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篇1
关键词: 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在***和国家的民族***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篇2
关键词:赫哲族;风俗画;传承
有文字记载的赫哲族历史,始于明清时期。由于赫哲族人渔猎为生,鱼皮为衣,有犬陪伴的缘故,赫哲族也被称为“鱼皮部”和“使犬部”,新中国成立后,才被统一命名为赫哲族。目前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境内的三江流域,山水纵横,得天独厚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滋养着这个只有4600多人口的古老民族。从古至今,三江流域就是丰饶肥美的天然渔场和逐猎之地。赫哲族以渔猎为食物的主要来源,衣服饰品、生产生活工具多以鱼皮为主材,这在北方少数民族中很少见,《皇清职贡***》卷八载:“男女衣服皆鹿皮、鱼皮为之。”
1 赫哲族风俗画简介
赫哲族风俗画是赫哲族艺术传承的一种最生动的载体,风俗画有古老的历史,黑龙江畔的阿梁村至今还保存着赫哲族的岩石画,画面上有火光、蛇形***案等,多是反映原始宗教以及原始狩猎场景的作品,其中的***腾、人物、奔马、鸟兽等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在现代,风俗画的外延更是非常广泛,包括刺绣、剪纸、根艺、生活画、鱼皮画等。
1.1 赫哲族风俗画的题材
渔猎是赫哲族人长期的、重要的生活来源,所以其服饰和生活用具都用鱼皮、兽皮和桦树皮来制作,风俗画的创作也取材于此,题材也主要围绕日常生活。赫哲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为民间艺术家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狩猎场景、穿戴着鱼皮服饰的族人,叉鱼的姿势、鱼皮衣服的制作、婚礼习俗和丧葬礼节等,民间艺术家从这些日常生活中获得鲜活的现场感受,用铅笔信手涂画,施以淡彩,造型朴直,布局随意。这种追求本真的艺术形式,往往具有不容忽视的直击心灵的力量。
1.2 赫哲族风俗画的特色
赫哲族风俗画的风格,既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又兼具民族间的融合。赫哲人根据自身对自然万物的理解,创造了很多独特的纹饰。这些纹饰,体现了民族生产、生活的特色,也体现了赫哲人旺盛的创造力和顽强的民族精神。
(1)赫哲族风俗画的格调质朴古拙。赫哲族人创作风俗画,没有题材和内容的限制,多是对自然生产环境和生活情景的记录,呈现出率性而为的质朴风貌,风光旖旎的风景画、活泼自由的人物画、体现精神崇拜的***腾画,都呈现出自然、古朴的特色。
(2)赫哲族风俗画体现出民族融合性。赫哲族民间艺术家,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既饱含对本民族传统艺术的深情,创作出具有浓郁本民族特色的风俗画,由于其渔猎民族的生活方式,又深受汉文化、俄罗斯那乃族等民族的造型艺术的影响,呈现了多元多样的艺术特征。
(3)赫哲族风俗画简约的造型手法。赫哲族风俗画大多选用剪影的表达方式,并利用简约而概括的线描方法,很多形象的创作都显示了画家的随意性,不拘泥于固定成法,不拘囿于细节的刻画,能够抓住形象的最突出特征加以描画,尤其是狩猎场面,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现场感。线条粗犷有力,色彩明快奔放、形象生动、传神。
(4)赫哲族风俗画***案表现的丰富性。赫哲族风俗画的***案纹样特别丰富,他们在大自然和劳动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了很多纹饰,如云纹、螺旋纹、涡形纹、菱形纹、各种鸟兽花草、虫鱼的变形***案等,纵观赫哲族的风俗画,螺旋形的***案应用范围最广,风俗画中,衣襟和胸巾的修饰纹样多以螺旋纹为主。螺旋纹既有抽象的形式,又被赋予某种神秘的力量。老年人常用素朴的***案,而年轻人和孩子则表现得五彩斑斓、生动活泼,这些装饰***案造型稚拙、生动。体现了赫哲人将具象生活进行理想化转换的能力。还有一些风俗画希望通过***腾的运用,给亲朋带来吉祥幸福,赫哲族推崇的吉祥鸟兽有鹿、鹰、燕子和天鹅等。鹿是最常见的动物,在族人眼中是长寿的象征;鹰代表了人对自由和天空的向往,所以鹰对于赫哲族人而言是保护自由的神灵。在风俗画中,这些动物的变形***腾纹样经常出现。植物中,表达最多的是树的形象,树干的静止矗立、树枝的卷曲延伸,或者将树叶幻化成云纹和螺旋纹的样子。这些形象都是源于赫哲族生产、生活中的物象,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功利色彩,所以风俗画的***案,没有思维的局限。天马行空的表现形式,展现了赫哲族人不畏艰苦、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2 赫哲族风俗画功能
2.1 审美功能
赫哲族风俗画重视材料的自然纹理,如鱼皮、鹿皮的花纹,表面凹凸不平,纹理浑然天成,桦树皮的生长肌理也具有生命的厚重美,经过民间艺术家的加工,表现了水滨民族的渔猎生活特色。用这些材料创作的风俗画,风格天真古朴,粗犷豪美,具有不可取代的审美价值。
2.2 记录、教育功能
赫哲族的风俗绘画,真实记录了本族人战胜自然、不断发展的历史。便于我们对该民族的生活风貌,包括、节庆习俗、婚丧嫁娶等进行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我们研究赫哲族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3 赫哲族风俗画传承与发展问题
3.1 赫哲族风俗画传承与发展的意义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赫哲族风俗画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历史人文价值,风俗画记录了赫哲族的历史与文化,被称为赫哲族的“百科全书、英雄史诗”。在当代,各民族文化面貌逐渐趋同于汉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保护弱小民族的传统文化,正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3.2 赫哲族风俗画人才后继无人
赫哲族风俗画家年纪普遍偏大,年轻人面对民族间的大融合与新的发展机遇,已经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失去了探究的动力。
3.3 本民族人口少,缺乏优秀的绘画人才
由于人口日渐稀少,掌握赫哲族语言、风俗画技巧的民间艺术家逐渐老去,且文化水平低,难以教授出优秀的继任者。
3.4 风俗画创作难度大不宜出成绩
以鱼皮画为例,制作工艺主要分为粘贴和镂刻。粘贴工艺相对简单,初稿完成后,选择适合的鱼皮材料进行剪贴即可。而镂刻工艺就相对复杂,选择合适大小、契合颜色的鱼皮需要多年的经验。镂刻还有阴刻和阳刻之分,这种方法难度很大,技术工艺不易掌握,而且作品的制作时间过长,极易失传。
3.5 赫哲族风俗画的创作,与赫哲民族风俗密不可分
汉族等其他民族的画家不了解赫哲族风俗无法进行创作。不了解本民族风俗的风俗画创作,无所依托,就缺少了独特的民族艺术生命力。
3.6 赫哲族风俗画家的绘画水平有限,其作品不利于交流及广泛传播
赫哲族风俗画的作者多为文化水平不高且没受过正规绘画专业训练的业余绘画工作者
4 赫哲族风俗画传承与发展问题对策
4.1 正确认识赫哲族风俗画对赫哲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风俗画代表了赫哲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利于民族的繁衍生息,更利于发展民族文化。目前,从国家层面上,已经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重点保护。 2005年,***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条例,确定了16字的指导方针,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赫哲族的鱼皮画、桦树皮画荣升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2 积极培养赫哲族风俗画创作队伍,不只局限于本民族人才
(1)组织选拔既了解赫哲风俗又有绘画天赋的赫哲族人和其他民族人才从事赫哲族风俗画创作。既要组织赫哲本族画家进行创作,又要鼓励其他民族画家参与到风俗画的创作队伍中去,在精神、物质两方面支持鼓励非本民族绘画工作者深入赫哲族生活,了解体验赫哲族风俗,进行赫哲族风俗画创作。
可喜的是,很多赫哲族民间艺术家的后人,回归本族的风俗画创作,汉族青年也积极踊跃地融入赫哲族风俗画的创作中,如汉族青年赵书伟在几年前跟随赫哲族民间艺术家学习,掌握了鱼皮的熟制技艺,创作了大量的风俗画作品,题材有渔猎场景,林木、花鸟。其作品广销中外,为赫哲族的艺术走向世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黑龙江省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的民间艺人付占祥将桦树皮技艺发扬光大,成为了赫哲乡的一张特殊名片。
(2)放宽报考条件定向招收熟悉赫哲族风俗的美术考生进入高校学习。高校是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我们要充分利用好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优势,为赫哲族风俗画创作培养本民族的后备人才。
第一,对有志研习赫哲族艺术的考生适当放宽报考条件。第二,鼓励本民族毕业生回乡任教或从事艺术创作。第三,高校绘画专业要积极接纳赫哲族民间艺术家进修深造,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第四,选择赫哲族区域内高校的优秀绘画专业学生,进行赫哲族风俗研究及赫哲族风俗画创作,如果有条件,建议深入到赫哲族的生活中去,感受淳朴的民风、感受艺术氛围,便于形成一只素质较高、构成多元的赫哲族风俗画人才队伍。
(3)扩大赫哲族风俗画的中外影响力。第一,广泛进行绘画交流促进赫哲族风俗画发展。目前缺失全国性的赫哲族风俗画展,应定期举办画展,鼓励画家多创作,拿出更好的作品进行交流,以利提高。第二,借着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东风,以推介赫哲族旅游名片的形式,扩大赫哲族风俗画的中外影响力,让更多的中外人士认识赫哲族风俗画,并达到喜闻乐见的程度。
总之,赫哲族风俗画是赫哲族艺术的一张名片,我们要充分保护好这张名片,但是赫哲族风俗画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是个重大的、长期的课题,要将赫哲族艺术发扬光大,需要社会各方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孙运来.黑龙江流域民族的造型艺术[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154-166.
[2] 黄任远.赫哲族的原始信仰[J].民俗研究,1989(2):47.
[3] 张敏杰.赫哲族鱼皮服饰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4).
[4] 吉林通志(卷二十七)[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5] 董万仑.黑龙江流域岩画碑刻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王相生,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篇3
关键词: 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在***和国家的民族***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理性思考法律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护(一)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提倡科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能孤立地看待风俗习惯,必须从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和自然条件去考虑这些风俗习惯之所以形成和存在的现象,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认识符合客观情况。把民族风俗习惯看作陈规陋习,是对少数民族的诬蔑和歧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存在某些陈规陋习,这是符合实际的。
但是,汉族的风俗习惯中同样有陈规陋习。任何民族的风俗习惯中都会有好的、一般的和不好的。对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应全部
肯定或全部否定,而应当进行具体分析。总体上,汉族在***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上较先进,大部分少数民族发展较落后,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先进并不意味一切都好,落后也并不意味一切皆坏。
看待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能用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标准,而应以对民族团结、对经济文化发展、对国家统一、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对人民群众是否有利为标准。凡是有助于民族团、有助于经济文化发展、有助于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风俗习惯应当提倡和发扬。凡是有害于民族团结、阻碍生产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利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不科学的风俗习惯,应对本民族群众说明害处,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后,让他们自己进行改革。改革某些风俗习惯,主要依靠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实现。提倡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各方面奉行健康、科学和文明的新习俗。
(二)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部分,应当被合理的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在民族地区公平正义观上历练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调控作用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上,少数民族习惯法应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准、同意或默许来使其具有双重效力,使其权威性得到保障。在保持正义和秩序的基础上,国家可以做出适当的变通,实现少数民族内社会关系的稳定和谐。
运行国家法律是个复杂的过程,只靠法典是不能实现其功能和效率的,强行推行法律常常也只是适得其反。制定法有必要给少数民族习惯法留出一定空间,去吸收和认可一些有益的习惯法,使其融入制定法。
也不能简单地用国家制定法来代替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消极因素,而是通过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进行长期有效的法制宣传等方式,实现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的融合。
实践中,对少数民族习惯法效力的承认须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内。在民族自治地方,有关少数民族特殊事务上,可以对习惯法有选择性地优先适用。对那些既符合少数民族的
风俗习惯,又符合全国人民利益的习惯法,可以优先适用。
结论:
认真看待民族风俗习惯,涉及到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正确处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关系,重视和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秩序向着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篇4
关键词:尊重;民族学生;风俗习惯;民族院校
一、尊重民族学生风俗的意义
(一)对于学生本身来讲
对于学生本身来讲,涉及到学生本身的感受、心理体验,这是民族学生开始大学生活的第一步。
1、利于学生产生被认同感。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进入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学校开始学习、生活甚至工作,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尤其是来自偏远山区、交通闭塞、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的民族学生,对于他们来说,在文化上、在日常的生活中、在节日庆典里、在平时的交往中能够被尊重,会产生的被认可感受,是重要一步的开始。
2、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来自他人的认可,来自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吸收,如果民族学生最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那么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交往都会有一种自卑的心理,压抑到一定程度会集中到一个点来爆发,会对学校和其他学生产生不良的后果和不良的示范作用,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3、利于民族平等更好地实现。只有尊重才能平等,只有平等再能交流。学校的学生管理服务部门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才能与之交流,民族学生才能有一个安心的受教育的环境,才能安心的在校学习,如果生活在一个被歧视,生活在一个被另类眼光关注的环境里,学生会生活的很压抑,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
(二)对于保证民族学生发展来讲
民族学生是国家的财富,是今后国家发展地方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人才储备,他们通过刻苦的学习进入到高校,也希望通过高校的学习更好的回报社会,家乡和国家。
1、利于增强民族学生的平等和民利意识。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由此说明,各民族无论是保持还是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实质上是坚持各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对民族风俗习惯的侵犯,就意味着对民族平等权利和民利的践踏。我国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入“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罪”,其实质就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利。
2、利于维护民族学生的团结。每个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往往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看作是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轻视,看作是对本民族的歧视。因此,任何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哪怕是出于开玩笑,都容易刺激以致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3、利于发挥民族学生文化建设。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来表现的。许多民族往往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自己富有特色的文学艺术,有很多是以唱山歌和讲故事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在群众中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有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常用具、衣饰、建筑、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民族风俗习惯上的千差万别,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彩多姿,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利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二、民族高校加强对民族学生风俗的尊重和认同路径创新
《世界人权宣言》的第一条是“人人生而平等,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富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管理的精神相对待,这就是尊重必须的价值基础。”人生而平等,对人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而表示歧视。作为民族院校更应如此,做到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
(一)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对民族知识的普及,首先要知道民族的生活习俗,知道他们与汉族的区别知道他们的忌讳,尊重学生的生活习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和习俗忌讳。切不可忽视礼俗或由于行动上的不慎而伤害民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在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风俗习惯都要有所了解,同时也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安排少数民族的节日。
(二)营造和谐、尊重的校园氛围。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对民族学生尊重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园宣传橱窗、校园网、广播台等途径进行民族***策、民俗风情的宣传,通过在楼道内悬挂标语、***画,利用教室内的板报等形式营造尊重民族的文化氛围,通过耳濡目染,增强全院师生对民族学生尊重重要性的认识。每逢传统佳节或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学生会或社团都会制作精美的宣传海报,在校园内展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都能感觉到自己是56个民族中的一分子,应该形成一个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氛围做出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我们利用课堂、班会、团会做好尊重民族的渗透工作。通过思想***治课、历史课、语文课课堂和定期开展的民族班会、团会,宣传民族***策,加强尊重民族的教育。
(三)全员参与,倡导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民族院校的学生工作,不仅仅是学生工作人员,代课教师的责任,更应是全员参与的工作,尊重本来就是师生关系的核心,古代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但那时是不平等的,只强调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而现代社会的师生关系倡导尊重是相互的,老师尊重学生,学生尊重老师,不仅有尊重的意义,更有教师对民族学生的爱,也有民族学生对教师的爱。当然尊重是爱的前提。
(四)日常用语、肢体语言等细节性工作做到位。尊重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细节的地方。尤其是在学生工作中,对学生在语言上、肢体动作上的不注意,会引起学生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激化学生的矛盾,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学生来说,民族学生更注重生活上、学习上的细节,对民族信仰的虔诚,对民族情感的炙热,一些语言,一些动作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和后果。
(五)尊重并不意味着容忍和放纵。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但并不是一味地容忍和放纵,尊重应该是相互的,“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首先应该在国家法律、学校规定的范围之内,不能因为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而把学校当成了宗教传播的场所,把学校当成了做祭祀礼拜的场所,把学校当成了宗教宣讲的场所。其次,尊重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同时也要摒弃不良的陋习,在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今天,更应如此,有一些不利于尊重,不利于团结、稳定、发展的事情或者生活习惯,需要学生管理部门不断的去发现和教导。最后,尊重是相互的,在民族学生之间也需要相互尊重,尊重不是单方面的事情。
在民族院校,应当把尊重民族学生放在第一位,体现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学生的认可,让学生产生认可感,产生自信,摒弃自卑的心理,作为民族院校的学生管理部门,需要做的还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还有很大。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以尊重为核心的现代师生关系及构建.王守纪.杨兆山.教育理论与实践.沈阳.2010年第9期
[2] 论尊重与“尊重的教育”.王澍;柳海民 东北师大学报 吉林2009年第3期
[3] 尊严:自尊、受尊重与尊重.黄飞 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七期
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篇5
民间美术作品是各大民族美术传统的关键性因素,是美术形式的创作源泉,民间美术往往都是来自于生活,是对日常生活的丰富美化以及装饰,表达了人类对信仰以及道德的崇尚,经过时代的不断发展沿袭,最终成为土色土香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民俗文化指的是在民间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风俗生活文化,是某一个地区人民共享传承的风俗习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民俗文化对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具体来说,民间美术作品与民俗文化主要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民间美术作品往往是在民俗文化活动的基础之上创作的。一般而言,民间美术作品其实也是一种类型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对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原型。民间美术作品很多造型受到了民俗观念的影响,并根据一些民俗传说、民俗活动等进行相应的内容形式安排。除此之外,民俗文化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美术作品的审美,民间美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某一种精神的崇拜,人们借助民间美术作品来表达内心的希望,而民间美术作品的表现内容与形式都是受到了民俗文化的影响,因此,可以说民俗文化对民间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是民间美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民俗文化往往都是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人们世代相传的生活规范、礼仪以及思想观念等,民俗文化为民间美术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从本质上来说,民间美术作品也是一种民俗文化,民间美术作品是对民俗文化的充分展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民间美术作品的参与,许多民俗活动也将失去其优美的生命力,可以说民间美术作品对民俗文化的发展、丰富与传承有着重要作用。首先民间美术作品实现了民俗文化的丰富与记载,民俗文化能够发展至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间美术作品的记载与传扬,民间美术作品作为一种“活化石”,保留着诸多古老的风俗习惯,这些古老的风俗习惯通过民间美术作品得到长时间和广泛的流传,比如,远古时代对虎神的崇拜,在当前一些民间美术作品中也能看到大量以老虎为主题的作品,比如泥虎、布老虎等。在苗族服饰***案中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故事、以及民俗风情等,这些民俗文化风情都以民间美术作品的形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二、对东丰农民画的民间美术作品与满族民俗文化分析
农民画,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民间美术作品,是我国民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东丰农民画是典型的民间美术作品的代表之一,其他的创作也深受满族民俗文化的深刻影响,满族民俗文化包含了深厚的民族艺术,对东丰农民画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基础。总的来说,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与满族民俗文化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满族民俗文化是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渊源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庞大起来,一些著名的画家李俊杰、李俊敏等引领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走向了艺术水平的高峰,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立足于民间艺术的起点,从创作手法上吸收了满族民间刺绣等艺术风格,在题材上引用了满族民间传奇、满族民俗文化等,创作出了饱含乡土气息的民间美术作品。比如,李俊敏所创作的《关东三怪》是对满族民俗故事的典型表现,对“三大怪”民俗故事进行描述的绘画很多,比如可以通过剪纸、年画以及泥塑等方式来表现“三大怪”民俗故事。但是,通过民间美术作品的方式来展现,可以实现内容与形式的融合,凸显了优秀的民俗文化风情以及传统文化特色。比如,李俊敏在表现《关东三怪》的“第一怪”,即“窗户纸糊在外”的整个画面时,画面底色是深褐色的,这充分展现了北方黑土地的意义,其中人物是北方满族装束的妇女在窗户外糊纸,人物服饰***案吸收了满族民俗的典型元素,并吸收了民俗皮影戏手法,整个画面充满了对满族民俗文化风情的展示。李俊敏的民间美术作品创作源泉来自于民俗文化,同时也是对民俗文化的充分展示。对于民间美术作品而言,民俗文化有着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和文化传承性。
2.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与满族民俗文化的完美融合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民间美术作品固有的创作套路,开始在民俗文化基础之上表现自我个性,形成了具有大众审美价值的文化艺术形式,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突破了传统的民间美术创作的保守性,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再受制于框架的束缚,表现出更多的开放性和随意性,与此同时,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在民俗文化的影响之下,开始通过生活感受的方式表现思想情感,使得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饱含更多的艺术情感创作,从而多了更多的生机与率真。这样使得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更加生动逼真。而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作者,虽然有着高深的绘画基本功以及色彩基本功,但是失去了用心共鸣的创作感,他们所创作的民间美术作品必然会少了几分生气与率真。在真正的民间美术作品领域中,最美好的艺术创作不仅仅是那种绘画专业上的精湛,更为重要的是体现画作与现实生活意向的完美融合。而民间美术作品却可以将民俗文化意向,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真正实现美术作品与民俗文化意向的完美融合。
3.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对满族民俗文化的形象化展现东丰农民画作为一种民间美术作品,有着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社会精神价值。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是一种意识形态,正是这种意识形态使得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表现出对民俗文化的形象化展现。我们可以从哲学的视角来看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所包含的民俗文化特征,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其表象进行研究分析,以往对民间美术作品进行分析的时候,往往只是停留在对资料进行收集、事迹报道等比较浅显的层面,没有将民间美术作品与其背后包含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对其本体进行研究,更需要的是结合社会学、美学以及人类学等,对民间美术作品进行综合性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将东丰农民画民间美术作品背后的民俗文化价值体现出来。
三、结语
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篇6
关键词:大学生;***建工作;宗教信仰;民族高校
我国的民族高校大学生民族成分多,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也高。因此,大学生中具有宗教信仰的比例也较高。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民族高校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多数都处于一种模糊意识阶段,缺乏相应的宗教知识,更没有明确的宗教观。民族高校思想***治教育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和***治路线,用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宗教观来占领思想***治工作的阵地,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民族高校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特别是在大学生中培养和发展***员工作面临新的课题。研究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入***过程中,民族风俗和宗教对其影响以及如何摆脱民族风俗和宗教束缚是民族高校大学生***建工作的重点。
一、民族高校大学生***建工作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依据
民族的风俗习惯指的是各民族在衣着、饮食、起居、生产、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相沿成习、广泛流传的喜好、风气、习气和禁忌。风俗习惯具有民族性、群众性、地域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和心理感情,它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民族风俗习惯,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是以当地该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生活为基础,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民族风俗习惯问题是民族问题中的一个敏感因素。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应当得到尊重。这是我们***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策。
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关于妥善解决***员信仰宗教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员信仰宗教,参加宗教活动,违背***的性质,削弱***组织的战斗力,降低***在群众中的威信,也不利于正确贯彻执行***的宗教***策。民族高校的大学生很多都是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宗教影响较大的地方,他们在入学前或多或少的都接触到一些本民族的风俗和宗教活动。如何在民族高校建立长效的学生***员培养、教育和发展机制,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脱离宗教束缚、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是摆在民族高校***建工作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
民族高校是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选拔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其肩负着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就是培养与造就一批优秀的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如何在民族高校中将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纳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关系到这一历史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与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建工作的意义
加强民族高校学生***建工作,有效排除民族风俗和宗教影响,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将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纳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为我们***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优秀的后备人才,对维护民族高校的安全稳定,加强***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基础、维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一,促进民族高校和谐与稳定。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员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势必会对民族高校和谐与稳定产生积极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员是生活在学生中的一员,他们会了解到很多老师难以及时掌握的事情,可以将很多不稳定因素及时汇报给老师,这样就会使诸多不稳定因素消失在萌芽状态。
第二,巩固祖国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安全稳定的***治局面。远离宗教的束缚的、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少数民族学生***员的回归,势必会增加我***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基础,充实这一地区的***员干部队伍,从而极大的促进边疆的安全和稳定。
第三,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我国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多数都是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员都是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拥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优秀学生,他们会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来建设家乡美好的未来。
三、民族风俗、宗教信仰对民族高校大学生***建工作的影响大学生***员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重任,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同宗教信仰在哲学层面上讲是矛盾对立的。***员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大学生***员做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在马克思主义与宗教信仰之间的抉择只能是前者,而不能含糊其辞,这是方向和原则问题。民族高校大学生***建工作中,如何正确对待大学生受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的影响,将更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和发展入***。
第一,民族院校的大学生60%以上是少数民族学子,80%来自民族地区。大学生受民族风俗和家庭影响信仰宗教多数是在大学入学之前,信教大学生中回族、藏族等具有宗教信仰传统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多数,这是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的家庭和民族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在信仰领域的反映。因此,民族院校在大学生***建工作中,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宗教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风俗习惯,尊重大学生民族风俗习惯,关心和帮助这些学生的学习、生活,呼唤他们积极靠近***组织,自觉接受***的教育。
第二,民族高校大学生***建工作中,如何界定大学生是信仰宗教,还是民族风俗习惯,还是受家庭影响的民族文化。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宗教信仰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并非基于崇拜和信仰,大学生对宗教的这种模糊认识,势必影响到发展大学生入***问题的现实抉择。因此,民族高校发展大学生时必须正确对待来自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家庭的大学生的风俗习惯,不能因他们的民族风俗而不加大对他们的培养和发展。
第三,民族高校大学生***建工作中,应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就是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不能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风俗习惯,否定他们对***的追求和忠诚,相反,这些大学生经过***组织的培养教育,让他们明确***的宗教***策和民族理论知识,从而坚定他们对***的追求。
四、民族风俗、宗教信仰对民族高校大学生***建工作的对策
民族高校大学生活宗教信仰状况调查。通过设立合理的调查问卷、选定合理的调查对象来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情况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掌握基本准确的大学生信教比例,分析大学生信教原因,确定大学生信教的宗教的程度等。
寻找正确引导民族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的方法和策略。民族高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加大宣传我***的民族和宗教***策,让大学生自觉抵制宗教对教育的渗透和影响。民族大学生要树立起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科技和教育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的思想,处理好宗教同民族、同教育的特殊关系,脱离宗教思想的干扰和束缚,努力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扎实的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真实本领,将个人的幸福、理想,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与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地区事业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现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使其在摆脱民族风俗和宗教的影响后,进一步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中共***员。
第一,建立有效的***建工作运行机制。民族高校要狠抓大学生的入***启蒙教育、入***积极分子和***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理顺关系,建立有效工作运行机制。确立“以***建带团建,用团建助***建,***建团建一起抓”的工作宗旨;建立学校***、院系***总支、学生***支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运行机制,让民族高校大学生***建工作发挥最大的功效。
第二,注重大学生入***积极分子的培养数量和培养质量。做好在民族大学生***员发展工作,重要的一点是强化培养教育,建立一支数量多、质量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入***积极分子队伍。
第三,建立系统的培养教育体系。***员的思想***治素质的提高需要有系统的理论教育体系作保证。***团组织只有做到工作方案一盘棋,具体落实有分工,突出工作层次性,递进性,才能使工作形成实效。
第四,逐步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风俗和宗教信仰有着很深的感情,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将其信仰完全转变。所以我们一定要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多下功夫,积极为他们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在实践中锻炼和考察他们的意志。
参考文献
[1]吴相顺.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理论和***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5)
[2]王世翔.大学生***员宗教信仰问题研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7)
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篇7
关键词:民俗;民俗风情旅游;意义及影响
中***分类号:J120.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301-02
一、相关概念
(一)民俗
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民俗。民俗来源于民众的生活,是人生和社会的必然产物,同时它又紧密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作为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而存在和发展着。
(二)民俗旅游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以观光、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和暂时逗留中所进行的物质与精神活动的总和。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广义上来说,旅游实际上就是民俗旅游。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旅游行为是能脱离开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的,这就注定了民俗风情旅游必将成为中国未来旅游的主潮。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民风习俗、喜庆节日和衣食住行特点,各民族都有好客的优良传统,许多民族以能歌善舞、习俗奇异、居室别致、服饰精美而著称,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同时,各民族居住地区又拥有风光旖旎的自然风光,奇异的民族风情与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相结合,形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氛围,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二、民俗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中国地大物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壮丽奔腾的山川河流,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奇特的动植物和数不尽的名胜古迹,加之独具特色的戏曲、音乐、舞蹈和享誉世界的美食,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国内外旅游者。民俗风情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活动产生重大的经济、社会、文化影响,但这种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我们应当在看到民俗对旅游活动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它的负面效应,取其所长,抑其所短。
(一)民俗对旅游活动的积极作用
1、加快偏远、落后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我国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多姿多彩,多源于偏远省份。这些省份缺乏生产生活资源,交通不便,到处都是山脉和峡谷,可耕地稀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但因为几乎隔绝了同外界的交流,当地的民俗风情却保存的相当完整――淳朴的民风、奇异的建筑、迷人的服饰、独特的饮食造就了他们独一无二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发展民俗风情旅游,可以充分利用旅游业关联性强的特点,为民族地区创造就业机会,减少民族地区人口的就业压力,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地方税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农副产品的开发。当然,这些因素发展的最终结果是,民族地区经济的腾飞,当地居民的逐步摆脱贫困,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这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如:20世纪90年代以后,丽江加大了对外开放、旅游支柱产业建设和民族文化保护的步伐,丽江市委、市***府提出了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奋斗目标。“九五”期间,将民族文化资源作为旅游业深度发展的支撑,把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成支柱产业,其财***收入达到地方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成支柱产业,其财***收入达到地方财***收人的1/3。1996年“2•3”地震后,丽江市***府筹资5860多万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3360万元),恢复了明代丽江木氏土司衙署,并将其作为“丽江古城博物院”对外开放。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专程到丽江考察后认为,这一项目是中国使用世界银行贷款的示范项目,增强了世界银行投资中国文化项目的信心。
2、有利于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随着民俗风情旅游的开展和接待外来旅游者的需要,民族地区一些原先几乎被人们遗忘了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重新得到开发和恢复;传统的手工艺品因市场需求的扩大而重新得到发展;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等又受到重视和发掘;长期濒临灭绝的历史遗产不仅随着民俗风情旅游的开展而获得了重生,而且成为其他旅游接待国或地区没有的独特文化资源。
3、促进各国和各民族的交流,有利于人类的平等、团结、繁荣、发展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国度的人们,通过对异地风光、异族风情的了解、体验,不但会消除彼此间的偏见、隔阂,而且会促进相互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因此民俗风情旅游的开展在缓和国际关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民俗风情旅游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以及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之间的直接交往,而不是以文字媒体,或者以个别人为代表而进行的信息传递和间接沟通,因而更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
(二)民俗风情旅游对旅游活动的消极作用
1、过度开发破坏民俗旅游资源
民俗旅游近年来的逢勃发展,给各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某些地方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不顾后果地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某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长期以往,将损害整个民族旅游资源乃至文化传统传承。
2、商业化、庸俗化损害了民俗旅游品牌
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传统文化商品化、庸俗化,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如不少景区把整个冬季创收的"法宝"都押在了旅游黄金周上。业内人士是这样形容旅游黄金周的:“仨月不开张,开张吃仨月。”这种过于低级市场化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民俗旅游的招牌。
3、失去特色,影响民俗旅游的吸引力
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近几年,各地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来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动逐渐趋向同化。你敲锣打鼓,我也敲锣打鼓;你舞龙舞狮,我也舞龙舞狮。项目雷同,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们务必要保留各地民风质朴淳厚的特点,才能使民俗旅游项目持续吸引旅游者。
4、周边安全、协调问题严重。
由于体制问题,旅游景点游客一直处于潜在安全威胁之中。宰客、欺骗、野蛮拉客是一个方面,与当地村民的矛盾更是安全隐患。
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篇8
[关键词]人文摄影 物质类人文风情 社会关系形态类人文风情
人文摄影是记录、展现和反映地区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民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当地民俗民风的必要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提高,促使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有机会走进这片遥远而神秘的土地,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着千山之颠、万川之源的壮美。但让人往往没有想到的是,当大家随意按动着快门拍摄藏区风貌的刹那,在留住美感的同时,也有可能引发藏族同胞的反感以致带来不必要的纠纷。这正是因为大多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没有真正了解的宗教传统和民众的生活习惯,仅凭道听途说的间接经验、一时的直觉和兴奋而随心所欲拍摄,或多或少会造成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笔者曾三度自驾进入地区拍摄,结交了一些藏族朋友,对藏族文化有较深的了解。笔者认为要通过镜头瞬间留下具有深刻人文内涵的作品,主要取决于非技巧类的摄影要素,让直觉、思维和感悟融入到拍摄者高远的眼界和深邃的心境之中。
我们知道,由于社会现象的多样化,使得人文风情同时具备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三个特点,这三者凝聚了地区独特而强烈的人文特征。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独具特色的人文民俗风情的同时,拍摄者和拍摄对象应该建立一种互相了解、关怀和尊重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其实民俗摄影和人文摄影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民俗包含了人文,人文是民俗客观的存在,有了人作为主体才能创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纪实的人文印记;而人文也同样包含了民俗,因为民俗是人文的一种体现和传承方式,可以说民俗摄影和人文摄影都是一种体现民俗和人文的直接工具和手段。摄影艺术家杨思好在《浅谈民俗摄影》提出了关于民俗摄影的四个重要内容:“1、学习民俗理论,了解民俗内涵。2、做好调查研究,把握民俗特色。3、尊重民俗原貌,真实地再现民俗。4、区分良莠,摄其精华,拍出民俗精神。” 杨思好这四个观点正好印证了对学习、了解和熟悉人文风俗特点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拍出所选拍摄题材所具备的特有人文特征的真实的一面。
地区拥有的传统民风民俗资源历史悠久,风格鲜明独特而且极具多样性,我们可以将其归纳成两大类,即为物质类的人文风情和社会关系形态类人文风情。在人文摄影取材中,需要把握一下要素:
1、物质类人文民俗风情指的是以客观物质形态为主体而体现的人文形态
(1)自然风光类:在地区大部分山都被奉为神山,如著名神山冈仁波齐、南迦巴瓦、珠穆朗玛峰;湖则多被奉为圣湖并以措为称,如羊卓雍措、纳木措、班公措。
(2)藏族独特建筑风格,代表作如世界遗产之一的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喇荣五明佛学院和藏族民宅。
(3)历史古迹,如古格王朝遗址、昌都卡若遗址。
(4)独具风格的藏族服饰的款式和材质可以体现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
(5)藏族饮食习惯禁忌较多,肉类一般多以牦牛肉和羊肉为主,不吃马、驴,尤忌吃狗肉。绝大部分藏族群众一般不习惯食用的鱼、虾等水产海鲜类食品。
(6)野生动物,在有着繁多而特有的野生动物,如濒危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高原上成群奔腾的野马、野驴、天空上盘旋的秃鹫、圣湖雪山前结对飞行的斑头雁、黑颈鹤等。
这类以客观实体存在的人文风情能够相对容易地被游客、摄影者去了解和把握,但应为注意的是在拍摄过程中要尊重和保护被拍摄对象的完整性,如当地相关部门要求不要在景物和历史古迹刻字留念,不要在神圣之地随意丢弃垃圾,不要取笑而应尊重藏族同胞的衣着和饮食,不要随意追赶、驱逐、捕捉和杀害野生动物,尽量不要去伤害、破坏这些标志着藏族独特原生态的人文物质和人文环境。作为拍摄者来说,应该努力把握这些要求,站在保护文化遗产、维护文化安全的高度去选景取材。
2、社会关系形态类人文民俗风情主要是指以社会主观意识形态而体现的人文风情,它不一定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和现象,但却又由客观的物质和现象所生成的。
(1)藏族宗教,当今地区的宗教包括了很多教派,但以藏传佛教为主导,又称喇嘛教,属于大乘佛教。藏传佛教自公元七世纪由印度传入吐蕃后,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沉淀,以宗教主导生活的情况正逐步改善,但地区人民的生活实则是和藏传佛教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因此,其人文民俗也大多具有宗教色彩。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交通通讯不便,使民俗人文中的一些具体行为也难免带有一定程度的迷信和落后,特别是城镇以外的边远地区和小部分仍旧从事农牧的藏族同胞,与当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正是因为大乘佛教的传承深入民心,绝大多数藏族同胞都是性格淳朴善良的,特别是在牧区和偏远地区,由于接触的商业环境较少,该地区藏族同胞往往越淳朴,笔者曾先后两次分别在藏南地区的多庆和阿里地区革吉县雄巴乡附近的湖边遭遇陷车数小时,多亏善良的藏族同胞和警察几经周折找来拖拉机、大货车前来拖车营救脱困,足以见证了藏族同胞的热情和团结互助精神;而大城市商圈和旅游景点的藏族同胞则相对有些世故。
(2)节日,因为旧时实行***教合一的体制,所产生的大部分节日也都基于宗教并且一直流传至今,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的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雪顿节,源于拉萨哲蚌寺。古时节日期间僧人不许外出以免误伤小虫等生灵,后由群众准备酸奶以供侍奉,故雪顿节又称为酸奶节。现在习俗有所改变,变为演藏戏和晒唐卡展大佛为主,以便人民参拜。笔者有幸于拉萨哲蚌寺亲历,一天之内从凌晨12点多开始排队,约有三十多万人步行十几公里参拜大佛送上祝福,堪称中国宗教节庆的一大奇观。
(3)红白喜事,如丧葬,天葬藏族一种传统丧葬方式,藏族传统里认为拿“皮囊”来喂食秃鹫,是最尊贵的布施,是灵魂不灭和轮回往复,体现了大乘佛教的最高境界―舍身布施。为保护和维护这一特有的人文传统,自治区人民***府自制定了《自治区天葬管理条例》的议案,主要内容是保护天葬习俗的私密性,这为天葬这种藏民族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丧葬习俗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4)其他一些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的民俗意识形态还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这些人文民俗因素难以在短期内掌握,对人文题材拍摄的影响相对较少。
这类以社会关系形态存在的人文风情的特点是具有多样性的,难以在短期内通过直观的现象去了解和掌握的,因此这一大类的人文风情因素也是在地区人文题材摄影取材中最为重要的。的宗教存在了上千年,至今一直影响着地区人们的生活,藏文化认为万物有灵,以此作为判断和理解自然现象的依据,从而产生出对神山神湖这些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崇拜,并且一直流传至今。它超越了对自然客观的人文风情的范畴,而是在社会关系形态的宗教类因素的角度上,重申了保护的重要性,如严禁破坏神山圣湖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禁止污染水源,了解、理解和尊重藏族宗教传统和仪式,严禁对各种宗教场所和事物做出不敬的举动及干扰宗教仪式的人和物,不要未取得被摄者同意或者未经商洽的情况下强行拍摄,一些偏远农牧区群众的法律意识不强,笔者就曾在纳木措遇到类似突发事件,因同伴未经同意拍摄被放牧藏民围住索取补偿,险些耽误行程。正如《人文纪实摄影宝典》所言“民俗即民间风俗,其所涉及的内容很多,而能拍摄的民俗对象更是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为了能够拍摄到极具当地特色的民俗活动场面,不至于白走一趟,我们要先对即将采访的主要民俗对相进行先期的调查研究,做好充分准备后再进行拍摄”;婚礼和葬礼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人文风情,一些有特色的形式也是值得记录下来的。拍摄者希望拍摄到独具特色的天葬仪式***片,有可能采取偷拍的行为,而在举行天葬仪式的时候是不希望“外人”靠近,自然也就十分厌恶偷拍的行为,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摄影师去沟通达成共识以便得到拍摄许可,正是如此才自治区***府才颁布了《天葬管理条例》。
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是一个涵盖范围很宽泛的概念,人文摄影的本质就是关注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摄影活动,要反映人的本质特征,包括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活状态,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等,要从镜头里拍摄出真实的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是必须以人为本位的,拍摄者需要去了解、关怀和尊重拍摄对象,拍摄者的目的就是记录真实的人文风情。因此要更好地实现人文摄影的真实感和较完整的表现地区人文特性,就要求拍摄者去思考,去多方学习、观察、分析、熟悉我们所拍摄的人文题材,掌握好物质类和社会关系形态类的人文民俗要素,尽量做到在不干扰、不破坏并且保护好被拍摄对象的最原始的一面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够把人文风情特性最真实的一面给表现出来,而且又保留了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关系的内在联系。拍摄者不要以为仅凭单次进入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不了解的确特有的人文风情的情况下,随便举起相机随心所欲地拍摄,就可以把的美尽收于镜头中,那往往只是片面和肤浅的认知,必须要深入到藏族群众生活中去体验和感知,才能真正体会到人文风情的壮美,才能创作出的真实而又独一无二人文摄影作品。
参考文献:
[1]余素芬.人文纪实摄影宝典.电脑报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0:P136-141;
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篇9
关键词: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
一、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独特的内在内涵
自元朝以来600多年间,蒙古族一直以总体散居与局部聚居的格局在我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生息繁衍,其中自称成吉思汗后裔的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百年来,在对西南环境的适应过程中,这部分蒙古族人原来的游牧文化早已发生了变化,然而,它们又以其独特的内在内涵传承着家族的历史和作为蒙古人的执著信念,形成了自己独特不群的民俗风情文化。一方面,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与我国北方典型的蒙古族大不相同。他们不住蒙古包,没有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祭敖包,也不举行以蒙古男儿三艺――射箭、博克、赛马为重要内容的那达慕群众性集会,即使在饮食、服饰、劳动习俗等方面也与自己的北方祖先天差地远。相反,他们通用汉语汉文,其生活、文化、婚姻、丧葬习俗等也基本与当地汉族相同。另一方面,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这种与典型蒙古族相异而与当地主体民族大致相同的概貌并没有隔断他们与自己先祖的联系。数百年来,他们通过姓名风俗、节日风俗等极为强烈地凸显了自己的家族寻根意识和族群认同关怀,其具体表现主要有三:一是他们都以“余”为姓。大方县余姓蒙古族一直流传一个在姓氏渊源上为了藏匿原来真姓,改“铁”为余姓的传说,关于这一改变的详细情况在他们保存下来的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撰修的《余氏族谱》谱序中有清晰的记载:我余氏祖姓奇渥温,胡人也。入华夏而起朔漠,初号蒙古,铁木真出焉。……不料红巾扰乱天下,又被奸臣诽谤,元顺帝听信奸臣之言,有诛吾九族之意,统家窃负而逃,来至四川,改铁为余,余字万代不改,一行来至泸州凤锦桥,人多影大,难以一路,乃联诗盟誓遗嘱作证,四散各处。诗曰:本是元朝宰相家,红巾构祸人西涯;泸阳岸上分携手,风锦桥边插柳桠;否泰是天皆是命,悲伤思我又思他;余字源无三两姓,一家分作万千家;十人誓愿归何处,如梦云游浪卷沙;后来贫富须相认,千朵桃花共树发。自此以后,几经辗转,余氏蒙古族先人落籍贵州大方县,虽然自己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因环境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以“余”字作为自己的姓却“万代不改”。二是传统节日里没有中秋节。在我国民间,中秋节与反“”有关。相传元末红巾***起义时,在中秋节八月十五日这一天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而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的先人遁入“西涯”最后落籍大方县的一个重要原因恰好是由于“红巾构祸”,因此,***前虽然大方县内其他各民族均过八月十五中秋节,但是唯独余姓蒙古族不过。三是过年时供菩萨。大方县余姓蒙古族人都会在过年时供菩萨。据余氏族谱记载其先祖“统家窃负而逃”时共有“九子十进士”,其盟誓联诗也有“十人誓愿归何处”之说,这种与“十”有关的传承很突出地体现在他们供菩萨的活动中。目前,在大方县大多数余氏族人供菩萨的做法是从年三十这一天一直到正月初三都在菩萨面前烧大香,香粗如现在的卷烟大小,固定都是十根,同时用水果糖、鱼、鸡、猪肉等作为供品上供给菩萨。也有人会找一个合适的瓶子,在瓶子里装进米饭,插上十根筷子在上边去供菩萨。
二、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独特的外在功能
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也造就了其独特的社会功能。首先,这种民俗风情文化凸现出了极为强烈的教育功能。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与贵州其他世居少数民族相比主要不在娱乐方面发挥影响,而是一直张扬它的教育功能。他们不过中秋节等一方面以隐晦曲折的方式向外人表达了自己作为蒙古人的执着,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世世代代在教育警示后辈勿忘自己的祖先与蒙古人的民族身份。其别是关于自己姓氏的由来,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对自己的子女和后人,自小就向他们宣讲“铁”改“余”姓的具体缘由和经过,同时将《余氏族谱》中盟誓联诗的诗词教他们背诵以期世代牢记。为此,现在余氏家族中即使不识字者均可背诵出其铁氏先祖兄弟十人因元末红巾***起义等原因避逃前的盟誓诗。其次,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生成了最为强劲的维系功能。余氏蒙古族定居大方县数百年来在对西南环境的适应过程中,他们的经济生活早已改变为以山区农业为主,原来表征自己民族特征逐草而居的游牧文化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在其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作用下,他们既没有忘记自己是蒙古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也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余氏族谱中就记载其先祖子福弟兄在“明主践柞金陵,文物衣冠一变”时“三人不变元服,建学宫于父墓之旁”,“以清廉劝学官吏,以孝弟勉后学,以勤俭教农工,不著明时衣冠”。2002年出版的《贵州省志・民族志》也介绍了1983年1月29日,大方县余其鸳、余洪涛、余尚谦、余尚书、余尚友联合签名正式提出申请返本归源,恢复蒙古族族籍,并特别说明余姓恢复蒙古族族籍主要根据是余姓家藏族谱和该姓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最后,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产生了极为深沉的规范功能。长期以来,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在受到当地主体民族民俗风情文化侵蚀的同时又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文化遗存,其形成的民俗风情文化“混合体”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从吃穿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际到精神信仰,一直都在无形之中支配着余姓家族的所有行为,使他们时时事事都在不自觉地遵从着自己独特民俗的指令。例如***前余姓蒙古族结婚迎娶时新郎新娘或均穿长袍,扎一丈二尺长的腰带;也有地方新娘穿大襟半长袍,领口扣子大都分二或三款。婚礼进行过程中新郎新娘要用盘子盛酒盅,给长辈、客人敬酒二杯,一般是新娘端盘,新郎倒酒。由此可知,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在婚姻、敬酒、服饰等方面仍保留有一些蒙古族的习俗痕迹。 长期以来,他们就是以这种“混合体”型的民俗风情文化规约着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同时表征着自己的族群认同信仰。
三、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嬗变的原因及其启示
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民俗风情文化的嬗变主要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从自身原因来看,余姓蒙古族的先祖在元代成为统治阶级后在民族***策上实行四等人制,这种残酷的民族歧视***策使当时蒙古人和其他民族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史载元末时“苍头杀主一类的事件时有发生”。[1](P.372)因此,随着蒙古族贵族在以红巾***为主力的元末农民大起义中丧失统治地位后,淹留在南方各地的蒙古族担心曾经的被统治者“尽铲主家以自便”[1](P.372)而不敢公开自己的民族身份,因而改名换姓隐居起来。这在大方县余氏族谱中就曾有提及,如盟誓联诗“红巾构祸人西涯”说的就有这个意思。从外部原因看,在旧社会,封建地主、官僚资本家等蔑视、压迫少数民族。大方县余姓蒙古族居民就曾提到***前虽然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不是汉族人,但到了外面不能公开说自己不是汉族人,如果说了,那会连书都读不到。毋庸置疑,这种生活状况也影响到了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的民俗风情文化,使之出现了嬗变。
借古鉴今,当今时代贵州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要被进一步推向前进第一在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追求文化和谐。一方面,诸如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我国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需要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民俗风情文化等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以辩证的方式在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和我国其他民族文化特别是汉民族文化之间扩展张力,促使二者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和谐。第二在实践上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十报告中,同志特别指出:“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3](P.1)由此可见,只要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正确贯彻落实***的民族***策”,[3](P.29)“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3](P.30)包括大方县余姓蒙古族独特的民俗风情文化在内的我国各民族文化就充满希冀和一定有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 版社,1991.
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篇10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策略。
民俗文化是一种人文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文化,这是长期以来不断的消化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不断的被过滤、筛选和沉淀,从而凝聚在民众的心理机构中的深层文化。
民俗文化在现代的旅游资源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一、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二、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价值。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该民族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我国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民俗文化变迁总的现状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1.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越来越冷淡。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继无人。
2.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二是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三是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四是粗俗文化遗毒未尽,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1.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就是运用调查取证等方法,有步骤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各个景点或其组成部分进行考察,以掌握大量有利于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民俗文化的发展动态。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对民俗进行合理、综合的开发,赋予民俗旅游产品更深的内涵以提高其品位。
2.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
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都属于以静态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使游客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和熏陶,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3.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
要使民俗文化不受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淡化,可以从旅游地居民、旅游者两方着手采取保护措施:教育并引导旅游地居民自觉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首先,***府或有关部门要对一些逐渐失传的传统、风俗、习惯、庆典、节日、宗教仪式等,进行挖掘和再现,使民俗文化得到完整的保护和流传下来,并以此作为旅游教育资料用。其次,***府或有关部门要与旅游地居民多沟通,让他们知道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不是去盲目接受外来文化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最后,***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使用行***或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扶持某些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府可以为旅游地各种岁时节庆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甚至可以参与组织协调,创造节日气氛,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得到巩固和加强。教育并引导旅游者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4.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情区和其他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利用现开辟的民俗旅游线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间蜡染、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旅游和文物古迹游中,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5.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
6.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
民俗旅游开发要保证具有魅力的民族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的现象。因此,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举棋之关键。高品位开发指旅游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正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示出来,开发建设民俗旅游资源,就应当对当地民俗资源充分地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开发方向,确定文化定位,尽最大可能挖掘出当地民俗资源的潜力。
综上言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蕴涵丰富的旅游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实现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实现其旅游价值,也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文化及经济效益。积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将成为民俗旅游业今后发展的又一新出路。
参考文献:
[1]黄平文。《文化视野下的毛南族族群认同》。西民族研究,2009(97)。
[2]中国民族报。《民族地区文化亮点:探索转承保护新路》,2009,12(896)。
[3]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29)。
[4]中国民族报。《长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转承模式启示》,2009,12(893)。
[5]高俊成。《民俗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民族风俗的作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