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朗读篇1
关键词:反衬; 荷塘; 月色
初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在高一的课堂,记得当时老师在讲台上如醉如痴的朗诵,我们在下面痴痴迷迷的听,只觉得文章很美也很朦胧。今年读高三了,按照老师的布置,我又拜读了这篇散文,结合自己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对《荷塘月色》的感悟又深了一层。特别是文中反衬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所要抒写的意境和心境通过反衬,更加强烈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其写作技巧的高超确实令人赞叹。
寂静中的动--实际上是为了描写生机盎然的世界和自己不平静的心境,却着力泼墨于寂静的荷塘夜景。
作者开篇不立刻将荷塘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而是先说"心里颇不宁静"。可是又不说如何不宁静,而是心想荷塘,有欣然前往之意。走在通往荷塘的路上,环顾四周,似无意于写美景,反而渲染环境的阴森可怕;心有所想,但不是惦记着荷塘的美好,而是想驱除内心的烦闷。将自己嘈杂的心境与周边环境的寂静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然后着力写荷塘,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这是静的画面。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的画面。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被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
荷塘描写后,接下来的就是月光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两个"静"字一个"泻"字,把本来静止的月光写出了动感来了,给人一种想"月光浴"的浪漫情调。"薄薄的青雾","牛***"、"轻纱的梦",似真似幻,亦真亦幻,巧妙地给荷塘月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从荷塘写到月光,再从月光写到荷塘的四面,层层开展层层推进。虽然作者对荷塘四周的杨柳、远山、还有灯光,甚至蝉声蛙声都没有详细的描写,但生机盎然的世界却已呈现在读者面前。
寂静的夜色也反衬了作者内心的不平静,从"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当中看出有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这是作者真实心态的流露。
朦胧中的美--实际上是为了描写美到极致的荷塘月色,却大肆渲染夜景的朦胧甚至不完美。
文中写道:"薄薄的水雾升起在荷塘里"因为月色的不明朗"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月光不仅不能朗照,而且还是隔着树照过来的,使"高处丛生的灌木的参差班驳的黑影"以及"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都落在荷叶上,导致"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除了光与影带来的模糊以外,荷塘本身还处在重重的包围之中,"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朦胧中看得不甚清楚的荷塘及月色,这所有的一切看似是荷塘月色的朦胧和不完美,但这看似不美的景致却给人无限美的怀想。
又从文章中的一些关键字反衬了美的景致。例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中的"却"字。遮住了流水却让叶子更见风致。以及后面一连出现的两个"但"字,"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朗照固然好,但在此时此刻,不能朗照的朦胧夜色恐怕更符合作者的心境吧?"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将眼前景色之美升华为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
衬托是一种巧妙的表现手法.按照其构成与作用可分为正衬和反衬。反衬是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背景,来衬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因为它能鲜明的突出主体,表达作者的爱憎之情,因而它比正衬更有力量。《荷塘月色》是文学大师的经典之作,其文学表现手法在文中缤彩纷呈,而其中善用反衬来烘托主题的手法,也堪称绝妙。
参考文献:
刘璟.不完美中的完美.时代教育. 2010,04.
荷塘月色朗读篇2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成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如此优美的语言,如此优雅幽静的意境,如此鲜艳夺目的画面,真是让人赏心悦目。一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笔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代表作。本文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之美,委婉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及第一单元要求(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品所描述的美景,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对美妙的段落,要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作品中的感情线索,体会作者的复杂感情。
2.揣摩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巧妙运用比喻、通感,精心选用动词、叠词的表达技巧,积累文章中的优美词句。
3.培养学生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敢于对文本作出评价、质疑的能力,并且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阅读心得。
我把目标1和目标2定为教学重点,目标3和目标4定为教学难点。
二、灵活多变,选用教法。
根据课文的特点,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
1.诵读法
诵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方法。《荷塘月色》如此优美的文章,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朗读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美点追踪法
注重学生的切身感受,引导学生自主品析文章的美。教师适当点拨归纳,突出重点,繁简分明。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文文质兼美,画面感很强,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一幅幅画面,给学生展示一种感性的美。
三、立足学情,指导学法。
教与学是相长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切实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取得进步。我主要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圈点勾画法和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四、环环相扣,展示流程。
流程一:诵读引入,挑起美感。
多媒体出示佳句: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匆匆》
2.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地,草软绵绵的。――《春》
读着朱自清的散文,我们常会于文章所流露的款款深情中感受到一种朴素的、典雅的、富有诗意的美。今天,我们就同朱自清先生一起,在月色的陪伴下,到清华园的荷花池去感受一下这种美。
[评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创设如此美妙的氛围,学生在暖暖的、浓浓的回忆中去感受文章散发出来的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新课奠定了基础。
流程二:整体感知,捕捉情思。
1.首先,老师播放多媒体示范朗诵,将学生引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去,同时也是给学生提供了一次美的旅行。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感受到的特别美的地方标记出来。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转换角色,进入作者的内心深处,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3.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作者空间变化及心理感受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思。学生先自主找寻,然后再分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最后全班汇报。
例如:
空间位置:作者出家门――去荷塘――在荷塘――离荷塘――进家门
心理感受: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提问: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
③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了。
(这是作者感情由淡淡的哀愁进入淡淡喜悦的触发点。“受用”成了下文景物描写的感情基调。)
④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蝉鸣蛙鼓反衬周围环境的寂静和作者内心的寂寞,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不平静,淡淡的哀愁又升起。)
⑤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已无福消受了。
⑥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表示作者经过这种的变化之后的情况,他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要追求理想的精神家园。)
小结:从空间和情感上看,都经历了一个圆形的流程结构。情感随着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我们可以体会出萦绕在作者心头那种淡淡的忧愁,哀而不伤。
[评析]
由文章的线索入手,让学生很快地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中,快速地让学生进入情境,达到“我即作者”的学习境界。
流程三:缘景入情,品味语言。
1.播放4――6段的Flash视频朗诵,给学生一种听力及视觉相结合的审美效果,让学生跟着读读,后让学生说说你认为最优美的地方,与同桌交流交流。
例如: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是一个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再结合课后练,加强学生对于“通感”修辞手法的理解。)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主要引导学生体会动词的妙处)
③田田的、亭亭的、缕缕的、曲曲折折、层层叠叠的……
(叠词的运用,使语言富有表现力,音律和谐,这片荷塘,其实就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这里愈加宁静,衬托出的是作者现实生活的不宁静。)
[评析]
此环节目的在于通过“美点追踪法”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或对艺术手法的鉴赏去揣摩优美的语言,进而感受蕴于字里行间的情感。即引导学生感悟美: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
2.探究:以往的教材将古代采莲的两段文字删掉了,你认为有必要将它恢复吗?
[评析]
通过此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采莲的两段文字正是作者当时的心境的反应。朱自清夫人陈竹隐《忆佩弦》说:“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彷徨了。”再联系1927年4月12日反***后,中国大地被白色恐怖笼罩着,很多人都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由此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流程四:拓展延伸,深化认识。
读课后研讨练习三有关朱自清散文的评论,思考各是从什么角度分析的,对于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你有什么看法,与同学讨论。
荷塘月色朗读篇3
那天,我轻声地为妈妈朗读《荷塘月色》。“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读着读着,我似乎觉得阴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月光下显得不再令人害怕,作者一边独处,一边欣赏美丽而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一阵微风吹过,淡淡的荷花香也令我为之一振,放眼望 去池塘中那一大片盛开的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妩媚动人。我仿佛又听到了作者的声音“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 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作者用光与荷花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栩栩如生,淋漓尽致。我不仅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 观月,而且还置身其中,我陶醉了……突然美丽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围着蓊蓊郁郁的树,树间透着光,可是光却是如此的无精打采,这时的主角几乎成 了热闹的蝉和蛙,可是作者却什么也没有。虽然我很难体会作者当时的无奈和彷徨,但我的心仿佛也随作者回到了起初的不宁静……
朱自清在先诉说了自己的不宁心境后,描写了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 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为排遣心中的郁闷,夜深独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个人,静静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 想。他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并深情地发出。
荷塘月色朗读篇4
【中***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B-0018-02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中,散文单元占据了重要的篇幅。文章内容涵盖写人叙事、写景状物,颇具典范性,对高一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很有指导意义。作为首次使用新教材上课的高一语文教师,笔者想谈谈自己在教授散文课中的一些体会与认识。
一、强诵读品味,领略语育美感
有人曾这么评价散文的语言:“有飞扬的神思美,浓厚的诗意美,高妙的技巧美。”语言就是散文的外衣,特别是经典优美的散文,它总能以听之有声、嗅之有味、视之有形、触之有感、品之有味的语言,让读者从中体会深邃优美的意境及深刻的思想蕴涵。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强化学生的诵读,特别是文章的一些精彩语段。通过诵读让学生领略散文带来的独特的视觉盛宴,体会散文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从中获得美的熏陶,达到美的升华。如朗读“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种整齐的句式能一气呵成,把感情抒发得淋漓酣畅,有一种诗韵美;朗读“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种长短错落、曲折回旋、波澜起伏的语言,则有一种迂回舒缓、娓娓道来的美感。笔者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引导学生赏析“月下荷塘”时,先通过课件展示下面一段文字,让学生与课文原句进行对比诵读:
荷塘上面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浮在水面的一把把花伞。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的已盛开,有的还没开。风吹过,叶子和花有一点抖动,有时还传来荷香。叶子下面是流水,但看不见。
通过诵读玩赏,学生就会发觉上面的文字比较平白,缺少一种美感。让学生再次品读课文原句,体味文章中叠词、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的妙用,启发想象和联想,眼前呈现出一派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融融的清新美丽的景象,浮现出一幅淡淡月色下荷花摇曳、水汽弥漫、荷香氤氲的朦胧画面,营造出一种安谧、恬静、柔和、朦胧的氛围,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配乐朗读,可以在感受语言诗化美的同时,不断地靠近或接近作者的心灵世界,与作者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对话。
二、巧设置引导。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授课时,我巧置引导,努力搭建对话平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我就抓住文末“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一句让学生自由畅谈:作者出生在南方,为什么对北国之秋这样情有独钟?在引导学生快速找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与南国之秋“慢、淡、润”的比较点后,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思考、分组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文本去解读郁达夫笔下故都秋的“色”和“味”。随后我在课堂上展示出五幅“北国秋色”***,带领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去领略北国之秋,明晓作者笔下的北国之秋在于秋院的破壁腰、在秋槐的落蕊旁、在秋蝉的残鸣中、在秋雨的滑落下、在秋果的成熟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京腔京韵的互答时。我又不时加以引导。这五幅“北国秋色”是如何体现“秋味”的?你在生活中有没有与郁达夫相似的体验呢?然后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使学生明晓:原来在现实生活中,作者的内心被过早地投下了忧郁、落寞的阴影。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秋境、秋味,被鲜明地笼上了一层郁达夫式的主观色彩,那院落的牵牛、槐树的落蕊、鸣叫的秋蝉,还有那秋风秋雨等,被清晰而逼真地烙上了故都之秋的韵味。只有善于引导,才能启发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理解,从而展现学生对文本不同层面的思考。
三、重情感体验,多层解读文章内涵
散文是作者心灵世界的描述和摹写,是作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显现,文质兼美的散文对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如在讲解《荷塘月色》《囚绿记》时,我并没有依照教学参考资料渲染时代背景,而是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多层面多角度解读文章的内涵。有的学生就巧抓文眼得出不一样的解读。如《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作者用极富诗化的语言描写了心目中的“月色下荷塘***”和“荷塘上月色***”: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这“荷”“月”如诗如画,似仙境,似梦幻,就如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正像他的名字“自清”那样,虽一身清贫,但活得清白、清正,宁可饿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保持着高贵的民族气节,朴素的名字成为万代敬仰的一座人格丰碑。对于陆蠡的《囚绿记》,学生也抓住了“囚”字畅谈“爱”就要给它自由,不能将其束缚,这样绿才能焕发生命应有的勃勃生机。如此一来,学生摆脱了传统的应试枷锁,打开了思维的牢笼,进发出思想的火花。在感受作者情感的同时,产生不同的感悟和启迪,达到形散而神聚,心与灵的交汇,从而升华文章的主旨。
四、抓训练表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正如新课标所提出的,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确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作为“形散而神聚”的散文教学,“品读”是基础,“悟情”是深入,“写作”是能力迁移。如在教授完巴金的《小狗包弟》后,我让学生自己准备素材,在课堂进行一场有关“过错面前你该如何面对”的辩论,让他们知道,只有在过错面前勇于忏悔和剖析自己,才能在不断反省中回归良善,无愧于一个“大写的人”。教授完《荷塘月色》后,我就让学生根据当地著名风景名胜“十里画廊”写一段赞美家乡的话,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荷塘月色朗读篇5
【关键词】散文教学;创设情景;鉴赏语言;配乐朗诵
审美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之一。新大纲强调语文学科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散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新教材所选入的中外散文作品,大多情意浓厚、文辞优美、构思缜密,语言富有情感和哲理,在一个广阔的空间中再现了人类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凸现了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只有从审美的需要出发,解读和鉴赏这些文学作品,使散文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活动,才能有效地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归属。因此,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
如何在散文教学中让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呢?笔者认为,在散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分析其景物特点、写作方法和技巧外,还应充分利用散文中的美学因素,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中,可采用创设情境、品析词语、配乐朗读等方法进行审美教学。
1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审美需求
在散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
一段好的新课导入,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是课堂教学的“定调”,可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灵,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特别是对那些抒情性很浓的散文佳品,教师要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肺腑之言,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如朱自清的《绿》可以这样开讲:“春天,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与蓬勃的活力;秋天,也会以它特有的魅力使人们感受到永不衰竭的生机。朱自清先生在1924年秋天写就的散文小品《绿》,则是把对光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蕴藏在对一潭秋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描绘中。今天,就让这篇优美的散文‘带领’我们去领略浙江仙岩山中梅雨潭那神奇的景色,‘那醉人的绿’吧!”
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从而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2 鉴赏语言,拓展审美联想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开拓其审美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词以一字为工”。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与无穷魅力。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其中“月光如流水”一段给人的美感非同一般,就需要逐词品析、体味这种美感的产生过程。该段重点是河塘的月色,文中先用一笔喻写月光,用“流水”似的“泻”来形容圆月的普照,给人月光似水的真切感受。“薄薄的青雾”句看似唐兀,实则紧扣住“月色”二字: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叶反射,白雾便成若有若无之青雾。透过薄雾看荷塘,景物皆如此朦胧飘忽,作者便用“像笼着轻纱的梦”来形容,“梦”为喻体,恰好是月色之美,美得令人感到进入梦境一般。至于下文的“梵婀玲”、“树影”都是构成此段美好意境的绝不可少的一环。在这幅画面中,月光、荷塘、青雾,造成了绘画的构***美,明与暗,层次和色彩造成视觉上的美感,小提琴演奏名曲,给人以音乐美,造成了听觉上的美的感受。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联系具体语境对语言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对作者选词造句的深意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样是朱自清《荷塘月色》这一段落,为加深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教师可以找出其它同义和近义的动词让学生作比较,如把“泻”换成“淌”或“照”,把“浮”换成“升”,把“笼”换成“包”,表达效果又有何不同?学生在比较分析中领悟语言的丰富内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吸收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培养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3 配乐朗诵,提升审美情操
一些经典散文作品,光靠赏析语言还不够,还要通过指导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生动地再现出来,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特别是对那些抒情性极浓的散文,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作为朗读背景,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直叩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提升审美情操。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了让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情景交融、境与情合、人景合一的完美境界,可预先剪辑三段经典民乐(《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梁祝》)作为该文入情的触发点,在概括完文段的景物特点后,用录音机播放出来,要求学生闭目用心聆听,把握音乐旋律的感情基调,选择一段旋律作为课文文段的配乐朗读的音乐。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唤醒学生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对节奏、旋律、音响等听觉表现来进行分解和综合等心智加工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
当学生聆听完教师准备好的配乐朗读后,为了保持和强化这一审美体验,立即让学生参与进来,伴随优美的旋律,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进行朗诵表演。这一活动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同时也为了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调动其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广泛参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用艺术美的力量来使学生的心灵世界向美好方面转化,进而表现和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同时,音乐与文学语言的结合,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荷塘月色朗读篇6
关键词:抓作品理解 抓朗读要求 抓住兴奋点 抓关键词语 抓内容重视 抓流利自然
中***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080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朗读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有极密切的关系。朗读,就是用口语表达书面语。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抓住朗读教学,就必然会带动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徐世荣先生在《朗读教学》一书中说:“语文教学如不进行示范、指导和练习,也就不能算完整的语文教学;如使朗读流于形式而没有发挥其作用,也就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圆满完成语文教学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圆满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出几点朗读方法,现总结说明如下:
1 抓作品理解,准确表情达意
理解作品是朗读的先决条件和基础。那种有口无心、和尚念经式的朗读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对作品缺乏理解。朗读的正确途径应该是从理解到表达,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要理解作品,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应该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化作朗读者自己的思想感情,把作者那欣然命笔和奋笔疾书的创作冲动化作朗读者自己热切倾诉的愿望,这样才能在朗读中站得高抓得准,表达得深刻。例如朗读《水调歌头 游泳》,全词并不长,但意蕴深刻,写法奇特。如果不了解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就不可能读好。《水调歌头 游泳》写于1956年,同志巡视南方,6月1日、3日和4日,三次畅游长江,抒发豪情写下了这首词。全词抒发了作者日理万机、紧张繁忙,今日稍有余暇,得以畅游长江的舒畅与目睹大桥紧张施工的景象,展望大桥落成后的壮丽画面的兴奋、自豪心情。了解了这些,才能在朗读时正确表达作者在词中所表现的愉悦心情及英雄气概。
2 抓朗读要求,突出朗读重点
实践证明:无论什么教学活动,只有先让学生明确这项教学活动的目的、要求,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朗读是同样的道理,只有明确朗读的要求与任务,突出重点,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如教《荷塘月色》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阅读“预习提示”,然后提出问题(即朗读要求):作者对荷塘是怎样描写的?对月色是怎样描写的?怎样体现朱自清的文章是美文?学生根据问题、要求朗读课文,发现文章的四至六段有以上问题的答案,再去朗读四至六段,自然而然地明白:作者写荷塘,写了荷塘中的种种芳姿,风送荷香以及风戏荷叶的风致;写月色,着重写了如流水、如轻纱般的月色及月光中的树影,在一连串的比喻、通感、拟人修辞中,体现了音韵美、朴素美、立体美。这样有要求有重点,既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了解了文章的写作特色!
3 抓住兴奋点,激活满堂课
即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课文片段、知识材料、重点练习穿插其中,引发学生思维中的兴奋点,从而激活满堂课。如《风景谈》一课,笔者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分析“风景”一词,让学生说出自己接触过的风景有哪些,学生们七嘴八舌,答案丰富多彩。笔者再问:“你们说的都是风光如画、游人如织的风景区,可茅盾先生却把一些微不足道的景物看出了风景,是他不懂得欣赏吗?不是!是什么样的风景让作者这样难忘?欲知详情,请读课文。”学生马上兴致勃勃地打开书本,高声朗读,很快悟出了文中“风景”的含义。
4 抓关键词语(或句子),重在以点拎线
关键词语在课文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能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就可以用这些词语连成一条线,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教《雨中登泰山》一文时,笔者指导学生圈点文中写“雨”的句子:“下起雨来”、“迎着斜风细雨”、“雨大起来”、“一到雨地”、“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住了”、“细雨打湿了浑身上下”。根据这些词句,学生更清楚了作者以“雨”为线索,描绘了泰山的风光,再去朗读课文,感情自然经受了“雨”的熏陶,也就懂得了作者为什么在“雨”中登泰山。
5 抓内容重现,体会文章感情
文章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的重现过程,即是学生发挥想象力,身临其境,体会文章感情的过程。教《火刑》一文时,笔者先给学生范读课文片段,然后让他们在头脑中勾画出书中的情景,找一两个学生进行口头复述,再让他们带着自己对文章理解出的感情去朗读课文。果然学生们不再是泛泛而读,他们大都读出了节奏、快慢、高低和感情!
6 抓流利与自然,锻炼朗读语言
朗读时的流利,是要把语句读得明白自然、干净利落,不能任意添字、掉字、颠倒、中断、不讲节奏,任意破坏作品语言的完整性。我们的很多学生,读书结结巴巴、拖泥带水,破坏了文章的完整性和表现力,还造成了文章语意的费解和误解。如《威尼斯》一课描写夜曲一段中有一句“曲词自然是意大利词,意大利的语言据说最纯粹、最清朗。听起来似乎的确斩截些。”有些学生在“的”后停顿,且把“的”读成“de”,使人费解。
语调自然是朗读表情达意的重要条件。在朗读中选择和运用语调,必须从语言实际出发,注意语调形式和表达内容的自然结合。语调应是说话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应该做到自然朴实,以声传情,不可矫揉造作。
荷塘月色朗读篇7
夏天已到,又到了赏荷的好时节。前些日子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仿佛一夜间就变成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现在,云姐姐要带着大家去文字里“赏”荷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有改动)
荷塘月色朗读篇8
所谓的艺术美是指存在于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提出了“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闻一多的新诗主张同样也适用于我们高中语文课堂,而我们对“三美”的内涵也有了新的理解,最终目的就是希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启发思维、陶冶情操。
那么,如何实现语文课堂的艺术美?笔者认为要从诵读、情境、结构这些角度入手。
一、创造读书氛围,处处书声琅琅,让语文课堂呈现“音乐美”
我国古代童蒙教育就以诵读为主,以“日诵万言”为美德。而现在我们的学校中却明显缺乏这种琅琅的读书声,所以尽力营造语文课堂的诵读氛围至关重要。而朗读也要注重方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在心与眼之外,再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他也提倡有感情的朗读,并称之为“美读”。所以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朗读方式,用富有感染力与形象美的“美读”来增强教学的艺术魅力,让语文课堂“读书之声满天地”,让语文课堂真正呈现出“音乐美”。
当然,朗读的方式并不局限于这一种,教师要懂得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恰当的朗读方式,笔者认为遵循从音读、义读到情读、美读这样的循序渐进的朗读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是让学生受益最大的。比如在学习《将进酒》这首诗时,在梳理了基本的字音字义的基础上,让学生放空自己,想象自己就是李白,用心感受诗歌内涵,用声音传达出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相信学生一定会沉浸在诗歌的豪情逸兴中,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首诗,也对诗人李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创设画面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语文课堂呈现“绘画美”
情境教学,是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通过创O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内容在情境中扩大,在学生心中幻化出各种画面,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达到“课堂内容有尽而主观意境无穷”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的感受更深,收获更大。语文课堂的“绘画美”也因此呈现出来。
懂得创设情境,是教师的一门技能,是学生获益的一种途径。要让学生体会课文平淡或深奥的文字下蕴含的情感,有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句的分析往往难以奏效,而且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此时,善于创设画面情境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学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时,学生反映读不懂,兴趣索然。而本词的难点理解就在于用典上,所以现将词中出现的“吴钩”、“鲈鱼堪脍”、“求田问舍”这几个典故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大家听,吸引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然后将辛弃疾创作此词的背景呈现出来,最后再让大家想象自己就是辛弃疾登上赏心亭,看到落日楼头的景色,再用心去感知词中的内容,学生才真正理解了辛弃疾的感情,也对本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再比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因为文中对景色的描写很多,为了能让学生更有画面感,更直观地感受荷塘月色的美,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展示荷塘月色的美***,学生仿佛置身其中,真切地看到了荷塘月色,沉浸在美景之中。最后再去把握作者的情感,自然轻而易举。恰当地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有画面,理解文本内容就容易,课堂的“绘画美”自然呈现出来。
三、注重课堂结构,知识点面契合,让语文课堂呈现“建筑美”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要想让每一节课都高效又实效,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步课堂环节,结构浑圆完整,环环相扣。既要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又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中收获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导语设计要简洁有趣,吸引学生的兴趣;主体内容要重点突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创造性;思想探究要有深度和广度,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作业布置要合理适量,既能让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得到巩固,又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总之,就是要学生在听、读、写、练、议、思等各方面均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进而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看似简单容易,实际上却是对语文教师的考验,因为这不仅仅着眼于一节课,而是要贯穿于每一节语文课中,需要教师的长期坚持,不断地修正,不断地改进,才能让学生真正获益。
荷塘月色朗读篇9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 语言风格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五四”以来最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不论记人、叙事、说理、抒情,都如实抒发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的情感性感染了广大读者。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蕴美是文学创作的最高追求,这种内在美通过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体现出来。
一、口语入文,朴素清新
关于散文的语言风格,朱自清强调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确提出要用“活的口语”写文章,认为这样的文章才能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通俗浅近、明白如话的“口语化”艺术是朱自清散文突出的语言风格之一。
朱自清的“口语”,以北京口语为主要基础,兼融其他方言中的有效表达成分,形成了具有知识分子口语特点的语言意境。这种境界,既体现出与人交心似的亲切、随和,又具有了一个文思敏捷的文人精心组织后的清新、典雅。如《春》里,他不说春天来临,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而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似的。”
……
朱自清散文常常以俗语或方言入文,或起到通俗易懂、言简意明的奇效,或得到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好处。如《话中有鬼》中引用俗语“打是疼,骂是爱”来证明怒骂是恨,笑骂是爱;《论自己》一文中引用“娶了媳妇忘了娘”“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久病床前无孝子”等大量俗语来举例、形容,收到言微意丰的效果。
风华从朴素中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句句明白如话,平易自然,堪称朴素美的典范。
二、善用修辞,音韵优美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咏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朱自清的散文里,不论是朴素美的“淡妆”,还是装饰性的“浓抹”,都使语言生动形象至极,尤其是缤纷的修辞,仿佛优美的旋律,萦于耳际,久久绕梁。
1.巧妙运用叠词叠句
叠字叠词,用得最传神的当数《荷塘月色》。“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反映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平实自然的叠词,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
2.善于运用常见修辞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里,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段,把语言装饰起来,以增强语言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
朱自清常用新颖的比喻,使文字别开生面。《荷塘月色》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的裙”,把“出水很高的荷叶”比作姑娘在跳舞时张开的鲜艳的舞裙,不仅突出地形容了荷叶又圆又大,而且显现了荷叶舒展着,摆动着的姿态,仿佛凌风飘举,翩翩欲舞一般,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荷叶罗裙一色裁”的画面,看似平淡无奇,可在先生的笔下,却可体味到一种不同寻常的修辞韵趣;《绿》里写梅雨亭“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写出亭子凌空欲飞的气贯长虹之美感。这类比喻可谓是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出神入化。
3.敢于运用常人难以使用的修辞
通感常出现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荷塘月色》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本属一种“嗅觉”,似与“歌声”无甚关联,但作者却抓住了“清香”的“缕缕”与“高楼上歌声”的相通之处――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双重艺术享受。“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清香”飘渺,似有似无的荷之清香,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后一句则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进入诗境一般。
《绿》里,“这里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到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作者综合运用博喻、通感、移用的修辞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从视觉、触觉等方面形象地表现出梅雨潭水绿的波状、情致、柔润、清亮,令人叹为观止!
三、寓情于景,意境幽远
朱自清散文有着如诗如画的意境,写景抒情,景语心境,寓情于景,意境幽远。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无论写景叙事议论,都须有作家真挚浓厚的情感作灵魂,否则技巧再高明,语言再漂亮,也不过是蜡制美人。先生是个感情丰富且细腻的人,其笔下的事物同样也充满感情。
在《绿》一文中,先生在极尽描绘了梅雨潭“醉人的绿”之时,喜爱之情不可抑制,奔腾汹涌着倾泻于笔端,此时最能体现其感情的人称是第二人称“你”,一连用十多个“你”,便把他对绿的深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起到了升华感情的作用,将自己内心细腻而真挚的感情合盘托出,如水晶般纯洁通透,似骄阳般温暖人心,像清泉般沁人心田。
《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作者以缜密细致的笔触,把“荷塘”和“月光”表现得出神入化,而作者的感情则完全融会在景物之中,手法高明,方式多样,不着一点痕迹。写荷塘,既客观地写出了荷塘的舒展,也流露出了作者来到“这一块天地”时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舒畅。写荷叶,使人联想起《天鹅湖》里小天鹅们的圆圆的挺挺的裙子,也点染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即时风过荷塘那一瞬间的现象,也没有逃过作者敏锐的观察,他形容它“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就连不能见一些颜色的流水,作者都感到它的“脉脉”含情。这些描写不仅反映了作者在用整个身心来感受自然,而且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理想来表现美。
对于月光的描写,作者细腻的描绘和生动新鲜的比喻更引起读者梦幻似的感觉,与作者当时的不满黑暗却又不知如何打破黑暗,向往光明却又不知如何走向光明的朦胧的憧憬与追求,形成一种心理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的契合。甚至对形成这种朦胧意象的原因──“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作者也十分欣赏,喻之为别有风味的小睡。最后,写由采莲联想到梁元帝的《采莲曲》和南朝乐府《西洲曲》,并引出对江南水乡的怀念,这实质仍是写作者对美好自由的憧憬和延伸,更多的是在“颇不宁静的”心境上又增添了一层怀古之情和乡思之愁。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散文.
荷塘月色朗读篇10
语文教师应坚信文字的力量,怀着古典诗意的情怀营造美丽的精神家园,让高中语文课堂弥漫“诗意”。教师应相约音乐,让学生享受诗一般的审美创造和心灵感应;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动,应钟情朗读,让学生焕发诗一般的创造智慧和优美意境;应携手经典,让学生挥洒诗一般的感动情怀和人性光辉。
一、借助音乐熏陶,弥漫诗意氛围
音乐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最能给人情感的熏陶。文学与音乐虽然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具有很强的互通性。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音乐,既能营造氛围,又能激活学生的想象,促成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让语文课堂弥漫诗意氛围。
例如,我在讲《荷塘月色》一课时,课始,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在这一首古筝曲的烘托下,课堂就弥漫着浓厚的诗意氛围了。由于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的意境与《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意境具有很强的匹配性,在古筝曲的烘托下学生的情绪很容易被感染。在聆听古筝曲的过程中,学生渐渐地体会到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走进了它所蕴含的情感世界之中。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的今天,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选择适合的音乐作为学习的背景十分重要,这样能够有效地营造诗意氛围。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音乐在融入语文课堂时,应适时、适情、适度。声音不能超越师生交流的分贝,音乐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为用音乐而用音乐,它必须是为语言文字服务的。
二、引导诗意诵读,徜徉文本诗趣
如果说音乐熏陶是诱发学生诗情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语文课上诗意的朗读就让我们感觉如同徜徉在美文佳篇的海洋。朗读是作用于直觉的语文训练方法,它以一定的文字作品(书面语言)为基础,通过朗读加深对文字作品的理解,依靠声音传达出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体会语言艺术的优美,感受丰富的艺术形象,还可以使学生从文字符号中感知形象,体会作品的情味,领悟语言内涵,联想作品中的形象,悟出言外之意。所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诗意的朗读,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显得有声有色,有语文味儿。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学生虽然基本都能看懂,但是这个“懂”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而无法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与作者产生思想的共鸣。教师如果能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这个问题就有可能得以解决。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朗读的作用,朗读时,不仅要理解字词句的意思,还应用心灵去感受与体会。
例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笔者以朗读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目的是读通全词,读准字音,熟悉课文。接着是分组朗读,要求处理好停顿和语气语调,读出情感。再次是学生示范朗读,其他学生思考问题:这一首词表达了苏轼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最后齐读,深入体验该词的情感主旨,体会诗中最能震慑人心、表现主题的诗句。
这样,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学生渐入佳境。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吟诵中,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就能充分体验到这首词所蕴含的基本内容与思想感情,从而让文本的诗趣得到有效释放。
三、品读名家对话,挥洒诗性人生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是对话的权威,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往往造成学生对经典文本的冷漠感。改变这种现状,就得为学生巧搭对话平台,主动置换对话角色,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在平时的学习中,笔者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百家讲坛,从易中天等人的水煮《三国》,到于丹的《论语》快餐,无一不得到学生的热捧,名家善于将文言文用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白话表达出来,让学生得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一掬清泉为快,于是学生在精神上就有了对古典文学的诗意追寻,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
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有了表达的愿望。他们或对作品中的人物品头论足,或对作品的语言、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此时应适当引导。例如,开展阅读交流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让学生出手抄,或摘录经典语段,或对书中的人物进行点评,或撰写颁奖词;开展优美篇章朗诵比赛;写读后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情真意切地表达对名著的赞美、升华对名著的理解,于是学生的读和写就都能得到提高。由此可见,阅读经典足以提高语文学习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人文内涵逐渐丰厚起来,心灵底版上留下温暖而阳光的诗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