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不仅给出了知音难觅的原因而且总结了如何才能成为知音,也就是客观正确的文学鉴赏者。首先是要博观,随之摒弃自己的喜好和偏见,然后再有六观,方能成就知音。
关键词:刘勰;知音;文学鉴赏;文学创作
刘勰在《知音》篇中给出了关于知音这一问题的见解,就文学鉴赏和文学接受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并总结出了自己的主张。倘要深入解读文心雕龙知音篇的主旨,必先要循其本,也就是弄清在刘勰心中何谓知音。那么究竟何谓知音呢?在目前常见的一些注本中,知音的出典共有两个源头:一是认为出自《礼记・乐记》中的“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句。另一种说法认为出自《列子・汤问》篇“子气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语”。显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知音来命篇,借此喻彼,刘勰是以知音代指正确的文学鉴赏者,能正确揣摩出创作者本意的人,也就是俗称的知己。
篇首即感慨:知音其难哉!那么造成知音难觅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第一是音实难知。客观存在的实物尚且难以辨识,更何况文学作品这就本就抽象的,不够具体的事物呢?想要完全理解一篇作品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修养,甚至还需要具有跟创作者共同的生活背景才能感同身受。当然了,这是对鉴赏主体的要求,所以说正确的鉴赏主体的缺乏也是导致知音难觅的一个原因。“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文章的体裁内容繁复纷杂,个人的爱好也有所不同,不能做到周全兼备地观察问题。对符合自己爱好的作品以及创作者就大加赞赏,不和自己的口味的便敬而远之甚至是嗤之以鼻,这就导致了鉴赏者不能正确客观地对一篇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因而也不能完全理解创作者。所以说在文学鉴赏这一环节上,除了文学鉴赏主体自身素质不够之外,文学鉴赏者的偏好也是构成知音难觅的一个重要原因。
知音难觅的第二个原因,刘勰也给出了明确的总结,那便是厚古薄今,文人相轻这一问题。贵古贱今这一传统在中国可谓是源远流长,恒久不衰。崇古尊古本不是坏事,但尊重古人并不代表要一味地厚古薄今,前人虽自有其光华在,但后人真能青出于蓝也未可知。然真有此番觉悟的鉴赏者却是屈指可数。在文学史上,文学复古运动也是层出不穷,如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运动,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提倡高举“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大旗,强烈反对当时流行的文风,当然他们的努力也着实有效,但实际上也并没有逃出复古的圈子,有的甚至沦为“高处是古人影子耳,其下者以落近代之口”,终至创造性不足而流于衰微。由此可见,复古在文学史上似乎一直是久盛不衰的,能够跳出这一怪圈进行公允评价的鉴赏者也着实不在多数。
至于文人相轻,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有阐释: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理话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不难想见,文人相轻也是历来的传统了,文非一体,很少有人能够各体兼长,但是文人却往往将自己擅长的方面同别人的短处相较便自视高于他人,加之,文人素来心高气傲,面对同道中人尤其是和自己水平相当之人时不免胸怀狭隘,嫉妒暗生,因此能做到摒弃一切外来或内在偏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进行文学鉴赏的文人也是实在难得。所以文人相轻也就成为了寻觅知音的另一大阻碍。
刘勰在知音篇中提出了知音难觅的原因,随即也对如何培养成为知音,也就是一个合格的文学鉴赏者进行了总结。根据刘勰的理解,博观是首要之义,将眼界放宽,见识增广,才能具备正确且全面的鉴赏能力。除了通读之外,对文章轻重的评论应当没有私心,对作品的爱憎也应当不存在偏见,然后才能做到“平理若衡,照辞如镜”。六观乃是刘勰提出的更为明确的鉴赏法则,第一,观位体。设情以位体,就是要求情感的表达必须选对文体,文质要相符,形式要与内容相符。这样之后自然就能情理设位,文采行乎其中。第二,观置词。感情必须通过文辞来表达,用字谴词是否能够表达作者胸怀之中蕴蓄的感情,是作品成败优劣的关键。因为辞不达意的作品是无法被读者接受的。第三,观通变。刘勰在《通变》中说“变则可久,通则不乏”。变是兼收并蓄的提升,通是继承创造的发展。要在作品中达到通变的境界先得经历千锤百炼的考验,这是一个继承的过程,这是一个扬弃的过程,这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第四,观奇正。刘勰在《定势》中说“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刚柔虽殊,必随时而适用”。“观奇”是看作品是否可以发前人所未发之言,做前人所未备之篇,但逐奇的目的最后还是归正,这样才可以免于穿凿讹烂,而得到常人的响应。第五,观事义。“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是在强调运用事类是否合适,须得把握住五个字“理得而义要”。第六,观宫商。诗歌创作具有强烈的音乐性,不惟言之而成文,且歌之而成声,不惟以内容充实而胜人,且能以音乐感人,这是诗歌与散文的一个重要区别。符合音律,朗朗上口的诗歌不仅能够凸显作者的水准,同时也便于记忆朗诵,自然是求之不得了。
刘勰在文章最后强调了自己的观点,这世上文章都是有感而发的,即便再深奥晦涩,只要是有着高超的鉴别能力的人是不难揣摩其意,领略其华彩的。这样就可以说刘勰是把知音难觅的一个原因大致归结在了文学鉴赏者这一方,同时对这种深废浅兽的现象以及流于肤浅的鉴赏者提出了批评以及疏导“书亦国华,玩绎方美;知音君子,其垂意焉”。
参考文献:
[1]姚念.《文心雕龙》“知音”一词解读[J].时代文学,2012(0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