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篇周记篇1
周立波(一九O八――一九七九),原名绍仪,笔名周立波、张一柯等。笔名周立波是取自英文Libeaty(自由)汉译音。一九二四年考入长沙省立第一中学,喜读文史书籍并开始参加***活动,一九二九年考进上海劳动大学经济系,自学英语。一九三四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加入中国***,开始***文学活动和参加左联领导工作,编辑《新事新报》副刊《每周文学》发表诗、散文和评论,翻译出版了[俄]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和基希的报告文学《秘密的中国》。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周立波作为战地记者赴晋察翼边区和抗日战争前线采访,创作了有影响的报告文学集《晋察冀印象记》、《战地日记》,后辗转于湘桂等地,筹办《抗战日报》和编辑《救亡日报》。一九三九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著有描写延安农村生活的《牛》和以他深陷上海狱中生活为题材的《第一夜》、《麻雀》等短篇小说。后来结集为《铁门里》。一九四四年主编《***日报》文艺副刊。同年随***、王首道率领的部队南下华南和中原,写成报告文学集《南下记》。一九四六年担任***调部英文翻译。同年赴东北参加,于一九四八年写成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此著是周立波的代表作,展示了东北农村波澜壮阔的***斗争画面,刻画了一系列生动的新农民形象,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以为题材的优秀作品之一,艺术上显示了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因此,获得了一九五一年度斯大林文学奖,(获此殊荣的另一部作品是著名女文学家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风靡全国,曾出版了英,俄等多种文学译本,蜚声海内外。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立波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湖南省文联***等职,曾深入北京石景山钢铁厂体验生活,一九五五年回故乡安家落户,先后创作了反映钢铁工人生活的长篇《铁水奔流》和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集《禾场上》,还有描写农村合作化长篇《山乡巨变》及其续篇。他晚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湘江一夜》获一九七八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以上回顾了周立波的***经历和创作活动。现在可以把他的主要文学作品做个归纳:译著有肖洛霍夫长篇第一部《被开垦的处女地》,基希报告文学《秘密的中国》;报告文学有《南下记》和《晋察冀印象记》、《战地日记》;长篇小说有《暴风骤雨》、《铁水奔流》、《山乡巨变》;短篇小说集有《牛》、《第一夜》、《麻雀》,《山那边人家》、《孟满爹》、《张满贞》,《张润生夫妇》,《湘江一夜》(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铁门里》,《乐场上》、《卜春秀》;另外还有记录片《***了的中国》的撰稿(获斯大林文学奖)、《周立波选集》(1-7卷)、《周立波短篇小说集》、《周立波三十年文学译论》、《周立波文集》等。
周立波的文学作品主要是以农村为题材,尤以湖南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居多,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暴风骤雨》描绘出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和画面,塑造了赵玉林、孙老头、郭全海、白玉山、白人嫂等各种类型的人物,表现出他们朴实而崇高的思想品格。《山那面人家》是写山村的一次婚礼。在解释参加婚礼的姑娘们一路上不断串的笑声的缘由时,作家写道:“……青春、健康、无忧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她们劳动过的肥美的、翡青的田野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以及这迷离的月色,清淡的花香,朦胧的或者确定的爱情的感觉,无一不是他们快乐的源泉。”周立波善于从平凡的农村日常生活中取材,选取乡土气息浓郁的生活细节,用略带幽默情趣的笔调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构成一种秀丽隽永的艺术风格。
***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等是把社会的某一方面作为自己申论的对象,而文学则是把社会整体作为自己的反映对象。因此,文学要描绘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以客观的、具体的生活现象本身作为素材,并且以具体的生活现象本身的形式加以描绘。这种描绘不是自然形态的简单地机械的原始描绘,而是经过作家的提炼、加工、概括、典型化,并且渗透着作家的思想和美学观点的艺术描绘。所以文学更接近社会实践本身的内容,也就是人们通常讲到的文学特点。
文学又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的创造,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的典型人物的塑造,是文学创造性的集中表现。一个时代文学典型的数量与质量,是一个时代文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们现当代文学中成功和比较成功的文学典型是有一些的,但是不很多。一个时代有多少成熟和比较成熟的文学作家,也是一个时代文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成熟的作家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是社会孕育培养和个人创造努力的结果。它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需要花费相当大的社会力量。作家劳动特点与艺术本身规律紧密相连。保护作家就是保护文艺生产力,培养作家就是发展文艺生产力。新中国成立以来,作家队伍有相当大的发展,除了一批老作家外,新生力量不断涌现。由于“反右”和“”两个困难时期的发生,不少文学作家被轻率地批判或打倒,文学生产力在相当程度上遭到了损害。***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文学生产力获得新的发展,呈现出一片蓬蓬勃勃的生机。
开学第一篇周记篇2
:知识是仅把书本和表象,摄入底片的照相机;智慧是洞悉穿刺事物,本质和内核的透视仪。下面好范文为你带来一些关于2020高中语文必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四书"
指四部儒家经典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 是五部儒家经典, 即《诗经》、《书经》、《礼》 (《周礼》、《仪礼》、《礼记》),《易经》, 《春秋》。
2《诗经》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共 305 篇。,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到汉代,《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分为 "风"、"雅", "颂" 三部分。 "风" 又叫 "国风" 共 160 篇, 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 如《伐檀》, 《硕鼠》。 "雅" 分《大雅》, 《小雅》, 共 105 篇, 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 歌功颂德的。 "颂" 分《周颂》、鲁颂》、《商颂》共 40 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 多数为隔句用韵, 并普遍运用 "赋"、"比"、"兴" 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3《左传》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4《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余年的史事。《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5.《楚辞》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
《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6《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由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全书共26卷,选入教材的有《察今》。
7《山海经》《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内容主要为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其中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如“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著名寓言故事,是后世作家珍视的材料
8.《战国策》
《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编。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辑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治、***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战国策》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
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
9.《玉台新咏》
《玉台新咏》总集名,南朝陈徐陵编,共10卷,书成于梁代,是《诗经》、《楚辞》之后一部很有影响的古诗总集。代表性的篇目有《孔雀东南飞》(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等。
10.《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总集名,宋郭茂倩编。辑录了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包括民间歌谣与文人作品以及乐曲原辞与后人仿作。乐府原是当时官府设立的音乐
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的歌辞。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
成为继《诗经》、《楚辞》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11.二十四史指从《史记》到《明史》的24部史书。
其中中学课本涉及到的有:《史记》(汉 司马迁);《汉书》(东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新唐书》(宋欧阳修);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明史》(清张廷玉等)。
12.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总称。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荟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综合丛书。共辑录清代乾隆以前历代重要典籍3461种,79309卷,分装为36000多册,按经(被儒家列为经典和注释经典的著作)、史(记述历史史实、地理疆域、官职等书)、子(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工农、医等各种科学、集(历代作家诗文集)四大部分分别编列。
中国现代、当代作家作品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中国现代文学。从新中国成立到当今的文学称为中国当代文学。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的主要作品如下。
(1)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原名《旧事重提》)。
(2)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
(3)诗歌:《自题小像》、《赠画师》、《无题》运交华盖欲何求)、《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4)杂文集16部。①《热风》;②《坟》;③《华盖集》;④《华盖集续编》(1926);⑤《而已集》⑥《介亭杂文二集》等
(5)鲁迅小说集所收作品如下
①《呐喊》:《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②《彷徨》:《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独者》、《伤逝》、《弟兄》、《离婚》。
②《故事新编》:《序言》、《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怀旧》。
(6)学术著作有:《摩罗力诗说》、《文化偏至论》、《唐宋传奇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文学家、诗人、历史学家,新诗的奠基者。诗歌代表作为《女神》,戏剧代表作为历史剧《屈原》。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文学家。代表作为《子夜》。另外有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腐蚀》、“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散文名篇有《白杨礼赞》、《风景谈》。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为《倪焕之》,另有短篇小说名作《多收了三五斗》、《夜》。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学、学者、爱国的民主战士。
他的散文主要有《春》、《匆匆》、《背影》、《绿》、《荷塘月色》、《威尼斯》等。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人,现代著名小说家,语言艺术大师,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代表作为《骆驼祥子》。另外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剧本《茶馆》、《龙须沟》。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人,现代女作家,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小说有《斯人独憔悴》,散文有《小桔灯》、《樱花赞》、《寄小读者》,诗有《繁星》、《春水》。
夏衍,原名沈端先,我国现代剧作家,有报告文学《包身工》,剧作有《赛金花》、《***细菌》、《上海屋檐下》。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代表作为《死水》。
巴金,原名李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为《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抗战三部曲《火》、《憩园》、《寒夜》。另有散文《灯》、《日出》、《海行杂记》、《龙虎狗》、《随想录》等作品。
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为《雷雨》,另有名作《日出》、《北京人》、《原野》、《王昭君》。
沙汀,四川安县人,现代小说家,代表作为《在其香居茶馆里》、另有长篇小说《还乡记》、《淘金记》、《困兽记》。
丁玲,现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为荣获斯大林文学二等奖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周立波,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为荣获斯大林文学三等奖的《暴风骤雨》。另外还有名作《山乡巨变》、《铁水奔流》。
臧克家,现代诗人,代表作为《烙印》、《罪恶的黑手》、《有的人》。另有名作《黎明的通知》。
赵树理,现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为《李有才板话》,另有名作《小二黑结婚》、《三里湾》、《李家庄的变迁》。
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为《荷花淀》,另有名作《风云初记》、《白洋淀纪事》。
左联五***,即殷夫(白莽、原名徐祖华,有《别了,哥哥》),柔石(原名赵平复,有《二月》、《为奴隶的母亲》)、李伟森、胡也频和冯铿。
吴伯箫,原名吴熙成,现代著名散文家,代表作为《北极星》,课文有《菜园小记》、《早》、《记一辆纺车》、《猎户》、《难老泉》。
杨朔,当代著名散文家、名作有《茶花赋》、《香山红叶》、《海市》、《荔枝蜜》,小说有《三千里江山》。
魏巍,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东方》。
贺敬之,当代诗人,他和丁毅执笔的《白毛女》曾获得斯大林文学奖。代表作为长诗《***之歌》。
秦牧,原名林觉夫,当代著名作家,名作有散文《土地》、《花城》、《社稷坛抒情》。
峻青,原名孙俊卿,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为小说《黎明的河边》,名作有《海啸》、《***员登记表》。
碧野,原名黄潮洋,现代散文家,代表作为《阳光灿烂照天山》、散文有《天山景物记》。
张天翼,现代作家。代表作为讽刺短篇《华威先生》。长篇小说《鬼土日记》,短篇小说有《从空虚到充实》,儿童文学作品有《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大灰狼》等。
沈从文,现代作家,曾参加“新月社”,代表作有中篇《边城》、短篇集《沈从文短篇小说习作选》,散文《湘西散记》等。
钱钟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代表作《围城》。
茹志鹃,现代女作家,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剪辑错了的故事》,其中《剪辑错了的故事》荣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创作奖。
李准,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小传》;由他改编的电影剧本有《高山下的花环》、《牧马人》、《老兵新传》等。其中《老兵新传》摄成电影后,曾荣获1959
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银质奖。他的长篇小说有《黄河东流去》。
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1978年写的《弦上的梦》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王蒙,当代作家。其处女作是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他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悠寸草心》、《春之声》分获1978、1979、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蝴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蒋子龙,当代作家。其成名作是《机电局长的一天》。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荣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开拓者》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刘心武,当代作家。其短篇小说《班主任》荣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长篇小说《钟鼓楼》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张洁,当代女作家。其处女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和后来写的《谁生活得更美好》分别获1978、1979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荣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高晓声,当代作家。代表作《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分别获1979、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其他作家及作品:
杨沫的《青春之歌》、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柳青的《创业史》、姚雪垠的《李自成》、莫
开学第一篇周记篇3
今天非常的开心,我工作实习的第一天,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之前听过很多关于实习生的传闻,说他们在单位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净干些杂活,于是有点担心自己会和他们一样。
踏进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面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我担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
所以待人一定要“真诚”,做事也要“真诚”。做事必需按部就班,不能说是死板那是做事的程序必须遵守。事实是怎样就怎样,不要不懂装懂,这不同于作业错了可以一改再改!这就是我第一个星期的收获。
会计实习周记20篇—第二周
刚开始公司的人并不安排我做会计先是让我感受如何做销售,公司也知道对于销售,我是一个很新的新手,让我主要是通过电话跟客户沟通 。
现在开始便需要跟客户交谈,要能够很好的领会客户的意***,同时准确的向客户传达公司,以及公司产品相关的信息。这就要求我对公司本身的一些业务流程和产品特点有相当的熟悉。于是每天上班我都会比同事去的早一些,准备一些资料在身边已被随时查阅,当然如果这次信息能够放在脑子里那就更好了,于是我一有空就多看几遍,慢慢的熟记在胸。
工作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的,通常每天都要接受好多个电话,电话通常都较短,只需要简单的作一些相关的介绍即可,当然也有些客户需要更详细的信息,于是我需要对全局都做一番描述,力***让对方更深的了解我们的产品,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觉得我们的产品是非常出色的。虽然自认为口才并不好,但我能够把事情描述的比较清晰,如此也令客户满意。而每次让客户满意的挂电话的时候,自己心里都会觉得很踏实,虽然已经讲的口干舌燥了,但一想,也许我刚才一番话就搞定了一笔生意,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工作都是辛苦的,特别是周末前的一两天,电话特别的多,似乎大家都想在周末前做完一些事情,等到放假的时候可以安心的休息。电话一多就容易乱,幸好有同事在旁边一同应付,更多的时候他们帮我,有时候我也帮他们。大家互相帮助也使问题容易解决得多了。
会计实习周记20篇—第三周
我慢慢适应了上班的生活,慢慢适应了公司的环境,曾经的孤独似乎逐步淡化。那天部门经理安排我去税局帮忙,我好开心,我终于可以有有关会计事情做了。到了那,了解了本年应缴未缴的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情况,主管安排了应收票据、长期待摊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给我。面对着那些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表格、从来没有见过的凭证、从来没有使用过的软件,我似乎被打倒了,注册香港商标 ,突然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做,感觉自己学的都是理论,真正使用起来谈何容易。可想而知,那天我是怎么窘迫的度过的,当然那天我甚至连一个科目都没有完成。没有办法,不会也要硬着头皮做,我相信自己会慢慢学会,于是我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邰老师和张老师,一开始还觉得不大好意思,后来脸皮好像变厚了不停的问,呵呵,都不知道两位老师有没有嫌我很烦阿。慢慢的,我有了点思路,每个科目我要首先获取或编制明细表,然后根据编制的程序表实施一些审计程序,主要是抽查凭证、分析性复核,再根据抽查的结果填制检查情况表,最后再完成审定表。仔细想想这个过程最起码从表面上看也没有什么复杂的,不过对于一个什么实务也没有接触过的我却被它困扰了一周。
会计实习周记20篇—第四周
税务局规定每月申报纳税期限不得超过十日,今天负责报税的人员教我如何网上报税了。看似简单倒有点需要耐心去计算。我们公司是核定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随着这几年发展,公司月开的发票几乎都超出定额范围外,这就要求我们这些做财务的在报税方面认真仔细的做好,当然我也只能从头学起,毕竟没有经验,先选择网上办税,然后点击纳税申报,登录后,开始填写计税依据一般在没有超额的情况下每月扣缴的税额是一样的,当然也有个别税种是按季缴纳比如:堤防税分别是在1月、4月、7月、10月申报缴纳的,也有半年缴纳一次的比如城镇土地使用税分别在4月、7月缴纳。若是超额的情况下除了缴纳固定每月应缴的税额外,城市维护建设税、地方教育费附加、(。9xwang。)教育费附加、印花税—购销合同、以及个人所得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均分别按照它们的计算依据一一计算填写申报,如未按期申报缴纳的话,将被罚交滞纳金。国税也一样,虽不用网上申报,国税局会自动从我单位开户银行划转税款,但是如果本月超额的话,应当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上门申报。且税局规定企业所得税从今年起按季缴纳。
会计实习周记20篇—第五周
逐步适应了这里的工作,每天似乎在重复着做一些事情,可这一切却仍然对我充满了新鲜感。抽凭的时候,我接触了大量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我对会计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编表的时候,⒉O11—浅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22 注册香港商标 ,我逐步掌握了一些技巧,操作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怪不得别人说在事务所干上一个月Excel水平提高很多呵!那天,我被经理安排到他们厂房去进行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盘点,当时真的是又害怕又兴奋。我害怕我会做不好,因为我从来没见过别人怎么做,这对我来讲是一个挑战;但我我又因为这种挑战感而兴奋。在他们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他们的厂区。面对那些我从未见过的机器设备,大概我也最多看看上面的标签而已;还有那成堆的产成品,当时我就顾着他们在跟我说,我真不知道怎么去盘那满屋堆放的东西。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盘点完,出来感觉好失败,感觉都是他们在说,他们要是真想掩饰点什么,我根本发现不了的。也许是第一次做吧,有点紧张哈,不过感觉也就是那么回事。
会计实习周记20篇—第六周
前一阶段的时间主要是完善各式各样的电子表格,主要包括程序表、审定表、明细表、会计报表调整系统表、财务决算表、财务报表附注等。对前面三张表还是比较熟悉的,至于后面三张我又陷入了缓慢的学习状态。现在看来其实也并不复杂,只是完成任务的时候只顾着做,事先缺少了一些指导与思考,以至于大脑混乱、做事没有条理。现在来看这些表格,觉得在质量控制上还是有些帮助的。会计报表调整系统主要是通过填列本年和上年的试算平衡表来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进行审定,最大的优势在于编制调整分录来对报表进行自动调整,不过感觉该系统在某些方面还不够智能;财务决算表的数据其实是从会计报表调整系统中审定数中直接获取的,它是最终附于审计报告之后的报表,财务决算表工作簿里面自带一张审核表,对会计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进行了一次审核;财务报表附注工作簿中主要有财务报表和个附注项目明细,工作簿中自带的审核公式对表与附注的钩稽关系进行了很好的自动审核。下一阶段的工作便是打印整理复核工作底稿,对于从来没有完整接触过一个项目的我,这些底稿对我来讲还是充满了挑战性。
会计实习周记20篇—第七周
似乎我快要适应底稿整理的时候我被派到另外一组临时帮忙,这样我就遇到了我另一位可敬的老师徐征老师。徐征老师的工作风格似乎与李慧文老师完全不同,不过我倒不觉得有谁优谁劣之分。他们组的外勤还没出完,相对而言较忙,她们现在主要在做太平洋机电这一块。我们的外勤地点是在太平洋机电的本部,徐征老师主要让我完成太平洋机电下一系列子公司的会计报表调整系统、财务决算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由于之前对于这三张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这次做起来比较熟练。和他们的相处觉得也很愉快,我觉得这样很好,可以与不同的人相处,可以学习不同人身上的优点。我发现此刻的我已经完全适应了公司的节奏,我发现我真的很喜欢这样的工作与生活。
会计实习周记20篇—第八、九周
这两周的我在负责公司工商年检的任务,于是公司给我专门安排了培训人员教我如何进行营业执照工商年检的事前材料准备,年检需要的材料主要有验资报告、营业执照副本、公章、公司章程、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前四者都是现成的,主要要做的就是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了。翻出之前的税单以及各类凭证,算得我头晕啊,这么多数字,都看傻了。培训人员告诉了我如何编制的技巧之后,其实编制财务报表其实不难,难怪有人说会计是一门艺术,我现在总算是领会一二了,就这样连续培训了两周,也基本掌握了,收获了知识不少的两周啊。
会计实习周记20篇—第十周
工作对我来讲似乎总是充满了新鲜感,最近主要在帮忙对会计报表审计报告进行复核。复核工作主要包括对报告正文、报表以及附注的核对,看起来比较容易,不过我却觉得这项工作非常具有挑战。发现了问题,尝试着去查找原因,然后修改,过程中总是充满了成就感。而且,这一过程中也使我对报表之间的以及报表和附注的钩稽关系有了更加深刻和直观的认识。通常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报表中的“其中”栏填写不完整或不正确、坏账准备的计提与会计***策不符或未披露完整个别认定法计提的坏账准备、附注中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各项目填列不正确等。尤其是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的问题,通常出了问题后会很麻烦,最近正跟一位同事学着编制现金流量表呢!
会计实习周记20篇—第十一周
实习任务基本在第十一周全部完成,对于整个会计流程的操作,逐步向成熟期迈入,但在这段时间的实习印象最深的还是做会计务必要认真、细心,马虎不得,在校的时候财务老师就说过,在你们上班的隔壁就是监狱!
十分感谢实习单位的知道老师对我的悉心教导,让我学到了个方面的知识,在单位实习期间,不仅掌握了做账技巧,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方面,同时学销售,看似简单卖东西的销售,其实学问大着呢。
会计实习周记20篇—第十二周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过三年半的专业学习后,在掌握了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人于20**年1月10日至23日在**有限公司财务部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专业实习,以下是此次实习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公司的财务部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名财务经理,一名出纳。此次负责我实习的是公司财务经理―张经理,张经理根据我两周的实习时间,主要是让我了解财务的使用和会计处理的流程,并做一些简单的会计凭证。公司采用的是金碟财务,从编制记账凭证到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结帐都是通过财务完成。
我认真学习了正规而标准的公司会计流程,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细致地了解了公司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掌握了金蝶财务的操作。实习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刚到会计部张经理就叫我先看她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和附在会计凭证上的原始凭证。由于以前在学校做过会计凭证的手工模拟,所以对于会计凭证不是太陌生,因此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学校里所学过的理论对于区区会计凭证完全可以熟练掌握。但也就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张经理让我尝试制单的时候感觉到有些困难。于是我只能加班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
毕竟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银行帐单,汇票,发票联等就要靠实习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钉装订好,才能为编制会计凭证做好准备。
见习了两天后,张经理给了我一些原始凭证,让我审核原始凭证后编制记账凭证。我根据原始凭证所必需的要素认认真真审核了原始凭证后,进入金蝶会计的录入记帐凭证的界面,先按此笔业务录入简明而清楚的摘要,然后按会计分录选会计科目,并在相应的会计科目的借方和贷方录入金额,最后在检查各个要素准确无误后,按下保存并打印出记帐凭证和相应的原始凭证钉在一起。刚开始我制作的速度比较慢,而且在张经理审核凭证时能发现一些错误的凭证。
但是通过几天的联系后在速度和准确度上都提高了不少。通过一周多的编制记帐凭证工作,对于各个会计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并且对于我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开学第一篇周记篇4
关键词: 泰山文学 古代文献 文体
泰山古代文献浩繁,涉及文体种类广泛。诸多文体集中于一狭小地域,对于古代文学文体变迁研究来说,实为典型的原生态个案。剖析这一个案,明晰古代文体在泰山一域的演变,对于整个古代文学的文体学研究,当有特别的意义。本文试以《文心雕龙》、《昭明文选》等传统文体学著作之分类为参照,对泰山古代文体作类举剖析,抛砖引玉,以待泰山文体研究之宏论。
一、泰山古代文体种类分布概况
1.诗、词、曲类。
诗为泰山文学作品最多之文体,其中又以五古、五、七言律、绝最多。最早咏及泰山诗为《诗经・鲁颂・宓宫》[1],四言诗。传为孔子作《丘陵歌》,亦为四言。专咏泰山之四言诗为魏曹植《飞龙篇》。五言诗较先者为曹植《驱车篇》等,后李白《登泰山六首》等,蔚为五言古诗大观。七言诗以东汉张衡《四愁诗》(其一)为先,其辞仍存楚风。五律最著名者为杜甫《望岳》;五言排律以唐代李义府《隽州遥叙封禅》为先;七律以刘禹锡《送东岳张炼师》较早。五绝如张志纯《题桃花峪》,七绝如卢照邻《登封大铺歌》等。二言,元代唐肃《日观赋》中拟汉武帝刘彻登泰山所咏:“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惑矣!”堪为咏泰山仅有之二言诗;元代杜仁杰《天门铭》雄浑、悲壮,实为中国古代三言诗之佳作,惜山东师范大学周远斌《论三言诗》竟未论及,置元代三言诗为空白[2]。六言诗有张志纯《遗世颂》等;杂言诗有明代曾ぁ盾笃皆缧型岳》,王守仁《泰山高》等。除此以外又有:拟作:汪坦《别泰山拟李太白五言长篇》,乾隆《拟子建飞龙篇》等;联句:明代周琉、杨志学、胡缵宗联句《泰山行》;歌谣:明代张位《舍身崖歌》,吕坤《毒草歌》等;乐府:曹植《泰山梁甫吟》,李白《梁甫吟》等;操:唐代韩愈《龟山操》,等等。
因祭祀泰山要用乐,故历代有曲,如:《泰山景》(道曲)[3],唐代《封泰山祀天乐章一十四首》、《禅社首祭地o乐章八首》等。而文人词因其体式与登泰山情怀大相径庭,故数量甚少,有元好问《清平乐・泰山上作》。
2.辞赋类。
泰山辞作较少,多为祭祀实用之作,如宋代鲜于辍对郎翊恰,清代张铎《迎神辞》、《送神辞》等。赋体虽非实用,但因古代之赋多与地理相关,如萧统《文选》收赋分15类,其中“京都”、“纪行”、“游览”、“江海”诸类皆与地理相关[4],又兼赋长于浏物抒怀,故泰山赋作数量颇丰,且多有名家名作,如唐李白大赋《明堂赋》、丁春泽律赋《日观峰赋》,清蒲松龄《秦松赋》[5]等。辞赋类相关文体如:颂:班固《东巡颂》等;赞:《青帝广生帝君赞》、朱孝纯《泰山赞》,等等。
3.论说类。
论说一类,古代文论中区别为多种名目,分别举例如下:论:章俊卿《明堂论》;说:清代褚峻、牛运震《金石***说》;篇:汉代班固《白虎通封禅篇》;解:明代吕坤《观日解》;议:明代沈应奎《岱祠迂议》、《再谒元君议》;注:郦道元《水经注・汶水》;辨:顾炎武《高里山辨》;考:高诲《玉女考》,等等。
4.书记类。
因古代文人“游”多有“记”之故,泰山“记”一类数量甚多,如东汉《汉官马第伯封禅仪记》等。书(书信)有宋代石介《与奉符知县书》等。此类中还有:纪要:明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录:欧阳修《集古录》;谱:宋代刘《秦篆谱》,等等。
5.序跋类。
序:宋代刘《秦篆谱序》;叙:明代雍焯《泰山志・叙》;引:《岱史引》;跋:朱熹《跋泰山秦篆谱》;例:《岱史・凡例》,等等。
6史志类。
史志类文体集中于《泰山志》、《岱史》之书,如表:《岱史・山水表》,其他文献中也有名作,如书:《史记・封禅书》;传:王之纲《玉女传》,等等。
7.祭告类。
泰山为历代帝王封禅祭祀之所、民间朝拜祷告之地,故祭告类文章众多,体例丰富:封禅:《汉武金泥玉检文》、《宋玉牒文》、《宋真宗登封玉册》等;祝:《唐高宗玉牒祝文》、《宋大中祥符元年御祝文》等;祭:北魏高允《祭岱岳文》,宋欧阳修《祭东岳文》等;告:宋济南守曾巩《告岱岳文》等;符:东汉光武帝刻石《河***会昌符》等;咒:后晋《总持咒幢》;法旨:《大元国师法旨碑》,等等。
8.诏令类。
历代帝王、地方***府多关注泰山,故制令甚多。其文体有:制:唐开元十四年制《听王希夷致仕还山》,明洪武三年六月二十日制《去泰山封号》等;诏:汉武帝《改元元封诏》,东汉章帝元和二年《东巡诏》等;谕:明代《巡抚都御史何起鸣宣谕》等;禁约:元代《王母池禁约刻》等;牒:金代《玉泉寺牒》、《香严寺牒》等;执照:元代《泰安州申准执照碑》,等等。
9.奏议类。
此类文种颇多,如:唐代长孙无忌等撰《请封禅表》等;疏:北宋孙]谏疏、明代王在晋《青龙神吐火疏》等;奏:东汉张纯《请封禅奏》等;策:元代《东平布衣赵天麟上策》等;驳议:粱代许懋《驳封禅议》等;议:唐代颜师古《封禅议》等;对:汉代嚎怼斗忪对》等;移:《岱史公移》,等等。
10.碑铭类。
泰山自古为刻石胜地,碑碣石刻数不胜数。其文体有:铭:《秦李斯刻石铭文》,汉武帝《鼎铭》,唐玄宗《纪泰山铭》等;碑:汉代《泰山都尉孔宙碑》等;碣:《大唐齐州神宝寺之碣》等;墓志:宋代欧阳修《徂徕先生墓志铭》等;墓表:姜潜《故李侍郎墓表》等;墓碣:《陶公墓碣》等;题勒:《供石题勒》等;题名:《刘仁愿题名》等;题识:《明代钟惺题识》,等等。
11.其他。
小说:《胡母班》等[6];戏曲:元代《病打独角牛》[7]等。
二、泰山古代文体种类分布特点
1.泰山文献中文体种类分布广泛。
以上各类见于《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文章缘起》等文体著作的文体70余种,种类丰富。对于一座山岳而言,此种情况甚为少见,值得深入研究。
2.泰山诸文体作品数量分布差别很大。
以《岱览・艺文总录》为例,全书收录作品凡765篇,其中文体种类分布情况:诗最多,古、近体诗共556篇;赋15篇,乐章神词琴操48篇;其他各体文章如诏诰制15,表疏7,奏对9,议驳8,状策2,书1,序11,颂4,赞7,符命2,传注考7,论篇辨说觚20,记志纪录随笔跋35,碑文1,墓志2,祭祝告谢文15,共146篇。其中诗文数量最多的原因在于,游览泰山抒怀、记游需要。实用文体的丰富,是缘于泰山在古代***治生活中的独特地位。
3.泰山诸文体作品的时代分布有较大差异。
仍以《岱览・艺文总录》为例,765篇作品,其时代分布为:汉22篇,魏晋南北朝29篇,唐五代78篇,宋75篇,金元32篇,明340篇,清189篇。以明代最多,其原因除文献流失外,明代去泰山封号,民间朝拜、游览之风盛行,所以明清文人吟咏之作遂多。
4.泰山文体源流清晰,绵延数千年不断,文学成就斐然,实为文体发展史之典型个案。
泰山为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文化中心,所以也是文体汇萃之地。诸体文章多有文体开创之功、发展之力。如游记一体,诸多游记专著以《封禅仪记》为中国古代第一游记,而究其实质,《尚书》关于禹巡狩泰山之行记,则为更古老之游记发端。泰山诗文等多有该文体历史上第一流作者、第一流作品。如五古之曹植,五律之杜甫,古风之李白,皆为诗歌史之顶峰,其泰山诗作亦为诗歌史上一流作品,影响深远。而秦代李斯之泰山刻石文,形式模仿雅、颂,三句为韵,四言为句,开碑文体先河。泰山文体的研究,对于中国文学史,对于整个古代文学的文体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本文所列文章篇目,除特别注明者外,皆出于汤贵仁,刘慧主编.泰山文献集成[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5.
[2]周远斌.论三言诗[J].文学评论(京),2007,(4):75-81.
[3][5][7]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志・泰山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3:478,547,468.
开学第一篇周记篇5
关键词:关雎之乱 古代音乐 尾声
《关雎》是《诗经》的首篇,其特殊的位置、丰富的思想内涵及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等,历来为人称道。围绕此篇,有众多的评论,汗牛充栋不足以概括,《关雎》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对孔子的“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中的“乱”字理解为:“乱是有关音乐处理手法的一个专门名词,与‘《武》乱皆坐’中的乱,是一个东西;鲁大师挚配合了《关雎》而创造的乱的音乐部分,正是非常动听的部分;鲁大师挚对于《关雎》,是作了音乐上的加工,而不是作了音乐上的简化;而孔子所称赞的,正是他加工创造的部分。”也是说,师挚是最先创造《关雎》中的精华――“乱”的部分,而这一部分为孔子所称赞。但是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有很多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例如,郑玄认为:“师挚,鲁大师之名;始,犹首也。周道既衰,郑、卫之音作,正乐废而失节。鲁大师挚识《关雎》之声,而首理其乱。”他把“始”理解为第一个,而“乱”理解为整理,也就是说,他认为鲁大师挚曾第一个整理了《关雎》的音乐,才使得这首乐曲恢弘壮丽,余音不绝。这和上述的观点,完全不同。但是这种看法只能理解成是一个汉儒为维护封建统治的解读。学者钱穆在其《论语新解》中这样解读这句话:“师挚之始,关雎之乱:师挚,鲁乐师,名挚。关雎,《国风・周南》之首篇。始者,乐之始。乱者,乐之终。古乐有歌有笙,有间有合,为一成。始于升歌,以瑟配之。如燕礼及大射礼,皆由太师升歌。挚为太师,是以云师挚之始。升歌三终,继以笙入,在堂下,以磬配之,亦三终,然后有间歌。先笙后歌,歌笙相禅,故曰间,亦三终。最后乃合乐。堂上下歌瑟及笙并作,亦三终。《周南・关雎》以下六篇,乃合乐所用,故曰关雎之乱。升歌言人,合乐言诗,互相备足之。洋洋乎盈耳哉:此孔子赞叹之辞。自始至终,条理秩然,声乐美盛。或以洋洋盈耳专指关雎合乐,或以关雎之乱专指关雎之卒章,恐皆未是。《史记》云:“孔子自卫反鲁而正乐”,当时必是师挚在官,共成其事。其后师挚适齐,鲁乐又衰。此章或是师挚在鲁时,孔子叹美其正乐后之美盛。或师挚适齐之后,追忆往时之盛而叹美之。不可确定矣。”这一解读,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因此推出:“乱”应该和“始”相对,意为乐章的尾声。一“乱”字本身是个会意字,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本义是:理丝。在劳动时“理”的动作基本属于最后一个环节,所以,“理”代表了劳动的结束。二“始”为乐曲的开端。古代奏乐,开端叫“升歌”,一般由太师演奏。相对的“乱”就应该为合奏乐、乐曲的结束。三如果“乱”是有关音乐处理手法的一个专门名词,那么作为诗歌总集的《诗经》,应该有大多数的篇章都应用“乱”这一手法,为何孔子要单独提出“《关雎》之乱”呢因此,这句话应该翻译成为“从师挚演奏开始到奏完《关雎》最后的乐章,美妙动听的乐曲一直在耳畔回响。”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还有这样一个观点:“‘《关雎》之乱’与‘《武》乱皆坐’中的乱,是一个东西”,这一观点也不准确。据文献所载,西周初年的大型乐舞《大武》有“乱”,《礼记・乐记》中的《宾牟贾篇》曾记录道;“《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武》是周代具代表性的乐舞,也是一部流传很久的乐舞。关于这部乐舞的产生,《吕氏春秋・古乐篇》记周武王即位后伐殷,“以锐兵客之于牧野,归乃荐俘馘于京太室,乃命周公作为《大武》。”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其编创内容也是以***君主的战争功绩为歌颂对象。如果这里的“乱”理解为是有关音乐处理手法的一个专门名词,那么就应该理解为“《大武》非常精华的部分是演员皆坐在舞位上”。这有两点不通,一是在演奏“不乱”之时,难道演员是站着的二是和后面的“周召之治”在意思上衔接不上。基于此两点,这里的“乱”,应该理解为“结束”,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为《大武》舞演至末尾,演员皆坐在舞位上,象征天下一统,武力不用。
在屈原的作品中,用到“乱”的,一共有六篇,分别是《离骚》、《招魂》以及《涉江》、《哀郢》、《抽思》和《怀沙》。而这里的“乱”可以理解为乐章尾声的延伸义,即辞赋中最后总括全篇要旨的一段。也就是说,“乱”的含义还是和“结束”相关联。
开学第一篇周记篇6
第一:南阳作家群的成就
一、南阳作家群之群
南阳有个作家群。此话确也。不说上个世纪90年代末已经故去的乔典运、前几年故去的姚雪垠或稍早故去的诗人李季及远在京畿、省城或其他外地的作家,仅就依然居住南阳本土的作家而论,目前南阳就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人,省级会员近200余人,市级会员300余人。
500人的作家队伍,一个浩浩荡荡的作家群体了。那么现在要再把这些作家的名字列一个表,仅就著名而论,也将是很为壮观的了:且不说老一辈,如中国哲学大师冯友兰, 冯之妹沅君、冯之女宗璞,《北京文学》现在的名誉主编赵金九,远在台湾的痖弦等,仅就时下而言,如***旅作家李庚辰、周大新、柳建伟、范***昌;如寄居京畿的赵大河,寄居上海的汗漫,以及寄居省城颇有影响的张一弓、田中禾、马新朝、高金光、杨秋意等。现在仍居住在南阳的,也已是长长的一串:如享誉中国乃至世界文坛的历史小说家二月河,著名散文家周同宾、廖华歌;著名小说家李天岑、行者、马本德、殷德杰、王俊义、韩向阳、王晋康、李成***、周熠、刘正义、宋云奇、李克定、郝树声、秦俊、贾兆玉、陈明远、赵德玺、刁仁庆、闫英明、张天敏、刘黎黎、段舒航、蒙蒙等。如诗人王韵华、明公、溪等。青年散文作家***、水兵、苏涵玲等。文学评论家队伍虽然逊于小说家、诗人、散文家,但做一罗列,在国家、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评论文章的也有七、八人之多:如海南大学教授陈继会,在京畿***报从职的张书恒,南阳师院教授张德礼、徐亚东,副教授万年春;在***府及研究部门谋事的白万献、孙晓磊、张中坡、薛继先等。南阳作家队伍真是彪然皇皇,阵容喜人。
二、南阳作家群之作品
说到作家,无疑要说到作品。假使将以上作家的作品仅择其要者予以陈述,恐更是令人目眩的。如冯沅君的《隔绝》、《隔绝以后》、《卷》、《春痕》等,她的这些作品以反对封建礼教、争取自由的***精神为自己的艺术主题,而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冯宗璞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写作到现在,已创作《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船》、《后门》、《知音》、《弦上的梦》、《三生石》、《野葫芦引》、《东藏记》、《南渡记》、《西征记》、《北归记》、《蜗居》、《我是谁》、《紫藤萝瀑布》等作品,她的作品细密从容,温婉优美,写战争,没有刀光剑影的血腥,但却从人物的命运中见到战争的狰狞和残忍,感受到人物沉重的精神创痛。姚雪垠自1928年开始文学创作,而今已出版报告文学集《战地书简》、《四月交响曲》,小说集《红灯笼故事》、《牛全德与红萝卜》、《戎马恋》、《重逢》、《差半车麦秸》,长篇小说《新苗》(又名《母爱》,《春暖花开的时候》(1―3册)、《长夜》、5卷本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创作谈《小说是怎样写成的》等。姚雪垠的写作激情四射,笔力雄健,善于营造波澜壮阔的氛围,却又不失细腻的感情体验。乔典运的写作始于上个世纪的50年代,先后出版短篇小说集《笑语满场》、《村魂》、《问天》、《美人泪》,长篇小说《金斗坪纪事》、自传体长篇小说《命运》等。乔典运的作品魅力在于他对处在社会下层人的复杂性格的生动展示和对这些小人物的命运的思考,从中透视出社会机体对人性扭曲的作用力。
二月河的写作具有传奇的偶然性。但当他一旦进入到一种有意识的创作状态,那么他的写作就具有了审美的自觉性。因此,他的长达500多万言的《落霞》(《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曲也就不仅仅是写了清朝康、雍、乾三朝的发展演进历史,而是用一种历史审美的眼光,揭示出历史的行进,历史的发展规律。他不仅仅是在描写历史事件,而是在揭示历史的***治生态、文化生态,也就是维系我们这个国家数千年而不变的一种历史成因。所以我说,成就二月河在文坛上的地位,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首先在于他作品里所映现出的精神品质。当我们在读《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时,我们的思绪常常会跳出小说所描写的历史时代,而与现实、与当下胶合在一起,去思考作品的当下价值、现实意义。
周同宾的散文是在力***为传统农耕文明存照。无论是他早期的散文集《乡间小路》,还是此后的《皇天后土》、《情歌 挽歌》、《古典的原野》等,都是在做着这方面的努力。***旅作家周大新是一位始终在“追求文学与地域之间生命联系”的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从他的中短篇小说《汉家女》、《小诊所》、《香魂女》、《银饰》、《左朱雀右白虎》、《向上台阶》到长篇小说《走出盆地》、《第20幕》、《21大厦》、《湖光山色》等,无一不在用文学的形式表现与他生命有着密切联系的地域――豫西盆地。这是一种文化认同,作家无论走到哪里,始终不忘自己的精神背景、文化底色,就像《21大厦》中的那位保安。可以说那位保安的精神品质也是作家本人的品质。作为***人的柳建伟以一位***人的天职,与时代保持着密切的同步联系,把他的写作定位在***队现代化建设上。除了他的《北方城郭》是写社会生活外,他的《突出重围》、《英雄时代》是当代***人、部队建设的生活***景,具有很强的现实震撼意义。此外,南阳近几年还创作出版了一系列的现实主义的作品:如李天岑的小说集《找不回的感觉》、长篇小说《人精》,行者的《皇后风物志》、《美人市场》,廖华歌的长篇小说《玉皇岭》,马本德的长篇小说《望城》,刘正义的长篇小说《城脚》、郝树声的长篇系列小说《镇委书记》、《侧身官场》、《怪味沧桑》,贾兆玉的描写学校生活的长篇小说《何枝可依》等。
三、南阳作家群之获奖
倘以获奖而论,自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到时下,南阳获奖的作家和作品也是蔚为大观,收获颇丰。如宗璞的《弦上的梦》获得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同届获奖的还有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一弓的《张铁匠的罗曼史》、《春妞和她的小嘎斯》、《黑娃照相》分获第二、三、四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乔典运的《笑语满场》1981年获得《北京文学》优秀小说奖;《村魂》获得1984年河南省优秀短篇小说奖,《满票》获得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届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还有周大新的《汉家女》、田中禾的《五月》。同届一个地区有三位作家获得同一国家最高奖项这在全国是不多见的,因此这一年又被称为是南阳文学获奖年。周大新的《小诊所》获得了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向上的台阶》分获第六届百花奖和《中篇小说选刊》奖及《十月》奖,《第20幕》获得人民文学奖,2002年先后获得冯牧文学奖和冰心文学奖。《湖光山色》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这一奖项的还有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二卷(首届),宗璞的《东藏记》(第六届),柳建伟的《英雄时代》(第六届)。说到柳建伟,不能不说到他的其他奖项,如《突出重围》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庄重文学奖,并被评为向建国50周年献礼书。《英雄时代》被评为向***80周年献礼书。
获取鲁迅文学奖更是南阳文学史上的骄傲,周同宾的散文《皇天后土》以其对当代农民生存环境的关注和叙述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马新朝的长篇抒情诗《幻河》则借助对母亲黄河的歌颂,从而歌颂了在母亲黄河的哺育下的中华民族,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在这里,我们还应着重提出的是二月河。二月河1985年开始进行长篇历史小说创作,《康熙大帝》甫一出版,即得到读者欢迎,1989年获得河南省优秀***书奖,1993年获得河南省第一届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雍正皇帝》获得湖北优秀***书奖和河南省第二届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同时还获取第五届茅盾文学提名奖及“八五“期间优秀长篇小说奖;《乾隆皇帝》获河南省第三届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2003年获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2000年,二月河在美国中国书刊、音像制品展览会上,被评为“海外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家”。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一位获取此殊荣的作家。除此还有廖华歌的《七色花树》、行者的《大化之书》等获得河南省优秀文学艺术成果奖。
第二、南阳作家群的多样性
如果说,我在上面展现的仅仅是南阳作家群的队伍阵容和他们的写作成就的话,那么我们还不能全面了解南阳作家群的整体精神状态和表现在他们身上的审美追求和艺术个性、艺术风格。而这也正是构成南阳作家群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
毋庸置疑,凡是对南阳作家群有所了解的人都惊异于此。这就是表现在南阳作家群创作风格上的多样性,流派的多样性,题材的多样性。
多样性,就是避免雷同。避免创作风格、语言风格、题材选择、审美追求的雷同。南阳作家群们的“弘懿明薄,使他们都巧妙地避开了同道的“同”,而建立起了自己的“异域”。
一、流派的多样性
“乡土写作”是中国上个世纪20年代后新呈现出的一种写作范式,它的审美风格、艺术特色、写作视角是立足于作家所生活的乡村,而运用乡土的文化、乡间语言而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如鲁迅、沈从文、赵树理、孙犁等都是这一写作的代表。在南阳这个作家群体里也出现了以乔典运为代表的“乡土”写作群体,他们的写作视角无一例外地都在关注着南阳盆地芸芸众生的人生命运、精神世界。如周同宾、马本德、殷德杰、早期的周熠、李克定、赵德玺、闫英明,以及***旅作家周大新等。但是,虽然他们都以乡土写作命之,可在艺术风格上却又殊异。乔典运是以一位农民的视角进入到农民的精神世界,以农民的心态、农民的语言述说农民的生活、农民的心理。他所营造的艺术与农民是一种“零距离”,有着现实的切近感。周同宾的《皇天后土》、《古典的原野》也有着这种乡土的切近,但在语言上凝聚着作家的介入。马本德、殷德杰、刘正义、李克定、赵德玺、闫英明、***旅作家周大新、早期的周熠等是以一个现代城市知识分子的身份介入乡村生活,他们笔下的乡村也就具有了有别于乔典运的笔下的韵味。倘把乡土传统写作作为南阳作家群写作的主流,其实现代派写作在南阳也不可忽视,这就是以行者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写作。而在这个阵营里的群体也是蔚为壮观的,如王俊义、陈明远、韩向阳、段舒航、蒙蒙等。甚或廖华歌新近的散文也加入到这个行列,用现代的手法创作散文。这在外界的读者看来似乎有些不理解,南阳作为封闭的内陆盆地,何以有如此先锋的写作意识?事实是封闭的地域并不一定就决定了人们意识的封闭,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封闭会带来人们思想意识的反叛,而突破传统,追求一种新的思想理念。
二、题材的多样性
现实主义写作是南阳作家群的写作主体。如乔典运、张一弓、周同宾、田中禾、周大新、柳建伟、李天岑、马本德、郝树声、刘正义、高金光、杨秋意等,他们的作品都以其对现实生活的密切关注,或歌颂、或批判,而表现出作家们的现实责任感。与此同时,历史题材的创作也是南阳作家们的重头戏。如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二月河的康、雍、乾清帝系列长篇小说,宗璞的《东藏记》、《南渡记》、《西征记》、《北归记》等战争年代的历史小说,秦俊的汉代皇帝系列长篇小说。除此以外,还有一系列描写南阳历史名人的历史小说。现实和历史,构成了南阳小说的浩瀚天空,展示了它的多彩多姿。王晋康的科幻小说也为这片天空增添了一片彩云。
三、体裁的多样性
一个地域文学体裁是否多样也是检验这个地域作家群体创作氛围是否活跃的标志。南阳作家群的文学体裁可以说是门类齐全,从小说、散文到诗歌、文论、杂文、电影电视剧本创作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无所不包。小说中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中的古体赋、散文诗;诗歌中的古体诗、现代诗;文论中的影视文论、书画文论、作家论、作品论;杂文中的时***评论、社会现象杂感、小品文;电视中的单本剧、连续剧等。更重要是在这众多的体裁样式中,出现了一些多栖作家:如二月河,不仅是长篇历史小说家,他的研究《红楼梦》的文论在红学界也独树一帜,近些年的文化散文在海内外也颇有影响。如乔典运、如周大新、如行者、如廖华歌、如马本德、如周熠等,他们有的是既写小说,也写散文,有的是小说、散文、诗歌三栖俱兼,有的是写小说、写电视剧。
四、人物形象的多样性
长期以来,南阳的作家都是以写农村题材为主,呈现在作家笔下的多是单一的农民形象。1980年代以后,南阳作家群笔下的人物形象呈现出多样性。不说历史小说,仅就现实小说而言,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走进城市,加快了现代城市建设。那些昔日的农民已经不再是只在田间劳作的“乡下人”,他们的思维模式也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要求作家的创作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展示当代人们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思想追求。如李天岑的长篇小说《人精》中的赖四,已经不是过去农村里的混混,而是在当代生活中,从农村走出来的融入当下经济发展潮流中一个新兴的中产阶层的人物。作品的价值就在于作家在作品里所描写的赖四的发展、成长过程。周大新《第20幕》对20世纪初南阳丝织工业发展的展示,行者在《圣西门》中借助圣西门这个人物形象对尼采艺术美学的思考:即什么是艺术?也即探讨的是存在者与创造和被创造的关系。马本德的《望城》写的是当下的打工族的在城市的生存情态,作家的笔力已不仅是只写他们的生存环境,而更重要的是多了对当下城市某些现象的批判。郝树声的《镇委书记》、《侧身官场》中对基层官场的描写,贾兆玉《何枝可依》中对当代知识分子形象的展现等,这些在南阳过去的文学作品都是不曾涉猎的全新的人物形象 。
第三、南阳作家群的成因
在我们对南阳作家群队伍构成、出版作品、获奖情况以及创作的多样性予以粗略勾勒之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个疑问:是什么原因,在豫西南这个盆地出现了这么旺盛的文脉?是什么原因,使这里的人们有如此强烈的话语表达欲望?是的,这确是一个问题。在我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去探索这种原委的时候,则发现,在主观或客观上都有我们可值探索的条件。
首先,独特的地理位置,养育了他们的文人气质。
南阳地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中夹地带,这里既有长江流域的温润气候,又有着黄河流域的干漠气韵。因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既有长江流域人们的温文儒雅,又有着黄河流域人们的豁达干练。无论是北方文化南迁,或是南方文化北移,这里都是两种文化的必经之地,他们在这两种文化的濡染中也就形成了兼容并包的独特性格。而这种性格的最大优点就是具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有着较为主动的话语表达欲求,有着敏锐的艺术感悟能力。对此,早在汉时的南阳老乡***子在他的《南都赋》中就有形象的记述:如写南阳人的待客豪爽,席间不仅菜肴丰赡,还有笛琴歌舞相伴。“献酬既交,率礼无违,弹琴龠,流风徘徊。”客人喝醉了,言要归家,主人还要委婉相留,说露水还没干,再等等。由是“接欢宴于日夜,终鹄种令仪。”及至春日,气象更新,百花妖娆,乡民们都被这景致吸引,外出郊游,又是另一番景致:“男女姣服,络绎缤纷。致饰程蛊,渡鼙憔辍N⑻髁黜,蛾眉连卷。”一个个盛装艳服,极尽修饰,展示着他们的美姿,年轻人细眉轻启,眼波流转,各舒风情。“于是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到了秋天,他们又会“结九秋之增伤,怨西荆之折盘。弹筝吹笙,更为新声。寡妇悲吟,d鸡哀鸣,坐者凄欷,荡魂伤精。”这就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南阳是一个南北文化的交汇地,不惟扮齐僮饰赵女,还会唱南歌跳郑舞。见春而喜,见秋而悲,触景生情,多愁善感,这是平民,那么君子呢?***子说得更为明白:“且其君子,弘懿明,允恭温良,容止可则,出言有章,进退屈伸,与时抑扬。”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南阳人的身上即有着南方人的多才多艺的浪漫气质,也有着北方人的尚实守恒的高贵品性,正是这种混合的文化,滋养了南阳人的心智,养育了他们的文人气质。而这也正是一个作家不可缺少的文化滋养。
其次,传统的文脉延续,是成就今天南阳作家群体的必然。
在南阳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作家群体,较为著名、产生过较大历史影响的就有三次。一是在汉而至到东汉末年出现了以***子、诸葛亮为首的南阳作家群。***子不仅是汉代的一位思想家、科学家,还是一位文学家。他是与司马相如、杨雄、班固齐名的汉赋四大家之一,其代表作有《东京赋》、《西京赋》、《南都赋》等。前两赋意在讽谏告诫上层统治不要穷奢极欲,荒***无度,后一赋意在描写南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说明南阳的地理位置重要。诸葛亮是一位智者,他的前后出师表及其留下的诗篇都表现出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质。围绕他们而所形成的作家群体,构建了南阳汉代文学的辉煌。二是在唐代,出现过以岑参为主的作家群。岑参是一位边塞将***,面对边塞恶劣的生活环境,这位将***以一位诗人的丰沛情怀描写了***人们的豪迈气概、浪漫气质,被世人誉为边塞诗人。今天南阳的***旅作家如李庚辰、周大新、柳建伟、范***昌等依然继承了这种精神品质,用他们的情怀展示新一代***人的精神境界。据统计,现今流传下来的南阳唐代作家有10余人。自宋以降,南阳一直处于战火纷争中心,到明朝南阳大部分土地荒芜,人烟十不足一二,到洪武年间,南阳除从山西迁入一部分居民外,先后14次从江西往南阳移民,达30万之多,分居南阳的卧龙、宛城、镇平、邓州、新野等6个县市区。至清中后,南阳文脉开始复苏,到清末又已经形成了一个小的群体。传统的文脉底蕴是成就南阳作家群体的另一个动因。
其三,南阳作家们的写作都是在经历了自发性写作的历练后而才进入到有意识的自主性写作状态。
对此,我们可以从个案予以探讨。以二月河的写作为例,二月河开始创作《康熙大帝》,完全是出于一种意气用事,因为他在进行《红楼梦》研究时,有人感慨,时下那么多写皇帝的历史小说,为啥没有一部写康、雍、乾的小说?受此感染,又得到冯其庸的鼓励,二月河开始了他的清帝系列写作。这种起因完全是一种自发的、意气用事的,连作家自己也不知道未来的结局,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在二月河的意识里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自主创作长篇历史小说的审美意识。当他把《康熙大帝》第一部写完,二月河对自己的写作才有了一个清醒的意识:他要把他的皇帝系列写成一部什么样的作品,他要在作品里告诉读者一段什么样的历史。这是一个作家的成长过程,作家也唯有从自发过渡到自主,他才实现了作家的理想,他的写作才真正进入到审美层面。我们所敬慕于二月河的是他的这种由自发到自主的升华时间较短,他能够很快找到自己的审美着陆点,以一种自觉的审美意识构建起自己的审美世界,这也是二月河的高明之处,珍贵之处。再以乔典运为例,乔典运写作的动因也完全是一种无意识的,那是因为他当时有病,在养病中的偶然而为,写了一首短诗发表之后而才勾起了他的写作欲望。在他写那首短诗时也没有想到以后要成为作家,命都不保了,哪还会有这份闲心。也就是这首诗,救了乔典运的命,引起了乔典运继续写作的兴趣。可以说乔典运创作由自发向自主意识过渡的时间较长,但这不是作家自己的原因,是社会的原因造成的,乔典运最终以自己自主审美意识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峰。分析姚雪垠、周大新、田中禾、行者、廖华歌、马本德等等南阳所有作家的写作起因,无不都是与此有关。有的或为了改变命运,有的或觉有话可说,有的或偶有所感,有的或因某一事激励等。当自发到一定时候形成习惯,就会演变成自主,一种自觉行为。就像情人,发展到一定时候就会变成丈夫或妻子一样。如果写作一直处于自发,而没有进入到自主状态,他就缺乏审美的自觉性,没有审美的自觉性也就没有审美的责任,那就永远成不了作家。就如情人和丈夫,如果情人一直处于情人的思维状态,缺乏做丈夫或妻子的自觉性,也就没有做丈夫或妻子的责任,他就永远获不到真爱。自然,自发的起因与文化有关,后者是在前者的哺育下形成的一种行为罢了。
其四,吃苦和耐得住寂寞是成就南阳作家群体的主要因素。
文学创作是一项寂寞而又吃苦的事业。谁要想在这个事业上有所成就,非有耐得住寂寞和吃苦精神的人是不行的。可以说,南阳的作家都具有这一品质。如二月河,在写《康熙大帝》时,五黄六月,天热似火,蚊蝇纷扰,二月河脚下放盆凉水去热,赤臂任凭蚊蝇叮咬,坚持创作,当他把《康熙大帝》完成,头发已大部分脱落,成了阴阳头。周大新为创作,回家探亲时,为不影响家人,在室外搭个小棚,忍受着周围鸡舍、猪舍臭气和蚊虫熏扰,而笔耕不止。乔典运更是在身体患严重疾病,***治环境非常恶劣环境下,忍受着沉痛的肉体和精神的折磨而坚持下来的。姚雪垠的《李自成》创作也是在倍受迫害的环境下进行的。宗璞《东藏记》、《南渡记》、《西征记》、《北归记》是在身患多种疾病,视力极度低下的情况下完成的。张一弓、田中禾、周同宾、周熠等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苦难的经历和折磨,但他们都以其坚韧的吃苦精神和耐得住寂寞的品性,最终取得了被世人认可的艺术成就。有人把这种精神称为卧龙精神,是对南阳作家群的高度赞扬。
其五,南阳市委、市***府对南阳作家群的重视和支持。
开学第一篇周记篇7
至于喧嚣,也并不就是多余。比如生活的喧嚣,本身就是小说生产的一部分,如同女人生产免不了哭喊和疼痛。比如文学圈的臧否,可能与小说生产无关,但其本身就是小说文本后期生长的一部分。生产出来的文本它自然要上升,但最后谁入所谓主流,成名成家,谁被无声忘掉,更像是蒲公英播种,偶然决定。媒体大约是这偶然动力里的一部分。
生活的价值在于去过它,你不能停在那儿,只是吃喝拉撒。在于去言说它,说说更健康。“中间代”作家,就算是一个喧嚣言说的由头吧。他们都在认真地说着,我们想你能有机会听听。
薛忆沩 1964年出生于湖南。1981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后获工学学士学位,1993年又考入广州外国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1989年薛忆沩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遗弃》,2012年最新小说《文学的祖国》行将上市。
盛可以 上世纪70年代生于湖南益阳,现居北京。2002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作品近200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道德颂》、《水***》、《活下去》、《火宅》《无爱一身轻》等五部,以及《取暖运动》、《谁侵占了我》等多部中短篇小说集。
叶三 1978年生人,旅居海外多年,现归北京。2011年出版首部散文、小说选集《九万字》,她的文字轻灵、跳跃,不拘语法和修辞,刻薄的时候幽默感一流,幽默的时候却透着骨子里的清冷。
张惠雯 1978年生,祖籍河南西华。1995年底获新加坡***奖学金赴留学,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大学期间尝试创作,获新加坡大专文学奖多个小说及散文奖项。代表作有《徭役场》、《水晶孩童》,2006年,短篇小说集《在屋顶上散步》在新加坡出版。
西门媚 生于上世纪70年代,小说家,***作家,画家。现居成都。曾在广州、北京、成都三地媒体工作十年,现专事小说创作和专栏写作。出版长篇小说《实习记者》,短篇小说集《硬卧车厢》,随笔集《结庐记》,随笔集《说我爱你》。
慕容雪村 东北人,1974年出生。中国***法大学1996届法律系毕业。2002年初开始在网上发表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天堂向左,深圳往右》、《伊甸樱桃》,曾被推举为网络四大之一。
小白 生于上海,自由撰稿人,近几年来其文名逐渐在文化圈和读者群中广为人名。名下的长随笔、短专栏独树“异”帜、自成体系,发表在国内多家报刊上。著有长篇小说《局点》、《租界》。
绿妖 70后,县城青年,在北京呆了7年,现居绍兴。做过工人、时尚杂志编辑、电台主持人等。曾出版随笔集《我们的主题曲》、小说集《阑珊纪》。《北京小兽》是其第一部长篇小说。
冯唐 1971年生于北京。1990-1998年就读于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专业临床医学博士,曾就职于麦肯锡公司,现居香港。已出版长篇小说《万物生长》、《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北京北京》、《欢喜》、《不二》,散文集《猪和蝴蝶》、《活着活着就老了》、《如何成为一个怪物》,诗集《冯・唐诗百首》。
瓦当 1975年生于山东。诗人、小说家、出版人,现居北京。著有长篇小说“赋格三部曲”(《漫漫无声》、《到世界上去》、《在人世的悲伤》)、短篇小说集《多情犯》、《去小姨家》等。
李师江 1974年生于福建宁德,199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目前居住北京,专职写作。在台湾出版《比爱情更假》、《肉》、《她们都挺棒的》等四部作品,内地出版长篇小说《逍遥游》、《中文系》。
柴春芽 1975年出生于甘肃陇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1999年毕业于西北师大***法系,曾在兰州和西安的平面媒体任深度报道的文字记者,后在广州任副刊编辑和***片编辑;2002年进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曾任《南方都市报》和《南方周末》摄影师。著有长篇小说《慈航与流放》。
任晓雯 1978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毕业。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她们》、《岛上》,短篇集《飞毯》。2005年与人合伙创办茶叶公司。现在,任晓雯自称“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推广自己的茶叶品牌,另一方面还不放弃写作。
独眼 生于1980年,北京人。北京某大学建筑历史专业硕士毕业,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给报纸杂志写有关建筑和城市的专栏文章。私下长期进行小说写作活动。《比如,单身》曾连载于水木清华bbs,追看者甚众,引起轰动。
走走 《收获》杂志编辑。主持《生活周刊》情感专栏,现己出版、发表长篇小说《得不到你》、《房间之内欲望之外》。
李海鹏 1972年生,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曾任《南方周末》高级记者。2011年出版长篇小说《晚来寂静》,其作品展露出文字的过人才华,文本之美的背后,是独到见识和职业精神。
开学第一篇周记篇8
一、审时度势,准确定位
1.对文化市场前景的独特认识1934年被中国读书界公认为“杂志年”,各种杂志如雨后春笋,纷纷创办,但到了1935年似乎已难以为继,不少创办者都失去信心,感慨盛况不再。但是林语堂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判断,在《宇宙风》第1期《编辑后记》中,他指出:“杂志并未成年,更无所谓没落,市面虽然萧条,可无妨于杂志。”在林语堂看来,那些感慨“没落”的出版者虽然把发刊词写得激昂慷慨,但其刊物并未适应市场需要,因此出不了几期就只好关门大吉,进而他说道:“但若说因此而使杂志没落,在我实难置信。君不见各城各市之歌台舞榭,茶寮酒肆,无不门庭若市,座客常满乎?此畸形固是畸形的繁荣,但有此畸形繁荣的时候而杂志竟会没落者,岂不是更畸形的没落?”接下来以上海文化消费市场为例论证道:“别个城市我不知道,以上海而论,每天每晚有多少人上舞场到电影院戏院?当上海各大学禁止学生跳舞时,尤为出版家曾点头称善曰:‘禁得好,禁得好,大学生在舞场跳一跳,就跳去我三份杂志。’此语虽似笑话,实含至理”。由此可见,林语堂立足于上海发达的文化消费市场,对杂志前景具有独到的判断。他将门庭若市的歌台舞榭、茶寮酒肆的繁荣作为杂志不会衰落的理由,要从舞场、场、电影院、戏院中为杂志争取读者,彰显了对上海文化消费市场的认同,势必促进其办刊实践。
2.适应市场需求的办刊定位在对杂志取向、前景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宇宙风》编者提出了理想中的刊物要求:“(一)内容文字能使读者读得下去,(二)印刷能好点,出版不脱期,(三)售价现在虽是每册一角,但在销数增加到合乎我们的预算时,本取诸于人用诸于人之旨逐渐减低,使一般看杂志代跳舞的读者减轻支出。”在这个看似“十分寒伧”的理想上,正显示出《宇宙风》力求适应市场需求的办刊定位。除了在刊载内容及其文字风格上适应读者的阅读需求外,编者还特别指出了杂志在印刷、出版、销售等方面外部保障措施,在市场化的操作上可谓不遗余力,这使得《宇宙风》一直保持畅销势头,从而保证了林语堂等人借助文学刊物传播现代观念的理想。
二、尊重读者,搭建平台
1.积极为读者考虑刊物走市场路线,势必要考虑到作为文化消费主体的读者的阅读心理和审美习惯。在《宇宙风》办刊实践中,林语堂非常尊重读者的诉求,把读者的需要放在首位。《宇宙风》的编者不是高高凌驾在读者之上,而是以谦和的态度,通过专栏了解读者意愿,处处为读者着想。如在该刊第8期的《编辑后记》中写道:“篇幅一层,照我们发刊时的计划,原想比一般一角杂志多一点,谁知出到第五期时,不知怎样一来,纸价格突然高涨,致使我们无法增加篇幅,只得把每页的字数多排二百左右,使读者不因纸价飞涨而受少看几篇文章的损失。”这种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的意识是其他文学刊物所欠缺的。
2.真诚与读者沟通编辑工作事务繁多,难免有不周之处,《宇宙风》的编辑成功地化解了这些不利因素。在该刊的《编辑后记》中,常常可以看到编者对于读者的真诚道歉。因郁达夫自传未能及时刊出写道:“开头先得向读者致歉;上期预告的《达夫自传》郁达夫先生没有写来,只得暂阙。”[4]该刊还曾在《编辑后记》中诚恳地写道:“最后希望读者对本刊赐予批评,免我们‘当局者迷’,不知改进。我们出刊物不是出着玩的,极愿接受各界卓见。”[5]这些举措无疑增加了刊物的人情味和亲和力。
3.搭建编者与作者、读者交流对话的平台《宇宙风》注重编者与作者、读者的沟通,通过《编辑后记》《或问》等编读往来栏目,构建交流对话的平台,加强和作者、读者的联系,以实现其办刊目标。一是注重引导作者著文。第1期的《编辑后记》指出“《科学育儿经验谈》《私运烟土》等篇尤贴切人生类似西洋杂志的文章”“大致可以合本刊主旨”,第2期《编辑后记》中,又写道:“谢六逸先生的《家》和和仪女士的《现代母性》,均是贴近人生之作……此类文章,本刊极为欢迎”,这样就引导作者多写作此类文章。二是注重从具体事务上为作者考虑。第34期《本刊紧要启事》就稿件迟登、稿费汇兑等事积极与作者沟通,督促作者领取稿费。事无巨细,《宇宙风》编辑部都能从作者的角度出发为作者考虑,从而扩大了作者队伍,使得《宇宙风》始终稿源充足。三是注重编者与作者互动。编者甚至走向前台,直接表现出对优稿的欣赏之情,在姚颖《改变作风》之后,林语堂写道:“亢德与我前后去了几封信,才赚得此篇文,是此文之写作,未始非敝编辑之功也。此回去函,虽未以严将***头相誓,而稿之来临,亦由剀切陈词,激以义气有以发之也。本日发稿,如众仙齐集,将渡海,独何仙姑未到,不禁怅然。适邮来,稿翩然至,大喜,写此数行于此”。四是注重作者和读者互动。冯和仪的《科学育儿经验谈》发表之后,有读者赵敏求对之进行了质疑,冯和仪以《科学育儿经验谈之性质及命题》做答。编者在组稿方面还通过对现实热点的关注,使得作者和读者以刊物为平台进行互动。《宇宙风》第22期上刊登了郭沫若的《北伐旅次》和沈有乾的《一封关于投考大学的信》,分别呼应国民******北伐誓师十周年纪念和青年投考大学等社会热点话题,作者爱写,读者喜读,在互动中扩大了刊物的发行量。
三、言出必行,创立品牌
1.重诺守信,言出必行,为发行提供保障在市场活动中,言而有信、言行一致是成功者的根本行为准则之一。《宇宙风》坚持重诺守信,言出必行,不断强化读者对《宇宙风》的信任,为推行市场化的发行模式提供保障。为促使订阅者订购全年刊物,《宇宙风》在第1期刊出《君若爱读本刊请即预定全年》广告,首先指出读者的顾虑,然后颇有信心地指出只要“出版者守信用,编辑者尽全力,订户部办事顶真,则预订者自比零买者省费而便利”,很细致地从书店较远而费时花钱、零买较贵等角度指出预订的种种好处后,向读者承诺续订该刊者减低定价。出版半年后,该刊第13期春季特大号上刊登出《读者公鉴》,指出该杂志在销售上取得了极大成功,并继续敦促读者成为定期用户。一年后,《宇宙风》果然减价,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这样,《宇宙风》在注重刊物内容不断改进的同时,极为重视发行销售,对读者言出必行,遵守商业守则,成为其畅销不衰的一大原因。
2.利用名人效应,形成品牌,吸引读者一是开设名作家连载专栏,吸引固定读者。《宇宙风》充分认识到了名作家对读者的吸引力,开设的名家专栏有林语堂的“姑妄言之”“小大由之”,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知堂的“风雨谈”“风雨后谈”等。二是借名家进行宣传刊物。该刊第1期专门刊出“作者著书介绍”,列出周作人、丰子恺、林语堂、郁达夫、老舍、何容、黄嘉德等都是著作等身的作家,既是对这些作家的宣传,也是对该刊物的宣传。在第8期新年特大号上,又罗列老舍、丰子恺、周作人(知堂)、郁达夫、谢冰莹、郭沫若(鼎堂)等名家在该年为《宇宙风》撰文或者主持栏目的情况,这些因素都对读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对于刊名家之文,《宇宙风》更是极力渲染,以求在最大程度上引起读者关注。例如郭沫若的《北伐途次》发表时,在该期《编辑后记》以特大号字体单行排出,以引起读者注意。从刊载名家文章来看,《宇宙风》前12期就收入周作人13篇、郭沫若5篇、丰子恺17篇、郁达夫8篇、林语堂各类文章30余篇。《宇宙风》的这些努力,形成了自己独具的品牌,因而能够保持长期畅销不衰的势头。
四、注重营销,刊登广告
1.注重营销策略,出版各类书刊一是出版特号专辑,激发读者兴趣。在固定栏目之外,《宇宙风》还定期推出特大号。在特大号推出前,往往提前数期就开始造势。如第13期为春季特大号,但在第11期《编辑后记》中就预告道:“下下期即第十三期拟出一春季特大号,先此预告一下”,在第12期又指出:“下期本刊是春季特大号,也是本刊出版半年的一个纪念,将以最丰富最精彩的内容与读者诸君相见”。再如第32期为新年特大号“苏俄特辑”,在第30期上就刊登了出版预告,第31期上该刊又刊登出下期内容为三个特辑,即“今日之苏俄”“北伐野史”“二十五年我的爱读书”,以及“其他佳作一斑”,无不对读者构成极大的吸引力,出版后形成畅销局面也就不奇怪了。即便在杂志搬迁时,还不忘记出了个“内容精粹,篇幅增多”的《离沪纪念特大号》(第66期)。二是抓住社会热点,开展征文活动。该刊的“民国鸦片事略”“思痛记”“贪官污吏传”征文等,主题较集中,引发了读者关注,刊行后均受到极大欢迎。征文活动在杂志上推出特辑后,再单独成书出版,如《她们的生活》《欧风美雨特辑》《鸦片现状录》《北平一顾》《日本管窥》等等。在单本杂志销售之外,《宇宙风》不断推出合订本,至撤离上海时,将出版的60期编为合订本,共出了7册(前几册不断再版)。通过各种特大号、倍大号、特辑、特别增册、合订本,《宇宙风》形成了从征文策划到刊登,再到特辑出版和大量印刷的模式,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内容以各种形式不断翻印,从而使得文学刊物成为文化消费的一种,满足了文化市场的需求。
开学第一篇周记篇9
读罢他的评论集,我感慨万千:作者好读书,读书之多,是我所不及;作者爱读书,读好书,部部经典是我所不及;作者善思考,勤写作,精评论,且大量评论作品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是我所不及。
他的评论涉及面极广:第一辑“书与人”中包括余华的散文随笔创作、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残雪的《残雪散文》、张抗抗、孟晖及徐小斌的“名家漫步艺术殿堂”丛书、曹文轩的理论专着《小说门》、周一良的自传《毕竟是书生》、徐光和嵇箫桐合着的《教育无痕——一位中国妈妈的教育感悟》、余杰的随笔集《老鼠爱大米》、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唐?|的《晦庵书话》、丁言昭编的《郁达夫日记》、沈昌文的随笔集《阁楼人语》、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等小说创作;第二辑“秦之声”主要包括叶广岑的《梦也何曾到谢桥》等家族文化系列小说及其长篇生态文化札记《老县城》、张兴海的长篇历史小说《圣者老子》、何群仓的长篇小说《路上有狼》、赵丰的散文集《秋天备忘录》等;第三辑“序与跋”包括张芳红的诗集《花开的声音》、肖平的《肖平油画选》、何俊峰的散文集《故乡听雨》、惠智勇的诗集《峡谷履痕》、李志健的诗文集《人生履痕》;第四辑“编与读”主要包括“关于李明涛及其散文”、“关于景卫平的散文”和赵永武的短篇小说《离婚女人安小雅》等。
在作者所评论的诸多作家作品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四位:
第一位是叶广岑,之所以对叶广岑印象深刻,是缘于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及。前两次提及都是在第二辑“秦之声”中——首次提及是在《情绪·情感·情调·情境——读叶广岑家族文化系列小说》一文中,第二次提及是在《像大山一样思考——读长篇生态文化札记<老县城>》一文中,第三次提及是在第五辑“听与说”——《向叶广岑这样的作家学习什么?——在中国作协调研叶广岑挂职座谈会上的发言》一文中。读罢这些评论文章,我才得知着名作家叶广岑曾在周至县挂职县委副书记八年时间,而她的散文集名作《老县城》就是在挂职期间写成的。为了写作,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她至今未婚。《老县城》其实就是以“周山至水”为背景写成的长篇生态文化散文札记。为了这部札记,叶广岑先后两次扎进深山,体验生活。国稳社在第二次提及的文中写道:“全书分为《傥骆道》、《老县城》、《土匪们》、《老百姓》、《大熊猫》、《华南虎》、《众生灵》、《山与水》、《保护神》9章,以23万字和数百幅***片的篇幅,再现了迤逦的自然山水、古老的人文胜迹,为读者展示了悠久的文化传统、质朴的山乡风情。”并高度评价说“长篇地域文化札记《老县城》的出版,填补了空白,弥合了遗憾,使周山至水不再沉寂。在作家叶广岑之前,似乎还没有人这么系统地、历史地对这片净土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和深层次的挖掘。”
另外,作者还在第三次提及的文中对叶广岑的精神力量给予了高度赞赏。他说“拿叶老师来说,她所经历的苦难,她所遭遇的坎坷,她成名前的默默耕耘精神,她抵抗风雨的心理成熟度,她生活中的人格完善度等等,我们具备吗?特别是她的坦然、大气和包容,我们具备吗?所以我们没能取得她那样的专业成就,是很自然的,也是公平的!......然而她带给大家的,却是一种氛围、一种气场、一种标杆、一种力量。这比什么都重要!”
这是作者读书时的思考,也是我之所以记住和敬佩叶广岑的真正原因。
第二位是何群仓。之所以记住他,是缘于自己与他有过两面之缘。他是西安市作家协会副***。当时自己经熟人介绍,想加入西安市作家协会,就先后找他两次,为的是让他在《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登记表》上签字。首次找他,他没签,缘于我将表填错。第二次又找他,他不仅爽快签了字,还给我做了有关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理论指导,令我感恩不已。没想到,何老师的名字却偏巧又出现在国稳社的评论文集中,且国稳社还对他的长篇小说《路上有狼》先后做了两次评论。首次评论是在《身份***治语境下的乡村叙事——评何群仓长篇小说<路上有狼>》一文中,紧接着是在《生死绝恋中的人性悲歌——关于<路上有狼>的文本细读》一文中。然而首次评论令我印象最深。在首次评论中,作者从“时代特征”、“地域特点”、“人性特质”、“戏剧特色”四个层面,对《路上有狼》从宏观角度做了精准的解读和评论。特别是“地域特点”部分的解析,令我印象颇深,尤其是小说中富有地域特点的语言举例,我都摘抄了不少,因为这些语言就活生生存在于我们身边,而我却不曾留意,更不曾将其用在写作中。然而这一点,却被国稳社发现,并在作品中加以评论,不能不引起我的思考。尤其令我汗颜的是,让我心怀感恩的人的作品,我至今竟然还没读过。然而国稳社却不惜笔墨对其作品精读细剖,令我备受震撼:我现在读书,难得有这种思考,这不能不说是国稳社给我上了很好一课。
第三位是张兴海。记住他,早在上高一时。那时,我在周至中学就读。学校聘请张兴海来校为我们做了一场报告。他的成名作《死囚车上的采访》就是我当时的班主任白一凡老师推荐的。我记得很清,白老师当着大家的面说“这本书写得很不错!”。这就是张兴海给我的初次印象,然而却由于白老师,我记住了这个名字。又令我意外的是,却不巧又在国稳社的书里见到了他。这就令我倍感亲切。于是跳跃式地就将书翻到了《水的诗学——长篇小说<圣者老子>意向解读》中。作者在该文中说“在结构原则上,《圣者老子》是一部不以故事见长、不以情节取胜的散文化的长篇小说,可以当作小说来阅读,随时翻览、随时中断,不会影响阅读效果。它的理想读者,更在乎的应该是其中丰沛的艺术含量、繁茂的文化元素和频密的意象安排。”尽管这部小说,我也未曾读过,但作者精准的点评,已经激起了我阅读的欲望。
第四位是惠智勇。记住他是缘于他就在我身边。惠老师几年前曾担任周至职教中心***教处副校长,当时也是我的领导。他爱文学,也爱写作。曾自费出版了两本书——一本散文集,一本诗集。而《峡谷履痕》便是他的诗集。当他好心好意将自己的这两部呕心之作免费赠送与我的时候,我只是随便翻翻而已,至今都未曾读完过。意想不到的是,国稳社却在《生活的歌者——惠智勇诗集<峡谷履痕>》一文中,对其诗作进行了精到的点评,还以诗集中《致爱妻》、《山村的石磨》和《山村剪影》为例,加以分析解读,并中肯评价说“他的诗,是其生活经验的高度浓缩,是其生命阅历的诗情观照,是一些十分质朴、非常结实的文字记述。”
现在细细想想,惠老师其人其作,果不其然。然而让我重新重视和认识惠老师的,却是国稳社的这部评论文集。
最后,他在文末除了对惠老师给予了充分肯定而外,还对其提出了切中恳请的建议:“智勇有他的使命——教书育人,有他的岗位——教育行***管理,在尽好各种社会责任的基础上还秉持浪漫的诗心,可见他不是以此来装点门面闹着玩。既然有志于此,不妨沉浸古今中外诗史长廊,在经典的浩瀚***里涵咏、揣摩、赏析、取法,不断加强艺术修养,努力写出更精粹、更含蓄、更富诗意的精进之作。”
难怪,国稳社能够成为西安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从他恰如其分的评论性文字中不难看出其高洁的人品。
开学第一篇周记篇10
《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向记者介绍,今年是《人民文学》创刊60周年。刊物在今年第1期完成扩版,从144面增至176面,从而能够更充分地反映出中国文学各种体裁最新最优秀的创作成果。另外,刊物将以“放歌60年”为主题,推出歌颂60年来祖国伟大成就和历史巨变的各种体裁的作品;并为这些作品设立“纪念建国60周年特选作品”标示,作为2009年版面的重要内容。《人民文学》还将在2009年组织一系列活动,让中国作家们深入到时代生活前沿地带,和各地读者一起回顾60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和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诗刊》主编叶延滨说,《诗刊》今年将通过推出专号、开设相关栏目等方式开展一系列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活动。诗刊社还将与伊春市合作,以林业为主题举办绿色诗歌征文大奖赛。此外,刊物的品牌活动“春天送你一首诗”的活动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民族文学》主编叶梅介绍,该杂志今年将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华民族儿女祖国颂”征文大赛;举办多民族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的作家作品研讨会,进一步推动多民族文学的多样化,打造中国民族文学精品;刊物还将和鲁迅文学院高研班部分少数民族翻译家签约,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作品的出版推介工作。
《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告诉记者,今年1月起,《中国作家》上半月刊重新恢复小说、诗歌、散文、评论四大板块,下半月刊继续办好纪实版。与此同时,办好“鄂尔多斯文学奖”、“郭沫若诗歌散文奖”、“《中国作家》金秋笔会奖”,并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诗歌散文征文”活动。《中国作家》还将在今年配合由中央文明办、民***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作家协会共同发起的“情系农家、共创文明”活动,推出“新农村”专栏,专发农民作家作品。
《小说选刊》今年恢复“专家推介”栏目,将“最新译丛”改为“译丛”,侧重于推介经典作品,为当下小说创作提供参照坐标,还将开设新栏目为读者提供解读小说的参照。主编杜卫东说,《小说选刊》改版以来,一直高举现实主义创作旗帜,但从未忽略过其他风格、流派和技法的小说作品,2009年将更加注重这些作品的创作情况,在总体强调小说创作精神向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小说艺术创新和发展,力求把当下小说创作成果的最新面貌和进展全面反映出来。
《中国校园文学》主编寒小风说,2009年该刊将在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的指导下,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开展“全国中小学红色经典阅读活动”,活动形式包括推荐书目、主题班会、征文征稿等。新的一年里,《中国校园文学》还将继续在全国中小学建立阅读示范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开学第一篇周记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