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章篇1
小学教育教学理论文章
摘要:从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必要性出发,阐述了目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式的现状,从体系理论研究、教学一体化、自评与他评、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等四方面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进行了探讨,从发展性、全面性、动态性和特色等方面阐述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
0引言
近年来由于国家***策的扶持,职业学校数量日益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问题给人带来不少担忧。回顾西方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许多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经历了“数量增长—质量下降—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这样的发展过程。目前相当多的职业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办学条件落后,无法确保教学质量。对于学校而言,教学质量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通过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能够有效保证教学质量,因此,社会各界都十分重视教学质量评价。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通过监控与评价的主体采用一定的运行机制和标准作用于客体,然后收集所产生的各种信息,全面评价教学工作、诊断与更正教学过程的偏差等活动,从而改进教学工作,最终实现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结构系统[1-3]。
1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类院校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通常都是通过学生评价、督导专家评价、同行评价、管理者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几种形式进行,这种监控和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但其效果还不够理想。
1.1欠缺对体系理论的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构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必须建立在大量、充分的理论基础之上,诸如体系架构、环节设置、实施部门、评价标准及反馈处理等均需要反复论证,认真思考研究。然而,目前国内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大都来源于高等教育,关于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见。如果长期缺乏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很可能由于缺乏理论支撑使评价体系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进而直接影响到监控和评价效果[4]。
1.2注重“教”,轻视“学”
目前的职业教育过于注重抓“教”的方面,而轻视“学”的方面。因此,导致现行教学评价模式的重点就成了评价教师的“教”,评价指标过多地关注了老师教这个过程,即使有对学生的评价,其目的也都是为评价教师服务,缺少学生对于教学的主观感受、缺少学生对于“学”得的反思和评价。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忽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被动接受,忽视发现创新。这种只追求结果而轻视过程的作法,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影响他们的创新。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判断一堂课是否是好课的标准应该是学生是否从中学到了东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学生的素质是否得到了提高[5]。
1.3重视“他评”,忽视“自评”
现阶段教学质量评级的方式主要以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为主,这些评价方式都属于“他评”。以定期的教学检查和不定期的课堂听课采用“评价表”、“听课打分”的方式进行。对于“他评”,学校通常非常重视,投入大量资源以期能够获得良好的结果。因为评价结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招生和学生的就业等。但是对于“自评”关注度不高,这是因为“自评”不会学校造成较大的外部影响,很多学校采取的态度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加上教职工之间都是同事关系,很难不被人情左右,导致评价工作流于形式,无法真正的发挥作用和优势[6-8]。
1.4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现阶段多数职业院校采取的都是静态的一次性操作方式,通常的方式是在课程结束和学期结束时,给各个学生一个百分等级分数,作为学生该课程的学习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只考虑到了结果,缺乏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过程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9-13]。应该更新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利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的评价方法,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发展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尽量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
2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思考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采用合理的评价手段,基于广泛的支持和参与而进行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2.1统筹发展性
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只是院校的手段,并不是目的。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使教师真正投入到自身岗位中。以促进教师专业和能力发展为目的,以实现学校的教学目标为导向,充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仅关注眼前,更应该考虑未来发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劣势,使其更加了解自己,提升其综合实习。
2.2注重全面性
教学评价应包含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促进者、开发者、研究者,学生应自觉学习、***思考。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不能仅仅把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为依据,而应以学生的发展为衡量尺度。课堂教学成功的标志在于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保持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2.3重视动态性
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内容应该是相对稳定,但其过程应该是动态的。在日常管理中,院校应在自然、常态的条件下,对于影响教学质量的有关因素进行归类分析,有明确的和便于操作的指标和标准,建立起一个教育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监控与评价体系,对于其指标体系根据时代进步保持动态性。
2.4突出特色
由于各院校办学历史不同、情况不一,教学工作评价模式不可能统一。不管采用何种机制与形式,只要管用,能达到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效果,就是合理的。在建设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注重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同时,也要继承和发扬过去行之有效的传统办法,在继承与创新的互动中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构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既是一个教学工作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院校管理的理论问题。院校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其终极目的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最终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当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加强过程监控、完善考试方法及评价模式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评价过程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考试内容多元、成绩构成多元、考试管理全程监控等全方位、全程性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董文银,刘金荣.完善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张耀嵩.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3]薄锡年,张新爱.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指标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4]凌华,安江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视界,
[5]唐仕荣,刘恩岐,陈尚龙,巫永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233.
[6]陈惠惠.形成性评估中学生自评与他评体系探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
[7]丁琼.形成性评价在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
[8]覃隶莲,莫丽平.从他评走向自评———论中职教师评价机制的重构[J].卫生职业教育,
[9]高惊生,钱***平.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修正[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10]周旭清,邓春生.富校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诨价的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
[11]许帅,李亚宁.“管工结合”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分类评价的研究[J].科学与财富,
小学文章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章思想内容;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能把握文章的思想核心,是正确理解课文,达到教学目的的必要条件。不论是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又或者是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其构成部分都是相当复杂的,没有能一开始就读懂的文章,因此,除了要丰富学生的阅读面,同时把握好这些各类文学作品中所含有的真正意义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要把握正确的思想内容,我认为有一下几点:
一、对文章暗含深意的部分重点理解、重点体会,从上下文理解出正确的暗含思想。
小学语文的前期教学多数为注重语言读音、单词造句等基础方面的学习,对于没有过太多整体长篇阅读经验的学生来说要自己理解到很多暗含作者本意的文章部分一般不能成功,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基本阅读之后,将这些章节段落或是句子词语单独列出来,让学生细细品读。在罗列这些段落和句子的时候,教师要先将其本意进行回顾,然后对于有特定指向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分析理解,找出句子和词语之间的共通性,理解好某种或者几种的修辞手法的用法意***,从而整合理解,达到把握清楚中心思想的目的。比如《白杨礼赞》中对于守卫边疆的白杨树有着细致的神态和外表描写,初读这些部分学生可能只能将其定义为比喻的手法,但是多次比喻都是对于同一类型的人物的特点描写,这样的句子和段落是散落在文章当中的,教师需要把这些句子整合起来,调动学生将这些特点归纳起来,再联系白杨树身处的环境就不难看出这是在赞美边防战士。从这一系列的归纳总结中,学生基本就能做到明白全篇的文章表面上写的是白杨树,实际上更是在赞扬这些爱国的默默奉献的英雄,“白杨礼赞”实际上也是“边防战士礼赞”更是“爱国奉献精神礼赞”,更重要的是,学生也能找到一种明白文章思想的方法,从而在后面的文章学习中更自主地学习和领悟。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类方法的具体操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可能仅仅靠总结归纳共通点没办法直接明白意思,这时候教师就要就难懂的词语本身在上下文中充当的角色进行分析,例如一些反语的运用,教师要引导式地讲解,做到把握正确的思想表达方式,对于文章的理解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这些方法都是基本但是必须的,教师要时时刻刻记清楚,在合适的时候运用出来,这样才能达到最为有效的讲课。
二、将文章作品放入写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命历程中去体会作品的真实意***。
在纷繁复杂的历史长河中,每段历史各有差异,每个地区各有风俗,这样种种的原因造成了每个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不同,作者的本身经历不同,体会到的人文风情也不同,因此表现作品的真实意***也就不尽相同。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引入每个作者的年代背景,对于社会的整体风貌进行描述,对于作者不同于他人的价值取向和个人性格等方面也要做介绍,这样全方位的了解才能让学生领悟到作品的有用性,因此对于作品内涵也就不难理解了。比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下,各个年代产生的诗歌文化各有差异,诗人遭遇更是不易笼统来说,例如同为唐代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两人的诗歌有着不一样的风格,表达的意思更是有千差万别,学生对于这种不一样的情感是很难单独理解的,尤其是他们都身处同一个时代,对于不同社会变化的感触不深,不能明白为什么两者会一个高歌,一个悲唱。教师要将两人生在世上的社会变化分离开来,李白的眼界看到的是盛世里的繁华和美丽,因此看到的高山细水也都自然有一派豪放不羁的气度;杜甫则不然,他的眼睛里充满的是安史之乱带来的国破家亡,因此看到的京城也都是花草荒凉,鸟鸣凄凄,这样才有了一个是积极的浪漫主义,一个是悲愤的现实主义。这种对于人物环境的理解常常能解释清楚为什么同样的景象到了不一样的人笔下,表达的意思也不同,也就是为什么同是一个月亮,李白看到了就想到思乡美梦而杜甫看到了则会彻夜难眠。尤其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多用于诗歌当中,因其不一样的文字格式,不一样的遣词造句,会在不一样的历史背景下显得更为真实和贴切,是学习诗歌的绝佳办法。这种背景的分析和人物个性的介绍以及对于文化差异的理解会使得作者意***的表达更为直白,这样的理解也就能在文章作品内找到真正的文字下含有的深意,对于把握文章内涵也就不在话下了。
三、创造出良好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主讨论中领悟到文章内涵的重心。
小学文章篇3
【范文一】
“十八大”对《***章》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新《***章》,对我们***员提出了更高的准则和要求。深入学习新《***章》、切实践行新《***章》是我们每一位***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提升我校***员队伍的素质,校***支部组织我校全体***员教师对新《***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通过校长对新《***章》精彩、深刻的解读,切实加强了我校每一位***员教师的认识与理解,我倍感身为一名中共***员的自豪与骄傲。通过此次学习,我感触颇深,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深入理解新《***章》的内涵
新《***章》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我们***作出的又一次历史性的决策和贡献。就是要求我们每一名***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我们的工作。作为一名普通的***员教师,最重要的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为学生服务好。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新《***章》,并作出了阐述,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举措,不仅发展了物质文明,更好的提高了精神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保护生态,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必须紧密围绕***的基本路线,加强***的执***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新《***章》增加了纯洁性建设,纯洁性建设是先进性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保持***的先进性,在思想层面必须具有纯洁性,没有思想的清白,就不可能有作风上的廉洁,要从自省上提高自身修养。作为一名年轻的***员教师,更要从身边的小事,一点一滴的做起,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全心全意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服务,永葆***员的纯洁性。
二、深刻领会***员的义务
***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是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的路线、方针、***策和决议,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做贡献,执行***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交给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员必须认真学习***治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治水平和文化水平。掌握了这些知识,给自己“输血”、“充电”,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服务于人民。在工作中、生活中,不怕苦、不怕累,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员。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要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在***治上、思想上、作风上时刻以新《***章》规程严格要求自己,永葆***员的先进性、纯洁性,积极服从组织分配,认真完成学校交予我的每一项任务,为祖国的科学文化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范文二】
在全世界的瞩目下,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1月 14日胜利闭幕。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如何把十八大报告中的精神融入到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去, 将成为每一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去进一步学习、领悟、践行。
通过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增强了我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自己的思想和觉悟产生新的飞跃,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增强了我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们的思想和觉悟产生了新的飞跃,让我受益匪浅。我将以100%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之中,以100%的责任心和爱心、脚踏实地、立足岗位,创新业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我将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冷落、不挖苦、不抛弃、不放弃,用心去交流,用心去爱护,用心去关心,用心去感染,心与心地沟通,爱与爱的交流,让残疾学生感受***的阳光雨露,同在一片阳光下,健康成长。对工作,我将发扬长征精神,重于求实、***创新、勇于开拓,主动破除一些旧思想、旧观念、以“敢”字当头,以“创”字领头,大胆探索数学新的教学教法。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耐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以我们自己的实际行动投身到特殊教育这个大熔炉中去。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在学习新***章后,使我意识到只有经常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虚心地接受批评,才能不断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本人在学校***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对照***员要求,发现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存在以下的缺点和不足在思想上,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思想状况、工作实际进行自我反思和批评: (一)自我存在的问题:
1、业务知识钻研不够。我深切地体会到自己的业务知识是不够的,平时忙于教学工作、批改作业等。原来《小学语文教学》等有关的专业杂志几乎每期必看,现在却没有时间去学习,导致对更多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掌握不够好,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工作上肯定存在了差距。
2、平时关注细节不够。例如:走在校园里,看到地上有垃圾,很多时候没有及时地去捡起来,而是匆匆走过。
3、对学校工作上创新意识还不够。常常求稳怕乱。由于自己思想不够***,就谈不上敢想、敢闯、缺乏知难而上,排难而进的工作态度和果敢精神。做事情干工作只抱定把它们做好,而没有思考怎样把它们做得更好,做得更具特色这一高度来认识。
(二)问题产生根源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师生成功,学校发展、社会满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就必须学习。不管平时的教学业务,教导处工作有多么的繁杂,多么的忙,都要静下心来,挤出时间来学习、来提高。要树立在学习中放松的思想,学习***治理
论,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解读学习课堂教学策略,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终生学习是我们最好的发展形式之一。
2、要做到时刻关注细节。从“自我”做起,发挥***员先锋模范的作用,要做到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在校园里看到一些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地去纠正他们。把学校里的每个孩子都当做自己班里的孩子一样去教育、去对待、去关心。
3、树立创新精神。作为一名***员,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自觉地加强***性锻炼,在工作中学会善于总结和观察,提高开拓创新意识,***性是每个的***员的立身之本,要坚持***性,加大事业观念,自律观念,要做到经常自查、自省、自警、自励。
小学文章篇4
一、选真撷趣,内容儿童化
作文,首先不是研究文,而是要研究人。儿童有儿童的特点,童眼是独特的,社会百态、天地万物在他们的眼里都是可以对话的朋友,都具备七情六欲;童心是纯真的,他们追求快乐,喜欢梦幻,乐于合群,处事待人简单朴实;童趣是丰富的,他们有自己的快乐王国、生活的情趣……作文教学应顺应儿童心性,提供的习作素材要有意思,要有真情,有真趣,有真意。这是作文教学成功的保证。清代诗人郑板桥指出:“作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意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其实,作文与写诗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出题目时(即用歇后语编故事),既能体会到学生的喜好,又能让我们的习作训练与孩子们的心同步。比如,很多的小学作文会涉及人物描写,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老师等等,都是学生曾经多次写到的内容,每每提起这些作文题目,学生反应都不会太积极,一是写的多了,二是对作文提不起兴趣,每次作文课堂都是教师布置作文题目,稍作讲解,接下来学生就要进行自主写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人物描写的作文课题中,例如,我的爸爸,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关于学生爸爸的问题,像爸爸的职业、兴趣爱好等等,接下来选择几位同学在讲台上模仿父亲平时喜欢的做的事情,这个时候课堂气氛已经活跃到一定程度,学生不仅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教学,而且学生之间也会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会消除长期对作文课堂的倦怠情绪,还会激发学生写作的思路,是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二、乐教善喻,教法趣味化
小学作文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以词语为零件、以思维为主轴、以兴趣和情感为动力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要把激发儿童的作文兴趣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调动儿童的写作兴趣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是否能运用娴熟的教学方法,而主要是由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决定的。教学是一种生活,不要让学生感觉到是在上课。从启发选材到打开思路,从快速行文到修改作文,都离不开兴趣。当学生的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之后,他们肯定便会“文思泉涌,笔走如飞”了。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用听、说歇后语为先导,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再以编演故事为媒介,激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最后以“多就少改”为策略,收获儿童的性灵文字。我想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力量、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才能都能得到自由的发展。比如,张祖庆老师的《月亮之上――微电影与创意写作》习作教学让我耳目一新,微电影也可以作为习作教学资源,这着实打开了我闭塞而又僵化的思维理念。都说潜移默化激发写作兴趣是培养写作的关键,张老师就是紧紧扣住了学生们的眼球,从电影海报到介绍梗概,在长短海报的对比中,孩子们习得了梗概的写法。这时再让学生观看微电影,提出要求练习写作,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更巧妙的是,老师在点评中抓住悬念设置,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会修改,再引导学生说出电影中的独特发现,将自己的发现写成影评,并在网络分享,让孩子们有了被关注感和成就感。
三、心听评智,评价智慧化
小学文章篇5
小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是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帮助孩子们在人生之初扣好第一粒扣子,使他们逐步成长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具有高尚思想品德的社会有用之才。小学生的思***教育工作,
要做到
“五个注重”:
一要注重循序渐进。
小学阶段的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小学生的思想既存在单纯、可塑性强的特点,又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弱点。所以,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治教育要注重内外部因素相结合,
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日常教学之中,
逐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培养他们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二要注重班风建设。班级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
要注重因人施教,营造温馨班级,
充分发挥学生各自长处,
为班集体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引导学生自觉投身于思想***治的学习当中,促动孩子们在积累个人学识的同时,积极投身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培树自觉主动为大家、为班集体、为社会服务意识。
三要注重言传身教。“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传播正能量,
做学生的榜样,
这是师者的天职,更是教师的毕生追求。教师要增强责任意识,
以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要把管理与育人、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接受教育,以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四要注重正面教育。
教育好下一代任重而道远,
需要体现于日常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工作之中。
教师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使小学生坚定爱***爱国的信念,
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从小培养孩子们开放、创新、竞争意识。
工作中要“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
引导学生一起成长进步。
五要注重实践活动。
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离不开广泛的实践活动。通过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堂内外系列实践教育活动,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互动机缘”,让学生汲取更多的“优良养分”。
诸如开展文明服务、敬老爱幼、助人为乐等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淬炼学生的品格情操,从而促其不断自我成长,培养出新一代
“四有”新人。
总之,
单一的方法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必须相互补充、配合,充分调动和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小学文章篇6
【关键词】比较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一、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作用分析
1.比较阅读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性
小学语文教师将比较阅读方法当作当前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这种模式对于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较为符合,比较阅读,让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对旧的知识进行夯实与巩固,还能够启发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勇敢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辨别。通过比较阅读方法,让学生更加系统的了解文章内容,竟然掌握文章的中心,也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这对于传统课堂的语文教学来讲,属于一种突破性的创新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运用比较阅读方法,将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也让学生不再拘泥于对文字的枯燥性阅读。
2.比较阅读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我国已经全面的进行了素质教育改革,新课程教学改革等等,但是依然有一些地区的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应试教育的桎梏仍然束缚小学生,致使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由此可以看到小学生在日常阅读方面。数量越来越少,质量越来越低,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综合素养,若是教师可以使用比较阅读方法,不仅仅会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会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对阅读的文章进行理解和掌握,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对不同的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对比
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首先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基本阅读水平进行了解,学生是怎样运用文字的,在运用文字的过程中存在哪些缺陷与优势因此,去确定阅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要选取符合学生实际的阅读材料进行比较性教学。对于不同阅读材料中的内容做对比和分析,引导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阅读材料,这样情感色彩也会不同的掌握,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强化学生的鉴赏和分析能力。阅读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属于主导,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争取能够从不同的阅读材料当中选取相同的内容做对比分析,形成独特的阅读技巧。例如,小学学习的《小松鼠找花生》和《小蝌蚪找妈妈》。这两篇阅读文章可以做阅读对比分析,因为两个文章的题材比较相近,都是去寻找一些事物或者动物,并且属于叙述性的故事类型文章教师就可以从记叙文三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做对比,如原因,经过和结果。只有深入体会两篇文章中不同人物的情感色彩,才能够在对比分析中真正的掌握两篇文章的内涵,让学生对阅读分析技巧有所领会。
2.对阅读材料中的语言文字做对比
对阅读文章当中的语言文字进行对比分析,对比语言文字会让学生深入的去理解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用法,语言文字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从环境背景出发,人物形象描写出发,对整个文章的语言环境做分析,了解创作者创作文章的思想,争取掌握作者的文章创作意***。对比两篇文章的语言文字,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文章中人物是如何描写的,景物是如何描写的,并且对文章中的人物和景物有进一步的探索。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文章中作者对《少年闰土》面貌的描写,情感描写的句子来分析作者对于闰土的情感,引导学生做深入性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3.相近题材文章做阅读对比
为了增强小学生自身的阅读水平,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指导性的阅读训练,将题材相近的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分析阅读,在这样的方式和启发之下,学生可以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并且深入对文章内容做出探究。有利于学生形成独自的感受,这对于学生语言文字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升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本身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如果将两个相近的文章在一起做阅读比较,就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水平。例如,在学习《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这两首诗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对比,良首饰都是借景抒情的,并且作者也是将自己的想法寄托于景物。这样在做阅读比较时,学生可以深入到作者的内心,寻找作者与文章的相契合之处,了解相近题材的文章有哪些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4.相同作家不同作品对比
同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也有很多差异之处,可以通过两篇或者两篇以上的作品做深入性的分析,如从风格上情感表达上以及写作的方法方面。如学习《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的过程中,都是作李白的诗词,学生可以进行比较阅读,体味诗句的不同情感,理解诗句的意境。
5.不同作家作品对比
每一个作家的写作文章都将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且在写作手法上也大相径庭。教师在对小学生阅读做指导时,要让学生了解不同作者的不同作品,并且通过语文阅读教学。防止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套用公式,阅读不同作者的不同作品将会对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文章理解和鉴赏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长城》和《日月潭》这两篇文章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功底,可以进行自主的比较阅读分析,尽管这两篇文章是不同作者所写的,但是由于都属于写景类的文章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对两种文章进行对比,看一看有哪些相似之处,或者作者们在写景物文章时会用到哪些手法。又如,在学习《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过程中就可以对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由于是不同的作家作品还是同样对景物进行的描写,但是《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表达的是一种从上到下和从远到近的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从空间到时间的描写。
小学文章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及重要性
所谓的群文阅读就是指教师在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多篇相关的文章。群文读教学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在单位时间内合理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野,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今后能更好地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结合主题选择适当的文章阅读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选择相关或相似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比如,在教学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一课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夸父逐日》《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开天》《黄帝战蚩尤》等进行相关阅读,以便学生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有利于学生进行教学文本内容的分析理解。同时,在进行相关阅读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类阅读,以便学生今后更好地进行群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一,按照文章的内容确定主题。比如,都是写动物的,《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老人与海鸥》等;都是写历险的,《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第二,按照文章的内涵分类。比如热爱自然的文章,《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鹿和狼的故事》等。第三,按照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分类。比如,按白描手法写作的文章,《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金钱的魔力》等。群文阅读教学中所安排的文章分类阅读,可以是书本上原有的文章,也可以是课外相关的阅读文章,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文本。
2.合理设计阅读文章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取、分析、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文章的问题设计,将一些有比较性和冲突性的文章通过设计问题进行联合,以便让学生思考、分析。首先,设计比较性的问题。教师通过群文阅读进行相关阅读教学时,一般都会采用比较法来思考主体文章,采用的问题设计一般包含内容的比较、写法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比如,有关地方特色的文章《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让学生在领略各地不同风采时,提醒学生注意作者使用了怎样的手法去描写各地不同的景物,关注景物的特点及作用,让学生学会总结,以便为今后的阅读、写作积累经验。其次,设计冲突性的问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或相似的文章,但每个文章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这些独特的特点就是与其他文章之间的不同之处,教师应该学会利用这些不同之处,以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帮助学生逐渐掌握阅读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注重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体系的优化整合
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补充,也是外延。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局限于课内知识,还需要重视与课外知识体系的联系和整合,为更好地进行群文阅读训练服务。比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教师可将朱自清的《背影》推荐给学生,让学生找出两篇文章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促使学生逐渐把握住阅读文本的中心思想和主题表达观点,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阅读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更好地分析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将阅读效率最大化。
总之,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参加阅读教学,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同时,群文阅读能够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更好的发展,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去阅读、理解、发现问题,让学生探索到阅读的乐趣,真正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效果。
参考文献:
小学文章篇8
关键词:叙事性;阅读;教学;策略;文章;效果
一、引言
叙事性文学作品主要通过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因素为载体,生动具体的写实为表现手法来叙述事情的功能,与其他写作文体不同的是叙事性文学作品比较抽象,侧重于反应客观世界的虚拟事物为题材内容,现阶段小学语文课本中大部分文章都是叙事性文章,由于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有限,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效果,成为教学重点。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还能提升文学作品的审美和鉴赏的文学素养。
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因材施教,构建多元模式的课堂
结合当前阅读教学工作现状,小学语文课本中叙事性作品的比例较大,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有限,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模式单一。老师因材施教根据文章的不同文体展开教学,树立正确文体意识,理解文本,明确教学方法和目标;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而优化语文教学模式;按照科学规律的教学策略和流程,通过渗透阅读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构建多元模式的教学课堂来,营造情景和氛围,提升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进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小学语文叙事性作品阅读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1.正确把握叙事性文章的六要素,提高感知,概括核心
叙事性作品阅读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叙事性文章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文章脉络,概括重点。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取叙事文章六个基本要素概括总结;或者通过填写文章六个基本要素内容来概括,同时注意语言表达与组织,对于文章主要情节要稍重点概括。
2.引导正确阅读能力,提升鉴赏和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课本中叙事性文章通常把人物形象的刻画摆在重点,通过对事情的描述和场景的刻画来烘托人物形象。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谨记叙事文章的特点,正确引导学生通^文章的细节来感悟理解人物的表现特点。如小学语文课本中《将相和》这篇叙事作品,通过细节描述了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方式。具体细节描写如:“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廉颇与蔺相如争位次,比高下,一再挡道;“远远看见”和“他赶紧叫……往回赶”通过具体的人物语言表达和动作等细节描写,直观表现出蔺相如不与廉颇斤斤计较,以大局为重的高贵品格使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阅读教学中通过对人物和事情的细节研读,能有效地引领学生模拟感受人物的形象和当时的心理,不但提高阅读理解力还启迪智慧和精神的熏陶。
3.通过阅读学会写作,提升灵活应用能力
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老师应教授给学生如何读懂文章的技能,理解和领会后在文章写作是灵活运用学习中的名词佳句。只有掌握阅读才能写作,叙事性作文写作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阶段重点。老师在教授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的同时,还应导入作文写作方法,点拨学生借鉴优秀的课文如何把叙事性文章写的生动具体。为此,叙事性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内容、理会文章思想的基础同时,还应让学生学会叙事性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
(1)叙事性文章段落结构形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
(2)叙事性文章的记叙顺序:顺叙,如:巴金的《鸟的天堂》、倒叙,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插叙,如:契科夫的《凡卡》、地点变换,如:《金色的脚印》等叙述方式。
(3)文章内容主次、审题和拟提:开篇点题,设伏笔作铺垫,深化中心,结尾点明主旨等。
(4)细节描写:人物语言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等。
这些叙事性文章写作规律和常识也应让学生掌握,在作文写作中灵活运用。
4.科学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思考、理解和积累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是个性化的行为。只有自读和自悟才能正确理解文章内容,也是学好阅读的基础。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正确科学的引导学生阅读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和感知,加深对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和理解,感受情感熏陶,思想启迪,积累优美文学语言,提升文学作品审美观念。课堂阅读中尊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想法,不用自己的分析判断去左右学生的阅读时间和体会。形成课堂教学老师、学生和文本良好互动融合,老师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语境感知体验,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对话,营造文章的语境和氛围,从学生角度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思考,对疑难点勇于提问、对于创造性的部分要敢于联想,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见解。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对叙事性文章中精彩的名词和佳句,通过背诵和抄写形式进行积累,理解后形成自己的文学根基。
四、通过多媒体教学提升叙事性作品的阅读兴趣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能以静制动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叙事性作品的阅读兴趣,多渠道的从视觉到感官的体验,进而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和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成绩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老师,可以推动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的形象导入,配合虚拟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老师通过疑问,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探究心理。情景导入可使阅读的抽象变得直观化,使学生思维进入情景中,与叙事性作品中的形象情感融合容易产生共鸣,达到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才能真正使教学成为学生的内部需要,达到读懂课文、养成能力、升华情感的目的。提高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教学功效,适当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主动性,增加学习兴趣,提升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小学文章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训练;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觉得学生年龄小,还不能***吸收和接受知识,所以一直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此种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灌输式教学方法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学习,对学生人格培养也是有阻碍的。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环境,寻找适合学生的新的教学方法。
一、要积极做好课前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做每一件事,开头顺利了,下面的事就好做多了。教师应该注重课程开始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吸引。要做到这样,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大量的课堂准备工作,在每堂语文课上课前,把文章内容用引人入胜的导语向学生展现,以激发其积极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都有好奇心的,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课堂开始时,可以通过故事讲述、情景联想等方式,引入将要学习的课文,引领学生进入教材中。
二、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教师传授学生语文知识,不如教会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科学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有效、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够***地进行阅读,增加阅读效果,获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很多种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在班级内组织阅读小组,进行教学阅读大赛、开展读书汇报活动,让学生把以前看过的、读过的好文章、好书介绍给同班同学,以此培养学生积极阅读、主动阅读、自主阅读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要进一步深入引导,实现由浅至深的理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兴趣之外,更要为学生选择与学生能力水平相符合的阅读材料。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选择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年龄的文章,确保难易适中。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渐渐加深难度,保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长久地参加阅读学习。
四、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阅读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很多时候只根据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单纯重视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忽略了学生在阅读、阶段情感认知的培养。教师经常会对文章的中心语句、重点词汇、段落大意进行认真的讲解,忽略学生对教材的阅读理解。假如教师讲解之前学生没有完整地阅读整篇文章,没有细心地阅读文章,很不利于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和理解及对文章的体会和整合。教师讲解得再怎么好,给学生展现的还是零散的,不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阅读的训练,使学生在自我朗读和阅读的过程中,熟悉文章内容,这样才能强化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引导,确保学生掌握文章整体的布局构造,知道文章的思想脉络、故事情节、发展顺序,体会文章的内在思想,完成教学目标。
五、要重讲多读,体会情感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听,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讲解,这个方法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吸收,也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其不喜欢学习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多去读,自己尽量少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水平,让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中展开自主学习、自主领悟、阅读学习。让学生***地阅读、朗读,高频率地阅读,能让学生读得认真、读出快乐、读出情感。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训练中,要针对学生的阅读基础,进行点拨和引领,指导、点拨、讲解文章当中难懂的句子和词语、疑难部分、关键部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文章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感。重视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积极的
意义。
六、要完善情境构建,体会作者思想
阅读的根本目的就是掌握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内容。除对文章反复阅读感受作者的思想外,好的办法是通过情境构建,带学生进入到创作环境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用各种方法构建课堂情境。例如,通过***画、音乐传达文章情境,可以让学生依据文章内容,自身参与表演,引导其置身于情境中,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文章情景,以此激发热情与兴趣,
这些方法是帮助学生体味作者思想情感的好途径。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训练的方法比较多,教师应该重视对整体的把握。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实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训练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天友.初中体育教学浅谈.新课程,2009(07).
小学文章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进行形成良好的关系,保证每个方面都能够积极配合,这样才能够达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目的。以下就是对小学语文有效性阅读教学的具体分析: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所面临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降低教学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都会对一些问题有不同于教师的见解,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让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而对于学生提出的观点置之不理,这种情况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严重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第二,教师在解读教材的时候,有的教师对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不能掌握教材中的深刻含义,因此,当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能及时给出答案,使学生不能及时掌握正确的答案。第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培养学生体会教材内容的能力,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将教材中的内容反复讲给学生,并没有将阅读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以上这三种情况都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缺乏人文性,并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了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难度,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的发展[1]。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2.1激发阅读兴趣:现阶段,大部分小学生的特点都是好奇心强,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全面掌握小学生的特点,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增强审美触觉,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语文教学中,并且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教师在教授《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有关于桂林的魅力风景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用欣赏画面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中的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多元化智能[2],在欣赏画面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课文的内容朗读出来,让学生们在深情的朗读感受文章的内涵,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向同学们提问,是如何理解课文中“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教师还应该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将有关文章的***片景色描绘出来,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时间,还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
2.2丰富阅读方式: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有感情的阅读每篇文章,以便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感情阅读文章的同学是很少的,第一,教师没有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意识,学生本身也没有这样的意识,所以导致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每篇文章的不同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如果文章是长篇的文字,就需要学生进行泛读,如果文章很优美的文章,学生们就要用沉默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3]。实际上,阅读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阅读的时候,应该在课堂做好表率作用,丰富学生们的阅读方式,可以选用《北大荒的秋天》这样的课文,用优美动听的语言,将文章表达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陶醉在文学世界中,进而增强学生们的思考能力,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