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原文篇1
关键词:对敌对友;不同态度;用人***策;成败原因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鸿门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重点课文,也是楚汉相争的重要篇章。在鸿门宴中,刘邦、项羽两大***事集团的许多重要人物都先后登场,尤其是刘邦、项羽本人都有精彩的表演。有人说,正是项羽在鸿门宴中没有杀掉刘邦,最终才失去了天下,决定了楚汉相争的结局。那么,果真如此吗?我们就从鸿门宴中刘邦、项羽二人对待敌人、对待部下、对待内应、对待内奸的不同态度入手来看看。
一、从对待敌人的态度来看
刘邦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虽然先入关中,但一听说项羽“大怒”,立即听取张良的正确建议,先是屈尊降贵、百般拉拢项伯,使其为自己开脱。既而采纳项伯的建议,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谢罪,说什么“臣与将***戮力而攻秦,将***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与臣有。”这段说辞,至少有三层意思:一是“臣与将***戮力而攻秦”,表明我们是处于同一战壕的战友,是兄弟,不是敌人,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二是“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言下之意是我自己也没有料到能先于对方进入关中,既暗示自己承认自己的力量不如项羽,满足了项羽自高自大、骄傲狂妄的心理,又表明了自己无意与项羽争雄,打消了项羽的戒备心理;三是“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与臣有”,既表明自己很无辜,同时又暗示项羽是受了小人的蒙蔽,才会对自己产生误会。这样说,既指出了项羽的错误做法,又使其不过于难堪,从而使项羽很轻易地就说出了“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的话,完全达到了说服项羽、保护自己的目的。而在宴会当中,看到范增示意、项庄舞剑,杀机四伏时,刘邦从容镇定,不动声色地以“如厕”为名,逃席而去。从这一系列的表演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邦面对强敌,善于审时度势、能屈能伸、深谋远虑的性格特点。再看项羽,当一听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时,立马大怒:“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恨不得立即杀掉对手,脾气暴躁、喜怒外露。可是一听项伯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时,又“许诺”,喜怒无常、毫无主见。再一听刘邦那可为谢罪、实为狡辩的话,竟然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为了撇清自己,毫不犹豫地就出卖了自己的内应,胸无城府,偏听轻信。在宴会中,范增多次示意,视而不见;樊哙闯帐,一番慷慨陈词,竟说得项羽“未有以应”,赐酒赐座;刘邦逃席而去,本已纵虎归山,不但毫无警觉,反而“受璧,置之坐上。”从这一系列的表现来看,项羽面对潜在的劲敌,不仅偏听轻信、喜怒无常,而且不以为然、轻易纵还。这一切,都表现了他脾气暴躁、骄狂自大、缺乏远见的性格特点。
二、从对待部下的态度来看
刘邦在得知项羽要来攻打时,一方面“大惊”,问张良“为之奈何?”一方面承认自己的力量与项羽相比“固不如也”,对敌我形势有着清醒的判断。当张良建议通过项伯向项羽解释时,立即听取了张良的正确主张,对项伯百般拉拢,使其为自己服务,并且听从项伯的建议,第二天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谢罪。鸿门宴上,面对范增举、项庄舞剑,险象环生,刘邦从容镇定;当樊哙闯帐、慷慨陈词说得项羽哑口无言时,刘邦立即抓住这一难得的脱身机会,借口“如厕”逃出大帐,丢弃车骑,轻装逃回。从这一过程来看,刘邦对待部下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说明他能够清醒地判断形势,而且善于用人,总能采纳部下的正确建议和主张。再看项羽,在曹无伤向其告密后,范增也说刘邦“其志不在小”“急击勿失”;宴会当中,范增“数目项王”,多次“举所佩玉”示意,可是项羽“默然不应”,优柔寡断。当项庄舞剑,项伯“亦拔剑起舞”,“以身翼蔽沛公”时,宴会的气氛可以说是已剑拔弩张,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可是作为宴会主导者的项羽,既不制止项庄,也不制止项伯,反应迟钝。当刘邦逃席而去,已经纵虎归山的情况下,项羽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纵敌遗患,铸成大错,反而接受了张良代刘邦献上的礼物。这一过程说明,尽管范增对项羽忠心耿耿,可是项羽刚愎自用,根本不听部下的正确建议。
三、从对待内应的态度来看
刘邦在面对强敌一筹莫展之时,采纳张良的意见,对待来自项羽阵营的“项羽季父”――项伯,又是“兄事之”,又是“奉卮酒为寿”,又是“约为婚姻”,百般拉拢、极力争取,最终使项伯不仅许诺为其开脱,而且在鸿门宴上“以身翼蔽沛公”掩护他逃出生天。这说明刘邦善于争取、团结一切可能为己所用的力量为自己服务,去争取胜利。再看项羽,对主动为自己通风报信的曹无伤,不仅没有任何友好的表示,反而因为听了刘邦的一番狡辩就轻易地将其出卖给对方,最终使曹无伤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出卖盟友,毫无城府,试想,从此以后,谁还敢再为项羽做内应?
四、从对待内奸的态度来看
刘邦在得知是自己的左司马曹无伤为项羽通风报信后,一“至***”,即“立诛杀曹无伤”,治***严谨,有奸必除。再看项羽,在鸿门宴前,当自己的季父项伯为敌人开脱,并提出“不如因善遇之”的无理要求时,不仅毫无警觉,反而欣然“许诺”;在鸿门宴中,当项庄舞剑,准备杀刘邦,而项伯以身掩护刘邦,使“庄不得击”时,面对如此明显的通敌行为,竟然视而不见,毫无所动,说明他任人唯亲,治***无方。
鸿门宴原文篇2
"鸿门宴"含义是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有目的性且目的不纯粹是吃饭的宴会。
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的领袖项羽及刘邦。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是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的原因。
(来源:文章屋网 )
鸿门宴原文篇3
教师:“鸿门宴”是一场暗藏重重杀机的宴会。在这场宴会中,有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人处心积虑,孤注一掷,有人似乎在危机四伏中幻想,有人毅然在危急紧迫中挺身而出。在尖锐的矛盾斗争中,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今天我们就畅所欲言,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大讨论。下面的时间交给两位主持人。
主持1:刘邦可谓是课文中浓墨重彩的一个人物。战云密布,剑拔弩张,刘邦却能随机应变,智逃劫难。下面我们请同学们畅谈你对刘邦的看法。
学生:我认为有勇有谋是刘邦最大的特点。鸿门宴会,刘邦明知凶多吉少,但他却毫不犹豫,如约赴宴,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行为需要有非凡的勇气。从刘邦“欲王关中”“吾得兄事之”“沛公起如厕”可以看出沛公是一个有谋虑,城府很深的人。此外刘邦善于用人,礼贤下士。在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第三小题中,刘邦讲子房、韩信、萧何,皆人杰,他能用他们。在对待项伯时,“吾得兄事之”,正因为如此,才有张良、樊哙能救他于危难之中,真正为他效死。
学生:圆滑机警也是刘邦的特点之一。从内心讲,刘邦本人一定有“欲王关中”的欲望,他却说“鲰生说我曰”,他遣将守关,却说“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刘邦总是以好听的托词来掩盖真实的内心世界。他用“小人”“鲰生”来代替真实的姓名,这完全出于谨慎。宴会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警觉,起如厕,溜之大吉。这些都表现了刘邦机警的特点。
学生:我最敬佩刘邦能屈能伸的品格。在内心深处,刘邦确实有称霸天下的雄心,而在鸿门宴上,他在与自己平起平坐的项羽面前称“臣”,在宴会的座次上,很明显,项羽是对刘邦的蔑视、不尊重,但刘邦却能忍气吞声,忍辱负重。
主持2: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刘邦崛起于阡陌之中,直到称霸天下,一路走来,风雨载途,他都是用智慧来应对,这是我们大家最要向他学习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刘邦在用人方面出现了疏忽,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刘邦有他的过人之处,其实项羽也毫不逊色。失败的英雄项羽,在你的心中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学生:光明磊落的高尚人格。一句“不然,籍何以至此”,就说明项羽没有为自己想“击破沛公***”的行为去找托词,敢作敢当。在宴会上,范增处心积虑,要杀刘邦,项羽却默然不应,其实并不是项羽没有心领神会,而是项羽不愿暗箭伤人,明人不做暗事。
学生:我认为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是因为项羽自矜功伐,他根本就没有把刘邦放在眼里。
学生:我认为还有另一原因,项羽信守诺言。在上文项伯说情时,项羽已答应项伯“因善遇之”。
主持1:项羽宴会上不杀刘邦,原因众说纷纭。大家的各种推测都合情合理。项羽在本文中确实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他的性格特征也可以说是瑕瑜互见。他与刘邦的较量,可以说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鸿门一误,千古遗憾。其实在课文中许多地方都暗示了等待项羽的将会是一个悲剧人生。现在请大家谈谈你对这方面的看法。
学生:项羽听曹无伤之言,没有调查,没有商量,便作出决定:击破沛公***。项伯为刘邦说情,项羽对其内容也信以为真,说明他寡谋轻信,做事冲动。
学生:文章开篇,项羽雄心勃勃,击破沛公***,项伯说情,就答应他“因善遇之”,在宴会上,便完全放弃了计划,说明他做事情优柔寡断,犯了***中大忌。
学生:在宴会的座次安排上,项羽自己坐最尊贵的方向,却安排宾客刘邦北向坐,说明他自大轻敌,在自傲自负中失去了成就霸业的机会。
主持1:不以成败论英雄。回望历史,纵观古今,多少英雄豪杰竞折腰。而项羽在心灵上作出了他崇高的选择:士可杀,不可辱。李清照在《咏项羽》中这样评价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中洋溢了诗人对英雄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在项羽的人生旅途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项羽的精神世界中,永远光芒闪烁。人性在选择中放歌,英雄不会在失败中沉落。
主持2: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课文中刘邦和项羽身边都有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张良和范增。对于这两个人物,同学们你们又是怎样看的呢?
学生:他们两个最令人感动的是对主的忠诚。为了维护主的利益,张良在危难之中愿与刘邦同命,范增在宴会上愿冒死使人杀刘邦。
学生:他们两个都老谋深算。范增听“沛公欲王关中”后,立即作出“急击勿失”的决定,在鸿门宴上,处心积虑寻机杀刘邦。张良对鸿门宴后事的处理,非常巧妙,非老手不能为也。
学生:范增令人望刘邦的云气为天子气,但他仍作出了“急击勿失”的决定,颇有“人定胜天”的思想。
嘉宾1:大家能用慧眼来发现课文中人物的闪光点,甚至能在狂波乱涛中抓住一朵小小的浪花,令我佩服不已。除以上四个人,课文中还有一个一出场就令宴会上所有人触目惊心的人,他就是樊哙。在课文中,你们认为樊哙是怎样一个人呢?
学生:他是一个勇士忠臣。宴会上,形势十分危急,他义无反顾闯帐,愿与刘邦同命。
学生:他豪放直爽,不拘小节。从宴会上饮酒啖彘肩的表现及“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话语可以看出来。
学生:但我认为他粗中有细。从他宴会上力斥项羽的带有讥讽意味的话语可以看出来。
嘉宾2:樊哙到来,为危急之中的刘邦壮胆助威,忠勇豪爽,令人佩服。“鸿门宴”就像一个大舞台,其中各个角色都各尽其态。下面我就对以上讨论的五个人物作一个简单的总结:
刘邦:有勇有谋 圆滑机警 能屈能伸 善于用人 能化敌为友
项羽:光明磊落 仁义守信 自矜功伐 寡谋轻信 优柔寡断 自大轻敌 有性情中人的气质
张良:忠心耿耿 老谋深算 冷静理智
范增:忠心耿耿 老谋深算 相信人定胜天
樊哙:忠诚勇敢 豪放直爽 不拘小节 粗中有细(嘉宾1在黑板上板书)
假如心灵的邮筒可以“倒流”,我好想对项羽说一声: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该出手时就出手吧。假如鸿雁可以传书给天堂,我好想对刘邦说一声:历史早已为你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中华民族一定会铭记你的英雄本色。
教师:英雄末路,长歌当哭,冷落成泥,却香如故;鸿门宴会,化险为夷,励精***治,汉室中兴。一生功名,一世霸业,千秋万代,永垂不朽。
鸿门宴原文篇4
【关键词】鸿门宴;人物;分析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讯先生对《史记》的史学和文学价值的高度评价。它不朽的艺术魅力,不仅得力于司马迁对材料的取舍和安排上,而且也得力于他运用了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多种表现手法去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鸿门宴》这篇文章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艺术特点,塑造出刘邦、项羽、张良、樊哙、范增等鲜明人物形象。
一、为君者?为将者?
刘邦和项羽是这场会面的主角。若论心思城府,刘邦必然更胜一筹,可要说英勇善战,项羽则是当之无愧的胜者,二人各有所长。
相比项羽,刘邦更适合作为君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刘邦知人善用。刘邦自己晚年也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三人的帮助,刘邦才得以称霸天下。第二,刘邦懂得审时度势,能屈能伸。“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戮力而攻秦,将***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与臣有。’”刘邦按地位本应和项羽平起平坐,可是在生死关头,刘邦愿意放弃所谓的尊严,向项羽俯首称臣。第三,刘邦坚决果断,决不手软,这一点他和项羽有着明显不同。“沛公至***,立诛杀曹无伤”得知曹无伤是内奸后刘邦毫不心软,立即斩草除根;同为内奸,项羽却对项伯并没有做出什么处罚。
再说项羽,项羽失败主要归结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当听到曹无伤密告“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时,立刻勃然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其暴躁、鲁莽的性格显露无遗。第二,项伯泄漏***机被刘邦拉拢后,在项羽面前为刘邦说情:“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人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而善遇之。”项羽立即放弃了消灭刘邦的想法,表现出他的胸无城府和缺少主见。在鸿门宴上,范增曾多次暗示项羽趁机除掉刘邦,“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羽却“默然不应”,表现了他性格中“为人不忍”善良的一面;刘邦不辞而别之后,项羽没有任何责怪之意,更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表明了他缺乏远见和沽名钓誉。
二、为谋者
范增和张良是在这场会面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人物。范增被项羽成为亚父,在项羽称霸的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在这场会面中,范增也有很多失误。一、范增不如项伯精于忖度。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范增很清楚刘邦的野心,可是他还是没有拿出杀死刘邦的有力措施,虽然设计了这场鸿门宴,却并没有很好地抓住机会。二、范增不如张良应变自如在得知项羽鸿门宴的目的后,张良立即安排刘邦与项伯会面,“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可是在鸿门宴上,项庄舞剑被阻,范增却无法拿出方法解决,导致了最后的结局。三、范增不如樊哙敢作敢为。生死关头,“哙即带剑拥盾入***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可是刘邦逃走时范增并没有马上派人追赶,刺杀计划被阻时也没有拿出一个谋士 应有的建议。
张良善于运筹帷幄,是助刘邦打得天下的大功臣。张良的性格可以用足智多谋来概括,鸿门宴之前密会项伯,并促成项伯和刘邦约为儿女亲家,使得项伯在鸿门宴上必须保护刘邦。鸿门宴时看情况为危急,立刻让樊哙送刘邦先走,许久之后孤身一人进去向项羽辞别,体现了张良过人的智慧和胆识。
三、为卫者
每一个君王的身边总有几个得力的大将保护自己的安全,例如项羽的项庄,刘邦的樊哙。
项庄是刺杀刘邦的主要执行者,但是作为执行者,我认为他并没有很好地做到履行自己的职责。“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只因为项伯的阻挠,项庄就无法刺杀刘邦,这只能说他不懂灵活变通。
鸿门宴原文篇5
这里的”小“指志向的大小、理想的程度,此句出自《鸿门宴》,原句为:“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小。”含义为:现在沛公进了关,不掠取财物,不迷恋女色,这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处。该文章讲述了:项羽得知刘邦入了关中,立刻回师咸阳,更在函谷关外守候,范增已觉出刘邦必成大器,便命项羽设下“鸿门夜宴”一心诛除刘邦,项伯竟顾念和张良故人之情,向刘邦大***报讯,刘邦不得不去,鸿门宴当日,范增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定要把刘邦人头留下,谁知刘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项羽之怨恨,加之樊哙相助,安然逃脱。
(来源:文章屋网 .wzu)
鸿门宴原文篇6
[关键词] 《鸿门宴》 影视剧 历史改编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9.007
2011年上映的电影《鸿门宴》是一场关于历史的戏说和颠覆,项羽烫了梨花头,全戏展现现代魅力,刘邦戴的帽子造型颇像飞碟,是个彻底薄情寡义的小人,樊哙则被塑造成了江湖古惑仔,范增变成了瞎子并且会占卜算卦,韩信会时常重复着一句台词“事成后我要得到我应得的”等等,人物几乎全部循着历史脉络被颠覆,和《三国之见龙卸甲》一样,导演李仁港再一次用漫画风格和武侠手段解读了这段历史,使其传奇化、江湖化、武侠化、戏说化乃至浪漫化,这大胆的对历史的改编和风格置换引发了热议。
依据史实来看,处于历史典籍中的鸿门宴,重头戏理应是项羽在鸿门大殿宴请刘邦,而电影则让鸿门宴会变成围棋大厅,刘邦等人进入鸿门大殿就进入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布局,这显然是篡改历史。但也是这一场戏,五局盲棋却拍得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以静制动,小小鸿门大殿中如万马奔腾,随后更设计了一场局中局,《鸿门宴》完全不是历史,但经过改编的故事却很有视觉感和戏剧性。比起李仁港前作《三国之见龙卸甲》,2011年上映的戏说历史电影《关云长》和《战国》来讲,《鸿门宴》不仅没有引起人们的反感,反倒唤起了人们对古装历史电影更多的耐心和信心,对戏说历史之作的多角度思考。
近年来,秘史、戏说、宫斗、穿越题材影视剧受到热捧,良莠不齐的质量引发了争议不休。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传奇和经典故事丰富也容易被后人所传诵,之后,影视工作者以银幕手段开始对这些历史故事进行大量、反复改编,从早期的《戏说乾隆》、《少女慈禧》到如今的《赤壁》、《步步惊心》等。这类影视作品的好处就是通过其大众性和传播性,对所有观众迸发了一窥究竟、参与讨论和别样读史的欲望。当然也更通过其现象级的争议不休,不停的提出了一个疑问:“戏说历史是否需要底线,这条底线又在哪里?为什么同是改编,但有的则引人赞叹,有的则沦为笑料呢?”
当然,也并非所有改编自历史故事的电影都会受到批评,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李保田饰演的刘罗锅深入人心,趣味横生,电影中的很多段子来源于民间传诵的《刘罗锅别传》与《君臣斗智》等戏谑文学。而历史上的刘墉到底如何,剧中的故事是否真实存在,恐怕没有几个观众会去翻历史文献查阅对证。还有《戏说乾隆》,该片是1990年的合拍片,被CCTV评为80后十大经典港台剧(古装篇)第三名。在中视首播缔造了41%的高收视率,在当时大陆各地也是所向披靡,可谓红遍大江南北,演员郑少秋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最帅且最智慧的乾隆皇帝。而赵雅芝的端庄典雅、温柔婉约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剧组以实地取景的拍摄方式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运河的沧桑、太行的逶迤、京师的繁华,尤其是苏州的各大名园跃然荧屏,让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在欣赏美景。《戏说乾隆》把清帝乾隆三次微服南巡的经历描绘得精彩生动,不仅历史场景宏大,艺术语言诙谐,感情纠葛缠绵,而且故事结构张弛有度,符合观众的收视需要和审美心理,堪称一部叫好叫座的改编历史剧。
因此看来,影视剧对历史题材改编的关键在于是故事的内核,能把一段历史说成一个故事,且说得圆润自如、有高潮段落、符合逻辑,并拥有完善的人物关系,才能具备能被大众接受的娱乐效果。如果说一部改编自历史的影视作品连最基本的内核都丧失了的话,将会面临“不符合历史”、“没有历史依据”的责备。除此之外,熟悉蒙太奇的表现技法也是历史题材改编成功的基本要求。蒙太奇作为影视表现的基本手段,对于《鸿门宴》的导演李仁港来讲,他有他自己的逻辑:“要是你看到的跟所有人看的都一样,那还拍干嘛,我拍一样,你拍一样,甚至观众来拍也一样,凡是《史记》写的就当圣经一样拍出来,这是电影吗?我反问那些批评我的人,电影的定义是什么,要是他们认为电影就是历史,那就错了。电影也不是纪录片,要了解历史,不需要看电影,买一本历史书就够了。”所以说影视剧不是教科书,戏说历史不是细说历史。如果像参考某个历史人物的生平或者某个历史事件的背景,查阅文献资料就可以了。作为一种娱乐载体,影视剧在不能黑白颠倒地基础上,根据历史而进行艺术加工是完全可行的。
但是,影视剧对历史题材的改编并不只是当做市井故事而随便说说,随便听听。影视剧目前作为一种主流的娱乐工具,传播范围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足可以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因此影视剧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戏说会把严肃的历史浊化成一连串的玩笑,而玩笑的留传往往更加广泛,人们关注的只是玩笑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而正史的本身往往会被忽略。
著名影视制作人张纪中就是反对戏说的代表人物:“我不提倡戏说的古装剧。戏说容易混淆历史,不尊重历史。古装剧只要拍得不是太过分,观众应该能够接受。我始终认为没有争议的作品不是好作品,现在的环境和以前不一样了,观众都非常有主见,观众积极参与讨论,也有利于编剧和导演有更好的价值取向,同样有利于国产电视剧的进步。而且古装剧作为一个门类,已经深入人心,应该有一些严肃性,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些创新是可以的。”
历史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历史应该就是真实的记录所发生过的事情,而不是按照个人好恶和个人的***治立场去臆想和创造。但事实上偏偏事与愿违,大众平日里所听到所看到的历史文献甚至历史故事中往往都带有或多或少的一点主观色彩,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这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言下之意,所谓史实是历史学家先验的历史想象的产物,具备了主观意识形态。
鸿门宴原文篇7
西樵山是一代武林宗师黄飞鸿的故乡,是南狮发源地,习武舞狮之风盛行。西樵山连续十年在国庆长假举办“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该赛事成为当地一张激情飞扬的旅游名片。为了将狮王争霸赛打造成南海西部文化旅游的经典品牌,持续吸引公众的眼球,西樵方面年年创新比赛形式。10年的争霸赛,形式从地狮到高桩狮,从高桩狮到水上飞狮,从水上飞狮到双狮对打,从单纯的南狮到南北狮同台争霸;队员组合从男队到女队,再到男女混合队等等形式多样,每一届争霸赛都给游客不同的新意与看点。而今年国庆的狮王争霸赛将更加精彩,届时比赛场上,高桩林立,十几路来自世界各地的南狮队伍,将在几米高的桩上,空中论剑,展开激烈角逐,争夺高桩南狮和水上狮王宝座,惊险刺激,不容错过。
第二届松塘翰林文化节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西樵松塘村,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厚重,村中人才辈出,科甲繁盛,是闻名遐迩的翰林村。松塘村素有“南海衣冠推望族,西樵灵秀萃吾门”之美誉。科甲翰林兴盛数百年,自宋代南迁至今,励学之风源远流长,学子负笈四海,人才辈出。据考证,松塘村开村800年来,从明朝出了一位翰林院学士开始,在明清两代至少走出了4位进士、7位举人。在明清两代就有四人入翰林院,成为闻名遐迩的“翰林村”,而庆祝孔子诞辰的风俗,自康熙年间至今已沿袭了300多年。
松塘村将在国庆期间举办松塘翰林第二届文化节。“孔子诞”依然是本届文化节的重头戏,孔子的思想以“礼”为重,活动将尽量还原传统的祭祀礼仪。在现场进行古乐演奏并表演古代祭祀传统舞蹈“六佾舞”,由村内长老及众领导嘉宾进行三献礼、主祭人诵读祭文。现场特邀嘉宾及活动主要人员一一献上鲜花,并组成一个“仁”字。作为该村自古流传的特色宴席,翰林宴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清同治十年,松塘人区谔良在辛未科考中二甲进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因其英俊潇洒、才华横溢,深得慈禧太后的赏识,光绪二十年(1895年),正月二十五日,慈禧在慈宁宫筵宴,赐“福” 匾给区谔良(福匾如今在南海博物馆),并赐黄金百两,恩准谔良返乡。区谔良奉太后之命返乡后,以太后之赏赐重修翘秀园,并在区氏宗祠,延开百席,宴请乡亲父老,村人称之为“翰林宴”。自此,但凡村中有人高中,必返乡设宴,自此村中科甲愈加繁盛,因而此习俗便一代代流传下来。今年翰林文化节的翰林宴将分设午晚两场,午餐主要接待外来游客,晚餐以本土市民为主,南海高考、中考状元家庭可免费享用一桌翰林宴。
文化节还举办状元礼仪式,将邀请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考状元共5名来松塘村参与翰林文化节,在先师圣贤孔子面前为其举办隆重的“状元礼”,状元身着古代状元服装,由德高望重的学者或长者用大号毛笔蘸朱砂点在状元额头。礼毕,在长者的带领下,5位状元一齐骑马步青云路、过翰林门、领翰林利是、上国学堂、品翰林宴,成翰林学士。整个仪式既尊崇传统礼节,又富有现代元素。在崇文尚学的松塘翰林村举办传统“状元礼”,一来颂扬学子们寒窗苦读的优秀品质,为全体学子树立学习榜样;二来勉励其继续潜心为学,将来成为国家社会栋梁之材;三来向全社会传播松塘村崇文尚学的正气之风。
请灯亮智慧,是本届“孔子诞”的别出心裁的新举措。在孔子诞当天,在孔圣庙里,祭祀祈福的同时,邀请西樵山宝峰寺大师给一定数量的灯开光祈福,再由拜祭孔圣庙的善信与游客依照自己的神心,捐献一定额香油善款,便可迎请此灯;在享用完傍晚的翰林宴后,来到月池畔,在大师的指引下,点亮智慧灯,缓缓放入水中,飘向池中央,让智慧之灯照亮你的梦想、启示你前行,寓意深远。
为延续松塘村崇文尚学的文化传统,壮大翰林文化基金,激励村中学子为学上进,特在孔子诞当天晚上策划了“千年松塘・翰林书乡”翰林基金文化晚会。晚会以粤曲、书法、国画、古典乐器演奏、论语诵读等为主,荟萃了村中延续几百年的文化精髓,儒家翰林特色鲜明,可谓村中盛宴。
整个文化节庆期间,村中曲韵悠扬,翰墨飘香。知名书法家现场挥毫,以书法墨宝为本节日助庆;国画艺术家,置身美景之中,灵感流淌,化作淋漓美画;粤剧私伙局倾情演绎,乐韵响起,更为古村增添一丝灵动之美。
第五届南海观音文化节
观音菩萨发愿常居南海,与西樵山结下不解的缘分,两千多年来,观音文化在西樵山沉淀传播,绽放出许多灿烂的花朵。历经600多年的历史沧桑,西樵山宝峰寺香火绵延。从2010年以来,西樵山每年都举办南海观音文化节,全力塑造“南海观音”文化旅游品牌,打响“观音常居地・中国西樵山”宗教名山形象,建设“文翰樵山”岭南文化高地。今年南海观音文化节将于9月21日至10月12日举行,文化节活动包括:“樵韵梵音”佛教音乐会、传灯法会、观音诞祈福法会、观音文化论坛、水陆法会、万人斋宴盛会等等。
第十一届康有为文化节
西樵山下的南海丹灶是康有为的故乡,至今还保留着康有为祖上的故居,这是一座典型岭南民居,原名“延香老屋”。至康有为这一代,已经在老屋住了五代人,称为百年旧宅,康有为在此遍览群书,在这座老屋中度过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青少年时期,初步形成维新思想体系,并撰写了《大同书》。康有为故居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环境优雅,鸟语花香,旁边设有康有为纪念馆。丹灶作为康有为的故乡也是有名的中国书法之乡。十年来,当地***府每年策划举办丰富多彩的康有为文化节,传承有为文化,弘扬有为文化精神,到今年已经是第十一届。今年的文化节从8月到10月,历时3个月,主要的活动包括:仙岗古村庙会、“有为奖”广东省报告文学征文大赛、2014南海区千人书画即席挥毫大赛等等。
第三届渔耕粤韵文化节
西樵山下的九江镇,因水而美,境内河涌纵横,鱼塘密布,是典型的岭南水乡,孕育了优秀的龙舟文化、水乡文化和鱼食文化。九江镇每年举办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渔耕粤韵文化节,开展万民参与的特色活动,传承岭南水乡文化,塑造渔耕粤韵的文化品牌。今年,文化节的高潮在金秋十月,主要活动有五人龙舟四人凤艇锦标赛、“饭香刀”私房菜烹饪大赛、国庆龙舟盛会。
鸿门宴原文篇8
关键词: 《鸿门宴》 项羽失败 ***治无知 寡谋轻信 沽名钓誉
项羽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他天生神力,八尺有余,力能扛鼎,英勇豪迈,孔武有力,“吴中子弟皆惮之”。他是名将后裔,“才气过人”,少有大志,始皇游会稽见而呼曰“彼可取而代之”。他在秦始皇大帝国动荡之际举事而起,从者云集;他拥有用兵如神的***事天赋,能征善战,光明磊落,北上救赵,破釜沉舟,逐鹿中原,以霸王之名威震宇内,令天下诸侯“莫敢仰视”。他本应成为继秦始皇之后一个掌控天下的人。然而,出身草莽、“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的刘邦与之对峙争锋数年后,在“楚汉争霸”中,却让他尝到了四面楚歌的滋味。最后,他兵败乌江,英雄末路,自刎而死。项羽之败,他自己归结为“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然而,他的失败,真的是上天让他灭亡吗?就让我们从《鸿门宴》中寻找答案。
灭秦之后,项羽对刘项两***事集团的利害关系认识不清。秦亡之后,刘项两***事集团就由以前的“盟***”转化为“敌***”,要么项羽对刘邦称臣,要么刘邦对项羽称臣,两虎相争。如果当时项羽能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大***在驻***新丰鸿门时,接到曹无伤的告密后,就会一鼓作气拿下刘邦。拿下刘邦,对于能征善战的项羽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虎狼之秦尚不在他的眼里,只有区区十万人马的刘邦,又岂是拥有“四十万***”的他的对手?而刘邦则有清醒的***治头脑。灭秦入关后,他听从樊哙、张良的建议,“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并当众宣布“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同时派人到各县乡村广而告之。这样,秦国的老百姓唯恐刘邦不做关中王。这一点,聪明的范增看得十分清楚,“沛公在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刘邦现在的表现与他的本性判若两人,这绝非是“浪子回头”的表现,而是他为了达到目标,极力克制自己。
在项伯为刘邦说情时,项羽不怀疑、不调查、不取证就轻信了刘邦的谎言,竟然“许诺”“善遇”刘邦,并且在未和任何人商量的情况下就取消了第二天消灭了刘邦集团的***事行动。他是多么武断,多么寡谋轻信。这不是一般的幼稚,而是***治糊涂。而刘邦在得知项羽要灭他的紧要关头,张良向他推出项伯,他还不忘问一句“君安于项伯有故”,和刘邦相比,项羽至少也应当来一句“君安与张良有故?”,更不要说他听到项伯的话,就能立即警觉到项伯泄露了自己的***事机密。这样一对比,就可以看出项羽太大意轻敌了,***治警觉极差。这就与奸诈多谋的刘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鲰生献计“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正中刘邦下怀。这样大的事件,刘邦连谋士张良都未告诉,真有心计。在项羽要灭他的紧要关头,他又摇尾乞怜,连着两问“为之奈何”,向张良求救。他又怀疑张良与项伯的关系,产生了“君安与项伯有故”的疑问,继而心领神会,立刻接见项伯,恭敬地“以兄事之”,并“奉卮酒为寿”,与之“约为婚姻”。说得天花乱坠,做得天衣无缝。以至项伯遂感于厚爱,力劝项羽“善遇”他,并在鸿门宴上拔剑与项庄对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使范增的“杀邦”计划全盘落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时,刘邦就那么卑躬屈膝地一称臣,一低头,一叙旧,就让项羽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他就忘乎所以,更糊涂了。听了刘邦的“鸿门说辞”之后,项羽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这一句话就葬送了曹无伤的性命。看似直率,实则鲁莽。如果只牺牲曹无伤就算了,但他此时竟相信了刘邦的一派胡言,他惭愧得不得了。当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后,项羽竟然“默然不应”,使范增的第一套“杀邦”方案流产,错失了“杀邦”的良机,迫使范增启用第二套“杀邦”方案。他的这些举动看似光明磊落,宽宏大量,实际上是***治无知的表现。而刘邦的能言善辩在拉拢项伯时已表现得淋漓尽致,去鸿门谢罪实属迫不得已,但明知山有虎又不得不向虎山行。同时,谢罪时又卑躬屈膝,称项羽为“将***”,自称“臣”,奉承项羽,掩饰自己称王的野心,又与项羽叙旧拉关系,把造成他们之间关系紧张的原因归结到小人的挑拨离间上,再逢迎满足项羽的自尊。这样,他的一番甜言蜜语、谦恭卑微的说辞就让项羽攻打他的***事行动彻底流产。特别是在鸿门宴中,刘邦自己“北向坐”,张良“西向坐”,看似低三下四,实则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表现。
宴中,刘邦的参乘樊哙“带剑拥盾入***门”,对把守***门的卫士“侧其盾以撞之”,直接闯入帏帐。按理说樊哙是不可以进入会场的,对他的撞闯会场之举应予以制止,但项羽非但未将樊哙逐出,反而以欣赏的口气连呼“壮士”,先后赐“卮酒”“彘肩”以压惊,颇有英雄惜英雄之感。特别是复又问“壮士能复饮乎”,给了樊哙一个机会,樊哙抓住机会在“义”字上做足了文章,慷慨陈词。没想到樊哙的一派胡言竟让项羽尴尬地只说了一个“坐”字。一个“坐”字写尽了项羽在***治上的幼稚、糊涂,缺乏***治手腕。在宴会中,刘邦逃席,让张良留谢,项羽竟然对刘邦的逃席没有任何反应,根本没有意识到放虎归山会后患无穷。项羽太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我们再把镜头对准刘邦。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际,他早已如坐针毡,所以,他借“起如厕”之际而“招樊哙出”,布置脱身方案。精明的刘邦脱身离开的手段太高明了。先看他选择的善后的人选。留下善后的是何许人也?张良也。此人智勇双全。他“独去”之时交代张良,要估计他回到***中之后才可进献白璧与玉斗,以拖延时间,稳住项羽。他自己则“置车骑,脱身独骑”,还令他的四员大将“持剑盾步走”。安排得甚为周密,就是万一范增的追兵来了,没有马的四员大将只能转身拼死力战,成为刘邦最好的一道防火墙。
正由于项羽有上述自矜功伐、自大虚荣、缺乏远见、谋事不深、才智不足服人的悲剧性格,造成了他最终自刎乌江的悲惨结局,他是历史上的一位悲情英雄,就算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相信他以后也会败于李邦、赵邦、王邦。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2]褚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
鸿门宴原文篇9
20世纪30年代初,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邹韬奋先生在上海主办《生活杂志》,其中有篇“美国通讯”文中提及:在美国,许多华人餐馆门外闪烁着“Chop Shuey”的霓虹灯广告;“Chop Shuey”几乎成了中国餐馆的代名词。
“杂碎”在美国深受青眯的程度几乎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如1968年泰国***他侬访问美国,白宫负责接待的官员知道他喜欢吃中国菜,特地向华盛顿的“皇后酒店”订了50份“杂碎”。酒店老板大为惊讶。酒店老板解释说:“杂碎”在中国是下等菜,上不了重大筵席,不应该用此菜来招待国宾。白宫官员却告诉酒店老板:这是美国人公认的中国名菜,只有上了这道菜,才够味儿。酒店老板无奈,只好照办,于是,“杂碎”在美国又再次出名,并传为佳话。
其实华盛顿的“皇宫酒家”老板对中国菜肴也是一知半解,传云亦云而己。就上述《广州民国日报》所载:“当时肴馔中有燕窝一味最为珍贵。燕窝英文本为Brid Suesto,因杂以鸡丝、大腿片等物,故名之曰杂碎。”
“杂碎”在美国出了名,也与李鸿章有关,故又被称为“李鸿章杂碎”或“李公杂碎”。但它是怎样在美国出了名的呢?众说纷纭。
1、野史说:按《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李鸿章在美思中国饮食,嘱唐人街之酒食店进馔数次,西人问其名,华人难以俱对,统名之曰杂碎:因此杂碎之名大噪,仅纽约一地,杂碎馆就有300~400家,遍及全市。
徐刚先生撰写的《梁启超》一书中第八章“红颜知己”中也有同说:“李鸿章访美,刀叉、牛排,使他不胜其烦,想吃中国饭菜,便由唐人街的酒店选料,烹制。李鸿章一尝就笑,远隔重洋,吃到中国味了。间或,李鸿章以中国菜请客,西人问菜名为何?李鸿章一时想不起来,便以‘杂碎’称之,自此,‘杂碎馆’之名声大噪,仅纽约一隅,300~400家……”。
2、《广州源同日报》说:“现留美者莫不见,有杂碎馆,惟杂碎馆第一始创者,是唐人街之醉月楼,而提倡杂碎馆之开山老祖,则为陈述初。”
陈述初何许人也?为清代广东人,早年在美国芝加哥开设医务所行医,兼营中药,为人慷慨。为使在美的中国留学生有个谋生的地方,他带头集资3 000美元,开办了一家名叫醉月楼的餐馆,让经济困难的留学生于假日在彼间当服务员,赚取一定的生活费。仅集资3 000美元的醉月楼,规模当然不大,影响也有限。为了扩大醉月楼在美国的影响,招引天下食客,当李鸿章赴美国之时,陈述初特意登报宣扬,说李鸿章的家厨自愿留美,被聘为醉月楼的厨师,以饷食客。自此以后,醉月楼借李鸿章访美之名,生意兴隆,大收其利。由于投机者跃跃欲试,闻风而动。翌年,芝加哥连开杂碎馆80余所,迄今美国各城市之李鸿章杂碎馆,林林总总,到处可见。
上述两种不同的说法孰是孰非,终难考究定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杂碎之名的由来和第一始创人,总离不开李鸿章这一名字。
李鸿章何许人也,清代安徽合肥人。清代末年曾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管清代***府的外交、***事、经济,为一品官衔太子太傅。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代光绪22年(1896年),清代***府派他去俄国参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同时出访美国。
作为清代***府的全权代表,李鸿章访问美国时,当时的美国总统是富兰克林,他假座华盛顿“华尔道夫国宾”行宫,举行国宴招待贵宾。为了显示美国名厨高超的烹饪技艺,东道主准备了一份豪华型的菜单,其中囊括了西方的山珍海味,尤其是著名的法国菜点,以显示美国的身份。“礼尚往来”,李鸿章也举办了答谢宴会,以广集名贵的中国食物及深厚的饮食文化内涵,使富兰克林的豪华宴相应逊色。
原来李鸿章在美国的答谢宴会之事,事先早有准备,这也是国宾的礼遇。在访美时,带了数名技艺高超的烹饪大师,还带去了地道的中国菜肴的原料、调料、香料、名酒和名茶,甚至连泡茶用的水,也是取自著名的山泉,用瓦缸装好封了泥运去的。当在答谢宴会上,李鸿章捋着胡须得意地看着侍从们鱼贯而入上菜。这菜点是按清筵御膳规格,即以“天干”、“地支”编号顺序而上,每道菜都用了名贵的山珍海味和水陆八珍、名特土产等,而且都有一个吉祥的菜名,其中有的菜中还配入滋补身体的华夏著名的药材,令东道主目瞪口呆,惊叹不己。
丰盛的中国菜肴,宾客吃后仍嫌不足,于是李鸿章下令厨师再添新菜,那知厨师事先准备的“正菜”原料已经用完。厨师无奈,但也不能“抗令”,只好硬着头皮将一些配菜剩下去的海鲜等余料下锅混烧上菜,宾客尝之,却大加赞赏,一致夸奖此菜美味,并问及此菜为何名:李鸿章随口应诺:“杂碎”。
宴会结束,美国各报纷纷报道中国大菜的独特文化特色和口味。从此,“杂碎”就成了在美国经营中国菜的一道名菜,并风靡一时,“杂碎”一词几乎成了中国菜的代名词。
有人考证,“杂碎”源于“杂烩”,因为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讲话带有严重的乡音,把“杂烩”念成为“杂碎”也在情理之中。
鸿门宴原文篇10
仔细研读《鸿门宴》文本后,又觉得此情节虽不合生活逻辑、不合情理,但它又不在吴老师指出的“空间位置上”。故说说本人看法,既与吴老师商榷且补说,以此就正于方家,也希望与广大语文教师和《史记》爱好者交流。
吴老师认为《鸿门宴》中刘邦金蝉脱壳的情节有三处纰漏,先看吴老师原文(有删节):
第一处是刘邦借上厕所之机,想溜之大吉……只可惜这是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之后的事……如果看成是插叙,补充交代项王的醒悟,其行文位置不对不说,连应有的插入语言标志都没有,的确令人费解。
第二处是刘邦与樊哙……“于是遂去”之后,刘邦还能一一(向张良)交代留谢的事宜,这就让读者难以捉摸了。是在帐中,还是在帐外交代留谢一事?……张良又在帐外,尚且还在陈平的监视之中,这实在委屈张良了。然而张良竟能依约行事,既稳住项王,又与刘邦谋划,莫非分身有术?
第三处是“度我至***中,公乃入”。从行文上看,张良又确在帐外。……可帐中谁来应付?项王不察,难道老谋深算的范增也不察?……随机应变的刘邦应该知道他的对手的厉害,可把张良置之帐外,不知是何用心,莫非刘邦此时连半点清醒都没有了?依照事理,“度我至***中,公乃入”实为败笔。
对照《鸿门宴》原文仔细推敲,这三处其实并没有空间位置上的矛盾,吴老师之所以认为其有纰漏,主要是基于两点:第一点是陈平召沛公后,便一直跟在刘邦身边进行监督;第二点是张良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离开大帐出来和刘邦见面。
如果以上两点果真是事实,那么吴老师的推断是合乎情理的;但问题是,这两点理解正确吗?
先看第一点,“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之“召”是什么意思?想来应该是“请”(或“叫”,最多是“催”之类)的意思,肯定不是“随、从”,更不是“监”之类的意思。既如此,陈平“请”后,刘邦因要与手下商议,肯定会用“先生先请,吾即入也”之类的话搪塞陈平,因项王并没有让陈平跟着或者监督刘邦(从“召”字,可明显看出项王此时已经解除对刘邦的怀疑,不大可能派人去监督,吴老师在自己第二点中认为“张良又在帐外,尚且还在陈平的监视之中”之语,明显是自己的主观臆断),陈平“召”后已是完成任务,刘邦又“回应”了,陈平还会不识时务地跟着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再看第二点,张良可不可以离开大帐一段时间?我认为是可以的,并且从前后文推断,张良离开大帐的时间应该是在“陈平召沛公”回来后(就是在陈平召之前也可以离开),看到“召沛公”的陈平一人回来,张良凭自己的经验与智慧,以及与刘邦的默契,一定明白刘邦此时的内心想法,于是借口离开大帐就必然(当然用不着“分身术”)了——客人全都不在席上,虽然有些不礼貌,但只要时间不长,也不是完全不可以的。
对于“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两句,吴老师认为“‘于是遂去’之后,刘邦还能一一交代留谢事宜,这就让读者难以捉摸”。其实,这两句并非吴老师所理解的“离开后再留张良”,古代没有现代通讯工具,当然不可能离开后再嘱咐(倒是可以派人传达),但这里应该是省略与倒置的写法:“于是遂去。(行前,)乃令张良留谢”,这样不就很明白了吗?——我想如果吴老师有小说的写作实践,就不会有此疑惑了,小说(特别是行文简约的文言)写作中这样写倒是常见的。
至于吴老师指出的第三点,认为随机应变的刘邦不可能把张良置之帐外的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此时项王既已无杀心,完全可以利用一段时间商量一下,不会有危险,不然沛公张良们也不敢撂下主人,独自跑到大帐外去谋划了。
如此说来,《鸿门宴》此情节就没有瑕疵了吗?不,这里确有瑕疵,只不过它不是空间位置的瑕疵,而是“时间距离上”的问题。
按照生活常识,(1)项王之所以“使都尉陈平召沛公”,肯定是刘邦“如厕”的时间大大超过了正常人“如厕”的时间(按现在时间算,想来最少也有十余分钟了吧),不然主人不会如此催促“如厕”客人的。(2)从陈平找到刘邦,一番往来对话,到陈平回到大帐中,再到张良借口出去,又一段商量的过程,如此一来二往,十来分钟无论如何都该有了。(3)商量完毕,原文写道“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中,公乃入。’”大家想想,沛公一行是“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刘邦虽骑马,但樊哙四人却是“持剑盾步走”,二十来里路(汉代一尺约为现在七寸,二十里应该约现在十四里),即使走得飞快,在荆棘小路上也应该超过四十分钟吧!等到张良进得帐去,三个时间相加,刘邦最少已经离开一个小时有余了,就是从张良离开大帐算起,没有客人的宴会也都持续四五十分钟了——这样的情形正常吗?可能吗?
莫非项王酒醉糊涂了?但在原文里也看不出这点呀,仅十余分钟时间,他便“使都尉陈平召沛公”,难道现在时间过去四五十分钟了,客人(不说是敌人,但至少是对手)不见了,他能不闻不问?况且即使项王不察,正如吴老师所言,难道老谋深算的范增也不察?无论如何,一个多小时不见客人的宴会(特别是这样的宴会),是怎么都说不过去的!在时间问题的处理上,这句“度我至***中,公乃入”诚如吴老师所说,实为败笔!
还是看看《汉书·高帝纪》如何写的吧:
有顷,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置车官属,独骑,樊哙、靳强、滕公、纪成步,从间道走***,使张良留谢羽。羽问……
班固就没有“度我至***中,公乃入”的话,只是说“从间道走***,使张良留谢羽”,也没有写沛公要张良何时进帐(想来不会过早进入,但肯定也不能耽误太久),这样写就符合生活逻辑、符合情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