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第1篇

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语言比任何途径都能更迅速地令孩子感知。在吉诺特的世界里,语言并不仅仅是人的一种能力,父母的一句话、甚至一声叹息,都可能令孩子的心灵为之颤抖。

一、与孩子交流的密码:对话要听懂孩子话语中的“暗示”

任何一个孩子,都拥有一颗纤细而敏感的心。他们就像一个小阴谋家,想知道答案,却不肯把问题好好问出来。因为他们害怕被责骂或被嘲笑。这样的心情,并不亚于一个在社会上待了几年的成年人。孩子不肯把担心的问题直接问出来,即使是父母,他仍然对你有一些不相信。这个时候,猜出孩子的暗示并及时给他想要的答案,可以简单有效地安抚他杂乱的情绪,让他对你敞开心扉。或许只是一个高兴的微笑,但那微笑对父母而言,就是一个重要的密码。

比如孩子对你说:“表姐要走了,我又要自己玩了。”你可以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和表姐很要好,她走了你很难过。”说出孩子羞于出口的话,令他感受到你明白他的心情。

犹如对待一个大人般同情孩子

孩子这个词汇,意喻的是一种智慧。处理不好与孩子的关系,所产生的后果,比起处理事件要严重一百倍。怎么才能与孩子好好相处?其实有一条捷径,那就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大人。

把孩子当成一个大人对待,有些矛盾可能就会避免。不用一直站在一个高度上和孩子交流,那样累的是家长,不理解的是子女。就好像所谓清官难断的“家务事”,如果以朋友之道解决就很容易。对子女来说,从自己父母身上得到大人般的对待,也许在30岁之前都是令他们感到骄傲的一件事。

二、语言的力量表扬与批评是双刃剑

在家长群中,有两类人数量众多。一类人擅用批评,常把自己的孩子骂得抬不起头;而另一类人习惯表扬,从不对孩子严厉指责。

表扬与批评,在儿童心理学上,都是一种带有评定性的判断类词汇。如果可以,都不应该常说。批评会令孩子的心情以最快的速度沮丧,然后马上转变为愤怒,接着就跟家长对抗。其实仔细想想,在批评中默默顺从的孩子能有几个?不过吉诺特教授的研究中有个令人惊奇的发现:即使是表扬,不领情的孩子几乎占到了满数。有很多孩子,对于家长的表扬不能安心地接受。他们质疑自己是否有这么好,但绝对不会把这话讲给爸妈听。这样的表扬不能进入他的心里,也就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搞不好下次他就偏不这么做。

所以,不支持家长表扬或批评孩子的吉诺特教授,带来的理论发人深省。对于孩子,家长不必要对他定性。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在以后和孩子的共处中会变成一个潜在的危机。孩子需要被判断的只是他的行为,至于他是不是一个好人,可以用一生的时间来关注。

如果一定要发怒,让它实现最大功效

不管是中国的父母还是外国的父母,都不得不承认一个道理:想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完全不发火,是不可能的。

发怒,都是有特定的理由和具体的过程。往往是经历孩子忤逆家长家长严加斥责孩子挑战威严家长愤而责骂孩子摔门而去家长继续谩骂最终后悔这样的过程。如果完全按照这个情形,发怒一次就会破坏一次家庭的幸福。如何让发怒实现其最大的功效?最关键是要给孩子启示。在与孩子对骂之前,先告诉他你为什么发怒。我们的父母总是把话题一下子带到深处,而忽略了对事情进行简单阐述的巨大力量。陈述句能够令人平静,即使对孩子也一样。把眼前发生的事以陈述的方式回放一遍,可能双方都会发现自己显而易见的错误,怒火就避免了。

即使不能避免怒火,如果清晰地告诉孩子为什么你会发火,孩子会记住的可能性比去骂他要大N倍。没有孩子愿意记住自己父母横眉冷对的样子,就像所有的争吵与责骂都会在大家心里留下伤痕一样。

三、责任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责任这个词是有千斤重的。不要说子女,很多父母也有承担不了的责任。在孩子心智还未成熟时,就要教他什么是责任。他会在随后的人生中不停得到体验,最终在痛苦的时候才不会想逃避责任。

吉诺特教授对于孩子学习责任,总结出一个完整的传授过程。这个过程中,孩子与家长无法分开,他们融为一体,共同学会承担责任。

父母与子女都要重视真实的感情。比如女儿对爸爸说:“爸,我今天被老师批评了,真倒霉!”比起焦急地追问她为什么,如果爸爸可以先重复一遍女儿的心情,双方都能获得真实的感情。觉得倒霉就是觉得倒霉,不必为了这种情感而羞愧。错误是可以改过的,感情无须抹杀。

获得真实的感情,是为了就感情论感情。因为人都是感情的动物,可以轻而易举得到共鸣。欢喜也好,悲哀也罢,甚至失望愤怒沮丧,这些感情都可以用最简单的对话得到强调。

“你很哀伤”“你觉得不甘心”“你这么高兴,我的宝贝”这样简单的重复性话语可以令孩子神奇地打开他的心扉。孩子永远都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如果你理解他支持他,他就会对你坦白,肯把一切交到你的手里。

所以,家长在感情上引发了子女的共鸣,就能顺利地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令他们懂得价值。如果把这个道理用最通俗的话说,就是要给孩子起到好的榜样。教育孩子有礼貌,就不要用骂的方式告诉他;让孩子守时自己就不能迟到。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他们可能不会相信任何人的说教,却服从于父母的实际行动。

最后,有经验的父母要尽量给孩子自己找到解决方法的机会。适当的“装装笨”或一步步启迪孩子自己去想,就把责任这种讲起来令人感到苦恼的东西完全融入了生活,融入了孩子的成长中。

四、纪律

惩罚不会令人服从,纪律是代替惩罚的有效手段

没有哪个孩子不对惩罚记恨于心。孩子像个善记恨的小动物,他们的爱恨情仇,比父母来得更加浓烈。单纯的纪律,不带有伤害性,不会引发孩子的反感。因为纪律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不会令人觉得是刻意针对他们。想一想,用纪律代替惩罚,并且自身也投入到这种纪律中去,那么孩子也会跟着好好地遵守,就像玩一个肯定自身的游戏,记恨和反叛也就会远离他了。

父母和孩子都不是用来打的

孩子不可以打父母,即使是开玩笑也不可以。这不但是作为人类的基本礼貌,更是父母的威严所在。

父母也不要打孩子,这是一种蠢笨而没有效果的手段。说它蠢笨,是因为它在解决眼前问题时却为以后的危机爆发埋下了伏笔;说它没有效果,是因为孩子不会因为被打而在心里认错。

五、积极的养育

吉诺特教授用自己一生的经验总结了很多切实有效的养育之法。在这本书中,他通过简短的小例子生动地描写出来,令人印象深刻,深受启发。

“每天早上都是一个好的开始。如果可行,就不要自己去叫孩子起床,而是给他一个闹钟。”孩子不愿意承认自己很懒,也不愿意被父母看到睡觉的样子。闹钟也许不会令他们早起10分钟,但是不会迟到――并且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

“放学后,给孩子热情的欢迎,别问他们那些老掉牙的问题。”对于“怎么样?”“考试如何?” “和老师相处得好吗?”这样的问话,几乎全部的孩子只会回答“一般”。不要让孩子在回家后仍然感到厌烦,这对家长来说,的确是个永恒的习题。

“电视缺乏心流,能少则少。”对于中国父母来说,这更是个切身的问题。几乎全部的孩子们,都快变成电视儿童了。电视令他们感受到的放松和快乐,缺乏一种叫做“心流”的东西,即心的交流。没有心的交流就不会产生感情的波动。所以那些看过就忘记的画面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的好作用,远远比不上它给孩子视力上带来的毁灭性打击。

海姆・G・吉诺特教授在最后总结道:“养育的目标是什么?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能承担责任、关心他人的人。”他所阐述的观点是这个领域的一场革新。也许以前很多家长,没有想过可以这样与孩子共处。孩子也是一个被尊重被理解的与自己平等的人。孩子需要被养育,孩子更能给家长带来学习的机会。在与孩子共行的漫漫一生中,不要对孩子说:“跟着我成长。”而要对他发出真诚的邀请:“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第2篇

我曾经自我感觉良好,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也积累了一些所谓的经验。可是,在一次师生交流中,我败下阵来:

我正在布置回家作业,其中有一项是课外阅读并摘录好词佳句,写下自己的感受,每周必做。

一孩子边抄边嘀咕:哦,又要做阅读摘录了。

语文老师我:(试***说服)这个作业挺有意义啊!既能提高阅读水平,又能增长课外知识,不好吗?

孩子:(不做声,表情上看,很有情绪,仍然表现出不想做。)

我:(有点生气)。你不想做就算了!老师不强迫你,不过这对你写作文、口头表达确实有帮助,你自己看着办吧。……

从上面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我太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的话让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做,做好还是不做好,陷入尴尬的境地。过后,我浑身不自在,总觉得我和他之间少了一些和谐,多了一份隔阂。怎么办呢……

一次偶然的阅读,我看到了这样一段教子经典:“做父母就像外科医生一样,是一门需要学习的技术”。我久久地驻足在这句话前,觉得教师在和学生沟通的时候,何尝不需要策略和艺术呢?只有蹲下来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听他慢慢说完,再进行“饱含情感”的沟通,学生才乐于接受、理解,从而“润物细无声”地走入孩子的心灵。这就是“共情”。也有人把它形象地描述为“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能力”。

二、“共情倾听”——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我开始尝试运用“共情”策略:一、先蹲下身来倾听孩子慢慢说,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情绪、情感,理解他的需要和要求,深入对方的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与人沟通的时候,首先要认真地听,“深深地听”,听出“深埋在他表面语言下面的新的呼唤”。专心倾听学生讲话的态度,是给予学生的最大赞美。学会观察和体会,把握学生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更好地理解他的意***。准确、恰当地表达对学生情绪与意***的感受、理解和尊重。用“乒乓效应”回应学生,敏锐捕捉学生心之所系、情之所牵的主要表达内容,“让学生感觉到被理解”。努力把自己对学生的理解传达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对其感受作进一步的思考。多次实践证明,“共情”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和关怀的学生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沟通的过程中,我以真诚、尊重、专注的态度倾听了学生的需求、情感,放下架子,用心聆听学生的倾诉,让学生感受到我的关怀,愿意说出心里的真话,使我了解到学生内心的想法。我的倾听和理解,使甲某获得了老师的积极回应和适当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他认识到自己在这件事情中的错误,也开始原谅老师的错误。这次师生间小小的“碰撞”,不仅使师生双方深刻反思,深受教育,而且使师生之间建立起彼此互信、互重的良好关系。可见,对学生的缺点与错误,教师要尽可能地给予谅解与宽容,多给学生表达、表现的机会,才能使很多内心的矛盾迎刃而解。。

三、“注重细节”——共情中爱的艺术

1、“真爱”是共情沟通的基础。情感是认知的内驱力,是一种超越言传的强有力的沟通手段。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有可能在教育活动中较好地产生共情,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因为共情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感应。教师必须用自己的心去探测、去体会、去领悟对学生的挚爱,使得教师有研究学生心灵问题的兴趣和耐心,有更多的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渠道和机会。

2、“敏感”是共情沟通的强化剂。要做到共情,教师首先得具备对学生需要的敏锐而准确的感觉,应增强自身对学生需要和情感的敏感度。教师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自知力来增强共情的敏感性。通过对学生情绪和情感的观察与体验,来提高对人情绪的敏感,增强对学生的共情。学会通过非语言的观察与了解,把非语言信息当作了解学生的重要线索,如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从学生的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个欲言又止的表情,一次嘴角的牵动,一次稍纵即逝的皱眉等,来把握和理解学生的需要与情感。

3、“善表达”是共情沟通的保证。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准确的共情,而且要善于把自己对学生心灵世界的领悟,选择每个学生所适宜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清晰地接收到。例如:(1)多去接纳少问为什么。(2)积极回应而不是事事认同。(3)有针对性地表达您的回应和态度。(4)老师反应不要过于强烈或冷淡。

最后向各位为人父母、为人师的大人们,推荐几段关于“共情”交流的箴言酌句:

“当孩子对自身作评价时,通常不要只是以赞同或不赞同来回答她,而是要用具体的细节来表达超出孩子期望之外的理解。”?

“当麻烦发生时,我们要寻求解决的方法,而不是责备和批评。即使无法避免的怒火,也可以不带指责、不带定性评价地表达出来。所有这些人道的交流方式技巧的背后,是对孩子深深的理解和尊重”。?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第3篇

谢哲

最近正在读《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此书共分了12个章节,从看第一个章节《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就深深地被文章震撼了!

海姆 洁诺特的《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每一章节都是围绕主题,用实际生活中常发生的小事去指导家长,教师,使用日常语言上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去教导孩子。书中的家长,老师理解孩子、鼓励孩子的方法给我很大帮助,作为一名老师,书中很多鼓励孩子、肯定孩子的话语更值得我去运用与学习。老师需要一种同情的语言,一种能留下爱意的语言,他们需要能够传达感受的话语,能够改变情绪的回应,能够诱发善意的表达,能够带来洞察力的回应能够显出尊重的回应。老师说话要亲切,要对孩子的心说话,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第4篇

高敏

开学初,由杨君老师给组内老师介绍了一本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拿到此书,我先扫描了封面,上面写着老师与学生实现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找方法,不正是我们不能求解的困惑吗?于是,茶余饭后,它便成了我近期的朋友。

看到第五章,我的读书方法由浏览变成了细读,再有细读变成了精读加思索,这一章我看了两遍。也许是自身教育方法不完美,所以才驻足不前了。第五章—赞扬的危险。我第一反应就是赞扬还有危险?什么危险?先来看一个判断题:赞扬是毁灭性的,赞扬是有益的。作者说,这两句话都对,评价式的赞扬是毁灭性的。感激式的赞扬是有益的。想想自己对孩子们的赞扬,评价式的赞扬占据了主要空间,我想很多老师家长也都在有这样的评价方式。一个儿童心理***师,是绝对不会对一个孩子说‘你是一个好孩子’‘你做得很棒’‘继续好好干’想想自己,这样的评价说过多少次?原来,这样评价式的赞扬会造成焦虑,助长孩子的依赖性,唤起孩子的防御心理,无助于培养孩子的自立,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这样的赞扬不能使用,那我们应该怎样给孩子进行评价?赞扬的过程是我们对孩子说的话以及孩子听了我们所说的话在心里对自己说的话,这就要求老师的话应该明确表明,对于他的努力、帮助、成绩我们有哪些喜欢和欣赏,然后孩子会从我们的话中得出自己的结论。有益的赞扬是认可孩子的感受,并描述他的表现。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第5篇

——杨君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是学前组最近组织阅读的一本书,是一本很有意义的有关老师与孩子沟通方法的书籍。该书的作者是美国人吉诺特博士,《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是他人生最后一部经典着作,其中吉诺特博士的一句话——“不要仅仅成为老师,而要成为一个身为老师的人”,已经烙印在我的心灵深处。这本书最能打动我的是,在出现问题时,理论是没有用的,有用的只有技巧,这就是老师真正实现正确有效地与学生沟通的方法。

这本书一共有十二章,每章均用精炼的小短文阐述。通过仔细阅读,将会获得这些技巧。每一章节用的都是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案例去引导老师,在日常用语上给老师支招,有了这些少许的变化,与孩子的沟通将会变得更加容易一些。

是的,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得到一些有效的工具和技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孩子的不断需求,在新的学习环境下,孩子更加需要新的学习方法以及教育方法。不管怎样,有一件事情将永远是老师的职责: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们学习的情感氛围。为了变革,那就加强与孩子的沟通,首先是要尊重孩子,当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时,就会增加与老师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在被肯定的情况下,孩子们在学习时就会更主动、更积极。

在生活中,教师怎样和孩子生活?是尊重、平等、爱护。但是大家都知道,一旦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很容易会出现一些情绪上的波动,导致我们在沟通上出现问题,这些并不是老师的初衷,并不是老师憎恨学生,而是在生活中缺乏对孩子的理解,缺乏孩子真正的生活心态,所以沟通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第6篇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老师我很幸福也很苦恼。伴随着孩子们年级一点点升高,一点点长大我越来越觉得在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总是满腔热忱的为他们好,可是有时候孩子并不能理解你,接受你。不能被接受与理解的爱就不是爱。我开始努力的寻找方法,寻找出路。这时候《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吸引了我!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的主旨非常明确,就是讲与孩子如何实现真正有效的沟通。主要是写给父母的,对我们老师也同样适用。这本书提出了这样的命题:爱是需要技巧的。只拥有爱是不够的,只掌握大量的知识也是不够的,自以为有了爱和知识就可以教育孩子的父母其实并不一定能使孩子健康成长。正如我的感慨,不能被接受的爱是没有意义的。技巧与知识是两回事。就好像一位医生,仅有对患者的爱心和丰富的医学知识是不够的,你必须还能做到拿起手术刀为患者做手术,谁都知道那是非常危险的事。但这一步才是治愈病人的关键。作为父母老师我们应该在拥有爱和知识的同时掌握传播基于爱的技巧与方法。不至于胡乱挥舞手中的刀,给孩子造成伤害。

忘记是哪一本书中讲的,“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反过来说,没有好的关系就不会有好的教育。孩子要想真正的成长需要的是他内部的需要的动力。别人加在他身上的是压力,他自己产生的才是动力。有一个比喻非常好。“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孩子也是如此。如果你从外面打破他,他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你有方法让他自己从内部打破,那么他就是一个重生的生命。好的教育是激发他的动力,而不是一味地施加压力。而激发动力的前提是我们的家长老师一定要掌握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写的是如何实现与孩子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在书的第一章中提到,沟通过程中:我们要针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反应,而不是针对其行为。文章中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九岁的男孩,怒气冲天地回到家里,他的班级本来打算去野餐,但是下雨了。以前他的父亲总是说一些让事情变得更遭的话:“天气不好,哭是没有用的。以后会有玩的时候。又不是我让它下雨的,你为什么要冲我发火?”今天这位父亲采取了另一种方法。他想:我的儿子对错过野餐反应很强烈,他很失望,他用怒气向我表现他的失望,我可以帮助他,只要对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和尊重。于是他对儿子说:“你看上去很失望。”“我当然很失望。”“你已经准备好了一切,该死的却下雨了。”“是呀!”

而对于父亲的反应孩子通过理性的思考后说:不过,可以以后出去玩。孩子的怒气消除了,接下来父子之间的对话就变得有意义了。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他们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他们不会接受任何安慰,也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评,他们希望我们能理解他们心理的感受,能感同身受。

还有一个八岁的孩子,一天回家吃午饭时生气的说:我不要回学校了。她妈妈没有跟她长篇大论的讲“小孩子一定要上学,不应该发脾气这样的话。而是理解的说:“你看上去很烦,能告诉我怎么了吗?”“老师把我的卷子撕了,我那么努力地答题,她居然只看了一眼就撕了。”妈妈说:“没有得到你的允许吗?怪不得你这么生气呢!”这位妈妈没有发表任何评论,也没有提出任何疑问,她知道想帮助女儿消除怒气,就必须带着理解和同情跟她说话。纠正他们的行为前,一定要先处理他们的情绪问题。否则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不被理解接受的。甚至往往会起到反作用。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第7篇

杨君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已经全部阅读完了,保持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以及处理孩子的紧张关系时使用技巧,可以改变孩子与老师的关系。是我阅读完后对整本书内容的一个概述。书中提到:在出现问题时,理论是没有用的,有用的只有技巧,这就是老师真正实现正确有效地与学生沟通的方法。

老师怎样与学生沟通,是找到技巧的途径;老师们需要具体的技巧,还要不断创新,以便有效处理一些突发事情——令人心烦的琐事、冲突和偶然的危机。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得到一些有效的工具和技巧。但是现在的孩子需求不同,不同家庭的孩子观念不同,那么老师就更加需要更多的技巧来处理问题,从沟通中寻找技巧,从处理问题中总结技巧使用的效果,怎样使用,对不同孩子的使用等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学习

小组工作计划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小组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小组工作计划表。县***府和县教育局提出的具体目标:“1236工程”。三、课改实验要点(一)认真培训,贯彻精神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是一项系列工程。

学习

金融专业英语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专业英语论文,内容包括金融专业论文100篇,金融专业比较好写的论文题目。基础英语教学已然成为当今高校教育体系中最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公共基础课,由于基础英语的全国四、六级统考是目前所有大学课程中唯一一门全国统考课

学习

酸的和甜的教案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酸的和甜的教案10篇,内容包括二年级酸和甜的教案,酸与甜的水果教案。转眼一学期过去了,趁虚而入的假期也悄然无声的逝去,又到了大家拭目以待的开学的日子。甜和好朋友在欢声笑语的萦绕中,边走在上学的路上边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各

学习

中秋的作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中秋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中秋的作文范文,中秋感悟作文600字左右精选十篇。爷爷笑呵呵地说我们快吃吧。停!我有个节目,谁能说一个关于月亮的古诗句,才能吃月饼。我歪着头说。爷爷乐了,说:猴子捞月亮。

学习

我帮助别人的作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我帮助别人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别人帮助我的作文范文,我学会了帮助别人作文。有首歌唱的好:“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希望大家都能像这首歌中唱的歌一样,对别人多奉献些爱心,争取让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学习

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反腐倡廉警示纪录片心得体会,金融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心得体会。二、坚定信念。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员的立身之本。***员领导干部丧失了理想

学习

以希望为话题的作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以希望为话题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以希望为主题的作文范文,以希望为话题的作文题记。古人有云:“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这些不朽名作曾耀亮历史天空,沉淀为千年哲理。然而,这辉煌璀璨

学习

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10篇,内容包括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有几篇,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教学理念: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

学习

关于月球的作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月球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写月球的作文大全,关于月球的作文不少于1000。

学习

西门豹教学反思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西门豹教学反思10篇,内容包括西门豹教学设计及反思,小学语文西门豹教学反思。一、初读:学习字词,读通读顺字词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开始学习时,出示初读学习目标:先让学生试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先勾画出来,读完课文后,利用字

学习

新医学模式模板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新医学模式模板,内容包括医学综述范文10篇,医学核心文章模板。以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科技最先进、人均卫生投入最高的美国为例,1980~1990年美国的医疗费用从占GDP的1.2%上升至11.5%,增长了近10倍,2006年美国医疗费用已占GDP的16

学习

收款合同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收款合同,内容包括收款合同简化模板,合同收款明细表。法定地址:通讯地址:质权人:负责人:通讯地址:鉴于:(以下称“债务人”)与质权人签订了编号为的合同(以下称“主合同”);为保障主合同项下债权的实现,出质人愿意以其有处分权的应收账款

学习

西南交大毕业总结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西南交大毕业总结,内容包括西南交大毕业8年,西南交大毕业总结在哪里。黔西南州位于中国贵州西南部,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邻云南省。州人民***府驻兴义市。州人民***府驻兴义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于1982年5月1日建州,是

学习

让青春飞扬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让青春飞扬10篇,内容包括青春飞扬集体舞,让青春飞扬文案。不再回头的,不只是那古老的辰光,也不只是那些个夜晚的星群和月亮,还有我们的青春在流逝着。四年,我们有幸拥有着这四年,但多少人的四年已一去不返;更还有多少人在为能拥有

学习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10篇,内容包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心得,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文章。啊!一声***响后几架飞机持空而过,几枚导弹落下来,几挺机关***也向他们射来,房子被炸毁了,就连天空中的鸟儿也被导弹炸死了,人们满是伤口,有许许多

学习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家长如何教育孩子10篇,内容包括家长怎么教育孩子的文章,家长平时怎样教育孩子感言。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主要的、根本的任务,也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问题。教育孩子做人,就是要十分重视孩子思想品德的教

学习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10篇,内容包括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的心得,家庭教育意见不统一对孩子的影响。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就可见家庭的教育到底对孩子有多大的影响呢?这就可见一斑了。大家请不要忽视对孩子小时候的教育,有时候这

学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0篇,内容包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1篇阅读感想,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感悟十篇。每次读这本书时,我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是海伦·凯勒写的一本自传体散文。在19个月大时,一场疾病夺去了海伦的视力和听力。从

学习

形容女孩子的词语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女孩子的词语10篇,内容包括形容女孩子顾家的词语,形容高中女孩子的词语。娇艳美艳丽质俏丽艳丽窈窕动人温柔倾倒杏雨梨云千娇百媚仪态万方林下风气姹紫嫣红绝代佳人及笄年华唇红齿白人老珠黄愁眉啼妆冰清玉洁夭桃秾李回

学习

想握你的手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想握你的手10篇,内容包括想握住你的手范文,我想握住你的手的结尾句子。当你握住我的手,还记得你握着我的手去唱歌,唱《小白杨》、唱《九月九的酒》,那一晚我唱得好响亮,以至于时至今日,那时的声音还在我的耳边回响。我知道,那是因

学习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内容包括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理清全文思路。对此,我们可以展开联想,联系实际加以理解。老舍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

学习

为了孩子的明天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为了孩子的明天10篇,内容包括为了孩子的明天电影旧版本,为了孩子的明天好词佳句。LiuXiou-ling【Abstract】Xinjiang"seven?Five"affairsafter,broughtmanypeoplebodyandmentalstatewound,particula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