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则校园新闻10篇

写一则校园新闻篇1

学生记者作为校园新闻传播者和宣传者,身处校园生活的第一线,熟悉校园。他们与师生员工联系密切,了解师生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呼声,最有机会获取新闻的第一线索。最有可能发掘鲜活生动的第一手新闻资料。他们学习生活在广大同学中间,能及时将各个学院和部门最新动态、各类信息反馈到新闻部,为新闻工作者组稿、选题提供足够的信息。高校的新闻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挥“耳目众多”的长处,采写出更多反映师生员工愿望要求、意见呼声的“三贴近”优质稿件。

学生记者有别于一般报刊杂志的记者,他们主要面对的是高校校园,是一个特殊的校园群体。学生记者不但是学生的代言人,还是高校***治思想宣传的“播音员”,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较好的文字功底,掌握一定的新闻知识,而且要严格遵循新闻原则和宣传纪律。因此。对于学生记者素质的培养,主要是包括新闻的写作能力、个人思想和团队协调性与荣誉感三个方面。

对于校报学生记者写作能力的培训,应有别于一般的和专职(业)新闻人员。作为学生记者首要任务就是写出高质量新闻稿件。如何让学生记者能及时发现新闻、挖掘新闻从而写出高质量的新闻呢?这就是新闻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责任了。首先,要多与学生记者接触,及时了解他们的写作困惑,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新闻培训课。尽快让他们了解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解决他们在新闻采写上的困难,让他们明白如何找到新闻、判断新闻价值、采访新闻和写新闻。其次。要利用校报、电视台、广播台这一平台,充分调动学生记者的积极性。让学生记者参与到选题、采访、组稿、编辑、录制、制作等新闻采编的各个环节,同时新闻编辑部的工作人员还应积极、及时、正确地给予他们指导,让他们在实践中明白如何做新闻,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第三,要鼓励、协助记者团与校内其他团和校外媒体的交流。因为每个团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自己独特的新闻写作方式,通过交流,学生记者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以弥补自己某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达到更好更快地提升新闻写作能力的目的。最后。针对学生记者流动性大的特点。新闻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可以采取“滚雪球”式的培养方式,即重点培养一些主干力量,让他们担负一些对新学生记者的培养。在平时的新闻写作和采访中让老生带着新生一起去,这样可以让新生汲取老生采访中的一些经验等,同时,还要让老生负责新生稿件的修改,让新生及时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种“传、帮、带”的“滚雪球”方式,能让学生记者团留住新鲜的血液。

写一则校园新闻篇2

【关键词】学生记者;校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十报告曾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已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基础。

一、高校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学院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石,校园宣传思想文化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人文素质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既是校园的主力***,更是校园宣传思想文化的受众和载体。培养一批具有新闻采写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记者团队,不仅能够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效率,更能提升学生对校园思想文化的自信,并把所学到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运用于学习、生活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从而达到“双赢”乃至“多赢”的效果。

二、学生记者的主要职能和重要性

(一)学生记者的主要职能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飞讯记者团是由热爱新闻、有志于培养自己的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组成。该团的宗旨是助力校园思想文化健康发展,传播校园文化、记录校园生活、做好校园宣传舆论工作。

(二)学生记者的重要性

1.是校园宣传力量的重要补充。校园新闻无处不在,而很多时候,隐藏于学生课堂上、生活中的新闻线索容易被忽略,因此,培养一支由学生组成的记者团队,不仅能够充实校园报道团队,还能拓宽校园报道渠道,丰富校园报道内容。

2.是校园思想文化的风向标。校园是实践的舞台,学生记者是实践的主体。通过把焦点对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挖掘校园生活细节,聚焦校园焦点人物,学生记者的作品便扎根于学生之中,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关注和好评。

3.是校园精英的孵化基地。通过系统的技术和素质培训,学生记者将在语言文字、组织策划、为人处世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此外,还能够拓宽学生记者的视野,挖掘他们的思维深度,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与职业技能进行互补,真正成为一名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经过两年的努力,飞讯记者团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学生记者团队,但仍存在以下问题: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凝聚力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新闻作品“量”少“质”粗,在校园内未能形成较强的影响力,进行新闻采访的时候容易被忽视;分工不明确,工作常以“自愿为主,硬性分派为辅”,暂未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等。

(二)解决对策及建议

1.加强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学生记者的新闻基础知识和业务技能,记者团指导老师从新闻写作入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培训,详细讲解新闻体裁的特点、写作方法及摄影及***片处理的基本技巧,并让学生在课后马上进行热身实践。如《新闻写作基础知识》、《采访的技巧及新闻稿件立意》、《文字的处理技巧及语言的把握》及《精神文明建设、宣传阵地建设方向》等专题讲座。同时,在这些讲座中穿插一些新闻理论知识,使学生记者理解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性原则以及以事实说话的特点。通过以上讲座,学生记者对新闻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掌握了一定的新闻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记者养成了思考、观察、勤奋、合作、沟通等良好的新闻思维和新闻习惯,培养了新闻敏感和新闻道德,逐渐形成了“新闻人”的意识。

在此基础上,还开设了新闻采访、新闻摄影等技术型讲座。讲座方式灵活多样:师生共同探讨工作中出现的难点;有模拟新闻会由学生提问题、老师回答的,如《“模拟两会”――记者的提问技巧》;其中不乏走出校园,深入到社会、群众当中实战演习的形式或进行现场指导的培训活动。在知识的广博性方面,还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参观博物馆、观看各类优秀剧目等以提高文化素养。

2.培养为主,管理为辅。

新时代的大学生具有敏锐的思维、创新的视觉,常常能够打破常规来完成新闻报道。因此,应当鼓励学生记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构思、自主选材,完成新闻报道任务。对于个体差异性问题,应该采取个别辅导与集体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培训。在进行大型活动采访报道的时候,在学生记者自觉完成相关资料搜集后,提前帮助他们梳理采访思路,拟定采访提纲,在报道后引导其进行总结,形成“报道前有策划,报道中有跟进,报道后有总结”的良好工作习惯。

3.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策和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适当地对学生记者的优秀作品进行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如每年举办一次社团表彰大会,表彰优秀学生记者;对于被选登在网站或校报的作品给予一定的物质鼓励等。

四、结语

高校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形势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我们必须站在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沿,反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理清思路,总结规律,充分利用学生记者这一校园主力***更好的开展校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参考文献:

[1]林淑慧.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J].文史博览(理论),2013(5):76-79

[2]曾令梅.如何带领学生记者做好高校宣传工作[J].教育长廊,2009(7):59-60

[3]杨维东.发挥学生记者在新形势下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中的作用[J].经济师,2006(1):10-12

[4]张晓冰.高校校报学生记者队伍建设研究[J].新闻爱好者,2009(7):128-129

写一则校园新闻篇3

什么是差异化选择?差异化选择就是选择的差异化,即校报在平时要以不同于网络的优势,应对校园网的逼近,扬我所长,补己之短,并用新的手段、新的策略,让校报在新时代增值,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发挥最大作用。

差异化选择的途径

1.以深厚胜快捷

美国杂志大王卢斯认为:“新闻有两种,一种是快新闻,一种是慢新闻,所谓快新闻,就是某时某地发生了某些事情,用最快的速度做一个简略的报道慢新闻就是用较多的时间,对某时某地发生的某事做深入调查,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分析它的前因后果,是一种有分析有深度的形象化新闻。’如果说校园网把“快新闻”做到了极致,对校报形成了强烈的冲击,那么校报就要避其锋芒,利用其周期性在“慢新闻”上下工夫,在深度和翔实上做文章,把事情发生的背景、内幕等新闻背后的新闻挖掘出来,写出探求根源的深刻、厚实的“慢新闻”,以弥补校扣在“快新闻”上的不足。

2.以细节概略

“复制”新闻远不如“绘画”新闻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达到宣传的作用。广大师生在第一时间得到的“快新闻”往往是粗线条和概略的,缺少关键细节的描述和交待,在校园媒体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校报更要注重标题制作,抓住事物的关键点,精炼地写出过程,巧妙地使用背景,鲜活再现打动人心的细节,深刻传神地体现新闻的真实,而不只是简单地“***”和“排列”校园网新闻。

3.以策划胜汇集

目前,校园网的新闻更多的是来稿选登,是对新闻的条目式添加、汇集。而校报则可以根据学校中心工作,或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新闻策划,形成宣传规模和声势,以发挥报纸的沟通、引导作用,改变校园媒体报道的同质化,突出校报作品的原创性和独特个性。也可在每一个版面推出精品栏目,吸引读者阅读,引导读者参与,培养相对稳定的读者群,《河南科技大学报》在报道新校区建设进展的同时,开辟专栏“新校区周记”,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情节反映了新校区建设者的心路历程和学校师生对校区建设的热切希望和有力支持。在长达一年的跟踪报道中,既锻炼提高了记者的采写水平,又满足师生全面了解新校区建设的愿望,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4.以无声胜有声

如果说网络是喧嚣的大型超市,那么报纸就应是经营有方的百年老店。以纸质为载体的校报,与集文***声像于一体的校园网的微观新闻的热闹相比的确宁静得多。虽然“百年老店”里绝少爆炸性的叫卖,但严格的把关制度、专业的信息优化组合、加工处理能力,以及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良好职业道德,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新闻来源的合法、视野的高阔和品质的优良,并能够根据受众的需求提供“最优”的信息。而报纸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宏观性,则是网络媒体无法比拟的。校报要继续秉承把关人的角色,以真实、准确、客观的无声权威,屏蔽来去匆匆的有声浮躁。

5.以有形胜无形

报纸越来越重视自我形象,无论是来自纸质传媒的竞争,还是来自新媒体的压力。报纸版面设计编辑充分发挥传统报纸“版面语言”的优势和特点,以标题、字体、字号、***片,色彩、线条、底纹、留白等元素的运用,体现媒体的立场和观点,使报纸上平面的***文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变成“立体”。而体现编辑不同审美倾向的版面风格浓眉大眼、清秀典雅、稳重端庄、活泼时尚,契合了不同读者的审美爱好,满足了不同读者的审美需求。在受众眼中,这种体现报纸倾向、凝聚编辑心血、表达报纸诸多情感、体现报纸审美品位的有形,想来会胜却无数条目式的无形。

差异化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

写一则校园新闻篇4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宣传报道工作,提高宣传报道员采写水平,拓宽新闻信息宣传渠道,推动学校新闻报道工作再上新台阶,笔者将如何撰写新闻稿件相关资料,与同仁共享:

一、什么是新闻

1、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里包含了三层意思。

(1)“新近发生”,是说新闻发生的时间,一般来讲,新闻越新越好。

(2)“事实”是个新闻写作的逻辑起点。新闻工作的最大特点是用事实说话不能杜撰。

(3)“报道”指选用恰当的新闻体裁通过大众传播媒体进行传播。

以上三个方面是构成新闻定义的基本内容,缺一则不能构成新闻。作为一名小记者,因为受到年龄和校园环境的限制,所以,报道的内容常常是发生在校园内的新闻,是大多数同学都关心的新闻,也有人管这样的新闻叫做校园新闻。

2、新闻的几种写作体裁——新闻体裁有消息、通讯、来信来电、特写、综述、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等。

二、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及写作特点:

简单概括起来,新闻的要素就是五个W和一个H。即“什么时侯”(when)、“那里”(where)、“谁”(who)、“是什么”(why)和“怎么样”(how)。闻写作的特点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真、新、奇、短、精、深。

三、新闻写作的特点:

1、 真——新闻的真实性,这点是最重要的。有的同学写作文总爱虚构一些情节,或是模仿别人的文章“照葫芦画瓢”。如果说在写作文时还勉强允许的话,而在新闻中则是大忌,是绝对不允许的,新闻要求绝对真实。

2、 新——两层意思,一是指刚发生的新鲜事;二是指老事情新角度,由这个角度所揭示出来的新内容。

3、 奇——指特殊。找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我们报道一般的学校新闻比较多了,让人也有看关惯了听腻了的感受。那么能不能报道一下特殊的学校,像盲童学校、弱智学校、聋哑学校的学生是怎样生活、学习的;他们的想法和学习成绩;他们的老师为他们所作出的奉献;他们的幸福与苦恼等。

4、 短——指文章的篇幅要短,要求抓住主要特点,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5、 精——指文章语言精炼,不讲废话,用不着叙述的地方不用叙述,用不着解释的地方不用解释,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不说两句话,能用一个词语来表达的就少用句子。

6、 深——指稿件所揭示的问题要有深度,一条新闻报道的深浅度和它的价值大小,就看记者通过信息反映事物的本质程度如何,小记者在学习写作时,要多观察、多思考,在逐步提高的基础上,写出一些能引起人们关注的有一定深度的好新闻。

四、新闻的几种方法:

1、观察法——作为一名小记者,要有一双“新闻眼“。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观察人和事,看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或出现了那些变化,然后经过思考、分析,判断是否有新闻。

2、 聆听法——作为一名小记者,要长着一对“新闻耳”。除了每天要注意看电视、听广播之外,还要注意聆听老师、同学和家人的谈话,有时从他们的谈话中就能挖掘出一些反映人民思想动态的新闻。

3、调查法——作为一名小记者,应该学会搞调查。调查是手段,不是目的,调查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同学们在想什么,关心什么,有哪些热门话题,他们有什么愿望、追求、忧伤与欢乐,他们对什么最感兴趣等等。调查之前可以制定一个调查提纲,有目的地深入到同学中间,以各种形式开展调查活动,以获取第一手材料。

4、挖掘法——这里讲的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来就是新闻,还是追根究底地挖出潜在的新闻,从一条小消息,经过深入了解,搞出一条大的新闻。二是本来从座谈或采访中没有找到新闻线索,通过深挖,挖出一条有影响的新闻来。

5、追踪法——这里是指抓住一条新闻线索,经过追踪采访,作连续报道。这样的报道更完整更充实,有时很能吸引读者。

6、开拓法——从字面理解就是开拓新领域,也可以理解为选择新角度。总之,就是要冲破原有的框框或模式,使我们报道的范围更宽、面更广,这主要对已经有了一些经验的小记者而言。

7、交友法——作为一名小记者应努力多交一些朋友,这样,通过朋友之间的交往,便可以了解许多自己这个年龄段以外的人和事。

写一则校园新闻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素养 能力 校内 校外 社会实践

新课改以来,我校语文教学有了不少进步,最直接的是成绩提高了。但若再深一步考查,情况就不乐观了:学生们发言常常磕磕巴巴,黑板报、国旗下讲话必定上网***,班会、家长会、文体活动统统照本宣科,去公园看不懂楹联,去博物馆听不懂讲解,作文大片雷同……为什么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了,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却没有同步增长呢?

原因有很多,从大环境看应试教育仍然影响巨大,从小环境看语文教师固守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重分数轻能力;语文教学并没有围绕学生主体,拘泥于教材拘泥于课堂,脱离学生脱离生活。许多关乎学生成长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因为与分数无关,被看作是负担而遭到排斥。***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曾经语惊四座:“现在的语文课,至少有一半是不应该学的内容。”

大环境的根本改变还需时日,但是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要牢记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发展,就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日常教学开始,自觉对接校内与校外,对接应试与应用,对接书本与现实,就能让这个改变早一天到来。近几年来,我校语文组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小环境。

2015年的《***府工作报告》中,“全民阅读”再次被提及,语文教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起初我们的解读仍是一切为了分数,只对学生讲授推荐书目,只做浮光掠影的简介,主要精力花在揣摩命题,训练答题技巧上。结果学生们非考试涉及书籍不读,非经典章节不读,不读全本,只读缩略本、梗概、提要甚至目录,还有人以电影电视代替原著阅读。名著阅读的教与学都极度肤浅极度功利,学生的语言、情感、文化、审美等多方面能力自然无法提升。

后来我们建立读书社,并与地方文化机构联系,拓展教学资源:或邀请校外相关人士来指导学生阅读、写作,或带领学生参观***书馆博物馆古典园林,或发动家长与孩子共读好书、带孩子参加文化活动;另一方面,我们指导帮助学生营造“书香校园”,策划各种读书活动:读书笔记展、书香扬州摄影展、好书共欣赏、中秋赛诗会、楹联与书法摄影展……跟踪活动并及时挂到校园网和家长群。再以家长和社会的反馈促进学生持久阅读、广泛阅读、深入阅读。现在,初中3年下来,每个学生都参加过几场读书活动,都背过几百首诗歌,都读过5本以上的全本名著,都有自己的读书笔记……正是因为校内校外形成合力,学生的阅读态度才变得端正,阅读兴趣才得以激发,阅读习惯才更容易培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近年来重要的考试内容,以“口语交际”为例,在课堂教学和作业训练之后,大多学生是这么进行口语交际的:

劝阻大妈闯红灯:大妈你好,遵守信号灯指示,既保护了你的生命安全,也维护了交通秩序保护了大家的安全,请不要再闯红灯了好吗?

希望老师准时下课:老师你好,虽然你拖堂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成绩,但是会影响我们下节课学习,也会影响你的休息,请你别拖堂了好吗?

安慰考试失利的同学:同学你好,失败是暂时的,只要你吸取教训好好努力,下次会成功的,请你别伤心了好吗?

……

这些都是符合规范的正确答案,不过当我们要求学生别人来一次实战演练时,试卷上的满分竟然变成了生活中的不及格。这样的“口语交际”看似正确标准,实质生硬拗口、呆板单调,看似彬彬有礼实质冷淡疏离――教给学生生活中是行不通的知识,学生怎么可能真正尊重这样的教学呢?

为了让学生切身理解书本与生活的关系,我们鼓励学生为陌生人指回路,当一次交通志愿者,到商场亲自体验退货换货,拨打一次客服电话……总之就是用课堂所学去大胆实践,看看课堂所学哪些有用哪些需要改进。第一轮校外实践结束后再回归课堂,引领学生交流反思改进,提炼出口语交际的基本原则:真诚,文明、自信,尊重……丰富口语交际的技巧:可委婉可直率,或幽默或严肃……反思提高交际成功的方法:增长见识,锻炼表达,提升修养……然后带着新的理解走出课堂再去尝试邀请、劝告、说服、拒绝、交流、辩论、推销、演讲……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去磨砺口语交际――这样的“口语交际学习”立足于课堂,实践于社会,打破了时间、空间、资源甚至学科的界限,理论水到渠自成,实践有趣又有用,二者紧密结合,互相推动,师生双方都得到了锻炼提升。

起初我们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实践性,校内校外结合很自然。而文本解读、写作训练就应该端坐课堂,但是长久以来的作文教学的困境让我们黔驴技穷,穷则思变。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有一个“新闻单元”,写作训练是“写消息”。如果拘泥于教材拘泥于课堂,讲授消息写作的特殊求和新闻语言的特点,再用多媒体读点报纸放点视频,泛泛要求学生想一想校园里的新鲜事,然后就可以让学生下笔作文了。但是这种封闭空间里的“新闻创作”实质是闭门造车,弄虚作假,就算勉强写出格式规范的消息,但是却违背了新闻的第一原则“真实”,除了应试毫无价值,甚至这种违背新闻伦理的写作训练还会对学生产生持久的消极影响。

我们承认生活中的一切都能成为作文的素材,但是所有这些素材的价值都是潜在的,只有帮学生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引领、指导、推动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开辟写作的广阔天地,唤起表达的欲望,生活素材的价值才能得到彰显。

我们为此设计了一个为时一个月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围绕“古镇新城,我的家园我的梦”这一主题,指导学生用上网搜索、调查采访、摄影拍照、汇报交流、新闻报道等方法,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和恰当的方法,互相合作,从家乡的历史变迁、地理环境、产业园区、地标建筑、居民文化生活、名胜特产等多个角度展示家乡的发展状况,最终以***文并茂的课件和新闻报道的形式展示成果,在班级和家长会上先后进行汇报交流。整个过程中,老师及时将学生活动到校园网和家长群中,鼓励学生发帖回帖,晒***晒文。

这样的学习促使学生走出校门走出家门,关注家园关注社会,重新审视司空见惯的世界,更广泛更深入地接触生活思考生活。这样的教学为写作开掘了取之不竭的泉源,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写作实践,给予了从同学老师到家长社会多个层次的反馈和互动。目标是提高写作能力,收获的却是语文综合能力、生活综合能力的提高。

衡量师生语文教与学质量的短期标准是大大小小的考试,终极标准却一定是时代的要求,是人的发展的要求;而且这个小标准一定要服从大标准。

新课改一直提倡大语文,强调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我们在教学中要打开校门走向社会,主动对接校内校外,这样就会发现“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能“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惟有如此,学生才会感到,学习不是为了更高的分数,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唯有如此,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写一则校园新闻篇6

关键词校报 经营 管理

中***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高校校报编辑部大多担负着学校和社会宣传报道的双重任务。它既是学校汇集新闻的中心,也是对外报道、消息的中心。山西省很多综合性或专业性报纸上所刊登的有关高校的新闻等,相当数量是校报记者写的稿件。

目前全国高校在校生1900 万人、高校教师80 万人,如果包括学生家长、历届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高校校报的读者有数千万人之多。高校校报作为高校校园主导媒体之一,作为学校重要的思想阵地和宣传舆论工具,在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各项工作等方面理应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校报本可以以新闻传媒的经营与管理模式,通过广告、扩大发行、出版专集等方式,风风火火地发展,高调***于校内。然而事实却截然相反:(1)行***拨款、机关专属让校报丧失作为媒体的市场化竞争与专业化经营管理意识。以山西大学报为例,其编辑部依附于校***宣传部,出版印刷享受着行***拨款,发行则如同向各院系下任务,“生活得很安逸”。即便校内各种学生自办刊物以及校园广播、网络等会与之争夺受众,但却并不会因此危及其生存。因此,校报大可以安于现状,不必做经营与管理方略上的考虑,更不会估计市场与营销之道。(2)发行范围的局限性与无视经营与管理形成恶性循环。目前校报的发行过于依赖行***命令,范围集中在校园内部、上级行***单位以及兄弟院校之间,很少走向社会。由于校报在报道内容上局限于校园内部的大事要闻,没有添加社会生活元素,导致社会各阶层对校报几乎没有关注,加之不重视经营与管理,必然削弱其影响力和生命力。

写一则校园新闻篇7

校园媒体是一个动态概念,它既包括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橱窗等,也涵盖新兴媒体,如网络、手机等。目前,校报、广播、有线电视和新闻网,被公认为校园四大主流媒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大学校园的日益开放,平面看板、空中飞艇、服装等新型媒体也正走进人们的视野。概言之,存在于高校校园内,具有完备的新闻媒体形态特征,服务于高校自身发展的媒体形式都可以称为校园媒体。

从媒介构成上看,校园媒体与大众大体相同,既有报纸、期刊、海报等纸质媒体,也有电视台、广播台、LED显示屏等声讯视频媒体,同时也有移动飞信、QQ群、BBS等网络传播交流工具;从传播的内容看,校园媒体全面展示了校园生活,包括会议信息、校园活动、校园热点话题等关于学习、娱乐、工作和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从传播范围上看,校园媒体服务的人群主要是在校大学生或教职工,受众相对稳定、目标相对明确,与此同时。校园媒体正日益突破校园局限,其影响正向社区、社会和学生家长辐射。从传播效果上看,宣传内容通常都可以比较精确地到达目标受众,但是大学生对校园媒体的宣传总体上处于被动地位,很少主动关心其报道动态,往往是一个单向度的传播过程,缺乏反馈和互动。

校园媒体植根于校园里,生长于师生中,具有舆论导向、新闻传播、宣传教育、服务指引等诸多功能,在加强思想***治教育、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教书育人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它包括:进行思想观念引导,优化校园德育工作;引领校园文化发展方向,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服务高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服务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搭建沟通桥梁,密切师生关系;宣传先进事迹,创建优良学风;培养自主自立意识,完善健康人格等。可以说,校园媒体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高校建设优良学风、和谐校园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且,随着信息的丰富和流动的加速,它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学生的方方面面。

高校校园媒体是新闻媒体研究中较新的领域,而对校园媒体实践和效能的关注度则相对较低,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随着校园事件的频发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突出,高校校园媒体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产生了一批论著。就论文而言,相关研究成果70%发表于学报,其它的则发表于新闻专业类刊物,个别发表在综合类刊物上。

以文献标题为检索项,分别以校园媒体或媒介、高校媒体或媒介为检索词,以文史哲、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为查询范围,对中国学术期刊网从1997年到2008年收录的相关论文,经和整理后统计,可得列表如下:

以文献标题为检索项,分别以下表中的媒体项为检索词,以文史哲、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为查询范围,对中国学术期刊网从1997年到2008年收录的相关论文,经和整理后统计,可得列表如下:

(一)从媒体工具上看,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全面,覆盖了包括手机短信、平面看板在内的众多形式。但校园媒体研究仍以校报为主,互联网普及后,网络(含BBS)已成为研究的绝对热点。其它的只是零星提起。

(二)从媒体效能上看,着重于网络在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以及校园媒体对校园文化的塑造等方面的作用。以说理为主,内容过于空泛,重复性较高。

(三)从效能策略上看,通常都是根据文章所述的媒介效果、功用等提出对策和建议,但多数泛泛而谈,点到即止,实操性不强。

(四)从论文作者上看,现有研究人员来源过于狭窄。90%以上来自高校校报、学报编辑部,少数来自专业教师,另有一小部分是报社,杂志社的编辑和记者,个别是在读的研究生,很少有高水平专家对此关注。

(五)从现有成果上看,该课题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理论实践水平偏低,主要强调高校校园媒体的重要性,至于怎样具体推动实施,鲜有研究者给出综合性指导意见。

每一种校园媒体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专门的受众,在不同时段、不同范围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与此同时,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传播内容的不同以及信息编辑风格的差异等,没有一种媒介能满足所有的需求,所谓“众口难调”。因此,校园媒体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发挥整体作用。具体而言:

(一)建立新闻中心,进行资源整合。当前,许多校园媒体通常都是各行其是,***发展,缺乏明确的分工,严重浪费了资源。而新闻中心的建立,借助网络传播快捷、设计随意的优势,实现了校报、校园广播、有线电视与网络的有机融合,大大拓展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和育人功能,体现了媒体整合、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将校园媒体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学校新闻中心在布置新闻宣传报道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各校园媒体的特点,报道时各有侧重,充分发挥出各自的媒体特色。例如,在报道内容的编排上,校园广播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或节目主持稿可以刊登在校报上或到网络上。校报可以刊登校园广播、电视的节目设置与内容摘要,引导更多的同学关注这些节目。校园电视因具有“***像”这个其它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提供更直接的信息,从而使校报、广播“电视化”。而网络因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丰富的资讯又成了校报、广播的信息来源。温馨的手机祝福出现在校报或广播里会更具亲和力。而校园手机网络将校园广播电视与听众拉得更近。增强了校园广播电视的互动性。各种媒体相互借鉴补充,将使得传播过程更加生活化,传播效果也会得到整体改观。

(二)巩固校报地位,发挥网络优势。作为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担负着在高校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网络出现后。以其信息容量大、更新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一举成为校园里涵盖范围最广、最受欢迎的主流媒体。报纸的时效性显然不能和网络、广播等媒体抗衡,因此,校报的主导地位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而报网结合,却能大大弥补这一缺点。在巩固校报传统地位的同时,应重点做好报纸网络化的工作。目前,高校报网结合基本可以分为四种形式。一是报纸电子版。将每期报纸内容直接搬到网上,增加了文章检索查询等简单的功能;二是报纸网络版。除了刊登每期报纸内容外,还增加了双向互动、网上投稿、内外链接等功能,扩充了服务范围;三是校园网首页的新闻板块。多数高校由新闻中心主办,有的高校由网络信息中心或校办主办,定期更换报纸刊登的新闻或不定期刊登最近的新闻;四是***的校园新闻网。由学校新闻中心主办。不但刊登每期的报纸新闻,还随时刊登当日的新闻。这将是今后高校校报网融合发展的趋势,也是校报生存发展的必然之举。(三)加强理论研究,充实新闻队伍。理论研究是校园媒体发展壮大的保障,而加强理论研究首先要提高媒体编辑水平和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目前,人少事多和低投入是高校媒体部门的普遍现状,这严重制约了新闻队伍的建设,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另外,作为新闻部门重要组成部分的记者,通常由缺乏写作经验和社会积累的学生担任,往往加以简单培训就匆匆上岗,质量难以保证。因此,要在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必须要打造一支***治觉悟高、思想品质好、业务精良的编采人员队伍。要根据不同校园媒体的特点和出版(播出)周期,定编定岗,彻底改变目前校园媒体兼职人员过多的局面,并建立和完善新闻工作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注意队伍的梯队建设,注重稳定性与流动性的合理结合,适当吸纳新闻专业、网络工程和电视节目制作等专业的毕业生加盟到校园媒体的工作中来。同时,加强业务培训,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学生通讯员队伍。除了教授基本的写作知识和新闻规范外,可以邀请电台、报社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或派学生到校外进行学习、交流,加强诸如在采访、编辑、播发、发行等各环节的训练。这样,在机制上实现专业编辑队伍与学生记者队伍的合理配置。

(四)增强媒体互动,注重舆论引导。校园媒体只是传播的介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传播者和受众的影响。传播者的理念、意识、成长环境、传播方法、传播技术等等,都会影响到传播效果。而大学生作为特殊的受众,具有知识面广、信息量大、热情高涨、积极主动、自我选择和价值认同高的特点。因此,这种影响是双方的。在媒体互动成为新闻传播趋势的形势下,互动信箱、热线电话、短信平台等是目前媒体广泛采用的互动方式,而在网络时代,让受众直接参与到传播活动中来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开辟网上论坛。在网络媒体论坛里,受众可以及时上传报料甚至是原创稿件,媒体则可以在论坛上发贴就某一热点事件引导受众进行讨论,讨论的精华部分经整理后即可在传统媒体上刊(播)出。对于反馈回的信息,要加强舆论引导,特别是网络BBS上的评论,更要有理有力。借助网络媒体论坛良好的交互性能,网友之间、网友与媒体网站之间,甚至网友与某个问题专家、权威之间轻松实现沟通,使专业新闻机构更好地观察自己所要引导的舆论方向与现实的民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也可以进一步判断自己的舆论导向或者说是议程设置是否合理,以及需要做哪些调整、如何调整等。

探讨校园媒体的实践和效能策略,主要是实现媒体资源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媒体实践,加强策略研究。媒体资源的整合,既要遵循新闻报道工作的一般规律,同时也要把新闻媒体的共性和高校校园媒体的个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传播特点,扩大协同效应使媒体资源用途多样化,将采集的信息通过不同的形式转换成适合不同媒体需要的内容,资源共享,才能相得益彰,使媒体之间相互支援、相互造势而增值。

写一则校园新闻篇8

关键词 栏目建设 高校校报 亲和力

现代传播学理论认为,受众不单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反馈者,传受双方地位是平等的,不尊重这一规律,传播媒体势必失去受众。面对高素质的阅读群体,高校校报仍习惯于板着严肃面孔,以自我为中心,侧重于宣教,必然使人敬而远之。加之网络迅速发展,高校校报正面临失去读者的危险。找到有效路径实现读者回归是每一位高校校报编辑的责任。

一、高校校报的地位与影响力形成反差

自1998年3月18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设立高校校报类报纸刊号系列的通知》,把高校校报纳入全国统一管理的公开出版报刊系列以来,中国高校校报迎来百年历史上的蓬勃发展时期。据统计,截止2004年9月,具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高校校报已有1000余家,编辑队伍超过3000余人,年发行量已超过3000万份,受众覆盖了中国高校的全体师生和部分社会人士。2005年6月,***第一次发文指导校报工作,明确了校报的重要地位和功能:“高校校报是高校***和行***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高校校报是高校加强思想***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校联系师生员工、海外校友、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纽带,是展示高校对外形象和塑造学校品牌的重要窗口。”这无疑使得高校校报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但与此同时,随着网络的迅速兴起,高校校园网获得了快速发展,加之社会媒体对大学校园的广泛覆盖以及大学师生对互联网的充分运用,高校校报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其读者群正在被逐步瓦解。从整体上看,高校校报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削减,这与高校校报的地位日益提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抽样调查显示,只有9%的学生对校报比较关心,每期都看;而53%的学生对校报不是很关心,只是偶尔看;22%的学生根本就不关心校报,很久才看一期;从来不看校报的学生则高达16%。一直以来,作为学校***和行***的机关报,校报尤其是“要闻版”充斥着会议新闻、领导讲话。在不少读者眼中,高校校报不是新闻纸而是纯粹的宣传品。内容空洞,形式呆板,日益受到冷落自然而然。

针对这一现象,就其原因,除网络的普及、其他媒体的分割、受众的多元化选择等外部因素外,高校校报自身定位、办报理念、新闻质量等的发展滞后是内部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要确保高校校报的“主导”地位,必须从自身建设开始。获得读者青睐,实现读者的回归。2006年,《重庆工商大学报》(对开四版,旬报,刊号:cn50-0823/g)面对严峻的现实,启动了“增强报纸亲和力计划”,对报纸进行了重新的规划,着力加大了栏目建设力度,办报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读者好评。这里,以该报为例具体分析报增强报纸亲和力的有效之举,力***为高校校报和其他报媒提供参考。

二、强化高校主导地位的理念设计

高校校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这里的“主导”,是针对校园新闻网、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台、校园手机报等其他校园媒体而言的,有两层意思:一是主要地位。高校校报应该是高校重点打造的媒体。目前,绝大部分高校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报工作的若干意见》设立了报社或者校报编辑部等机构。为处级、副处级或者科级建制,有一定数量的人员编制,“专人办报”基本得到保障,这是其他校园媒体所不及的。二是具有引导作用。高校校报不仅是高校思想***治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而且是具有引领作用的阵地。高校校报的权威性、导向性、真实性、深度、广度、高度等是其他校园媒体所不及的。充分认识高校校报的主导地位对于明确其定位和办报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这样的认识,显然,高校校报应该有别于、高于其他校园媒体。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校园媒体的同质化尤其是高校校报与校园新闻网的同质化日渐严重。一些高校校报将近期刊发于校园新闻网的稿件照搬下来,彻底沦为了校园新闻网的“纸版”。如此以来,不但主导地位丧失,读者也被抛弃。

再者,高校校报出版周期较长、版面有限。据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统计,目前全国1000多家高校校报中周报占5.1%,旬报占12.6%,半月报、双旬报和月报等超过80%,存在着严重的新闻时效性差的弱点。高校校报多以对开四版和四开四版为主,容量也十分有限。而校园新闻网则不同,它不但时效性强。而且信息容量堪称“海量”。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校报更应该有别于校园新闻网,避免同质化,找准自身特色,扬长避短,才能有所发展,进而凸显主导地位。

2006年,重庆工商大学对一报一网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出了“网络看速度、报纸看深度”、“以报带网,以网促报”的理念。科学合理地解决了同质化问题,并进一步明确了校报的主导地位。同时,校报提出了“读者为本、质量立报”的办报理念,启动了“增强报纸亲和力计划”,力***吸引读者主动回归,确保校报的主导地位。

三、增强高校校报亲和力的举措

在传播学上,所谓亲和力,指的是报纸与受众之间的紧密感、亲切感、信任感、互动性、关注度和接受度。[7]简言之。报纸的亲和力,就是报纸贴近读者群众,贴近社会实际的能力。亲和力也被视为报纸的生命力和生存力。[8]

毋庸置疑,长期以来高校校报是缺少亲和力的。不按新闻规律办事,宣教色彩浓厚;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受众;板着面孔讲话,拿起架子训人;报道领导多,报道群众少;报道机关多,报道基层少;工作会议新闻多,校园生活新闻少;脱离了师生,脱离了校园,脱离了实际。这些常见的问题导致高校校报难以受到读者青睐。作者对国内的150家高校校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显示,122家报纸的要闻版(第一版)、60家报纸的综合版(第二版)刊发的会议新闻达到或超过整个版面内容的50%。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及各省***报早已纷纷将头版让位于群众,会议新闻大为减少甚至鲜见报端的大背景下,高校校报的办报理念和办报水平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八股文式的会议新闻依然大行其道。这已成为高校校报亲和力缺乏和读者流失的根本原因。

当下,增强高校校报亲和力已是事关高校校报长足发展的重要议题。要增强其亲和力,从形式上显然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必须从报纸的内容人手,着力提高新闻的质量。鉴于此,加大栏目建设,让贴近校园、贴近师生、有深度、有广度的新闻栏目取代内容单一、数量众多的会议新闻、动态新闻作为版面的骨架和主体,不失为增强校报亲和力的有效之举。在栏目构架上,尤其应注重三贴近原则,并以此作为出发点予以实施。

四、以栏目建设增强高校校报亲和力的实例

普遍认为,栏目是由若干有共同性的稿件所组成的自成格局的版面。它是报纸各个版面的骨架,没有它,报纸的版面就缺乏支撑。一张报纸、一个版面如果没有固定栏目。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缺乏阵势。栏目设置得当、特色鲜明,会为版面增光添彩,能带动整个版面,牵动读者视线,强化阅读效果,形成强势,吸引更多的读者。如此一来。报纸的亲和力自然就大大增强了。

2006年,《重庆工商大学报》结合高校读者的特点,从读者的需求出发,逐步精简了会议新闻、动态新闻的数量,精心规划、打造了一系列品牌栏目,已构建了成熟的“十个一,,栏目群,形成了报纸的骨架,丰富了报纸的内容。有效地增强了报纸的亲和力,深受读者喜欢。

这“十个一”栏目群如下:

一个基层人物栏目:“风采——来自基层的报道’’(要闻版固定栏目,以“将头版让位给师生”的理念为出发点,深入挖掘一线教职工和普通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展示师生的风采);一个先进人物栏目:“影响”(综合新闻版固定栏目,报道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的先进事迹,唱响“始终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一个教育理论栏目:“育人讲堂”(综合新闻版固定栏目,主要刊发校内专家、学者,客座教授的教育理念文章);一个高教资讯栏目:“大学参考”(综合新闻版固定“边栏”。内容整理自国内主流媒体报道,梳理全国高等教育热点资讯,旨在为学校决策层及广大师生提供最具参考价值的资讯);一个新闻调查栏目:“校园观察”(校园生活版固定栏目,着重对校园的热点、焦点及师生普遍关注的现象进行透视);一个新闻评论栏目:“短评脍”(即“短小的评论脍炙人口”,校园生活版固定栏目,针对高等教育或者大学校园的热点、焦点及师生普遍关注的现象进行简明扼要的评论,释疑解惑,引导舆论);一个校友事迹栏目:“青年校友风华”(校园生活版固定栏目,刊登杰出的青年校友的奋斗历程和先进事迹,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在校学生向他们学习);一个话题讨论栏目:“南山论坛”(校园生活版固定栏目。以热点话题讨论为基本形态,采取现场讨论、网络***讨论等形式,邀请师生发表观点,传达“人人享有话语权”的办报理念);一个读者互动栏目:“读校报·评新闻”(文艺副刊版固定栏目,是读者与校报互动的重要平台);一个经典阅读栏目:“读点经典”(文艺副刊版固定栏目,倡导师生阅读经典)。

《重庆工商大学报》“十个一”栏目群各栏目风格迥异,各有侧重,互为补充,既充分体现了三贴近原则,更充分体现了导向性、思想性、可读性、互动性、深广性、连续性的特点,达到了规划设计时的构想。

导向性——“短评脍”、“南山论坛”、“读校报,评新闻”3个栏目属于观点新闻,起到了释疑解惑、引导舆论的作用,体现了报纸的导向性。

思想性——“育人讲堂”反映的是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南山论坛”呈现的是师生的思想交锋,“短评脍”传达的是青年的新锐观点。“读校报·评新闻”反映读者的读后点评,“读点经典”弘扬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栏目充分彰显了一张报纸的思想性。

可读性——“十个一”栏目群既有人物通讯。又有事件通讯;既有前沿的理论文章,又有师生的“民生”观点;既有校园的热点透视,又有国内高等教育的焦点再现,栏目群搭配合理,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互动性——“读校报,评新闻”的开设,拉近了读者和报纸的距离。为办好该栏目,《重庆工商大学报》充分运用网络搭建互动平台,开通了“校报互动”论坛、“热心读者qq群”。

深广性——“风采”、“影响”、“校园观察”是深度报道,“育人讲堂”是前沿理论,报纸的深度得以增强。“大学参考”放眼全国高教,除此之外,言论栏目也将视野扩大到国内外高等教育,这些充分体现了报纸的广度。

连续性——原则上严格按照各栏目的既定周期刊发稿件,确保了每个栏目的连续。

正是这些栏目的开辟和栏目对基层的大力关注,使得该报的“民生”路线逐渐凸显,亲和力得以明显增强,“三贴近”原则和机关报的群众性特点得以充分彰显。

五、栏目运作及建设成效评估

实行“栏目承包制”,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10个栏目同时运转、按期出版。同时,挂牌成立“文学与新闻学院实习基地”,加强采编队伍采写能力培养。经过几年努力,这样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重庆工商大学报》于2009年在***统一安排、重庆市教委组织的高校校报评估中以第一名的好成绩取得“优秀”等级。栏目建设得到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成效如下:

栏目催生不少优秀的新闻作品。从2006年至2009年,《重庆工商大学报》共获得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重庆新闻奖、重庆高校校报好新闻奖共计65项,其中80%的获奖作品出自这10个栏日。“影响”栏目还获得2009年重庆新闻奖名专栏奖,成为重庆高校校报首个获奖的栏目。

写一则校园新闻篇9

关键词:新闻典型;感动人物;网络舆论;校园网络;影响力

中***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新闻典型是以真实为基础,具有引领作用的时代精神的集中表现。新闻典型的发现与传播,对于弘扬时代精神、引领时代风尚、凝聚群众力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地方民族高校的新闻典型宣传,对于发挥模范作用、营造和谐氛围、创建文明环境、增强民族团结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新闻典型的塑造也有不少误区,如典型塑造的痕迹太重,让人不可信;典型塑造太完美,让人不可学;典型塑造得太高尚,让人不可亲;典型塑造得太随意,让人觉得不精。典型塑造的方法,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那种整齐划一的“高大全”塑造法和千人一面的“英雄人物”式塑造法,使新闻典型没有时代特征和生活基础,既不真实又不感人,反而起到典型宣传的负面作用。因此,本文立足于地方民族大学校园网络舆论影响力研究,探讨校园典型塑造的方式与方法,旨在通过校园典型的有效报道,增强校园网络的舆论影响力和宣传效果,从而使校园网络发挥正能量作用。

一、避免典型塑造误区,是形成校园网络舆论影响力的基本前提

其实,新闻典型不是塑造出来的,而是他的事迹、他的精神被大众认可后传诵出来的。即使要说“塑造”,则是新闻记者发现其价值并用传播手段来充分表现,使其事迹和精神得到彰显并传播广泛与深远的一个过程。因此,过去的一些塑造新闻典型的方法如果在今天仍在运用的话,就会使新闻典型塑造产生误区,造成新闻典型远离读者和观众,最终导致传媒影响力的削弱。而实际上,这种误区在地方民族大学校园媒体中非常突出地存在,具体讲典型塑造的误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题材选择的误区

这一误区主要是典型选择的标准太随意。在地方民族高校,往往好人好事就被认为是典型,比如学生一般的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就是典型,教师通常的爱岗敬业、关心学生就是典型,干部基本的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就是典型。因此许多评选出来的年度先进工作者就成为校园媒体宣传报道的对象。其实,这样的典型太泛滥,数量太多、质量不高,根本谈不上是时代精神的代表,谈不上起着时代引领作用,自然也就产生不了影响力,甚至还产生典型之间相互削弱、抵消影响的负作用。因此,“典型”选择要“体现着鲜明时代精神与优秀民族传统美德的结合”,不能是“单一的传统道德楷模”;要体现“改革精神、开放精神、创造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民主法制精神、开拓进取精神、竞争与合作精神”等现代精神和现实指导价值。

(二)舆论导向的误区

典型报道有着七十多年历史的传统,但是在典型报道实践中,将正面典型“神像化”、负面典型“妖魔化”则成为一种贯常的手段。尤其在地方民族高校,典型报道必定要突出舆论导向问题,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绝不能有导向上的偏差。于是,作者在写作甚至采访之前就进行了“主题先行”,在写作之前就已经提前代入了某种既定的宣传框架或“议程设置”。甚至,为了起到舆论导向和大学生思想***治教育作用,宣传部门与媒体共同策划典型人物报道,将典型人物理想化,塑造成“高大全”式的完美典型供全校师生学习。由于这种强烈的舆论导向目的和宣传教化意***,典型人物报道呈现出一种泛***治化倾向,并且随着一轮又一轮的主题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一个典型报道在不同时期被转换成不同角色,变成随意可塑的“泥团”式典型。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区。先进典型报道要产生可信、可亲、可学的效果,则必须突破这种误区,让典型走下“神坛”,放下重负,变成有血有肉、有真实人性的“活人”。

(三)强化宣传的误区

甘惜分教授指出,典型报道“是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突出事物的强化报道。”所谓“强化”,“有些是根据上级当时的中心工作或受众的反应,由新闻机构着意形成的。”由此可见,“强化”是典型塑造的一种重要手段,并且这种“强化”是带着浓重的主观因素和泛***治色彩的。于是,正如一些研究者所描述的那样,“媒体习惯于为典型人物穿靴戴帽,突出典型对集体、社会和国家的任劳任怨以及对他人的无私奉献,宏大的***治话语、闪光的思想境界,有时甚至根据宣传的需要进行人为的拔高,把典型打扮成高高在上、通体发光的神祗。”这种情况,在地方民族高校新闻宣传中尤其明显,校园媒体在做典型的“强化”报道时,为了达到强烈的宣传目的和教化意***,往往采取多篇幅、多形式、多媒介、多频次反复报道,当然这种强化报道的方式没有错,但是由于主观超过客观,愿望大于事实,内容单调陈旧,缺乏感人细节,主题严重趋同,则这种所谓“强化”的渲染报道只能让广大师生反感,所起到的自然是负面作用。

由此看来,如果要使地方民族高校的校园媒体提升影响力,尤其是校园网络舆论影响力的构建要达到一定目标,在典型报道方面则首先要避免典型塑造的误区,这是形成校园网络舆论影响力的基本前提。

二、还原真实感动人物,是增强校园网络舆论影响力的根本方法

尹薇曾经发出疑问:“典型”为何难成典型?原因在于:第一,缺乏认同感,即“典型宣传工作既没有达到听众观众和读者的要求,也没有得到新闻工作者,也就是我们自己的认同,换言之,就是传播者和受众都不满意”;第二,宣传效果不佳,即典型塑造往往“硬贴”、“硬靠”、“硬上”,缺乏可信度和公信力,社会影响不大,群众不予认可。

典型报道要有生命力,就必须还原人物的真实性,必须让人感动。所谓真实,是要符合时代的真实,符合生活的真实。具有真实性的典型,是与人没有距离的,是身边鲜活的一员,是人们当下生活中的一部分。所谓感动,就是我们所报道的典型回答了人们的困惑和疑问,解除了人们的压力和担忧,激发了人们的回忆和人性,说出了人们想说而未说出的话语,做出了人们想做而未能做的事情。典型既是“发言人”又是“代言人”,典型的具体言行,反映的是大众心声,表达的是大众愿望,体现的是大众冷暖,而不是强加给大众的精神空壳。

还原真实感动人物,首先要还原典型的普通人本色。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为什么11年来深受全国人民关注,活动影响越来越大?它的一个标准就是“不以成就论英雄,更不以成败论英雄,强调的是评选出来的人物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能够给人以心灵和情感的触动。”这种人格力量是可以产生于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而且越是普通人的事迹越具传奇性、越能感动人。比如贵州民族大学学生杨艾菁,2012年2月1日发出微博信息,梦想用一对价值200元的银戒指为贵州山区的孩子换一栋教学楼。2月6日,***网友刘堂堂与杨艾菁完成第一次交换,以一枚价值3000元的和田玉交换银戒指。2月16日,杨艾菁又与在上海读书的辽宁女孩赵艺宁完成第二次交换,和田玉换成了价值超过15000元的钻戒;第二天,贵州籍影星周显欣也如约捐出价值同样超过15000元的钻戒。2月20日,杨艾菁收到一位上海匿名网友的微博私信,提出愿意直接出资20万,交换价值3万元的两枚钻戒。在梦想快要成真的时候,在贵州省纳雍县教育局的帮助下,杨艾菁到该县最贫困的昆寨乡夹岩村考察,决定将教学楼建在最落后的夹岩村,这时匿名网友愿意将善款金额提高到30万元。3月8日,杨艾菁与纳雍县昆寨乡***书记李践签定了“戒指换教学楼”的捐赠协议,“银戒指换教学楼”的公益梦想也就很快实现。杨艾菁也于当年7月20日入选“中国网事·感动2012”第二季度网络人物。杨艾菁是贵州民族大学的大三女生,但是这个真实而动人的事迹,就发生在这位普通学生身上。她的动机很简单,就是想搞一点公益活动,想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做点事,因此我们根本不需要对这个典型做出多高的思想提炼和定性的评价,更不需要对此灌输一些抽象的概念,而是以事实描写事实的方式进行报道,让人们反而觉得真实可信,仍然会为她的人格力量而感动、而传诵。

其次要注意报道角度和距离感。“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多对典型采取仰视的角度,新形势下的典型人物报道则改仰视为平视,还原典型的普通人本色。”同时,“也要改变对受众的传统视角,变俯视为平视,淡化说教气息。”“凡是用平等、规劝、服务等方式写出的新闻,或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受众都是比较喜欢的。”因此,运用平视的角度,既克服了神化,又克服了灌输,读者和观众就会感到亲切可靠,传播效果就能人脑进心,舆论影响范围就很大。关于距离感,胡舒立曾说:“一是承认记者对人物的采访要深人全面,记者对新闻人物的了解不应当是表浅的,远景式的,而应当是近距离的和立体的;二是强调在一般情况下,记者与被报道的人物又要在实际关系上和情感上保持一定的距离,人物报道中要表现出这种距离。”因此,地方民族高校校园媒体只有做到这样该近则近、该远则远的距离感,典型塑造才会冷静中立,才能客观公正,才能还原真实感动人物,才能产生公共兴趣,才能增强校园网络舆论的影响力。

三、多种形式强化表现,是提高校园网络舆论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强化”表现,是典型报道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不要为了只顾达到强烈的宣传目的和教化意***而采取主观超过客观、愿望大于事实的做法。“强化”表现,既要基于事实存在,又要基于受众需求。超过事实的“强化”报道,是造谣说谎;离开受众需求的“强化”报道,是新闻专制。新闻典型的强化报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重要节点,把握报道节奏,环环推进报道

真正的典型具有时代特征也具有群众基础,也就是说,典型既是时代蕴育又是时代呼唤出来的,是来自于群众又体现群众精神需求的。因此,典型的强化报道要抓住重要宣传节点和报道时机,抓住受众的普遍心理,并且典型报道影响目标的设置,要与受众原有的心理距离相适应,既不能让受众感到突然,又不能让受众没有感觉;要把握报道节奏和报道强度,既不能密集“轰炸”,也不能长时间“无事”,要使传播曲线与受众心理曲线高度吻合,一波一波推进报道。正如业界人士张亮说,“任何新闻事件,都有它的黄金传播周期,也必然会被不断涌现的其他事件所覆盖。这个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要求我们必须强化以受众为核心、以传播效果为目标的新闻理念,精心研究、准确把握报道的周期、节奏与规模。”

(二)多种体裁组合,报道形式多样,立体展现典型

典型的强化报道在于增强渗透力,而增强渗透力的首要方式,是注重多种体裁组合。一般来说,强化报道典型,先以消息配发***片,接着通讯配发言论,然后组织读者来信,与读者互动开展大讨论,随后系列述评跟进,这样使典型报道一步步拓展延伸,引起受众广泛关注。当然,在选择和搭配体裁时可以多样化处理,比如在篇幅上,需要抢时效,或释放更多信息量,或反映面要求广时,则选用短篇幅体裁较为恰当;如果需要发掘新闻典型背后的动机和本质,或者需要阐释新闻典型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或者通过新闻典型揭示所隐藏的深层次问题或矛盾,则要选用长篇幅的系列报道、深度报道等文体形式。只有通过长短结合、深浅结合、动静结合、快慢结合,才能立体地丰富地表现典型和强化典型。

(三)创新报道方式,注重媒体联动,重视受众参与

写一则校园新闻篇10

一、确立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学校确立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让学生通过全面认识和学习媒介传播的知识,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和传播观;通过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趋利避害,成为媒介合理的使用者;通过学习制作媒介产品,学会理流和合理表达,成为理性、负责的传播者。学校从小学生经常接触的媒介入手,主要围绕懂媒体、用媒体和做媒体三方面来确定媒介教育的内容。低年级的学生要掌握电话、手机等媒介种类。中年级的学生要掌握报纸、***书、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种类;高年级的学生要掌握广告、动漫、QQ、微博、微信等媒介种类。学校充分遵循小学生自主性、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根据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学校的特色活动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编制了“通识媒介课程”和“媒介安全教育课程”共24个主题的课程,低年段、中年段和高年段校本课程内容不同,螺旋上升。

二、开展媒介素养课程的教学实践

1.在班队和综合实践课程中实施根据我国目前教学体系的实际情况,为了不增加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又能通过学校教育提高其媒介素养,学校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综合实践活动和中队活动课时中,以下面两种模式开展媒介素养主题课。一是以中队活动的模式开展媒介素养主题课。通过教师讲授、收集资料、辩论会、打擂台、情境体验、调查汇报等方式探讨电视节目、杂志广告、报刊专栏、流行歌曲等媒介类型及发展的趋势。如学校的李老师以中队课模式上的一节媒介素养主题教育课“我是小小新闻记者”,通过“媒介破冰游戏—新闻概念界定—回顾新闻记者的一天—校园小记者的体验—辨析假新闻—我们的约定—新闻素材大家谈”七个环节,让少先队员掌握新闻的概念及作用,了解记者的职业素质及选择新闻素材的方式,从而提高其观察社会、***思考的能力。二是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开展媒介素养主题课。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同时他们又活泼好动,乐于参加各种活动或游戏。根据这个特点,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开展一些教育主题活动,主要分为“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总结—拓展提升”四个阶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在热情高涨的活动中提升其媒介素养。2.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学校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中,采用“参与式”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形态的媒介和不同的媒介信息所代表的不同涵义,学会正确辨识、判断和选择媒介,有效地把握、运用和利用媒介,并了解不同媒介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的价值意义。比如,学校的谢群英主任在六年级的数学课教学中,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尝试让学生根据所学所思制作微课,担当“小老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提升了许多。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了解新闻选题、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知识,并结合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亲自写新闻,张贴班级墙报栏,给学校广播站或报社投稿。通过亲历新闻的采访过程,学生体验到了媒介的运作程序。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了解网络新闻运作流程以及各种互动性的信息传播工具,让学生初步掌握通过电子媒介进行表达和沟通的技能,力争做一个负责任的传播者。由于儿童很容易沉迷于流行音乐,音乐教师就在教学中把流行音乐作为教学资源,通过比较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帮助学生探索两种音乐所具备的美学价值和意义。3.以社团活动形式开展教学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其知识,提高其审美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发挥教师的特长,制作了动画欣赏、校园网络维护、微视频、摄影技术、互联网资讯、新闻简报、电影欣赏等兴趣小组活动课程纲要。同时,学校还成立了校园网络维护小社团、微视频制作小社团、摄影社团、校园新闻播报小社团、红领巾成长小记者团等,带领学生参与学校网站的维护、设计微视频宣传学校的“十美少年”评比标准、撰写校园活动新闻稿等各项媒介素养实践活动。短短一年的时间,学生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程度都得到快速的提升。许多学生对制作微视频、电脑小报、手抄报,设计公益广告,做广播员、小记者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加多元化。

三、有效促进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写一则校园新闻10篇

学习

大班保育个人工作计划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大班保育个人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大班保育个人月计划怎么写,大班春季学期保育个人工作计划。二、班级管理目标1、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习、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2、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

学习

手机业务员工作总结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手机业务员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业务员工作总结感悟,手机业务工作总结范文简短。一、当前客运营收管理手工核算的弊端按现行管理模式和会计核算办法,我们运输企业一般使用电脑票据和手工票据两种。电脑票据包括电脑车票和电

学习

中职语文教学论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中职语文教学论文,内容包括中专语文教学论文,中职语文教学论文最新选题推荐。教师可以讨论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讨论式教学是在传统讲授教学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可以起到三个作用:一

学习

下年扶贫工作计划模板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下年扶贫工作计划模板,内容包括扶贫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扶贫工作计划表范文。(二)“人力保障”,注重全民参与大力推广“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金融+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建设。目前,

学习

医院营销方案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营销方案,内容包括医院营销方案范文大全集,医院营销活动策划方案范文。XX医院6800平方米的综合楼整体搬迁,乡镇卫生院医疗用房扩建。面对医疗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时候,消极地等待顾客(病患)上门,医院很可能面临顾客流失。

学习

傣族泼水节作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傣族泼水节作文10篇,内容包括傣族的泼水节怎么描述作文,傣族的泼水节作文400字。这些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成为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成为傣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北京延庆县第四小学六年级:李翔宇

学习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中等职业技术论文,内容包括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例6篇,职业技能小论文。(一)完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使其更为科学合理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当注意以当前的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培养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计算机技

学习

大班毕业评语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大班毕业评语10篇,内容包括大班第二学期毕业评语最新,大班幼儿毕业评语大全。3、石华成小朋友,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要临近放假,你也要离开幼儿园,做一个小学生了。在幼儿园的三年时间里,你对老师同伴有礼貌,不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园

学习

踏青的诗词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踏青的诗词10篇,内容包括适合踏青的诗词,踏青春游诗词。北宋黄庭坚的《清明》一诗别有一番深意:“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

学习

关于赏月的作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赏月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赏月的作文400字,中秋节赏月的作文。一门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课程学生姓名:系别:音乐系专业:音乐学指导教师: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

学习

扶贫自查报告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扶贫自查报告,内容包括扶贫六个对照自查报告,怎样写扶贫领域自查报告。今年以来,县委、县***府非常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年初,调整充实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工作力量。并把扶贫开发工作摆上了***府的工作日程,做到定期

学习

保养头发的小窍门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保养头发的小窍门10篇,内容包括头发干枯毛躁怎么保养小窍门,男士保养头发小窍门。窍门一:食物应平均排列,勿堆成一堆,以便食物均匀生热。小块食物比大块食物熟得快,最好将食物切成5厘米以下的小块。食品形状越规则,微波加热越均

学习

六年级寒假作业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六年级寒假作业10篇,内容包括六年级寒假作业答案,六年级寒假生活作业最新。2.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写出相应词语:(4分)⑴除非他是为了去(夸耀)一下他的新衣服。()⑵这也真够(引人发笑,这里有荒唐之意),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学习

银行柜员营销工作总结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柜员营销工作总结,内容包括银行柜员营销经验总结,银行柜员旺季营销心得体会总结。银行柜员处在与客户接触的最前沿,是特殊的“桥梁”和“纽带”。银行柜员处在与客户近距离接触的最前沿,与客户交流具有特殊优势。即客户主

学习

新闻会发言稿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新闻会发言稿,内容包括新闻发言的范文,新闻发言人的演讲稿。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第五届国际矿泉节新闻会。今年的-月-日至-月-日,国际饮水资源保护组织、中国矿业联合会等八家单位在白山市联合主办第五届国际矿泉节。为借助

学习

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10篇,内容包括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初中征文,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征文比赛。如果说我们的集体是一颗大树,那么我们1602班53名学生就是一片片树叶,在老师的培养下我们吸取着精华,在阳光下慢慢的成长。让我

学习

秋天的校园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秋天的校园10篇,内容包括秋天的校园作文精选15篇,秋天的校园优秀范文。校园中,朗朗的读书声,让秋天的校园更加和谐,美好。秋天,承载着多少人的梦想。秋天,迎来了多少新的生命。让万物有个新的开始。我爱秋天,更爱我的校园!

学习

新闻传播学教育论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新闻传播学教育论文,内容包括传播学教改论文100字,大学新闻传播学优质论文。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一)、

学习

运动会新闻报道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运动会新闻报道10篇,内容包括运动会新闻报道50字的简讯,运动会结束的新闻报道。北京奥运会是“一个蕴含巨量新闻价值的新闻富矿”②,新闻频道全天打通,以超450小时的直播打造“奥运资讯频道”,成为赛事资讯最快、奥运新闻集纳

学习

校园健康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校园健康10篇,内容包括健康校园生活120字,完美校园健康日志。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建全各种制度(一)提高认识。打造健康校园环境促进健康校园建设,首先是要提高认识,把全院上下的思想统一到打造健康校园环境促进健康校园建设上来,

学习

春天的校园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春天的校园10篇,内容包括春天的校园美篇,春天校园作文10篇。校园里不计其数的大树,一到春天,绿树成阴,同学们在树底下追逐,打闹,又为春天增添了一份生机.最壮观的也是要数学校的大树,树上的绿叶各有特色.在一棵大树上,竟然找不到两种

学习

写一篇新闻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写一篇新闻10篇,内容包括写一段新闻几十个字,写一篇新闻十个字。([1]QingdaoBinhai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266555;[2]TianjinArmedPoliceCommandCollege,Tianjin300350)Abstrac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