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古诗篇1
原文: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客中初夏》宋代:司马光
原文: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3、《幽居初夏》宋代:陆游
立夏古诗篇2
《小池》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杨万里用清新活泼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初夏荷花池的美景,从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诗歌通过对涓涓细流、浓密树阴、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在尖角荷叶上的蜻蜓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美丽风景画卷。
古诗诵读的教学重点为“读”,但是这个读又切切不可只是简单的读,古诗诵读应该是在朗读中融入了老师、学生情感,与文本碰撞共鸣的读。因而,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对学生的每次读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力求做到指导学生的朗读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引导性,每一个环节都利用评价从学生诵读古诗的实际出发进行指导,触动学生对文本的感受,进而用自己的感受读诗,融情于诗,层层递进,引领提高。
诗给我们描述的是一幅美景,我便从这“景”入手,创设“读古诗,给画补***”的教学环节,采取“扶半放”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们主动读诗,自己发现诗中所写之景,再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贴***”形式引导进行学诗,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美丽景物,让学生感受到初夏小池的美,从而对小池、对自然景物产生热爱之情。并在这情景交融之中明诗意、悟诗情,在最后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夏日小池时,也就是在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不仅仅学会了读,更学会了写。
[教学实录]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师:从开学到现在,大家都学了哪些古诗呀?能背给张老师听听吗?
(指名学生背诵所学过的古诗。)
师:真不错,学过的古诗大家都能诵读得有滋有味。那同学们知道这两首古诗写的都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吗7
(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张老师要带着大家学习一首描写夏天景色的古诗。
(师板书课题:小池)
师:来一起把诗题读一遍,《小池》
(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识字。读通古诗
师:在一个明媚的夏日,一股泉水缓缓的从泉眼中慢慢流出,泉眼是多么舍不得那清清的水儿的离开啊!池边的绿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的柔光,树叶们正在大量着水中的荫庇,左瞧瞧右看看,真是怎么看怎么喜欢!这时,一只蜻蜓从水面上飞了过来,落到刚刚探出小脑袋的荷花苞上,有趣极了!
这么关的诗大家一定很想学,但是,在学之前要先自己读读。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的书上已经把生字宝宝给圈了出来,看来同学们都在家里进行了认真的预习工作,你们真棒!现在,就请你们读读这首古诗吧,遇到了我们圈出来的生字宝宝就要停下来多读两遍,注意一定要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准哦!
(生自读古诗,认读生字。)
师:听同学们读得那么好,老师手上的这些生字宝宝们都快待不住了,他们都想快点和聪明的孩子交朋友呢!就请你响亮又准确的喊出它的名字吧!
(师出示生字卡片。)
1.出示“泉”:你来读。
师:你能告诉大家这个字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吗?
生:我想提醒大家,泉是一个三拼音节的字,读的时候要读准。
师:你读得又响又准,一定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吧7
生:泉字我是这样记的,它的下面是一个水字,泉水正是从下面往上流的,合起来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泉。
出示词语:泉眼
师:看看这个词,谁来读一读?
(指名学生读词。)
2.出示“惜”。
师:请看下一个字,谁能响亮的读准它?
(指名学生读字,后全班齐读。)
师:请同学们注意,这个字的偏旁是竖心旁,有竖心旁的字都是和内心或者心情有关的,
3.出示“流”。
师:再看这个字,先告诉我发音时要注意什么?
生:流是边音,我们读它的时候要把边音读准。
师:好,你来读!(生读字。)全班一起。(全班齐读字。)
出示词语:惜细流
师:再看看这个词,谁来试试?
(指导学生读词。)
4.出示“照”。
师:下一个,请人说说读它时又要注意什么?
生:照字是翘舌音。请大家跟我读:翘、翘、翘。
出示词语:照水
师:诗中的这个词能读吗?
(指导学生读词。)
5.出示“荷”。
师:最后一个字,去掉最上面的草字头,这个字还读(生接:何。)
师:那,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呢?
生:我发现了这是一个形声字,它上面的草字头表示它的意思与花草树木相关。师:你真棒,发现了这个生字宝宝的小秘密,那就请你来大声地带着大家一起读读这个字。
(组词:小荷,最后一个,你来!指名学生读词。)
师:瞧!生字宝宝们都脱下了他们的小帽和你们打招呼呢!小火车,开起来,一边读一边组词,下面的同学请竖起你的小耳朵听清楚他们组的词,然后跟着他读一遍,看谁最会听!
(全班开小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师:现在生字宝宝我们都认清楚了,把它们放回古诗中你们还能读准它们吗?请同学们先在下面试试吧!注意这次读还要把句子读通顺哦!
(生自由读古诗,要把古诗读通顺。)
师:谁来把你读的展示给大家听听!读的同学大声读,听的同学认真听,听听看他的每一个字音是否都读准了!
(指名学生起来读古诗,师生共评。)
师:再请一位同学起来试试,注意刚才你们提的意见现在可别再犯哦!
(指名学生起来读古诗,师生共评。)
师:刚才大家都认真读了,也认真听了,相信在这些同学的提醒和帮助下,你们会读得更好,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古诗吧!《小池》(宋)杨万里,预备起
(生齐读古诗。)
三、填充画面。感受诗意。品读古诗
师:嗯!每个字音都像播音员一样读得可准了!请小广播员们看看树上的这副***:你们瞧!泉水正轻轻的、慢慢的从泉眼中流出来,池旁的大树又绿又茂盛,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漂亮的叶子忍不住打量着水中光彩迷人的自己呢!
看到这样的美景你会怎么读第一、二行诗呢?赶快自己试试吧!
(学生自由试读第一、二行古诗。)
师:有谁愿意把第一行诗读给我们听听?
(学生慢慢地读道:“泉眼无声惜细流”)
师:听了你读的,让人感觉到泉水流得很慢很轻!谁再来试试?
(学生很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的第一行。)
师:听了你读的,仿佛你就是那泉眼,真的好舍不得泉水的离去啊!
(学生很有感情很舒缓地读道:“泉眼无声惜细流”)
师:嗯,老师听出来了,泉水真的舍不得离开它的家,流得很慢很慢。
全体女同学,我们一起来把第一行诗读一读,想象你现在就是泉眼,很舍不得,很爱惜这泉水。
(女生齐读古诗的第一行。)
师:找个男生来读第二行诗。
(一男生大声地读道:“树阴照水爱晴柔”)
师:听了你的读,我觉得你的树叶受到了强光的照耀。请同学们看看这幅***上的大树,它长得怎么样?
生:我看到了树长得很好,有很多叶子。
生:我发现太阳照着这棵树在,树的叶子都泛着黄
光。
生:我觉得太阳一定很喜欢这棵树。
师:那你来读读第二行诗。
指名一男生读第二行诗,这次读得比较柔和。
师:看来你真的很喜欢大树,用你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它呢!如果你是叶子你又会怎样读?
指名一男生起来读,朗读极富感情。
师:嗯!听了你的读文,我感觉现在你正穿着漂亮的衣服在阳光的抚摸下照着镜子呢!
师:刚才是女生读了第一行,现在我们来听听男生们读的,男生请注意,现在你就是这棵树上的叶子,享受着阳光的照耀,怎样才能读出你对它的喜爱,齐……
(男生齐读第二行古诗。)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们真的很喜欢这样柔关的阳光。
师:我们男、女生一起合作把这两行诗合起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古诗的第一句。边读边指黑板上的画面。)
师:“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咦?这幅***上似乎还差点什么,还差什么呢?请同学们赶快读读诗的最后两行,然后告诉我!
(全班交流,贴***展示,让学生先感受画面之关,从而更好的指导学生把诗读关。)
师:谁发现了,这副画上缺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副画上没有荷叶。
师:那你觉得,画里的荷叶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生:我觉得荷叶一定是绿绿的。
(师出示一片绿绿的荷叶,交给学生。)
师:你发现了它,就请你上去把它贴出来。你是一片绿绿的荷叶。感谢你又为这个小池增添了一点绿意!能读读这句诗吗?
(生读古诗的第三行。)
师:再想想还会有什么样的荷叶?
生:我觉得池塘里应该还有圆圆的荷叶。
(师出示一片圆圆的荷叶,交给学生。)
师:好,就请你把圆圆的荷叶把它贴上去。能给大家读读这句古诗吗?
(生读古诗第三行。)
师:听了他读的,你们还发现池塘里会有什么样的荷叶吗?
生:啊!我发现了池塘里应该还有尖尖的荷叶。
师:可以,你去讲台上找找,看有没有尖尖的荷叶,也把它放进我们的小池塘里去。
师:这真是――指名一学生生接:小荷才露尖尖角。
师:你真是一个有心的小荷叶,害怕打扰这种宁静。还有哪些小荷叶想读读这句诗?
(指导学生读好第三行诗。)
师:除了荷叶,池塘里还有什么呀?
(孩子们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
生:蜻蜓。
师:蜻蜓在干嘛?是在池塘里飞来飞去的吗?
生:不是,蜻蜓它飞累了,停在荷叶上休息呢!
师:你从哪儿知道蜻蜓正停在荷叶上休息呢?
生:因为古诗里写的是:“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哦!它飞倦了停在尖尖的荷叶头顶上休息呢!请你把我们的小蜻蜓送到池塘里休息吧!你能把你发现的这句古诗读给我们大家听听吗?
(一学生读古诗,“立”字重读。)
师:你是一只飞倦了的小蜻蜓,来到荷叶上头休息呢!谁还来?
(一学生读古诗,“早有”读得较重,很活泼。)
师:你是一只快活的小蜻蜓。
(一学生读得很有感情。)
师:你是一只轻快的小蜻蜓,轻轻的落到了荷叶上头。
四、熟读成诵。配乐背诵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金啊,都找出来了,那有谁能把这两行诗连起来读给我们听听呢?
(指名学生读诗,师在评价中指导学生朗读。)
师:真美呀!我的眼前仿佛就有这样一个夏日小池了。来,对照我们一起完成的这幅夏日小池***再把整首古诗合起来读一遍吧!
师:我看到有好多同学都能把这首诗给背下来了呢,真厉害!可是,光能背出来还不够,我们还要能把全诗有滋有味的诵读出来,能让别人从你的诵读中听出你对此情此景的无比爱惜呀!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请同学们自己在下面试着按照老师的要求背背这首美丽的小诗吧!
(全班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师:谁能站起来试试?
一学生站起来背诵,比较流利且有感情。
师:你可真像一位小诗人,对这个小池疼爱无比。
师:现在请四人小组合作,一人背诗,其他三人听,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请你提醒提醒他,当当他的小老师,指导他把诗读好,每个人都试试,待会儿看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就请他们上来为咱们展示展示,
(小组合作背诗。)
五、闭眼感受。拓展想象
师:听你们读得那么关,老师也想来试试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放松一下,听老师为大家再把这首古诗来读读!在这个夏日里,在这个美丽的小池里,还会出现些什么呢?
(闭眼感受,拓展想象。)
生:我觉得池塘里一定还有许多石头。奇形怪状的石头。
生:我觉得池塘里还有小鱼,在池塘里游来游去的。
生:青蛙,蹦蹦跳跳的青蛙。
师:同学们很会想象,回家后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心中的夏日小池给描绘出来吧!可以拿起你的画笔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景,也可以拿起你的钢笔描述出一段美丽的夏日故事!
附:
小池
杨万里(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低年级古诗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诵读,领会诗中意境,体会诗中情感。”基于对这一教学重点的把握,在教学本课时,我对学生每一次的古诗诵读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扎扎实实、有层次的进行朗读。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我不是单纯教孩子们该怎么去读好每一句诗,而是充分地运用了我的评价语言来指导孩子们的朗读。
比如:在指导学生读“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这一句古诗时,我先是用充满激情的话语给学生描绘出一副夏日树荫照山泉的美景,配以黑板上的画,学生立马就能感受到本诗的意境之优美,此时,再让学生读诗,已经是句句含情了。我再用我的评价:“听你读这句话,我觉得你就是那眼泉眼,多么不舍得泉水的离去啊!”指导学生在读时应读出“爱惜”之情。那么,下一个站起来诵读的孩子自然就知道该怎么更好地去诵读这一句诗了。没有过多过繁的讲解,学生已经很能用读来表达诗中的情感,也达到了低年级古诗诵读的要求了!
《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因而,在本诗后半部分的教学中,我运用了“读古诗,给画补***”的教学环节,采取“扶半放”的教学模式,先让孩子们读诗,自己发现诗中所写之景,再用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贴***”形式引导他们进行学诗、读诗。学生不仅仅在诵读古诗,还能动手贴***了,多有意思呀!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了起来,自觉的去读诗,去思考:诗里写了小池的哪些景色,黑板的画上还缺哪些景色?此时此刻,孩子们非常愿意去读诗,是主动的在进行学习,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诵读指导非常有效,因为孩子们读诗的热情十分高涨,无论是指名学生读,还是全班齐读都很有劲儿。而我恰好扮演了学习的引导者,在这个过程中,我仍旧是用评价去指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通过评价去思考怎么把古诗读好,在引导中提高!
立夏古诗篇3
关键词:中卫十二景 清代文学 宁夏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宁夏大学部级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131074914)“宁夏清代诗歌研究”的成果
一、“中卫十二景”溯源
明清以来,各地“八景文化”繁荣。清代的宁夏,有宁夏八景、灵武八景等。在“八景文化”的影响下,作为八景文化产物之一,围绕中卫“八景”书写的诗歌获得了一定繁荣发展的机会。
中卫明清以来有十景、十二景之说。“十景”据明代无名《十诗》,分别为暖泉春涨、羚羊夕照、黄河晓渡、鸣沙过雁、芦沟烟雨、石空灯火、石渠流水、黑山晴雪、红崖秋风、槽湖春波。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滇人黄恩锡任中卫知县时,为推动中卫地方文化发展,将旧十景增改为新十二景。黄恩锡作《中卫各景考并序》①211云:“旧有十景,以今考之……而无名《十诗》,亦未足以尽表章而发明之,且志成于前明万历间,其青铜、牛首胜迹,皆未入中邑舆***……大抵古文诗歌,此地旧无讲习,是亦风气之有待而开也。”可见原因是成书于明代万历间的《朔方志》所载十景,因时地变迁,有的景致已经消失(如槽湖春波),有的景致已不可考(如羚羊夕照、红崖秋风);部分景致未增入(如牛首慈云、青铜禹迹),因此没有得到“阐扬”。他意识到,作为中卫长官,有责任为光大“宇宙山川灵秀之气”做一些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黄恩锡还指出,通过增减景致,推进当地诗文繁荣,使诗文同山川草木“咸被其光”。这就是新十二景产生的缘由。十二景为青铜禹迹、河津雁字、香岩登览、星渠柳翠、羚羊松风、官桥新水、牛首慈云、黄河泛舟、石空灯火、暖泉春涨、黑山晴雪、炭山夜照。自十二景确定后,文人吟哦十二景的诗歌颇多,先有左琳《中卫十二景》叙述黄恩锡增改十二景的经过,后相继有文人围绕十二景吟咏。左诗大致描绘了塞上风景,并整体歌颂了十二景山水之美。
二、清代“中卫十二景”之内涵探析
“中卫十二景”诗歌吟咏体现了宁夏地方山水文化丰富的内涵。下面通过诗歌对其内涵稍作探析。
青铜禹迹。文人吟咏峡口诗歌多写峡口、骇湍之险恶,并以歌颂神禹为主,显示出以民间神话为核心的文化源头对文化本身的深远影响。青铜峡位于宁夏牛首山西北岸,旧时又称峡口,大河贯流其间,两侧峭立峡口山,素有神禹巨斧导河成峡的神话。又因峭壁凝辉呈青铜色,故名。诗歌中杨芳灿、侯士骧、周为汉三贤的“倡和韵”诗,极写峡口之险恶形势,通过百塔寺的视角体现出诗人的禅佛观念。青铜峡有百八塔寺、禹祠等人文景观。杨芳灿亦有碑文《峡口禹庙碑》。②十二景之一的青铜禹迹和灵州八景之一的青峡晓映,都与青铜峡有关。罗元琦的诗歌《青铜禹迹》:“河流九曲汇青铜,峭壁凝晖夕照红。疏凿传闻留禹迹,安澜千载庆朝宗。”诗歌歌咏大禹治水之功。吴复安的同名诗,蕴涵青铜峡丰富的神话韵味,而且“古塔排峦云作阵,长河入峡浪翻空”一句既写出了一百零八塔的神秘气息,又写了黄河之气势,二者相得益彰,好似仙境。
河津雁字。明代无名诗《鸣沙过雁》描绘朔塞晴冷的寒秋中,斜阳悬垂天际,呼啸的急风卷扫秋沙漫天飞舞。诗人站立在历代边关***事要地的黄河岸边,身临河外的萧瑟气象,微寒的西风侵袭着身体,还不时听到几声清脆的雁鸣。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诗人自然联想起历代兵家必争的关塞和征人、使者艰苦的***旅生活,自然流露出诗人的悲悯情韵。其诗为:“秋成河外锁斜晖,风卷晴沙拂地飞。过雁数声清堕玉,征人何处问寒衣。”黄恩锡更为“河津雁字”。张淦的《河津雁字》观察细微,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描绘了一幅“寒秋雁阵***”。
香岩登览。如方张登、宋楫同名诗《香岩登览》,诗的共同点在于都表现了一点佛理的成分,而且抒写灵活、自然。此景位于中卫香山,山巅有香岩寺。历来佛家喜好幽静山水作为修行的好去处,这源于佛旨以清净为本,而幽静山水具有远离俗世的特点,故山水愈清幽愈能吸引僧人“幽栖苦行”。方诗写出寒秋中的香山,山势之高;风物氤氲,暗喻香火旺盛。又有宋诗:“边城古刹势崔嵬,竟日登临未拟回。俯视河山收眼界,恍疑身在雨花台。”在此清幽的环境中,更有古刹香岩寺点缀,站在香岩山上,嗅着古寺檀香,向下俯瞰,喧尘世界,往来尽匆匆;山河气象,茫茫烟霭,顿有脱尘出世之感。故诗人有“恍疑身在雨花台”的吟咏。同是《香岩登览》,前一首重在表现山势,后一首重在抒写性情,各有特色。
星渠柳翠。星渠即七星渠,自明代开始不断修缮,《道光续修中卫县志》有明代谭性敏《改修七星渠碑记》、清《纽公恩德碑记》、黄恩锡《改建冯城沟环洞碑记》、郑元吉《续修七星渠碑记》记载。罗元琦诗《星渠柳翠》:“垂杨垂柳倚平潴,拂水拖烟翠裾。梅雨乍添新涨满,踏青人上七星渠。”塞上开春时节,旧寒未消,尚有微冷。烟笼新春,柳条新绿,故是踏青游玩胜景。更星渠惠泽万家,每一个游此胜景的性情文人能无所感乎?
羚羊松风。涉及“羚羊松风”的诗歌内涵与宁夏雄浑风格大相径庭,呈现出鲜明的文人色彩。黄恩锡实地考察后始改为“羚羊松风”。杨士美《羚羊松风》:“羚羊旧映夕阳时,此日龙鳞别有姿。虎啸山门嗔送客,西来意在最高枝。”羚羊山独有的一棵松树随风呼啸,松涛迭韵随着山寺钟声起伏,满目幽景,别是一翻轻松与惬意。这种惬意诗人们多从禅悟的角度抒发出来。任君鳌、尹光宗同名诗《羚羊松风》,均围绕一景之特点从不同的侧面展开描绘。
官桥新水。相关诗歌与明清重视宁夏水利建设息息相关,以文学的角度向后人展示了水渠修建给百姓带来的丰收喜悦和众民对龙神信仰的虔诚。明代无名诗《石渠流水》:“渴壤常资灌溉功,分流原自大河中。滔滔不息含生意,万折谁知竟必东。”黄恩锡改为“官桥新水”。“旧志载:石渠流水,殆指美利渠自石坝入口故也。渠流至近城三里许,为官桥渠……邑之士民咸赛神游赏。”①215河渠龙神庙,据旧志载,为同知富斌、知县黄恩锡倡率士民捐建,教谕张若敏有《龙神庙碑记》。渠即美利渠。在龙神庙,每年均有祭赛,分为四月立夏迎水之祭和秋收谢水之祭。谢水祭民众哺食鼓腹欢庆。祭祀有官、绅、民行跪拜礼,和尚念经,道士打醮。孙良贵的《官桥新水》叙写了祭赛盛况,农民丰衣足食。
牛首慈云。涉及“牛首慈云”的诗歌反映出宁夏地区佛教传播如同中原地区,有众多受众群体和虔诚信徒。紫金山,俗名牛首山。牛首山命名有制服蛟龙、禹请神牛的两种传说。牛首山寺群初建于唐代以前,多次修缮过。这里西夏时为佛教圣地之一,香火旺盛,与当时盛行佛教分不开。牛首山寺庙群,番僧称为“小西天”,古时蒙古、西僧常来此朝拜和交流,至乾隆时还延续。牛首山西枕大河,重峦突兀,草木葱郁,云海茫茫,变化无穷。清代歌颂牛首山的诗歌多叙写胜景移尘心,而且在十二景中占有一大比重。如黄恩锡《登牛首山》:“英华文武翠相连,并峙兰峰壮九边。法藏经储千佛阁,禅宗名擅小西天。池留幻迹金牛隐,地涌灵光宝塔悬。览胜不辞登绝,欲凭愿力洗尘缘。”几乎涵括了牛首山寺庙的所有景观,以这些景观入诗,禅佛思想又必然是诗歌表现的核心。魏谏唐《牛首慈云》也写出了山势中蕴含的佛理意味。
黄河泛舟。黄河沿岸,古渡口繁多。明代无名诗《黄河晓渡》:“黄河东下自昆仑,浊浪排山晓拍津。来往行人喧古渡,只因名利少闲身。”黄恩锡改为“黄河泛舟”。牛首山胜景、青铜峡奇观,均在黄河岸边。泛舟于其中,时急时缓,能够览尽诸景。
石空灯火。明代无名诗《石空灯火》:“叠嶂玲珑竦石空,谁开兰若碧云中。僧闲夜静燃灯坐,遥见青山一点红。”石空寺,俗称大佛寺,位于中卫双龙山南麓。双龙山原名石空山,《乾隆中卫县志校注》作“石空寺山”。寺依山而建。乾隆年间,这里人烟稠密,香火旺盛。“石空寺的孕育和形成,与须弥山石窟一样,同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产物。”③“石空夜灯”源于仙女玉簪的传说。该传说具有佛道融合的特点。郑秉镇《石空灯火》:“朗列星辰接大雄,行人遥指半山红。分来夜色排仙掌,灿出离光烛梵宫。好借慧灯开觉路,还疑剑气倚崆峒。欲从实地寻三昧,尽在慈光普照中。”诗歌写出一派普照佛光中的升平气象。
暖泉春涨。“暖泉春涨”因明代无名诗《暖泉春涨》而得名。另有方张登、张淦、任景的同名诗,虽为同名,但诗歌的观察点、表现的角度不同。方张登《暖泉春涨》,通过泉眼展开,以小见大。张淦《暖泉春涨》通过时序的更替来吟咏春景。任景则围绕方塘来写。三首诗都主要表现“暖泉春涨”。
黑山晴雪。黑山山体皆黑,盛夏常积雪。此一景诗歌仅存明代无名诗《黑山晴雪》:“翠壁丹崖指顾间,随时风物自阑珊。六花凝素寒侵眼,徙倚危楼看玉山。”
炭山夜照。炭山盛产石煤,入夜常有自燃现象,故云炭山夜照。黄恩锡《炭山夜照》描写了炭山夜照的胜景:“列炬西南焰最张,千秋遗照在遐荒。因风每似添宵烛,经雨何曾减夜光。隔岸分明沙有路,临流炳耀离为方。万家石火资余烈,雾锁炊烟十里长。”
中卫十二景的确定,与前人开拓、黄恩锡耽幽历奇的山水性情分不开。值得注意的是,中卫十二景的确立,使得以诗歌为代表的山水文化得到了发展,这些吟咏基本上围绕中卫十二景展开,使得地方文化在“八景”文化辐射下获得了发展。
三、“中卫十二景”诗歌之现代反思
明清“八景”景观逐渐形成时尚,“八景”诗是在“八景”景观确立下逐渐繁盛起来的。无论是在民俗信仰还是人文旨趣上都显示出了明显的地域特色。正如上文所述,“牛首慈云”反映出宁夏地区佛教传播在受众群体方面与中原地区并无差异;“官桥新水”表明水渠修建给百姓带来的丰收喜悦和众民对龙神信仰的虔诚;“羚羊松风”其内涵与宁夏雄浑风格大相径庭,呈现出鲜明的文人色彩。
然而值得后世学者注意的是,“八景”景观模式固定,使“八景”诗歌在意象选取上有所局限,而情志表达也会受到限制。这样必然使表情达意不够充分,诗歌的意境也大打折扣。当然,诗人不断吟咏,诗歌不断增加,对于推动当地文化发展是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应该充分肯定这一点。而且,在众多诗作中也不乏佳作,如任君鳌的《羚羊松风》,这首诗能够以诸多形象化的意象并结合视觉、触觉、听觉多种感觉来写“羚羊松风”,能够体察得出诗歌具有一种出尘的气韵。另外,孙良贵的《官桥新水》也抓住景观意蕴歌颂民风淳厚。魏谏唐的《牛首慈云》意境开阔,写出了牛首山、牛首慈云的形势。又如上文所举以同名为《香岩登览》的两首诗,题目虽然相同,但诗人观察角度、表现角度不同。诗歌的差异也就显出了。而且,这也是很考验诗才的。
综上所述,中卫十二景展现的精神文化形式(如石窟艺术、寺庙建筑艺术、诗文等),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中,就诗歌而言,“中卫十二景”为代表的宁夏“八景”山水诗歌整体是繁荣的,但诗歌整体由于受“八景”固定模式的限制,诗歌内容、意境本身是受到限制的。但也有一些出色的诗歌。总体上,“十二景”诗歌的繁荣推动了宁夏地方文化的发展。
注释
① 范学灵,等,校注.乾隆中卫县志校注[M].(清)黄恩锡,纂修.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
② 张建华,苏昀,校注.嘉庆灵州志迹[M].(清)杨芳灿,监修.郭
楷,纂修.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220.
③ 有强.宁夏历史文化遗存和文物古迹[M].银川:宁夏人
民出版社,2008:62.
参考文献
[1] 吴怀章,校注.标点注释康熙朔方广武志[M].(清)俞益谟,高
嶷,纂修.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
[2] 杨继国,胡迅雷.宁夏历代诗词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
社,2011:1285.
[3] 张建华,苏昀,校注.嘉庆灵州志迹[M].(清)杨芳灿,监修.郭
楷,纂修.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4] 周兴华,等,标注.标点注释中卫县志[M].(清)郑元吉,等,纂.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0.
[5] 范学灵,等,校注.乾隆中卫县志校注[M].(清)黄恩锡,纂修.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
[6] 杨琼程.漫话中卫[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
立夏古诗篇4
关键词: 宋咏夏诗 安闲 宁静 和畅 乐趣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强烈的季节感,历朝历代涌现出了大量的岁时节令诗。春秋是最让诗人感触的季节,古诗中吟咏春、秋之作明显多于夏、冬,而夏季特有的景致和天气,也能引发诗人“我爱夏日长”、①“夏浅更胜春”②的独到感受。
一、身心的安闲
入夏之后,夜渐短而日渐长,夏至日迎来了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夏日里的诗人,不再有“昼短苦夜长”的感叹。白昼的悠长,使得生活节奏放慢,诗人可以充分享受自由清闲。昼寝是度长日的一种消遣,写午睡的诗歌在宋诗中高频率地出现,在咏夏诗中,“枕”、“簟”、“梦”的意象尤为突出: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云开日出四窗明,恰到斋余梦自生。一枕觉来人寂寂,时闻儿子读书声。(张九成,《夏日即事》)
松竹回环十里阴,一声啼鸟觉山深。道人睡足北窗下,一榻清风直万金。(吴芾,《夏日游灵隐东园赠东方道人》)
春眠醒后常会生出年华流逝、美丽凋零的惆怅,而夏天的梦,总是做得兴味悠长,心满意足。诗人斋中高卧,心中无系,俨然“五六月中,北窗下卧”的“羲皇上人”,③一派隐士的闲散风范。诗人的美梦或被啼鸟唤醒,或被渔笛、读书声打断,在藤床竹枕之上,诗人“卧看风篆博山香”(潘良贵,《夏日四绝》),“闲看炉烟篆髻螺”(张九成,《夏日即事》),“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在悠闲中透着几分慵懒。宋人好“静观”,是淡泊从容的人生态度的体现,在对外界的静默观照中,心灵也得到了休憩,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汉代以前,昼寝曾被视为不合礼法之举,如宰予昼寝、边韶昼眠都曾遭到了批评和嘲笑。但从中唐开始,诗人就乐于标榜自己的嗜睡,韦应物、白居易、许浑、薛能等人都吟咏过这一主题,昼寝成了闲放的象征,被赋予了审美意味。宋代诗人继承了唐人的这一写作传统,午睡昼寝文学作品“批量生产”,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④沈金浩《宋代文人的午睡昼寝及其审美心理》一文认为,宋代官员待遇的清闲优厚,以及文人心态的静弱封闭,是宋代午睡昼寝文学高度发达的原因。
二、独处的宁静
夏季的“静”,既包括环境的清幽,又包括心境的宁静从容。受制于酷烈的天气,夏天人们的交游渐少。在咏夏诗中常感受到一份独处的宁静。如苏舜钦的“院僻帘深昼景虚”(《夏中》),寇准的“深院无人柳自垂”(《夏日》),李弥逊的“雨余门巷无留客”(《池亭独坐》),张九成的“阴阴庭院静无声”(《夏日即事》),陆游的“轩窗寂寂雨丝丝”(《夏日》)。
窗外春天已过,残红褪去,绿成了夏的主色调。碧绿浓密的树荫让人触目生凉,除了能遮阴蔽日,还能隔离尘嚣,围合起了一片静谧清幽的心境。在枝叶横窗的环境里,诗人仿佛就是幽居的隐士。
四山木叶绿交加,数架茅茨是我家。窗隙微风入飞絮,竹边清露养孤花。(郑刚中,《初夏忆故园》)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诗人静处室内,中庭空空,剩下了一个“无人”的自然界。由于“人”的淡出,诗中的情绪波动趋于平静,诗里的空间也清朗旷远起来。夏天“日长”而“无人”,时间的延长,空间的拓宽,使诗中的夏日有了一种纵深感,幽深而空漠。然而诗境并不孤寂,而是呈现出了“人静鸟鸢自乐”的生趣:
深山五六月,犹自有莺簧。只满幽人听,何如入建章。(姜特立,《夏月山中闻莺》)
寂寂柴门可设罗,唯余柳色许相过。重帘半卷鸟声乐,闲看炉烟篆髻螺。(张九成,《夏日即事》)
已欣久雨得新晴,水面荷香入坐清。尽日水塘无一事,夏莺恰恰啭新声。(曹勋,《夏日偶成六首》)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陆游,《幽居初夏》)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声写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惯用手法。诗中没有嘈杂的市声,白昼的鸟啼蝉鸣和夜晚的蛙声烘托出了夏日的寂静。听觉的静又能推荡视觉的空,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⑤而树影、鸟鸣、蛙声,都是无形之景,虚实相生,使得夏日的静具备了层次感、空间感。
三、情绪的和畅
咏夏多乐诗,咏夏诗的情调大多是洒脱和畅的。
夏天也常有不得人心的时候。夏日之苦,莫过于酷暑,咄咄逼人的热气让人挥汗如雨,烦躁不安。“苦热”,是咏夏诗的一大主题,宋代的许多诗人都抱怨过夏天的严酷,如苏舜钦的《夏热昼寝感咏》:“盛夏日苦永,解带坐小轩。对案不能食,挥汗白雨翻。”郭印的《热》:“落日暑犹剧,虚亭风不来。半身流汗雨,两耳聒蚊雷。”在这种灼热的天气里,诗人等待着清风起新雨来。
然而酷暑虽难耐,但主要是身体不适。夏天不像暮春或深秋那样,容易引起诗人时光老去、壮志难酬的感伤,具有深厚的悲戚意味。《管子・形势解》云:“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夏季是一年当中阳气最盛的季节,⑥炽烈的阳光照亮了阴暗的角落,看不到花叶枯败的萧条,欣欣向荣的草木引发的常常是乐观的联想。夏日引起的懊恼,很少有上升为人生的悲叹的。况且,还有一霎凉风,一阵好雨能消除烦闷,将人带入清凉世界。对期盼已久的清凉,诗人也格外地享受和珍惜。咏夏诗中写清凉的比写酷暑的数量更多,也更为动人。
凉风急雨夜萧萧,便恐江南草木雕。自为丰年喜无寐,不关窗外有芭蕉。(曾几,《夏夜闻雨》)
微风过中庭,庭树飒有声。穿帘徐入座,巾屦有余清。(陆游,《夏日》)
一番暑雨一番凉,真个令人爱日长。隔水风来知有意,为吹十里稻花香。(杨万里,《夏月频雨》)
夏雨丰沛,没有春雨的缠绵和秋雨的凄清;夏风清和,不似春风的柔媚和秋风的萧飒。大汗淋漓后的沁人心脾的凉意,让人倍感快慰。诗歌还常以芭蕉、荷叶等夏天特有的意象为陪衬,更增添了舒展之意。诗中的情怀欢欣爽朗,诗人的形象也在风的自如和雨的空灵的衬托下,显得怡然自适。
“清”字在宋代咏夏诗中高频率地出现,如清风、清露、清池、清阴、清影、清兴、清赏,风日清、门巷清、碾声清、夏簟清等。远在南北朝谢灵运、谢I、庾信等人的诗中,“清”已经成为人们对夏季尤其是初夏天气的独特印象,它常与“和”字并用,表达一种不滞重不激烈、趋于中和又带有愉悦的美感。夏季当是诗人一年当中心境较为平和的季节,无论是清幽的晴日还是清凉的雨天,都能给人带来舒畅和谐的美好感受。
四、消夏的乐趣
宋人十分讲究生活情趣,面对漫漫长夏,形形的消闲游赏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这在一些咏夏诗中也得到了记述。我们可通过一两个消夏的片段来感受宋人的闲情逸致。
1?郾弈棋
弈棋是中国文人常备的风雅技艺,要求对弈者神情专注,心无旁骛,因而是最能消磨时间的活动之一。郦道元《水经注》中有一则王质观弈的传说,樵夫王质看神仙下棋看得入了迷,竟不觉手中斧柄已腐烂,一局未终,已过了数十年。张潮《幽梦影》曰:“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在夏日悠长的光景中,下棋是正合时宜的娱乐。
萱草榴花照眼明,冰应水阁风清。萧然终日无人到,帘外时闻下子声。(张九成,《夏日即事》)
异事严州省见稀,幅巾阑角立多时。青林白鸟自成画,急雨好风当有诗。酷信医方逢酒怯,强驱吏牍坐衙迟。悠然笑向山僧说,又得浮生一局棋。(陆游,《夏日北榭赋诗弈棋欣然有作》)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棋的意象,往往与从容联系在一起,如关羽刮骨疗伤时,正是与马良对弈,谈笑自若。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弈棋还被赋予了超然物外的意味,或许棋局的玄妙,跟天机的深不可测和人生的进退之道具有某些共通之处。对弈为夏日生活增添了一份雅趣,隽永清脆的敲棋声更反衬了夏日的闲暇与宁静。
2?郾避暑
如果说弈棋是士大夫阶层特有的消闲方式,那么避暑则是全民皆宜的活动了。宋人外出避暑主要有两个去处,一是江边湖畔,一是环境幽雅的园林。
水边是清凉殿,据周密的《武林旧事》,六月六日南宋的都城杭州,“都人士女,骈集炷香,已而登舟泛湖,为避暑之游”。⑦吴自牧《梦梁录》也记载道:“六月季夏,……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恣眠柳影,饱挹荷香;散发披襟,浮瓜沉李,或酌酒以狂歌,或围棋而垂钓,游情寓意,不一而足。”⑧在咏夏诗中,常有对泛舟、垂钓、赏荷等亲水活动的描述。
要同佳客濯清泉,却下危楼上画船。拭目已看云际月,洗心还爱水中天。更无暑气侵尊,但有熏风入管弦。我欲就闲行作别,且拚一醉共陶然。(吴芾,《五月五日领客泛舟》)
高挂虚窗对绿池,鸟啼声歇柳阴移。含风珍簟闲眠处,迭雪轻衫新浴时。泉冷甘瓜开碧玉,手香素藕I长丝。夕阳四面渔歌起,又赴邻翁把钓期。(陆游,《夏日晚兴》)
自宋代起,园林被引入了城市设计,造园之风大盛。北方的洛阳,江南的苏州、扬州、杭州、湖州一带名园林立,各地的私家园林也开始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游人流连其中。林木葱茏的山庄成了人们的消夏避暑的胜地,一些园亭的名字也留在了宋代的咏夏诗里。如张耒的《初夏游凌氏小园》,曾几的《游姑苏张氏园》,傅察的《夏日登清微亭》,等等。绿叶成荫,池塘水满,诗人或登楼远眺,或池边乘凉,或曲槛穿行,欣赏夏日的特有的景致。
当然宋人的消夏方式远不止这些,仅周密《武林旧事》、吴自牧《梦梁录》等书所记载的消夏活动种类就非常繁多,如四月的南湖放生、芳草亭斗草,五月的清夏堂观鱼、听莺亭摘瓜、安闲堂解粽、水北书院采苹,六月的现乐堂尝花白酒、约斋赏夏菊、清夏堂赏新荔枝,等等。⑨而有了这些乐事,漫长的夏季显得不再冗长,而是安静清雅,又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夏季和冬季一样,都不是温和舒适的季节,但宋代咏夏诗除少数具有讽喻意味者外,总体而言是平和宁静、充满闲情逸致的。这首先要归因于诗人在抒感时遵守着儒家诗教的中和之道;另外,宋代对自然平淡诗风的追求也影响了咏夏诗的风格;而根本原因在于宋代诗人较为富足安稳的生活条件和内向理性的感受方式造就了他们的平和达观的心态,从而塑造了宋咏夏诗中清和宁静的夏日。
注释:
①唐文宗.夏日联句.
②徐陵.侍宴诗.
③陶渊明.与子俨等疏.
④沈金浩.宋代文人的午睡昼寝及其审美心理.
⑤朱良志.《真水无香》第十四章,第356页.
⑥孟喜将周易卦爻与十二月相配,四月配“乾”卦,五月配“ァ必裕六月配“q”卦,其中四月为全阳之象,阳气至极。
⑦周密.《武林旧事》卷三《都人避暑》条,第298页.
⑧吴自牧.《梦梁录》卷三,第27页.
⑨周密.《武林旧事》卷十,第298页.
参考文献:
[1][宋]蒲积中编.古今岁时杂咏.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宋]周密.武林旧事.中华书局,2007.
[3]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立夏古诗篇5
很多年前我写过一首诗《1999年12月31日23点59分59秒》,呈现的是一个中国人在跨世纪跨千年那一瞬间的感受,诗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如今我们使用的公元纪年和格林威治时间来源于基督教,是线性的,直线发展的,很多人也许根本没有想到华夏文明几千年来这是第一次“跨世纪”,因为之前12生肖、60甲子等计时方式,时间是周而复始的圆圈,像滚动的铁环。即使用皇帝的年号,新君即位立即改元,并没有在位超过百年的皇上。中国人的时间观、文化观决定了人们似曾相识巡回反复这样一种模式的文体。有不少成语、诗词乃至人名、歌名、剧名接龙等,但那是零散语句之间仅有单个语素相同的简单联系,每句之间接法不止一种,而且接出来的文本并无整体意义,更谈不上构成一部作品,因此它仅是一种游戏过程。对古代诗词有些了解的朋友或许会想到“回文诗”,它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使用字序回环往复、顺读逆读皆可的修辞方法,经过历代文人墨客的反复雕琢,开发了连环回文体、藏头拆字体、叠字回文体、借字回文体、诗词双回文体等样式,其中最有名数《璇玑***》,左右横竖环绕不同读法便变化出不同版本。稍加对比便可知道,它在文字序列玩弄的技巧远比《春夏秋冬》繁复。又有熟悉西方经典的朋友会想起但丁巨著《神曲》,它以连环三韵体贯彻通篇(即是ABA、BCB、CDC……),且三大篇章《地狱》、《炼狱》、《天堂》都以“群星”为未句末词相照应,寓意了圆满合一。不过,《春夏秋冬》每段重复的是行句,而非单词押尾韵。更为重要的是,《春夏秋冬》的意境是循环更新,吻合传统中国对时间的认知,而《神曲》主旨“地狱-炼狱-天堂”则是单向度的升高,是西方线性时间宗教观的诠释。
说到诗歌语句首尾重复的环状结构,我首先想起的倒是墨西哥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斯的长诗《太阳石》,该诗长584行,该数目等于墨西哥古代“太阳石”历法中一年的天数,其中首尾6行重复(但内文再无其他行句重复),并综合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融合了古今、生死、现实与神话。帕斯本人在亚洲长期游历,深受中国、印度、日本等东方文化影响,他翻译过大量的唐诗宋词,钻研了佛教文化,多次尝试采用环形文本。《春夏秋冬》和《太阳石》体现了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同源,无论中华文明、阿兹特克文明或其他东方文明,都是以日夜四季循环为特征的农业文明宇宙观、宇宙观。然而就文本的表面结构而言,两部作品仅有全文首尾语句重复这一点相似。
至于其他有运用字、词、句的重复或循环的古今中外诗作,此处不再一一对比,虽然它们跟《春夏秋冬》相映成趣,但就我有限的视野而言,汉语诗歌尚无像杨林这部长诗以分段首尾句重复、全文首尾句呼应连接的环状结构文本。当然,这种构思并非从天而降的灵光一闪,而是源于文化传统和艺术范例在诗人心灵的投射,尽管我以为杨林本人称之为“接龙”尚不够准确,此称谓在学术上尚可以进一步完善。然而,《春夏秋冬》文本结构的确可谓是当代诗歌界开创先河之作。
在作者勇于探索诗歌形式的背后,其实我更看重作者别出心裁的用意,《春夏秋冬》究竟为读者了带来什么?被称为“湖南新乡土派”的杨林并非热衷惊世骇俗的先锋技巧,运用旁人未尝实验过的结构方法定有非如此不可的寓意。在我看来,昼夜更替,岁月循环,中国人在生存的大地艰难地走过了漫长五千年,《春夏秋冬》正是对这跋涉的由衷礼赞。“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是古代人民特别是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群众根据太阳在黄道的位置、总结天气、土壤变化和动植物活动现象的概述,起源于春秋战国,《逸周书・时训解》见雏形,至秦汉基本定型,《吕氏春秋》《淮南子》有明确记载。先民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构建了感性的农耕文化和日常生活时间表。虽然中华文明的前期(夏商周秦汉)以中原为发源地,然而经过历代疆域扩展、人口流动,这一节令观念在江南、两湖、两广、西南、东北、西北等开枝散叶,由于中国东部地区大致上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故而各地人民因地制宜把“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推挪删减,使之具较高实用参考价值。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历代大一统王朝的***修订,农民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的传播,节气早已上升为中国人衣食住行、求学动土、嫁娶丧祭的共通准则,并沉淀到民族基本心理和思维层面,成为克服地域悬殊、族群繁杂的凝聚力,跟儒道佛及其他重要范畴一同塑造了四季更替、生命不息的循环宇宙观,孕育了天地人合一、万物和谐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也让“节气”自身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个象征部分,是全体中国人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中国和世界的现代化进程,这美好的一切似乎都冰消雪化。首先西风东渐瓦解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然后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让农村和土地疲惫不堪,接着便是生态污染和气候恶化,于是连我们自己的生活和内心也日渐荒芜烦乱,终日面对机械、电器和屏幕,日子僵化,生活变质为上下班,季节抽象为工作日和周末,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一息尚存的节日异化为消费娱乐的桥段。
为此,谁向往“鸡犬相闻”的复古生活若非虚伪便是愚昧。杨林虽被归为所谓新乡土派,却绝非梦回汉唐、不知今宵。他站在现代人立场,以普世生态文明意识和民族文化复兴为自觉,这部数年酝酿、据说十天喷薄写就的长诗,通过真切可感的文字,以传统诗意的目光去观照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创造新的精神家园。
该诗九十六节虽以气候为题,却绝非对农历的通俗解说、对古代哲学的白话翻译,否则坊间本就有《增广贤文》等蒙学,有农业科普读本,有周易风水、四书五经的插***本、通俗本,杨林何必多此一举。我建议读者别先入为主看附录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古文,而是通读长诗,有所体悟,再加以对照,便得知《春夏秋冬》乃是对传统文化“九方皋相马,得意而忘形”。诗人没有停留于写景绘物,没有拘泥于先民农耕生活的见闻,而是借题发挥,寓意抒情,以一个当代人的目光重新凝视民族文化***腾,游弋与新农村和城市之间,抒写着“我”“你”伴随着大自然的节律,尽情地唱和身边一切有形生命和无形生命的灵魂共鸣。因此他笔下不是中原的气候档案,不是湖南的乡土风情,而是中国人的生活环境和心灵氛围;他抒写的不是古代田园的朴素民谣,而是对天地之间历千年万载的大循环的艺术再现。
尤为难得的是,诗人没有因主题的博大悠远而目眩神迷,既没有刻意地把作品写成“宏大叙事”,也没有拘泥古意、故作深沉;无意构建大的场景、人物和情节,没有居高临下的主旋律腔调。九十六首诗,仿如精短的绝句小词,犹如寥寥数笔的水墨写意,只读任何一段,都从小见大、意在言外,体现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东方思想。也许有人觉得传达传统文化需运用文白夹杂、冷僻字句或另创“新古文”,如此技法当然能够自圆其说,不过杨林既然“得意而忘形”,采用的自然是流畅自然的现代汉语,“走进春天/我拉着又一根时间绳索/离开冬雪浩大的气势/潜入一棵油菜抽苔/心情黄灿灿地开始”,将一个现代人对生命脉动和时空变奏的观感娓娓道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平白之中领悟大道。
至于每段之间重复的“接龙“句式,咋看之下你也许会疑惑是否削足就履。其实岁岁年年看似重复循环,土地、人生和万物却在运行生长不息,同一句诗在上一段作未句表达的是一种陈述,而在下一段作首句却引向新的抒写,这种微妙的变化见证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洞察,在连续中创造跳跃,在熟悉中提炼新奇。而当你读完诗篇末句“走向春天”,回应着全诗首句“走进春天”,正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既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心灵彷如经过整整三百六十五日,怀着平静与激动,充盈与期待。年复一年,诗与人,阅读与生活,前辈和自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更奇妙的是,即使你从其中任何一段开始阅读,也能自然而然迅速融入诗歌,大自然和生命的每个节点其实都是平等的、连贯的。“人生自在呼吸间”,“当下即是”,九十六段小诗,彷如九十六颗念珠,伴随着清脆的木鱼或清越的敲钟,一下一声,一声一下,将人蒙尘染污的心灵带到澄明苏生的境界。
立夏古诗篇6
一、串联经典古诗句。作文时,很多同学会借助小标题的形式行文,俗套的枯乏的小标题不但形同虚设还会适得其反,如写歌赞大自然的文章,习惯以“春”“夏”“秋”“冬”为小标题;写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的文章,以“喜”“怒”“哀”“乐”作小标题。此类小标题泛滥,毫无美感与韵味,令人生厌。若能在古诗文上做点文章,定会流光溢彩,让人流连回味。如学生习作《四季圆舞曲》,就分别采撷了古诗文中写春夏秋冬的佳句穿插于文中作为小标题:“万紫千红总是春”“映日荷花别样红”“霜叶红于二月花”“千树万树梨花开”,以经典诗句串联全篇,新鲜而亮丽,别有洞天。再如习作《我深深感受到环境的呼唤》,同样是写环保的文章,但此文能独辟蹊径,以马致远《秋思》中的句子作为小标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如此标新立异,充满智慧,令人叫绝。
二、镶嵌古诗词名句。如果我们能把久经岁月磨练至今仍放出夺目光彩的古诗文名句镶嵌在作文中,定能增加文章的内涵和文采。请看:
阅读自然,阅读春夏秋冬。
读春,读“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读夏,读“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读秋,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读冬,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读一年四季,我们感受到了时光流逝的迅疾和生命的短促。
阅读自然,阅读雨露霜雪。
读雨,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读露,读“盈盈荷上露,灼灼如明珠。”
读霜,读“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读雪,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读万千气象,我们明晰了万物盛衰的规律和人生运行的轨迹。
单看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就足以为作者的才情所折服,行文如行云流水,用语似珠玉落盘,真是美不胜收。只有平时用心积累,作文时方能信手拈来厚积薄发,显示我们宽广的阅读面和丰富的文化积淀。
三、打造诗化型语句。让笔下诗意流淌,除了直接引用经典诗句,我们还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任思绪飞扬,打造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诗化型语句进行点缀,也能酿造色香味俱全的佳品。请看:
①老牛的长尾无意一甩,一个未经构思的黄昏,就随乌鸦翅上的斜阳,飘落下来。
②成群的白鹤聚散无常,一起在夕阳里,翅膀驮了霞光齐飞。
③雪花,翩翩联联,轻轻悠悠,像洁白的鹤羽,装点着水瘦山寒的世界,一忽儿,银海一样的大地,玉龙一样的山峦,白珊瑚一样的树挂,缟素鳞鳞状的瓦楼,你映着我,我衬着你,真是个明光耀眼的玉雕的乾坤!
④奶奶的童话,连同那遥远的歌,一块儿为我编织了睡意,把我送到一个星星与蝙蝠酿造的梦境中。
立夏古诗篇7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的这首小诗就描绘了一幅西湖夏日的“阵雨***”。诗人坐在望湖楼上饮酒,恰好捕捉到了转瞬即逝的四个画面――云翻、雨泻、风卷、天晴,有远有近,有动有静,使读者如临其境,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
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以诗传情,以诗绘景。除了西湖夏日的阵雨,古诗中还描画了更多的雨,有着多变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四季多变的雨
春夜的雨,细细的,柔柔的,如牛毛,如花针,踏着春的步伐而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的雨是细密的,它滋润着万物,唤醒沉睡的生灵。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黄梅时节是立夏后梅子由青转黄之时。黄梅时节江南多雨,俗称黄梅天。黄梅天总是细雨绵绵,而青草池塘处处的蛙声,似乎让人心里多了一丝夏日的烦躁。
宋代词人柳永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写的是秋天的雨。潇潇暮雨在辽阔的江天飘洒,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显得分外清朗寒凉。开篇描写这样的雨景,抒发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强烈的思归情绪。
古诗中描写冬天,往往以雪为主,很少写到雨。孟郊曾这样写:“楚水结冰薄,楚云为雨微。”寒冷的冬季,楚地的河流结冰很薄,云朵成云布雨,降下点点滴滴的冬雨。冬雨在孟郊的诗中,是寒冷肃杀的,这也是冬雨最大的特点。
蕴含情感的雨
在中国古典诗词里,雨来自于自然,更来自于诗人的内心。雨,是涂抹着诗人浓烈感彩的一种意象,或欢乐,或愁苦,或洒脱,或激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总能看到路上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形单影只,踽踽独行。清明的雨,弥漫着淡淡的哀愁;清明的雨迷迷蒙蒙,就像人们心里的惆怅。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场洒脱悠闲的雨。从容自适的渔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青山绿水间悠然垂钓,江上渔舟,雨中红桃,让人感受到高远、脱俗的意趣。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磅礴悲壮的雨,夜深了,诗人躺在床上听到风雨的声音,梦见自己披着盔甲,骑上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立夏古诗篇8
关键词:山水画;繁密;意境;删繁就简
杨夏林,别名杨嘉懋,1945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艺专,师从傅抱石、李可染、黄君璧等名家。他注重中西兼取,师法造化,工写兼能,擅于描绘枝繁叶茂,一树一石,莫不千锤百炼,其作品整体布局都繁密饱满,意境幽远,其笔底描绘了福建植被覆盖的浓郁葱翠的山体和闽南“独木成林”的古榕,枝繁深秀,形成了他独特的审美艺术风格;张晓寒与杨夏林一样,他们都曾就读于重庆国立艺专,杨夏林毕业后回到福建厦门创办了厦门鹭潮美术学校(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前身),1953年,张晓寒亦来到厦门,于该校执教,时间长达三十五年之久,然而两个人的艺术风格却截然不同。张晓寒则更多的是偏向于文人画风格,他描写景物删繁就简,用简洁凝练的笔墨语言描绘出简逸空灵、疏简高逸的山水世界,极简的画面却蕴含着诸多人生哲思,令人回味。
一、章法布局
章法(构***),关于构***历来就受到画家们的重视,早在一千多年前东晋时顾恺之就有“置陈布势”的构***论述:“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1]他的“置陈布势”也就是构***原则,在他之后,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六法”中提出“经营位置”,[3]明确指出构***及构***的需要,是山水画创作的重要环节。可以说一幅作品的成功与否全是构***当中,是画之总要。杨夏林和张晓寒作为代表福建绘画艺术的山水画大家,其山水画的构***上都各有特点,独树一帜,二人均有其独到之处。
(一)杨夏林:繁密朴茂
杨夏林的作品以繁密朴茂,苍茫深邃,多采取繁满的构***为主,山多密林,流水潺潺、境象幽深,气势恢宏是他的整体风格。著名书画家罗丹为他题写诗句曰:“千山泼黛春如潮,万壑奔流水似龙”,[2]。杨夏林寓居厦门鼓浪屿,这里四面环海,古榕蔽日,他喜绘榕树和大海,是他一生永绘不尽的话题,他笔下的榕树盘根错节,根多叶茂。例如他的《苍虬飞瀑》,布局繁密,苍莽而深邃。下紧上松,画面几乎被密实的花岗岩和榕树所填满,区别于传统中留大量空白,虽是如此,但一点也不失其空灵。这样的构***,是杨夏林构***的整体风格。鼓浪屿是福建较为典型的花岗岩岩质,花岗岩石质坚硬,榕树根须只能从石缝间生长出来,吸收养份,可谓是风餐崖宿,餐云嚼雾,风吹雨打,历经数百年的顽强挣扎,始终傲然矗立。在杨夏林的画中,根须倒挂于绝壁之间如瀑布般流泻,这皆来自鼓浪屿上榕树生长的实景。
(二)张晓寒:疏简幽淡
张晓寒和杨夏林相比,明显趋于疏简,他的山水画以天然幽淡为趣,以线为主,删繁就简,多取材于闽南小景,他敏锐地捕捉闽南山石的特点,往往寥寥几笔,信手而作,已具神韵。他的山水画作品,从构***到用笔用墨都极为简练,如《晃岩晨晖》,树无根,山无脚,画面大量留白,一气而就,几笔勾成。疏简而苍秀,删尽繁缛,高度精简净化所绘景物,使用大片的空白营造广阔的空间。简单的说,张晓寒的山水画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疏简,简洁的构***,皴擦点染也极其简约,使画面简逸空灵、自然率真。
二、意境表达
意境是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中的最高境界,萧中胤说:“所谓山水画的意境,是作者的真情和山水的真景,共同铸就的真意,从而达到画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更简要而言,真情合于真景,情境无限就是意境。石涛和尚云:‘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石涛画谱》),可为意境作注释。山川的真景与季节、气候有关。人的真情与环境、情绪有关。内部条件和外部在因素缺一不可。”[4]
(一)杨夏林:繁密典雅、可游可居
杨夏林从1949年扎根于厦门,绘画中开始反应厦门、八闽的山山水水。他长年深入生活、大自然进行写生、感悟,尽得自然之法,以苍茫沉郁的自然物象为载体来描绘闽山鹭水,形成了深邃苍茫、繁密朴茂的意境。他画面中的“繁和密”正是其物我交融的一种表达方式,尤其是他画的榕树,枝干壮实,根多叶茂,蕴含着蓬勃旺盛的生机,有一种坚忍不拔的雄伟气概,这更是他自我的一种人格写照,也是画家对人生、自然的深切体悟与深思。杨夏林注重写生,观造化之理,对自然山川蕴涵无限生机的景象体悟至深,若非如此,他怎能用繁复的点线来状物塑形,使物象结构生动、画面虚实得当、韵律起伏跌宕呢?
杨夏林的画面中常常是山路崎岖、飞瀑流动或是盘根错节、绿荫无限,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幽远繁茂的诗化世界,真可谓是画外有画,诗中有诗,让人心灵为之振奋,正如李泽厚所说的:“它并不表现出也并不使观赏者联想起某种特定的或比较具体的诗意、思想或情感,却仍然表现出、也使人清晰地感受到那整体自然与人生地牧歌式的亲切关系,好像真是‘可游可居’在其中似的。在这好像是纯客观的自然描绘中,的确表达了一种生活的风神和人生的理想。”[5]
(二)张晓寒:简约质朴、高古超逸
与杨夏林的深邃苍茫、繁密朴茂不同,张晓寒的山水画意境则是简约朴素、静穆淡远。他早年足迹遍及陕、川、云、贵等地,所到名山大川举不胜举,这使得他眼界大开,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同时他很注重画外工,对古典文学、画史、诗词的大量研习,积蓄了深厚的学养,使得他的画很有文气,有诗境。他的山水画简洁明快,自成一格,写武夷之峭拔,溪流九曲,曲折蜿蜒;画太姥山之幽奇,大气磅礴,气象万千。深得福建山水之灵气,这无疑是福建的地域影响了张晓寒的绘画风格。他的画简练、概括似表达象外之意,在书写着自己的丹青世界。他的画情景交融、平淡天真,虽然着笔不多,落墨不浓而常常留白题诗,但却显得笔墨隽永,意境深远,他所要表现的是灵魂深处宁静、淡远而又超脱的自由的山水,而只有当我们真正获得自然的心境。
杨夏林和张晓寒他们师法造化,大胆创新,运用笔墨但不拘泥于笔墨,表现自然物象但又能超乎自然物象,用自身的人生体验、感悟和高超的笔墨技法,追求个人性情的表达,创造出了极具蕴含的意境。
杨夏林的山水画以繁密为逸,张晓寒则以疏简为逸,但他们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画面之中,在杨夏林的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看得出他的画面是严谨、细腻、典雅的,他以一种繁密的风格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别样的福建山水天地,正是他的出现,才一扫福建历史以来以海派为宗的画风,并在福建美术教育上得以传播其艺术思想,影响深远。而张晓寒则用干净明洁、单纯利索的笔墨表现着他的山水天地,诗境入画,以疏简的山水画风格流露出他内心对人生、自然的体悟之情。
【注释】
[1][2]俞剑华.中国古代山水画论类编(上)[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348;355.
[3]厦门市张晓寒美术研究会编.中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杨夏林[M].2008:14.
立夏古诗篇9
【关键词】炎黄时代;艺术创新;仓颉精神;融合
【中***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2-0041-6
1990年代以来,随着个^,化历史叙事时代的到来,反史诗性写作成为当下历史叙事的主潮。由于***治意识形态禁锢的破除,大众文化语境的生成,以及西方后现代历史哲学思潮的影响,历史小说的创作观念普遍发生了转变,史诗性不再是人们追求的唯一审美理想,反而成为部分作家的艺术反叛对象,从根本上导致1990年代以来历史小说创作平面化、琐碎化与世俗化的格局,震撼人心的史诗作品缺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正是在这一背景下,80多万字大气磅礴的《仓颉密码》的出版,摆脱了当下历史叙事浅薄短平的缺失,凸显出其强烈的价值和意义。作为第一部探寻华夏象形文字起源的长篇历史小说,《仓颉密码》不仅真实再现炎黄时期原始氏族社会的历史风貌,塑造出众多丰厚立体的远古人物形象,更是深入到人性、存在与生命的层面发掘民族精魂,近乎完美地实现了史、诗、思的融合,呈现出华夏文明起源时期文化史、心灵史与个人史的多维交织。
一、史:炎黄时代的全景再现
真实再现特定时期的民族历史是史诗性作品的根基所在,无论是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对特洛伊战争的传奇再现,还是《战争与和平》对法俄战争的细致描绘,抑或《静静的顿河》对十月***前后顿河地区哥萨克民族生活的真实记录,都涵盖了深广的民族历史内涵。黑格尔曾指出:“至于史诗以叙事为职责,就须用一件动作(情节)的过程为对象,而这一动作在它的情境和广泛的联系上,须使人认识到它是一件与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本身完整的世界密切相关的意义深远的事迹。”可以说,是否达到了历史真实是衡量一部史诗作品的基本尺度。黎正光《仓颉密码》围绕象形文字发明这一重大历史文化事件,通过对民族文化密码的细致解读,以如椽之笔刻画出炎黄时期恢弘雄浑的历史画卷,如书中简介所说:“这是中国第一部描写探寻中华象形文字起源之秘,探寻仓颉一生命运之秘,探寻炎黄时代之秘,探寻华夏文明起源之秘的长篇历史小说。”(《仓颉密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下引该书不再注出处)
立夏古诗篇10
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