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三国的歇后语10篇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篇1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精选10句:

1、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3、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4、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5、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6、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7、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8、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9、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10、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150句:

1、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3、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4、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5、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6、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7、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8、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9、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10、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11、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12、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13、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14、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15、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6、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17、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18、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19、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20、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21、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22、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23、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24、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5、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26、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27、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28、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29、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30、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31、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32、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33、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34、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35、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36、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37、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38、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39、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40、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41、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42、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43、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44、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45、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46、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47、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48、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49、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50、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51、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52、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53、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54、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55、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56、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57、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58、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59、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60、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61、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62、诸葛亮当***师—————名副其实

63、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64、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65、诸葛亮当***师—————办法多

66、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67、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68、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69、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70、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71、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72、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73、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74、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75、诸葛亮征孟获—————收收诸放放

76、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77、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鹅毛扇

78、诸葛亮的-神妙莫测

79、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80、诸葛亮要丑—————不知

81、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82、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83、诸葛亮妻—————为事业着想

84、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85、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86、诸葛亮当***师—————办法多

87、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88、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89、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90、诸葛亮当***师—————名副其实

91、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92、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93、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94、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95、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96、刘备编草鞋—————内行

97、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98、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99、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100、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101、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102、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103、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104、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105、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106、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107、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108、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109、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110、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111、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112、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113、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114、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115、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116、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117、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118、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119、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120、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121、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22、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123、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124、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125、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126、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127、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128、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129、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13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131、曹操转胎—————疑心重

132、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133、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134、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135、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136、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137、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138、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139、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140、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141、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14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

143、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144、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145、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146、阿斗的江山—————白送

147、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148、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篇2

关键词:关联理论;歇后语;对外汉语教学;认知环境

中***分类号:H021

一、关于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语言文化中极其特殊的一部分,但是无论对中国学生还是对来华留学生来说,教学活动中它的地位和作用都没有凸显出来。对于从小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中国学生而言,即使没有列为专题讲授,大家对它并不陌生。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来华留学生对歇后语这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语言形式的理解非常吃力。但是如果通过把关联理论中的认知环境应用到对外汉语歇后语教学中,从认知环境的三个组成部分――百科信息、逻辑信息和词汇信息则可以帮助来华留学生加强对歇后语的认知与理解。

歇后语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外甥打灯笼――照旧(舅)”,[1] 它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谐音和比喻,其二为会意。目前,国内语言学界把歇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甚少。但是,随着国际汉语热的出现,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起越来越多的孔子学院,国外留学生也不断进入中国,他们不仅为掌握汉语语言,更重要的是为了解研究汉文化以及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所以,在汉语教学中适当的将歇后语作为其中的教学内容,无疑是值得尝试和探索的方式方法,这既是当前跨文化交际的需要,也是对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必要途径。

二、关联理论对歇后语教学的启示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早在1986年由法国学者Sperber 和英国学者Wilson两人联名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Sperber和Wilson先生主要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对会话含义进行了解释,他们认为人类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也就是说话人用明白无误的明说表达自己的意***(明示),而听话人则从说话人明示的信息中推断说话人暗含的意***(推理),其模式被称为“明示――推理模式”,从而建立起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信息交际和互相理解的过程。[2]

关联理论用人类的认知去解读语言交际的。交际中每一个人的认知语境(cognitive environment)包括百科信息(encyclopedia information)、逻辑信息(logical information)和词语信息(lexical information)。而这三种信息是我们在语言学习中的必备知识。由于各人认知结构不同,由这三种信息组成的认知环境也就因人而异,对话语的推理自然就会得出不同结果。因此,为达到交际成功,“互明”就十分关键。[3] 因此,关联理论在对外汉语的歇后语教学中有一定的启示性。

歇后语是汉语语言有的一种语言形式,英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替代词,偶见词典中出现“sequels”作为歇后语的英译词,但它却不是“歇后语”的等译词,因此,歇后语对于来华留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语言文化形式,教师需要加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认知环境,将歇后语从关联理论认知环境的三种构成信息――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着手进行解读,加强留学生歇后语的认知语境,最终达到了解中国这种最特殊而又普遍的语言形式的目的。

1、从逻辑信息角度对歇后语的诠释

根据关联理论,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所提供的显映方式结合其原有认知环境的旧信息对话语信息进行推理,在推理中便使用到了逻辑信息。如“聋子的耳朵――摆设”,“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在歇后语中如谜面的前一部分就是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听话人要理解这两个歇后语就需要用自身的逻辑信息进行推理。这种逻辑信息其实是一种语义推演,它一方面体现的是某一国家人民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各人不同的智力反映。如外国朋友听到“聋子的耳朵”,他的推理可能会是“聋子的耳朵”就是“听不见”。但是,根据中国人的思维进行推理,聋子的耳朵虽然是“摆设”――听不见,但有没有它可大不一样,有了它至少没有缺少器官,起到“装饰”作用,所以这样的耳朵就是“中看不中用”――摆设。再看“阎王爷贴告示”,阎王爷就是鬼界的领导,也即西方人想象中的“恶灵之首”,那么阎王爷张贴白纸黑字的公文,当然就是“鬼话连篇”了。所以当我们对来华留学生讲解具有会意特点的歇后语时,教师需要讲解歇后语谜面的本意,然后调动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理解歇后语的真实意思。

2、从百科信息角度对歇后语的诠释

百科信息是存储于人脑中对关于文化科学系统的知识。对于听话者来说这是最容易显映的信息,但是因为每个人对文化科学知识掌握的重点、深度不同,因此各人对歇后语的理解与反映也不同。百科信息在理解歇后语中至关重要,如“过河的卒子――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螃蟹与蛇为伴――横行霸道”,这两个歇后语需要学习者有宽泛的常识才能领悟谜底的真正意义。如果学生不懂中国象棋的下棋规则,以及蛇、蟹的行走方式,那么教师如有这样的暗指便是“水泊梁山的***师――吴用(无用)”了。因此,如果学生的百科知识较为丰富,那么这样的歇后语经教师简单指点后学生便会恍然大悟。或者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教授留学生相关的背景知识,如中国象棋的产生、发展、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由象棋所形成的一些俗语,如“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等在中国妇孺皆知,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却很难理解。有些蕴含百科信息的歇后语也经常是比喻式的,教师在授课时需要让学生明白普遍的百科知识,然后通过比喻句式为其讲解,学生才会迅速领会和掌握更多的歇后语表达方式和幽默风趣的语言形式。

3、从词汇信息角度对歇后语的诠释

词汇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话人对汉语词汇的掌握。词汇信息体现在歇后语教学中,则需要把握汉字的构成特点和词汇的谐音等知识,如“巨木――水到渠成”,“ 六月里戴手套――保手(守)”。第一个歇后语是一个关于“渠”字形体构造的歇后语,这越来越成为来华留学生很感兴趣的一种记忆汉字方法。此外对外汉语教师经常在教授“臭”字时会使用与之相关的一个歇后语就是“自大一点儿――臭”,这是留学生包括本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汉字习得方式。第二个是词汇谐音歇后语,“六月里戴手套”,手套是用来保护手的,但是在六月的暑天戴手套,显然给人滑稽的印象,因此谐音为“保守(手)”,指跟不上形势,思想守旧。这种构字法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是来华留学生最能接受的一种形式,其认知过程也是根据词汇信息进行推测理解的,在这种过程中,留学生可以学到更多汉字中的独体字、合体汉字和同音字等。

4、从百科、逻辑和词汇信息整合的角度对歇后语的诠释

用关联理论来解读歇后语的时候,不仅局限于上述三种简单的认知环境下的旧信息帮助留学生学习歇后语。它们可能是其中任意两种信息的组合构成听话人的旧信息。如“八戒――悟能(无能)”,即为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的组合;“瞎子――盲人(忙人)”,为逻辑信息和词汇信息的组合;“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是百科信息和逻辑信息的组合。还有一种最复杂的就是三种信息的整合用于解读一个歇后语,如“孔夫子的包――书袋子(书呆子)”,“老太太的脚――小足(小卒)――窝囊一辈子”。理解这两个歇后语需要学习者既有百科知识、逻辑知识还要有词汇知识。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歇后语都是人们随口而出,较易理解的一种熟语形式,不存在什么疑问。但对于留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诸多的信息帮助学生完成推理过程,直到最终领悟。如果留学生连孔子(孔夫子)这样基本的历史文化常识百科信息都不了解,即使他有着相关的词汇信息,即“袋”与“呆”的谐音,他也无从获得逻辑信息以彻底理解这个歇后语所要表达的深层意思。同时如“老太太的脚――小足(小卒)――窝囊一辈子”这个歇后语可以说含有两个谜面,所以也就含有两个谜底,前一谜底做为后一谜底的谜面最终导出所要表达的思想。留学生要理解这个歇后语,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老太太的脚是“小足”。如果学生不懂中国社会历史上曾有过“裹脚”、“三寸金莲”的“审丑”文化,不知道中国的象棋文化,那么他便无法继续通过“谐音”、“比喻”方式进而推理出“窝囊”的结论。所以,这两个歇后语就需要有三种信息的整合才能让留学生明白其真正的意思,也能让听话人据此推导出它的“谜底”。

总上述,歇后语蕴涵着浓厚的民族气息,是中华民族语言修辞的精华,它以看似平淡无奇的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智慧,也是人们对世界认识与思索的一种独特方式。关联理论作为语用学核心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而任何理论只有将其应用于实践,才能充分体现其重要性。将关联理论应用于歇后语教学中不仅很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优秀的语言文化,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教师在教学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通过歇后语这种丰富活泼的语言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培养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大词典 (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第3版.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篇3

[关键词]属相类歇后语;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

一、有关属相类歇后语的界定和类型分析

众所周知,中国除了天干地支纪年法外,素有动物十二生肖纪年的传统。如今年2016年为农历丙申猴年,岁次肖猴。所谓“属相类歇后语”是指,歇后语的譬喻部分为汉语中询问属相的固定句型“属什么的”,其中“什么”的具体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十二生肖所涉及的不同动物。具体说来,“属相类歇后语”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动物类,这一类又可细分为十二生肖动物类和除十二生肖外的一般动物类,第二类为物体类,第三类为人物类。人物类又涉及宗教、文学、历史中的人物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等。弄清楚这些歇后语的来龙去脉,准确地理解它们的语义,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汉语语言和文化。下面笔者根据上述分类先对各小类属相类歇后语进行简要分析。

(一)动物属相类歇后语

如前所述,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纪年法体系中,十二种动物和天干地支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新的纪年方式。从2010年到2016年,运用干支加十二生肖的纪年方法,我们依次度过了2010庚寅虎年,2011辛卯兔年,2012壬辰龙年,2013癸巳蛇年,2014甲午马年,2015乙未羊年,2016丙申猴年。长期以来,不少人将东汉《论衡》视为最早最完整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猪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该书《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众所周知,语言不仅是一套符号系统,而且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一套价值观意义系统,它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心理习惯、礼仪风俗、审美心态。文学家杨朔说过:“人民口语中包含着许多歇后语,大多是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很俏皮,很形象,表现了人民的智慧。”杨朔的这一评价无疑是对歇后语这一语言形式的极大肯定。歇后语,又称“譬解语”,同谚语,格言等一样属于汉语中俗语的范畴,也是汉语习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歇后语作为俗语的一种,在体现语言的民族属性和文化内涵方面具有其他语汇不可替代的优势。它是广大群众在自己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带有浓郁的民族气息,积淀了丰厚的民俗风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容。具体结合动物属相类歇后语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动物这个客观概念域在进入汉民族文化的视野后清晰地带上了我们汉民族人民的主观价值判断,折射出了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势。下面我们先来看四则十二生肖动物属相类歇后语。

(1)属鸡的一现刨现吃

(2)属鸡的一专靠在地里刨食吃

(3)属狗的一翻脸不认人

(4)属狗的一记性好

汉民族是一个经历了长时间的封建农耕社会阶段的民族。在封建农耕社会,鸡和狗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两种家禽家畜。公鸡打鸣,母鸡下蛋,狗犬守护家宅;都是普通人生活中的一种体验性很高的日常经历。无论褒贬,这两种动物都势必出现在汉民族特有的歇后语中来以物喻人。第一条歇后语“属鸡的一现刨现吃”抓住了鸡喜欢在地里刨食的特性来大做文章。客观而言鸡刨食的这一属性没有任何感彩,但是它的这种属性在人看来却很无奈,也许相比在猪圈里吃自来食的猪而言,鸡的生计是不易的。于是这条歇后语用来比喻生活贫困,干一天活维持一天生计的生活。英语中有一条类似的谚语叫“live from hand to mouth”也是用来比喻这种要随时工作才有生计的生活。不难看出,由于英国没有经历那么长的封建农耕社会阶段,而且农业也以畜牧业为主,所以没有τΦ囊约ξ喻体比喻生计艰难的谚语说法。第二条歇后语“属鸡的一专靠在地里刨食吃”依然以鸡论人,用鸡在地里找虫子吃的过程来转指农民依靠土地生存。让我们结合两个语句来进一步体会有关鸡的这两条歇后语怎样在汉语中传情达意:

(a)没办法,小李现在失业了,只能是属鸡的一现刨现吃。

(b)哎,在农村待久了,我就这属鸡的一专靠在地里刨食吃的命,一天也离不开土地啊!

说完了鸡,我们再来谈一谈狗。歇后语“属狗的一翻脸不认人”抓住了狗对不常上门的生人即使见过下次此人登门时也似乎不认识的特性来借题发挥。本来这一特性无可厚非,但经过汉族人民群众的集体认知心理投射后,却成了讽刺人不讲情面的代名词。而另一条“属狗的一记性好”却又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盛赞狗的记性好。而这似乎也不缺认知理据。熟悉狗的人都知道,狗的方向感很好,而且一般对主人忠心耿耿,汉语文化中也有许多狗一旦认定主人即使被狠心的主人带到很远的地方去抛弃后依然找回原来主人家的故事。看来,狗是无辜的,什么时候需要记性好和什么时候需要记性差都由不得自己做主,而全看人一时的需要和心情而定。

除了“鸡”,“狗”这两种动物,十二生肖中还有很多动物也在属相类歇后语中有所体现。比如“属长虫(蛇)的-冬天离不开洞(比喻人很怕冷,冬天离不开暖和的地方)”,“属耗子(鼠)的-小心眼”,“属猴的-拴不住(比喻人好动,不安分)”,“属牛的一好斗”等。再者,一些动物虽然无缘十二生肖,但依然凭借其在汉文化中的大量体验性具身(experiential embodiment)显现在汉语歇后语中。这样的动物属相类歇后语例如“属鹌鹑的-有几口斗劲儿”,“属百灵子的-哨得好听”,“属二骡子的-不小心就咬人”,“属驴的-直肠子”,“属泥鳅的-滑的很”“属猫的-眯一会眼睛就顶睡一觉”等,不再一一列举。

(二)物体属相类歇后语

汉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民族文化形成了较明显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特征。以物体属性喻指世态人情是歇后语取材上的一大特点。在影响汉民族文化的诸多因素中,佛教文化不可小视。佛教思想主张万物生而平等,生命包含生与命两方面,我们人类是有生命的存在,而一切物体皆为有生而无命的存在。在这种众生平等,万法同宗的佛教思想影响下,汉民族的动物属相类歇后语实际上是建立在“人是动物(MAN Is ANIMAL)”的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之上。进一步说,人不仅可看作动物,人还可看作是物体(MAN Is OBJECT)。一旦这个概念隐喻建立起来,在汉语歇后语中就很自然地有了“属刨花的-一点就着”,“属窗户纸的-一点就透”,“属碟子的-浅薄”,“属核桃的-只能砸着吃”,“属鸡毛的-越吹越觉得自己高”,“属蜡烛的-不点不亮”,“属暖水瓶的-外头冷里头热”,“属瓶子的-有口无心”等等。下面我们再结合具体语句来对上述歇后语加深理解:

(1)你知道他的脾气是属刨花的――点就着,别惹他。

(2)小李这人是属窗户纸的――点就透,真是响鼓不用重锤。

(3)你看他判断问题那么武断,真是属碟子的一浅薄。

(4)我看那些犯罪分子,是属核桃的一只能砸着吃,对他们绝对不能手软。

(5)她这人是属鸡毛的一越吹越觉得自己高,完全没自知之明。

(6)小王天生属蜡烛的一不点不亮,叫我怎么说他好呢!

(7)老秦是属暖水瓶的一外头冷里头热,关键时刻很热心的。

(8)他是属瓶子的一有口无心,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别放在心上。

(三)人物属相类歇后语

有关人物歇后语的来源比较复杂,有来自神话的、文学的、历史的,每一个有关人物的歇后语背后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弄清楚这些歇后语的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汉民族语言和文化。

让我们来看如下六例仿属相类人物歇后语:

(1)属曹操的-疑心大

(2)属姜子牙的-能掐会算

(3)属孙猴子-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4)属魏延的-头上有反骨

(5)属猪八戒的-倒打一耙

(6)属卖糖人的-吹得凶

在这六例歇后语中,让我们来看两则从字面上看其寓意不甚明了的歇后语。第一则“属孙猴子的-从石头缝蹦出来的”,熟悉汉语文学的人知道,孙猴子即孙悟空,《西游记》中说他是花果山的一块石卵变化而成的石猴。比喻人来路不明。从这则歇后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语言和文化的互动共生关系,要识解这则歇后语,读者必须对汉语言文学有所了解才能顺利实现从概念域1“从石头缝蹦出来的”到概念域2“来路不明”的概念整合(Conceptual Blending)过程。再看另一则歇后语“属魏延的一头上有反骨”,这个俗语与我国的历史文化人物有关。魏延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看出他“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反骨”一词本指反抗的性格,后转指叛逆的精神。让我们来看两例应用了这两则歇后语的语例来加深理解:

(1)他是个孤儿,小时候当别的小伙伴嘲笑他是属孙猴子-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时候,他只能一个人躲起来掉眼泪。

(2)那小子属魏延的-头上有反骨,怎么也不能帮助这种人。

二、属相类歇后语中的凸显问题

让我们来观察下面两组与“猪”和“螃蟹”相关的歇后语群:

(1)属猪的-记吃不记打

(2)属猪的-咬住不放

(3)属猪的-嘴硬

(4)属螃蟹的-横着走道

(5)属螃蟹的-鲜美在里面

在认知语言学中,凸显原则体现为我们对语言要传达信息的取舍和安排。Ungerer&Schmid进一步指出,凸显超越了一般逻辑推理和事物的客^性,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知的结果。认知主体在观察事物时,他们的注意力选择不同的识解角度,就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过程与相应的语言表达式。在上述两组歇后语中,在喻体动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汉语使用者在注意力原则的制约下选择了不同的识解角度,于是“猪”和“螃蟹”的不同特征被凸显出来形成了比喻不同世态人情的歇后语。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篇4

【关键词】歇后语;妇女;社会制度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只说出歇后语的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听者可以轻而易举地领会或猜出它的本意。这种特殊的以生动形象的物质材料作为基础创作出来的语言形式,不仅显示出独特的修辞上的审美特色,也突显出历史学、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和民俗学的丰厚意蕴。

女性歇后语是歇后语中出现了女性形象的这一类歇后语,对女性的言行限制和要求以及对女性的地位、容貌、等各种评价都可以在女性歇后语中得到集中体现。语料主要出自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资料室与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料室共同编写的《歇后语大全》。本文考察里面的1489条女性歇后语,约占总数的2.39%。

一、女性歇后语中的传统婚姻观与言行品德观

涉及亲属关系的女性歇后语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婚姻关系上,通过对这些歇后语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其中体现出男尊女卑的思想以及妇女在家庭中的低下地位。比如:

河边娶媳妇——给王八找喜欢。

哄着秃老婆上了轿——不由你了。

古代女子没有经济来源,经济上没有自,只能依靠男子生存,所谓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正体现了这种依附的关系。正是由于这种近乎绝对的依赖,妇人对于丈夫自然要“百依百顺”。

女子一旦嫁做人妻之后,就更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封建礼教、宗法制度都要求女子保持情感和肉体上的贞洁与专一,一方面这是对女性的人身限定,另外一方面这也是女性自己内心的道德规范与自觉追求。贞洁对于女性来说比生命还要重要,俗语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观念的根深蒂固必然导致一种特殊身份的妇女——寡妇的悲剧命运。

小寡妇当当——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小寡妇哭丈夫——雨泪千行。

妇女的守节是关系社会道德和风气的大事,因守寡而被赞扬是妇女们惟一光宗耀祖的机会。本来“寡妇门前事非多”就足以使寡妇难当,但是社会根本不顾寡妇自身的情况,只是一味地以传统的观念来评判。如:

闹新房挤进个小寡妇——大煞风景。

类似这样的歇后语不禁让人感到人情冷暖,社会对妇女尤其是对寡妇的偏见。

封建礼教要求妇女严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正是这些观念把压抑妇女的思想编纂起来,牢牢地限制了妇女的言行。不管是出嫁了的还是未嫁的女子都应该遵守这些言行规范。正因为如此,具备了一切妇德妇行的女子便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所崇尚并努力塑造的贤妻良母形象。

在封建家庭中,除了夫为妻纲、男尊女卑的夫妻关系外,妇女还要全力处理婆媳、妯娌、姑嫂、姐妹等众多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她们的一言一行都要经受着考验。妇女能否做到顺从丈夫、孝顺公婆、妻妾相善、妯娌姑嫂和睦相处等事情都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社会的大问题。如:

新媳妇拜年——彬彬有礼。

童养媳伺候公婆——小心在意。

姐儿俩生孩子——对添。

二、女性歇后语中的传统妇女容貌观

自古儒家对妇女的容貌修饰有特殊的标准,孔子主张重德轻色,要丈夫对妻子“贤易色”;而对妇女容仪的要求是重质朴去修饰,而“冶容”近乎“诲***”。女性歇后语中对于女性容貌观的折射正好能给我们一个直观的印象,通过对这类女性歇后语的分析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社会对女子容貌的评价和议论。从这类歇后语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对女性容貌缺陷的过分关注,还可以看到对女性容貌关注的偏向以及对女性小脚的暧昧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1、对女性容貌缺陷的过度关注

在描写女性容貌方面消极意义的歇后语集中在了一些容貌不美或有缺陷的女子身上,这类歇后语往往带有贬低色彩。比如:

丑姑娘嫁给傻女婿——混着过吧。

2、对女性小脚的暧昧态度

在女性歇后语中还有一这是着重描写女性的缠足事件的,描写的对象就是所谓的“小脚女人”。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也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人们对于小脚所带来的不便,依然采取的是鄙视的态度,比如:

女人的小脚——哭出来的。

小脚女人的脚指头——受窝囊气。

3、对女性容貌关注的偏向

如果仔细地研究女性歇后语中对不同年龄层女子的描写可以发现这样的问题:在描写年轻女子的时候,除了描写姑娘的美丽面容,更加侧重于描写年轻女子的心灵手巧,偏向于女子的内在美。比如:

俏大姐的脸蛋——爱煞人。

绣花姑娘打老虎——胆大心细。

在描写中年女子的时候侧重点也有所偏离,并没有把笔触放在中年女子的容貌上,而是描写了中年女子的外在行为上,通过对行为的刻画反应出对中年女子的评价。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中年女性的评价上,侧重于家长里短,形容女性做事情磨蹭等等。“四德”中对“妇言”的要求,作为妻妇应沉静寡言,“言不贵多而贵当”。父权制家庭忌讳妻妇多言,主要因为怕外来的妻妇会离间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特别是兄弟间的关系,导致家庭不和甚至瓦解。在妯娌间搬弄是非、制造家族不和也是多口舌的表现。后代连篇累牍的女教书中,普遍认为妇女多言是违背妇道,不贤、疯癫,难为夫家所容。清代唐彪《妇女必读书》中说:“妇人贤不贤,全在声音高低、语言多寡中分:声低言寡者贤,声高言多者不贤也。”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认为沉默寡言才是一个贤淑女人的标志,多言则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对于妇女“拉家常”这一行为,被形容为“七嘴八舌”。凡此种种的歇后语均能表现出传统观念对于女性言行的规范以及要求。

三、女性歇后语中角色的社会文化分析

在女性歇后语中描写到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有一类特殊的女性——***妓,的特殊身份在歇后语中也有一定的反应,比如:

拜佛——假装正经。

生孩子——杂种。

送客——虚情假意。

由这些歇后语可以看出,为了生活不得已而出卖色相,而玩弄者又甚为广泛,其地位之不堪可想而知,但是人们对于这样的女性没有可怜、包容的意思,反而一味地认定她们的不知羞耻,她们的不贞。

四、女性歇后语中的文学形象

广大人民群众从文学作品或神话传说中得到了启发,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上大做文章,把这些女性形象运用在歇后语中来指代某一类女性,也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比如:

红娘挨打——成全好事。

林黛玉看《西厢》——入神。

织女配牛郎——欢天喜地。

这些人物形象取材于熟悉的作品和神话故事,意义较为积极,除这些积极意义的之外,消极意义的角色也不少,比如:

白骨精给唐憎送饭——假情假义。

林黛玉的脾气—一爱使小性子。

潘金莲熬药——暗地里放毒。

这些曾经在文学作品中出现过,或者在古代神话故事中提及过的女性形象统统被用来当作是某类女性的代名词,以充分反映出女性的各种缺陷。比如臭名昭著的白骨精、潘金莲、苏妲己,这些女性形象都是恶的象征,用这类形象来形容与她们品质类似的女性,似乎更让人解恨。而且可以发现几乎每一种恶行都有一个恶女子的形象与之对应,让人难免生疑,恶男子的形象由什么来对应呢。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篇5

张飞歇后语大全: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张飞耍扛子——轻而易举

张飞遇李逵——黑对黑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篇6

一、在综合性学习中学会积累语言,让语文味有基础

教学案例一

课前安排:让学生分组收集语言材料,分字谜组、歇后语组、对联组以及汉字发展组等。

师:请各小组汇报一下自己收集来的材料,并说一说它们的与众不同。

生1:我是字谜组的成员。通过收集,我感觉中国的汉字太有趣了。许多字都可以用几句话来表述它的结构。比如:“一点一横长,小口在中央,大口来张嘴,小口往外望。”它就是“高”字。这个字谜形象直观地把“高”字表述出来了。

生2:我是歇后语组的。通过调查,我发现好多歇后语用的都是谐音,比如:“膝盖上钉掌――离蹄(题)太远。”在这里,把“蹄”谐音成“题”,表示一个人说话脱离主题,乱说一气。

生3:许多歇后语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典故,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典故,我们就不可能理解这个歇后语。比如:“包公断案――铁面无私。”如果我们不了解包公的事迹,我们就不可能理解这个歇后语的内涵。

生4:还有的歇后语是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比如:“棒槌吹火――一窍不通。”因为棒槌没有孔,所以根本吹不了火,用这种生活中的现象来比喻一个人不懂某一件事是最恰当不过了。

思考: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五大方面之一。但它又是一个特殊的语文学习领域,与其他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它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来领悟、拓展语言文字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从教学案例一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组织学生学习“有趣的汉字”这一版块时,教师没有仅仅局限于教材中安排的几个字谜与歇后语,而是先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来收集字谜与歇后语,并通过自己的语文经验来理解这些字谜与歇后语。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在作文时,就可以随时把这些内容调出来,增加语言的魅力。

语文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重要的手段,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人类文化就是在积累与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时,我们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在教材中的几项内容,也不能忘记让学生积累语言,要让学生通过自己习得的语文技能来积累素材。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变味,才能使语文知识更丰富。

二、在综合性学习中传承文化,让语文味有情

教学案例二

师:同学们,我国的汉字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它一直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大家知道汉字是按什么顺序演变的吗?下面,就请汉字发展组来谈一谈他们的研究成果。

生1:(出示甲骨文“车”)这就是甲骨文的“车”,它像不像一辆马车?

生:(齐说)像。

生2:(出示金文的“车”)这就是金文中的“车”,它与甲骨文的“车”有什么不一样?

生3:甲骨文的“车”只有两个轮子、一匹马,而金文的“车”有两匹马、两个轮子、一个座位。这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马车是一样的。

师:那么,到小篆时期,为什么“车”字的变化这么大呢?

生4:秦始皇为了统一文字,对笔画进行了调整,“车”字就不再像一辆车了,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它把车轮简化成下面的一横,两匹马变成了上面的一横,而座位就变成了中间的“日”字。

生5:这是因为秦始皇推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的***策。

生6:我国的汉字还在继续演变,后来又出现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不同的字体。

师:这就是汉字的演变过程。目前,这几种字体还一直被我们使用着。

生7:通过汉字的演变,我感觉我国的文化真是源远流长!

师:从这次活动,我感觉到了你们对祖国汉字的热爱,请用这种感情阅读教材的《赞汉字》。

(生齐读《赞汉字》)

师:汉字的演变对我国文化与文明的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前,外国人不认为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直到清朝光绪年间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才把我国的文明向前推了三千年,这给了外国人一个有力的回击。

思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决定了综合性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落脚点是语文而不是别的。但是,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时,我们往往只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侧重于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忽略了语文的另一基本属性――人文性。在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语文学习的人文性这一基本属性。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要提升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教学案例二没有让学生停留在感受不同文字的表象中,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民族文化,以更丰富的人文精神感染学生。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落实人文性这一基本属性的关键。

三、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方向,让语文味有序

教学案例三

在安排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之前,我先翻阅了相关书籍,查阅了网络上各种对我国汉字的介绍,以做到心中有底,然后对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定好方向。比如,组织“有趣的汉字”的活动时,学生把目光仅仅局限在教材中的几个例子上,根本没有想到去别处查找。这时,我就出了一个歇后语,并对他们说,这是从网络上找到的。于是,学生纷纷走进网络,根据小组的任务查找,丰富自己的储备。学生把这些内容杂乱无章地写下来后,我又让学生按一定的规律分类,把歇后语分为谐音歇后语、典故歇后语、自然科学歇后语等几种类型。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学生在收集的时候就不能有序地进行归类。

思考:要想让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更浓,更有序,教师的指导是少不了的。学生受年龄与学识的影响,即使手里有一大堆的学习材料,也不知从何下手。这时,就需要教师为他们把握方向。也可以这样说,教师对方向的把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所以,在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时,我们不能退避三舍,应加强引导,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学生的活动把握好方向。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篇7

古典名著的歇后语(精选)

1.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2.草船借箭——自有妙计

3.草船借箭——巧用天时

4.草船借箭——用人的箭射人的靶

5.草船借箭——有误(雾)

6.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7.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8.晁盖的***师——无(误)用

9.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10.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11.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12.关二爷的胡子——然(髯)也

13.关公的脸——红到头了

14.关公的眼睛——睁不开

15.林冲买宝刀——中了诡计

16.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17.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18.林冲棒打洪教头——专找破绽下手

19.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20.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21.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22.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古典名著的歇后语(热门)

1.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

2.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3.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4.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5.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6.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7.周瑜摆手——嘟嘟(都督)叫

8.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9.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10.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11.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12.诸葛亮哭周瑜——假悲假叹

13.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14.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15.孙猴子吃蟠桃——自食其果

16.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

17.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18.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回 焦大)

19.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回 王熙凤)

20.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回 王熙凤)

古典名著的歇后语(最新)

1.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回 王熙凤)

2.站干岸——-不沾事(湿)(第回 王熙凤)

3.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回 王熙凤)

4.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回 彩霞)

5.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回 红玉)

6.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回 李嬷嬷 )

7.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回 王熙凤)

8.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回 金钏)

9.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回 鸳鸯)

10.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回 鸳鸯)

11.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回 鸳鸯)

12.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回 贾珍)

13.聋子放炮仗——散了(第回 王熙凤)

14.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回 芳官)

15.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回 柳氏)

16.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回 尤三姐)

17.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回 尤三姐)

18.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回 王熙凤)

古典名著的歇后语相关文章:

1.古典名著中的经典歇后语大全

2.古典名著里面的经典歇后语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篇8

起重机吊鸡毛——大材小用

相关歇后语:

打狗不赢咬鸡——怯大欺小

大公鸡吃米——不计其数

大公鸡打架——全仗着嘴

大虾炒鸡爪儿——蜷腿带拱腰(比喻插躬屈膝、低三下四的样子)

大虾米炒鸡爪几——抽筋带弯腰几

德州扒鸡——窝着脖子别着腿()

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篇9

[关键词]歇家;易货;羊毛

青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由于青海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只适合大规模的牧业生产,因而社会生活生产必需品极度匮乏,需要与内地地区进行交换获得,这就为内地商人追逐利润提供了契机。但因为少数民族商人与内地商人在文化语言等方面存在差异,为了使商品交换顺利完成,逐渐产生了具有青海地区特色的中介人――歇家。

一、青海歇家的产生

歇家即“交款交货媒介人之名也”。青海歇家的产生源于清代的“茶马互市”的终止。“茶马互市”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少数民族通过交换,可以获得大量茶叶;而中原王朝通过“茶马互市”可以获得大批良马,从而可以巩固国防,以“用马易茶,固番之心,且以强中国”[1]。因而历代中原王朝对“茶马互市”都给予极大的重视。这样的情况到了清生了改变。清代所需要的马匹可以通过少数民族的贡奉来获得,因而在雍正十三年正式终止“茶马互市”。为了保证青海地区与内地的商品交换继续进行,一种中介商人――歇家便运用而生。

歇家可以分为“官歇家”和“私歇家”。“官歇家”是清代官府的一种差役,并且可以世袭,是代表清***府与青海地区少数民族进行商品交换的中介人。“官歇家”由清***府颁发执照,承担一定***府事务职责,但它一直不是清***府的正式差役。“私歇家”是由“官歇家”演化而来,其不受清地方***府调度控制。

二、青海歇家的经营活动

青海地区社会经济落后,其社会生产无法满足自身需求,对内地的商品需求极大。但内地商人不通青海地区的土语,且不熟知该地的社会生活习俗;而青海地区的少数民族不通汉语,且对内地商人存有戒备之心,这就使得双方的交易活动很难顺利达成。而歇家多由精通汉蒙藏语,熟知汉蒙藏风俗的当地人经营。青海地区的蒙藏群众每年都带着羊毛,鹿茸等土特产品来到来丹噶尔进行易物交换。进行易物交换的蒙藏群众大都住在固定的歇家处。这些歇家通常为来做交易的蒙藏群众提供住处,并且一般都有非常大的院落来存放和圈养蒙藏群众带来的货物和牲畜。住在歇家的蒙藏群众且不论居住时间长短,歇家对其不收取费用,食宿免费。蒙藏群众将自己带来的鹿茸、皮张、羊等土特物品除少量零售,大部分都交易给所居住的歇家,用这些物品交换歇家所有的能够满足其一年所用的茶叶、盐、面粉等生活必需品。而一般歇家都会如数供应给其所需,若其需要的物品歇家手中没有,则会在市场上购买到再转卖给蒙藏群众。蒙藏群众从于是歇家手中购入的物品,虽以市场价格计算,但在衡量方面,往往被一些歇家投机取巧,比如馍馍以个计算,歇家卖给蒙藏群众馍馍的重量经常不及市场上所销售的一半。歇家们虽然如此,而蒙藏群众还是对歇家充分信任。歇家们从贸易中牟利,贱买贵卖,不名一钱而起家致富。

歇家活动极盛时尤以丹噶尔为最,规模较大的歇家就有48家。[2]循化的“铁老板”马某与陈惠成,也是有名的大歇家。[3]在长期的易物交易中,逐渐形成一些共同遵守的行事规则。如蒙藏群众只将自己的物品交易给所在的歇家,其他的歇家不得插手过问;歇家收购蒙藏群众的物品都有这统一的价格,即“吉下价格”。所谓“吉下价格”,是歇家们共同规定的价格。[4]

随着青海地区羊毛出口贸易的兴盛,歇家贸易更加繁荣起来。十九世纪末,青海羊毛在国际市场上开始享有盛誉,被称为“西宁毛”。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西方商人开始在青海地区开设洋行,并逐渐垄断了青海地区的羊毛出口贸易。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英、美、德、俄等帝国主义国家商人,在西宁、湟源、循化等地设立仁力、心泰、平和、美最时、瓦利等二十余家洋行,坐地购买或派人前往牧区收购畜产品。[5]西方商人同内地商人一样,即不通青海地区的土语,又不知晓青海地区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习俗,所以很难直接与蒙藏群众直接进行易物交易。而洋行通过歇家来收购青海地区的羊毛则要简单顺利许多。因此,一旦失去歇家的羊毛供应,洋行则很难在青海生存并经营下去。洋行为了争取歇家,形成稳定的供应关系,经常登门拜访歇家,请客送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歇家也愿意与洋行进行贸易,蒙藏群众也需要歇家,于是,一个稳定的利益链条便形成了。这时,青海羊毛的外销数量逐年增多,至公元1910年(清宣统二年)左右,丹噶尔市场上羊毛的年购销量已多达一百数十万斤,毛价由每百斤值银二两左右一度高涨至三十两。[6]

三、青海歇家退出历史舞台

在二十世纪初,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战争的结果使得欧洲各国财力枯竭,对青海羊毛的需求量大大降低。市场的不景气,使得青海地区的洋行纷纷撤离。歇家随着洋行的撤离,其经营日益惨淡,内部分化严重。虽然歇家客观存在条件依然没有动摇,蒙藏群众依然愿意与歇家进行易物交易,洋行的撤离只是对歇家产生一定影响。洋行撤走后,有些歇家直接运羊毛到天津出售。但歇家在青海地区的兴盛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青海歇家的彻底衰退是在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衰退的主要原因是***阀官僚资本对青海贸易的垄断。最早在二十世纪初,青海的马麒、马麟***阀在河州开设多家商号,开始经营青海的毛皮贸易。后逐渐开始涉及青海羊毛的贩运。马氏***阀通过将青海羊毛贩卖到天津,所赚取的利润全部用来购买***火,布匹等,以此来维持其在青海地区的***阀独裁统治。青海地区的外来货物都要由马氏***阀经营的商号经手后才可以进入青海市场。马氏商号除了大肆吞并其他私人商号外,还在化隆,贵德,湟源等地增开分号,使得在青海省的各个州县上都有分号。其经营范围更加扩大,除了羊毛,毛皮外,还经营甘草,虫草,鹿茸等物品。马氏***阀除了垄断青海的贸易外,还凭借其***治,***事势力,来打压排挤歇家。马麒执掌省***之处,即把羊毛捐税从每百斤白银3~4钱提高为混毛每百斤征2.8元,净毛每百斤征54元。以后又在农牧业区之间便设‘出入山货稽征处’,合计毛税超过银圆7元左右。加上运途中所蒙受的损失,私商赔累不堪,纷纷倒闭”。[7]这样,歇家在青海便无法立足,失去了生存条件,存在二百余年的歇家就这样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四、青海歇家的历史意义

第一,歇家的经营活动满足了青海蒙藏群众的社会生活需求。歇家的活动存在填补了“茶马互市”关闭后所引起的生活必需品的巨大短缺,使内地商品与青海土品的易物交换能够顺利完成。因为有歇家的存在,最大程度上得满足了青海地区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极大得改善青海地区蒙藏群众的生活条件,他们为繁荣中原人民与青海地区蒙藏群众间的民族贸易做出了其他人无可替代的积极贡献。同时也说明了青海少数民族经济已经成为全国市场的一个不能割裂的部分。

第二,歇家的贸易活动促进了青海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各民族间的交流。歇家是市场经济欠发达历史时期,西北民族贸易的特殊产物。歇家将内地商品通过交易传入少数民族手中的同时,大量的信息与知识随之传入。这就对改变青海地区落后面貌起到推动作用。歇家作为各民族间贸易的中介人,其活动间接的促进了藏,汉,回,蒙等民族间的互动,加强了民族了解,增进了民族感情。

第三,歇家在发家致富之后,将积累的财富投入到地方的公益事业乃至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事业中,为地方的各项事业发展与中华民族复兴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1300.

[2]马明忠、何佩龙.青海地区的歇家[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28.

[3]翟松天.青海经济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223.

[4]蒲涵文:湟源的“歇家”与“刁郎子”.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J].1981:38.

[5]王昱.青海简史(修订版)[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166.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篇10

关键词:方言;普通话;语音;词汇;比较

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分支,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高名凯、石安石曾在他们编写的《语言学概论》一书中给“方言”下了个定义:方言是某个社会内某一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有它自己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但它不是专指某种方言中不同于其他方言的特殊地方,而是包括与其他方言共同的地方[1]。方言是语言之下最大的地方话单位,根据异同情况又可以在方言下面分出不同层次的小单位。方言大致形成“方言—次方言—土语”三个层次。

本文将要提及的淮安方言是淮安地区人们所使用的。淮安隶属江苏苏北地区,由此推论出此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江淮话。它在方言的三个等级中,处于“土话”这个级别。所以,又可称之为“淮安土语”。尽管使用淮安方言的人数不多,但作为一地区方言,它也有自己一整套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系统。

关于普通话,大家都比较熟悉。概括地讲,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2]它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化,是为了促进不同方言区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一种标准语。我在日常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日益发现淮安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由于淮安方言属于北方方言,普通话又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所以两者在语法上几乎没有差别,只是在语音和词汇上有所区别。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时常与语言文字打交道,发现淮安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异同并加以整理,由于篇幅关系,本文主要从词汇上加以分析和比较。

就淮安话而言,它与普通话的词汇的区别可分为以下几点:

(1)词形异,词义同。

小米——籼米 干面——面粉 小卢秫——高粱

(2)词形同,词义不全同。

姊妹——姐妹及兄弟 鼻子——鼻涕

(3)一个词和几个普通话词同义。

作兴——或许、应该、流行

克——打、吃

(4)几个词和一个普通话词同义。

捣、胀、桠——吃 拉稀、以稀——腹泻

(5)讳饰语。

咽气、断气、归天、倒头——死亡 不舒坦——病了

前面提到词汇不仅包括语言中所有的词,还包括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这里的固定结构,一般也可以称作“熟语”。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成语、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以及专门用语等。

(1)惯用语。

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它的结构定型比成语要弱,一般是三音节的格式构成,也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音节的,在淮安方言中一般是3~4个音节组成的。

巴不求得——盼望 藏猫猫——捉迷藏

(2)谚语。

谚语是一种具有特定意义内容和固定结构形式的句子,是人们口头上流传的一种通俗易懂、含义深刻的现成语,它既有单句形式,也有复句形式,如淮安方言中:

馒头云,晒死人;棉花云,雨快临;梭子云,定天晴;疙瘩云,雹临门。

有的谚语,其含义是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比喻而成,因此都比较抽象概括,如:

众人拾柴火焰高。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3)歇后语。

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从结构上看,它由两部分组成,从意义方面看,歇后语的前一部分都是对意义的引申和比喻,后一部分才是被引申比喻的正意所在。前后两部分通过引申比喻和被引申比喻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歇后语可分为两类:一是喻意,一是谐音。喻意歇后语,它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这类歇后语在淮安方言中比较常见。如:

街后摆匾——外行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谐音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是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现象,如:

咸菜炒豆腐——有言(盐)在先 大麦剥了皮——滑仁(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有关三国的歇后语10篇

学习

教师三年成长规划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三年成长规划,内容包括教师三年成长规划表格版,教师三年成长规划措施与具体规划。其次,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开阔眼界,在学生的英语课外活动方面多下功夫。平时我总是注重课堂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至于课后我从来没有考虑过

学习

相信有一天10篇

阅读(35)

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LandingSystem),俗称盲降。这是在精密进近程序的最后阶段,为飞机提供航向道和下滑道信号,引导飞机沿预定的轨迹下降着陆。仪表着陆系统信号准确性及完好性直接影响到航空安全,也关系到机场运行的天气标准及航班的正常

学习

维修临时工转正工作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维修临时工转正工作,内容包括临时工转正的案例,维修临时工转正心得。精细化管理随着现代管理学的深入发展而成为了现如今实用性最高的一种管理方式。精细管理学在原有的管理基础之上进行了创新,摒弃了以往粗放式管理的不良模

学习

学前教育见习报告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学前教育见习报告,内容包括教育见习报告2000字,学前教育见习心得体会2000字。一、见习、实习当前,中职《幼儿教育学》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幼儿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因为教育对

学习

斑羚飞渡原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斑羚飞渡原文10篇,内容包括斑羚飞渡全文及注释,斑羚飞渡全文第二篇。当我刚刚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内心被里面的主人公所震撼了。这本书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有一群斑羚被猎人逼到了伤心崖,但他们唯一逃命方法就是跳过伤心崖

学习

家风家庭事迹材料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家风家庭事迹材料,内容包括家风家教事迹材料,家风榜样人物事迹材料。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1983年进矿以来,从事35kv变电所值班工。在工作中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

学习

数学培训班总结模板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培训班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数学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数学培训班总结范文。二,“带着一颗心来,要带走一些有用的东西”这是我来学习的目的。除了在培训院的理论学习外,院还为我们学员争取到许多宝贵的学习机会,如分派各学员到海

学习

坐班车10篇

阅读(30)

第二站:於潜——乐平。上了车,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司机便开车出发了。我在车上等着售票员售票,没过多久,售票员过来,到了我的旁边,我付了钱,便又开始欣赏车外的景色,。渐渐地,我睡着了,睡得是那么安然。时间象会飞一样,没过多久,又到站了。当然,...

学习

一个艰难的决定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一个艰难的决定10篇,内容包括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一次艰难的决定句子。幕后:诸君不必为这样突然的决定而感到奇怪,所有喜欢罗伊的人都必须清楚,那就是他已经无法像之前那样风驰电掣的变向加速以及突破了――他已经没有半月板了

学习

门诊口腔感染管理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门诊口腔感染管理,内容包括口腔门诊感染管理与控制总结,口腔门诊感染管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在医院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口腔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因此,加强医院口腔门诊消毒隔离管理,有

学习

乡村医生工作总结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乡村医生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乡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免费,2023年乡村医生工作总结。认真负责的做好医疗工作。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所在,也是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医疗工作的进步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

学习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模板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模板,内容包括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模板,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文字内容。

学习

企业团队精神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团队精神10篇,内容包括企业团队精神的文章,企业团队精神合作心得。《追求卓越》一书的作者、美国经济学家华特曼,在考察了美国的IBM公司、英特尔公司、通用电气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波音公司等62家大公司以后

学习

医疗考察报告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医疗考察报告模板,内容包括医院日常考察报告范文,医生考察材料范文。澳大利亚全民医疗保健制度于1983年引入,是澳大利亚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支出占联邦***府用于健康保健全部费用开支的18%。主要负责为在公立医院

学习

有趣的谐音歇后语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有趣的谐音歇后语10篇,内容包括有趣的谐音梗歇后语,有趣的谐音歇后语手抄报。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盲人戴眼镜假聪明(假充明)做梦变蝴蝶想入非非(想入飞飞)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学习

小学生歇后语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歇后语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歇后语一年级,小学生歇后语运用。【思考】请你说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1.韩信点兵——2.千里送鹅毛——3.饭桌上的抹布——4.外甥打灯笼——5.兔子的尾巴——6.丈二和尚——7.擀面杖吹火——

学习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10篇,内容包括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100条,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20条。4、关公赴会——单刀直入。这句话是通过关羽单刀直入的故事来说明勇敢直前、不怕困难的人。5、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是公

学习

关于猪八戒的歇后语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猪八戒的歇后语10篇,内容包括猪八戒照镜子的歇后语是,猪八戒偷吃人参果歇后语。[例]①得得,这会儿出了事,大伙都派我的不是啦!李富贵一下子来了火,朝长条凳上一坐,倒出了满肚子的怨气说:我这样苦心实意地跑里跑外,到了儿还闹了

学习

常用歇后语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常用歇后语10篇,内容包括常用歇后语小学,常用歇后语摘抄。2、矮子坐高凳——够不着;上下够不着;上下为难3、爱打官司逞英雄——穷斗气4、庵堂里的木鱼——任人敲打5、鹌鹑要吃树上果——够不着;尽想好事;想得倒美6、岸上看

学习

谐音歇后语10篇

阅读(59)

本文为您介绍谐音歇后语10篇,内容包括谐音歇后语对联,谐音歇后语造句。3.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4.观音堂里着火——妙哉(庙灾)5.孙猴子坐金銮殿——不象仁(人)君6.寿星打靶——老腔(***)7.寿星弹琵琶——老生常谈(弹)8.麦柴秆吹火——小气(器)9

学习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三国演义的歇后语10篇,内容包括出自三国演义的歇后语,表示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单刀赴会声势压人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