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小学篇1
走进生活,放眼自然,稻海金浪,老树枯藤,四季更替,物事流转,这一切都浸润着语文的气质,飞扬着语文的才情。为何不让孩子出去走走,听落叶在脚下浅浅低吟,看大雁在天空款款南飞呢?第五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我与孩子们一起,进行了以“我们认识的秋天”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
一、秋诗――古人秋思浸润语文才情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宋代诗人叶绍翁用诗的形式表达自己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萧萧……”; 而唐代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到来时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写出了流传千古的诗:“独在……”在老师的引读下,孩子们充满感情地背诵了这两首饱含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营造了走进秋诗的浓浓氛围。
接着,秋诗小组的学生展示了他们在课外搜集到的关于秋天的古诗。古诗意境幽远,给人以丰富想象。孩子们先把收集到的古诗抄写在小黑板上,读通、读顺诗文,再寻找诗文背后的故事,读懂诗意。如《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流传千古的诗,而这首诗后面的故事,更加耐人寻味。秋诗小组的学生讲述了这个故事,让全班同学对秋天更是多了一份感悟。在语文教育中,古诗文一直是蒙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古诗文对学生语言材料的积累、情感体验,以及感受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至关重要。
而“诗配画”的活动是快乐而有收获的。孩子们把秋天的一处美丽的景色画下来,做成头饰,邀请其他小组的成员参与活动,把黑板上描写秋天的诗句与画相配。孩子们兴趣盎然,争先恐后,读诗、想象画面,参与活动,一气呵成。一场活动下来,孩子们不仅体会到了参与的快乐,更积累了不少描写秋天的诗句,感受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丽***景。
二、秋景――自然之美熏陶语文韵味
大自然是一切知识的起源,是智慧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出发点。在自然中汲取营养,感受自然美的熏陶,是大自然送给语文教学最好的礼物。秋景小组的学生得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去闻闻花香,听听鸟语,放放风筝。他们发现,秋天就在身边,触手可及。
在展示汇报时,孩子们的表现真是让大家耳目一新。王炜斌同学带上了他在橘子树旁照的一张照片,并顺口吟出:“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而陈信有同学展示了他登山时的照片,描述了他在登山时的感受:秋高气爽,正是登山好时节!秋景小组的学生还把在查找资料时认识的关于秋天的词语收集下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秋天,如此美丽,秋天的词语,你能灵活使用吗?秋景小组的学生还排了一个相声,名为“秋天之最”,把描写秋天的词语用得生动鲜活而又让人捧腹大笑,更是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问苍天什么季节最忙?秋天,多事之秋;什么季节最公平?秋天,平分秋色;什么季节最简单?秋天,一叶知秋;什么季节最长?秋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什么季节最爽?秋天,秋高气爽;什么季节最险?秋天,秋后算账;什么季节最暧昧?秋天,暗送秋波;什么季节最成功?秋天,春华秋实。祝大家秋天各有收获、快乐多多!
三、秋话――文字之美浸润语文学养
秋天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季节,走进秋天,孩子们看到了它,听到了它,感受到了它。课堂上的交流与展示,创设了情境,积累了词语和诗句,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欲望。这时,孩子们对秋天已经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正盼着直抒胸臆、一吐为快呢!这时,我抛出了“当堂训练”:
写话练习:借助描写秋天的词语、诗句、画面,运用自己的感官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想一想,描绘你感受到的秋天。
秋天到了, 。秋天真美啊!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小学篇2
一、中国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结
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物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里钟嵘、陆机和刘勰都阐明了气候、景物的变化与文学情感之发生的关系。四季轮回、气温变化导致万物消长,进而触动人的内心情感。秋天由于季节的原因,万物失去勃勃生机,秋风萧瑟、百花凋零、草木枯萎,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刺激永远是那么强烈,他们的肉体和心灵在秋天的残败景象所铸就的荒凉与萧瑟的不断磨打下,又进一步升华为伤感凄凉、悲哀失意、生命短暂的人生感悟。“暮蝉不可听,落叶不堪闻”、“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这种感悟不断积淀,代代相承,凝结为一种悲秋情结,一种文学母题。
中国古代文人仕途坎坷、倍受压抑和排挤,许多为官文人又被卷入黑暗***治斗争的污泥浊水中,当他们艰难的人生历程与长久积淀的悲秋情结相碰撞时,一种由外物的自然属性引发的人生感悟并淤积于胸,成为宣泄的对象。于是文人们就借助他们最擅长的文学样式——诗词,来表现自己的心灵感悟。庞大的文人队伍,共同的表现形式,终于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一种源远流长的诗词表现传统,进而形成独树一帜的悲秋文学。从《诗经·小雅·四月》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屈原《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开始,越到后来,悲秋的色彩也就越浓重,到了《全唐诗》,悲秋之诗几乎不可胜数。杜甫就是一个以悲秋出名的诗人,如他的《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有名的悲秋之作。但杜甫的悲秋表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和伟大的忧患意识。
二、悲秋诗词的创作表现形式
中国古诗文中有太多的悲秋之作,或触景伤怀,或睹物思人。有人见秋霜而悲百发,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有人望归鸿而思亲人,有人闻寒蝉而叹余生,有人拂秋风而觉萧瑟,有人触秋雨而感悲凉……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里也有不少篇目涉及悲秋的题材。鉴赏此类诗歌,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理解古人的悲秋情结和他们的表情达意方式。“落叶不是无情物”,中国悲秋诗词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形成了特定的审美取向,诗人们面对秋天的残败景象,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情景交融地抒写着从大自然里体验到的内心感悟和生命意识。
1.描写秋天物象,表达悲苦愁情
“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北风、枯草、落叶、寒蝉、西风、秋月、菊花、梧桐树、南飞雁……在中国古代文人眼里,它们都是悲愁的象征,是作者抒写愁苦的寄托景物。
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北风、落叶、归雁触发诗人怀念故乡的深情,借景抒情。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萧瑟悲凉的秋景渲染了离别时的惆怅凄清的心情。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一连串的物象构成深秋荒凉的景象,蕴涵着游子悲愁凄凉的心情。
2.借秋天特定的节日抒写内心情感
满目苍凉的秋色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秋天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七夕、中秋、重阳等,更容易引人伤感。
在古典诗词中,秋月,尤其是中秋圆月,几乎成了人们寄托思乡情怀的特定物象: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等都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恋。
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人们常借此表达夫妻团聚的愿望。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作者从一年一度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中,领悟到了爱情的真谛。
重阳节,亦称登高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秋天一个很特别的节日。在这天人们登高、赏菊、佩茱萸、饮菊花酒等。但重阳节也最易引发天涯游子客居异乡的伤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便是最好的例证
三、悲秋诗词的感情寄托
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各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但在具体的诗词中它又各有侧重,下面分点论述。
1.对人生短暂的喟叹
草木虽枯而又复荣,人却青春难再,秋之酷烈无情使人倍感生命的珍贵短暂。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的生命短暂,还不如秋天草上的露水。死亡使生命有去无归,永远消失。汉乐府《长歌行》“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既然人生如秋露般短暂,就更应该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
2.对离愁的伤感
情有多种,离情最苦。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合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代诗词曲中歌咏的重要内容,离愁具有了极其动人的魅力,从古至今,人们为之肝肠寸断。《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里选取了几种具有深秋特色的景物:黄花、西风、归雁,色彩鲜明,动静结合,层次分明,绘出了一派萧瑟的秋景,勾起了人们无限的离愁别绪,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凄凉残破的秋景下的离别更使人悲愁百转,肝肠寸断,形毁骨销。
3.征人闺妇思乡怀人的情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边愁》)萧瑟秋风正合征人愁苦心境。一些征人悲秋的诗词,既有痛苦、悲愤和无奈,又不失***人所特有的豪迈气概。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独守空房的***,面对草木摇落的秋景、南归的大雁,想到远征的丈夫,顿感柔肠寸断,流下的眼泪把衣裳都打湿了,其思念之苦已无以复加。
4.怀才不遇、处境悲凉、命运多舛的悲叹
处境悲凉、惆怅失意的诗人,往往被秋天的萧瑟、冷落、荒凉触动敏感的心灵,引发无穷的愁绪。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书纵论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诗人借秋蝉的哀鸣来寄托自己哀伤,表明自己的高洁。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马戴《灞上秋居》)在萧瑟的秋意,流露出诗人孤独凄清的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愁绪。
中国诗词中难道就没有赞美秋天的吗?当然有。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稻麦成熟,瓜果飘香,层林尽染,绚丽多姿……秋天的景象也可以寄托喜悦的情感。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小学篇3
关键词:中秋节;青少年;集体活动
中***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83-01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宋代、明代、 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一、自制月饼大赛
(1)组织好同学在教室坐好,由老师统一在投影上播放关于制作月饼的相关视频,让同学们熟悉制作月饼的过程。
(2)在活动场地将桌椅一排排码放好,将活动要用到的材料放在桌子上,等同学们进行活动时让同学们自行挑选。材料:奶粉,转化糖浆,枧水,花生油,中筋面粉,莲蓉,咸蛋黄,蛋黄,蛋清。在现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学们还可以自己创新月饼制作程序,设计新颖独特、自己喜欢的月饼。尝试锻炼自己的创造、动手能力。
(3)将做好的月饼坯放入电烤箱中烘烤。
(4)当月亮高挂于空,最圆最亮的时候,大家团团坐,边赏月边聊天赏评吃月饼,分享大家劳动的成果。
二、赏月诗词诵读演唱会
师生们围坐一团进行关于“月”的诗歌朗诵。大家一边吃着月饼,一边看着又亮又圆的月亮,一边聆听学生声情并茂的诗词朗诵或词曲表演歌唱,体会感受到中秋节月圆人圆的气氛。
同学们自行选择感兴趣的诗词进行朗诵,感受诗词中的美好境界。大家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月”的诗词歌赋等进行朗诵或背诵,也可以通过交流将自己找到的诗词歌赋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同时开动自己的智慧想一些有关“月”的短信、祝福语等将它们写下来,送给我们的亲人、朋友,将我们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我们最亲的人。
虽然只是一则小小的短信,但是经过我们自己的努力编写出的短信就会有更深一层的祝愿。收到短信的人心里也会是温暖的,更深刻的体会到中秋节大团圆的氛围。为更好的传承华夏瑰丽灿烂的诗歌文化,为同学们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扩大和培养诗歌文化受众,启发同学们的创作灵感,提高同学们的文学修养,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中秋节的氛围。
三、猜灯谜
用绳子将挂有附灯谜的灯笼串联在一起,再将灯笼放在操场中央挂起来,每个灯笼上都写有不同的的灯谜。然后,同学们开始猜谜题,看看谁先猜出来。活动参与者若知道谜底,撕下选中的灯谜,去旁边的兑奖桌告诉工作人员编号及答案,若答案正确,则可当场获得奖品。同学们可以集思广益,踊跃猜谜,如果猜中就到领奖处领取精美奖品。猜灯谜锻炼了同学们的思维敏捷度和知识的储存量,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中秋节的氛围。猜谜,就是要顺藤摸瓜,一点点开动脑筋,一步步向前,让自己的思维敏捷起来,根据提示找到答案。
四、许愿船
活动前期:活动前通过海报的形式向全校师生进行活动宣传,由负责人员准备好活动所用到的材料,然后将同学们带到指定教室,由同学们自己选择所需材料。分配人员对活动地点进行实地勘察,确定交通路线和活动地点。材料有彩纸、马克笔、小蜡烛。
活动阶段: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折成各种样式的小船,然后将自己选择的蜡烛放在船身中央,由负责人员将大家集体带到小河边,将已制作好的小船放入河中,点燃蜡烛,在心中许下愿望,让小船随着河流的方向自由流动,看着小船越飘越远,它承载着我们的梦想随着河流的方向流动。这种方式表现的是心中一种美好的祝愿,放飞我们心中的梦想。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小学篇4
中国传统节日中,清明是唯一与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的节日。这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日子。《左传》一书中就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在古人看来,祭祀的重要性甚至可与国防和***事这样的大事相提并论。所以中国古诗文中写清明的篇什着实为数不少。而众多有关清明的诗篇中,笔者以为,颇具代表性的作品无疑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清新隽永的诗不用典故,也无华丽的辞藻,而是以白描的手法和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征和人们缅怀祭祀故人的心情。白居易《寒食望野吟》一诗同样写得悲恸不已,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代诗人高菊卿也有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读完这篇小诗,亦让人不禁悲从中来。宋代另一诗家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则一反常态地走出“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的悲切气氛,而是兴致盎然地描述了作者踏青赏春的愉悦心境,诗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北宋文学家王禹的《清明》诗亦可算是咏清明诗中的另类:“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作者在诗中没有写踏青探春、怀古祭祖的心境,而是一反常态地描写了诗人寂寞清苦的生活和不同流俗的追求。清人郑板桥描写清明的小诗言简意赅:“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一个“湿”字,将清明前后多雨阴湿的天气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诸多古诗人笔下的清明,亦悲亦喜,亦诗亦画,亦人亦物,各种各样的情感尽在其中。
与清明节有着密切关联的是寒食节。寒食节一般在冬至后105天、清明前的一二日。是日要禁烟火,吃冷食。这一节日源自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曾辅佐他的介子推而设立的,至今已延续2640余年。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一诗阐明了这一节气的来历:“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之后寒食、清明两节便合而为一了。
端午节在中国也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曾先后入选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节日本是夏季一个驱除瘟***的节气,后因楚国诗人屈原端午这一天投江殉国,从此端午又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唐代诗人文秀有《端午》一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因为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所以这个传统节日颇具浪漫色彩,由此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有关七夕的古诗不胜枚举,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当属五代后唐时期杨璞的诗作《七夕》:“未来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杜牧的七言绝句《秋夕》亦堪称为此类诗文中的上乘之作:“云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写得形静而神动,表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全诗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哀怨与期待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白居易《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云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也是描写七夕的名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描写的是天上景象,实际是词人七夕仰观星空的所思所想。特别是词的最后两句,不落俗套,立意很高。时至今日,依然为人们所引用。
中秋当属一年之中又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是一个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节日,因而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的咏月诗大都与思乡怀古有关。苏轼《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词句是作者大醉之后的高声纵情。中秋之夜,为怀念远在他乡的弟弟,苏轼以童稚的真率和赤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亲人的思恋。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推出一轮人世间同享共照的朗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充满暖意的诗句让本是清冷的月光显得浪漫而又温馨。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望月》也是唐诗中众多咏中秋篇什中的佳作。诗曰:“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渲染了中秋特定的环境氛围,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感,表现得非***婉动人。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采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内心感情:“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故又称之为登高节。杜甫的《九日》诗曰:“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诗人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因花生情,表达了思亲念乡、忧国忧民的情怀。此外,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等,都是描写重阳节的经典名句。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小学篇5
[关键词]语文 教学 传统文化
1在单元课后穿插古诗词的背诵阅读
中国传统的古诗词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形式多样,语言精练,思想深远,记录了中国当时***治、经济、***事、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古诗词更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古诗词可以说是真实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品质,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诗词易记易背,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谓是广为传诵。在全国的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都有古诗词的学习、背诵,而且篇幅很大,内容形式也是涉及多个方面。比如,小学语文人教版的第十一册第一单元,课后穿插的三首古诗《墨梅》、《竹石》、《石灰吟》,都表现了作者坚贞不移、顽强不屈、勇于奋斗的坚强品质。还有第五单元的古诗两首,其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再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反映了作者对母亲的真挚而深厚的敬爱、感激之情,尊老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从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可以看出,关于古诗的学习背诵内容很多,词就显得有些少,其实词也能传达出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比较详细具体。比如: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八单元,课后就有两首词《菩萨蛮》和《卜算子》,像这样的词类也很适合小学生阅读和背诵。古诗词的作者总是用形象、简短的语句,写出深刻的含义,可以说古诗词意境悠远,文化氛围浓厚,是小学语文阅读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2搜集春联
我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多采,民间文化更是其中的精华之一。教师们可以布置学生在寒假做一道特殊的作业:每人至少搜集5副春联。到开学后,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对联,在班队活动中进行交流。还可要求学生表达这些对联类别,如:有两字的,三字的……十几个字的;按贴的地点来分,有贴在正门的、旁门的,有贴在厨房的、灶边的,有百货商店贴的、五金商店贴的;按内容讲,有赞扬美德的,有歌颂领袖伟人的,有反映改革开放成果的,还有以商品名开头的……这样归类后,学生对春联有了新鲜感,当他们想到小小春联中竟然有这么大的学问,觉得有收获,就会主动去读、背春联。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了语言、记忆了语言、积累了语言。除了搜集、整理春联这项活动外,还可以要求学生注意留心日常生活中顺口溜、歇后语、俗语以及过年过节时的传统习俗,适当搜集,加强积累,以便运用。
3熟记成语
3.1课内熟记成语。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的课后就有、有的在每个单元的园地里也有要求熟记的成语,这些成语大多两个一组,安排合理,或意义相近,或结构相同,或意思相反,或有所关联。教师们可要求学生把这些成语记熟,帮助他们了解成语的来源、本义、今义及运用范围,做到真正地掌握。除此之外,课后出现的成语,不但要求学生熟记,还要求学生会写会默。
3.2课外摘录成语。课外阅读中,学生常常接触到不少成语,通过“摘抄”的形式进行积累,比如每人准备一本“成语摘抄本”,一遇到成语就记录下来,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这此成语的大概含义,并在学习中尝试运用这些成语。此外,在课外活动中,为了配合学生摘录、积累成语,教师们还可以开展了一些诸如“我讲成语故事”、“成语接龙”、“谁是成语大王”等活动,它们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收集热情。
3.3生活中留心成语。只要处处留心,记住成语就不难。除了课本、课外阅读中有成语外,广播、电影、电视、日常用语中的成语也数不胜数。如果学生在生活中注意留心,日积月累,那么他们成语仓库里的成语就越来越多。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也就得到了稳步提高。
4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有效进行文化熏陶
比如: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中秋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中秋节有哪些别名?中秋节的来历?哪些著名人物写下了与月有关的诗词?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又有哪些?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撰写报告,以网页、演示文稿等形式进行交流。还可以吟诗词、赏明月、吃月饼……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5营造文化氛围
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当涉及到传统文化课文教学时,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或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与此同时,也可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古筝曲创设传统文化的校园育人氛围。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小学篇6
关键词:古诗 教学 步骤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从这里可以看出,学习古诗的重要性。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记忆力较好的时期,学习一定数量的古诗,引导他们感受中华优秀文学遗产的精华,体会理解诗中的意境与哲理,这无论对学生学习,还是对传承中华文化,都是有益的。但是中小学古诗文教学主要靠语文课,而课堂教学的时间很有限,在文化传承的同时,如何有效、高效地让学生提升更多的语言知识积累和能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是,目前古诗教学,问题很多:或者是方法单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淡薄;或者是教师独占课堂,讲解过多,诗味全无;或者诗意不懂,影响理解。那么,教学时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古诗不再头疼,让他们学会学习古诗,真正体会到诗歌之美、体会到学习古诗之趣呢?笔者对古诗教学的方法和步骤做了分析和概括,发现了其中的一些规律。
其实,细心分析古诗教学的目标,无非是下面几个方面: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读成诵,粗略了解诗句大意,感受作者的情感。另外初中生还要学习一些文学常识,了解作者的概况,体会诗歌意境。而落实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一项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方面,这要求老师必须了解学生如何参与古诗学习,老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我们可以把以上目标简化为三个字:读、说、想。这三个字既是目标,又是方法和步骤。下面对其作具体说明。
一、读
熟读全诗是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古诗教学对读的要求都可以这样确定:读准生字读音,读出诗歌的节奏与停顿,再高的要求是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上课之初,教师出示读的要求,提示古诗的一般节奏:七言诗一般的停顿是四三节拍,即前四个字是一个节拍,后三个字是一个节拍;五言诗则是二三节拍,既前两个字是一个节拍,后3个字是一个节拍。具体到一首古诗,教师还可以据意义另行提示停顿。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情况具体处理。生字教学这样做,方法得当,要求明确,估计在3-5分钟内读熟一首诗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成问题。
二、说
说是要求学生借助课本注释和老师的讲解能大体明确诗句的意思。出于押韵、平仄的需要,再加上古今语言习惯的不同,古诗的词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而且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所以古诗中有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语言现象。有时一味按原诗的字词顺序根本无法讲通,而且古诗语言简练,以字作词,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词意与现代汉语词意迥然不同;这些都给学生理解古诗造成了困难,成为其望诗生“厌”的原因。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帮助他们疏通诗句大意,教给他们古诗学法――分词连序法,释词、顺句、连篇,循序渐进,才会渐入佳境,才能品诗妙处。具体做法是:一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二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理解诗句大意的学法具体概括为八个字:扩、留、补、换、调、嚼、猜、连。
1.扩:浓缩的词语要“扩”,将单音词扩成双音词,使意思明显化、具体化,如《牧童》一诗中,把“草铺横野六七里”中的“铺”换成“铺天盖地”,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草长得茂盛,原野辽阔的意境。又如《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是“吹绿”之意。
2.留:古今通用的词语要保留,地名、人名、官职名、部分古代器物名保留不动。
3.补:诗句中省略的成分要补上,使之通顺,即在直译古诗遇到意义跳跃性大、意义含蓄时,教师就需要教会学生补充意思,补充含义。古诗中的介词、助词往往省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省略了“于”。在使用“补”法时不要死板,要灵活运用,只要学生直译的内容与古诗原意基本相符就可以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4.换:古今用法不同的词语要更换,如把“舟”换成“船”,“还”换成“回”,“但”是“只”,“走”是“跑”;古物名换成现代词,如“鼎”换成“锅”。
5.调:词语顺序颠倒的要调整,直到意思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如孟浩然《春晓》中的“处处闻啼鸟”,“啼鸟”是“鸟啼”的倒置,这些字词需要调换才能正确直译。
6.嚼:诗中关键的、传神的、富有哲理的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咀嚼、品味。
7.猜: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古诗中词语的含义。如《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理解“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卧”时,笔者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其含义,有的说是“躺”,有的说是“趴”,大家争论不休。于是,笔者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辩论,结果是既可解释为“躺”,也可解释为“趴”,两个意思都表现了儿童天真、顽皮的天性。这对促进学生情感力、想象力、记忆力的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
8.连:将句中解释的各个词语连起来翻译。
对于学生难以理解或查不到意思的词,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如《山行》一诗中,对“远上寒山石径斜”中“寒山”一词的理解。“寒”是“冷”,那“寒山”是什么意思?教学这个词时应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去感知:时值深秋、草木凋残、山石森森、秋风瑟瑟,冷不冷?所以,“寒山”指“深秋时,草木枯黄的山”。解释关键词。在教学中教师要解释关键字句,以字达词,以词通句,梳理句意,理解全文。
词意通了,然后由学生***思考,练习顺句。在顺句时,教师除了提醒学生注意词序外,对一些学生初次接触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要讲,避免学生理解错误。如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按字面意思当为“秦朝时候的明月,汉朝时候的边关”。但是众所周知,明月千古一轮,边关万年不变,“秦汉”之说由何而来?若点明这是修辞手法中的“互文”,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疑问则迎刃而解,学生也会恍然大悟。
连篇。让学生用一段话,把诗句意思完整的说一下。但要注意的是,古诗中常常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决不可停留表面,而应深入内里,究其实质。例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的最后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只按字面意思理解,学生很可能认为诗中“儿童”天真好客,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而诗中要表达的,实际上是作者重踏故土,看到江山依旧、人事全非而发的苍凉慨叹,笑中有泪。“明月何时照我还”不是质问回家的时间,而是感叹没有时间回家。因此古诗教学中,重要的是把握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不能只抓住一两个词语不放,以偏概全,本末倒置。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古诗学法,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另外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点拨指导,学生运用巩固学法。
三、想
想是要求学生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感受古诗的意境。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学生体会诗中的音乐美。且有感情朗读,能再现诗的意境,使学生深刻体会诗的含义与感情。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重视朗读,强调背诵。指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学生确定感情基调,然后处理重音与节奏。如杜甫的《闻官***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使全诗节奏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要学生了解古代诗歌是文学作品中色彩鲜艳、香气浓郁的花朵,是诗人用涌泉一般的激情浇灌而成的,那些脍炙人口的佳句名诗意境深远,无不寓含着诗人心灵深处的情感。什么是“意境”?境,就是诗中所描述的具体情景,生活画面;意,就是诗人通过这个生活画面所体现的思想感情等。所以,在教古诗时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跳跃的感情连缀起来,把省略的语气补充起来,这样,学生才能领会诗人的情感,进入诗的意境。
如何才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开拓意境呢?可采用“吟诗作画,以画讲诗”的方法打开学生的心扉。这是因为古代诗歌大多数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并茂的。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去创造诗中的形象,把诗中所写的景物,画在纸上,再让学生从画中去体会诗人的感情。例如,在教《山行》这首诗时,教师可先指导学生朗读、吟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两句,然后让学生去描绘秋天的高山,弯曲的石阶小路,白色的浮云,山顶的竹篱茅舍的形象,接着再指导学生朗读三、四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让学生再在纸上画出一片红色的枫林,指导学生去创设诗的情景,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层次井然的古代山水画,之后,在学生吟诗作画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以画讲诗:秋天是萧杀的季节,面对叶枯花谢的残景,历代诗人多是吟诵着悲凉的诗句,但杜牧描绘的秋山霜林和“停车”观赏的情景无不充满着一股蓬勃向上的气息,诗歌写得清新又富有生气。通过以画讲诗,让学生透过诗中展现的***景,去捉摸诗人的感情脉搏,体会诗人的感情波涛。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在吟诗作画,以画讲诗层层深入的过程中,就领会了这首诗的深远意境。
了解历史背景也是体会诗歌主题的重要方法。有时候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是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诗人以及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鲁迅先生说过,“知人论事”,才能正确理解作品。每一首诗都是与作者的思想、经历密不可分的,而作者的思想、经历又无法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大环境。古诗的时代背景距现代很远,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很难做到细致、深入地了解,何况是不谙世事的中小学生?教学中教师只简单地介绍作者无疑显得太过苍白机械,而将有关作者写诗的背景内容以小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不仅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对学生理解诗歌有着极大的帮助。例如,笔者在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和汪伦这两个人,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诗人及其写作背景,也能直接引导学生对诗歌有大概的理解。学习杜牧的《江南春》时,教师结合最后一句讲解当时唐朝统治者大兴土木修建佛教建筑的历史,这样学生就可以理解作者“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叹了。又如学习《七步诗》,只单纯地讲,以豆子、豆萁比喻曹植自己和曹丕,“煮豆燃豆萁”象征手足相残,学生会充满不解,兄弟间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而如果教师在课前先讲一讲曹操父子三人的故事:曹操在时,对曹植极为宠爱,几欲立为太子。而曹后,曹丕却当了皇帝,他怀恨在心想对付兄弟曹植,因此逼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不然就杀了他。于是曹植就作出了这首诗。由此,学生就不难理解诗中意象的含义,也不难体会到这首《七步诗》浸透着曹植满腔的悲愤与无奈,是其从内心喷涌而出的不可抑制的质问和呐喊。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小学篇7
关键词:魏晋诗歌;悲秋主题;成因0前言
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研究,可以发现“悲”和“秋”两者之间存在极为紧密的关系[1]。“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九辩》(宋玉)中有这样的描述。诗人们将羁旅孤苦的寂寞之感,登上望水的依依惜别之情,生命即将逝去的惶恐之心等诸多人生悲情,都融入秋天的意象当中,开创了“悲秋诗”的先河。之后,各代诗人开始逐渐接受“悲秋”意识,并且对其进行了广泛的传唱。刘禹锡在其作品《秋词》中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文学当中,悲秋已经成为文人心中的一种情结。魏晋时期的诗人同样受到悲秋意识的影响,例如王粲、曹操等人都曾经写下过有关悲秋的诗歌。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魏晋时期的悲秋诗歌在主题上出现了一定的改变,鉴于此,以下笔者将对其衍变情况进行分析。
1魏晋诗歌中悲秋主题的衍变
在魏晋以前,悲秋诗歌的主题一般包含三大类,分别是思乡类、壮志难酬类以及女性哀怨类等,以思乡类为例,在《古诗十九首》《古歌》当中都有一些含有悲秋意识的诗句,其所表现出现的就是离家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在《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当中,诗人由于思乡,想回到故乡但是又无法回去,进而痛苦得连蟋蟀的悲戚声也不想听到。魏晋时期的悲秋诗歌同样延续了上述中所提及的三类悲秋诗,如王粲的《从***诗五首》、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等诗歌,都表现了诗人们的雄心壮志。
此外,在魏晋时期,悲秋诗歌的主题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出现了新主题,即感叹时间的永恒、生命的流逝。在历史犹如长河一般奔流不息的同时,文人们也开始逐渐意识到自身的渺小,纵然是天子君王亦无法避免生老病死的生命规律。秋季,万物皆归寂,然而,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秋天总是会到来,不断轮回,这种情况正好符合诗人们的心境,进而使得悲秋之情更加的悲凉[2]。在魏晋之前,对于这一类主题的悲秋诗歌还比较少,文人并未将秋和时空观念相连接。而到了魏晋时期,文人们开始在悲秋诗歌当中对生命、时间进行探索,其意越是深远,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就更加的悲戚。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诗》曾经写道:“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在这一句中首先就打下了悲秋的基调,之后再写道“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以此来表明自身对世事的深刻思索。曹植由于兄弟之间的争斗,感到极度的悲凉与无奈,进而致使其慢慢失去了以往的意气,年少时的精神也渐渐变为对世事无常、生命苦短的感叹。《赠白马王彪诗》中描写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就说明了这种思想。而在张协的《杂诗十首》其四:“朝霞迎白日。丹气临谷。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在这首诗中同样抒发了这种情感,感叹“晚节悲年促”。通过以上描述,不难发现:魏晋时期的诗歌其悲秋主题发现了衍变,具体表现在对于生命的有限、时间的无限的感叹。
2魏晋诗歌中悲秋主题衍变的成因分析
2.1社会***所致
魏晋诗歌悲秋主题的衍变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极为密切的关系[3]。通读历史就能够发现,在中国五年多年的历史当中,汉末魏晋时期是社会最为动荡、人口损伤最为惨重的一个阶段,有学者将这一时期叫作“中国***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在当时,统治集团的内斗、***阀***的残暴,均造成了极为可怕的杀戮,在《三国志・魏书・董卓传》中有这样的描述:“董卓尝遣***到阳城,时适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云攻贼大获,称万岁。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因此,当时的文人在其诗歌作品当中都纷纷感叹现实的残酷和仕途不顺的悲凉。
迈入两晋以后,人们的境遇更为艰辛。在当时的司马氏集团当中,已经将封建道德完全的摒弃,各种龌龊行为极为普遍,例如贪污、虚伪、荒***、凶残等等,尤其是在西晋时期,整个社会进入到了一个极度混乱的时代,外戚与宗室之间相互夺权,老百姓的生活、生产都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在这一时期,死亡已经成为主要的代名词,文人们对于生命、生存十分的焦虑。因此,在魏晋时期出现了许多的悲秋诗歌,而在其中不乏感叹生命的诗句,使得秋更加的悲凉。
2.2各种天灾所导致
在魏晋时期,除了人祸以外,还出现了各种天灾,使得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的悲苦。在曹丕的《又与吴质书》中描述到:“昔年疾***,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其中对当时关东地区所爆发的瘟***与灾情进行了描述。魏晋时期的文人们在人祸、天灾,以及众多非正常死亡不断冲击之下,其敏感的神经受到的了极大打击,他们比之前更加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而将其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就会展现出极为强烈的感伤情怀[4]。所以,魏晋时期的文人在认识上与体验上具备极为普遍的现实含义,其将自身坎坷的遭遇、动荡的社会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折射在诗歌当中也是一些较为负面的事物,以对丘墓的咏叹来说明人生的艰辛,显示生命的无常。由此可见,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上,文人内心的转变在其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导向作用,魏晋时期文人处在乱世时的心态就是当时悲秋主题衍变的一个原因之一。
3结束语
综上,在迈入两晋时期,由于社会历史的不断变化,使得魏晋文人的心态也随之出现了变化。在当时生存环境险恶、社会动荡、***治黑暗的时期,魏晋时期文学的悲情与建安时期的不同,并非是一种慷慨悲凉,而是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将其折射到有关“悲秋”的文学作品中,则体现出对时间的恒久、生命的苦短的咏叹。参考文献:
[1] 王立,陈康泓.由悲秋主题看子弟书“他者”的抒情意味――一个跨文化传播的抒情模式的变异[J].东疆学刊,2012,29(3):813.
[2] 张银.魏晋悲秋内涵的特色[J].理论界,2010(1):127128.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小学篇8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入境悟情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以诵读为基础,入境悟情
俞平伯先生曾说过:“古人做文章时,感情充沛,情感勃发,故形之于作品。当时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今天的读者要了解当时的作品,也只有遵循原来的轨道,逆溯上去。作者当时之感寄托在声音,今天凭借吟咏背诵,同声相应来使感情再现。”古诗词平仄、音律、节奏感强烈,读来朗朗上口,又特别适合诵读。所以我认为,让读贯穿古诗教学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吟诵出对诗词的感觉,回味诗词的意境,体味出诗词的韵味使得学生通过自读感悟,感悟文中所蕴含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在读中升华情感,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与文章产生共鸣。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句对仗工整,两个黄鹂、一行白鹭、翠柳、青天,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在诵读时,可让学生讲究一定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感悟诗词节奏美的同时进入诗的意境。
二、以关键词为抓手,入境悟情
在指导学生透析古诗的意境的过程中,首先可以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抓住一些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来感悟诗词的意境。如《山行》一诗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抓住“石径”、“远”、“斜”,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石头小路在深秋充满凉意的山林间弯弯曲曲地向远处延伸”。 又如《村居》中“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可以抓住“醉”字,问问学生“什么醉了?为何醉了?”学生可能会回答:草、杨柳、诗人、莺……“那是一种怎样的醉态?”一排排杨柳正忙着舒展自己碧玉般的长发,随着春风,飘拂摇曳,莺也在空中边飞边唱……此情此景,让诗人陶醉了,诗兴大发,情不自禁吟诵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毋庸置疑,在这样的探究历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对这首诗词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了古诗词意境之美。
三、以诗人背景为链接,入境悟情
每一首诗词的创作,都有特定的时代境况、人物心绪、具体事件等等,更是诗人主观情绪的一种宣泄。因此,我们在诵读古诗时,只有让学生走近诗人的生活,走进诗人的内心,才能更好地进入古诗的意境,感悟古诗所表达的感情。如在教学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时,教师可以直接给学生介绍一下柳宗元:中唐时候的一个大作家,也就是我们散文上的“唐宋家”之一。 这首诗是写于他被贬官到永州的时候,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让学生在对诗人了解的情境中吟诵,品着诗境,悟着诗情。
值得注意的是,介绍背景要突出目的性和实用性,不要贪多求全,须有所取舍,能简则简。还要将资料中那些深奥、拗口的语言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说法,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
四、以想象为拓展空间,入境悟情
在古诗词中,诗人往往以虚实结合来表达意境。“实”指有形的描写;“虚”是指无形的留白,这就需要我们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积累去填补这些空白,我们可以借助这些“空白”来调动学生的想象,从而体味诗境,深入意境。例如在教学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看到伸出墙外的红杏,诗人会情不自禁地想:园内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学生们纷纷展开想象之翼,自由想象园内多姿多彩的春景――学生甲:“园内一定万紫千红,许多蜜蜂、蝴蝶正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学生乙:“院子里百花争妍,你瞧,杏花开得像一团团火焰,桃花开得像一片片朝霞,梨花开得像一堆堆白雪,真是美不胜收。”学生丙:“园内还有个池塘,几只小鸭子正欢快的在水里游来游去。池塘周围有许多垂柳,微风吹来,垂柳开始梳理飘逸的长发。”……由此可见,抓住古诗词中的“留白”处,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感受到多姿多彩的春色,体会诗中意境。
五、以直观画面为辅助,入境悟情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小学篇9
关键词:高效课堂 古诗词教学 《天净沙》
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当前古诗词教学却处于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下。学生缺乏对古诗词的基本审美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其魅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课堂的教学方法比较呆板,课堂死气沉沉。很多老师提倡“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中,这将造成古诗词教学的恶性循环。
为此,本文结合《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教学,略谈打造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高效课堂的五点思考。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对于学习而言,兴趣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探求思索,促进学习成功。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手段丰富起来。例如,教学中师生依靠诗意情境作画,欣赏相配的古典名画,师生诵读时配以古乐激情,通过多种手段、媒体创设情境,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中的诗情画意,能够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
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情境设置:
第一,播放《游子吟》音乐。歌中唱道:“都说那海水又苦又咸,谁知道流浪的悲痛辛酸,遍体的伤痕,满腔的仇冤,啊,游子的脚印啊,血泪斑斑……”有千年的流浪,就有千年的等待。游子啊,回来吧!同学们,你们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走进《天净沙·秋思》,感受游子马致远的绵绵离愁!
第二,激发联想。秋天是一个令人思绪万千的季节。有人因丰收而喜悦,有人因凋零而悲伤,那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引发你产生这种感受的画面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秋思之祖”马致远的秋天,品味一下他的秋思!
二、反复吟诵,入情入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正说明了吟诵的功效。对古诗词,大可不必一个字一个字地讲解,更不必译成现代汉语,教师只需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诗词,进入诗词的意境中,然后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诵读即可。至于其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可以让学生在吟诵中自行领悟。
一首原本不起眼的诗歌,通过教师范读(或播放音频),可使学生迅速进入意境。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朗读的技巧,例如重音、停顿、速度、语调、旋律、用韵、节奏,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进想和想象,才能获得真切的感受。
例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将一幅萧瑟肃杀的深秋景致展现在读者眼前,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平平—仄仄—平平”,语调由低转高,再由高转低,“枯藤、老树、昏鸦”依次递进,紧压过来,让人顿感气息闭塞,真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小桥/流水/人家”诗人笔锋一转,读者的视线也带向远方,一组充满和平安祥生活气息的***画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高度紧张的情绪也因此一缓,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来。“仄平—平仄—平平”,语调显得欢快与和缓起来。“古道/西风/瘦马”诗人笔锋一收,又将我们从美好的憧憬与向往中拉回到无奈的现实中:古道萧索,西风凋零,瘦马宛然,浪迹天涯还得继续。“仄仄—平平—仄仄”,音声一变,气息由舒缓再次转为短促,显示出诗人的激愤的情绪,我们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跟着紧张起来。“夕阳/西下”,“平平—平仄”我们的心再次被诗人揪起来:落日西下,颠沛劳顿的诗人今夜会宿在何处?明日还将去何方?“断肠人/在/天涯”,“仄平平—仄—平平”诗人发出一声仰天浩叹,就此作结。伤心的旅人,在遥远的异乡漂泊流浪。是伤心?是孤寂?是悲哀?是无助?还是无奈?又似乎兼而有之。
三、知人论世,紧扣主题
古代诗歌的语言表达习惯、典章故事、社会风俗等都是我们所陌生的;诗歌又具有丰富的想象、含蓄的韵味、跳跃式的思维等特点,因而理解起来难度相当大。因此,读诗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创作个性有利于我们揣度作品的总体思想倾向,把握作者的情感流程,更准确地把握作品。其次要联系作者或所写事件的历史背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不是无病,也不是凭空而来,都是有感而发,因而联系作者的处境及作品的背景,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的内容。
《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秋天自古以来易引发愁思。马致远曾热衷于功名,但未得志,漂泊二十余载,五十入仕,看不惯黑暗的官场,退而隐居。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失意、痛苦、悲凉、孤独,一切衷肠,只能用枯秃的笔,倾诉出来。
四、捕捉意象,品味意境
意象是创作中作品内容依托的主体,是凝聚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抓住作品的意象是读懂作品的关键。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画面。我们读诗就要借助于诗人精心描绘的生活画面来体味诗人情感。如果体会了诗句的意境,脑海中就能浮现出作品所叙之事、所绘之景的画面,能设身处地地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把握作者所写之景的感情是明快高亢,还是阴暗低沉,就能准确把握作品的深层含义。
《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意象,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会很自然地呈现出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教师不妨如此帮助学生赏析:第一,这首诗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一关键诗句可以体现出来?第二,因为作者远在天边,所以才会伤心欲绝,愁思万千,肝肠寸断,哪些景物可以帮助表现作者的伤心之情呢?第三,能否把它组成一个场景?
五、比较阅读,加深理解
有比较才有鉴别,利用比较阅读法设计古诗词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举一反三,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可将学过的诗词与课内所学诗词作比较,也可将课内学习和课外自由阅读联系起来,让学生尝试用课内学到的审美方法去鉴赏新的作品。试以《天净沙·秋思》的教学设计为例:
设计一:类比阅读
(1)古诗文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2)阅读余光中的《乡愁》,体会思乡之情。
设计二:对比阅读
(1)欣赏刘禹锡的《秋词》,比较异同。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欣赏白朴的《天净沙·秋》,比较异同。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古诗词是我国文明史的积淀,也是汉民族语言的结晶。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这是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功的古诗教学。只要我们努力“上下而求索”,古诗词教学的春天就不会“路漫漫其修远兮”。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小学篇10
关键词:芙蓉 芳草 同心 文选
本文要补充解释的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1]。先录原诗全文如下: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前人关于此诗的注释、讲解甚多,且甚为精彩,如朱光潜先生在《艺文杂谈》[2]中,朱自清先生在《古诗十九首释》[3]中皆作有赏析。徐中舒先生《古诗十九首考》[4]对此诗也略有考证。但前人所释尚非完璧,笔者想补充一下先贤之说,故名曰补释,本文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采芙蓉?古人常把女人的容貌比喻成芙蓉,且举数例:《诗经·泽陂》:“有蒲与荷。”毛传:“荷,芙蕖。”郑玄笺:“荷以喻所说女之容体也。”《西京杂记》[5]卷二:“文君姣好,……脸际常若芙蓉。”傅玄《美女篇》:“美女一何丽,颜若芙蓉花。”高适《效古赠崔二》[6]:“美人芙蓉姿。”《敦煌变文校注·伍子胥变文》[7]:“水上荷花不如面。”同书《破魔变文》:“阿奴身年十五春,恰似芙蓉出水宾(滨)。”《秋胡变文》:“新妇…乃画翠眉,便指芙蓉,身倬嫁时衣裳,罗扇遮面。”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录辞曰:“漫画眉端柳,虚匀脸上莲。”[8](p329)引《美东邻》曰:“笑对双脸莲开。”[8](p167)《破阵子》:“莲脸柳眉休晕。”[8](p185)《浣溪沙》:“素胸莲脸柳眉低。”王昌龄《西宫愁怨》:“芙蓉不及美人妆。”王昌龄《越女》:“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李德裕《重台芙蓉》:“芙蓉含露时,秀色波中溢。……兰泽多众芳,妍姿不相匹。”朱景玄《望莲台》:“秋台好登望,函萏发清池。半似红颜醉,凌波欲暮时。”苏辙《千叶白莲》:“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杨万里《红白莲》:“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元稹《刘阮妻》:“芙蓉脂肉绿云鬟。”王清惠《满江红》:“晕潮莲脸君王侧。”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山堂肆考》[9]卷200《美人醉》条:“王介甫诗‘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滴?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镜照?慵’。”白仁甫《梧桐雨》:“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纤腰。”可见古人把芙蓉与女人相联系。《事物异名录》[10]卷三十一谓莲的异名有天女、凌波女、水宫仙子。《红楼梦》中睛雯被称为芙蓉女儿。《香艳丛书》[11]本《采莲船》有曰:“盖莲出美人。”元代的吴昌龄《端正好·美妓》:“海棠颜色红霞韵,宫额芙蓉印。”以上各证都表明“芙蓉”在古人的意识中能够用来比喻美丽的女人。
更重要的是在古人心中“芙蓉”有“同心”的含义,因此可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如梁武帝《夏歌》:“江南莲花开,红光照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昭明太子有《咏同心莲》诗,莲就是芙蓉。梁代的朱超有《咏同心芙蓉》诗。古乐府有《月节折杨柳歌》:“芙蓉始怀莲,何处觅同心。”隋代的杜公瞻《咏同心芙蓉》诗:“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唐代徐彦伯《采莲曲》:“既见同心侣,复采同心莲。”皮日休《重台莲花》:“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天中记》[12]卷53引《山居草堂记》:“钟陵之同心木芙蓉。”[13]《楚辞·九章·思美人》[14]:“因芙蓉以为媒兮。”芙蓉能作媒只因为芙蓉花有表示同心的寓意。夫妇同房的帐称芙蓉帐,就含同心之意。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帐暖度春宵。”敦煌《索义辩讽诵文》:“永锁芙蓉之帐。”古人关于采莲的诗、曲、赋很多,一般都描写男女调情。采莲实是男女交际的大好时机。女子采同心莲(即芙蓉)送给男子,就有示爱之意。采莲送情人表示男女结同心,故“采芙蓉”与下文的“同心而离居”相照应。据《事物异名录》卷三十一,芙蓉有异名为合欢莲、同心莲。徐中舒《古诗十九首考》更称:“芙夫声同,蓉容声同。芙蓉者,夫之容也。”《朱光潜全集》[15]卷三(p42—p43)谓莲与怜谐音[16],藕与偶谐音,芙蓉与夫容谐音。采“芙蓉”与“兰”者应为女子。张廷兴《谐音民俗》[17](p62)称:“莲子——恋子:乐府诗歌中常用‘莲子’借指所爱恋的人。”姜任修、张玉谷、朱光潜皆主此说,即主张此诗的主角是女子,甚确。朱自清认为此诗主角为男子,非也。
(二)关于“兰泽多芳草”一句,朱自清称:“多芳草的芳草就指兰而言。”此诗的节令,有的学者以为是在夏季。朱光潜先生就说是在盛夏,大约是根据前有“采芙蓉”之句。笔者认为此诗的节令实则应为秋天。因为兰是在秋天里芬芳。《文选》[18]卷二十八陆士衡《短歌行》:“兰以秋芳”,注引《楚辞》曰:“秋兰兮青青”,此见《九歌·少司命》。《离骚》:“纫秋兰以为佩。”王注:“兰,香草也,秋而芳。”洪氏补注引《本草注》:“兰草、泽兰,二物同名。兰草一名水香。”《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麋芜。”《文选》卷三《东京赋》:“芙蓉覆水,秋兰被涯。”注:“秋兰,香草,生水边,秋时盛也。”《文选》卷二十八潘正叔《赠河阳一首》:“流声馥秋兰。”《文选》卷三十一《杂体诗》录曹丕《游宴》诗曰:“秋兰被幽涯。”注引曹植《公?诗》:“秋兰被长坂。”曹植此诗亦见《文选》卷二十。《文选》卷三十七陆士衡《谢平原内史表》:“使春枯之条,更与秋兰垂芳。”《文选》卷二十九曹子建《朔风诗一首》:“秋兰可喻。”注:“兰以秋馥。”傅玄《秋兰之篇》:“秋兰映玉池。”(映,本又作荫。当以作“映”为确。)《焦氏易林》卷十四《伤败·益》:“秋兰芬馥。”《文心雕龙·物色》:“骚述秋兰,绿叶紫茎。”嵇康《声无哀乐论》:“芳荣济茂,馥如秋兰。”张衡《怨篇》:“猗猗秋兰,植彼中阿。”傅玄《飞尘篇》:“秋兰岂不芬。”皆谓兰芳在秋天。“兰泽多芳草”明是指兰草,而非春天里的兰花。《左传·宣公三年》:“梦天使与己兰。”杜注:“兰,香草。”又曰:“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说文》:“兰,香草也。”《离骚》:“谓幽兰其不可佩。”古人所佩饰者为兰草而不是兰花。其实芙蓉花开也在秋天。可观羊士谔《玩荷》:“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韩??逗苫ā罚骸敖??蛑芈叮?癖┦乔锓纭R莸魑奕顺??锾撩恳箍铡!比伟胩痢抖鼗透璐亲鼙唷仿剂?略唬骸熬∠睬锸本唤嗵欤???湃嗽傅煤苫ㄅ?!蔽峦ン蕖盾饺亍罚骸按叹ュ5幢蹋?ㄆ?尾詈臁N飧枨锼?洌?婷硪乖瓶铡!背轮痢陡车密饺爻鏊?罚骸拜蛰逃?锿拢?惨∮乘?酢!绷跫妗赌拒饺亍罚骸笆且遁谵ㄋ?找梗?嘶ɡ渺谆鹕涨铩!被铺稀赌拒饺厝?住菲淙?唬骸靶氲铰逗?接刑?!崩畎住豆欧纭罚骸氨毯缮?娜???昭耷蚁省G锘?奥趟?!泵鞒坪桑?窜饺兀┪?锘ā0拙右住赌拒饺叵抡锌鸵?罚骸澳?虑镂薨樽砦铮????∧玖??!绷?谠?盾饺赝ぁ罚骸凹文究?饺兀???袅?镌卵纭!惫?А肚锍匾恢α?罚骸扒锏浇粤懵洌?璨ǘ劳潞臁!甭畚牧?
李白《折荷有赠》:“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古人采莲亦在秋天。徐玄之《采莲》:“越艳荆姝惯采莲,兰桡画楫满长川。秋来江水澄如练,映水红妆如可见。”王勃《采莲曲》:“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戎昱《采莲曲二首》其二曰:“秋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张籍《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秦少游《采莲》:“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陆龟蒙《芙蓉》:“莫引西风动,红衣不耐秋。”芙蓉有异名曰拒霜,故知此诗节令是在秋天。朱光潜先生认为是夏天的观点是不准确的。
(三)“同心而离居”一句,前人注解皆未透彻。吾谓诗人技法高妙,乃取典于《易》。《周易·系辞上》[1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文选》卷二十四陆士衡《赠冯文罢迁斥丘令一首》:“利断金石,气惠秋兰。”注引《周易》此语。前引曹植《朔风诗》:“秋兰可喻。”注:“兰以秋馥,可以喻言。”《楚辞·招魂》:“结撰至思,兰芳假些;人有所极,同心赋些。”可知古人常以同心与兰相配应。《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此叹息兰草变质从俗,故后文便称:“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变质的兰草已不能同心了。古人在夫妇的卧室里烧兰香,称为兰房或兰室,即借兰香喻夫妇同心。《玉台新咏》卷二傅玄《西长安行》:“今我兮闻君,更有兮异心。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香烧日有歇,环沉日有深。”香当是兰草制成的香料。燃香发出兰草的芳香更可象征“同心”,今君既有异心,故香不可烧。《汉语大词典》仅仅释兰室、兰房为妇女的居室,似未尽其意。《敦煌歌辞总编》录《怨春闺》曰:“罗帐虚熏兰麝。” 兰麝为一种可烧的香料。钱起《画鹤篇》:“兰室??香且结。”兰房、兰室是因室内有兰香而得名。这样理解,“兰泽多芳草”就与“同心而离居”先后相呼应,缠绵婉转之情更加深挚。古代文人常以芙蓉与兰草并举,常见于《文选》,盖因二者皆可表同心之意。如傅玄《秋兰篇》:“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随风发,中有双鸳鸯。”“鸳鸯”更是象征男女同心的常用意象。
我们附带论及:《楚辞·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宋人坡《蝶恋花》有名句“天涯何处无芳草”。今人借用此典来表示异性知己到处有,但似乎少有人能知道其中理由。笔者以为芳草指秋兰,是同心的象征物。“何处无芳草”可象征何处无同心的知音[20]。
注释:
[1]参见《古诗十九首》,依据《文选》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2]朱光潜:《艺文杂谈》,合肥:黄山书社,1986年版;亦见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十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见《名家析名篇》,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4]徐中舒:《古诗十九首考》,见《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5]参见《西京杂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6]本文所引唐诗都出自《全唐诗》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文中不一一注明。
[7]黄征、张涌泉撰:《敦煌变文校注·伍子胥变文》,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8]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9]参见《四库全书》本。
[10]厉荃撰:《事物异名录》,北京: 版社,2000年版。
[18]萧统:《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19]参见《十三经注疏》本,杭州:浙江古籍出社,1998年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小学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