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内心独白10篇

我的内心独白篇1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充满活力自信的阳光男孩,胆大心细,个子高高瘦瘦,心地善良,为人诚恳忠厚直爽,喜欢心理学,喜欢研究一个人内心深处情感,我也是一个很幽默的人,幽默可以减轻疲劳和压力。

      大学毕业六年都是在公司从事设计工作,喜欢设计,设计可以吧自己心里想的用软件设计出来,让生活变的多姿多彩,在公司我是一名高级平面设计师和网站设计师,能***完成工作,也做个教师,还在一家模特公司做平面模特。我喜欢勤快好学自立的人,不喜欢懒惰有依赖思想贪小便宜的人。

      喜欢艺术喜欢画画,例如,素描,色彩,人物,静物,风景,山水,速写,国画,水粉画,油画,室内装饰画,***形创意,电烙木板画。

      喜欢唱歌,听流行歌曲,跳街舞,看综艺节目,电影电视,艺术摄影,自己房间就是我设计娱乐画画学习的小空间非常好,如果你也喜欢设计和画画我可以教你。

      乐器研究,吉他,电子琴,钢琴,口琴,风琴,笛子,箫笛。

      生活运动,散步,跑步,爬山,钓鱼,野炊,骑车,乒乓球,羽毛球,桌球,排球,冒险活动,吸烟有害健康,喝酒会伤身体,生命在于运动坚持锻炼身体才会健康。

      在茫茫人海中遇到就是缘分,即使错过也是彼此内心的一份收获。不管我是不是你心里那个最重要的人,我要做对你有用的人,让你感受到幸福滋味。我很喜欢孩子以后我们的小孩我会耐心用心去培养,我会做一个好爸爸,培养成优秀的人才,孩子们出生在一个艺术韵味设计家庭。  

      我希望你是一位持家贤妻,爱家爱小孩,博学多才,品德优秀,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心地善良,活泼开朗,有教养有内涵有爱心,有上进心,外貌不是问题,工作行业不限,对我家人好就行,因为家人都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最亲的人,这你也放心我也会对你家人好。

我的内心独白篇2

关键词:内心独白;红楼梦;人内传播;研究

一、人内传播是内心独白的合理性的有限基础

作家的一个难言之隐是为异己的人物设置内心独白。《红楼梦》经典情节“杨妃扑蝶”中有一段鲜活独白:

宝钗在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这是宝钗的,归根是曹雪芹的。太较真的读者或许只承认是后者的——对作家全知全能的质疑与不满出现了。当然不能因此否定文学的地位,也不能直接在作者与其笔下人物之间划等号来解决问题。人内传播及其邻近理论“镜中我”为此提供了求解之道。

人内传播的外缘是对外部信息的收放,这一双向机制把人内传播嫁接于人际传播等“人外传播”。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1】这话肯定了人内传播在个性塑造以及社会关系建构中的功能。人通过人内传播认识自心他者之心,在自身以及他者的人内传播间建立认同——这就是小说家为人物捉刀内心独白的合理性根基。下面用“镜中我”理论来进一步阐释。

“镜中我”是主体的内外信息交流之隐喻。传播学的“镜中我”理论中的镜子是指除“我”之外的他人。人都是别人的镜子,彼此映照对方。马克思说:“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他自己的感性,只有通过另一个人,才对他本身说来是人的感性。”【2】 结合米德的与人内传播理论处于同一语境中的“主我客我”理论,镜中的我就是me,镜子就是别人的评价。上面宝钗内心独白第一句就暗含着对自己的评价,就是执着me而言的。

宝钗的I对me的要求形成于三种途径:别人对她的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别人对别人的评价。宝钗内心独白中就含有对小红的评价,这种评价若被某人得知,就会是其形成我自我评价的一个参照。个性就在如此不断对照中被发现、塑造。

人内省时,是与宾我对话、对视、传播;当注意力投于身外,就告别了宾我,只能在与他者的互照中才能获得交流对象。关于me的信息“‘我’不知道,但是别人都知道,看得很清楚。”【3】在这种“推人及己”透视中,作家学会了“推己及人”——把自己的心事比作别人的心事。因此,作家认为他可以替人独白。

那种“推己及人”的心理机制使得人在行动前常要先估计对方的反应。宝钗在那一内心独白中恐怕小红狗急跳墙,就是如此。想象对方并预料对方的反应的过程显示了人内传播,也体现了它的两个传播向度。乔治•米德的象征互动论在“主客我”框架中说明了人内传播。这种不同传播理论的殊途同归说明了个人的人内传播之间的同一性。因此,作家相信与与作者之间的人内传播也具有共通性也就不是毫无道理的了。于是,作家据此为人物立言。

关于人内传播的统一性,罗杰斯说“普遍化的他人是个体与之发生互动、又成为个体行为的一般指南的那些人的期望。逐渐地,一个个体不仅在与一些特殊的人的期望的关联中学会行事,而且按照其他一般个体如何期望他如何行事的想法来学会行事。”【4】

人内传播作为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与他人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5】人内传播是人际传播以及其他一切传播的模板——包括他人的人内传播。基于自身的人内传播而对这一传播之外的所有传播的信任,是人际交流的保障。那种信任使得作家把内心独白作为自然和当然的写作方式。首先,作家笔下的内心独白得到作者认可,然后或者读者基于对自己的人内传播的信赖而给予的认可。“作品是作者与读者的合谋”——这一“合谋”几乎完全满足了内心独白的合法性需求。

人内传播是一切传播的必经之路,这心心互拟、互用,可以看做是人际传播省略了中间物理过程的简化形式——的合理性也许不应当因此而低于以“人外传播”为中介的传播。当然,内心独白把自己的内心独白直接作为他者的内心独白,其合法性自然包含无奈。因此指出:内心独白的合理性、人内传播的主体间同一性均不完美。由于主客体以及主体间对峙的不可消除,若传受一方过于求全责备,则必须依赖各自的人内传播的意义共享就会呈现一一交流的殊途异归。曹雪芹偏偏用内心独白的方式阐明了这一点:

看来两个人原本是一个心,但都多生了枝叶,反弄成两个心了。那宝玉心中又想着:“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便立刻因你死了也情愿。你知也罢,不知也罢,只由我的心,可见你方和我近,不和我远。”那林黛玉心里又想着:“你只管你,你好我自好,你何必为我需自失。殊不知你失我自失。可见是你不叫我近你,有意叫我远你了。”如此看来,却都是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

二、内心独白的信息交换途径、方式与实质

人内传播、内心独白都非完全封闭的系统,都有贯通内外两层结构。人通过感知觉接纳外部信息为内心活动的材料。心内信息交流外,人内传播的“边疆”就是信息的出入。上面宝钗在独白之前听见了小红的密谈便是信息获取——这是那一独白的动因、原料。就是独白内容,也是独白者平时信息积累、加工的结果。因此,人内传播、内心独白都离不开信息获取。#p#分页标题#e#

内心独白是人内传播中的主我的全部活动——即便情绪这个懵懂未开的东西也脱离不了内心独白的属性。“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与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态度评价有关。”【6】宝钗在独白前的“一惊”以及独白语气饱含的情感色彩都是情绪。情绪也可以理解为人内传播中对信息的主观化——这一主观化其实是信息整理的第一步骤,它相对区别于清晰的思考。

孟子的“心之官则思”、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都意指思考,如不强调其清晰程度,即几乎等同于人内传播。它包含了主我对客我的操作以及客我向主我的影响两方面,因应着人内传播的双向性。宝钗独白中就有从外到内的信息接收、心内的信息相互作用,也有对于平时来自信息加工的价值观的动用。曹雪芹在黛玉独白之后,紧接着说了“如此之话,皆他二人素习所存私心,也难备述”,就是要说明那一内心独白的历史因素。

内心独白所依赖的人内传播的信息摄入有两种方式:平时摄入和临时摄入。宝钗“听见”所标志的信息进入就是临时、突发的;而她的自我约束却是来自平时的学习——其中包含的信息接收就是平时摄入。

平时摄入与性格养成过程相伴,结果表现为主体的意志品质——反过来影响临时活动的面貌。曹雪芹在塑造宝钗形象上充分注意了这点——宝钗一直是非礼勿言、勿视、勿听的。因此才有上文那一段富有独白者个性形成史的心理直呈。人内传播是“保存原有信息的主体和接收外来信息的主体都是一个人,人内传播的本质即原有信息和新接受的信息之间的碰撞。”【7】

内心独白的外部信息交换实质上是意义共享的体外环节——即一般意义的传播;内部信息交换的实质是在独白者的心理时空中开展主客我间人际传播。所以说内心独白的第一听众是客我,然后才是他人。这两种受众的异同,也就体现了内心独白合理与否。内心独白的作家认为“自我意识的能力还构成了人类使用符号这一能力的基础,……使得我们能够像他人看待我们那样来看待自己,并能够对他人进行移情。……实现这些潜能就是成为一个人。”【8】

三、内心独白与人内传播的多重关系

人内传播的两个相向维度可称为“向心传播”和“离心传播”。一般而言,内心独白主要是后一种。独白者的处境是其内心独白的潜在影响。认知因素会影响主客我之间两个对向传播的关系,可能的三种情形是:无效关系、一致关系、不一致关系。无效关系意味主客我间没有意义共享,后两种关系都促成了共享,可是共享的效果不同——这种不同最终也体现在基于人内传播的内心独白的面目上。由于内心独白与人内传播的紧密关联,影响人内传播的因素都直接间接的对内心独白施加影响——这种“联动”是内心独白与人内传播的多重联系的整体描述。

(一)内心独白的内容是人内传播的成果

人内传播的内在无效关系决定了人内传播的中断,内心独白因此不可能发生。曹雪芹就是按照人内传播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内心独白的,不会在没有人内传播的情况下令人物生硬地独白——相反都是在人物情动于衷、不白不快时才使用。上面引用的两段独白莫不如此——宝钗自保之心来自于不偕之听;宝黛各自的心语心愿来自于对彼此深埋已久的期求,都包含着“向心传播”积累的“离心传播”势能。作为“离心传播”的内心独白可以视为作为人内传播一方面的“向心传播”的整体性成果。

人内传播的成果有三:无成果、和谐成果、不偕成果——分别与上述三种关系对应。这些具体成果造就了内心独白的具体内容。“杨妃扑蝶”中的独白,就是宝钗所见所思造成的人内不和谐传播的结果:她所认识到的危险与其独善其身的道德要求之间发生了矛盾,决定了那样的独白内容:紧张、不安、烦躁、自保等。菲斯廷格假定人有一种保持认知一致性的趋向。认知不一致时,会使人产生认知不和谐症状——它是内心独白的语境。此时别人不一定能看出,可本人悉感于心。

内心独白的内容由人内传播成果决定,反过来又充当人内传播的实体,这是二者在内容上的第二个联系。内心独白的动态含义就是主我对客我以及心外的他者的告白。

(二)内心独白的思维结构与人内传播路径的重合

内心独白作为文本,其结构的元结构是思维的结构——它显示了相应的人内传播的路径。不和谐理论提出者L•菲斯廷格、提出平衡理论的海德、对称理论的创造者纽科姆以及协调理论的创建人奥斯古德和坦南鲍姆,事实上都是心理学家兼传播学家,那些理论同时是心理学理论和人内传播理论。这种理论间的自发巧合,说明人的思维之间的结构性同一。人内传播的机构就是心理结构、思维结构——这提供了内心独白与人内传播在结构上的天然契合。

前文已说内心独白是主客我的人际传播——如不强调内心独白的典型性,二者就更加吻合。人内传播便因此可以看成是客我对主我的独白以及主我对客我的独白。即便在通常意义上,内心独白也展示了人内传播的许多模式。曹雪芹笔下的“宝玉挨打”“龄官画蔷”“鸳鸯抗婚”“小红”“香菱学诗”“雨村断案”众多经典情节中精彩的内心独白,都可循迹其间的人内传播的路线***。试看“黛玉悟曲”一节:

“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因“听”摄入信息,进入人内传播领域,通过其向心传播抵达黛玉之客我,与客我会商后,客我把“感慨缠绵”传给主我。“心理系统的使命就是把传播系统送来的信息转化为心理能即产生看不见的第一级传播效果;心理系统还要根据需要把心理能或其中的一部分心理能外化为行为作功。”【9】随后的“便止住步侧耳细听”便是人内传播传来了主我对客我的命令。接下来的“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又是向心传播,随后的“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可见“心理化学反应”以及其后的离心传播。再紧接着的“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是直接用内心独白直呈内心活动——直播主客我之间的人内传播。紧下来的“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是主我对客我的劝告,导致客我“又侧耳”。这一外在行动的内在动机经由人内传播出来,显现了人内传播的中介角色。人内传播不仅是客体主体化,而且是主体客体化的中介。内心独白在文学上的作用,就是寻求主体客体化——为读者领略作者内心提供必要条件。 #p#分页标题#e#

(三)内心独白是人内传播的外化方式

无声的内心独白是没有符号化的内心独白,通常的内心独白皆具有外在于心的客观形式,就此相对于“无声独白”名为“有声独白”。无声独白对独白者的客我之外的体外他人来说如同真空——感觉不到。福斯特说:“如果我不说出口,我怎么能清楚自己在想什么?”这话印证了那个观点。“任何一个系统,当你深陷其内部时都几乎无法对其做出描述,只有跳脱出来找到一个外视角,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10】有声独白是对主体、对作家、对人内传播的突围——据此文学才成为可能。

人际传播是人内传播接续,有声独白其实已经突破了狭义人内传播范畴,有了非人内传播的色调——勾连到了心外之物即“客观形式”。《红楼梦》中的独白文字,就是那客观形式——其下链接的情思才是真正的内心独白,无声独白。若无“门闭黛玉”一节文字,黛玉寄人檐下之心事何能与读者见面?

“林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寄身之无奈出;“待要高声问他,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寄身之踌躇出;“‘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寄身之愁思原汁原味出……“忽然想起了早起的事来:‘必竟是宝玉恼我要告他的原故。但只我何尝告你了,你也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田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以独白再出此时内心活动。若无这等独白,就无法直播黛玉心事,就失去了塑造人物的一个最直接手段。个中的“直接”与“保真”便是内心独白手法的独特价值。人内传播的环境封闭性逼出了内心独白这一文学手段,其真实性效果同前述的“封闭性”直接相关。

(四)人内传播的封闭性与内心独白的真实性

人内传播虽导出、导入的势能,但其主体部分处于主体封闭之中,较之心外的诸传播。它具有更多的自我空间、个性自由。独白者通常只对自己的客我道白,因无泄密顾忌,愈发真实。上面黛玉独白心事,轻易是不肯叫外人知道的。即使对知己宝玉,也不肯把内心独白诉诸言语告诉他——这点在“宝黛互揣”一段独白中清晰可见。尼采说:“我这样做了,我的记忆说;我不可能这么做过,我的自尊说。自尊寸步不让。让步的最终还是——记忆。”【11】内心独白对于自我的忠实胜于对记忆这一“闯入者”——对于回忆者来说,他所做的是‘一次精神上的穿越时空,重新发生在过去的事情。’”【12】对于记忆的不忠反衬了内心独白忠实自我。

内心独白具有梦呓的特质,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希•弗罗姆认为梦实质上仍是人的人内传播中的“睡眠者的独白”,他说“我们醒着时是活动的、理性的人,急于努力地遂其心愿,同时保护自己免于被攻击……沉睡之际,我们就以另一种存在形式苏醒了。”【13】

弗洛伊德、荣格从象征语言入手,也阐释了梦的人内传播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荣格说:“梦是一段不由自主的心理活动,它拥有的意识恰好用于清醒时的再复制。”【14】梦的语境彻底摆脱了现实语境,最具真实;内心独白,摆脱了外部环境,其语境的纯洁性介于现实语境与梦的语境之间,它的真实性、完美性因此优于外化的心理展示,人内传播同样在这个意义上优于非人内传播。

(五)记忆内心独白、人内传播社会性共同来源

人内传播、内心独白发生在人心,但历史的看,它们都同过往的人内传播、内心独白造就的记忆相关。记忆的内容来自全部的人内传播成果。这一过程被称为“程序性记忆”。【15】这种成果中包含了客体的主体化变形。记忆成就了人对自身以及外部世界的认识,“只有在生动的关联中,才能直接认识人所特有的本性”。【16】无论意识到与否,人内传播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与其他传播合作来与他者交流。法国神经学家皮埃尔•玛里说“甚至当我们独自一人自言自语的时候,我们还是处在和他人的关系中。”【17】这就说明了内心独白的个体性之外的社会性。人是主客体系统的组合,是社会等系统的子系统,从这个角度就容易理解人内传播的私人性与公共性了。

记忆作为独白者的背景,对于内心独白有着资料提供作用——它对于内心独白的界定就隐含其中。这一界定显示了主体对其独白,对其人内传播的影响。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23-12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67.

[3]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1-72.

[4]罗杰斯,传播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146.

[5]薛可,余明阳,人际传播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77.

[6]许静,心理王国自由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30.

[7]陈力丹,陈俊妮 ,论人内传播[J].当代传播, 2010(01):31.

[8]罗洛•梅,人的自我寻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5-86.

[9]林之达,传播的两级效果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5(2):182.

[10]维蕾娜•卡斯特,依然故我[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115.

[11]维蕾娜•卡斯特,依然故我》[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128.

[12]维蕾娜•卡斯特,依然故我》[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119.

[13]埃里希•弗罗姆,被遗忘的语言[M].导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5.

[14]维蕾娜•卡斯特,梦:潜意识的神秘语言[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23.

[15]里克•M•加德纳,日常生活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07.#p#分页标题#e#

我的内心独白篇3

相会莫斯科

1922年11月5日至12月5日,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和刘仁静作为中国***的代表出席会议。

“独秀同志,刚刚得到消息,列宁要来参加会议,并发表讲话。”年轻的刘仁静面带喜色,将这一最新消息告诉***。接着,他又对***身旁一位文静、俊秀、带着近视眼镜的青年说:“秋白同志,你作为中共代表团的译员,在列宁讲话时,你一定要译得流畅、准确,相信你会胜任的。”

“列宁来了!”顿时,整个大厅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列宁步履缓慢地迈向大会***台,微笑着向代表们致意。

瞿秋白心情特别激动,因为,这是他第三次见到列宁。

第一次是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期间,瞿秋白以《晨报》记者身份旁听会议。他曾以激动的心情记叙了这一幸福的时刻:

列宁出席发言三四次,德法语非常流利,谈话沉着果断,演说时绝没有大学教授的态度,而一种诚挚刚毅的***治家态度流露于自然之中。

更令瞿秋白难忘的是,会间休息时,列宁和他在走廊相遇,还简略地与他谈了话,要求他读几篇关于东方问题的文件,并为事务忙不能详谈而一再道歉。列宁的半易近人的作风,使他深受感动,他写道:“***治生活的莫斯科这才第一次予我以――深切的感想呵。”

其后不到半年,瞿秋白在莫斯科迪纳莫工厂参加庆祝十月***四周年集会时,第二次见到列宁,又一次聆听列宁的演说。

“秋白,看你喜悦的神色,”***的话打断了他的回忆,“你不是第一次见到列宁吧?”

“是啊,”瞿秋白高兴地说:“我这是第二三次了。列宁的演说很能打动人,因为他喜欢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这就是他的风格。一你听。”

“同志们,”列宁站在讲台上,向代表们挥手致意道,“在发言人名单中,我被列为主要报告人,可是,你们知道,久病之后,我已不能作大报告。我只能就一些最重要的问题作一个引言。”列宁的话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所打断。

瞿秋白一边记录,一边准确、流利地翻译,***不懂俄语,但是,经瞿秋白翻译后,已被列宁的讲话所深深打动。

“我深信,世界***的前途不但是光明的,而且是美好的。”***听完列宁的这句结束语时,已经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用力地鼓起掌来。

在这次会议上,***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可是几天来,他却一直愁眉不展,郁郁寡欢。共产国际***治书记拉狄克的批评,总是在他的耳边嗡嗡,使他如芒在背,意乱心烦。

拉狄克批评中共是“把自己关在书斋里”,教训中共中央“不要过分估计你们的力量”,“不要事先夸耀胜利”,要“走出孔夫子式的共产主义者书斋,到群众中去”。拉狄克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其实质内容则是针对***的。***咽不下这口气,真想找个机会与列宁谈谈。可是,当他看到列宁疲惫的面容时,又不免产生怜惜之情,犹豫起来。他对瞿秋白说:“你看他的身体,……唉,算了吧,我想以后会有机会的。”

瞿秋白听罢也表赞同:“是啊,以后会有机会的。”说着又把一叠文件译稿,送到***面前:“不过,共产国际的意见,我们是应该认真考虑的。因为,中国***既然是它的一个支部,那么,就得要尊重共产国际的意见。”

“秋白,”***似乎想起了什么,“我们的***刚刚建立,围内有大量的事情亟待我们去做。你跟我工作的这段时间,所做的工作,令我满意和高兴。安排好这里的事情,回国去施展才干吧。”

瞿秋白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眼镜,略微想了想,说:“独秀同志,我是以《晨报》记者身份来苏俄考察的,一呆就是两年。这期间由太雷介绍我加入俄共,后又转为中共。最初,我对于共产主义只是抱同情的态度,只是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任教时,才使我有机会系统、全面地读了马克思、列宁的书,这才悟出了一个道理――中国的前途唯有马克思主义。现在,中国***蓬勃兴起,作为一个年轻的***者,我怎么能远离现实的阶级斗争呢?”

“好呵,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态度。”***笑容可掬,紧紧地握着瞿秋白的手。“独秀同志,我同意你的意见,同你一道回国。”瞿秋白激动地表示。

“我是狗耕田”

1923年1月,***与瞿秋白回到北京,不久,又都来到上海。***由苏联归来后,对列宁领导的苏联有了更深切的体悟,而当时国内,对于苏联有着种种不切实际的评价,读过瞿秋白的《赤都心史》,***认为这本书颇能反映出一个真实的苏俄。

一天,他在家中与瞿秋白交谈,并代表中央交待工作任务。

“秋白,苏俄的情况,国内也有文章介绍。毁也罢,誉也罢,都失之偏颇。读了你写的文章,和我在苏俄的所见所闻对照起来,倒觉得那才是一个真实的苏俄。你的文笔、风格,都有过人之处。”***一边翻阅文稿,一边对依然还站着的瞿秋白说,“坐,坐啊!我这里可不兴站客。我***需要你这样的人,年轻,有才识,善写作。***的理论宣传工作需要你去做。中央一直在为《新青年》、《前锋》和《向导》挑选合适的编辑。其实在莫斯科时,我就物色了你。现在,我代表中央宣布你为《新青年》和《前锋》主编,同时参与编辑《向导》。”

他们二人的年龄相差整整20岁,瞿秋白一直将***视为前辈长者。早在1917年,在北大旁听时,瞿秋白就曾听过***的演讲,他还是《新青年》的热心读者、也正是受《新青年》的鼓动,瞿秋白才积极投入。如今将由自己来主编《新青年》,他怎么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走上前去,小知说什么才好。“老先生,”瞿秋白用***内年轻人常用的称呼说,“我会勉力去做的,不会辜负中央的期望。”

***还告诉瞿秋白,为《赤都心史》的尽快出版,他已给胡适去了一封信。

由于***一再催促,凭着胡适与商务印书馆的多年友谊,1924年6月,《赤都心史》终于出版了。

中共四大后,瞿秋白与***、蔡和森、、彭述之组成中央局,***为***,瞿秋白为宣传委员。全同工农运动日益高涨,大***的高潮已经到来。

五卅运动期间,中央局中蔡和森、彭述之都患病***,不能正常工作,实际行施中央领导工作的只有***、瞿秋白和张同焘。***交与瞿秋白的任务是编辑《热血日报》。

《热血日报》是中国***的第一份日

报,编辑部设在上海闸北区浙江路的一个狭窄的弄堂里。这里光线昏暗,陈设简陋。当时,瞿秋白肺病复发、体质虚弱,在对敌斗争的险恶环境下,常常秘密奔波于中央机关、编辑部和寓所之间,随时都有危险。他除担任***的正常工作外,便坐在编辑部的白木长桌旁,没日没夜地改稿和写作。

《热血日报》编排新颖,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栏目众多,系统地宣传中共中央指导五卅运动的方针,客观、公正地报道这一运动的消息,揭露帝国主义、封建***阀的罪恶阴谋,推动五卅运动的健康发展。

十月***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还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的理论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瞿秋白继、***等人之后,做了很多基础性的理论工作,写出了很多重要文章,全***的理论水平也因此而得到提高。***内同志尤其是年轻同志,对他特别赞赏,而他却对自己作了形象的比喻:“没有牛时,迫得狗去耕田。我是狗耕田一”他还谦逊地说:

秋白是马克思的小学生,从1923年回国之后,直到1926年10月间病倒为止,一直在独秀同志指导之下,努力做这种“狗耕田”的工作,自己知道是很不胜任的。然而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的工作断不可一日或缓。

“我不去莫斯科”

1927年4月27日,中国***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代表中央作工作报告。此时,离发动反***刚过半个月,全国各地都弥漫着血雨腥风,中国***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与会的代表很想在会上汲取力量和勇气。可是,听罢***的报告,代表们失望了,***对他所领导的中央工作,缺乏自我批评的减意,对于指导今后的工作,又缺乏除旧布新、振奋前进的新意。

大会休息时,代表们窃窃私议,人言啧啧:罗亦农找到瞿秋白,无奈地叹息道:“糟糕!”当中央宣传部干事羊牧之向瞿秋白汇报代表们的情绪时,瞿秋白一声不响,低头沉思,半晌,才简洁有力地说:“要相信中央!”

第二天,瞿秋白向大会散发《中国***之争论问题》的小册子,这是他早在几个月前便已撰写完成的文章。代表们新奇地翻阅这本小册子,只见扉页上还印着副标题:《第三国际还是第零国际――中国***吏之盂什维克主义》。会场里洋溢着沸沸扬扬的议论声。恽代英指着扉页上的副标题,笑着对杨之华说:“这个副标题写得好,写得尖锐。问题也提得明确。中国***么,谁革谁的命?谁能领导***?如何去争领导权?问得实在好。”

这本小册子,虽然不指名道姓地批评了***错误,可是,明眼人一看便知,瞿秋白是有所指的,其锋芒所向便是***。这本小册子确实发生了作用,***不得不在会上作了检讨。***虽然仍当选为***,但是,他的威望已经逐渐下降,正如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中所说,***内同志对***已经“失掉信仰”。“独秀虽然仍旧被选,但是对于***的领导已经不大行了”。在变幻莫测的形势面前,新的中央机构越来越束手无策,越来越难以驾驭复杂恶劣的局面。

1927年4月和7月,、相继背叛***,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大***彻底失败了。***作为中共中央***,当然有着不可推卸的***治责任。然而,要将全部责任都推诿于他一人,也是有失客观、公允的。

盛夏的武汉,真不愧有炙热的火炉之称。这天子夜,瞿秋白和李在***内交通员的引导下,绕过七拐八弯的里巷,来到一间普通的民居前,这里聚居的多是一人,既安全又隐蔽。他们轻步上前,推开虚掩的房门,黯淡的灯光下,一个中年人光着膀子躺在竹床上,手边还搭了一条湿漉漉的汗巾。

“独秀同志,”瞿秋白轻声呼唤,“您睡着了吗?”

“唔……”***爱搭不搭地应着,仍然纹丝不动地躺着。

“几天前,中央召开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同志们推举我负责中央工作”……瞿秋白的话还没有说完,***便猛地挺身坐了起来,质问:“我在武汉,你们也知道,可是,为什么不让我参加会议?为什么?”他越说越激动,一边说一边用汗巾揩擦燥热的身体,“我知道,这也不能全怪你们,一定又是那个‘老毛子’的主意。”

没等***把话说完,瞿秋白便严肃地说:“那是国际代表,应该叫罗明纳兹同志,我们应该尊重他们。”

***吁了一口气,索性站了起来,给瞿秋白、李倒了一杯凉水,尽量压抑着情绪说:“我早知道共产国际有牺牲我的意思,大***的失败,我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你们也清楚,共产国际和苏俄几乎一天一个指示,而且这些指示又往往出尔反尔,自相矛盾,我也是进退维谷,山穷水尽了,所以,一个月前,我便给中央去信,提出辞职。我虽然不是***,可我还是中央委员,中央***治局***,那么,召开中央会议,为什么将我排斥于外?”

说着说着,他的声音又高了起来。“老先生,”瞿秋白换了另一种称呼(这是***内对***的最随便而又亲切的称呼),有意将谈话引入正题,“接受国际的决定,您就去莫斯科学习,讨论中国***吧!”

我的内心独白篇4

[关键词]《一代宗师》;隐喻;解构;王家卫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3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QN-481),2013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项目编号:SKL―2013-1774),郑州航院2013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141001)。

厚重沉稳的音乐,昏黄暗淡的怀旧色调,黑白为主的服饰搭配,倒影与慢镜头交相辉映――《一代宗师》终于不再失踪,终于在众人的无限期待中上映,并且获得了巨大的票房收益。“墨镜王”王家卫依旧不改电影习性,遵循着“慢工出细活”的原则,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拍摄出《一代宗师》。无数人在问:该片的成功,究竟是电影本身的魅力还是导演的名声吸引观众?为何“只要出品,必定精品”何以在他身上一再重现?王家卫之谜不但让电影人着迷,也吸引着众多热爱电影的观众。本文试***从影片《一代宗师》及其他王家卫导演影片来对其进行解构。

一、深沉的独白

《一代宗师》主要讲述的是民国时代的武林故事,咏春拳的一代宗师叶问是影片的核心人物,影片通过叶问的情感、经历来描述那个年代的武林中人。

影片开头便是一长段的独白,而“独白”是王家卫影片的一个独特风格。所谓的“独白”,是电影和戏剧中的一种专业术语,就是将主角的内心活动用外在的语言表达出来,让观者有一个直接的接受。[1]每一种独白都是人物内心情感的一种体现,摄像机或是伴随着“独白”拍摄静止沉思的陈述者,或是拍摄与“独白”内容相关的一些摇曳的画面、场景甚至是物件。王家卫在自己的影片中,多次采用独白。例如,《重庆森林》有,《东邪西毒》也有。在《一代宗师》中,片头的一小段叶问打斗场景后便是叶问的一段独白:“我是广东南海佛山人,我父亲叫叶霭多……,我惟一的嗜好是:我七岁学拳,师父是陈华顺,佛山咏春是从赞先生开始的,我算是第三代传人……”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将主角的生平简历进行了一个大致的介绍,让受众先有个大概的了解与接受。影片的中间部分,叶问的一段独白讲述了自己40岁之后的一段落寞:“抗战八年,我变成一无所有,收入、朋友……”影片的结尾部分,叶问再次独白:“……从此我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回头无岸……”低沉的声音配上饰演叶问的演员梁朝伟的忧郁眼神,更是让人感受到武林逝去,国破家亡,心有余悸,归于遗忘的一种内心深处的凄凉之感。这三段独白将整部片子进行了一个叙事结构上面的串联,如若是单纯地看这部影片的电影叙事,会发现所讲述的都是很浮于表面的一些内容,然而,独白的加入就会使整部影片的叙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状态,这部影片围绕“叶问”这个核心人物进行各个故事内容的展开,遵循着王家卫电影的一贯风格“以人物为核心来讲故事,而非以事件为核心来进行叙事”。

罗兰・巴特认为:“叙事作品的功能覆盖层要求一个中继组织,其单位只能是一小群功能,我们在这里将称之为一个序列。”[2]也就是说事件作为叙事作品的基本材料,可以简化为一系列连续的动作程序。我们可以将这个连续的动作程序称之为序列。从这方面来研究《一代宗师》,我们可以从片中所显示的字幕时间来对整体的事件进行一个粗略的单元格架构,但若是以人物为核心来进行将会令整部影片的叙事更加清晰明了:(1)叶问初到佛山;(2)叶问与宫二进行交手比拼;(3)叶问经历八年抗战,一无所有;(4)叶问落寞离去,操办武学。从这方面可以看出,由于电影本身的叙事形态独特、线索众多、中心事件较为复杂,利用独白的形式来将整部影片的中心事件转移到所要讲述内容的主要人物身上,这样对于影片的段落也会显得更加清晰明了,对于理解导演想要“讲什么”也会更加清楚。

二、凝重的音乐

有人将当今的中国文化结构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主导文化、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主导文化代表着国家领导集团倡导的文化,生产并再生产主导意识形态,担负着书写正史的任务;主流文化也被称之为“大众文化”,它接受面宽泛,是大众观点、艺术趣味的一种选择,更是大众欲望的表现和心理压力的释放;精英文化也被称之为“高雅文化”,代表着知识分子的理性思维、自觉意识和文化情趣,强调的是独特的形式、深沉的哲理思考、个性化的历史阐述和新颖、独特的人性分析。[3]回顾王导之前的几部电影,不论是《花样年华》还是《重庆森林》,都具有极强的个人风格,可以归为精英文化,影片最注重的不是票房的收益,而是导演想在影片当中传达的个人思想和对社会甚至是人性的理解是否能够表露清晰。《一代宗师》可以说是王导回归中国主流文化的一部转型作品,虽然处于商业影片的文化外壳中,但影片中点点滴滴的细节之处无时无刻地流露着王导的个人风格――独特的电影音乐。

在电影中,相对于画面、语言、音响、字幕来说,音乐是惟一具有***艺术身份的元素。这一点,在王家卫的电影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不是可有可无的陪衬,而是影片不可或缺的主要元素!对于整部影片的情节设置、内容之间的衔接、气氛的烘托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王家卫自己曾这样表述过对音乐的感受:“音乐在我的电影中很重要。然而我绝少找人为我的电影配乐,因为我跟音乐人难以沟通。他们用的是音乐语言,而我用的是影像语言。……我特别喜欢在时装片中用上古老音乐。因为音乐像颜色,它可像滤镜般将所有事物染上别种颜色。我认为用跟影像不同时代的音乐会产生一种暧昧感,令事物显得复杂起来。我在片场也放音乐――不是为了营造气氛,而是带出节奏。要是我希望摄影师用某个速度拍摄,一段音乐就可以说得明白,胜过千言万语。”[4]从这段自我剖析中,不难看出,音乐之于王家卫电影的重要性。

《一代宗师》整体的音乐没有特别大的起伏变化,不论是开头雨中与人打斗的情节,还是最后与宫二离别的情节,都处于一种幽幽的迟缓的调调。影片整体架构于20世纪70年代,其中所出现的各种曲目也多多少少融合了导演自身的一些历史记忆。歌曲《何日君再来》曾在我国东北被日本占领时由日本明星在多部影片中唱过,并令这首曲子在日本大受欢迎,使得它在当时的环境下被***治化,被认为是暗示盼望日***归来的***歌曲而被禁播。然而,将此曲用在影片中成为串联沦陷时期剧情的一个背景音乐,作为经历了八年抗战、痛失两女、与知己宫二离别的叶问来说,确实恰如其分,音乐的加入使整部影片的画面有了一种弦外之音(对于人生难得知己宫二离去的不舍,对于盼望归来的期望和自己内心深处对于宫二的一种纠结复杂感情的释放),为整部影片增添了一种格外的历史凄酸感。

影片中宫二在大南茶室与叶问最后会面,当宫二向叶问表白心迹那一刻:“我在最好的时候遇到你,是我的运气。可惜我没时间了。想想说人生无悔,都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叶先生,说句真心话,我心里有过你。我把这话告诉你也没什么。喜欢人不犯法,可我也只能到喜欢为止了。这些话我没对谁说过,今晚见了你,不知道为什么就都说出来了。就让你我的恩怨像盘棋一样,保留在那儿。你多保重。”伴随着这段话,日本乐团神思者(SENS)的Be As You Were When We Met背景音乐缓缓响起,哀伤的气氛被一点一点升华,重重叠叠的旋律更是将宫二那千丝万缕的感情发挥到极致!让人不禁为宫二的遭遇而暗暗地揪心,又为那种想爱而不敢爱的感情所理解与无奈。

三、隐喻的物象

法国电影大师让・雷诺阿有句名言:“一个导演一辈子只拍摄一部影片,他的其他作品不过是这部影片的注释和说明,至于主题则只是这部影片的延伸和扩展而已。”尽管王家卫说“我仍不能讲出一个确切的主题来”,但他也曾明确表示“我所有的作品都围绕着一个主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王家卫是一个运用物象表达的痴迷者,在他的电影中,会运用一种物象代表一种情绪甚至是一种态度。通过一个简简单单的物件,传达出一份深刻的意味。[5]

在王家卫的《阿飞正传》中,旭仔说了一个无脚鸟的故事:“有一种鸟叫无脚鸟,它只能够一直地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无脚鸟就是片中的一个隐喻物象,它暗示着没有精神家园的人,内心的空虚、孤独与寂寞,代表着旭仔这些内心没有停靠点的一类人。王家卫的《蓝莓之夜》中,女主角被背叛了,经常到一个小酒吧里面和老板聊天,老板有一个透明的玻璃杯,杯子里面装着有许许多多的钥匙,以及与其有关的回忆;而店里面的甜点蓝莓派总是不被人注意,最后完整地留在那里。蓝莓派这个小小的物件就用隐喻的方式代表了一种不被重视、被大家所忽略的感情,女主角最后选择了一个蓝莓派,仿若自己的感情像它一样微不足道。《一代宗师》中,叶问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当掉了一件名贵的大衣,却保留了里面的一个扣子,并时时拿出来抚摸,如他自己所说:“大衣没留下,只留下一颗扣子,算是个念想……”扣子代表的是对宫二的默默不能言语的一种思念,它是宫二与叶问情感衔接的一个纽带,宫二与叶问都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的身份与所要承担的责任,都把感情隐含于内心深处,不敢逾越雷池半步,只用一个并不起眼的小物件来承载着自己的感情,“叶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片尾之处,管家将宫二剪下的小半截头发交付于叶问,此时的宫二早已因为身受重伤而逝去,内心的寂寞终将随着黄土的掩埋而飘散,生前一直为守住家族名誉孤身一人,一生凄苦,死后头发的交予也算是一种精神上的依附,算是有了一个最终的精神归宿与依靠。这些不起眼的小物件,都埋藏着一段厚重的感情,“一约既订,万山无阻”。

四、结语

“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对于《一代宗师》我们满怀的是期待,得到的是惊喜,“墨镜王”将自己的风格渗透在影片的每一个细节中,透过影片本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导演对于自己所钟爱事业的热爱与敬畏,将工作当作一件神圣的事情,慢慢地研究,细细地雕琢,让我们在影像、声音与画面中沉醉,静静地体会影片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 潘国林.王家卫的映画世界[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53.

[2] 罗兰・巴特.符号学美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

[3] 郝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12.

[4] 陈默.生命的呢喃――王家卫电影阅读阐释 [J].当代电影,2011(03).

我的内心独白篇5

[关键词] 《铁娘子》;意识流;内心独白;自由联想

 《铁娘子》是一部非常具有震撼力的影片,它成功地运用了意识流这一表现手法,非常好地切合了电影的主旨。影片讲述了英国历史上惟一一位女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的从***经历。以撒切尔夫人的老年生活为主线,将其对参***、竞选下议院议员、竞选首相、强力推行自由市场***策、北爱问题、英阿马岛战争、被迫下台等事件的回忆穿插其间,并将对已故丈夫的怀念和对孩子充满母性的思念之情贯穿于整部影片,使观众看到了一个刚毅与柔弱并存的撒切尔夫人。本文将从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梦境和幻觉等意识流典型方法的使用,来探讨和分析意识流创作手法在电影《铁娘子》中的成功运用。

一、意识流与电影

“意识流”一词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心理学原理》一书,“意识并不是片段的衔接,而是流动的。用‘河’或‘流’的比喻来描述它是最自然不过的了。……我们就称它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吧。”[1]1918年,梅?辛克莱在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把“意识流”引入文学界。意识流文学强调人物心理真实,注重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描绘人物的心绪流动过程。[2]由于描写的对象是变化无常、复杂离奇、又隐蔽在心灵深处的意识活动,所以意识流作家不得不抛弃传统的心理描法,采用新颖的艺术手段来描述。[2]它将潜于人们内心的意识,脑海中的记忆直接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意识流的特点是,它往往由现在的某一情景引起,触发对过去某一相似情景的联想,或诱发对未来某种情景的向往。[3]而它的叙述也有很大的跳跃性,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交叉,并通过回忆、现实、幻想、梦境等的交织组合,将以往、现在、未来几年、几十年的经历压缩在十几个小时或一天之内加以集中表现。[3]

意识流电影是指受“意识流”小说影响,叙事方式上的特点与意识流小说的形式特点具有一致性,在银幕上重点表现人的非理性的、潜意识的、直觉活动的电影,表现手法主要以人的潜意识为对象,采用镜头的转换,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回忆、现实、幻觉、自由联想、梦境等手法表现主人公的意识流动状况。意识流电影打破了过去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顺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模式。[4]故事的叙述不再是按时间进程依次循序直线发展,而是随着人物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具体表现在故事和情节的衔接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空反复转换或交错,大幅度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的切换失去时间、地点的紧密的逻辑关系,而且也缺乏必要的暗示和说明,在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未来相互交叉或重叠。[4]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将分析这些意识流表现手法在这部电影中的具体运用。

二、影片意识流表现手法解析

(一)内心独白

内心独白是意识流小说的主要呈现形式之一。它能让读者的意识不知不觉地介入人物的精神活动。[5]直接内心独白使用第一人称,间接内心独白使用第三人称。前者让人物的意识直接呈现于读者眼前,作者退居幕后,对独白不加控制和修饰,读者所看到的是人物原本状态的意识活动。而后者中,作者对人物的思想感觉也不作任何解释或评价,但是人物的意识流动和展开过程受到作者暗中控制,和原本状态略有不同。[6]而电影是一种有声的艺术,剧中人物完全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盘托出,让观众了解自己的感受,无需用无声的方式来表现,所以,人物的内心独白就以独白的形式再现出来。[5]影片《铁娘子》中也不乏这样的独白。但影片《铁娘子》中最具特色的,是用这种内心独白来表现撒切尔夫人对已故丈夫丹尼斯希望忘却又难以割舍的矛盾感情以及一生忙于***务对家人疏于关怀的愧疚之情。说它具有特色,是因为影片中内心独白不光以撒切尔夫人一人的独白来表现,其间还穿插了许许多多主人公与已故丈夫的对话。

影片开始不久,主人公的丈夫丹尼斯便出现在镜头中,饭桌前两人家长里短的谈笑让人误以为丹尼斯仍然在世。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才慢慢发现,丈夫丹尼斯不过是已经罹患老年痴呆症的主人公眼中不实的幻觉。

影片中虚幻的丈夫丹尼斯频繁出现(有时甚至只是声音),两人的对话也就成为更好诠释主人公所思所想的重要工具:

当主人公独自在家,观看年轻时夫妇二人带领一对双胞胎儿女度假的录影时,丹尼斯出现在她身后的沙发上“看看你,这一点都不像你,还回忆过去。”“别让自己想得太多,真不知道你会想起些什么。”主人公不停倒带,仿佛想使时间倒流。丹尼斯:“录影带是可以倒,但你改变不了什么。”看着孩子们的影像,主人公不无伤感地叹息道:“孩子们长得真快啊!”

主人公与虚幻的丈夫依偎在沙发中,回忆起因自己决定竞选保守******魁与丈夫发生激烈争执,丈夫负气离家,自己数周尚未发现的场景。“你那次去了哪儿?”“南非。 你过了多少天,才发现我不见了?要不是问清洁女工,你都不知道我到底去了哪儿!”“是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忽略别人感受的?”“那是因为你太急于上位了。”

这样的对话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借助幻觉中丈夫的口深刻地刻画出了主人公对自己未尽到母亲和妻子职责的深深愧疚与自责。

我的内心独白篇6

[论文摘要]林白是九十年代私a.4e.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以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为例从主体意识、自恋意识、孤独意识三个层面对这一长篇小说解读分析客观而深刻地认识其私人化小说的创作特征。

九十年代的私人化写作具有当代文化语境中女性创作的个性化色彩,也是九十年代个性化创作的一种。“‘个人化写作’或‘私人化写作’,就其广义而言,是指那种疏离了统一的思想规范和 艺术 规范,以个人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创作为特征的一种写作方式。……就其狭义而言,是特指90年代兴起的以表现女性的身体隐私和生活隐私为特征的女性文学创作,是对这一创作现象的命名。这一命名缘于对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及其他女作家类似作品的讨论。”〔’〕“私人化”的创作加强了对个人经验的重视程度,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对于个体生命的重视创作出极具性别意识和性别特征的作品。文学作品的价值不在于只是对个体经验的揭示,而在于它所依附的人类永恒之主题。文学建立在“个人化”的基础上,其实质是建立在个人化基础之上的非个人化写作。私人化写作在张扬性别自主性的同时,也以此为外壳传达出人性的本质特征。林白是九十年代私人化创作的代表,对她的作品的解读为分析私人化小说的创作打开了一扇窗口。本文试以林白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为例浅要的分析其私人化小说的创作特征。

一、主体意识。林白私人化小说作品中的主体意识的展现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带有强烈的性别意识的创作倾向。作家在创作中性别意识突出的表现为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的色彩。二是对个体生命经验自觉的尊重意识,这种尊重意识较之其他作家的作品对个体的重视程度要更为突出,表现的也更为细腻和深人。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是以一个个体心灵的成长作为叙述主题的作品,讲述了女孩林多米极具特色的成长历程。林多米就是作品所要叙述的主体,而男性的存在只是作为一个叙述的背景。作品通过对林多米由一个女孩成长为一个成熟女性的叙述展现出一个女性成长过程中性别意识的觉醒,以及此过程中的冲突与困惑。作品由主人公对女性自身的认识为起始展开了一个对自我了解和把握的过程。幼年的多米置身于一大堆生殖器的模型当中,形成了“一幅多么奇怪的风景”,以及以后的带着惊鄂与恐慌、兴奋的心情一次次的窥视生孩子的过程,正是对生命意识和女性意识的自我启蒙。可以说林多米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正是从对性的认识开始的。并通过这种性的自我启蒙确立起了作为女性的自我存在意识。而这种对性启蒙的自觉的寻求也表现出了主体意识最初的觉醒。在作品此后的叙述中,性别意识始终是一条隐伏的线索。无论是对同性之爱的理性的把握,还是面对异性之爱的被动与无力,女性的主体意识始终是作家“无法挣脱”的创作情绪。而主体意识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对个体生命的重视。在现当代的文学作品中也不乏成长题材的或者是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小说。林白的小说与其他成长主题的,ijv说不同之处在于她是通过最隐秘的私人经验,最具有个人化的生命体验,将一个个体内心世界的流徙作最大程度上的展现。这是一部纯粹为个体生命而书写的作品。读者在阅读中仿佛置身于多米的内心之中,她在我们的阅读视野下是如此的,甚至于我们在阅读中似乎感觉到我们就是多米,是沉浸在自我的内心世界里自言自语。如何将这样一个个体由内到外充分展现是林白创作这部小说的宗旨。她的作品完全以个体生命意识为出发点,充分表现个体在生命历程中的体验。在《一个人的战争》中伴随性别意识展现出的个体经验以及“自我”的意识渗透全篇。如幼年时期的林多米就懂得体验性的,并幻想被的受虐的心理倾向;大学时期封闭的内心世界,在与人交往中的被动而又逃避的心态;以及自始至终对同性之美的倾慕甚或“爱恋”等等,由这些我们看到了个体叙述在文学作品中的分量和意义所努力达到的高度。

二、自恋意识。自恋是对于自我的欣赏和信任,是自己“喜欢”自己,是自己成为自己的理想形象。林白私人化小说的自恋意识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品主人公的自恋意识,二是流露于作品之中的作家本人的自恋意识,即通过对自我的展-现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现实理性的认识。关于第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文本来理解。林多米是一个内向、敏感、带有自闭倾向的女孩,但同时她更是一个内心充满力量的女孩。父亲的早逝,母亲较多时候的不在身边历练出她的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坚强的品格。在她的生命中绝大多数时间是她一个人面对世界和自我,有着别人无法企及的自我的空间,有着与不同的属于她自己的生活的秩序。男性形象从小就在她的心目中有着不光辉的定格,她接触到的男性多数有着怯懦,鲤凝的共性。多米从小就在成长的道路上独自摸索着前行,少女时期的多米有着令她骄傲的学业和超出同龄人的思维能力和领悟力。她在生活的道路上遭遇了各种的苦难,但她始终敢于梦想且梦想成真,最终在压抑的生活中寻找出一条适合她的出路,充分表现出她把握生活的能力。这些都要归功于她内心的那份骄傲,她对于自我的认同。,正是内心强大的力量一直支撑着她不断地与受力于外界的阻力相抗争,不断地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内心充满力量的人所依赖的是她自身,她是一个“在幼年时期就按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可扼制的内在力量去追求更彻底、更自由的人生”fzlcvz3)的人。这样的多米“担负”得起自恋者的称呼,也是最有资格的自恋者。而作品中提及的其他女性无论是北诺还是南丹,都拥有充分***的人格,并对于自己有着超乎想象的信任。尤其是南丹,她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女子,她因为过分自以为是而对所有男性嗤之以鼻,“在小说中,她像是一个女权主义的概念,一个妇女***的前驱。}}(zlc}n)关于自恋意识的第二点的把握我们可以由对林白这位作家的人生经历切人分析。

林白的个人经历与多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就人生的轨迹而言,这部作品带有自传的色彩,包含着作家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既来自于不受主观控制的命运的机缘,又来自于作家特有的察赋对生命的体验程度。如林白本人所说:“我是从个体生命出发,从我内在的生命感受、感官出发的,而我的 自然 身份是女性、所以我的作品肯定就表现了大量的女性经验。”“她要说的是她的内心感受,是女性的内心感受。uzl(rzs>,也是内心的独白。与自恋意识相伴而行的还有自审的意识,林多米在相信自己的同时也在自我审视中与内心有着矛盾和冲突,而自审与自恋并不矛盾,在一定意义上看来,自审是自恋在更高层次上的一种表现。这只能说明洋溢在作品中的是一种健康而又向上的自恋意识。

我的内心独白篇7

一个戏剧小品剧本里的语言(文字),除了人物表外,主要是由两部分文字(语言)构成的,一是作者的“舞台提示”,二是剧中的“人物台词”。

一、舞台提示

也称舞台指示,是剧本里的叙述性文字说明。内容包括对人物的形象特征、心理活动、情感变化和场景、气氛的描写,时间、地点、动作的说明以及对灯光、布景、音响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等。剧本中的舞台提示,大致可以分为:有关人物外部动作的“提示”;对人物讲台词时内心情绪的说明;关于人物活动环境的提示等三种类型。戏剧小品剧本中的这些舞台提示,不仅作用于剧本读者的想象,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舞台上获得直观的体现。尤其是关于人物活动环境的提示,是需要舞台美术工作者的精心创作的。这类语言提示,主要是布景和环境的说明,在演出中为人物活动提供一种特定的时空环境。应该指出的是,由于戏剧小品具有形式短小、情节简练、线索单一等特点,所以,在舞台美术设计上多借鉴中国戏曲的虚拟写意手法,有时仅为一桌一凳,或某一环境中的一角等。因此这类提示语言,应根据剧情需要写得简练、清晰、准确。

二、人物台词

人物台词是戏剧小品中的人物语言,也即戏剧小品中人物所说的话。它是构成戏剧小品戏剧事件或情节的主体。人物性格的塑造,矛盾冲突的展示,戏剧氛围的渲染,思想内容的揭示等,主要都是依靠人物语言来完成的。人物台词在戏剧小品语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影响和左右一个戏剧小品创作的成败。因此,写好戏剧小品的人物台词,是写好戏剧小品最为关键的环节。

戏剧小品的人物台词,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对白、独白、旁白等三种形式:

1、对白。对白也称对话,亦即戏剧小品中角色相互间的对话。是剧本台词的主要部分,也是人物语言的核心。如前面所述,它是构成戏剧小品戏剧情节的主体。人物性格的塑造,矛盾冲突的展示,戏剧氛围的渲染,主题思想的揭示等,主要是依靠人物对白来表现的。在戏剧小品的人物台词中,人物对白是大量的,在人物台词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对白写得好坏,常常决定着一个戏剧小品艺术质量的优劣和高下。

2、独白。也称内心独白,是演员借以表达角色思想情感活动的内部无声言语过程。在戏剧小品中是剧中人物独自一人所说,或通过形体语言所引起的反映传达给观众的台词,亦即人物内心活动的自白,是人物直接向观众吐露的心声,或表明角色对人对事的态度。在戏剧小品的创作表演中,独白是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重要语言手段。

3、旁白。也是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语言方式,是指在剧情进展中,剧中人物在一旁评价对手言行或表述本人内心活动的台词。一般假设为同台其他剧中人物未曾听见,或作为直接同观众的交谈。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将“旁白”称为“打背供”,简言之,就是剧中人物背着别的剧中人物,向台下观众说的心里话。

我的内心独白篇8

——题记

如果有天使问你,你的期盼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发呆之际,我飘渺在脑海里浮现出白色的床单,白色的墙壁,一切的一切在这个屋里都是白色的。如果人死能复生,我内心的期盼,一个埋藏在我内心深处的期盼——如果姥姥您还活着该多好啊!我的内心不禁有一丝丝悲凉。

您在我儿时说过:“只要对着太阳大声喊,姥姥就会出现在你面前了。”我儿时太天真,我儿时的率真给您带来太多的快乐,我对着太阳大喊姥姥,姥姥便连忙笑着说:“嗯,嗯。”可是现在您却只活在我的记忆深处,一切只是记忆。

您温暖的笑容,昏黄的灯,纷飞的雪花,美味的香草冰淇淋,凝成记忆里美好画面。只是我们二人的缤纷世界。

现在随风飘落的槐树花无奈的点衬着您的瘦弱的身影。记忆中,这是一幅美丽而忧伤的剪影,却显得很孤独,您一个人独自离去,去了那您总是向往很久的地方——天堂。您再也不能大手包着小手一起去买香草冰淇淋,一起去逛庙会……

白色,白色,冲荡出我内心的仅剩最后的心理防线。“您的身体一向很好,怎么到现在,您却……”因为您我一直不敢以真心示人。

一滴,两滴,三滴……泪水掩盖了我的孤独,尘封了我的记忆。

姥姥的辞世而别,无疑给我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继而姥爷也去了。姥爷从小给我带来了快乐而又缺乏知识的童年,你给我说《社戏》《西游记》等故事,姥姥在天有你的陪伴一定不孤独。

我的内心独白篇9

一、引言

《傲慢与偏见》是一部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故事围绕着乡绅贝内特太太为5个女儿挑选称心如意的丈夫而展开。在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婚姻成了女性改变社会地位以及获取经济来源的唯一途径,因而贝内特太太将挑选合适的女婿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在她的世界观中,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最后都要娶一位太太,秉承着这个原则,一旦她发现有钱的单身汉就立马将他列入自己女婿候选人的行列,所以当隔壁搬来一位有钱的单身汉宾利,她立马撮合自己的女儿和宾利,即便看到自己的小女儿莉迪亚和年轻的***官调情,她也默许这种行为,其势利肤浅程度可见一斑。伊丽莎白作为贝内特太太的二女儿,她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她认为婚姻的幸福程度和财产有一定的关联,这种理智而又感性的个性使得她在面对婚姻时,既不像妹妹莉迪亚一样鲁莽冲动,也不像好友夏洛特一样只看重金钱,这种独特的个性使她获得作者和读者的喜爱,最终她在自己的努力争取下和达西结成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二、《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魅力

奥斯汀虽然终身未嫁,但她本人却有着很深的“灰姑娘”情结。通过阅读她的小说就能发现,她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大多有着灰姑娘般的奇特遭遇,不论她们的财产是否丰厚,但每个人都拥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在经历一系列曲折的爱情考验后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伊丽莎白作为贝内特先生的二女儿,尽管聪慧***又有着自己的思想,但重男轻女的父亲并没有将财产留给她,而在英国当时的社会,嫁妆对一位女性的婚姻来说非常重要,失去嫁妆就意味着她在婚姻上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婚姻上的劣势使贝内特太太将嫁女儿作为自己人生的主要目标,尽管伊丽莎白反对母亲的观点。本文通过分析伊丽莎白的性格特征来剖析人物的性格魅力。

(一)***,促就新女性意识的形成

尽管在当时的社会,大多数女性都是从事家庭职业,但伊丽莎白却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她认为淑女练习并不能给她带来什么,只有通过学习充实自己才能发挥自身的价值。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女性并没有读书的权利,只有极少数的资产阶级小姐能得到一些接受教育的机会,但也仅仅是现代语文之类的书籍,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与男士交流时的话题,借以增加自身的魅力。但在伊丽莎白看来,女性读书不仅可以增长自身见识,还能让自己获得真才实学,而不是像一般的花瓶一样空有其表,读书使她变得明事理、懂理智,她明白婚姻不仅要建立在感情基础上,也要建立在财产基础上,只有这样的婚姻才能得到保障,实现完美。当她看到自己的好友夏洛特接受了无爱婚姻时,她内心的挣扎更为剧烈,最终还是选择了反抗,达西的傲慢、地位以及财富并没有让她感到自卑,相反在她和达西的感情遇到阻碍时,她勇敢地与达西一起面对,在爱情中,伊丽莎白是一位英勇的斗士,她敢爱敢恨、敢作敢为,与当时的女性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伊丽莎白虽然出生在女性地位极低的时代,但她身上具备的反叛精神和***意识却使她成为小说人物的焦点,尽管伊丽莎白不是小说中最漂亮最淑女的一个,但她活泼的个性以及幽默风趣的语言衬托了她的聪明和独特。伊丽莎白除了与奥斯汀在性格上相似之外,所处时代以及社会背景也极其相近。在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时代,男性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无论是经济、***治还是社会意识全都为男性而服务,女性的社会地位仍然很低,头脑简单的女性被认定在智力上不如男人,这种低人一等的社会地位使女性需要时时克制住自己的能力,即便具备与男人一样的才能也要学会隐藏,不得表露。尽管奥斯汀一生都生活在乡镇,但面对妇女的这种遭遇她还是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批判,因而借助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从女性视角的角度表达出来,伊丽莎白的***、反叛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新女性意识的形成,而伊丽莎白睿智、独到的见解和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才是俘获达西的真正原因。

(二)勇敢,促使妇女平等权利的追求

18世纪末期的女性相对中期而言,虽然获得了一定的自由,但在婚姻和社会地位上仍处于弱势,社会地位的低下使得女性只能从事护士和教师等家庭职业,微薄的收入来源迫使她们不得不将婚姻作为提高社会地位和增加经济来源的出路,所以大多数女性将财产作为结婚的筹码,而男性则在讲究门当户对的前提下考虑女性的相貌品行。伊丽莎白作为***的女性代表,她敢于挑战传统,在婚姻和爱情的追求上她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除了重视自身在婚姻中的地位外,她将爱情作为择偶的首要条件,而平等相待则是建立婚姻的必要条件,这点从伊丽莎白的两次拒婚就可体现出来。柯林斯作为贝内特先生的法定继承人,尽管他拥有一定的财产和社会地位,但在向伊丽莎白求婚时被无情地拒绝了,柯林斯本来胸有成竹、万无一失的事情却在伊丽莎白的特立独行下灰飞烟灭,伊丽莎白这种惊世骇俗的举动需要极大的勇气,由此可见,在婚姻追求中,伊丽莎白是勇敢的,她非常注重感情在婚姻中的分量。

达西是贵族子弟,除了富有英俊之外,还拥有良好的品行,这样一位事事堪求完美的贵族公子自然是所有小姐理想中的婚姻对象。但强烈的贵族荣誉感和阶级观念使得他总是以一副傲慢的姿态示人,这种傲慢无礼使伊丽莎白对达西产生了较深的偏见,相互之间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随着相处的深入,达西发现伊丽莎白是一位聪慧而又***的姑娘,并因此而爱上了她,尽管伊丽莎白对达西仍存在一定的偏见,但她确实被达西的学识所折服。威克姆的挑拨离间加深了伊丽莎白对达西的误解,所以当达西向伊丽莎白求婚时,她果断地拒绝了他。除了对他的偏见外,达西的门户之见也是导致伊丽莎白拒绝达西的主要原因,拒绝不仅代表了伊丽莎白对传统门第观念的反抗,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伊丽莎白对妇女平等权利的追求,对女性在婚姻中平等地位的追求。伊丽莎白先后两次勇敢地拒婚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社会婚恋观的一种嘲讽和批判,作者借助伊丽莎白表达了妇女追求***的人格以及争取自由平等权利的心声。

(三)忠诚,收获美满理想的婚姻

伊丽莎白除了有胆识、有见解之外,对爱情的分析更是恰到好处,与轻薄肤浅的妹妹相比,她有着***的思想,对相对美丽温婉的姐姐而言,她勇敢果断,所以当姐姐面对感情困惑时,她准确的分析给了姐姐一些恰到好处的建议。她的聪慧和***使她赢得了达西的尊重,最难得的是伊丽莎白在婚姻观念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她对爱情非常的忠诚,所以当他面对柯林斯求婚时果断拒绝,面对达西的傲慢无礼她狠狠地批判。与伊丽莎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的好友夏洛特,从伊丽莎白的描述中我们得知,夏洛特也是一位有主见、有智慧的姑娘,柯林斯向好友伊丽莎白求婚的事情她也知道,即便如此,即便她不喜欢柯林斯,但为了婚后的安稳她接受了他,从而成就了一段没有感情的婚姻,夏洛特在爱情与生活之间选择了后者,所以与夏洛特相比,伊丽莎白对感情是忠诚的。

真挚坦诚是伊丽莎白的一大优点,无论是对待家人还是好友,她都表达了发自肺腑的关心,尤其是在姐姐简面对爱情困惑时,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对朋友和家人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关于爱情和面包的选择题,毕竟两者兼具的婚姻只是极少数,在爱情和面包的选择上伊丽莎白始终坚信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福的,所以不论母亲如何逼迫她,她都无法接受柯斯林。而在面对达西这个金龟婿时,尽管他富有,也有深厚的学识,但她也不愿勉强自己接受没有平等地位的婚姻。而当她真正爱上达西时,她可以不顾阻碍和面子毅然和达西在一起,平心而论,在现实生活中像伊丽莎白一样忠于情感的有几人?在面对金钱、地位或是面子问题时有多少人犹豫妥协了,即便是沦落为他人的附属品,也有人对此乐此不疲。在情感忠诚问题上伊丽莎白无疑是所有人的榜样,在拒婚问题上伊丽莎白也足够坦诚,她明确地指出自己拒绝的原因,使达西意识到自己的缺陷,正是伊丽莎白的这种坦诚才使得他们认识到彼此的缺点,在撇清误会后坦诚相待,对内心情感的忠诚最终促就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

我的内心独白篇10

2、《只对你有感觉》——飞轮海。《只对你有感觉》可以是新郎独唱,也可以是新郎新娘对唱。歌曲甜蜜,歌词也非常的浪漫。新郎独唱可以是对新娘的表白,新人对唱则可以互诉心意。

3、《爱一点》——王力宏/章子怡。这首歌曲的音调起伏不大,所以比较好演唱的歌曲。歌词中 “我想说我会爱你多一点点”,正是心中对对方的内心独白。这首歌可以一人独唱,也可以两人对唱,将内心的爱意用歌曲表达出来,也是很浪漫了。

4、《多幸运》——韩安旭。适合新郎独唱。整首歌都在表达遇到一个人并且相爱是多么幸运的事情。确实从相识到相恋,再到最后的相守,遇到一个能够陪伴一生的人真的非常的不容易,就像歌曲演唱的一般,遇到你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

我的内心独白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我的内心独白10篇

学习

信息技术德育工作计划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信息技术德育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小学德育工作计划2022春季,2022春季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7-0030-06德国是世界主要的经济强国之一,也是欧盟国家中重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

学习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10篇,内容包括观潮课文四年级上册,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目录。1、明确人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六百万香港公民只有1000平方公里的生存环境,香港一切公共场所是为香港公民开设的,香港公民要爱护香港

学习

祝福老师的句子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祝福老师的句子10篇,内容包括高情商祝福老师的句子,祝福老师的生日句子。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您的谆谆教导,无私奉献必将成为我们不竭的学习动力!送上最诚挚的祝福:教师节快乐!4、信息老师:您是知识的超链接,是

学习

愚人节整人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愚人节整人10篇,内容包括100个愚人节整人方案,愚人节整人简短句子。4.小明上课时总是睡觉,老师批评他:你可不可以不要睡觉!?小明回答:不行,因为我是特困生。5.一滴水在海洋中渺小,在沙漠中伟大;丹顶鹤在鹤群中渺小,在鸡群中伟大;

学习

最简单感谢老师的话语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最简单感谢老师的话语10篇,内容包括家长对退休老师感谢的话语,高考完家长感谢老师的话语。高山感恩于土壤,方能成其雄奇;大海感恩于细流,方能就其博大。羔羊尚知跪***之恩,乌鸦还有反哺之义,作为有灵性的我们,更应该常怀一颗感恩

学习

中考作文技巧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中考作文技巧10篇,内容包括中考作文的技巧和方法,中考作文技巧及方法。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为好。此外,卷面

学习

致三级跳运动员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致三级跳运动员10篇,内容包括致三级跳运动员加油稿100篇,致三级跳运动员加油稿。都洒在这几十米的跑道上加足油吧把所有的汗水都融在这十几米的坑道中吧广播稿范文二:向前冲吧把所有的希望都洒在这几十米的跑道上加足油吧把

学习

父爱如山的短句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父爱如山的短句10篇,内容包括父爱如山的文案短句干净,父爱如山百天照文案短句。2.有时爱是深埋,默默关怀超越一切表白;有时爱是期待,深深支持饱含所有信赖;有时爱是责怪,谆谆教诲育我早日成才;有时爱是忍耐,真真情意永远不被打

学习

三年级作文开学了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三年级作文开学了10篇,内容包括开学小学三年级作文10篇,动物学校开学了三年级作文。课堂上,在我的引领下,学生勉强能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需要老师点拨,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就更离不开老

学习

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描写夏天的古诗100首,夏天景色的古诗。——杨万里《小池》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

学习

能看到让你流水的小说10篇

阅读(19)

过了几干年,大海发出了求救声,他说“小水滴啊,请你回来吧!我不想变的海枯石烂啊!我再也不骄傲了。”小水滴听了大海的话,又呼朋唤友涌入大海,大海紧紧的拥抱小水滴。宇航小学五(二)班:黄宇星

学习

驻村干部工作总结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驻村干部工作总结,内容包括驻村干部帮扶半年工作总结,关心关爱驻村干部的工作总结。一.加强学习,提升农村工作能力为了尽快熟悉胜任驻村常务书记工作,我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进一步学习了《中国******章》

学习

我该如何爱你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我该如何爱你10篇,内容包括我该如何爱你心得体会,怎么去爱你短文。“叩,叩”,清脆愉悦似哨声的鸣叫突兀的响彻天际,又似理所当然的于山谷间回荡,“叩,叩”“叩,叩”。她异常兴奋地从人字型的小天鹅的飞翔队伍中窜出黄色的小脑袋,颀

学习

思乡诗有哪些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思乡诗有哪些10篇,内容包括思乡诗有哪些经典诗句,思乡诗有哪些。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经典内心独白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内心独白10篇,内容包括男生内心独白经典句子,交友内心独白经典句子简短。3、徐志摩: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寻吾灵魂之伴侣,得之,吾幸!不得,吾命!我认为爱情是一件平凡而神圣的事情,需要彼此用真诚和真心来呵护!本人成熟稳重,热爱音

学习

李开复:追寻内心的声音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李开复:追寻内心的声音,内容包括李开复追寻内心,李开复自传世界因你不同完整版。“对于谷歌,我现在已经没有遗憾,但我的人生还有一个缺憾没有实现,我想去弥补它。我的下一步就是和中国青年人一起打造新奇的技术奇迹,做一个

学习

老人过分依赖子女源于内心孤独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老人过分依赖子女源于内心孤独,内容包括老人埋怨子女的心态,老人和孩子相处的渴求。如果您有心理方面的困惑,可以发电子邮件到中。我们将针对您提出的问题,请专门的心理医生来为您解答。您好!我今年36岁了,我母亲69岁,我是

学习

《红茶馆》:“鸟语”的独白

阅读(32)

我们把那个时代的歌亲切地称为老歌,有点自恋,些许骄傲。那些歌里,留下的青春记忆,叫做往事。记忆如同幽暗的流水,远远的河面上,那一点一点闪动的亮光,总是让人无比的忧伤。那天早上送小朋友上学后回家,在路口等红灯,打开收音机,正好听到陈慧娴在《

学习

摆脱内心的“狄德罗效应”

阅读(23)

心理处方适当的短信交流无可厚非,但是过于频繁,或者甚至影响到了自己和别人面对面的沟通,那就要多注意,并努力改变这种局面。建议晓丽不要过于依赖短信交流这种交际模式,与人多加交流,这样男友和朋友们也就不会被她的“短信轰炸”弄得不知所措

学习

他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旅行

阅读(34)

这里的夜晚有星星吗?第一次被他的画打动,是在一个画展上偶然看到他的那幅《这里的夜晚有星星吗?》。与其说是被画打动,不如说先是被画的名字打动。这幅画里有对生命的叩问,有对人性的洞见,还有一种挑衅式的姿态。很显然,我内心里的某种情感被唤

学习

自由风光摄影师的独白

阅读(25)

我是一位以摄影为业的自由职业者,靠着拍片为生。但我不喜欢都市中繁华喧嚣的街道、林立的楼宇,也不喜欢充满爱意的婚纱和诱人的美体。带着我的相机、我的设备行走穿梭在不知名的山林小道中,露宿在湖畔等待着朝阳的升起,这是大自然和无修饰的

学习

心理逻辑:深入探触人类内心世界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逻辑:深入探触人类内心世界,内容包括反逻辑心理疗法消除恐惧心理,简述心理旋转现象及其实验逻辑。我们成为什么人,主要是在心理上变成的、行动上做成的,不是头脑思考成的。头脑的思维,如果没有驱动行动,并产生相应的心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