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古诗词10篇

清明古诗词篇1

清明首先让人想到的是祭扫墓园与缅怀先人。

唐代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一诗勾画出当时的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清明时节,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更容易滋生思亲与思乡之情。诗人笔下的清明,旷野苍茫,古墓垒垒,凄风劲吹,纸钱纷飞,诉尽了生死离别。

北宋黄庭坚的《清明》一诗别有一番深意:“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由清明扫墓进而探讨人的生死的意义,有感于人的价值,表现了诗人旷达之中包含的不愿与世俗沉浮的孤傲之气和对仕途贤愚混杂的愤懑之情。

但清明也不光是肃穆的祭扫与缅怀,也有祥和欢快的另一面。清明自古就有踏青的习俗,又叫“踏青节”,古时也叫行青、探春、寻春等。古时清明,人们也聚亲约友,在大好春光里四处游玩,甚至围坐野宴,抵暮而归。

唐代诗人顾非熊作过《长安清明言怀》一诗前四句:“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记录了当时唐都长安清明节万家车马出动,莺啭芳菲的盛况。

北宋欧阳修的《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云:“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同为“唐宋家”的苏辙也曾作《踏青》一诗,展现踏青盛景:“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南宋吴惟信的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展现出当时的人们外出郊游,尽兴方归的场景。

古人踏青爱骑马。唐代皮日休曾作《襄州春游》一诗曰:“信马腾腾触处行,春风相引与诗情。”表现出初春骑马漫步的悠闲。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描绘了举子们于清明雨后骑马踏青的得意之情:“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古代的很多诗人也像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一样,清明前后会周边游或远游,目的地大多偏爱江南。

李白去扬州踏青,满眼的江南风情,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白居易最爱钱塘湖:“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早已成为千古佳篇,对春游的描写令人神往。

韩愈与张籍(唐代诗人,时任水部员外郎)同游当时的著名游览胜地曲江池(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是隋炀帝开掘的一个人工湖),看到无限美好的春光,还不忘写首诗调侃白居易:“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白居易排行二十二,又曾任中书舍人,故称“白二十二舍人”)大致意思是:曲江上春水弥漫两岸繁花千树,你有啥事那么忙一直不肯来?

除了踏青、旅游,古人在清明节还喜饮酒。唐代杜牧的《清明》脍炙人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代高翥《清明日对酒》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宋代诗人王禹曾写过一首名为《清明》的诗,头两句是“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苏轼在左迁密州后,写下《望江南・超然台作》,下阕为“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一碟小菜,一壶老酒,吟咏诗词,烹茶论道,快活逍遥。宋代程颢的《郊行即事》表现了踏青野炊、把酒共话春风的潇洒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古代,清明节与寒食节本是两个节日,寒食节这一天要禁动烟火,等到清明要“乞新火”。但后来人们往往将这两个节日合并起来过。扫墓原是寒食节的内容,因为两节相连,渐渐地扫墓改在清明节进行。唐代韩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

古诗里的清明还有更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时令价值的其他内容,比如“折柳”、“插柳”、“蹴鞠”、“放风筝”、“荡秋千”等。

清明诗句多以柳寄情,说明“柳”是清明节习俗的一个重要元素。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清明节春风和煦,绿树成荫,古时踏青、扫墓、上坟曾有戴柳和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的习俗。传说,当年晋文公和群臣徒步登山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纪念,群臣纷纷效仿,相沿成习。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人们认为柳枝有灵性,有“鬼怖木”之称,在柳条发芽的清明时节插柳可以避邪驱鬼。关于民间“清明插柳”,还有一种说法是从隋代开始流行,隋代运河刚贯通南北,河堤需要年年植树,巩固河堤。而柳树有强大的生命力,容易成活,又喜湿润,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加上清明又是适宜植树的季节,因此插柳习俗从那时起渐成风俗,并延续至今。更有一种说法称清明节插柳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常往来于烟花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他一生为仕途所不容于襄阳贫困而亡,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的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蹴鞠是古代的足球,也与清明节有重要的联系。唐朝诗人韦应物《寒食》咏道:“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描述了清明寒食之际,人们在园中蹴鞠。而唐代的另一位诗人仲无颜在他的《气球赋》中更生动地记录了人们蹴鞠嬉戏的场景:“寒食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闹,或略地以走丸,乍凌空似月圆。”这颇具现场感的描述,正是我国古代足球运动端倪的一个形象写照。

放风筝也是清明前后的习俗。唐代高骈的《风筝》说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描写了风筝竞放的情景。清代吴友如的《清明节放风筝》:“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唐人韦庄的诗句,说的是清明“荡秋千”。北宋秦少游《满庭芳・晓色云开》一词曰“秋千外,绿水桥平”。张先《春门引・春思》也有“那堪更被月明,隔墙送过秋千影”之句。

清明古诗词篇2

古诗词又回到了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会说:“这首诗必考,你们没有好好看《诗词大会》?不要求你们像武才女一样,但是要考的一定要背下来。”

古诗词在教材中

孔子独自站在屋里发呆,他的儿子孔鲤小心翼翼从走廊路过,孔子叫住他,问:“学诗了吗?”孔鲤怯声回答:“还没有。”“不学诗就不会表达。”孔鲤赶紧跑回去学诗,以提高自己说和写的能力。孔子所说的“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指出诗所承载的教育、教化功能。

现在社会中,诗的作用被语文教育替代了。作为语文教育重要载体的教材,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语文学科建设和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古诗词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在语文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呈现了阶梯状的发展,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单一到多样。1949年到1956年,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古诗词一直未被选中,直到1956年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才有《悯农二首》《桑妇》《田家》等古诗的纳入。初中教材中《唐诗十首》、《词和曲六首》、《木兰诗》等古诗词的编入,才标志着古诗词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中正式出现。其中,《悯农二首》的作者李绅未必人尽皆知,但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可谓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小时候,家长带着孩子到田间地头,指着太阳说:“告诉你,什么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什么***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回家后,每次吃饭都会想起剩下的几句。

到2000年之后,《小学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也发生了诸多变化,每个阶段对古诗词的背诵都有明确的规定,并在附录里列出了80篇古诗~背诵篇目。初中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在附录里列出了50首背诵篇目。根据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要求背诵古诗词70篇,初中阶段背诵古诗词50篇。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非常重视古诗词的教学及古典文化的传承,从最初的语文教材没有古诗词选编,到现在明确规定篇目,语文教育中的古诗词比重在不断增加。然而,相比于其他的文学体裁,古诗词并不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体裁,很多学生仅仅是对古诗词的故事背景和影音资料感兴趣。同其他文科类课程一样,古诗词教育受困于考试的要求。毕竟,古诗词在语文考试中占不了多少分。

古诗词在考试中

“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篇验之。”这是《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原序》中的话,常被当作劝学名句。现代语文古诗词考察中,可以认为是“背熟古诗词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考。不信试之。”

现代语文教育对古诗词的考察可以认为是以背诵为主、赏析为辅,和古代有很大的不同。从唐代开始的科举考试打破了传统的社会阶层固化的壁垒,其中进士科的地位尤为尊贵。进士考试最初是以六朝时期流行的骈文为主,这种体裁辞藻华丽、内容空洞。考生们于是就搜集历年考试题目,汇编成册,类似我们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将它们一一背诵下来,考试的时候只需“搜诀略尽,临时剽窃,窜易首尾”。考生们死记硬背,考试流于形式。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诗赋的考察成为了进士录取的主要标准,这也为唐代诗歌的繁盛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契机。

在现代语文教育中,古诗词的存在方式是阅读,考试的要求是识记,就是根据《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直接进行名句默写。其次还有理解和综合分析,通过古诗词阅读,积累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古诗词也就成了现代人了解古代人生活状态的载体。毕竟,现代的主流文学体裁是白话文,古诗词早已潜移默化的进入了各种文学体裁中,它本身就成了一个精美的艺术品,供人赏析。

备受恩宠与冷落的诗人们

唐代“以诗取士”,以至于唐代“三百年中能诗者,不啻千余家”。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由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共收录9225家,3785卷,27万多首诗,4千余万字。在唐宋古诗词的基础上,元、明、清三代虽然文学体裁各有侧重,但也是名家辈出、精彩纷呈。

在现代古诗词教育中,语文教材作为其重要载体,语文课堂作为其重要的场所,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进行诗词选编,难免会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问题。古代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有些受到语文课的恩宠,有些则遭遇冷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分布就朝代而言,集中分布在先秦、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清几个时期,不涉及两汉和明代。其中唐朝收录35首,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宋朝次之,共收录19首。其余朝代古诗词选编数量较少,而以元曲著名的元代古诗词仅有一首选入。这样的选编似乎印证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刻板印象,给学生以一种诗词只有唐、宋的错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收录数量最多的依然是唐、宋两代,共收录68首,占总量的79%,五代诗词最少,仅收录1首。在众多入选语文教材的古代诗词作家中,李白、杜甫和苏轼无疑是最受课堂宠爱的。在义务教育阶段,这三位名家共有32篇作品入选,其中李白最多,有13篇。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白那首《静夜思》。

清明古诗词篇3

一、掌握方法,品出诗意

1.抓住关键词句。大部分诗词,它的内容是围绕一个词或一句话展开的,这就是诗中的重点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个集中点或是全诗内容所围绕的一个中心,抓住重点词句有利于理清全诗的思路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找重点词句的方法,并将它作为分析的切入口或“破译”诗意的重点。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正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中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由此可知,教学时抓住重点词句,领悟诗意就会显得得心应手。

2.把握诗词分类。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如了解了王维是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之一,学生才会对王维的诗作《山居秋瞑》,描述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感受诗人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再如于谦的《石灰吟》这首咏物诗通过吟咏石灰,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把握诗词分类,了解其中的一些代表人物,掌握诗词必要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消除在古诗词学习中的一些隔阂。

3.了解诗人风格。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如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等等。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积累和鉴赏练习,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了诗人的风格,才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词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4.把握语言特点。语言是诗歌的载体,语言特点有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如赏析《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可见,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

5.明确表现手法。诗词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反复、象征等。其他写作技巧包括衬托、对比、渲染、运用典故、卒章显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等。

二、学以致用,挖掘诗情

1.利用教材主旨穿插诗词教学。在教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这一亲情单元里面,我设置了有关“亲情”的仿句练习,让学生引用诗句来表现亲情,如“亲情是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悲哀,亲情是曹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哭泣,亲情是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的焦急,亲情是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哀愁,亲情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想念,亲情是王冕‘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的惦记,亲情是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挂念,亲情是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欲罢不能。”

2.针对学生习惯直接引用诗句的现状,让学生归纳运用古诗的其它方法进行比较赏析,以便更好的运用古诗。可让学生尝试通过截取诗中关键意象,转用古诗主旨,化用古诗意境等方式运用古诗。如很多同学擅长直接引用孟郊的《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来表现亲情。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化用古诗,如将之改为“不管我走到天涯还是海角,永远走不出的是母亲用爱的针线编织的叮咛;无论我是失意还是得意,永远不会忘怀的是行装上那密密的针脚。”相信学生经过比较,自然会清楚后一种运用更有创新意识,更有韵味。

3.归纳整理同一主题的诗词,另辟蹊径。如学了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整理出这一组以“思乡”为主题的诗句。可以要求学生以“思乡”为话题,化用这些诗句,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话。

4.充分利用天气、时节、时事等一切生活资源,运用古诗。如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我们可让学生用诗来诉说雨,如“雨的语言丰富多彩,它可以是内心的喜悦,滋润着杜甫的漫漫春夜;它可以是离人的眼泪,倾诉在韦庄孤寂的夜晚,徘徊在王昌龄送别友人失落的梦中。”

清明古诗词篇4

一直以来,古诗词文化在我国历史潮流中都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古诗词逐渐加入语文教学内容中。如今,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就必须采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1、以朗读来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

小学语文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具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句意唯妙唯俏,值得学生领会其中蕴含的深意。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诵的方法,读懂句中词语的含义。比如唐代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四句诗词的含义简洁明了,使朗读的学生一目了然就能够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一幅景象,“蓬头稚子”指的是可爱、懵懂的孩子,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在实际生活中诗人对垂钓儿童的形貌不加粉饰,描绘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真实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生动形象。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诗人只是为了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教师应该利用诗人对人物的刻画与描绘,来向学生传达出古诗词的意境美。

2、营造古诗词情景中的画面美

古诗词能够表达诗人对现实事物的寄托和赞美,教师可以通过古诗词句子中所要描绘的画面,把学生代入画卷,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此刻的心情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七言绝句描绘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诗人以一个“望”字贯穿全文,“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在近处观望所看到的景色;“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通过眺望所引人遐想。虽然都是描绘望中景象,但差异却又各有千秋。近景唯美、别致;远景迷蒙、绮丽。通过诗人的描绘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流连忘返。

3、通过整体阅读解析作者情感

中国的大部分古诗词都能直接体现出诗人的情感、思想、灵魂,小学语文教师要掌握好古诗词诗句中的要点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与理解能力,因此可以采用整体阅读分析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古诗词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宋朝诗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第三句“千门万户??日”,刻画出太阳的光芒普照到千家万户,用“??”表现太阳升起时光芒万丈的景象,象征着前景具有无限的光明与美好。“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相扣,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这首诗主要刻画了一幅新年元旦佳节喜庆、欢快和万象更新的生动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治的思想感情。

4、名句赏析体会诗词中的哲理

我国的诗词种类繁多,其内容既涉及言志、抒情、咏物又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教师可以通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进行解析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古诗词交流互动之中。比如,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于谦既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这首咏物诗的价值在于诗人每一言每一句都以石灰自喻,通过石灰来表明自己磊落坦荡的襟怀和崇高的品质。“烈火焚烧”意指使用熊熊烈火对石灰石进行炼石焚烧。“若等闲”从字面上意思是指就像做平常的事情一样,让人联想到志士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艰难的考验,都能够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粉身碎骨”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石灰石化为石灰粉的过程,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直接表明了诗人立志要做一个廉正清白的人。

清明古诗词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 教学方法

一、以作者和背景作为切入点

应当清楚,任何作品都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只有将其放在特定的背景下理解才能理解得深刻,也只有在特定背景下理解起来才不会有太大的难度。诗歌自然不例外。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读时人的诗歌,一看就懂;可是,读古人作品,往往就得看注解了。道理很简单:时人的诗,就是以我们所处的时代为背景的,不用说我们也清楚;而古人的诗,则是以古人所处的时代为背景的,我们是两眼摸黑,理解起来自然困难重重。教学诗歌,除了字词的解释外,作者以及时代背景等都是开启理解之门的钥匙。以曹植《七步诗》为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看过《三国演义》的都清楚,曹丕因为嫉妒弟弟曹植,担心他跟自己争夺王位,于是刚一即位,就命令他在走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来,否则小命难保。七步做首诗,曹丕显然有意为难曹植,不想曹植七步之内居然完成!哥哥心意,弟弟心知肚明,于是借题发挥,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愤的责问。有了这个故事做铺垫,理解诗歌无疑会大大降低难度。《七步诗》当然是诗,但曹丕用意不在诗,曹植用意同样不在诗。准确理解的关键不在诗本身,而在做诗的那个背景!讲清了这个故事背景,一切尽在不言中。可是,如果不讲清这个背景,学生眼里的不外乎尽是豆子豆叶等的,要读出诗中味道,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我在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如:《枫桥夜泊》一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你看,尽管只有二十八个字,却为读者展现了一副美不胜收的国画:深秋之夜,月已落,霜满天,天地一片寂静,远处几声乌啼传来,令人倍感寂寥。江岸上枫叶火红,江面上渔火点点。仔细品味,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月是落了的,霜是满天的,乌啼是深夜的,渔火是零星的,钟声是客船上听到的——画面很美,但画面中每一事物却都不透着凄凉、透着寂寥!此情此景,诗人能是兴奋的吗?为什么不高兴?如果已经告诉了学生该诗是诗人落第之时、飘泊异乡之时的有感而发,诗意就更明白了。名落孙山,飘泊他乡,诗人愁啊!“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可是,二十八个字中有一字是“愁”字吗?没有,但却字字不离愁思!这就是古诗的魅力。

三、感悟诗歌的情感

古代诗歌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这是现代诗歌难以企及的。古诗的意境,所谓的诗情画意很多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解决之道只有一条:熟读。诚如本文开头所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没有熟读,没有大量的熟读,令人很难体会出古诗何以魅力无穷,更不要说小学生了。当然,小学生读古诗,未必就一定能体会出意境,但长久的坚持,肯定会有所收获。实际上,只要孩子们能从熟读中感到快乐,古诗是积累审美经验的绝佳材料。通过诵读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只要读,认真读,就已经意味着有收获了。怎么读?一首诗,首先要将它读通,这是基础。其次是要读出感情,这是重点,也是古诗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感情怎么读得出来?那就要看你是否读到家了。简言之,诗歌感情的体会需要千百次的反复诵读,仅仅几遍或者十几遍是无济于事的。

四、通过词句讲解体会诗意

清明古诗词篇6

关键词:语文;古诗词;方法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长期积淀的体现,其中蕴含了大量精华和智慧,如何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古诗词所传达出的意境,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成效,成为摆在很多中学语文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一、加强对古诗词的朗读训练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所发挥的力量和作用,这一点在古诗词学习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的朗读训练和指导,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真正投入其中,并融入个人情感,读出诗词的韵律和意境,比如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这首诗通过奔放大气的语言、大胆丰富的想象、雄健伟岸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画

面,传达出了一种空寂苍凉的情感和意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要对同学们进行必要的语言分析和启发,还要加强对他们的朗读训练,学生只有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才能切身体会和感受到其中的韵味和诗人所传达的情感,才能从更深层面上去把握和理解这首诗,又或者在学习宋代伟大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词首先描绘了春夜里的一场细雨对庭院景观造成的变化,绿叶愈加繁茂,花却开始凋零,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出“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对白蕴含了女人特有的细腻情感,写出了伤春的闺中人的复杂情思,其传神程度令人拍案叫绝!这种意境单靠老师的讲解是完全无法传达出的,学生只有在反复朗读,反复咀嚼的过程中才能切实感受到女词人所表达的无限热爱、哀婉等复杂情感。

二、通过诗人生平背景,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众所周知,诗人诗词中所传达的情感定和其生平及经历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深入了解诗人背景不失为理解和把握其诗词的有效举措之一,所谓“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即是这个道理,比如在赏析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时,很多同学往往存在理解上的误区,认为词中所言之“愁”带着女人特有的狭隘和小情怀,仅是一个闺中独处之闲愁,却匮乏对国家、对民族命运的思索和担忧,这是很明显的理解偏差,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不了解李清照人生际遇及情感变化。李清照,1084年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年轻时与青年才俊赵明诚结为伉俪,夫妻志趣相投,感情甚好,这是李清照一生较为快乐的一段时期,但这一切都因国家的灭亡而被迫中断,词人与赵明诚避乱于江南,不久祸从天降,丈夫赵明诚因病故去,独留词人一人在世,此后为了生活,词人又与一个男人结婚,只可惜此次遇人不淑,与赵明诚收藏的金石书画也散失殆尽,可谓愁肠百结,晚景亦十分凄凉,被迫辗转于杭州、金华一带。而《声声慢》这首词正是作于这一时期,其中蕴含了词人无限国仇家恨的情感,相信学生在了解这些之后,就绝不会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而是会以一种更为广阔的视角来把握和体会,正如最后一句词所言,“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通过比较异同的方法,加深学生理解

许多古诗词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紧紧抓住古诗词的这一特点,深入挖掘其中的异同,并据此开展教学,帮助同学实现知识的迁移,开拓其视野和理解,比如在学习的词《沁园春・雪》时,教师可引导同学们阅读一下《沁园春・长沙》,并要求他们寻找出两首词的内在共同点,学生在经过热烈讨论和仔细分析之后,总结出二者之间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点,一是两首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比较接近,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的豪迈情怀、伟大抱负及宽广胸怀;二是在风格比较相近,都隶属于豪放派;三是写作手法上存在相似之处,都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在对景物进行描写时,都有一个关键字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是“望”字,一个是“看”字。通过这样深入的比较,有助于学生从更深层次和角度去认识和把握词的情感和意境。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要提高中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和努力,尤其是教师,在加强对实践总结的同时,还要注意借鉴前人好的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学生对诗词的赏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亚明.主观体验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中学语文,2011(12).

[2]田艳敏.合理运用电教媒体手段优化古诗词课堂教学[J]. 学周刊,2011(11).

清明古诗词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代诗歌;教学策略

时代的变迁,使语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现代汉语的普及,更拉大了与古汉语的距离。古代诗歌因其自身的特点,对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在用字遣词方面,古代诗歌受到诸如篇幅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极为凝练,字字珠玑,非经细细咀嚼品味,难解个中滋味;又如,古代诗歌中大量的用典,虽经注释,但短短几句平白的注解,岂能尽解其中妙意?同时,古代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多数意不在表而在里,其意境深远,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想用当前“快餐”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学生,难度是很大的。因此,对古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不仅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

笔者在总结自身教学经验在基础上,结合大量搜集整理的优秀教案,经过教学实验,归纳出一些既便于实施,也卓有成效的教学策略。

一、故事引路,渐入佳境

我们看到过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拿到新课本时,往往最先看的便是课本中的小说。小说的故事性强、趣味性浓,学生容易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实很多古代诗歌或者其作者背后也都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古代诗歌教学中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既有助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加深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了解和认识,帮助诗歌的欣赏和理解。

例如,一位教师为《虞美人》教学准备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阴云低垂、细雨蒙蒙的早晨,一座金碧辉煌而又气氛肃杀的宫殿,一位面容苍白、泪眼蒙■的君主。佛,他拜过了;契丹,他也求过了,眼见着亡国被俘的命运是逃不掉了。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脱去穿了15年之久的龙袍,肉袒负荆,出城跪降。

虽被封为“违命侯”,但恶运还是在他41岁生日的那天晚上降临了。面对一弯残月,他慢慢转过身去,遥望南方“三千里地山河”,他再也无法整理这多年积累的愁绪,吟诵了一曲千古绝唱,喝下了宋太宗赐予的毒酒。

实践证明,在课前呈现这样的一个故事,有助于学生在把握这首词的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体会和感悟词人亡国后的愁苦之情,体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深切悲哀。

二、吟咏吟唱,悦耳悦意

古诗的原生命就是吟唱。而吟咏吟唱又不同与一般的诵读,它需要一定的节奏和韵律。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曾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种诵读是读者完全将情感投入文本之中,完全的忘我,可以说是一种“无我之境”。如果古代诗歌的诵读能够达到这一点,那么学生诵读的过程,就是学生满怀深情地踏上语言的桥梁,去晤见作者并触摸其灵魂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获取智慧经验和情感的过程。

三、咬文嚼字,体会诗味

古代诗歌语言简洁洗练,要求诗人在选词用字上下工夫。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咬文嚼字,就是分析在用字上的胜人之处,尤其分析成为诗眼字词的丰富表现力,领悟诗人在炼字上的技巧。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诗歌鉴赏的关键。

另外有一种情况:由于传抄或印刷等原因,古代诗词中常出现某字因版本而异的现象。虽然异文中一定只有一种是正解,但错传的字存在了这么久,必有其合理之处,往往体现了传承者炼字的功夫或不同的审美情趣,耐人寻味。

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这些变化,将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置于知情义结合的语境之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遣词造句、修改文章的能力。这种方式比较开放,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不受书本的约束。

四、联想想象,再现情境

国画中的泼墨写意,十分注重“留白”,这与古代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寥寥几笔,却留下了大片的想象空间,上下千年,纵横万里,无羁无绊,岂不快哉!

意味隽永的作品总是以其特有的情感力量撞击着读者的心灵,使其释放出所有的生命力量与作家拥抱,古典诗歌的这种魅力尤其浓厚。这种魅力的获得,需要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因为艺术作品有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之处,需要鉴赏者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人生经历出发,通过想象、联想去丰富和补充,赋予作品现实的生命力,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

例如,在教杜甫的《登高》时,调动学生以自己的感觉知觉去触摸、品味杜甫的遭遇与情感,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这样,学生的悲悯、同情、仰慕等情感才会被激活,他们才能走进诗歌中感受到那动人心魄的生命的哀伤。

五、比较异同,透视风格

比较法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非常普遍,背景相同的诗可比较,题材相同的诗可比较,风格相同的诗可比较,手法相同的诗可比较,同一作者的诗也可比较等等。通过比较,可以突出其共同性和差异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诗歌鉴赏能力以及文学修养程度。当然,诗歌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应当严谨,不可滥用。一是要有可比之处;二是每首诗歌比较的方面不要太多,以防不深不透,流于形式。

如教李清照的《声声慢》和《一剪梅》时,可以紧扣两首词所写的“愁”进行比较阅读。《一剪梅》描写了诗人早期生活的闲愁,抒写了相思之情;《声声慢》则是李清照的后期作品,宋室南渡,国亡家破,丈夫去世,此时的词人年老体衰,孤苦无依,全词所写虽然也是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此时的愁已经变得厚重和苦涩了。

六、引入诗论,鉴赏理趣

我国有很多睿智精辟的诗论词话,如欧阳修的《六一词话》、李清照的《易安词话》、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等。有的诗作蕴涵哲理,有的诗论充满情趣。对于诗歌教学来说,撷取的诗论应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咀嚼、品味、感悟,而不是现成的结论,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苏教版必修四《蜀道难》课后的文本研习:“明代诗学家高在《唐诗品汇》中,曾引用三句话来评价,即‘妙在起伏’‘才思放肆’‘语次崛奇’。列举诗句,对以上三句话加以说明。”三句话概括了《蜀道难》结构上的特色,表现手法的多样以及语言上的特点,可以说,把握好这三句话,就基本能够进行《蜀道难》的教学与鉴赏了。

七、改写再创,抒发心灵

改写前人的诗歌是古代文人常玩的一种文字游戏,诗歌经过改写常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情趣,吟诵起来也饶有趣味。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诗,就曾被人们改编成了五绝(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和剧本(时间:清明时节。地点:路上。人物:行人、牧童。情节:行人询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花村)。可以看出,这种方法不仅对开放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好处,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改写可以很灵活,不必局限于文体,也不必像古人那样字字落实。当然,改写诗歌在教学中的运用应当注意方法,并不是每首诗都可以像杜牧的《清明》这样任意改变的,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受所学内容及所教对象的制约。

清明古诗词篇8

【关键词】诗歌鉴赏;解题思路;解题技巧

【中***分类号】G634.3 【文献标识码】A

指导学生鉴赏古代诗词,必须做到“分清类别,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根据古代诗词的内容和所用手法,一般可将古代诗词分为五大类:写景抒情诗词、托物言志诗词、古代咏史诗词、边塞征战诗词、即事感怀诗词。作为古代诗词的一大种类,怀古咏史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现在的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分值在加大,又往往采用主观问答题的形式,要求学生从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宏观角度以及诗眼词眼、佳句表现力等微观角度做出深入细致的分析,得到准确完整的答案。不少学生对于这道题很有顾忌,平均得分率并不太高。所以,怎样指导学生鉴赏古代诗词,特别是鉴赏怀古咏史诗词,就成为古诗词教学时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所以,必须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去鉴赏怀古咏史诗词,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强化学生的鉴赏能力。

怀古咏史诗词的繁盛期主要是在唐宋两代。唐朝有刘禹锡、李商隐、杜牧等大诗人,宋朝有王安石、苏轼、辛弃疾等大词人。他们的一些作品代表了怀古咏史诗词的最高成就,也是鉴赏和考试的重点。

学生在接触到怀古咏史诗词的时候,会遇到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诗人所怀的“古”、所咏的“史”究竟是怎样的,诗人词人为什么会写到这些特定的古人往事,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了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达的。学生只有弄清楚上述四个问题,才有可能比较准确地对怀古咏史诗词进行鉴赏。那么,怎样进行鉴赏呢?

首先要按照鉴赏古诗词的步骤和方法去做,即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再到表达技巧。只有先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深层含义;只有深入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特点,才有可能分析出作者所用的艺术手法。

下面谈谈具体的鉴赏指导:

一、弄清相关史实

可以先从题目和注解入手,通过联系自己积累的历史知识,弄清相关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的人、事。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以结合题目,联系辛弃疾的生平来思考。他生活在南宋,又是从金国统治区回归的主战派官员,一直把驱逐金兵、收复中原作为毕生的奋斗目标。不幸的是,由于长期专权的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挤,他始终报国无门,英雄迟暮,所以,面对大好山河,只能表现自己爱国忧国的思想,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

二、要体会写作意***

先要将古代诗词像泡方便面一样泡开,也就是要疏通字词语句,了解大意。疏通语句的难点在于省略句和变式句。由于古代诗词的语言十分简练,所以,其中常常省略一些句子成分,理解时一定要把省略的句子成分给补出来。只有这样,对诗词的理解才会比较完整。与此同时,有些古诗词出于押韵的需要,往往使用变式句,如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这时可作一些必要的句子成分分析和语序调整。比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首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应调序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

其次要通过联想去体会作者的创作意***。白居易指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史实进行联想或者抒情,一般都有现实的因素成为触发感慨的媒介。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后,写作《桂枝香·金陵怀古》,就是因为登临送目,看到金陵晚秋景象,联想到六朝古都南京的繁华和衰败,来警示北宋统治者要以史为鉴,不可重蹈覆辙。

三、领悟作者感情

诗人词人怀古咏史,大体上有以下三种情况:

1.把史实和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抨击社会现实,或是感伤个人遭遇。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缅怀建功立业,割据一方的英雄——刘裕和孙权,批判了像宋文帝一样的急于事功的南宋统治者,表达了忧国之情与报国无门的义愤。

2.对历史做冷静、理性的思考,作者并不置身其中。

比如,同样是写项羽乌江自刎的题材,而杜牧、王安石、李清照的诗歌各有不同。杜牧在《题乌江亭》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因为杜牧深忧晚唐的统治,认为项羽应包羞忍辱,卷土重来,希望挽回晚唐日趋衰败的国势。而王安石在《乌江亭》中写道:“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这是在变法失败后,他认为自己和项羽一样,都到了大势已去,败势难回的地步。而李清照却在《夏日绝句》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痛恨南宋统治者的苟安***策,所以希望做人应有豪壮气概。

又如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从反面设想了赤壁之战的另外一种结局,发人深思。

3.抓住历史的个别细节和场面,故意借题发挥。

李商隐深受“牛李***争”之苦,怀才不遇,长年漂泊,所以有感于贾谊的遭遇,写作了《贾生》一诗。诗中写道:“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一向圣明的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贾生,还不问苍生而问鬼神,这就讽刺了统治者的迷信思想,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情。

四、要分析写作手法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影响内容。不同的写法,是由内容的需要而决定的。要指导学生仔细体会品味诗中的语言,从中领悟作品的构思和风格。在构思上有的作品借景抒情,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借燕子这种昔日的富贵鸟沦落为今日的大众鸟的现象,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感慨,进而借古讽今。有的作品在章法上善用正面对比和侧面烘托。而在手法上,又多用典故。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共用了五处典故。上片借古抒怀,用孙权、刘裕这样的北伐英雄来表现自己胸怀恢复大计,下片用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北伐大败而回与北魏皇帝拓跋焘获胜的事例警告当局,要汲取教训,不打无准备之战。结尾更以廉颇思赵一事表达悲愤之情,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用典方式又可分为明用、暗用、正用、反用四种方式,分析时必须留意。

清明古诗词篇9

【关键词】古诗词 落到实处 释词解句

【中***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59-01

2010年12月曾在石家庄41中观摩《使至塞上》这首古诗的教学,上课的流程大致为读——解——赏这几个环节。对 “解”这一环节,我感觉比较实用。“解”其实就是解释古诗词的含义。教师除了指导学生结合注解,还要求学生运用增、删、补等方法来进行难句的学习。有了释词解句这一环节,学生再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便比较顺利了。

现在流行的观点是古诗词不用解释,或者说不能解释,好像一解释就落伍了。但是如果忽视这一环节,学生连古诗词的意思都没有弄清,那么对诗词的品析、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就成了空中楼阁,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就更无从谈起了。

初中所选的古诗词,都是名篇佳作,语言凝练,音韵优美,含义深刻。由于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用典现象和押韵的关系,能否准确、生动地释词解句直接影响到诗词内容的理解和意象的领悟。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注解及工具书,并提示学生按照文言文解词译句的一般方法,扫清词句障碍,达到对诗句含义的把握,以便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涵。以《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风烟望五津”(望风烟五津)一句为例,结合注解,经过必要的点拨,再调换词序,学生便能将字面意思解释清楚了:遥望你去蜀州时将经过的五个渡口,那里关山重重,烟雾迷蒙,我实在为你担心。再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七言律诗,如果没有必要的释词解句,那么对用典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哲理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学生只能是一头雾水,断章取义,更谈不上对作者虽悲凉却不悲观的豁达情怀的感悟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初中阶段,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上述学习方法能让学生养成边读原文、边看注释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古诗文的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克服依赖性,增强***阅读、***思考的自觉性。

近年来各省中考试卷都不约而同地呈现出古诗词阅读考题,考查内容大多涉及理解名句内涵、赏析关键词句、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等。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古诗词的考查进行了改革,加大了对古诗词的考查力度,在原来仅考查古诗词默写的基础上,增加了10首古诗词阅读考查篇目,扩大了考查范围和难度,侧重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古诗词阅读题目成为当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上最大的亮点。而2011年古诗词考查篇目增加为20首, 2012年更是增加到34首。由此,在必要的诵读之外,日常的古诗词教学要想落到实处,真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仍需打好释词解句、理解大意这一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语文课程标准》

清明古诗词篇10

关键词:明清时期;三曹诗评;特点;成因

中***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2-0148-008

本刊***・***杂志: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清代文人事迹编年汇考”(13&2D1D);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魏晋礼乐制度与乐府文学之变迁”(AHSK11-12D46)

作者简介:王莉(1979―),女,安徽池州人,文学博士,安徽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三曹的研究史、接受史和阐释史研究一直备受学界关注。除了古典文学研究史论的专著如吴云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刘运好《新时期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述论・先秦六朝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均列专章阐述以外,尚有研究专著,如王玫《建安文学接受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也有研究论文,如胡明《关于三曹的评价》(《文学评论》1993年第5期)、薛泉《王船山对“三曹”诗的评价》(《阴山学刊》2002年第5期)等等。或综论,或专论,都显示出当下学界对三曹诗接受研究的纵深发展。然而,现有研究多从“史”的视角论述三曹在历代接受的情况,在宏观上抽象其理论价值和意义尚嫌不足,明清三曹诗评研究尤其如此。本文在系统梳理明清三曹诗评的基础上,分别从审美风格、文体创造、品第抑扬等角度对明清时期三曹诗评的特点加以概括,最后探讨形成这一时期三曹诗评新特点的历史成因。

一、审美风格的差异性

明清三曹诗评,尤为注意辨析三曹审美风格的差异性。陈祚明云:“细揣格调,孟德全是汉音,丕、植便多魏响。……孟德欲为三代以上之词,劣乃似汉。子桓兄弟取法于汉,体遂渐沦矣。”[1]126此说为后来的诗评家所承袭,沈德潜云:“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2]140何焯道:“《短歌行》犹是汉音。”[3]920张玉b论:“老瞒诗歌极雄深,开魏犹然殿汉音。文帝便饶文士气,《短歌》试各百回吟。”[4]2等等,都是其历史的回响。“汉音”、“魏响”,既是诗歌时代风格的分野,也显现了审美风格的差异。明清诗评家以此为基点,逐步形成了对三曹诗歌风格的明确界说。

(一)曹操:古朴雄健

钟嵘《诗品》“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5]79,可谓是曹操诗风的定评。明清诗评家由“古直”而衍生出一系列审美风格的概念。其一,由“古”而衍生“古朴”、“古气”、“高古”、“古雅”、“古质”,如胡应麟曰:“魏武沉深古朴,骨力难侔”,“《度关山》、《对酒》等篇,古质莽苍”[6]23、43;陈祚明评《度关山》“莽莽有古气”,《苦寒行》“笔调高古”,《气出唱》“亦复古雅”,“高古纵横”[1]127-133。其二,由“朴”而衍生“淡朴”、“真朴”,如陈祚明评《观沧海》“浩榷宕,涵于淡朴之中”[1]129,方东树评《薤露》“浩气奋迈,古直悲凉”[7]67。其三,由“雄”而衍生“沉雄”、“雄力”、“雄深”等,如周履靖曰“魏武帝自然沉雄”[8]20,陆时雍也云“曹孟德饶雄力,而钝气不无,其言如摧锋之斧”[9]1405。其四,由“健”而生有“老健”、“矫健”等,如吴乔评“魏武……精能老健,建安才子所不及”[10]37,陈祚明评《冬十月》“其源出于《楚辞》,而笔矫健”[1]129。以上四个方面,或论风格而重在气质、格调,或论风格而重在风骨、笔力,侧重点不同,内涵也有细微区别。此外,明清诗评家亦以“悲感”、“悲凉”、“悲壮”评价曹操诗歌,如陈祚明评《薤露》“老笔直断。‘禾黍’之思,不须摹写而悲感填胸”,《短歌行》“跌宕悠扬,极悲凉之致”[1]130、128;方东树评《薤露》“浩气夺迈,古直悲凉。……莽苍悲凉,气盖一世”,《苦寒行》“取境阔远,写景叙情,苍凉悲壮,用笔沉郁顿挫”[7]67、68,与“甚有悲凉之句”审美内涵一致,此论风格而又重在情境。这些论述都是对《诗品》的深化。

曹操古朴雄健诗风的形成,其一,与创业之君的身份有关。如胡应麟曰:“诗文固系世运,然大概自其创业之君。汉祖《大风》雅丽闳远,《鸿鹄》恻怆悲哀。魏武沉深古朴,骨力难侔。”[6]23他于诗歌创作与时代变迁的关系之外,突出强调曹操诗风与其开创功业的经历之间的关联。其二,与复杂的思想情感有关。如陈祚明评《秋胡行》曰:“(孟德)疑畏之念既阻于中怀,性命之理未达于究竟。游仙远想,实系思心……但沉吟不决,终恋世途,沦陷之端,多因是故。……进趣谁惠,于己何欢,再世膺***,忽焉已往。孟德非不慨然,而位居骑虎,势近黏天。入世出世,不能自割,累形歌咏,并出至情。”[1]135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心境,形诸于诗,亦为至情。其三,与对诗歌传统的继承有关。有诗评家认为曹操诗源自三代以上,如陈祚明评《气出唱》“并欲作三代以上语”[1]133;也有诗评家认为曹操诗源自汉赋,如王世贞评《观沧海》“其辞亦有本。相如《上林》云:‘视之无端,察之无涯。日出东沼,月生西陂’”[11]987。还有诗评家认为曹操诗源自楚辞,如上文所引,陈祚明即认为《观沧海》“其源出于《楚辞》,而笔矫健”[1]129。特殊的身份,个性化的表达,笼罩前贤的文学修养,是曹操诗歌风格形成的基本原因。

(二)曹丕:俊逸婉约

《诗品》以“率皆鄙质如偶语”[5]53评价曹丕。徐公持指出,钟嵘所言“鄙质如偶语”,是指曹丕的某些诗仿效汉乐府民歌的语气,这样的评价有偏颇。[12]54那么明清诗评家如何概括曹丕诗风特点的呢?大致集中于两个方面:其一,“轻俊”、“浮俊”、“淡逸”的诗歌气格论,如陈祚明以“笔姿轻俊”[1]136、周履靖以“自然浮俊”[8]64评价其气格的轻盈俊爽。而陈祚明又以“淡逸处弥佳”,突出其与“乐府雄壮之调”[1]136气格之不同;陆时雍又以“子桓逸而近风,王粲壮而近雅”[9]1405,区别二人诗歌气格及渊源的不同。其二,“婉约”、“婉娈”、“宛转”情感表达论,如《古诗归》钟惺曰:“文帝诗便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士气,不及老瞒远矣。然其风雅蕴藉,又非六朝人主所及。”[13]63沈德潜由此概括曰:“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2]147而陈祚明则以《善哉行》(有美一人)为例分析其善用比兴所形成的“宛转详尽”的表达特点。以婉约的情感表达,形成一种特有俊逸的审美气格,是曹丕风格的主要特点。唯此,也才形成“掩抑徘徊”(沈德潜评《燕歌行》)、“哀情徘徊”(陈祚明评《短歌行》)、“情辞悱恻”(朱乾评曹丕《短歌行》)的抒情特点。这显然匡正了《诗品》的偏颇评价。

曹丕俊逸婉约的诗风成因,其一,与曹丕贰臣、新君的身份有关。作为汉室之贰臣,明清诗评家一方面站在拥汉立场上贬责其篡汉继位,而使少数诗歌缺乏真实情感,如朱乾评《煌煌京洛行》曰:“京洛园桃,并无子而空长,忧心歌谣,亦魏文饰篡汉,托为《黍离》之作也。”[14]86另一方面作为邺下文人领袖以及后来***之君,又表现出特有的帝王气象,如胡应麟曰:“如《黎阳》、《于醮》、《孟津》、《广陵》、《玄武》诸作,句格纵横,节奏缜密,殊有人主气象。”[6]136何焯评《芙蓉池作》又曰:“丹霞一绝,直书即目,自有帝王气象,合结语恰似文帝生平也。”[3]896这类诗有类其父,情感真切,气象开阔。其二,与曹丕诗中用情深邃有关。王夫之评《燕歌行》“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王夫之评曹丕《孟津》“但叙本事,含情自远,其于吟咏,动以天矣”[15]156、154;张玉b评《寡妇》结句“曲达其深情,即隐坚其贞念也,何等宛至”[4]182等。曹丕的文人气质,使其诗情感绵密婉约,有近乃弟。其三,与曹丕作诗所继承的诗歌传统有关,亦与建安诗风有关。如胡应麟评《杂诗》:“‘去去勿复陈,客子常畏人’等句,诗流率短其才,然此实汉人语也。”[6]136陈祚明评《于谯作》:“此所谓建安体,华腴之中,妙能矫健。”[1]146又评《芙蓉池作》:“建安正格,后人非不追仿,然正不易似。”[1]147应该说,人君的气象,文士的气质,传统与时代交织的审美风貌,造就了曹丕以俊逸婉约为主的诗风多样性。

(三)曹植:清真婉曲、缠绵温厚

钟嵘评价曹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5]37亦为切中肯綮之语,并得到明清诗评家的广泛认同。或评其骨气,钟惺云:“肝肠气骨,时有磊块处。”[13]138宝香山人评《白马篇》曰:“且辞藻精警,结句一语未完复作一语,何等力量。”[16]164或评其词采,胡应麟云:“《名都》、《白马》、《美女》诸篇,辞极赡丽,然句颇尚工,语多致饰。”又言:“子建华赡精工,类《左》、《国》。”[6]29、32或评其情感,钟惺又云:“子建柔情丽质,不减文帝。”[13]138或综论文质,胡应麟评曰:“子建《五游》、《升天》诸作,词藻宏富,而气骨苍然。”[6]19陈祚明评《鼙舞歌》(圣皇篇):“煌煌大篇,结构甚整,情辞兼擅其至。”[1]163值得注意的是,明清有关曹植诗的评点,也提出了一些新的审美范畴:其一,与情感表达有关的“清真”、“情至”说,如陈祚明评《门有万里客》:“人赏子建诗,以其才藻,不知爱其清真。如此篇与《吁嗟篇》,纵笔直写,有何华腴耶?然固情至之上作也。”[1]188其二,与主体才能相关的“才思”、“凭材”说,许学夷评《种葛》、《浮萍》二篇:“才思逸发,情态不穷。”[17]81陆时雍云:“子建任气凭材,一往不制。”[9]1405其三,与情感形态有关的“深婉”、“缠绵”说。如钟惺评《圣皇篇》:“此与《赠白马王彪》同一音旨,而深婉柔厚过之。”[13]138、139钟惺评《当来日大难》:“和媚款曲,缠绵纸外。”[8]139陈祚明评《赠白马王彪》:“至性缠绵,绝无组饰,而曲折动宕。”[1]P183惟因如此,才使曹植诗达到“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叶燮评《美女篇》)[18]63、“极平常语,出之子建口中,落落错错,俱成锦绣”(宝香山人评《赠丁M》)[16]63的审美境界。其四,与气格相类的“温厚”、“浑厚”、“浑雄”说。宝香山人评曹植《浮萍篇》:“写出恋恋之情,言辞温厚。”[16]165又评《当来日大难》:“后来做离别诗者,有如简妙浑厚否?”[16]165方东树评曹植诗:“子建乐府诸篇,意厚词赡,气格浑雄。”[7]70也就是说,子建以逸发奔涌的才思,至真至性的情感,形成一种深婉缠绵的情感表达形态,达到浑厚甚至浑雄的审美境界。这显然比钟嵘的评价又深入了一层。

曹植诗风的形成,显然与其天分、学识、遭际等密切相关。其一,关于曹植天分的认同,有的诗评家强调他“绣虎”的雅称。如张溥言:“集备众体,世称绣虎,其名不虚。”[19]92。徐增曰:“大抵诗贵人说,曹子建何等才调,当时无有出其右者,人或有商榷,应时改定,故称‘绣虎’。”[20]431也有的诗评家将之与其早慧并提,胡应麟曰:“古今才人早慧者,多寡大成;大成者,未必早慧。兼斯二者,独陈思。”[6]341其二,对曹植文学才能的深入分析。如陈祚明曰:“故绣以能纂为文,组以善织为美,多识博览,顾所用之何如,此才子之所以异于恒人也。夫笙簧犹是器,而合曲各成;牲牢犹是物,而和味互异。才不才之分以此。于此观之,可知子建之诗矣!昧者不察,震其繁丽,以为多才。”[1]154陈祚明认为,曹植能够“纂绣组织”、“多识古今”并为其所用,终成就其多才。后来方东树概括说:“陈思天资既高,抗怀忠义,又深以学问,遭遇阅历,操心虑患,故发言忠悃,不诡于道,情至之语,千载下犹为感激悲涕。”[7]70过人的天资,深厚的学识,特殊的人生际遇,造就了曹植清真婉曲、缠绵温厚的诗风。

一般地说,“慷慨任气”是建安诗歌也是三曹诗歌的基本特点。然而,通过明清诗评家对三曹诗的评点,不惟揭示了三曹诗风的差异性,而且揭示了诗风所以不同的深刻原因。虽也汲取前人,却又比前人深刻而圆熟。

二、诗歌体式的创造性

从整体上说,三曹诗歌涉及四言、乐府、五言、七言等诸多体式;从个人而言,三曹在诗体创造性上却又各有擅长。曹植虽众体兼备,尤其对五言诗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具有创造性的诗歌体式却主要集中于文人乐府和六言诗上。明清诗评家特别注意从诗歌发展的角度,辨析三曹诗歌体式,论述历史渊源,揭橥其在文学史上的不同意义。

(一)曹操:四言和乐府

曹操诗歌体式有四言、五言、杂言。然而,明清诗评家普遍认为其四言和乐府最具有文学史意义。其一,四言诗。杨慎曰:“然则曹孟德‘月明星稀’……何如?曰:此直后世四言耳,工则工矣,比之《三百篇》,尚隔寻丈也。”[21]683胡应麟亦曰:“魏武‘对酒当歌’,子建《来日大难》,已乖四言面目,然汉人乐府本色尚存。”[6]11明人虽从文学复古的角度批评其四言诗,与《诗经》比较“尚隔寻丈”,乖离四言诗的本来面目,然而认为其四言诗尚存“汉乐府本色”,“工则工矣”,“此直后世四言”,恰恰揭示了曹操四言诗的艺术创造性,即不因袭陈式,汲取汉代乐府精神,形成建安四言诗的独特艺术魅力。故陈祚明曰:“孟德能于《三百篇》外,独辟四言声调,故是绝唱。”[1]32其二,乐府诗。明清诗评家一方面综论三曹乐府创作的成就,如胡应麟曰:“乐府至诘屈者,《朱鹭》、《临高台》等篇;至峻绝者,《乌生》、《东门行》等篇。然学者苟得其意,而刻酷临摹,则亦无大相远。故曹氏父子往往近之。”[6]26王士祯亦曰:“东汉之末,曹氏父子兄弟,雅擅文藻,所为乐府,悲壮奥崛,颇有汉之遗风。”[22]27另一方面,诗评家也具体谈及曹操的乐府诗作。沈德潜评曹操《蒿里行》:“借古乐写时事,始于曹公。”[2]145朱乾言:“余谓乐府题,自建安以来,诸子多假用,魏武尤甚。”[14]34按照方东树的观点,“拟古而自有托意,如曹氏父子用乐府题而自叙时事,自是一体”[7]37,虽以乐府写时事是三曹乐府的共同特点,然而曹操在时间上得风气之先,在艺术上亦成就最高,故曹操诗既是乐府,“谓之古诗亦可”[22]92。

明清诗评家不仅比较了曹操四言与《诗经》的渊源关系,而且特别揭示了乐府的渊源和影响。如许学夷认为:“魏人乐府,四言如孟德《短歌行》、子桓《善哉行》、子建《飞龙篇》等,其源出于《采芝》、《鸿鹄》,轶荡自如,正是乐府之体,不当于《风》、《雅》求之。”“孟德、子桓乐府杂言,声调出于汉人《满歌行》等。”[17]75其体式源于《采芝》、《鸿鹄》,声调出于《满歌行》,可见三曹乐府与汉代楚歌的直接关系。而钟惺则认为五言古诗是曹公乐府的源头,曰:“《薤露》以下皆五字,然字字是乐府,不是五言古。今人以乐府语入五言古,反肤;曹公以五言古作乐府,反奥。”[13]18明清诗评家还谈到这部分乐府诗的体式影响。如王世贞曰:“晋拂舞歌《白***》、《独漉》,得孟德父子遗韵。”[11]993王尧衢评曹操《苦寒行》云:“格调古朴,开唐五言之端。”[23]56

(二)曹丕:七言歌行

明清诗评家普遍肯定了曹丕名作《燕歌行》于七言诗发展成熟方面的开创意义。如胡应麟曰:“纯用七字而无杂言,全取平声而无仄韵”,“子桓《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6]41、43朱嘉找嘣唬骸拔菏七言,创体也。逐句联接,却逐句转换。”[24]66这就从句式、用韵两个方面揭示了曹丕《燕歌行》的创造性。

曹丕《燕歌行》,一方面渊源有自,有独到的创造性。如许学夷曰:“子桓乐府七言《燕歌行》,用韵祖于《柏梁》,较之《四愁》,则体渐敷叙,语多显直,始见作用之迹。此七言之初变也。”[17]76陈祚明曰:“此七言一句一韵,又与《柏梁》不同。《柏梁》一句一意,此连续相承。”[1]141其用韵体式源于《柏梁》,抒情体式取自《四愁》,然而又内容铺叙,语言直质,且在意义表达时前后连续相承,始见文人刻意为之的艺术匠心,表现出七言诗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在七言诗发展史上影响深远。冯班曰:“七言创于汉代,魏文帝有《燕歌行》,古诗有《东飞伯劳》,至梁末而七言盛于时,诗赋多有七言,或有杂五七言,唐人歌行之祖也。”[25]37施补华曰:“七言古虽肇自《柏梁》,在唐以前,具体而已。魏文《燕歌行》已见音节,鲍明远诸篇已见魄力。然开合变化,波澜壮阔,必至盛唐而后大昌。”[26]983这就将《燕歌行》放到七言歌行诗体的发展流变中揭示其文学史地位。故冯班结论说:“魏文帝作《燕歌行》,以七字断句,七言歌行之滥觞也。”[25]41也可以说,七言歌行的产生与成熟是以曹丕《燕歌行》的出现为标志。

(三)曹植:文人乐府及六言诗体

曹植诸体兼备,五言诗成就尤高,然而明清诗评家认为,就诗歌体式的创新而言,主要集中于文人乐府及六言诗体两个方面。首先,曹植乐府创作标志着文人乐府诗的成熟。此又有两种类型:一是取乐府原调而抒写时事,如胡应麟曰:“乐府自魏失传,文人拟作,多与题左,前辈历有辨论。愚意当时但取声词之谐,不必词义之合也。其文士之词,亦未必尽为本题而作。……陈思‘置酒高堂上’题曰《箜篌引》,一作《野田黄雀行》,读其词皆不合,盖公燕之类,后人取填二曲耳。”[6]15文人乐府,虽取乐府之题,唯取声调之和谐,而不取原来题旨,如曹植取《箜篌引》之题而描写公宴。二是取乐府题名而抒写情志,冯班曰:“古诗皆乐也,文士为之辞曰诗,乐工协之于钟吕为乐。自后世文士或不闲乐律,言志之文,乃有不可施于乐者,故诗与乐画境。文士所造乐府,如陈思王、陆士衡于时谓之‘乖调’。刘彦和以为‘无诏伶人,故事谢丝管’。则是文人乐府,亦有不谐钟吕,直自为诗者矣。”[25]37有时文人乐府,逐渐失去乐府的音乐性,唯取其题,乖离曲调,直接以诗抒情言志,标志乐府向诗的转变。这两方面,不惟与汉乐府有别,与曹操乐府亦不相同。其次,曹植六言诗在诗体革新上也具有创造意义。宋长白曰:“六言始于汉司农谷永、北海孔融。长篇则子建之外,傅玄独擅。”[27]45又言:“曹子建《当事君行》,上六言,下五言,共八句。此格特创。”[27]473曹植六言诗有两方面的文学史意义:一是扩展了六言诗的篇幅。六言诗虽在汉代已经出现,孔融亦有创作,但皆为短制,至子建始创长篇,增加这一诗体的容量。二是革新了六言诗的体制。曹植之前,六言诗纯取六言,至曹植之《当事君行》则兼取六言、五言,创造一种新的诗体。

从“史”的眼光,辨析三曹对诗歌体式发展的贡献,而非平面地加以论述,是明清诗评家论三曹诗歌体式的主要特点。

三、抑扬品第的深刻性

如果明清诗评家论述三曹诗歌体式着重于“线”的纵向比较,以确立其诗史地位,那么论述三曹整体文学成就则着重于“点”的横向比较,以突出其诗史地位。通过比较异同、抑扬品第,深化了三曹研究,对于确立三曹的文学史定位,也具有重要的启示。

比较三曹,扬操而抑丕、植。如王世贞曰:“曹公莽莽,古直悲凉。子桓小藻,自是乐府本色。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逊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11]987 王世贞从风格才情上比较三曹之异。认为曹公乐府苍莽、古直、悲凉,是乃汉音;曹丕乐府虽稍有藻饰,亦不失乐府本色;曹植逞驰骋才华,藻饰雕琢,诗格逊于父兄。陈祚明亦曰:“孟德诗乃使人不知为佳,此体所以高。子桓兄弟诗非不甚佳,然固已逊乃父一格矣。”[1]128曹操诗得之自然,亦为丕、植兄弟所不及。因此,明清诗评家对钟嵘将曹操列为下品的品第观提出疑义。王世贞言:“吾览钟记室《诗品》,折衷情文,裁量事代,可谓允矣。词亦奕奕发之。第所推源出何者,恐未尽然。迈、P、P、约,滥居中品,至魏文不列乎上,曹公屈第乎下,尤为不公,少损连城之价。”[11]987曹丕与曹操相比,其失在于缺乏乃父的自然英旨,陈祚明在评曹丕《善哉行于讲堂作》、《折杨柳行》、《陌上桑》时,也都依曹操为参照,认为曹丕学曹操,然未得其自然英旨。曹植与曹操相比,其失在于缺乏乃父的境界、气格,如徐世溥认为:“子建诗虽独步七子,东坡文虽雄视百代,然终不似孟德明允、苍茫、浑健,自有开创之象,此非以父子观之论之也,殆实亦气候使然,具眼自得之耳。”[28]144又如王夫之则从气格上肯定曹操,如他在评《碣石篇》:“孟德于乐府,殆欲踞第一位,惟此不易步耳。……孟德乐府固卓荦惊人,而意抱渊永,动人以声不以言。陈思气短,尤不堪瞠望阿翁。”[15]16曹操诗歌境界“明允、苍茫、浑健,自有开创之象”,气格“卓荦惊人,而意抱渊永”,此又非曹植所及。所以,许学夷在分析钟嵘与后人论曹氏父子优劣时指出:“按嵘《诗品》以丕处中品,曹公及本酉缕贰=窕蛲撇芄而劣子桓兄弟者,盖钟嵘兼文质,而后人专气格也。然曹公才力实胜子桓。”[17]74然而,也有少数明清学者持论折衷,认为三曹各有高下,如胡应麟曰:“魏武太质,子桓乐府、杂诗十余佳篇,余皆非陈思比。”[6]28胡应麟认为曹操虽“太质”,然又“沉深古朴,骨力难侔”;曹丕乐府、杂诗虽称“佳篇”,其余又非陈思可比。这一结论大抵公允可信。

比较丕、植,扬丕抑植与抑丕扬植之争论。关于曹丕与曹植文学成就的比较,陈寿《三国志》比较公允。他一方面高度评价曹植“文才富赡,足以自通后叶”。另一方面又云:“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29]89,充分肯定其文学成就。然而至谢灵运“才高八斗”之论出,曹植的文学史地位逐渐盖过其兄,《文心雕龙・才略》曰:“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迭用短长,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子建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30]700虽然“文帝以位尊减才,子建以势窘益价”之说是刘勰的推想之辞,而且所论二人各有所长也较公允,但是曹丕似乎因***治的“强势”而导致文学上“弱势”的论调似乎相当深入人心。于是引发了明清诗评家或扬丕抑植、或扬植抑丕的争论。本来明代的三曹诗评大体尚算公允,如上文所引胡应麟有关丕、植优劣的论断,张溥亦云:“(曹植)自然深致,少逊其父,而才大思丽,兄似不如。”[19]92许学夷在论乐府时亦云:“然子建乐府、五言较汉人虽多失体,实足冠冕一代。……谓子建实逊父兄,岂为定论?”[17]74认为曹植在乐府和五言诗方面较之父兄,确为一代诗风的代表。然至王夫之首发天惊石破之论:“建立门庭,自建安始。曹子建铺排整饰,立阶级以赚人升堂,用此致诸趋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笔挥毫,雷同一律。子桓精思逸韵,以绝人攀跻,故人不乐从,反为所掩。子建以是压倒阿兄,夺其名誉。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31]104王氏谓“子建铺排整饰”、“子桓精思逸韵”本为不刊之论,然认为曹植“立阶级以赚人升堂”,并藉此沽名钓誉以“压倒阿兄”,就现有作品和诗作评品史料来看,不免有失偏颇。于是明清之际回护曹植的文学史地位,由抑扬丕、植,而发展三曹优劣论的争论。如黄子云言:“向评三曹诗,孟德虽思深而力厚,然乏中正平和之响,而徒有强梁跋扈之气,直欲凌轹三代,笼罩后世,务为诘屈以眩惑人耳目耳。余谓孟德霸则有余,而子桓王而不足,若子建VV乎有三代之隆焉。”[32]861如陈祚明又曰:“子建既擅凌厉之才,兼饶藻组之学,故风雅独绝,不甚法孟德之健笔,而穷态尽变,魄力厚于子桓。”[1]155子云认为,曹操有强梁跋扈之气,曹丕乏一代帝王之象,都不能“凌轹三代,笼罩后世”。唯有曹植“VV乎有三代之隆”,可以笼罩后世。虽凸显曹植建安文学的领***地位,则又无可厚非,然以贬抑操、丕而扬植,方法则不可取。倒是陈祚明从才思、藻饰、意态、气势上分析曹植诗歌特点,比较与孟德、子桓之不同,则由意气之争而深入学理上的分析,是相当具有说服力的。

由此见出,明清诗评家评品三曹诗歌,抑扬褒贬,虽不免落入意气之争的窠臼,但是正是在诸家的争论中,逐渐明确了三曹才思性情、胸襟气度、诗歌内容、审美风格的不同点,逐步确立了曹植作为“建安之杰”的文学史地位。正是在比较抑扬的历史过程中,使诗学研究趋于深刻。

四、明清三曹诗评走向深刻的历史动因

对三曹诗歌的评品,在明清两代逐步走向唐宋所未有的深刻,有着深刻的历史动因。明清的诗学复古思潮,既促进了古代文学文献的整理注释,也促进了大量古诗选本的大量出现。而且在明清诗学复古与反复古的思潮中,也促进了文学批评视角的转换。

诗学复古思潮与文学文献的整理注释。尊经复古是明清文化思潮的基本特点。张溥云:“应社之始立也,所以志于尊经复古者,盖其至也。”[33]这种文化复古思潮与诗学复古思潮直接相关联,明清文人的目光由专注唐宋诗文而转向唐前,不仅出现了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张燮《七十二家集》、冯维纳《古诗纪》等皇皇巨著的古代文学总集,而且《文选》研究也掀起了新的热潮,如明代张凤翼《文选纂注》、陈为邻《文选章句》,清吴谌《文选定论》、余肖客《文选音义》等。此外,自明代始,曹植集得到进一步整理和研究,出现了多种不同版本,如明正德五年的舒贞刻本、嘉靖二十一年郭云鹏刻本、李梦阳序本、清朱绪曾《曹集考异》、丁晏《曹集诠评》等。丁晏的《曹集诠评》不仅注明了各种版本的不同,而且还有考证文字并加以评点。这些方面为三曹研究既提供了翔实的文献资料,也提供了文学批评的资料。

诗学复古思潮与古诗选本的大量出现。明代诗学的主流是复古思潮,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都倡导复古运动,提倡“文以范古为贵”。清代的云间派、西泠派、王士祯、沈德潜等也都崇尚复古,这种诗学复古思潮,直接促进了古诗选本的繁荣。因此明清两代乐府选集、诗歌选本大量涌现,而且这些选本往往注重诗歌评点,促使三曹诗歌的评点走向专门化、细致化的道路。乐府选本,如梅鼎祚《古乐苑》、徐师曾《乐府明辨》、冯班《钝吟杂录》、朱嘉徵《乐府广序》、顾有孝《乐府英华》、朱乾《乐府正义》、曾廷枚《乐府津逮》等,其中都选录了大量的三曹乐府诗,有的还从音乐学的角度作了音乐标识,作以乐府类题解、乐府文学类解释。诗歌选本,有李攀龙《古今诗删》,钟惺、谭元春《古诗归》,王夫之《古诗评选》,王尧衢《古唐诗合解》,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吴淇《六朝选诗定论》,沈德潜《古诗源》,方东树《昭昧詹言》,王士G编、闻人笺《古诗笺》,张玉b《古诗赏析》等,这些选集有或附有诗人传记,或以详尽的注释考订见长。特别是学者们对古诗的诗法、诗艺、诗风的创新性评析,在推动汉魏古诗经典化的过程中,也使得三曹诗歌逐步走向经典化。

在明清诗学复古与反复古思潮的较量中,促进了批评视角的转换。明清诗学复古思潮,突出古诗经典对后代诗歌影响的同时,也构成了明清诗学批评强烈的“史”的意识。明清两代诗话及其选本批评表现出与宋代诗话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其自觉的史学意识。如宋代三大诗话(阮阅《诗话总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魏庆之《诗人玉屑》)或“多录杂事”,或“论文考义”、或“以格法分类”[34]1072,很少从史的角度叙论诗学。然明清诗话抑或是文集序言都往往注重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阐释其历史演进的过程。如许学夷《诗源辩体》以“诗有源流,体有正变”(《序》)为诗学基本观念,按照时代为序,有总论,有专论,“先举其纲,次理其目”(《凡例》)[17]1,以史为线,以论带史,有非常浓郁的诗学史的学理色彩。即使是诗歌选本的评点,也能够从诗歌史的角度论述文学风格之变迁以及诗人的文学史地位,如上文所引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的“汉音”、“魏响”之论;其评曹植《怨歌行》:“夫古诗以淡宕为则,故言以不尽为佳;乐府以缠绵为则,故言尽而弥远。即此一诗,或删或全,而二体可识矣。”[1]161或论文学史不同地位,或论风格发展演变,都表现出强烈的史的自觉。

明清诗学复古派与反复古派的较量,也推进了诗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如从主张诗歌本体研究转为注重以古诗为范本实践自我的诗学主张。胡应麟通过对诗体源流辨析,对曹丕、曹植诗中律句、用韵的分析,旨在分析诗体形式上的内在规律,深刻揭示诗歌走向盛唐气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又如王夫之通过评三曹诗,意在表达他独到的理论见解,如“情景观”。王夫之以景语、情语来分析警句:“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古人绝唱句多景语,如‘高台多悲风’、‘胡蝶飞南园’……皆是也,而情寓其中矣。以写景之心理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微,轻安拈出。”[15]91王夫之强调的是景语与情语的有效统一,才可能将内心感受表达出来。再如陈祚明强调诗人主体的“情”,诗歌本身的“辞”和创作方式的“术”等不同审美范畴,这些审美范畴正是在具体评品三曹诗时体现出来的。所以明清诗评家通过对汉魏古诗特别是三曹诗的评析,重构时人对汉魏古诗的看法,并藉此发挥对当时现实的诗歌创作的影响。

概言之,明清诗评家在评品三曹诗的过程中表露出与前代不同的诗学思想和审美观念,因此三曹诗评,既是研究诗评家诗学思想的文本材料,同时他们将三曹诗评推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为近代乃至当代学者准确评价三曹诗提供了一条学术门径。

参考文献:

[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M].李金松,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沈德潜.古诗源[M].苗洪,注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何焯.义门读书记[M].崔高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

[4]张玉b.古诗赏析[M].许逸民,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钟嵘.诗品译注[M].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

[6]胡应麟.诗薮[M].北京:中华书局,1962.

[7]钟惺,谭元春.古诗归[G]//河北师院中文系古典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

[8]方东树.昭昧詹言[M].汪绍楹,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9]周履靖.骚秘语[G]//河北师院中文系古典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陆时雍.诗镜总论[G]//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吴乔.围炉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2]王世贞.艺苑卮言[G]//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4]朱乾.乐府正义[G]//河北师院中文系古典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

[15]王夫之.古诗评选[M].张国星,点校.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16]宝香山人.三家诗[G]//河北师院中文系古典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

[17]许学夷.诗源辨体[M].杨维沫,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8]叶燮.原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9]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辞注[M].殷孟伦,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20]徐增.而C诗话[G]//王夫之,等.清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63.

[21]杨慎.升C诗话[G]//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22]王士祯.带经堂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3]王尧衢.古唐诗合解[M].长沙:岳麓书社,1989.

[24]朱嘉.乐府广序[G]//河北师院中文系古典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

[25]冯班.钝吟杂录[G]//王夫之,等.清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63.

[26]施补华.岘蛩凳[G]//王夫之,等.清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63.

[27]宋长白.柳亭诗话[M].扫叶山房排印本,1936.

[28]徐世溥.榆溪诗话[G]//河北师院中文系古典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

[29]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0]刘勰.文心雕龙[M]周振甫,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31]王夫之.姜斋诗话[M].戴鸿森,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2]黄子云.野鸿诗的[G]//王夫之,等.清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6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清明古诗词10篇

学习

少儿美术课程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少儿美术课程10篇,内容包括少儿美术教学内容大全,少儿美术零基础课程设计。校外美术教育主要是指以少年宫为载体的一系列美术教育活动。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即学校以外的能够被应用于美术教学活动的各种信息、工具以及其他条件

学习

七年级作文题目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七年级作文题目10篇,内容包括七上期末作文常考题目,七年级作文题目我的老师。二*繁星三冰心诗四首四诺曼底号遇难记五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首写作有感而发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苏教

学习

保安公司年度工作计划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保安公司年度工作计划,内容包括保安部门年度工作计划7篇,保安公司年度工作计划表。一、XX工作回顾。XX年我负责管理3个点的安保工作。定期对护卫点区域进行安全大检查,有漏洞的及时汇报客户领导,定期组织队员训练学习***事消

学习

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0篇,内容包括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全册,五年级上册交流平台教学反思。在处理课文的重点与难点时,王老师抓住了两个点,一条线。两个点是“母亲”的一段话与“我”“摇桂花”快乐的一段话,一条线是“我怀念童年

学习

描写树的成语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树的成语10篇,内容包括描写树的成语或词语越多越好,形容树高大的成语。3、剑树刀山: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4、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学习

学生会学习计划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会学习计划,内容包括学生会学习计划怎么写,学生会的学习工作计划。2要求各班信息员在每周日的晚上及时把本班的考勤状况递交到系办公室,易使学习部同学及时汇总.统计出来,并配合体育部同学做好晨操汇总,同时将考勤情况存入

学习

想哭却哭不出来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想哭却哭不出来10篇,内容包括你想哭但是哭不出来,想哭却哭不出来的故事。4、难受,做梦,想哭。寻思做个害怕的梦,看个电视开心放松一下,还看着个丢孩子的电视剧,唉……这520过稀碎。5、有时候,心里特难受,可是怎么都哭不出来,直到某

学习

又见花开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又见花开10篇,内容包括又见花开歌曲,又见花开三百字随笔。儿时,走在通往花园的小路上,震落了清晨草叶上披着的露珠。外祖母总是用她宽大慈祥的手牵着我的小手,娓娓地向我讲着蔷薇花的故事:“从前,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住着兄妹两

学习

心理活动策划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活动策划10篇,内容包括心理工作室成立策划,心理活动日策划。2活动用品购买:奖品(薯片,饮料)材料纸彩色纸片棒棒糖黑色中性笔一次性纸杯3宣传海报4心理***片音乐PPT制作5微电影寻找6场地由所有工作人员布置二活动中:1活动的介

学习

医院好人好事事迹材料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好人好事事迹材料,内容包括医生好人好事榜范文,医生好人好事事迹材料真实。我们护士愿做无翼的天使,用生命筑成挡截死神的堤坝,将关爱、健康和幸福撒满人间。同时也真诚地希望社会能够尊重护士,理解护士,爱护护士。一年一度

学习

龙年大吉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龙年大吉10篇,内容包括龙年大吉档案,龙年大吉绘画。吉林师范大学秉承“好学近知,力行近仁”的校训精神,努力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以基础厚、能力强、潜力大、素质好而受到社会的广泛欢

学习

车间员工工作总结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车间员工工作总结,内容包括车间员工工作总结及明年计划,工作总结车间员工。QA工作职责中体现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是生产过程的现场监控,每天早上来到单位后,我会按岗位对生产过程主要分以下几步进行实时监控,1.检查各岗位生产现

学习

南康直节堂记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南康直节堂记10篇,内容包括南康直节堂记,南康直节堂记主要内容。盘旋半天,发觉村上门楼、牌楼、牌坊真多,四面八方都有。旧村原称汶村城,有三米高的城墙围住,东西约1000米,南北约500米,设有四个城门,城墙已拆,门楼犹存,四门名曰:东阳

学习

立夏古诗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立夏古诗10篇,内容包括立夏古诗大全集,立夏古诗讲解。原文: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3、《幽居初夏》宋代:陆游原文: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

学习

清明诗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诗10篇,内容包括清明的诗大全集,清明自编诗。“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春风吹着杨柳,丝丝缕缕如雾如烟。蜂蝶恋花,暗香盈袖,树荫花影摇曳多姿,描绘不尽的清明二月天,良辰美景不虚设

学习

清明祭祖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祭祖文10篇,内容包括清明祭祖文简单几十字,清明节祭祖文大全。我们朝着外公的坟墓走去。快到外公的坟前,我好象看到外公笑呵呵地向我招手说:“你们来了,我的外孙女也来了,我好高兴啊!”我跑上去,嘴里不由自主地叫着:“外公,外

学习

清明节手抄报题目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节手抄报题目10篇,内容包括清明节手抄报题目高难度,清明节的手抄报第一名。一、明确主题,有的放矢在进行手抄报这种语文实践活动时,教师首先要把主题告诉学生,指导其围绕主题进行信息积累。如确定的主题是“清明节”,就应该

学习

关于清明节的由来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清明节的由来10篇,内容包括关于清明节的长篇来历简说,清明节的由来简短故事。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

学习

清明节作文二年级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节作文二年级10篇,内容包括清明节作文二年级100字,清明节二年级作文200字。二年级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的***片3二年级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的资料:清明节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

学习

有关清明节的来历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清明节的来历,内容包括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文章,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简短文字范文。公复国,子推独无得,子推作龙蛇之歌而隐。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推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举火。从此就有了寒食节。到了清

学习

古诗词三首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古诗词三首10篇,内容包括完整的古诗词10首,经典古诗词三首及翻译。传金柝()云鬓()辔头()3.下列句子与“出门看火伴”一句结构不相同的一项是()A.对镜帖花黄B.不亦说乎C.雄兔脚扑朔D.路转溪头忽见4.请仔细辨析下面每句中的多义词,并解释其含

学习

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模板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语文古诗词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小学语文古诗词论文题目,初中经典古诗文拓展论文。2教师诗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能正确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鉴赏的为数不多,即使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涉及到古诗词,也不能深层次地引导学生鉴赏,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