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经典诗句篇1
关键词:敦煌文献;七夕;民俗
英藏S.2014{1}的内容主要有:《道清》《大般罗(若)波罗蜜(密)》《神沙乡百姓贾憨等状》等杂写;七言、五言《七夕诗》并《家乡万里序》;七言《七夕诗》并《懒重抄序》{2},另外还有其它杂写若干。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该卷存诗并序皆不能称为经典,但却未加雕琢地保留了敦煌官僧民众“七夕”赋诗作序系列手稿原貌。校释该卷内容以及对写卷创作情境进行合理还原,对研究敦煌僧众文化生活、俗文学创作、抄经写经的意义以及敦煌七夕民风习俗等皆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与意义。
一、《道清》《大般罗(若)③波罗蜜(密)》《神沙乡百姓贾憨等状》等杂写
S.2014v/1的首题有“道清 大般罗(若)波罗蜜(密)”,其后稀稀疏疏题有“大公主降礼……自从面别道路长……外道果尔堕于地”诸文。S.2014v/2又言及有“徒三昧”“空空、太空、胜义”等习字文若干,内容杂乱。这些仿佛习字的杂写在S.2014v/3反向书《神沙乡百姓贾憨等状》、S.2014v/6/7“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等文中皆有呈。S.2014v/2《神沙乡百姓贾憨等状》前题有“灵***寺僧道林律师,金光明寺僧道清二人,同师同学,同见同行者;空空、太空、胜义空、有为空、毕竟空、无智空,灵道,张僧和尚法”诸语。结合《懒重抄序》“张和尚”,《七夕词序》“清师”,此处称谓颇值得斟酌。
二、《七夕诗》二首并《家乡万里序》
S.2014v/5《家乡万里序》曰:“窃{4}以某{5}家乡万里,涉歧路而长赊⑥,羡爱龙沙,收心住足。初,每听苦吟于谐砌,乍闻蝉噪于高梧。是日千门求富之辰,乃巧女七夕之夜。辄奉诸贤,宁无谁思,遂述七言,请清师勿令怀笑。”{1}
诗序明确创作者“我(厶乙)”的形象:其一,寓居敦煌者――远离家乡,爱慕偏远边塞,驻足敦煌;其二,精神生活已受敦煌文化的影响――爱慕龙沙地,收其散漫心,驻足于敦煌;其三,本非文人墨客――宴赋苦吟,“我(厶乙)”初以为是蝉噪之举;但如今远离故土,七夕贤聚捧盏,因时因地而有感,不觉亦述七言;其四,“我”与“诸贤”汇聚,但作序时常对字形举措不定,又有“请清师勿令怀笑”之句,诗“七月佳人喜夜情”又颇专注于民风,故考虑“我(厶乙)”在敦煌世俗社会有一定地位,与清师很熟,但文采一般,是不经常动笔的人物。
S.2014v/5-6“我(厶乙)”述七言云:“七月佳人喜夜情,各将花果到中庭。为求织女专心座(坐),乞巧楼前直至明。”{2}述诗并非新创,但也反映了七夕民俗对敦煌文化的影响。又述五言:“乞巧望天河,双双并绮罗,不忧(嫌③)针眼小,只要(道{4})月明多。”通览两诗并序,可明确:其一,七夕属喜庆之夜,有望星、拜星、求富、乞巧、穿针等习俗;其二,“各将花果到中庭”“乞巧楼前直至明”等,留下七夕守夜的民俗记录;其三,七夕不仅是女子乞巧之夜,亦是寓居他乡者乡情愈浓之时;其四,《懒重抄序》“七月佳人喜路逢”与《七夕诗》“七月佳人喜夜情”仅两字之差,或前文为草稿。其五,“乞巧望天河”{5}诗后“乞巧台前有天河”,盖又一“七夕”诗篇手稿,但纸尽语涩,原卷仅有“乞巧台前有天河,双双……秋风天河”“伏是今当月登北阁楼”字样,并无成诗出现;至于其后上下反向倒书“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等,则为杂写,考虑抄写时间可能在作诗之前,与七夕创作无关。
三、“七月佳人喜路逢”“令公传闻播西美”及《七夕(自到敦煌)》并《兄爻序》
刘铭恕《斯坦因劫经录》云英藏S.2014v:“诗共三首,第一首无题⑥,姑名‘身到敦煌诗’,第二、三首七夕乞巧诗,各有序,惟前序缺首。”{7}刘氏所言“身到敦煌”原卷作“自到敦煌”,本无题。按该诗的创作与七夕聚会赋诗有关,故可拟为《七夕(自到敦煌)》;诗前有较多散乱之文,包括“懒重抄”“虽归尘俗”“寂寥思乡”“忝叨仁眷”等杂抄,间有“忽捧荣盏又,七月佳人喜路逢”,“令公传闻播西美”等七言片段。出于校释方便,姑名之《懒重抄序》,整理其内容如下:
(一)S.2014v/4“懒重抄,可怜撞……打破雕梁双莺……”字样。
吟诗作序,时有联系创作缘起的方法。S.2014v/4“懒重抄”等字样盖属于此类。
疑此句为“厶乙”述诗缘起之草稿。由于卷页残损,“撞”“莺”之后有若干字已残失,仅留部分;但因其对敦煌抄经的意义研究颇有价值,故校出备用。序文明确,因过失打破“雕梁”“双莺”,“我(厶乙)”曾经拟抄经赎过,虽然懒于重抄,但是又不得不为之。
(二)S.2014v/4“厶乙虽归尘俗,常晓***……非身归有相归依,……以师……不堪……缘住世……”字样。
残卷若干字不甚清晰,读后略可知创作者“厶乙”的身份及其与和尚交往的密切程度。其一,“厶乙”归于尘俗,非出家人;其二,“厶乙”“常晓***”,概为寓居敦煌多时的官员,与下文“耐(奈)得清师频管领”对应,大概曾多次得受和尚清师管照,故与和尚交往颇为亲近。
(三)S.2014v/4/5“牵牛……,紊乱达,雕梁莺……管领寂寥,必有思乡之[情]”等字样。
在创作的最初阶段,主题设置与情感设定常常会决定作品最终的价值与意义。如《文心雕龙》云“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余于终,则撮辞以举要。”{1}S.2014v/4/5“序”所明确的正是“设情以位体”这一阶段“神思方运,万涂竞萌”{2}的情景。该序稿错句杂出,涂改频繁,加之原卷残损,难窥全貌,遗憾是必然的;但就是这样一份文献,最终还是为我们描述了“我(厶乙)”在创作过程中情感设定的过程以及草拟诗序手稿的原貌:一、此时正值七夕,“我(厶乙)”远离乡井,难免对七夕双星会聚传说动情,应“织女”而涉“牵牛”;二、或缘于“打破雕梁双莺”,而“双莺”又恰可以与七夕双星鹊桥相会传说构成双关联想;三、或缘于“我(厶乙)”与“师”的交往且受管照较多,故以寂寥反衬管领之盛情。由此,草稿不仅留下了“牵牛”以及“雕梁双莺”字样;也留下对“管领寂寥,必有思乡之[情]”的设定。
按《七夕(自到敦煌)》,寓居他乡,本来“寂寞如今不清说”,更何况在“七夕”这样一个天上人间喜庆会聚之日。天上牵牛会织女,人间寓客亦思乡,如孟浩然《他乡七夕》③便是抒发那种孤居他乡的男子在七夕时浓浓的羁愁眷念。法藏P.3375《十二月相辩文》曾云:“花颜一别,怨结气于二星,[星]前玉面堑之兮,悲伤于梦梭,……灵武砂碛,地归书。(疆)部风尘,绝游家信。他乡抱恨,转切弥深,朔塞相思,悬心更远。日有百克(刻),无一克(刻)而不思;夜有五更,无一更而不忆。缘襟之泪,每日常流,欢(怀)念之情,何时可忘?”{4}可以说,寓居他乡者的羁愁眷念之情往往从六月季夏就已经酝酿了,这样一直延续到七月,所以才会在七夕时候情感骤发,难以抑制;“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5}或许这就是寓居他乡者七夕时节的真实心境了,故S.2014v/5云“管领寂寥,必有思乡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事实。
(四)S.2014v/5“喜庆万户求巧之晨(辰)。忽捧荣盏又[],〈程绣翰勿为填河,是他不是他是他。〉七月佳人喜路逢。”
卷中“捧”字原不清晰,有反复描写痕迹,后面补有“荣盏又”三字,疑文后漏两字;左又书两行:“程绣翰勿为填河,是他不是他是他”“七月佳人喜路逢”。“程绣翰”或为人名,“是他不是他是他”也不像正文之句,推测此两句为衍文,“又[]”接书“七月”,即“忽捧荣盏又[],七月佳人喜路逢。”此字段杂乱无章,但却印证了我们对敦煌七夕文化的记忆,诸如:填河之夜、求巧之辰、捧盏之乐、七夕之庆、相逢之喜等等;“七月佳人喜路逢”句在《懒重抄序》中孑然***,似为七言七夕诗歌创作的草稿,而《七夕诗(七月佳人)》恰亦有“七月佳人喜夜情”,或与此有关。
(五)S.2014v/5又有“伏以厶乙忝叨⑥仁眷,每无周旋住敦煌,经及,,有前路,虽则厶乙,准合朝朝。”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云:“‘厶乙’,是一种‘寓名’,可用于自称,也可用于他称,而且贵贱男女通用。”{7}在此,“厶乙”指序创作者“我”。“每无周旋住敦煌,经及,,有前路,虽则厶乙,准合朝朝。”此句由于增补涂删之故,难以辨认其内容,能辨识者亦费解,推测这是“我(厶乙)”推敲不定的杂乱草稿。而另有书“肩素好花,领以圆项,大信张和尚。”以及“悬煦陪觉悚惭”等文,亦甚费解。前又插入“令元手、令公贵位”;“令公”与后诗文“令公传闻播西美,{1}”照应,值得注意。推测“我(厶乙)”曾欲以“张和尚”“令公”为咏诗作序的对象,“思绪初发,辞采苦杂”{2},故而留下如此混乱之貌;所幸的是通^如此杂乱零星诗文书稿,我们可明确:
其一,创作缘起:打破雕梁双莺、懒重抄③,七夕聚会。“懒重抄序”对这一点甚为明确而不含蓄。
其二,创作主题与民俗传达:包括七夕思乡主题,喜庆求巧习俗以及喜鹊填河、牵牛会织女传说。
其三,创作过程:写卷留下各种修改涂画痕迹,可窥“我(厶乙)”在诗歌创作中,选择主题、情感以及草拟诗文的整个推敲过程;虽然“忽捧荣盏又[],七月佳人喜路逢”句不甚完整,但序文之后所书的《七夕(自到敦煌)》诗,则不仅颇为成型,而且又含有概括《懒重抄序》杂写诸文之面貌,如:“自到敦煌有多时”与“每无周旋住敦煌”对应,明确“我(厶乙)”为流于敦煌的外地人士。“每无管领接括希”,“寂寞如今不请说”,与“管领寂寥,必有思乡之[情]”对应,明确寓居他乡寂寥之境,并含对清师感激之情;“耐得清师频管领”又与“喜庆万户求巧之辰”对应,明确“七夕”之聚会的民俗意义。
其四,诗并序出现的人物有僧有俗,诸如“清师”“张和尚”“令公”“我(厶乙)”,可能皆为“七夕”聚会捧盏赋诗之人。“清师”,或为道清和尚,清法师。刘铭恕《斯坦因劫经录》云:“又所以知其为赠道清和尚诗者,因乞巧诗序有:遂述七言,请清师勿令怪笑等语。而于清师,又得推知其为和尚者,则更因此文舆神沙乡百姓状之间,有‘灵***寺僧道林律师,金光明寺僧道清二人,同师同学,同见同行。’之文以为证。”笔者以为妥,从之。“张和尚”,即“张僧”,由俗姓称之。S.2014v/2《神沙乡百姓贾憨等状》前题有“灵***寺僧道林律师,金光明寺僧道清二人,同师同学,同见同行者;空空、太空、胜义空、有为空、毕竟空、无智空,灵道张僧和尚法”诸语;“张和尚”或即“张僧”。“令公”,则为聚会者对某公缘职而来的称谓;“令公贵位”“令公传闻播西美”,一称其位尊贵,二言其事迹流传,故此人非寻常俗众。“令公传闻播西美”是“我(厶乙)”对令公所行所为的夸誉,与《七夕(自到敦煌)》诗中“我(厶乙)”对“清师频管领”的感激之情不甚相同。
至于“我(厶乙)”的身份,为长期寓居敦煌的外地人,虽归尘俗却又崇仰佛教,远离亲人朋友,却又能受到高僧“清师”管照。又按:写卷中“厶乙”对有一些字往往拿不定其写法,如卷子上有多处字形推敲,如“双”字的写法,“打破雕梁双莺”卷写为“霜”,又改为“雨双”,其实皆有误;又在卷题后写“双”;文中还出现有“是”“前”等。比较本卷其他人书写,虽亦有字形推敲处,但往往不是字本身复杂,而是出于书法美观的需要,如“之”“元”“南”“无”等;故以为“我(厶乙)”文采一般,吟诗作赋包括书法恐亦非其长处。既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4}故“厶乙”之诗的校释,亦不必拘泥于辞句用韵,而更应注重其情意的阐发。
(六)S.2014v/5《七夕》诗云“自到敦煌有多时,每无管领接括希。寂寞如今不请说,苦乐如斯各自知。思量乡井我心悲,未曾一日展开眉。耐得清师频管领,似逢亲识是人知。”
此诗与前序相比,俨然已成稿。刘铭恕《斯坦因劫经录》校录曰:“身到敦煌有多时,每无管领接括希。寂寞如今不清说,苦乐如斯各自知。思良(量)乡井我心悲,未曾一日展开眉。奈得清师频管领,似逢亲识是人。”{5}项先生《敦煌诗歌导论》云“第一句‘身’字原卷实是‘自’字。第二句‘括’字应是‘话’字,‘接话希’是说连搭讪说话的人也没有。第三句‘清’字应作‘请’字,‘不请’乃是唐人口语,不必、请勿的意思。第二首第四句所缺“未”字原卷实为‘知’,‘是人知’即尽人皆知之意。据第一首‘自到敦煌’及第二首‘思量乡井’之语,可知作者是流寓敦煌的外地人士。”{1}笔者以为该诗的创作与七夕聚会赋诗有关,故拟为《七夕(自到敦煌)》;《导论》所云“作者是流寓敦煌的外地人士”,甚是;关于“自”“不请”“是人知”校释,亦可从《导论》;只是“耐得”“管领”“接括”诸辞或者仍需进一步明确。
其一,诗《七夕(自到敦煌)》的创作主题,一是七夕,二则是为了表达远离乡井寂寞难耐的“我”对“清师频管领”的感激。理解“耐”作“奈”{2},“奈得”含有“禁住”“忍受”意,这与诗赞誉“清师频管领”似乎不妥;故以为“耐”应作他解,或为“能”,其后“得”与“逢”词性相同,为动词。“能”“耐”本音同可通用,只是后碛斜浠。《康熙字典》辑曰“(耐)又《集韵》《正韵》并奴登切,音能。能或作耐。《礼・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注:耐,古能字。”③“能得”,在唐诗中常用,如阎德隐《三月歌》“洛阳城路九春衢,洛阳城外柳千株。能得来时作眼觅,天津桥侧锦屠苏。”{4}
其二,“管领”常用意主要有三。一作“赏弄”“领略”意。如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扫眉才子于今少,管领春风总不如。”{5}白居易《早春晚归》“金谷风光依旧在,无人管领石家春。”⑥二作“管辖”“统领”意,又可用为名词,为管事人或辖区官员称谓。如英藏S.4453《宋淳化二年(991)十一月八日归义***节度使帖》“又报诸家车牛等,吾有廉子茨萁,仰汝等每车搭载一两束将来,仰都知安永成管领者,都知安永成管领者。”{7}三作“招待”“管照”意。如英藏S.2144《韩擒虎话本》“且赐酒管领,且在一边。”{8}法藏P.2968《沙州归义***致甘州状稿》“其当道进奉一行,切望偏垂管领。”{9}很明显,“每无管领接括希”,“耐得清师频管领”,其中的“管领”皆为动词,适合取第三意。
其三,“接括”,恐非“接话”。“接”,交也。“《说文》交也。《广韵》合也,会也。《易・蒙卦》子克家,刚柔接也。《疏》阳居卦内,接待***。又《晋卦》昼日三接。《礼・表记》君子之接如水。”“括”,结也,会也。如“《广韵》结也。……又与Q通。《释名》矢末曰括。谓与弦相会也。……又《集韵》、《韵会》、《正韵》并蹊榍校音活。会也。与逋。《诗・小雅》德音来括。《笺》会合离散之人。”{10}故考虑“接括”为“结交聚会”之属,明写“我”离井背乡聚会交游甚少,实写七夕诸贤“捧盏”赋诗,感激“清师”管照;与《家乡万里序》“辄奉诸贤,宁无谁思,遂述七言”的诸贤会聚赋诗可形成互证。故原卷“接括”不宜更动,但今尚无寻到唐诗中“接括”例,俟校。
最后,根据原卷书写墨迹以及用笔方法的差异,明确该卷非一时一人书写。且S.2014v/1-6均可见粘合痕迹,第1、2处粘合杂写,第3、4则书写较为完整的两篇序和三首诗歌以及三首不知名诗歌片段,第五则又属于杂写,或可推测S.2014是由不同书手在卷裂前后书写了不同的内容,如S.2014v/1,S.2014v/2,S.2014v/7的内容和S.2014v/6开端“如是我闻”等杂写为卷原书,而由左至右上下反向书写的三诗两序以及未命名诗歌片段,则极有可能写在裂卷之后。因三首诗以及未命名诗段皆与七夕聚会赋诗相关,诗序又有“诸贤”“述七言”“述五言”“管领”“接括”等明确聚会述诗字样,故亦可推测此卷诗皆为七夕宴会赋诗稿,其时赋宴者依次赋诗并拟序,涂改吟述不一。因黏合,遂成今貌。
① 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等合编:《英藏敦煌文献》第四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2} 英藏S.2014卷前有“懒重抄”等杂写序,后又有“家乡万里,涉歧路而长赊”等诗歌序;方便区别故,权称有“家乡万里”句者为《家里万里序》,有“懒重抄”等杂写者为《懒重抄序》。
{3} 通假或推测拟用字用()表示,抄写或有遗漏、残损而据上下文拟补字用[]表示,字迹不清或残损用表示,多余或者衍入的字用〈〉表示。
{4} “窃以(为)”,是一种谦虚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窃”,谦辞。原卷写作“切”,别字。
{5} “以”后有字似“某”,疑为“某乙”合写。
{6} “赊”,“一曰远也。”(《康熙字典》酉中贝字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5页。)有“赊远,地方偏僻,时间长久”等意。如王绩《策杖寻隐士》:“策杖寻隐士,行行路渐赊。”(陈贻{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卷24-19,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04页。)陈子昂《卧病家园》:“世上无名子,人间岁月赊。”(《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卷73-42,第602页。)又如《新唐书・姚崇传》:“崇第赊僻,因近舍客庐。”(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二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385页。)故“涉歧路而长赊”用在此形容“我(厶乙)”长途跋涉,来到敦煌,甚妥。
① 《英藏敦煌文献》第四册,第5页。
{2} 《英藏敦煌文献》第四册,第5页。
{3} 原卷写作“犹”,盖“忧”;施肩吾《乞巧词》本写作“嫌”。(施肩吾《乞巧词》,《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卷483-25,第944页。)
{4} “要”,施肩吾《乞巧词》本写作“道”。(施肩吾《乞巧词》,《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卷483-25,第944页。)
{5} 该诗与施肩吾《乞巧词》仅两字之差。如《敦煌诗歌导论》所言,源于施肩吾《乞巧词》。项楚《敦煌诗歌导论》,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270页。
{6} 《敦煌诗歌导论》云“按此八句(即“自到敦煌”诗)实为七绝二首,《劫经录》误抄作一首。” (《敦煌诗歌导论》,第270页。)
{7} 刘铭恕:《斯坦因劫经录》,《敦煌诗歌导论》,第270页。
① 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熔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55页。
{2} 《文心雕龙・神思》,《文心雕龙注释》,第295页。
{3}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卷149-114,第1256页。
{4} 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4册,第23页。
{5} 徐凝《七夕》,《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卷463-37,第771页。
{6} “忝叨仁眷”旁又复书“忝叨”字样与“双莺”旁复书“双”等盖皆缘于书手对文字的拿捏不定。
{7}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0页。
① 原卷此处本有三字,难以辨认。
{2} 《文心雕龙・熔裁》,《文心雕龙注释》,第355页。
{3} 有前题曰:“懒重抄,可怜撞……打破雕梁双莺……。”
{4} 《文心雕龙・体性》,《文心雕龙注释》,第308页。
{5} 刘铭恕:《斯坦因劫经录》,《敦煌诗歌导论》,第270页。
① 《敦煌诗歌导论》,第270页。
{2} 《敦煌诗歌导论》,第270页。
{3} 《康熙字典》未集中而字部,第927页。
{4} 阎德隐:《三月歌》,《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五册,卷767-9,第156页。
{5}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卷291-97,第1050页。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注释⑤“管领:统领,统管”,待商榷。
{6} 白居易:《早春晚归》,《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卷436-80,第499页。
{7} 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北京:全国***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版,第306页。
{8} 《韩擒虎话本》,窦怀永、张涌泉汇辑校注《敦煌小说合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473页。
{9} 赵和平辑校:《敦煌表状笺启书仪辑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99页。
七夕经典诗句篇2
中国传统节日中,清明是唯一与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的节日。这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日子。《左传》一书中就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在古人看来,祭祀的重要性甚至可与国防和***事这样的大事相提并论。所以中国古诗文中写清明的篇什着实为数不少。而众多有关清明的诗篇中,笔者以为,颇具代表性的作品无疑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清新隽永的诗不用典故,也无华丽的辞藻,而是以白描的手法和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征和人们缅怀祭祀故人的心情。白居易《寒食望野吟》一诗同样写得悲恸不已,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代诗人高菊卿也有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读完这篇小诗,亦让人不禁悲从中来。宋代另一诗家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则一反常态地走出“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的悲切气氛,而是兴致盎然地描述了作者踏青赏春的愉悦心境,诗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北宋文学家王禹的《清明》诗亦可算是咏清明诗中的另类:“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作者在诗中没有写踏青探春、怀古祭祖的心境,而是一反常态地描写了诗人寂寞清苦的生活和不同流俗的追求。清人郑板桥描写清明的小诗言简意赅:“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一个“湿”字,将清明前后多雨阴湿的天气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诸多古诗人笔下的清明,亦悲亦喜,亦诗亦画,亦人亦物,各种各样的情感尽在其中。
与清明节有着密切关联的是寒食节。寒食节一般在冬至后105天、清明前的一二日。是日要禁烟火,吃冷食。这一节日源自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曾辅佐他的介子推而设立的,至今已延续2640余年。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一诗阐明了这一节气的来历:“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之后寒食、清明两节便合而为一了。
端午节在中国也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曾先后入选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节日本是夏季一个驱除瘟***的节气,后因楚国诗人屈原端午这一天投江殉国,从此端午又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唐代诗人文秀有《端午》一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因为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所以这个传统节日颇具浪漫色彩,由此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有关七夕的古诗不胜枚举,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当属五代后唐时期杨璞的诗作《七夕》:“未来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杜牧的七言绝句《秋夕》亦堪称为此类诗文中的上乘之作:“云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写得形静而神动,表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全诗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哀怨与期待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白居易《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云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也是描写七夕的名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描写的是天上景象,实际是词人七夕仰观星空的所思所想。特别是词的最后两句,不落俗套,立意很高。时至今日,依然为人们所引用。
中秋当属一年之中又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是一个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节日,因而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的咏月诗大都与思乡怀古有关。苏轼《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词句是作者大醉之后的高声纵情。中秋之夜,为怀念远在他乡的弟弟,苏轼以童稚的真率和赤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亲人的思恋。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推出一轮人世间同享共照的朗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充满暖意的诗句让本是清冷的月光显得浪漫而又温馨。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望月》也是唐诗中众多咏中秋篇什中的佳作。诗曰:“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渲染了中秋特定的环境氛围,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感,表现得非***婉动人。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采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内心感情:“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故又称之为登高节。杜甫的《九日》诗曰:“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诗人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因花生情,表达了思亲念乡、忧国忧民的情怀。此外,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等,都是描写重阳节的经典名句。
七夕经典诗句篇3
论文摘要:初唐孔颖达主持编撰的《毛诗正义》具有集大成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文本的编撰征引了自汉魏以来以迄初唐的学术著作292种。《毛诗正义》引书彰显着三个较为明显的特征:从取材看,以经史为主,无门户之见;从宗旨看,以服务***治为根本目的,即使是引用文学典籍,亦不违此,甚至不惜牺牲对诗的审美观照;从方法看,运用礼学、训诂和谶纬解释经义。所有这些,决定了《毛诗正义》文本的经学特征,这是现代《诗》学研究所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在现代《诗经》学研究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毛诗正义》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主要侧重于文学、文献及其学术史的地位等方面的探讨。在引书方面,自唐代以来,学者多有关注,而由于《毛诗正义》文本本身在内容上的博大浩繁,难以卒读,所以很少有人能够深入对其文本引文进行细致考索,因此,《毛诗正义》引书的价值便湮没无闻。本文不揣谫陋,对其引文进行细致的爬梳,然后分门别类,多向比较。我们发现,《毛诗正义》在其驳杂的引书中,彰显出鲜明的成书特征。这一发现,对于我们今后研究《毛诗正义》提供了一种较有价值的参照。本文认为,《毛诗正义》通过引书能够体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一、《毛诗正义》取材极为广泛,较少学术成见
《毛诗正义》广泛继承了唐以前的文化遗产,从时间上来看,绝大部分是两汉以来的作品,所引著述包括经、史、子、集各个门类。除按照《隋书·艺文志》,《孟子》归人“子部”外,《毛诗正义》引用了儒家的所有经典及其大量传注,各个历史时期的学术流派都包括在内,如两汉的今古文学派,魏晋的郑王学派,以及玄学代表王弼的《周易》注,南北对峙时的南学和北学,而且,汉魏时期的纬书也有大量征引。史部引用了《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等主要的史学著作和传注,以及其他著述28种之多。子部引书26种,不仅有儒家的《孟子》、《苟子》,而且还有《老子》、《庄子》、《管子》、《淮南子》、《墨子》、《吕氏春秋》、《孙子兵法》、《尸子》、《九章算术》、《本草》等,几乎引用了春秋以来诸子百家的主要著述。集部以战国以来的诗歌和辞赋为多,如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注,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三国曹植,晋代的张衡和潘岳的作品等。马宗霍赞道:“其实唐人义疏之学,虽得失互见,而瑕不掩瑜,名宗一家,实采众说,固不无附会之弊。亦足破门户之习。今就而论之……《诗》则训诂本诸《尔雅》,而参以犍为舍人、樊光、李巡、孙叔然渚家之注,使《尔雅》古义,赖是以存。陆玑《草木鸟兽虫鱼疏》,亦间及焉。制度本诸群经,而益之以王肃之难,王基之驳,孙毓之评,崔灵恩之集注,佐之以郑氏易注书注,贾服左传注,他若《郑志》驳《五经义疏》诸书,亦咸萃焉。虽有二刘在前,足备采择,而取舍之间,实具卓识。终唐之世,人无异词,固其宜也。”口由此可见,《毛诗正义》的编撰者俯察历史,不抱学术成见,注意吸收不同时期各个流派的著述,具有较高的理性精神;同时,也表现了初唐学术包举宇宙、熔铸百家的自信和气魄。
二、《毛诗正义》的本质是经学。旨在服务***治
《毛诗正义》虽然广泛征引了唐以前经史子集各个门类的著述,但是,从这四个门类所征引的种类和频率来看,征引经部著述226种,占四个门类总数的77%,出现的频率为7135次,占总频率的92%;而史部、子部、集部加在一起所占种类的比例为23%,出现的频率才8%。这些数据的对比,充分证明了《毛诗正义》经学的绝对属性,其疏解的经传,阐发义理,主要是“以经证经”。除了经部外,其他三个门类,史部所占比例最多,引书种类为9%,出现频率为6.3%,这是因为,经史关系密切,引用史书也能很好地起到证经的作用。至于子部,像《孟子》、《庄子》等一般用以说明义理,《九章算术》、《本草》、《农书》等则用以论证名物度数。因此,引书次于史部。但集部基本上是文学著作,那么,《毛诗正义》引用这类书的目的是用于经义的阐发,还是用于文学的鉴赏呢?我们对所占比例引用种类为4%、频率仅为0.4%的这个微乎其微的门类进行了穷尽式的调查,发现《毛诗正义》引用集部立意在于解经,虽然偶尔流露出文学鉴赏的特点,但毕竟是朦胧的,而且是有限的。现在我们试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例一】《周南·召南谱》云:“周之先公日大王者,避狄难,自豳始迁焉,而修德建王业。商王帝乙之初,命其子王季为西伯。至纣,又命文王典治南国江、汉、汝旁之诸侯。”《毛诗正义》日:
文王之德优于王季,文王尚为州伯,明王季亦为州伯也。《楚辞·天问》曰:“伯昌号衰,秉鞭作牧。”王逸注云:“伯谓文王也。鞭以喻***。言纣号令既衰,文王执鞭持***为雍州牧。”《天问》,屈原所作,去圣未远,谓文王为牧,明非大伯也。所以不从毛说。
《毛诗正义》引用《楚辞·天问》的诗句“伯昌号衰,秉鞭作牧”以及王逸注,是为了说明“文王为牧,明非大伯”的道理。这是利用文学作品对《郑谱》字义的解释。
[例二]《南山》:“南山有枸,北山有梗。”《传》日:枸,枳枸。《毛诗正义》日:
枸,《释木》无文。宋玉赋曰“枳枸来巢”,则枸木多枝而曲,所以来巢也。陆机《疏》云:“枸树高大似白杨,有子著枝端,大如指,长数寸,啖之甘美如饴。八月熟。今官园种之,谓之木蜜。”
《毛诗正义》引用宋玉赋中“枳枸来巢”的文句,是来解释《南山》诗中“枸”树的特点的。这里引用文学作品是为了名物。《毛诗正义》引用文学作品基本上是像以上两例一样,来解释经传的意义。但是以下两例,有些微的不同。
【例三】《权舆》:“于我乎!夏屋渠渠。”《序》云:刺康公也。忘先君之旧臣,与贤者有始而无终也。《传》日:夏,大也。《笺》云:屋,具也。渠渠,犹勤勤也。言君始于我,厚设礼食大具以食我,其意勤勤然。《毛诗正义》日:
“屋,具”,《释言》文。渠渠犹勤勤。言设食既具,意又勤勤也。案崔骝《七依》说宫室之美云:“夏屋渠渠。”王肃云:“屋则立之于先君,食则受之于今君,故居大屋而食无馀。”义似可通。郑不然者,诗刺有始无终。
对于“夏屋渠渠”中“屋”的解释,虽《毛传》没有明说,但《毛诗正义》以王肃之说为毛说,认为就是指建筑物;而《郑笺》却认为是食具。这里,《毛诗正义》引用崔驷《七依》来申说《毛传》之义,如果按照建筑物来理解,那么,“夏屋渠渠”诗句就能体现出“宫室之美”的审美意蕴来。并且,王肃的解释,也能体现出《序》中“忘先君之旧臣”的意义来。但是,如果按照《郑笺》的解释,则更能体现“诗刺有始无终”的《序》义来。《正义》表面看来是各申毛、郑之义,但是从“义似可通”这句模棱两可的话语来看,《毛诗正义》是以郑义为长的。也就是说,《毛诗正义》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夏屋渠渠”的文学审美意义。其命意旨在***治无疑。但是,《毛诗正义》毕竟朦胧地感受到《诗》的文学美了。
[例四]《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序》云:“刺晋乱也。国乱则婚姻不得其时焉。”《传》云:“良人,美室也。《笺》云:今夕何夕者,言此夕何月之夕乎,而女以见良人。言非其时。”《毛诗正义》日:
笺以仲春为婚月,“三星在天”,后于仲春,故以此二句为责娶者之辞也。《说苑》称鄂君与越人同舟,越人拥楫而歌日:“今夕何夕兮,得与搴舟水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如彼歌意,则嘉美此夕。与笺意异者,彼意或出于此,但引诗断章,不必如本也。
《绸缪》本是一首庆贺新婚的诗。如果按照《郑笺》“责娶者之辞”来理解,则索然无味。《毛诗正义》引用《说苑》,说明已经体味到“如彼歌意,则嘉美此夕”的诗歌情趣。但是《毛诗正义》是依《郑笺》作疏,因此,受到《郑笺》和《诗序》的限制,又借“引诗断章,不必如本”否定了“嘉美此夕”看法,认为《郑笺》的解释才是诗的“本意”。
尽管《毛诗正义》能朦胧地感受到《诗》的文学美,但是,立足于《诗序》和《郑笺》阐释诗义,终不能脱离开经学的樊篱。《毛诗正义》的文学鉴赏是极其有限的,像以上两例,在《毛诗正义》中少之又少。因此说,《诗经》本身虽然是一部文学著作,但是从《毛诗正义》引书释经的角度来讲,《毛诗正义》是一部经书,它可能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哲学价值,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夸大《毛诗正义》的文学性。因为《毛诗正义》的编撰者孔颖达、齐威等是经学家,在他们的眼里,《诗经》首先是儒家的经典,而不是普通的文学作品。他们的立足点在经学,而不在文学上,疏解的目的是为阐明风化美刺的经义。葛兆光说:“本是文学的著述,一旦拥有了这种精神上的绝对意义与前述现实中的绝对利益,那么它就不再是一种可以自由审视的学术文本而是只能仰视的信仰对象。同样,它也不再仅仅占有书林中的平等的位置而成了高踞群书之上的‘经’。”与同是唐代注疏的《文选》李善注引书相比较,就更能凸显《毛诗正义》的经学性质来。
如枚乘《七发》日:“既登景夷之台,南望荆山,北望汝海,左江右湖,其乐无有。”李善注引《战国策》云:“鲁君日:楚王登京台,南望猎山,左江右湖,其乐之忘死。无有,天下无有。”李善引用《战国策》的句子,不仅指出《七发》文有出处,而且更想表明文句前后的变化。枚乘模拟原句,叉加以整齐变化,形成合乎赋体的句子。征引与正文两相对照,展现出作者语言加工、模拟变创的过程。这样的注文对于后来读者揣摩作文也有帮助。这说明李善是把《文选》作为文学文本来看待的,因此,他能够更多地从语言、修辞、写作等文学角度加以解释,与《毛诗正义》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毛诗正义》具有鲜明的经学特征
从《毛诗正义》的引书我们看到了它的经学性质,如果我们再对《毛诗正义》所引用的经书进行分类,那么,我们又能发现《毛诗正义》作为经书具有礼学、训诂和谶纬三大特征。
先看《毛诗正义》的礼学特征。《毛诗正义》引用礼类的著述29种,在经书当中所占比例为12.8%,从这个角度来看,不算是最高的,但从出现的频率(2253次,比例为31.6%)来看却远远超出了其他类著述,包括《周礼》、《仪礼》、《礼记》三礼及其传注,其中引书最多的是《礼记》,出现986次,经文为662次;其次是《周礼》,出现897次,经文为476次;再次是《仪礼》,出现370次,经文为184次。《毛诗正义》引用礼学方面的书籍最多,首先,“礼”是诗教的根本。《礼记·经解》疏云:“六经其教虽异,总以礼为本。”因此,在《诗经》阐释过程中,必然要引用很多礼经,从而注入“礼教”的内容。其次,郑玄以礼解《诗》,而《毛诗正义》又是依《郑笺》作疏,在疏解《郑笺》的时候,通常先指出《郑笺》的引文出处,然后再以此申说。孔颖达说:“礼是郑学。”[3I郑玄善于以“礼”说《诗》,《毛诗正义》发展了这个特点。陈振孙引晁氏《读书志》云:“自晋东迁,学有南北之异。南学简易,得其英华;北学深博,穷其枝叶。至颖达义疏,始混南北以为一。虽未必尽得圣人之意,而其刑名度数亦已详矣。自兹以后,郊社、宗庙、冠婚、丧祭,其仪法莫不本此。”这是后人对《毛诗正义》礼学特点的揭示与礼学成就的肯定。
再看《毛诗正义》的训诂学特征。小学类引书繁复,也是《毛诗正义》的一个显著特点,引书29种,出现1756次,频率为24.6%,仅次于礼类。其中以《尔雅》及《尔雅注》为最多。此外还包括像《说文》、《字林》、《广雅》、《方言》等多种字书。小学类引书基本是用来解释经传的字义的。其特点是为解释一字之义而汇集数家之说,集汉魏六朝训诂之大成。这充分说明《毛诗正义》的经学性质是以礼制和训诂为基础的。这是继承了郑玄以来的北方朴实之学,具有明显的古文学派特征,即以名物训诂而导向义理。葛兆光说:“经典的注释,虽然是从‘字词’开始的,但从这里却通向经典的‘意义’,同样,经典的讲疏,虽然是为了理解‘意义’,但它却要从经典所涉及的每一个名物开始。”因此,《毛诗正义》训诂的意义在于,“经典之研读,对于文化人来说,已经不仅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思想洗礼,而且还是一种实用意义上的知识学习”。
七夕经典诗句篇4
2 诸子分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称为九流十家(前九家称九流)。儒家的开派大师是孔子,孔子的思想,以《论语》为代表。发扬孔子学说的有两派:一派是子思和孟子,一派是荀子。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著作有《老子》(《道德经》),继承老子哲学的有庄周等。
3 初中生所学古文涉及的典籍有《论语》《孟子》《庄子》《礼记》《列子》《左传》《战国策》等。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初中生学习的古文有《(论语)十二章》《(孟子)三则》《(庄子)一则》《(礼记)一则》《(列子)一则》《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与谢中书书》《三峡》《杂说(四)》《陋室铭》《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湖心亭看雪》《河中石兽》等。
4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初中生学习的古诗词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十五从***征》《观沧海》《饮酒・结庐在人境》《木兰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黄鹤楼》《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卖炭翁》《钱塘湖春行》《雁门太守行》《赤壁》《泊秦淮》《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渔家傲・秋思》《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登飞来峰》《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游山西村》《南乡子・何处望神州》《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过零丁洋》《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己亥杂诗》《满江红・小住京华》。其中不少篇目本部两刊相关栏目赏析过。
5 律诗讲究平仄和对仗,有五言、七言两种,都是以八句为一首,每两句为一韵。绝句是截取律诗的一半,有五绝、七绝两种。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杜甫则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
6 词是可以歌唱并和音乐配合的韵文,句法长短参差,不像诗那么整齐。宋词从风格上分,有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前者以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后者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
7 唐宋古文家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后世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
8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称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家。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及杂文集多部。这两部小说集反映了辛亥***前后到北伐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面真实的镜子。《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收入他1926年2月至11月创作的10篇散文。这部作品真实、形象地反映了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生活,风格明朗,语言朴素、清新。
9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他的代表作。小说叙述了主人公人力车夫祥子的性格发展,呈现出一个美的灵魂的毁灭过程。老舍能透过笔下人物卑贱的职业、低下的地位和往往显得粗俗的外表,挖掘他们内心的纯正。浓郁的北京韵味的口语美,是《骆驼祥子》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七夕经典诗句篇5
关键词:简析卢思道;诗歌特色
卢思道,北朝隋之际文学家。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学重于当时,仕于北齐。齐天保中解褐司空行参***,直中书省,待诏文林馆。北周灭齐后入长安,官至散骑侍郎,授仪同三司,迁武阳太守。隋初去职,后起为散骑侍郎、奏内史侍郎事。一生的主要文学活动在北朝。卢思道有集30卷,已佚。今传《卢武阳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27首,《全隋文》存其文10余篇。
南北***后很长时间内,北朝文化在战乱中遭到极大破坏,同时文坛重视应用性文学而轻视艺术性文学,导致北朝诗歌水平大大落后于南朝诗歌。“北朝文学思想自一开始便是非常传统的,是儒家***教之用的观点。”①直到南北朝后期,随着“言志”传统的回归,北齐诗人的崛起,北方地区文学的发展才真正步入轨道。
北方河山雄伟,民风豪爽,多民族混杂,南北朝时战乱连绵,使得诗人抒写情志往往“词义贞刚,重乎气质。”②《颜氏家训・音辞》中亦有自然环境不同从而对人有不同的影响的描述:“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失在浮浅,其辞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e钝,得其质直,其辞多古语。”③
范阳卢氏素有儒家门风,从汉末大儒卢植开始就以儒学见兴,儒家的积极入世精神对卢思道产生了深刻影响,他曾作《北齐兴亡论》和《北周兴亡论》献隋文帝。卢思道本有济世之志,但生于乱世仕途蹭蹬,其言志题材的诗歌便蕴含抑郁不平之气。
这类诗歌中,成就最高的当属《和阳纳言听鸣蝉篇》,又称《听鸣蝉篇》。
听秋蝉,秋蝉非一处。细柳高飞夕,长杨明月曙。历乱起秋声,参差揽人虑。单吟如转箫,群噪学调笙。乍飘流曼响,多含继绝声。垂阴自有乐,饮露独为清。短q何足贵,薄羽不羞轻。螗螂翳下偏难见。翡翠竿头绝易惊。容止由来桂林苑。无事淹留南斗城。城中这皇里。金张及许史。权势热如汤。意气喧城市。剑影奔星落。马色浮云起。鼎俎陈龙凤。金石谐宫徵。关中满季心。关西饶孔子。讵用虞公立国臣。谁爱韩王游说士。红颜宿昔同春花。素鬓俄顷变秋草。中肠自有极。那堪教作转轮车。
《听鸣蝉篇》作于卢思道入关后不久,全诗借蝉鸣之悲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愤,是一首典型的借物咏志之作。当时的咏物诗常局限于单纯描摹事物本身,《听鸣蝉篇》超越了对具体事物的单纯描摹,从头至尾贯穿着作者浓烈的思想感情,以小而终见大,对后代咏物诗产生了深远影响。
自卢诗之后,很多咏蝉之作借鉴了卢诗借物抒情的特色。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骆宾王《在狱咏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李商隐《蝉》)等。
这首诗歌文字精美、语言流丽,在保持音律谐和的同时,音韵多变。即使与南朝优秀诗作相比也毫不逊色。它的表现手法精妙,语意锐利不失婉深,将亡国哀痛以百转千回的方式反复曲折表达,感人效果更增一重。
另外《听鸣蝉篇》还善于用典并化用前人句意。如,“讵念***姚嗟木梗”一句除了用霍去病典故外还化用庾信“漂流从木梗,风卷随秋箨”(《和张侍中述怀》)诗句,暗示自己与庾信流落他乡、思念故土一样的遭遇和感情。
北朝有采诗记载,亦可反映出北朝***府对文学教化功用的重视。所以北朝看重的是儒学的实用价值,反映在文学上,则是讲究质朴无华,关注现实社会。
单论诗歌,卢思道对于现实的关注有时通过咏史题材表达。如《春行经留侯墓诗》,通过对西汉名臣张良生前身后的总结和疑问,表达了自己对于功业志向的思考。有时则借乐府旧题,直抒胸臆地反映现实情况。这类诗以《从***行》成就最高。
《从***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古题,多描写***旅生活。卢思道之前的陆机、颜延之等人都有创作,内容多出于想象,缺乏具体描述。与此前诸作相比,卢思道的《从***行》依然以征夫、思妇为描述对象,但叙述角度和技巧的改变,以及作者本人在朝代更迭中对战争的切身体会,都使其诗歌呈现出强烈的现实性。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行,***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何处觅功名
全诗共二十八句,可分三层。前十二句写出征,中十二句写闺怨,最后四句点明题旨。
作者生活的周、齐至隋代的数十年间,北方地区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诗歌前半部分即是以征夫为核心而展开的对上述社会现实的描述。从人到景、借景叙事、步步推进的写作手法,使得诗歌切入顺利、展开流畅,结尾发人深思。
第一层(“朔方烽火照甘泉”到“夕望龙城阵云起”)从边境警报、飞将出征写起,依次描写将士的飒爽英姿、古战场的光辉历史和战事的旷日持久。“夕望龙城”句不仅与上句“朝见马岭黄沙合”对仗,还承接下文“龙城”中的“庭中奇树”和思妇“坐对芳菲月”等内容。第二层(“庭中奇树已堪攀”到“归雁连连映天没”)从思妇本人的角度描写她对征人的思念。同样的***旅生活,外人看来或许是“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疆场建功立业的快意潇洒,思妇眼中却是“坚冰旧来伤马骨”“冬霰秋霜春不歇”的寒苦,朴实自然地表达出亲人的关心和担忧,触人心弦。思妇的哀怨,随着萧萧长风渡水而来,跟着天边归雁消失而去。最后一层表明了诗的主旨,单于已经投降,将***已经无处觅得功名,为何还要穷兵黩武寻求功名?批判的是将***,暗讽的是将***背后发动战争的当权者。
在七言歌行体诗歌的发展历史上,卢思道《从***行》是颇有影响的一首。
首先,传统的《从***行》为五言体,卢诗改为七言体,为音节的转换、音韵节奏的变化提供了更大的表现空间,同时有利于增加诗歌的信息量,便于叙述内容和表达情感。
卢思道之前,《从***行》多为一韵到底,卢诗改为隔句用韵、自由换韵,形成了诗歌抑扬顿挫的音韵节奏和连绵不绝的气势,增强了诗歌表现力。明人胡应麟曾言:“六朝歌行可入初唐者,卢思道《从***行》、薛道衡《豫章行》,音响格调,咸自停匀,体气丰神,尤为焕发。”清人冯班也言:“魏文帝作《燕歌行》,以七字断句,七言歌行之滥觞也。沿至于梁元帝,有《燕歌行集》,其书不传,今可见者,犹有三数篇。于时南北诗集,卢思道有《从***行》,江总持有《杂曲文》,皆纯七言,似唐人歌行之体矣。”
其次,《从***行》对后世影响深远。本诗较多地保留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同时又体现了古诗朴素典正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同时代边塞诗内容雷同、形式浮华的缺陷,对边塞诗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就审美精神而言,卢思道《从***行》更多地表现出与唐诗的相近之处,在唐代流传甚广。据《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自蜀回,夜登勤***楼,凭栏南望,烟云满目,上因自歌曰:‘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外征夫久未还。’盖卢思道之词也。”高适的代表作《燕歌行》从音韵的处理(隔句换韵、平仄相间)、结构的安排(由人到景、借景叙事、渲染推进)、内容的设置(残酷的征战、征夫与思妇、讽喻当权者),直到遣词造句方面都直接受本诗影响。
北朝雄浑浊重的文风,***府对文学教化作用的重视,卢思道本人的儒家入世精神、仕途的坎坷遭遇,使其诗歌充满了饱满慷慨的感情,与“北地三杰”时代一味模仿南朝诗风、以拟物、言情为主的创作已经不同。但是,卢思道生活在北朝后期深受南朝浮华诗风影响的文学环境中,早年师从“北地三杰”之一的邢劭,与魏收也有文学交往,同时又是北齐文林馆的主要成员之一,诗歌创作不免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
他的部分诗歌浓艳靡软,带有南方宫体轻艳风格,《北齐书》称其“才学兼著”“其诗纤艳”,但亦不失北朝率真明朗之风。如《美女篇》:
京洛多娇艳,馀春爱物华。俱临邓渠水,共采邺园花。时摇五明扇,聊驻七香车。情疏看笑浅,娇深眄欲斜。微津染长黛,新溜湿轻沙。莫言人未解,随君独问家。
同一时代,南朝常见的宫体诗中的美女,多是娇弱柔媚的女子。本诗中的美女则开朗直爽,有春天般的活力。虽有“微津染长黛,新溜湿轻沙”这样类似南朝风格的语句,诗中的主人公却分明是一位驻车摇扇、笑语盈盈的健爽丽人。卢思道在本诗中展现了不同于南朝宫体诗的另一种对女性的审美观,同时也体现了一个事实:他在学习南朝诗风的同时,始终站在和当时南朝文人不同的北朝文人视野主体上。
参考文献:
[1]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魏征,令狐德蕖.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3]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4]程小铭.颜氏家训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5]祝尚书.卢思道集校注[M].四川:巴蜀书社,2001.
[6]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7]冯班.钝吟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郑处诲.明皇杂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9]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
注解:
①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
七夕经典诗句篇6
雨茫茫,桥弯弯,白帆片片是梦乡,梦乡在江南。
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睡莲?
只愿能化作唐宋诗篇,长眠在你的身边!
——不必省略的话语
江南一直是我心中一个遥不可及而缥缈的梦。一直在北方生活的我,也走了不少地方,可是,好象命运总在跟我做怪似的,每次总是绕过了江南,到了现在我却不得不离江南越来越远,这个梦对来我说却是更清晰。
江南与我来说,还一直是少年时代的我从书本上、古诗词中、书画作品中得来的星星点点的印象,偶尔还有音乐相伴,于是在自己闲下来的时候,就听着缠绵的悠悠古韵,我不知那里蕴藏着了多少的情愁,我不知道这些作词作曲的人是否真的从那小桥弯弯、流水淙淙的江南几度往返,才吟诵出如此多情的诗篇,才谱写出这丝丝扣人心弦的乐章,这些我无从知晓,我也不想知晓,我只是醉了,醉在这浅浅淡淡而又浓浓烈烈的情愁里……于是有了一梦江南,再梦江南……
梦中的江南是就象是一位远古姗姗走来的婷婷娴雅的美女,她带着一抹温柔、三分妩媚,漾着五分婉约,带着七分娇羞、九分闺盼,有着十分的高洁和无尽的幽怨迷恋,她剪水为衣,折柳成裙,举手投足之间,依稀透出缕缕唐诗宋词的馥郁墨香,依稀在轻轻地向我叙说着千百年前一个个美丽而略带伤感的传说。我只带着一份悠雅古典的心情,看着她袅袅婷婷挪步于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之间,就能听到她轻轻吟诵出的如细雨霏霏般的一首首江南诗句;伴着一弯新月,她立于小舟之上,轻轻划出一段美丽纯洁的属于她和我的童话……
梦中的江南是那一幅幅的水墨山水画,那水、那烟、那雨、那雾、那云、那桥……似乎总能牵住匆匆过客那驿动的心,就连那轻轻拂过的微风也温柔缠绵得让人不舍离去……,高高盘起发髻、鬓旁斜插一朵淡雅小花的袅袅婷婷的女子,漫步于烟雨蒙蒙的廊桥楼阁之间,真的让人不知今夕何夕,不知今年何年,只愿轻轻祈祷,化一句隽永的唐宋诗篇,在我的梦境深处低低吟诵、切切呼唤让我能永远驻足于这梦境中的江南,不去想经年的旧梦伤痛,不再去管冷风起处孤灯对夜眠,不去想那不能放弃的浪迹天涯的梦想……
梦江南,江南梦,这曾让我魂牵梦萦了多少载的江南,如何不梦?怎能不梦?一梦江南,再梦江南,到如今我也只能遗梦江南……梦里多诗的江南,梦里多情的江南,梦里多愁的江南……
梦江南,江南梦,绵绵梦境断肠!入梦,梦醒!再入梦,再梦醒!江南仍将是我心中的一个遥不可及而缥缈的梦,伴随我一生的梦……
草青青,水蓝蓝,白云深处是故乡,故乡在江南。
雨茫茫,桥弯弯,白帆片片是梦乡,梦乡在江南。
七夕经典诗句篇7
关键词:送别诗特点 意象 情感 表达技巧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而送别诗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例如今年江苏卷考查了王昌龄的《送魏二》,天津卷考查了司空曙的《峡口送友人》和雍陶的《送蜀客》,江西卷考查了陈与义的《送人归京师》,那么,掌握鉴赏送别诗的方法,就非常必要。我们要从哪些角度去掌握呢?
为了更好地应对高考,完成送别类题材的诗歌鉴赏,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归纳总结其特点。
一、送别诗中常见题目
送别诗题目中往往有“赠、别、送”之类字眼。如:《赠汪伦》《别董大》《别舍弟宗一》《送元二使安西》《送魏万之京》等。就送别时诗人作为主客对象而言,送别诗可分为送别、留别(留赠送行者)两类。
二、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长亭,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人们常在长亭送别,从而使得长亭这一自然景观常常出现在与送别有关的作品中。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
杨柳。“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秋、夕阳、日暮。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秋、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冷清的季节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除了上述意象外,送别诗还常用:酒、春草、寒蝉、兰舟、古道、西风、画角、鹧鸪、春风、秋月、落叶、残红、败荷、江水、细雨、寒鸦等。
三、送别诗中常见情感
送别诗大多是凄清缠绵、低徊留连,表现惜别恨别之意。周紫芝《踏莎行》“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黄昏时刻已经被无穷无尽的离愁所苦,主人公便担心今晚将如何度过,因别而愁情无限。
送别诗中也有积极开朗,格调高远,以壮语慰别的作品。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立意不在惜别,而在劝勉,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
还有借别抒怀之作。柳宗元《别舍弟宗一》“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抒发的不仅有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更有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
四、送别诗常见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在诗词鉴赏中主要指抒情方式、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几个方面。
1.抒情方式
送别诗主要抒写离别之情,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1)直接抒情的,如高适《别董大》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间接抒情的,又有多种形式。①以喻显情的,如李白景象宏阔、别情深挚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看起来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的向往,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②借物衬情的,如杜牧坦率真挚、留恋缠绵的七绝《赠别二首》(其二):“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作者没有正面表现,而是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会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在诗人的眼里,蜡烛的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蜡烛拟人化了。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离别而伤心了。结句的“到天明”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从侧面表现了诗人不忍分离的笃挚感情。③借景抒情的,如唐诗人刘长卿五绝《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这幅画除了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也令人回味不尽。进而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
2.艺术手法
送别诗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有虚实、用典、比兴、衬托等。
(1)虚实: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虚实结合,前面写实景,后面为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2)用典:王维《送梓州李使君》的尾联“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运用有关治蜀的典故。寓劝勉于用典之中,寄厚望于送别之时,委婉而得体。
(2)比兴:柳宗元《别舍弟宗一》的颈联“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运用了比兴手法。“桂岭瘴来云似墨”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山川阻隔,想见很难。
(4)衬托: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诗中有两处描写自然景物,画面感强。前者写红叶青山的美景,衬托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描写满天风雨,是烘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3.修辞手法
送别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问、对比等。
(1)比喻:王维的《送沈子福之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把自己心中无限依恋惜别之情比成眼前无边无限的春色。
(2)拟人: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3)反问: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中“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与比较的修辞手法。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
(4)对比:既是修辞手法,也是艺术手法。韩愈的《青青水中蒲三首》:“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
除上述几种修辞手法外,还有夸张、顶针、一语双关等其他修辞手法,也经常在离别诗中运用。
总之,送别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种常见的主题。它有一些常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题目、意象、情感、表达技巧上,熟知这些特点,将对我们阅读鉴赏送别诗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2]《宋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年版.
[3]《唐宋词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七夕经典诗句篇8
关键词:褒斜栈道;诗选;美学价值
登临栈道,寻觅古道遗址,使人思绪万千,仿佛又看到古代劳动人民开山凿石、架桥修栈的壮观场面和栈道上车马行旅络绎不绝的繁荣景象。褒谷“二十四景”诗形象逼真的描摹,再现了褒谷的神奇景致。我认为诗选中最显著的特点及审美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形象鲜明,联想丰富,善于从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独特瑰丽绚烂的色彩
在《堰口镇珠》中我们看到了“石犀治水”的典故。
云根地脉结珠园,闪烁晶光古堰前。
真似石犀能治水,花村千载浪恬然。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恬适安然的美好生活的愿望。
在《虎石啸风》中我们听到了西汉高隐郑子真垂钓龙潭的传说。
山君牙爪势峥嵘,高居能数百兽惊。
雾豹何年同柄变,大王风自谷中生。
虎石啸风:褒谷龙潭之东,有一山峰,形如下山猛虎,呈弓腰欲扑呼啸之状;对面山峰又形似大象,皆逼真、威严。相传西汉高隐郑子真垂钓龙潭,见此石似虎且栩栩如生,乃书“石虎”二字于山崖上,为“二十四景”之一。
前两句说:石虎高俊雄伟,形象逼真,高踞在山崖,使百兽惊畏。后两句写深藏在褒谷中的隐士郑子真,什么时候和山君同时隐入深谷的呢?所谓石虎啸风原来是从谷中吹来。
据《汉中府志》载:“玉盆”距褒城县北八里褒水中,乃石生成,不费斧凿,光洁如玉,上有“玉盆”二大字,为褒谷“二十四景”之一。
珍贵的玉盆圆圆地浮在水面,彰显大气,突出了“玉盆”。水流击石,圆润流畅,万里滚滚的褒水像一盆容收,夸张使“玉盆”动感十足。后两联以河神相托,仙人流连突出了褒水和“玉盆”的神奇。以神话传说渲染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褒谷的人杰地灵。
二、语言自然奔放,创造出幽远神奇的意境,用炽烈的情感感染读者
例如《翠屏夕照》。
倒影斜阳景色殊,春岚碧翠映霞朱。
锦屏环列山城外,一幅天然古画***。
翠屏夕照:褒谷南口东岸的翠云屏,夕阳斜照时,晚霞如虹,倒影生辉,与春山绿水交相映射,为“二十四景”之一。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以春岚、碧翠、丹霞来衬托倒影斜阳,后两句抒情。“锦屏环列山城外,一幅天然古画***”仿佛色彩艳丽的丝织屏风,环列在古褒中城外,如锦的天然美景宛若一幅古色的山水画屏。意境开阔,真是诗情并茂,诗中有画,给人以感染。
又如《七道》。
褒斜栈道辟奇观,曲曲蛇行蹬七盘。
客到鸡冠石上望,恍疑身在翠云端。
七道:在旧褒城县北的鸡头关北山,即七盘山。原褒斜栈道南端的鸡头关山下,沿褒河经石门通行。
大约隋唐时期改道,由石门以北登山南行,盘峭磷石山,绕褒山涧流,依山临水,蛇行一线。出山拗到山顶共盘旋七回,经鸡头关下山始达褒城,故曰七盘关,为“二十四景”之一。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说:褒斜栈道险峻奇绝,陶鳞石径,蛇行一线,迂回七旋才达鸡冠顶。后两句说:登上鸡冠顶,居高远眺。汉中美景尽收眼底,恍惚身在云头仙境。天外有天,怀疑自己走入了云端、仙境。梦幻般的感觉来自诗的美妙意境。
三、比喻准确、精练、传神,更具艺术魅力
诗歌对褒谷景物的细心观察揣摩,用语准确,比喻生动、传神,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堰口镇珠》的前两联“云根地脉结珠圆,闪烁晶光古堰前”描绘了巨石突起,经百年来激流冲刷己浑圆如珠,洒落在古山河堰前。巨石不但圆而且像具有质量、形态、色泽的宝珠,洒落在堰前,“洒”得如此轻盈,真是神来之笔,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例如《银涛衮雪》。
衮衮飞涛雪作窝,势如天上泻银河。
浪花并作笔花舞,魏武精神万倾波。
银涛衮雪: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曹操曾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和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两次来到汉中。登临褒谷故地,一览大好河山。见石门外幽谷深滩中石多浪激、飞流奔泻,银涛作窝,犹如白雪翻滚时,豪情难抑,挥毫即书隶体“衮雪”二字于谷中巨石,以喻褒谷山水之美。飘逸俊挺的字迹,不仅表现了褒谷博大的气势,更显示了魏武帝宽阔的气魄与壮志。
古人为褒扬古迹,固有“银涛衮雪”的诗句,为褒谷“二十四景”之一。
曹操性格豪爽,气度非凡。他不但有盖世之才,纳贤之德,而且善于书法,长于***事,乐于进取。世人久慕其名,久仰其德,赋诗题句,赞颂曹操。
“银涛衮雪”正是清代诗人面对褒谷胜迹,为魏王“衮雪”手笔所吸引,凭吊怀古之中诗兴顿发写景抒怀,褒扬古人。诗句不但对滚滚飞奔的波涛从气势、形态色泽方面作了逼真的描写,而且对魏王妙笔生花的运笔神态及飘逸峻挺的笔力,作了传神的描绘。特别是对魏王豪放的气魄,勇于进取的乐观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评价。
前两句紧扣“衮雪”二字。写出了波涛滚滚,瀑布飞泻,形似白雪翻滚,势如银河泻落的气势。翻滚的浪涛与白雪翻滚的浪涛非常神似,似乎用手都能捧起一样。后两句是对魏王的赞扬、评价。曹操妙笔生花,“衮雪”二字,刚劲峻挺,随浪花飞舞。他乐观进取的精神,犹如滔滔江水勇往直前。
纵观褒斜栈道的雄奇险峻,褒谷“二十四景”诗,真实地再现了汉中的山川风貌。诗风雄奇豪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既为我们诗歌鉴赏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史料和资源,又在美的欣赏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这正是栈道及诗的美学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七夕经典诗句篇9
如今是农历七月,流火的季节,明天迎来的自然是农历的七月初七——七夕节,又叫做“乞巧节”“女儿节”,至于能不能算是情人节这个不太好说,毕竟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好多问题都有较大争议。比较显明的有两个,第一个是国花的争执,牡丹和梅花的争执似乎一直都没有停止;第二个便是着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到底是元宵节还是七夕节,这个也没有明确答案,但元宵节的优势似乎更大一些。当然建议两个都被称为情人节的建议也有,个人感觉这类人一般都是商家。如果把利益和中国传统文化拉扯到一起,那这个民族就是很悲哀的。所以中国也很悲哀,所以当今才会连一个节日(不单是这个情人节,还有以前提倡的“中华母亲节”)都不能被普遍认同,传统节日抵不过洋节,,传统文化抵不过西方文化,民族风俗抵不过商业化,民族精神也抵不过拜金主义,一切都乱成一团。这一切的根源又是什么呢?简单一句,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中华文明根的冲击。我们又何以如此之乱,原因也很简单,中华民族的信仰已经被基本冲垮,短时间很难复苏;西方文明以及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却也很难在短期固定成为新的信仰。高不成低不就,所以这个时代充满的全是浮躁和迷茫。
莫谈国是,先话情人节。
中国传统中的情人节,严格意义上来讲确实是元宵节。封建的女子结婚之前基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尤其在大户人家,深埋春闺是未婚少女生活中最大的主题。因此“怀春”一词的来源也在于此。因为除了父兄很少见到青年男子,所以你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在“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崔莺莺一见到张生或者“墙头马上”中李千金见到裴俊***立刻就能心生爱慕,毕竟见过的男人太少啊。说实话,家里憋着女孩子揪心,男孩子其实更揪心。为了避免双方憋死,给祖国的未来留下青年一代,传统就安排了这样一个节日——元宵节,又叫做上元节。节日的传统是观灯,到这一天,妇女少女都会被允许出门,这就给男子,或者说男女一个眉目传情的机会,接下来进行的就是“月上柳梢头”的一幕。欧阳修的《生查子》写的就是北宋时期的元宵节,男女该日约会已经成俗。所以元宵节传统意义上来讲确实是情人节。
至于能跟七夕跟情人节联系自然也有很多理由。七夕本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日,可惜古人没有从中提出爱情的元素,只是想到织女见牛郎一面着实不易,她高兴可能会把织物的妙手传授给天下的女孩,所以七月初七很自然的成为了“乞巧节”和“女儿节”。如果说没有爱情元素也算很牵强,毕竟传说中这一天晚上能在葡萄架下听见牛郎织女的窃窃情话。如果这个传说就能让现代人认为七夕节足以成为情人节,自然还不够充分,另一个来源本人感觉应该来自于一句诗——“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自然也算是现代人认为七夕是情人节的“铁证”吧。这样看来,作为纪念,认为七夕是情人节也算是无可非议的事情啊!不过本人还是倾向于元宵节。
说到这里,想想中国很多传统文化都已经被遗忘,其中七夕的“夕”就有独特的解释,可惜我翻遍典籍也查不出来,也算是我的悲哀吧。
七夕无他事,闲谈情人节,如此也算甚好。末了一首诗,杜牧的《秋夕》,今天写最合适: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七夕经典诗句篇10
关键词: 李调元 除夕诗 《童山诗集》
李调元(1734-1802),字羹堂,号雨村、童山等,四川罗江人。生于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初五日(1734),卒于嘉庆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802),享年69。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官后授吏部文选司主事。乾隆三十九年(1774)出任广东乡试副考官,回朝迁任考功司员外郎。乾隆四十二年(1777)任广东学***,三年任满后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回京。乾隆四十六年(1781)补授直隶通永道。乾隆四十八年(1783)落职下狱,五十年(1785)启程归蜀,嘉庆七年病逝。一生著述颇丰,现所知名的李调元著作在七十种以上,涉及经、史、金石、诗文词、戏曲、民俗、民间杂技等领域。
除夕诗是指李调元在除夕时所作的诗歌,这些诗在题目中都有“除夕”二字,共有9首(以诗题计),为方便研究,笔者暂把这些诗歌统称为“除夕诗”。
这些诗歌是作者年终的总结,是诗人的自我反省,是其内心的自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是研究作者生平及其思想变化的重要材料。其中往往掺杂作者的身世之叹,是作者人生经验和智慧的总结。透过它们,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诗人内心活动的变化,而且可以窥见清乾嘉时期巴蜀地区的春节风俗。
一
丙子年,《除夕》(卷三):
岁华已去不能招,又见春光在树条。
淡白梅花先索笑,嫩黄杨柳渐伸腰。
人情念旧还如昨,世事翻新只隔朝。
把酒围炉度今夕,好将风雪压寒宵。
丙子年(1756),李调元23岁,正是渴求知识、积极进取的年纪。癸酉年(1753),李调元父李化楠补浙江余姚县令,李调元随之问学浙江,师从俞经、李祖惠、施瞻山等,深得老师器重。丙子年李调元回蜀乡试,不幸下第,作《榜发下第买舟将南诸同人携酒饯行留别作诗》(《卷三》)云:“才得归来又买舟,相携话别各言愁。一时气味真如醉,千古文章肯类优?枫叶初红是新染,蕉心含绿颇全抽。他年伯乐如垂顾,看我来修五凤楼。”可见抱负不小。这首《除夕》诗重在吟咏时光的流逝,诗人所见到的是淡白梅花、嫩黄杨柳这般明亮的景色,感受到的是“把酒围炉”这样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
二
辛卯年,《辛卯除夕》(在行唐县作)(卷十二):
不为穷途泣,其能绕道过。人逢相暖少,自笑卖痴多。
踪迹疑张禄,留行似孟轲。生涯真是梦,又作一南柯。
世态都如是,吾生计总非。主人方熟卧,客子理征衣。
柏酒浑难醉,梅花不救饥。前途知己有,多恐巧相逢。
辛卯年(1771),李调元38岁。戊子年(1768)李化楠因官场争斗自刎身亡,己丑年(1769)李调元回蜀丁忧,辛卯年丁忧结束,于十月份重新北上。由题目可知,这首除夕诗当是作于行旅之中。父亲的死对李调元的打击甚大,其曾一度心灰意冷,时常流露出归隐山林的念头,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彻底否定,如“到底虚名竟何益,如今真是大悲人”(《重经大悲菴有感》),“富贵如云天上看,功名似水月中捞”(《示谭鼎二弟并诸生》)。整首诗的基调是灰暗的,诗人备尝人间冷暖,内心十分压抑,有“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悲怨之情,同时诗人又自比张禄、孟轲,可见抱负不小,流露出怀才不遇的郁闷。另外,此时诗人在经济上十分拮据,“劝君饮马钱勿投,我正囊空屡自羞”(《题陕州牧雷莲客放鹤小照》),现实的窘境使得诗人发出“柏酒浑难醉,梅花不救饥”的沉重叹息。
三
壬辰年,《除夕再迭前韵二首》(是日闻王师平定小金川信,固安司马陈韫山遣人送栗度岁)(卷十三):
其一
岁去堂堂不可招,如蛇赴壑缈岧嶤。
庄周近贷监河粟,种谊遥通讲渚桥。
且喜旅居无市责,谁言里巷有科条。
愁颜暂豁还堪欢,四十飞胜递此宵。
其二
苦忆云龙几点螺,醒园别后付谁酡。
梅花空放千堆雪,柏酒难添一匊波。
妻女连年音渐隔,仆童守岁梦偏多。
夜阑忽记髫时乐,放学归来着雨蓑。
壬辰年(1772),李调元39岁,闲居京师,待缺补官,他把这段时光自嘲为“守株待兔”,“守株待兔愚堪笑,博塞亡羊失已多”(《腊日仍用前韵二首》)。可以想见,诗人的内心非常愁闷,他急于施展自己的才华,可是没有机会,所以常常发出怀才不遇的叹息,“自怜余勇尤堪买,其奈君恩未肯波”(《和程鱼门迟云阁赏雪元韵》)。
自注云:是日闻王师平定小金川信,固安司马陈韫山遣人送栗度岁。“王师平定小金川”即指发生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至乾隆四十一年(1775)的第二次金川战役。陈韫山,名琮,为李调元好友,癸卯年(1783)与其联姻。本年有诗《寄怀固安陈明府韫山》云:“身在天边去住难,思君长望大河干”,陈韫山去世后,调元有挽诗《哭陈韫山一百韵》,历数二人友谊,感人至深。
《其一》云:“愁颜暂豁还堪欢,四十飞胜递此宵”,这是诗人对新的一年的期许,希望能在不惑之年迎来人生的飞腾。可谓天遂人愿,四十一岁,李调元奉命典试广东。四十三岁,随乾隆皇帝东巡。四十五岁,任广东学***,至四十七岁任满回京,擢升直隶通永道,这段时期是其人生最辉煌的阶段。
《其二》云:“夜阑忽记髫时乐,放学归来着雨蓑”,以一幅儿童散学***作为结尾,看似单纯快乐,实则饱含无奈辛酸,儿时简单美好的生活与现在夜夜不得眠的苦闷形成鲜明的对比。滞留京师,前路茫茫,看不见希望;归隐山林,可又心有不甘。既进不得又放不下,诗人焦灼的心灵只能在儿时的回忆中暂时得到缓解。
四
壬寅年,《除夕狱中寄墨庄》(用东坡寄子由韵二首)(卷二十三):
其一
雷霆天怒未回春,原是皇恩再造身。
愧悔三更双涕泪,伶仃四海一孤人。
已成旧事何须说,见换新符益怆神。
万物向阳余向壁,参禅静夜悟前因。
其二
臬中香烛冷凄凄,默祷神祇首自低。
万里号天怜双燕,一生微命笑醯鸡。
君恩未报遗诸子,母老难归托病妻。
连理来生如再结,同根总在左绵西。
壬寅年,《除夕寄唐尧春》
其一
更无雁到潞河滨,消息传来总未真。
顷刻风波由我孽,一家儿女赖君新。
天回阳气年逢卯,地入霜台日受辛。
纵有椒盤乡味荐,目前谁是可言人。
其二
先生于我似苏黄,必折由来忌太刚。
作赋只今数孙绰,上书自昔笑邹阳。
直由天性难更改,清畏人知易中伤。
万卷***书烦检取,童山深处付儿藏。
壬寅年(1782),李调元49岁,在通永道任。七月奉旨送《四库全书》一份至盛京,途中不慎沾湿黄箱,又受永保挑唆,与永平知府弓养正对讦,落职下狱。对于其下狱原因,杨世明先生作如下分析:“按,英廉与舒赫德、阿桂同为部院中旗人,四十一、四十二年皆为大学士。调元为议稿事得罪永保,舒、阿已怀忿排斥之矣,今适获罪,又在英廉辖下,安能轻易放过。故调元失官虽缘与弓对讦,归根则在英廉有***同伐异之隙也。”议稿之事,是指丙申年(1776)十二月李调元与同司掌印满郎中永保议稿不合,《淡墨录》卷十二记载云:“余以议湖抚陈辉祖咨部补刘培章监利典史事,同司皆议驳,而予独议准,以至忤满郎中永保。”丁酉年(1777),年届京察,因年前议稿之事被填入“浮躁”,置“六法”之一。李调元买书十五车,尽变衣物,决计归蜀,作《将归剑南留别京中诸子》,其一云:“十亩田园归去来,***书万卷手亲开。并无天厄谁当怨,岂有人挤自不才。宦志已经尽销铄,君恩苦未报涓埃。他时曝背柴门下,长望南山献寿杯。”
墨庄,即李调元从弟李鼎元,字和叔,号墨庄。《清史列传》卷七十二有传。通过《除夕狱中寄墨庄》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十分无助,心中充满悔恨之情,孤身一人在团圆之日身陷囹圄,情形十分凄凉。
唐尧春,《雨村诗话》(十六卷本)卷三记载云:“绵竹唐尧春乐宇,为诸生时,质文于先北路公,深器之。乾隆丙戌进士,由户部郎中出守贵州平越,调南笼,镌级,归,卒于夔关。”由“顷刻风波由我孽,一家儿女赖君新”,“万卷***书烦检取,童山深处付儿藏”可知,李调元将家事托予唐尧春照料。在写给唐尧春的挽诗《南笼太守唐尧春,自湖南扶母櫬至重庆卒,丧过什邡不及,遥作挽诗二首》中云:“全家仰朋友,行李仗舆儓。”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感激之情。
五
甲辰年,《除夕和芷塘见寄韵二首》(卷二十四):
其一
从来仕宦比鲇竿,荏苒投闲岁又阑。
顾影自惭霜鬓白,驻颜难觅九华丹。
夜行衣锦谁能见,暖气侵帷我自安。
渐看锦江春色动,归山准着鹿皮冠。
其二
之齐之卫定谁旁,踪迹年年似商贾。
谁解同心赠红药,只求蠲忿佩青棠。
潞亭竹叶难成醉,驿路梅花好俶装。
守岁儿童浑不睡,挑灯看我和诗忙。
甲辰年(1784年),李调元51岁,时已决定归蜀。祝芷塘即祝德麟,《淡墨录》卷十五条云:“祝德麟,字芷塘,海宁人。十四岁,中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举人。有神通之名,风姿韶秀若处子。”“会试殿同寓,时人有‘跌宕风流祝小姐,风流倜傥李将***’之谑。”《除夕和芷塘见寄韵二首》表达了宦海险恶,富贵如云,人生变幻莫测的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时光飞逝,韶华不再,锦江边迷人的春色饱含永远读不透的故乡情,一声声地召唤离家的游子,年迈的诗人已无意仕途,只想回到家乡,像受伤的孩子投入母亲的怀抱,在自然中涤荡饱经忧患的心灵。
六
丁未年,《丁未除夕示龙山弟》(卷二十六):
得归茅屋已三年,别岁今宵乐事全。
赌弈不嫌输弟墅,好音何惜赐歌田。
醒园住久邻相馈,醉墨书成姥讶颠。
独有好梅清兴在,深防爆竹在林边。
丁未年(1778),李调元54岁,其于乙巳(1785)返蜀,至丁未已归家三年。这首除夕诗一扫宦海之时的阴霾气息,大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畅快之情,表现了一个乡居老人晚年安逸闲适的生活。“醒园”是由李化楠初建并经李调元重修的别墅,《罗江县志》卷七:“云龙山北象山,有李石亭公别墅,名曰醒园,额为丹徒编修王文治书。”
七
己酉年,《己酉除夕》(卷二十七):
其一
家人何事庆宜其,为我栖居榻又移。
农说占星徵谷贱,儿喧压岁择钱迟。
今年醉倒明年醒,老者难随少者嬉。
忽忆武昌远游客,不同巵酒乐怡怡。
其二
却捡生衣祀祖先,合家欢庆拜庭前。
小名犹记高堂唤,大字难书帖柱联。
裘已无毛空豹鞹,齿皆依序似蝉联。
病躯懒放除妖爆,只把龟蛇镇宅悬。
己酉(1789年),李调元56岁。《其一》更像是一个老者在自娱自乐,越丰富的心灵越倾向于独处,越能在独处中感到返璞归真的自在。值得一提的是,李调元晚年常常参禅,与僧人频繁交往,如“芒鞋准拟踏嵚崎,久住真成老住持”(《赋得山中半晴半雨时四首》),“暂借僧寮一饭,读尽半部楞伽”(《接引殿僧思泉求诗》),“记取去年曾到此,开元读遍藏经楼”(《开元寺赠慧眼长老》),“自把一心归白足,不将两脚踏红尘”(《赠晋熙山长何鳌峰》)。这并不表示他已皈依佛教,只是寺院清幽的环境和佛经中的道理更能满足他心灵的需求。《其二》表现了诸多春节的风俗,如祭祀祖先、粘贴对联、燃放爆竹、悬挂辟邪之物,等等。
八
辛亥年,《除夕》(卷三十):
少喜流年增,老惧流年去。
流年乃率常,喜惧各分虑。
偶见尘埃扫,又惊日月除。
屠苏名虽佳,分明老堪恶。
桃符何必换,转眼门阀故。
今年稍光辉,刺史蒸豚赙。
安州曹汛司,亦有香麞赂。
籍此润笔资,供我口头饫。
自堪复自止,病齿每支箸。
坐令山妻憎,负此贤内助。
辛亥年(1791),李调元58岁。《童山文集·补遗》序云:“余老矣,才华既退,学问亦荒,况杜门已久,亦不知何者为名人。干谒既在所禁,求谀亦觉赧颜,譬如老牛谢犁,惟思卧啮枯草,终老天年耳。”可见其老景颓唐。这首《除夕》前六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叹息,“惊”字尤佳,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心头为之一跳的惶恐。“屠苏名虽佳,分明老堪恶。桃符何必换,转眼门阀故”之句则体现了诗人沉寂的内心。
综上所述,这9首除夕诗是李调元整个人生的缩影。青年时期,踌躇满志,才华横溢,渴望能够大展宏***,实现自己济世利民的抱负。中年时期,历经宦海风波,几经沉浮,既体味过身处高位的荣耀,又饱尝身陷囹圄的凄苦。看透官场的争斗之后,决意归隐山田。晚年时期,其性格趋于内敛,以书为友,以自然为伴,流连于禅堂寺庙,喜爱与僧道交往。透过这些诗歌,我们还能窥见中国传统的春节风俗。
参考文献:
[1][清]李调元.童山诗集.丛书集成新编(第77册),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
[2]杨世明.李调元年谱略稿[J].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4.30.
[3][清]李调元.淡墨录.丛书集成新编(第120册).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
[4]詹杭伦.沈时蓉校正.雨村诗话校正[M].成都:巴蜀书社,2006.
[5]詹杭伦.李调元学谱[M].成都:天地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