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护理论文第1篇
高血压有很多并发症,如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心脏病、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高血压危象。如果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最后或者可能会因心、脑、肾受累而影响生命安全。由此,我们对于高血压的关注也越来越深。对于高血压患者,在控制血压、严密观察药物疗效的同时,更要保护心、脑肾的功能。在饮食方面:①选择低热量饮食摄入,特别对肥胖者限制总热量的摄入,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②选择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摄入。应选择植物油进行亨调,还可以多吃海鱼。③但必须配合适量的蛋白质。高血压病人蛋白质的摄入量量为1g/kg.d为宜。④对服用排钾利尿剂的患者鼓励多吃富含钾离子丰富的食品,如桔子、香蕉等。带着乐观向上的心理,培养良好的自热社会适应能力,避免情绪紧张,焦虑。碰到急事要冷静、沉着的应对;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这是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效的措施,定时服药,不应随意减少用量或停止服用,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防止血压骤升。对于心脏损害较重、不能自主的病人,应有家人或护士护理,严重者应住院。在并发症护理上,心力衰竭患者经药物***症状缓解后可轻微活动,护士应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安排有益的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而合并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阵发性晕厥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及心肌耗氧量。对心力衰竭者可作血液气体分析,了解***效果。对合并水肿和心力衰竭者应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摄入量和出量,限制过多摄入液体,每天测量体重。在利尿***期间,应观察患者有无乏力、四肢痉挛及脱水表现,定时复查血电解质浓度,警惕低钾血症,必要时补钾。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予以持续吸氧,氧流量视病情酌情调节。每12~24小时应更换鼻导管或鼻塞。对高血压急症的患者,应立即遵医嘱迅速降压,制止抽搐,给与半卧位和氧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认真做好记录,保持周围环境安静,患者绝对卧床,对长期卧床及水肿患者应注意皮肤清洁干燥,注意翻身和防止褥疮的发生,必要时给予红外线微波照射等。此外,在心导管等有创检查前后应给予预防性抗生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且保持二便通畅。
二、结果:
1、能够及时发现血压增高,增加高血压的就诊率;
2、能够及时调整用药,降低血压;
3、能够及时的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4、能够延缓心、脑、肾损害,延迟并发症的出现时间;
5、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三、讨论:
高血压是现代人群的高发病,并伴有多器官功能的损害,对于高血压病人群来说,控制血压、保护靶器官功能是关键,。“三分***,七分护理”,可见平时除了服药***,日常的护理也是更为重要。
高血压护理论文第2篇
1.1一般资料
入选的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上述患者年龄均>60岁。同时排除发病原因明确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恶性高血压患者、合并有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有肾功能不全患者。所选患者均能够和医护人员进行语言交流,并能够有效的执行医嘱,均能够顺利完成本文实验项目和内容。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69.9±6.5)岁;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平均年龄(70.7±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高血压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①个体化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病程长,此类患者服药等依从性差,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情绪,这些情绪影响到血压控制,在护理过程中要针对每个患者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支持,同时要针对患者的受教育背景、性格特点及个人兴趣爱好实施干预。在心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耐心倾听、避免态度粗鲁,对患者的病情表现出关心、关切,提高患者积极配合血压控制***的积极性。②个体化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的受教育背景、理解能力等,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让患者了解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及相关并发症及并发症的防治。健康教育过程中,可发放健康知识小册子、张贴宣传单等。③个体化的饮食指导。根据患者饮食特点和饮食习惯,嘱咐患者抛弃不良饮食习惯,主张患者采用科学的饮食方式。嘱咐患者采用低脂低盐饮食,饮食过程中多摄入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④个体化血压管理。在***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定期注意患者血压改变情况,避免出现高血压危象,注意患者头痛头晕情况,嘱咐患者在血压水平较高时卧床休息,及时注意患者生命体征改变情况。⑤个体化用药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合并其他系统的慢性疾病,影响到患者服药依从性。老年患者记忆力差,容易引起少服或漏服降压药等情况,影响到血压控制,在护理过程中可通过制作小卡片,上面写明药物的名称、服用时间和次数等,提醒患者注意服药。
1.3高血压控制效果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变情况,评定血压控制效果:显效:舒张压下降>20mmHg(1mmHg=0.133kPa),或降低正常范围且下降>1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19mmHg,或降低正常范围且下降<10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28例(71.8%),有效10例(25.6%),无效1例(2.6%),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显效19例(48.7%),有效11例(28.2%),无效9例(23.1%),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共6例、心绞痛共5例、血肌酐水平升高4例;对照组发生心律失常共16例、心绞痛共6例、血肌酐水平升高共12例。观察组心律失常、血肌酐水平升高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护理论文第3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90例,按其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5例。常规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0.4±5.1)岁,高血压病程5~30年,高血脂14例,冠心病16例,脑梗死15例;干预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69.2±6.4)岁,高血压病程6~31年,高血脂16例,冠心病19例,脑梗死10例。两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
(1)年龄≥60岁;
(2)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3)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95mmHg;
(4)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1)继发性高血压;
(2)神经精神类疾病;
(3)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护理人员常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住院注意事项,分发高血压健康教育手册,普及高血压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提高他们健康知识和技能;定期开展茶话会,鼓励患者间交流***经验、感受;帮助患者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低脂饮食。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
(1)根据患者的自身具体心理问题实施针对性护理,让患者明白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及预后的不良影响。采用疏导解释、安慰、鼓励等措施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消除其负性情绪,指导患者怎样调理心理,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指导患者深呼吸、听音乐等措施进行心理放松,使患者出现松弛反应,做到肌肉放松,内脏放松,精神心理放松。
(2)家属支持。护士需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了解家属对冠心病的认知,对家属进行知识普及,做好家属工作,使家属认识到家人的支持及家庭环境对患者病情恢复的重要性,特别是患者的配偶,使其对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
(3)健康教育。嘱咐患者保持平和心态,戒烟酒,切忌情绪大起大落,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引导患者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打太极拳、散步、气功锻炼等方式,锻炼身体的适应能力。
1.3观察指标
(1)比较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效果;
(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依从性情况;
(3)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于预前、后的焦虑程度,量表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4级评分,分值20~80分,将所得总分乘以1.25得标准分,以SAS≥50分为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抑郁程度,量表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4级评分,分值20~80分,将所得总分乘以1.25得标准分,标准分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严重。以SDS≥50分为抑郁,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为重度抑郁。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血压控制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护理后***依从性比较
干预组患者***依从性佳、主动服药,无1例患者未服药,常规组患者***依从性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变化
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改善,干预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依从性比较组别n依从性好自觉服药被动服药未服药干预组45414410常规组452627117χ2值9.2818.3685.038P值0.0010.0010.024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变化(x±s分)组别nSAS护理前护理后SDS护理前护理后干预组4560.1±11.239.6±6.161.1±5.538.8±4.5常规组4560.6±11.455.1±7.961.9±7.355.1±5.8注:干预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t=13.404,14.913,P均<0.05;常规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t=12.7010,9.113,P均<0.05;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比较,t=18.504,18.901,P均<0.05。
3讨论
高血压护理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采用YL一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术后心理护理,加强观察,保持呼吸道及引流管通畅,预防感染,防治并发症,早期康复护理。结果60例住院期间死亡5例,放弃***4例,生存病例随访6个月,继续从事原工作且状态良好者23例;生活自理者16例;在他人协助下能进行日常生活者12例。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通过合理的护理,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和病情恢复,减少致残率,提高了治愈率,减少医疗费用。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大块出血,起病急,来势凶猛,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多见于50~60岁的病人,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传统的颅外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时间长,损伤大,术后病死率高。我院自2002年8月开始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高血压脑出血,取得满意的疗效,而术后护理在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6~75岁,平均63岁。60例病人均有数年高血压病史,合并糖尿病12例,冠心病14例。入院时血压140~225/90~130mmHg,发病至入院最短时间30min,最长72h,其中嗜睡31例,中度昏迷15例,深度昏迷14例。
1.2出血部位及血肿量出血部位位于外囊14例,内囊23例,脑室内出血13例,脑叶出血10例。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血肿量[1],60例病人血肿量约为30~75ml,平均出血量53ml。
1.3手术方法采用YL一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将头颅CT测量定位点作为靶点,摆好患者,避开重要血管及皮层重要的功能区,常规消毒,局部麻醉,选择适当长度穿刺针。在电钻带动下钻透头皮、颅骨和硬脑膜后,去掉电钻,侧管连接引流管,拔掉盖帽,插入钝圆头塑料针芯,然后进行血肿穿刺,用20ml注射器,将液态部分血液抽出,一般首次抽吸50%,然后插入针形血肿粉碎器,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残余的液态血肿和半固态血肿,如遇有新鲜出血可用肾上腺素1mg+生理盐水100ml反复冲洗,待侧管排出液体澄清后注入液化剂。液化剂配制为生理盐水50ml+尿激酶25万U+肝素12500U,破入脑室者液化剂中不用肝素,每次注入液化剂3~5ml,保留4~6h后开放引流,2~3次/d,直到头颅CT复查显示血肿清除90%以上时即可拔针。术中、术后严格无菌操作,注意防止并发症。
2结果
60例住院期间死亡5例,放弃***4例,生存病例随访6个月,继续从事原工作且状态良好者23例,生活自理者16例,在他人协助下能进行日常生活者12例。
3术后护理
3.1心理护理[2]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失语、吞咽困难及头晕、头痛等症状,对疾病的预后有恐惧、焦虑心理。护士应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转归有所了解。关心、爱护患者,主动热情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调整患者心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予以吸氧、心电监护,每30min测呼吸、脉搏、血压一次,每4h测体温1次,血压控制在(109~150)/(71~90)mmHg,防止血压过低引起脑血流量灌注不足,而加重脑缺血、脑水肿,常规头部置冰枕以减轻脑水肿。每1h观察意识瞳孔状态并记录,注意有无呕吐、抽搐等情况。3.3微创引流的护理头部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高度不超过床沿,严防躁动患者将引流管自行拔出。搬动患者时,应先暂时夹管,以防逆行感染。更换接管、敷料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畅通,严防引流管受压、成角、折叠。如引流管引流不畅,一般为血凝块堵塞,可用生理盐水、尿激酶冲洗。严密观测引流量及性质。术后引流液一般呈淡红色,如引流管内有新鲜血液流出,要考虑再出血的可能,如血量减少后突然出现无色液体,要考虑有引流出脑脊液的可能,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4预防并发症①防止肺部感染,做好口腔护理,定时翻身叩背,鼓励病人咳嗽排痰,分泌物多时及时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3]。意识障碍者予鼻饲,发生呕吐予侧卧,防误吸。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按气管切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②防止消化道出血,密切观察血压及腹部情况,观察病人大小便颜色、性质,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消化道出血者暂禁食,予持续胃肠减压及冰盐水洗胃或胃内注入冰生理盐水l00ml+去甲肾上腺素4mg。留置胃管者每次注入流质前抽取少许胃液,观察判断有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经口进食者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生冷、过热、粗硬的食物。③颅内感染的预防引流管置管一般为2~5天,不超过7天,以防增加颅内感染的机会。冲洗及更换引流袋时严格无菌操作,限制人员流动,减少探视。④预防泌尿系感染留置尿管病人每日更换引流袋1次,并用0.5%碘伏棉球擦试消毒外阴及尿道口,每日2次。
3.5早期康复护理[4]早期康复是缩短住院日,减少致残率的关键。患者生命体征平稳,48h后即可进行康复护理。昏迷病人应多按摩肢体及被动活动,保持瘫痪侧肢体处于功能位,意识清醒者应进行详细的康复知识宣教,加强主动练习,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促进患者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4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起病凶险、死残率高,给家庭、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应用颅骨钻孔引流术,具有创伤小、对病人内环境干扰小、清除血肿完全、易于引流等优点,有利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特别适合年老体衰或者合并严重心、肺、肾疾患的患者。术前、术后病人病情的观察、护理,并发症的预防至关重要,保证患者早日康复。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娴熟的业务水平、扎实的理论知识、高度的责任心、独到的急救意识及病情观察,评估及心理护理能力,才能有效地完成病人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在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是关键,应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社会地位、接受能力等采取不同的方式,尽量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诊断、***和护理措施及如何配合***、疾病预后及自己的配合对预后的直接影响等信息。患者对有关信息有了充分的知情认识,在***中的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自然就会大大增强;为病情好转,病人康复,提供有力的保障,为降低病死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能力、生活质量创造可能,实现临床护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l]赵继宗.神经外科疾病诊断***指南.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302
[2]邱然,罗巧.脑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J].华夏医学,2002,5:657
高血压护理论文第5篇
关键词:高血压心理诊疗护理
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发病率高,并残症多,病死率高。特别是高血压晚期的靶器官损害及其合并的冠心病、脑卒中、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及引起死亡的重要疾病。高血压属慢性疾病,多数病人需长期终生***。采用药物控制血压,尽管能产生持续、可靠的降压作用,减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但常因药物的副作用及长期服药的经济负担而影响对高血压的有效***。研究表明,非药物***措施(改善生活方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方法。
一、一般资料
我科2008年06月~2009年08月间,共收治高血压梗死患者68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男38例,女30例;平均年龄62岁。经过***和有效的***护理均好转出院。
二、护理体会
1.心理护理
正确的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作用,人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声、视觉刺激下可引起高血压。焦虑、紧张、膀胱内充满尿液、室温过热或过冷、疼痛、昼夜变化都影响血压的变化。据研究,暴怒、激动时,人的血压可急升30mmHg左右。在药物***的同时,给予心理行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改善了***效果。将支持性心理***及行为干预应用到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通过影响患者的人格、应对方式、认知模式和情绪,增加患者对药物及非药物***的依从性。
2.诊疗护理
2.1急症高血压的护理急症高血压包括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及恶性高血压,病情凶险、变化极快,如不及时有效的控制血压,常导致脑出血、脑梗塞、心衰、肺水肿甚至心肌梗塞等并发症。此类患者常需快速降压,如用硝普钠降压***,但此药若降压过快也会引起心血管并发症,因此,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血压、意识状态的变化。例如患者出现头痛加剧、恶心、呕吐、燥动不安、抽搐、意识障碍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即予吸氧、镇静等。加强***时护理:①用药期间注意药物浓度、滴注速度、持续血压监测,根据降压疗效调整硝普钠或其它降压药物的用药剂量。②观察尿量、尿液颜色、血压、意识状态、心率及心律的改变,做好记录,尽早发现可能的并发症,早期对症***。③注意硝普钠代谢物的蓄积中毒,静滴6h应更换,并避光,必要时监测硫氰酸盐浓度。本组患者挽救过程中,未发现药物中毒及其它并发症发生。
2.2高血压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护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病是一代谢疾病,多合并肥胖、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其核心是胰岛素抵抗。对于高血压的诊治、护理有指导意义巧。因此***上应该检测血尿酸、血胰岛素、血糖、血脂,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选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制剂,如ACEI,有高血糖者宜用二甲双胍,以上药物都有较好的降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护理上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及时发现无症状的低血糖,指导患者血糖控制不宜过低过快。强调饮食指导,每日碳水化合物以半斤为宜,减轻体重,适量运动。
2.3降压药物合理给药的护理,正常人血压24h呈动态变化,清晨即刻升高,6~10点为第一高峰,之后渐下降,至下午17~20点出现第二高峰,午夜降至最低。部分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变化呈非杓形改变,因此降压药的选用应以长效、能24h稳定降压为宜。对于减轻靶器官损害至关重要。短效药物,药物半衰期短,降压幅度变化大,容易引起靶器官损害,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应尽量避免。护理上根据血压变化特点及药物降压的T/P比值(谷-峰比)或患者血压测定结果指导用药,说服患者充分合作,定时定量长期服药,更必须按医生定期检查并调整药物的药量。动态血压的应用,家庭电子血压计的广泛应用对于指导服药及给药时问十分重要,应指导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方法,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及调整药物的药量。一般以清晨给药为宜,若清晨血压很高,下午及傍晚不高,则提倡晚上服长效药或者在原服长效制剂的基础上于清晨加服一次短效制剂。部分患者服用小剂量阿斯匹林,有益的二、三级心脑血管病预防作用。
总之,高血压是危害健康的常见疾病,应及早发现和***,护理上加强宣教力度,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及自护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伏虎,刘国树.高血压病的诊断及***新观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9):1178—1179.
高血压护理论文第6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6±5.4)岁。全部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80例患者均接受基础性***,持续时间为2周,其中包括血液透析和口服降压药***、促红细胞生成素以及饮食控制***等。在此基础上,给予所有患者3次/周的血液透析滤过***,***过程中控制在230ml/min;以碳酸氢盐为透析液,用量控制在500ml/min。采用F60滤器以4h/次的前稀释法进行***。在***前后给予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紧密的跟踪,并就突况采取措施,包括患者平均动脉血压、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的测量,确保患者体液输出和输入的均衡,防止患者出现低血容量情况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循环量处于稳定值之间。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临床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平均收缩压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就医满意度。
1.3疗效判定标准
经过血液透析滤过***后,对两组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以及平均舒张压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及其家属的就医满意度,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种,每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分值为0~4分,具体如下:非常满意总分≥12分,满意总分6~11分,不满意1~5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经过***和临床护理后
其收缩压、动脉压以及舒张压的平均值分别为(130.69±7.03)、(95.31±8.01)和(80.78±6.83)mmHg(1mmHg=0.133kPa);对照组的收缩压、动脉压以及舒张压分别为(164.28±9.83)、(117.21±8.12)以及(102.48±6.01)mmHg,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就医满意度方面
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21例,满意17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达到95.0%,对照组非常满意15度,满意16例,不满意9例,总满意度达到77.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难治性高血压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临床实践中,难治性高血压发病率较高,且大多数患者发生与水盐负荷过重有关的情况。临床医学证明,给予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足量的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以及钙离子拮抗剂和β阻滞剂等药物联合***后,患者体内的肾素以及血管紧张素被阻断,患者高血压并未明显改善。这一结论证实肾素对于***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在临床实践中,常采用透析脱水的方法,增加患者肾素的分泌,但需要临床护理巩固和提高***效果。为此,本文采取对比分析的方式,探索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与护理的应用价值。血液透析滤过方法***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疾病是一种综合的***措施,将血液过滤与透析紧密的结合,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效果。一方面借助血液透析滤过,将磷尿毒、肌酐等小分子和部分大分子有效的过滤,另一方面利用半透膜两侧的溶质浓度差增强患者的透析过滤效果。通过本文的研究法发现,临床医学护理能够提高血液透析滤过方法的***效果,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动脉压的均值,并改善患者的病情。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而言,采取临床护理的患者其就医满意度以及血压指标明显优于未采取临床护理的患者。
4结语
高血压护理论文第7篇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一对一教育,小组教育及书面教育等方式进行宣教,鼓励患者提问式讨论。使患者真正掌握并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同时通过观看录像、发放高血压保健手册及***片等,使患者理解接受教育内容。
2实施步骤
2.1保持平和心态
过度的刺激可引起患者精神紧张、心率加快、呼吸紧促、血压上升等非特异性生理、心理反应。而健康的心态是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对身体上的任何变化心理都非常敏感,极易产生悲观恐惧心理、并背上心理包袱、忧心忡忡。这种焦虑、恐惧的情绪可促使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的活动明显增加,使心排血量及外周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升高,甚至出现精神高度紧张、失眠等症状。但健康者面对问题时,不仅能做出有利于自己的积极解释,而且能全力以赴,有效地解决问题。对引起不快的人和事采取回避的方法,患者家属也应给与患者理解和支持。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要妥善调节和控制情绪,不大悲大怒,保持平和的心态。
2.2心理支持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给予关怀,耐心引导、提高患者身心疾病的认识,消除其恐惧心理及焦虑情绪、采用鼓励、理解、支持等措施,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建立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和饮食行为干预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能有效改善糖脂代谢紊乱、降低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其获益可能远远大于降压本身。高血压患者生活要有规律、定时作息,并注意劳逸结合、戒除不良嗜好,保证充足睡眠。较好的运动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改善膳食结构,减少钠盐的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为宜;补充钙和钠盐,新鲜水果、蔬菜、牛奶。减少脂肪摄入,特别要减少动物脂肪摄入;限制烟酒并戒烟;防止便秘。保持情绪轻松稳定,学会自我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3体会
健康教育提高了高血压的自护能力,极大地降低了高血压对机体的损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加了解高血压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注意事项,解除了心理压力,提高了自我保持能力和健康知识水平,树立了良好的行为规范,达到了最理想的护理效果。要做好健康宣传,作为医护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知识和护理素质,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按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解决问题,科学的运用健康宣教,才能得到完好的护理效果。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