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艺术

媒体艺术第1篇

论文摘要:相信新媒体艺术正在逐渐成为艺术发展的趋势,成为这个时代最流行的艺术字眼,成为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最直接表现。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新的实践方式,更多的是一种重新审视定位艺术的观念,它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延伸和扩展,是在充分咀嚼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内容、形式和背后的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本文试***从新媒体艺术在展示、流通、典藏、评价等方面给传统美术界带来的影响入手,进而理解新媒体艺术。

当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越来越成为艺术界谈论的话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展览上、越来越多地被所谓的前卫艺术家所实践时,我们不仅要问:究竟什么是新媒体艺术?它给我们带来了和即将带来什么?

其实新媒体艺术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也并不是无本之木,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受杜尚影响颇深的观念艺术(concept art)、早期未来主义宣言(futurism menifesto)、达达式行为(da—da)以及由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happenning arI)脱胎转变而成的70年代表演艺术就已经带上了今天我们称之为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特征。实际上,在50~60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也已出现结合技术的动力艺术(kinetic art)和最早的艺术作品。那么从这些新媒体艺术的源头艺术来看,他们都有这样一些特征:沟通与合作、强调艺术发生过程、重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互动。在这些相对新的艺术形式中,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新的行为模式和新的媒材,以此来发掘创造新的思维和人类经验甚至是新的世界的可能性,让观众参与到一件艺术品中成为艺术家们的兴趣所在。艺术品本身的定义也不再决定于它的形式,而更多的在于它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概念。整个20世纪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的着迷,尤其是世纪初的量子和世纪末的神经科学与生物学更是大大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

但是由于新媒体艺术空前地结合了物、生物学、电子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将之用于艺术创造中,使得新媒体艺术作品也传递出空前庞杂的信息量,让观众在目不暇接的同时也不能完全领会和了解它,在某种程度上给观众带来误解:这到底是艺术还是科技?在国内观众普遍缺乏视觉修养和科技知识的现状下,要求大众理解现代艺术就已经勉为其难了,对于新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处于“外行看热闹”的状态的。

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好奇,在没有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急于尝试,而理论界,也没有太多的关注现状,引领发展方向。

当艺术史发展到21世纪,在我看来,给任何形式的艺术下定义都是可笑的和多余的,对于新媒体艺术自然也是这样。但是从各所大学争先恐后地设立与媒体有关的各类系科(这其中有很多是理工类大学)和各现代美术馆相继展出所谓新媒体艺术展来看,就知道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的认识有多么的混乱。你很难说谁是绝对正确的,但是这种不确定性本身也许就是新媒体艺术的特点吧!

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给我们的艺术界相应带来了什么变化?这首先表现在艺术展示场馆设计上。传统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已经完全不能够承担新媒体艺术展了。新媒体艺术展从电路铺设、墙面设计、灯光设计、封闭性设计、计算机配置、投影仪和音响设施方面对展示场所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所以包括北京世纪坛艺术馆在内的新艺术场馆都在对原场地进行改造,使之适应新媒体艺术发展的需要。世纪坛艺术馆用了半年将其地下一层改造成一个适合展示新媒体艺术的场地,接着就在去年五月底展出了北京首届新媒体艺术展,实际上展馆的改造还是略嫌粗糙了点,没有跳出传统展示场所的设计思路。相比之下,上海多伦美术馆在设计上更显专业了一些,感觉是为艺术量身定做的,在的细节上设计得很有特点,但又不失传统美术馆的优点,不论是空间还是相对封闭的展示场所,都错落有致,迎合了现当代艺术对于观者产生的影响。新媒体艺术讲求连结性和互动性,这也就更加表明他们的作品需要各自***,不能相互干扰,不像传统绘画和设计作品的展览,我们可以把作品都按照一定的间距挂在墙上,或者是摆放在地上,观众只需要移步换景,作品与作品之间不会有太大的表面上的干扰,充其量只会对观众的视觉神经和心理有所影响。但作为更加强调互动性的新媒体艺术来说,干扰本身也是他们作品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以往那种大开场式的老式展厅是完全不适合它的了。另外,在光线设计上,老式展馆很可能喜欢采用天光来展示绘画作品,这个是不太能用到新媒体的展示的。

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对于艺术品观照方式的转变。前面说过,新媒体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连结性和互动性,这就注定了新媒体艺术的展示本身就需要观众的参与,如果缺少了这个环节,一件作品就很有可能无法展示。这也就将展览的观照方式从单纯的“神交”转变成为较为直接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参与性的互动,有时候是对于作品形式和意义的改变。因为要了解新媒体艺术,你首先必须将全身融入其中,而并不是在远距离观看。这样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由此使观者的意识也发生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观者通过键盘、鼠标、灯光和声音感应器或者是其他更加精密的仪器与作品发生关系,这就是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全新的交流和观照方式。这种观照方式的改变说明艺术家的艺术理想表达水平和责任感的提高。在以往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家是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然而观众能否接受,这是对他们视觉修养的考验。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家不但要表现自己,还要尽力将表现的东西为人所懂,让观众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上接受。在这里,艺术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达,这也是新媒体艺术这个名称中“媒体”二字功能的体现。[1]

观照方式的改变必然促成品评价、流通和典藏方式的改变。在对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这件作品具有何种特质的连结性和互动性,它是否让观者参与了新影像、新经验以及新思维的创造。而在艺术品流通和典藏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印刷品已经不能够满足新媒体艺术的要求,由于他们运用了声音、音像和网络等等高科技含量较高的三维空间的媒介,我们就需要制作光盘来保存它们,并且附以一定的文字说明。以往的有关艺术史的书籍都是通过***片的形式来记载资料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大屏幕投影来实现的重现,可是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将会使我们以后的艺术史类书籍不能够仅仅再用传统印刷品,而必须得配上一定的声音和影像。就像很多人收藏一样,新媒体艺术史可能就是一段音像艺术史。

所有上述这些改变,都会引起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改变。其实在目前,不管是馆策展人、艺评家或是赞助商,都是很希望能够了解新媒体艺术的,但是情况并不乐观。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对过去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系列业已成熟的机制进行借鉴,再来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研究,但是事实上,只有打破以前艺术史研究的窠臼,建立起一个新的研究方式才能够承受新媒体对于我们的冲击,才能够驾驭这种改变并迅速成为新媒体艺术实践的理论。

英国当代艺术史家巴克森德尔(M.Baxandal1)在谈到西方艺术史研究的现状时特别指出了三点不足:一是艺术史教学和研究未能够针对视觉媒介和视知觉的复杂性,至少没有做到像研究那样来对待其特殊的媒介;二是由于未能对自身媒体做出积极的关注和缺乏适合本体研究的技术手段,艺术史不得不从其他学科借用阐释方法,并以此作为主要的工具,这样艺术史学科本身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三是艺术史教学和研究过分关注知识而忽视学科技巧。也就是说,对于艺术史方***的开发是非常迫切的。

那么我们就不免要问这样一个问题,在研究新媒体艺术史的时候我们应该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呢?

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特点,要求我们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要比以往其他艺术更需要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科学理论的支持。这种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逐渐改变艺术的一种弊病,那就是艺术院校重文轻理的学科设置。在新媒体艺术大行其道的今天,没有理科知识是很难理解和走进新媒体的。但是事实上,在中国当今,就是那些正在做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家本身,对于科学理论也是知之甚少的,更不要说从理论层面去分析了。总而言之,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还是处在一个感性认识阶段。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在新媒体艺术中所被运用的科学门类:电路学、计算机网路、后生物学、电信学、人工智能、遗传学、仿生学等等。在这些学科的背后有一个总领性的科学理论那就是控制论,控制论又分控制论和模糊控制论,随着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模糊控制论将会越来越多的影响它。

自从196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系的查德(L.A.Zadeh)教授创立了模糊集合理论

以来,模糊理论便在其数学基础上建立起来了。1974年,英国的E.H.Mamdani首次运用模糊和模糊推理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性的蒸汽机控制,并取得了比传统的直接数字控制法更好的效果。在模糊理论被用于制造出了模糊洗衣机和空调器等模糊家电之后,模糊理论便被运用到人工智能和风吹草动技术领域,模糊推理机、模糊控制计算机、模糊语音识别系统、***形文字模糊识别系统相继出现,这就越来越接近新媒体艺术所运用的模糊控制理论了。所以,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设想,艺术史研究方法将会转入一个模糊艺术史理论阶段,而且我坚信,模糊理论是一切理论学科的终极发展方向。

我们注意到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家们所运用的互动传递智能技术,这正是模糊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更是艺术实践的创造性试验。对于这样的艺术作品,我们怎么再以传统的地域风格分析法去看待它呢?实际上,我们的艺术发展和评价体系早已过了那个非0即1的阶段了,我们的家们也是在有意无意地用着模糊理论的某些原理的。艺术形式的多样化、风格的不确定性,实际上就是新媒体艺术产生的前奏。在0和1之间,有着无穷无尽的奥妙。中国有句话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新媒体艺术背后的庞大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正在指引我们走人一个新的艺术史理论系。

我们的艺术史理论家要首先研究的应该是新媒体艺术中采用的相关技术的发展史,如电气史、声音艺术史等等,而不是急于描述现状或者建立一个评价体系,这样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

媒体艺术第2篇

当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越来越成为艺术界谈论的话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展览上、越来越多地被所谓的前卫艺术家所实践时,我们不仅要问:究竟什么是新媒体艺术?它给我们带来了和即将带来什么?

其实新媒体艺术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也并不是无本之木,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受杜尚影响颇深的观念艺术(concept art)、早期未来主义宣言(futurism menifesto)、达达式行为(da—da)以及由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happenning arI)脱胎转变而成的70年代表演艺术就已经带上了今天我们称之为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特征。实际上,在50~60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也已出现结合技术的动力艺术(kinetic art)和最早的艺术作品。那么从这些新媒体艺术的源头艺术来看,他们都有这样一些特征:沟通与合作、强调艺术发生过程、重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互动。在这些相对新的艺术形式中,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新的行为模式和新的媒材,以此来发掘创造新的思维和人类经验甚至是新的世界的可能性,让观众参与到一件艺术品中成为艺术家们的兴趣所在。艺术品本身的定义也不再决定于它的形式,而更多的在于它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概念。整个20世纪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的着迷,尤其是世纪初的量子和世纪末的神经科学与生物学更是大大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

但是由于新媒体艺术空前地结合了物、生物学、电子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将之用于艺术创造中,使得新媒体艺术作品也传递出空前庞杂的信息量,让观众在目不暇接的同时也不能完全领会和了解它,在某种程度上给观众带来误解:这到底是艺术还是科技?在国内观众普遍缺乏视觉修养和科技知识的现状下,要求大众理解现代艺术就已经勉为其难了,对于新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处于“外行看热闹”的状态的。

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好奇,在没有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急于尝试,而理论界,也没有太多的关注现状,引领发展方向。

当艺术史发展到21世纪,在我看来,给任何形式的艺术下定义都是可笑的和多余的,对于新媒体艺术自然也是这样。但是从各所大学争先恐后地设立与媒体有关的各类系科(这其中有很多是理工类大学)和各现代美术馆相继展出所谓新媒体艺术展来看,就知道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的认识有多么的混乱。你很难说谁是绝对正确的,但是这种不确定性本身也许就是新媒体艺术的特点吧!

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给我们的艺术界相应带来了什么变化?这首先表现在艺术展示场馆设计上。传统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已经完全不能够承担新媒体艺术展了。新媒体艺术展从电路铺设、墙面设计、灯光设计、封闭性设计、计算机配置、投影仪和音响设施方面对展示场所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所以包括北京世纪坛艺术馆在内的新艺术场馆都在对原场地进行改造,使之适应新媒体艺术发展的需要。世纪坛艺术馆用了半年将其地下一层改造成一个适合展示新媒体艺术的场地,接着就在去年五月底展出了北京首届新媒体艺术展,实际上展馆的改造还是略嫌粗糙了点,没有跳出传统展示场所的设计思路。相比之下,上海多伦美术馆在设计上更显专业了一些,感觉是为艺术量身定做的,在的细节上设计得很有特点,但又不失传统美术馆的优点,不论是空间还是相对封闭的展示场所,都错落有致,迎合了现当代艺术对于观者产生的影响。新媒体艺术讲求连结性和互动性,这也就更加表明他们的作品需要各自***,不能相互干扰,不像传统绘画和设计作品的展览,我们可以把作品都按照一定的间距挂在墙上,或者是摆放在地上,观众只需要移步换景,作品与作品之间不会有太大的表面上的干扰,充其量只会对观众的视觉神经和心理有所影响。但作为更加强调互动性的新媒体艺术来说,干扰本身也是他们作品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以往那种大开场式的老式展厅是完全不适合它的了。另外,在光线设计上,老式展馆很可能喜欢采用天光来展示绘画作品,这个是不太能用到新媒体的展示的。

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对于艺术品观照方式的转变。前面说过,新媒体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连结性和互动性,这就注定了新媒体艺术的展示本身就需要观众的参与,如果缺少了这个环节,一件作品就很有可能无法展示。这也就将展览的观照方式从单纯的“神交”转变成为较为直接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参与性的互动,有时候是对于作品形式和意义的改变。因为要了解新媒体艺术,你首先必须将全身融入其中,而并不是在远距离观看。这样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由此使观者的意识也发生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观者通过键盘、鼠标、灯光和声音感应器或者是其他更加精密的仪器与作品发生关系,这就是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全新的交流和观照方式。这种观照方式的改变说明艺术家的艺术理想表达水平和责任感的提高。在以往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家是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然而观众能否接受,这是对他们视觉修养的考验。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家不但要表现自己,还要尽力将表现的东西为人所懂,让观众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上接受。在这里,艺术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达,这也是新媒体艺术这个名称中“媒体”二字功能的体现。

[1]

观照方式的改变必然促成品评价、流通和典藏方式的改变。在对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这件作品具有何种特质的连结性和互动性,它是否让观者参与了新影像、新经验以及新思维的创造。而在艺术品流通和典藏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印刷品已经不能够满足新媒体艺术的要求,由于他们运用了声音、音像和网络等等高科技含量较高的三维空间的媒介,我们就需要制作光盘来保存它们,并且附以一定的文字说明。以往的有关艺术史的书籍都是通过***片的形式来记载资料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大屏幕投影来实现的重现,可是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将会使我们以后的艺术史类书籍不能够仅仅再用传统印刷品,而必须得配上一定的声音和影像。就像很多人收藏一样,新媒体艺术史可能就是一段音像艺术史。

所有上述这些改变,都会引起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改变。其实在目前,不管是馆策展人、艺评家或是赞助商,都是很希望能够了解新媒体艺术的,但是情况并不乐观。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对过去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系列业已成熟的机制进行借鉴,再来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研究,但是事实上,只有打破以前艺术史研究的窠臼,建立起一个新的研究方式才能够承受新媒体对于我们的冲击,才能够驾驭这种改变并迅速成为新媒体艺术实践的理论。

英国当代艺术史家巴克森德尔(M.Baxandal1)在谈到西方艺术史研究的现状时特别指出了三点不足:一是艺术史教学和研究未能够针对视觉媒介和视知觉的复杂性,至少没有做到像研究那样来对待其特殊的媒介;二是由于未能对自身媒体做出积极的关注和缺乏适合本体研究的技术手段,艺术史不得不从其他学科借用阐释方法,并以此作为主要的工具,这样艺术史学科本身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三是艺术史教学和研究过分关注知识而忽视学科技巧。也就是说,对于艺术史方***的开发是非常迫切的。

那么我们就不免要问这样一个问题,在研究新媒体艺术史的时候我们应该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呢?

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特点,要求我们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要比以往其他艺术更需要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科学理论的支持。这种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逐渐改变艺术的一种弊病,那就是艺术院校重文轻理的学科设置。在新媒体艺术大行其道的今天,没有理科知识是很难理解和走进新媒体的。但是事实上,在中国当今,就是那些正在做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家本身,对于科学理论也是知之甚少的,更不要说从理论层面去分析了。总而言之,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还是处在一个感性认识阶段。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在新媒体艺术中所被运用的科学门类:电路学、计算机网路、后生物学、电信学、人工智能、遗传学、仿生学等等。在这些学科的背后有一个总领性的科学理论那就是控制论,控制论又分控制论和模糊控制论,随着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模糊控制论将会越来越多的影响它。

自从196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系的查德(L.A.Zadeh)教授创立了模糊集合理论

以来,模糊理论便在其数学基础上建立起来了。1974年,英国的E.H.Mamdani首次运用模糊和模糊推理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性的蒸汽机控制,并取得了比传统的直接数字控制法更好的效果。在模糊理论被用于制造出了模糊洗衣机和空调器等模糊家电之后,模糊理论便被运用到人工智能和风吹草动技术领域,模糊推理机、模糊控制计算机、模糊语音识别系统、***形文字模糊识别系统相继出现,这就越来越接近新媒体艺术所运用的模糊控制理论了。所以,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设想,艺术史研究方法将会转入一个模糊艺术史理论阶段,而且我坚信,模糊理论是一切理论学科的终极发展方向。

我们注意到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家们所运用的互动传递智能技术,这正是模糊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更是艺术实践的创造性试验。对于这样的艺术作品,我们怎么再以传统的地域风格分析法去看待它呢?实际上,我们的艺术发展和评价体系早已过了那个非0即1的阶段了,我们的家们也是在有意无意地用着模糊理论的某些原理的。艺术形式的多样化、风格的不确定性,实际上就是新媒体艺术产生的前奏。在0和1之间,有着无穷无尽的奥妙。中国有句话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新媒体艺术背后的庞大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正在指引我们走人一个新的艺术史理论系。

我们的艺术史理论家要首先研究的应该是新媒体艺术中采用的相关技术的发展史,如电气史、声音艺术史等等,而不是急于描述现状或者建立一个评价体系,这样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

上述四种,仅仅是新媒体艺术给艺术界带来的一部分变化和我的一些设想,也许只是些表面现象,因为要真正读懂新媒体,我们还需要在充实自己的基础上拭目以待。

媒体艺术第3篇

论文摘要:相信新媒体艺术正在逐渐成为艺术发展的趋势,成为这个时代最流行的艺术字眼,成为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最直接表现。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新的美术实践方式,更多的是一种重新审视定位艺术的观念,它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延伸和扩展,是在充分咀嚼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内容、形式和背后的哲学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本文试***从新媒体艺术在展示、流通、典藏、评价等方面给传统美术界带来的影响入手,进而理解新媒体艺术。

当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越来越成为艺术界谈论的话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展览上、越来越多地被所谓的前卫艺术家所实践时,我们不仅要问:究竟什么是新媒体艺术?它给我们带来了和即将带来什么?

其实新媒体艺术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也并不是无本之木,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受杜尚影响颇深的观念艺术(concept art)、早期未来主义宣言(futurism menifesto)、达达式行为(da—da)以及由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happenning ari)脱胎转变而成的70年代表演艺术就已经带上了今天我们称之为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特征。实际上,在50~60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也已出现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kinetic art)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作品。那么从这些新媒体艺术的源头艺术来看,他们都有这样一些特征:沟通与合作、强调艺术发生过程、重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互动。在这些相对新的艺术形式中,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新的行为模式和新的媒材,以此来发掘创造新的思维和人类经验甚至是新的世界的可能性,让观众参与到一件艺术品中成为艺术家们的兴趣所在。艺术品本身的定义也不再决定于它的形式,而更多的在于它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概念。整个20世纪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的着迷,尤其是世纪初的量子物理和世纪末的神经科学与生物学更是大大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

但是由于新媒体艺术空前地结合了物理学、生物学、电子计算机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将之用于艺术创造中,使得新媒体艺术作品也传递出空前庞杂的信息量,让观众在目不暇接的同时也不能完全领会和了解它,在某种程度上给观众带来误解:这到底是艺术还是科技?在国内观众普遍缺乏视觉修养和科技知识的现状下,要求大众理解现代艺术就已经勉为其难了,对于新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处于“外行看热闹”的状态的。

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好奇,在没有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急于尝试,而理论界,也没有太多的关注现状,引领发展方向。

当艺术史发展到21世纪,在我看来,给任何形式的艺术下定义都是可笑的和多余的,对于新媒体艺术自然也是这样。但是从各所大学争先恐后地设立与媒体有关的各类系科(这其中有很多是理工类大学)和各现代美术馆相继展出所谓新媒体艺术展来看,就知道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的认识有多么的混乱。你很难说谁是绝对正确的,但是这种不确定性本身也许就是新媒体艺术的特点吧!

如2003年12月28号至1月5号在上海多伦美术馆展出的“打开天空”中国新艺术展,运用的是多媒体、电脑影像、动画、录像、装置、网络艺术、闪客艺术、影像装置以及与新媒体观念有关的新平面和雕塑作品,整个展览采用网上(ionly.conr.cll东方视觉)和网上直播的形式,通过一种新的媒介展示了自己。这个展览就是新媒体艺术展吗?我想可能并不完全是。如果说展览中有影像作品有电脑装置就算是新媒体的话,那么这个理解就未免太肤浅了。以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t)的观点来看,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电路传输和结合计算机的创作。然而,这个以硅晶与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媒体现在正与生物学系统以及源于分子科学与基因学的概念相融合,所以,新媒体艺术正在以它强大的信息优势将人类艺术带入一个新的纪元。

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给我们的艺术界相应带来了什么变化?这首先表现在艺术展示场馆设计上。传统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已经完全不能够承担新媒体艺术展了。新媒体艺术展从电路铺设、墙面设计、灯光设计、封闭性设计、计算机配置、投影仪和音响设施方面对展示场所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所以包括北京世纪坛艺术馆在内的新艺术场馆都在对原场地进行改造,使之适应新媒体艺术发展的需要。世纪坛艺术馆用了半年将其地下一层改造成一个适合展示新媒体艺术的场地,接着就在去年五月底展出了北京首届新媒体艺术展,实际上展馆的改造还是略嫌粗糙了点,没有跳出传统展示场所的设计思路。相比之下,上海多伦美术馆在设计上更显专业了一些,感觉是为现当代艺术量身定做的,在建筑的细节上设计得很有特点,但又不失传统美术馆的优点,不论是公共空间还是相对封闭的展示场所,都错落有致,迎合了现当代艺术对于观者产生的心理影响。新媒体艺术讲求连结性和互动性,这也就更加表明他们的作品需要各自***,不能相互干扰,不像传统绘画和设计作品的展览,我们可以把作品都按照一定的间距挂在墙上,或者是摆放在地上,观众只需要移步换景,作品与作品之间不会有太大的表面上的干扰,充其量只会对观众的视觉神经和心理有所影响。但作为更加强调互动性的新媒体艺术来说,干扰本身也是他们作品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以往那种大开场式的老式展厅是完全不适合它的了。另外,在光线设计上,老式展馆很可能喜欢采用天光来展示绘画作品,这个是不太能用到新媒体的展示的。

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对于艺术品观照方式的转变。前面说过,新媒体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连结性和互动性,这就注定了新媒体艺术的展示本身就需要观众的参与,如果缺少了这个环节,一件作品就很有可能无法展示。这也就将展览的观照方式从单纯的“神交”转变成为较为直接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参与性的互动,有时候是对于作品形式和意义的改变。因为要了解新媒体艺术,你首先必须将全身融入其中,而并不是在远距离观看。这样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由此使观者的意识也发生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观者通过键盘、鼠标、灯光和声音感应器或者是其他更加精密的仪器与作品发生关系,这就是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全新的交流和观照方式。这种观照方式的改变说明艺术家的艺术理想表达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提高。在以往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家是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然而观众能否接受,这是对他们视觉修养的考验。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家不但要表现自己,还要尽力将表现的东西为人所懂,让观众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上接受。在这里,艺术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达,这也是新媒体艺术这个名称中“媒体”二字功能的体现。

观照方式的改变必然促成艺术品评价、流通和典藏方式的改变。在对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这件作品具有何种特质的连结性和互动性,它是否让观者参与了新影像、新经验以及新思维的创造。而在艺术品流通和典藏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印刷品已经不能够满足新媒体艺术的要求,由于他们运用了声音、音像和网络传播等等高科技含量较高的三维空间的媒介,我们就需要制作光盘来保存它们,并且附以一定的文字说明。以往的有关艺术史的书籍都是通过***片的形式来记载资料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大屏幕投影来实现历史的重现,可是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将会使我们以后的艺术史类书籍不能够仅仅再用传统印刷品,而必须得配上一定的声音和影像。就像很多人收藏电影一样,新媒体艺术史可能就是一段音像艺术史。

所有上述这些改变,都会引起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改变。其实在目前,不管是美术馆策展人、艺评家或是赞助商,都是很希望能够了解新媒体艺术的,但是情况并不乐观。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对过去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系列业已成熟的机制进行借鉴,再来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研究,但是事实上,只有打破以前艺术史研究的窠臼,建立起一个新的研究方式才能够承受新媒体对于我们的冲击,才能够驾驭这种改变并迅速成为新媒体艺术实践的理论指导。

英国当代艺术史家巴克森德尔(m.baxandal1)在谈到西方艺术史研究的现状时特别指出了三点不足:一是艺术史教学和研究未能够针对视觉媒介和视知觉的复杂性,至少没有做到像文学研究那样来对待其特殊的语言媒介;二是由于未能对自身媒体做出积极的关注和缺乏适合本体研究的技术手段,艺术史不得不从其他学科借用阐释方法,并以此作为主要的工具,这样艺术史学科本身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三是艺术史教学和研究过分关注知识而忽视学科技巧。也就是说,对于艺术史方***的开发是非常迫切的。

那么我们就不免要问这样一个问题,在研究新媒体艺术史的时候我们应该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呢?

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特点,要求我们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要比以往其他艺术更需要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理论的支持。这种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逐渐改变艺术教育的一种弊病,那就是艺术院校重文轻理的学科设置。在新媒体艺术大行其道的今天,没有理科知识是很难理解和走进新媒体的。但是事实上,在中国当今社会,就是那些正在做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家本身,对于科学理论也是知之甚少的,更不要说从理论层面去分析了。总而言之,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还是处在一个感性认识阶段。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在新媒体艺术中所被运用的科学门类:电路学、计算机网路、后生物学、电信学、人工智能、遗传学、仿生学等等。在这些学科的背后有一个总领性的科学理论那就是控制论,控制论又分机械控制论和模糊控制论,随着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模糊控制论将会越来越多的影响它。

自从196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系的查德(l.a.zadeh)教授创立了模糊集合理论

以来,模糊理论便在其数学基础上建立起来了。1974年,英国的e.h.mamdani首次运用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性的蒸汽机控制,并取得了比传统的直接数字控制法更好的效果。在模糊理论被用于制造出了模糊洗衣机和空调器等模糊家电之后,模糊理论便被运用到人工智能和风吹草动技术领域,模糊推理机、模糊控制计算机、模糊语音识别系统、***形文字模糊识别系统相继出现,这就越来越接近新媒体艺术所运用的模糊控制理论了。所以,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设想,艺术史研究方法将会转入一个模糊艺术史理论阶段,而且我坚信,模糊理论是一切理论学科的终极发展方向。

我们注意到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家们所运用的互动传递智能技术,这正是模糊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更是艺术实践的创造性试验。对于这样的艺术作品,我们怎么再以传统的地域风格分析法去看待它呢?实际上,我们的艺术发展和评价体系早已过了那个非0即1的阶段了,我们的艺术理论家们也是在有意无意地用着模糊理论的某些原理的。艺术形式的多样化、风格的不确定性,实际上就是新媒体艺术产生的前奏。在0和1之间,有着无穷无尽的奥妙。中国有句话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新媒体艺术背后的庞大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正在指引我们走人一个新的艺术史理论系。

媒体艺术第4篇

>> 新媒体艺术论 新媒体艺术教育初探 新媒体艺术之新意 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历史和现状 浅析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和本质 新媒体和社会空间 浅谈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 新媒体 新媒体 新广告 “新”媒体“新”民生 新媒体 新课堂 新媒体,新渠道 新媒体之“新” 新媒体 新影像 德国新媒体艺术给城市挑刺 新媒体艺术收藏浮出水面 新媒体艺术创作研究 新媒体艺术与视觉文化 涌现:让新媒体艺术常新 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评价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2005:192.

[5] Lev Manovich.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Cambrige Mass:Mit Press,2001:2747.

[6] 熊澄宇.新媒体与文化产业..

[7] 刘自力.新媒体带来的美学思考[J].文史哲,2004(05).

[8] 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2008(05).

[9] 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326329.

[10] 朱其.Video:20世纪后期的艺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

[11] 马凌燕.新媒体艺术的美学研究[D].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2] 张朝晖.什么是新媒介艺术[J].美术观察,2001(10).

[13] 张朝晖,徐翎.新媒体艺术[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1.

[14] 罗伊・阿斯科特.新媒体艺术专栏[EB]..

[15] 王端廷.《域外观――什么是新媒介艺术》主持人语[J].美术观察,2001(10).

媒体艺术第5篇

论文摘要:相信新媒体艺术正在逐渐成为艺术发展的趋势,成为这个时代最流行的艺术字眼,成为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最直接表现。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新的美术实践方式,更多的是一种重新审视定位艺术的观念,它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延伸和扩展,是在充分咀嚼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内容、形式和背后的哲学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本文试***从新媒体艺术在展示、流通、典藏、评价等方面给传统美术界带来的影响入手,进而理解新媒体艺术。

当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越来越成为艺术界谈论的话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展览上、越来越多地被所谓的前卫艺术家所实践时,我们不仅要问:究竟什么是新媒体艺术?它给我们带来了和即将带来什么?

其实新媒体艺术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也并不是无本之木,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受杜尚影响颇深的观念艺术(concept art)、早期未来主义宣言(futurism menifesto)、达达式行为(da—da)以及由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happenning ari)脱胎转变而成的70年代表演艺术就已经带上了今天我们称之为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特征。实际上,在50~60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也已出现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kinetic art)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作品。那么从这些新媒体艺术的源头艺术来看,他们都有这样一些特征:沟通与合作、强调艺术发生过程、重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互动。在这些相对新的艺术形式中,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新的行为模式和新的媒材,以此来发掘创造新的思维和人类经验甚至是新的世界的可能性,让观众参与到一件艺术品中成为艺术家们的兴趣所在。艺术品本身的定义也不再决定于它的形式,而更多的在于它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概念。整个20世纪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的着迷,尤其是世纪初的量子物理和世纪末的神经科学与生物学更是大大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

但是由于新媒体艺术空前地结合了物理学、生物学、电子计算机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将之用于艺术创造中,使得新媒体艺术作品也传递出空前庞杂的信息量,让观众在目不暇接的同时也不能完全领会和了解它,在某种程度上给观众带来误解:这到底是艺术还是科技?在国内观众普遍缺乏视觉修养和科技知识的现状下,要求大众理解现代艺术就已经勉为其难了,对于新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处于“外行看热闹”的状态的。

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好奇,在没有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急于尝试,而理论界,也没有太多的关注现状,引领发展方向。

当艺术史发展到21世纪,在我看来,给任何形式的艺术下定义都是可笑的和多余的,对于新媒体艺术自然也是这样。但是从各所大学争先恐后地设立与媒体有关的各类系科(这其中有很多是理工类大学)和各现代美术馆相继展出所谓新媒体艺术展来看,就知道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的认识有多么的混乱。你很难说谁是绝对正确的,但是这种不确定性本身也许就是新媒体艺术的特点吧!

如2003年12月28号至1月5号在上海多伦美术馆展出的“打开天空”中国新艺术展,运用的是多媒体、电脑影像、动画、录像、装置、网络艺术、闪客艺术、影像装置以及与新媒体观念有关的新平面和雕塑作品,整个展览采用网上(ionly.conr.cll东方视觉)和网上直播的形式,通过一种新的媒介展示了自己。这个展览就是新媒体艺术展吗?我想可能并不完全是。如果说展览中有影像作品有电脑装置就算是新媒体的话,那么这个理解就未免太肤浅了。以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t)的观点来看,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电路传输和结合计算机的创作。然而,这个以硅晶与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媒体现在正与生物学系统以及源于分子科学与基因学的概念相融合,所以,新媒体艺术正在以它强大的信息优势将人类艺术带入一个新的纪元。

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给我们的艺术界相应带来了什么变化?这首先表现在艺术展示场馆设计上。传统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已经完全不能够承担新媒体艺术展了。新媒体艺术展从电路铺设、墙面设计、灯光设计、封闭性设计、计算机配置、投影仪和音响设施方面对展示场所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所以包括北京世纪坛艺术馆在内的新艺术场馆都在对原场地进行改造,使之适应新媒体艺术发展的需要。世纪坛艺术馆用了半年将其地下一层改造成一个适合展示新媒体艺术的场地,接着就在去年五月底展出了北京首届新媒体艺术展,实际上展馆的改造还是略嫌粗糙了点,没有跳出传统展示场所的设计思路。相比之下,上海多伦美术馆在设计上更显专业了一些,感觉是为现当代艺术量身定做的,在建筑的细节上设计得很有特点,但又不失传统美术馆的优点,不论是公共空间还是相对封闭的展示场所,都错落有致,迎合了现当代艺术对于观者产生的心理影响。新媒体艺术讲求连结性和互动性,这也就更加表明他们的作品需要各自***,不能相互干扰,不像传统绘画和设计作品的展览,我们可以把作品都按照一定的间距挂在墙上,或者是摆放在地上,观众只需要移步换景,作品与作品之间不会有太大的表面上的干扰,充其量只会对观众的视觉神经和心理有所影响。但作为更加强调互动性的新媒体艺术来说,干扰本身也是他们作品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以往那种大开场式的老式展厅是完全不适合它的了。另外,在光线设计上,老式展馆很可能喜欢采用天光来展示绘画作品,这个是不太能用到新媒体的展示的。

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对于艺术品观照方式的转变。前面说过,新媒体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连结性和互动性,这就注定了新媒体艺术的展示本身就需要观众的参与,如果缺少了这个环节,一件作品就很有可能无法展示。这也就将展览的观照方式从单纯的“神交”转变成为较为直接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参与性的互动,有时候是对于作品形式和意义的改变。因为要了解新媒体艺术,你首先必须将全身融入其中,而并不是在远距离观看。这样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由此使观者的意识也发生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观者通过键盘、鼠标、灯光和声音感应器或者是其他更加精密的仪器与作品发生关系,这就是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全新的交流和观照方式。这种观照方式的改变说明艺术家的艺术理想表达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提高。在以往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家是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然而观众能否接受,这是对他们视觉修养的考验。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家不但要表现自己,还要尽力将表现的东西为人所懂,让观众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上接受。在这里,艺术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达,这也是新媒体艺术这个名称中“媒体”二字功能的体现。

观照方式的改变必然促成艺术品评价、流通和典藏方式的改变。在对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这件作品具有何种特质的连结性和互动性,它是否让观者参与了新影像、新经验以及新思维的创造。而在艺术品流通和典藏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印刷品已经不能够满足新媒体艺术的要求,由于他们运用了声音、音像和网络传播等等高科技含量较高的三维空间的媒介,我们就需要制作光盘来保存它们,并且附以一定的文字说明。以往的有关艺术史的书籍都是通过***片的形式来记载资料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大屏幕投影来实现历史的重现,可是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将会使我们以后的艺术史类书籍不能够仅仅再用传统印刷品,而必须得配上一定的声音和影像。就像很多人收藏电影一样,新媒体艺术史可能就是一段音像艺术史。

所有上述这些改变,都会引起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改变。其实在目前,不管是美术馆策展人、艺评家或是赞助商,都是很希望能够了解新媒体艺术的,但是情况并不乐观。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对过去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系列业已成熟的机制进行借鉴,再来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研究,但是事实上,只有打破以前艺术史研究的窠臼,建立起一个新的研究方式才能够承受新媒体对于我们的冲击,才能够驾驭这种改变并迅速成为新媒体艺术实践的理论指导。

英国当代艺术史家巴克森德尔(m.baxandal1)在谈到西方艺术史研究的现状时特别指出了三点不足:一是艺术史教学和研究未能够针对视觉媒介和视知觉的复杂性,至少没有做到像文学研究那样来对待其特殊的语言媒介;二是由于未能对自身媒体做出积极的关注和缺乏适合本体研究的技术手段,艺术史不得不从其他学科借用阐释方法,并以此作为主要的工具,这样艺术史学科本身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三是艺术史教学和研究过分关注知识而忽视学科技巧。也就是说,对于艺术史方***的开发是非常迫切的。

那么我们就不免要问这样一个问题,在研究新媒体艺术史的时候我们应该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呢?

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特点,要求我们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要比以往其他艺术更需要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理论的支持。这种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逐渐改变艺术教育的一种弊病,那就是艺术院校重文轻理的学科设置。在新媒体艺术大行其道的今天,没有理科知识是很难理解和走进新媒体的。但是事实上,在中国当今社会,就是那些正在做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家本身,对于科学理论也是知之甚少的,更不要说从理论层面去分析了。总而言之,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还是处在一个感性认识阶段。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在新媒体艺术中所被运用的科学门类:电路学、计算机网路、后生物学、电信学、人工智能、遗传学、仿生学等等。在这些学科的背后有一个总领性的科学理论那就是控制论,控制论又分机械控制论和模糊控制论,随着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模糊控制论将会越来越多的影响它。

自从196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系的查德(l.a.zadeh)教授创立了模糊集合理论

以来,模糊理论便在其数学基础上建立起来了。1974年,英国的e.h.mamdani首次运用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性的蒸汽机控制,并取得了比传统的直接数字控制法更好的效果。在模糊理论被用于制造出了模糊洗衣机和空调器等模糊家电之后,模糊理论便被运用到人工智能和风吹草动技术领域,模糊推理机、模糊控制计算机、模糊语音识别系统、***形文字模糊识别系统相继出现,这就越来越接近新媒体艺术所运用的模糊控制理论了。所以,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设想,艺术史研究方法将会转入一个模糊艺术史理论阶段,而且我坚信,模糊理论是一切理论学科的终极发展方向。

我们注意到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家们所运用的互动传递智能技术,这正是模糊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更是艺术实践的创造性试验。对于这样的艺术作品,我们怎么再以传统的地域风格分析法去看待它呢?实际上,我们的艺术发展和评价体系早已过了那个非0即1的阶段了,我们的艺术理论家们也是在有意无意地用着模糊理论的某些原理的。艺术形式的多样化、风格的不确定性,实际上就是新媒体艺术产生的前奏。在0和1之间,有着无穷无尽的奥妙。中国有句话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新媒体艺术背后的庞大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正在指引我们走人一个新的艺术史理论系。

媒体艺术第6篇

论文摘要:相信新媒体艺术正在逐渐成为艺术发展的趋势,成为这个时代最流行的艺术字眼,成为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最直接表现。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新的美术实践方式,更多的是一种重新审视定位艺术的观念,它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延伸和扩展,是在充分咀嚼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内容、形式和背后的哲学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本文试***从新媒体艺术在展示、流通、典藏、评价等方面给传统美术界带来的影响入手,进而理解新媒体艺术。

当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越来越成为艺术界谈论的话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展览上、越来越多地被所谓的前卫艺术家所实践时,我们不仅要问:究竟什么是新媒体艺术?它给我们带来了和即将带来什么?

其实新媒体艺术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也并不是无本之木,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受杜尚影响颇深的观念艺术(concept art)、早期未来主义宣言(futurism menifesto)、达达式行为(da—da)以及由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happenning arI)脱胎转变而成的70年代表演艺术就已经带上了今天我们称之为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特征。实际上,在50~60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也已出现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kinetic art)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作品。那么从这些新媒体艺术的源头艺术来看,他们都有这样一些特征:沟通与合作、强调艺术发生过程、重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互动。在这些相对新的艺术形式中,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新的行为模式和新的媒材,以此来发掘创造新的思维和人类经验甚至是新的世界的可能性,让观众参与到一件艺术品中成为艺术家们的兴趣所在。艺术品本身的定义也不再决定于它的形式,而更多的在于它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概念。整个20世纪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的着迷,尤其是世纪初的量子物理和世纪末的神经科学与生物学更是大大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

但是由于新媒体艺术空前地结合了物理学、生物学、电子计算机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将之用于艺术创造中,使得新媒体艺术作品也传递出空前庞杂的信息量,让观众在目不暇接的同时也不能完全领会和了解它,在某种程度上给观众带来误解:这到底是艺术还是科技?在国内观众普遍缺乏视觉修养和科技知识的现状下,要求大众理解现代艺术就已经勉为其难了,对于新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处于“外行看热闹”的状态的。

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好奇,在没有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急于尝试,而理论界,也没有太多的关注现状,引领发展方向。

当艺术史发展到21世纪,在我看来,给任何形式的艺术下定义都是可笑的和多余的,对于新媒体艺术自然也是这样。但是从各所大学争先恐后地设立与媒体有关的各类系科(这其中有很多是理工类大学)和各现代美术馆相继展出所谓新媒体艺术展来看,就知道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的认识有多么的混乱。你很难说谁是绝对正确的,但是这种不确定性本身也许就是新媒体艺术的特点吧!

如2003年12月28号至1月5号在上海多伦美术馆展出的“打开天空”中国新艺术展,运用的是多媒体、电脑影像、动画、录像、装置、网络艺术、闪客艺术、影像装置以及与新媒体观念有关的新平面和雕塑作品,整个展览采用网上(ionly.conr.Cll东方视觉)和网上直播的形式,通过一种新的媒介展示了自己。这个展览就是新媒体艺术展吗?我想可能并不完全是。如果说展览中有影像作品有电脑装置就算是新媒体的话,那么这个理解就未免太肤浅了。以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t)的观点来看,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电路传输和结合计算机的创作。然而,这个以硅晶与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媒体现在正与生物学系统以及源于分子科学与基因学的概念相融合,所以,新媒体艺术正在以它强大的信息优势将人类艺术带入一个新的纪元。

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给我们的艺术界相应带来了什么变化?这首先表现在艺术展示场馆设计上。传统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已经完全不能够承担新媒体艺术展了。新媒体艺术展从电路铺设、墙面设计、灯光设计、封闭性设计、计算机配置、投影仪和音响设施方面对展示场所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所以包括北京世纪坛艺术馆在内的新艺术场馆都在对原场地进行改造,使之适应新媒体艺术发展的需要。世纪坛艺术馆用了半年将其地下一层改造成一个适合展示新媒体艺术的场地,接着就在去年五月底展出了北京首届新媒体艺术展,实际上展馆的改造还是略嫌粗糙了点,没有跳出传统展示场所的设计思路。相比之下,上海多伦美术馆在设计上更显专业了一些,感觉是为现当代艺术量身定做的,在建筑的细节上设计得很有特点,但又不失传统美术馆的优点,不论是公共空间还是相对封闭的展示场所,都错落有致,迎合了现当代艺术对于观者产生的心理影响。新媒体艺术讲求连结性和互动性,这也就更加表明他们的作品需要各自***,不能相互干扰,不像传统绘画和设计作品的展览,我们可以把作品都按照一定的间距挂在墙上,或者是摆放在地上,观众只需要移步换景,作品与作品之间不会有太大的表面上的干扰,充其量只会对观众的视觉神经和心理有所影响。但作为更加强调互动性的新媒体艺术来说,干扰本身也是他们作品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以往那种大开场式的老式展厅是完全不适合它的了。另外,在光线设计上,老式展馆很可能喜欢采用天光来展示绘画作品,这个是不太能用到新媒体的展示的。

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对于艺术品观照方式的转变。前面说过,新媒体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连结性和互动性,这就注定了新媒体艺术的展示本身就需要观众的参与,如果缺少了这个环节,一件作品就很有可能无法展示。这也就将展览的观照方式从单纯的“神交”转变成为较为直接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参与性的互动,有时候是对于作品形式和意义的改变。因为要了解新媒体艺术,你首先必须将全身融入其中,而并不是在远距离观看。这样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由此使观者的意识也发生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观者通过键盘、鼠标、灯光和声音感应器或者是其他更加精密的仪器与作品发生关系,这就是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全新的交流和观照方式。这种观照方式的改变说明艺术家的艺术理想表达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提高。在以往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家是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然而观众能否接受,这是对他们视觉修养的考验。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家不但要表现自己,还要尽力将表现的东西为人所懂,让观众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上接受。在这里,艺术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达,这也是新媒体艺术这个名称中“媒体”二字功能的体现。

观照方式的改变必然促成艺术品评价、流通和典藏方式的改变。在对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这件作品具有何种特质的连结性和互动性,它是否让观者参与了新影像、新经验以及新思维的创造。而在艺术品流通和典藏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印刷品已经不能够满足新媒体艺术的要求,由于他们运用了声音、音像和网络传播等等高科技含量较高的三维空间的媒介,我们就需要制作光盘来保存它们,并且附以一定的文字说明。以往的有关艺术史的书籍都是通过***片的形式来记载资料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大屏幕投影来实现历史的重现,可是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将会使我们以后的艺术史类书籍不能够仅仅再用传统印刷品,而必须得配上一定的声音和影像。就像很多人收藏电影一样,新媒体艺术史可能就是一段音像艺术史。

所有上述这些改变,都会引起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改变。其实在目前,不管是美术馆策展人、艺评家或是赞助商,都是很希望能够了解新媒体艺术的,但是情况并不乐观。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对过去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系列业已成熟的机制进行借鉴,再来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研究,但是事实上,只有打破以前艺术史研究的窠臼,建立起一个新的研究方式才能够承受新媒体对于我们的冲击,才能够驾驭这种改变并迅速成为新媒体艺术实践的理论指导。

英国当代艺术史家巴克森德尔(M.Baxandal1)在谈到西方艺术史研究的现状时特别指出了三点不足:一是艺术史教学和研究未能够针对视觉媒介和视知觉的复杂性,至少没有做到像文学研究那样来对待其特殊的语言媒介;二是由于未能对自身媒体做出积极的关注和缺乏适合本体研究的技术手段,艺术史不得不从其他学科借用阐释方法,并以此作为主要的工具,这样艺术史学科本身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三是艺术史教学和研究过分关注知识而忽视学科技巧。也就是说,对于艺术史方***的开发是非常迫切的。

那么我们就不免要问这样一个问题,在研究新媒体艺术史的时候我们应该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呢?

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特点,要求我们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要比以往其他艺术更需要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理论的支持。这种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逐渐改变艺术教育的一种弊病,那就是艺术院校重文轻理的学科设置。在新媒体艺术大行其道的今天,没有理科知识是很难理解和走进新媒体的。但是事实上,在中国当今社会,就是那些正在做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家本身,对于科学理论也是知之甚少的,更不要说从理论层面去分析了。总而言之,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还是处在一个感性认识阶段。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在新媒体艺术中所被运用的科学门类:电路学、计算机网路、后生物学、电信学、人工智能、遗传学、仿生学等等。在这些学科的背后有一个总领性的科学理论那就是控制论,控制论又分机械控制论和模糊控制论,随着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模糊控制论将会越来越多的影响它。

自从196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系的查德(L.A.Zadeh)教授创立了模糊集合理论

以来,模糊理论便在其数学基础上建立起来了。1974年,英国的E.H.Mamdani首次运用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性的蒸汽机控制,并取得了比传统的直接数字控制法更好的效果。在模糊理论被用于制造出了模糊洗衣机和空调器等模糊家电之后,模糊理论便被运用到人工智能和风吹草动技术领域,模糊推理机、模糊控制计算机、模糊语音识别系统、***形文字模糊识别系统相继出现,这就越来越接近新媒体艺术所运用的模糊控制理论了。所以,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设想,艺术史研究方法将会转入一个模糊艺术史理论阶段,而且我坚信,模糊理论是一切理论学科的终极发展方向。

我们注意到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家们所运用的互动传递智能技术,这正是模糊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更是艺术实践的创造性试验。对于这样的艺术作品,我们怎么再以传统的地域风格分析法去看待它呢?实际上,我们的艺术发展和评价体系早已过了那个非0即1的阶段了,我们的艺术理论家们也是在有意无意地用着模糊理论的某些原理的。艺术形式的多样化、风格的不确定性,实际上就是新媒体艺术产生的前奏。在0和1之间,有着无穷无尽的奥妙。中国有句话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新媒体艺术背后的庞大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正在指引我们走人一个新的艺术史理论系。

媒体艺术第7篇

论文摘要:相信新媒体艺术正在逐渐成为艺术发展的趋势,成为这个时代最流行的艺术字眼,成为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最直接表现。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新的美术实践方式,更多的是一种重新审视定位艺术的观念,它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延伸和扩展,是在充分咀嚼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内容、形式和背后的哲学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本文试***从新媒体艺术在展示、流通、典藏、评价等方面给传统美术界带来的影响入手,进而理解新媒体艺术。

当新媒体艺术(new media art)越来越成为艺术界谈论的话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展览上、越来越多地被所谓的前卫艺术家所实践时,我们不仅要问:究竟什么是新媒体艺术?它给我们带来了和即将带来什么?

其实新媒体艺术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也并不是无本之木,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受杜尚影响颇深的观念艺术(concept art)、早期未来主义宣言(futurism menifesto)、达达式行为(da—da)以及由稍后出现的偶发艺术(happenning ari)脱胎转变而成的70年代表演艺术就已经带上了今天我们称之为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特征。实际上,在50~60年代的前卫艺术实验中也已出现结合机械技术的动力艺术(kinetic art)和最早的电子艺术作品。那么从这些新媒体艺术的源头艺术来看,他们都有这样一些特征:沟通与合作、强调艺术发生过程、重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互动。在这些相对新的艺术形式中,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新的行为模式和新的媒材,以此来发掘创造新的思维和人类经验甚至是新的世界的可能性,让观众参与到一件艺术品中成为艺术家们的兴趣所在。WWW.133229.COm艺术品本身的定义也不再决定于它的形式,而更多的在于它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概念。整个20世纪对于新科学的隐喻与模式的着迷,尤其是世纪初的量子物理和世纪末的神经科学与生物学更是大大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力。

但是由于新媒体艺术空前地结合了物理学、生物学、电子计算机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将之用于艺术创造中,使得新媒体艺术作品也传递出空前庞杂的信息量,让观众在目不暇接的同时也不能完全领会和了解它,在某种程度上给观众带来误解:这到底是艺术还是科技?在国内观众普遍缺乏视觉修养和科技知识的现状下,要求大众理解现代艺术就已经勉为其难了,对于新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处于“外行看热闹”的状态的。

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好奇,在没有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就急于尝试,而理论界,也没有太多的关注现状,引领发展方向。

当艺术史发展到21世纪,在我看来,给任何形式的艺术下定义都是可笑的和多余的,对于新媒体艺术自然也是这样。但是从各所大学争先恐后地设立与媒体有关的各类系科(这其中有很多是理工类大学)和各现代美术馆相继展出所谓新媒体艺术展来看,就知道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的认识有多么的混乱。你很难说谁是绝对正确的,但是这种不确定性本身也许就是新媒体艺术的特点吧!

如2003年12月28号至1月5号在上海多伦美术馆展出的“打开天空”中国新艺术展,运用的是多媒体、电脑影像、动画、录像、装置、网络艺术、闪客艺术、影像装置以及与新媒体观念有关的新平面和雕塑作品,整个展览采用网上(ionly.conr.cll东方视觉)和网上直播的形式,通过一种新的媒介展示了自己。这个展览就是新媒体艺术展吗?我想可能并不完全是。如果说展览中有影像作品有电脑装置就算是新媒体的话,那么这个理解就未免太肤浅了。以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t)的观点来看,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指电路传输和结合计算机的创作。然而,这个以硅晶与电子技术为基础的媒体现在正与生物学系统以及源于分子科学与基因学的概念相融合,所以,新媒体艺术正在以它强大的信息优势将人类艺术带入一个新的纪元。

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给我们的艺术界相应带来了什么变化?这首先表现在艺术展示场馆设计上。传统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已经完全不能够承担新媒体艺术展了。新媒体艺术展从电路铺设、墙面设计、灯光设计、封闭性设计、计算机配置、投影仪和音响设施方面对展示场所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所以包括北京世纪坛艺术馆在内的新艺术场馆都在对原场地进行改造,使之适应新媒体艺术发展的需要。世纪坛艺术馆用了半年将其地下一层改造成一个适合展示新媒体艺术的场地,接着就在去年五月底展出了北京首届新媒体艺术展,实际上展馆的改造还是略嫌粗糙了点,没有跳出传统展示场所的设计思路。相比之下,上海多伦美术馆在设计上更显专业了一些,感觉是为现当代艺术量身定做的,在建筑的细节上设计得很有特点,但又不失传统美术馆的优点,不论是公共空间还是相对封闭的展示场所,都错落有致,迎合了现当代艺术对于观者产生的心理影响。新媒体艺术讲求连结性和互动性,这也就更加表明他们的作品需要各自***,不能相互干扰,不像传统绘画和设计作品的展览,我们可以把作品都按照一定的间距挂在墙上,或者是摆放在地上,观众只需要移步换景,作品与作品之间不会有太大的表面上的干扰,充其量只会对观众的视觉神经和心理有所影响。但作为更加强调互动性的新媒体艺术来说,干扰本身也是他们作品设计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以往那种大开场式的老式展厅是完全不适合它的了。另外,在光线设计上,老式展馆很可能喜欢采用天光来展示绘画作品,这个是不太能用到新媒体的展示的。

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对于艺术品观照方式的转变。前面说过,新媒体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连结性和互动性,这就注定了新媒体艺术的展示本身就需要观众的参与,如果缺少了这个环节,一件作品就很有可能无法展示。这也就将展览的观照方式从单纯的“神交”转变成为较为直接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参与性的互动,有时候是对于作品形式和意义的改变。因为要了解新媒体艺术,你首先必须将全身融入其中,而并不是在远距离观看。这样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由此使观者的意识也发生转化,最后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观者通过键盘、鼠标、灯光和声音感应器或者是其他更加精密的仪器与作品发生关系,这就是新媒体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全新的交流和观照方式。这种观照方式的改变说明艺术家的艺术理想表达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提高。在以往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家是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然而观众能否接受,这是对他们视觉修养的考验。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家不但要表现自己,还要尽力将表现的东西为人所懂,让观众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上接受。在这里,艺术的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达,这也是新媒体艺术这个名称中“媒体”二字功能的体现。

观照方式的改变必然促成艺术品评价、流通和典藏方式的改变。在对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这件作品具有何种特质的连结性和互动性,它是否让观者参与了新影像、新经验以及新思维的创造。而在艺术品流通和典藏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印刷品已经不能够满足新媒体艺术的要求,由于他们运用了声音、音像和网络传播等等高科技含量较高的三维空间的媒介,我们就需要制作光盘来保存它们,并且附以一定的文字说明。以往的有关艺术史的书籍都是通过***片的形式来记载资料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大屏幕投影来实现历史的重现,可是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将会使我们以后的艺术史类书籍不能够仅仅再用传统印刷品,而必须得配上一定的声音和影像。就像很多人收藏电影一样,新媒体艺术史可能就是一段音像艺术史。

所有上述这些改变,都会引起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改变。其实在目前,不管是美术馆策展人、艺评家或是赞助商,都是很希望能够了解新媒体艺术的,但是情况并不乐观。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对过去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系列业已成熟的机制进行借鉴,再来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研究,但是事实上,只有打破以前艺术史研究的窠臼,建立起一个新的研究方式才能够承受新媒体对于我们的冲击,才能够驾驭这种改变并迅速成为新媒体艺术实践的理论指导。

英国当代艺术史家巴克森德尔(m.baxandal1)在谈到西方艺术史研究的现状时特别指出了三点不足:一是艺术史教学和研究未能够针对视觉媒介和视知觉的复杂性,至少没有做到像文学研究那样来对待其特殊的语言媒介;二是由于未能对自身媒体做出积极的关注和缺乏适合本体研究的技术手段,艺术史不得不从其他学科借用阐释方法,并以此作为主要的工具,这样艺术史学科本身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三是艺术史教学和研究过分关注知识而忽视学科技巧。也就是说,对于艺术史方***的开发是非常迫切的。

那么我们就不免要问这样一个问题,在研究新媒体艺术史的时候我们应该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呢?

新媒体艺术的种种特点,要求我们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要比以往其他艺术更需要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理论的支持。这种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逐渐改变艺术教育的一种弊病,那就是艺术院校重文轻理的学科设置。在新媒体艺术大行其道的今天,没有理科知识是很难理解和走进新媒体的。但是事实上,在中国当今社会,就是那些正在做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家本身,对于科学理论也是知之甚少的,更不要说从理论层面去分析了。总而言之,对于新媒体艺术,我们还是处在一个感性认识阶段。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在新媒体艺术中所被运用的科学门类:电路学、计算机网路、后生物学、电信学、人工智能、遗传学、仿生学等等。在这些学科的背后有一个总领性的科学理论那就是控制论,控制论又分机械控制论和模糊控制论,随着新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模糊控制论将会越来越多的影响它。

自从1965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系的查德(l.a.zadeh)教授创立了模糊集合理论

以来,模糊理论便在其数学基础上建立起来了。1974年,英国的e.h.mamdani首次运用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性的蒸汽机控制,并取得了比传统的直接数字控制法更好的效果。在模糊理论被用于制造出了模糊洗衣机和空调器等模糊家电之后,模糊理论便被运用到人工智能和风吹草动技术领域,模糊推理机、模糊控制计算机、模糊语音识别系统、***形文字模糊识别系统相继出现,这就越来越接近新媒体艺术所运用的模糊控制理论了。所以,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设想,艺术史研究方法将会转入一个模糊艺术史理论阶段,而且我坚信,模糊理论是一切理论学科的终极发展方向。

我们注意到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家们所运用的互动传递智能技术,这正是模糊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更是艺术实践的创造性试验。对于这样的艺术作品,我们怎么再以传统的地域风格分析法去看待它呢?实际上,我们的艺术发展和评价体系早已过了那个非0即1的阶段了,我们的艺术理论家们也是在有意无意地用着模糊理论的某些原理的。艺术形式的多样化、风格的不确定性,实际上就是新媒体艺术产生的前奏。在0和1之间,有着无穷无尽的奥妙。中国有句话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新媒体艺术背后的庞大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正在指引我们走人一个新的艺术史理论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媒体艺术

学习

早发白帝城古诗意思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早发白帝城古诗意思10篇,内容包括早发白帝城诗词意思,早发白帝城古诗每句的解释。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释义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江两岸的猿声

学习

安全与健康论文模板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安全与健康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健康与安全的论文1000字,健康安全环保论文。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本章节笔者试***从下列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1优化心理健康课程,同时配备相

学习

个人营销工作总结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营销工作总结,内容包括营销工作总结和计划怎么写,个人营销工作总结。(二)业绩分析:1、促成业绩的正面因素:①调整营销思路,对市场费用进行承包,降低新客户的合作资金门槛。虽然曾一度被人背后讥笑,但“有效就是硬道理”!我公司

学习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内容包括能干的小司机小班科学教案,小班科学教案热乎乎的饺子。1、在找找、说说、想想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多种多样的朋友关系。2、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体验与朋友一。起活动的快乐。活动流程:一、导入:音

学习

外贸业务员岗位职责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外贸业务员岗位职责10篇,内容包括外贸公司架构及岗位职责,外贸业务员的工作职责描述怎么写。(一)国际贸易实务精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所掌握的信息,外经贸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量较大的多

学习

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模板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旅游消费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大学生旅游动机论文怎么写,对旅游的认识论文范文。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次大胆尝试与创新,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和颠覆。教学模式实质上是一整套的方***体系。此体系由教学思想

学习

开学心理活动总结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开学心理活动总结,内容包括开学初期心理活动心得,小学心理活动总结。1、对外积极配合辅导员、任课老师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及时反映同学的意见和要求,做到上传下达,信息畅通;2、统管全班事务,做到管理规范、分工合理。3、每学期初

学习

办公室创新工作思路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办公室创新工作思路,内容包括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办公室开拓创新工作方法。“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为”。思路和观念,归根结底是靠思想来体现的;出路和行为,归根结底是由思想来决定的。现在人人都在喊***思想,有些只停

学习

反思自己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反思自己10篇,内容包括反思总结自己,反思自己的句子。回过头发现,那条大黄狗,正狂啸着来的陌生人,我笑了,它正认真着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许和我一样,如梦初醒了吧?人有时就是这样,烦闷、迷茫,但认真的反思后,就会觉得,我太辛运了,能诞生

学习

荆轲刺秦王原文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荆轲刺秦王原文10篇,内容包括荆轲刺秦王原文前十段,荆轲刺秦王战国策翻译及原文。表面看来,是因为司马迁对荆轲的偏重。在《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四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

学习

行距怎么设置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行距怎么设置10篇,内容包括行距怎么统一设置,电脑怎么设置行距。2、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段落”。3、在间距中根据需求选择段前段后的行数,点击行距下方的三角形。4、选择“行距”,点击“确定”,单击鼠标,行间距设置成功。(来源:文

学习

校内实习个人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校内实习个人总结,内容包括毕业实习个人总结范例6篇,实习鉴定表个人总结怎么写。想想时间过的真的好快,此时的我已经是一个快毕业的大三学生,一方面我还是在学校学习当个正常的学生,但是另一方面我也要为自己的未来作作考虑了

学习

社会消费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消费论文,内容包括关于消费社会的期末论文,关于日常消费的论文。一、媒介化社会的到来大众传播时代起始于19世纪30年代以后,以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其后不久,电子媒介迅速发展起来。接触大众传播媒介,遂成了现代人的重要生

学习

大学社会实践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社会实践10篇,内容包括一次社会实践作文十篇,社会实践十篇。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这次实践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除了计算机操作外,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刚开始去的时候,还

学习

传统绘画艺术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传统绘画艺术论文,内容包括关于传统绘画艺术的论文,中国绘画艺术欣赏论文。在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就呈现出衰败的迹象,油画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传入中国,之后掀起了思想文化***的狂潮,“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成

学习

戏曲艺术教育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戏曲艺术教育,内容包括戏曲艺术培训作品,戏曲艺术学习方法。目前高校大多数学生喜欢流行歌曲、摇滚乐等,有些对西方音乐也颇有兴趣,然而对中国音乐却提不起兴趣特别是对我国戏曲艺术知之更少。不知道“徽班进京”、“四大名旦

学习

拼布艺术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拼布艺术论文,内容包括拼布艺术外文文献,拼布毕业设计稿。一、拼布艺术探源拼布工艺历史悠久,据载最早起源于欧洲和中国北方地区,人们为了御寒而产生的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受到寒流侵袭,由于物资匮乏,穷人只能将废旧的

学习

艺术签名大全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艺术签名大全10篇,内容包括艺术签名一键生成,艺术签名范例100例。谈到如何收藏摄影名家作品,老王有自己的四大法宝:一看作品有无摄影家的签名或钤印。签名应包括三项内容:摄影家签名、日期、作品的限量和编号。有些辞世摄影家

学习

媒体推广方案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媒体推广方案,内容包括最近的媒体推广方案,新媒体推广方案范文大全。目前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网络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交流渠道,因此采用网络社交媒体对远程开放教育进行宣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试***立足于对企

学习

社交媒体营销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社交媒体营销,内容包括社交媒体营销的特点有,企业社交媒体营销案例。企业迫切需要参与,加强社交媒体营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社交媒体营销相对于传统营销,互联网营销的优势,以及众多成功的社交媒体营销案例,吸引了企业的

学习

多媒体课程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多媒体课程10篇,内容包括多媒体技术课程的心得总结,多媒体课程学习心得体会。二、宪法学课程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弊端宪法学课程多媒体教学以无可比拟的优势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利因素,弱化了教

学习

中国民间艺术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民间艺术论文,内容包括中国民间艺术论文1000字,民间艺术论文答辩。(三)剪纸艺术的用途。剪纸有形式多样的***案样式,有广泛的表现形式,且剪纸本身包含着深刻的寓意,可以作为装饰品,直接张贴在门窗上或墙壁上;可以作为刺绣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