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篇1
教材简说:
本课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及有关的柳树***片)
(这里最好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柳叶、柳树形象。)
2.
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课题,解题。
3.全班齐读课题。
4(出示课文中的***)你们在***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5.
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1)(放远看柳树的***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四、想象意境,美读成诵
1.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的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
2.直到有感情的朗读,能背诵的自己被一遍。
五、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六、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六、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小组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指导书写“妆、柳、丝”。先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再师范写。
3.
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所以在《咏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柳树的***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的特点,出示直观的插***,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篇2
一.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分类
所谓节令,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节,后来发展为二十四节气。而在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节令诗中,作者借其所描写的不同节日与风俗,表达了自己不同的思想情感。教材中的节令诗(广义上词也属于诗歌,所以节令诗词可简称为节令诗),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教材中的节日诗词
苏教版语文教材写节日的诗词有五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均为七年级上册)。所提及的节日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有春节、中秋和重阳。清明既是节气又兼节日,虽为节日,但主要作为时令的标志,因此将清明归入时令一类,此处不再赘述。首先看古诗里对春节的描写。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新正、元日、元旦、正旦等,是夏历的一岁之首。春节表现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和睦、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望,时间为夏历的正月初一,辛亥***后,为了与世界历法同步,我国开始推行公历纪年,定公历一月一日为元旦,夏历一月一日为春节。春节广义上并不是指正月初一当天,从祭灶到元宵约二十天期间皆可称为春节。从节俗看,春节的内容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包括贴春联年画、吃团圆饭、放爆竹、亲友贺年等。教材中所选的北宋王安石的诗歌《元日》(四年级上册)就描写和反映了这一习俗。诗题《元日》所指的就是正月初一。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交代了当时春节燃放爆竹的习俗,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另一习俗是饮屠苏酒,诗人于是写到:“春风送暖入屠苏”,古代的习俗是正月初一这一天,全家人先幼后长,来饮屠苏酒(美酒名)。[1]末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交代了古时春节的另一习俗,在正月初一这天,人们用新的桃符换下旧的。“桃符”是用桃木写的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旁,以之来压邪,与现今的贴春联年画有些类似,王安石的诗歌说明在北宋时期民间便有这种习俗了。换新桃符表达了人们渴望新年万象更新的美好祝愿,也有希望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家人平安的寓意,其次是对中秋节的有关描写。中秋节作为我国另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合家团圆的心愿,包括对月亮的特殊情感。但中秋成为法定节日的时间较晚,北宋太宗时才定为***节日。具体时间是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恰逢三秋之半,仲秋之中,故亦称为“仲秋节”;又因为此节在八月,适逢秋季,所以又称为“秋节”和“八月节”。节俗有赏月咏月,吃月饼,家人团圆。苏教版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七年级上册)一诗,其中有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正说明了当时中秋赏月的习俗。北宋苏轼的词《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序是一首著名的咏月词,开头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句已经家喻户晓。之前的小序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交代了写作背景。此次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大约四十一岁,因与王安石***见不合,自请外任,来山东密州做地方官,与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未见。此时正值中秋,作者醉酒诗兴大发,于是赋词表达与手足深情,又表现出中秋应当赏月和团圆的节俗,还提及了赏月时饮酒的习俗。古代,人们庆祝中秋由来已久。《周礼•春官•竽章》中云“中春、昼击土鼓,咏诗以避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2],即在周朝时期,其节俗已经初露端倪,当时每逢秋分会举行迎寒和祭月的活动。从汉魏到南北朝,中秋的节俗才从祭月发展到赏月。如汉代枚乘《月赋》、南朝梁沈约《咏月诗》等[3],都说明了当时社会赏月之风盛行,而现在的节俗是唐宋以后才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最后为重阳节的民俗描写。在古人的观念中,九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所以称为重阳[4],节俗有登高、赏菊和佩茱萸等。重阳登高大约萌芽在汉代,其原始意义是驱邪免祸消灾。登高野宴也成为了主要的内容。[5]届时,人们登临高山或其他高处,饮茶酒,插茱萸,形成复合型的节俗活动,所以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或茱萸节。王维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年级上册),诗句后两句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体现了佩茱萸和登高这两个重要的节日习俗。此外重阳节正值秋季,正在盛开,因此还有赏菊和饮菊酒之俗。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就说明了这一点。
2.教材中的时令诗词
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时令诗词有五首:《春夜喜雨》和《春晓》(均为二年级上册)、《清明》(三年级下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观刈麦》(均为七年级上册)。先看对“雨水”的描写。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历史上很早就有相关记载,《礼记•月令》中有“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6]时间是公历二月十九左右,物候是气候回暖,雨水连绵。杜甫的《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反映了这一节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明在雨水前后有大量降水过程,天气渐暖,预示春天已经到来。此外民间又有“以雨水为二月节”的说法,即把雨水作为农历二月的开始。再看“清明”这个时令。民俗节日中,节气兼节日的唯有清明,因此显得十分特别。由于还有插柳和祭扫祖先的节俗,因此清明节又被称为插柳节和拜扫节。时间大约是公历的四月五日,物候有气温升高,雨量增多,适宜春耕春种。晚唐的杜牧长于近体诗中七绝这一艺术形式,被选入教材的诗歌是《清明》(三年级下册),有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就说明了降雨的物候。节俗有:扫墓祭祖,春游踏青。祭祖扫墓是清明时的主要节俗,包括坟前祭拜和培修坟墓两个方面。唐玄宗鉴于当时寒食上墓风气之盛,下令民间在寒食扫墓;又由于两者时间相近,所以寒食节的部分节俗与清明发生关联,后来清明扫墓就沿袭下来。[7]清明正值暮春,人们把扫墓和郊游巧妙地结合,使得踏青也成为一项重要节俗。踏青时有放风筝、荡秋千等娱乐活动。杜牧所写的“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处,一语双关,说明人们祭拜祖先时庄严神圣而心情沉重;绵绵春雨又使人们更为愁苦,如同“断魂”一般,这是时令引起的人们情绪上的变化。最后谈谈“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因为此时适宜种植如稻、麦等有芒的农作物,所以称之为“芒种”。[8]时间是公历六月六日左右,物候有:炎热潮湿,梅雨不断;节俗有:夏收夏种,饯别花神。白居易在《观刈麦》(七年级上册)中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芒种时节小麦成熟,人们忙于在入梅前收割小麦。此处讲的就是芒种节气前后农民收麦时的农忙场景。此外,芒种节气过后,春花多凋谢零落,预示着花神退位,因此民间也有饯别花神的节俗。[9]
二.语文教材中节令诗的写作特点
教材中涉及的节令诗都比较通俗易懂,语言简练而生动。虽然描写的节令并不相同,但是都描写了相应的节日或者时令所特有的风俗与物候。
1.写作手法:白描为主,借景抒情节令诗的描写相对应节令的物候和节俗,通常都使用白描手法,如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或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都是直接描写物候和节俗,十分生动形象。此外,借景抒情也是主要的写作手法,不同的物候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正因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因此“路上行人欲断魂”;而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如同“月有阴晴圆缺”,也都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景物描写达到抒感的目的,例如,“雨纷纷”既是景语也是情语,借雨天表达了对祖先的悼念崇敬之情。此外如韩愈的“绝胜烟柳满皇都”,巧用对比,但相对白描和借景抒情来说对比的手法出现较少。
2.修辞艺术:使用多样,相得益彰节令诗喜用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夸张、通感等,都比较常见,这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精湛技艺。A.对偶:整齐悦耳,凝练和谐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常见的修辞手法就是对偶,如律诗的中间两联均要求对仗,节令诗中这种手法也有,如苏词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句既朗朗上口,又起到了比较的作用,人的离合如月的圆缺,更好表达出对于手足分别、人生无奈的感慨。又如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手法。B.比喻:生动形象,文采斐然在节令诗中也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诗人用本体、喻体的有关文字,找出了事物的相似点,更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如“天街小雨润如酥”,意思与“润物细无声”类似,但是以“酥”喻春雨,更能表现出春雨滋润万物、使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强大力量,正因为如此,韩愈的这首七绝就令人耳目一新了。C.夸张:借助想象,引起共鸣夸张也是节令诗中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适当的夸大需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杜牧的“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既能表现出阴雨不断使行人心情沉郁,更能表现出扫墓时的庄严而神圣。D.通感:感同身受,真情流露节令诗中广泛运用通感。通感又叫“移觉”,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如苏轼的词句“高处不胜寒”,使用非常精妙,有空灵蕴藉之感。[10]作者虽未曾去过天上,但是通过想象之语使人如身临其境,通感能表达作者与笔下人物同样的情感。
3.语言风格:典雅含蓄,通俗质朴中国古典诗歌历来注重典雅含蓄之美,通过描写景物,创造意境,为表达情感服务,节令诗也是如此。“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借这种浪漫想象之语,表达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一般来说,节令诗多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语言不夸饰雕琢,而是朴实平易,如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直言明说,今天读来仍然通俗易懂。
4.形式体裁:古体近体,诗词兼具教材中诗歌的形式多样,如《观刈麦》(七年级上册)是古体的乐府诗,《春晓》是五言古诗,因为近体诗不押仄声韵。《清明》(三年级下册)、《元日》(四年级上册)、《十五夜望月》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均为七年级上册)等都是近体诗,且都是七言绝句;《春夜喜雨》(二年级上册)是五言律诗。除了诗歌,还有词作,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七年级上册)。
三.研究古代节令诗的现代意义
学习古代的节令诗词,不仅与今天的中小学生语文学习有关,而且对现代的许多读者都有启发意义,也有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1.拓宽学生与读者知识视野的意义
在节令诗的研究及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将文学的内容与民俗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联系起来,也会让同学们了解古代民俗的特点,甚至比较古今民俗的不同,这样就可以扩充语文教学知识的内容,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可谓事半功倍。同时,对于成人读者来说,在阅读这些节令诗时,因为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识,也能促进人文学科不同知识的学习,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文学民俗,都会加以了解,从而拓宽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
2.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
当今现代社会,少数人重视物质财富,忽视精神生活,民俗节日的氛围不浓,逐渐式微;一些年轻人追究时尚,看重“洋节”,因此,保护传统的民俗节日迫在眉睫。学习节令诗词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能起到保护传统、传承文明的作用。这些节令诗词,有助于学生和普通读者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及不同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篇3
【中***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90-01
古诗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古诗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解读古诗中,最根本的是对意境的解读,只有理解了古诗的意境,才能理解作者的情感、诗句的审美体验等艺术境界。开展古诗意境教学能使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陶冶他们情操。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小学语文古诗意境教学的实施。
一、朗读,感知诗歌的意境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文学习,尤其是古诗的学习,必须从朗读开始。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鉴赏能力。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学会吟咏,学生才能在读的过程中把古诗所蕴涵的情感和意象再现出来,从而鉴赏古诗创作的艺术感染力,理解古诗的意境。
然而,古诗对于阅读能力尚浅的小学生而言,是一种陌生的艺术形式。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边朗读边深化感受,要求学会四个“必须”:第一,必须大胆读,丢掉一切约束放声地读;第二,必须读出轻重缓急的节奏;第三,必须读出感情,并且发挥想象力,把全身心融入古诗的意境之中;第四,必须读出古诗的意境,读出对古诗风格的理解,如壮美、离愁或者哀怨等。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一千年前的李白观看庐山瀑布美景时的心情,然后根据想象中的情境融入感情地去朗读古诗,读出作者的激动心情。通过朗读,学生感受到古诗所蕴藏的丰富情感,从而提高了对诗歌的感受力,心灵也获得了美的陶冶。
二、解读关键字,理解诗歌之意境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人往往通过精雕细琢的文字来表达深邃的意境。关键字在古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只有抓住关键字,才能让学生产生对美感的顿悟,审美素质在品味中得到飞跃,真正理解古诗的意境。
教师在开展古诗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准确理解关键字所表达的含义。如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七册课文《送元二使安西》时,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中“雨”和“柳”这两个字的意象和含义。“雨”是绵绵的细雨,正如诗人对朋友的情丝如雨一样连绵不断,并且带着淡淡的忧愁。“柳”与“留”同音,代表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通过对“雨”和“柳”这两个字的解读,学生理解了诗歌表达诗人在细雨的清晨送友人的离别情谊。又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八年级上册杜甫的《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句诗,“连”和“抵”二字是这句诗的关键字。教师应指出这两个字所表达的因战争造成消息封闭,诗人久盼不到家人音讯的焦急心情,让学生与诗人心灵产生共鸣,从整体把握诗歌,理解了诗歌的意境。
三、创作,体会诗歌之意境
古诗是用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审美体验和对生活的认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绘画、编剧等多种创作方式,体会作者写诗的心境,从更深层次感悟诗歌的意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教师指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古诗优美的意境,使诗情画意结合为一体。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诗中有画”、意境优美的古诗佳作,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孟浩然的《春晓》,描绘的是一幅春天鸟语花香、温暖热闹的景象。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画笔在纸上描绘出诗中的景物,从而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篇4
[关键词]古诗文;关键词学习法;背诵;翻译;情感
[中***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01601
从教以来,笔者一直盲目地认为初中古诗文教学无非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可是在掌握并运用了关键词学习法后,才发现古诗文学习可以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快乐。
学习古诗文有三大难:文言文的背诵、翻译和古诗的情感把握。关键词学习法是否能将这些困难解决呢?
一、关键词学习法强化记忆
初中教材中文言文背诵篇目占有很大比重,许多学生畏“背”如虎。怎样才能加强记忆,取得事半功倍的背诵效果呢?关键词学习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提炼出文言文中的关键词,然后将关键词架构成一幅幅树状***,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全文结构、内容的把握,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忆、背诵,其实就是把握住整篇文章的关键词,背诵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九年级上册的课文《醉翁亭记》,在整个初中阶段算是比较长的文言文了,如果我们把关键词提炼出来,背诵就变得简单了。文章首先可以提炼出四个关键词:“亭由来”“山水乐”“官民乐”“醉而归”。其中“山水乐”可分为“朝暮之景”“四时之景”;“官民乐”可分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又如八年级上册的《小石潭记》,可循“进石潭潭貌潭中鱼潭源坐潭上同游人”的线索,追溯行踪,顺藤摸瓜。九年级下册的《曹刿论战》是按战前、战场、战后的次序写的,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是曹刿和鲁庄公,敌***是齐师。记住这几点关键词,背诵难题就迎刃而解。七年级上册的《三峡》中按先后顺序提炼出四个关键词“山”“夏水”“春冬景色”“秋”,背诵起来既容易记,又不容易遗忘。九年级下册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只要把握几个关键词即可:三问、三答、三比、三赏、三变。运用关键词学习法来背诵课文,背诵变得轻松简单,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内容。
二、关键词学习法帮助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学生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本前提,无论是对于学生素质的提升还是对于考试而言,都显得非常重要。过往,很多学生选择的方式就是借助资料书对整篇文章的译文反复朗诵,通过反复记忆来掌握文章的翻译,其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可想而知。其实,只要我们教会学生运用关键词学习法,它就会变得轻松简单,毫无压力。
如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于这个句子的翻译我们只要把握住三个关键词“狱”“虽”和 “情”即可,“狱”是案件的意思,“虽”是即使的意思,“情”是以实情(判断)的意思,从而可以轻易地得出结论: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情来判断。七年级下册《黔之驴》:“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对于这个句子,我们只要把握住四个关键词“因”“断”“尽”“乃”即可,“因”是于是的意思,“断”是咬断的意思,“尽”是吃完的意思,“乃”是才的意思,进而翻译成“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于这个句子,我们只要抓住“先”和“后”两个关键词,“先”是“在……之前”的意思,“后”是“在……之后”的意思,这样这个句子就很容易地翻译成“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所以,在教学中只要指导学生找出并把握句子关键词,学生将轻松快乐地跨越这一难关。
三、关键词学习法把握情感
初中教材包含近百首古诗词,如果单纯反复记忆,学生不仅容易遗忘,而且很难准确把握每首诗歌的感情,诗歌越多,越容易混淆,最后出现张冠李戴的局面。运用关键词法可以轻易解决这一困难。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每首古诗的关键词句,然后通过理解关键词句来体会情感,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点,又能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篇5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 古典诗词 美育功能
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不论是《诗经》中的《关雎》或《蒹葭》还是曹操的《观沧海》,不论是陶渊明的《饮酒》还是唐代边塞诗,不论是宋词还是元曲等,无不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抒发出一股股豪情壮志,抒写出一段段真挚的感情或友谊等。这些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上述审美意蕴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一、引导学生充分鉴赏语文教材中的山水田园诗歌,培养热爱自然、淡泊宁静的美好情操。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或诗人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等为题材的诗歌。基于山水田园诗的上述涵义,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山中杂诗》(七年级下册)、晋代悠闲适性超然物外的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八年级上册)和《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八年级下册)、被唐代宗誉为“天下文宗”(《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的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七年级下册)和《终南别业》(中年颇好道)(八年级下册)等均属于山水田园诗的范畴。上述山水田园诗中,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三)不仅用非常朴实的语言把平凡的劳动生活写得异常美好、异常有趣,使人读来感到亲切有味,而且诗中蕴含的诗人厌恶官场、喜爱田园生活的田园牧歌式生活情趣千百年来一直颇为无数仕途不顺的文人欣赏,即便在今天也仍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诗人那种辛勤劳动、自食其力、在“草盛豆苗稀”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早出晚归的劳动热情仍然为无数读者所赞赏,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依然感人至深。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表现出了诗人对大自然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歌颂,表现出了诗人从大自然与人的和谐的景象中所体悟到的自然之趣。王维的《竹里馆》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前两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优美高雅之动作,后二句写夜静人寂之时,诗人“独坐幽篁里”“明月来相照”之清幽宁静之情景。全诗意境优美高雅,营造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幽静氛围。吴均的《山中杂诗》描写诗人山居时优美的环境和有趣的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快乐地飞翔,而最有趣的是云彩竟然从民居的窗户里飘了出来。这首诗通过对山光景色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细致描绘,表现了诗人恬淡处世的安闲之态和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细细品味上述山水田园诗,我们会发现,这些山水田园诗,一方面语言清新流畅、平淡自然而又韵味无穷,因此最易与读者的心灵相契合,既易于学生吟唱和背诵,又易于对学生产生兴发感动的作用。另一方面,上述山水田园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歌颂,既反映了中国古代审美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庄子曾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刘勰也言“自然会妙”,钟嵘也强调“自然英旨”和“真美”,皆以自然之美为上乘,于自然之中见深厚的艺术魅力,而使之流传千古,不断地唤起人们对悠闲、宁静、美丽的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之情。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吟诵、理解、鉴赏上述山水田园诗,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诗歌中蕴含的田园牧歌式的悠闲与宁静、唯美与静谧之美——学生极有可能在鉴赏上述山水田园诗时产生静卧于幽谷或草地倾听大自然的密语、领悟天地万物的奥妙、与大自然梦魂相随等神秘的、梦幻般的审美体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等美丽情怀,培养学生淡泊宁静、忘身物外、宁静高远等美好情操。
二、引导学生充分鉴赏语文教材中的边塞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操。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在战争年代,爱国主义是无数志士仁人反对异族侵略、抵御外寇、争取民族统一与***、维护祖国尊严、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强大的精神支柱;在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内安定团结的和平年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美丽之梦”的动力,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基于“爱国主义”的上述定义,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边塞诗都属于爱国主义诗歌的范畴,它们是:乐府歌词《木兰诗》(唧唧复唧唧)(七年级下册)、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八年级上册)、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九年级上册)、杨炯的《从***行》(烽火照西京)(九年级下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和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九年级下册)等。因为上述诗歌都是以战争为题材并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诗人戍边卫国、建功立业、思家念亲等豪情壮志和爱国主义情怀的诗歌。比如,乐府歌词《木兰诗》叙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的传奇故事,既表现了木兰勤劳、聪慧、勇敢、坚强和不贪***功名利禄的高贵品质,又表现了木兰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再如杨炯的《从***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通过描写一位书生弃笔从戎、奔赴边塞、在激烈悲壮的战斗中抵御外寇的全过程,不仅表现了诗中主人公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而且表现了诗人渴望慷慨赴边、镇守边塞、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由此可见,上述边塞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或诗中主人公为时代所催生出的忠君报国思想,还奏出了自尊自强、奋发上进的人性自觉与人格***的最强音。上述边塞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或诗中主人公“达则兼济天下”——怜孤苍生的高尚情操、舍小我为大我、视国家兴亡为己任的神圣使命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唯美的理想主义精神和激情澎湃的英雄主义情怀等高尚情操,千百年来,一直感染着无数中华儿女。当然,也同样感染着当代的每一个青少年,同样激励着当代青少年以诗歌中的英雄人物为榜样、以诗歌中的浩然正气为动力、以国家利益高于个人一切利益为宗旨。当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面临危机或者外侮之时,也能够像《木兰诗》中的木兰、《从***行》中的读书少年等一样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教学时,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品析、鉴赏上述边塞诗,通过引导学生互相交流鉴赏上述边塞诗后的感想等,既可以让学生充分品味到上述边塞诗中所蕴含的音韵美、节奏美、意境美、诗中人物形象美、诗人或者诗中主人公的爱国主义情操美等,又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的道德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三、引导学生充分鉴赏语文教材中的友情诗,培养珍惜友谊、珍视友情、友善待人的美好情操。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友情诗是“中国诗歌最为重要的主题”,而唐代尤甚。(吉川幸次郎著、张培恒等译《中国史诗》,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第130页)基于友情诗是“抒写朋友之间真挚友谊的诗”之定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下列诗歌都应该属于友情诗的范畴: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和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八年级下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八年级下册)和王观的《卜算子 送孟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九年级下册)等。因为这些诗歌几乎都是以离情、友情等为写作题材的。虽然上述诗歌所体现的情愫、心境各不相同,但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皆淳朴抑或深婉,读之不仅令人深感亲切温馨,而且有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如品茗茶、韵味深远而又回味无穷之感。
上述友情诗中,有的语言清新流畅,情感哀婉动人,比如王维那首被誉为“阳关三叠”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用清新明丽而又情意深挚的语言,既描写了送别地点优美宁静的美丽环境——青青的客舍、明净的天空,营造出了一个情景交融的情境,又以“柳”之意象凸显了作者对友人送别时的无比留恋,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表现出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和作者对友人“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后的绵绵牵挂。其情也真,其意也切。故此,这首诗成为友情诗中的典范之作。上述友情诗中,有的气概豪迈、胸襟豁达,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或者牵肠挂肚,而是作者对友人那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旷达心胸和深情劝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上述友情诗中,有的通过描写寒苦的、恶劣的生存环境极度渲染、烘托与朋友惜别时的惆怅与落寞之心境,寄予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比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即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读罢此诗,掩卷沉思,我们似乎看到作者在傍晚时分、在“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苦寒边塞“中***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之后,在“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的“轮台东门”处顶着瑟瑟的寒风翘首送别远去的朋友,直至友人消失在视线之外仍不忍心离去的情景,仿佛看见作者的友人也在远去的途中频频回顾的情景,甚至还可以体味到作者在看着友人绝尘而去甚至在视线中逐渐消失时的惆怅与落寞之心境。
由上可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友情诗具有多么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具有多么厚重的审美意蕴。教学时,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充分鉴赏这些友情诗的不同风格、不同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对友人的不同情感,有可能使学生在鉴赏上述友情诗的过程中被诗中所流露的真挚友谊所感动,以致产生强烈的共鸣——“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时间和距离不仅不会使友情淡漠,反而会让它更加历久弥新;可以让学生品味到上述友情诗中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的丰富意蕴,从而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珍惜友谊、珍爱友情、善待友人等美好情操的熏陶。
诚然,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但是,限于篇幅,恕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9,第1版.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篇6
古诗文承载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灿烂的中华文化宝库中,古诗文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从《诗经》汉赋到魏晋遗风,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音,这些绚烂夺目的文化瑰宝足以让每个人神醉;从屈原、陶渊明到李白、杜甫,从韩愈、柳宗元到苏轼、欧阳修……,这些响亮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
在《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汉语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能背诵浅易诗文60篇左右,规定在高中阶段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蒙古族高中课程标准汉语教材已于2010年全部完成编写投入使用,作为蒙古族高中汉语教材的一名编写者和责任编辑,笔者承担的是高中段汉语教材和阅读中的古诗文编写任务。本文拟就本套教材中的古诗文编写体例、理念及教学建议作浅要介绍。
一、高中汉语古诗文的编写体例
在本套蒙古族高中汉语教材中,古诗文的设置分别包括课内篇目和课外古诗词背诵两种形式。第六单元课内篇目分别为每册2篇古文、3首古诗词;全套教材共编有古文10篇、古诗词15首(第六册没有古文和古诗词)。课外古诗词背诵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设置上与课内篇目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每册安排10首,全套教材共50首。整套高中汉语新课标教材,古文共10篇,古诗词共65首。
在篇目的编写方式上,笔者参阅了人教版藏族地区的汉语教材、延边教育出版社的朝鲜族汉语教材,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往年编写的蒙古族汉语教材以及各出版社的语文教材,在吸取各类教材精华的基础上,大胆突破了原有各类教材的编写方式,无论是课内篇目、课外古诗词背诵,还是阅读中的篇目,均是按照文学发展史的顺序进行编写。这样编写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一条文学发展“史”的红线做牵引,按照时间段进行分块学习。比如,在高中汉语第一册教材和阅读中,所选的课内篇目全为先秦两汉魏晋时期的经典篇目,与此相对应,在课外古诗词的背诵及阅读篇目的选定上,与课内篇目对应、补充。
当然,对于这种编写方式有利也有弊,我们也考虑过、探讨过,按照文学发展史的方式进行编写,对于学生形成“史”的概念颇有益处,但众所周知,离我们年代越久远的文字越是晦涩难懂,在其他各版教材中,先秦时期的古诗文基本安排到了高二或高三阶段。为了尽量减少这种弊端,我们在选文上尽量选取既易懂又经典的篇目,同时在古诗文后附有作者的简介和译文。这种古诗文的编写方式,是否完全适合学生和老师的“胃口”,还得在学习、教学中去。为此,我们教材编辑部在对老师的培训、调研中尤其注意这一点,多方面征求学生、老师的意见,同时也为我们下一套教材的编写积累宝贵意见。
二、高中汉语古诗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编好教材是前提,这是我们编写者的责任;用好教材是关键,这是教师的责任。教材的真正价值需要在教学的实践中得到体现,再好的教材,也不能代替老师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针对我们古诗文的编写体例与方式,在此笔者想对古诗文的教学提几点建议:
(一)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
在现在的高考中,汉语文科目试题涉及的古诗文很少,一些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在实用主义的指导下,在“唯分数论”的思想下,甚至认为与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编写、印刷60多篇古诗文,还不如干脆抛弃。再者就是MHK民族汉考(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也对现在汉语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笔者认为,虽然在高考中没有直接考查古诗文,但在其他的科目,如历史、地理、***治中多多少少会涉及一些古诗文的知识,《汉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提高汉语的基本素养,提升文化品位,我国的古诗文不就是最好的资源吗?
(二)以“史”为线,夯实基础
古诗文的教学中,在学生形成“史”的概念的同时,教师要适时拓展,充分利用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篇目以及阅读中的篇目,让学生含英咀华,能充分了解这一时期的作家作品,扩充知识面。诵读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能力的最好方法和最佳方式,且不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单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足以让我们感受到诵读的意义了。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篇7
一、古典诗歌的选取散见于教材
2003年全国卷第17题选自唐代王维的《过香积寺》,2004年全国卷Ⅲ第16题选自宋代宋祁的《木兰花》。回顾教材,我们会发现王维《过香积寺》的首联“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和颈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分别出现在2002年人教版《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第六册第5课《语言与文学》(作者:王力)的第三、四部分。《木兰花》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则在《语文(必修)》(注:以下均为必修教材)第三册第7课练习中出现。值得注意的是,高考考查的要点和方式与教材完全相同,也是对“闹”字妙用的考查。2009年宁夏、海南卷所选宋代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也是我们教材中多次出现的、广大考生耳熟能详的词。
二、命题角度的切入依据于教材
1.炼字炼意
2009年四川卷第12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的第1小题:“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008年全国卷I有这样一题:“(这首诗)第三联两句(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008年全国卷II、天津卷和湖南卷及其他年份考卷均有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
其实这类题目在第三册第5课《梦游天姥吟留别》练已经出现:“诗的结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诗人什么性格?历来评家都认为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试结合全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说法的理解。”
2.结构章法
2008年四川卷第13题《[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第1小题:“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另外2006年全国卷Ⅰ第12题《题竹石牧牛(并引)》的第1小题:“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这种对诗、词、曲结构知识的考查检测在第三册第7课《近体诗六首》练习四是这样解释的:过去人们写近体诗讲究章法,全诗分四层(绝句每句为一层,律诗每联为一层),依次称为“起”“承”“转”“合”。在第三册第8课《词七首》练习中介绍“中、长调的词分片,一片就是一个乐段。词为两片的最为常见,上片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在第五册第17课《李杜诗五首》练习一中又有进一步地说明:即绝句中最重要的是第四句,或综括全诗,或另辟新境……律诗的基本章法:是四句为一层,前后两层。并且均附有相应的针对性练习,而高考试题与之完全相同。
3.描写方法
2004年全国卷Ⅱ第16题:“《秋思》中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又如2008年山东卷宋代秦观的《画堂春》第二小题:“‘凭栏手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很明显这两个题目都是对细节(动作)描写方法的考查。
这一知识点在第三册第6课《琵琶行(并序)》练中出现:“在琵琶女演奏之前,诗人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这有什么作用?”很明显,这一题目考查的是通过对“琵琶女”动作和神情的分析把握其微妙的心理变化,而高考题目的设计要更加明确,审题难度不大,分析思路也更加明晰。
4.修辞方法
2009年江苏卷第9题问“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008年四川卷、江苏卷、福建卷、广东卷、辽宁卷均涉及了这一知识的考查,往年都曾经作为一个重点反映在试卷上。以2005年一些省市试题为例,全国卷Ⅰ第12题第(1)小题:“这首诗(《春行即兴》)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湖北卷第16题第(2)题:“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当然,修辞方法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是较高的,比如第三册第7课《近体诗六首》练习三:“本诗(《登高》)四联都是对仗,都很工整,试以一、二联为例,说说你的体会。”第五册第15课《将进酒》课后又出现了相关的知识卡片《对仗的种类》(作者:王力)。
5.表现手法
2009年安徽卷第9题:“这首词(《小重山端午》)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做简要分析。”2008年江西卷第12题:“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初入淮河四绝句》)。”2004年全国卷Ⅳ第16题:“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2005年重庆卷第15题第2小题:“‘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2005年全国卷Ⅲ第12题第2小题:“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表现手法是古典诗歌表情达意的手段方式,教材始终把对表现手法的鉴赏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第五册第6课练习三:“中国绘画处理空间的表现方式,同中国诗中的意境相通。试比较《登鹳雀楼》和《寻隐者不遇》,分析它们在处理虚与实的表现方式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第三册第6课《琵琶行(并序)》练:“第二段用‘东船西肪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篇8
在古诗词朗读中的指导作用
古诗文可以说是一种精炼的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统一,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和谐的意境。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味道。只有读出感情,才能把有形的方块文字,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体会到美,感受到美。
对于低中年级来说,读好古诗中的断句是朗读古诗的第一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般都以教师的范读来引导学生体会,课堂上也没有时间考察每一个学生是不是都能够读好断句,而“按按按”互动反馈技术的使用就使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同时关注了每一个学生的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印象,能够很好地指导低中年级学生读好断句。比如在教学京版实验教材第五册《登鹳雀楼》这首古诗时,教师为指导学生断句,设计按点:
[题干]你认为下面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A 登/鹳雀楼 B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更上一/层楼。
通过“按按按”互动反馈系统的选择反馈作用,教师很容易找到选择错误的学生,然后让学生按照错误的断句方法自己试着读一读,再读读正确的断句,通过学生切身的朗读体会,使学生真正掌握朗读的方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互动反馈技术对朗读的指导性不仅仅可以运用在对古诗词断句的把握上,在学完全篇诗歌后,还可以将互动反馈技术与音视频相结合,通过选择不同的朗读背景音乐,使学生把握整首诗歌朗读的感情基调。比如还是教学《登鹳雀楼》这首古诗,在教学的最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按点:
[题干]如果让你选择一首合适的音乐配乐朗诵《登鹳雀楼》,选择哪一首更合适呢?
[选项]
A 音乐一(《步步高》,古筝演奏)
B 音乐二(《仙境》,钢琴演奏)
C 音乐三(《高山流水》,古筝演奏)
在学生学完整首诗歌的基础上,通过先试听音乐,然后让学生结合诗歌的感彩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这不仅是将语文学科与音乐学科的整合,更是指导学生把握感情基调,更好地朗读古诗的一种手段。
ρ生把握诗歌意境的指引作用
鲁迅先生说:“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诗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所谓意境美是指古诗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即“诗情画意”的美,也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阅读时应抓住意象,品味物象特征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后再做整体理解,体会意境。通过互动反馈技术与***片素材的结合,可以将诗情和画意有机地整合起来,对于学生把握诗境有一定的指引作用。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五册《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歌时,在学生初读诗歌、自学诗歌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如下按点:
[题干]老师这里有四幅***,你们帮老师判断一下下列哪一幅画最符合诗的内容?
[选项]
这是对学生自学古诗情况的测查反馈,也可以说是在系统学习这首古诗之前的前测。只有学生读懂了诗句的意思才能进行准确的选择,在反馈结果后要让学生结合古诗的内容阐述自己选择的原因。以这一个题目为切入口,带领学生进入了古诗内容的学习,使古诗的教学主线清楚,不做打散诗文的琐碎教学。
在高年级的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诗眼”理解古诗意思的学习方法。大凡“诗眼”,用字都很高妙,它能使整句诗显得气势非凡,韵味无穷。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抓住解读诗词的关键所在,即诗词之“眼”,加以启发、点拨,那么就能促使学生沿着这个方向作更深更广的思考、联想,从而快速把握诗词大意,体会诗词营造的意境之美。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九册《枫桥夜泊》这首诗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按点:
[题干]这个晚上张继睡着了吗?
[选项]A睡着了 B睡不着
这也是在学生自学古诗后的学情反馈,通过这一选项引导学生思考:你从哪里看出张继没有睡着?张继为什么没有睡着?由此指引学生抓住诗眼“愁”字。整首诗都是在围绕着这个“愁”字来写的,通过“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张继为什么而愁呢?”等问题进入全诗的学习,直入主题,对学生把握诗歌的意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理解的突破作用
现如今的古诗文教学虽然不必要求教师逐字、逐句地进行串讲,但是对于书下注释中重点字词意思的理解和学生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还是应该值得特殊关注的。抓住这些重点词语对于学生把握古诗的大意和体会作者的情感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按按按”互动反馈技术能够帮助教师较好地抓住这些重点字词,通过对全班学生的测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切实帮助学生突破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比如,在小学语文第七册《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按点:
[题干]请选择诗句中“缘”字的意思:
[选项]A 有缘,缘分
B 因为,由于
《题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诗,所以对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的理解是古诗教学的重点。而要想准确把握这句诗的意思,学生必须明确这里“缘”字的意思。通过这个选项强化了学生对这个重点字的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解释诗句的意思就显得水到渠成了。这样的设计实际上是为学生的理解认识做了铺垫,降低了对难句的理解难度。
在体会诗人情感表达中的测查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夏丐尊先生曾指出:“在Z感锐敏的人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功、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感。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学习古诗,就必须要了解作者,走入诗人的情感世界,将诗句中精妙的语言文字与诗人的情感紧密地联系起来,“按按按”互动反馈技术就很好地测查了学生对诗人情感的把握情况。比如,在教学第五册语文《江畔独步寻花》这首古诗的最后时候,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按点:
[题干]如果让你给这首诗配曲,哪一种旋律适合诗人的心情呢?
[选项]
A 哀怨而缓慢的 B 欢乐而轻快的
乐曲的旋律实际上是与诗人寻花的愉悦心情相互对照呼应的,所以学生了解了诗句的意思,理解了诗人的情感,就很容易地结合诗人的心境选择欢乐而轻快的乐曲相配合,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与诗人的心境相联系,也是将语言文字与音乐的欣赏相整合。
在积累和拓展诗词方面的强化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古诗文的学习有一定量的积累要求,所以要想完成这个量的积累,仅靠一节课学习的三、四首诗歌是远远不够的。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要求老师能够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给予学生古诗词积累的一定指导。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所以在古诗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以题材为桥梁,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将其有关内容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比如在教学第九册《江雪》这首古诗后,老师为学生拓展一首古诗《题秋江独钓***》,在学生阅读后出示按点:
[题干]这首诗与《江雪》相同吗?
[选项] A相同 B不同
通过这个按点引导学生找到这两首诗之间的异同。这两首诗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是时间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诗人的心情更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是怡然自得的。当时王士祯是刑部尚书,而柳宗元却被贬永州。可以说一个是官场得意,一个是官场失意。一个是借钓鱼表现高傲的骨气,一个是借钓鱼欣赏优美的秋景。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人生经历不同,心境也就不同,告诉学生在赏析古诗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诗人的生活背景资料,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古诗中诗人的情感。实际上这个环节的设置,一方面在拓展的同时,通过对比更加深了学生对《江雪》中诗人情感的把握;另一方面,使古诗的积累拓展不流于形式,而是扎扎实实地教给学生欣赏品味的方法,促进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篇9
【中***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A-
0096-01
古诗词语言精练、意境悠远、韵律优美,诵读古诗词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时期,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积极的作用。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的做法。
一、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的一个基本途径是语感实践,即通过诵读文章培养学生的语感。诵读主要是通过吟诵古诗词来品味其中的语言文字,即让学生在泛读、精读过程中形成语感。在吟诵古诗词方面,教师应当从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第一,初次品读,即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诵读古诗词,品味古诗词的音韵美,但是对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可以不作要求。第二,深层品味,即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诵读要求,要求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把握古诗词的旋律、节奏和语调,读出作者在古诗词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第三,深入精读,即要求学生通过精读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例如,在学习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读一遍这首词,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诵读文本,读出语言文字的音韵美,让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变化,从中领会作者用字用词的精妙以及音律的抑扬顿挫,最后让学生结合这首词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进行精读。在精读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这首词的情感主线,即作者对身世的感慨和出世又入世的矛盾心理以及对弟弟的怀念之情,在朗读中提高鉴赏文本的能力。
二、在古诗词对比中形成语感
古诗词用词简洁、精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将古诗词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揣摩古诗词的语言文字,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古诗词的基础上,揣摩古诗词中的字、词、句,运用所学知识对古诗词进行分析、思考、探究,从而丰富自己的审美认知,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例如,在学习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赤壁》时,学生在朗读完这首诗之后,得出这首诗的风格是哀伤低沉这一结论。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诗的风格是哀伤低沉的呢?让学生结合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理解作者的情感,分析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教师还可以例举李商隐的诗歌《泊秦淮》,让学生将这两首诗进行对比,进而理解这首诗的风格之所以是低沉哀伤,原因是对晚唐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的忧患意识,体现了作者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通过对比,体会古诗词的语言文字和写作风格的不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古诗的审美能力,培养语感。
三、在意境审美中提升语感
在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感与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的意境美是分不开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的意境美,领悟作者的情感,从而提升语感。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理解古诗词的意境美,教师可以采用“想象”“自失”“兴会”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引领学生进入古诗词的审美意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全面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例如,在学习课文《赤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作者站在赤壁战场上,看着滔滔江水的情景,还可以抓住这首诗中最后两句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作为情感的触动点,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从而更好地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这两句话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能够领悟诗中所表达的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感和不屈服命运的豪气,从而提升语感。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篇10
在工作的五年时间里,我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按照工作计划,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注重不断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书籍,充实自我。在学校中,我担任的是语文教学的工作。从一开始的二年级语文教学,我便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由赵美花老师指导的“小语整改”实验。在实验中,我大量阅读了各种有关书籍,并认真向学校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请教和学习,多次观看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录象,参加学校组织和镇、区组织的听课活动。
同时,赵美花老师也多次到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指导。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各位教育前辈的帮助,我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在镇统考中名列前茅,同时我也在我校开展的“教案改革”研讨会上执教了一节区级公开课,受到于会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就在这一学期和学年的结束,我被评为“镇教科研先进个人”。在以后的三年中,我继续担任这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继续实践着“小语整改”实验的优越性。在这三年中,我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一直在镇统考中名列前茅,我也连年被评为“镇教科研先进个人”“镇优秀教师”“镇教学新秀”和“镇教学能手”。
从1999年开始,我便担任了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的职务,负责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非凡是诗文素养实验的研究工作。从潍坊实验小学学习回来,我便投入到该实验的紧张工作中去。搜集古代诗词,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古诗,根据难易程度编排成册,与另外几位教师一起编印了学校的实验教材《小学生诗文佳作选》共五册,并在全校进行了这项实验的推广。去年,我担任了四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同时继续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职务,并负责学校诗文小组的练习工作。
在这一年中,我牺牲了大部分的休息时间,研究教学,组织学校诗文小组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我所教四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在镇组织的竞赛和统考中分列第一和第二,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同时,在我练习的诗文小组中,所有学生都能背诵古诗词300首以上,有六个人突破了500首。在今年七月份,区里组织的“基础教育现场会”上,区委书记和市教委副主任亲自检查学生背诵古诗情况,并做出了高度评价。在济南市教委组织对我校的参观中,省统战部领导对我校的视察中,我所组织的诗文小组展示均受到各位领导和教师的好评。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的年终考核成绩被评为“优秀”,并被学校推荐评为“区优秀教师”。
在工作中,非凡是在自己取得成绩的时候,我还善于总结自己的各种经验。在教学之余,我认真撰写各种教育论文,先后有许多篇文章在各种征文中获奖。其中,《论现代语文教学与诗文素养实验的结合》《古典诗词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等多篇论文获省创造教育研究会论文三等奖和一等奖。同时,我非常重视班内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我所教的许多学生在征文比赛中获奖。如:王新培同学在二年级时写的《动物运动会》,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看***作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孟晨同学在五年级所写的《游马踏湖》获“关爱淄博”征文二等奖;去年,有五名同学在全国校园文学征文中获奖,我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