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文章10篇

理想文章篇1

江文也1936年6月中旬到上海、北京旅行。这次旅行促使他的中国人的意识与情感强烈地迸发出来。1938年,他从日本来到中国,在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理论作曲课程。自此以后,他以一个中国人的强烈意识开始了新的音乐创作,并努力去寻找一种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音乐,一种民族乐风。“江文也的音乐作品,虽然体裁不同,题材各异,但其中突出的共同特点,就是音乐中的民族寻根倾向和对弘扬中华文化的自觉意识。在江文也的音乐创作中,既有西方音乐作曲理论和技巧的深厚功底,又有现代感,更有中国文化的内涵和民族风格”。①

1939年,他继创作出钢琴曲《北京点点》之后,又创作了他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大型管弦乐曲《孔庙大晟乐章》,这部乐曲无论对他个人还是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而言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对江文也来讲,这部作品的产生标志着他在民族意识上已从一位‘日本的台湾’作曲家开始转变为一位‘中国的台湾’作曲家了。这部作品无论在中国近代音乐创作,以至于世界现代音乐创作中,都是值得引起重视的一部作品。”②

1938年江文也参加了北京的孔庙祭奠,当时整个祭祀的仪式过程,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他要用西方的、现代的交响乐来表现儒家传统的礼乐精神,表现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神韵。

这部乐曲具有缜密的结构,分为六个部分: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表现了祭孔仪式的完整过程。各乐章之间的表情、节奏、速度差别不大,只有行板、慢板和广板,曲调上多采用长或稍长的节奏,曲调线的音程关系接近于吟诵的音程范围,所用的全部音高,是传统祭孔时所用的F宫五声音阶。一部长达半小时的六乐章管弦乐只用五个音,没有转调,不用变化音,没有复杂的旋律线,和声上用的是五度、三度和它们的转位四度、六度和音,曲式自由,按音乐的自然结构原则,或首尾主题曲调相呼应,曲式结构上没有强烈的对比和跌宕起伏,也没有高潮,而是方整、平缓的结构布局。在配器上,乐队的音响效果追求民族乐器的色彩。如此多的音乐技法限定,其写作难度可想而知。江文也在写作中所运用的主要技法是突出多声部多样式的复调技术和丰富的配器手法,由此产生出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管弦乐的恢宏、庄重、肃穆、悠扬的音乐。

作品遵循“中和之声”的创作原则,呈现出肃穆庄严、沉静单纯、简约主义的艺术风格。音乐好像在潜移默化中,进入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哲学世界,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永恒境界。有学者评论道:“它关注的焦点毋宁在天人边界及历史接缘的灵魂深处。此时,大音希声,但五音俱备。它的构造虽然简朴,却蕴含最缜密的能量。江文也这种音乐美学不能仅从音乐的角度思量,它显然与江文也本人的宗教情感与形而上学思维分不开,笔者认为此一美学的思想源头当来自儒家?穴尤其是《乐记》?雪。”③

江文也认为音乐最高境界是“礼”和“乐”的完美统一,是礼乐精神,是“仁”的精神。这是他心目中最伟大的音乐。孔子所倡导的“乐”是美与“仁”的统一,“乐”中有“仁”,“仁”中有“乐”。“乐”是“仁”的表现形式,载体;“仁”是乐的意蕴、内核。这就是艺术与道德的统一。《孔庙大晟乐章》体现了江文也音乐创作的终极理想,以现代音乐技法来实现一个最古典也是最前卫的音乐想象,更是一种传统文化想象。该乐章是既与西方现代音乐家对话又尝试把握古代中国雅乐神韵的新型音乐创造,让古典与现代、东方和西方在《孔庙大晟乐章》里交相对话、呼应,江文也希望用这样的乐章来重塑他的传统想象。

江文也在抗战期间两项最重要的成就,一是创作了管弦乐《孔庙大晟乐章》,二是在完成该乐曲两年后的1941年,根据这个乐曲写出的理论著作《孔子的乐论》(又名《上代中国正乐考》)。前者是实践文本,后者是理论文本,二者相互阐释、相互佐证,具有一种同构的互文性,二者共同表征了江文也的音乐理想以及他的中国传统文化想象。

江文也在《孔子的乐论・序言》中就写作该书的动机、目的写到:“在中国,‘礼’之于‘乐’,犹如阴之于阳,两者密不可分。而且,‘礼’同时还是中国***治的核心因素。因此,透过本书的考察,我们或许可以凭借‘乐’的论点,以它为线索,观察中国古代的文化。”这就是说,他秉持了一种大音乐观,是以音乐为凭借、为根据、为线索,意在考察中国古代礼乐文化。他在书中描绘出一个极具音乐家风范的孔子,“更想将他的音乐事件与近代的音乐事件结合起来,并且一一论述它们的关系。”④由此看出,江文也首先是以音乐为切入口,考察中国传统文化,其次是接续这个传统脉络,思考传统与现实的承继关系。其中有个现实的时代的相似处,就是江文也和孔子都遭逢乱世,如他所说:“孔子的时代是彻彻底底的乱世,这个时代混乱到了极点,毫无秩序。在这个乱世之中如要建立起新的秩序,首先应该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教育开始着手。孔子的论点和我们现在的稍作比较,实在不无参考的价值。”⑤社会从失序到建立起新秩序,江文也认为音乐能起到什么作用?

该书第一句话开宗明义:“‘乐’和国家总是一体难分的。”而最后结论的一句话是:“不管何时何地,音乐永远是一国之歌,永远是人民之声。”可谓意味深长。在这本书里,江文也旁征博引,引用了大量《礼记・乐记》以及《论语》里有关音乐的内容,从哲学的、治国的、伦理的意义和角度来阐述儒家的礼乐思想,如:“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乐记》)。通过这本书,江文也完成了他的音乐理论构想或者说音乐体系建构。

江文也对周朝“成康之治”时期的礼乐制度赞赏有加,心向往之:“那个时代是周朝最兴盛的时代,可谓登峰造极,无以复加。它的***治思想,它的社会一般文物制度,都如同烟火般爆裂开来,发出万丈光芒,永远足以作为后世的典范。”并且,他的思考从上古接续到现代:“我们只要想到三千年前,这个文化居然如此发达,接近完美,我们很难不接着想:它对以后中国民族的发展,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⑥但是,到了春秋时期,孔子生活的时代,周王朝的权威已衰朽不堪,周公时代盛极一时的礼乐制度也已废弃,“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标举礼乐制度的***治思想不被各诸侯采纳,周游列国处处碰壁,晚年他回到鲁国。孔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正乐,就是校正古乐,恢复音乐本来的面貌。江文也将他的书曾命名为《上代中国正乐考》,就有去伪存真,拨云见日的意***。他这样评价孔子:“因为有了孔子,周初那种高度发展的文化遗产才可以显露出来。因为孔子生于乱世,他一生的思想,一生的生命,可以说是为了再现此理想国而努力。”⑦而江文也的宏愿不就是在日本侵华战争的“乱世”里接续孔子的礼乐思想吗?

孔子认为音乐是治国的最重要工具之一,也是人格修养形成的必由之路,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礼乐合一,礼乐并重,孔子并且把乐放在礼的更高一层次上,完成人格的最终阶段要仰仗音乐。就是说要靠音乐的陶冶、熏陶,在心理的快乐享受中成为孔子所要求的“仁人”,这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设立一个外在的标准规范要求人去做,这就比“立于礼”显然高一个层次。江文也对孔子思想“礼”、“乐”、“仁”的辩证关系作了这样的阐释:“实际上,孔子就是主张将乐的实践的修养与礼的道德的规律结合起来,更进而形成仁的生活,这就是仁的实现!这是孔子之教的最高目标,也是儒者行程的终点。在人的生活当中,它是道德价值的最高善。”⑧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段话看作《孔庙大晟乐章》的思想内核,看作他音乐理论的核心、音乐理想的终极。

那么,在现代中国,特别是三四十年代,音乐是什么状况呢?在江文也看来,“现在的音乐变形了”;“就某个意义而言,它还是种堕落。今日所谓的音乐,只是为了听觉享受,它不过是一种慰问物而已。”⑨也就是说,对作为休闲娱乐消遣的音乐,他是持批评态度的。儒家衡量音乐好坏的标准是在形式上是“中和”,即快乐而不过分,在内容上是“思无邪”,二者要做到自然和谐的统一。因此,江文也在《孔庙大晟乐章》中自觉追求“中和”与“思无邪”的完美统一,他试***正本清源,上溯中国雅乐的源头追寻美的极致。

徐复观先生认为:“儒家的***治,首推教化;礼乐正是教化的具体内容。有礼乐所发生的教化作用,是要人民以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人格,达到社会(风俗)的谐和。由此可以了解礼乐之治,何以成为儒家在***治上永恒的乡愁。”⑩儒家的***治理想不仅在古代难以实现,在现代社会更是无法实施,江文也所理解的礼乐只能是一种难以企及的音乐理想,但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正是江文也《孔庙大晟乐章》音乐探索的魅力之所在。他对传统文化别有会心:“‘传统’原来的意义应当是无意识的、但又无所不在的一种持续性的、存在性的行为或风俗,它虽无声无息,却一直传到现在。换言之,也就是过去的东西现代化了,而现代化这个东西更是构筑在传统之上,这样的过程当中含有某种的创造性。过去的人不知不觉中,创造出传统;同样的,我们也应该再继续创造今日的传统。”这其中较好地阐述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造的辩证关系。他所理解的传统应该是特指中国上古时代的礼乐***制、典章制度,因为下文他接着写道:“孔子调查并研究自古至周的典章文物,他一方面想复兴这样的传统,继绝举废;一方面又想使乱世中的人民能够活在周公时代那样的理想国里,他这种行为必然的是一种创造。”“孔子继承了尧舜三代以下不断创造的原生精神,然后再以崭新的面目,重新创造。”{11}

那么,江文也自己呢?他的《孔庙大晟乐章》可不可以说是一个“继绝举废”的壮举?一种“崭新的面目”的再创造?江文也怀有宏大的文化关怀和国族情怀,他从时代的文化立场思考音乐究竟有什么价值?在礼崩乐坏的时代,音乐家何为?他要在音乐中重建理想国,重建理想中的礼乐。中国对他而言,曾经是必须回归的梦中国土,而即使回到中国,他仍然要激发出对那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亘古的礼乐中国的文化想象。江文也所想象的,是孔子追求的圣王***制,是礼乐合一的社会,而这圣王的音乐是如此中正平和,令人如沐春风。这样一个国家想象和现代民族主义的国家想象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也只能是想象而已,遥不可及。

江文也和他所心向往之的孔子一样,都处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都是在各种不同的喧哗声音中想要追寻那最原初的理想的音乐而不可得。江文也不断地苦心孤诣地去召唤那已经失去的礼、乐、仁。他的音乐创作实践的尝试,既显示了他的魅力,也表露了他的困境,昭示了别一般的意义。

徐复观先生认为:“孔门‘为人生而艺术’的最高意境,可以通过各种乐器、各种形式,表达出来;最重要的一点,只存乎一个作曲者演奏者的德性,亦即他的艺术精神所能上透到的层次。”这当中当然包括西洋音乐、现代音乐,都能提升到孔子所期许的仁美合一的音乐境界。徐先生又言:“儒家真正的艺术精神,自战国末期,已日归湮没。但在历史中间有旷千载而一遇的有艺术天才的个人,在音乐上的成就,其见之于文人诗歌、词赋、咏叹之余者,可由其所陈述的演奏技巧之美,亦未尝不可藉以窥见其意境层次之高。”{12}江文也不就是这样的一个音乐家吗?《孔庙大晟乐章》不就是这样的一部乐曲吗?

我们置身于全球化时代、信息时代、电子时代、虚拟影像时代,多元矛盾和冲突的时代,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艺术面临着选择的复杂性,是弘扬民族主义还是走所谓的普世主义、现代主义的道路?还是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再创造?江文也的音乐命题在当今时代仍然保持着它的有效性和生命力,江文也对当时中国的年轻人只知道吹嘘欧洲的和声学与对位法,不知道中国音乐有自己的和声与对位法,有自己独特的旋律的错误认识提出批评,称之为“出主入奴”{13}。这是江文也的立场和音乐价值观,他启发我们思考如何重建中国音乐主体性。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乐与仁的关系?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它的当代价值在哪里?江文也的音乐理论和创作实践值得我们深思。

①***《探索中国风格新音乐创作的先驱者――江文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5页。

②汪毓和编《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第284页。

③杨儒宾《孔子的乐论・译者序》,见江文也《孔子的乐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④同③,第7―8页。

⑤同⑨,第103页。

⑥⑦同③,第50页。

⑧同③,第102页。

⑨同③,第100页。

⑩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11}同③,第7页、第117页。

{12}同⑩,第23页。

理想文章篇2

纪检监察机关是执纪***机关,更是***治机关;纪检监察干部是执纪***者,更是***治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做好审查调查工作,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治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审查调查与思想***治工作的关系,运用好思想***治工作这个重要法宝。

一、晓之以理,教育引导。审查调查对象到案之初,大都有心理落差明显、对抗情绪较强等特点。审查调查人员既要严格依规依纪依法收集证据,又要关怀感化审查调查对象。一是以学习***章,重温入***誓词和入***申请书,召开特殊组织生活会等方式作为谈话开篇,用理想信念教育感化审查调查对象;二是帮助审查调查对象分析被立案审查调查的根源所在,讲清形势,以平等的关系、真诚的态度,消除对立情绪,引导其反思悔过;三是向被谈话人亮明***策和出路,进行教育,让审查调查对象认识到如实供述才是最好出路,促使其在思想上发生积极转变,相信组织、依靠组织,进而主动配合调查。

二、动之以情,真诚感化。思想***治工作能否有效就在于办案人员与审查调查对象之间能否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要坚持同志式、帮助式、挽救式审查,想办法变对抗为交流,消除双方隔阂;要耐心倾听审查调查对象对违纪违法事实的合理解释,增强相互认同感;要切实关心和解决审查调查对象的合理诉求,增强相互信任感;可以借助生日、中秋、春节等重要时机,通过陪同过生日、吃月饼、庆佳节等人性化活动,触动其反思情绪,悔错认错。

三、联之以利,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要注重找准审查调查对象利益关切点,讲明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的原则,讲清配合与不配合的不同结果,使审查调查对象认识到“早交代比晚交代好、交代比不交代好”,促使审查调查对象在权衡利害中主动交代问题。审查调查对象往往关注五个方面:个人名声、家庭财产、家人(或特定关系人)、处罚结果和身体状况。要因势利导,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促使审查调查对象积极配合审查调查。

四、答疑解惑,普法释法。实践中,因审查调查对象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侥幸心理等因素,有的对违纪事实认定尚能接受,但对一些涉嫌职务违法、职务犯罪事实往往极力辩解,如不能答疑解惑,案件达不到最佳效果。要通过组织审查调查对象学习法律条文、司法解释、典型案例等,普法释法,力求做到合法、合情、合理三者相统一,使审查调查对象心服口服、悔错认错。

五、观之以变,精准施策。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审查调查对象普遍存在的侥幸、对抗、悲观等心理,本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因人施策,适时推进。其沉默时耐心疏导,过激时劝其冷静,悲观时坚定其信心,侥幸时当头棒喝,等等。根据审查调查前期、中期和后期的不同阶段,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努力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即知道审查调查对象“想什么、顾虑什么、害怕什么和希望什么,思想***治工作始终跟上”。案件实践中,避免“一脚油门踩到底”的谈话方式,如果一味加压,导致审查调查对象看不到出路和希望,只能选择对抗到底。要充分运用法律的威慑力和纪律的严肃性,既依规依纪依法指出其行为性质的后果,又依规依纪依法指出争取从宽处理的出路,促其主动交代问题。

六、撬开缺口,打破同盟。个别审查调查对象不甘在***纪国法面前“束手就擒”,从而上演各种“戏码”:串供、伪造证据、转移赃款赃物、订立攻守同盟,凡此种种,屡见不鲜。要向审查调查对象讲明,在***策谈话和确实充分的证据面前,挣扎只是徒劳,“同盟关系”不堪一击。要善于利用涉案人员利己思想,精准选择切入点和突破口,撬开证据缺口,打破同盟关系。

七、察之以微,注重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办案实践中,因察之以微,掌握和利用一些细节,强化心理暗示,往往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要注意把握“三细”:一是审查调查对象压力之下特有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言习惯等,准确把握其心理变化;二是特殊情景下证人与审查调查对象的交流内容、情景再现、日常称呼等,适时抛出,强化心理暗示;三是调查取证时的特殊符号、特殊名称、特殊数字、特殊号码等,见微知著。

八、示之以据,打破侥幸。要积极运用证据思维开展思想***治工作,掌握证据、运用证据,打消审查调查对象的侥幸心理、对抗心理,促其态度转化、配合调查。

理想文章篇3

一、准确把握人物的形象

人物形象的刻画,一般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等描写来完成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面容、体态、衣着等;人的动作是受人的思想情感支配的,能具体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语言是人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的直接而具体的表现;心理活动则能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分析好作品中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就能较好地把握作品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二、准确抓住人物的特点

写人文章,是以表现人物为重点的,而人物的特点,除了通过事情来表现外,还通过人物描写来展示。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人物的身份、职业、年龄、外貌、动作、语言、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等方面进行考虑,并抓住文中所叙述的典型事件进行分析、把握。学生在阅读时,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一定能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把握文章所写的事情

把握文章所写的事情,是分析文章中人物和中心思想的基础。写人和记事是分不开的,文章中的任何人物特点都是在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在事情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表现出来的。因此,了解作者所写的事情,是理解写人文章的关键一步。

四、准确抓关键字词语句

写人文章里写的人是活生生的人,其思想性格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或者材料来显示的。因此,在阅读写人文章时,要看一看作者是通过写什么事情来表现人物的,想一想所写事情的侧重点在哪里,它对表现人物特点有什么好处等。另外,有些文章能够直接找到反映人物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的句子或词语,阅读时只要找到这些关键的句子或词语,就能比较容易地领悟文章的中心。如果能这样阅读,不仅能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自己对文章的欣赏能力。

小学课本中,写人的文章占有一席之地,有的直接以人物名作题目,一看就一目了然,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槐乡的孩子》、《小摄影师》;有的却并非如此,得细细品味,才能体会作者字里行间的意思。可不管它们以什么面目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只要扼住其要害,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

一般写人类文章以人物描写为主,通过对人物在具体事例中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及细节的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在阅读此类文章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分析人物的外貌

外貌描写是作者对人物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方面的描绘。人物的外貌往往反映人物的个性和内心。阅读时可以分析人物外貌来了解人物的内心变化及个性特点。

二、读懂人物的语言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文章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能反映人物一定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点。读文章时分析揣摩人物的语言,有助力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如《小摄影师》中高尔基说:“是个小男孩吗?如果是个小男孩儿,请一定让他进来 。”读到这,启发学生讨论高尔基为什么不愿意见记者,却又特别希望小男孩能再来呢?(学生讨论交流)

生:记者来肯定是为了宣传高尔基,高尔基不感兴趣,所以不愿意见。小男孩来照像是为了给班级办墙报,是为了学习,所以高尔基尽管忙,还是热情接待了他。小男孩子没有能照成像,肯定会失望的,所以他希望小男孩能再来。他们在积极的思维中,引起情感的共鸣,高尔基对下一代的浓浓爱意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三、分析人物的动作

阅读时,我们会发现,好多文章都是围绕人物的动作来写的。因此,人物的动作同样能反映人物的个性。在阅读文章时要细细地品味,并感悟其特别的地方。如:《灰雀》一文中写道路:列宁每次……谷粒”表明列宁非常喜爱灰雀。“每次……都要……”表明列宁只要走到白桦树下,就会看这三只灰雀。如果他不喜爱灰雀,就不会专门看这三只灰雀。“仰望”是指抬头望[作动作],而列宁长时间仰望三只灰雀会使脖子发酸的,可以看出他喜爱灰雀;列宁经常给灰雀带吃的,也可以看出他非常喜爱灰雀,否则,他就不会经常给灰雀好吃的。

四、分析人物的心理

人物的心理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活动。对人的心理上活动描写能直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往往是靠许多心理描写来突出人物个性的。心理活动刻画得好,人物品质就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注意侧面烘托的描写的作用。如:《槐乡的孩子》一文中写道:“鸡儿热的耷拉着翅膀,像塌了架的草垛;狗儿热的吐出舌头,躲在树荫下直喘粗气;蝉儿热的不知如何是好,到处扯着嗓子乱叫。”这几句对动物的描写,道尽了八月的炎热,更衬托出槐乡孩子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品格。

总之,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只要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就会不断提高阅读水平,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

怎样阅读写人文章

一、抓住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每个人的外貌特征,言行举止都不尽相同,所以在阅读时,认真分析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内容,从而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以及人物的美丑善恶。

二、抓住典型事例,分析人物形象。

写人离不开记事,人,是全文的中心,事,则是为表现人物的形象服务的。有的写人文章是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表现某一特征,有的则是通过几件不同的事表现某几方面的特征。所以在阅读时,我们应抓住典型的事例,认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道德情操。

三、理清文章层次,明确写作目的。

在理清文章段落层次的基础上,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还要弄清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看文章通过记叙或者描写表现、歌颂了什么,这也就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确了中心,有利于更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怎样阅读写事文章

写事文章,就是通过一件事情发生、发展、结果的全过程,表达某些观点或看法,让更多的人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阅读写事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弄清记事的“六要素”

记事的文章,一般都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这“六要素”。阅读时,要初步了解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有哪些人物,事情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结果怎样,弄清了这些,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全文。

二、理清叙事的顺序。

一般来说,叙事的顺序包括三种:①顺叙,是按照事情的先后顺序来叙述。②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先写出来,然后再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③插叙,在叙述某一事件的过程中,要对所叙的事情进行必要的交代而插入的叙述。当插叙的内容结束后,原来的叙述继续进行。我们弄清了事情的发展顺序,阅读后,才能留下清晰的印象,从而有助于我们更透彻地理解文章。

理想文章篇4

在一节课中,如果教师一味地抓翻译,只重视“言”,那么学生就会感到很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反之,如果只重视“言”,只讲文章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内容,把文言文当成现代文来教学,那么一些重要的句式,重要的虚词、实词等文言知识点,学生就无法学会。如何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文、言并重”呢?对此我有以下几点会体。

1.通过“通读”兼顾“文”“言”

学生阅读文言文时,容易遇到困难和障碍,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缺少相应的语言环境,二是缺少相应的语感。因此教师要讲解文言文,在阅读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扫清语言的障碍,整体把握住“文”“通读”。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借助字典的注音读准文言文;再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大概了解文言文的意思,从而带动对“言”的品味和学习。例如教学《 赵普 》一文的第一课时,在疏通字词和理解文章大意后,可采用“通读”的方式,即由教师或者一个学生一段一段、一句一句地说译文,让全班学生找到相应的文言句子。在“通读”中,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理解,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由于《 赵普 》这课的文言文内容不是太难,学生完全可以借助课本下面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等解决其中一些语言问题。不管怎么说,立足在“文”中,立足在“通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高涨。

2.通过诵读理解“文”“言”

要理解文言文中的“文”和“言”离不开诵读,学生通过诵读有时甚至可以取代老师的分析与讲解。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诵读,把诵读贯穿到整过教学中。通过“读—提问—思考—解疑—再读”的环节,让学生吃透文章。学习文言文,只有把文章的思路理清了、文章的层次把握好了,才能很好地理解全文的内容。如何才能疏理好文章的层次呢?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文言文行文的一些基本知识之外,一个重要的方法便是诵读。诵读时,我们可以从语气和语意中去寻找文章内容的走向,以及作者行文的匠心,文章的脉络。语言是文章思想情感的载体,文中词语的感彩、句子的组成形式、修辞手法的应用等,都和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的表达密切相关。而诵读能把文章的思想感情,最原始地表达出来,正如朱自清说的,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诵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和“言”,帮助揣摩文章的语气,理解文章的意思,从而品味作者所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文”和“言”在不同文章中各有侧重

不同的文言文有不同的文体特点,对“文”与“言”的要求是不同的,教学侧重点也是不同的。对于文言知识较多、语句较难理解的文言文,应将教学重点放在疏通文意上,如《 孟子二章 》《 论语八则 》《 出师表 》,等等。教学中既要把博大精深的思想融入文言词汇中,又要通过文言知识的积累了解古代先贤的智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应将教学重点立足于鉴赏人文精神和思想性方面。比如《 赵普 》,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应该引导学生感受他的爱国之情,从文章情感切入,从情感上打动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

理想文章篇5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是这样描述阅读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读为中心,引导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阅读学习中,获得直接的知识经验,产生直观的阅读情感,在亲身阅读和实践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发展学习能力。以下简要地讲述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读”的三步曲。

第一步:试读、初读――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

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包括两个阶段:

一是阅读之前的准备阶段,即试读。在试读阶段,我要求学生一方面要作阅读知识上的准备。了解文章的作者、写作背景、生字生词以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其他方面的未知知识,为初读扫清障碍。另一方面要为阅读做情感上的准备。例如,学习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地震方面的纪录片或是电影,通过视觉、听觉上的刺激,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为文章的阅读奠定感情基础。

二是对文章产生初步整体印象阶段,即初读。在初读阶段,我大致分为三步骤完成:首先,设置问题,为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我会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设置问题,譬如说,文章主要写了些什么,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写作手法又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初读,从而对文章的内容、中心和结构进行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教师范读,为学生的自读树标杆。我在阅读教学中,很重视范读这一环节,感情的朗读,配合一些肢体的语言。因为教师的范读,不仅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而且还能够引导学生想象,激发学生的自读兴趣,从而在听觉、视觉和想象中产生更准确的文章印象;最后,学生陈述,检验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阅读《梅花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或者用文章中的相关词语来表达自己对文章大意的理解以及一些自己的阅读收获。通过学生的陈述情况,来衡量第一步的阅读效果。

第二步:朗读、细读――对文本进行部分理解

对于文本的部分理解,也包括两个阶段:一是要大声朗读,字字句句都要读得清楚、准确。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手、口、脑并用,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是认为手法新颖、表述优美的句子都要及时地拿起笔圈划。过后,可查阅字典,解释字词,可摘抄喜欢的句子,以备写作借鉴;二是要默默细读,逐字逐段地进行理解性的默读,一方面巩固生字生词,加深理解,另一方面梳理文章思路、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意。通过部分理解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理解,理解文字意义,并能够取得应用文字的能力。

第三步:精读、活读、美读――对文本进行整体深化

对文本的整体深化,包括三个阶段:

一是在细读上的深化和提高,即精读。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句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品析,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其写作特点。我在这个过程中通常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欣赏性地朗读,边读边想,强调情感上的体验,从而了解文章多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读过文章之后,我会设置一些问题:觉得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什么样的品格,什么样的道理,我们又从中学到了什么等。

二是张开想象的翅膀,活读。即要求学生在精读的过程中,能够展开想象,将文章的内容想象成一场电影、一幅画,也或是把自己想象成文章的主人翁,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情感迁移,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加深对文章的认识,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是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美读。在经过精读和活读之后,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情感都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体会。美读就是要把文章读美,读出感情,读得有滋有味。我在美读的过程中,通常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将文章情感和自己的体会融为一体,就像作者与自己的一次促膝长谈,不仅感受美,表现美,还被美熏陶,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理想文章篇6

一、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内容

浩瀚如海的书籍,良莠不齐。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上一个好朋友,反之,读一些不适合学生的书,学生的阅读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指导阅读很重要。

1.推荐好书目。指导学生读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读物。

2.课内指导阅读。如在学习小学语文十二册第四组几篇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课文时,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先读通、读懂,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感悟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然后建议学生运用学习本组课文所掌握的方法阅读同类的文章或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二、指导学生学会做阅读笔记

做阅读笔记是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的好办法。那么,怎样做阅读笔记呢?

1.摘抄。即用笔记本、日记本摘抄所读文章的精彩片段,或是名人名言、成语故事,或是描绘景物优美细致的句子等。摘抄后可以加上眉批旁注。

2.剪贴。语文学习中教师经常让学生搜集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因此可以建议学生把觉得有用的文章进行剪贴(以报纸、杂志为主)并注明出处。在剪贴时可以适当归类,以防资料掺杂不清。

3.制作卡片。

对篇幅长的文章首先要仔细阅读,分清文章的主次,然后抓住主要部分,归纳成几个要点制成卡片,帮助记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层次,储存信息,以便日后查找。

4.办手抄报。可以在对原文阅读领会的基础上,将原文中知识要点,例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布局谋篇、写作技巧等进行梳理,办成手抄报,便于反复阅读,培养阅读兴趣,也积累了写作素材。

5.谈感悟。在阅读后,可以联系实际,将自己阅读文章后的感悟或对文章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下来,提高对原文的理解能力。

三、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集中在学法的指导上。小学生的阅读,并不仅是为了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吸取知识、体味情感、欣赏语言等,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

1.初读。通过阅读了解全文大意,把生字、新词、重要句子等用符号标下来,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自学字词,这样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写作目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精读。按自然段边读边想,弄清楚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读懂内容、理清思路、通晓全文。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深入思考,解惑释疑。同时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好词佳句仔细揣摩,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华,进一步对全文加深理解。

3.悟读。学生的阅读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学生要理解体会出文章的思想内容,就要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深入思考。在阅读中,对于文章中某些语句,若有自己的见解,就随手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批注,或就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谈感悟。

理想文章篇7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鲁迅先生说:"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叶圣陶先生针对文章阅读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文章的"空白"艺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他们提供创造的空间。

一、 利用阅读中的想象"空白",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

阅读中,教师要让学生张开联想的翅膀,尽情地在心中勾勒作品的各种艺术形象。同时,要给学生提供方法上的引导,比如:可对课文略写部分进行扩充想象,也可对文章没有写明的内容进行创造性想象,比如:小语第二册12课《失物招领》中一段:"...四十张小嘴一齐喊:'唐老师,我没丢东西!'"让学生对论:大家为什么这么喊?如果是你,此时此刻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为同学们创设交流、想象的平台,通过同学们的议论,发展他们的想象,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再现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引起共鸣。

二、 利用情节和景物"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情节是展开人物性格,表现人物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事件的发展过程。教学中,老师若能及时抓住这些情节"空白",调动学生思维,发展其丰富的想象,做合适的补充,有利于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如:小学二册《美丽的小路》一文中这样写道:鸭先生一拍脑袋,说:"这都怪我,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此处并没有写出鸭先生丢弃了垃圾,从内容上给读者留下空白。这时,教师启发学生讨论:鸭先生为什么说:"这都怪我",你还喜欢鸭先生吗?让学生去思索、去合理想象,开发创造性思维,在讨论中充分展示学生们的个性,同时培养学生们辨证思维的能力,这样,通过合理补充使学生们更加懂得如何保护好我们身边的环境,从而激发环境意识的提高。

三、 利用文字和人物心理"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文章得以存在的形式是文字,但有些文章的意蕴是无法用文字表达的,这就形成了文章的"空白"。这些"空白",有助于学生学习时进一步发挥想象,理解课文蕴含的丰富内容。例如:小学二册《地球爷爷的手》中一段,"能让踢到半空的足球掉下来......"让学生去想象省去的内容。这样利用"空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去想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为揭示文章中心起到铺垫作用。

理想文章篇8

而文章的标题,往往被称作文章的“题眼”,它是文章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往往好的标题能透射出文章的内容概要,能使人从这“眼睛”中窥探到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在阅读教学时,一定要认真仔细的看标题。透过标题带动整节课的教学。

一、品味标题的魅力

首先我们得明确标题和文本内容之间的联系。标题,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无论是何种形式,作者总是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来体现写作意***,文章的主旨。反过来,它又集中表现在文章的标题上,因此,可以说很多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正文则是标题的拓展与丰富,就像新闻的标题与主题之间的关系一样,只不过新闻更加典型一些。标题为此也具有贴切、生动、简介、隽永等特征。文章标题可能是体现文章内容的线索,如《背影》《台阶》等;可能是概述文章的中心事件,如《大雁归来》《再塑生命》等;可能是主人公的姓名或其性格特征,如《藤野先生》《海燕》等;抑或是文章的主旨或体现其主旨的词语,如《敬畏自然》《雷电颂》等。由此可见,标题在文章中应占据颇高的位置,其作用亦很大,我们没有理由无视或“怠慢”它。

二、探究标题阅读的方法

标题式阅读是一种通过审视文章题目,发现、分析、把握标题意思、关键词语,利用已有经验猜想文章内容、思想等,再快速阅读文本、比较印证,梳理异同等手段和步骤而进行的阅读方法。

(一)标题式阅读的课堂流程:

标题式阅读可以分为这样连续的三个活动:根据标题进行猜读—阅读验证—启发(收获)。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和自身经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解决问题,锻炼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想象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真正的培养其阅读能力,提高他们阅读水平。

(二)标题式阅读的课堂环节:

标题式阅读主要采用了猜读为手段,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对文本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在想象、联想的基础上,以阅读为主,辅以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因此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考虑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整个的课堂教学通过这三个活动贯穿起来,形成以下五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猜想文本技巧的培养。

1、充分调动,鼓励猜想。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用温故而知新的办法启动课堂,激发学生情感和参与意识,往往会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氛围。本阶段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解读标题,畅想文本材料的内容是什么。引发学生独自思考,让学生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思考作者将要写的主人公到底是什么怎样的形象,并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端午的鸭蛋》(人教版八年级下)时,展示标题后,首先让学生自主***完成:认真审题,推测作者可能写那些内容。一目了然,肯定会写关于“端午节”、“鸭蛋”之类,进而质疑“为什么写端午节不着重写粽子、划龙舟,而写鸭蛋呢?”,进而猜测作者写作本文的意***、作者的情感是什么?

此过程,教师应该作为一个旁观者、倾听者、评价者、适度资源者身份,对学生表现作恰如其分评价,且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意见作归纳综合即可;或许学生的猜想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但依然不宜一厢情愿把学生往文本中生拉硬拽。

2、换位思考,推波助澜。

如果说上一环节的预猜课文内容是让学生“自由”发挥,那么第二个环节就是让学生自己与自己对话,与作者对话。即,如果你是作者你将用哪些方法、技巧来安排推测的哪些内容;然后再生生对话,达成各种综合意见。如,在《端午的鸭蛋》中,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来写家乡的端午节?”这样我们对文章的种种推测就集中统一起来了。旨在唤醒学生写作经验将散乱的猜测线索化、明晰化,虽乍眼看来,游离主线,实际上非此而彼,一箭双雕。既深化理解课文,对写作的谋篇布局又有新的提升。

3、生“本”对话,印证猜想。让学生带着推测与预设,自主速读课文,走入文本,展开对话,透过文中的语言追寻到作者隐藏其中的感情,印证猜测与预设,发现异同,感知文本内容。然后展开开生生对话,合作学习,整体把握文章。

4、合作探究、生生对话。学生完成了阅读任务后,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或师生对话的方式,来检查任务完成的情况,使学生更正确的理解阅读材料,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对于结果(答案)很明显的问题,一般都没有争议性,所以可以通过集体回答的方式来检查或直接跳开,但对于开放性的问题的回答,因为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先由学生小组交流,这样是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然后每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的方式来进行反馈。

5.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师生评课堂、说体会、谈收获、找不足;教师引导归纳本课知识要点,指导积累方法技巧,出示训练对象,巩固所掌握的方法,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强化了课文的主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三、探究标题阅读的作用

“窥一斑而知全豹”。在语文教学中若能紧扣文章题目,则将在分析课文、阅读理解乃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训练过程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是有益的。

1、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标题式阅读掺杂了丰富的猜读活动,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读中猜想,愉悦了心灵,锻炼了心智,丰富了联想,养成了探究习惯。从猜读的实效来看,它可以使学生紧追作者思路,在阅读中正确把握主旨,大大提高阅读效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增进学生阅读的成就感,也使课堂更加的活跃,富有激情。

2、课前猜测标题创新了新课导入形式。标题的阅读能使我们更快地走近理解文章的边缘,加快我们阅读速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把对标题的猜想作为导入,相信同学们都会广泛参与,参与到了课堂,实效肯定就逃不掉了,也会使后面的阅读课更得心应手。

理想文章篇9

背景知识是理解特定语篇所具备的外部世界知识,它影响着阅读理解的准确性。背景知识对理解的影响力大于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的缺乏会造成余毒理解的障碍。因此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结合他们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进行阅读。学生有了运用背景知识阅读的能力,对所读的文章的思路就较为清晰,对文章的理解也更为准确、深刻。

逻辑推理属于主观理解的范畴,是阅读理解的深层阶段,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活动的始终。深层理解的推力判断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其要求学生根据已知的信息以及文中的内在联系,去挖掘文中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意思,即隐含意义。它包括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态度的推理、目的推理、原因推理和结果推理等。其技巧是通过文章所陈述观点或描述的事实,引出合乎逻辑的判断或推理。推理能力的训练,能使学生通过捕获的有效信息,正确推断出文章的隐含意义。

高中学生的阅读常常包括课内、课外的学习性阅读、理解性阅读及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性阅读等几种形式。学习性阅读就是学生学习怎样阅读,从课本上的对话、课文或教师截取的一些小故事、短材料开始,进行浅显阅读。学习性阅读重在领会主要内容,强调速度,培养阅读兴趣、信心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理解性阅读则是通过阅读获得文章所传导的思想、感情和信息,因此,选材要广泛,文字水平要略高于学生的水平,它注重理解文章的大意、了解作者意***、获取一定的知识;信息性阅读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阅读报刊、杂志、信函、电传、报告、说明书、广告及旅游景点介绍等。它注重获取某方面的信息。因此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可将这三种阅读结合起来,通过大量地、长期地阅读,不断补充新信息,发现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以扩大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提高阅读水平。

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在长期的坚持阅读中获得。下面谈几种高中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技巧。

1、抓中心思想。学生根据自己水平选取一定长度而有趣的阅读材料或面对教师提供的材料,不作预习,按速度要求限时读完后,应该对文章意思大致做到心中有数了。然后对自己预测进行检验,重新阅读一遍,或与其他学生交流,或者向老师进行反馈,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中心大意。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除读懂文章、领会意思外,还可以培养训练学生归纳综合的能力。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归纳综合能力,会有助于他们在阅读中更能明确清晰地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

2、找主题句。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思想,每个段落都是围绕中心而写的,而每个段落里常有一个主题句表达这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其他句子则围绕主题句而展开。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通过寻找每段的主题句来理解段落的大意,来把握整篇文章的大意。大多数的主题句位于段落开头,另一些位于段落中间或结尾。

理想文章篇10

1. 运用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

1.1词汇方面的知识

词汇是文章的核心,是文章所构成的主要基础,在英语大纲上面规定了学生都能够认知和理解的词语,以及通常会用到的词组,对个别超出范围的词汇,试卷一般会在其中做出相应的汉语解释,那么作为“考点”的时候,将不会做出相应的汉语解释。因此需要培养考生结合上下文的形式,来把握对词汇的理解能力,这样对词汇来讲,考生能良好地掌握其词汇的基本用法。

1.2语法方面的知识

语法是组成词句的基本结构,是构成文章的必要条件。语法方面的知识是指除了考核语法的试题之外还渗透在其阅读考试之中。因为在组词成句中语法是其重要的关键,要想对原文有正确的充分理解,就必须要对语法知识有着非常熟练的掌握。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常会很难理解某句话的意思,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学生对这句话的语法结构理解不深入而造成的。能够在阅读中迅速地将这句话的结构意思分析出来,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1.3文体方面的知识

文体是将句子连成文章的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化。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文体知识是经常被忽略的一个环节。对于写作方面来讲,不同的文章和题材在此方法上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议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对作者的态度以及观点有充分的表明作用;说明文的目的主要是讲解该文章的整个过程;而叙事化文章的目的主要是讲述该文章中围绕一个事件的发生和结果,来进行讲述的。根据这些相关的特点,考生应该正确地掌握文章的中心题材。

2. 高考试卷英语阅读技巧

2.1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考生对文章不同的阅读程度,获得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考生一般对文章二至四成的阅读能掌握主要的中心思想,四至七成的阅读能够找出其主要内容,八成以上的阅读才能将文章的细节有足够的掌握。所以,在对考试设计的时候,在文章中的五个题目中,最终只能用一个来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题目都作为考查的主要内容以及考查细节。对文章中细节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能够对词汇、语法、还有文体知识的熟练掌握。

2.2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

根据上下文内容的把握,来理解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阅读试题一般会包括具有词义类型方面的题目,在文章中,部分的词义都是可以通过上下文的联系来对其理解推测出来的。如果学生可以掌握这样的方法,就可以降低查阅的次数,将自身的精力都集中在对文章理解的含义上面,也从而提高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速度及质量。

2.3对文章进行判断和推理

在英语文章中,其作者的看法及态度都不是用文字来表达出的,很多的地方都蕴含了作者的真正意***。例如:某教师采用对话的形式,让学生来理解如何判断及推理,教师先准备好文章中对话内容,再请两位学生在讲台上进行演示,文章中的内容如下:

A: I am in the water when today, broke the cup, and then a broken glass dregs.

B: You see, that’s a good thing you did.

通过英语口语的演练,让学生充分地明白语境中的“that's a good thing you did.”并不是一种称赞,而是表达的是一种责备的心理。

或者是按照选词填空的方式,以2014高考试卷题为例,将文中的call off、take up、 keep off、ring up作为选择词,填写到“It was decided to _____ the search when there was no hope of finding the missing girl alive.”中去,每个单词在句子中都有语法意义,让学生利用语境的知识将选择词正确地填入到句子中去。这种对文章的理解方法是离不开语境的,没有对文章有充足的理解是很难对其做出判断及推理的。

3. 结语

阅读高考是英语的主要重心,不管高考的内容形式有怎样的改革和不同,其英语阅读的重要性都不会因此降低,阅读是获取英语信息的主要手段,是提高英语能力的主要目的之一,熟练地掌握阅读技巧也是提高英语能力的重要保障。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高考试卷英语阅读的技巧做了简单的描述,从中得出,要想掌握好高考试卷英语的阅读技巧,就必须正确地理解文章中的逻辑关系以及中心思想,再有效地将其文章进行推理和判断,以此提升阅读能力。

[1] 牟文婧. 高考英语阅读技巧及其应用[J]. 考试周刊, 2012,(96).

[2] 蔺海滨. 高考英语阅读解题策略思路整合[J]. 考试周刊, 2010(1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理想文章10篇

学习

医院住院药房工作总结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住院药房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医院住院药房工作总结,医院药房工作总结。住院药房是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任务繁重且艰巨,不仅管理、调剂、发放药品,为临床医生和患者用药服务,还是医院的对外窗口,直接反映医院精神面

学习

教师节手抄报初中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节手抄报初中10篇,内容包括二年级教师节的手抄报,教师节手抄报初中加文字内容。活动目的:庆祝教师节,在师生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在学校营造教师节的氛围,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感受到教师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由衷地向老师

学习

银行微笑服务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微笑服务10篇,内容包括银行柜面优质服务微笑服务范文,最新的银行微笑服务工作体会范文。我有一位同事入行三年,连年被评为文明服务标兵,并且轻轻松松、自自然然,每天只要一进入工作状态,她的脸上就荡漾着甜甜的微笑。她和风

学习

机关分工会总结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机关分工会总结,内容包括工会送温暖活动总结4篇,机关轮岗工作总结。2、在“动力杯”篮球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3、在“工商杯”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了亚***4、在“电力杯”长跑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5、在大学组织的其他活动

学习

教师节英语祝福语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节英语祝福语10篇,内容包括写给英语老师的教师节祝福语英语,在教师节英语怎么说。3.Themanwhocanmakehardthingseasyistheeducator.能使艰难之事变得容易的人是教育者。4.Sendyououreverlastingfeelingofgratefulnessan

学习

职代会闭幕词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职代会闭幕词10篇,内容包括职代会报告结束语,学校职代会闭幕词范文。__中心学校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已经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会议开得圆满成功!这次大会,市教育局工会领导亲临指导,并对我校一年来

学习

渔夫的故事续写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渔夫的故事续写10篇,内容包括渔夫的故事续写怎么写,二十年后的渔夫续写。她拿着鱼网往海里一撒,就捞到了盛魔鬼的那个胆瓶,还没等她揭开封印,魔鬼就说:“渔夫啊,你这次又捞到我了,你和我是多么的有缘啊,快点放了我吧。”渔夫的妻子

学习

初中写事作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写事作文10篇,内容包括初中写事作文写作技巧,写事作文初中。我的亲人有很多,但与我亲情最深的是爷爷。爷爷他风趣幽默,是一个老顽童,干什么都喜欢与我争,包括抢看电视。一天,我放学回家,因为明天是周末,就没有先做作业,而是打开

学习

教学调研工作计划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调研工作计划,内容包括调研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教学调研总结范文。二、整体时间安排及要求学习调研阶段工作要求在5月底前基本结束。局***经研究,已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了办公室,并以街道(乡镇)及局***直属学校

学习

一件事的启示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一件事的启示10篇,内容包括一件事的启示350字作文,一件小事的启示作文精选10篇。五年级:***远

学习

暂住证明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暂住证明,内容包括社区暂住证明范本,暂住证明模板。……派出所:兹有我公司……前往办理暂住证事宜,望接洽!……,性别……,身份证:……致礼!……公司范本二暂住证明兹某某社区证明江某某是某市某区的人,今暂住于我社区五栋二单元15

学习

冰心写的现代诗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冰心写的现代诗10篇,内容包括现代诗冰心繁星全部,冰心现代诗繁星春水。(一)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二)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母亲啊!你是那

学习

吴瀚青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吴瀚青10篇,内容包括吴翰清江湖地位,吴翰清。1979年3月,谭冰露出生在湖北石首市天星洲的一个偏僻村子。天星洲紧傍长江,或许是母亲河赋予了她灵性,高中时,她的诗歌习作便开始在当地的《荆州日报》、《石首日报》以及一些全国发

学习

热血沸腾的青春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热血沸腾的青春10篇,内容包括青春热血沸腾完整版,青春的热血沸腾。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不禁热血沸腾,思绪万千:战争年代,***先烈为了新中国的***,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想到这些,我的内心感到

学习

鲁豫有约文章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鲁豫有约文章10篇,内容包括鲁豫有约的工作日记,向华强夫妇鲁豫有约文章。《鲁豫有约》作为中国目前最为成功的电视谈话类节目之一,于1998年开播,是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推出的一档电视谈话类节目,被《新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

学习

励志类文章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励志类文章10篇,内容包括励志的名言警句十篇,中考必背十篇范文励志类。二、凡所写调研文章被中央级杂志、报刊采用的,每篇奖励500元;被省级杂志、报刊采用的,每篇奖励200元;被州级杂志、报刊采用的每篇奖励50元;被县***、***府采

学习

翻译文章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翻译文章10篇,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最美十篇古文翻译,翻译短文100篇。4、多多练习,熟能生巧。(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文章过年好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文章过年好10篇,内容包括文章过年好表情包,过年随笔散文100篇。随着拍摄的进行,文章很快发现,马伊特别爱吃,只要没有戏,她就会不断地往嘴里塞零食,还经常很哥们地丢给他一袋:“小文,吃吧,我请客!”有一天,当马伊又一次拿出一堆零食时,

学习

关于理想的诗句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理想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表达理想抱负的诗句,理想与现实差距诗句。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古诗词的意象,往往都倾注了诗人的情感。它不仅仅是读者看到的一花一草,更是诗人情感的

学习

写景文章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写景文章10篇,内容包括写景文章推荐100篇,十篇写景优秀作文。一、抓住写景文章的特点进行教学写景的文章在教学的时候,要紧紧抓住景物的特点展开教学,让学生在了解景物特点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三年级上册三篇写景的文

学习

小学文章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文章10篇,内容包括小学文章精选,小学文章推荐大全。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0引言近年来由于国家***策的扶持,职业学校数量日益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问题给人带来不少担忧。回顾西方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

学习

经典诵读文章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经典诵读文章10篇,内容包括经典诵读篇目十篇,经典诵读的主持词十篇。小学语文经典文章诵读教学旨在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完善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推动力。小学教材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