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中秋的诗篇1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宋]陈著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天应有意故遮阑。拍人间。等闲看。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桂枝香·吹箫人去------[宋]刘辰翁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宋]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等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念奴娇·中秋对月-----[明]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念奴娇·中秋------[宋]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满江红·中秋夜潮-----[宋]史达祖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宋]张孝祥
同是瀛洲册府仙。只今聊结社中莲。胡笳按拍酒如川。唤起封姨清晚景,更将荔子荐新圆。从今三夜看婵娟。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宋]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谓洋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沈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木兰花慢·丁未中秋------[宋]刘克庄
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须臾淡烟薄霭,被西风扫尽不留些。失了白衣苍狗,夺回雪兔金蟆。乘云径到玉皇家。人世鼓三挝。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宋]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唐]权德舆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中秋月二首·其二-----[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一剪梅·中秋元月-----[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描写中秋的诗篇2
望秦川①
[唐]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李颀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所写。
⑴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按此诗中意思指长安一带。
⑵炯:遥远。
⑶净:明洁。
⑷重:重叠。
⑸五陵:长安城外汉代的五个皇帝的陵墓。
1.诗歌前四句写眼前之秋景,写出了秋的 这一特点;后四句写心中之秋景,写出了秋的 、 等特点。(3分)
2.诗歌后两联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明净;萧瑟、凄凉(森然、凛冽、寥落)(答出一点给1分)
2. 诗人借具体的秋景来作渲染和衬托,抒发了诗人看到秋景想起了官场上的失意,离别长安的悲凉之情。(手法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衬托都可,要结合诗句稍作分析,2分;感情答官场失意,悲凉无奈等都可,要抓住注释及诗句本身进行分析2分)
二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李硕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所写。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此诗中指长安一带。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领联中的“净”字和“重”字,将秋色的明净阔朗,长安城的庄重肃穆,传神地点染出来了。
B.本诗前两联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视野,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不言秋而秋色自现,描绘出一幅萧瑟、苍凉的画面。
C.颈联写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卜了一层寒冷的色彩,渲染出一种清冷之境。
D.尾联中的“霜露”,既指自然界中的霜露,也指自己在官场经历的风霜雨露;“凄其霜露浓”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苦。
E.本诗情景交融,对秋景的描写极为生动细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黑暗生活的强烈不满。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B(3分)、E(2分)。B项,“萧瑟、苍凉”错误,应为“辽阔明净的画面”。E项,全诗没有表达对官场黑暗生活的强烈不满。
2.①本诗前两联通过描写“秦川”、“日出”、“山河”、“城阙”之景渲染了一种明净、壮丽的氛围,反衬出诗人的官场失意之感;(3分)②后两联通过描写“竹之声”、“松之色”、“霜露之浓”,营造了一种萧条、清冷之境,再加上尾联中“归欤叹”和“凄”字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和辞官归乡之前的怅惘、凄凉之情。(3分)
描写中秋的诗篇3
走进生活,放眼自然,稻海金浪,老树枯藤,四季更替,物事流转,这一切都浸润着语文的气质,飞扬着语文的才情。为何不让孩子出去走走,听落叶在脚下浅浅低吟,看大雁在天空款款南飞呢?第五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我与孩子们一起,进行了以“我们认识的秋天”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
一、秋诗――古人秋思浸润语文才情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宋代诗人叶绍翁用诗的形式表达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萧萧……”; 而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到来时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独在……”在老师的引读下,孩子们充满感情地背诵了这两首饱含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营造了走进秋诗的浓浓氛围。
接着,秋诗小组的学生展示了他们在课外搜集到的关于秋天的古诗。古诗意境幽远,给人以丰富想象。孩子们先把收集到的古诗抄写在小黑板上,读通、读顺诗文,再寻找诗文背后的故事,读懂诗意。如《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流传千古的诗,而这首诗后面的故事,更加耐人寻味。秋诗小组的学生讲述了这个故事,让全班同学对秋天更是多了一份感悟。在语文教育中,古诗文一直是蒙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古诗文对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情感体验,以及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至关重要。
而“诗配画”的活动是快乐而有收获的。孩子们把秋天的一处美丽的景色画下来,做成头饰,邀请其他小组的成员参与活动,把黑板上描写秋天的诗句与画相配。孩子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读诗、想象画面,参与活动,一气呵成。一场活动下来,孩子们不仅体会到了参与的快乐,更积累了不少描写秋天的诗句,感受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丽***景。
二、秋景――自然之美熏陶语文韵味
大自然是一切知识的起源,是智慧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出发点。在自然中汲取营养,感受自然美的熏陶,是大自然送给语文教学最好的礼物。秋景小组的学生得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去闻闻花香,听听鸟语,放放风筝。他们发现,秋天就在身边,触手可及。
在展示汇报时,孩子们的表现真是让大家耳目一新。王炜斌同学带上了他在橘子树旁照的一张照片,并顺口吟出:“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而陈信有同学展示了他登山时的照片,描述了他在登山时的感受:秋高气爽,正是登山好时节!秋景小组的学生还把在查找资料时认识的关于秋天的词语收集下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秋天,如此美丽,秋天的词语,你能灵活使用吗?秋景小组的学生还排了一个相声,名为“秋天之最”,把描写秋天的词语用得生动鲜活而又让人捧腹大笑,更是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问苍天什么季节最忙?秋天,多事之秋;什么季节最公平?秋天,平分秋色;什么季节最简单?秋天,一叶知秋;什么季节最长?秋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什么季节最爽?秋天,秋高气爽;什么季节最险?秋天,秋后算账;什么季节最暧昧?秋天,暗送秋波;什么季节最成功?秋天,春华秋实。祝大家秋天各有收获、快乐多多!
三、秋话――文字之美浸润语文学养
秋天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季节,走进秋天,孩子们看到了它,听到了它,感受到了它。课堂上的交流与展示,创设了情境,积累了词语和诗句,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欲望。这时,孩子们对秋天已经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正盼着直抒胸臆、一吐为快呢!这时,我抛出了“当堂训练”:
写话练习:借助描写秋天的词语、诗句、画面,运用自己的感官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想一想,描绘你感受到的秋天。
秋天到了, 。秋天真美啊!
描写中秋的诗篇4
桂州腊夜
戎 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①。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①赊:长、远。
(1)请简要分析首联中“尽”“仍”“赊”的表达效果。
(2)颔联“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在写法上有何独到之处?请列举两点并加以解说。
(3)诗人丰富的感情蕴含在人物活动和景物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经华阴
崔 颢
岧峣①太华②俯成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畸③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①岧峣:高峻、高耸的样子。②太华:华山。③畴: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
(1)诗歌前两联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特点?
(2)颈联“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畴平”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解析。
(3)诗歌的尾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秋
杜 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1)诗歌的首联是如何照应题目中的“新”这个词进而描写景物的?
(2)颔联中的“几处”“谁家”能否替换为“处处”“家家”?为什么?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舟中
戴复古
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
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
(1)诗歌的第一句“满船明月浸虚空”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2)诗歌的颈联“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参考答案:1.(1)“尽”,意思是诗人在除夕夜一直坐到三更已尽;“赊”、“尽”对比表现出诗人思念家乡的深情。“仍”,表现出诗人不得已滞留他乡的凄凉心境。(2)①以动衬静。上句写没有入睡时听到的声音,表现环境的寂静和诗人的孤独;下句写梦中思念家乡的情感。②虚实结合。上句实写,下句虚写。③寓情于景。用雪声、悲凉的梦境表现远离家乡的孤寂凄清。(3)该诗描写了诗人除夕夜由坐到睡、由睡到梦、由梦到醒的过程,描写了雪落竹林的凄清声响、回归故里的断续寒梦、破晓号角的悲凉、昏黄孤灯的余烬,表现了诗人长夜难眠、悲凉落寞的心境。
2.(1)首联描写远景。上句是总写,表现出华山的高峻;下句是分写,以三峰作为典型,照应上句的“岧峣”。颔联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色,是近景。两联诗句远近结合,表现华山的高峻、三峰的巧夺天工、武帝祠的烟云聚散、仙人掌山的青绿。(2)“枕”、“连”二字。“枕”,拟人的手法,表现了河水环绕秦关的景象,表现出景色的阔大、雄奇;“连”,表现出到京城路途的平直。(3)尾联用“名利客”和“学长生”作对比,通过写诗人劝慰路旁追求名利的人不如学习长生不老术来表现他对名利的淡泊。
3.(1)诗歌首联上句描写了夏日的火云(红色的云彩),表明盛夏的威力还没有过去,傍晚的云峰还在变换着各种形态;下句写有凉意的风、一片落叶,表明已经到了秋天。首联紧紧围绕“新”字选取景色,写云表明是刚刚过了夏天,写风表明已经进入秋天。(2)不能。诗歌描写的是初秋的景象,“几处”的意思是园林中有几处可以看到秋天景象。“谁家”,有几家,意思是有几家人已经开始做秋天的衣服了,如果是“处处”“家家”,就应该是深秋了。
描写中秋的诗篇5
【关键词】比较阅读;取材;表现手法;情感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华夏文化遗产中唐诗宋词无疑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灿烂群星,它们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迷人的魅力。
而在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中,王维的《山居秋暝》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更是散发出熠熠光辉。他们用一支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了优美动人的生活***景――晚归***。现就对这两首古典诗词做一番对比阅读。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相似之处吧:
第一:选材同“归”。
取材相同,所抒发的情感相似。一诗一词都取材于乡间的自然风景和朴素民风来抒发一种闲适愉悦之情。《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诗人凭着他的慧眼,通过手中的妙笔,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秋日雨后的傍晚山林间那清新而富于生活气息的景物:晚秋雨后,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渔舟,一幅绝妙的山水画便跃然纸上。而李清照的《如梦令》也以其高妙的语言技巧,描述了夏日郊游尽兴晚归的生活***景。在这首词中,溪亭日暮,夕阳轻舟,荷花亭立,鸥鹭拍翅,构成了一幅令人遐思的画面,极富艺术魅力。
第二:艺术手法同“归”。
首先,都运用了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群少女“晚归”的情景。《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秋日雨后的傍晚,竹林清幽宁静,忽然,竹林里传来了阵阵欢声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洗罢衣服笑逐颜开着归来了。那清脆的笑声展现出少女们的生活自由自在;亭亭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月色下荷塘的宁静,这是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她们过着恬淡自然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这“世外桃源”的欣赏和陶醉,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如梦令》则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细致地描写昔日的黄昏一群少女尽兴游玩之后一路欢歌笑语、嬉戏而归舟的愉快场面。她们纯洁无瑕,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个场景的再现,反映了词人对朴实自然的乡野生活的热爱。两位作者都把自己对纯真质朴的田园生活的欣赏流泻于笔端。
其次,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描法,体现了“诗画合一”的特征。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山居秋暝》就是一个明证。此诗中间两联写景,颔联用明月、松林、清泉主要写静;颈联用“喧”“动”“归”“下”主要写动。动静相映成趣,将山林衬托得更加幽静,天色已暝,但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在地上,山泉清冽,如白练般流泻于石上,这是怎样寂静的山林啊?诗人仅用淡淡的几笔就勾勒出一幅雨后山村晚景***: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突然,诗人笔锋一转,由静入动,竹林里传来的喧闹声和纷纷披分的荷叶,让我们顺着诗人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到的不是寂静而是涌动着生命的律动。《如梦令》以静态描写开始,以动态描写收笔,使宁静的画面充满动感的激情。夏日日暮时分的景色,使一群少女沉醉“不知归路”,这里是静态的景,虽无写景,却是处处写景,要不然这群嬉戏之后尽兴而归的少女怎么会“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呢?“误入”是由静转动,“争渡”二字烘托出了女孩子们由“沉醉”“误入”而惊喜兴奋起来,争相划船的情景。至此,桨声、笑语声、惊起的鸥鹭的拍翅声和群鸣声互相交织打破了夏日傍晚宁静的湖面。在暮色苍茫的湖面上:人在动、船在动、鸥鹭在动,这是一幅多么令人沉醉的生活景象啊!
描写中秋的诗篇6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3、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色***。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这样写,从题意来说,写出了“行”的特点,而从构***来说,却借勾画山路逶迤绵远之特点山势幽深平缓的形体特点,同时自然地把人们的视线沿着山路引向白云生处的人家。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石径”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白云仿佛从山岭中生出,飘浮缭绕,既可见山之高,又表现云之淡白与山之苍翠相映衬,点染出明快色调。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出来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描写中秋的诗篇7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策略:①描绘诗中展现的***景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表达要力求准确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回答要具体,切忌空洞。例如:
***城早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队七万多人。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②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③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二、分析技巧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就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主要有抒情手法、描法、修辞方法三大类。
答题策略: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例如: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三、分析语言特色
语言特色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求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术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含蓄委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等。
答题策略: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诗歌的语言特色。②用诗中的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例如: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①此诗的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平淡、含蓄。②诗人描绘的是雨后山村的晚景***,这里有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这里有纯洁美好的生活***景,有勤劳善良、无忧无虑的人们。③诗人厌恶污浊的官场,而这里安静、纯朴的生活正符合诗人的理想。
四、炼字
炼字,即这一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来分析。
答题策略: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进行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例如: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这首诗将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疑;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队收复失地的期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五、一词领全诗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了全诗的线索或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策略:①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②从该词在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方面进行考虑。例如:
夜 归
周 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qióng):此代指竹杖。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描写中秋的诗篇8
中国传统节日中,清明是唯一与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的节日。这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日子。《左传》一书中就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在古人看来,祭祀的重要性甚至可与国防和***事这样的大事相提并论。所以中国古诗文中写清明的篇什着实为数不少。而众多有关清明的诗篇中,笔者以为,颇具代表性的作品无疑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清新隽永的诗不用典故,也无华丽的辞藻,而是以白描的手法和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征和人们缅怀祭祀故人的心情。白居易《寒食望野吟》一诗同样写得悲恸不已,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代诗人高菊卿也有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读完这篇小诗,亦让人不禁悲从中来。宋代另一诗家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则一反常态地走出“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的悲切气氛,而是兴致盎然地描述了作者踏青赏春的愉悦心境,诗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北宋文学家王禹的《清明》诗亦可算是咏清明诗中的另类:“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作者在诗中没有写踏青探春、怀古祭祖的心境,而是一反常态地描写了诗人寂寞清苦的生活和不同流俗的追求。清人郑板桥描写清明的小诗言简意赅:“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一个“湿”字,将清明前后多雨阴湿的天气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诸多古诗人笔下的清明,亦悲亦喜,亦诗亦画,亦人亦物,各种各样的情感尽在其中。
与清明节有着密切关联的是寒食节。寒食节一般在冬至后105天、清明前的一二日。是日要禁烟火,吃冷食。这一节日源自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曾辅佐他的介子推而设立的,至今已延续2640余年。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一诗阐明了这一节气的来历:“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之后寒食、清明两节便合而为一了。
端午节在中国也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曾先后入选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节日本是夏季一个驱除瘟***的节气,后因楚国诗人屈原端午这一天投江殉国,从此端午又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唐代诗人文秀有《端午》一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因为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所以这个传统节日颇具浪漫色彩,由此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有关七夕的古诗不胜枚举,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当属五代后唐时期杨璞的诗作《七夕》:“未来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杜牧的七言绝句《秋夕》亦堪称为此类诗文中的上乘之作:“云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写得形静而神动,表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全诗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哀怨与期待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白居易《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云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也是描写七夕的名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描写的是天上景象,实际是词人七夕仰观星空的所思所想。特别是词的最后两句,不落俗套,立意很高。时至今日,依然为人们所引用。
中秋当属一年之中又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是一个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节日,因而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的咏月诗大都与思乡怀古有关。苏轼《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词句是作者大醉之后的高声纵情。中秋之夜,为怀念远在他乡的弟弟,苏轼以童稚的真率和赤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亲人的思恋。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推出一轮人世间同享共照的朗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充满暖意的诗句让本是清冷的月光显得浪漫而又温馨。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望月》也是唐诗中众多咏中秋篇什中的佳作。诗曰:“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渲染了中秋特定的环境氛围,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感,表现得非***婉动人。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采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内心感情:“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故又称之为登高节。杜甫的《九日》诗曰:“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诗人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因花生情,表达了思亲念乡、忧国忧民的情怀。此外,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等,都是描写重阳节的经典名句。
描写中秋的诗篇9
诗的第一节为“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蓠间肥硕的瓜果/秋天栖息在农家里。”这是一幅农家丰收***,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有声有色,农民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诗的第二节为“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嬉戏在鱼船上。”这一节写的是渔家捕鱼***,第一、二句写的是渔家撒网捕鱼,后三句写的是渔船归家,通过“冷雾”“白霜”可以看出是清晨,画面显得清静、朦胧。“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既写出了渔人捕鱼之多,鱼儿在渔船上活蹦乱跳的情景,也写出了渔人的悠闲自在和收获的喜悦。
前两节的内容比较浅显,一看就明白,第三节相对来说内容就比较深沉了。第三节诗是这样的:“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第一句中要注意“草野”这个词,它的意义有两种:第一是旧时指民间,第二是“粗野鄙陋”的意思。显然,这两种意思在这里都不合适,根据后面的“蟋蟀”、“寥廓”,我们可以推断出“草野”即为原野的意思。“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是明显的以声衬静法,同“鸟鸣山更幽”一样,通过写蟋蟀的鸣叫来写出草原的寂静和辽阔。这里需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我们知道,秋天草木枯黄,本来就显得空旷寥廓,再加上蟋蟀的鸣叫,更显得孤寂开阔,这写出了秋天特有的景致,实际上暗示秋天这一特定的季节。
第二句“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这句话中有一对看起来矛盾的词,那就是“枯涸”和“清冽”。“枯涸”是干涸、没有水的意思,而“清冽”是水清的意思。有人认为:前面既然说水干涸了,后面就不能说清冽。实际上,“枯涸”并不是单独使用,而是“枯涸见石”连用,也就是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的:“水落而石出”,它只是指水位下降,而并非是整条小溪完全干涸。水位下降后,有的地方石头就露出来了,水看起来就更清澈了,这是通过写水位下降来描写秋天的特有景象。
第三句“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这句话实际运用了倒装的手法,本义是: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在牛背上吹奏的笛声何处去了?这样一倒装,第一、句就变得简洁明了,第二、强调了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我们知道:放牧需要水丰草美的地方,适合放牧的季节也是春季和夏季,正如《春》中所描述的“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而如果把春季和夏季进行比较,很明显,夏季更适合放牧,这时雨水充沛,草木茂盛,正是放牧的大好季节,这时放牧,人就很轻松,只需看管一下就可以,所以放牧人有足够的时间和极好的心情去吹笛子。现在,笛声听不到了,而且那笛声是从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里吹奏出来的,这一句暗示着夏天已经过去,现在已是秋天,草木枯黄,不再适合放牧了。
最后一句“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很多资料书上把这幅***称为“少女思念***”,他们认为:这节诗是从“草野”“蟋蟀”和“溪水“写起,相当于古人所谓的”感兴“的写法,即先言它事,由兴而感,由情入景,草原寥廓,溪水清冽这本不是人的活动,其后必有续言,那就是少女心怀恋情。大自然喧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来到却变得清静了,人在寂静中大多反观其身,倾听心灵之声,牧羊女听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声忽然听不到了,心灵的某一角落开始萌动起来,真是”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何其芳《夏夜》)。这样分析的依据是何其芳早年诗中擅长写恋爱尤其是初恋,这一次他写得更含蓄也更精彩。这一节才五行,写出了由外景向内情的过渡,写出了初恋由无到有的过渡。诗人选取了”牧羊女的眼里“这一特定角度,虽未明写眼神,但读者自能看出那里面的清纯和明净,那是初恋少女似恋非恋的特殊眼神,这一节正面写人的心灵深处的微妙感受,使全诗收束在感情的实处。
描写中秋的诗篇10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2012年广东卷)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 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的表现手法;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或:运用了列锦的修辞,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青豆、绿草、白鹅排列在一起,色彩明丽,勾勒出一副春意盎然的乡村***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闲悠的情怀。
【考点精析】
1. 描写。
(1)白描:运用最朴素、简练的笔墨,不事雕琢,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例:
田家
(唐)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这首诗用简单的语言,不作任何修饰渲染,寥寥几笔便描绘出一幅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
(2)细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中。例:
秋 思
(唐)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后两句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寄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因此又打开信封(想再写几句)。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3)渲染:本来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在诗歌中一般是用景物、环境来烘托情感,对景物环境多作正面描写。例:
约 客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夜的静、雨的连绵,写出作者等候友人的焦急心情。
(4)烘托:本是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文中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这两句描写的是周围环境的寂静,听众完全沉浸在琵琶声中,从侧面写出音乐的美妙动人,采用的就是烘托的表现手法。
(5)虚实相生:“实”指眼前景;“虚”指想象之景、梦中之景或未来之景。例:
送魏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此诗前两句写眼前之景,接下来由“忆”转入想象,设想友人在一轮孤月高照的夜晚,凄厉的猿声传入梦境,此时友人该是多么孤寂与愁苦。“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6)动静结合:在一些山水诗中,往往有静景,如山、月等;动景,如水流、风吹等。据侧重点的不同,作者有时只写动景或静景,有时动静景兼写,有时为写静景而以写动景来衬托,有时为写动景而以写静景来衬托。例:
鸟鸣涧
(唐)王 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中的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属于动的景物,却是为了凸显山涧之静。通过动态景物的刻画,使诗歌的意境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7)视听(俯仰/远近)结合。例: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的前四句从仰视、仰视、近看、远眺、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描写秋天江边的肃杀、悲凉的景象,境界空阔辽远。
(8)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多用于刻画人物,有时也用于描写景物。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
夜 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衾枕冷”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窗户明”是视觉所见,雪越大,就越明亮;“折竹声”是听到的,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
2. 抒情。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是以第一人称“我”为主体,直接表达思想感情。例: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独苍凉的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作者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功业难就的悲愤和怀才不遇的失意苦闷。
(2)间接抒情。
①借景抒情: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这种手法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例:
[双调]清江引·秋怀
(元)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本曲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之情。然而这种乡思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借景抒情,衬托自己浓浓的乡思情。
②托物言志: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例:
画 菊
(南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作者借写不与百花并列,不需篱笆的扶持,宁可在枝头死去,也不吹落北风中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誓不降元、坚守民族大义的高尚气节。诗中的是作者的人格化身。
③用典: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或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鉴赏时要明白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用典的作用。例:
塞下曲
(唐)李 益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这首边塞诗连用四个典故:伏波将***马援之事、定远侯班超事、晋与姜戎合力败秦、薛仁贵“三箭定天山”,表达了自己宁愿战死沙场,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④借古讽今[怀古伤今/ 怀人(古)伤己]
贾 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作者对汉文帝求贤臣而又不用贤臣之所长、只热衷于鬼神之事而不关心苍生疾苦的行为予以讽刺。表面上看,诗人是在讽刺汉文帝,实际是借古讽今,揭露晚唐皇帝服药求仙、不能任贤、不问民生疾苦的昏庸荒唐行为。同时借贾谊不得施展治国安民才能的遭遇,来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这首诗将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借古讽今)与感慨自己的遭遇(怀人伤己)很好地结合起来。
【方法指引】
1. 提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2. 答题步骤。
(1)必须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2)结合相关诗句分析这种表达方式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点明这种表达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了怎样的旨趣。
【巩固训练】
1.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2010年天津卷)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 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
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
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全国卷Ⅰ)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风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间上下翻飞等细节描写,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并以蜂、雀、日、风、花、叶等物作衬托。(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在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