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篇1
但是,在实际诗歌教学课堂中,因为想要面面俱到,朗读通常被排挤到边缘位置,往往是上课前听录音读,学生齐读一遍,待教师把知识点教授完了,再齐读一遍,这样一来,朗读就流于形式,发挥不出其真正的功效。所以,为使学生能通过诵读来品味诗歌的语言魅力,就必须把读落到实处。我认为,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三步走实现这个目标。
一、初读正音,划分节奏
读准字音是朗读的最基本要求,由于古典诗词讲究平仄押韵,且汉字里有大量的多音字,所以在学生首次朗读之前就必须要正音。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早生华发”的“华”,就应当按古音读作“华(hua)”;《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姥”“天台”是地名,“姥”和“台”分别读作“姥mu”和“台tai”,“殷岩泉”的“殷”是震动的意思,读作“殷yin”;《过华清宫绝句》中的“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按平仄规律应读“骑ji”。
划分节奏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诗歌的节奏主要是由大体整齐的语言形式造成的,它们停顿的次数也是大体整齐的,或者说是有一定规律的。例如在四言诗中,一般是一句两顿,二二句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在五言中,一般是一句三顿,二二一或二一二句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古诗十九首》)而在七言诗中,有“二二一二”节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也有“二二二一”节奏,如“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另外还有“二二三”节奏和“四三”节奏,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预习,课堂上听录音并小声跟读等方法来帮助学生读准字音,把握诗歌节奏,扫清阅读障碍。
二、创设情境,再读悟情
诵读诗歌要感受诗人的生活、体味诗人的心情、联想诗人的处境,去追寻诗人的思维轨迹,进入抒I青主人公的角色,也就是要进入到诗歌的情境当中。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或老师范读等方式,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之中。如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我便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天姥山风景的***片,一边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其中,天姥山的高大雄奇让学生深感震撼,他们读“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的时候自觉地提高声调,加快速度,读出一种仰慕的情愫。又如教学《声声慢》,我便在凄清的音乐声中声情并茂地范读,时而哀怨、时而叹息,将学生带入李清照黄昏独坐、饮酒遣愁的情境当中,此举大大激发了学生读的兴趣,在朗读时都在模仿我的语气语调,同时,也有效地进入到文本的阅读中去。
三、适时点拨,读出诗韵
诗歌是一种美的文学样式,它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在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在对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与把握之后,饱含深情地诵读,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那就需要教师在课堂适时点拨教会学生把握诵读的感情。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是诗人在为即将见到的仙境蓄势,朗读时点拨学生语速放缓,语调低一些,营造一种梦幻而神秘的感觉。紧接着,诗人连用四个四言句“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呈现仙境开启的瞬间,朗读时点拨学生语速要快,重音落在每句的后两字,以读出这种震撼的场面。如此,诗歌中的场面变换便随着朗读声的高低起伏展现出来。又如《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用叠词营造了愁惨凄凉的气氛,朗读时点拨学生语速缓慢,语调低沉抑郁,并做到声断气不断。“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一句则写出了词人内心空荡,孤独寂寞和痛苦煎熬,朗读时点拨学生可以使用颤音读得哽咽欲哭,“独自”和“黑”应有稍长停顿,并作重音处理。这样读便会有很强的感染力,词人的悲戚与痛楚也会通过声音传达开来。
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篇2
1 明音调的高低
自觉地追求音调的平仄变化是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别于现代诗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正确诵读点拨首先应注意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对于古诗词的平仄音调,大多数教师往往习惯于用“朗朗上口”一语带过,而对音调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深层功能却失之体察。由于音调注意不够,再加上方言的串入,诵诗时平仄莫辨,失去了打开通向诗人情感世界第一道门户的钥匙。其实,古代诗歌中的平仄音调,无不是作者精心安排的结果。“八月秋高风怒号”,开头五字,四为平声,由“怒”而陡仄,这种音调处理传达出来的,正是大风席地而卷,突如其来的信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前句连用四平声,后句前五字除“叶”外也均为平声,平声的连用,确切地透露出诗人天涯沦落之际内心的寂寞与精神的衰疲、困顿。“势拔王岳掩赤城”,除“城”外连用六仄声;“青冥浩荡不见底”,除“青”外连用五仄声。两句都用仄声强化了描写的气势,读来令人心胆俱旺。一般说来,平声流连舒缓,仄声友健挺拔,平仄的高低错落,自然地形成主观情绪的起落和客观物象的张弛。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用普通话的音调正确诵读,对于平仄使用较特殊的,如平声连用或仄声连用等现象,要特别地加以说明,以引起学生充分的警觉和注意。
2 辨节奏的快慢
学生在诵读时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快慢节奏把握不准。有的学生全诗持用同一节奏,读得单调、沉闷;有的虽也有快慢变化,但操作不当,主观随意性强。在这种情形之下,教师必须发挥自己居高临下的优势,揣度诗人内在情感的起伏及描写对象的变化,给学生以诵读节奏的正确指导,如《琵琶行》,全诗节奏的基本式是舒缓、深沉,但对琵琶演奏的一段,只有扣合琵琶旋律的抑扬变化,读得缓急有度,才能体会出音乐回肠荡气的魅力。古代诗歌节奏的造成,主要得力于诗人内在情感的灌注,但对杂言诗及词来说,长短错落的句式,也是形成节奏美的有效助手。对于这种节奏的外化形态,教师应告诉学生“长以取妍,短以取劲”的道理。短句一般总是干净利索,急切迫促,而长句随着具体句式内在顿挫的不同,其“妍”(内在韵味)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从作品实际出发,指导学生采用适当的诵读节律,使自我情感的起伏消长尽量贴合诗人感情的脉动。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列缺霹雳”四句,简短急促,劲峭有力,应一气贯注,读爽读脆;“霓为衣兮风为马”四句,用的是富有咏叹意味的骚体句式,应读得舒展,读得悠扬;结尾一段,采用自然疏动的散文句式,应读得和婉,读得纡徐。这样读下来,诡谲怪异的天姥奇景,飘逸流宕的洞天仙境,潇洒傲岸的诗人襟怀,就会以其不同的节奏张力,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3 察韵脚的轻重
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篇3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文本内涵 字眼 咂摸
【中***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3-006-01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盛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班上划分若干学习小组,讨论后学生上台展示,教师起了一个导演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语文课也出现了很多失衡的现象,综合起来有如下问题:第一、表面自主。第二、无效合作。第三、随意探究。第四、曲解对话。第五、盲目综合。第六、无度开放。第七、泛化体验。第八、纵容个性。第九、淡化整体。第十、脱离文本。十一、误解实践。十二、削弱基础。
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如何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钻进字眼,咂摸言语这一视角作一番切实具体地探讨。
一、反复吟咏,咀嚼与文本初相遇的原汁原味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鉴赏能力,他们自己或在老师的点拨下,能够寻找潜伏在文本语言中的重要词句,思考文本的内蕴、情理,发现一些属于此文本的特质性的东西。我在教授新课的时候,一般都会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吟咏”,要求学生读到有感触或喜欢的词句时,把它划出来反复吟咏并咀嚼个中“汁味”。当学生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后,从而使情感内化,更有利于朗诵,可谓是“以悟美读”。
二、剖析题眼,体味文本言语意义背后的本色本香
卡西尔说:“在这个人类世界中,言语的能力占据了中心地位。因此,要理解宇宙的‘意义’,我们就必须理解言语的意义。”而标题往往是作家向我们读者展示他的言语意义的重要“钥匙”。
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我和学生进行了如下的对话:
师:一提到李白,我们不能不想到他的“诗仙”英名,不能不想到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是李白一首著名的表现仙境内容的“仙诗”。
师:你能根据标题中的什么词语,立刻就能看出它是一首“仙诗”吗?
生:梦游。
师:好!“梦游”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呢?
生:“梦游”是动词,是领起全诗的题眼。
生:“梦游”是这首诗情节的浓缩。
梦游产生了仙境,梦游浓缩了情节,梦游体现了浪漫,梦游引进了佳话,梦游更体现了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苦闷及超脱现实的洒脱,由课内到课外,由近到远,由点到面,解析文本层次清晰合理。循着“钥匙”,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能将文本言语背后的“色香”内化为学生个人的人格精神。
三、感悟评点,揣摩与文本再度对话的情理意趣
评点是与文章的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古人不动笔墨不读书,评点不仅仅是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习惯。教师应搭建语言研读的平台,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亮点”“空白点”“撞击点”写评点,使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强烈的磁场,生发出学生和文本之间情、理、意、趣的“高端对话”。
四、辨析比较,挖掘文本遣词造句的言语张力
在《祝福》中:“但我……书房里。”如果把“剩”换成“呆”“坐”行不行?经过反复辨析品味后,我们发现“剩”字远胜“呆”“坐”,从“剩”字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当时是愤然离去的。不仅如此,“剩”应该还含有“多余”的意思,在鲁四老爷眼中,“我”无疑是一个多余的人;在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缩影的“鲁镇”,“剩”字也预示着多余的祥林嫂在“鲁镇”必然的悲惨命运。
“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字眼,便不是那么一回事。”朱光潜先生说得一点也“不含糊,也不夸张”,而是非常“精确妥帖”。教师如能教会学生养成阅读比较的习惯,同中求异,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五、引领点化,激发与文本深度对话的审美愉悦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曾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辄见其心。”披文入情就是披览文字,从文字表达的“波”追溯作家内心的那个“源”,进入作家描绘的生活世界和心理世界。咬文嚼字实际是品味作者如何在特定情境下用准确传神的语言传情达意。在学生“愤”“悱”时予以“启”“ 发”,从关键性的节点入手,学生才能真正品味到言语的妙处,进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这是我在教学《老王》的一个小片段:
师:这篇文章还有让你印象深刻的词语吗?
生:第11段对老王的神态描写很传神,用了“强笑”一词,看出作者看到老王病入膏肓还给自己送鸡蛋,很难受。
师:仅仅是难受吗?作者用自己的强笑来掩饰自己的心酸!
生:第8段中“镶嵌”一词用得很传神,它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老王身体僵直的形象,让人难忘。
师:一词亦能传神啊,平实的语言雕刻出老王的形象。那“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中的“大约”如何理解?
生:从“大约”一词不难读出,人们并不真正清楚老王为什么瞎掉一只眼,不但不同情他的遭遇,反而中伤老王,老王的善良和世态的炎凉通过这个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篇4
一是精设导语,渲染气氛,激发美感。好的课堂导语能渲染气氛,激发美感,具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有位教师在导入《草原》一课时深情地说:“我们伟大的祖国土地辽阔,美丽富饶,可爱极了。同学们能说出哪些风景胜地呢?”于是,学生从云南的西双版纳讲到冰城哈尔滨,从四季如春的昆明说到风景秀丽的天山……老师说:“是的,风景胜地遍布全国。有一首牧歌是这样描写草原景色的:‘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白云下面盖着雪白的羊群,羊群好像是斑斑的白银,撒在草原上多么爱煞人!’现在,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草原独特的风光吧!”兴趣盎然的导人过程使学生脑海中呈现出一幅美丽的草原***,很快进入了美的情境。
二是美读课文,以读悟美,享受美境。课文的思想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都蕴含了美学因素。叶圣陶曾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例如读《有的人》中“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一句,朗读节奏应明快,以示痛快、坚决的感情,而读“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一句,就应该节奏缓慢、深沉。美读还可以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如美读朱自清的《春》,可以领略到江南春天的自然之美;美读《藤野先生》,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心灵美、情操美……而美读的过程就是在创造美。
三是赏析课文,深掘内涵,体验美境。有位教师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着重引导学生挖掘诗的色彩美和音乐美。通过“微茫”的“烟涛”,“明灭”的“云霞”,被天姥所掩的“赤城”等景物的描绘,让学生知道这对诗的意境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正是在这样的情景中,诗人展开了想象的翅腾,追求人生的理想,尽管一再遇挫,仍昂首挺胸,人格的光辉之美即刻展现。而这首诗的音乐美更是不同凡响。诗中每一个停顿都为下一句做了铺垫,在跌宕起伏中喷涌出诗人炽烈的激情,使人感到震颤心弦的音乐美。这种美,只有在把握其思想感情脉络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吟诵,才能聆听到它内在的激昂或低沉、坦然平叙或大声疾呼等不同的音调。
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篇5
程翔老师的《将进酒》这堂课打破了传统诗歌鉴赏的模式,教师通过自己的解读,以分析作者情感轨迹(悲—欢—醉—狂)为线索,以朗读指导为重点,两者有机结合。教学目标重点突出,课堂思路清晰,注重提高学生诗歌朗诵的能力。以下我记录其中几个精彩的教学片段。
情境(一)
整体感知时,在品味诗人情感“悲—欢—醉—狂”发展轨迹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四种情感,程老师设计了几个平台,让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
如读到“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程老师提问“作者为什么悲?”为人生苦短,人生易老而悲。老师点拨联系中国古代的文人,面对永恒的大自然时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尤其有雄伟大志的人当志向无法实现报国无门时更易产生人生易老的慨叹。《诗经》,《离骚》,《古诗十九首》等,历代文人都是这样。
在分析情感发展第二阶段“欢”时,老师有意引导学生自己来理解诗人“欢”的感情,不过在开始的时候设计了小小的悬念:“这种欢乐是出自内心的吗?”“有人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自信,你同意吗?”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老师补充了诗人的人生境遇: 42岁被召京城,待诏翰林,后打发至山东,《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对长安三年生活的总结,并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心声。所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隐含意义是“我有才却没能得到重用”,是自我安慰,是无奈之语,是愤慨。
分析情感发展第四阶段“狂”时,老师围绕几个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人活在世上,什么不足贵?”“人在世上,什么最值得追求?”重点就“你同意李白追求喝酒一醉方休的观点吗?”展开讨论,借酒来表达心中的追求,感情狂傲实际上是追求自由与个性。
情境(二)
朗读指导一直贯穿在这堂诗歌鉴赏课中。程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样的朗读指导,主要放在对诗句的节奏、重音、感情的指导上。教师精彩的朗读,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洪亮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调,激扬的情绪渲染学生,奠定整堂课的感情基调,使学生很快进入诗的情境。
在第一个学生朗读后,强调重点字“将”的三种读音;当第一次齐读时,学生读得太快,老师及时提醒古诗朗读语调节奏要稍缓慢些。在3个女生各自读完后,针对重音、停顿、感情也不够投入等问题,程老师作了细致的指导,“读李白的诗要读出酒味,带着点醉意。李白的诗是激动人心的,吟诵时可以作些技术上的处理,有的字要重读,有的地方稍快些,有的地方舒缓些;有时高亢,有时低沉,这样使吟诵富有感情起伏的变化。当一个学生把“黄河之水天上来”读得感觉是从地上冒上来时,师范读后作了要求“吟诵是以生命投入的,把李白的诗变成你自己的语言,你就是李白,李白就是你。面对权贵,你要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不满。
那位男生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进行第二次朗读,这次读得很好,不仅得到老师的表扬,还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全体学生再读效果很明显。学生也渐渐放开了胆子,在琅琅的读声中品味着古典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二、案例反思与评价
在这堂课上,教师的循循善诱激情投入,学生的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师生的有效互动,共同构成开放式的课堂。理想的诗歌鉴赏教学应该达到以下两点。
(一)朗读感悟是古代诗歌教学的永恒法宝
程翔先生这一节《将进酒》的课堂教学中,结合诵读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地方。把以往重在分析的教法改为重在朗读的教法。采用了多种朗读:教师精彩的朗读,学生集体朗读,学生单独朗读。整堂课,程先生先后让七位同学朗读课文,又先后让全班齐读3次全文。为提高学生诵读水平,激发他们的诵读兴 趣,老师还加强了诵读指导。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在感情洋溢的读声中品味着古典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二)情感交融是文本师生对话的重要任务
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篇6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现代叶嘉莹先生说:“诗是兴发感动的生命。”兴发感动的生命,就会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唐诗确证着生命的存在,这种生命是生生不已的,一直感动着后代的人。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走进灿烂的唐诗王国,不断地被唐诗所陶冶,感化。本文以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所录的唐诗作品为例,探讨唐诗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唐诗树立了愉悦生命的态度。唐人始终怀着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其实是一种对生命的自我体认。唐人最珍惜,懂得生命,他们会愉悦自己的生命,只是方式不同。
我们知道唐人都有积极入世,要有所为,建功立业的抱负。但李白“济苍生”、“安社稷”的***治理想尚未能实现。“他缺乏封建文化成熟时期文人所具有的那种理想,张狂放纵得不切实际。这种张狂不切实际又气魄雄伟的自信是其他时代其他人所不具备的。”[2]表现在其理想虽不能施展,却在《将进酒》中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显示出他高度的自信。他更不会向权贵点头哈腰。在其《梦游天姥吟留别》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坚决表明自己的***人格。杜甫曾写李白道:“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充分显露了他的狂傲之气。而李白的狂傲之气,正是中学生所欣赏的,那种大胆的叛逆精神,桀傲不驯的傲骨,高度的自信,都与中学生有相似点。中学生年轻气盛,又开始有了一定的主体意识,不想受束缚,又渴望得到父母老师的认可,故李白的这种“大傲”人生态度,是中学生所敬佩向往的。
李白是张狂傲世的“大傲”人生态度,杜甫则是深沉执着的“大气”人生态度。他将自己的生命扩展到忧国忧民之中,“大气”表现在其对国的“大忠”,对人民的“大忠”。“大忧”是对国的“大忧”,对人民的“大忧”。李白诗给学生一种张扬舒展、叛逆的人生态度。杜甫诗虽显得厚重,但他的诗贯注的全是情。无论是歌还是哭,他都全身心投入其中。所以后人称其为“情圣”,在其《闻官***收河南河北》中将杜甫写得像一个小孩子得到一个意外的惊喜,哭哭笑笑,难以控制其喜悦之心。诗人处于狂喜状态,是因为听到打仗胜利的消息。在《兵车行》,《石豪吏》里,他痛斥统治阶级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在《新婚别》里,他又借新娘的话来安慰被征兵的丈夫,希望战争早日胜利。这种看起来有点矛盾的表现,正是杜甫真实再现当时历史和自我感情态度的最好注解,这正是他的诗体现出青年人主情的特点。中学生感情饱满,能体会到杜甫这种尽情尽气的积极“大气”的人生态度。
王维、孟浩然都是以谴玩、闲适态度,看待人生。他们同样有过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志向。王维早年对功名充满向往,他在《少年行》“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观猎》、《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等出塞前后诗,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但在他的山水诗中,我们根本看不到隐居的孤独感,而是其谴玩闲适的心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勾勒出一幅宁静秀美的画面,表现出其平静闲适的心态。“人闲桂花落,月出惊山鸟”把自然美和心境美融在一起,将精神升华到一个明净的世界。
李白用“傲气”愉悦生命,杜甫用“大气”,王孟用谴玩闲适心态愉悦生命,我们读不出他们的消极情绪,懈怠生命的不振,却读出一种对生命、生活的责任与愉悦。中学生阅世尚浅,这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对生命的态度。
唐诗也引发了学生对人间纯真的友情的共鸣。人心与人心是相通的。除父母亲戚外,人还需要有自己的交往群体。我们来看唐诗中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友爱之情——彼此互相温暖,共勉互助的人间至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朋友分别,不是悲悲戚戚,而是以高昂毫迈的旋律唱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令人感慰的勉励。杜甫《赠卫八处土》表达了朋友之情的名篇。质朴而又感人肺腑“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这十个字,写得朴素得不得了,像拉家常,又厚实得不得了。在茫茫宇宙背景中,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聚散,太不容易了。”这一句,能勾起多少人的感叹呢!足见诗人对友人的珍惜,令人不得不珍惜友谊,珍重缘份。豪放而又浪漫的大诗人李白,对友谊亦是十分珍重的。其《送友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友谊不深至此,不会有“落日故人情”的寄托;其《闻王昌龄在迁龙标遥有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他想将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月亮,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我们可以读出唐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尽心。
中学时代的友谊是最纯洁,最无功利的。这正与唐人交友之尽心,不以理为原则,不受其他外在因素左右的纯真友谊,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品读这样的诗,他们会懂得人生相逢是缘,人要珍重友谊。
唐诗不仅彰显了人性的美丽,亦体现了自然之美。现代人离大自然愈来愈远,而古人却寄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唐人诗里常常流露出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唐诗可以重新拉近学生与自然的距离,让他们感受一下我们祖国不仅人美,景亦美。从而愉悦其性灵。在美的关照下,学生的性情可以被陶冶。大自然本来就是人的另一个精神家园,唐诗中自然之家如何感人心者呢?笔者仅以描绘山山水水的唐诗为例,加以说明。山给人以厚重雄健之感,河给人以奔腾之势。唐人诗中的山河充满旺盛的生命力。这与唐人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密不可分,他们最懂得生命。太白笔下的天姥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这种雄壮,不仅令人叹,就连其他山对此都感到汗颜“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而《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两个“难”,人们就可想而知其险、其峻。杜甫笔下的泰山不仅巍峨更充满生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山显示雄壮,水流趟着奔腾的生命。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再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水是热情奔放的,山是雄伟刚健的,它们都是生命化的自然。天行健,生命刚健,积极有为,迎向清新与博大。中学生经常诵读这样的诗,在其陶冶下,可以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体认,走进大自然的热情,感受人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的生命。
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篇7
高中;古典诗歌;教学方法
【中***分类号】I0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47-02
古典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有三:抒情性、形象性与音乐性,此外还有凝练、含蓄等特点。一般来说,感情是诗歌的灵魂,形象性和音乐性是诗歌的表现形式。我认为学习古典诗歌,可以通过对节奏和形象的感悟及体验来达到愉悦精神、陶冶情操的作用。
先谈一下诗歌节奏和韵律方面的。在古代,诗词是用来吟唱的,虽然如今大部分曲调已佚失,可是作为歌词,其节奏韵律还有所保留。因此,教学时可以通过诵读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歌的情感美。此处说的诵读不是随意而为的读,也不是限于读准字音的机械重复,而是要读准节奏,读出韵律,进而达到体悟感情。
1读准节奏
读准节奏前提是教学生划分节奏,通过语速快慢来感知诗情诗意。节奏快慢的划分,一般视作者情感的表达强弱而定,表现喜悦、高昂、欢快或愤怒、紧张、惊惧的情绪时,朗读的节奏较快;表现深思、痛苦、想念等情绪时,朗读的节奏就比较慢;而一般的叙述、描写、交代,朗读时保持中等的速度。如《琵琶行》中的第二诗段,我做了如是处理: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分析如下:“寻”、“问”、“移”、“添”、“回”、“开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夸张(“千呼万唤始出来”)和行动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寻”句,“移”句,“添”句,“千”句都应快读,以表达诗人的迫切心情。“欲语迟”、“半遮面”应用延长音,应慢读,以表示琵琶女的犹疑和顾虑。
2读出韵律
分析音律,标出轻重音节来渲泄情感。古典诗词特别是格律诗,讲究押韵、平仄。诗人在创作作品时,情感带动着语音,流传千古的诗歌作品一定是恰当体现了音义的完美和谐,它的韵律,不但表现了诗中的感情,且能铢两悉称地曲达情绪的转变。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呤留别》,老师范读后,引导学生确定韵脚的位置,通过分析韵脚的平仄声韵来体味诗歌的韵律。具体分析如下:诗歌首先是以鱼部的仄声韵字“睹”领起全文的,婉转的上声引起人们对天姥山的向往;接着以“城、倾”文部阳声韵有力呼出雄浑的天姥山;再转“月”韵入支部的“溪、啼、梯、鸡”,平声韵和入声韵的交互使用,平声韵表现诗人为路旁的美景迷恋不舍,入声韵又表示赶路的迫切:紧接以“巅、烟”承“瞑”韵,舒缓蓄势,以待仙境出现,仙境既出,则用“摧、开、台”上平五微韵,渐开浩荡景象;仙人再现和梦乍醒时均用下平七阳韵连承,既有诗人的惊奇欣羡的内心活动。又表现了仙境来之快却去之瞬,令诗人叹息不已;再以微部韵的“水”韵照应同用微部韵描写的仙境美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最后作者有阴声韵上平十三元的“颜”韵,尽吐心中的气闷,将诗歌推上了愤激的高潮。通过韵律分析就是把住了诗歌本身的“气脉”,诵读时的轻重缓急,作者的情绪流动不就了然于胸了吗?
古典诗词诵读的轻重音节的标识,一般是凝重鲜明、表明情感态度的词,需重读;而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则需轻读。如《琵琶行》中的第二诗段首句“寻声”应轻出,表示情节由此开端;“暗”字轻声,表示诗人尚存顾虑的心绪。而“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一帛”后三字应重读,一字一顿,有力地表现琵琶女用激昂雄壮乐曲进行束尾。同时还要注意停顿,调整语气长短等。如此才能体现诗歌的情感跌宕,摇曳多姿之美。
古人有言曰:“立象以尽意”,象即客观的物象,它是为表现思想感情服务的。而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被注入了作者的浓郁的情思,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意象。丰富生动的意象经过诗人的妙笔,就会营造出种种令人心醉神迷意境。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尤其是意境来挖掘和感悟诗歌的美。
教学中固然要理解诗意,这当然包括对词义句意的解释梳理,但分析不能过于理性,否则就会流于琐碎,解掉诗歌的神韵。“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要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必须保持诗歌意境的完整性。具体方法如下:
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篇8
关键词:诗歌;知人论世;想象;语法;吟诵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浸润着诗意和艺术创造力的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奔流着诗的灵感、诗的激情。《诗经》《楚辞》、“建安七子”、唐诗宋词、新月、九叶、朦胧诗……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诗歌是诗人思想和现实碰撞而闪现的火花,是人生体验和智慧的结晶,是生活与语言精心酿造而成的美酒,一切文学,究其本质而言无不具有诗的品格。
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的感到,没有哪一种文体比诗歌的教学效果更令人失望的了,虽能诵读,但欣赏水平不见提高,学生甚至对诗歌的学习产生畏难心理。究其原因,不过有二:一是诗歌语言难以准确理解;二是诗歌意象过于朦胧迷离。难怪古人早就发出“文之难,而诗尤难”的感叹了。因此,只有实现对诗歌障碍的跨越,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知人论世,跨越时代的障碍
诗歌作为文学作品里的一种,其思想内容必定要打上时代的烙印,任何时代的文字语言都承载着丰富的时代文化信息,诗歌语言也不例外。学生之所以不能准确理解诗歌语言,首先是因为这种语言所承载的一定时期的文化信息与他们所处的时代相距已很遥远。所以,他们首先要遇到来自文化层面的障碍。如唐诗语言就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禅宗文化、隐逸文化、庙堂文化、科举文化等。如果学生对这些文化十分陌生,就无法较为准确地理解唐诗的语言。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谢公宿处今尚在”“仙之人兮列如麻”,如果不讲以道家为代表的隐逸文化对李白的影响,学生就无法理解这些语言的深层内涵。再如分析白居易《琵琶行》“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二句,如果不了解唐代官制,就不知道白居易为何着青衫,不了解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对白居易的影响,就不明白他见到沦落到江州的长安歌女何以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叹。
此外,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所谓“文如其人”,其实,诗也如其人,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因此,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还应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感情。如“诗仙”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和精神风貌。盛唐诗歌的气来、情来、神来,在李白的乐府歌行(如《将进酒》《梦游太姥吟留别》等)和绝句(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又如中兴四大诗人之一陆游,出生第二年就适逢靖康之乱,可以说他是在烽火连天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山河破碎的动荡时势使他具有完全不同于李白、王维等人的创作环境,因此他的诗作中的抗敌复国主题就尤为突出,爱国情怀终生不渝,直到临终前仍在绝笔诗《示儿》中谆谆嘱咐儿孙: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再如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情趣相投,感情甚笃,共立下“穷避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1127年北宋灭亡不久,赵明诚因病而故,词人孤独一人,生活悲苦,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所好之金石书画等有散失殆尽,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因战乱只身辗转流徙于杭州、越州、金华一代,晚年十分凄苦,从而创作宋词名作《声声慢》,词中所言愁绪千丝万缕,若是不了解其所处时代及其身世则定然不能洞悉词中真意。
在进行古诗词赏析教学前,带领学生通过书本、网络等收集作者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跨越时代差异所带来的障碍,丰富学生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赏读作品打开第一扇门。
二、驰骋想象,跨越意象、意境的障碍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客观的景物即“象”与主观的情致即“意”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比如竹、兰、菊、梅、柳、蝉、荷、月、笛、笙、箫等。
诗歌的意境借助一个个意象来传达,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说道:“……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气口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由此可知,意境是由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有机的结合而成的,“意”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两者结合,相辅相成,虚实相生。它既包含鲜明生动的形象,又包括了形象中蕴涵的发人深思的思想和令人激动的感情。“意”和“境”高度融合在一起,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可以引发读者想象和联想,使人恍若身临其境的艺术境界。赏析诗歌的过程,也就是进入这一艺术境界的过程。换句话说,只有进入了诗的意境,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首诗。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诗,六种意向罗列起来,作者将凄清冷静的深秋景象与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紧密结合在一起,“意”与“境”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陆机在《文赋》中描述诗歌的想象时说:“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和联想,同样若想拜会作者,实现跨越时空的交谈,鉴赏诗歌也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诗歌的集中凝练性需要借助想象拓展,诗歌的隔断跳跃性需要借助想象补充。意象和意境是解读诗歌必不可少的钥匙,诗歌教学必须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来感受领略诗歌给我们描绘的情景交融而又空灵深远的艺术境界和氛围。
三、研读语法,跨越语言的障碍
语言是诗的外壳,由于诗的语言含蓄、跳跃、意象朦胧,古诗语法又比一般文言语法更自由、更灵活,也更难把握,因而读诗的最大障碍就是语言的“隔”。试看下面的例句:﹙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5﹚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如果不了解古诗中活用、倒装、省略(不完全句)等语法现象,就很难准确理解以上诗句中的意思。如对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理解,对“端居耻圣明”中“耻”的理解,就必须掌握活用现象,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表达的需要,让一个词临时具备别的语法功能。在﹙3﹚﹙4﹚两句中,显然又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即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调整了语言的表达顺序。“欲穷千里目”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欲目穷千里”;“竹喧归浣女”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下渔舟”应为“莲动渔舟下”。不明乎此,这些诗句就很难索解了。在教学中发现,语法障碍中困难最大的是古诗中的省略现象。本来,在散文中也有省略,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然力足以至矣,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就是一个省略句,但这是个别情况。在古诗中,不完全句是经常出现的。例﹙5﹚就是一个典型的省略句。若依散文的语言看,这四句是不完整的,但诗人的意思已完全表达出来了:李白的诗,清新得就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李白在江东。杜甫看到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发起对甜蜜友谊的回忆来。古诗往往以最精炼的语言,在短短的几十个字中驰骋文思,表现出尺幅千里的画面,所以许多结构非压缩不可。
此外,古诗中的修辞手法,一般而言,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对偶、通感等都很常见,学生容易领会,然而有些虽不常见但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就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障碍,如互文。这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为了避免词语的简单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语,如屈原《涉江》中“忠不必用,贤不必以”;二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字而省略另一个,所谓两物各具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上句省略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二者互补见义。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啊!”并非牵牛星只遥远而不明亮,织女星只明亮而不遥远。这类互文,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才能完整地理解它要表达的意思。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首先把诗歌语言转化为散文语言,并引导学生再现诗歌的形象画面,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整体内容和情感表达后,再通过必要的语法研读、举例分析,努力让学生逐一突破诗歌语言上的多重障碍,感受诗歌语言的自由、灵活,其妙处就不言而喻了。
四、吟诵赏析,创造审美的心灵感应
语文既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这和诗歌的陶冶精神是一致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诗中的善、诗中的美。中国当代诗人韩东说过这样一句话:“诗歌的美感完全是由个人的生命灌输给它的,又是由另一具体生命感受的。”每一首值得传诵的诗歌,它都浸透了诗人的血性与灵性,我们鉴赏诗歌就必须从诗作者这一创作主体层面进行剖析,然后用客体——读者的心灵去解读,这两个层面缺一不可。课堂教学过程应该凭借诗情的激发,让学生享受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反复吟诵诗文,能以声音增强原作的力量,加深对诗歌情韵、意境以及深刻意蕴的领会,诱发通感,产生共鸣。
诗歌的语言是有节奏韵律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明代诗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好的诗:“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意思是说,诗朗诵起来像行云流水一样流畅;听起来有如金声玉振,发出十分美妙的声音,铿锵悦耳。读出诗歌的韵律美,首先要读出节奏,读出语气;其次要读出韵律。在教学诗歌时,不妨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诵读,可以自由诵读或是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还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在班级大声朗读,更可以开展诗歌诵读比赛。形式多样的诵读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诵读的热情读懂原诗,反复吟诵还能使学生欣赏到其他同学在朗读中读出的语言美、节奏美、音韵美,使朗读者进入诗境,品味其中的意蕴美,深刻领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这样既能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能感受到诗人流露出的那种感情,激起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诗歌的学习如果缺少了朗读,就如同一部优美的舞剧缺少了音乐。人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往往可以凭借各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去体会。因为诗歌具有极丰富的情感,通过朗读学生能初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当我们深切理解到诗的内容,并被诗人的感情所激动时,就能带着真情实感去朗读,这就有助于再现诗中的形象,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所有语体中,诗歌语言是最讲究韵律节奏的。诗歌语言具有的结构美、音韵美、意蕴美,没有其他的语体能够匹敌。音律的抑扬顿挫,结构的匀称错落,意蕴的含蓄隽永,诗歌的语言映入眼帘,一幅***画就悄然印入脑海。
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中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歌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诗歌教学是美的教学,它引领着学生走进美的领地,领略诗歌语言美,明悟诗歌语言生发的意象美和意境美。跨越诗歌的障碍,以诗歌的美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2]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隋慧娟.唐诗宋词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陈强,张桂玉.古典诗词鉴赏与训练[M].北京:中国致公出
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篇9
朱光潜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开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它种类文学。”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语文老师更应该充分利用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指导诵读,感受诗的音乐美
诗歌有音乐美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这就为朗读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宋代教育家陆九渊说过:“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所谓“涵咏”即是诵读。苏轼也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朗读这种手段,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的音乐美。在指导诵读时,不仅要求学生声音宏亮、读准字音,而且要让学生把握诗的感情并在朗读中体现出来,做到喜则声高气扬,怒则声疾气足,忧则声低气缓,爱则声柔气徐,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激昂处还它个激昂”。白居易的《琵琶行》对音乐的描绘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那倾注了琵琶女身世飘零之感的琵琶声忽而如急雨,忽而如私语,错落有致,声声含情;忽而如黄莺在花间啼叫,婉转流畅,忽而如泉流在水下阻塞,艰难冷涩,乃至凝结停顿,可谓一唱三叹。在朗读这段诗句时,一定要做到抑扬顿挫,体现出音乐本身音韵的和谐、旋律的优美、节奏的高低长短变化。通过这样的指导,让学生在诵读中入情入景,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
二、分析关键词语,品味诗的语言美
同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诗歌的语言更凝练含蓄,更富有表现力。古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要求“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语)。唐朝诗人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可以看出古代诗人多么重视炼字。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从而品味诗的语言美。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就具有丰富内涵,写出春的生机和活力,引发人无限的想象,透过这个字,我们可以体会出“二月春风”的内在涌动,“细雨润物”的“无声胜有声”,想象小草钻出地面窃窃私语,小河融化后尽情欢歌,感受到嫩绿原野的蓬勃生机。“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一字传神,王国维称“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其妙处就在于使景物静中显动,把鸟语花香、蜂飞蝶舞、春意盎然的大自然活力跃然纸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这样的关键词语,挖掘出其丰富的内涵,品味诗意,得到美的享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由景入情,领略诗的意境美
诗是情感特别集中、特别强烈的文学模式。古人云:“诗言志。”又说:“诗者,志之所之者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里的“志”就是思想感情。别林斯基把抒情性称为“一切诗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感情主要通过诗中的具体形象来体现,这具体形象往往就是诗中的景物,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我国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是非常讲究意境的。诗歌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此景”中表现的“此情”是什么,从而领略诗的意境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浪漫主义手法和奇特的想象,描绘出一个瑰丽奇幻的梦境。诗人通过这个梦境抒发的感情从结尾“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以看出,作者愤慨于当时世道的混浊,而又无力改变,他借助梦境抒发的是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丑恶的现实社会的憎恶。韩愈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描绘了春天的小雨、草色、烟柳,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流露出的是愉快的心情。朱光潜说:“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景是各人性格和情趣的反照。”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由分析诗中的景物入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联想和想象,味景以知情,领略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四、分析表现手法,体会诗歌表达技巧的精妙
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诗人写诗时往往要使用一些表现手法,常见的有对偶、夸张、比喻、比拟、借代、通感、衬托等,这些手法都巧于修辞、善于写景、富于联想,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表现手法,体会诗歌表达技巧的精妙。
夸张作为一种积极的修辞,能很好地表达诗人的主观感受。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诗中常用这一手法,“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愁”绪之长渲染到了极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出庐山瀑布奔腾直下的气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以登天之难夸张蜀道之难,意境开阔而奔放。这样的夸张,如果按生活常理看,是不真实的,而从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看,却达到了高度的艺术真实,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比喻是一种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事物形象性的方法。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亡国破家的深沉悲愁化作一江奔腾不息的春水,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愁之深长。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白雪挂树的景象比作千树万树开满了雪白梨花,想象奇特,形象鲜明,令人赏心悦目。
汉乐府《陌上桑》则非常成功地使用了衬托这一表现手法。这首诗写罗敷的美貌,不是写她脸蛋如何漂亮,眉目如何传情,而是写她对旁观者的影响,“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达到了奇特的艺术效果。
对偶使句式整齐,节奏和谐,在古典诗歌中随处可见。通感是把人的各种感觉彼此沟通,以达到具体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的效果,如“暗香浮动月黄昏”就使视觉和嗅觉相通,突出香的清淡;比拟则可使“物皆着我之色彩”,如“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对比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强烈感情,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值得注意的是,诗词中往往综合使用各种表现手法,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兼用了对偶、比喻、夸张;“飞流直下三千丈,疑是银河落九天”则兼用了夸张和比喻。
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篇10
那么什么是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就是一个作家或者艺术家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个性。这种特色和个性的形成,往往与个人的身世与人生际遇有关系。所以,了解一个诗人的艺术风格的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能够知晓一点有关这个作者的知识,比如他所生活的时代,他一生有哪些重要的作品,这些作品有无因时代或者生活变故而发生风格上的改变?贯穿此人一生的有那些重要的人生理想或者抱负,这些都是了解一个作者一首诗歌的一些必要前提。
再者,艺术风格分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表现手法,比如修辞手法,比如其他的表达技巧等等。
在这里以李白的诗歌为例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盛唐诗歌的气,情,神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其实浩瀚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可以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比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样一些诗句都是极富感染力的。
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望天门山》是李白七绝佳作中的一首。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及片刻情思,属兴到神会,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那刹那的感觉,无穷的韵味,所表现出的是自然的美和普遍的人性,人情,平易真切,极富生活情趣,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当然,仅仅凭借一首《望天门山》是不足以说明李白的七绝之妙的。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歌和送别诗为多。在这些诗歌中,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无论写景言情,都有种一气流贯的俊秀和爽朗,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山中问答》。
李白不仅七绝的成就卓越,而且乐府和歌行体的作品也有不俗的成绩。如乐府诗《蜀道难》,《行路难》等运用大胆的夸张和巧妙的比喻突出主观感受,以纵横恣肆的文笔形成了磅礴的气势。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质带入乐府,使古题乐府诗歌获得新的生命,把乐府诗歌创作推向无与伦比的高峰。而李白的歌行创作成就比乐府高。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作品,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变化莫测,摇曳多姿的境界。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综观李白诗歌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李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同时,我们对他的创作风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这为其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与世俗的高洁人格。
为什么李白的创作风格是如此的浪漫飘逸又奔放奇逸?这就使我们要看看李白的身世遭遇:李白出身于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使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的少年时代生长于蜀中。蜀中是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甚大。道教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大约18岁左右,他学习纵横术。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使他具有了狂傲飘逸洒脱的气质。开元十二年(724),李白开始游历生活,并多次希求荐用,屡遭失败。使他对朝廷充满不满与失望的情绪,但又关心国家大事,希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并无减退。直到李光弼出征东南,他半道病还,病逝为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