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反思;初中数学;教学
中***分类号:G633.6?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57-02
提升学习效益,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升华。新课程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思维。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就要从教学中培养与发展初中生的创新能力,从反思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升华。因此,探析数学教学的一些反思具有实际价值。
一、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反思
(一)学生自身的反思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自身就是反思主体,因此就需要对自身进行相应反思,通过反思查找存在问题的根源。
1.反思解题过程。初中数学解题,学生都是关注最终结果忽视解题过程。事实上经过反思能够构建学生深层次数学模型,教学中反思习题,让学生通过反思进而总结、探索、发现以及发展空间,通过反思培养初中生养成反思良好习惯,提升他们发现问题能力。学生反思整个过程:
(1)对试题的题意理解是不是正确?
(2)在思考该题及解答该题过程中,有哪些更为捷径方法?前面出现弯路的根源在什么地方?
(3)本试题涉及了哪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4)通过这道数学题能够联系到哪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
(5)对本试题的推理、计算过程以及结论是不是正确?
(6)比较已经解答试题方法,是否还能够寻找出其他的解决方法?
2.反思解题结果。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积极主动构建出教学情境,加强学生反思课本中例题、习题的解答,进而引导学生对解题结果进行归纳和类比,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增强学生发现及探索解题的能力。
例1?摇一圆柱的高为12厘米,其底面半径为3厘米。在该圆柱的底面A处爬着一直蚂蚁,想爬到A点相对应的上底面B点处食物,就顺着圆柱的侧面朝上爬,请问蚂蚁爬行最短路径是多少?笔者为了让学生多思考,就设计出好个问题:(1)蚂蚁要如何朝上爬才能够吃到食物?(2)A点到上底面的B点沿着圆柱侧面总共有多少路线可以走?在这些路线中那条最近?在课堂解答出这道试题之后,笔者并没有满足于所得出的答案上,引导学生对整个解题思路进行反思,反思所采纳到的解题策略以及用到的初中数学思想,通过反思来巩固所学数学知识。最后笔者还对原题进行改编,就是将圆柱的棱边长度该改3cm立方体,这样就实现了一题多变。
(二)反思教学思想、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要使用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结束就要对解题过程与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在应用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所用到的方法过去是否使用过?而本次运用相比过去运用,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等。
例2?摇证明:从大于23的自然数中任意抽出一个数a,将该数表达成若干个7与5之和。
解:当a=5k,因为a要大于23,所以k≥5时,a就能够采用k个5之和来表示。
当a=5k+l之时,a=5(k-4)+21=5(k-4)+3x7,那么a就是k-4个5与3个7的和。
当a=5k+2之时,a=5(k-1)+7=5(k-1)+1x7,那么a就是k-1个5与1个7的和.
当a=5k+3之时,a=5(k-5)+28=5(k-5)+4x7,那么a就是k-5个5与4个7的和.
当a=5k+4之时,a=5(k-2)+14=5(k-2)+2x7,那么a就是k-2个5与2个7的和。笔者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示,即分类思想方法,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体会与感悟。事实上现在所用新教材中有许多反思性的学习素材,比如构建数学周记、探讨课题以及对每节课后的总结。
(三)数学教师反思教学
数学教学中并不只有学生需要反思,教师同样也需要进行反思。要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数学教学的成败与得失,分析、回顾以及审视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各种途径丰富教师自身素养,进而实现教学艺术。总体来分析,教师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反思备课阶段。从教师备课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备课主要有两种现象:其一就是照搬教案,完全使用他人思想,这种备课几乎完全脱离了学生实际情况;其二是一些教师过于依赖自身教学经验,不反思自身经验存在的不足之处。这两种根源都源于教师太懒。
2.反思教学过程。教师要反思所传授内容能不能被展示,需要补充哪些方面。数学教学课堂教师与学生对话是否充分。事实上,数学教学课堂活跃并不能够说明设计就合理,从现实分析发现有一些数学教师设计的教学非常活跃,学生也在积极主动参与进去,但是当问及课堂教学景象之用意,以及每个活动应该实现什么教学目标时,一些数据教师竟然说不出来。所以教师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设计教学之时就要围绕着教学目的。
3.反思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要反思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学生表现,反思教学成败,反思教学结果怎样?因为数学教学中教会学生仅仅是给他们提供了某种学习方法,让学生按照该方法的步骤和程序去执行,学生并没有多少体会与感悟。因此教师就要反思教学实践活动,教会学生通过总结探寻适宜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数据的深刻性与敏捷性。
二、结束语
总之,数学教学艺术博大精深,永无止境。必须要将学生反思与教师反思相结合,进一步通过风趣、目的明确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才能够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真正的目标。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积极主动构建出教学情境,加强学生反思课本中例题、习题的解答,进而引导学生对解题结果进行归纳和类比,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增强学生发现及探索解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雷晓英.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反思法[J].前沿教育,2011,(10).
初一数学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新课改
伴随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被提出,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点,而且还需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用新方式进行教学,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情况下实现学生的综合学习发展。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学生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为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喜爱,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而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存在一些弊端,为此,在新课改发展下,需要教师转变初中教学发展思路,加强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反思。
一、初中数学教学之前的反思
在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仔细研读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加强对教材编写意***的了解,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要求进行反思,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贯彻到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比如,对于初中人教版教材中“地砖的铺设”“***标的收集”“平行投影”“打折销售”等课程授课,教师可以让学生上网收集一些***案、***标,到商场了解商品如何进行打折销售,在太阳下观察实际的投影形状等,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和生活密切联系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反思
(一)初中教要在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反思
初中数学学习中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新旧知识的认识冲突,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反思,进而提升数学学习效率。通过一定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加强初中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初中数学学习的价值,进而更好地进行初中数学学习。比如,在学习“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像“正方形的边长在减少2 cm之后,面积是8 cm2,求解正方形原来的边长。”边长的求解需要假设正方形的边长是x,之后列出方程(x-2)2。方程的列式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同时学生还不会求解平方数的平方根。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只能通过估算的方式来计算。但估算的方式学生也没有充分把握,估算流程也很复杂。教师之所以创设问题情境并非是让学生进行解题,而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估算和一般计算器计算之间的区别。
(二)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中反思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数学教学的人文性关怀,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人教版“生日相同概率”的时候,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际来开展相关教学,比如,提问学生50个人中两个人生日相同的概率是多大?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能够区分简单事件和复杂事件之间的区别。通过这种方式调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反思
教师虽然在课前对教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对于这些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如果教师强行打断学生的数学思考,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也无法解决学生心中的学习疑问。比如,在人教版反比例函数学习中,对于“y=■,当x1
三、教学之后的反思
(1)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科学转变、教师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2)教学比较反思。教师在教学之后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这种反思一般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来实现的。通过让学生反思教师总结自己的教学成效。(3)学生学习的反思。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整体了解,并在教师对自己的学习评价中得到学习的启发。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加快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思想、评价方式,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学进行阶段和教学结束阶段全面践行新课改中对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初一数学教学反思篇3
一、多方激励,增强初中生主动反思能动意识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既能够深入开展学习,同时也要整合教学资源,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因素,促进学生反思能力的提高. 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节课新知讲解活动后,教师现对初中生新知探究活动表现予以肯定评价,以此保护初中生的主动学习情感. 在此基础上,向初中生提出“东方红小学的王兴小朋友不小心将李大爷家的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了,现在他买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你能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帮助王兴检测一下所买的玻璃是否与打碎的玻璃一样?”问题,并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这一内容的动态画面以及两块玻璃的形状. 初中生在教师真实场景、直观画面渲染下,学习情感得到有效刺激,保持积极情感参与教学活动,同时也为数学反思活动开展打下思想“根基”. 我在教学中深刻感受到,激励手段的运用可以为教学工作营造浓厚的氛围,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处于青春期,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师只要加以鼓励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无论是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反思的习惯,还是综合推动数学教学工作,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实践锤炼,注重初中生有效反思过程指导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与习惯,教师应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做好“放”的工作,组织初中生开展反思检查、整改提升的实践活动,搭建他们有效数学反思的活动舞台,向初中生提出数学反思的任务和要求,提供初中生数学反思活动时间;二是做好“导”的工作,对初中生反思活动进行全程“监控”,深入课堂中间了解反思活动情况,实时解决反思活动问题,推动初中生反思活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如***所示,一艘船向正西方航行,在A处看到一艘渔船D位于南偏西45°,此时该船航行到B处时,渔船D位于南偏东45°,航行30分钟后到达C处,看到渔船在南偏东60°,现在已知该船以50海里/小时速度航行,求A与B两点之间的距离长度. (精确到0.1海里)”案例讲解活动后,教师在学生解答问题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整个解题过程以及解题方法进行“回头看”、“自查”和“整改”.学生在合作探讨基础上,认识到该问题是关于“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针对“过点D作DEAB于点E,设DE = x,在RtCDE中表示出CE,在RtBDE中表示出BE,再由CB = 25海里,可列出x的方程,即可得到AB的距离”解析过程,初中生思考分析认为,该解析过程很好地运用了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并找出了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求解相关线段的长度的方法途径. 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反思活动的补充指导,指出这一个教学案例属于解直角三角形范畴的内容,解决这一种类型问题要通过学生的反思实现升华.
三、评价辨析,提升初中生深入反思活动效能
初一数学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反思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就留下了“吴日三省吾身”的学习方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反思性教学法显得更加重要。反思性教学不是对以往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是教学方法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个过程应该是从“应用―修改―再应用―到修改”的过程,最终使教学方法和当代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宜。
一、反思性教学的教学目的
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映和学习成绩的反馈,联系实际情况,对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反思和改良的一种反馈性活动。在初中数学课中运用反思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解答数学问题,使数学教学的模型达到更加优化的效果,而教师也可以对成功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和发展,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以此来实现更加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学会教学”与“学生学会学习”两者之间的统一,所以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要从初中学生、初中教师两方面入手。
(一)初中学生
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阶段,以自我为中心,对于感兴趣的事情积极努力,但是τ诓幌不兜氖虑槌渎敌意,而且学生的成绩差异性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如在课前的预习阶段,学生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寻找问题根源,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这样有利于在课堂中加快学生的知识吸收与理解。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认真听课,仔细观察和总结教师是如何进行知识讲解和知识串联的,并在上课过程中反思教师选择的案例具有哪些优势,然后,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取得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在课后的复习和归纳阶段,学生也应该善于反思和总结。
(二)初中教师
反思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的反思,并要养成乐于反思、勤于反思的习惯,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优缺点进行及时总结,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地改良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初中数学教学的需要,使初中数学教学在教师的自我反思中更加具有科学性。初中数学教师反思的内容有:
(1)反思教学观与数学教学观
是静态的、片面的、机械的数学观,还是动态的、辨证的模式论的数学观;是传统的数学教学观还是现代的数学教学观。是否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反思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反思不是一般的回顾教学设计情况而是深究先前的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行变革,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3)反思数学课堂教学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要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反思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深究教学过程中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修正意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它包括两个方面:反思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合作与情感交流;反思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
(4)反思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数学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学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一)结合生活,反思教学现状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在数学学习中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发散思维,积极创新,改变以往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这个问题时,可以将枯燥的数学公式和学生感兴趣的篮球问题相结合。如已知x为2分球,y为三分球。假设x+y=8,2x+3y=22,那么,在昨晚的篮球比赛中,姚明投进了几个2分球?又投进了几个3分球?这样不仅实现了教学方法的创新,也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对数学和篮球问题的结合进行反思,从而联想到数学与生活中其他时间之间的关联性,引导学生树立生活化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掌握课堂节奏,做好课堂调整
数学这门学科,本来就是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学科,加上初中学生又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时刻关注数学课堂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尤其是要把握好课堂节奏,让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教师可能会发现有些学生跟不上自己的教学节奏,教师要对此进行反思,在放慢节奏的同时,注重丰富课堂的趣味性,可以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埃及金字塔中勾股定理的应用入手,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还让学生在适当的学习节奏中保证了听课质量,对知识有了更加细致的认识。
(三)课后反思回顾,提高教学效果
初一数学教学反思篇5
著名数学大师弗赖登塔尔曾说过“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现在新课改后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学习数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反思意识,培养学生***思考和大胆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反思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数学自身的抽象性、推理严谨性、语言学术性以及证明的探索性,从本质上决定了初中生在思维上的局限性,因此,必须经过多次推敲、深入研究,才能准确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一、反思能力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反思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有着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很多中学的数学教师一味强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但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数学,初中学生通常无法一次性就能掌握所学的新知识,这时必要的反思,重新回顾所学习的知识,在这个重新审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巩固知识、强化解题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可见,反思是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学习习惯,是对知识理解的一种升华。
反思有助于构建全面的学习结构。反思是一个对知识再审查的过程;反思有助于探索蕴藏在基本的表层理论知识下的更加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有助于优化思维能力。反思是对自身学习、综合思维能力进行完善的有效途径。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对问题的全方面思考,会让思路更加开阔。
二、影响初中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主要因素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影响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分为两类: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影响因素通常包括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知识结构、心理因素等,外在影响因素则是指学习环境、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学校教学环境等。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形成的因素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教学指导方法。一般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时,对基本理论、概念类的内容讲解都很详细,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并不注重问题的解题思路,过于强调解题的“简便方法”,很少给学生演示多种解题思路,让学生没有反思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无法在反思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延伸。
2.教材对理论知识的呈现方式。教科书和辅导类资料的编写者考虑到学习者的接受能力,通常会以最直接、最易于接受的方式来表述,略去了大部分的知识推导、证明过程,因此,学生看不到理论形成的过程,就无法模仿学习、反思到新的方法和技巧。
3.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数学成绩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而且与考题的难易度有直接的关系。但许多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对教师、学生的评价都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标准,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的在考试后对试题、对自身掌握的知识进行全面反思。
三、提高学生反思能力的有效措施
1.利用提纲课前预习,培养学生反思习惯。对课程进行预习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初步学习的有效办法,尤其是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重难点、基本要掌握的理论知识有哪些等,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反思训练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构造问题情境,强化学生反思意识。趣味教学一直都被视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针对枯燥的数学公式,教师可设定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思维活跃起来。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构造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反思行为,这样他们在反思与总结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主性的解题意识。
3.注重习题剖析,可进行解题思路、结论倒推、题设延伸三个方面进行反思能力培养的引导。培养学生审题时抓住主要条件,同时注意发掘隐含条件,确定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反思解题可以让学生勤动脑,在反思中掌握多种解题方法。
4.师生间加强交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常的课堂提问是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最直接的方式,若学生回答不出老师提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在思维碰撞中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让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靠教师的正确指导,更需要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指导反思的技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善于探索的数学学习思维。结合国内的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严格按照《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要求,培养出适应现代化教育和发展、具备***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仁胜.运用解题反思 优化数学思维能力[j].数学通报,2002(9).
初一数学教学反思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认识;策略
一、初中数学进行反思性学习的必要性
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既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务实态度.教师立足学生的基础和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另外,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学生学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点整体感知度上,表现在对相关知识的注意度以及对知识记忆的持久性和思维的深刻性上.这几方面都与学生的反思性学习关系密切.因为,反思性学习的本质属于心理认识过程中的再认识的心理过程,在这个再认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完善和纠正自己首次感知的知识内容,学生可以有效发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够使自己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使大脑的记忆和思维有效集中在某一个知识上,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策略
1.明确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内容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必须首先明确反思性学习的有关内容.反思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学习对象,学习过程,学习心理,学习情感、学习习惯、学习结果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教学,获得有效的认识.比如对数学学习习惯的反思,学生需要反思自己是否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是否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调控的学习习惯,通过反思,使学生加强对自我的认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给学生提供反思的空间,教师做好引导工作
初中数学实施反思性教学,就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给学生留够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反思学习不断进步.另外,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收获必定不高,因此,教师引导也是很重要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知识源头上进行反思.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知识点是存在着内容的联系的,教师要有效利用这种联系,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学习,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变通能力.比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象、性质等内容,并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找到其与新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另外,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错误原因进行积极反思,对学生而言,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经常性的出现错误,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这些错误进行反思,使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是审题的问题,或者是解答时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出错原因反思,可以有效使学生改正错误,避免新的错误的产生.自我总结是初中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又一重要方式,当某个知识点学完时,或者是小节内容学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的总结反思.反思的内容有解决问题的角度、方法、思维形式,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哪些,学习重难点有哪些等,以此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认识.比如,学习“圆锥的侧面积计算”的内容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反思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课堂上是怎样推导出圆锥的侧面积公式的?学生对有关内容和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积极反思,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3.指导学生总结反思学习的方法
学生只有掌握反思的方法,才能具有反思能力,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反思,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数学日记法.通过日记把每节课中自己的问题或情况记录下来,为进一步学习提高打下基础.第二,自我评价与反思.制定《数学单元坚持学习自我评价与反思表》记录自己对错题的剖析、类型题的解题规律、测验感受等内容,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为自己学习数学指明方向.第三,听课反思.没有反思的听课是肤浅的,是被动的,学生要不断地从教师的课题讲解中反思问题的方法,思路,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课堂学习的效果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学生需要对自己听课中的心得进行记录,反思.比如,学完圆的定义一节内容后,学生可以做这样的反思,为何要引入这个定义,这个定义与小学学过的有何不同等.反思后,学生的认识会进一步深入.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通过反思性学习促进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使学生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反思性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认识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生活学习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初一数学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反思性学习 研究
中***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1解读反思性学习
反思就是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再认识。反思行为是个体和群体思维成熟的重要标准,人类自古以来就有反思精神,比如,“扪心自问”“总结经验”等就是反思精神的直接体现。反思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的中,个体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不断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从而形成再认识,不断促进学习活动的发展。反思性学习是新课改提倡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突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够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培养目标。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经验的积累,是体验、是构建的过程,需要主体不断总结经验,获得超越,在这个过程中,反思就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反思是思维活动的核心,是思维得到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的反思,学习主体才能真正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反思性学习实施的现实必要性
新课改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要积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进行反思性学习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措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深度理解和探究,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反思性学习能够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完善,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学生个体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3反思性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疑问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疑而思,不断引导学生的反思行为,使学生不断探究思考,获得认识,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比如在《分式》教学中,在讲完分式的概念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代数式,使学生判断这些是不是分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整式和分式的比较,需要不断进行判断,学生就要应用比较反思法进行断定,学生的反思意识可以得到培养。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合作探究的情景,使学生进行合作反思性学习。
3.2进行反思性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反思实践
任何一种学习方式,只有在实践中应用才有其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想使学生形成反思性学习的习惯,就要使学生掌握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在初中数学中用到的反思性学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错误反思法。错误反思法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常用到的方法,在学生的数学作业和考试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作为教师不能简单地把错误指出了,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做题过程,反思自己错在哪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纠错,以此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避免新的错误的产生。第二,比较反思法。这种反思方式对系统认识事物具有很大的作用。初中数学知识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系统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知识的相关性引导学生进行相互对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有理数的运算与小学四则运算进行比较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比较学习;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对比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实践,比较反思能力可以得到锻炼。第三,批判性反思。批判是科学获得创造性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批评,科学就没有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积极引导学生打破思想的枷锁,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向教师、同学、权威质疑,不断发现,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精神,使学生能够在质疑中、在批评中不断创新,获得成功开拓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利用一切条件,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比如,在习题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如***所示,这个平面***形能够卷成什么几何体?
很多学生都会想到可以卷成圆柱。教师进一步问学生,这个答案确定吗?一定会卷成圆柱吗?有些学生就会想,不一定能够卷成圆柱,如果要想卷成圆柱,这个圆的周长就要和长方形相等,但是否真的相等,还要进行进一步测量。教师要对学生的这种批判精神进行积极的肯定。只有教师不断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批判性反思,学生才能在数学学习中有所发现,不断进步。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反思精神和反思能力,这既是新课改精神的重要要求,也是促进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获得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使学生能够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检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这样才能有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一数学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能力
自苏教版教材实施以来,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模式上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对初中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正确引导。反思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动力,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分析和揣摩,学生才能认识数学本质,了解数学规律,掌握学习方法。为此,我们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反思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下面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反思能力训练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做出探讨。
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反思能力训练的作用
反思能力训练其实就是一种加深和巩固知识的方法,是学生对概念认识、问题解答活动等的一种再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正确指导,使学生学会在反思中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对学习思路、方法、策略的回顾、分析和探究,主动寻找并挖掘知识中所蕴含的规律、经验、方法,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解题能力、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可见,在反思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横向理解和纵向探究都有所加深,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会了自主观察和解决问题,还使学生学会主动寻求数学知识、规律之间的共同点和交叉点,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二、反思能力训练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在预习中引导反思
在日常数学学习中,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在预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预习反思,使学生在形成预习习惯的同时逐渐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比如,在教学“一次函数***象性质”时,设置课前预习环节,向学生提出问题:(1)一次函数***象有什么特点?(2)一次函数***象所在的象限与哪些量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引导学生以反思的眼光对待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尝试在以后的预习中能否自己提出一些问题,体会预习是否像以前他们所想的那样毫无用处。长期坚持这样的预习,学生会慢慢地养成反思习惯。
2.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活动中提倡反思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知识体系之间是环环相扣的,需要学生进行缜密的思考和探索。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去观察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对知识进行巧妙的转化和应用,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反思。
比如,初二学习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后,安排探究性学习课题《中点四边形》。笔者作如下尝试:
依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称为中点四边形。
问题1:依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怎样的一个***形?
学生通过探索后会发现:中点四边形始终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何证明你的发现?
如***,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各边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学生1:连接AC,因为E、F分别是AB、BC的中点,在ABC中,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EF= AC,EF∥AC;同理,HG= AC,HG∥AC。所以,EF=HG,EF∥HG,所以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学生2:连接AC和BD。分别证EF∥HG,EH∥FG;或EF=HG,EH=FG。
反思1:对于一般四边形问题,你认为如何处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反思2:“任意四边形”改变成特殊的四边形(如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其他条件不变,结论又如何?从中你找到什么规律?
反思3:要使中点四边形是矩形,原来的四边形一定要为菱形吗?
反思4:中点四边形的形状是否完全取决于原四边形的形状?中点四边形的形状与原来四边形的什么密切相关?
上面,通过不断反思探索中点四边形的有关特征,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发现了规律。
3.加强学生解题能力训练,在出现错误时及时反思
错误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教师应加强解题能力训练,让学生在解题中反思错误,弄清哪些地方容易犯错误,回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找出错误根源所在,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寻求改进方法,进而明确正确解题思路,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来自知识缺陷、能力缺陷、逻辑因素、非智力因素等各个方面,所以在解完一个题目后及时总结、纠错和反思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比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这个知识点时,给出问题:等腰ABC,AB=AC,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求顶角A的度数?
有的学生给出的解是:作BDAC,垂足是D,由BD= AB,得∠A=30°。这个解是错误的,分析错误的原因,发现一些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三角形的高这一知识点,认为高一定都在三角形内部,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和讨论,可得正确的解: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A=30°,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BAC=150°。
4.善于利用课堂小结,调动学生内在的反思能力
由于初中生在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有限,他们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总结,所以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堂小结,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反思和相互反思活动,调动他们的内在反思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我提问、自我评价等形式实现对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和鉴别能力。
例如,问题:(1)点C在直线AB上,AB=8,BC=5,求AC长?
(2)点C不在直线AB上,AB=8,BC=5,求AC范围?
教师可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和探究,对问题的解题过程进行辨析,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找出解答中存在的不足,真正提高反思训练效果。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反思能力训练能够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想法以及面对的学习困惑,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这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反思能力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反思、习惯性反思,在对自己学习活动的反思探究中优化知识结构,逐渐掌握数学规律和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应当转变教学观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有效的情境和问题中开展高效的反思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全面提升教学成效,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彩霞.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与教学方法创新[J].新课程学习,2013(5):78-79.
初一数学教学反思篇9
(一)合作性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设置问题让学生积极探索解答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得出有效的解决方式,提高教学的质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在智力水平和知识结构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解题时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需要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突出不同的实体解决方案和建议,允许学生对数学的解题选择不同的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也可在小组学习与讨论中,分工协作,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二)创造性创造性是科学研究实现长足发展的途径,推动科学的发展,也是教师实施问题教学法中学生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实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的探索性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探索不同的研究方法,并在探索中突出解决问题的新颖性。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中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问的策略设置问题情境法就是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问题教学法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数学教学作为初中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有自己的教学特点,数学问题的解答和验算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紧密的联系。提问式和情景式教学模式的设置首先需要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与思想,改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模式。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难度设置问题,同时要指导学生如何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要鼓励学生不怕提错误的问题。在问题教学方法的使用中,教师知识的充实与更新是非常重要的,***门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方式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凸显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设置相应的问题。
1.围绕课程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初中数学教学必须依据国家的教学大纲,在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中数学课本的例题设计从易到难,逐渐深入,成为教师课堂教学设置问题的范例。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中的有关例题、概念与命题的应用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创造达到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目的。
2.从社会实践中提出数学问题。数学课堂教学需要与周围有广泛联系,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延伸的问题。初中数学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从生产、生活到科学研究都赋予极强的学习意义。教师可以设置情景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让他们真正地掌握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初一数学教学反思篇10
一、数学课程的改革注重加大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任教课时少,师生交流机会不多,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古板、严励的印象。如果学生感觉老师很可怕,就很难喜欢他上的课。笔者认为,只有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方能让学生们心甘情愿地全新投入到老师的教导中,课堂的学习中,这样便能更好地提高我们当前的教育水平。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将旧的观念转变成当代社会教育事业所需要的新观念、新思想,全面注重孩子们的情感教育,注重师生间情感世界的沟通,是我们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教育的当务之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情感沟通的优与差,直接影响到我们数学教育全新改革与创新纲领实施的优与劣。只有师生们建立了朋友般的友谊,良好的感情,方能更加激励学生们学习的浓厚兴趣,同时还能将部分比较内向的初中生逐渐转变成开朗、外向。
二、数学课程的改革强调将数学游戏引进课堂
将数学游戏引进教学课堂,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它是一种利用数学娱乐知识,技巧性的思考,适合所有人智力开发的娱乐活动。在我们现代化新课程的改革中,也强调了将数学游戏,放入教学课堂是数学改革教学的重要学习方法,它不仅可以改变数学教学与知识的呈现形式,还能提高学生们无限的兴趣。
三、初中数学课程的改革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思维往往从人的动作、活动参与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动手操作,教学中,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学生决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让学生体验数学结论的来历,在操作过程中获取解决问题的经验。
四、数学课程的改革注重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实际行动。”新课程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平台。新教材在编排上具体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为学生提供了生活中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交流与合作的时间与空间;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新课标要求围绕问题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在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能,展示全体学生的个性、创造性、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数学课程的改革不可忽视学生的反思、感悟
课改后广大教师重视数学活动开展,但存在忽视学生的反思引导的问题。缺少通过数学活动来体验、感悟、反思、升华,忽视解决问题的通法、通则、策略的指导。学之道在于“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反思、感悟对于学习与理解数学是十分重要的。自我监控、调节、反思、升华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反思的内容包括:回顾、总结、联系、整合、拓广、创新、凝缩等。学生的反思不是自然形成的,而在教师引导下不断经历反思活动才能形成自觉的反思习惯与意识。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在学习中学生学会积极的反思,是我们学生“会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反思我们学生要做到听课反思、解题反思,进而深化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反思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提出问题,形成观念,积累经验,总结方法,升华思想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学会反思,理解所学习的数学,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的目的。
六、初中数学课程的改革中教师角色需要转变
多年来在传统初中教学中教学沟通的形式是:以教师、讲台为中心。教师怎样讲,学生就怎样记,教师的教学生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不能有丝毫的怀疑,更不用说还敢提出质疑了,这种关系渗透着教师的权威,新教材与之相比则更加注重了教材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要敢于放下教师的架子,亲近学生,注重同学生的沟通,改变已往的一言堂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改进评价方法,多用激励性语言;客观认真分析学生现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型教师;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由面向全体学生转为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相结合。
总之,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也是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思路和方法发生蜕变的一个过程,希望学生能从数学课堂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和活力,能够获取成功的喜悦,使大家在这种宽松氛围下积极快乐的学习,获得不同的发展。只要学生对数学的体验是幸福而自信的,这就是所有教学工作者所要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文侠.《新课程改革初中数学教学感受和困惑》.
[2]袁云岱.《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
[3]喻新春.《对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体会》.
[4]李善良.《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十年回顾》.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初一数学教学反思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