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谜故事篇1
有一个秀才上京赶考,住在一家店中。店主是个爱才之人,听说他是秀才,便热情招待,吃饭时专门炒了两盘美味的肉。秀才吃后觉得十分可口,就问店主是什么肉。店主没有直接回答,出了字谜让秀才猜:
要说这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水命难保。
秀才没直接回答,随即出了个字谜让店主猜:
我说此物分两旁,一旁好吃一旁香;一旁上山吃青草,一旁水里嬉碧浪。
店主听后会意地笑了。原来店主和秀才的谜底是同一个字。
小朋友们,你们能猜出是哪个字吗?
二、聪明的孩子
汉朝时有一个聪明的孩子。有一天,他看见隔壁的郭老先生要把院子里的一棵树砍掉。
这个孩子感到很奇怪,就问郭老先生:“这棵树不是长得挺好的吗,为什么要砍掉呢?”
郭老先生说:“这个院子方方的,院子里种了树,就好像一个‘困’字,太不吉利了。”
这个孩子听后,不禁笑了起来。他随手在地上写了一个字,说:“您看,照您的意思,如果砍掉了这棵树,您在院子里,不是更不吉利吗?”
郭老先生看了看这孩子写在地上的字,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就不再砍树了。
这个聪明的孩子到底写了什么字呢?
三、同猜一谜
一天,外公笑着对三个外孙女说:“我给你们每个人出一则谜语,谁能猜中,奖一个橘子。”三个外孙女异口同声地说:“请外公出谜,让我们猜猜看。”
外公对大外孙女说:“星星没露头。猜一个字。”他接着对二外孙女说:“牛过独木桥。也猜一个字。”最后又对三外孙女说:“星星出来,太阳落下。这也猜一个字。”三个外孙女摸摸后脑勺,摇摇头,想不出来。
外公哈哈大笑,说:“三则谜语猜同一个字。”三个外孙女你瞧瞧我,我瞧瞧你,这才恍然大悟,高兴得跳起来:“猜中了!猜中了!”外公给每人奖了一个红红的橘子。
小朋友们,你们猜中了吗?
四、猜猜有没有
有一老翁,爱好谜语。一天,老翁碰见了一位牧童,便出一字谜让他猜:“雨天没有阴天有,田里没有湖里有,河水没有潮水有。”
牧童听后说:“您说此字不难猜,成双便是好伴侣。”
老翁一听,暗暗称奇:这孩子不简单,不但很快猜中了他的谜,而且还能以谜底再制一谜。
正想时,牧童对老翁说:“我也有一字谜,念出来向老师请教:‘雨天没有晴天有,田里没有堤上有,云南没有贵阳有’。”
字谜故事篇2
提起字谜,人们普遍会联想到《三国演义》中曹操和杨修的几则故事。杨修见曹操在园门口挂了个“活”字,就知道曹操嫌园门“阔”了;杨修见曹操写了“一合酥”,便说是“一人一口酥”,将“酥”分给众人吃了。杨修以小聪明惹怒了曹操,最终招来杀身之祸。
故事说的其实是关于字谜的趣闻。字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种独特的充满智慧和谐趣的语言文字艺术。字谜起源于民间,源远流长,自古至今都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人们热衷于制谜、猜谜活动。
张起南在《橐园春灯话》中说:“谜虽小道,然扩而充之,宇宙问一名
物无不所包。此所谓‘语小天下莫能破,语大天下莫能哉’者也。”
无论是现代谜家抑或历史上的名家对谜语的表述都表明,谜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形式,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不可磨灭的地位。
2012年,郑州七旬老人苏一康,耗时3年创作了1万多个字谜。他整理出版的《中华字谜简词大典》被世界纪录协会评为世界上收录字谜汉字最多的著作。而每年元宵节各地举办的猜灯谜活动和时下流行的各种字谜论坛,都是对这种文字游戏的最好发扬。
字谜,与汉字息息相关,主要根据方块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结构组合多变的特点,运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多种方式创造设制的。字谜,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字谜,指所有的文字词语谜,如字类谜、词类谜、句类谜等。狭义的字谜,指单个汉字的谜语,注重文字形体的组合及偏旁部首搭配,要从形态、功用和意义上对谜底汉字各个组成部分作多角度描绘,词句简短,行文措词和谜面修辞技巧也比较高。
一个游戏传千年
字谜属于谜的一个分属,要讲字谜,那么先讲讲谜。谜语历来被称为“灯虎”,其难度可见一斑。谜,它源于先秦,可在那时还处于萌芽状态,***的谜还未形成。那时的谜借助于古谣、卜辞、诗经、庾辞隐语、注资诗赋等载体存在。例如,“牝鸡无晨,牝鸡司晨,惟家之所”。这是周武王在《牧誓》中引用的古谣,用母鸡报晓未影射商纣王宠幸妲己,干依百顺,阴阳颠倒,荒***误国。卜辞,即现在所说的占卜。古人生产力低下,面对大的事件,都靠占卜来预知凶吉。卜辞中的望文生义、拆字解说等表现手法,明显看到的是谜,具体的说应是字谜的某些表现手法。
谜,长成于后汉,即脱离于母体。而此时,字谜也开始发展形成。汉朝求书尊儒,造成解释经典章句学的繁荣兴盛,文字学也随之发展,字谜成为汉字学的一部分。《说文解字》的出现,对汉字形音义的系统解说,也为字谜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方法。东汉末年的“曹娥碑”、孔融诗谜就是突出的代表。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字谜已经开始相当活跃,这跟当时的社会形式有关。频繁地改朝换代,朝***多变,战争不断,社会动荡。文士崇尚谈玄,以清谈避祸。他们有话不便直说,便通过谜,更多的是字谜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刘勰的《文心雕龙》记载:“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则兴治济身,次则弼违晓惑。”即:字谜之类的隐语,大则可以兴邦治国,培育品德;次则可以纠正过失,弄清是非。
《世说新语·简傲》中记述了嵇康好友吕安一日拜访嵇康,恰逢嵇康外出,嵇康的哥哥稽喜出门迎客。吕安见是稽喜,不肯进门,写了一个“鳯”字走了,稽喜十分喜欢。殊不知吕安的“鳯”字,隐着一个字谜,即凡鸟。吕安暗示稽喜是凡鸟,不屑与他为伍。
唐宋元明时期,制谜和猜谜的风气非常盛行。字谜也不再局限于文士之中,而是浸透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童谣歌赋、符瑞***谶、碑额书题、印章绘画、小说笔记、百戏技艺、酒令暗语中,都可以看到字谜留下的种种痕迹。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民百姓,皆以谜为乐,以谜为戏,竞相猜测,蔚为一时风气。宋元时代,编字谜与猜字谜还被当作一种技艺,有人竞能以此为业,赚钱谋生。其中的佼佼者,竞能名播四方,流芳百世。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记:“商谜者,先用鼓儿贺之。然后聚人猜诗谜、字谜、戾谜、社谜,本是隐语。……杭之猜谜者,且言—二,如有归和尚及马定斋,记问博洽,厥名传久矣。”正说明了当时字谜流行的盛况以及人们对能制谜、猜谜者的尊崇。
字谜之所以可以一直流传至今,源于它的独特作用。从对“谜”渊源的追溯,以及对“字谜”的出现和传播的历史回顾,可以清楚地看到,作为社会形态的字谜,完全是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包括***治生活、宗教生活、文化娱乐、爱情婚姻,以及文艺创作等多方面的需要。
真假善恶都可谜
字谜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传播开来,并以它独特的属性,施影响作用于社会。古人对谜的社会作用,有相当高的评价。字谜是一种社会形态,是种以语言文字作为材料的思维活动,必不可免地要受社会思想意识的影响。一些进步的思想意识,比如些社会格言、人类思想的结晶,也通过字谜方式,来传播影响,这就给字谜打上了思想烙印,甚至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如“做人要虚心”,这是条离合谜,
“做人要”,从“做”字分离出人字旁,“虚心”,是“七”字,所以合起来就是“化”字i又比如“自大点,人人讨厌”,就是
“臭”字。从这两条字谜,就可以看出“虚心使人进步,落后使人退步”的思想观念。这些字谜都是很浅显易懂的,但又不乏教育意义。
像“张秀才,长别离;虽有约,误佳期”(强),这一简单的字谜,因为加入了《西厢记》这的故事情节,而使字谜增添了一些娱乐情趣。像“泼水节”(发),中秋节(和),陕西省(夹)等也趣味十足。
字谜具有益智性,可以锻炼人们的智力。字谜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增损、离合、包含等各种形式。它借助于汉字的音形义的特点,或用明比,或用暗喻,或借助于谐音,或着眼于象形。制谜和猜谜都是一项脑力活,制谜者想方设法地设计字谜中的机关,如何不让人轻易猜中,而猜谜者则需要全面思考,搜肠刮肚地去分析谜面来获得答案。这样一来二去,就开动了脑子,锻炼了智力。
字谜,由于它广泛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能够给人以娱乐享受,还能给人带来一定的文化知识。这是由字谜内容的广泛性所决定的,字谜源于生活,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个人不可能全方面涉足于社会,但却可能通过字谜来获取以前从未听闻的知识。
“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谜底是“曰”,如果对历史一无所知的人根本猜不出这个字谜。了解历史后就知道,南北朝时期,南朝宋、齐、梁、陈四代,齐主和梁主都姓萧,“潇潇下”即“萧萧下”,就是指陈主的姓“陈”,“陈”“无边”就是“东”,“东”的繁体字是“束”,“束”落木后,就是“日”了。
字谜故事篇3
(宁夏盐池县第三小学,宁夏 盐池751500)
中***分类号:G6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235-02
摘要: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电脑动画识字,故事联想识字,字型联想韵文识字,分散识字,猜谜识字法,字理分析识字。
关键词:识字方法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掌握汉字是学习语文的起点,也是学习其他课程和日后发展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上,自从有了汉字,便有了识字教育。识字教育和中华文明史同步地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十分重视识字教育。早在纪元前,西汉的史游就编撰了《急就篇》,这大概是成书较早、流传最久的识字教材。之后,主要用"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识字教材,对蒙童进行识字教育。古代蒙学识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集中识字为主要形式,文以载道为一贯传统,背诵识记为基本方法。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底,中国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其间,识字教育在不断改革、不断发展,以适应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民族素质的需要。识字难,识字教学更难,学生觉得乏味、单调、没有意义。但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却又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新大纲要求学生识字量为4000字左右,掌握2500个字。识字量的多少是学习语言文字的根基。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会”上谈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会是高素质的民族。”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如何使幼儿园出来的天真活泼的孩子进入小学以后也能开开心心地学语文呢?我觉得责任重大。在努力学习各种识字教学法之后,结合我们所运用的,由国家***九五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小学课程现代化民族化实验研究”编写的“新世纪语文教材”的特点,我认为要还识字教学于精彩必须集百家之长,融自身教材于一体,为我所用,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唤起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具体归纳如下:
一、电脑动画识字
教学课件的运用,把枯燥的识字变得形象、有趣了,加以声音的画面吸引了孩子。如学习“采”时,色彩鲜艳的画面:一棵树上有一些果子,一只手灵活的采摘着树上的果子。辅以字理与解说:“采”树上采果子。动感的画面,形象的解说,艳丽的色彩吸引着学生把画面与相关联的汉字“采”联系在一起。再如“走”字的学习,出现画面A:以一条宽广的大道为背景,一个疾跑的人闪现在屏幕。教学中组织学生观察,进行语言训练:(1)这是一个( )的人。这个人( )。(2)他跑得( )。 画面B:出现“走”的字理,加以解说:古人说“走”就是跑的意思。“儿童疾走追黄蝶”就是这个意思,后来才单指步行。小朋友你明白了吗?你又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个字?教学中的课件,以接示字理让孩子们了解字的本源,加深对字的理解,既形象又生动。
二、故事联想识字
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听故事、讲故事既可以丰富儿童的知识,又可以发展他们的语言。学龄前儿童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语言的,入学后继续采用这一方法来组织语文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儿童的学习兴趣。从孩子最感兴趣的“故事”开始,构建以孩子“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认汉字”等语言实践活动为主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儿童语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4-9岁。在这一关键期内,花上两年至三年的主要精力来集中攻克汉字,必定会对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听说起步,阅读识字”教学法,妥善地解决了低年级孩子“学汉字”和“学语言”这一对矛盾。课堂中学生听、说、读等语言活动时间占了语课全部时间的60%以上。也就是说,每一节语言课有一多半时间是学生在进行听话、说话和朗读练习。采用“听说起步”的方法,学生的口头语言发展就可以不受识字量的制约。其主要步骤是:
1.听故事。先反复听老师(或录音)讲故事,让孩子听懂故事内容,听熟故事语言。为了提高听的效率,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教师还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和语言分别设计一些问题,让孩子每次听故事都带着一两个问题,这样会使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容易记住故事内容。听故事的练习既可丰富孩子的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语感,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听力和理解能力。
2.讲故事。讲故事的过程就是训练学生说话的过程,也是孩子吸收、积累规范的书面语言的过程。小学语文课将讲故事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形式,应该要求每个孩子都要学着讲,都要学会讲。尽管是转述故事,但对孩子来说并不容易。要以听熟为基础,然后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己练习讲故事,或同学之间相互对讲,在此基础上再全班指名抽查。对一些比较长的故事,这种分散难点的方法相当有效。讲故事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必须保证学生有比较充足的练习时间。
3.读故事。学会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故事听熟了,能讲了,再来读课文。可以先跟着老师或录音读,再学着自己读。在这模式中,读还担负着识字的任务,所以要求学生指读,边读边认字,反复读三五遍,在阅读活动中与生字见面。这样可以强化刺激,帮助记忆生字,又可训练朗读(阅读),还有利于语言的内化。
4.识汉字。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花在语言学习上的时间多了,是否会影响识字速度和质量呢?课文中的生字很多,教师适当地根据人的记忆规律,采用“阅读识字”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阅读识字”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反复多次认读汉字,通过一段时间多篇课文的阅读,使学生逐渐化“生”为“熟”,慢慢熟悉一个个汉字,然后以适当的方法强化刺激,最终达到识字的目的。实践证明,“阅读识字”可以有效避开最高遗忘期,符合人的记忆规律,是一种轻松有效地识字教学法。提出课文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部分生字,让学生有意识地记住,达到认读的要求。这样,既加快了识字的速度,又减少了教学时间,真正达到了提高效率、减轻负担的目的。
这一教学模式适用于一年级开学学生不会拼音、识字量较少的时候。等学生学完拼音,或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可以将2和3两个环节对换,先“读故事”,再“讲故事”。因为“读”可以帮助记忆,为将来打好基础,同时先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调动孩子的观察、分析、想象等各种能力,运用语言来描述,创造性的识字。例如:
(1)学习“首”时,学生讲到:“首”字上面点、撇像头发,横像头顶,脸上最突出的是鼻子。古时鼻子的***画代表自己,所以“首”字下面是“自”。
(2)学习“壮”时,学生讲到:“不想当将***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当上将***的士兵才是真正的壮士。”
(3)“非”字学生这样记忆:两个非常强壮的人,打倒了六个坏人。
此外,诸如:“师徒两人徒手走在路上”学习徒;“我非常伤心”学习悲;“妹妹是个女孩,她是未来的希望”学习妹;“姥姥是妈妈的妈妈,她年老了。”学习姥......通过孩子们的语言描述,把识字与语言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丰富了孩子们的识字方法,促进了各种能力的提高。
三、字型联想韵文识字
当学过同一类字后,启发学生由一字想多字,把字串成串,辨字义记字形,并利用韵文帮助识字,这就是字族文识字法。字族文识字法包含四个逻辑层次:母体字是识字的逻辑起点,字族是识字的单元和方法的载体,字族文是读文识字的载体,字族文识字是识字教学的载体。字族文识字吸收了集中识字重视汉字构字规律的经验,分散识字重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经验,注音识字重视在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中识字的经验,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体现了"字形类联""字音类聚""字义类推"的特点,小学生在两年中识字可以达到2200个以上。如学习过“青、清、请、晴、情、蜻、睛”后,组织学生观察联想,编写韵文:“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池上蜻蜓眨眼睛,它们一同捉害虫。请出专家评一评,庄稼丰收好心情。”再如:学习了“各、处、落、洛”时编写韵文:“三人同日踏春去,赏观洛阳名牡丹。各个争奇斗艳处,花落东都满城香。”
此类识字,借鉴了“字族文识字”中的“字以族聚,族以文存”的原则,把本字和由之派生出的字归拢起来,看成一个“族”,把这一族字编进韵文,使生字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出现,既明字义,又辩清了字形。使学生在学过一族文字后,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识字框架,形成识字能力。
四、分散识字
1958年由江苏南京的斯霞老师实验成功的一种注重音、义联系,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主要特征的识字教学方法。它与集中识字以字形为核心不同,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后来被称之为"分散识字""随课文识字"。分散识字先教学汉语拼音,采取看***识字等方式教学一些独体字,打好识字基础。而后采取"多读课文多识字"的方法,随课文识字,两年学习课文近180篇,识字2000多个。在识字教学时,具体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1.依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边读文边识字;2.把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提出来先学,其他的随课文讲读时再学;3.先学字词后读文;4.在理解课文以后再学生字词。这种识字方法从改革识字与阅读的关系入手,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在识字的同时通过阅读发展儿童的语言。此外,注重激发识字兴趣,强调打好识字基础,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也是分散识字的主张和实施要点。
五、猜谜识字法
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中国汉字是由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组成的,按一定规律用一句话或数句话把它描述出来,用于猜射,由谜面(描述文字)到谜底(文字),就是谜语;用于教学,由生字到描述的文字,则是谜语识字。如教“画”字,老师可说出谜面“空山中间一方田”,让学生猜。谜语教学法,可以训练、培养学生们的敏捷思维能力。发明这一新式教学方法的是一位参与示范试验教学活动的校外辅导员、广州市灯谜艺术活动家王新忠。汉字,很多都可成为一则谜语,寓教于乐,不失为一种好的识字法,采用编谜语和猜谜语的方式来记忆一些象形字和形声字十分有效。课堂上,老师谜语一出,同学们争先恐后,大声抢答,有些学生激动、兴奋得从椅子上跳跃起来。谁要是赢了,同学们为他喝彩;谁要是答错了,课堂里惋惜声一片。如果让一部分学生编字谜,一部分学生来猜,然后交换角色进行,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也提高了分析能力。如:一字十一笔,无横又无竖,学生问孔子,孔子说无味――淡。会少离多――,再如,像“获,现,晶,众”等字,学生编的谜语生动有趣,其中有学生编道:“获”,草丛中爬着两只狗;“现”,主见少一点;“晶”,七十二小时;“众”,三人行。谜面、谜底一来一往,课堂的气氛十分热烈。一些学生猜射之快,就连老师也自叹弗如。同学们就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掌握了所要学习的生字。
六、字理分析识字
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这种识字方法,揭示和解析字理,以使学生牢固建立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是核心;启发学生展开想像和联想是基本和有效的方法。大体程序是:读准字音,解析字理,识记字形,指导书写。采用的基本方法有:***示法,如,教"隹"字,出示鸟的***画,教"采"字,出示手在树木上采摘的***画。点拨法,如,教"牧"字,点出""是"牛"的变形,"攵"是手拿鞭、棍的意思,而手拿鞭子放牛,正是"牧"的本义。联想法,如,教"沙"字,启发学生想像河水少会看到什么--水少而沙现;两个孩子背对背坐在地上,形象的揭示了“坐”的形、义。演示法,如教"灭"字,可进行火上加盖东西以灭火的演示。歌诀法,如,教"互"字,可引导学生用歌诀"上一下一,倒七正七,互相学习"来帮助记忆。猜谜法,如,教"画"字,老师可说出谜面"空山中间一方田",让学生猜。这种字理识字教学法适用于任何一种语文教材。它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强化儿童对汉字音形义的记忆,能有效地预防错别字的产生和减少错别字,有利于儿童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像力的培养。
此外,识字教学中,帮助学生总结方法是为学生自主识字提供基石。随着基本识字方法的掌握,便可开始放手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创造性的识字。教学中采用了三步法:(1)分析归类;(2)选择方法;(3)学习交流,总结提高。以《池上》一诗为例。该课有生字八个,首先学生给这几个字分类,如:(1)圭――娃 掌――撑 首――道 (2)采 首 (象形) (3)浮萍 (与水有关)分类后,有选择的学习一类字或几类字,并选择或创出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生字。学习中不限制学生的思维,教学中学生展示出令人惊讶的能力。如:有的画出“道”;有的做出“撑”的动作等等。
最后的交流学习十分活跃,一“浮”字为例,展示孩子们不同的识字方法:
(1)结构分析:浮――左右结构,左边是个三点水,右边是个孚,合起来就是“浮”
(2)语言描述:用手摘池边的莲子
(3)演示:学生端来一盆水,演示浮的现象
字谜故事篇4
关键词:灯谜艺术;提高;人文素质
中***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265-01
1 理工科大学生需要提高人文素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成为每个高校的重要任务。大学不是技校,不是单纯地培养技术工人的地方,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一个全方面健康发展、在某些方面具有特长的学生。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相对于文科大学生较弱,只有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培养出全面和健康发展的人,才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繁荣与和谐。理工科大学生的教育不仅只是简单的技术教育,人文素质的培养应当是大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每个高校都应该考虑的事情。
高中时的分科是造成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知识不足的主要原因,分科后的理工科大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只注重于理工类的学科,对于人文的知识严重不足,缺乏人文素质的有意识的培养。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理工科大学生的冲击也非常大,有部分理工科的大学生日常没有读人文类***书的习惯,网络的快餐式阅读成为他们的阅读主流方式。经典的名著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阅读,电视、电影、漫画等视觉文化培养了这一代人的阅读习惯。
就笔者对所在学校理工科大学生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对于人文常识不熟悉,人文方面的文化素质欠缺,甚至有些大学生有严重的“重理轻文”的思想。由此造成了理工类大学生人文常识甚至不如高中生的现象。比如有在学生能把“寻物启事”写成“寻物启示”,写一张简单的请假条有三四处错误等。
如何提高理工类大学生学习人文素质的兴趣呢?笔者所在学校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专业课之外,开设一些提高人文修养又比较实用的必修课,如语文、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另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笔者在学生小范围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把古老的灯谜艺术引进大学校园,组织灯谜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学习人文常识,提高人文素质。2 灯谜增进大学生的人文常识
灯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它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在我们很多的古典名著中都有与灯谜相关的描述。《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一合酥”和“门上书活”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些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灯谜,但却可以看做是灯谜的雏形。在我国的四大名著的《红楼梦》中,也有大量关于灯谜活动的描写,并且作者把主要人物的遭遇通过判词的形式,以一种灯谜的手法进行表达。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的《镜花缘》有不少章回都写到猜谜和制谜活动,所选用的谜作,竟达七十之多。书中的第三十一、三十二两回,是智佳国“春社”挂猜的热闹场面。而第八十一、八十二两回,则是描述众才女在礼部尚书卞滨家的百人大会猜,猜射过程中夹杂着议论,活象一场有声有色的“谜艺研讨会”。这几个章节的描写,较为详尽地介绍了清代中叶民间谜事活动的概况。
通过学习灯谜,不仅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也可以让学生从中学到很多的人文常识。灯谜不仅是一种文字游戏,更是培养人灵活思维的一个好工具。
例1.“独退曹家百万兵”(影视人连称谓):张一鸣,制片人。
此谜面为《三国演义》中称赞张飞在当阳桥上喝退曹操兵马的故事,底别解为,“张飞一声叫,制住一大片人”,通过学习这条谜,可以培增进学生对《三国演义》的了解,对此产生好感,产生兴趣。
例2.“老孙画的这圈,强似那铜墙铁壁”(5字宣传口号):做个环保人。
此谜面为《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底别解为,“孙悟空画出一个环来保护师傅师弟们。”通过这个熟悉的故事,得出一个现代的理念,看似无理,却扣合严谨。
例3.包胥哭秦庭(***事用语):申请退伍。
此谜面取自申包胥哭秦庭的故事,谜底中的“申”指申包胥,“伍”指“伍员”,底中四个字,其中两个字实指人物,通过这条谜,让学生掌握一个小典故。
3 灯谜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从都德的《最后一课》,我们学到了,一个人要爱国,起码要爱自己祖国的语言和文字,但现实的情况是许多大学生盲目崇洋,认为自己祖国的文化落后。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地方都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通过学习灯谜艺术,使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字,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灯谜艺术作品中,也有大量的能激发我们爱国情怀的谜作,灯谜就像是盆景一样的艺术品,小巧玲珑,短小精悍。
例4.心化磁石,每指南方(称谓):慈母。
此谜使用离合手法,心+(磁-石)=慈,每字的下面为母字,合为“慈母”,扣合简洁明了,面却又化用辛弃疾“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诗句,从中似乎我们能看到文天祥那豪迈的正气,和他那对祖国慈母的忠心。
例5.“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三国人冠誉称):老将黄盖。
此谜面出自张明敏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那首《我的中国心》,底别解祖先老辈们已将我们华夏子孙的黄皮肤盖在我们身上。底中的老将黄盖四字读过《三国演义》我们都听说过,但是能将这个称谓与这句歌词巧妙连缀在一起,却需要一双能发现艺术之美的眼睛。
例6.“祖祖辈辈留下我”(成语):先人后己。
此谜面也是出自一首流行歌曲《黄土高坡》,底读罢令人忍俊不禁,“先人后己”之“先人”是指先考虑别人,底中却巧妙的别解为:祖先前辈的“先人”。“留下我”扣“后己”,自然引出。读此谜,使人想起祖先奋斗,令人不敢数典忘祖。
例7.大树缘何吹不倒?(***史名词):老根据地。
大树缘何吹不到?只因老根扎地里。面虽为杜撰,却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任何事物要想发展状大,必须有一个牢固的根基。我们的***当年能取得胜利,正是因为植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此谜不论扣合还是思想,均为上乘。
4 灯谜寓教于乐,大学生乐于接受
灯谜艺术涉及到的知识广泛,融合性强,对于扩大学生知识面,融合各科知识有促进作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载体。灯谜不单单是属于古典文学,更能表现出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大学校园内,新颖别致、趣味性强的灯谜活动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好的艺术是要与时俱进,灯谜也因为这种魅力被大学生广泛接受。
例8.“疑是地上霜”(猜周杰伦歌词一句):看不清对白。
面为唐诗,底为现代流行歌词,二者看似相距十万八千里,却被出谜之人看似不经意的拉扯到一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对于白色的月光看不清楚,才会发生这样的错误。这条谜通过大家熟知的唐诗引出年轻的大学生比较喜欢的现代歌词,真可谓巧手牵古今。
例9.轻轻叫声母,双眼含热泪(软件名):QQ。
QQ是我们熟知的现代即时通讯软件,两个字母为底,委实不太好做,作者独具慧眼,将轻轻二字的“声母”调出,又将此二字母象形为含着眼泪的一双大眼睛,想像力很是丰富。其中的“声母”二字顿读突然,让人看罢不觉惊叹:“原来是这样啊!”。既是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例10.桃李满天下(学校职务):学生处处长。
桃李满天下,学生处处长。此谜妙就妙在一个“处处”上,猜谜的人要思路灵活,才能从“学生处处长”中能看到“处处”二字。
在我们组织的灯谜兴趣小组中,同学们都对灯谜表示出了很高的兴趣,每两周一次的活动,我们会先介绍一些灯谜的相关知识,然后每次出二十条左右的谜供大家猜,同学们每猜对一条谜,都要对谜语进行解释,这样既锻炼的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同学们都很感兴趣,以至每次大家都感觉时间过的很快。我们每学期面向全校举办一次灯谜讲座和灯谜展猜,以吸引有兴趣的同学加入。灯谜虽然对于提高理工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帮助,但它只是提高人文素质的一个药引子,人文素质的概念还很大,不是灯谜能全部包含的。小小的灯谜之花对于引导学生走进人文学问的知识宝库,对于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人文常识起到一个积极有效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字谜故事篇5
“灯谜之家”的户主名叫郭育德,七十多岁,家住台安县梅家村。他在当地有一个雅号“谜圣”。“谜圣”名副其实,他自幼就对谜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郭育德孩提时代是和奶奶在农村度过的,乡间的娱乐少得可怜,“破谜儿”便成了他唯一的娱乐,他整天缠着奶奶和屯中的大人们给他“破谜儿”,像“黑咕咚,白咕咚,十头老牛拉不动”(谜底:土井)之类的乡间土谜儿他至今记忆犹新。丰富多彩的谜语伴他度过了学生时代。走上社会后,郭育德更是痴“谜”不改,曾代表村里多次参加县里举办的猜谜活动,每次都拿到了奖项。“谜圣”的名声传扬开后,县有关部门便登门聘他为灯谜教师,经常请他为灯谜爱好者上课。
郭育德不仅自己喜好灯谜,当他看到家人特别是几个孩子志趣不一时,十分担心他们受到社会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便鼓励和倡导家人都来学习灯谜。在他的倡导下,全家人都与灯谜结下了不解之缘。
郭育德和妻子杨佩卿一直被人称为谜海中的一对鸳鸯。杨佩卿最拿手的是谜语故事,对于古今中外的许多谜语故事,她几乎倒背如流。郭育德的子女也都是全县谜坛的高手,不仅善于猜谜,而且在制谜上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郭育德的四子郭乃朋24岁便在《北京晚报》、《今晚报》等多家报纸上发表自己制作的灯谜。这些年,他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谜语整整贴了一大本。他制作的“开后门”(打一字,谜底是“芦”字)、“进行曲”(打一影片名,谜底是《边走边唱》)、“燃烧的西部”(打一字,谜底是“炎”字)等灯谜先后在国内灯谜大赛中获奖。
老郭的六子郭乃陆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星期游艺”节目中,连续五次获得“最佳射手奖”;在《读者》杂志举办的猜谜活动中,郭乃陆在三万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冠***。
字谜故事篇6
一、汉字学习儿歌化
儿歌对也儿童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儿歌的特点是语句简短,韵律鲜明,反复重现,律动感强,因而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利于理解,又便于动作协调.所以孩子们喜欢听儿歌,读儿歌。
在汉字教学中,将儿歌识字富于识字规律的总结,特别是对“字形、字义”的异同关联的分析,更具有独到的妙处,更易于传达幽默、诙谐、乐观的情绪,造成愉快、融洽的教学气氛。在编写识字儿歌时,可以结合识字的一些常用方法,如类比法、分解法进行操作。如学习“笔”字时,当教师用实物演示出这个会意字的构成后,及时地加以总结“竹头加毛笔笔笔”,将此字的字形与构成相融合,加深加快学生的识记;再如“己、已、巳”字的学习,“方方爬楼梯,一楼爬到自己家,二楼爬到三姨(已)家,三楼爬到四(巳)叔家。”当学生记住儿歌时,对于这三个字也能记住,并能区分。在儿歌出示过程中,可利用***画与字卡结合,实物与演示相结合、板画与分析结合等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鼓励学生总结方法,自行编写简单易记的儿歌,从而更大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二、汉字学习故事化
故事与儿歌一样,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如果把它同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深受儿童欢迎,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听故事。因此,在低年级的汉字教学中,对于那些结构复杂,音同、形近的字,可以编一些故事,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如教学"家"时,宝盖头表示房屋形状,可编成故事:屋里住着一家人,家里有七个人,不信大家数一数,是不是七笔,既记忆了字形,又复习了笔顺。又如在教学形近字"鸟、乌"时,可编成的故事是:鸟字里头的一点,一看就是鸟的眼睛。乌里没点,是乌鸦没有眼睛吗?当然不是,因为淘气的小乌鸦用乌黑乌黑的羽毛把眼睛遮起来了。再如音近字"完、玩、远"的识记:王家有两个:王家有两个儿子,老二叫元元,他爱玩。一天,他要坐船,妈妈说:"你在家做完了功课才能出去玩。元元就在家里,做完了功课再玩。后来元元做在船里走得很远,这天他玩得很高兴。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在教材结构与儿童的认知结构之间驾起了一座桥梁,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汉字学习联想化
联想学习汉字是建立在汉字的表意特征和音、形、意三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运用儿童丰富的联想,快速有效地识字的教学方法。安子介先生主张“中国的汉字是沿着逻辑的轨迹演变出来的。能掌握它的内涵和外延,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在识字过程中,通过对音形义的分析,找出三者之间的联系点进行离奇、特别的联想,并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物象,意义以增强记忆。如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教学“忘”字时,学生能通过联想说出“当一个人在另一个人心中死亡的时就是忘了那个人”。字音、字义,字形在学生的联想中自然而然地,牢牢地印于脑海之中。
四、汉字学习猜认化
字谜故事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 兴趣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以识字为重点。教儿童识字,从字义来说就是教儿童学词。词是代表事物及其关系的语言单位。儿童学词,把词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理解正确,运用得当。脱离具体词义和语言环境孤立地教儿童识字,是很难准确理解字义的。因而字词教学中提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是语文教学客观规律的经验总结。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实践中,我注意结合儿童心理特点,以灵活新颖的形式,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如何帮助学生正确、有效地记忆字形成为教师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我尝试用以下几种方法:
1 编字谜识字
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在进行一年级识字教学时,我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比如,我教“风”字,谜面编成“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云儿见它快快跑” 小朋友猜对后,兴趣来了,我趁机教“手”字谜,编成“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字谜,小朋友猜对“手”字谜后,学习兴趣更大。再如,我教“雨”字,问小朋友:“谁能给这个字出一个谜面,请大家猜猜?”这样小朋友的思维得以发展,在“手”字谜的启发下,很快编成“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的字谜。“桥”字,“驼背公共,力大无穷,驮着什么,车水马龙”等。经过不断启发,小朋友们编出了很多字谜,如“两人坐在地上”,谜底“坐”;“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谜底“人”;“笔”字,“上边竹子下边毛,写字画画离不了”;“田 ”字,“四周不透风,十字在当中”;“回”字,“四周不透风,口字在当中”等等,这样快乐的教学情境,使学习生动活泼,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
2 编故事识字
故事是一年级学生最喜爱的。我以故事为背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例如语文园地二中,有一道题是找同偏旁的字。我创设了一个“把苹果提回家”的情境,先利用多媒体电脑创设一个以苹果树为主题的小故事(配声音)讲述,老师出示“苹果”(带有走之旁、三点水的偏旁)的字卡片,学生认字,找两位学生提着篮子(自制带带有走之旁、三点水的偏旁)进行捡苹果,捡对了,就把苹果带回家。通过创设情境,使学习生动活泼,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巩固了生字,也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此外我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编成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脑中。有一些字,老师可以抓住字形特点,例如:教“游”字时,可以告诉学生,游泳必须有水(三点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间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着。快乐的教学情境,可以使识字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情趣。
3 编儿歌识字
儿歌或谜语,内容简单,有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兴味,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为低龄儿童喜闻乐见。我平日教学中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 ,如我叫“问”字,编成“一个小朋友,进门瞧一瞧,见人就张嘴,等待结果到。”又如“磨”编成“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4 加减法识字
在教学识字中,我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求知欲,强化记忆。例如“门+口=?”(问)、“早+草头=?”(早)。“草-草头?”(早)以次同时,让学生自己照样子编题来考考老师,如“坐-土?”(从)、“三点+同?”(洞)“立+日?”(音)等,在课堂开展竞赛,帮助学生记牢字形。
除此之外,我还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发现形近字之间的异同,对一些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称之为“姐妹字”。如:“蛙、哇、娃、洼”的字,找出了字形之间的联系,学习起来便容易多了,而且随机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字。
5 多媒体识字
字谜故事篇8
谜
广东省惠州市下埔小学四(1)班
作者姓名:钟裕涛(9岁)
指导老师:张寿泉
晚上,一轮明月挂在夜空中,星星不断地眨着明亮的小眼睛,我和奶奶站在夜空下,站在我家的阳台上,站在皎洁的月光下,我和奶奶望着星空……
这时,我吵着奶奶讲故事。奶奶说:“我们今天不讲故事,换一个内容。”我问道:“那我们干什么呢?”奶奶说:“既然不讲故事,那我们就来猜谜!”“好!”我大声回答道。
奶奶问我:“一个日本人,拿着一把刀,杀死一口……”“是‘照’字对吗?”奶奶笑着说道:“对!”接下来到我考奶奶了,我仔细思考,终于想出一个字谜:“锄头一动,一边一堆米田共。”奶奶仔细啄磨,经过“三思”之后,她说:“是‘小’字!”“对!”我笑得合不拢嘴。
与此同时,妈妈问:“那,玉被关在大框中呢?”我和奶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绝对是‘国’字!”“对!”妈妈笑了起来。这时,爸爸也走过来了,他问:“一只犬站在扇窗下又是什么?”“是‘器’字!”我大声说道。“没错,”爸爸说:“我的儿子真聪明!”
“是‘告’字!” “是‘美’字!”“是‘坐’字!” “是‘鹅’字!”……我们一家人在皎洁的月光下猜了不少字谜。现在轮到我出谜语啦!
字谜故事篇9
一、借助***画识字
在学习汉字的初始阶段,教材配有大量的插***。插***色彩鲜艳、生动有趣,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他的作用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利用它来搭建学生记忆汉字的桥梁,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都积极引导学生“字***对照”,尽量把文字符号转换成生动的画面,以引起学生兴趣,便于记忆。例如――下面是“舟”的教学过程:
师:(多媒体展示“舟”的演变过程,学生观看。)你有什么发现?先想一想,在小组中讨论讨论。
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说给大家听一听?
生:我们发现现在的“舟”字是把古代的“舟”字竖起来的。
生:我们看出以前的“舟”字笔画是弯的,现在的笔画是直的。
生:“舟”里的两点像水。
生:不对,船里面怎么会有水呢?应该是船里坐的两个人。
师:你们同意谁的观点呢?
生:我觉得更像两个人,如果是水,船不是就沉了吗?
师:其他有什么发现吗?
生:“舟”中间的一横像小船的桨,外面的框像船的四条边,上面的一撇像扣船的绳子。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是啊,中国的许多汉字都是这样,字的形状与实物外形非常像,我们可以用这种形象的方法来记住字形。
二、讲故事帮助识字
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人们记忆事物时,也是按事物彼此间的关系去识记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 “一件在脑子里的事实,与其他多种事物发生联想,就容易记忆。”让学生在生动、幽默的故事中记忆字形,效果最佳。“底、低、纸”这几个字,有的下面有点,有的下面没点,学生常常混淆不清,我将它们编成一个小故事:我低下头看见桌子底下有一块橡皮和一张白纸。“橡皮”就是“低”和“底”下面的点。一张白纸上有了一个黑点,这张白纸谁还要呢?同学们都说不要。我趁势说:“对呀,没有人愿意用有污点的纸写字。所以你们写纸时,千万不能加点,否则就成了废纸了。”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这几个字写法。
三、猜字谜识字
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练习一》语文与生活”安排了猜字迷、编字谜的语文活动。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兴致盎然,思维活跃,尤其对“转转盘”的编字谜的方法更是感兴趣。书上有一个例子:有火才能煮熟饭,有水才能把田灌,蚕儿吐丝一圈圈,日头出来亮了天。孩子们读完字谜一下子猜出这是“尧”字。原来这则字谜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义的造字规律,孩子们一旦发现这种规律,就不难猜出答案。我发现孩子们在猜出答案的同时,也记住了“烧”、“浇”、“绕”、“晓”这四个字。看着孩子们那高兴劲,我思考着能否通过这种方法降低孩子们写字的错误率,然后我就以“秀”作为谜底让孩子们来编谜面。孩子们都跃跃一试,读着自己编的字谜,孩子们都很有成就感。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常用猜字谜的方法帮助孩子们巩固识字。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字?(告)五张嘴在说话是什么字?(语)牛字不出头是什么字?(午)十口豆子一口吃是什么字?(喜)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涨。课后还经常有同学编出字谜给我猜呢!
四、动作演示助识字
有些汉字,用动作演示一下,就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如教学“看”字,可用一只手放在眼睛上遮住阳光,往远处“看”。这一动作演示使学生把音、形、义联系起来,达到听字音见字形想字义的效果,提到识字的效率。
五、畅所欲言自主识字
学生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以后,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天空,引领学生主体参与,自主识字,充分发挥每一个生命体的活力。如教学《奶奶的白发》这一课的生字。
师:(出示本课生字卡片)这些都是我们这课要学的生字,谁愿意做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遍?
生:领读“指、半、给、怎、兴、吗、跟、抬、让”
师:仔细看这些字,你能用什么好办法很快记住它们?
生:我会记“抬”,给台风的“”台加个提手旁就是抬头的“抬”。
生:我用猜字谜的方法记住了“半”,伙伴的“伴”去掉一个人。
生:我会用编顺口溜的方法记住“兴”,两点一撇在上方,长长一横在中央,下面八字底,一副高兴样。
师:小朋友可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
字谜故事篇10
关键词:识记;生字;趣味;想象;自主
中***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1-0096-01
汉字是汉语的基本单位,生字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新课标要求一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应为1800字,其中有1000个常用汉字要求小学生会书写。并要求学生能够主动识字,对汉字不要有厌烦、畏惧的心理。但大家都知道,这一时期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非常低,对学习生字兴趣不浓,对于他们来讲,学习生字就是单纯地死记硬背。为此,教学中我经常变换识字教学方法,不断尝试,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一、儿歌、顺口溜、讲故事齐上阵
儿歌、顺口溜念起来节奏性强,朗朗上口,对于音近、形近字用儿歌、顺口溜帮忙识记最有效。一些笔画多、字形难记的字,我们可以借助儿歌、口诀来识记。例如,碧:王白石。再如,在识记“蒜”字时,我教学生口诀“二小二小,头上长草”。
讲故事的方法在教学中也常常被用到,学生相对于教师一本正经地讲解重难点,当然更喜欢教师有声有色地讲故事。在学习“买”和“卖”这两个字时,读音一个是三声,一个是四声,读音非常相近,字形也相近,很难区分,学生常常用混。于是,我编了个小故事:家里如果有十件东西没有了,我们就要去买,所以“买”是因为没有“十”。如果家里多了十件东西,我们可以卖了赚钱,所以“卖”是因为有十。有了小故事的帮忙,学生再不用死记硬背了。
二、猜猜字谜勤动脑
字谜是一种常见的游戏,孩子们都爱玩,老师和孩子一起玩一些简单易懂的字谜,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十分快乐而有趣的事情。
在学习生字时,让学生来猜字谜,学生兴趣会很高,同学为了在猜字谜时能更快更准确地猜出谜底,在教师讲授生字时,非常认真地听和记。这样,猜字谜的方式在趣味中帮学生轻松而准确地掌握了汉字。还可以在班里定期举办字谜交流会,让学生自己创造字谜,甚至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即兴出谜语,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同学们为了创造出好谜面,会主动认识生字词并能细心地赋予它们属于自己的特点。因此,轻松解决了学生讨厌复习字词的问题。
总之,低年级趣味识记生字教学要更多地关注小学生的心理,让识字变得“有趣、好玩”,让学生对生字的学习不再感到烦闷,让学生知道生字不需死记硬背也可以学会,而且还能自己创造识记方法。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记忆法就是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识记“串”字时,可以让学生回想吃过的糖葫芦、羊肉串的样子。识记“众”时,让学生想象一下有好多人挨在一起的样子,等等。
学生的想象生动、神奇,每个同学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想象,教师有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学生们的感染。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给予表扬,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只要想象合理即可,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
四、活泼好动来表演
用肢体动作来演示生字,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很快理解字的意思,还能帮助他们记住字形。因为,老师要求学生用动作和表情相配合来演绎生字,学生就会仔细地观察这个字的形状、构造,还要结合字的意思才能表演出来,所以,无形中这个字就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记了。如学习“排”时,可以一边请学生上台表演把铅笔排成一排的动作,一边引导学生观察是怎么排的。通过观察,学生一下子明白了。这样,学生通过亲自演示不但记清了字形,而且加深了对字义和用法的理解,学起来既省时又省力。又如:在学习“鸡、猫、狗、马、牛、羊、猪”等动物时,让学生模仿动物演一演,让学生把这些小动物的外形、动作、叫声表演出来。这样,学生不仅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还加深了对小动物的了解,可谓一举多得。
五、“我的识字屋”――记录学生识字
可以让学生自制一个识字屋,把自己认识的生字卡片放进去,慢慢积累。这些生字可以不单单是从课堂上学来的,还可以是通过看漫画书、故事书而学到的,等等。引导学生把学习生字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他们在生活中积极去收集、去积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又整理,还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
六、合理安排复习,及时巩固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知,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低年级学生更是学得快,忘得快。我通常是教完生字后马上巩固一次,第二天听写一次,隔几天及一个月后再分别巩固一次。这样,学生经常复习,弥补了记忆消失的不足。这看上去似乎很麻烦、烦琐,增加了学生负担,其实不然,及时巩固可以节约学生因为遗忘而重新识记的很多时间。另外,巩固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让学生表演,让其他同学猜一猜等。
汉字是我们思想交流的工具,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教师应该把识字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会观察,会运用,掌握识字的方法,为他们顺利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该让快乐走进课堂,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获得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