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造句篇1
1、腾达时的默默祝福,危难时给予支持,可以不去锦上添,花却一定会雪中送炭。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朋友交往的最高境界。
2、这时老师发下了一本《阅读练习》,这可是为我们雪中送炭呐,大家全部突击做了起来。
3、爱心是什么?爱心是能鼓起你生命风帆的激励。爱心是什么?爱心是雪中送炭式的资助。爱心是什么?爱心是抚慰你受伤心灵的微笑。
4、君子会雪中送炭,小人只会乘人之危。
5、从书中,我体会到了为百姓雪中送炭的宋太宗爱民如子的情怀;也是从书中,我知道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以雄韬武略把中国的疆域扩展到了西亚……
6、爱是春晖融雪,爱是雪中送炭,爱是沙海绿洲,爱是生命之源。爱是一种给予,爱是一种奉献,爱是一种感恩,爱是一种怀念!
7、他主动把自己心爱的橡皮擦借给了我,在这危急时刻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发自内心地想对他说,谢谢!
8、这时我手边出现了一个热水袋,原来是奶奶雪中送炭来了。
9、朋友有好也有坏,要交在你困难或伤心时,能为你雪中送炭的朋友。而不是酒肉朋友,他们只会在你困难时让你更困难。()
10、心平如水的宽容已是难得;雪中送炭的宽容更可贵更令人感动。
11、在我需要帮助时,你们总会雪中送炭,让我的眼睛不禁模糊起来,感动不已。
12、望着那凝神思考的同学,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雪中送炭,什么是友谊。
13、世界震惊了,一个个雪中送炭的援助给了中国重新站起的勇气。
14、我发现自己的直尺没带,卜乐看见了主动借给我了一把直尺,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15、要明白锦上添花当然好,雪中送炭更重要。
16、正在我冷的发抖的时候,我回头看见了您正迎着寒风向这边赶来,是您为我送棉衣来了,真是雪中送炭呀。
17、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18、上添花是哥们,雪中送炭是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兄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是知己。
雪中送炭造句篇2
1、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
2、考试的时候,我的笔忽然写不出字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监考老师给我拿来了一支笔,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3、爱是春晖融雪,爱是雪中送炭,爱是沙海绿洲,爱是生命之源。爱是一种给予,爱是一种奉献,爱是一种感恩,爱是一种怀念!
4、要明白锦上添花当然好,雪中送炭更重要。
5、上添花是哥们,雪中送炭是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兄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是知己。
6、腾达时的默默祝福,危难时给予支持,可以不去锦上添,花却一定会雪中送炭。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朋友交往的最高境界。
7、爱心是什么?爱心是能鼓起你生命风帆的激励。爱心是什么?爱心是雪中送炭式的资助。爱心是什么?爱心是抚慰你受伤心灵的微笑。
8、君子会雪中送炭,小人只会乘人之危。
9、他送来的被褥,无疑是雪中送炭。
10、下雨了,妈妈给我送来了雨伞,真是雪中送炭呐!
11、他主动把自己心爱的橡皮擦借给了我,()在这危急时刻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发自内心地想对他说,谢谢!
12、子夜极度渴望的时候,他推门进入,真是雪中送炭。
13、在我最需要的时候,他出现了,我永远难以忘记他的雪中送炭。
14、望着那凝神思考的同学,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雪中送炭,什么是友谊。
15、今天,老师查作业,我没完成,慌忙中,一位同学把他的作业递给了我,真是雪中送碳啊!
16、他的举动好比雪中送炭,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
17、心平如水的宽容已是难得;雪中送炭的宽容更可贵更令人感动。
18、我觉得,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更珍贵的多。
雪中送炭造句篇3
1、这时老师发下了一本《阅读练习》,这可是为我们雪中送炭呐,大家全部突击做了起来。
2、早上出门没带伞,我站在校门口无奈地看着大雨恣意瓢泼。这时爸爸把伞带来了,真可谓是雪中送炭啊!
3、今天,老师查作业,我没完成,慌忙中,一位同学把他的作业递给了我,真是雪中送碳啊!
4、爱是春晖融雪,爱是雪中送炭,爱是沙海绿洲,爱是生命之源。爱是一种给予,爱是一种奉献,爱是一种感恩,爱是一种怀念!
5、爱心是什么?爱心是能鼓起你生命风帆的激励。爱心是什么?爱心是雪中送炭式的资助。爱心是什么?爱心是抚慰你受伤心灵的微笑。
6、他主动把自己心爱的橡皮擦借给了我,在这危急时刻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发自内心地想对他说,谢谢!
7、这时我手边出现了一个热水袋,原来是奶奶雪中送炭来了。
8、心平如水的宽容已是难得;雪中送炭的宽容更可贵更令人感动。
9、他送来的被褥,无疑是雪中送炭。
10、在我需要帮助时,你们总会雪中送炭,让我的眼睛不禁模糊起来,感动不已。
11、大地震时,多亏四面八方的群众捐献物资,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12、朋友有好也有坏,要交在你困难或伤心时,能为你雪中送炭的朋友。而不是酒肉朋友,他们只会在你困难时让你更困难。
13、年关到了,小王家正愁给孩子买衣服,这时候***府给他家送来了钱和油大米,真是雪中送炭啊。
14、从书中,我体会到了为百姓雪中送炭的宋太宗爱民如子的情怀;也是从书中,我知道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以雄韬武略把中国的疆域扩展到了西亚……
15、子夜极度渴望的时候,()他推门进入,真是雪中送炭。
16、君子会雪中送炭,小人只会乘人之危。
17、世界震惊了,一个个雪中送炭的援助给了中国重新站起的勇气。
18、他的举动好比雪中送炭,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
19、我发现自己的直尺没带,卜乐看见了主动借给我了一把直尺,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20、上添花是哥们,雪中送炭是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兄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是知己。
雪中送炭造句篇4
关键词: 高效; 教学; 实效性
中***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199-01
一、精当
教学设计要精当,这不仅仅是对教学设计的要求,更是对教师把握课标、教材、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个展示。如在设计《邮票齿孔的故事》的品读课文时,教师:“邮票齿孔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呢?让我们打开书,认真地读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1)谁愿意读第一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想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了解,师相机出示“最早的邮票”和“现在的邮票”。)(2)最早的邮票和现在的邮票有什么不一样?书上怎么写的?(指导学生朗读本自然段的二、三两句话。让学生明白在1848年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小刀是裁邮票的必要工具。)(3)齐读第一自然段。(通过直观的视觉对比以及有针对性的读书,在学生的头脑中树立起小刀是使用最早邮票必不可少的工具,为后面的感悟文本作铺垫。)2、学习2~4自然段:(1)带齿孔的邮票是谁发明的?他又是怎样发明的呢?自由读2~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师相机板书:阿切尔)(2)出示***片,指导学生观察阿切尔的神情。书上哪一句话写出了此时的阿切尔看得很认真、很入迷的样子?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3)那个人指谁?那个人的什么举动吸引了阿切尔?师:拿出笔默读课文2、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那个人举动的词或句子。(请学生说说自己画的地方)(4)再读读你画的句子,边读边试着做做那个人的举动。以文本的中心句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自主读书的基础上,有个性地展现读书成果,在合作学习的状态下,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回归文本读出感情。一方面凸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另一方面潜移默化的指导学生学习收集处理文本信息,发展学生的思维,可谓之精当。
二、精巧
教学设计要精巧,这要求教师在把握课标、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将其三维目标的达成巧妙的溶入于自己的教学设计之中,达到授人于无行之中。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在教师让学生从长方形纸片、1分米长的线段、4个小正方体中,任选一种创造分数,交流完利用长方形纸片、1分米长的线段创造的分数后)师:刚才这几个小组的同学,分别把一张长方形纸片、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平均分得到了一些分数,他们平均分的都是一些什么,这是我们以前已经学过的。哪个小组敢于挑战,利用“4个小正方体”来创造分数?生1:我们组把4个小正方体看作一个整体(用“圆圈”圈起来),平均分成2份(画线),其中一份是它的1/2。生2(着急):老师,我认为应该用2/4来表示,你看,那一份不是2个小正方体吗?(众生附和)。生3:不对,应该是1/2。(有相同的声音。教师略显迟疑后,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师:这一份是2个小正方体,到底是这个整体的1/2,还是2/4呢?你们想不想和组内的同学商量商量,把它弄明白啊?(沉静的课堂沸腾起来了,学生们比划着、争论着。通过讨论,学生已经把握了分数的本质,但老师并没有就此完事,而是又杀了一道回马***。)师:怎样分,是1/2?怎样分,是2/4?有区别吗?(这样学生对分数有了深刻理解,又为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埋下了伏笔。)这位教师将“球”踢给学生,带领学生经历了一次思辩的过程,生成了一个个各不相同的对分数不同层次的理解。并把这些教学资源开发、放大,设计可谓之精巧。
三、精彩
雪中送炭造句篇5
自己能为他人做些什么?我想没有几个人能说得出来,但是别人能为自己做什么?有一些人可能会出口成章,说出一大堆。
这个星期钟老师上《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时突然为了一个问题——用“雪中送炭”造句,这时没有一个同学举手回答这个问题,这时我想:是不是平常我们帮助别人太少,人家也很少帮助自己,所以造不出来?过了一会,有几位同学举起手回答了这个问题,可过了一会儿又陷入了僵局,于是钟老师只好批准可以乱编乱造的,这时又有不少同学举起了手,他们乱七八糟的随便说了几句,就通过了,这引起了我的沉思:为什么说实际发生在自己身旁的事自己没注意呢?为什么胡编乱造的乱说如此自然?正在这时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不约而同的冲出了教室,我还是在沉思着:难道是别人帮助了自己,自己却不以为然?难道是别人从来没有帮助过自己?我想啊想啊,突然我知道了,为什么用“雪中送炭”这个词来造句会造不出来,因为我们平时帮助别人太少太少了,还自然的,别人也会很少很少帮助我们。可是这又引起了我的沉思:为什么我们为别人做的如此少?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吗?还是因为自己不愿意去帮助别人?我想了好久,终于明白了,是因为自己不愿意去帮助别人,自己只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可是不去帮助别人,别人怎么可能去帮助自己呢?所以现在干脆谁也不帮谁,变成个人在社会上渐渐孤立了,可是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大麻烦,就不会有人来帮助你了,所以我们为什么不去诚心诚意,尽心尽力的帮助别人呢?我们要时刻记着——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
以后我也要多多帮助别人才行,因为我讨厌孤独!
雪中送炭造句篇6
1、友谊是一首歌:真诚是旋律,宽容是曲子;友谊是一盏灯:你是灯芯,我是油,他(她)是火柴;友谊是一座古老的房子:坚韧是石,毅力是沙!
2、友谊是一条瀑布,飞溅着真诚的水花;信任是一缕阳光,驱散了怀疑的迷雾;关怀是一缕春风,温暖了失意者的心;鼓励是一盆火,燃起失败者的希望。
3、友谊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友谊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友谊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4、友谊是焦渴时的甘泉;友谊是黑暗中的明灯;友谊是快乐时的分享;友谊是忧伤时的抚慰!
5、友谊是松,高洁傲寒;友谊是一条瀑布,飞溅着真诚的水花;友谊是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是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片片美妙的景色。
6、友谊是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是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片片美妙的景色。友谊是水滴,我们共同凝结,汇聚成一条条潺潺的溪流;友谊是绿叶,我们互相依偎,创造出一颗颗庇荫的大树。
7、友谊是鲜花,我们共同欣赏,编制成一个个美丽的花环;友谊是音符,我们共同聆听,经典语句谱写成一章章动听的乐谱;友谊便似一杯清新透凉的冰红茶,滋润着你***渴的喉咙。
8、友谊是蝴蝶,我们嬉笑追逐,唤起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友谊是蜜糖,我们一同品尝,甜蜜一滴滴渗入心田;友谊是音符,我们共同谱写,奏成一曲曲美妙的乐曲。
9、友谊是松,高洁傲寒;信赖是竹,疾风劲草;团结是梅,岁寒清标;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
10、友谊是一杯正冒热气的咖啡,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香醇;()友谊是一杯微苦的清茶,虽苦,但细品却有清淡的甘甜;友谊是一杯蹦跳着水珠的汽水,给人一种清凉又充满激情的感觉。
11、友谊是天空中洁白的云朵;友谊是冰雪中纯洁的雪花;友谊是高山上茁壮的常青树;友谊是花园中美丽的花朵。
12、友谊是开心果,当朋友高兴时,它给予他祝福;友谊是消气丸,当朋友伤心痛苦时,他给予他的是及时的安慰;友谊是清醒剂,当朋友将要误入歧途时,它会使他迷途知返。
13、炎炎夏日,友谊是一杯清新透凉的冰红茶,滋润着你***渴的喉咙;秋风瑟瑟,友谊是随风而落的佳叶,构成了金秋时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寒冬腊月,友谊是一朵朵迎雪而立的梅花,绽放开来,温暖着你我的心田。
14、友谊是海,可以包容你的缺点;友谊是火,在寒风中给你温暖;友谊是书,使你明白更多的道理;友谊是阳光,照亮你人生的道路。
雪中送炭造句篇7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1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dàn shēng duàn liàn chōu tì fěi tú chú chuāng
( ) ( ) ( ) ( ) ( )
jiǎo bàn chén āi dì yù kū wěi yùn wèi
( ) ( ) ( ) ( ) ( )
二、组词10分
俊( ) 房( ) 检( ) 崖( ) 锈( )
峻( ) 励( ) 捡( ) 涯( ) 绣( )
楼( ) 旺( ) 虚( ) 桌( ) 歇( )
数( ) 汪( ) 虑( ) 卓( ) 喝( )
三、用“然”字组词,分别填入句中的括号里。4分
1、客家民居和傣家民居各有特点,建筑风格( )不同。
2、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 ),毫不混乱。
3、客家土楼,虽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但是( )非常牢固。
4、他( )失败了很多次,但是并没有灰心。
四、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小树在风中摇摆。(改成拟人句)
2、今天的旅游你一定要参加。(改成双重否定句)
3、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4、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躯。(缩句)
5、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大方:① 对财富不吝啬。
②言谈举止不拘束。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我希望有一天,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
! 这两句诗选自 的 《 》,句中“活棺材”指的是
。
2、豁子乐观的和田***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他们的生活习俗 ,
, 等。
3、“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
这是宋代诗人 写的《 》,“ ,应是嫦娥掷与人。”这是唐代诗人 写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六、口语交际。5分
小红在放学的路上看到一位不朋友在折树枝,他走上前……
请根据此设计口语交际内容。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1分
雪中送炭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不小心跌下河去。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过了一会儿,***的警卫员来了,警卫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派我来看你。”***怎么知道?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一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叫我送来的。”被子!送给我?这哪儿行呢?长征途中每人带的东西都很少。***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御严寒呢?( )我怎么说,警卫员( )把被子盖在我身上。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暧流传遍全身。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这下可糟了”,句子的“糟”说明
3、找出文中的反问句,画出来,把它换一种说法
4、《雪中送炭》的“雪”在文中指 ,“炭”指 ,雪中送炭的意思是 。
5、造句:雪中送炭: 。
6、我心里一阵热,热的原因是 。
7、***留给我的印象是: 。
8、你生活中遇到过像“雪中送炭”的事情吗?请用片段把它写下来。
八、作文30分
给我带来了快乐
要求:谁给你带来了快乐呢?是家庭、学校?还是某一动物、植物呢?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写。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用词恰当。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2
一、利用查字典知识填空。
1、“秧”“熬”“屉”“揉”四个字在查字典时,分别查大写字母( )( )( )( ),这四字在字典中 在最前面, 在最后面。
2、“裹”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带有这一部首的字有 等。
二、读拼音,写汉字。
nuó wěi fěi jí bù
( ) 移 枯( ) ( )翠 书( ) 恐( )
qún jiǎo shí xiè yù
围( ) 打( ) 侵( ) 机( ) 领( )
三、词语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 )病人 ( )敌情 ( )花木 ( )天空
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养( )处( ) 语( )心( ) 张( )结( )
见( )知( ) 落( )而( ) 精( )简( )
舍( )逐( ) ( )类( )通 革( )鼎( )
3、写出6条带“龙”的成语。
4、根据下列简***,写关于水面情况的成语。
( ) ( ) ( )
四、把下列古诗,名句补充完整。
1、种树者必 ,种德者必 。
2、玉颗珊珊下月轮, 。
3、粉骨碎身全不怕, 。
五、按要求写句子。
1、用关联词,把下面的两个句联成一句话。
下一番功夫 能练出一笔好字
2、班级要办一个“***书角”,请你写一句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3、我们是不能忘记这十多年来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的。
改成反问句:
4、修改病句。国庆节已经快到了,校园里处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5、小红对我说:“你快回去吧,你妈妈病了。”
改为转述句:
6、根据词语不同意思造句。
清楚 ① 对事物了解透彻:
② 易让人了解、辨认:
7、你即将离开母校,你想对母校的老师说 ; 对快要分手的同学说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学弈》选自《 》 这篇课文说明了 。 “思援弓缴而射之”意思是: 。
2、燕子去了, ,杨柳枯了, ;桃花谢了
。这句话选自《 》,作者是 ,从这篇课文我感悟到 。
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 ,或
***解释为 。
4、“星期五”“贝琪”分别是《 》,《 》中人物。
5、这种 与 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 也完成了
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 。
七、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一)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1、这段话选自《 》,作者是
2、“他”指的是
3、“甜蜜的希望”指的是
4、作者这样结尾,其用意是 。
(二)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不公平。
恰巧,有位老人打他们身边经过, 听见了他们怨恨。老人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画着说:“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睛瞎了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了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反而好了,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干扰,使他的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加倍集中。
(必然 竟然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为美术家,艺术超凡,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缍成为音乐家,技艺卓绝,饮誉天下。
1、把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用“/”划去。
2、“亮”字在词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①光线强;②响亮;③(心胸、思想等)开朗,清楚;④显露,显示。文中加点的“亮”应选第 种解释。
3、用曲线画出描述两个孩子怨恨命运不公的句子。
4、文中已用“”分成两段,概括出第二段的主要意思。
5、请从文中摘录至少两组近义词。
6、这篇短文给了你什么启示?
八、作文。
题目:和 聊聊天
提示与要求:
1、聊天的对象可以是爸爸、妈妈、市长、教育局长、环保局长、校长、老师等,也可以是太阳、月亮、春风、小草等,还可以是孙悟空、诸葛亮、外星人……
2、文章要求表达清楚,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把题目补充完整,体裁不限。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3
一、基础知识:(36分)
1.拼音是你学习的好伙伴,请你借助拼音朋友,写出词语。(6分)
líng lì wǔ rǔ máo dùn pái huái
( ) ( ) ( ) ( )
kāng kǎi zī xún
( ) ( )
2.这句话,你很熟悉。请你拼一拼,认真写出句子。(2分)
suí fēng qián rù yè,rùn wù xì wú shē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时你一定掌握了不少成语,现在就来考考你。(4分) 废( )忘( ) 舍( )为人 同心( )力 居( )思( ) 万古长( ) 神机( )算
4.下面的句子有错误。不要急,请你用修改符号改病句。它们谢谢你了!
(1)小明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4分)
(2)暑假快到了,我们已经结束了小学的学习生活。
(3)不亲身体验,怎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5.下面几种句式的变化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8分)
例: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怎么能不感冒呢?
气候变化无常,人们会感冒。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3)***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六年语文学习,你已熟记了不少古诗词。请把下面诗词补充完整。(4分)
(1)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持彩练当空舞?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4)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语文课本中许多精彩段落,你一定记得。试一试,你能行!(8分)
(1)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 )。”(选自《为人民服务》)
(2)燕子去了,( );杨柳枯了,( );桃花谢了,( )。(选自《匆匆》)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其一人专心致志,(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选自《学弈》)
二、阅读:(34分)
1.课内阅读
回顾我们学过的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要细心哟!
(1)将相“不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相”认为“将相和”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将相不和”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将相和》)
(2)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的事物,都是小女孩的____________,符合小女孩的处境和心理活动,作者写这些,进一步突出了小女孩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更引起了人们对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
(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非这样做不可”,意思是____________。 “心跳得很厉害”,说明________________。 (课文《穷人》)
2.课外阅读(20分)
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竭。你用心读了下面这篇文章后,一定会有许多感受。多读几遍,再回答下面问题。
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huàn)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入病房时,马 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 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 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uè)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 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4分)
以手掩面——
契机——
(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 )中。(4分)
A.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 ) B.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 )
(3)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4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拓展阅读(6分)
(1)在你小学阶段学过很多古诗,你一定背得滚瓜烂熟了吧,请你选择一首默写,并写出诗人名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把你喜欢的一幅对联或一则名人名言或一段广告词写来。(如你都不会,还可以把你此时此刻的心里话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30分)
作文可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大家都很愿意写。平时你也一定写过不少作文。今天请你再露一手。
题目:________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提醒:1.写出真情实感,字迹要清晰工整;
2.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
雪中送炭造句篇8
1.妙、有趣地识记字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完新课,教师往往会布置学生回家抄写生字词。有些学生,面对教师布置的大量枯燥无味的抄写,苦于无奈,只得把它们当作任务来完成,学习积极性难以发挥,其识记效果也不好。教师如能把识记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那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另一番面貌。《十里长街送***》一课共有11个生字:拄、槐、耐、挽、饰、腮、洲、陪、检、阅、矫。我让学生回家进行"玩生字游戏",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想想用什么办法能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些生字,并开设了识记设计奖、生字识记数量最多奖等。这一下学生产生了兴趣,识字写字的创造潜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他们各显身手,各种方法层出不穷:有的按生字的结构分类:"拄、槐、耐、挽"等都是左右结构,"阅"是半包围结构;有的按生字的偏旁归类:"拄、挽"是"宇"旁,"槐、检"是"木"旁;有的按生字的声母归类,"拄,洲"声母都是"小","检、矫"声母相同,等等。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识记效果会大大提高。
2.改变听写词语的方法,体现听说读写思的综合训练
听写词语是教师检验学生掌握生字词情况的一种常见的课堂练习,学生机械地写,机械地记,久而久之,容易厌烦。我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试着换了种方法,不仅给学生以新鲜感,而且也扩大了字词书写的价值和功能。
师:文中的"我"和伯父谈《水浒传》中的故事和人物时,把这个人做的事情按在那个人身上,乱说一气,用了什么词?
生:用了"张冠李戴"这个词,比喻弄错了对象。
师:对,大家写"张冠李戴"这个词。咱们这样"一问一答一写","张冠李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第二个词。看我的动作(做"咳嗽"的动作),这是什么词?
生:是"咳嗽"。
师:好,第三个词。(出示许多人参加追悼会的***片)伯父去逝了,许多人都来表示沉痛的怀念,这个词是什么?
生:是"追悼"。
在这一段中,我改变了以往老师读一个词,学生写一个词的惯用方法,而是运用释义、动作、***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边听、边想、边说、边写。这样,学生必须经过一个学习思考过程,才能得出学习成果。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动耳、动手、动口、动脑,训练了听辨能力、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能力、思维能力,当然也训练了他们的书写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体现了听说读写思的综合训练,实现了能力训练的整合性。
3.用生字词,变消极知识为积极知识
对于生字词,如果学生只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那么时间一长,就有可能遗忘。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能理解"的只有静态的、消极的语言,只有不断地让其成为动态的,即在语言实践中焕发其活力,才能变消极知识为积极知识。具体地说,就是要在"活用"上下功夫。我的做法是:试着用生字词说说课文大意。如学习《***神》一课,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听写生字词:"、拒绝、麻醉剂、哼叫、晕倒、堪称。"学生互相订正后,再要求学生用上这些词或选用其中几个词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学生略加思考后,纷纷举手概括出了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在做脑部手术时,不仅拒绝使用麻醉剂,而且在手术中连一声哼叫也没有,不愧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神。"看起来平平常常的生字词检查,由于增加了一个环节,其作用和价值就大不相同了。这一环节既巩固了生字词,又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使学生初步把握了课文内容,并进行了说话练习,可谓一举多得。
4.业解惑,对学生进行字词规则意识的培养
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笔者努力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帮学生建立一种规则意识。通过一个字形的呈现,展示该字表示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形意的规则性来编码新学习的这些汉字,为学生减轻记忆负担;通过一个词语的分析,帮助学生借助具体语境来体会词语的意义,并举一反三,开掘出更广阔的知识内涵。正如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所说:"带领孩子,抓住字词,一定要让它闪耀出最耀眼的火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要有选择有重点地教,关注学生长远的字词规则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有意义的辨字组词造句,避免机械地进行字形和语音、语义的联结,促进学生运用字词能力的提高。
5.展空间,回归生活
雪中送炭造句篇9
一、读拼音,写汉字。(10分)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6分)
三、读一读,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6分)
四、变一变,再组词。(3分)
五、找出句子中的反义词。(3分)
1.失败乃成功之母。
2.春天气候温暖,冬天气候寒冷。
3.在小林眼里,“花伞”渐渐模糊,眼前清晰地出现了一件件下摆张开的雨衣。
六、把下面的词语按一定的顺序排列。(6分)
1.梅花 荷花 桃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哥哥 父亲 伯父 爷爷 叔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秋节 端午节 春节 重阳节 元宵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默写古诗《草》。(5分)
八、老鹰会抓到哪只小鸡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1.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受到大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舞台上演员优美的舞姿使观众__________不已。
3.大雨过后,天空______________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4.在森林里,我们_____________了几种从来没有见过的植物。
九、用“\”划去不是同一类的词语。(4分)
1.西瓜 南瓜 冬瓜 苦瓜 丝瓜
2.天安门 长城 故宫 景点 天坛
3.萝卜 蔬菜 白菜 豆角 辣椒
4.称呼 老师 伯父 哥哥 爷爷
十、句子加工厂。(8分)
1.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比喻句)
2.终于 自己 卡罗尔 一只 的 小猫 有了 她 (整理成通顺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花飘落下来。(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我是小判官。(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古诗《草》是南宋杰出的诗人杨万里写的。 ( )
2.***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他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 ( )
3.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 ( )
4.《难忘的泼水节》一课讲的是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 )
5.邮票打孔机是爱因斯坦发明的。 ( )
十二、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4分)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
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
十三、阅读城堡。(12分)
月亮姐姐的新伙伴
月亮姐姐跟着地球妈妈,日日夜夜不停地转。
一天,她发现身边来了一个新伙伴。月亮姐姐问:“你是谁?为什么飞上天?”
“我是一棵人造卫星,人们把我送上天。我会转播电视新闻,我会贞察飞机、***舰,我会报告天气变化,我会寻找地下的石油、煤炭。”
听了人造卫星的话,月亮姐姐露出了笑脸,说:“欢迎你!地球上来的新伙伴。”
1.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2分)
2.第三自然段是( )说的话。(2分)
3.月亮姐姐的新伙伴是( )。(2分)
4.请用“ ”找出短文中的2个错别字,并更正在下面的括号里。(2分)
( )
5.在括号中填上搭配恰当的词语。(4分)
( )飞机、***舰 ( )石油、煤炭
( )电视新闻 ( )天气变化
雪中送炭造句篇10
一、 风的观测
风的观测首先是看风向。在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已有“健弊帧骄褪怯美垂鄄旆缦虻摹<坠俏闹幸灿辛怂姆降姆缑:东风叫“怠保南风叫“洹保西风叫“夷”,北风叫“寒”。以后逐渐发展,到汉代已有24个风向方位的称谓。唐代科学家李淳风在他的名著《乙巳占》中,绘有一张占风***,列举了24个风向的名称。他指出,这些方位是由八个天干、四个卦名、十二辰(地名)组合而成。“子”指北方,“午”指南方,“卯”指东方,“酉”指西方。还举例说明怎样判定风向:凡风从戌(西北偏西)来的,须看吹向是否是辰(东南偏东);风从辛(西偏北)来的,须看吹向是否是乙(东偏南);风从乾(西北)来的,须看吹向是否是巽(东南)。这就是根据风的去向来决定来向。
我国风向器的发明很早,甲骨文中的“健本褪且恢旨虻サ摹笆痉缙鳌保风杆上系鸟羽、布帛、茅草等,用来观察风向。西汉《淮南子》中,已经举出一种叫“健保xiàn)或“”的风向器。它很可能就是殷商时的窖荼涠来的。《淮南子》中说:“街见风也,无须臾之间定矣”。“健痹诜绲淖饔孟拢没有一刻是平静的。说明这种风向器还相当灵敏。
铜凤凰主要安装在汉武帝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所建的建章宫里。当时建章宫东的凤阙上装了两个铜凤凰,在宫南的玉堂和宫北的圆阙上也装了一个铜凤凰。据《三辅黄***》说,铜凤凰的下面有转枢,所以风来的时候,铜凤凰的头会向着风,好像要飞的样子,“向风若翔”很显然这是一种风向器。但是这种风向器后来逐渐演变为装饰,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相风铜乌是一种铜做的、形状像乌鸦那样的风向器。“相风”就是观测风的意思。它装在汉代观测天文气象的灵台上。最初造得比较笨重,据《玉海》说要在千里风来的时候才动。后来经过不断改进,变得轻巧灵敏一些,使得受小风也能转动。到晋代,出现了相风木乌,使用范围扩大到城墙上、庭院中、舟船车辆上。李淳风在《乙巳占》中曾经描述了这种相风木乌的构造。1971年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在一座东汉古墓中出土了一幅群鸟鸟瞰***,在主要建筑的后面有一座钟鼓楼,其上绘有相风铜鸟。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相风铜鸟***形,绘于汉灵帝时期,距今1800年。
相风铜鸟、木鸟的缺点是构造复杂、移动不变,所以李淳风在《乙巳占》中就指出:“常住安居,宜用乌候;***旅权设,宜用羽占。”意思是说,相风乌只宜设在固定的地方,在***队中驻地经常变化,更适宜用鸡毛编成的风向器。
鸡毛编成的风向器,是由“健狈⒄苟来的,所用的鸡毛重约五两到八两,编成羽片挂在高杆上,等它被风吹到平飘的状态,再进行观测,这种羽毛风向器就称为“五两”。李白《送崔氏昆弟之金陵》诗:“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说明当时羽毛风向器的使用已很普遍。
我国古代除观测水平各向的风外,也观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旋风,方向混乱的乱风。例如,把自上而下吹的风叫做“颓风”,也叫“焚轮风”,自下而上吹的风叫“飙风”,也叫“扶摇风”等,说明对风的观测是细致的。
观测风不单要观测风向,也需要观测风力。在唐代,已经采取地面物体受风影响所表现出的不同状态来表示风力大小。李淳风在《乙巳占》,当时把风力分为八级:一级动叶,二级鸣条,三级摇枝,四级堕叶,五级折小枝,六级折大枝,七级折木飞砂石或伐木(折木),八级拔木树和根。这八级风,再加上“无风”和“和风”(风来清凉,温和,尘埃不起的,叫和风)两个级,可合为十级。
这种利用目力观测风力,并将风力分级的方法,与英国人蒲福所定的蒲氏风级划分风力相近,但李淳风要早到1100年。
二、 云的观测和古云***集
云的观测在预报天气中用处很大。这是因为预报天气的时候,重要的在于判断未来晴雨,而雨是从云中下降的。是不是会下雨?下什么样的雨?都和云的情况有关。
我国古代很重视云的观测。例如在《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上天同云,雨雪”的话,意思是说:下雪的云,在天空中是均匀一色的。也有把“同云”写为“彤云”,意思是下雪的云,色彩微带红色。
在《管子・侈靡篇》中提到:“云平而雨不甚。无委云,雨则p已。”意思是说,云块比较平坦,雨不会下得很大。下雨的时候,如果没有供应水分的云伴存,雨下不长,很快雨就会下完。这个结论只有对云有过长期、仔细观测,并提高到一定的理性认识高度,才能得出。在《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篇》中,已经把云按形状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种。
我国民间,很早就有许多有关云的天气谚语,作为观测云和预报天气的依据。例如唐代李肇《国史补》中,就有“暴风之候,有炮车云”的话。炮车云就是雷雨云,因为云顶呈砧状,很像炮车。唐代黄子发《相雨书》中,有“云若鱼鳞,次日风最大”的话。这是指一种由细鱼鳞状云块组成的云,就是卷积云。宋代孔平仲的《谈苑》中,有这样的天气谚语:“云向南,雨潭潭;云向北,老鹳寻河哭;云向西,雨没犁;云向东,尘埃没老翁。”把云向和晴雨联系起来,是很有意义的。更多的天气谚语存在于民间的口口相传之中,在现代天气预报出现之前,往往是老百姓判断未来天气的主要参考。
为了辨认云,需要云***。目前发现的最早云***是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和敦煌所出唐天宝初年的《占云气书》。这两种云***都是为***事需要卜占吉凶而用的。至于文献中的云***,《汉书・艺文志》中著录有《泰壹杂子云雨》和《国章观霓云雨》等书很可能附有云***。宋代郑樵《通志略・艺文略》、《宋史・艺文志》、《宋史新编・艺文志》等史籍中有《日月晕珥云气***占》、《天文占云气***》、《云气***》、《占风云气***》等云***。可惜都已经失传,无法考查。明代茅元仪《武备志・载度占》中的《玉帝亲机云气占候》,里面有51幅云***。道藏本《雨D气候亲机》,里面有云***39幅。王重民《善本书籍经眼录》所录写本《观象玩占》中也有云***配合。此外,还有各种版本或手写本的《白猿经》,都是***文对照的古云***集。如果把明代以来的各种云***集互相对照,可以发现它们大同小异。很可能它们都有一些共同蓝本,这些蓝本应当是明代以前的各种古云***集。这些古云***集,表面上失传了,但是实际上都改用别的书名、补充、修改某些内容而在后世典籍中出现。
三、 湿度观测和仪器
我国是最早发明测湿仪器的国家。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把土和炭分别挂在天平两侧,以观测挂炭一端天平升降的仪器。《淮南子・天文训》中指出这个仪器的挂炭一端升降的意义说:“燥故炭轻,湿故炭重。”就是说,天气干燥了,炭就轻;天气潮湿了,炭就重。《淮南子・泰族训》还说:“夫湿之至也,莫见其形,而炭已重矣。”意思就是,湿气到来的时候,人是看不见的;但是炭已经表显出沉重了。这就说明了这个测湿仪器起到能测量看不见的水汽多少的作用。
宋代有一个叫赞宁的和尚,在他的《物类相感志》中提到,把土炭两件东西,放在天平两边,使它们平衡,然后悬挂在房间里。天将要下雨的时候,炭就会变重,天晴了,炭会变轻。这已经是把测湿仪器作为预报天气晴雨的仪器了。
除了天平式的测湿仪器外,还有利用琴弦感应的湿度的。如东汉王充在《论衡・变动篇》中说,“天且雨,……琴弦缓,”琴弦变松,天就要下雨。琴弦变松,是天变潮湿、弦线伸长所造成的。元末明初娄元礼在《田家五行》中说:如果质量很好的干洁弦线忽然自动变松宽了,那是因为琴床潮湿的缘故;出现这种现象,预示着天将阴雨。这句话已经明确点出了湿度一方面影响弦线的长度,一方面又联系着天气的晴雨。他还谈道,琴瑟的弦线所产生的音调如果调不好,也预兆有阴雨天气,这也是合乎科学道理的。清康熙年间,西方来华传教士南怀仁曾用小鹿的筋做成一个弦线温度表,以验空气中的燥湿。几年以后,也研制成功了“验燥湿器”,利用弦线随湿度伸缩的原理测量温度。这是毛发湿度计的前身。
四、降水观测和仪器我国古代对雨水观测十分重视。甲骨卜辞中,对雨已经有“大雨”“猛雨”“疾雨”“足雨”“多雨”“毛毛雨”等区别,而且还注意到雨的来向。
雨下的是否及时,以及雨量的分配和多少,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这就迫使我国古代国家对上报雨量的重视。在秦代,我国已经有报雨泽的制度。1975年2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秦律十八种》的竹简,其中《田律》里规定,凡下及时的而且有利于谷物抽穗的雨,雨后应书面分别报告有抽穗谷物和未种谷物的受雨田亩数。庄稼生长后,如下了雨,也应报告雨泽多少和受益的田亩数。如有干旱、暴风雨、水潦等灾害,也要报告受灾田亩数。这些报告,就近的县要走得快的人递送,远处的县可由驿站传送,必须在八月底前送到。在东汉,也曾经要求所辖各郡国从立春到立秋整个作物生长期间向中央报告雨泽情况。
东汉以后,历代对降水都很关心。在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曾在《数书九章》卷四中列有四道有关降水的算题,就是“天池测雨”、“圆罂测雨”、“峻积验雪”、“竹器验雪”。秦九韶在序中明确说:农业生产的丰收与否,和雨雪很有关系。主管农业的官员想知道雨雪下降量,但是如果盛雨雪的容器形状不同,容器里积的雨雪量就大有不同。怎样才能客观地从容器的雨雪量计算出有代表性的雨雪量呢?出这四道题目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这个难题。因此这四道题最后所问的,都是合平地的雨深或雪厚是多少。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已经知道换算为平地的量,才是有代表性的量。
从算题中还可以看出,当时还没有标准雨量器。“天池”是各地为了预防火灾积蓄雨水的容器,这在当时各州郡都有。它正是我国雨量器的前身,因为它本来就是积雨水的。只是由于是用于防止火灾的,所以形状、容积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明太祖和明仁宗时,***府明令全国各州县要上报雨量,当时曾统一颁发雨量器。在朝鲜曾经发现黄铜雨量器,高一尺,广八寸,并且附有标尺。雨量器的花岗石台基上刻有“测雨台”和“乾隆庚寅五月”等字样。这个公元1770年所制的一个雨量器,应当不是最早的雨量器。
明清两代,州县向中央上报雨水情况的制度,一直保持着。因此现在在故宫里还保留明清两代大量的各地上报雨泽的奏折。这是一笔宝贵的古代气象资料。五、古代天气现象理论?古代气象学还没有形成一门***的学科,古人的天气现象理论,大多分散在农学、天文、地理甚至***事、医学著作中。
《黄帝内经・素问》卷二中,提出了水分循环和云雨形成的理论。指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也就是说云是地气上升所形成的,雨是天气下降所形成的。雨虽然是从天下降,但它却来自地气上升所致;云虽然是地气上升而成,却是天气下降的雨所供应的。东汉王充在《论衡・说日篇》中也有相似的见解:“雨从地上不从天下,见雨从上集,则谓从天下矣,其实地上也。”
西汉董仲舒在他所著《雨雹对》―文中,认为雨滴是由小云滴受风合并变重下降而成的。(“攒聚相合,其体稍重,故雨乘虚而坠。”)他说:“风多则合速,故雨大而疏;风少则合迟,故雨细而密。”意识是说,风大,云滴合并得快,下降的雨滴大而比较疏。风小,云滴合并得慢,使下降的雨滴细而比较密。这种观点和现代的暖云降雨理论是符合的。在雪的形成方面,《春秋说题辞》中认为是水汽凝成的。(“盛阴之气,凝滞为雪。”)董仲舒,东汉许慎、刘熙,宋代朱熹,明代王逵等,认为是云滴或雨滴冷冻结成的。明代杨慎认为是霰或米雪形成的。也就是说,我国古代对雪的形成,有“气体形成说”、“液体形成说”和“固体形成说”三类。就现代气象学关于雪的形成理论看,依旧有这三类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