事迹感受,霍懋征身上体现了什么。第二,霍懋征先生的教育思想是系统和整体的,涉及到教育教学的各主要方面,并能构成一定的教育思想体系。在她的教育思想中,既有对教育教学基本矛盾的原则梳理、对教

学习

苏轼的诗句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苏轼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苏轼写春的诗句,苏轼小众的诗句。宋人绝句的一大创获,就是在题材内容上对唐人的开拓与突破,绝句不仅可以用来反映重大的社会题材,更可以抒写日常生活的小情趣。在绝句从“唐音”变为“宋调”的演进历程

学习

小学文章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文章10篇,内容包括小学文章精选,小学文章推荐大全。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0引言近年来由于国家***策的扶持,职业学校数量日益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问题给人带来不少担忧。回顾西方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

学习

经典诵读文章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诵读文章10篇,内容包括经典诵读篇目十篇,经典诵读的主持词十篇。小学语文经典文章诵读教学旨在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完善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推动力。小学教材课文

学习

关于祖国的文章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祖国的文章10篇,内容包括有关祖国统一的文章,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为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使得此次征文活动有序推进,2019年3月21日及时印发了《转发<关于广泛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征集活动的通知>的通知》,明确了征文

学习

有哲理的文章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有哲理的文章10篇,内容包括100个有哲理的文章,经典哲理好文章100篇。该书分为7章,共28万余言。第1章“绪论”提纲挈领,统领全书,在评述国内旅游哲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全书的逻辑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基本观点。

学习

优秀文章赏析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优秀文章赏析10篇,内容包括十篇优秀文章及赏析,经典文章赏析大全。赏识式作文是指在作文过程中,坚持表扬鼓励的原则,加之“你真棒!”、“你能行!”的点拨,从而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的深厚兴趣能激发

学习

文章与人品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文章与人品10篇,内容包括论人品的重要性文章,人品与德行的文章。

学习

辞旧迎新的文章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辞旧迎新的文章10篇,内容包括辞旧迎新的心情文章标题大全,辞旧迎新文章评语。与春节辞旧迎新相关的对联: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换新春喜鹊登枝盈门喜;春花烂漫大地春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发福生财吉祥地;堆金积玉

学习

科技小文章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科技小文章10篇,内容包括科技小文章阅读文案,科技小文章2000字。第一章绪论4第一节背景介绍4第二节文献综述5第三节研究方法6第二章制度创新理论7第一节制度与制度安排7第二节制度创新的经济理论10第三节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