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文10篇

抒情文篇1

一、借助叙述抒情

当把叙述作为抒情的工具时,它与一般的叙述就不同了,它要以作者的感受为灵魂,在客观的叙述上加上主观的感彩。这样的叙述才会具有浓重的抒情性。一般的叙述较为完整、详尽,而作为抒情工具时,叙述只要有一个粗略的印象即可。例如 《我追求,我快乐》 中有段文字就是借助叙述来抒情的:

我是一条欢快的小溪。我从一座险峻的高山流下,一路走来,我从岩石的身旁掠过,我曾滋润如茵的绿草,也曾触摸大地的脉搏……我一定要和大海融为一体。虽然前进的道路上充满艰辛,但我知道,大海是我最好的归宿,不管追求的路上有多少痛楚等着我,只要勇敢地追求,我就会感到快乐。

这段文字叙述了“我”坚定信心、矢志追求的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追求的快乐与欢欣,有力地突出了“我追求,我快乐”的主题。

二、借助描写抒情

借助描写尤其是借助景物描写来抒情,在记叙文中是较为常见的。其形式多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写作中,由于作者主观感情的支配,笔下的万事万物往往都会带有感彩,使得文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例如 《小街》 一文中有这样一段:

小街像一条绸带由东向西飘去。那参差不齐的土屋与舒展的红砖青瓦排列东西两旁;围绕房屋的短墙上的积草显得肥肥胖胖;错落有致的小树为这条乡村小街镶上了一道绿边;横穿街道的电线上落着十几只即将归巢的麻雀。这一切,连同村东街口那棵老榆树,一并沐浴在暮霭之中,多情的炊烟又给它蒙上了一层轻纱。

这段文字中所描写的种种景物,都充满了作者的主观感彩,充分表达了作者爱家乡、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借助议论抒情

在记叙文中,作者对所写的人或事产生了强烈的感情,无限激情涌上笔端,此时,往往会借助议论来抒情。这时的议论,是被作者主观感情所支配的,与一般的议论不同,它既不需要交代论据,也不需要进行论证,仅仅是一个判断、一种认定。例如 《人生因你而精彩》 一文,就是这样借助议论抒情的:

抒情文篇2

在记叙中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抒发内心的情感。

“文以载道”“言为心声”,人有丰富的感情,在作文时,需要把感情表露出来。只有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现出来,才能表明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态度。也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读者,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记叙文中的抒情包含作者的主观爱憎,它可以表达感情,渲染气氛,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主题。文章总是有情物,文情并茂才是好文章。可见,抒情是表达中心的需要,直接为中心服务。

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

【技法指导】

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为了更鲜明地表达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还必须进行抒情。

1.直接抒情。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直接抒情一般用在叙述人物或事件时,感情达到高潮,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感染力很强。直接抒情又叫做“直抒胸臆”。

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这样写道:“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直接抒发了孩子对老师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2.间接抒情。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抒情,这种抒情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

(1)通过叙述抒情,寓“情”于叙事之中。

《劳动的开端》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屋檐底下有两张方桌,是窑上开票记账用的。我看天还没亮,爬上桌去躺着,一合眼就睡着了。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称秤煤了。”作者在叙述事情经过中就间接抒发了对穷人处处受欺侮的黑暗旧社会的愤恨之情。

(2)通过描写抒情,寄“情”于描写之中。

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一文里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右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文段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内心感情的句子,但字里行间充满深情,表达了作者对父爱的感激。

(3)通过议论抒情,融“情”于议论之中。

杨朔在《荔枝蜜》一文里写道:“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是多么高尚啊!”借助议论,热烈赞扬了蜜蜂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典例分析】

1.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鲁迅《社戏》)

分析:通过对往事的回忆,以激起读者感情的波澜,因事而情动,在叙述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故乡深切的怀念之情。

2.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刘成章《安塞腰鼓》)

分析:在写到百十个壮汉击打腰鼓的雄姿和震天的声响时,作者情难自抑,直接抒发了对安塞腰鼓的喜爱之情。

3.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孙犁《芦花荡》)

分析:通过叙事中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他”智斗鬼子,消灭鬼子之后的愉快心情。

4.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分析:一段精彩的心理描写,以孩子的心理分析要去三味书屋读书的原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百草园的依恋,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5.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分析:衰败的景物,黯淡的心境,抒发了爸爸去世后“我”内心深切的悲痛。

6.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分析:一开篇,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激起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7.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宗璞《紫藤萝瀑布》)

分析:作者凝望盛开的紫藤萝花瀑布,驱散了心中的悲痛和焦虑,感悟到生命的永恒、顽强和美好,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的片段,看看作者在抒情时有什么不妥之处,该如何修改。

我一把扶起自己年迈的老父,望着那张微笑着、又因充血而涨红的脸,内心的愧疚、酸楚、疼痛与感慨一并翻江倒海。一股强劲上涨的热流从心底直逼眼眶,我音调哽咽地说出一句:“爸,您都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能让您这样……”没能说完,也没能抑制住情的浪潮,哭声顿然失控,那怪怪的抽泣竟像落日黄昏乌鸦的哀鸣。我不想让父亲这样继续直面儿子揪心般的哭泣,便掩面逃离而去。可我听到父亲却在背后宽慰着:没事的,你干吗要这样……

思维拓展:情感的抒发必须注意节制,否则容易导致矫情。抒情一定要有所依托,也就是叙事和描写要充分,在此基础上抒情才水到渠成。像上面的文段,叙事和描写不足,抒情过多,就显得空洞、苍白,有点喧宾夺主的感觉。修改时要从此着手,突出叙事和描写,抒情要少而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2.春天来了,经过了一冬的压抑,大自然重新焕发了生机。经过了冰雪的洗礼,人们重新迎来无边春光。春回大地,你内心洋溢着怎样的情感呢?请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在描写春景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抒情。

思维拓展:抒情要有一定的依托,所以写景要充分。抓住最能体现春天特点的景物,抓住最能映衬心情的景物进行描写。这样抒情才能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抒情文篇3

抒情中秋节散文篇【1】中秋,是喜庆热闹的日子。

一家人,老老小小,欢天喜地,望明月,品月饼;

热闹的街头树起了灯彩,舞起了火龙,清静的河边也有小孩漂起河灯;

福建有抛帕招亲,台湾有偷菜求郎,湖南、贵州、安徽还有窃瓜祈子。

中秋,是思念拔节的日子。

人世间的思念,像一大片一大片的青草,疯长着,堆积着,涌动着,蔓延到天际:

或是远方的儿子,激动地用家乡话,附着话筒,深情为父亲唱生日歌;

或是慈爱的母亲,戴着老花镜,走针串线,正为海外的女儿织着毛衣;

或是相爱的情人,彼此用最亲近,最甜蜜的短信诉说最遥远的相思情。

中秋,是诗香飘飞的日子。

唐李白的《月下独酌》是诗人、身影、明月寂寞地合成,逸出的是酒的醉人的香味和诗人的浪漫的芬芳;

宋苏轼的《中秋月》是暮尽、寒溢、月转的慨叹,传达的是时光易逝的苦味与生命无常的孤独;

宋辛弃疾的《太常引》是诗人望月、伤己、叹国的共熔,抒发的是美人迟暮的凄凉和激荡不已的壮志。

中秋,是神话改写的日子。

蟐蛾姑娘与后弈俊男,你们该是攀上天地间的彩虹桥,不再有离居之苦了吧;

修行千年的兔仙,你送到月宫里的最小的女儿,该是回来同家人团聚了吧;

吴刚,你该是记住了他人真诚的教导,勤心学习,不再醉心于求仙之道了吧。

中秋,有浓浓的快乐;

中秋,有刻骨的思念;

中秋,有无尽的诗意;

中秋,有满满的祝愿。

诗人说,故乡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我要说,心有快乐,心有思念,心有希望,心便不会老;

中秋有明月,中秋便不会老!

抒情中秋节散文篇【2】那年的中秋节,是五年前的八月十五。

五年前八月十五还不是公休,还不是公休的八月十五,学校临时调整了作息时间,早早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提前一个小时放了学。

那天放学的时候,我习惯性地站在大门口,目送欢天的学生闪过大门的身影,目送喜地的老师急匆匆地跨过校门的槛,心里盘算着静校以后早点回家,省得让白发苍苍的老娘,再站在门前的槐树下翘首,省得让老娘不知疲倦地长时间地期盼。

传达室的保安轻轻地摁下了大门的电动开关,折叠的大门开始缓缓地打开,缓缓地拉长,形成了一道黑色的屏障。这道黑色的屏障,隔开了门外叫卖月饼的喧嚣与噪杂,显得安静的校园更加的寂静。我向保安道了一声辛苦,送上了一句祝福的话语,然后沿着每天不知要走过多少次的校园大道,急匆匆地扫视着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公寓,看看楼上的窗户是否关好,看看大楼的楼门是否锁好,看看学生公寓里是否还有没有回家的学生……

教学楼的大门虚掩着,没有上锁。我的心里有些纳闷:下班的时间若是在平时,老师批个作业,写个教案什么的,早来晚走是常有的事儿,但今天是八月十五,是传统的阖家团圆的日子!谁还在加班加点?

我带着这样的疑问,推开了虚掩的大门,轻声走上了老师们办公的三楼。

语文教研组的门开着,数学教研组的门开着,英语教研组的门也开着。我礼貌性地敲了敲语文教研组本已开着的门,张老师和两个学生站了起来。

我提醒张老师说:天不早了,有什么事儿明天再说吧。别耽误同学们回家。

张老师向两个学生挤了挤眼,会意地笑了笑,又向我挤了挤眼说:看我的学生多懂事儿,今天不回家了,要陪我过节!

看得张老师真心的笑容,我夸奖学生说:你们长大了,也懂事儿了。不过,也别玩儿的太晚了。张老师家毕竟还有老人和孩子。就在我转身将要离开的时候,发现两个同学的眼里噙满了泪珠,发现张老师的脸上带着一丝焦急,似乎感觉她们之间有什么“秘密”,但又不好问,也不好说,便说了一句你们聊着我再去看看,转身走向了数学教研组。

敲了敲数学教研组的门,里面鸦雀无声,没有一点的声音。听到我的敲门,教数学的董老师从隔壁的英语教研组里走了出来。他一看是我,一边和我开着玩笑说“是不是要和我们一起过节”,一边悄悄地给我使了个眼神,示意我到他的办公室。

在他的办公室里,我也和他开起了玩笑:看来是弟妹不让你回家了吧?他苦笑地说:不是她不让我回家,是我不能回家。

不等我再问他是什么原因不能回家,他给我发起了牢骚:你看看现在这些年轻人,一点责任感都没有,两口子动不动就离婚。你离婚就离婚吧,可你把孩子安排好呀?这倒好,两口子离了婚都不管孩子,弄得这些无辜的孩子无家可归!

我有些丈儿和尚了,不知他这话从何说起。看到我满脸的迷茫,他悄声告诉我:

这几个学生的父母离婚以后,谁也不管孩子,不是跟着爷爷奶奶过,就是跟着叔叔大爷过。听说学校为了让老师和学生过好中秋节,提前放学以后,知道他们心里很难过,我们几个老师一商量,决定和他们一起吃饭,陪他们过节。

我有些感动了,掏出手机,打了两个电话,一个打给了母亲,告诉她不要等我吃饭;一个打给了开小餐馆的朋友,告诉他去买几斤月饼,买,几斤水果,再给我炒上几个菜……

当一轮皓月高高地挂在树梢的时候,我匆匆赶回了家。电视里仲秋晚会接近了尾声,母亲盖着一件棉衣依在了沙发上。一桌子的饭菜已经冰凉,桌上的碗筷似乎一点也没有动。

听到我走路的声音,母亲睁开了昏花的双眼,问我吃饭了没有,我给母亲撒了慌说:学校有点事儿没顾得上吃。她掀开那件盖在身上的棉衣,端起已经冰凉的饭菜,打开煤气灶,一一倒在锅里,又一一盛在盘子里……

中秋晚会结束了许久,母亲关掉了播放广告的电视。问我过节了怎么还这么忙?我告诉母亲回来晚的原因,母亲什么话也没有说。尽管那晚我吃的特少,但母亲没有象往常那样问我为什么吃得这么少,只看到她岁月雕琢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抒情中秋节散文篇【3】小时候我最盼望过中秋节,那时只为吃月饼;长大后,依然盼望中秋节,但更多的是为品味那种怀着喜悦的心情分享着辛勤劳动收获的累累硕果,那种一家人团圆和谐的令人陶醉的家庭气氛。

我生在农村,那是一个有山有水,家家果蔬满园,鸡羊成群,令人神清气爽的美丽乡村。家乡的习俗是中秋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着节日的吃食。时值果子成熟季节,于是果园里便热闹起来,人们从树上摘取许多的苹果、梨、葡萄等新鲜水果摆上几大盘,然后再买许多各种***案、各种口味的月饼。到了十四那天,每家院里都杀猪宰羊,开始散发出浓浓的节庆味。

中秋节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忙,大人们一整天忙着做好吃的,小孩也围着大人,包饺子、炸油糕,孩子们做得不像模样,但大人们今天是最宽容的。我和哥哥也帮着包饺子,我包的饺子总是鼓鼓的,妈妈说象绵羊,哥哥包的饺子却扁扁的像饿狼,放在面案上站都站不住,笑得人眼泪花花……

晚上,待万籁俱寂、月明如镜之时,大人把洗得发亮的各种水果和制作精巧的月饼整齐地摆放在盘子里,放在院子里的方桌上,然后点上一炷香,虔诚地磕几个头,妈妈说是祭月神。一柱香烧完之后,我们姐妹几个才迫不急待的围着桌子坐下,眼巴巴地等着妈妈给我们分月饼。妈妈总是把圆圆的月饼切成一样大小的四块,每人一块,然后我们有说有笑,一边欣赏着圆圆的月亮,一边津津有味的吃着甜甜的月饼,快乐的笑声撒满小院……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多么美好的一段时光啊!

长大参加工作,结婚生子,远离了家乡。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想跟父母一起过个中秋节竟然是那么的难。好长时间吃不到妈妈亲手做的饭菜,好久没有享受过与爸爸妈妈在一起那种温馨的感觉。

抒情文篇4

小时候就曾梦想去江南,看看石头彻成的小巷,小桥流水人家,人们的生活。看看雨中的那个小巷,古朴的民风,可是,由于时空与星空的阻隔,由于万里遥遥,便成了永远的记忆………

时过很久很久,冰雪消融,春风化雨吹遍了祖国的万里山川,也激活了我这个写作人的心扉。

踏黄河,越长江,过淮河,来到这江南水乡福州,在闷热的情怀中,我终于见到美丽迷人而又异域神秘的凤凰古城。

在十亩七分山三分水的水乡泽国,在“聚” 山成云海的海岸,倾听惠安女儿的歌声。在茫茫宇宙中,凤凰古城只是一粒彩色的石子,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它永远给人之朴素无华,神秘让人回味而又深长。

江南,水乡,淡雅,宁静,雨巷,意境,一种悠悠而去的华光。

走在福州的小巷中,去静静地体味江南的水韵文化,要比绍兴、扬州、湘江的小船横渡还要柔情万千。

北方男儿的豪放,在八闽大地,尽抒情怀。闽越文化,神秘离奇,让人幽雅香冷,自吟诗于雾色山水之中。

清心而典雅的石条雨巷,让人回味在梅雨季节,苦涩的记忆里,真情的流露总是让人回忆无尽。

古朴的民风,构造了石条小巷幽深的万千柔情…………

抒情文篇5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青海之边,黄河之源,水天一幕。黄河之水,千古奔流。写意了无数的豪情壮志,百川奔流终汇大海。黄河的雄壮,大海的浩瀚,使人的心怀得以开阔,我可以见黄河的汹涌,可以看大海的澎湃,可所见的是人世间狭隘的心态。欲望的魔鬼在曲解人生的悲喜。去计较尘世的琐碎之事。总之欲望和贪念是操控人的罪魁祸首,无法挣脱世俗的牵绊,正如人生的旅途,没有回头的机会,一次的选择,注定一生的荣辱,也如黄河之水无法回到起点,流水无情年华流逝。人无二度少年时。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间似箭,光阴如梭,我们奔走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从幼年的纯真,少年的懵懂。到中年的稳健,无数的机遇与磨砺使我们成熟,我们经历了痛苦与欢乐。在我们痛苦时是父母的关心与安慰,可在我们享受人生时。可否想到父母为我们的操劳,可否看得见他们两鬓的白发,和那沧桑的面容,希望无论我们是达官显贵还是贫民百姓百善孝为先,善待父母,就是善待自己,就会无悔人生,无愧做人的几十年。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顺意时。要以开心和宽阔态度去对待,高高兴兴的过好每一天,无论得到与失去多少。不要辜负了人生的大好年华,青春只有一次,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一切。不要到暮年时两手空空,茫然的面对皓月兴叹,没有得到的拥有,错过美好的时光,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活着,总会有不同。无论我们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有才华和没有成就的,都是有用的人,不管我们做的如何,只要尽力了,就可以了,一定记住的是,金钱只是依附在物质上的一个物件,精神的财富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酒不醉人人自醉,问天能有几多愁?以酒当歌饮尽万种忧愁。吾欲开怀畅饮,吾欲长醉不醒。方忘却人间不平。朋友让我们以酒为乐。让我们以酒消愁,醉在红尘古道。忘却万古愁容。

自古文人皆寂寞,唯有依文抒豪情。人之高贵不再官爵。人之富有不再钱帛。豪屋千座只是栖身之所。坦然知足才是人生真谛。

君不见,人生苦短如昙花一现,瞬间泯灭在尘埃。何以在灿烂。

君不见,青春一去不复还,沧桑岁月染流年,不再有今天。

抒情文篇6

关键词:非直接描写 直接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中***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3)11-0200-01

小说和国画是两个不同的艺术品种,但也有与其相通的地方。例如国画中,画家常常把生活中毫不相干的东西画在一起,在"次要"的东西上不惜花费笔墨。这不是节外生枝,而是对主体的衬托和渲染,恰如绿叶陪衬,花朵愈加鲜艳;云彩掩映,月光愈加明丽。

高明的诗人和小说家也是如此,他们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突出,更显豁,往往不在主体上一味地下功夫,而是着眼于事物之间的联系,抓住一些仿佛是非直接的东西,从别的侧面烘托主体,加深读者的印象。古人说:"没色于浓淡之间,遣调在深浅之间,固佳矣"[注1]。汉乐府诗《陌上桑》描写采桑少女罗敷的美貌,既有直接描写,又有非直接描写。"头上倭堕髻,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即为直接描写她的服饰之美。接着是"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未归相怨怒,但坐视罗敷",则是通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看见罗敷时的情态和动作,间接地写出了罗敷的美。尤其那少年见了罗敷,既艳羡不已,但又用脱帽搔头发的动作来掩饰自己的神态,可谓传神写照,惟妙惟肖。

小说家非直接描写的例子就更多了。清人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第二回,从老残游览中的所闻所见来写白妞说书的绝技,堪与《陌上桑》媲美。从老残所闻中,充满了街坊茶房的追捧。老残游"铁公祠"时听到两个挑担子的说:"明儿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更令人振奋的追捧是:"他十二三岁时就学会了说书的本事…什么西皮、二簧、梆子腔等,一听就会……。仗着他的喉咙,要多高有多高;他的中气,要多长有多长。他又把男方的什么昆腔、小曲等等,都拿来装在这大鼓书的调儿里面。不到二三年工夫,创出这个调儿,竟至无论南北高下的人,听了他唱书,无不神魂颠倒。"这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让我们未见其人、未观其艺之时,白妞的唱书已在我们心中声态并作、技艺毕现且神韵飞动了。老残到现场所见,则是无处落脚,而等到落脚之后,又不见其人;好不容易等到帘子里走出一姑娘,歌声果然婉转清脆,但却不是要见的角儿白妞,而是比白妞差一节的黑妞。且听一个观众道来:"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她的调子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她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她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说不出"、"学不到",虽然很有点玄乎其玄,但这些侧面描写,给足了读者美的期待和美的想象,比直接描写则避免了滥捧之嫌。

我们再来说一个当代作家的例子吧。当代湖南作家彭见明有个获奖小说《那山那人那狗》,其主体当然是为了写"那人",但写着写着,作者刻意盘旋开去,把读者引向主人公乡邮员和跟随他爬山涉水的"那狗"。这条狗,被赋予了人的灵性。它太了解老乡邮员对山的年深月久的痴情。乡邮员老了,它懂得以老人的速度在前面慢慢走;它伴着老人过河,用自己的身驱吃力地抵挡着水流;上岭时,它预先让主人在它的颈上系一根皮带,以便让主人抓着皮带的另一头。不仅是狗,那山、那树都有着活脱脱的容貌特征,有着供我们玩味不已的神气,都是为着人的形象,既在更广阔的背景上衬托出老乡邮员的善良、至诚和尽职。因为那山那狗是常年累月地见证了老乡邮员的一切的。正如一位论者所说:"狗是了解它的主人的,了解他的依恋,了解他的痴想"。"当然,树的神气、山的神气、狗的神气,是为观照人的神气而设的"[注2]。

直接描写,又称正面描写,就是作者直接写出人物、环境和事件的状态。非直接描写,又称间接描写,也叫侧面描写,就是用作品其它人物的反映,包括议论、评价、态度等等以及其它事物的烘托,从侧面描写人物、环境和事件。《老残游记》和《那山那人那狗》就是这样的例子。

直接抒情和非直接抒情也是一样。直接抒情,是作者在作品中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即直抒胸臆。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就是通过记叙他的父亲在浦口车站送他去北京的事,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深厚感情。非直接抒情,又称间接抒情,即是借作品中描写的客观事物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谓"借景抒情","托物咏志"就属这类写法。词《卜算子.咏梅》将梅花拟人化,借寒梅报春不争春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不过,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并不专指情感状态的直接描述或情感的直接宣泄。对于情感状态的直接描述,哪怕是"痛不欲生"或"乐不可支"这样强烈的情感也不大可能感染读者,起到抒情作用。文学的直接抒情要求把感情转化为能够激发读者情感的意象,读者在接受这种意象时情感受到激发而产生共鸣,作品的抒情效果才得以产生。例如艾青的诗《给乌兰诺娃》:"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月亮更亮,比夜更静"。乌兰诺娃是***出色的女演员,如果诗人不把情感转化为能够激感的意象,那就变成了不能打动读者的文字:"你多么柔软,你多么轻盈,你那么亮丽,又那么安静"。而当诗人抓住了"云"、"风"、"月亮"、"夜"这四个意象,我们在接受这些意象时,情感也就得到了巨大的激发,毫不待言地就产生了共鸣。所以,直接抒情必须要选择贴切的意象,不可直截了当。这是直接抒情时需要切切牢记的。

参考文献

[注1 ] 祁彪佳,《远山堂剧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六册第151页

抒情文篇7

高考写景抒情散文内容丰富繁杂,考生做这类散文阅读题往往心存畏惧。而从高考阅卷实际来看,这类题的得分情况也往往不尽如人意。本文拟谈高考写景抒情散文的一种解读策略,以供教师复习备考时参考。

一、把握常规的写作思路

写景抒情散文看上去材料多而杂乱,阅读时似乎总在云里雾里,不知作者到底要表现什么。如果我们教会学生去理清此类作品的写作思路,学生读懂写景抒情散文就不是难事。

高考写景抒情散文的景物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文本的主要描写对象——作者情感或文本主旨的主要载体,这类景物我们称之为“主要景物”:另一类是与“主要景物”相关联的景物,这类景物叫作“次要景物”。判断文本中景物的主次,一看文章标题的写作对象,二看文章的主要内容,即文章主题主要寄附在哪个景物上。

“次要景物”的描写是为“主要景物”的描写服务的。两者在文本中孰先孰后,没有固定的程式。有一些写景抒情散文会先写“主要景物”,再写“次要景物”,如2014年高考福建卷《祖屋》,即先写“主要景物”祖屋(大门、正屋),再写“次要景物”燕子窝。有一些则相反,先写“次要景物”,再写“主要景物”,如2012年高考广东卷《荷叶》,就是先写“次要景物”宏村秋景.再写“主要景物”荷叶——残荷和新荷。还有一些则是二者描写交叉进行,如2008年高考全国I卷《阳关古道苍凉美》,先写“主要景物”阳关古道的古阳关遗址,再写“次要景物”——通往古阳关路上的沙漠、芨芨草、骆驼刺及林带,接着又转向“主要景物”阳关古城。

景物描写构成写景抒情散文的主要内容,但写景抒情散文如果只停留在写景的层面,文本的意蕴往往不够深厚丰富。而高考所选的写景抒情散文意蕴一般都比较丰富,这一方面是高考的权威性对文本的经典性有一定要求,另一方面是文本的选择还要便于高考命题。因此,高考写景抒情散文在内容上不会只是景物的大杂烩,文本在写景之外一般还会写到与景物相关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如2008年高考全国I卷《阳关古道苍凉美》,在“主要景物”和“次要景物”的交叉描写后,文本转向叙写哲学家、诗人、戍边将士对生活深刻而丰富的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思和诗情。

写景抒情散文内容上的这种安排,使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有了依附,文中的景物也因此有了灵气,有了深度,有了厚重感。文本也因此而层次分明,内蕴丰富。

在写完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之后,写景抒情散文一般就进入了收尾部分。这一部分,作者一般都会或明或暗,或显或隐地表达情感,表现主题。

需要说明的是,写景抒情散文的主题不一定要在文本的结尾部分表现,在“主要景物”“次要景物”、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的描写中也会寄寓作者的情感、哲思或感悟。正因为此,写景抒情散文的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往往很丰富,文本主题常常呈现出多元性。

综上分析,写景抒情散文的常规写作思路可以***示如下:

把握了写景抒情散文的这个常规写作思路,学生解读此类文本就有了一把钥匙,对文本主题意蕴的把握就不会云里雾里,学生的畏难情绪消褪,阅读信心增强,接下来的解题自然会轻松许多。

二、以历史文化的视角观照景物描写

高考写景抒情散文除了景物描写外,一般还会写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有些景物本身就是文化名胜或文化古迹,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浣花草堂》中的杜甫草堂。这就要求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要有历史文化意识。

首先,要挖掘景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些景物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中的原型意象,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历史的厚重感,如2005年高考广东卷《壶口的黄河》。在国人的心目中,黄河已远非一般意义上的自然河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黄河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及其衍生出来的黄河文化代表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文本通过对壶口黄河惊人气势的形象描绘,让读者感受到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从而赞美壶口的黄河所体现的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而对这黄河历史文化内涵的理解恰好就是当年高考命题的重点。试题围绕这点出了两道题:

19.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请联系全文作答。

20.文章结尾强调“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如果我们在备考复习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读这类文本的历史文化意识,训练学生以历史文化的视角来观照景物描写,学生回答这两道题的方向就很明确。

如何培养学生解读景物描写的历史文化意识?借用古诗词中的意象解读是一个重要方法。古诗词中的传统意象,如月、菊花、莲等,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在平时古诗词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纳整理一些意象(景物)的历史文化内涵,并通过一定的训练,教会学生将古诗词中的意象内涵迁移到写景抒情散文的景物解读上来,进而内化为学生的解读意识和解读方法。

其次,分析景物描写所关联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写景抒情散文中的景物有些本身就是文化名胜或文化古迹,这些景物关联着不同寻常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有着一定的历史文化意蕴,如2006年高考山东卷《文赤壁》。

文赤壁是纪念苏轼的文化名胜,作者没有完全将笔墨停留在对文赤壁的景物描写上,而是将文本重心转向了文赤壁所关联的苏轼人生遭遇的叙写,表达了对苏东坡豁达人生态度的赞美。而苏东坡豁达的人生态度恰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倡导并践行的一种文化精神,作者在赞美苏轼豁达人生态度的同时,也在启示读者要弘扬与坚守这样一种文化精神。高考试题第19题就围绕这一点出题:“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这道题是典型的考查考生对苏轼这一不同寻常的历史人物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如果学生具备一定的文本解读的历史文化意识,对苏轼的认识和评价就会站在一定高度,而不会停留在肤浅的层面。

有些景物并非文化名胜或文化古迹,但这些景物描写也会关联一定的历史文化内容。文本借对景物描写所关联的历史、文化等内容的描写,表达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对人类文明的反思与批判。如2013年高考四川卷《负重的河流》,作者在写完了“主要景物”塔里木河”、次要景物”胡杨林之后,转入描写历史上罗布泊人过着渔歌唱晚、渔樵互答的浪漫生活,而如今却又不得不亲历文明及文化的衰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巨大的历史反差昵?作者用历史材料说明塔里木河的萎缩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告诫人们要珍视与保护河流,否则人类最终将自食其果,表达了作者对河流与文化关系的思考,对人类现代文明的反思与批判。理解到这一点,学生对考题“塔里木河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请结合文章,就河流与文化的关系谈谈你的思考”的解题就轻松多了。

从高考命题来看,对景物描写所关联的历史、文化等内容的描写一般都会作为命题的重点,而命题的重心一般又侧重在理解这一历史文化的内涵和作用上。其作用一般有:1.从景物描写过渡到对历史文化的思考,或对风土人情的描写,文章有层次感,可读性增强;2.使景物描写具有历史文化意蕴;3.丰富文章内容;4.表现主题或深化(突出)主题;5.为下文的议论抒情做铺垫。

2014年成都青羊区高考模拟题《流水写意》,作者在写完“主要景物”流水、“次要景物”两岸的山谷、崖壁、花草树木、水乡民情之后,开始转入与流水关联的历史人物屈原的叙写。而对屈原这一历史人物叙写的作用,命题者就设置了一道题:“第⑤段主要描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强化学生对这类知识的梳理与积累。

三、关注景物描写之间的关系

要厘清“主要景物”和“次要景物”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回到它们各自的作用上来。“主要景物”的描写主要是为了揭示文章的主旨,“次要景物”的描写是为“主要景物”的描写及深化文本主题服务:或对比衬托“主要景物”,深化主题,如2009年高考全国II卷《岳桦》,通过“次要景物”白桦来衬托岳桦,突出了岳桦顽强的生命力,表达对岳桦的赞美;或渲染气氛,烘托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2013年四川卷《负重的河流》,写“次要景物”胡杨林,刻画出胡杨林坚韧顽强的形象,增强文章的意蕴;或为“主要景物”的描写做铺垫,如2013年上海奉贤区二模卷《芦苇,激荡人心的大美》,开篇写“次要景物”河流,为下文写“主要景物”芦苇做铺垫。

“主要景物”和“次要景物”之间的关系往往也是高考写景抒情散文命题的着眼点,设题角度多半围绕“次要景物”的作用展开。如2013年高考四川卷《负重的河流》第16题:“文中第⑥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当然,“次要景物”的描写也可以揭示文章的主旨。作者通过对“次要景物”的描写来抒情,表达作者对自然宇宙的哲思,对人生、生活的感悟,而这也常常是命题点。如2014年高考福建卷《祖屋》,“次要景物”燕子窝表达了对祖屋的依恋,对祖屋及其中人、事、物的怀念,对祖屋始终如一的挚爱。命题者就这一点出题:“文中借‘燕子窝’表达了‘我’的什么情感?请简要说明。”正因为“次要景物”的描写也可以揭示文章主旨,再加上“主要景物”和景物描写所关联的历史、文化的描写也要表现主旨,一些写景抒情类散文的意蕴显得特别的丰富,主题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抒情文篇8

关键词:说真话;情感;充实生活;个性化

写作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小学生习作“失真”现象一直存在,习作缺少真情实感、缺少创意和个性。

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很重要。“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古人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若作文中假话连篇,虚情假意,又怎能“求真”,又怎么能“做真人”?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呢?笔者就自己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减少束缚,激发写作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的写作目标上特别强调:“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学生想写、乐写、敢写,就能克服对习作的厌倦心理。在习作时,我尽量让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让学生自主拟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承认个体差异。同一件事,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体验与感悟,有不同的兴趣点,因此,他们会选择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侧面入手,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会各不相同。

二、激励机制,激活学生写真话的愿望

要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敢于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就要让学生想写,让学生有强烈的愿望。老师要多方面去引导学生,撞击他们的思想火花,使学生乐于说真话,形成一种人人说真话的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分析课文或课外阅读指导中,尤其是分析一些文字朴实、情感真挚的文章时,应注意引导学生鉴赏文中的真实情感的倾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并在作文中注意要说真话,明白只有说真话的文章才能打动人,才是好文章。在作文指导训练时,老师要注意激励学生在作文中敢于说真话,敢于倾诉自己的情感,敢于袒露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所谓文学即人学,作文也应该是心灵世界的展现。在作文中我们要真诚地敞开心扉,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真实地与读者交流,让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就不会担心作文写得不好了。在作文讲评时,对学生习作中抒发自己真实情感,有自己独特体验的闪光点,都必须给予鼓励、表扬,使他们尝到说真话的甜头,乐于在习作中说真话。在学生的作文中,既有现实生活中积极美好的一面,也允许存在消极阴暗低落的一面,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才会远离“假、大、空”,我们的作文才会有活力。

三、我手写我心,表达真实感受

学生生活中的感受是真实的,只有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才容易写出真情。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引导他们选择自己熟悉的生活,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悟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写出来,为抒发真情实感提供素材。

四、坚持训练方式的多样化,扩展学生说真话的内容空间

在作文教学中,应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不断翻出花样,使作文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作文课中充分发掘学生的素材,扩展学生说真话的内容空间。

1.要注意开设情境作文课

在活动中激感,面对真情实境,师生在共同创设的特定范围内有组织、有目的、有对象地写作,容易酿造氛围,调动情绪,触发灵感。比如,在风中、雨中、雷中,或月下、花间、霞光里,写一景致;比如,凭窗远眺,写远山、远天,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2.在作文命题上注意创新

现在的作文题,很多是单一的、片面的。如:《难忘的一件事》《难忘的一个人》《难忘的一节课》,这些题目有些学生一写就是好几年,反反复复,学生有何新鲜感,有何想象力,有何情感表达?长此以往,学生就应付了事。所以,要使学生说真话,作文题也应该多样化,要吸引人。比如,看了电视剧写观后感,看了反面人物公判场面写自己受到的教育;看了奥运会写奥运精神……这样,题目吸引人了,学生自然喜欢写,作文定会内容新颖,情感真实丰富。

3.老师还可以抓住机遇,让学生写一些应用类作文

如:学生违反了纪律,让他写一份检讨,要求写清楚事件,对自己行为的看法,并帮他修改,对其中成功之处提出赞扬;如学生有委屈,也可以让学生把心中的委屈用笔墨倾诉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对说真话、抒真情的作文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五、坚持训练以情感人,增强文章的情动力

情感的真挚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文章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艺术的价值由它的感染力来决定,而这种感染力取决于作者的情感,特别是情感的独特性、清晰度和真挚程度。其中真挚程度又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因为有了真挚也就有了独特和清晰;否则,感情虚伪,独特和清晰也就没有了意义。我们要写出好文章,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心,即一份真挚的感情,说真话、诉真情。作文与做人是一致的。坚持一个真字,不但有助于学生的写作,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抒情文篇9

其实,文章和歌曲本没分过家。它们都用文字传达心灵的感受。白居易在《问杨琼》说“古人唱歌兼唱情”,《琵琶行》中有“未成曲调先有情”。自古以来,音乐就在用它独特的凝练特点诠释着人世间的各类情感,丝丝入扣的把自己的真情表达得惟妙惟肖,读来使人掩卷沉思,唱来引发无限回味。 歌曲之所以能令人产生共鸣的原因不外乎是两个:一是优美动听传情达意。二是符合时代的需要。它赋予了太多的时代气息以及人文气息,孩子喜欢在作文中运用歌词来表达情感,不正符合现代中学生作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一要求么?我认为,能在文章中独巨匠心贴切地引用歌词,实在是中学生作文的一道靓丽风景。因此,在作文理念中,我大力提倡:让我们的作文唱起来。

一、唱支歌来给你听,你要把它记在心

写作的过程是一个由记忆、感知到表达的艰难历程,文章的好坏与素材的整合不无密切关系,作为在文章中经常起到点题作用的歌词,运用的好它就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用得不好那就会令人啼笑皆非。所以识记一些自己喜欢而且又觉得有用的歌词是很必要的。有丰富的记忆表象储藏,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文章才能创新。我让学生在课间听听歌曲,学着用歌曲互相对话,既好玩又好记。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于是我们觉得吐字不清的周杰伦、潘玮柏成了他们的最爱,虽然现在的歌曲可用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来形容,可是学生不会迷失自己,他们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歌曲。因为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即便唱歌也要唱出时尚唱出自己的喜好。“唱歌百遍其义自现”,歌曲中情感的精髓就在学生这一唱一和中悄然深入他们的心灵,他们学会了怎样用歌曲来寄托心中的喜怒哀乐,在歌声中表达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从而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理想。积累好了丰富的素材,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如《快乐崇拜》的词:“忘记了姓名的请跟我来/现在让我们向快乐崇拜/放下了包袱的请跟我来/传开去建立个快乐的时代 ”。

二、各种情感我无话,歌词帮你把意达

写作的历程是一个心迹流露与情感升华的心理历程。真正的文章不是为了给老师评分而写,而是表达一种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体验为目标的真情实感。朱光潜说:语言的实质就是情感思想的实质,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音乐本身和文章一样,能引起感官的回忆和联想,能把模糊的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激发和谐的无边无际的情感。孩子们早就做好准备,摩拳檫掌的想在作文这个平台一显身手,或坦然或委婉或含蓄的袒露自己的情感,还是“成长”的话题作文,写来的内容就多彩多姿了:一学生写《我不想长大》“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後世界就没有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都笨又傻/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用SHE《不想长大》作为题记,抒写对美好童年的留恋及对未来的迷茫;一学生写《敢于挑战》“清晨的微风/如此的平凡/看似简单/雾气驱散/温柔阳光中慢慢醒了过来/准备面对挑战/在新的世纪/该抛开过去/是好是坏要放得开/往梦想的路/没有想像简单/我还要更勇敢......”

三、想唱就唱就会唱得响亮

《语文标准》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本着“我心写我口”的精神,不造假,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这种个性化就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这些作文理念,可以说与学生用歌曲这一载体来体验生活获得心灵独特的感悟是不谋而合的。用歌曲来抒写美好心情只不过是真情的回归体现而已。他们在作文中用歌曲表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他们也在作文中不断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向,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

抒情文篇10

关键词:翻译;英文抒情歌曲;功能对等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文歌曲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抒情歌曲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准确有效地理解和赏析英文抒情歌曲,是我们了解西方文化并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英文抒情歌曲的翻译则正好充当了其中的桥梁。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对于英文歌曲的翻译有着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将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在英文抒情歌曲的翻译中如何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并为英文抒情歌曲更好的翻译和欣赏以及跨文化交流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二、案例分析

(一)意义对等

歌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歌词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包括其言语功能。根据的奈达的理论,意义的传达是翻译的重要特征,这种特征决定了译者的首要任务是为了使译文与原文的功能上达到对等。要达到意义的对等,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直译

[例1]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John Denver)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故乡的路, 带我回家

(张丽可, 朱启明 2005: 451)

分析:在该首歌曲中,“country roads”被拟人化,用上了“take”这一动词。在翻译中,译者采取了直译的策略,直接将歌词翻译成“故乡的路,带我回家”,同时也保留了原文中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歌曲中主人公即将回到家乡的愉快心情,从而实现了功能的对等。

2.自由翻译

[例2]

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 (Glenn Medeiros)

The world may change my whole life through哪怕我一生多少变迁,

But 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 我对你的爱永远不变。

分析:这首歌的翻译中,译者采用了“哪怕”开头的让步句。虽然与原文的格式与意思有所出入,但是这样更加符合中文习惯,也更便于中国听众理解歌词的含义。同时译文中的主语也变成了“我一生”,如若将其直译成“世界可能改变我的整个生活,但是没有什么能改变我对你的爱”,那么也就没剩下多少美感可言了。

3.改写

[例4]

When I Grow Too Old to Dream

We have been gay going our way, 峥嵘岁月,意气风发,

Life has been beautiful we have been young. 灿似锦,美如画,青春年华。

分析:译文中的“意气风发”、“似锦”、“如画”与“年华”等词,都是中文特有的词语。这些词语的运用,使译文营造出了一种积极而乐观的情绪,这也是原文想要表达的。这样的翻译不仅做到了功能的对等,还展示了中文的独特魅力。

(二)结构调整

在歌曲翻译中,为了明晰句意或者出于旋律和韵脚方面的考虑,译者需要对句子的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以避免在译文中出现意义的丢失或者破坏了歌曲的意境。

1.词的调整

[例5]

Just One Last Dance (Sarah Connor)

Just one last dance 最后一曲

before we say goodbye 再说别离

when we sway and turn round and round and round 一次次挥手转身

it's like the first time 初遇般难舍难离

分析:译文中最后一句添加了“遇”与“难舍难离”,使得译文不仅表达出了恋人在分离前对对方的不舍与留恋,还更加自然流畅,便于听众理解。

2.句子顺序的调整

[例6]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John Denver)

Life is old there, older than the trees, younger than the mountains, blowing like a breeze.

生命推移,像一阵清风,比那树林古老,比群山年轻。

分析:原文中“trees”、“mountains”与“breeze”三个意向的顺序在译文中被调整为了“清风”、“树林”与“群山”。虽然顺序发生了颠倒,无法与原先形成形式上的对等,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调整之后的歌词后三小句分别以第一声、第三声和第一声结尾,非常契合中文的韵律习惯,读起来朗朗上口。

3.语态的变化

[例7]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一个人要跋涉多少路,才能称作男子汉?

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原文中的主动语态在译文中变为了被动语态,显得更加符合中文的行文习惯。如果将其直译为“他们称他为男子汉”,则会显得十分别扭。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抒情文10篇

学习

赞美秋天的诗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赞美秋天的诗10篇,内容包括赞美秋天的诗怎么写,赞美秋天大地丰收的诗。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学习

圣诞老人的故事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圣诞老人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100个圣诞老人故事,恐怖圣诞老人故事。每年圣诞节的到来,孩子们最想知道圣诞老人的行踪,小狗露比当然也不例外,他正在想着今年的礼物会是什么呢?圣诞节这一天的到来,最忙碌的除了圣诞老人,还有这12只

学习

歌颂祖国的散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歌颂祖国的散文10篇,内容包括赞美歌颂祖国的抒情散文3篇,歌颂祖国的优美散文。我会画《我的祖国》。如果让我作首诗,我会作《歌颂祖国》。如今,我正在写诗。我要歌颂祖国,歌颂她的美丽。因为她珍存有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因为她

学习

检察官履职报告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检察官履职报告,内容包括检察官人大履职报告,检察官履职表态发言稿。关于对部分员额检察官开展履职评议的调查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根据人大***会年初工作安排及《关于对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开展履职评议的暂行

学习

季度总结报告提纲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季度总结报告提纲,内容包括季度总结报告模板,有关季度工作总结范文合集5篇。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2提纲开题报告包

学习

考核总结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考核总结,内容包括月度考核总结范文,师德考核个人总结。二、坚持把我局考核工作置于重要位置来抓,充分发挥单位考核领导小组的作用,认真做好考核工作的组织和实施。三、坚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我局的考核工作,精心组

学习

元宵灯谜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元宵灯谜10篇,内容包括元宵灯谜大全附答案,元宵灯谜大全400条。谜底:节外生枝谜题:万家灯火闹元宵(电影名)谜底:不夜城、乡情谜题:灯谜会猜庆元宵(古文句)谜底:破题儿第一夜谜题:元宵莫来缠·上楼格(篇目)谜底:望勿纠正谜题:元宵灯

学习

小学生童话作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童话作文10篇,内容包括童话故事小学生作文10篇,小学生童话作文400字3篇。1小学低段语文童话创作中存在问题分析1.1教学目标不尽明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地位得到提高。就小学语文童

学习

友情故事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友情故事10篇,内容包括友情故事大全100篇学生,友情故事30字左右。后记:这只蜥蜴被钉住了以后,可以说已经决定它这辈子“碌碌无为”,它既不能“升官”,也不能“发财”。而那些同伴还是义无反顾的去照顾它二十年,换做是人类,多少人

学习

英雄人物的故事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英雄人物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

学习

招商引资工作汇报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招商引资工作汇报,内容包括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汇报,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汇报。县是今年3月份成立了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从县直有关单位和乡镇抽调8名人员组成了招商办,并在浙江、广东、北京、***等地区组成了4个驻外招商

学习

小学教师学习材料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教师学习材料,内容包括小学教师业务学习材料,小学教师学习十九届六中研讨材料。一、指导教师对程序性材料的搜集整理程序性材料也就是计划性材料,是课题研究起始阶段所形成的各类计划方案、过程性资料。过程性资料是课题

学习

迎国庆主题班会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迎国庆主题班会10篇,内容包括迎国庆主题班会,迎国庆喜迎二十大主题班会主持稿。1.指导学生从课内外书籍中收集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等方面的知识2.中国地***、国徽、国歌3黑板上面写着祖国妈妈我爱您几个大字,四周点缀富有儿

学习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传统文化的作文300字,关于传统文化的高中作文。二、传统文化可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

学习

抒情文字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抒情文字10篇,内容包括文字散文大全100篇,抒情的文章摘抄。

学习

一个人的抒情歌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一个人的抒情歌10篇,内容包括一个人的抒情歌文案,抒情歌曲写作。抒情的难度在于一个人不可能时时处于抒情的状态。她需要酝酿和等待那种诗感觉的出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对机遇的等待和把握。叙事以貌似简单的形式,突破诗歌

学习

抒情诗歌朗诵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抒情诗歌朗诵10篇,内容包括女生抒情诗歌朗诵,名人抒情诗歌朗诵。一、范诵激情教学步骤:了解《再别康桥》创作背景,播放《再别康桥》名家朗诵录音。因为诗歌有强烈的抒情性,特别适合朗诵,所以很多经典诗歌作品现在都有名家配乐朗

学习

借景抒情诗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借景抒情诗10篇,内容包括借景抒情诗100首,借景抒情的诗。诗歌的意境,进行烘托或渲染,而且这个景物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景物,而是渗透了诗人情感的“有情之景”,都染上了作者的情感。这些景物共同形成了一个渗透着诗人情感的特定

学习

借景抒情 情以景兴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借景抒情 情以景兴,内容包括因景生情和借景抒情,借景抒情与起兴。“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作者本有强烈的感情要抒发,然后带着这种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借助一定的环境来表现这种情感,这是一种写作手法

学习

抒情诗四首

阅读(33)

海海,一望无际的海你那边,是否也有一个同样的我望着渺茫的这边,做着海一样的蓝色的梦这拍打岸边的海潮告诉了我海,一望无际的海听到这来往的汽笛声没天没夜的你卸下了多少归来的,还有离去的人们,感受到了多少欢欣与喜悦,孤独与忧伤这拍打岸边的

学习

《项脊轩志》抒情方式解读

阅读(250)

本文为您介绍《项脊轩志》抒情方式解读,内容包括项脊轩志抒情手法,项脊轩志是如何抒情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借物抒情的文章不在少数,然而,只借一间狭小的旧屋而贯穿起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兴衰情、功业情等诸多复杂情感的作品,却唯有《项

学习

社稷坛抒情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社稷坛抒情,内容包括社稷坛抒情秦牧,社稷坛抒情散文。社稷坛是北京九坛之一,它和坐落在南城的天坛遥遥相对。古代的帝王们,在天坛祭天,在社稷坛祭地。祭天为了要求风调雨顺,祭地为了要求土地肥沃。祭天祭地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