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篇1
1防坠床
1.1危险隐患
由于患者身体状况不佳,行动能力下降,判断力减退,以及对住院环境不熟悉,容易引起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发生坠床的危险。
1.2预防措施
①作好安全教育,特别是对病患家属的宣教,作好陪护工作。②对于意识不清或有意识障碍者一定要使用床挡。③对于身材高大的患者可在床旁加椅子防护或安排靠墙的位置。④护士巡视病房时,如发现患者有安全的隐患,应及时处理,防止危险的发生。
2防跌伤
2.1危险因素
患者在住院期间,自理能力较差,生活起居多需要别人的帮助,但部分患者希望***完成简单的日常生活起居,在周围环境条件欠佳时,如病房内设施多,过道内有障碍物,卫生间内地面湿滑,患者快速转头、便后起立易发生一过性低血压突感头晕而致跌倒。
2.2预防措施
①创建安全的病房环境,地面平整,防滑,不积水,由其在擦地后嘱咐患者暂不走动,在卫生间、开水间内设警视、提醒标记,及时清除地面积水。②清除走廊、过道内的障碍物,走廊、卫生间内安装把手。③及时巡视病房,了解病人所需,给予及时的帮助,外出检查时作好陪护工作。④作好预防宣教,嘱咐患者蹲后或起床时动作放慢,站直一会再走,长期卧床者要先在床上活动一下,逐渐增加活动量后再下地,提醒其要作到30S,即,醒后30秒再起床,起床30秒后再站立,站立30秒后在行走。
3防误食、误吸
3.1危险因素
①在多种疾病导致的吞咽功能障碍,在进食过程中易发生呛咳或噎食。②陪护人员喂食不当或鼻饲方法不当。③病人的视力、记忆力差,容易看错标签引起误食或重复用药。
3.2预防措施
①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告知其选择合适的食物,避免进食流质及干硬食物,以半流质为宜,食团大小要适宜,一般一汤匙为宜,进食后不宜立即平卧休息,应保持座位或半卧位30分钟,以免胃内容物反流。
②进食时避免分散注意力,进食不宜过快过急,鼻饲者每次喂食前必须确认胃管是否在胃内,并由护士操作。③加强老年患者的服药管理意识,坚持执行服药到口的原则,有效预防老年人误食药物的情况发生。④小心保存药品,必要时加锁保存。
4防医疗器械对患的伤害
4.1危险因素
各种医疗器械是护士日常工作中最常接触到的,医疗器械的种类,规格型号繁多,使用方法各异,对于病患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彻底,无菌物品不及时更换,或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摆放位置不当、标志不清,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不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使用,将会给患者带来及大的安全隐患。①消毒不彻底,将会引起严重的医源性感染。②医疗器械日常清点、管理不严格,导致医疗用品外流,患者或其他无关人员胡乱使用而带来的伤害。③医疗器械使用后未按规定方法及时进行处理,埋下医源性感染的隐患。对使用后的医疗器械核对不清,记录不准,尤其在手术中,会造成手术器械、敷料的遗留。
4.2预防措施
①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职业素养,增加安全意识。使以人为本、尊重患者各项权利、满足患者合理要求的护理理念深入人心,始终坚持把患者安全放在第一位。②认真督促落实各项操作规程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各项奖罚条例,把工作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发现问题苗头立即制止,差错隐患尽早排除。③无菌用品的管理制度化,建立严格的登记、消毒、使用、回收处理、核对制度。责任落实到人。
5小结
护士是与病患接触,落实各项医疗方案,实施各种护理手段,用无比的责任心和悉心的护理帮助病患战胜病魔的中坚力量,责任重大。加强护理及安全健康教育是我们工作中需要反复加强,坚持不懈的来实行的。病患的健康和安全是关乎着我们护理工作的质量,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护理工作的成败。患者的安全隐患是对我们工作耐心和细心的一个考验,需要我们用爱心、责任心来通过。
参考文献
[1] 陈立嘉、赵广洲、李卫东.老年性痴呆症患者的生活管理[j].中国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8(6):337.
[2] 刘玉春、库洪安、赵玉香 等.老年人误吸的危险因素及对误吸认知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7.
患者安全篇2
关键词:人性化;需要;安全
厚重紧闭的门、焦灼热切的期盼、庄严神秘的世界是手术室留给大众的印象,没有家属参与的特殊工作环境,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自律、慎独的工作习惯,实际上手术室的护士每天面对的是大量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身体心理极为虚弱的患者,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及***,但手术确实是一个人铭记一生的经历,手术患者的安全要求我们时时保持警醒及拥有一颗温暖的爱心。
了解不同层次患者的需要,工作中注重有效地沟通及交流,分别给予个性化、人性化的护理,满足患者的需要,消除其不安和痛苦。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人基本需要的重要性及先后次序用"金字塔"形状加以描述基本需要的层次[1]: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生理的需要(最低层次的需要)
1.1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术前1d访视时做好心理护理,服务语:"我们已为你手术做好了充分准备,希望你积极配合",介绍手术室环境及手术配合技巧,消除紧张、疑虑心理,安然接受手术,保证术前晚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1.2禁饮食的应对 讲清禁饮食的时间、目的和必要性,口干时口唇给予湿润。
1.3皮肤的完好 条件许可者术前1d淋浴,卧床者保持手术区域的皮肤用皂液清洁拭干,不主张剃须刀备皮,以免皮肤的损伤及毛囊的破坏增加切口感染机会,穿清洁、宽松的病号服,维持正常的体温。
2安全的需要(安全是手术室工作永恒的主题)
2.1正确的患者、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方式是实施手术安全的第一步(腕带识别身份制度,手术特殊标识识别手术部位制度,执刀切皮前time out识别手术方式制度),查对制度是手术室工作的核心制度,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护士三方把握时机认真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的安全,不厌其烦的确认手术患者的信息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必要条件,避免诱导式的"你叫***吗?"(手术前紧张的心理极容易慌张地默认你确认的名字),提倡询问"您叫什么名字?"护理操作时称呼亲切而自然"老人家、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同时注意语言的简炼及因人而异。对于醉酒、刀伤、打架斗殴者查对时更应注意语言的技巧,做好自我防护。
2.2搬运的安全(骨折、全髋术后、全麻未醒患者) 手术患者整个手术过程要经过3~4次搬运,注重搬运时的动作轻柔、协调一致(骨折者注意托住骨折断端的上下关节,全髋术后注意患肢中立位牵引搬运,全麻未清醒时注意患者头部的保护)避免人为地二次伤害:使用轮椅时注意患者的身体勿前倾,约束带适当固定,使用平车时注意两边的挡板保护,患者身体不外露,拐弯时防止挤压及撞伤,对接时动作轻柔,手术结束后输液管、引流管、引流袋妥善固定,防止滑脱及逆行感染。
2.3电外科的安全 电刀、电钻、双极电凝、超声刀、结扎速、磨钻、铣刀使用规范,强度适宜,防止皮肤电灼伤及组织烧伤,对于婴幼儿及老年、瘦弱者更要注意负极板的大小合适、粘贴牢固及防止消毒液的浸湿而导致皮肤的灼伤。
2.4输液、输血的安全 初步评估手术的大小、术中失血量的多少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认真做好输液、输血的查对。
2.4.1失血量的评估 术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计算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0.5为正常,1提示轻度休克(失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20~30%),1.5为严重休克(失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30~50%),2为重度休克(失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50%),计算储存袋及棉垫的显性失血量,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客观指标,保证灌注充足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血容量为体重的8%,成人为4000~5000ml)
2.4.2保暖 中心体温的稳定对于保证人体的正常代谢和各种生理机能稳定具有重要意义[2]。室温保持在22~26℃,注意患者肩部棉衣包裹保暖及输液肢体的保暖,冲洗液、输液、输血适度加温至接近人体的正常温度。
2.5的安全 告知麻醉及手术的必要性,服务语:"请好好配合,有不适请告诉我",守护床边轻抚患者手部鼓励其配合,麻醉清醒后轻抚头部予以安慰,俯卧位时老年体瘦者额头、胸廓、髂嵴骨突处涂以美宝保护皮肤,注意腕带上的纽扣及导尿管的卡子勿压伤皮肤,床单位保持平整、舒适。
2.6防止交叉感染 建立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加强质量监测管理,接台手术时保持器械台清洁,患者覆盖无菌手术中单,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未及时更换的小棉被,约束带不直接接触皮肤。术后所有带血液、体液的敷料及时放入不渗漏的黄色塑料袋,避免对地面造成污染及交叉感染。
3爱与归属的需要
3.1婴幼儿在等候区由家属抚慰陪伴,情绪稳定,肌注氯胺酮半眠状态下抱入手术间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手术结束等待苏醒时有家人陪伴。
3.2等候区的家属同样应得到尊重,注意手术的服务用语:"请放心,我会像你一样照顾好你的亲人!"
4自尊的需要
4.1心理的自尊 婴幼儿需要的是呵护,青壮年需要的是鼓励,老年人需要的是同情及关怀。
4.2身体的尊严 特殊的及手术需要患者大尺度的,满足手术需要的同时尽量保护患者的自尊和舒适。术后用湿血垫及时擦净患者身体的消毒液及血迹,协助穿好手术衣裤,专人护送。
4.3穿刺、摆放及各项操作前提前告知,保护患者隐私,护理技术及仪器操作娴熟[3]。
5自我实现的需要
手术前的知识渴求:询问患者想了解的手术知识,简单明了的解答患者的问题,共同制定需要解决问题的措施。手术中的积极配合:向清醒者介绍手术进程鼓励其积极配合。手术后的功能锻炼:术后功能的恢复需要患者主动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微笑的眼神、温暖的触摸、耐心的倾听、 及时的鼓励对于患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手术患者的安全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障[4]。手术室护理人员在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前提下更要饱满自己的情绪,理解尊重患者,全方位地提供给患者多层次的需要,关注患者需要、保障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谢小玲,黄小红,祝妍华.术中保温干预对婴幼儿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8.
患者安全篇3
摘要回顾我院2013年1~12月286例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情况,对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就诊流程和管理制度。通过增强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协调好PICC专科与患者所在医院的交接工作,建立非住院PICC 置管患者的档案,确定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要求及就诊流程等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可避免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的安全隐患,保障了患者安全。
关键词 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1.051
作者单位:430023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科
闻曲:女,硕士,副主任护师,护理部副主任
PICC护理门诊是一个主要负责住院及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维护,协助患者解决置管后并发症,为出院置管患者提供PICC相关知识咨询及健康宣教的科室[1]。其中非住院患者(含外院患者)置管是PICC护理门诊置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许多地方医院仪器不够先进,不能满足患者建立合理静脉输液通路的需求,PICC护理门诊则解决了未开展PICC置管医院患者静脉输液的问题,加速了PICC的推广和使用。但门诊置管患者均来自外院或本院其他科室,置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规避这些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我们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分析了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从而保障了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的安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12月我院PICC专科非住院患者置管286例,男95例,女19例。年龄7个月~88岁,均来自我院其他科室以及地方市级或县级医院,其中我院其他科室105例,地方市级或县级医院181例。白血病109例,***癌91例,肠癌12例,宫颈癌12例,肺癌11例,淋巴瘤11例,胃癌8例,卵巢癌8例,其他24例。使用导管材料为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4Fr导管,均为硅胶材质。
1.2方法组织PICC护理门诊专科护士,进行小组讨论,参与会议8人,其中7人提出门诊患者置管安全问题需要分析和解决。总结286例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情况,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非住院患者PICC门诊置管的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2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安全隐患
2.1医护风险意识低PICC置管是一项高风险的护理操作,置管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存在法律问题。在PICC置管过程中,外院门诊置管患者管床医师没有及时告知患者PICC置管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等,认为置管是由专职护士实施的操作,与医师无关,而完全依赖护士,医护没有密切地配合,导致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在无医嘱的情况下执行,置管过程中如出现突发状况或特殊状况,易引起护理纠纷。
2.2PICC门诊与会诊科室或医院之间运作流程不完善PICC门诊与会诊科室或医院之间缺乏规范、详细的患者交接。非住院PICC置管的患者中有63%来自地方市级或县级医院,医院医师或护士未与我院PICC专科联系,仅让患者及家属携带相关资料至PICC专科置管,医院与PICC专科之间没有交接,PICC专科对患者的病情、置管目的均不了解,不能明确患者的身份,患者如发生病情变化等意外情况, 病情往往涉及相关几个科室,这样置管就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风险性。
2.3对非住院PICC置管患者病情了解不全面
2.3.1非住院PICC置管的患者中有181例来自地方市或县级医院,患者携带的病情资料不全,PICC专科护士对患者其他相关疾病不了解,不能预见患者是否会在置管过程中突发紧急状况,如患者有心血管方面疾病,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插入过深、刺激心内膜,心肌应激性增高,心肌自律性改变,置管过程中均可诱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2],表现为突发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2];不能明确患者有无上腔静脉压迫,上腔静脉如有压迫置管会加重患者病情,属于PICC置管的禁忌证。对患者病情不了解,PICC专科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观察没有针对性,对患者病情变化缺乏预见性,因此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使患者安全受到威胁,易引起护患纠纷。
2.3.2患者既往病史不明,医务人员有职业感染的风险。286例非住院PICC置管患者中有2例患者为HIV感染患者,3例乙肝感染患者,均在患者PICC置管后发现。PICC置管过程中会有血液暴露,如果在不明患者既往病史情况下置管,会有相关传染病感染的机会,对医护人员的人生安全也造成威胁。
2.4患者置管目的不明有2例可疑***患者要求置管,PICC专科护士通过对患者血管及皮肤的评估后怀疑患者为***患者,未给予置管。置入PICC是为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路,方便患者疾病***,如不明患者置管目的,就会为患者建立一个不正当的输液工具,不仅纵容患者,还给社会造成威胁。
2.5白血病患儿门诊置管存在风险非住院PICC置管患者中有109例白血病患者,婴幼儿占83%,其中有42例患儿白细胞血小板检查结果异常,PICC置管属于侵入性操作,白血病患儿置管后易出现感染,由于小儿置管时爱哭闹不配合,患儿血小板偏低,有皮肤黏膜甚至颅内出血的风险。
3管理措施
3.1协调好PICC专科与患者所在医院的交接工作非住院PICC置管患者病情不详,患者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等意外情况。病情往往涉及相关几个科室,所以置管前与患者所在医院或科室取得联系,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如有特殊情况PICC专科与医院之间可以通过电话联系来帮助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密切交流与合作不仅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也加强了医院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3.2必须在有医嘱的情况下置管PICC置管前,医护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家庭状况、自我护理能力等,充分分析患者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医护必须密切配合,PICC置管必须由医师下达医嘱,并在第一时间内准确地把PICC置管知识传达给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后,由护士实施具体的操作,为患者的***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3]。外院置管患者需携带置管医嘱及出凝血时间、血常规结果前来置管。
3.3做好患者置管前评估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穿刺部位静脉情况及患者的配合程度,了解患者血小板及出凝血情况,详细评估血管情况。对躁动不配合的患者必要时给予镇静药,仔细检查患者穿刺部位血管是否有感染及血管畸形。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准备好置管需要的用物,并根据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准备相应的抢救药物和器械。PICC门诊毗邻协和肿瘤中心门诊,PICC部门管理人和门诊办公室负责人进行沟通,提出存在隐患,门诊办公室将非住院PICC门诊置管患者置管相关风险的处理归为门诊医师管理,确保患者医疗安全。
3.4置管时护理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有相关传染性疾病的患者置管时置管床必须使用一次性中单双层完全覆盖,尽量腾空置管间,移除非置管操作中使用物品,应由经过专门培训、技术好的护士执行操作, 以保证穿刺成功率。置管护士应穿隔离衣、手术裤,戴手术帽、口罩、护目镜及塑料鞋套,带2副无菌手套,如护士皮肤发生破损,不宜参加置管操作,助手必须戴手套,穿具有防渗透性能的无菌手术衣,以避免患者血液或体液污染皮肤。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绝对无菌,穿刺及送管过程中尽量减少出血,动作轻柔,避免动作过快,防止针刺伤,尽量保证一次穿刺成功。如果因血管条件导致穿刺失败,对针眼的按压应充分,防止再次扎止血带后血液喷溅,导致传染的危险。操作中应时刻警惕针刺伤,保护患者及操作者,对使用过的被患者血液污染的敷料及其他物品应收集集中、专门处理。置管成功后对穿刺针眼应按压15~20 min,局部有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3.5特殊疾病患者PICC置管前做好谈话工作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置管存在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对白血病患儿置管时使用最大无菌屏障,置管时使用玩具或糖果安定患儿的情绪,减少患儿哭闹;置管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置管后穿刺点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密切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白血病患儿置管必须出示前1日或当天的血常规结果,如发现患儿血小板计数过低或有出血倾向,则需在输注血小板并复查血常规后来门诊置管。
3.6建立非住院PICC置管患者的档案对每位非住院PICC门诊置管的患者进行登记,包括患者姓名、医院科室、诊断、特殊病情(过敏史、既往史等)、血液常规检查、PICC用途、PICC置管同意书、穿刺者、是否用麻醉药、时间、具体名称、PICC放置位置、血管、导管型号、导管头端位置、插入长度、外露长度、是否抽到回血、封管有无阻力等相关信息。置管后发放PICC维护手册,包括PICC专科地址、联系方式、PICC门诊时间、患者相关置管信息、患者自我护理及功能锻炼注意事项等。
3.7制定非住院PICC置管患者就诊流程和管理制度非住院PICC置管患者必须按照相关就诊流程置管,先由患者所在医院或者科室与PICC专科联系预约置管,详细告知患者的病情,包括患者现病史、既往病史等,患者按照预约时间携带相关病历资料、检查结果等到PICC专科置管,规范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管理,从而保证患者安全。
总之,对非住院患者PICC置管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管理对策,以保障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吴清香,范爱飞,丁小容,等.肿瘤患者对PICC护理门诊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1034-1036.
[2]冯毕龙,姚述远,周素***,等.PICC置管过程中腔内心电***的变化及其对置管的指导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6-28.
[3]王萍,周桃,赵红,等.PICC置管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4994-4992.
[4]闻锦琼,周永红.PICC置管术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8):19-20.
患者安全篇4
关于护理安全的定义,有相关专家通过研究指出[1],在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如何保证病人不发生法定和法律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机体结构,或者心理以及躯体的功能上的障碍、损害、缺陷甚至死亡[2]。本研究是作者根据多年的护理经验和临床实践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并于在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我院90名手术室老年患者进行了对比性实验研究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取我科90名手术室老年患者在手术和麻醉之前对患者或者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和护理干预。问卷的主要内容为患者基本信息,饮食习惯以及心理社会状况等,针对在手术***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设置20个条目。
1.2研究对象
1.2.1.纳入标准:患者纳入标准:(1)填写完整者;(2)能理解调查的问题,沟通无障碍者;(3)住院3 天以上的患者;(4)患者和家属意见一致者。
1.2.2.剔除标准:(1)填写不完整者;(2)对个别问题分数填写情绪化明显者。(3)不符合手术室老年患者的(如年龄小于60周岁者)。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X2检验两两比较和t检验的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水平 α=0.05,利用SPSS 18. 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护理干预方法
手术室老年患者手术后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长期***,有的患者需要终身进行药物***和饮食控制,病人容易失去信心,出现悲观等不良心绪。应帮助患者建立信心,进行心理干预,给患者详细的解释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以及手术后应注意的一些要点,以及饮食时机和饮食的食物种类等等,让患者保持乐观的情绪。患者只有积极、良好的控制好心态,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
3、结果
3.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共计90例,男性47例,女性43例,年龄62?86岁,平均65.38±9.9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以及手术室老年患者并发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阶段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3.2护理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护理的安全隐患对比表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综合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90名手术室老年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了评估,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同时,实验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36)。表明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明显降低。
表1 护理干预后两组研究对象护理的安全隐患对比表( )
患者安全篇5
1临床资料
2007年4月~2007年11月行胰岛素***的患者100例,均应用胰岛素注射***。其中使用诺和笔及诺和笔芯50例,东宝笔及甘舒霖笔芯50例。2种笔均使用诺和灵笔针头。
心理护理:临床上由于年龄、文化层次、家庭支持、经济基础及其他的原因,应用胰岛素笔注射的患者仍然比口服用药的患者要少。其原因主要来自于患者对应用胰岛素笔的顾虑,如担心注射时是否加重疼痛;注射剂量是否准确;能否自***作;针头是否会断裂在体内等。这些问题对于一个初次使用胰岛素笔的患者来说,都是会出现的疑问,护士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应耐心倾听患者的提问,详细讲解胰岛素笔的操作原理及方法、应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优越性、安全性和方便性,提供操作资料,如使用手册、宣传书、教育录像等,邀请使用胰岛素笔经验丰富的患者与之交流,使之消除恐惧、焦虑情绪,树立信心,更好地配合***。
(1)在使用胰岛素笔前,详细讲解可能出现的不适情况,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2)指导患者在胰岛素笔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附带的使用说明以及操作光盘。133229.COm
(3)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笔芯类型,检查笔芯剂型、药液质量以及笔芯有无破损,如有破损应更换笔芯。
(4)将所需胰岛素在使用前1~2h从2~8℃冰箱中取出放置于室温下,避免因胰岛素过冷、过热产生气泡,不利于胰岛素笔排气。
(5)将笔芯放入胰岛素笔的笔芯架后,应用75%乙醇消毒笔芯前端的橡皮帽软皮塞,待酒精干后再安装针头,避免或禁止使用碘仿(安尔碘)消毒,以免影响胰岛素液。
(6)按照操作方法安装好完整的胰岛素笔装置。
(7)使用预混胰岛素或中长效胰岛素,应在安装前将笔芯先握在手中轻轻地上下摇晃直至将胰岛素摇匀。注射前再次将胰岛素笔上下颠倒将药液充分混匀,使胰岛素液成***白色液体后再取针帽,转动注射选择环,调节2u胰岛素排尽空气,再调节至所需的剂量备用。
(8)指导患者根据自己所用胰岛素剂型的作用特点选择注射时间,注射前应先洗净双手。
(9)注射前再次检查胰岛素笔内是否有足够的胰岛素,空气是否排尽,然后准备注射。
2使用中的护理
(1)物品备齐后携至患者床前,查对后说明胰岛素***的必要性,解除其顾虑。
(2)护士应熟练掌握不同类型的胰岛素笔的安装、调试及常见故障的处理。
(3)选择好注射部位,常规用碘仿或75%的乙醇消毒待干。可选择的注射部位有腹部(离开肚脐5cm)、上臂、大腿和臀部(吸收速度由快至慢排列)。 (4)再次检查剂量是否已按医嘱调整到所需注射的剂量单位数上,请患者、家属或其他护士查对后方可注射。
(5)注射时,根据患者皮下脂肪的多少选择进针角度(体型消瘦选择45°,肥胖者选择90°进针)。不同部位对胰岛素吸收的速度不一样,为了使血糖尽量平稳,各部位的注射时间(距就餐的时间)应有差别,较好的方法是在同一部位排序(2次注射间距为一横指)注射一段时间后,再移至另一部位。目前临床上可以采取注射卡的方式对注射部位进行划区注射,这样避免了患者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引起的疼痛和其他不适。注意进针深度为诺和针头的2/3,避免将针尖部位全部进入体内,防止发生针头断裂。此外,还应指导患者避免在有瘢痕或硬结的部位注射。
(6)按照医嘱,准确注射胰岛素剂量,不能自行增减胰岛素用量。
(7)注射完毕,从剂量窗口观察到剂量选择环已恢复到o位,针头先不拔出,在体内停留6~10s,右手按压住诺和笔注射键,再拔出针头。直至针头从皮肤拔出为止,拔针后轻轻按压针孔,注意记录注射时间、剂量、部位。
(8)掌握减轻注射疼痛的技巧:提前从冰箱中将胰岛素拿出,室温中复温;消毒时待乙醇挥发后再注射;将笔芯内气泡排尽;进针速度要快;进针和拔针时握笔的手不能移动,以防改变针头方向;指导患者肌肉放松;定期更换部位注射;针头不能重复使用,以免感染。
(9)注射过程中,如出现注射键不能推动,但是需要注射的剂量还未完全注射进体内时,提示是笔芯内胰岛素已经用完,需要更换新的胰岛素笔芯。这时应记住还未注射的胰岛素剂量,重新安装1支新笔芯,排气后再次注射,补充未注射的剂量。
(10)为了确保安全,每次注射前更换笔用针头。
3使用后的护理
(1)注射操作完毕后,取下针头丢弃于锐器盒中,避免随处乱扔损伤自己和他人。此外,取下针头的目的是避免笔芯进入多余空气导致下次使用时排气困难。
(2)注射完毕后嘱患者不能剧烈运动,根据胰岛素起效时间准时进餐(如短效胰岛素为餐前30min注射)。
(3)注意观察注射后患者有无出现恶心、饥饿感、大汗淋漓、心慌、手抖等不适症状发生,如出现上述症状,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并应指导患者做好处理,如立刻进食,口服含糖类食品,严重者或可口服糖水。
(4)注意定期观察注射部位的变化,如果局部发生红肿、疼痛、硬结,应注意是否出现局部炎症,指导患者进行局部处理,如理疗、局部涂抹抗生素、更换注射部位等。
(5)使用胰岛素笔注射后,还应指导患者严格监测血糖、尿糖等变化,根据血糖、尿糖情况调节胰岛素剂量。
(6)注射完后胰岛素的保存:常规情况下,未开启的胰岛素笔芯在冰箱内2~8℃保存可达30个月;开启使用后的胰岛素2~8℃保存最长可达3个月,临床建议越短时间内使用完毕越好,避免发生药物失效的事件发生。室温下(25℃)保存超过4周未使用应扔弃。笔芯胰岛素不能冰冻,冰冻后的胰岛素药液容易失去生物活性。胰岛素笔也不能暴露在阳光下。一般来说,各种胰岛素笔出厂后的有效期为1~2年。
参 考 文 献
[1]孟晓敏,姚静,王鸣.胰岛素泵强化***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05,03:393394.
患者安全篇6
【关键词】 骨科住院患者;安全护理;护理方法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36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06-02
骨科住院患者长期卧床,存在着很多的护理安全问题,这些护理安全会直接影响到对患者所开展的护理效果,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本文主要对骨科患者发生危险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开展相应的护理安全措施,提升对患者的护理质量,避免医疗纠纷的产生。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100例患者的相关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其中2007年100例患者没有实施相应的护理安全策略,2012年100例患者实施了护理安全策略。对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和意外伤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 骨科患者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21 和护理人员有关的不安全因素 骨科护理中的护理工作任务繁重,一些护理人员将大量的精力和实践都投入到对患者的常规护理工作中,忽视了对患者应该开展的健康教育,从而导致患者对于不安全因素的认识不足。另外一些护理在开展护理工作的时候缺乏主动性,护理技术操作不够成熟,比如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对骨折患者的搬动不当所引发的二次损伤。这些问题是骨科护理中比较常见的一些安全问题,对患者会造成比较大的威胁。
22 和环境设备有关的不安全因素 在临床护理中一些医院因为没有安装床栏而经常会发生患者坠床的事件,或者是厕所内缺少必要的警示标志和防滑处理而导致患者发生跌倒,这些都是在骨科护理中经常发生的一些问题。另外医院不适合的灯管以及医院物品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定点放置也是环境设备中造成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
23 和患者有关的一些不安全因素 一部分患者因为不遵从医护人员的护理指导,比如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些脊柱骨折的患者应该绝对进行卧床休息,但是却执意要下床入厕。这些来自患者自身原因所造成的并发症和突发事件也是造成不安全因素的重要方面。
3 加强护理安全的措施分析
31 对护理人员加强护理安全教育 护理人员对于护理安全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是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可以使得全体人员从思想上强化安全意识,更好地了解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与作用,更加牢固地树立起安全观念,对自身的护理行为继续进行规范,最大限度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护士长平时可以组织护士开展小组学习,对媒体上所报道的各类护理安全纠纷开展讨论,更好地对自身的护理工作进行警示。在工作中要对患者所不满意的地方进行必要的改进,对护理安全中的各种因素做好正确的评估,确立需要开展重点护理的高危人群,以便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32 加强对护理的应急能力和操作技术开展培训 医院要针对骨科住院患者的安全护理制定一系列的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然后组织护士开展学习,通过提问、考试、讨论等一些方式对护士的应急能力进行提升。对于刚参加的新护士在上岗之前要做好骨科护理的专门培训,在进行排班的过程中也要进行新老搭配,以老护士带新护士,确保每一位护士都可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最终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安全开展。
33 对医院的住院环境加强管理 医院要为骨科患者创造更加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对于那些有一定的意识障碍、小儿患者或者是老年患者应当加固床栏。病房的灯光应当调节柔和,保持医院病房卫生间的干燥和整洁,以更好地方便患者行走。将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和急救药品正确摆放,在比较光滑的地面设置防滑垫等。
34 加强对于患者的健康宣讲座 医院的责任护士要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反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以便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在护理中,一些长期卧床的患者在病情得到稳定之后可以起床活动时应当先***几分钟,患者没有发生头晕等不适应症的时候再进行站立。对于经常会使用到的手腕识别带、床旁呼叫仪的使用要给患者讲解清楚,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
5 讨 论
骨科患者因为自身肢体的平衡能力比较差,加上卧床的时间比较久,所以存在着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对于骨科住院患者开展安全护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细致的重要工作。护理安全伴随着开展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这和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以及患者自身的配合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医院的护理人员应当严格地把好护理安全的质量关,注重护理的细节,掌握安全护理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提升对患者护理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本组有针对性地实施了安全护理对策之后,患者意外伤害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提升。说明针对骨科住院患者可能发生的一些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薛焕芬护理细节安全管理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年21期
[2] 王纪云骨科住院病人意外伤害原因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年02期
[3] 任水清,蔡立芳,万燕影响住院病人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干预措施[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6年20期
患者安全篇7
颅脑损伤,是外科临床上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危重急症,具有发病迅速、病情复杂、危险性高、并发症多等特点,且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患者常常出现暴躁、消沉、瘫痪等症状,严重威胁到患者自身的安全和临床***效果[1]。因此,如何确保临床***过程中颅脑损伤患者的安全问题是护理人员工作中的重点课题。本文抽选自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的颅脑损伤患者58例,对他们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的58例颅脑损伤患者。患者年龄大约在18岁~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4±6.2岁;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4例;损伤原因中,撞伤20例,砸伤26例,摔伤8例,其他损伤4例。按照入院就诊时间将58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29例,观察组患者29例。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临床干预***。
1.2.2 观察组 对患者采用护理安全管理进行临床干预***。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安全体位护理、气道安全护理、针对性心理疏导、镇痛镇静护理、创腔引流管护理、环境安全护理以及必要的保护性约束护理。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1.0软件对两组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安全情况和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并进行X?检验。当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故情况分析
临床比较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为27.59%(8/29),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为6.90%(2/2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结果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统计学分析表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2.41%(21/29),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0%(27/2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
2.3 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分析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65.52%(19/29),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55%(28/2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患者安全篇8
文章编号:1009-5519(2009)20-3158-02 中***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世界患者安全联盟于2005年11月在伦敦成立了患者参与的安全工作室。该联盟认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应充分发挥患者的主体参与性,因为患者往往能够发现护士发现不了的危险因素,在发现事故隐患和提高安全性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为护士提供大量的改进意见,这向我国目前还未引入患者主动参与的护理安全管理体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2008年我国卫生部推出“十项患者安全目标”,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在患者接受手术(或有创性操作)前和药物***时。正因如此,患者安全问题受到日益的重视,患者参与安全大行动也在各大医院开展起来。现将我院2008年以来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护理安全管理,邀请患者监督医疗护理工作过程介绍如下:
1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内涵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内涵,可以概括为配合、监督、反馈3个方面。在保障医疗安全的链条上,如果患者不配合,不仅可能延误***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患者要为医生提供真实的信息,不能隐瞒病情,医生也要实事求是地对患者履行告知义务,让患者清楚自己的病情进展和***方法,更好地配合***,参与,还表现在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上。参与的内涵中明确,患者要对医疗过程进行监督,并将自己的切身感受反馈给医院,帮助医院改进***。
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我院护理部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在制定2009年护理工作计划时,增加了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安全的措施,规范了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三级护理安全监控网,即护理部一护士长一安全监控护士,逐级收集护理危险因素,每月组织护理安全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组织定期检查,做到每周各科自查,护理部督查。每季度按护理“安全管理”考核标准对各科室进行量化排名,并召开护理安全分析例会,对确实存在问题而未及时整改的,进行科室通报,对于违规现象,视情节轻重作出相应的处理。同时开展患者参与护理安全监督行动,让患者主动参与医疗护理安全管理。
3 推行护理安全管理新理念
3.1 建立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系统:我院护理部从2008年4月起在全院推行了护理安全管理新理念,建立了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系统,目前已经受理了来自临床的10余起主动上报的不良事件。护理部得到报告后,主动与报告人联系,了解情况。作出初步分析,必要时组织专家论证会,提出改进建议,然后反馈给临床。努力做到不良事件件件有分析、有反馈,建立非惩罚性的学习型的不良事件与患者安全隐患报告、分析与反馈系统,目的是使今后发生在患者身上的不良事件都能够尽快从系统流程上找到原因并加以解决,而不是惩罚个人,通过这些措施鼓励医、护、患都参与到患者安全管理中来。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3.2 完善患者安全警示系统:(1)安全警示牌的运用。各科室自制了防坠床、防跌倒、防烫伤等安全警示牌,提示各级人员做好相应的预防,(2)护理记录中的安全提示,如必须记录的问题包括:为患者实施的进人体腔的操作,如洗胃、导尿、灌肠、各种置管操作,应记录操作者、操作的时间、出入量、性质、患者的反应等,以规避风险。患者安全警示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
3.3 强调团队意识,倡导团队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和交流:在团队建设中,如果团队当中一个人弱,则整体都强不了;或者是在一件需要团队组合实现的事情上,一方面的事情没做好,即使其他方面都做好了,整件事情也不能成功,护理工作要求医、护及护患双方紧密合作,严丝合缝,不能有一点疏漏。
3.4 理解护理服务是护患共同参与、相互监督的互动行为:谈到患者安全问题,英国引入了“近似命中”的概念。就是在每一个重大事故之前,总会有300个左右的偶然因素使这个重大事故没有发生。例如一位护士在给患者配静脉输液药时,少配了一组,当时护士没有发现,患者注意到输液组数不对,就向护士询问,结果护士已把其中一组药随废纸盒一起丢掉了。这个事件是典型的“近似命中”,护士没有发现自己少配了一组药,而患者及时发现了问题。这一事件引出了患者参与安全的重要性,
4 广泛开展患者参与安全大行动
4.1 对住院患者进行安全教育:2008年各科室重点开展了患者安全教育,责任护士及时向新住院患者介绍住院环境、规则、医院规章制度,签署住院患者告知书,教育患者共同参与病房安全管理,特别对于手术患者,护士在术前给每人发1本书面的术前须知和术后注意事项小册,还把当天需做手术的患者集中到一起,再次进行讲解,使患者和家屑对手术更有信心。愿意配合***。
4.2 发放《病人安全指引》手册:护理部制作了《病人安全指引》宜传手册,责任护士在患者住院后及时发放给患者。其主要内容有:预防跌倒;防坠床;防烫伤;防火安全;用氧安全;防盗安全;防压疮;防感染;防二手烟吸入;为什么要勤洗手等,其目的让患者配合有关安全预防措施。把对不安全事件的消极处理,变为发生前的积极预防。
4.3 设计护理工作流程、标准、规范时考虑让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设计压疮护理指南时,要求患者和家属参与教育培训;设计预防跌倒护理指导单时,告知患者和家属配合方法;设计沟通流程时,让患者和家属参与进来,和医务人员共同面对疾病。
4.4 邀请患者参与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患者参与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是经我院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反复研究决定,并在全院推广的。(1)患者参与护理查对制度方面,上述护士少配一组药的事件是发生在护士一人值班的情况下,可以看出是由于没有进行二人查对造成的。护理查对制度规定“摆药后须经二人查对后再执行”,有些时候只有一名护士,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我院就采取主动邀请患者或家属参与查对的方法,公开查对方式,真正让患者参与护理安全管理,深受患者好评。同时也减少了纠纷的发生,(2)查对制度要求“抽取的各种血标本在注入容器前,应再次查对标签上的各项内容,确保无误”。为了避免护士出错,我院规定抽取的各种血标本在注入容器前,护士应对照标本瓶上姓名、住院号等逐一复述1遍,让患者一一回答,确保标本采集准确无误,让患者参与护士查对,监督护理工作正确落实,(3)病房管理制度方面:要求患者与医务人员一起参与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的管理。从我院开展患者参与安全行动过程可以看出,护理部为保障患者安全,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护理安全管理,对于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患者安全篇9
【关键词】心内科住院患者;安全服药;护理方法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日趋增长,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第一大疾病。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患者合并疾病种类较多,病情变化快,且具有高龄高危特点,决定了心内科护理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1]。口服药物是心内科患者最常用的***手段,也是住院期间临床***和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心内科患者由于年龄大、并发疾病多、服药种类多、安全风险高,如药物服用不当,易引发心率减慢、心律失常、血压下降、血栓等严重症状,危及患者生命健康[2]。因此,科学护理的执行口服药物***方案,对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效果至关重要。针对目前心内科安全服药护理中存在问题,对我院145例心内科住院患者实施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良好。现将相关资料和统计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接受口服药物***的心内科住院患者14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6例,女性59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0.5±14.5岁。145例患者均有口服药物***,最多一次服用14种,最少一次服用3种。
1.2方法145例患者入院***2d内由责任护士采取自行设计的口服用药调查表进行患者口服用药情况的调查,全面了解患者对于药物的认知程度、药物知识了解情况、服药时间及服药方法的正确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患者的服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措施,并比较护理干预前后安全服药的效果。安全给药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严格管理口服药物的质量心内科患者口服药物种类较多,而且患者较大,药物***安全风险高。要求临床护理人员掌握一定药物理论知识,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负责住院患者的口服药物管理,建立患者服用药物的资料档案,收集药物说明书等相关资料[3]。新药应用前,组织科室护士进行药物药理作用、代谢过程、半衰期、配伍禁忌等知识的学习。在实施安全服药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医嘱,并根据药物性质,制定个体化服药方案,保证患者口服药物的安全、合理、有效。
1.2.2做好口服药物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本研究所选择的145例心内科住院患者在年龄、病程、病种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患者实际服药情况也各不相同。实施安全服药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将患者口服药单打印出来交与患者,并注明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对于患者不清楚的地方应给予详细解释。在药物发放的过程中,应保证药单上药品与药品实物的一一确认,帮助患者认识不同药物的剂型、颜色、形状、大小,强调药物的服用时间和服用方法。护理人员在指导患者服药时,应向病人反复强调药物名称、主要作用、副作用等内容,使患者正确认识安全服药的重要性,配合临床***。对于特殊药物,应设置提示牌提醒患者掌握药物服用时间。同时,在病区公共环境(走廊、公共休息区等)设置心内科患者常用药品展示柜,明确标注药品的名称、剂量等内容,便于患者和技术进一步认识药品知识,提高口服药物***的依从性。发放心血管***常见药物宣传手册,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服药意识,增强临床***效果。
1.2.3改进患者服药的方法和流程在口服药物发放前应注意调查患者是否存在相关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并详细检查患者身体状况,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药物服用的安全性。使用心内科统一应用的分格式药盒,将服药时间不同的药片分格放置,特殊药品应单独放置、清楚标识。护理人员在发放药品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原则,对年龄较大,记忆力较差的老年患者应反复强调药物的服用时间,并安排专人进行服药指导,避免药物漏服,告知患者服药时间不正确对***效果的影响,保证口服药物的依从性。
1.2.4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严密监测患者药物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利尿剂药物服用后,应注意观察患者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不良反应的发生,定期监测患者尿量。降糖类药物服用后,应注意饮食的指导和血糖水平的定期监测,并观察患者有无心悸、头晕、出汗等低血糖反应。肠溶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剂类药物,在服用期间应严密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定期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点、牙龈出血、大便色黑等出血倾向。向患者及家属明确药物服用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使患者积极配合口服药物***。
1.3评价标准在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实施安全服药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对于药物的认知程度、药物知识掌握情况及服药时间、服药方法的准确性,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自我监测能力[4]。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运用χ±s进行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145例心内科住院患者实施安全服药护理干预前后服药方式、药物认知(药物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服药禁忌、注意事项)等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见表1。
3讨论
口服药物***是目前心内科患者综合***中的重要环节,临床护理人员作为药物***方案实施的执行者和指导者,对保证患者服药安全,提升临床***效果具有重要作用[5]。实施安全服药护理干预要求护士从思想上重视口服药物的安全管理,全面掌握临床用药知识,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患者药物认知程度和不良反应监测能力,减少药物副作用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6]。本组145例心内科住院患者通过实施安全服药护理干预,患者对药物认知程度、药物知识掌握情况、服药时间准确率及服药方法正确率均有明显提高。表明在心内科住院患者口服药物***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保证了药物服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提高了服药准确率和依从性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建英.心血管患者口服药物***中存在问题及护理对策[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02):112-114.
[2]高延玲.住院患者口服用药存在问题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08,(03):139-141.
[3]张婷,于乔,韩彦博.护理人员在临床用药中面临的问题及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0,(03):32-34.
[4]黄正明.临床安全用药若干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办法[J].医药导报,2007,(06):89-91.
[5]夏世红.时间护理在心血管内科口服药物***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06):1480-152.
患者安全篇10
【关键词】 住院患者;跌倒;护理安全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其子女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一些老年住院患者无陪属现象越来越严重,患者跌倒等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同时也是住院患者发生护理纠纷的因素之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各种不安全的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及时、有效的控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重要保证[1]。我科为综合内科病房,病种多并且多是老年患者,近年来发生跌倒事件5起,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1 临床资料
2006至2008年我科发生跌倒事件患者5例,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67~82岁;脑萎缩2例,腰间盘突出症1例,高血压病1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例;跌倒时的神志情况:神志清醒4例,因脑萎缩而发展为老年痴呆1例;时间段:凌晨1例,中午2例,夜间2例;其中2例发生在出院前1 d,1例出院当天,其余2例入院5~7 d不等;陪护情况:无陪护4例,另1例是家属临时离开;跌倒后的损伤情况:股骨颈骨折1例,尾骨骨折1例,皮肤擦伤需缝合2例,1例无异常。
2 跌倒原因分析
2.1 住院环境 我院发生的一起较严重的跌倒事件,主要由于病床的手摇床把手未及时送回,加之病房面积较窄,邻床的病友外出打水时,不慎被未收回的手摇床把手绊倒而致右股骨颈骨折。还有地面因素,由于医院为了追求美观耐用多采用硬而光亮的瓷砖材质,遇水后很湿滑,老年人又行动不便,因此在湿滑的走廊、厕所等处极易发生跌倒事件,有报道称,65岁以上的老人跌倒有半数是与环境因素有关[2]。
2.2 感觉系统和平衡能力较差 随着年龄的增长,肢体协调能力减弱,平衡失调,患者视觉、听觉、以及紧急情况的反应能力下降,有研究表明,老年人视敏度的降低或立体影像知觉的退化,可使他们跌倒的风险增加6倍[3]。
2.3 无陪护 城市里老年人多数独居,其子女工作繁忙压力大,请假照顾老人有困难,因此老年患者在生活能自理的情况下,不愿拖累子女,造成了虽然长期医嘱是留陪1人,但是其家属无法陪护,存在患者跌倒的隐患。另外从资料看将要出院患者发生跌倒占3例,患者病情好转,归心似箭急于回家的心情导致患者做事行动的不稳,往往在患者将要出院时出现意外事件。
2.4 安全管理意识淡漠 科室没有相应的安全管理组织,人人参与管理的意识不强,不能形成良好的护理安全文化氛围,从资料中的时间段看,夜间单独值班期间发生3起占60%,护理人员巡视病房不够、排查安全隐患的意识较差,同时也与护士配比不足有关。
2.5 护理安全措施不到位 病房的手摇床成为跌倒的安全隐患,但是大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时医护查房时遇到手摇床把手未收回时也被碰撞过,有的人会躲开,有的人会马上将把手送回,但是没有人会及时告知患者危险性,体现出医护对安全管理缺乏预见性。也与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对患者关心爱护不够、工作中过于依赖陪护有关。
3 对策
3.1 实行安全管理告知制度 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告知教育并在《患者住院安全告知书》上签字。内容包括:住院规章制度、病房设施安全及使用、患者不得擅自离开医院等。
3.2 构建护理安全文化 营造安全文化首先需要管理者和整个组织系统重视患者的安全,树立“安全第一,第一安全”的理念,鼓励护士上报护理缺陷,采取无惩罚性上报的办法,调动护士主动参与安全管理,从根本上防止纠纷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3.3 实施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3.3.1 评估患者年龄、生活自理程度、有无陪属、有无跌倒史、疾病因素等不安全因素,把握规律性的风险:例如通常护士认为患者即将病愈出院了,不用过多的采取护理措施,可是往往此时患者却按捺不住即将出院回家的兴奋的情绪,行动不稳、做事慌张这时较容易出现意外事件,所以护士做好延续护理,并且护士将其纳入安全方防范对象和安全管理范畴,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3.3.2 改善住院环境设温馨提示牌:在手摇床处张贴“危险!请勿自行摇动!”、走廊擦过地后及时放置“小心!地滑!”、厕所放置防滑垫,患者入院后要及时告知患者手摇床的使用方法,如不会使用要及时通知护士,并将告知体现在护理记录中。
3.3.3 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机制:实行护理部全院统一管理,项伟岚等建议[4],在互连全管理中广泛推官委员会之,可从份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建立护理部护士长科室护理安全员陪护人员共同参与的四级安全管理体系,护理部随机抽查,每月进行全员护理安全分析、讲评;护士长重点加强科室各班次护理安全指导,协调好个班次人力资源配备、针对安全隐患重点抓易出差错的时间,抓易出差错的环节,抓易出差错的人[5],提出整改措施。积极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使他们也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在护士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发挥好陪护的作用。
4 讨论
入院健康教育告知不到位、过于依赖陪属、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淡漠是患者发生跌倒事件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各种不安全因素科学分析,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和履行告知义务,及时、有效的控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重要保证[6]。工作中始终将患者安全放在首位,护理管理者应善于引导和积极营造护理安全文化[7],为患者实施全方位、多层次、规范化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芳,叶志弘,葛学娣.护理安全管理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0531055.
2 范宝华,王秀平.老年人的跌倒问题及护理对策.******护理杂志,2001,18:24.
3 马敬东,刘筱娴.老年人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70.
4 项伟岚,孙晓敏,盛洁华.委员会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9431.
5 阎成美.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3,7: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