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句10篇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句篇1

重阳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为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短短一诗,表达了诗人深切的乡情与亲情。而“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成为千百年来游子思乡、道不绝口的名言警句。刘禹锡的“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露深。年年上高处,未有不伤心”(《九日登临》);岑参的“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行***九日思长安故园》),都是通过对重阳登高来表达诗人触景生情、怀念故园、忧国忧民的心声。

登高、赏菊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更是诗人们在重阳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孟浩然在《秋登万山寄张五》中写道:“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平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诗人没有直接写重阳节,可面对眼前的佳景,却憧憬着即将到来的重阳节,期望着和朋友登高聚饮。诗引而不发,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并让人感受到浓郁的重阳气息。王勃的“九日重阳节,开门见”,范成大的“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晏几道的“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阮郎归》)等等写出了重阳赏菊簪花的情思情趣。白居易的《重阳席上赋白菊》写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丝色白霜。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流露出诗人看见白菊的无限欢欣,抒发了作者的不老童心。

九九重阳,正值秋冬之交,倘若诗人生逢乱世又时运不济、潦倒困苦或怀才不遇,就难免不发出悲秋的感叹。因此,同是写重阳登高赏菊,境遇相异诗境便大不同。杜甫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重阳节的七律《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老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描写所见江边秋景,抒发晚年老病寞落、壮志未酬的悲愤心绪。句句自然对仗,不见雕琢痕迹,句法交错,句意相联,密针走线,丝丝入扣,景中含情,情中见景。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诗人试***用登高的快慰来排遣内心的苦闷,以抒发内心的难言之情。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重阳》词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人用一个“瘦”字,将自己在重阳节赏菊时孤独凄清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句篇2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 赵时春《原州九日》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绿杯红袖趁重阳。 —— 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 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 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 李白《九日龙山饮》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 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 —— 潘希白《大有·九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 丘浚《咏菊》

六曲屏山和梦遥。 —— 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重阳节古诗《重阳》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干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作者: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

沉醉东风·重九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译文:题诗在红叶上让它带着情意承受御沟的流水飘走,观赏菊花的人醉卧在歌楼上。万里长空雁影稀疏,月亮落了远山变得狭长而显清瘦,暮秋时节到处都是冷冷清清的景象。衰败的杨柳,寒秋的鸣蝉,天地间一片哀愁,这时节,有谁肯送酒来和我一起解忧?

作者: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

重阳节古诗解释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 一作 始)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译文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注释

⑴兰山:一作“万山”。万山,一名汉皋山,又称方山、蔓山,在湖北襄阳西北十里。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有人怀疑张五为张八之误。

⑵“北山”二句:晋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两句由此变化而来。北山:指张五隐居的山。北:一作“此”。隐者:指张五。

⑶相望:互相遥望。试:一作“始”。

⑷“心随”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⑸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⑹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一作“清境”。

⑺归村人:一作“村人归”。

⑻沙行:一作“沙平”,又作“平沙”。渡头:犹渡口。过河的地方。

⑼“天边”二句:隋薛道衡《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中有:“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这两句似是据此变化而成。荠:荠菜。洲:又作“舟”。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句篇3

重 阳 赏 菊 诵 诗 词

江西省景德镇市景航学校初二班(333039) 叶胜男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

—— 《采桑子.重阳》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时逢佳节,共赏秋菊,吟咏诗词,真是别有情味。

重九日正值仲秋,金风送爽,菊蕊飘香。就像人们把艾、菖蒲和端午联系一样,也和重九密不可分,所以重九也称作“菊节”、“节”,在人们心目中,简直是无菊非重阳了。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做过彭泽令的陶渊明写过咏菊诗:“芳菊开林间,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心,卓为霜下杰。”又如《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诗人对所作的较早的赞赏。

唐代赏菊风盛,咏菊之作更是比比皆是:如王绩“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崔善为“霜叶疑涵玉,风花似散金”;皇甫冉“不见白衣送酒来,但令黄自开”;王勃的《九日》:“九日重阳节,门门有。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范成大“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等。九九重阳,门门,可谓独占重阳。孟浩然咏菊更见其悠闲自在:“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中唐诗人元稹的赏菊诗却别有新意,与众不同:“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由于此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当作者的好友白居易读到之后,即写下了:“赐酒盈杯谁共持,宫花满把独相思。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

晚唐才子李商隐大有怜香惜菊之意:“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郑谷则写出独具风韵的一道咏《菊》诗:“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诗中首句即告诫王孙公子莫把菊与蓬蒿相提并论,直截了当,有高屋建瓴之势,并透露出对王孙的鄙夷。诗篇把人格化,突出它的高尚气节。通篇不着一菊字,却句句有菊,清香四溢,爽人心脾。

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黄巢,更是对爱赞有加:“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到了宋代,重阳节完全堪称节、赏菊节。赏菊风盛,吟咏必多,可谓数不胜数,俯拾皆是。佳作有如宋•史铸《咏翻集句》:“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处作孤芳。”女才子李清照填的词《醉花阴》,更是刊称一绝:“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元代以后人们依然重视重阳赏菊。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有一首咏重九的《风入松.九日》:“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建似常年。” 在作者看来,重阳之日,只要有黄花,即可赏心悦目,实为一大快事,不要叹恨无钱。

明代***文臣高启诗作《晚香轩》:“不畏风霜向晚秋,独开众卉已凋时。地荒老圃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才子文征明留有咏菊诗:“ 菊裳茬苒紫罗衷,秋日融融小院东。零落万红炎是尽,独垂舞袖向西风。”

历久弥新,菊文化已深深扎根于文人才子的生活中。而花市赛菊、插枝、挂灯、饮酒等重阳习俗,也一直延续到明清。清朝乾隆皇帝游开封禹王台赏菊时就流下“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佳句。古城开封等地,早已形成“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菊山花海彩云飞,古城巨韵动九州”的热闹局面。

近现代的文学家和***家们,也爱菊如斯。臧克家《菊畔香》云:“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沈钧儒有赏菊诗:“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的《秋菊》诗更是老少能言:“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爱菊,也曾赏菊抒心怀:“奇花***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则赏菊养生诵太平:“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句篇4

无边春*;

有庆年头。

“无边”与“有庆”之对,饶有趣味,工稳之外,意蕴吉祥喜庆。“年头”一般指整年,“头”为虚饰之辞,此处则为开端之意。此词组也由此成为偏正结构,由“年”修饰“头”,指一年的开端,与“春*”相对,恰好妥贴。至于上下联的平仄也能相谐,颇有可赏之处。

月光皎洁;

银烛辉煌。

此联描写元宵夜月色之美与人之秉烛行乐。皎洁与辉煌都是双声词,所以成对。一般对联中要求连绵词(双声与叠韵)相互对举,这是一例。

金吾不禁;

玉漏莫催。

金吾,汉置官名。掌管京城戒备,巡徼传呼,禁人夜行。惟正月十五夜及其前后各一日敕许金吾开放夜禁。遂谓元宵节彻夜游乐为金吾不禁。玉漏,玉制的计时器。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首句与末句成为后世形容元宵节的惯用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章就用了末一句:“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霁,星月交辉,六街三市,竞放花灯。真个金吾不禁,玉漏无催。”此联改“无”为“莫”而已。至于其对仗之工整,自不必赘言。

星桥铁锁;

火树银花。

此联取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句,此诗前已言之。上联“星桥铁锁”省一“开”字。“星桥”,指神话中的鹊桥。南北朝庾信《舟中望月》诗有“天汉看珠蚌,星桥似桂花。”“火树银花”,盖指元宵夜灯火烟花之盛。对仗工整,言约意美,都是此联的长处。

九陌连灯影;

千门庆月华。

九陌,汉长安城中有八街、九陌,后来泛指都城大路。唐骆宾王《帝京篇》曰:“三条九陌丽城隗,万户千门年旦开。”白居易《送张山人归嵩阳》诗曰:“朝游九城陌,肥马轻车害杀客。”诗中“九陌”皆为都城大路之意。月华,指月光、月亮。《文选》载南朝江淹《杂体诗·王征君微》曰:“清阴往来远,月华散前墀。”北周庾信《舟中望月》诗曰:“舟子夜离家,开舲望月华。”“月华”在前诗句中指月光,后诗句中指月亮。此联和美温正,与“笙歌”“火树”等着色浓烈者相比,别为一境,且“千”对“九”,“门”对“陌”,工整紧切,不妨赏之。

万家元宵夜;

一街太平歌。

太平歌,并非歌名,指太平盛世时期的歌声。上联指名时令,下联既表元宵夜的热闹,又歌颂当今***治之清明,国家之昌盛。“万家”与“一街”,“元宵夜”与“太平歌”,对举分明,前者大而后者小,属母子对。

天上冰轮满;

人间玉漏迟。

冰轮,明月。唐朱庆馀《十六夜月》诗句:“昨夜忽已过,冰轮始觉亏。”苏轼《宿九仙山》诗句:“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诗中“冰轮”皆指明月。玉漏,乃计时器,前已言之。“人间”对“天上”,“玉漏”对“冰轮”,极为工整,且上下联意思相补充,为流水对。

花市千门雪;

灯衢万里春。

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唐韦庄《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诗曰:“才喜新春已暮春,夕阳吟杀倚楼人。锦江风散霏霏雨,花市香飘漠漠尘。”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载:“花市在广州七门,所卖止素馨,无别花,亦犹洛阳但称牡丹曰花也。”花市只卖“素馨”之习俗,当并不局限于广州,上联所言“千门雪”,正缘于此。衢,四通八达的道路。上下联各明一事,属于正对。

青阳调玉烛;

华月送清歌。

青阳,指春天。《尔雅·释天》曰:“春为青阳。”由于春天“气清而温阳”,故称。“华”指光辉、光彩。《书·舜典》:“重华协于帝。”《传》曰;“华谓文德,言其光文重合于尧,俱圣明。”《淮南子·地形》;“其华照下地。”《注》曰:“华,犹光也。”上面两例中“华”字都为光辉之意,联中“华月”指光辉四射的明月。

兔魂连银海;

鳌山接紫微。

兔魂,月亮。鳌山,宋代于元宵节夜,放花灯庆祝,堆叠彩灯为山形,称为鳌山。《草堂诗余》载向伯恭《鹧鸪天·上元》词有句:“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隐晴空。”紫薇,指紫微星。上联喻月光照耀之广,下联喻彩灯相叠之高,各明一事,将元宵夜之繁华热闹刻画的气势雄浑,颇为奇妙。

笙歌归院落;

灯火接楼台。

此联出自白居易《宴散》诗,其诗曰:“小宴追凉散,平桥步月回。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将何迎睡兴,临卧举残杯。”诗名《宴散》,所以说“灯火下楼台”,之前的欢闹,此时之清寂,居然可见。此联改“下”为“接”,元宵之彻夜行乐跃然纸上。略有不足者,“下”为仄声,“接”为平声,这一改换使得平仄不如白诗紧切,然化用古人之诗,另添新意,甚妙。

访鸾镜于日下;

驾鳌山之海峤。

鸾镜,一般指饰有鸾鸟***案的妆镜。唐白居易《太行路》诗句:“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变。”秦韬玉《咏手》诗句:“鸾镜巧梳匀翠黛,画楼闲望擘珠帘。”都是此种用法,而此联中代指月亮。海峤,近海多山之地。唐张九龄《送使广州》诗:“家在湘源住,君今海峤行。”上联中“日下”二字用得讲究,指日落,盖日落方能月明。此联对仗虽略有不谐,“日下”与“海峤”之对,颇成问题,然而其富于想象,较诸他对,高出一筹。

三五星桥连月阙;

万千灯火彻天衢。

这是元宵节所用的一副对联。上联紧切时间,描写天上之景。“三五”,专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宋代李清照《永遇乐》词有“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月阙”,即月宫,古代神话传说月中的宫殿,嫦娥居住的地方。《海内十洲记》:“曾随师主履行,比至……月宫之间。”唐代郑柴《开天传信记》:“上曰:‘非也,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寥亮清越,殆非人间所闻也。’”宋代苏轼《和陶东方有一士》:“岂惟舞独鹤,便可摄飞鸾。还将岭茅瘴,一洗月阙寒。”下联重点描写人间之景,突出“灯火”。“万千灯火”极言灯火之多、之盛,故能够照“彻天衢”。“天衢”,此处为双关意。一指天空,因天空广阔,任意通行,如世间之广衢,故称。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驭飞龙于天衢,驾麒麟于万里。”一指京都。汉代张衡《西京赋》:“岂伊不虔思于天衢,岂伊不怀归于棻榆。”刘良注:“天衡,洛阳也。”联语简洁明快,极为切题。“三五”与“万千”、“阙”与“衢”,都属小类工对。

九华灯炬云中挂;

五彩鳌山海上移。

“九华”一词多形容宫室器物绚烂多采。九言其繁多,华言其色彩缤纷。如三国魏有九华台,后赵石虎有九华宫,北魏有九华堂。至于九华帐与联中所谓的“九华灯”,也是此类。五彩,青、黄、赤、白、黑五色。《史记·田单传》:“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纹。”即是此种用法。此联“五彩”对“九华”,属同类对,使此联色彩鲜明,然“灯炬”与“鳌山”之对,略有勉强。盖一为并列词组,一为偏正词组。白壁微瑕,大体依旧可赏。

三千世界笙歌里;

十二都城锦绣中。

三千世界,即三千大千世界,佛家语。谓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郭,是一小世界;一千小世界合起来就是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起来就是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起来就是大千世界。总称三千大千世界。十二都城,来源于十二分野。古代天文学说,把十二星辰的位置跟地上州、国的位置相对应,如以鹑火对应周,鹑尾对应楚等。就天文说,称分星;就地上说,称为分野。故而十二都城与九域、九州一样,指天下。此联“三千”与“十二”之对,“笙歌”与“锦绣”之对,皆工稳,且平仄相调,形式上颇美。

万里阳和春有脚;

一年光景月当头。

阳春有脚,喻给人带来温暖。五代后周王裕仁《开元天宝遗事》载:“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喣物也。”宋杨万里《送吉守赵山甫移广东提刑》诗曰:“阳春有脚来江城,银汉乘槎移使星。”这是与上联“阳和春有脚”用法相同的例子。下联指名了元宵节令,正月十五为一年第一个月圆,所以说“当头”。对仗工整,平仄相谐,运用典故较为灵活,颇为不易。

五夜星桥连月殿;

六街灯火步天台。

五夜,指元宵夜。六街,唐代长安城中左右的六条大街。唐司空***《省试》诗:“闲系长安千匹马,今朝似灭六街尘。”即是指此。又北宋汴京也有六街。后来以六街作为都城闹市的通称。天台,本指浙江天台县北之天台山,由于相传此处有仙女,汉代刘晨阮肇二人曾遇之,后世遂以之喻逍遥世界。

玉宇无尘一轮月;

银花有艳万点灯。

玉宇,此处指天空。《文选》载南朝宋刘修玄(铄)《拟明月何皎皎》诗:“玉宇来清风,罗帐延秋月。”宋陆游《江月歌》曰:“露洗玉宇清无烟,月轮徐行万里天。”两例与上联用法相同。下联“艳”为“焰”同音借字,既有焰火之意,又有明艳之意。“银花”对“玉宇”,“有艳”对“无尘”,“万点”对“一轮”,十分工整,平仄亦相互调谐。

轮影暂移花树下;

镜光如挂玉楼头。

“轮”与“镜”皆指月亮,一写月影,一写月光,前者落地下,后者照高空,从不同角度描写月亮。元宵夜中专门咏月,如此雕琢,颇为不易。

蜃楼海市落星雨;

火树银花不夜天。

海市蜃楼,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把远处景物显示到空中或地面上的奇异幻景。古人误以为蜃吐气而成。常以比喻虚幻不足恃的事情。《隋唐遗事》载:“张昌仪恃宠,请托如市。李湛曰:此海市蜃楼耳,岂长久耶?”联中之意盖指元宵夜烟花彩灯交织成的虚幻美景。柳亚子《浣溪纱》有句:“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首句喻灯火繁盛,彻夜通明。

不夜灯光,便是玲珑世界;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句篇5

[关键词]民俗 唐诗 健身 辟邪 文化 心理

[中***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76-01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日,又称重九、九日。中国古代人以九为阳数,月日都逢九,故名“重阳”。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长河中,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检索《全唐诗》便可以看到数量庞大的重阳诗作。为什么处在不同环境、不同历史,有着不同人生经历的诗人,却在九月九日这一天仿佛受到感召一样,以诗歌的形式记录自己生活和心境呢?

著名作家汪曾祺说:“民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从下面选择比较突出描写重阳节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唐朝时期重阳节的真实风貌以及唐朝人的民俗情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①

此时的作者王维是盛唐以前的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晚年在辋川隐居,奉佛参禅,被后世称为“诗佛”。此诗是他17岁的作品。独自一人客居他乡,在重阳节这一天更加思念亲人,想到在远方的兄弟们早已经登临高处,头上插满健身辟邪的茱萸,只有我一个在外不能回家。“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道出了人之常情,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言。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②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作家,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早年隐居鹿门山,以诗自适。《过故人庄》这首诗语淡至极,浑然天成,全篇极其亲切省净。写的是重阳节诗人到一位山村朋友家做客从来访到辞别的情景。在绿树合抱的恬静优美村庄中,主人杀鸡做米,在家中面对菜园场院,把酒畅饮谈论庄稼地里的农事。这些直率真诚的家常话让诗人愉快地度过了一个重阳节,并且商定明年重阳节还来“就”。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③

这是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重阳节这一天,诗人和朋友带上美酒登临池州城东的齐山,上微翠的意思是指江南的山在重阳日仍然是一片薄绿。他面对秋天的水光山色,素来抑郁的心情开朗起来,脸上泛起了笑容,兴致勃勃折了盛放的,插花满头,登高远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己:何必在今天为夕阳的西沉、人生迟暮,像齐景公那样悲伤怨恨独自流泪呢,让我们斟酒一饮而醉,才能不辜负这重阳佳节!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④

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张均《巴丘登高》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⑤

――王勃《 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⑥

――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在如此众多的重阳诗中都提到登高、宴饮、赏菊、饮酒等等活动,可见重阳节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节日,其民俗已经非常完备。

《续齐谐记》记载了九月九日桓景登高避灾的故事。全文如下: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曰,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茱萸别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本草纲目》记载,可以治寒驱毒,《风土记》中说“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避除恶气而御初寒。”茱萸和上已节(三月三)的芍药,端午节的菖蒲、艾叶一样,被唐朝的百姓赋予健身辟邪的意义。

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说明古代早以为食。菊为草之上品,长寿食品,酒又称黄花酒,有人考证源自于陶渊明,实际上在中华民俗中古人常常借酒祈望自己和亲人身体健康。如“避恶酒,汤饼茱萸香”“避恶茱萸囊,延年酒”“习射谈经天高气爽,佩茱插菊人寿酒香”,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在金桂飘香的九月九日,登高远眺饮酒赏菊心旷神怡。从唐代开始登高的迷信色彩已经被淡化了。但是九月九日重阳节却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活动保存下来。不但文人骚客借重阳欢聚之时抒发胸怀,把思乡思亲思归寄托灵性,写出许多情景交汇脍炙人口的佳作,同时登高山爬墙垣这样的户外活动伴随民俗活动而形成了一种公共卫生行为。这和上一节青年男女集体沐浴,端午节划船竞渡,七夕节晒衣曝书一样,能过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开阔心境,除去忧郁。此外,和梅兰竹一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和心理暗示,在百花凋落之后独放,花期过后败而不落的精神,在文人的笔下被赋予广泛而深远的象征意义,也被中国人喻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这大概就是重阳节民俗从战国时开始,唐代尤盛,直至明清仍长盛不衰的原因。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句篇6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九九重阳正赶上丰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丽。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相关简介介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相关简介介绍老人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而《荆楚岁时记》中亦记载道:“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进入现代,**年国家将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老年法》)中则在法条中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寓意吃重阳糕的寓意,最早是由登高引申而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传说登高可以避祸。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阳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与“高”同音,象征“人往高处走”、“步步高升”、“百事俱高”的祝福之意。

除此之外,重阳糕的寓意,还有祛邪避灾,明人谢肇制在《五杂俎》中记述:“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可迎福接吉,消灾避邪”;另一个寓意是敬老之举,江南流行一句话:“重阳不吃糕,老来与人告”。

重阳节喝酒的风俗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重阳节很早就有喝菊花酒的习俗,但其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是起于上古,由杜康创造,另一说是起于汉初,源自宫廷。但不论何种说法,将菊花和酒紧密联系,并赋予文化内涵、影响深远的是晋代陶渊明。陶渊明一生酷爱菊花和酒,他在《九日闲居》诗序中写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魏晋之后唐代也盛行饮菊花酒。权德舆《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诗云:“草露荷衣冷,山风菊酒香”。历代文人雅士喜好菊花酒,这一方面和菊花酒的健身功益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士大夫对菊花人文风格的大力推崇有着紧密联系。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句篇7

1、人老不失戎马志,余热生辉耀九重。振兴九洲心不老,祝与青松永同龄。我们忠心的祝福您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4、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5、明日黄花、尊老敬老、源远流长、传统美德、天高气爽、秋高气爽、感恩、登高、思亲

6、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的老奶奶们在县村里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上丰富多彩的秋季,它也染上了秋天的五彩和美丽。“九”包蕴着长久,吉利,祝福老人们延年益寿,健康。“九”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7、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8、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9、时光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又一年的重阳节到了,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也代表着尊老、敬老、爱老。

10、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11、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1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秋高气爽,菊花怒放的季节迎来了今年10月19日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也是中国传统的老人节。在这一天是让老人们登高休闲更是为了让人们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13、尊敬的各位前辈,您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把美好的年华、热情和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您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让我们一起畅所欲言,共话平山教育不老的情结。

14、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15、今天,在这云淡山清、秋高气爽、橘红橙黄、金桂飘香的收获季节,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召开平山区教育局庆“重阳节”茶话会,共同庆祝属于您们的节日——重阳节。

16、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到了“九。九重阳节”,这是我们孝敬老人的节日。我在这衷心祝愿全世界的老人节日快乐!

1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九重阳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被后人广泛流传,现在在中国几乎是全部人家都会庆祝重阳节,登高、探亲、赏菊,是一种民俗的享受。

18、金秋十月,瓜果飘香。今年XX月XX日,也就是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法定的第XX个老人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尊老敬老佳节--重阳节。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一属于老年人的重大节日,心情分外愉快。

19、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20、今天是九九重阳节,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21、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正值中秋之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最佳时机。诗人杨衡赞道:“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斯。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诗题为《重阳》的诗中也有这么九句:“菊并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如暮节,不比惜残春”是的,重阳节很美好。

22、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这一天,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23、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句篇8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节日,而在**年,我国又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在这一天,我们要做到尊老、爱老、敬老、助老。共同阅读重阳节国旗下演讲5分钟,请您阅读!

重阳节国旗下演讲1尊敬的各位前辈:

您们好!

国庆节的喜悦还在继续,安静的心情释放着心的微笑。转眼又到九月初九重阳节。自古以来,九月九就是思念的节日,古诗有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古代人在重阳节思念之情,在古代重阳是团圆的日子,因为不能团圆,在外的诗人心中思念家中的兄弟亲人,写下了传世的诗歌。思念之心,字字显露真情。现在我们国家给重阳节赋于新的寓义,这一天定为老年节,我国同世界上的好多国家一样,慢慢步入老年社会,关爱老年人,关心长辈,已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让每个人献出一点受,这世界就会变得更美丽。有一天你我也会老,看看老年的亲人,一晃几十年下去,那也许就是每个人的写照。

老年人也曾经年轻过,有过美丽的青春,有过追求,有着对社会的贡献,当你面对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翻阅年轻时的照片,你心中可有感动!美丽的容颜在时光的海中被描绘成苍白和皱纹,每一纹,也有深深地爱呀,当你看到晨中相扶的老人在风景中轻轻走过,笑容绽放在慈祥的脸,心中那份感动不能自己;还有那一对年约六旬的老人身着大红的运动服在那奔跑的身影,让人羡慕;当然也有流浪在街头的老人,一脸人生的苦涩,和那渴望相助的眼,让人受不了,受不了。

人生最美夕阳红,世间最美老年花,没有人会永远年轻,老年人拥有的是智慧和经验,别说老年人爱啰嗦,每一句话里有真情,每一个字也是渴望,多陪老人说说话,会有好处,明理和涵养在时光之海已浸入到内里,没有浮华,没有虚假,只有渴望,想与子孙辈多点相处的时间,多一些相聚的时刻,可以知道孩子们的生活,为孩子的幸福开心,为每一个亲人祈福。只要孩子们过的好,老人心中就无所牵挂了。这是老人,让人尊敬的老人。而年轻人一般不能发现这一点,生活的压力好大,工作的压力和竞争,让人累和疲惫,可以认为有理由不回家,不想念老人,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思想,当你已经长大的时候,父母可能在一天天衰老,思念和担忧的心时常动在心头,一句话,一句问候,不能回家,打个电话也好那是给你整个世界的人呀!不可以不记得。只要有时间,就要陪陪老人,给干点活也好,陪妈妈吃饭,陪爸爸看电视,看父母的的笑颜,心中也是欣慰!

讲个亲身的经历给你们听,我从小在外婆家住的时间比较长,经常在街上玩沙,来人的时候,藏入外婆的怀抱里,所以我常去看望,常握住外婆干瘦的手,用我的手包她的手,用她的手包我的手,外婆在我妈那说,自己看大的孩子就是亲,就是亲。而有点严肃的外公最喜欢抱我的女儿。我的外婆在今年离去了,我没有握她手的机会,想到这,泪在我眼中转来转去,我想到要多去看我的外公,让他多笑一笑,安慰他的心,我的母亲和姨妈会陪着他,我也会尽我的孝心。所以,年轻的朋友们,记住爱你们的长辈,多陪陪他们,可以到任何时候不后悔,可以心中无憾,可以让老人的笑容绽放。梦中的我常常会想起好多的人,有离世的亲人,有大街上孤独的老人,经常在梦中醒来,有时有汩,有时感觉我的亲人轻抚的温热和慈爱的笑颜。

有一天你也会老,想想那会是什么样子,人生是一面镜子,对照人生,尊重老人,爱护老人是传统的美德。是社会的责任。让老人笑在重阳,笑在每一天。把最美丽的祝福送给全天下的老人!快乐,幸福,笑口常开。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重阳节国旗下演讲2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再过几天,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含有长久长寿之意,同时秋季也是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人们对这个节日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在这个属于老年人的节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祝愿所有的爷爷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还有在重阳节祭祖的习俗。老一辈为了我们国家的强盛,为了下一代能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们艰苦创业、辛勤劳动了几十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如今他们老了,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照顾。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议,每一位共青团员和青少年学生都要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多为他们着想,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对邻居长辈有礼貌,外出礼让老人。

愿所有老人都过上和我们一样幸福的生活!

谢谢!

重阳节国旗下演讲3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三(3)中队的陈曼希。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同学们,你们都应该知道重阳节吧!——对,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曾经学过好几篇关于重阳节的诗篇呢!比如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课本里我们知道了,重阳节是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在我国古代思想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汉初皇宫中,每年的九月初九,都要佩带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到了东汉时,民间又有了重阳登高的风俗,因此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很多。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那时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馋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皇宫,贾姓宫女又将此习俗传入到民间。到了东汉,民间在该日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则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当然,古人的登高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时还有吃“重阳糕“(一种九层糕)、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时间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这些习俗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的中就有记载。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最近,从新闻媒体讨论的话题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该不该给老人让座?”“怎样做一个可爱的上海人?”这些活动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设和塑造一个具有高度文明、能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作为生活在这座大城市的我们,更有义务为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观地说,经过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已经逐渐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谴责。反省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在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又做得怎样?我不想对你们的过去予以评价。但是,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全体同学是否想到,该如何为我们家的老人或者社会上的老人做点什么呢?希望大家考虑一下。当然,学校***教处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节后作个统计,看看我们的立达学生在老人节里为社会、老年人都做了些什么。

我今天的国旗下的讲话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重阳节国旗下演讲4在重阳佳节到来之际,我代表县委、县***府向全县广大老年朋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全县老龄工作者以及关心支持老龄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亲切的问候!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为民族***、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贡献了青春和力量,值得全社会尊重和敬佩。回首武陟发展历程,每次成功跨越都蕴含着你们的劳动和智慧,每个辉煌成果都凝聚着你们的汗水和心血,正是有了你们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武陟才有了今天大发展的新局面。

尊重老年人、关爱老年人、照顾老年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县的老年人事业稳步发展,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老年人文体活动五彩纷呈,各得其乐,到处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气象。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全社会要大力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支持老龄工作,关爱老年朋友,让全县老年人更加幸福安康。希望广大老年朋友在颐养天年的同时,继续发光发热,继续为武陟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衷心祝愿全县老年朋友们节日愉快,健康长寿!

重阳节国旗下演讲5各位领导、同志们、老年节长辈们,

大家好:

今天是九九重阳节,“老年节”是老年人幸福的节日,是老年人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在这里我代表村***支部、村委会向全村的老年人表示诚挚的问候,祝你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度过每一天!同时向支持我村老龄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

尊老敬老是中华(重阳节)民族的传统美德,养老助老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我们村支两委从全局出发,以更广阔的视野谋划老龄事业,以更有力的措施推进养老敬老工作,把关爱老年人的幸福列入日常工作议程,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老年法律法规得到认真执行,老年优待***策得到进一步落实,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敬老养老助老蔚然成风,力争我村老龄工作走在全市全镇先进行列。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句篇9

重阳登高,避邪祈寿

关于九九重阳的由来,《梦粱录》中说:“日月梭飞,转瞬重九,盖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号曰‘重阳’。”重阳节的传说最早见于魏晋南北朝的文献记载中,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的东汉桓景登高避邪的故事: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为什么登高就能避邪呢?这则传说并未给出答案。在我国已经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大型祭祀遗址多建筑在山巅、山梁等处,而在平原地区,往往人工堆筑成山用于祭祀。这是因为,上古时代,人们往往把高山视为神山,是登天成仙之处。今天看来,这是古人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是人们对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追求。

先民们选择九月九日登高,意***是能像那些得道成仙者一样,升入天宫。这种对升天的渴望,溯其源头,是人们对长寿的一种企盼。《太清诸草木方》曰:“九月九日,采与茯苓松柏脂丸服之,令人不老。”在意象上,重阳登高,正是人们对人生不老的一种追求。

重阳赏菊,隐士标格

重阳佳节,正是盛开的时候。为秋天的应时花草,在霜降时,唯此花最茂盛。白居易在《禁中九日对酒忆元九》中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既有美丽的姿容,又不怕寒风繁霜,同时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故而历代文人特别钟爱。钟会更是为高唱赞歌:“夫菊有五美焉,黄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审美特质,这与陶渊明有直接的关系。在陶渊明之前,文人已经把菊作为众芳凋落时纷然独荣的、纯洁坚贞的形象予以歌咏,“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到陶渊明时,他在诗中描述自己的隐居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后,“采菊东篱”就成为抛弃名利隐居篱下名士的一种文化意象,成为文人们隐逸愿望的***腾。于是,“菊”被赋予一种新的审美文化意蕴:隐士标格。方孝孺曾说:“渊明之属意于菊,其意不在菊也,寓菊以舒其情耳。”(《菊趣轩记》)陶渊明的菊咏使菊的文化内涵得到质的丰富。他以玄学思维来观照菊,以菊来寄托人生理趣、人生感悟和人生境界。菊的清贞绝俗之性与道家的超越世俗名利之理相契合,使菊具有了隐逸的文化内涵。所以自陶渊明以后,菊便以这种“隐士标格”真正进入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话语体系,如罗隐的《登高咏菊尽》:“陶公没后无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赵秉文的《东篱采菊***》:“平生忠义心,回作松菊伴。东篱把一枝,意岂在酒盏”。

由于陶菊文化内涵的融入,重阳节的文化品格得以提升。

佳节思亲,尊祖敬老

在重阳习俗的演变过程中,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也产生了质的升华,涌现出历代文人、学者、士大夫借重阳日抒情达意的高雅文化现象。

诗词是抒发人情思的最好工具。一年中,重阳节是最撩人情思的,重阳时值深秋,有澄净天宇,秀朗山水,碧涧红叶,斗奇金菊,又有萧瑟西风,凋零草木。重阳时景色是如此丰富,反差又是如此强烈,诗人的种种情感几乎无不与之耦合,这遂使重阳成为历代诗歌创作的丰收季节。而在众多的重阳节诗歌中,思乡怀亲之作蔚为大观。

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只是不太显露,可是一旦遇到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收拾,这就是所谓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人能用如此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达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就成为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在今天,重阳节已成为台湾游子寄托思乡之情的重要日子。著名诗人余光中在高雄接受杨澜采访时,望着海那边他曾经居住过的大陆和香港,说他生于1928年的重阳节,自诩为“茱萸的孩子”,游子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流落台湾的元老于右任,每年重阳都要登阳明山遥望大陆,他的怀乡诗与余光中的《乡愁》在海内外广为传诵,成为期盼祖国统一的经典之作。

重阳节不仅是广大台湾同胞寄托思乡之情的传统佳节,也是两岸炎黄子孙共祭始祖黄帝的重要日子。黄帝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升天,人们在这天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纪念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对于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激励全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每到黄帝祭祀日,不少海外华人聚居处都要举行祭拜活动,“翘首大陆,遥望黄陵”。台湾同胞在祭文中更多表达的是:“ 海峡两岸,同出一源” “河山一统,万世千秋”。

在重阳节诗歌中,叹老是另一个主题。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写道:“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诗人慷慨之中含有凄凉,豪放之内深蕴痛楚。“醉把茱萸仔细看”七字,胜过了千言万语。相对而言,现代人重阳叹老的方式与内涵跟古人大相径庭,大我取代小我,意义与气度上有了质的飞跃。的《采桑子•重阳》就堪称典范:“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为尊重和顺应九九重阳节这个“九九,久久,延年益寿”的民俗与吉祥观念,1989年,国家将重阳节定为“敬老日” “敬老节”,积极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尊老敬老也成为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方面。父母给予我们宝贵的生命,又费尽心血将我们养育成人,他们的恩德昊天罔极!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句篇10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再过几天,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含有长久长寿之意,同时秋季也是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人们对这个节日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在这个属于老年人的节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祝愿所有的爷爷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还有在重阳节祭祖的习俗。老一辈为了我们国家的强盛,为了下一代能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们艰苦创业、辛勤劳动了几十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如今他们老了,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照顾。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议,每一位共青团员和青少年学生都要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多为他们着想,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对邻居长辈有礼貌,外出礼让老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句10篇

学习

内科实习小结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内科实习小结10篇,内容包括内科实习内容及心得,内科实习小结收获和存在问题。在内儿科的临床实习过程中,我遇见过的一些临床常见疾病总结有: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美尼尔氏综合征,周围性面瘫

学习

有理数加法练习题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有理数加法练习题10篇,内容包括有理数除法和加法练习题,七年级有理数加法练习题。如,教材中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我便进行了简单处理,变成横的是第二个加数相同,斜着是和相同。因为横、竖的规律都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就把找斜的规律

学习

妇女节祝福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妇女节祝福10篇,内容包括妇女节祝福动图,妇女节祝福。2.别让忙碌充满你的生活,别让工作占据你的空间,别让琐事排满你的时间,别让自己没有休息的时间,别让自己没有喘气的时间,今天是三八节,记得多休息。3.今天我有三项纪律:不喝酒,不

学习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0篇,内容包括四年级部编版下册语文教学计划,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新的学期开始,教学上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本学期是小学中年级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为了强化教学,为高年级阶段打好基础,现针对本

学习

银行资产保全工作总结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资产保全工作总结,内容包括银行资产保全工作存在的困难,银行规范资产保全工作总结。4、领导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分行中层是机关业务工作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是执行分行领导决策和加强员工凝聚的主力,2020年以来本人在业务

学习

安全培训总结模板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培训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安全培训工作总结范文,安全培训汇报模板。2、安全生产知识教育主要包括一般技术生产教育,一般安全技术知识教育、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安全生产管理基础知识、常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常用

学习

赞颂祖国的诗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赞颂祖国的诗10篇,内容包括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李白。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今朝如此辉煌,赖******国策指方向。忆峥嵘岁

学习

全面记忆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全面记忆10篇,内容包括全面依法治国记忆口诀,每日记忆100篇。记忆错乱让奎德一边战斗一边思考“我是谁”这个简单而深奥的哲学命题:究竟是普通工人还是反叛***特工?妻子萝莉(Lori)与美女梅琳娜(Melina)谁更真实可信?哪段记忆更接近

学习

最大的书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最大的书10篇,内容包括最大十本书,最大的书教学。Initsfirstyear,morethan2milliontouristsvisitedthelibrary,whichwasdesignedbyDutcharchitectRemKoolhaasandAmericand

学习

积累与运用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积累与运用10篇,内容包括积累与运用第十讲,积累与运用100字。第一,注重课内知识的积累。教材很注重学生对喜欢的文段的摘抄、背诵。有的课文语言优美,可是教材并没有明确要求学生背诵积累,这样的文章很多,开学伊始,年级组教师集

学习

文本阅读论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文本阅读论文,内容包括整本书阅读论文范文参考,有效阅读论文100条。

学习

单位创卫工作计划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单位创卫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创卫工作计划,单位创卫工作方案。二、措施一组织实施1、成立创建市级文明单位领导小组,由局长陈慧同志担任组长,蒋波、高选彬、刘天虎、王宗琼、张怀东同志任副组长,县卫生局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任成员

学习

物业月份工作总结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物业月份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物业年度工作总结4篇,物业工作总结结尾精辟句子。我也开始着这一新的制度,从思想上给自己已更高的警觉,时刻提醒着自己每天工作必须在多少范围和完成的状态,翻开一个月的工作汇报,发现自己对每天的工

学习

消费国外论文模板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消费国外论文模板,内容包括消费观毕业论文模板,消费论文外文翻译。

学习

关于端午的诗句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端午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又是一年端午至诗句,端午安康的经典诗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和端午北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已酉端

学习

关于描写雪的诗句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描写雪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描写雪落地融化的诗句,描写雪下得很大的诗句。雪片、雪雾、雪堆、冰雪、雪沫、雪被、雪野、雪花、飞雪、白雪、瑞雪、风雪、积雪大雪纷飞、瑞雪飞舞、白霜铺地、雪花飞舞、风雪交加、白雪飘扬

学习

新春佳节的诗句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新春佳节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新春佳节诗句古诗大全,新春佳节思念女儿的诗句。【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描写春节的诗

学习

清明诗句古诗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诗句古诗10篇,内容包括清明古诗10篇,最简单的清明的古诗诗句和画。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2、《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3、《清明》杜牧清明时

学习

七夕诗句古诗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七夕诗句古诗10篇,内容包括关于七夕节的诗句,七夕离别诗句古诗。给花回首只等闲,我梦缠绵永未眠。点春还需蝶鸟陪,时流无返丝裹蚕。间道孤影独徘徊,去留当年春未残。爱在寂寞断肠处,你戏芬芳情为难。醉梦为情此醉千杯愁,何思佳人

学习

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节思念亲人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中秋节海外游子思念家乡的诗句,中秋思念亲人诗句大全。2、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3、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4、忆对中秋丹桂丛。&md

学习

雨水节气的诗句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雨水节气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雨水节气最好的原创诗词,关于雨水节气的诗十百首。2、《七绝·雨水时节》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水送破冰来。顽童指问云中雁,这里山花那日开?3、《七绝·雨水》殆尽冬寒柳罩烟,熏风瑞气满山川。天将

学习

豁然开朗的诗句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豁然开朗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豁然开朗的诗句,豁然开朗与恍然大悟的诗句。一、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础所谓“诵读”,就是要求学习者读出声音,读出语调,进而读出情感,读出韵味。纵观今日某些中学生,往往忽视诵读。这里的诵读,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