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课堂笔记10篇

梅花魂课堂笔记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语文;语文预习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预习是建设高效课堂的基点和起点,也是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忽视了教学预习,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实施教学预习,导致学生语文预习流于形式,或者更多的是简单抄写作业应付。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预习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学生的有效预习,能够为语文教学奠定良好基础,笔者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聚焦高段学生预习策略,让高段学生能够自主、有效预习语文课文,构建精彩语文课堂。

一、总揽单元,高屋建瓴

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预习时,学生需要先总揽单元目标,形成单元课文整体知识系统,明确语文单元课文要点,从单元整体高度把握预习,减少预习弯路,从单元课文整体特征入手,选准角度思考单元课文,对单元课文进行对比总结。在把握单元课文整体特征时,要辨别单元课文体裁,立足单元课文特征和要素,以便在预习时对症下药。如,应用文预习要把握课文的基本格式和写法;记叙文预习要把握事件发生、事件发展、事件结局;说明文预习要把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对象;议论文预习要把握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如,在预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首先要知道本单元有《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梅花魂》《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是选编诗词及散文,单元整体表达了游子们在外思乡怀乡的情感。

二、了解背景,体悟情感

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预习时,学生可以先从课文题目入手,题眼即文眼,通过分析不同题目,提炼出题目中的暗示信息,抓住作者写作课文的目的,作为语文预习情感体悟线索。同时,学生还需要对课文作者进行了解和熟悉,深入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辅以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理清课文作品风格,把握课文作品背景,深入思考,感悟课文作品思想情感。在小学语文高段预习中,学生通过查阅和整理作者相关资料,分析作品时代背景时,还有利于拓展学生语文课外知识。

如,《泊船瓜洲》写出了在瓜洲随船停留时,诗人遥望家乡,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家乡的惆怅之情;《秋思》表达了诗人在洛阳给家人写信时,感叹信短情长、无法尽诉的无奈之情;《长相思》表达南方将士在北方戍边打仗,在风雪里夜不能寐,辗转反侧,思念家乡之情;《梅花魂》表达出老人在异国他乡,以梅花为寄托,表达对国家和家乡的思念和眷恋;《桂花雨》写出了作者对摇花乐的深深回忆和怀念;《小桥流水人家》表达了作者印象中故乡的美好生活。

三、分析提示,找准方向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前都有学习目标和课前准备,这些可以看做是课文预习的自读提示,即预习提示,成为学生预习课文之钥匙。学生在预习时,可以整合这些信息,整体把握课文作品中心思想、写作背景,反映课文作品的结构安排和语言风格,让学生在预习提示下,了解课文作品,找准预习方向,带着信息预习,有的放矢,提高预习效率。

如,《古诗词三首》了解王安石、张籍、纳兰性德的生平,识记诗词中的生字,体会诗词借物抒情的写法,感受诗人思乡之情;《梅花魂》把握课文前后照应和首尾连贯特点,带着感彩朗读课文,找出梅花主线,体会老人眷恋祖国情感;《桂花雨》结合前面所学两篇回忆类课文,立足学生实际家庭情况,听长辈讲述家乡故事,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体会作者思乡情怀;《小桥流水人家》预习学习生字词,感受江南美景,学习作者课文描写方法,感悟作者爱乡之情。

四、研读课文,顺藤摸瓜

小学语文高段教学预习的最后一步就是研读课文,顺藤摸瓜。学生认真研读课文,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以质疑学习态度,带着问题去预习,去思考,把握课文预习的度。同时,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还要学会顺藤摸瓜,预习中思考课后练习,在预习中“心中有数”,带着质疑和问题上新课,听教师的课堂教学,寻找问题答案,绽放课堂教学异彩。

如,《泊船瓜洲》阅读预习中,结合古诗注释,思考诗句的含义,划出自己欣赏的诗句,感受诗词中的情感;《秋思》《长相思》通过预习阅读,借助字典和诗中的注释,读懂诗词中的词,思考诗词中的情感,选出诗词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梅花魂》在研读的时候,要重点阅读课文的第二段和第十三段,关注课文中“训斥、玷污、郑重、眷恋、颇负盛名”等新词,围绕梅花描写的事件,结合课文三部分段意,想起外祖父,回忆外祖父的“梅花事情”,想到外祖父的爱国之心,理解梅花的品格,知道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为什么送梅花***和梅花手绢给我,梅花魂的内涵,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桂花雨》阅读预习中,重点阅读第二段到第六段内容,理解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快乐,并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重点细读桂花的“浸”,理解摇花的乐趣,画出课文中摇桂花句子,理解“摇花大事”,想象摇花情境,想象摇花是“好香的雨”,读出课文感情,实现课文迁移,感悟课文情感和能力;《小桥流水人家》在初读预习课文时,从小溪、小桥、人家三处景致把握课文对故乡的描写,思考作者描写家乡景致的写法,透视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在预习中批画和标注有感受的地方,在课文最后一段中,要把握深深、一辈子、印象等字词,读出作者心中故乡的位置,感悟作者对故乡的眷恋。

总之,小学语文高段教学预习教师应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差异,引领学生预习,让学生真正爱上预习,而非简单应付,通过高质量预习,让课堂教学“有文可作”。笔者认为小学语文高段教学预习中,学生应从总揽单元,高屋建瓴、了解背景,体悟情感、分析提示,找准方向、研读课文,顺藤摸瓜四大策略入手,从课文学习基础开始,学会课文学习“砌砖”工作,在课文预习中不断探究,实现最优预习课文作品,为精彩课文教学奠定基础。

梅花魂课堂笔记篇2

关键词:语文课堂 电子白板

中***分类号:H31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自如地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是实现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粉笔+黑板"的功能,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操作性,能大大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地运用电子白板呢?我在教学《梅花魂》时做了一些尝试。

一、聚焦细节,创设词语学习平台

(一)利用电子白板,细化字词学习过程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电子白板:批注、聚光灯、橡皮擦功能

在进行词语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再让学生自由汇报。随着学生的回答,即时用批注功能标注出"郑重"、"漂泊"等词语,启发学生:字词有冷暖,你能体会出什么呢?引导学生随文悟词,感受外祖父身在异乡,思念祖国的情怀。之后,再用聚光灯功能将重点词语聚焦,加深印象,顺势让学生再读这些字词,深层感悟其含义。交互式电子白板让学生经历了感知词语、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的层层深入的过程,使学生的词语学习更加扎实。

在教学"低头折节"这个词语时,由于"折"是多音字,一位同学把它读成了"shé",我随即用批注功能将拼音写在字的上方,由此发问:"这位同学读得对吗?"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得出正确读音,再用橡皮擦功能擦掉"shé",写上正确的读音"zhé"。电子白板黑板式的即时演绎效果,让学生牢牢记住了"折"的读音,这是ppt中无法实现的。

(二)利用电子白板,优化词语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品味词语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电子白板:拉幕、拖曳、聚光灯功能

我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文字拉幕功能出示以下内容:

句1:(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句2:书房里那一副墨梅画,他很爱惜。

教师点击幕布,用专用笔拖动,以上两个句子就展示出来了。再用拖曳功能将句子1中加括号的词语拖在一旁,即变成了句子2,最后用聚光灯功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唯独"、"分外"所表达的含义,并各抒己见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这样的设计,突出了重点词语。学生会去认真品悟和感受词语所表达的意思。课堂也因词语的细化,而显得更有效。

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参与兴趣

(一)利用电子白板,牵引学生入情入境

教学内容:陶冶情感,感悟"梅花魂"

电子白板:视频、音乐功能

情感与语文相伴相生。交互式电子白板无疑为创设情景,陶冶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在本课中,我利用电子白板的视频功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梅花的品格,感悟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当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后,我适时播放视频:画面上,一朵朵梅花在严寒中竞相开放,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观看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验证梅花的清高、不屈的品格,配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接着我再出示文字(文字的背景部分是一幅梅花怒放的情景,文字部分是描写品格的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结课时,我再次利用电子白板的音乐功能播放"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师生一起跟着唱,在歌声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利用电子白板,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内容:质疑探索,挖掘内涵

电子白板:手写笔、拖曳、回放功能

电子白板可以把重点段落作为资源事先储存在白板中,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随时调用,还可以随着学生对词句的理解用不同颜色勾画出来,而这一过程可以保存下来。如果学生之间理解上有异议,可以回放思考过程,便于学生深度思考,主动参与学习。

利用电子白板上述优点,我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探索、挖掘文章内涵。在学习外祖父三次落泪时,我在电子白板上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课文中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送别时,外祖父(泪眼蒙胧);外祖父三次落泪,表明了他(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其中,第三个空格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质疑,答案五花八门,有些同学说:"递给我一块绣着血色的梅花的手绢。"有些同学说:"泪眼朦胧。"......我先把答案分别作为资源存储在白板中,再让学生再次深入领会题目的用意,并在电子白板上记录学生的质疑和思考过程。通过质疑与回放,学生明白了外祖父三次落泪的原因,充分想象并表达了外祖父落泪的感人场景。当我把同学正确答案拖曳进括号里时,我分明看到了一些同学一脸的自豪。这时,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我看到有些同学眼里闪动着点点泪花。

三、一目了然,实现生字写、评互动

教学内容:生字书写

电子白板:放大、回放、投影功能

传统的书写教学,老师范写一遍就让学生写,没有回放过程,也没有及时有效地反馈。利用电子白板,可以方便地实现教师演示、学生临写、生生比较、再临再写的互动过程。本课中,我利用放大功能将生字放大以便学生观察字形。由于"幽"字比较难写,学生容易把笔顺写错,于是我调出田字格,选好笔的粗细,在电子白板上进行范写,同时让学生跟着书空,再利用回放功能让学生看清笔画顺序和间架结构,效果颇佳。学生写好后,选择不同的学生,将他们的字放在一起,投影在白板的大屏幕上,结构、笔画、优劣都一目了然了。这样的写字互动环节突破了写字教学的难点,有利于即时评价、反馈与调整。既节省了时间,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一举两得。

四、拓展内容,延伸学生学习空间

教学内容:学习拓展

电子白板:电子书功能

电子白板教学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延伸教学时空,把文本、***形、***表、语言、音乐、***像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能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的资源。

在这节课的最后部分,我将电子白板与网络资源形成统一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学习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学生在学习中积累了语言,开阔了视野。阅读电子书后,我又让学生课后去搜集更多的关于思乡的诗词,让学生的思考与积累不会因下课而终止,从而延伸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五、"电子白板使用"再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电子白板的使用为小学语文课堂增加了许多快捷方便的手段,不仅提高了课件的视觉效果,激发了学生兴趣,而且可以设计出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的积极主动地参与。但运用时也要注意"量"的问题,运用太多了,学生会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而对该掌握的知识没时间细细咀嚼、品味。

基于以上思考,我认为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领悟文本,明确在教学中要传递多少信息,要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再合理适时地使用电子白板。若能做到这些,那么电子白板定能为小学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 仇伟红 小小白板大手笔 精彩演绎趣味多[J] 浙江教育技术,2011.4

梅花魂课堂笔记篇3

岁暮天寒冰雪里,一枝冷艳舞翩翩。

据于先生回忆,这是30年代他在上海学画时的诗作,因题于40年代的《白梅手卷》中便与画一起流传了下来。这虽仅是一诗一画,却已成为研究于先生早年画梅几乎惟一的资料。画以淡墨为宗,与诗中所抒写“岁暮”、“冷艳”、“静缘”之意同趣。由此可说,中国传统的“四君子”画及其以花卉竹木喻文人节操品性的美学曾深深地影响过他,同时那“移来三百梅花树”的豪言也足见他与梅之特殊情缘,他也确曾得寒假之便多次在江南访梅,在与梅花亲接之中体味到梅我两忘的精神境界—“说实在的,在30年代,我已爱上了梅花,好象与梅花之间有了一种共同的语言,以至每次探梅总是留连忘返,依依不舍。此时才一开始体会到陆放翁‘二十里中香不断’、‘曾为梅花醉似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等诗句的真谛。”由此可见于先生的梅缘已有60年之久,其早年画梅基本上是传统文人画家以梅喻人的思路。

进入50年代,在全国普遍发动的新国画运动中,继世纪初的美术***,文人画再度成为批判的对象,“四君子”们自然也在劫难逃,尽管梅花还在那山野里自在地开着,但却很少有人画的机会。壮年时代的于先生倒还颇有胆量,60年代初曾公开地展示过墨竹,单独的梅花我没有见过,只记得有一张《双清》,一枝墨竹一枝梅,相互呼应着舒展着自己的身姿,观众喜欢,先生自己也极宝爱。彼时梅花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因了《卜算子·咏梅》词的发表而获得了特殊的机遇,这首词作于1961年12月,最早发表于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诗词》。词曰: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该词系作者“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忍,以梅花傲然于风雪之中的精神和俏不争春的品格,与陆游笔下孤寂清高的文人情怀判若霄址二遂成为当年***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出典范,也为梅花这一画材由旧文人画向新国画转换提供了从情思上推陈出新的参照。于先生也再度倾心于梅花,借此打开了不能画梅的,1965年创作的《山花烂漫》、《俏不争春》、《漫天飞雪》等数幅梅花无不缘自词意。“”期间,先生被迫辍笔,直到1973年方恢复作画,当然也只能画红梅。其实,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境是更接近陆游词意:“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很少有人能抗拒失误的历史,于先生和他的同代人处在对的无限崇拜和因发动“”而受难的矛盾之中,画梅也只能按照一种思维。但《咏梅》词确曾***了梅花,也指点了画梅的方向,一直到1977年8月,于先生在诗中还透露出这种意思,诗中说:“梅兰竹菊四名家,最爱东风第一花。铁骨铮铮饶画意,《咏梅》指点看天葩。”诗中所言《咏梅》即那首著名的词章。

“”被粉碎之后,中国进人了新时期,于先生由社会的***而获得了人的***和思想的***,并由此进人了艺术创作的盛期。他虽然获得了为百花写照传神的自由,但“”中只能画梅的经历却变为索性将梅画到极致的愿望而坚持下来,又由此成为新时期一位真正的梅痴,并将中国画画梅的历史推向了新里程—他实现了由古代文人自喻人生理想与品格到现代文人将梅魂、人魂与画魂、国魂融为一体的观念的转化,也是在美学上由清雅之美向阳刚之美的转换,在结构上则呈现出由折枝向巨树型的演化。这其中不无《卜算子·咏梅》词意的影响与推动,但于先生却经过了自己的消化与体验—他在数度探梅中与梅结为知己并进人物我两忘情状;他在历史遗产的研究中吸收了古人画梅的历史经验,并找到了突破古人、寻找自我、走向现代以及将传统与现代连接起来的契合点;他经过艰苦实践创立了自己的一系列笔法、墨法、章法和设色技巧。丰富了古今画梅的技巧,取得了“新枝老干任横斜”的自由,并以其画梅声著于当今画坛,辉耀于丹青历史。就让我们以以上儿点为路径,走进于先生的梅花世界。

于先生梅花画得好,首在与梅有缘。自谓“相思未了有奇缘”。如前所述,他30年代就曾多次在江南访梅,其后由于社会的原因使他与梅花的情缘阻隔了40多年,1977年起始得再度探梅,并且在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十数年间,多次到南方如余杭超山、姑苏邓尉、杭州灵峰、无锡梅园等梅乡访梅,可谓与梅结下不解之缘。古今以来,画梅者甚众,但像于先生这样深人梅花世界者却甚少。尤其是古人将画梅的技巧程式化之后,文人画家们大多是由画谱启蒙而疏忽了外师造化,那心源也便不再那么真切。于先生不然,梅花不仅仅是他研究与描绘的客体,而是将之化人了主体。他是把梅花视为亲人、友人、情人、哲人、诗人乃至导师,而且在与梅花的交往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精神往来的境界,那么,他对梅花的表达亦即是自我的表现。他在《超山邓尉探梅述怀(古风)》一诗的小序中写道:

……余七至邓尉,四临超山,与梅相处,如对

诗翁,如遇哲人,如逢契友,低回把晤间,心神交

流,亲情倾注,难以言喻。十数年来,徜徉乎梅林

之中寻诗觅画。株株老梅,灵犀相通,依稀高士良

师,仿佛心传身教,开我诗思画意,导我新径独

辟。

以上短短数语,可见于先生与梅“心神交流,亲情倾注”的关系,正如其诗句“我念梅花梅念我”以及“我爱梅花梅爱我,新枝老干任横斜”所言,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指涉主客观关系时在于先生与梅花的交往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与梅妻鹤子的典故,与“一树梅花一放翁”的比喻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一脉相传。于先生还在这篇小序中记述了见老梅碟掠惨状,遂“为古梅一哭!为后人一哭”的情感爆发,继诉道:“然文人之悲,夫复何如!今而后惟有以褚墨为息壤,为之留影,为之传神”,此关爱老梅之心正是画梅之动机、画梅之冲动的内在底蕴。此外,于此小序并可见先生“徜徉于梅林之中寻诗觅画”的创作情状,也就是说,他的诗画构思是直接来源于梅林之中,而不是纯粹纸面上的推敲和主观的思维,在这个意义上,梅花又是画家“开我诗思画意”的老师,还是“导我新径独辟”的启迪者。或者说,于先生画梅的创新得益于在梅林中的直接体验,如其不拘折枝多以梅树人画即自写生中来,其巨幅大嶂老梅树皆有速写为本,其造境、造势,乃至笔墨色彩之发挥无不是源自大自然且善于迁想妙得的结果。重视直接经验而决不限于机械唯物主义的复写,重视天人精神感应而不陷于主观遐想,此正是于先生梅缘所悟,并因有所悟而益发思梅念梅,时有“梦里观梅影不离,魂驰墨舞绕神思”,“思君长夜难淇睡,偶人甘眠即梦君”的境界,可谓梅缘至深,80年代更治“梅痴”一印以自况,90岁时犹自带病扶杖为老梅写照不己,仿佛不断重复地说:我即梅花梅即我。

于先生是位学者型的艺术家,将画梅当一门学问来作,是先生的学风,也是他画梅取得突破的学术基础。1989年5月,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论画梅》,全书分五章:第一章为“画梅在中国绘画史中的发展概况”;第二章为“学习传统,立足创新”;第三章为“几个问题的讨论”,其中有关于梅花的精神气质,关于意境、笔墨、构***等课题;第四章为“画梅技法”;第五章为“***例类析”。此外,还有三个附录:一是:“作者画梅题诗与题跋选录”;二是“历代梅花作品选”;三是“历代画梅名家传略”。览此纲目即知此书非一般技法书,而是史论兼具又有实践经验的论著,并兼学者与画家一身者莫能为。如果说于先生数度访梅、探梅之举可见他是一位不见真梅不画梅的现实主义者,那么《论画梅》的编著则证实了他不把历史传统摸清不下笔的历史主义态度。或者说梅缘促动他走进为梅写照、著史的治学领域,而对画梅历史与经验的梳理总结则进一步深化了他的梅缘。

《论画梅》的价值不仅在于第一次理清了自唐代至清代画梅的历史,将历代画梅专著一一作了介绍,更重要的是由此明确了传统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于先生认为:“中国绘画的全部历史,就是在一代代不断的变革中创新形成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住正是根据这一规律,他主张以“立足创新”的态度去“学习传统”,“我们的创新也必须融化在民族传统的巨流里,推陈出新,以反映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新的思想感情和新的审美观念”。笔者近年主张以创造为主导构成继承与革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及对时代的重视,实与先生创新意识的影响有关。于先生不仅重视传统笔墨技巧的拓展,还更重视传统精神的发扬,如他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主客观关系的名言视之为“民族绘画创作的金科玉律”,他一贯重视人品修养和文思,认为画家人品与梅品相距甚远,不可能表达梅的精神气质。于先生独钟情于梅,即是其精神品格与梅相近的缘故,因崇尚其精神品格而凝神于梅,又因画梅进一步陶养自己的精神,这正是中国画家与表现对象主客观统一的哲学,也是中国画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依据,是中国人的一种活法,一种体验,一种精神的生活方式。于先生的梅缘证实了“四君子”不仅可以切人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而且在现代精神、人文层面上显示出其不朽的生命活力。

正因为于先生重视精神性的表现,如何理解梅花的精神气质成为他研究的重点,成为他创作中立意的出发点。他根据前人的经验和个人的体会,提出了梅花的精神气质是骨气、生气、清气的“三气”说。他认为,骨气缘于梅干之铁骨铮铮,更在于冒雪冲寒、萌花报春的精神,为此他往往以燥笔干墨塑老干如铸铁、如顽石的质感,如苍龙盘屈的折转之力,尤喜画雪梅以现其铁骨冰魂的气质。他认为生气在于抽条、气条(即梅鞭)之势,亦在于冰雪之中犹自吐蕊的勃勃生机,为此他注意强化抽条屈而上仰的生命活力,或在主干上生出同向的梅鞭,或着意营造“雪欺花更红”之境界。他认为,清气是梅的素质,古人所谓“梅得其清”、“简淡冲雅”是进一步将梅人格化的表示,为此他尤喜画白梅、雪梅,或以青色、淡褚色渲染,益增清雅高洁之质。当然骨气、生气、清气难于截然分开,往往互相映衬,相辅相成,共同呈现出既富生命活力又具清雅素质的品性。于先生认为这骨气、生气、清气正体现着时代精神,也体现着人格追求,他的每一度画梅都“以我心取事物之内质”,既是他将梅魂与人魂、国魂熔铸的过程,也是他的座右铭“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的精神境界、人文境界的深人。

于先生画梅除着力研究梅花的精神气质之外,还注意于意境的创造。他认为:“意境的创造是主客观各方面因素熔铸的产物。”因此,他往往在梅林、梅海中深人生活,体察炼意,更象古人踏雪寻梅那样,在特殊境界中寻诗觅句,创造意境。他继承了中国艺术讲究文思、注意修养的传统,更在主客观关系中强调主观修养的主导地位,强调时代精神的主导作用,故同一客观生活、同一梅花在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笔下有精神倾向的差异和意境深浅的不同。他理解金农何以创造“云阶月地”、“消受冷香”的意境气何以画梅题“寄人篱下”四字,也理解李方膺题墨梅诗“冰花雪蕊家常饭,满肚春风总不饥”所隐含的高雅与清苦他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联系中认识了文人画梅孤傲、清寂意境的时代性,又反观自我与时代的关系,因真诚地热爱这个时代,理解这个时代,而创造与现时代中国相谐与人文精神相谐的奋发向上、坚忍顽强的精神境界,并因意境之新谱写了画梅史的新篇章。

艺术观念、艺术思想的革新无疑是重要的,因其涉及艺术的精神指向。但只有观念的转变又是不够的,还赖于艺术语言、艺术技巧的革新,赖于自家艺术语言的完整性和完美程序。就中国画而言,又集中表现于笔墨问题。唐张彦远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后世画家将笔、墨并列看作艺术之归宿,挥南田认为“气韵藏于笔墨,笔墨都成气韵”。于先生继承发扬的正是这种内美与外美、精神与笔墨的统一观。他认为:笔墨的运用“既是画家的基本功,又是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直接与画家的人品、胸次、个人特征、文化修养、丰富的生活等密切有关”‘他还主张笔墨技巧的运用要服从意境。这些主张体现了笔墨与意境的统一,也体现了笔墨与人的统一,在画梅中则体现了笔墨与梅魂、人魂的统一。看于先生画梅之作,笔墨存灵般地与客体、与主体,与气韵、意境、精神化为了一个整体。老干新枝凝厚如铁,刚柔相济奔蛇走,或枯笔勾皱复点淡淡湿墨,有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韵,既是形式美,亦是内在美,既是笔墨的丰富变化,亦是梅之骨气、生气、清气的生动体现,更是老画翁精神品格的迹化

当你从若干画梅作品中一眼即可辨出于先生的作品时,这种艺术的独特性除了内美、意境、章法、造型等因素,其中诉诸视觉的重要因素乃笔墨的独特性,这种笔墨的独特性缘于与内在精神的独创意识一致的笔墨创造意识。比如说,为了强化梅花的精神含量,他经常以整株梅树人画,为此必须突破简笔折枝惯用的笔法,七八十年代始将山石破擦之笔法用之于老干,至80年代后期形成了浓淡、千湿、焦清、虚实自如的横笔皱擦法为特征的独特技巧,至90年代又创造了纯用焦墨枯笔顺势勾皱复略点淡墨这一更为老到、更为纯化、更为独特的样式。80年代为现雪意枝干阳面以枯细虚笔为之,阴面则大面积皱擦渲染,至90年代则以枯笔飞白的意象效果为之而更趋神妙,2001年又有新样古人绢本的白梅或雪梅一般以淡墨渲染背景,于先生则喜用花青横染云天,或用淡青绿点基相衬,似有一阵清气扑面而来。类似语言创新之处不胜枚举,但总是为了实现骨气、生气与清气的统一,为了实现国魂、画魂、人魂的统一。

在探索画梅的过程中,于先生与梅花的情缘益深,颜其居曰:“劲松寒梅之居”,实与梅情笃更甚。晚年诗兴大发,1996年由荣宝斋出版诗草,集诗300余首,其中咏梅诗几占半数之多,与画中梅花比例相仿。所以,晚年的于先生不独以画梅著世,而又是一位咏梅的诗翁。其咏梅诗思几乎与其访梅、画梅同步,即自1977年以后的连续几年,七次去江南探梅,感其铁骨凛概、寒香冰魂、傲然伟姿,“油然而生敬意和诗思”,这是讲大自然、造化触动了诗情;另外,他认为诗比画自由,表达主体情感的需要自然地驱遣他拿起了诗笔,自谓“绘画作品在画面上受时空的制约很大,难以倾其所思,而诗则恰恰可以补此不足,所以作诗的兴趣便盎然不能自已了吃。再者,他自青年时代,受到黄宾虹、潘天寿等前辈的濡染熏陶,虽毕业于新兴艺术院校,但艺术上却步履文人画的道路,自称“我的绘画道路是沿着诗、书、画、印相融的艺术道路走的,相互借鉴,相互融会,互为因果补充”就诗与画而言,他认为:

……我的诗常常是绘画内容的补充,它可以

为“画龙点睛”开光,也可以开创作之思路在这

方面我从寻益到受益,从立意到创意,丰富心灵,

迁想妙得,从突破前贤思路到突破自己思路,诗对

我恩惠特多。

由此看来,咏梅诗已成为启动他画梅不断深化文思、不断创新突破的金钥匙,也是他画梅从构思到完成不可缺少的因素,梅缘—诗思—画意已构成他精神生活的灵魂。今录其有关赏梅、爱梅、画梅之诗词三首,略可见其梅缘之一斑。

姑苏看梅

姑苏路上人如织,四海争看岭上枝。

我念梅花梅念我,神驰忧惚尔扶持

吊超山宋梅

怀抱一腔虚心,第四次访超山浮香阁前“宋梅”及青莲寺前古梅等,孰料均了无踪迹,萧萧离去,难言其伤感,因赋句。

订约两年期四晤,暮云春树念超山

何人劫我心中友,逼我吞声忍泪还

锦堂春慢·医榻梦梅

飞雪频频,寒柯挺素,冰魂玉洁天然。把笔凝

思,为教晚景鸣弦。病里不知春去,榻上寻觅云

烟.)奈万山过后,月浸余香,任谱新篇.

敬君名传千古,遍天涯海角,老少诚虔梦里

南枝召唤,格外流连。与蕊微微亲吻,谈不语,含

带心泉(。莫道人生易老,韵里坤乾

梅花魂课堂笔记篇4

关键词:中职课堂 语文教学 方法 探究

中***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272-01

我们的学生,来源复杂,性格各异,学习成绩差,缺少理想,逆反心理重,针对对这些情况,我们老师应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教育他们。下面谈淡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1 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这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老师,课堂上必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时刻处在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则学生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较好的表现。

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笔者每次进班上课,总是面带笑容。不管进班前有什么不愉快发生,我都会及时调整好,不把自己的坏情绪传染给学生,让学生心理产生不应该有的压力。因为学生是无辜的。进班后,笔者总是用一些充满热情的语言夸一夸学生。称呼男生为帅哥,称呼女生为美女。让他们听了这些赞美的话心情舒畅,思想也就放松了。因为人人都喜欢被别人赞美。讲课前,笔者还要表扬班级,如黑板干净,讲桌整洁,班级纪律好,学生学习认真,讲究卫生等等,给学生戴一些高帽,让他们高兴高兴,同时也给他们一些无形的约束,让他们在老师讲课时不好意思再犯错。有时也给学生讲一些笑话,新闻,故事等,或者让学生讲。总之,运用这些方法,o学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2 建立课堂师生平等的对话关系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对话的过程。师生的对话不是简单的师生问答,而是师生精神的对话,是师生心灵的碰撞,是师生灵魂的融合。对话应该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民主、平等就不可能有心与心的真诚对活。

建立师生平等对话。首先是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来爱。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e人的孩子是神。”我们老师虽然不是神,是人,但也会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年轻教师可视学生为兄弟姐妹)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我们,对我们是极大的信任,并抱有很大的希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爱学生。我们只有用这样的大爱,才会有可能与学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糸。没有爱就不会有平等。其次是尊重学生。学生是一个鲜活的人,有思想,有行为,有灵魂,有人格。他们处在青春期,思想活跃,敢做敢当;自主意识强,要求***平等,已不是过去任人摆布的小孩了。他们不想成为别人手中的提线木偶。作为老师,要放弃过去所讲的师道尊严,从高高讲坛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真诚沟通,平等对话。没有尊重就没有平等。第三,面对学生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鼓励代替提醒,表扬代替批评。学生还是个孩子。孩子犯了错,上帝也原谅。对于于学生存在的问题,笔者是这样做的。若有学生说话,不听课。笔者会鼓励说:“同学们听课都非常认真,没有说话的学生。有个e交谈的学生,他们是在讨论与老师讲课有关的话题。”学生听了老师的鼓励后,就会不好意思,有所收敛。面对玩手机的学生,笔者会悄悄地走到他跟前,轻轻地告诉他:“这是在上课,清注意听讲。请你把手机收起来,下课在玩,好吗?”学生听了后,就会主动收起来,然后听课。如果遇到脾气犟的,笔者也不强行让他收起来,而是叫他自行解决。这样做不会伤害师生情谊。有问题下课再沟通。面对上课睡觉的学生,笔者也会悄悄地走到他跟前,若是女生,就让同桌把她叫酲;若是男生,笔者会轻轻地把他晃醒,并亲切地告诉他:“e睡了,请坐好认真听课。”他若坚持睡觉,笔者会说:“睡几分钟,请自觉坐好听课。”笔者也不会强行制止或让他站起来。因为这样做会造成师生之间不愉快,甚至会产生隔核。总之,处理学生课堂上的一些问题,要换位思考,讲究分寸。教师应把自己当作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来处理问题,会比较客观公正。否则会过犹不及。学生的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做到以上这些方面,师生平等对话的关系就容易建立了。

3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实验表明:人类一茯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后来,他又作了一个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多媒体课件融合了声、像、视、听元素,集声、文、***、像于一体,化静为动,化抽像为具体,既方便学生知识信息的获取与保持,又能提高听课效果。一箭双雕,两全齐美,何乐而不为呢?

在教学《致橡树》一诗时,笔者用多媒体课件把动态的***像配以乐诗朗诵。不仅把诗歌的意象:橡树、木棉树、凌霄花、痴情鸟、清泉、日光、春雨等事物的状态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让学生欣赏了优美的诗歌朗诵。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诗的主旨,诗人的爱情观,就会很容易理解了。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这篇散文时,笔者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配乐朗读,同时推出动态的画面:远山、山林、小屋、花园等,***文结合,声情并茂。让学在倾听配乐朗读的同时,欣赏着一幅幅淡雅清丽、美妙多姿的风景画,感受着这篇清新秀丽、神采飞扬的美文。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快乐中,不但得到了审美享受,而且在灵魂的自省中得到哲理的启迪,感受到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自由的思想。

我们作为老师,要对学生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信心,少一些失望;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安慰,少一些伤害;只要我们老师人人献爱心,有信心,讲方法,我们的学生就会美丽,我们的职业学校就会美丽,我们的国家就会美丽,我们的社会就会美丽,我们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会更美丽。因为美源于爱。

参考文献:

梅花魂课堂笔记篇5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中的导入语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好的导语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导语,以求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导入语

导入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是为了引导、启发、激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所运用的语言。一段好的导入语,通常能起到知识上的承上启下,内容上的点名主题、战术上的激发兴趣等作用。导入语既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和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又是学生思维和求知的方向标,可以激励他们去探求新知奥秘,点燃他们创新智慧的火种。下面,结合我自身教学的具体实例来谈谈常见的几种导入方法。

一、故事导入,妙趣横生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咬文嚼字》一课时,就可运用如下故事导入:相传,一次坡与苏小妹及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诗。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个字,成为诗眼。坡当即加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坡认真思考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黄山谷吟咏着,玩味着,不禁拍掌称妙。《咬文嚼字》这篇课文注重说理,比较枯燥,学生不容易接受,用一个故事导入就变得生动有趣,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诗歌导入,意蕴厚重

中国是诗的国度,常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青少年一般喜欢诗词、格言、警句等,有的学生还专门备有笔记本,广泛收集。诗词、格言、警句,语言精练,含义丰富,表现力强,富有深刻的哲理,对学生学习语文不无启迪意义,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所以,由诗词、格言、警句导入新课,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创造与之相应的课堂气氛,使他们对新课产生兴趣。例如某老师在教学《再别康桥》时是这样导入的: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诗文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更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去体悟和理解离别之情的呢?今天,我们来品鉴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诗人笔下的离情别绪。简短的导入,让学生既领略了古人无与伦比的诗情,又深深地进入了离别的情境。学生全情的投入,使得整个课堂情感氤氲,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三、歌曲导入,先声夺人

在课本中,有一些文章题目就是歌曲名。在教师讲课之前如果能配奏舒适鲜活的音乐定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为一堂课教授的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在上课前,先播放乐曲《二泉映月》让学生听。听完后,让学生说一说听后有哪些感受。这时,学生肯定会说出很多感受,然后再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学生的兴趣绝对会高昂,给我们的新课学习带来动力。

四、意境导入,诗情画意

教学优美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和抒情散文时,可用一段富有诗情画意的导语,将学生带入课文优美的意境之中。比如我在教学《说“木叶”》时,时令正值春天,我灵机一动,作了如下的导入:现在窗外正是莺飞草长、春意盎然,然而我们这节课却要把大家带入另一个季节――秋天。叶落知秋,诗人伤怀。看到北雁南飞,落叶飘零,《西厢记》云:“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湘夫人》中惆怅的湘君:“袅袅兮球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哀怨的思妇:“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渡河北》也有“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的名句。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木叶”成为古代诗人们笔下钟爱的一个形象。“木叶”是什么?为什么诗人们如此青睐它?让我们走进作家林庚的《说“木叶”》中去解开谜团。学生被优美的意境深深吸引,很快就进入了学习情境。

五、情感导入,动人心扉

俗语说:“情之所至,金石为开。”以情动人,不失为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极好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块土地上。”教师一上课就用炽热的情感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比如讲《春》一课时,教师一开始便满怀激情地说:“春天,你展现出明媚的阳光、缠绵的丝柳,黄鹂啼婉,繁花争艳……”抒情语调的吟诵配着明快的音乐使学生沉寂在春光明媚的气氛之中。

当然,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导语的设计方法也还有很多,如借助名言导入,设置悬念导入,背景知识导入等等,但是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教师都要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不仅仅是在公开课上,还要落实到常规教育中,让导入成为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成为打破沉闷教学的一块石子,让每一堂课都在或是大气磅礴,或是温婉细腻,或是幽默风趣,或是华丽优美的导语中开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以饱满生动的面容“学海无涯乐作舟”。(作者单位:1.赣南师范学院;2.赣州市大坪明德小学)

参考文献:

[1] 王宝大.导入技能结束技能2001

[2] 魏本亚,时金芳.进高中新课改:语文教师必读2005

[3] 王秦.设计导言应注意的问题[期刊论文]-四川:读与写杂志2006(09)

梅花魂课堂笔记篇6

一、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控力差,注意力保持不够,但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强,好奇多问,表现欲强,好胜心强,有极强的向师性,学得快,忘得也快,可塑性很强。如上课时,一支铅笔都能成为学生的玩具;有的学生睁着眼睛都能睡着;一件好的教具就能使学生全神贯注;一句激励的话就能使学生激情昂扬。这就要求低年级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趋利避害,巧妙处之。

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教师要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性格脾气、情感态度和独特感受。低年级教师要教好语文,就要试着从儿童的角度去组织课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呵护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的需求,给学生充分信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二)低年级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首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一切从兴趣出发,好玩的就感兴趣,就想学,反之就不想学。一些具体形象的知识学生学得较好,但是随着知识的不断抽象化、深化,学习要求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逐渐下降。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对语文学习有很高的兴趣,到二年级时,就有超过百分之四十的学生对学习语文表现出了倦怠。这种情况是惊人的,应引起重视。

其次,低年级学生的自控力弱,有意注意的时间不够长久,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发呆、乱动、走神、回答不对题、随意混乱、依赖模仿、创新不够等现象。还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自我压抑,怕犯错,怕嘲笑,不敢回答问题,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二、应对策略

首先,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都是从兴趣开始的。有了兴趣,教学就能事半功倍,学习就会水到渠成。

其次,创设情境,提高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注重培养语感。根据低年级学生心直口快,乐于表达的特点,让学生多说、多读,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感。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方面。

(一)注重情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1.巧用学生亲近教师的特点,加深师生情感

“亲其师而信其道。”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和信任感。教师说的话有时就像“圣旨”一样,学生们喜爱一位教师,也往往会喜欢他的课,并且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要巧用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结合教学,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把学生发自本能的情感深化为自觉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屋及乌。为此,可以从细节入手,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1) 与学生交流时要面带微笑。

(2) 随时随地保持教师的良好形象。

(3) 要“蹲下”与学生交流,说儿童的话。

(4) 不要批评任何一个学生。

(5) 经常给学生讲一些笑话、趣闻,把幽默传递给学生。

(6) 经常跟学生说“谢谢”,把感恩传递给学生。

(7) 能记住学生的生日、爱好等。

(8) 不吝惜赞美之词,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9) 能与学生一起唱歌、舞蹈。

……

2.建立朋友般的师生关系

(1)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及教育教学本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取教学方式。教师应让自己始终激情饱满、大方得体、幽默睿智,引领学生投身到愉快的课堂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以端庄大方的外表、和蔼可亲的态度、信任的眼神、微笑的面孔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经常与学生亲切交谈,全方位交流,力求了解每个学生,并使学生了解自己。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心灵深处的闪光点,做学生灵魂的美容师,让学生信服,心甘情愿地与教师交朋友。这样,师生共同学习,就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用爱的力量去激励学生。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成功的保障。教师应该怀着一颗爱心教育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和求知的欲望,这对于后进生尤其重要。他们学习上暂时遇到困难,却被教师忽视、同学嘲讽,从而产生自卑感,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他们更需要教师情感上的关爱、心灵上的抚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决不批评学生,要时刻提醒自己,一句随意的批评就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学生有错误时,教师不要粗暴地否定,要委婉地指出,语气也不要太过尖刻。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有时学生难免会犯某些错误,教师要学会宽容,要不厌其烦地给学生做示范,有时要手把手的教学生,在亲切的教导中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谆谆教诲之心。

(二)注重创设情境,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时要与实践相结合,重要的是要创设与实践相符的语言环境。人们都知道,儿童在学习母语时并没有刻意去模仿、识记、背诵,只是由于处在一个人人说母语的成长环境中,在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母语。可见,良好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力创设情境,营造一种浓郁的语言学习的氛围。

1.贯彻直观教学,激发学习欲望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已经具有抽象概括的水平,但是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具体事物或生动的表象联系着。在低年级语文学习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教具、挂***、实物等教学辅助手段直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减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学习、验证知识。如讲读《蒲公英》一文时,我准备了新鲜的、开了花的蒲公英,先让学生观察蒲公英的样子,观察其种子又是怎样的。然后,讲读完课文后又请了几个最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上来吹蒲公英的种子。最后,还请大家想象一下蒲公英的种子飞到了哪里。学生们充分展开想象,有的说飞到了月球上;有的说飞到了花盆里;还有的说飞到了学校的小花园里。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课堂上充满着快乐的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运用简笔画,优化语文课堂

简笔画运用简练的线条,塑造简洁、活泼、直观、具体的形象,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方式,深受学生喜爱,能增强课堂趣味,提高课堂效率。如教学象形字“日、月、水、火、木”等字时,教师可以根据其象形特点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简笔画;教学会意字“休、明、从、众”等字时,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些字的字形特点和字意,这时也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人靠着一棵树在休息、太阳和月亮拼在一起的***形、一前一后的两个人、重叠在一起的三个人等。在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时,我就用简笔画导入新课。我先在黑板上画出一座山,然后分别画上小松树(在山上)和大松树(在山下),学生们立刻被吸引住了,我就顺势启发学生看***说话,自然的,学生就搞清楚了小松树和大松树的位置不同所以大小不同的道理。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创设了学习情境,为下面的课文学习打下了基础。

3.利用电教手段,激活学生思维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是对形象性、直观性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可创设最适宜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氛围,达到音像、动静结合的效果。如教《母亲的恩情》这一课时,我先用课件播放了一段网上***的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都会唱,也都能跟着唱,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渲染了课堂的气氛。然后,我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妈妈是怎么对待自己的,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教《春到梅花山》这课时,我先用课件播放了一段网上***的录像,展示早春时节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接着停止课件放映,而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都急切地想知道书中描绘的梅花山的情景,这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重视语言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1.运用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低年级的学生善于模仿,教师若能较好地运用体态语言(手势、动作、表情)进行教学,将更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如教“小鸟在空中飞翔”这个句子时,要求学生理解“飞翔”一词。这时,师生之间可以互动演示一下,学鸟飞的动作,让学生体会 “盘旋的飞”的意思。教师也可指导学生表演哑剧,让其他学生猜测表演的内容,并给表演内容配音,从而培养学生朗诵、口语表达的能力。

2.儿歌进课堂,给学生创设语言表达机会

由于年龄的特点,低年级学生的辨别能力差,对于一些形近字就是记不劳,区分不清,总是混淆,而编儿歌辨别形近字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形近字读音相近、字形相似,可以利用儿歌来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化难为易。例如,“波、破、坡、被、披”这组字,学生常常读错、写错、用错。辨别这一组字时,我用了一首儿歌:“妈妈告诉我,衣服别磨破;外面下着雨,雨衣身上披;儿时学古诗,红掌拨清波;我家在乡村,有个小土坡;写完这儿歌,贴在玻璃上。”这首儿歌简单好记,在记忆读音的同时,学生抓住每个字的偏旁还理解了字的意思。学了这首儿歌,学生印象深刻,再也不容易读错、用错字了,并且学生活学活用,还培养了语感。

3.组织各种活动,吸引学生参与

(1)带领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如学习生字时可以用“小邮递员送信”的游戏,帮助学生识字,学生既玩了游戏,又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新学的生字。

(2)引导学生在竞赛中学习

低年级学生大都不甘落后,都以为自己是最棒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种好胜的心理,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比赛活动能激起学生的进取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可以进行背诵比赛,小组“开火车”比赛,对获得优胜的学生,教师再给予加星或小红花的奖励,这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梅花魂课堂笔记篇7

【关键词】课前;课中;课后

【Abstract】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ir language literacy and change the passive acceptance of knowledge of the situation, the teacher can use flexible to let the children's interest in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deep knowledge and apply knowledge. Pre-class guided access to information, be aware of; classes focus on work completed in Overcoming Difficulties; after-school, by painting a picture, played a speech, write a write, read, with a use other means, over time, improve student a variety of capacities.

【Key words】Pre-class; Lesson; After-school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掌握、巩固、运用知识的基本途径。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每天陷于机械的抄练之中,简直成了做题的工具,填知识的鸭子,毫无兴趣可言,削弱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来,新课改如温暖的春风吹化了师生心头的坚冰。为达到课标的要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作业设计方面进行了探索。

1.课前作业

老师在课前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材不仅要细读文本,还要走进作者,编者,查阅多方面的资料。“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最近发展区。那么,对于高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自学能力、课前预习的习惯,对提高40分钟的质量尤其重要。为此,我在教学每篇课文之间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两项作业。

1.1查资料;我们的教学资源无处不在,老师要善于引导、开发利用。现在,许多家庭有电脑,它是知识储备库。应该让它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比如:学习《三克镭》,我就让学生上网查询。①“镭”的特点,它对人类的作用。②居里夫人的家庭。生活状况等。学习《世纪宝鼎》,课前让学生了解“鼎”在古代的作用,古代围绕“鼎”发生过哪些离奇的故事。比如“问鼎中原”“一言九鼎”这些成语是怎么来的?

这样,为教学课文打下了基础。当然,学生是有差异的,搜集的资料或多或少。不过,通过上课时的生生、师生交流,便达到了资源共享。

1.2预习;我班学生每人都有预习本,根据预习的不同要求,自己设计不同的表格、形式。一般按字、句、段、篇的顺序排列。“字”分易错字、同音字、形近字;“词”,分为理解的、不理解的、重点词;“句”分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精彩的句子、修辞形式的句子、不理解的句子等。“篇”;简单叙述对文章的印象,感受等。当然,这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候,我就让学生直接标记在书本上。每天在早读课上,安排五分钟让学生交流。同时,我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抽查、评比。通过这种形式。我了解了学情。教学时就能做到,学生“知道”的不教,“不知”的重点教,课堂安排更合理,更科学,更有效。同时,学生渐渐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了自学能力。

2.课堂作业

听课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一堂课引领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体味人文内涵,可学生未动笔写一个字。试想,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它克服了外界环境的干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静静地去思考、去想象,是运用知识的最佳时间。况且,在老师的监督下,学生更积极、主动、从容,作业质量也会大大提高。因此,在课堂上,我必给学生留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一定量的作业。训练内容,重在刚学到的知识的运用。比如:学习了《将相和》,我布置了三项作业;①结合课文内容,用“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各写一句话。②写一段话,来叙述文章的插***。③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为什么?这三项作业。第一题是基础题,也是必做题。第二、三题是选作题,学生量力而为。这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不一刀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练习活动,都能在练习中有所收获,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保证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课后作业

实践证明,学生的多种感官配合协同活动,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能对知识产生长久的记忆,理解也更深刻。为此,我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从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考虑,尽量使作业多样花,具有趣味性。

3.1画、演、唱;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的特点,这决定了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教学写景状物的文章或诗词时,我让学生把文章的内容变成***画,既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学习《鸟的天堂》《第一场雪》《卜算子咏梅》后,让学生画一棵茂盛的榕树;雪后美景;梅花凌寒独放的景象。然后,在彩***上题词。可以借用书上的词句或名人名言,也可以即兴作诗。学生兴趣盎然。有位学生在一幅《咏梅》***上写道:寒风侵袭花枝俏,暗香浮动不自傲。文人墨客多吟咏,民族精神铸英豪。可见,梅花的形象、品格 ,以及她象征的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已深深地震撼了他,感染了他。

另外,像学习了故事性强的文章《景阳冈》《将相和》《奴隶英雄》等,可以组织学生演一演。通过反复再现情境,模拟角色,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形象,实现了文本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个别学生的特长得以展现,个性得到张扬、发展。

像《七子之歌》《游击队之歌>> 《为人民服务》等,还有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歌曲,如《向往奥运》引出的歌颂奥运的歌;《草船借箭》引出的《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梅花魂》《卜算子咏梅》引出的《红梅赞》等。都可以让学生学一学,唱一唱,既帮助记忆,增加了知识,又丰富了课外生活。

3.2写;读;用。

3.2.1写;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是提高学生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每篇课文学习后,我都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指导学生补白、续写、仿写、以情促写、以趣促写、以结构促写等。如学习了《难忘的启蒙》,便让学生仿照文章的表达方法: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品质,写一写自己的启蒙老师或其他人。再如,学《鲁宾孙漂流记》之后,引导学生写读后感。鲁宾孙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居然生活了二十多年,在严酷的生活面前,他不畏惧,不气馁,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创造了人类的奇迹。你读后有什么感想呢?可以多角度去思考。有的学生想到,在困难面前要冷静;有的学生想到,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未来的激烈竞争,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识;还有的学生想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训练的多样花,带来了思维的、表达的多样化。除此之外,因为“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汲取营养。风雪雨露,节日庆典,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都能在与文本的有机结合中,让学生的笔下生花。

3.2.2读;新课标对每一学段的背诵篇目及阅读量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时想着,怎样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检查、测评,完成课标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学习某人的作品,我就让学生搜集某人的其它文章阅读,也可根据内容、体裁归类阅读。布置任务时,不做硬性规定,但根据学困生的水平,时间的安排,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至于读经典名著,我是每学期开学时,就根据教材的安排,把作业布置下去。如六年级下学期要读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古代寓言故事》《安徒生童话集》《鲁宾孙漂流记》等。平时,每两周举行一次读书汇报活动,形式多样。如成语接龙、智力竞赛、猜猜看、人物大比拼、走进经典等。大多情况下,都是学生确立主题,学生出题。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达到了全员参与,效果很好。

梅花魂课堂笔记篇8

该说些什么呢,其实真不知道说些什么,也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常规来说,我们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认真上课,把握好课堂的有效时间,针对学生薄弱环节作出必要的调整,把课堂时间合理安排;认真批改作业,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讲评,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认真分析每次的考试,不仅分析试卷,还要分析学生,从试卷的题目类型安排适当改变讲课的重点,透过学生错误较多的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认真辅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和优等生布置不同的练习题;认真请教探讨,经常和同年级的老师们交流,学习彼此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获取助力……

我有点打不下去了,这些词、这些语句,如此的一板一眼,如此的耳熟能详。我想变个方式说说我们的九年级。2017届的四位数学老师,李秀梅老师、巴提玛老师、高海洋老师、还有我,匆匆忙忙渡过了九年级的一年,四个人的办公室,四个人共同奋斗的美好时光。如今,四个人就剩下我这么一个孤魂野鬼,说实话有点凄凉……所以,只能由我作为代表说说我们的故事。故事不长,也不难讲,只不过是:时光匆匆,朝花夕拾。

上课铃响了,她踩着小皮鞋,咯噔咯噔的快步走进教室,没有“上课、老师好”此类多余的语言,有的只是快速进入状态的她。她,在课堂上,绝不浪费哪怕一分钟时间,她上课很认真,说话时很用力,表情严肃,厚厚的眼镜片下不大的眼睛闪着光芒;她,在课下,抓学生抓的好紧,常常针对性的让学生练习典型数学题目;她,给优秀学生布置压轴二次函数的题目,往往几天一道;她,给后进生布置特别基础的题,班里督促,办公室加压,有一次,她的两个班竟然有近八十名学生拿到了模拟试卷三角形证明的满分九分,好震惊;她,敬业的太过分,常规上课时间不用说,课间讲题,钉钉里上课,连中午休息时间都带动学生学习,她的态度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去学习,她的认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想学习。她,就是光荣退休的“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的李秀梅,李老师。

“同学们懂了没有?会了没有?谁来给大家讲一讲?”,伴随着这老一套的声音,我回想起了另一个她。她,个子不高,一头有些凌乱的银色披肩发,棕色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她,总是说当老师好累好累,但是占别人的课简直是家常便饭;她,总是抱怨学生好笨好笨,但是给任何学生讲解起来没完没了。她,为了准备一节课,会在办公室问东问西,会在网上查阅各种资料,会把课本过一遍又一遍,会把读音把握不好的汉字一再的学习练习发音;她,为了能给学生更好的讲题,会在课下把小测、大册、课本上的题目通通做一遍,做到很熟悉为止;她,总是非常及时的批改作业,她总说批改不完就对不起学生。她,很理智,理智的上课,理智的备课,理智的反思;她,又很不理智,会为了学生做错常讲的题而掉眼泪,会为了破坏了她数学课堂的学生而特别的较真,会为了学生心里的她的形象而跟别人争论不休。这就是她,真实的她,她以她学生的成绩为荣,她就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小巴提玛,巴老师。

办公室还坐着这么一位人物,他,是外来户,因为他在这里只呆了一年,他,看起来又不像是外来户,因为他的精神让我自惭形秽。他来到了这里,接了两个转型班的教课任务,他迷茫过,他失落过,但是他真的没有放弃过。他的教案,总是按时书写,他的笔记,总是记得满满的,他为了把题目给学生讲的更明白,常常问我们三个老教师如何如何,他批改作业非常及时,虽然班里没几个好学生,但是他依然坚持全部批改,用他的话说,做人要讲良心,他常常发火,哀学生不勤,愤学生不争,但是他仍然把放学时间拿出来给学生讲题,仍然把休息日拿出来辅导学生。在他和他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模考成绩一次比一次好,喜欢学数学的多了,直至毕业,直至他走了,学生都放不下他,他被学生捧上了神坛,这是他应得的。他,真的很了不起,他,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高海洋,高老师。

梅花魂课堂笔记篇9

马君武(1881~1940年),广西桂林人,原籍湖北蒲圻,本名道凝,字厚山,改名马同,字贵公,游学日本后改名和,字君武。马君武是***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学者、诗人和书法家。

马君武的对联“讲道论德师儒为表,出经入史制作之家”,撰写于1924年任上海大厦大学校长任上,受赠者是吴江籍学生王孟嘉。学高为师,身正为表,讲究道德,努力做到身为表率,这是上联的含义。下联从字面看,是鼓励孟嘉成为撰文高手,但词义又远远超出写作范畴。制作,有制订、规定之意,那就含有改造社会、移风易俗的深广内容了。其书法主要源于北碑,但并不斤斤于点画笔墨,而是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任意挥洒,笔力雄健,纵横开阖,那深蕴着的奇宕之气,依稀就是《石门铭》及《龙门二十品》北魏碑铭的影子。

马君武学识渊博,兼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他多次赴日赴德留学,积极寻找强国救国之道;他精通三国文字,是我国获得德国博士学位之第一人;他研究化学,是我国无烟火药制造之第一人。民国初年,马君武有《寄南社同人》一诗,“唐宋元明都不管,自成模范铸诗才。须从旧锦翻新样,勿以今魂托古胎。”马氏提倡的新诗,不仅是形式,更重要的在于内容,将诗界***的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王钝根(1888~1951年),名晦,字钝根,江苏(今属上海)青浦人。从小聪明伶俐,读书过目成诵,16岁以第一名的考绩成为秀才。清末,各地纷纷创办报刊,钝根在家乡办了一份《自治旬报》,不久受上海《申报》邀请出任编辑,并在《申报》开辟副刊《自由谈》,文笔活泼,趣味横生,进而编辑《自由杂志》《游戏杂志》等,风行一时,深受好评。

在编辑《申报》期间结识了柳亚子等人,加入了南社,为反袁世凯洪宪帝制、反张勋***摇旗呐喊。遗憾的是,他后来弃文从商,经营铁业,不料经商惨败。后无奈接受了伪省府之聘,出任江苏省议员,抱憾终生。

王钝根书法主要胎息于颜真卿与柳公权,既沉着稳健,平正饱满,又不乏劲健遒峻。就其对联“久知轩冕应无分,聊向渔樵寄此身”看,力度与平正之外,更有珠走玉盘的秀美流润。

余天遂(1883~1930年),名寿颐,号大遂、大颠、颠公等,又别署三郎、仇僧、效鹤,室名天心移、海天雁影楼等,江苏昆山人。民国初年任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秘书、参与姚雨平北伐戎幕,后任《太平洋报》编辑,受人喜爱。又先后到苏州草桥学舍、上海澄衷中学任教。他还深得家传,精通岐黄,为人治病常显奇效。他善辨音律,深入堂奥;能画墨梅与山水,擅长行书,又能刻印,多才多艺。书法朴拙古茂,一生罕作楷书,凡索楷书者双倍取润。

陈陶遗(1881~1946年),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名水,字道一。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江苏同盟会支部长。后因谋刺两江总督端方而被捕,越年得释。江苏***,任临时参议院副议长。袁世凯窃国,弃职赴黑龙江经营东井垦殖公司。1925年12月任江苏省省长。日***占领上海,陈隐居家乡,卖字自给。

陈陶遗曾特意作过一副行书对联,赠给柳亚子的夫人郑佩宜,那联语既别致又颇耐咀嚼:“汲水浇花亦思于物有济,扫窗设几要在予心以安”。落款为“上章敦皋月陶遗”,那是1930年农历五月,柳亚子与郑佩宜结婚已经24个春秋,柳亚子44岁,郑佩宜43岁。陈陶遗称柳夫人为先生,可以想见他对郑佩宜的敬重。对联只是拈及生活中的寻常琐碎。不过,别小看了这“汲水浇花”“扫窗设几”,它不仅“予心以安”,更因为“于物有济”。佩宜夫人将生活琐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使丈夫全力以赴奔忙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社会对国家大有裨益。说起来难以置信,柳亚子与郑佩宜的婚姻陈陶遗一开始并不赞同,曾经帮助柳亚子抗过婚,以致柳亚子与郑佩宜结合后好多年之内,陈都怀着内疚之情。此后多年,陈在与柳亚子夫妇的交往中,觉得郑佩宜贤慧而又能干,1930年初夏的一天,陈陶遗又来到了上海柳寓,感触满怀,提起笔来,将上面引录的那副对联一挥而就,以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他对柳夫人的敬意。

陈陶遗的书法,早年笃嗜隶篆,中年出入六朝碑版,力避唐宋的甜熟,更不喜欢赵子昂和董其昌的柔媚,屡变其体而不脱刚劲之气。陈氏各体皆备,尤擅篆隶。

南社社友文采风流者实多,诙谐幽默者也不少,其中戚牧在诙谐者中当属突出的一人。戚牧(1877~1938年),浙江余姚人,字和卿,后改字饭牛,室名妆牛庵,其他别号与书斋名颇多。1908年,戚牧来到上海,入主《国魂报》,同奚燕子、吴眉联等并称“国魂七才子”。历任中学教员、圣约翰大学教授,教学之暇,将写作和书画作为副业,喜作小品文,风趣嬉谑成性。他喜作诗钟(一种文字游戏。其方法为任取意义不同的两个词,或嵌字,或分咏,创作五言或七言两句,以对仗工整为上),一次,他在《国魂报》上征人作诗钟,要求将他自己的字“饭牛”作嵌字格,结果邮来一联,把当时的丽则吟社和《国魂报》牵扯一起:“丽则人才皆饭桶,国魂主笔是牛皮”,调侃而又滑稽,他付之一笑,继而点头称妙。

自古惺惺惜惺惺,戚牧与同隶南社的沈剑霜甚为相得。1914年冬,剑霜请戚牧一书墨宝,戚牧略一思索,一副对联一挥而就:“乌巾漉酒蓝田叔,群麈谭禅白鹿仙”。上联运用了两个典故,一个陶潜“葛巾漉酒”,嗜酒,一个蓝瑛,书画高手。沈剑霜(1892~1932年),吴江黎里人,早年追随柳亚子参加南社,戚牧的联语,是对这位老朋友的充分肯定。

戚牧的书法主要得益于《云麾将***碑》。这副对联,笔墨横逸飞纵而又从容不迫,字字***,少作映带,但不乏行云流水之妙;时见露锋、侧锋,却没有薄弱尖锐之弊;用墨变化多端,安排自如,浓而不浊,淡而不轻,枯而不燥,润而不濡,浓淡枯润各得其宜,秀逸俊迈,书卷气勃郁满纸。

胡蕴(1868~1938年),昆山蓬阆人,字介生,号石予。南社耆宿,与武进钱名山、金山高吹万合称“江南三大儒”。善诗词,擅画梅,写得一手漂亮的行书。由于诗思敏捷,柳亚子以“七步八叉”称誉他。这里介绍一件石予在《兰臭***》上的题句,前有启首章“闲云野鹤”,篆书白文,后有二方押脚印,上朱文“五十一岁作”,下白文“胡布衣印”。

胡石予取号布衣,有两层意思。首先,他以布衣终了一生,从不涉足官场;其次,他一生只穿布衣不穿丝绸,因此自刻“胡布衣印”。石予书法颇有二王之风,从容不迫,在章法和用笔方面独具匠心,即使瘦劲绵长之笔仍然圆厚而醇和。

南社耆宿高燮(1879~1958年),金山张堰镇(今属上海)人,字时若,一作慈石,又字吹万,别号吹万居士、寒隐、寒隐居士、志攘、黄天、孤冢诗人、拜鹃、炊万等,室名吹万楼、袖海堂、拜鹃室、抱书堂、食古书库、格m、卷窝、风雨鸡鸣之室、苟全性命之室、怀旧楼等等。早在15岁就进学成为秀才,但厌恶科举,秀才之后不再攻读四书五经,专以诗词、书法自娱。一生聚书、读书、著书,喜好养花,嗜茶成性,广交四方文友。其聚书30余万卷,书斋名“可读斋”。并花了数年时间营造了10亩有余的闲闲山庄,自号闲闲山人。南社著名画家黄宾虹等人曾有《闲闲山庄***》之作。抗战爆发,金山卫形势严峻,吹万外出避难,藏书太多,只能带走最心爱的部分诗经。不久金山卫陷落,山庄被毁,藏书悉数付之劫灰。新中国成立后,吹万把仅存的诗经献于复旦大学。

这里引录高燮书赠吴江同里金明远的一副行书对联:“供石略存稽古意,养花都是爱才心”。金明远(1899~1957年),字仲禹,号东柳醉侯,江苏吴江同里人。金亦好结四方贤达,与高燮交善。高年长金明远整整20岁,由于脾气相投,遂结成忘年之交。

高吹万的行书源于颜体,不过,继承得更多的是明代吴门书派与华亭书派的风格,深得祝枝山的俊逸,书体飘逸浑厚,自然流畅;又有文徵明的骨韵,结体宽展舒和,遒美中蕴涵着苍秀与古雅;更有董其昌的空灵闲雅,圆润灵秀,犹如行云流水。

姚g雏(1893~1954年),上海松江县人,名锡钧,字雄伯、宛若,号鸩雏,笔名龙公、癃公、红豆词人等,书斋名有止观室、生春水m、红豆书屋、春水相干室、恬养m、榆眉室、桐花梦月馆、赭玉尺楼、饮粉庑等。民国初年加入南社,成为南社著名诗人。民国年间先后任江苏省长公署、江苏省***府、南京市***府秘书及中央监察院编纂兼主任秘书。***后受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当选松江县副县长。有《恬养m诗》《红豆移诗》和《苍雪词》传世。

姚g雏书法初学坡,娟秀道丽,颇得古人“露花濯锦、渊月沉珠”(郑逸梅货语)之妙,后受于右任影响而学碑,书法渐趋厚重俊峭。姚鸩雏一生结交广泛,诗词唱和也多。他是个有心人,将南社社友、师长、朋友、门人与学生所赠书画及来往信札,一一搜集保存,结成集子,其中一集取名《姚鸩雏诗友唱和笺札拾珍》,粗粗一览,约有四五十人,近二百通。

蔡哲夫(1879~1941年),广东顺德人,名守,字成城,取《诗经》“哲夫成城”之典。蔡氏早年参加国学保存会,1909年入南社,是南社重要的书画家。其才思敏捷,为文潇洒,富于口才,与柳亚子、陈去病、黄宾虹、刘三、苏曼殊等南社社友交往密切。后来他组建粤社,自任主任,常会集社友在六榕寺赏梅赋诗。1917年9月,南社论诗启衅,蔡氏以“南社广东分社”的名义,试***柳亚子,拥戴高吹万为南社主任。事后蔡氏名声大跌。

蔡氏性嗜茶,每天清早、午饭后及临睡前必定饮茶,因号“茶丘残客”。擅长丹青,但几赠予佳茗者,他多以自作书画回报。书法劲健古逸,别自成家,对钟鼎、篆刻、碑版都有研究。平时喜收藏,举凡吉金碑石、***书法帖,无所不爱。一度收购薛慰农遗物,如薛庐诗删、词删,笔札墨迹,及至薛庐的茶壶茶杯、文房四宝,应有尽有。更珍贵的还有宋“归来堂”校碑砚、清罗两峰夫妇的龙尾砚等等。

潘飞声(1858~1934年),广东番禺人,号兰史,别署水晶庵道士、剑士、说剑词人。连同傅屯艮的(君剑)、高天梅的(钝剑)、俞锷的(剑华),号称“南社四剑”。他六十大寿时,南社中人为他作了一副对联:“樊榭有佳人,初三月上双修福,放翁真健者,六十年间万首诗”,可以概括潘氏的生平。潘性嗜酒,鬻书曰“潘老兰酒例”,柳亚子、胡寄尘代他订立,例末附有:“兼售《说剑堂全集》《饮琼浆馆骈文词钞》《罗浮游记》《在山泉诗话》”等文字说明,这些书籍都是他的著作。得到书润,潘氏每每说上一句“谋一醉可也”。他喜欢以鲜藕下酒,人问其故,回答:“藕多孔,具玲珑之象,安得世间鲁钝之流多吃一些,俾得转为聪明”,诙谐之极。

陈其美(1878~1916年),浙江吴兴人,字英士,号无为。1906年夏东渡日本,入东京警监学校学习警务,结识了大批***志士。该年冬加入同盟会。1907年又入东斌学校,学习***事,矢志为***做出奉献。1908年回上海着手创办《中国公报》,协助于右任办《民立报》,鼓吹反清***。1911年2月加入南社。武昌起义后,陈其美冒死致力于上海的***和光复,被公推为沪***都督。陈一向结交进步知识分子,特别是江浙沪的知名人士。对联“茹芝饵黄贵寿无极,春城夏国福禄永康”就是明证。对联受赠者沈颂墀(1880~1943年),字丹忱,吴江同里人,当时上海滩颇有名声的律师。陈其美被袁世凯暗杀时尚在壮年,留下的墨迹很少,这是仅存的一副对联。陈其美没有应考过科举,可是他的楷书大有颜真卿与柳公权的风骨。

南社之中,诗词书画人才济济,而曲学大师仅吴梅一人。吴梅(1884~1939年),苏州人,字矍安,号霜崖,别署吴某(梅的古体字)、呆道人,室名奢摩他室、百嘉室。吴梅3岁丧父,10岁丧母,归叔祖抚养。因学业,起步晚,再加他对八股十分厌恶,因此屡试不中,遂抛开科举功名,专力于词曲。师承唱曲名家俞粟庐、诗人陈三立、词家朱祖谋,进步神速。1904年进上海东文学社学习日文,暇时钻研词曲,手不释卷。1905年起先后在东吴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乐曲,他上教室常带一位笛子演奏师在讲课中当场度曲演唱;吴梅喜唱青衣,与他的方脸八字须并不相称,但他满不在乎,唱得非常投入,深受学生欢迎。

吴梅在北京任教时,课余常到琉璃厂、海王村、隆福寺街等处访书,近五年中,得书不下两万卷,词曲最多。1928年,吴梅在南京和上海两地兼课,他将苏州蒲林巷的住宅翻建成二层楼,设“百嘉室”,珍藏善本书,最为珍贵的有100余卷明代嘉靖本。另辟“奢摩他室”,藏书万卷,戏曲珍本600余种,他从中精选出152种详加校订,以《奢摩他室曲丛》予以翻印,至“一二八”事变发生,已出到35种。

吴梅在曲学领域广泛涉猎,既从事理论研究,也进行创作,擅长制曲、谱曲。1927年,吴梅为朋友金仲禹母亲作了《金母王太夫人六十寿词》,有词有曲,再加一手好书法,颇有收藏和研究的价值。

傅尊(1883~1930年),湖南醴陵人,本名熊湘,字文渠,又字钝根,也作屯艮、钝庵、钝安、屯根,号君剑,斋名“知生靡乐斋”,自号“知生靡乐斋主”。清末在沪创办《洞庭波》,辛亥***后,参加讨袁,历任江苏《大汉报》、湖南《长沙日报》及《民国日报》笔***。先后任湖南督署、省署秘书、沅江县县长、湖南省立中山***书馆馆长等 职。早年参加南社,后主持南社湘集。

1912年,傅屯艮出任《长沙日报》总编辑,著文讨袁,言词激烈,锋芒毕露。二次***失败,袁世凯派汤乡铭督湘,大肆搜捕******人和反袁人士,傅屯艮名列黑名单之首。走投无路之际,傅屯艮得当地义妓黄玉娇挺身相救,让傅藏匿到她的妆楼之中,躲过***警盘查。此后,傅屯艮自署别号“红薇生”,斋名“红薇馆”,还创作了长诗《红薇感旧记》,并广征南社社友题咏。

傅屯艮的书法,真篆隶行草乃至甲骨与金文各体皆备,尤以行书见长。他的行书以颜、柳为基,下笔沉稳含蓄,用墨浓重饱满,多用藏锋,寓刚于柔;又参以二王笔法,点画秀劲飘逸,撇捺和垂笔极力延伸,舒展开朗。通篇字形长者尽长,扁者任扁,一因自然,洒脱而纵逸,给人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的愉悦感。

傅屯艮还擅长指书,赠予柳亚子的“青兕后身辛弃疾,红牙今世柳屯田”就以指书写就。联文很巧妙,把柳亚子当时的姓(柳)、名(弃疾)和别号(青兕)都镶嵌在里面。落款之下“钝根指书时客留溪”(留溪即上海金山区张堰镇)之下有朱文印章“知生靡乐斋主”。

王蕴章(1884~1942年),江苏无锡人,字莼农,号西神王十三、红鹅生等,鸳鸯蝴蝶派主要作家之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中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沪江大学、南方大学等校教授。

西神家学渊源,诗词、文章乃至小说都拿得起,精通英语,尤其擅长书法。他于1929年书写了一副隶书对联,赠予南社好友钱祖宪的儿子、当时在上海复旦大学读书的钱太初(1906~2002年),联语是“风流肯落他人后,神妙独到秋豪巅”,上联是李白的成句,运用在这里非常恰当,语重心长,提醒他做人要含蓄内敛,不要出风头;下联系苏轼的成句,他希望太初能够凝神于诗文书画,将才思全部放在笔端。

西神还有一副金文对联,是给另一位吴江同里、青年学生沈重威(1901~1960年)的,联文是“从来艺圃多丰岁,自V书城作富家”。此联落笔厚重,字体端庄。

王西神擅长书法,自题润例云:“短墨磨人不自聊,秋心卷尽雪中蕉。家风惭愧红鹅换,润格亲题学板桥。”为人书楹联,曾作自负语:“成佛肯居灵运后,学书直到永和前。”润格挂出,求书者日众,他苦于磨墨太费工夫,朋友周梦坡研制了一架四墨并磨机,省了他不少时间。西神喜好文物,历年搜罗不少。其中较为珍贵的是一方洮河石砚,背面刻有宋度宗时名校书苏翠像,有马湘兰的题诗:“绿玉宋洮河,池残历劫多。佳人留砚背,疑妾旧秋波。”还有马湘兰的附识:“苏翠面目似妾,右颊亦有一痣,妾前身耶?果尔当祝发空门,来生不再入此孽海。”还有一块冻石,也颇有价值,凝如藕粉,上面缀着猩红的小点。西神身处太湖之滨,太湖又名五湖,就自刻“五湖长”三字作为自己的别号。

谈月色(1891~1976年),南社才女,广东顺德人,原名谈溶、谈古溶,自小在广州檀度禅林为尼,排行第十,人称谈十娘。1917年,南社广东分社盟主蔡哲夫认识了谈氏,有心追求她,常常引领一帮南社社友到庵中吟诗作画,历时三载。谈氏感于哲夫的深情和才能,决定还俗。1920年,蔡氏请程大璋为媒,以珊瑚盒盛一对玉鸳鸯作文定,迎娶谈月色。婚后哲夫介绍月色加入南社,受到南社诸多书画篆刻家的指点,艺事大进,以篆刻、画梅、瘦金书为时人称道。谈中年以后喜欢用瘦金书入印,在印坛中属于独创。一手墨梅清新脱俗,娟秀可爱,极富书卷气,有“梅王”之誉。南社中似此女才子极为难得,求印请画者遍及各地。

1935年,南社纪念会成立,柳亚子为会长,蔡元培为名誉会长。次年元宵节,南社纪念会在上海福州路同兴楼举行第二次聚餐会,其时蔡元培69岁,柳亚子49岁,按吴地民间风俗,做寿逢九当十,不做十只做九。谈月色以一幅墨梅***《梅花小寿一千年》,为二位会长祝寿。画面上两根傲霜斗雪的虬枝依傍上扬,给人以奋进、昂扬之感,正是蔡、柳二人的象征。画家以淡墨圈出梅花的花瓣,浓墨点出花蕊、花萼,枝干不用双钩,凭借粗笔水墨一气呵成,或淡或浓,或干或湿,笔势挺秀,枝条极富弹性,熔勾法与没骨法为一炉,既工致又洒脱,布局疏朗,境界开阔,一派疏瘦清妍、宁静婉丽的风神。此***1936年9月收入《蔡柳两先生寿辰纪念册》。谈氏原***由柳亚子先生珍藏,柳亚子逝世,后裔捐赠苏州博物馆,1987年5月,苏州博物馆移交给柳亚子纪念馆。

蔡哲夫去世后,谈月色处境窘迫,常作“画梅乞米***”,流传于社会。抗战胜利后,任职于总统府印铸局,四处搜编哲夫诗文,编成《寒琼遗稿》,为了付印,不惜鬻画乞醯(xī,醋),***后受聘为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历任三、四届全国妇女代表,江苏省***协委员。先后举办过“谈月色书画篆刻展览”,受到好评。著有《月色诗集》《中国梅花发展史》《月色印存》(14册)等,堪与南社诸子相媲美。

楼(1880~1950年),名萧嵩,号辛壶,浙江缙云人。书承颜、柳,画擅长山水、花卉,印追秦汉。曾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教授。1929年,柳亚子同乡王孟嘉执弟子礼把楼邮请到家里,敬如上宾,切磋书画,临别,楼氏描绘了一幅《元气淋漓障犹湿》雨后山水***。此***右上题款“元气淋漓障犹湿,孟嘉仁兄大雅之属并正,己巳冬日楼虚辛壶”,下钤篆文印章两枚,一为“辛壶”(朱文),一为“楼虚印”(白文)。***左下有白文印“不善工巧”,右下有白文“王孟嘉所藏书画章”。此***运用传统国画的散点透视法,分成远、中、近三景。远景,高峻雄伟的山岭重重叠叠,云遮雾障,氤氲蒸腾,气势磅礴,与天空浑然一体。近景,几株古木枝叶婆娑,主干壮实,树根紧紧扣住泥土,任凭激流涌浪的冲刷。中景,浩渺碧波曲屈回环,将绿茸茸的草坂切成数方,幸有板桥衔接,阻而不隔,似断而实连;芳草地上绿树成荫,中有亭台楼阁明灭可见;碧水中丛丛芦苇,竿斜叶弯,静中显动。一名舟子不紧不慢,驾着一叶扁舟,似有“G(ǎi)乃”之声入耳,有形有色且有声。

唐代杜甫有“元气淋漓章犹湿”之句,赞赏湿笔所作的水墨山水进入“水晕墨章”的妙境。读楼氏元气***,那阴阳润泽的感觉特别强烈,不过楼并非纯用湿笔,他有笔有墨,笔为主导,墨随笔出,墨色富于变化,焦、浓、重、淡、清、白六彩分明。干笔湿笔互用,皴擦多用干笔,山石外形树皮纹理自然逼真;点苔和渲染多用湿笔,水墨和上淡彩,更显明暗向背的质感。写山水,浓笔重彩不难,浅笔淡描不易,在浅淡中显现浓厚实难,越是浅淡越显浓厚最为难得。楼先生的元气***,堪称浅淡中显浓厚的代表之作。

谢公展(1885~l 940年),江苏镇江人,名翥(zhù),又名寿。工花鸟虫鱼,尤擅画菊,有“谢家菊”之称。也善指画。历任上海务本中学、上海艺大、上海美专、新华 艺专、暨南大学和南京美术专科学校国画学、国文、诗歌教授。

谢公展的花鸟画承继扬州画派遗绪,而尤重师造化。他的《冰天雪海诗境界》,题款中“拟冬心瘦劲之笔”一语颇有寄托。金冬心的梅花是“野梅”,公展怀有内美,看不惯那一个个粉墨登场者,他身处江湖,所画当然也是野梅。落款“旃蒙箪阏秋莫”,即1915年9月,正是袁世凯***洪宪帝制的岁月,有思想的知识分子岂肯在朝?

谢公展生性喜爱花鸟,勤奋不辍,二十出头已在画坛崭露头角。而立之年的秋天,公展偶得风寒寓于友人家,友人有一小女,正值豆蔻年华,将怒放的一盆盆移置到谢公展的病榻四周,令公展怡神醒脑,小恙顿时离身。从此,谢氏爱菊成癖,艺事大进,“谢家菊”之誉盛传画坛。谢于中国画创作外,并擅理论,著作主要有《水彩画》《记忆画》《谢公展画集》和《公展三十年教授文画之心得》等。

附市场信息

王钝根行书立轴,上海鸿海商品拍卖有限公司2006年秋季拍卖会拍品,估价5000元;

陈陶遗草书条幅,上海泓盛2008年春季拍卖会拍品,估价6000~8000元;

王西神篆书七言对联,上海泓盛2008年春季拍卖会拍品,估价8000~10000元;

戚牧行书对联,保利华东2006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拍品,估价2500~5000元;

姚鸩雏书法立轴,中国嘉德国际74期周末拍卖会成交价1650元;

高燮书法四屏条,山西晋宝斋拍卖有限公司2007年迎春艺术品拍卖会拍品,估价5000元;

吴梅书法立轴,北京瀚海2004第44期拍卖会成交价1.32万元;

蔡哲夫、谈月色合作梅花立轴,广州嘉德2005冬季拍卖会成交价1.98万元。

梅花魂课堂笔记篇10

[明紫禁城奉天殿]

[明成祖朱棣高坐于金龙御座上,由上至下皆为披甲武士,手执兵器而立,一派肃杀之气]

明成祖:今日朕为新主登基,原想我朝大儒方孝孺为朕拟国诏,无奈此人脾性愚刚,忠前主而蔑朕,实在令朕气之、痛之,朕以好言劝之,全予不理,该何处置?

大臣甲:启奏陛下,定要杀了那方孝孺,此人叛君逆理之人竟不听陛下之劝,忤反我主,还在那血口喷人,污蔑陛下,实在是千刀万剐也不足矣。如此胆大之人若留下,定是养虎为患啊。[手执笏板,躬身面向皇位]

明成祖:爱卿此言有理。

大臣乙:徐卿此言差矣,方孝孺不可杀啊,陛下!杀了方孝孺便是绝了这天下的读书人的种子啊。他是这天下闻名的大儒,杀之必会招天下儒士之怨愤啊,陛下谨记,防民之怒胜于防川。[手执笏板,躬身面向皇位]

明成祖:爱卿此言似乎也有理。[皱眉犹疑不决]

[方孝孺出场,手戴镣铐,放声大哭:]

金銮座上猛虎伏,

紫气殿中豺狼立。

叔夺侄位逆伦常,

长歌当哭难言咎。

建文吾主已葬身火海,无奈我尚苟存于世,每感念先帝知遇之恩,赏识之情,胸臆中便有惭愧之意,吾如若追随逆贼,立此通国诏书,吾便枉读圣贤书,枉为“明王道致天下太平”之人。

[幕后歌起]

寒窗数载为哪般?

明王道而致太平。

如紫芝,立山坳,日月精华皆采纳,诸子百家胸中记。

待贤主,有朝一日将发觉。

将发觉。

[第一幕:紫芝·少年]

[宋濂学社外的荷塘边]

[一片荷花怒放的荷塘,风吹莲动,珊珊可爱]

[方孝孺着青矜,与众生同,坐于莲池边]

宋濂:今日书院外荷花开得正艳,特邀诸位弟子同赏莲花,为师在此特举办一诗会,与诸位弟子为一玩乐尔耳。由最长的王生开始吧。

生A:吾生平最爱就是这满池的荷花,此花圣洁,犹如月中婵娟,看那满塘新荷,田田碧叶,沾以甘露,犹似玉盘明珠,璀璨动人,令人见而忘俗,濂溪先生曾曰:吾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也。我今便以这满池荷花为题作一诗:[生A朗声高吟,幕后歌起与之应和]

一池碧玉一池罗,

曼妙盈盈婵媛舞。

一瞬禹步一瞬驻,

香氛袅袅天际留。

生B:王兄高才,吟得此好诗。小弟之趣与渊明同,我则爱菊之风霜高洁也。绽放于百花凋零之深秋时节,盖漫天严寒,唯有菊凌寒盛开,此为菊之异于别花之处其一,菊之凋谢则为异处之二了,其泯灭从无落英之说,而是全花枯于枝头而亡,故有古人云: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顺路北风中。菊堪为花中隐士啊,我将此诗奉于菊,聊表钦佩:[生B高吟,幕后歌起与之应和]

众芳凋零始发花,

寒飒冷霜无凋摇。

金蕊玉瓣泛流霞。

幽葩团簇,

欲把朔风笑。

对了,这素“小韩子”之称的希直兄可有喜欢的草木否?刚见希直兄一直都凝视着这满池的荷花,莫非希直兄也与王兄一般喜爱荷花?

方孝孺:鄙人之见不同于二位,依我看来,荷花虽洁,然不胜寒,秋起即败,花、叶容貌俱损。菊之耐寒略强于荷,然花期弥短,似人红颜易老,残败于萧萧朔风之下。而梅真正为凌霜傲雪之辈,寥寥墙角数枝梅,却可不惧严寒,独自盛开。其体柔弱,纤小幼嫩,不似牡丹繁华重彩,其色素雅,或白或红,不似玫瑰璀璨瑰丽。可气神,堪与松柏媲美,为世间之真正高风亮节也哉。此节可嘉,此节可嘉啊![遂高声吟诵,幕后歌起应和]

微雪初消月半池,

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

未话寻常草木知。i

暗香阵阵,恍如空门子弟之美品高德,由胸臆中之高德流传于四方,后流传至子孙,教化世人大智大善也。

宋濂:善哉希直,已悟得孔家之精妙矣,切记住,兴王道更要弘正气,学正道,更要行正义,此方为读书人之道也。无论身犯险境抑或身处低微,定要行正义之气,万不可随泥淖之流而走,如此举则枉负读书人之名也,弟子可记否?

众弟子:弟子谨记师训。[众弟子面向宋濂跪拜行礼]

[宋濂学社院内]

[宋濂倒背双手,踱步于庭,心中似有万千愁事]

方孝孺:敢问恩师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如此苦恼不安。[面向宋濂作揖]

宋濂:皇上下旨让我起草为新进贡的灵芝仙草题写词赋,明日进朝便要交文,无奈年老愚钝,腹中无甚佳词妙句可寻,一晌间,空空如此,不知如何是好,莫不是才思枯竭,江郎才尽?

方孝孺:非也,恩师只是系弟子,顾圣上,念国事,心力憔悴,如不嫌弃,弟子愿以身试命,为恩师效力解围。

宋濂:此劳驾弟子,为师感激不已。

方孝孺:圣人有非常之德,故天地有非常之征。天之有雨露,地之有草木,此其所常有者也。于其常不足观圣人之盛,唯其德充仁著,宴符默感,露而有甘露焉,草而有灵芝焉,沛然而降,莫测其源;烨然而华,莫究其根;或莹洁圆净,而其味如饴;或敷为七茎九茎,而质备五色,此岂可以易致哉?ii[双手倒背而立]

[舞台布景换为灵芝***示,众舞者手执灵芝出场,乐起起舞]

紫芝流光生山间,

野处荒芜人少识。

荣华闪耀望寻访,

灵犀气茁天下知。

宋濂:好文章,好文章,妙哉![退场]

[第二幕:白雪·变故]

[通报官吏于灵芝舞时候于舞台,骤然喝令消息]

报信官差:方孝孺,方孝孺,你爹爹出事了!你爹爹出大事了![舞者退场]

方孝孺:敢问信管大人,是何事如此惊慌?

通信官员:你爹爹因为得罪皇上,现今已被皇上下令杀害,就死于京师,节哀啊。现特许公子可扶灵葬回故乡。

方孝孺:闻此消息诚如以五雷轰顶之势,头痛欲裂,五内焚烧,不知父亲因何故而见罪于皇上?念往昔,父亲为官清廉时任济宁知府,守民本,尊民意,万民敬仰,因何为圣上不容?

[扑坐在地,灯光灭]

[方孝孺披白色孝衣,与兄弟方孝闻、方孝友跟于父亲灵柩之后]

[天降大雪]

方孝闻:天降鹅毛,仿佛天公亦为父亲之死降挽联啊,此大雪亦在陈说父亲之死冤枉啊,一缕忠魂飘荡枉死城,不甘啊不甘。[哽咽着说]

方孝友:这世道实在黑暗,父亲一生忠心报效朝廷,一不贪,二不横,三不高高居位枉自傲,却落得个如此下场,实在不值啊。[悲痛大哭]

方孝孺:小弟莫难过,曾记得阿爹早年就曾教导我等,一日伴君似伴笼中猛虎,涉足官场更是以身犯险,似置身于万丈深渊,实在为一是非场也。[克制悲痛的语气]

方孝闻:人言官员峨冠博带,居于庙堂之上,处江湖之近,为此世间最威风之人,为何如此险象环生,实在令人不解。

方孝孺:有人道,高堂明镜多逍遥,实为虎豹口中得余生,君王喜,皆欢喜,君王怒,皆蹙怒,管他博学之士,抑或貌美淑媛,只得君王爱而得爱也。乌纱沉沉栓性命,希冀只存君王胸。

方孝友:吾等皆知孝孺阿兄之抱负与阿爹同,行王道而致太平,阿兄何以展抱负?

方孝孺:我之抱负,不在个人,而在于教化万民此道,如若成,则万民拥戴,好一番劳师动众之大事也。吾行此抱负,不在于在朝堂登官位,而在于教化万民。

方孝友、方孝闻:阿爹如若泉下有知,定会感念君之拳拳抱负,而欣喜不已。

[二人同时说,退场]

[舞台只余方孝孺一人]

[大雪加剧,并伴干冰雾气,彩灯打亮,营造仙境之态]

[方孝孺做行走态,方父站于舞台之上,角度略显远]

方孝孺:走了半日,此为何地?为何如此空旷?

方父:孝孺我儿,你可来也![以回声状出声,以别此为灵魂之声]

方孝孺:莫问是阿爹?阿爹,阿爹!(作奔跑状)

[方父走下舞台高处,与方孝孺汇合]

方父:孝孺我儿,为父溘然长逝,对不住你们啊。(仍为回声状)

方孝孺:我们深知阿爹此死冤苦,是孩儿不孝,仅让阿爹一人领罪受苦,而未让我等为阿爹分忧,实在是罪过啊。[跪倒在方父之前]

方父:孩儿,你是我三个儿子中最聪颖的,性情最像我,又学得一肚子好书,才学造诣早已在我之上,因此你要替我去实现我们共有的理想,你知道吗?

方孝孺:孩儿愚钝,如何才能做好这一理想,孩儿苦思多少时日,尚不得解也。

方父:孝孺我儿,你要记住,侍奉君王,就要以一片丹心,就如这漫天白雪,纯净无杂质,而后君王信之,便有机会施展抱负。阿爹此死,便是过急率而遭君王猜疑,记住,记住,要做个忠臣,死去也要做个忠魂。

[说着便移步向舞台外]

方孝孺:阿爹,我明白了,我会实现我们的抱负![对着方父消失的方向大喊]

[幕后歌起]

大雪纷纷兮撒天宇,

忠魂渺渺兮归故里。

峨眉蹙蹙兮难望幸,

碧水澹澹兮暗波流。

君王之侧兮难陪伴,

拘行谨言远不足。

王道明治道难行,

且阻且长唯靠心。

[第三幕:赤杏·帝师]

[皇宫宴席,舞姬起舞,群臣坐于一处饮酒]

[明太祖坐上首]

明太祖:今日朕在此摆群才宴,召集朝中有才贤能之人聚于一处饮酒,也让朕也生出几分博学之气来,各位随意啊。哈哈哈。朕在此敬诸位贤士一杯。[边说边起身,后举酒杯而说]

大臣C:实在不敢当,今日能赴陛下之宴席是臣等荣幸,臣等感激涕零,祝陛下能多获贤士,成为陛下的股肱之臣,为我大明国运昌隆而致力。[举杯面向明太祖]

诸宾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愿我大明昌盛万代万代万万代![集体拜倒,行叩拜大礼]

明太祖:好,好!一饮而尽!切问方孝孺可在?

方孝孺:草民在此。

明太祖:朕已看过先生写的《灵芝甘露颂》,实在是神来之笔,我听你的恩师说你是在乡间素有“小韩子”之称,不在朝堂辅佐朕实在可惜,请问先生作何谋生?

方孝孺:回禀陛下,草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出师后便在家乡办学堂教学营生。

明太祖:不知先生所教何书?

方孝孺:孔先师之教化也,草民之心,向来有一宏愿,行王道而致太平,在臣看来,此愿之行,并非一人之力而办到,是需要教化众人,然后集合众人之力方可做到的。

明太祖:依据先生的口才,顿觉出先生胸臆中的大智慧,朕在此诚心相邀先生为朝堂之师,将教化由民间带入朝堂,辅佐朕的皇儿皇孙,可好?

[幕后歌起]:

脑中忽现慈父容,

双眸似含忧戚状,

梦中盟誓耳边绕,

孝孺定会把那抱负现![歌住]

方孝孺:草民愿为吾皇效力,为我大明效力![面向明太祖跪倒在地]

明太祖:平身吧![方孝孺起身坐于位置上]先生果然是个爽快人,好!朕即刻封你为皇太孙,未来帝位继承人允炆为师,今后希望先生能够尽心尽力为皇太孙教授功课。

方孝孺:臣下领命,一定尽犬马之力,以报陛下今日赏识之恩。[再次行叩拜大礼]

[舞台灯灭,布景换为皇宫上书房内]

[方孝孺着朝服立于书桌畔,建文帝坐于书桌前,手拿书本]

建文帝:老师,学生刚读到孟子《尽天下》篇中有一句,“民为贵,社稷其次,君为轻。”世人都曰,帝王乃真命天子,受万民之朝拜,掌万民之生杀,此语似与孟子一向推崇的“兴王道”有所出吧?

方孝孺:问得好,孟子此语实为行王道之策略也,欲行王道,必先为仁君,方可博万民之心,百姓方能乐于随此王之***。否则便为逆天而行之暴君也。殷商纣王之惨事,以及秦朝之早夭均祸起于君王之残暴也。所以,要记住,汝要为明君,必先做仁君。

建文帝: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舞台灯灭,幕后歌起]

繁花开遍春未至,

重重叠叠香云散。

天公恩施寒不严,

他日硕果坠满园。

只怕风刀忽来袭,

空余落英凭怀缅。

[终幕:苍松·就义]

[布景如同序幕,明成祖坐于龙椅处上首,方孝孺立于台中间]

明成祖:先生,不要再悲戚,朕是不会杀你了,因为姚爱卿劝说朕,不可灭了这天下读书人的种子,朕此举实在是在模仿当年周公的做法,是顺天而行之举。

方孝孺:那么周公在这,成王在哪里?[背对明成祖,面向观众]

明成祖:他已经被熊熊烈焰烧死了。[语露遗憾之态]

方孝孺:那你何须自己登基,成王自有子嗣,你可以立成王的大儿子为王位继承人啊。[依旧是背对明成祖,面向观众]

明成祖:他的子嗣尚小,黄口小儿何以治国?大明应赖长君。

方孝孺:那也轮不到你这位叔叔,他也还有兄弟,你乃旁枝抢夺了主枝的位置![转身面对明成祖]

明成祖:大胆狂人,这是朕家事耳,诏书之事,非得先生来拟不可?来人呐,拿笔墨来,架刀于脖子,看他是写还是不写!

[一武士端上笔墨纸,另外两武士手执大刀抵住方孝孺脖喉部分]

众武士:方孝孺,速拟诏书!

方孝孺:[跪在地上接过笔墨纸,奋笔疾书后]好了,拟好了!燕贼篡位!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明成祖:大胆方孝孺,如此逆君,该当何罪,你不顾你的九族吗?

方孝孺:燕贼残暴不仁,十族也不会效忠于汝!

明成祖:来人啊,把方孝孺带下去,腰斩于市,并灭了他的十族,

方孝孺: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iii

[方孝孺被武士押解,退下舞台]

[舞者带红绸上台,幕后歌起]:

忠节奇儒或愚忠,

以身护法浑不惧。

宁为玉碎傲风骨,

浩然之气满乾坤。

[全剧终]

[引用资料]i 方孝孺:《画梅》原文

ii方孝孺《灵芝甘露颂》原文

iii方孝孺《绝命诗》

梅花魂课堂笔记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梅花魂课堂笔记10篇

学习

导购员培训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导购员培训10篇,内容包括导购员的培训课程,导购员每日培训心得。意愿总是美好的。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加,许多企业领头人却越来越头疼:一方面,培训效果与自己期望的相差甚远、终端没有太大的起色;另一方面,导购员越来越反感这种“无

学习

六年级数学毕业试卷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六年级数学毕业试卷10篇,内容包括六年级数学毕业专题试卷推荐,小学六年级毕业模拟试卷数学。若2!=2×3,3!=3×4×5,5!=5×6×7×8×9.按此规则计算4!6!。四、解决问题1.毛毛参加一次数学竞赛,答对1题得4分,答错1题扣1分,不答不得分也

学习

清明节作文二年级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节作文二年级10篇,内容包括清明节作文二年级100字,清明节二年级作文200字。二年级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的***片3二年级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的资料:清明节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

学习

端午节诗词佳句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端午节诗词佳句10篇,内容包括端午节诗词经典语录,端午节现代诗词大全。2、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3、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屈原祠》4、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

学习

以中秋为主题的作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以中秋为主题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以中秋为话题的作文10篇,以中秋为题的作文。1魏晋诗歌中悲秋主题的衍变在魏晋以前,悲秋诗歌的主题一般包含三大类,分别是思乡类、壮志难酬类以及女性哀怨类等,以思乡类为例,在《古诗十九首》《

学习

初二地理会考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初二地理会考10篇,内容包括初二地理会考100题必背含答案,初二地理会考100个简答题。2、文理兼顾,初一需要打好全科基础根据最新***策,按照文理兼顾原则,在历史、地理中择优确定1门,在化学、生物中择优确定1门。但是,也不建议同学

学习

网站销售方案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网站销售方案10篇,内容包括网站销售专题策划案例范文,网站销售策划书模板范文。0引言据搜博网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互联网总销量呈直线上升趋势,2011年中国互联网总销量为150亿左右,比2010年增长了将近60%。但同时,所存在的安全隐

学习

怎样贴春联正确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怎样贴春联正确10篇,内容包括怎么贴春联又快又正确,贴春联的方法和技巧文字。4、对联的类别决定对联的贴法。现在,借陈树德先生的对联知识结构***解表来谈怎样贴对联,要掌握贴对联,首要任务是明白对联的分类。(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学校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学校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10篇,内容包括社区六一儿童节活动通知方案,六一儿童节老少同乐活动方案。二、活动安排:1、总体规划。(校长室)2、文艺汇演、卡拉OK比赛组织。(车学靖、王艳)3、校园文化布置-横幅、评委席、彩旗。(邹积波、

学习

春节趣事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趣事10篇,内容包括春节趣事大全100个,春节趣事10篇。(指导老师王苗苗)徐州新课堂三年级:吕冠霖

学习

全身变白的方法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全身变白的方法10篇,内容包括全身变白的方法真实有效,全身变白的10个方法。纵观全书,白牙由狼蜕变为狗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点:狗的基因为其提供了前提条件,母亲金琪在人类社会中的表现对幼年白牙的深刻影响,白牙在几经易主中

学习

英文经典爱情语录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英文经典爱情语录10篇,内容包括爱情语录英文,英文爱情语录含蓄。Weceaselovingourselvesifnoonelovesus.如果没有人爱我们,我们也就不会再爱自己了。Loveislikethemoon,whenitdoesnotincrease,itdecreases.

学习

雨中漫步作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雨中漫步作文10篇,内容包括雨中漫步随笔作文,雨中漫步作文。站在玉苑大门不远处,我立刻被由三个高高耸立的门楼组合成的玉苑大门和它两旁的两只用玉雕刻而成的玉狮子深深所吸引,真是气势磅礴。你看那两只玉狮子,姿态各异,尽显可

学习

税务注销申请书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税务注销申请书,内容包括税务局注销申请书怎么写,注销税务申请书的模板。我公司X年X月的全部销售收入为XXXX元,其中应税销售收入为XXX元,缴纳增值税额为XXX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量为X份;X年X月的全部销售收入为X元,其中应税销售

学习

这也是课堂10篇

阅读(21)

生活中的课堂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锻炼体魄,磨练意志、使心灵得到进化,智能得到开发,我们不仅仅在学校的课堂学习,而且还要在生活中的课堂学习,每当遇到一件事情我们可以说“这也是课堂”。

学习

梅花的诗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梅花的诗10篇,内容包括描写梅花的诗,梅花的自创诗。3、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4、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5、

学习

有关梅花的古诗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梅花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梅花古诗王安石完整,一年级古诗必背梅花。梅岭的梅花,不仅数量之多,满山遍野,有“梅国”之誉,而且由于气候原因,曾出现过同一枝梅树“南树凋泠,北枝始开”之奇特景象。虽然这一景象现在难以见到了,但是

学习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水浒传的读书笔记10篇,内容包括水浒传的读书笔记十篇200字,水浒传读书笔记十篇。《水浒传》里的鲁达,武艺高强,粗武钢勇,他的武器是两把斧子。而且他十分爱吃狗肉。甚至有一次,鲁达要镇关西把十斤精肉和十斤肥肉剁成肉末。十斤

学习

关于梅花的诗词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梅花的诗词10篇,内容包括赞美梅花的诗词大全,赞冬雪梅花开的诗词。“乌台诗案”以后,苏轼的人生观、艺术观、生活情趣都发生了变化,体现在其诗歌作品中,特别是在梅花诗歌的创作中,主要表现在他已经不是单纯的对梅花幽雅形姿

学习

也是课堂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也是课堂10篇,内容包括网课也是课堂,这也是课堂。生活中的课堂能开阔视野,增长才干,锻炼体魄,磨练意志、使心灵得到进化,智能得到开发,我们不仅仅在学校的课堂学习,而且还要在生活中的课堂学习,每当遇到一件事情我们可以说“这也是

学习

这也是课堂作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这也是课堂作文10篇,内容包括这也是课堂400字作文,这也是课堂作文600字15篇。

学习

写梅花的诗句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写梅花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赞美梅花诗句大全,雪中梅花唯美诗句。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5、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7、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