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意义10篇

科技创新的意义篇1

科技创新要重视科学,联系实际。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十分激烈。其竞争的焦点除了科学的发现,更多的集中在科学技术的竞争的领域里。而科学技术的竞争核心又是人才的竞争,而衡量人才的标准是看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才能。因此,建设创新国家,建设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核心就是培养创新性人才。比如,当今世界,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要从小培养,要在中小学的教学中推广。在学校教学中,科技创新活动应联系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利用学到的文化知识,进行科技创新的各种活动,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明白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努力学习,认真学习。同时科技创新离不开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及应用,科学创新活动让学生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学习也就有了目的,有了兴趣。更为解决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自己亲手解决付诸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一次孩子打开冰箱拿鸡蛋,准备煎一个荷包蛋。猛地一拉,发现横卧的几只鸡蛋经不住猛烈的摇晃,流出了鲜艳的蛋黄和透明的蛋液。而竖卧的鸡蛋却完好无损。这是为什么呢?” 他来问我。我说:“你自己做个实验不就知道了吗”?

为了探个究竟,他做了一个小实验:拿一大团橡皮泥,分成四小团。上面竖直放上四只鸡蛋和一块木板,再放上《新华字典》和《小学生作文》两本书。惊讶的发现,结果鸡蛋毫发未损!想如果鸡蛋是横放又是什么结果呢?动脑不如动手,在橡皮泥上横放了四只鸡蛋。哎!没想到的是:刚放上一本《新华字典》,鸡蛋就四分五裂了!是不是这几只鸡蛋的壳刚好是薄的呢?不如换别的蛋试试看!但结果还是一样。再想:一边放竖的蛋,一边放横的蛋,在横放的鸡蛋下垫点橡皮泥,让这两只鸡蛋一样高,结果又是怎么样呢?再做了个小实验,结果放上一只铅笔盒,原封不动,又放上一只瓷盘,横放的鸡蛋“啪”地一声就碎了。

这是为什么呢?经过仔细思考:这蛋是不是都是两端壳硬,中间壳软呢?这想法是对还是错呢?如果是对的,为什么是两端壳硬、中间壳软呢……他一下子想出了好多问题。后来,翻翻科学书,查了查资料,又问了问老师,得出了一个结论:他的想法是错的。正确的答案应该是:把鸡蛋横放,一压就破了,如果把它竖起来,就不易破,这说明同样的材料的强度大小,决定于形状的不同。这就像拱桥和平桥,两者所能承受的重量就不同,拱桥能承受更大的重量。

经过做这个实验,他养成了遇见问题就要仔细思考,争取弄懂的好习惯。

科技创新要不断地实践,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随着“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成为大家的共识。并成为了是人才培养的的一种发展趋势。而这种趋势如何形成呢?那么就要在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培养。比如:通过举办的各种各样的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比赛活动,为中小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己的平台。用我们有限的科学知识,生活阅历,制作工具和制作材料。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不可思议成果。然后在全市全省全国范围内进行交流、比赛。

科技创新的意义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高校科技创新;区域经济

近年来,金融危机频繁发生,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困难。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看到经济发展的新希望,利用高校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受到社会各界普遍重视。因此,在金融危机视角下,研究高校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于缓解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1、高校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逐渐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科技在经济领域的巨大优势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规律以及科学技术研究,积极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进入经济技术前沿,丰富知识,提高创新能力。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新型人才,能够极大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高校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投入力度小

高校极其重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科技创新研究。虽然高校开设了许多科研项目,但是仍有一些高校科研项目投入力度小,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使得这些科研项目的研究难以取得有效成果。

2.2科研水平不高

高校的科研项目大多由学校教授负责,而教授不仅负责科研工作,还要负责教学以及学生管理的工作,难以集中精力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另外,大学教授的专业知识相对与国家科技人员来说相对薄弱,技术知识的缺乏使高校科研项目缺乏专业的科研人才,科研项目的研究层次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2.3科技创新成效不明显

在高校进行科技创新研究的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创新,有些科研项目存在研究时间长,师资力量投入大,科研成效不明显的问题。同时,高校的科技创新研究大多重视理论知识,缺乏实践锻炼。这使得高校科研成果在现实经济生活的使用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另外,高校教师同时面临繁重的教学任务,竞争激励的职称评估等压力,在科技创新的研究中,缺乏足够的投入,甚至出现应付上级的浮躁心理。这些问题造成高校科技创新研究成效不明显。

3、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3.1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关键。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对我国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在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强调学生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适应,也要注重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加以思考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大多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为测评依据。这种评价方法使得学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技能,造成大学生在走进社会后,能力受到质疑。因此改进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在教学评价中,加入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测评,全面考察学生素质;其次,高校教育应面向大众、积极推广终身学习的观念。高校教育对于专业人才培养,道德素质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国家应继续实施高校扩招的方针***策,为我国经济发展准备人才。国家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中,不仅要注重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还要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育,积极支持技术型学校的发展。同时,国家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办学。社会力量能够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工作提供资金、就业岗位、科研项目等方面的支持,高校科技创新与企业经济利益挂钩,实现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区域市场经济发展相互促进;最后,开设网络课程,实施远程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有些人缺乏系统的高校教育,知识技能不过关,无法适应经济发展。对于这种情况,高校应加大投资力度,开设网络课程。远程教育的实施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有利于人们在市场经济生活中及时充电,完善技能,提高创新能力。

3.2健全高校管理体制

由于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受***府限制,高校在管理上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健全高校管理体制。高校应借鉴国外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方式,积极引入企业参与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体制。高校要加强科研组织之间的沟通合作,相互学习,促进科技资源共享。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充分调动高校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为企业提供创新型人才。同时,高校应对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积极鼓励高校教师进行科研训练,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另外,高校应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教师评估体系中。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加入科技创新成果测评,激发教师进行科技创新的热情。健全的高校管理体制是进行科技创新研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

3.3完善科研体系

首先,提高科研人员知识技能。高校在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时,应注重提高科研人员技能。引进先进人才对科研项目进行指导,鼓励科研人员积极进修,完善自身知识储备,提高科研技能。另外,加强高校间合作,促进人才的流动,相互借鉴科研技术和科研成果,组织相同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技术经验交流;其次,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奖励机制,将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同教师工作和经济利益评定挂钩。对取得巨大科研项目的教师进行资金和职位提升奖励,培养优秀的科研人员。

3.4高校科技创新工作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

首先,高校要认真审视自身特点,找准自己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对于***府重要扶持的高校,应增加对这些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投入,引进先进师资力量、提供优质设施服,提高科研水平。对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辅助地位的学校,这些学校的科研水平相对较低。高校应正确对待自身特色和不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寻求新的科技创新途径。科研水平相对较低的学校应积极开展与其他高校及企业间的合作,在实行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其次,各高校应逐步推广科技创新工作,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有一些省份的普通本科院仍未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没有具体的科研项目。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找到本校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长,逐渐开展相关科技研究。

3.5重视企业主体地位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大多采取与企业合作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因此,应积极重视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快企业转变经营方式,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作用。首先,***府应积极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府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制定有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相关经济***策,为企业的经济技术创新提供宽松的***策环境。同时,***府要积极完善经济生活中的各项制度,贯彻实施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针***策,对企业的经济技术创新予以充分支持;其次,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将科技创新成果与员工的经济利益和工作岗位调动相联系,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工作进程。另外,企业应加强信息建设,积极搜集市场经济信息和科技创新信息,深入探索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最后,企业应加强制度改革,健全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在利益分配中所占比重,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企业通能够过科技创新解决在市场经济中遇到的问题。

3.6积极发挥***府作用

***府应转变自身职能,积极探索适合科技创新的经济体制。首先,***府要制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府要制定相应法律***策,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与高校科技创新。为高校科技创新研究提供法律保障。另外,***府应放宽对高校的管理,鼓励高校自主办学,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自;其次***府应针对高校的各项科研项目制定相应的***策,积极发挥***府作用。科技创新工作需要***府的***策支持,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可,得到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最后***府要加强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监督和引导。***府要正确认识产学研合作模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将其纳入区域经济宏观调控规划。同时,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府应设立相关法律进行法律保障,规范产学研合作模式,使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法可依。另外,***府应对产学研合作模式提供***策支持,减免相关税收,提供财***补贴,设立专项基金,促进产学研合作健康发展。

4小结

近年来,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型严重影响。在探索新的经济发展出路中,科技创新能力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仅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我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出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明杰 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的意义篇3

农业 科技 创新 思考 农村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要求 现代农业工程技术把材料学技术、制造技术、工程技术、控制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融为一体。借助于农业工程设施,使农业减少甚至摆脱对自然条件和人类劳动的依赖,要积极推广使用农业机械,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信息技术正在迅速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将对整个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农村发展和农村文化生活产生无法估量的积极影响。要突出信息科技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方面的重要地位,早日实现精确农业。 实施作物良种科技行动,加强品种选育,种子质量标准化,优质苗木工厂化研究开发,建立产业化种植基地。实施农产品加工科技行动,建立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大幅度提高农业品转化率和附加值。实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行动,加强区域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实现农业科技工程化。实施绿色食品科技行动,以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向导,开发各种绿色食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带动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实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减灾农业科技行动,重点加强生态林、节水农业、重大病虫害测报防治、避洪避涝和节水抗旱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实施科技致富示范行动,分区域搞好科技致富,坚持以科技开发为主,增强“造血”功能,促进农村致富奔小康。

二、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资源,它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科技转化为劳动者的技能,提高了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的能动性;科技物化为劳动资料、创新的生产工具,使劳动手段更加现代化;科技发展使劳动对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提高了农业劳动对象的效能和效用;科技创新的生产工艺使农业生产工艺流程更先进;科技进步优化了生产要素组合,使农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更加科学合理;科技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化,手段更加现代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创新部门的技术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技术承接和基层信息反馈作用。科研和推广是农业科技发展的一对孪生兄弟,加强两者的对接融合合作,相互促进、相互支持,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县历来注重借用外脑、引进外智,充分发挥高层次专家学者和产业基地能人的指导、带动作用,每年各产业通过承担各级农业科技项目,邀请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来我县讲学培训指导,提升科技应用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以及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推广服务队伍,才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三、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农科教结合就是以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农业与农村现代化为中心,以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手段,以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为动力,把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农村科技和教育事业的整体功能和效益。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强农科教结合,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之一,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力提高农民素质。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进行电视专题讲座、科普讲座和下乡活动,直接把科技送到农民手里。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农业、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氛围,增加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采取相关配套的激励机制和优惠***策。既要稳住农业科技人才,又要鼓励人才合理流动。要千方百计地稳定现有农业科技人才,使其安心工作、专心钻研,也要允许合理的人才流动,尽量使其“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科研和推广人员要树立起强烈的市场意识,研究开发和推广有市场前景和发展前途的成果,再依据市场反馈信息指导下一步工作,以形成研究、开发、推广、转化的良性循环。加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结合。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用以物化的技术,适宜个体、集约经营的技术来增强生产能力。在科研机构的设置上,通过一系列的立法和机制创新,建立起使国有科研单位的成果通往企业的桥梁。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落实,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必须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上狠下工夫,加快发展步伐,以利于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强市目标尽早实现。

参考文献:

[1]宋惠昌,何建华.学习***的十六大精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科技创新的意义篇4

在***理论指导下提出的这一思想,对21世纪中国有什么意义?

思索这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跟踪研究***与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思想足迹,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层层深入地阐明它对***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的建设创新论

“三个代表”的思想精髓是什么?

应当说,“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在继承我***优秀传统基础上作出的适应时代与国情的重大创新,旨在要求实现***的建设与科技、文化、体制的综合创新:按照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体制创新、全面创新的要求,来推动***的建设创新;以***风***建创新为关键,来支撑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体制创新、全面创新;中国***应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多元主体的核心力量,从而开创中国式的国家创新体系,既不同于特别突出***府通产省主体作用的日本技求创新模式,也不同于特别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综合的美国模式。

从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思想发展轨迹来看,从80、90年代之交开始,尤其是从反思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历史教训的1998年以来,经过十来年反复酝酿、反复锤炼、反复琢磨,逐步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龙头的全面创新论。

2000年1月14日,***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谈话中,率先提出了科技创新、全面创新与***的建设创新问题:“当今世界处在重大而深刻的变动之中,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建设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新问题。”

2000年2月24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特别明确突出地讲到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两个创新”问题:“面向21世纪,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大力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更艰巨了。如何在新的国内外条件下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增创经济发展的新优势,要加紧研究和实践。”

2000年6月初,***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再一次纵论创新对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我多次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是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2000年6月22日,在西北宁夏、甘肃视察工作时,***更进一步阐发了至少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四大内容的全面创新理论:“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我们进行体制创新,就是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的体制。我们进行科技创新,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我们进行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们***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思想***、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

2000年6月30日,***应邀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了社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再次提纲挚领地阐发了全面创新论:“中国将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思想背景下,***从2000年1月起到6月间,多次阐发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主旨首先在于面向21世纪科技创新、全面创新的时代潮流,全面推进中国***自身建设的重大创新。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自身体现了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上:第一,“三个代表”集中体现了***的建设上的重大创新

以“战争与***”为主题的历史时代,马克思主义史上的“头两个五十年”,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中的***学说与***实践,在***的建设上都突出了阶级斗争这个纲:首先强调***是工人阶级战斗的先锋队,是阶级斗争工具,是把握武装斗争的武装集团。

而面向21世纪,我们面临的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崭新时代,现代科技***与经济全球化两大潮头代表时代主流。正是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三个代表”思想坚持和发展了***理论,要求中国***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最重要的工作重心不是再搞阶级斗争,而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利益、人民民主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二,“三个代表”体现了创新主体的重大创新

在当代国际上流行的创新理论中,往往对创新主体做出不同规定:把企业与企业家作为技术创新主体;把科学家、科学院、大学作为科学创新、知识创新主体;把国家***府作为***策创新、体制创新主体……但很少专门探讨***的创新、执******的创新、工人阶级执******的创新主体作用问题。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则***思想,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专门探讨了中国***作为工人阶级执******的全面创新问题,把***作为创新主体,作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力量,这不愧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重大创新。

第三,“三个代表”体现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独特创新

在目前已有的国家创新体系中,较有影响的是美国模式与日本模式。

美国式国家创新体系,显著特点是强调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特别突出企业与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或许可称之为“企业主体型国家创新体系”。

日本式国家创新体系,过去比较突出与市场结合的技术创新,特别强调***府通产省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或许可称之为“***府主导型国家创新体系”。

中国在认真学习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创新体系的同时,也努力开创有自己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把中国***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能动主体之一,并作为领导多元主体综合创新的核心力量与整合机制,或许可称为“***领导型国家创新体系”。

三大振兴的历史使命

科技创新的意义篇5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支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创新已成为全世界技术进步和发展的亮点,技术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提升国家科技竞争能力,关键是要提升我国主要产业及企业的竞争力,要提升我国主要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关键是要不断提升企业的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一、企业自主创新定义

企业自主创新包括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观念创新等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企业创新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综合”并引入生产系统,以获得潜在的利润。狭义企业创新就是指管理和技术创新,从本质上讲,企业技术全新是“识别出经济上可行的发明”并尽一切可能将这些新发明引入市场,实现技术发明的商业价值过程,它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内容。

事实上,所谓自主创新,简言之,就是经济主体自己主动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其涵义和主要内容:一是加强原始创新,在各个生产领域内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重大的技术发明;二是要加强突出集成创新,使各相关技术成果整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三是要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引和再创新。

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意义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战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重要任务,站在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要充分认识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科技推进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企业发展的关键不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一定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中的科技含量,并且以市场为导向,按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与规律,积极地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在竞争激烈的当下,适者生存,企业只有走创新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竞争力,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三、企业自主创新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以企业为主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多数企业在经营发展上忽视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缺乏产品的自主创新能,没有或很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二)一些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研发资金缺乏、条件简陋、设备落后、科技人员创新能力和水平不高,造成企业无力进行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技术创新活动普遍维持在低端技术的研发上,产品更新换代慢,产业化能力低。还有一些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没有与外部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科研合作。

(三)企业科技人才匮乏。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发展结构严重脱节,基础学科、人文学科与专业技术发展不同步,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和研发力量严重不足,由于受经济实力和地域环境的影响,科技人才流失严重,导致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和管理人才、学科带头人以及行业拔尖技术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四)企业自主创新资金严重不足。在企业创新工作中,研发活动处于核心地位,而一些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弱,研发经费投入不多,使企业自主创新所需资金严重不足。

(五)缺乏创新所需知识,科技支撑不足。我国一些地区科研基础薄弱,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能力不足。知识型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的服务水平不高,科研型企业孵化正处于起步阶段,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滞后。知识型服务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要求。

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加强企业自主创新的***策支持。加强***策支撑体系建设,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紧张、人才缺乏、技术不足等问题,是我国各级地方***府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工作着力之一,我国应不断探索***策支撑体系的建设,大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二)促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必须是自主创新的主体。首先必须明确企业的产权,只有产权明确,企业具有索取取,才能使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要求,激发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其次是完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也是促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的重要因素。

(三)完善企业创新运行机制。要建立资金保障机制。技术创新是资金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的企业活动,没有一定的资金保障就无法开展和持续。要建立创新的有效管理机制。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技术研发、产品研发、商品化的全过程实施监控,实行有效的创新源管理、研发管理和营销管理,确保项目成功运作,确保科技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四)建立信息先进技术的转化机制。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联姻嫁接,组织研究开发国内迫切需要解决的信息产业关键技术。支持和鼓励跨行业、跨系统、跨地区的各类科技合作,建立官产学研金介合作平台。

(五)构建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建立无形资产评估制度,完善技术入股的法律规范。建立技术入股制度、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制度、技术开发奖励制度等。并通过实施人才工程,加快建立起适应产业发展的技术专家、管理人才和企业家队伍。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国科学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虽然有较大差距,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我国企业要实现生存和发展,根本的出路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快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技术。这样才能为自身发展闯出新天地,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和谐发展,同时实现企业的最大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查英青.《科技创新与中国现代化》.中共中央***校出版社,2009

科技创新的意义篇6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障碍;解决措施

中***分类号:F124.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237-02

中国科技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但是科技的发展不代表人民对科技的利用率的进步,所以如何将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到人民日常生活当中是目前我国许多科技发展部门所需要考虑与解决的重点问题。根据笔者调查发现,许多科技研究部门的科技水平极高,然而很多总给人以无处可用的感觉,事实上,这是科技创新成果在实际应用过程的二次创新比较欠缺。这是许多国家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本文主要从科技创新成果的定位出发,分析论述科技成果的具体应用方法。

一、当前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

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对科技创新成果权力保护的基本法律理念。由于科技创新是人类的生产活动之一,所以科技创新的本质应该是通过实验和研究对新技术和新发展方向进行的具体分析与创新。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突破前人的可能,所以在不同领域都有科技创新成果的出现。所以对科技创新成果的界定应该从这一成果的知识性、技术性、思想性三个方面出发,确认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性。

由上表可看出,具体科技成果分为基础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以及管理理念成果。相较而言,管理理念成果的转化障碍较少,属于比较容易被接纳部分。而应用技术成果和理论成果的转化面临着极大障碍。下面本文将具体介绍当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二、当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分析

1.我国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所引起的转化问题。虽然我国每年的科技投资费用非常高,但是,由于我国特定的教育方式决定了我国的投资费用主要运用在了高校科技研究所以及重点科学院。而且科技投资费用在运用方面主要是研究投资,而对推广和奖励投资较少。所以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专利审核并没有达到先进水平,而且对我国已经研发出的科技成果也造成了无法推广而闲置。这是对研发资金和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同时,我国科技成果市场成熟度也不高,许多技术发明和改进不能被经济集团所认可和使用,那么科技成果反而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工程。所以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应该加强建设,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才能让科技不断创新,不断向人民生活中转化。

2.我国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而引起的转化问题。所谓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就是指如何利用创新的理念将科技创新利用到人民生活当中去。对这一点的把握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极有难度的。这是因为高端人才更多的注重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而不去调查市场的需求和高端技术的具体应用。而很多对市场需求较为了解的人又无法接触到新型科技成果,这就造成了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在转化时面临着制度改革的问题。如果设置高端技术的讨论平台或者开展高端技术经济会就会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带来极大的改进。比如美国苹果公司的转变是由于已故前行***总裁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创意,而他这种创意来自于美国的高端科技实验室,乔布斯认为,高端科技实验室中的许多科技都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但是由于这些高科技技术人才并没有市场敏感性而造成这些科学技术被闲置。所以乔布斯的成功可以说是对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二次创新的典型案例。同时也说明了科技创新成果在转化过程中面临的又一大阻碍,那就是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二次创新。

3.高端技术人才与翻译性人才的沟通不力。这个阻碍主要是对理论科技成果进行阻碍,而且主要表现在我国科技成果在世界范围的推广方面。我国高端技术人才人数众多,在各个领域也研究出了重大的结果,然而,中国的技术向国外推广时并不占有优势。中国的高端技术人才对翻译性英语的掌握并没有那么好,仅仅能翻译已有技术,对最新技术的陈述则显得十分吃力,而翻译性人才不具有尖端科技的理解水平,导致我国高科技人才的理论研究成果无法变成国际通用型资料进行传播。这也是我国高端技术在向世界范围推广时的阻碍所在。

三、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具体对策以及科技成果与企业衔接模式分析

1.加大对我国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资金支持和***策支持。根据上文的分析,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不完善。所以,我国***府需加大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资金和***策支持,让科技创新管理机构能有足够资金进行审核和推广工作。只有科技成果通过市场方式加以推广才能真正将科技成果变成人民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实例。以***策具体提升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投资经营能力,鼓励更多人进入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中去。

2.加大我国科技研发与生产合作机构的建立。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科研机构很多是单一的科研平台机构,并没有自己的产业链。所以我国应该加大科技研发机构与科技产业机构的合作,将研发内容变为市场商品。这一机构的建立应主要以高校为主,利用产学研合一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即学即用。这一模式是现代化教育的创新,也是现代化科技研究的创新。所以,解决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一大方法就是建立产学研合作机构,通过稳定的组织和运行,利用合作和发展开展科技为企业提高发展技术,而企业为科技提供商业前景的双赢模式。

3.提升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提升市场的影响就是利用市场上比较需要的产品为基础为科技创新方向提出战略性的建议。通俗来说就是利用消费者的需求反向思考科技的创新进步理念,将科技创新依托于市场经济建设。这样就从一定的角度上解决了高端人才更多的注重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而不去调查市场的需求和高端技术的具体应用。而很多对市场需求较为了解的人又无法接触到新型科技成果的问题。同时,对科技创新结果进行二次创新的能力也是在提升市场敏感度之后才能培养的。

4.科技成果与市场企业衔接分析。由于市场企业的需求,才能将科技成果加以推广,也正是科技创新产品的推向市场,才得到足够的资金用来支持科技的研发。科技创新与市场也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需要提高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那么科技成果如何与市场企业进行有效的衔接呢。笔者认为,科技成果主要以技术为主,而市场企业主要以产品为主,所以科技成果与市场企业的衔接也就是科学技术与产品的衔接。所以如何将科学技术应用于产品之中是科技成果能否与市场企业衔接的主要条件。这就对科技研究机构与市场企业的结合与沟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上来说,应该注重对科技市场化综合人才的培养和应用,让这类人才更多的了解科技成果,并将科技成果运用与企业的产品之中,有效的完成科技成果与市场企业衔接这一大的课题。

四、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意义

科技成果转化从某些角度上讲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也是国家教育软实力的具体衡量标准。所以就理论上来说,科技成果的转化还是具有较大的意义的。根据笔者的分析和研究发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意义应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二是人文发展方面的意义,第三就是国际科技交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这三点进行具体的论述。

1.经济发展方面的意义。科技成果的转化本身是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是对市场的发展的促进和支持。正是由于市场的需求,才会促进科技创新,也正是科技创新产品的推向市场,才得到足够的资金用来支持科技的研发。同时,利用科技成果的分时间段升级方式可以完成对市场的调控,将商品分为不同的等级,也让市场得到有序的发展。现代科技发展的逐渐均衡,让科技成果在不同地区地域得到了推广,也为地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2.人文方面的意义。人文方面主要是从精神层面与教育层面说起。首先,精神层面来说,科技创新结果的转化是推进探索追求精神的鼓励和肯定,也是对科技研究人员的肯定。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科技创新结果的转化更加促进了我国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为我国的***策颁布与***策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教育层面来说,对探索精神的肯定能极大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是培养学生自主创造能力的有力措施。

3.国际科技交流模式的创新。许多科技研究部门的科技水平极高,然而很多总给人以无处可用的感觉,事实上,这是科技创新成果在实际应用过程的二次创新比较欠缺,这是许多国家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所以,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对国际科技交流是一种创新和改善。上文中已经提到,我国高端技术人才人数众多,在各个领域也研究出了重大的结果,然而,中国的技术向国外推广时并不占有优势。这就是因为我国高科技技术的理论成就无法走出中国的缘故。所以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从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国际科技交流。

结语:中国科技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但是科技的发展不代表人民对科技的利用率的进步,所以如何将科技创新技术应用到人民日常生活当中是目前我国许多科技发展部门所需要考虑与解决的重点问题。许多科技成果无法应用到新产品之中,不仅是对研究资金浪费,更是对人才的浪费和忽视。经过笔者的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果不好主要由于我国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不完善、科技创新对于实际应用的二次创新能力较差、高端技术人才对市场了解较少等原因。所以笔者认为,加大对我国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的资金支持和***策支持、加大我国科技研研发与生产合作机构的建立以及提升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是让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必要措施和基本方案。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的意义篇7

论文关键词:科技文化,文化维度

 

企业科技文化是企业文化体系中的职能子文化,它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企业中的科技人员行为,并为科技人员共同遵守和奉行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形式。企业科技文化是科技文化与经济文化的交汇。从科技文化角度而

1文化维度理

对于文化维度的认识,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与斯乔贝克(Kluckhohn & Strodtbeck,1961)在其《价值取向的变奏》一文中,提出了六大价值取向,用于描绘文化群体的文化轮廓***,分别为:对人性的看法——善和恶;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看法——人是自然的主人或人与自然和谐并受制于自

沿袭克拉克与斯乔贝克的文化维度理论文化维度,许多学者提出了新的认识企业文化的文化维度分类,如戴尔特,施罗德和莫里埃尔(Detert,Schroeder & Mauriel,2000)提出了关于企业文化的8个维度:①组织中遵从的基本理念;② 对时间和时机性质的理解;③ 激励;④ 稳定与变化;⑤ 以工作任务或员工为核心;⑥ ***工作与合作;⑦ 控制、协调与责任;⑧ 关注内部或外部[1]。罗宾斯(Robbins)和卡尔特(Coulter)在企业文化分类上提出了文化七维观:① 创新和甘冒风险——表示企业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和甘冒风险的程度;② 注意细节——表示

我国学者李晶、陈忠卫则围绕企业内部创业型文化,提出了五个维度:① 支持创新的态度。②时间倾向,对内部创业的评估周期和创新方向是着眼于长期利益还是短期利益。③ 人本倾向。④ 合作协调,即企业采用个人主

2企业科技文化的

企业文化对科技活动目标、作用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也是一个多维度的体系。结合企业的文

(1)市场倾向——以市场为

市场倾向描述企业对科技活动基本功能的认识,以市场为中心强调企业科技活动基本目的和归宿在于满

(2)时间倾向——长期利益导

时间倾向描绘企业对科技决策与科技绩效的判断依据是以未来长期利益为评价标准还是以短期利益作为判断标准。长期利益导向以未来长期战

(3)人本倾向——以人为中

人本倾向描述企业与科技人员的关系。以人为中心强调企业关注的核心和焦点

(4)风险态度——鼓励

风险态度描述企业在对待科技活动产生的科技、财务、市场等风险和威胁时的容忍程度。鼓励冒险,对风险容忍程度高,大胆

(5)合作协调——个人主

合作协调描述企业组织科技活动方式及成就导向。集体主义强调科技工作以团队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注重科技人员对科研团队的归属

3现代企业科技文化维

现代企业科技文化在取向上需选择推

(1)以市场为

企业科技文化价值观不同于科研机构、大学等公益性研究机构的价值观,企业对科技活动目的基本认知应立足于不断满足顾客和市场的需要论文怎么写。科技人员创新构思的形式、科技项目的设计、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的设计均需以市场需求和企业内部业

许多学者对创新型文化的研究均表明,对市场和外部环境反应速度或敏感性是提高企业创造力的规范之一(Charles O’Reilly、Enrique、Claver、Schneider等)。对市场和外部环境的敏感性表现为:① 将顾客和市场需求作为技术创新

(2)长期利益

企业科技文化应着眼于保证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以

长期利益导向表现为多个方面:① 企业追求持续进步。企业在技术能力培育过程中文化维度,往往存在着“核心刚性”的现象,即原来的核心能力制约和阻碍新的核心能力的培养,无法形成适合市场变化的核心能力更新。企业长期利益导向,就是要克服“核心刚性”,追求持续的

(3)以人为

杰恩·川迪斯认为只有那些具有社区意识、鼓励用户忠诚和注重细节的实验室才可能拥有

科技人员是企业技术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企业的科技创新完全依赖于科技人员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积极性。由此决定了企业科技文化的定位

以人为中心的科技文化,要求重视科技人员的作用,尊重科技人员的价值和需求;知人善任,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工作能力与

(4)鼓励冒

企业科技活动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其企业科技部门较企业中的其它部门在风险态度方面需要具备不怕失败、

Charles O’Reilly (1989)对于成功企业鼓励冒险的规范总结为:① 拥有尝试新事物的自由,允许失败;② 宽容错误;③允许对“思想者”思路的讨论;④ 不惩罚失败;⑤ 对现状的挑战;⑥

(5)集体主

企业科技活动的复杂性及知识分工细化与科技创新的综合化矛盾,使现代企业普遍采用了项目团队的组织形式,当前的项目团队不仅来自于同一学科、同一科研机构、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学科、不同科研院所,甚至来自于不同

现代企业科技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倾向主要表现为:① 团队成员拥有共同愿景和目标。Charles O’Reilly (1989)对于成功企业共同目标规范总结为:对组织的自豪感、团队工作、荣辱与共、工作的灵活性、主人翁感觉、消除混淆信息、管理的互相依赖、共同的愿景和方向、建立统一性、互相尊重和信任[6]。集体主义要求科技人员在团队工作中应建立共同理解的目标;共同承担科技活动的责任与后果;团队成员间相互依赖、相互尊重与信任共同将科技任务付诸实现;②建立集体主义成就倾向文化维度,科技成果及衍生出的科技奖励均来自于项目团队的集体主义贡献与成果,而不是来源于哪一个单一的个人;③ 开放的信息,在团队工作中要鼓励开放的思想交流与信息共享,而不是知识垄断。Charles O’Reilly (1989)对于成功企业开放性规范总结为:开放的沟通、交流渠道及信息的共享、仔细倾听别人的意见、开放的渠道、才能、开阔的思维、从公司外部获取力量、允许人员跨职能交流、鼓励横向思考、适应顾客的需求、接受批评、不要不理性、智力上的诚实正直、持续培训、期望和接受辩论、主动请教别人等。

职能部门和企业以外其它单位。因此,团队合作的组织形式决定了现代企业科技文化的基本取向应着眼于集体主义,而不能推崇个人主义。如惠普公司的基本思想是“挑选最优的员工,强调团队协作,激发第一精神”。

忘记过去;⑦ 不热衷于短期行为;⑧ 希望创新成为工作的一部分;⑨ 对变革的积极态度;⑩ 发展和提高动力等[5]。

宽容失败、承担失败、敢于从失败中吸取新经验的心理意识。因此企业科技文化中必须建立鼓励冒险的群体意识。

特长,将科技人员安排至适合的岗位上;培育人才、积极对科技人员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科技人员的科研能力。

应着眼于人员,而不是工作本身。只有通过对科技人员的能力培养和满足其需求的积极性提升,才能保证科技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关心用户、而且愿意为实验室做出贡献的成员[4]。

中心

进步和更新,形成与市场发展动态适应的技术能力;②企业以未来战略和经济利益作为决策和科技绩效的判断依据。在科技决策和科技绩效评价中要引入战略利益考量,如着眼于建立技术壁垒、形成技术标准或扩大员工安全、健康福利、降低环境污染与伤害。

长期利益为导向文化维度,而不能受短期利益的驱动。

向导

思想的源泉,研发项目的设计和立项着眼于用户需求;② 科技研发和创新全过程中的充分授权,最低限度地降低科研部门中的官僚作风;③迅速决策和创新实施的快速度、短周期。

务发展作为基本的判断标准。它是基于企业家动机而非科学家动机的科技创新价值观论文怎么写。3M公司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具创新活力的公司之一,其创新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以市场、顾客需求为前提,创新围绕着对市场的回应与考察。

中心

动创新的文化内容,表现为:

度的选择

感,以团体共同利益、荣誉作为成就取向。个人主义强调以科技工作者个人作为基本组织形式,以个人英雄主义作为成就取向。

义与集体主义

倡导创新来追求科技活动不确定性收益;惧怕冒险,对风险容忍程度低,强调通过秩序来保证科技活动的稳定收益。

冒险与惧怕冒险

是科技人员的价值,以物为中心则认为科技人员是实现任务的手段。

心与以物为中心

略和经济利益作为科技决策与绩效评价的依据,而短期利益导向则以当前科技活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作为科技决策与绩效评价的依据。

向与短期利益导向

足客户和市场需求;以科技为中心则强调企业科技活动目的和归宿在于增加社会的科技文明。

中心与以技术为中心

化维度和科技活动创新型文化内核的要求,企业科技文化维度可包括如下方面:

维度结构

义倾向还是集体主义倾向文化维度,个人主义倾向文化中,创新是以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为基础,鼓励个人冒险精神;集体主义倾向文化中,创新是以团体工作为基础。⑤开放式协调[3]。

企业希望员工精细、注重细微处的程度;③以结果为中心——表示管理人员对员工的放手程度,即管理人员注重结果而不管取得其结果的方法和过程的程度;④ 以人为本——表示管理层在决策时考虑决策实施的结果对企业员工的影响的程度;⑤以团队为中心——表示企业活动围绕团队来安排而不是围绕个人来安排的程度;⑥ 进攻性——表示企业员工进攻、竞争而不是随遇而安的程度;⑦ 求稳——表示企业行动注重保持现状而非发展的程度[2]。

然;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看法——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人们对活动的导向——重视做事或重视存在;人们的空间观念——隐秘或公共;人们的时间观念——一个时间做一件事或同时做多件事。该理论开创了人们对价值观的二元对立区分认识方法。

言,它反映了科学研究的真理、知识探索与创造属性,即社会的科技精神、科技意识、科技伦理道德观等;而从经济文化角度而言,它反映了企业的经济属性,即企业的经济目标、经济价值观及经济伦理等。

参考文献:

[1]Detert J R., Schroeder R.G.&Mauriel J J. A framework for linking cultureand improvement initiatives in organization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25(4):850-863

[2]李桂荣.创新型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5-16

[3]李晶,陈忠卫.内部创业型文化:内部创业与企业文化耦合.科研管理,2008,3:22-27

[4](美)杰恩·川迪斯.研发组织管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47-50

[5]Charles O’Reilly. Corporations, Culture, and Commitment:Motivation and Social Control in Organization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Summer89, Vol. 31 Issue 4, p9-25

科技创新的意义篇8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教育教学改革

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向前进步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1988年9月,***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到2020年,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同志则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和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这个关键,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都特别强调了对于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作为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更应该以“改革开放”的勇气、“***思想”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走在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前列,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1 大学生科技创能力培养的基本现状

在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意识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大部分高校也已经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计划,整合校内外资源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并与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进而达到“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目前,国家、地方、高校、企业都以各种形式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例如:“大学生科学研究计划”、“本科生基金”、“本科生教学提高基金”等等。同时,各类高校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的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的指引下纷纷进行校内、地方选拔赛,这也形成了“中央-地方-高校”的三位一体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竞赛体系,科技创新活动日益深入人心。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也仅仅是在起步和实践阶段。由于受到传统因素的干扰,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走进科技创新活动:其一,很多老师依然认为课堂就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非“创新知识”的地方。因此,上课就来、下课就走的老师亦大有人在。很多大学生认为“上大学就是课堂上学习四年,拿到毕业证,仅此而已。”其二,应试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为素质教育,学校的考评体系中对于学生在本门课上所做的科技创新活动并没有明确的分数定义,学生的成绩依然靠期末考试“一纸定乾坤”。其三,教师的创新意识不浓,教师对于课余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不高,许多教师更希望课下自己搞自己的课题研究。其四,校园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不够浓郁,校内科技创新活动的竞赛、评比、表彰较少,无法激起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更大热情。

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我国目前各类高校主力倡导的改革之一,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思路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体制机制。有的学者呼吁“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范围、大力度变革传统教学方法,是破解创新人才培养这一难题的重要突破口。”[1]

新形势下,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愈发多元,传统的“教――授”式教学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太适用,“对话”式的教学应该成为90后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模式。“学生学习的是什么知识,让学生经历的是什么样的学习过程,都是教学质量的内涵。如果把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归纳为‘学会’知识,则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更应注意‘会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不只是‘学习已有知识’的过程,更应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一边学习,一边研究,培养学生认知、实践、创新能力的过程。”[2]如何才能深入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笔者有如下思路:其一,高考填报志愿时,取消专业填报,进行通识教育。将大学的前两年教学安排定位于基础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大学的专业设置,挑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学生只有在自己喜欢的专业领域内学习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特长,才能更好地主动思考,进行创新性学习,从而引导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其二,转变现有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学生课程的成绩评价体系,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其三,转变教学模式,大力开展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我们常说“理论要联系实际”,而当代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理论,实践能力相当匮乏,因此要把传统的封闭式、注入式、单向性教学转变为开放式、对话式、双向性教学。其四,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对于学生的教育功能,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与专业实践和企业实习。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具备创新意识和良好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科技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精神。客观上讲,目前高校教师习惯性地将大量精力放在评职称、搞课题、追求高收入等方面,而将基础教学当成常规工作未能给予更高的重视,对于指导、协调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纯属“义务性”的工作更是比较漠视。因此,“高校应当尽快通过人事制度改革让教师主动成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生力***。”[3]笔者建议,在今后的“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年度考评”中应纳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具有积极创新意识、高素质、良好职业道德的开拓性教师队伍。

4 全面建设校园科技创新文化,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精神动力

大学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会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因此,营造浓郁的校园科技创新文化氛围是高校进一步推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建议高校从学生入学开始即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在大学生涯初期就着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营造勇于创新、大胆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郭广生,李***.培养创新人才呼唤教学方法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

科技创新的意义篇9

1.感悟是创新的必由之路难以想象没有创新人类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失去创新的灵感与动力,人类将故步自封,世界也会呆板僵化。犹如鸟儿需要飞翔,人类需要创新思维的释放。是什么禁锢了我们的思维,令我们的前行步履沉沉?我们以严谨的逻辑能创造现实世界纷繁的物质现象,却难以破除它同时施以我们的桎梏,难以拨开眼前物质现象的纷扰。唯有感悟能使人穿越外在的纷杂,触及内部的和谐与宁静,从而发现规律。感悟对于创新来说尤为重要。2004年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向***府提交的《创新美国》计划中提出:“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够创造新的价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的产品、新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在这一创新的定义中,感悟是创新重要的前提条件。

2.善意的关爱是创新的根本目的国家鼓励创新,创新可以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创造财富使人民富裕幸福。国家期盼自主创新的项目,跟在别人的后面跑,自己肯定会越来越短智。然而对人类生活善意的关爱才是创新的根本目的。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都能够看到创新的行为。大的方面如水利工程、交通设施的创建,小的方面如锅碗瓢盆、医疗药品器械的设计更新等。没有创新,如今的人们还得穿着兽皮树叶,住在洞穴里。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是由不断的创新串联而成的。这些创新,无不来自于善意的关爱。比如伞的“创新”,雨伞是在春秋时期发明的,因鲁班的妻子看到鲁班淋雨做工而想到制作雨伞遮蔽风雨。雨伞的发明为人们雨天出行创造了方便,当时的雨伞用竹棍或木棒蒙上油纸制成,分量比现在的伞重,体积也较大。之后人们改进了雨伞的材料,使用布和金属骨架,携带较以前方便。随后人们又发明了折叠伞,分量和体积都要小很多。现在的雨伞,除了款式繁多,更有一种“铅笔伞”小巧轻便,较之以前的折叠伞更加易于携带。这是伞的创新历程。从为丈夫遮蔽风雨,到进一步携带方便,每一次创新举动,都包含着善意的关爱之情。

3.创新的定义与创新的目的性辨析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解释“创新”的含义,并且试***给“创新”下一个完整而具有普遍性的定义。在张武升先生所著《教育创新论》一书中,为创新下了如下定义:“创新是指主体(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总之,创新包含目的性、规律性、变革性、新颖性和发展性等因素。”这是对创新进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定义。除此之外,我们看到“创新”一词在经济学以及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定义。比如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把“创新”引入经济发展理论,被认为是经典的对创新的定义,其“创新”指人们在经济发展中拓展新产品、新生产方法、新市场、新原料来源、新组织的行为。国内葛霆先生在《要准确理解“创新”的概念及其本质》一文中列举了两个他认为目前在国际社会较为权威的“创新”的定义:一是2000年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在“学习型经济中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报告中提出的“创新的含义比发明创造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到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二是2004年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向***府提交的《创新美国》计划中提出“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够创造新的价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的产品、新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在这里“创新”的定义是在经济学范畴之中。熊彼特之后又有研究者将“创新”概念引入科学技术领域,目前可以看到对于科学技术创新的定义有多种讨论。

在罗明星、罗永峰先生的《科学技术创新定义浅析》一文中就曾列举了40个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创新定义。也有学者从汉语文字学的角度探索对“创新”的定义,将“创新”定义为:“创新是人利用现有条件,亲自用工具完成的一件满足需要,达到目的的新事物的过程。”哲学领域的创新、观念和风尚的创新是否一定要用工具也还需要讨论。无论创新的定义有多少种,创新的根本目的都只有一个,即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创新与急功近利无关。充满野心与私心地扩张并不能够刺激“创新”的产生,只能够带来劣质产品、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以及人心的不安宁。人们要尊重和顺应自然,使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相和谐,尽量减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的耗费,只有这样做才能够真正享受到“创新”所带来的安逸舒适。这需要大家一起创造一个少贪欲的和谐环境。“创新”,是自然状态下由关爱之情而生发的行为,目的善良纯正,与急切的想借助“创新”牟利的心态完全不同。真正的“创新”产生于安心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人才能够生发关爱之情,考察到人的需求,从而着手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所做的“创新”也能够成为经典,永远值得纪念。在创新的目的性这一点上,我们需注重“创新”是以改善人类生存状态为目的,出于善意的关爱之心。关爱之心是人们创新的真正原动力。

二、以善意为基础的感悟是视觉艺术与创新之间最根本的联系

以善意为基础的感悟是视觉艺术与创新之间最根本的联系。感悟是视觉艺术的基本要求,且是创新的必由之路;视觉艺术感悟的基础是善意,而善意的关爱正是创新的根本目的。从艺术与科学的角度来说,爱因斯坦,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创新的先驱,认为艺术、哲学和科学同样是人们摆脱贪欲、寻找宁静和安定的方式。他说:“首先我同意叔本华所说的,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除了这种消极的动机以外,还有一种积极的动机……各人都把世界体系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的支点,以便由此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里所不能找到的宁静和安定。”更进一步,在科学家强调的能够给人们带来宁静、安定的艺术、哲学与科学等学科中,令人惊奇的是“美”显得尤为重要,“美”居然能够作为他们科学研究的重要原则。杨振宁教授在《美和理论物理学》一文中说:“由于在理论物理学中这样强调美,你会毫不奇怪地发现,现代许多大物理学家反复地强调美对物理学中将来的工作的重要性……对爱因斯坦和狄拉克来说,这种强调并不奇怪,如果你注意一下他们研究物理学的风格,美始终是一个指导原则。”可见艺术与科学不是孤立存在的,拥有一颗善良的关爱之心使人们更容易发现美、创造美,从而更好地进行科学技术创新活动。能够以从事视觉艺术的感悟之心来进行工程科技创新的人古已有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不仅创作出《蒙娜丽莎》这样经典的画作,而且在医学、生物、地理、建筑工程和***事工程等方面有诸多的杰出发明创造,他的设计包括自行车的“祖先”、潜水者的呼吸器械、悬挂式滑翔机、升降机、降落伞、嵌齿轮、传动装置、云梯、***用坦克和***舰或飞机的雏形等。150多年前的美国画家莫尔斯发明了电报。我国北宋的画家燕肃发明了指南车以及计时器莲花漏,撰写了著名的《海潮论》。近代台湾漫画家刘兴钦发明了138项专利如丁字形冷热水龙头、有橡皮擦的铅笔等。这些列举使我们想道:若是以视觉艺术教育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或许是个很好的培养途径,因为创新与视觉艺术之间有“感悟”为其根本联系,通过视觉艺术教育我们能够提升人的感悟能力;且通过视觉艺术教育,我们可以培养人的善与关爱,这直接关系到创新的目的与意义,也关系到感悟能力的强弱。“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要知道对人来说什么是善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1899—1977)如是说。除了知识技能之外,“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更加丰富而敏感的关爱之心,这种关爱之心使得人们能够敏锐感受到自己或他人生活之中的苦与乐、方便还是不便,并在关爱之心的驱使下努力改变现有的状况。这是创新的原动力。因而培养“创新型”人才,除了对其进行知识技能的培养,应特别重视培养其关爱之心。这种关爱之心无法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下生发,它生发于安宁的心境之中。安宁的心境来自于淡泊名利与有耐心等美好的品质,它能够使人生发善意的关爱之心。视觉艺术中的多种艺术形式比如绘画、艺术设计、工艺品设计制作、民间艺术等都需要以观察力、手脑眼的配合以及耐心来完成,从事视觉艺术活动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耐心,耐心则可以成就善意的品质。

三、以视觉艺术教育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科技创新的意义篇10

关键词:人文素质 创新 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2012年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指出,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只有培养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创新型人才,中国才有希望。因此,创新型人才成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本文以人文素质为重点,探讨人文素质与科技创新能力的正向关系。

1、人文素质的内涵

1.1 人文素质的含义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是否成其为人和能够发展为人才的基本品格和内在品质,即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相对科技创新主体的科学素质而言,人文素质强调以人为本,重点突出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等内容的重要性,提倡在求真的基础上以求善、求美为宗旨的人文精神内涵。

1.2 人文素质的内容

人文素质是通过环境影响和后天教育将人文知识内化到心灵深处,外化于为大家所感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不同的人可能表现为不同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言谈举止和行为方式等。它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丰富的人文知识可以启发思维、激发想象力,有利于创意的形成和创造力的迸发。

二是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和内在逻辑。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人文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以思想道德素质为基石,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是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与科学方法强调精确性和普遍适用性不同,人文方法强调体验,且与特定的文化相联系。

四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最高层面,是人文素质的核心和灵魂。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的真谛,民族精神、时代精神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2、科技创新能力的系统结构

科技创新能力是主体在科学思想指引下,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对已掌握的科技知识、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和理论,并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取得创造性成果的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一个由多层次要素组成的系统结构,它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二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的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维过程。我们认为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就是相异性、差异性。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应用。

三是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指主体在创新实践活动中所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主要特征包括浓厚的求知兴趣、强烈的创新激情、坚定的信念、冒险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力以及思维和行动的***性性与做事一丝不苟。[1]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个性特征。“是接受长期的创新教育和自我训练后形成的稳定而持久的创新个性特征。”[2]

3、人文素质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可见,科技创新主体不仅要具有广泛、综合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及应用知识的硬实力,还必须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怀、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社会责任感等软实力。通过对科技创新能力的结构分析,我们发现,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一种个性特征与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有一定的联系,并对创新能力的发挥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

(1)人文素质能够激发科技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们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科技领域发展的现状和社会及人的需求成为科技创新主体意识产生和创意形成的重要基础,有丰富的知识才能产生联想和综合,才有新思想的产生。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提出:“所谓科技帅才,就不只是一方面的专家,他要全面指挥,就必须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能敏锐地看到未来的发展。”[3]

(2)人文素质能够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非智力因素,从而综合利用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创新活动必须遵循以逻辑思维为重要基础,实现创新的科学性和规律性,但同时,突破定向思维的桎梏,诸如直觉、联想、幻想以及灵感等非逻辑思维的补充尤为重要。正如爱因斯坦曾说,“物理给我以知,艺术给我以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力。”“没有什么合乎逻辑的方法能导致这些基本定律的发现,有的只是直觉方法,辅之以对现象背后规律的一种爱好。”可以看出,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互补能够使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3)人文素质能够形成科技创新主体独特的创新人格。首先,人文思想的渗透使科技创新主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于挑战、关于奉献。其次,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品位的人格修养,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第三,磨练意志力,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坚持不懈、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创新精神。第四,厚实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始终遵循科学道德,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保持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4、提高科技创新主体人文素质的思考

4.1 加强人文阅读,启发创新思维

科技创新主体应该利用多种途径来进行人文阅读,提高阅读品味,陶冶情操,将科学知识和人文成果有机融合,正如科学家钱学森所说,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中渗透中产生创造性思维。此外,在加强人文阅读,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创造性阅读作为阅读能力发展的最高层级,以超越文本、超越作者、改造世界、塑造自我为目标,充分把握阅读创造技法[5],就能在阅读实践中增强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4.2 营造有利环境,健全创新人格

一是校园环境。每一个科技创新主体都出自校园,人文知识的获取、人文修养的养成在这个阶段至关重要。第一,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人文素质评价体系。台湾明新科技大学创校人李鸿超先生强调:科学教育应以人文教育为基础,要加强全人教育、通识教育,注重人格的整体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指导,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等相关课程设计,健全素质评价体系,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导向功能,为自然科学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以此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第二,统筹安排,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校风学风建设、校园及社会实践活动、学术社团活动等,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各方面接受正确的、健康的思想教育和熏陶,形成德育工作的良好循环。

二是社会环境。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与社会先进、优秀文化的引导、教育、熏陶直接相关。***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中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作为科技创新主体,要始终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标杆,塑造、培育自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相一致的价值观,形成持久的内在品质和精神风貌。

5、结语

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而人才资源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希望的科技创新主体,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人文修养,对其提高创新能力更是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为此,科技创新主体、学校以及社会需要从不同方面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魏骅.论创新人格[J].教育探索,2002(5).

[2]孙克辉,曾旭日等.理科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4(1).

[3]上海交通大学编.智慧的钥匙---钱学森系统科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32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科技创新的意义10篇

学习

装饰活动总结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装饰活动总结,内容包括装修公司活动总结范文,装修活动总结大全集。为推进校园文明建设,维持宿舍良好秩序,提高我院学生文明素质,营造安全、文明、整洁、宁静的宿舍生活环境,促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为了丰富宿舍文化生活

学习

个人工作小结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工作小结10篇,内容包括机关个人工作小结,个人工作小结及建议。4、认真筛选,推荐第五批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1年9月份推荐上报了临沂市金波食品有限公司、临沂连兴工艺品有限公司等1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经市专家

学习

论文参考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论文参考10篇,内容包括论文标题范例,论文引用范例。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她们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她们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她们表示我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四年来给自己

学习

茄子的英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茄子的英文10篇,内容包括茄子的英文版,茄子英文为什么是eggplant。不过,如果你并不打算让雪茄成为日常生活的消耗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抽雪茄和买雪茄都不是一件高深莫测的事情。现在,雪茄专卖店越来越多,不少专业店家有自己的培

学习

好的开头和结尾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好的开头和结尾10篇,内容包括好的开头和结尾100个,好开头结尾摘抄大全。2、头:从易到难,从少到多,从简到烦总有那段经历的过程,合深印在上面抹不去的印记从稚嫩到成熟,如今的我,已不再是那个天真的小女孩(顽皮的小男孩)&hell

学习

植树活动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植树活动10篇,内容包括植树与乘凉的启示作文十篇,植树活动的经历及心得。在幼儿园的组织下,幼儿和家长在指定场地种植心愿林或者爱心林,一起为绿化环境,美化家园作出小小的贡献。三、活动时间:3、4月份四、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

学习

毕淑敏作品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毕淑敏作品10篇,内容包括毕淑敏的文章大全,毕淑敏最经典的一篇文章。在网络小说大量袭来的今天,大多数人正经历着不经大脑的快速阅读感受,诸多作家仅依靠出位的文笔吸引大众目光,鲜少涉足对人生的含义提出疑问。女作家毕淑敏悲

学习

拟人句大全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拟人句大全10篇,内容包括拟人句改为陈述句的例子十篇,风拟人句怎么写。4、她的文章写得很好。结构就像人体内的神经结和神经网的关系那样严密。5、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

学习

议论文论据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议论文论据10篇,内容包括议论文论据大全100个,自律议论文论据。1.人生最富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渡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差耻。(奥斯

学习

我收获了快乐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我收获了快乐10篇,内容包括我懂得了快乐范文大全,我的收获作文精选19篇。奶奶捅了一下被眼前景色迷住的我:“乖孙子,别发呆了,赶快掰玉米吧!”于是我连忙走到玉米棵子旁,开始掰玉米了。凉爽的秋风在夕阳下轻轻拂过我的脸庞,同时把

学习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福楼拜家的星期天10篇,内容包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全文解析,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精彩段落。3、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教学难点:1、前面学生学到的是一个人物的描写,对于群体人物的描写较为陌生,因此教师有必要引

学习

春节诗句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诗句10篇,内容包括春节诗句大全集,关于春节的诗句12篇。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2、钱来苏《新年有感》: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勤劳无逸

学习

眼花缭乱造句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眼花缭乱造句10篇,内容包括眼花缭乱造句,眼花缭乱应接不暇造句。3、在《公民凯恩》中,威尔斯的想象力让人眼花缭乱,给人启迪。4、我是急诊室里唯一的病人,所以来了很多医生,做了很多测试,令人眼花缭乱。5、欧洲人倾向于认为测试

学习

本科学员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本科学员论文,内容包括本科十二篇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日志8篇。(一)导师质量意识不强,个别导师指导不力学院绝大多数导师能够认真负责的指导学员,但也有部分导师质量意识不强。只教书,不育人。有的导师只管学习、不管思想,缺乏对学

学习

三八妇女节的意义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三八妇女节的意义10篇,内容包括三八妇女节到来简单的感悟,三八妇女节的真正意义。美国堪萨斯州罗伦斯市的纺织女工罢工打出的标语就有我们也要面包加玫瑰。这表明她们不仅要求温饱,而且要过像样人的生活。受其影响,诗人詹姆士

学习

端午节的重要意义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节的重要意义10篇,内容包括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意义,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50个字。民众过节的行为载体是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而其物质载体则是各种具有鲜明节日特色的节物。节物不仅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背景下的物的昭示,也

学习

青少年科技创新模板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青少年科技创新模板,内容包括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科技创新大赛展板模板。青少年肩负着国家未来建设的重任,我国目前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国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学习教育。在一些大

学习

立冬的意义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立冬的意义10篇,内容包括立冬的意义和时间,立冬的意义和来历。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字面上来说是这样的,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理位

学习

青年节的意义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青年节的意义10篇,内容包括青年节的意义有哪些,54青年节的由来和意义。国际青年节的来历1999年12月17日,联合国大会在第54/120号决议中,赞同主管青年事物部长世界会议(1998年8月8-12日,里斯本)提出的建议,将8月12日定为国际青年

学习

五四运动的意义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五四运动的意义10篇,内容包括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感想,五四运动的意义初中。(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愚人节的来历和意义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愚人节的来历和意义10篇,内容包括愚人节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关于愚人节的由来新闻。愚人节(AprilFool'sDay或AllFools'Day)是从19世纪开始在西方兴起流行的民间节日,并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日期在每年公历的4月1日。在这

学习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10篇,内容包括百分数的写法和意义导入,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教学过程。2、学生分析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