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篇1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主要讲了原本这个小村庄是一个美丽的村庄,山上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小鱼儿能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天空湛蓝,空气格外的清新。村庄里的人们过得幸福的生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为了能住上更好的房屋,家家户户都拿起了锋利的斧头,纷纷上山去砍树,就这样,一年年,一代代,山上的树木被砍得越来越少,出现了的山坡,整个山变成光秃秃的了。然而,又过了几年,下了一场大雨,这场大雨把整个村庄都淹没了,这个村庄就消失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爱护树木,绝对不能乱砍乱伐,像这个村庄里发生的事情就是典型的例子。就是因为人们的这种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才造就了今天这样的恶劣环境,空气污染这么严重。因此,为了维护我们的家园,我们应该呼吁人们,多植树造林,不要盲目的乱砍乱伐,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害了自己,破坏了自己生存的环境。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篇2
洪水过后,这个小村庄的幸存者又回到村庄,他们看见了他们的村庄:河水散发着难闻的恶臭味;山上光秃秃的,只有几片深绿色的沼泽地;河里的鱼儿也全死了,发出一阵阵腥臭味。让人们呼吸都不顺畅。这些人叹了口气,说:“唉!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错啊!如果以前我们不会乱砍树木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下场。”这时,有一个人说:“光说有什么用啊!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多种树把这里变得比以前更美丽。”
第二天,人们买来了许多小树苗、肥料,人们开始在村里的山上和周围种树,给小树苗浇水、施肥。一年后,一棵棵小树苗长成了一棵棵参天大树,这里也变成了林的海洋。但为了重建村子,人们也需要大量的木材,可人们会砍下一棵树,就种下两课小树苗。又过了一年,漂亮的村子建好了,山上和周围的树林也变得更加茂盛、更加的郁郁葱葱,空气也比以前更清新了,小河的水也变得更清澈了,天空也变得更加湛蓝了,又过了许多年,洪水又来了,比上次更加大,可山上和村子周围的大树们一个个手拉着手,肩并着肩档主了洪水,好好地保护着这个小村庄。洪水过后,小村庄毫发无损。人们欢呼着:“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帮我们挡住了咆哮的洪水。”
这个村庄也被评为“环保模范村”,每当有人来参观这个小村庄的时候,这些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这里的环境真优美,空气也非常清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篇3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揭示了村庄里人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教学中,我力求引领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悟故事背后的深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关键词】
品词析句 故事 深意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内容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揭示了村庄里人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本课内容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以下是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理解“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造犁、”等词语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阅读与学习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增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文本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村庄变化的原因;使学生懂得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大自然的资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文,有条件的可以搜集当地森林覆盖率或调查周围的环保状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课前,老师了解到你们非常喜欢读故事。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小村庄,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故事?(板书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
2.读课题,指导故事的“事”的读音。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
1.词语对对碰: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肯定难不倒大家了,谁来读?(出示词语)
2.指导:认读难读字“露”。
3.游戏:借助课件玩识字游戏。
(二)写字指导
1.指导:理解“咆哮”词语。从“咆哮”一词看出了什么?
2.观察:“咆哮”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的方法(结构、压线笔、易写错的笔画、起笔)
3.范写:强调笔画的美观的书写。
4.练习:写“咆哮”。
5.展示点评。
(三)谈读书收获。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感受小村庄的美丽和惊人变迁
1.谈话:通过预习,你们不仅解决了字词问题,还梳理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真了不起!我们先来看一组***片,谁来描绘一下,你看到的是个怎样的小村庄呢?(板书:美丽)(课件出示美丽的小村庄***片)
2.提问:那么课文中又是怎么样描写的呢?(出示第一段内容)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看看这段中围绕小村庄的美写了哪几种景物?
3.提问:课文是怎么具体地把小村庄的美描写出来的?(生回答,师用彩笔画简笔画)
(1)森林――几棵树算是郁郁葱葱吗?哪又怎样才算是郁郁葱葱呢?这么郁郁葱葱的树,我想那里的空气肯定很――住在这里的村民肯定觉得很――
(2)小河――村边是清澈见底的小河,想象一下河里可以看到什么――
(3)天空――湛蓝深远
4.要求:多美的村庄啊,你能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
5.小结: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闻到了清新甜润的空气,看到了苍翠欲滴的树木。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可真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啊。可如今,这个小村庄却变成了如今这番模样,谁来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出示村庄被洪水冲成废墟的***片)
6.提问: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啊?(出示最后一段内容)小村庄怎么样了?(指生读文)
7.追问:曾经那么美丽的小村庄,最终竟然消失了,村子里的一切一无所有了。此时此刻,读过这段文字之后,你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谈心情)
(二)探究小村庄变化的原因:学习第2―4自然段
1.提问:到底是什么使小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美丽的村庄之所以起了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有个至关重要的器具起了毁灭性作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板书:斧头)
2.追问:那么斧头到底给村民带来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自然段,找到了就用自己的方式做上记号。
3.交流:聚焦问题交流找到的句子的涵义。
句子1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的土地。”
交流问题:都有“谁”?做动作理解“拎”和“拿”“带”有什么不同?村里人砍下的树木有多少?村子里的人们用斧头砍下树木的结果是怎么样的?结合“裸”的字面意思理解树木被砍就像给土地脱去衣服。
句子2:“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交流问题: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止砍树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一棵棵树木被砍走了,村民们用这些树木做什么了?
(三)体会小村庄遭遇的灾难: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朗读: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2.分析:“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还不错”是什么意思?大雨会喘气吗?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一连下了五天五夜,你来想象下五天五夜的雨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3.朗读:读第四自然段。
4.小结:是啊,小村庄被这咆哮的洪水给卷走了,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郁郁葱葱的 ,没有了湛蓝深远的 ,没有了清新甜润的 ,房子 ,工具 ,家具 ,一切都没有了。”板书:消失
四、拓展延伸,训练语用
1.谈话:此时,你有什么话想告诉小村庄的人们?怎么样使这个小村庄重新焕发生机呢?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方法及希望。教师随机板书:植树)
2.交流:请大家反思一下,今天的故事背后给了大家怎样的感受呢?反观我们周围的环境变化,我们是否也面临着一种潜在的威胁?在环保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师提示学生不可单纯地认知故事的情节和课文的表现力,应更多地从环保角度来珍视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可以鼓励学生举出身边破坏环境的反面案例进行评析。)
3.总结:是啊,小村庄的消失可以重建,可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却只有一个,所以如果我们破坏了大自然,那我们最终还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吧!
五、作业设计,拓展延伸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设计一份环保手抄报。
【板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篇4
祖母说
徐则臣
①从12岁时出门,读书,上学,再读书,一晃又是12年。每年回家两次,名为归乡,实是小住,总是鬼撵着似的匆匆去来。回到家也难得外出,关在房里读写,偶尔出去也只是房前屋后遛上一圈,漂泊不得安宁的心态常让我感觉自己是故乡的局外人。除了周遭的亲戚,稍远一点的都在逐渐陌生,那些曾是我的同学和少时玩伴的年轻人,多半已经婚嫁生养了。生疏是免不了的,要命的是他们的孩子,完全是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好像我与这个村庄无关。
②尽管这样,我依然没能太深地发现村庄的变化,大约是这种变化正在缓慢进行,而我一年两次的还乡多少也对此有些了解,孩子们的成长与谁家的一座平房竖起来并不能让我惊奇。都是生活的常识了,有些东西的确在人的心里也展开了它们的规律,它们的生长节奏不会让我们意外,也就无法把它称作变化。我常以为我的村庄是不会变化的,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相同,院门向南开放,白杨和桑树还站在老地方,后河水的荣枯也只是遵循着时令的安排。当我从村庄的后面的那条土路走向家门时,沿途的景物让我失望地一成不变。我就想,还没变。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模样,村庄却像脱离了时光的轨道,固执地守在陈旧的记忆里,生活仿佛停滞不前,一年一年还是老面孔。
③若是从生活质量论,现在的村庄绝不是一片乐土。小城市正跑步奔向小康,大都市早已在筹划小资和中产阶级的生活,而乡村,比如我的家乡,多年来依然没有多少起色,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当看到他们为人民币深度焦虑,而将正值学龄的孩子从教室里强行拽出来的时候,我是多么希望她也能与时俱进、富足祥和啊。那些田园牧歌的美誉,那些关于大自然的最矫情的想像,加在乡村的枯脑袋上是多么的大而无当。生存依然是日常最重大的话题的村庄,要田园牧歌和大自然的想像干什么。看到他们和若干年前一样扛着茫然的铁锹走进田野,我常觉得自己在这片大地上想起诗歌是一种罪过。他们当然需要诗歌,但更需要舒服滋润的一日三餐,和不再为指缝里的几个硬币斤斤计较,需要所有人都和他们一样,把粮食高高举过头顶。
④可是祖母说,村庄一直在变,一天和一天不同。她又向我历数我离家的这半年中村里死了多少人。祖母越来越执著地谈论死亡了。这几乎是年迈的一个标志,在乡村就像老人斑一样不可避免。祖母80岁了,有理由为众多的生命算一算账。祖母说,东庄的某某死了,才68岁;南头的某某得了癌症,没钱治,活活疼死掉了;路西的某某头天晚上还好好的,一早醒来身子都僵了,那可是个能干的女人,65岁了还挑着一担水一路小跑;后河边的某某也死了,一个炸雷轰开了柴门,把他赤条条地劈死在床上,那声神出鬼没的雷怎么找到他的呢,不到60,刚刚把白胡子蓄了两寸长;还有卖烧饼的媳妇,一口气生了三个丫头,刚得了个儿子没满三岁,莫名其妙地一头钻进烧饼炉里,拽出来人已经烧焦了。
⑤祖母坐在藤椅里,在阳光下数着指头,讲述死亡时只看天。她说日子一天一个样了,他们那一代人差不多都没了,出门满眼都是不认识的人。他们都走了,少一个人就多空出一块地方,能感觉出来院子里的风都比过去大了,没人挡着,风想怎么吹就怎么吹,来来往往都不忌讳了。
⑥这是祖母的变化。村庄越来越让她不认识了,世界因为死亡在一点点地残缺,她所熟悉的那个村庄在逐渐消失,属于他们的往事和回忆已被死去的人分批带走了,剩下的最终是面目全非的别一样的生活。在祖母变化的生活里,不停地走进陌生的面孔,那些身强力富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而这正是我所不解的,他们像血液一样奔突在村庄的肌体里,但是为什么多年来故乡依然故我,连同我们的土地都要为粮食焦虑?
(选自《散文选刊》2013年第5期)
16.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两项是(两项都对得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 )
A.第③段“为指缝里的几个硬币斤斤计较”一句展示出村民为人民币深度焦虑的场景,他们因贫穷而变得心胸狭隘,唯利是***。
B.第④段通过祖母之口列举一系列的死亡事件,既反映了故乡里村民生存状况的难堪和困厄,也隐含了作者对当今偏僻农村发展现状的忧虑。
C.第⑥段“她所熟悉的那个村庄在逐渐消失,属于他们的往事和回忆被死去的人分批带走了”,含蓄地表现出村庄老人老境的孤独和悲伤。
D.作者认为,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模样,村庄却像脱离了时光的轨道,“一年一年还是老面孔”,根本原因是死亡现象频繁、劳动力减少。
E.文章语言朴实自然,笔调冷峻凝重,慨叹深沉,深藏着作者对社会、人生、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关怀。
17.文中②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18.作者认为村庄“一年一年还是老面孔”,而祖母却说村庄“一日一个样”。文章的内容是否相互矛盾?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19.作者在文末发问,“为什么多年来故乡依然故我,连同我们的土地都要为粮食焦虑?”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和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6.AD(A“心胸狭隘”“唯利是***”牵强附会,不符作者的情感倾向和写作意***,“斤斤计较”只因对人民币的深度焦虑,为生活所迫。D“死亡现象频繁”只是祖母的观点,且是现象,不是原因。村庄并不缺乏“像血液一样奔突在村庄的肌体里”、“身强力富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所以,“劳动力减少”的说法有误。)
17.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第②段将故乡与“外面的世界”对比,突出了故乡的道路、房屋、景物等生活环境一成不变,停滞不前(1分)。第③段将故乡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小城市”和“大都市”人们对比,突出了故乡人们的生活质量依旧低下:为温饱劳碌奔波,“为人民币深度焦虑”,淡漠孩子的教育,缺失精神文化生活(1分)。在如此鲜明的对比中,村庄多年来的“一成不变”给人以深刻具体的印象,更能启发人们深入思考(1分)。(大意对即可,4分;如答其他方面,如“叙议结合”等最多给2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篇5
谢寿国是一名小学教师。他从乡村走来,懂得生活的不易,对生活充满激情和热爱,对乡村故土都有深深的情结。他的诗歌植根在南国土壤,吸收了各方优良养分。从其接触阅读的诗篇中,我发现他的诗歌有几个特点:
一是充满乡愁乡土情结。谢寿国曾生活在乡下,通过读书终于在广州这个大都市定居,但他的血液流淌的,依然是农家孩子的血液,对故乡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因而他的诗充满田园风格。“尘埃随着水滴沉淀/记忆在往事里泅渡/故乡满山的野花开了/母亲所有的牵挂白了/背井离乡也是一种宿命//”(《雨水充沛的日子》);“在田塍里端坐一个个下午/打捞岁月里的稻黍/又或在山中静默,打坐/听松子从身边脱落,沉寂/一条无名的小溪送来的泉声/是不可多得的馈赠/雨水充沛的日子/我们学着奔跑//”(《被风吹远的夏天》)。故乡、童年伙伴、父母双亲已经在他的生命里烙下了深深的印痕,无论走到哪,时常被忆起,即使回到故乡,他也找到曾经劳动或玩耍的地方,触景生情,缅怀一番。诗人是质朴的,因为质朴,所以容易亲近,他不多言,但显得厚实,这是与我交往中的印象。
二是对生命的顿悟和尊重。诗人内心崇高,也感到作为新都市人的卑微。诗人兢兢业业、顽强不息地在大都市生存作息着,对生命、民生充满感悟。“秋天凉了岁月/草场上的蚂蚁卷成一团/它们疲于奔命//”(《草木秋天》)。“那曾经一起打工的伙伴/而今长眠在异乡的松树林里/无良的老板卷款潜逃,不知所踪/唉,青青的墓草藏着多少血与泪//他们,依然是留在异乡的打工仔/他们,一生都是奔跑在路上/他们,反复地谈及这一生贫困潦倒/只能用青春来埋葬青春,赚取//”(《反复》)。相比那些打工者,谢寿国无疑是幸运的,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已经成为新广州人。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篇6
头戴厚毡帽,口噙小烟袋,身穿黑色对襟袄,吃着南瓜山药蛋,晒得黝黑的脸上淌着汗道子……即使你已经知道赵树理住在这户农民家里,也不会想到这个“乡巴佬”就是那个大作家。
对农民有着深厚感情,对农村生活有着独特感悟的赵树理,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用农民语言写农民故事的农民作家。他的价值、可贵与不朽,都与深至心髓的农民情结息息相关。
1
山一程,沟一程。我们行进在叠嶂起伏的太行山腹地,前往《小二黑结婚》故事的发生地山西省左权县芹泉乡横岭村。
灰带子般歪歪斜斜的小路淹入万山丛中,这可是真正的山大沟深啊!当年没有车坐,没有马骑的赵树理三上横岭,是怎样一步一步丈量完这崇山峻岭的呢?
低矮简陋的庄稼院散落在沟的两边,高大壮实的杨柳榆槐们投下片片绿荫。没有鸡叫狗咬,一片恬淡宁静。因为缺水和偏远,横岭已整体搬迁到山下公路旁的大南庄去了。
村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一口百年古井还在。它仿佛在讲述着小芹、小二黑的故事,讲述着赵树理在这里创作的过程。
生活中的“小二黑”叫岳冬至,是村里的自卫队长;“小芹”叫智英贤,是村里最漂亮的姑娘。父母给岳冬至买了个不足12岁的童养媳,智英贤被父亲订了“娃娃亲”。两个都被视为已经成家的人还经常在一搭“鬼混”,这不能不引起乡人的非议和嫉恨。于是,在村里为所欲为又醋意十足的村干部将岳冬至活活打死,移尸岳家牛棚,伪造了上吊自杀的现场。事后,忍受不了可畏人言的智英贤远嫁他乡,一生再没有回过横岭。
当时,赵树理正在中共北方局***校调研室工作。听罢岳冬至叔叔的哭诉,他放下饭碗就往横岭赶,对惨案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听取了侦察员对案犯的审讯。而后,他在临街的一户干属家里住下,捻亮一盏昏昏欲睡的麻油灯,开始了《小二黑结婚》的创作。
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基本符合原型。但当他写到小二黑被活活打死时,竟无法写下去了。他觉得这样写太憋气!如果光是揭露封建传统、恶霸势力的残酷无情,不去鼓励青年们为争取婚姻自主而勇敢斗争,文学艺术怎么能起到“擂战鼓”、“吹号角”的作用呢?他抓起稿子揉成一团扔了,将结局改为小二黑没有死,他最终冲破传统和家庭束缚,与小芹幸福地结合了。这才是庄稼人喜欢的“有头有尾”的故事哩!
“小二黑”家的房子仍在。牛棚则拆掉了,只留下一面石板墙,好像仍在恪尽职守地为冤死的自卫队长遮风挡雨。据说,由于是凶死,“小二黑”被深埋在村庄下方的杂树林里。如今没有几个人知道墓中是那个曾轰动一个时代的赵树理作品中的男主人公。
拐出“小二黑”家,沿着一条石板胡同前行不远,我们看见了破败的“小芹”家。
“小芹”家的斜对面有台石磨,石磨后边的二层小楼就是原先的村公所,捆绑、吊打、致“小二黑”死地的案发处。门锁着,不知钥匙在谁手里,楼梯也坏了,根本上不去。也难怪,这事儿都过去70年了。
赵树理住过的房子已荒废,再过些年,说不定全村的房子也寻不到一点儿踪迹了。但那个“像是农民又挂着几支钢笔”的作家,永远不会在乡亲们的记忆中抹去。
2
山一程,沟一程。在左权县麻田镇交沟村村头,一座崭新的黑色墓碑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上写:“先父,李有才。……与驻李家岩村工作队成员、人民作家赵树理相识,同食宿和劳动,结为至交。一九四三年底,老赵以先父为原型创作的《李有才板话》面世。至此,先父为老赵锦笔添花,老赵为先父薄名传声……”
碑志的记载很清楚:该村的穷苦农民李有才,系赵树理《李有才板话》的创作原型。他于1991去世,生前一直任村干部。
身后尾随着一只黄狗的老汉帮我们喊来了李有才的儿子***。***说:“赵树理和我父亲住过的老房子在山上,离这儿还有6里地。”说着,便带我们沿羊肠小道向山中进发。丛生的荆棘荒草拦腰,凶猛的长蛇夺路而过,突然传来的采药人的吆喝声让人惊悚。后悔不该来,却没了退路。
我们气喘吁吁地攀上峭壁,终于找到了老房子。可惜面目全非,没有了院墙和房顶,屋内茂盛的杂草中长出4棵大树。赵树理描述的“前边靠门这一头,盘了个小灶,还摆着些水缸、菜瓮、锅、匙、碗、碟……”这些场景更无影无痕了。
在靠西墙正中坍塌的土炕上,赵树理曾和李有才睡了半年。听着李有才久打不衰的鼾声,赵树理觉得这位“吃饱了一家不饥,锁住门也不怕饿死小板凳”的光棍汉(后娶妻生子),俨然是一位智慧的农民***治家!尽管日子过得十分清苦,可他仍然要通过编快板,向欺侮他们的豪绅地主、官僚恶霸、狗腿子们“扔砖头”。李有才身上闪耀着中华民族不为贫穷和邪恶所屈服的伟大品质,是那样可亲可爱。“对!我要写他!要为他立传!”
到了年底,《李有才板话》就出版了。开篇道:“阎家山有个李有才,外号叫‘气不死’。这人现在有五十多岁,没有地,给村里人放牛,夏秋两季捎带看守村里的庄稼。他只是一身一口,没有家眷……”从此,爱编顺口溜的“板人”李有才名扬四海。直到今天,课本里还在讲述着他的故事。
3
山一程,沟一程。来到沁水县尉迟村我们总算见到了河,一条弯弯曲曲从村前淌过的沁河。
这里就是赵树理的故乡,也是他长篇史诗《李家庄的变迁》原型村庄。
1945年,离家8年的赵树理回乡探亲,他见到了年迈的母亲、新婚离别的妻子和长大了的儿女。可是,没有见到最牵挂的父亲。
“娘!我大呢?”
已哭干眼泪的娘告诉他:“孩儿啊!你再也见不着你大了!”
1943年11月29日,赵树理的父亲提着一罐子蜂蜜去跟别人换红薯。一出门,就碰上了“清乡”的鬼子。强盗们用***托打,刺刀捅,把他整了个半死,然后塞进茅坑放火烧了……
从父亲的坟上回来,赵树理随即走进父老乡亲们中间,调查了解日本鬼子在村里的罪行,决心用手中的笔控诉入侵者的残暴。
恰在此时,阎锡山命令其精锐部队侵入晋东南***区,挑起了著名的上***战役。为了形象地、系统地揭露阎锡山统治山西的罪恶,赵树理改变初衷,决定描写太行山区一个村庄从大***失败后到抗战胜利近20年间所发生的变化。于是,他又深入到附近的李庄、端氏村和杨树庄走访调查,掌握了大量活生生的素材。
那是寒冷的冬季,因为没有桌子,高大的赵树理不得不蜷曲在小炕桌前,靠着破瓦盆里的木炭火取暖。他饱含悲愤的泪水,为苦难的李家庄人民呐喊,夜以继日地书写出了《李家庄的变迁》。
《李家庄的变迁》是赵树理小说创作的又一座高峰,连同他里程碑式的另两篇小说——《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确立了赵树理在我国文学史中民族化、大众化的历史地位。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篇7
在18世纪的英国诗人库柏(Cowper)看来,上帝并非简单地创造了乡村,而是通过乡村馈赠给人类另一个可以触及的天堂,因为较之充满欲望的城市,乡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处远离尘嚣的、可以净化心灵的净土。那么,何为乡村呢?乡村(Village),亦称农村,是指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受城市影响较小,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人口聚居的区域。
英国乡村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大约1500年以前,当时移居英格兰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砍掉森林,以一片耕地或一方水塘为中心,建立起定居点。后来随着基督教的传人,或者***事防御的需要,这些定居点就开始以教堂或城堡为中心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独具英伦特色的乡村。
在英国乡村,数百年前的教堂或古堡坐落于中心位置,几经修缮后,依然能看出当年的模样。街道两旁独门独栋的庄园别墅,设计古拙质朴;房前屋后的花园里,四季姹紫嫣红,鲜花长开;空气里飘散着醉人的芬芳,混杂着泥土和苜蓿的清香。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下,红黄相间的落叶安然飘落;明净的池塘里,天鹅游弋,颤动的倒影映照其中。居于乡村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富有规律,节奏舒缓,可静观太阳从叶缝里筛下满地的光斑,飘忽不定,或听任月光在树林里静静地洒落,无声地穿行;不远处的池塘和田野,随风泛起粼粼微波,层层麦浪,传来声声蛙鸣,阵阵麦香。万物都在井然安宁的秩序中享受着一方土地独有的自然的恩宠。这便是英国乡村能净化心灵的原因,也是其魅力所在。
英国文学作品中的乡村
从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开始,英国文学中一直弥漫着长达数世纪之久的乡村书写传统。对于乡村生活,许多英伦作家也都曾悉心地描绘过,从乔叟到华兹华斯,从莎士比亚到简·奥斯汀,无一例外。莎士比亚将英国乡村称为“另一个伊甸园,半个天堂”,而莎翁戏剧和诗歌中从不缺乏对这个伊甸园里草木花卉的赞美。而以华兹华斯为首的湖畔派诗人则不断地在田园中寻找安慰、归宿和理想,在田园中不断地完善自己。英国的经典小说家也总是将乡村庄园作为展开故事的地方——这里是推理的舞台,更是爱情的田野。
“这是七月初的一个宁静、暖和的日子。当你望着窗外掠过的这片埃塞克斯的平野时,它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中,显得如此青葱,如此宁静。”然而,在如此优美的乡村,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和蔼的庄园主人遇害,命案还会发生。
这是被誉为“推理小说女王”的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的作品里的典型情节。借助英国维多利亚风格的庄园的神秘气氛,最惊心动魄的故事也常常发生在柯南道尔笔下的乡村庄园中,在格兰其庄园、巴斯克维尔庄园,福尔摩斯都曾大显身手过。
由于英伦乡村的自然、生态、灵气十足,因而被喻为爱情的田野。这里除了缜密的推理,还有浪漫甜蜜的爱情。
“绿草如茵的平原,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蜿蜒流淌的清泉,古拙威严的城堡、雕像,时隐时现的丛林绿篱,用花草精心装饰的乡间小屋……阴霾的清晨,达西先生走出自己美丽的庄园,跨过起伏的山丘,在清晨的薄雾中走向伊丽莎白的家,对她说:‘我爱你!’”
这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Jane Austin)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一段关于乡村的描写。其作品在经历了英国文学史上几次“趣味***”以后,依然以其独特的乡间庄园风格吸引着不同时代的广大读者。奥斯汀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用真实而细腻的笔触,形象地刻画了乡村生活的一幅幅场景,引人入胜:聊天,跳舞,喝茶,会客,在富有浓郁古典气息的庄园生活中展现绅士淑女间的一场场婚姻和爱情风波。由于她执着地以当时尚未受到工业***冲击的乡村中产阶级生活和思想为题材,其社会风情画似的乡村庄园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了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能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英国人的乡村情结
在英国著名记者杰里米,帕克斯曼(Jeremy Paxman)看来,住在乡村,是每一个英国人内心深处的梦想,也是英国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在19世纪日不落帝国时代,那些身处异国离乡万里的英国人在思念故乡时,会把英国凭空想象成带有浪漫色彩的乡村国度。在两次世界大战最艰苦的岁月里,当战壕里饥肠辘辘的英国士兵收到印有教堂、田野和花园的村庄明信片时,所受到的鼓舞远胜过无数次的高唱国歌以及挥舞国旗。时至今日,整个英国还保持着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一如数百年前英伦诗人和作家吟咏和描绘的模样,充满田野气息的乡村风光依旧遍布英国各地,自然的清新芳香依然飘溢英伦三岛。
在1650年写就的《乡村生活》(The Country Life)一诗中,英国女诗人凯瑟琳·菲利普斯(Catherine Phillips)曾以动人的笔调吟咏乡村生活:“多么神圣啊,多么纯洁,这乡村的生活!”乡村所孕育的美好、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方式令久居伦敦这样的城市的人们羡慕不已。对于那些不得不住在城市里的英国人而言,无论贫富,都怀着同样的人生理想,那便是在有生之年,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在远离都市的乡村购买一座恢弘的庄园。庄园内的花木修剪整齐,池塘里天鹅游弋,极目望去,远处高山上的皑皑白雪尽收眼底。英国人颇能领悟这种亲近自然的乡村之美,对乡村野趣也热爱非凡。他们或在闲暇之余,修剪花木,旅行远足,骑马捕狐;或在夜阑人静之时,靠着温暖的壁炉读书看报;或在一个红霞漫天的午后,吃着糕点,一杯接一杯地品着下午茶。
如果没有条件在乡下购买庄园的话,选择童年的故乡或者是风景优美的乡村租房度假也为大多数英国人所钟爱。对乡村度假的喜爱已经融入了英国人的灵魂和血脉,而并不仅仅局限于中产阶级的小资情调。从工业***后期开始,英国人就养成了每年到乡村定期度假的习惯。从苏格兰高地的广袤清凉,到英格兰中部的山色湖光,再到南部沿海的波涛汹涌,都是英国人度假的好去处。他们坚信乡村是肮脏城市的避难所,自然是烦嚣世界的伊甸园。每逢假期,他们都会选择远离都市,逗留于大小村庄,游览城堡别墅、农房村舍,漫步园林,沿树篱和青葱小道缓缓而行,流连忘返于乡村教堂,安享乡村的自然、惬意和美好。
英语中有这样一句谚语:“一个家庭离开伦敦50里者,可历100年之久;离开伦敦100里者,可历200年之久。”在保守的英国人看来,冷清僻静的寂然之处,才能找到这个民族最尊贵的东西,也能由此生出牢靠的美德和纯净的欢快。英国人早已意识到,城市的浮华与喧嚣,已经无法安置自己的心灵了,唯有乡村的安谧与宁静,方能带给灵魂以长久的安宁。较之都市,英国人更认同乡村的生活方式,乡村生活被看作是古老英国留给现代生活的遗产,弥足珍贵。他们对乡村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浓情厚意,在其心中,乡村,早已成为英伦之魂的栖居之所,神圣、高贵而永恒。正所谓: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篇8
我在很多故事里写过抬头村。它不是我的出身之地,但却是我精神的故乡。抬头,即是仰望。很早我就喜欢这个名字,并相信它是个有来龙去脉的名字——实际也是如此。
抬头村位于山东,在我老家,离我家所在的村子有八里地,一个两县交界的地方。抬头村是个地势独特的村子:它依条河流改道之后留下的干涸河道而建,河道倾斜而狭长,村子里的房子也就跟着斜下去,一律呈四十五度角斜向西北方,因此太阳从窗户照到抬头村人身上的时候,比世界上别的地方要晚三到四个小时左右。
钟表来到村庄之前,我故乡的人民定下个规矩:太阳照到窗上第三格窗棂时起床。抬头村的人民非常遵守这个规矩,但别的村子在太阳照到第三格窗棂时正是清晨,而抬头村照到第三格窗棂的时候却已近正午了,因此,抬头村的人民实际上是群没有早晨的人民。
当他们每天起床的时候,太阳总是已高高挂在天空。这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不大不小的麻烦。因为起得晚,下地就晚,但地里的活不会因此而减少,抬头村的人民必须用一下午的时间干一天的活儿,所以抬头村人民的下午就比别处人民的下午劳动强度大。于是我在的故乡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抬头村锄地——上午不累下午累。有此名声,别村的姑娘们都不愿意嫁来,因此抬头村的光棍比别处就要多点。但即使这样,他们也不曾改变什么,抬头村人民坚持认为:要听祖宗的,而祖宗听太阳的,太阳让起床才起床。
在此我要郑重说明,抬头村并不是我的杜撰,它在我故乡真实地存在并从我有记忆起就开始影响着我的生活。我从小经常被我父亲这样教导:勤快些,别抬头村锄地——上午不累下午累!
我直认为,抬头村只能是上帝之手的杰作。我直喜欢这个伟大而慵懒的村庄,在我的电影《飞》里我写了这个村庄,写了个想飞的人。但抬头村的故事远不仅于此,我后来又写了部电影剧本《仰望星空》,完整描绘了这个村庄给我带来的精神想象。我写《仰望星空》的时候,又从北京回到了我的故乡,专门去拜会了抬头村。
赶到的时候是个黄昏,我抬起头看抬头村,这个在传说和现买中流传已久的村庄似乎也正在看我,我们在现买中相遇又在故事中相遇,像是个必然的缘份。但我知道,藏在抬头村的许多故事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它有时进入我的现实,有时渗入我的梦境,有时是我在讲述它,有时是它在讲述我;直到今天,因为相互的讲述,我们从各自意义的世界中显露了出来。
写完了《仰望星空》,我又写了一个关于抬头村的故事,叫《一生高贵》。这次是全面书写抬头村的当代现买。抬头村蜷缩于大地一角,浮沉于时代一叶,我们遇到的它也都遇到了。对于我来说,抬头村的故事里流动着血、记忆、光荣和梦想。正如人类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是因为总有人想知道海的尽头是什么,是因为总有人想在低处消失从而出现在更高的地方,是因为总有人想过想象中的生活和想拥有想象中的生命。而这正是故事的使命。我书写抬头村的故事是想在别人脚步停止的地方再往前迈步。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篇9
这是一段没有温度的文字,是一个少年杀人犯的供词:今年春上的一天晚上,我在学校上罢晚自习回家睡觉……不知道睡到啥时间,我起来跑到刘老婆儿睡那个屋里,从东边把门摘开进到屋里,摸到一把锄头,昕到老婆儿的呼吸声,我就用锄头砸了好几下,怕老婆不死,就跑到外边鸡笼边拿一块石头进屋照老婆儿头那个位置砸有四、五下……我把裤子脱到腿窝处,爬到老婆儿身上……“
文字中的“我”,生活在河南穰县一个名叫梁庄的小村庄。在杀害82岁老太“刘老婆儿”之前,“我”是很少被村里人想起的那个寡言的王家少年。四五岁的时候,“我”父母到***打工赚钱,“我”和哥哥跟着奶奶生活。1995年,奶奶去世,“我”被托付到婶婶家。哥哥初中辍学后一直在外面,据说加入了黑社会,中间几次回村都是因为逃避抓捕。
“我”不喜欢和同村的那些同龄孩子一起逃学、上网、打游戏,读高三的“我”,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尖子生。但就在“我”挥动锄头的瞬间,“我”的大学梦也被砍碎。2009年4月,“我”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判决结果出来,“我”的村民们以他们原始古朴的道德感一致觉得,坏成这样的人,就是要***毙的。但有一个“外来”的人,却觉得“我”很可惜。
这个人名叫梁鸿,对梁庄而言,她并不是绝对的“外来者”,梁庄是她的故乡,她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女时代。21岁时梁鸿离开梁庄求学,多年后,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的她在北京高校担任大学教师。虽然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梁鸿都对自己知识分子的生活产生怀疑,每天教书,高谈阔论,她觉得她和最广阔的现实、和大地没有任何关系。
于是,2008年和2009年,梁鸿利用寒、暑假回到故乡梁庄住了将近五个月。她想写故乡,写故乡的亲人。她也想搞清,像梁庄这样的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村为何会成了底层、边缘、病症的代名词?成了改革、发展与现代化追求的负担?回家的那些日子,梁鸿每天都和村里的老人、中年人、少年一起吃饭说话聊天,以亲人的情感走进他们、倾听他们。
如今,最终成稿的调查实录《中国在梁庄》,从乡村每个小人物的生命本体入手,讲述他们的悲思欢想。而由“个人史”连缀出的梁庄的过去与现在、它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又都深深印刻着这个时代的痕迹。从书中的梁庄出发,可以清晰地看到今日乡土中国的残酷与温暖。
留守的孩子与老人
那个82岁老太的王家少年的故事,正是梁鸿在家乡做调查时听来的。或许,是对王家少年怀有某种同情,梁鸿通过关系在狱中见到了他,她本想问,“你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但当铁栅门打开,一个单薄瘦弱的少年带着手铐走出时,她失语了。他看她一眼,很快低下头去。那是怎样的眼神,害羞?寂寞?绝望?梁鸿说不清。她只觉得她准备的问题不问也已知道答案。或许,正是父母离家、爱的缺失,让王家少年这样的留守孩子在一个个寂寞的夜晚心里郁结下了难以排解的阴暗。
王家少年那份冰冷的供词至今仍保存在梁鸿的电脑里。每次读时,梁鸿都觉得,挥动锄头杀人这样一个残忍的动作,和那个内向寂寞的孩子,是一种巨大的反差,而这反差背后隐藏了什么?――父母的缺失?爱的缺失?被压抑的性冲动?…一个极端的案例,最大程度呈现了北方乡村留守少年的寂寞。梁鸿有时甚至设想,倘若王家少年没有在冲动之下犯罪,他之后的人生是否就一片光明?在一种矛盾、撕裂、没有“爱”的环境中成长,“他”以及千千万万像“他”一样的农村留守孩子,是否仍旧会“爱”?谁能保证他们心灵的健康?
在家乡走访时,让梁鸿觉得伤感的是:夫妻分离,父母与孩子分离,是一个家庭在乡村最正常的生存状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梁庄人大规模背井离乡,绝大多数青壮年都涌去城里打工,挣到钱再回来村里盖上新房。在农村,盖房子是显示自身财富、确定自我价值的象征。于是村庄里的新房越来越多,但门前一把把锁无一例外地都生着锈。
家长出门打工本是为让孩子有更好的条件读书,但却不可避免地造成“留守儿童”。这是一个严重的矛盾状态。如今,“留守儿童”这个词在梁庄已非常流行,以至于一个普通老人都会在言谈话语间频繁使用。这也意味着,在乡村人们心中已对“留守”这种状态有了某种默认。
梁鸿和自己的堂婶芝婶一次闲谈时,老人说起自己“留守”在家的5岁小孙子有天说要“跳坑”。坑是北方村庄常见的水塘。“孩子想他的父母,但他不想奶奶再为‘要不要把他送到父母身边’而犯愁,所以他说,‘奶你再说这事,我就跳坑’。之后,孩子再也不提父母,爸爸来电话,喊死,都不到跟前来。”梁鸿对《小康》记者说,当她听到一个五岁的孩子,竞以自杀的方式来拒绝心灵的疤痕被揭开时,内心的震撼之大。“这里面蕴藏着多少痛苦?但孩子在承受。这种承受对一个5岁的孩子而言,是多么残忍,它是不该由一个儿童来承担的,但我们的社会,让他承担了。更为残忍的是,一个老人也不得不接受这种状态。”梁鸿说。
芝婶和梁鸿聊天时,总是重复一句话,“那有啥门儿,大家都是这样子。”“她们绝不是对生活麻木。”梁鸿说,当她看到芝婶注视孙子时那种疼惜、怜爱的眼神时,她知道,芝婶不是没有意识,她只是把疼痛、伤害感深深埋藏起来。这很像作家余华在《活着》中描述的中国农民,在生活中“苦熬”,但却有坚韧的情感――始终如一、生命的坚韧。
在梁庄有太多像芝婶一样强撑着为子女服务的“留守老人”,撑到哪一天是哪一天。是儿女不孝,让父母无法颐养天年?“在乡村是没有哪一个老人会优哉地喝着小酒,打着太极拳,眼看着在外打工的儿女有难处不去管的。在这里,探讨作为个人的生活、个人的自由,是可笑而不切实际的。”梁鸿说。
乡村老人视付出为平常,他们没有所谓的“悲剧感”。悲剧,更多是居高临下的“访问者”强加于他们的感受。当然,他们有悲伤,只是这悲伤掩藏在平常生活表面之下,与他们的快乐、幸福交织在一起,交织成乡村生命内在的坚韧和温暖。
同样将目光聚焦于乡村的作者蔚然,在写作考察日记《粮民》时也接触了许许多多的留守老人。让他印象极深的,是过年时在陕北窑洞遇到的一个老妈妈。老人对蔚然说,自己“缺钱的娃娃都给困在外面回不来了,这个大年间,有个你来,我好欢喜,你就算是我的娃娃回来看我!,”晚上睡觉时,老人时不时帮蔚然盖好被子。第二天他走时,老人倚在门框,不停向他挥手,她没有流泪,只是说:“娃娃路上慢走,天气不好。
你有空再来,我还给你做好吃的……”说这话时,老人看着蔚然,或许也是在看着自己那些漂泊在外的孩子。
理想是这世上最坏的东西
在家乡调查,梁鸿不仅听到乡亲们的故事,也让她对自己的亲人有了更多了解。她发现,平时习焉不察的父母兄弟,其内心隐藏着太多“陌生故事”。
梁鸿的哥哥毅志如今在家乡镇上开诊所。当年,这个浪漫的文学青年,也曾和他的无数乡亲一样,到北京打工寻梦。他包过沙发做过椅子,也贩过票。被便衣逮到后,毅志被送到收容站,收容站告诉他,有钱可以赎人,没钱就到砖瓦厂干活。在某个深夜逃出砖瓦厂的毅志,多年后第一次向妹妹袒露过往,“我们其实是被收容站卖到砖厂的,一人一百块。后来那个砖瓦厂出事了,把人打死在里面。想想真是后怕,倘若那个夜晚被抓回去……”哥哥说得波澜不惊,身旁梁鸿的大姐却泣不成声:“我从不知道我的兄弟还有这样的过去。”
哥哥现在会笑着感慨,再也不会回北京过那种蚂蚁般的生活。像毅志这样,所谓的第一代打工者已逐渐明白一个事实:城市,不过是自己讨生活的地方。他们逐渐认同了自己的命运,不再抱怨。并且,他们也竭力抑制他们的下一代――第二代打工者,不要对城市做过多非分之想,因为他们有过痛苦的经验。但第二代打工者,他们的命运与处境其实更为尴尬。和父辈相比,这些新生代乡村青年在家乡呆的时间很短,对乡村的感情非常淡薄。他们对城市充满渴望,但城市却无法真正接纳他们。他们无处扎根。
现在,梁鸿每次想到哥哥逃亡的那个深夜,同样也会“怕”,“若是被抓,可能就是一个失踪人口。农村有很多失踪人口,出门打工再没回来。他们是活着,还是早已葬身于城市的哪一个角落,无人知。”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导演李***虎拍摄的纪录片《父亲》中的一幕:外出打工供儿子读书的父亲,在他随身带着的密密麻麻写满十元、二十元借款记录、以及对儿子殷切期望的本子上,还写着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父亲对着镜头说:“万一我发生不幸,这个城市谁知道我是谁?”
听说梁鸿回家乡做调查,在襄樊生活的好朋友菊秀也赶了回来。菊秀是个骨子里特别浪漫的人,从小喜欢文学,一心想考学,考了三年却一直没考上。但她不想和父母兄弟一样摆摊做生意,于是她学裁缝,想着将来做设计师,在她看,那是高雅的职业。 菊秀开裁缝店那几年,梁鸿去找过她。她给梁鸿做了一条白裙子,收腰摆裙。她让梁鸿穿着它在街上走,她说:“多漂亮!来,转一圈!”两人开心得不得了。当年菊秀还认识了一个和她同样怀有梦想的乡村女孩,女孩独住江边,在大坝上盖了一个小房子。她卖鱼、晒鱼干,看似繁琐,但女孩却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高兴。那时,菊秀和女孩每天早上都要到坝上高歌一曲――歌唱她们的理想。
“或许世上最坏的东西就是理想吧。”多年后菊秀对梁鸿说。当年菊秀的裁缝店做得并不好,干了两年就关门了。坝上的女孩也因为经常被流氓骚扰,落寞离开。菊秀之后卖过橘子。2000年时,她和哥哥一块到河北做砖厂,帮着找工人。被公安局抓过,和其他中介争客源打得头破血流过。还有一次,菊秀看报道,说民工在砖厂干活不给钱,还有被逼死的,她忽然觉得,那些人都是被自己送去的,是她把他们送到了火坑。从此后,她走路连头都不敢抬。
曾经热爱文学、满脑子浪漫的菊秀,如今在襄樊开麻将馆,天天陪客人打,一天不打就有点手痒了。她和梁鸿说,现在总梦到上学那会儿。“如果我考上学……”菊秀常念起这句,但她马上会接着说“世上最坏的东西就是理想”。生活没有给菊秀这样的人实现理想的机会,于是,她的理想,她的浪漫都变成了缺点,成了阻碍她更好生活的绊脚石。于是,她聪明了,“务实”了。但这种“务实”对她又是另一种残酷――她变成了自己瞧不上的“庸俗”的人。这,就是现实残忍的所在。
蓬勃的“废墟乡村”
在梁鸿回到家乡后,还有一件事,让她难过不已――曾经读书的梁庄小学已经荒废,几年前,它还被人作为“闲置创收地”转租给了当地养猪场,有好事者甚至将校门口的标语“梁庄小学教书育人”改成“梁庄猪场教书育人”。
“让一所学校消失很容易,也很正常,因为有许多实际的理由,人口减少、费用增多、家长嫌差,等等,但是,如果从一个民族的精神凝聚力和文化传承角度来看,它又不仅是一所小学去留的问题。”在梁鸿看来,随着梁庄小学的破败,一种精神与文化的涣散也慢慢弥漫在人们心中。
梁鸿在走访中发现,“读书无用论”在梁庄越来越被认同。虽然成年人对“知识”有种绝对的看重与渴望,但在经济观念的冲击下,在家长缺失的情况下,乡村孩子根本不愿上学,只想早早出去打工。而家长们在看到一些家庭倾全家之力供孩子读书,但孩子大学毕业后仍旧无法在城市落脚后,家长们在焦虑痛心之余,对厌学的孩子也就有了放任的态度。在梁鸿看来,这种精神文化的颓废与衰退,才让人痛感村庄的真正腐朽与行将消散。虽然表面上,这里有宽广的公路、气派的新房。
青年批评家李云雷在读过粱鸿的“梁庄故事”后,评价说:“它向我们呈现出农村所面临的不只是***治、经济危机,而是心灵危机、伦理危机与价值危机,相对于***治经济危机,这是影响更加深远的危机。”
“这种危机是一点点具体的病症累积出来的,比如对老人孩子情感的忽略,比如对生命的不尊重。”梁鸿在家乡走访时,听大姐单位的人讲了这样一个“扒坟烧尸”故事:1994年、1995年刚刚实行火葬***策不久,扒坟烧坟的事情时有发生。有一次,一个女性尸体被扒出来,被烧上汽油,结果,油太少,人烧了一半,不着了,就又点一次。那天,那个坟园里有七八个刚埋的人,都是在那个下午烧的。狼烟四起,众人围看。
“我们可以宣传火葬、控制土葬,但万人围观的‘扒坟烧尸’致使我们的情感被破坏、道德感被破坏、信仰被破坏。我们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病态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累积出来的。身处其间的每个人都变成病人,见怪不怪。”梁鸿说。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篇10
作者 李柳生
有一些事,你不去挑明她永远就会是一个谜;有一些人,你不去交往他始终不会与你交心;有一些地方,你不去走走她一辈子你都不会认识。坐落在吉安市吉州区樟山镇约四公里的文石古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水乡味浓重的江南小镇,村庄与吉水县桃花岛紧隔赣江,已是五月的文石,藏在古樟和翠竹的绿海里,犹如一个熟睡了安祥静逸的而又掩饰不住窈窕身材的美人,见了一次却让你一辈子不忘。
文石古村二百余户村民皆为李姓,属西平王后裔。村主任李剑明家中热情款待了我们,他领着我们一行人走东家串西屋,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知识的都都一股脑的倒与我们。每到一处,热情好客而憨厚淳朴的村民见有客人到来,倒茶、让座忙得不亦乐乎。在村中惟一的一座李氏总祠前,首先映入眼中的是正殿“叙伦堂”,李主任介绍说“叙伦堂”是文石古村的形象标志,也是文石人敬祖的神圣殿堂。“伦堂为”三进式建筑,面积近一千平方米。门廊三开,红石狮庄严威武的守侯着的古村落,捍卫着近千名李氏后裔。“西平第”祠内雕梁画栋,六根红米石石柱直通瓦楞,据李主任讲解:红米石石柱直通瓦楞有武将上通天子、直达乾坤之说。叙伦堂前石柱上的嵌字联“叙渊源源远流长枝繁叶茂根基牢固, 伦大小子孝孙贤事有业成人才辈出”,上联嵌“叙”字,下联嵌“伦”字,更突显了文石古人的文化功底,在文石嵌字联还是村里世德堂、文德堂等大小祠堂的一大特色。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