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念的名言篇1
1、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2、许多人都是由于自身软弱而做出问心有愧的事来的并非都是蓄意言而无信。——拉罗什富科
3、使人站起来的不是双脚,而是理想、智慧、意志和创造力。
4、如果把人生比之为杠杆,信念刚好像是它的“支点”,具备这个恰当的支点,才可能成为一个强而有力的人。——***
5、决堤毁坝是可怕的;但最可怕的是意志和信念的崩溃。
6、人有没有信念并非取决于铁链或任何其他外在压力。——托·卡莱尔
7、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爱因斯坦
8、毅力可以征服任何一座高峰。
9、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列夫·托尔斯泰
10、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决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林肯
11、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磨炼。——苏霍姆林斯基
12、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泰戈尔
13、使人趋于高尚宁可一死,***主义和其它道德感情与信念一样。也要把从先辈手中接管的祖国交给我后代。这就是信念,这就是忠诚。
14、而是坚信得到协助的信念对我协助最大的并不是朋友们实际协助。
15、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郑秀芳
16、伟大的作品不只是靠力量完成,更是靠坚定不移的信念。——塞缪尔·约翰逊
17、信念是储备品,行路人在破晓时带着它登程,但愿他在日暮以前足够使用。——柯罗连科
18、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19、学习有时候只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中思想与信念的成分。因此时间一过,态度又回复原状,而没有改变情感与行为倾向。
20、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苏霍姆林斯基
21、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
22、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干才能得到加强和磨励。——苏霍姆林斯基
23、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查·丘吉尔
24、信念最好能由经验和明确的思想来支持。——爱因斯坦
25、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列夫·托尔斯泰
26、不知道自己走向何方的人,大都是人生的匆匆过客。
27、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源头;一个人的成果不会超过他信念。——美国
28、春天最难过的是没有收获的耕耘;人生最难过的是失去信念的寂寞。
29、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温塞特
30、坚定的信念胜过聪明的懒汉。
31、人的强烈愿望一旦产生,就很快会转变成信念。
32、对我协助最大的并不是朋友们实际协助,而是坚信得到协助的信念。——伊壁***鲁
33、理想是世界的主宰。——霍桑
34、信心虽然不是钢铁,却能铸造出一条坚实的人生之路。
35、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查·丘吉尔
36、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37、目标不是都能达到的,但它可以作为瞄准点。
38、理想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史立兹
39、没有理想的生活,路上就会耸着生活的墓碑。
40、拿它没办法,信念。但是没有它什么也做不成。——撒姆尔·巴特勒
41、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42、信念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43、向自己奋斗目标飞奔的人,才是美好生活的播种者。
44、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45、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46、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松下幸之助
47、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惠特曼
48、信念是人生的火把。()
49、信念不是到处去寻找顾客的产品推销员,它永远也不会主动地去敲你的大门。——赵鑫珊
50、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颗明珠,既能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
51、性质上原本就有排他性。从开始就容忍敌方的信念,新鲜有力的主义。不可能有行动力,举显得软弱,而毫无功效杜伽尔***主义和其它道德感情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凯洛夫
关于信念的名言篇2
人的强烈愿望一旦产生,就很快会转变成信念。
在荆棘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
没有风浪,就不能显示帆的本色;没有曲折,就无法品味人生的乐趣。
(来源:文章屋网 )
关于信念的名言篇3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者信念;学习成绩;专业四级
1 引言
现今,英语学习作为二语习得成为普遍趋势。在大学里,英语不仅是一个大方向专业,而且各专业学生都要学学必修英语课程。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比较刻苦,也有强烈的信念和信心去学好英语,但是成绩却差强人意,预期和结果截然不同。因此,一系列问题产生,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信念和成绩究竟是什么关系,其学习信念对于英语学习成绩有何种影响,又有什么其他相关的影响因素。
2. 学习信念
2.1 什么是学习信念
学习信念中的信念一词在英语中对应的单词是belief,源于古希腊,最初在柏拉***和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中发现,随后各界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也开始研究信念这一概念。
学习信念不像二语习得中其他的概念,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定义。二语习得的学者也很难给予界定,甚至称之为“混乱的构建”(messy construct)。学习信念是指学习者在教学环境中对学习活动的主观认知,对主观学习有不同的因素和不同维度的影响。教师的角色、学习环境等构成并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者的学习标准和价值观,甚至会引导学习者的行为。这似乎抽象的,但事实上,它的影响是具体的。
3.研究过程及方法
3.1学习信念的量化―问卷调查
学习信念的量化研究是分析英语专业学有关学习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有助于建立一个全面的系统结构来分析学生的学习信念。
此研究中,我们采用霍沃茨的英语学习者信念调查(Belief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Inventory, 缩写BALLI)作为调查工具,这是一个成熟的SLA研究著名的问卷调查,在评估学习者的英语成绩上的样本测试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改编形成新的调查问卷表,被认为是可靠的参考数据。研究对象是英语专业100名学生,给学生试卷,让他们回答这样的问题:“你认为最终自己总会有一天能学好英语”学生阅读后进行选择(a)强烈同意,(b)同意,(c)既不同意也不同意,(d)不同意,(e)强烈反对。具体问卷内容可参考附录A。
3.2 学习成绩的量化参考数据―专四成绩和半结构化访谈
统计100名学生的专四成绩,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和英语成绩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信念进行对比分析。专四成绩具备准确性和权威性,是可靠的成绩参考数据。
由于问卷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局限的,所以除了专四成绩,此次研究还采用半结构化访谈作为调查工具。为了使此项研究更加严谨准确,作者对12名在英语水平的不同层次的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采访的形式是口试,有一些问题是拟定好的,但有一些是非预测性的问题。这2种收集材料的方法,使半结构化访谈其成为一种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在面试过程中预先设计了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面试官可以作一些补充和修改。这样,采访就可以获得丰富的内容,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面试题可以参考附录B。
最后运用比较法对问卷调查和英语成绩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对比12名学生的专四成绩表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找出学习观念与英语成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4.1 学习信念和学习成绩的关系
此研究收集了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四级成绩作为论文研究的学习成绩。学生1-12按成绩由高到低依次排序,是一个下降曲线。表3,表明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念和成绩的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表3,这12个学生学习观念与他们的英语成绩总体呈正相关,专四成绩越高,学习信念也就越大。但意料之外的是,在***中的学生4-5,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不同,学生4的专业四级成绩得到相对高的分数,但它显示的曲线有骤降的趋势,BALL值低于两边的同学,也就是说成绩较高然而学习信念相对较低。为了使结果明确产出,采用第二种研究方法即半结构式访谈法。在采访中发现,学生4是一个非常谦虚和谨慎的学生,总是保守的估计自己的学习成绩。这表明信念和人的性格也有关。另一个意料之外的研究对象是学生11,他在TEM4考试中分数低,但他有一个相对高的信念。
4.2 造成学习信念不同的差异分析
4.2.1 性格因素
根据表3,研究将继续根据学生4和学生11出现的特殊波动进行分析。
参考调查问卷的问题,一般而言,几乎所有的英语专业学生都对这项研究显示出了较为积极的态度,无论英语成绩是好是坏。因为在问卷调查的结果中,第4题问到:“我相信我最终可以学会如何更好的说英语”,超过70%名学生选择“a”和“b”,经过计算数值,表明大部分学生还是有信心学好英语的。然而,在上述的调查结果中还表明,学生4,具有较高的英语专业四级成绩却对应对较低的信念调查分数。后来在采访中了解到学生4是一位十分低调谦虚,脚踏实地的学生,做事说话很保守,回答问题有逻辑性,有条不紊,对成绩的估摸非常保守,总体来讲她对学习的态度是谨慎的。
继而对学生11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从与其的交谈中发现学生11是一个非常积极乐观的学生,说话方式也是非常幽默有趣,谈及关于其对英语的学习成绩问题,他丝毫不避讳自己成绩较低却信念较高的问题,并认为只要努力学,总会有一天会有质的突破,并表示自己和之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量的提升,并表示会再接再厉。因此,在这项研究中,表明学生性格可能会对学习信念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的不同性格会产生不同的成就动机和学习态度,造成偏离普遍趋势的走向。
4.2.2 语言天赋对学习信念及成绩的影响
在统计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束后,研究发现语言天赋也会对学习信念乃至学习成绩造成一定影响。统计调查问卷第1题的结果,“一部分人天生具备学习语言的天赋”,68名参与者(68%)之平均得分超过3分,这意味着他们认为语言天赋在语言学习中十分重要,20个参与者(20%)选择中立选项,和12的参与者(12%)平均分数不到3分,即不同意英语天赋在学习语言中起作用。综上所述,可见大部分学生可以明显体会到语言天赋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在半结构访谈中又研究发现,语言天赋作用突出表现在口语方面。因为有些学生具有很好的模仿天赋和语感,有的学生却怎么练习也说不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尽管他们都很刻苦。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语言天赋的学生加上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可以成为一流的学生。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1,也就是专四成绩的最高分者,该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一个很强的信念,在访谈中了解的她认为学英语是容易的,只要你够努力。但是对于成绩差的同学,答案相反,他们认为自己够努力,却没有得到好的成绩,而学生1谈论到语言天赋是否对于英语学习起作用的问题,她的回答是肯定的。这说明语言天赋不仅会影响学习成绩,也会对学习信念造成一定影响。
4.2.3其他因素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那些成绩不佳的同学把学习英语当做一件很难的事情,即便如此,他们中的一些人仍然对英语学习抱有积极的态度。这就引发了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探讨。我们可以把学习者的动机可以分为两类:工具性动机,诸如“如果我学好英语,我会有更好的一份好工作”,和融合性动机,诸如“我想学好英语,因为它给我更多的机会去认识西方人和西方文化。”参考问卷第24题和28题,多于一半的学生选择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不是了解西方文化而学习英语,但是在12名样本中,专四成绩前五名中有三名是发自内心喜欢英语并希望了解西方文化而学习英语的。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被工具型动机驱使,而少数学生,尤其是成绩和口语比较好的学生是受融合性动机驱使。融合性动机也可以表现为兴趣因素,也就是越对英语感兴趣的同学学习成绩会越好。
在半结构式访谈中还发现了教师角色对学习信念也有很大影响。在大学里,老师的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但是在英语专业里,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相对直接。因为许多学生会因为对老师的喜好,减少或者增加一些其他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在英语专业学生中,他们对英语专业课老师的评判是比较一致的。学生普遍喜欢的老师会对他们产生非常大的学习影响效果,事实上,那些学生都喜欢的老师大多是非常有责任感和幽默感的老师。
5. 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信念对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且影响因素多元化。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在主要方面其英语成绩均与学习信念呈正相关;越有语言天赋的学生,英语成绩越好;学生性格可能会对学习信念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的不同性格会产生不同的成就动机和学习态度;被融合性动机驱使的学生成绩会更加出色;其他发现还包括在访谈中研究发现的教师对学生学习信念和成绩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本研究将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参考,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信念,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但是研究对象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挑选了某所高校的学生,不能代表全国范围内的英语专业学生,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EK Horwitz. Cultural and situational influences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a review of BALLI studies[J].System, 1999, 27(4):557C576.
[2] EK Horwitz. The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of beginning university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3):283C294. 1988.
[3] 卢丽君. 博士学位论文,我国大学生学习信念的实证研究[J]. 中国期刊网,2013.
关于信念的名言篇4
关键词: 专有名词 变异 认知本质 理解
一、引言
专有名词变异(以下简称“专名变异”)是语言交际过程中,语用者巧妙地打破专名的常规用法,以实现特定目的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是语言变异现象在专有名词领域的具体体现。作为自然语言中的一种艺术变体,专名变异现象广泛存在于文学、新闻、广告等文体中。传统语言学界针对专名变异的相关研究多基于风格学或修辞学角度,侧重其文体效果或修辞渠道,如Nash W.(1989),Goatly A.(1997),虞建华(1995),龚卫东(2001)等,对专名变异深层本质的关注尚显不够充分。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文献虽涉及到变异的认知因素,但缺乏针对专名变异理解过程的系统研究。基于此,本文拟以现存于各种文体中的英语专有名词为语料,尝试对其变异的认知本质及理解作出较为深入的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者对专名变异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专名变异的界定
语言既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体系,也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因此,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总要遵守一定的语言使用“常规”(norm),即口语或书面语中人们所公认的标准形式。然而,人们使用语言是为了交际,并非为了遵守某种既成的规范。所以,在不同的交际场合,语言使用者故意偏离常规而选择特殊的表达方式,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于是便出现了语言变异(language deviation),即偏离常规的语言形式。因此,可以说专名变异就是对专名常规的有意偏离。
专名常规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专名是语义上具有专指性的名词性词语,是“某一事物(人、地方、机关、团体等)特有的名称”(戚雨村,1993:34),如Shakespeare,London等。因此,专名具有定型性特点,也就是说,它要依靠固定形式(声音形式和书写形式)和固定意义之间的稳定联系实现其词汇功能。专名从声音、形体到意义都是固定的、单一的,它的主要功能是表示特定的地点、人物等,以区别于其他的同类事物或人物。例如:
1)He lives in London.
2)This book was written by Jack London..
我们看到1)中的London时,就知道它指的是英国首都伦敦,而不是别的地方;看到2)中的Jack London时,就知道他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而不是别人。
语义上的特指性决定了专名在形式或语法上具有不同于普通名词的一些特点。如,英语中的专有名词首字母一般都要大写,专名一般没有诸如复数等形态变化。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如,
3)The Linguistics Department has three Bobs.
总之,专名变异可界定为在特定语境中,语用者为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对专名语义或语法规范的打破。即变异中的专名语义上临时性地改变了其特指人、地、事的性质,获得了指称一般事物的意义;形式上也相应地具有了普通词汇的某些属性。
三、专名变异的认知本质
语言系统地根植于人类的理解,是人类认知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语言现象,必须嵌入在人类认知能力中。因此,有必要从认知角度探讨变异的本质。
探索变异的认知本质必须从专有名词的指称开始,因为语言究其本质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手段。不难看出,变异的专有名词,其指称大多有一些突出的特性,如现实世界中的Milton,Shakespeare,Napoleon,Broadway,虚构世界中的Shylock。
4)Some mute inglorious Milton here may rest.①
5)This book is a complete and reliable guide to every word and phrase in Shakespeare.②
6)...the mass media bring Broadway and much more to us.③
7)Rockefeller is a Napoleon of finance.④
8)One can’t Shylock the poor villagers.⑤
可以说正是专名指称的这些突出特性,奠定了专名变异的基础,并提供了其语用意义的源泉。即,专名变异是基于专名指称特性的。
专名变异涉及指称特性的映射。主要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映射,首先是跨域映射,如6)中,拿破仑映射到认知域洛克菲勒的目的是突显洛克菲勒在金融方面的业绩。又如,
9)“I am a Ford,not a Lincoln”president Ford said to the journalist.⑥
例9)中,福特汽车的便宜和受普通家庭的欢迎等特点映射到另一不同的认知域――第38届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以暗示他的平易近人。显然,此类映射的动机在于它的描述功能,即利用一些熟悉的事物来描述新奇事物,以求更好地理解。这类映射植根于人们对对象或概念功能或特性作比较的倾向。
其次是同一域内的映射,如:
10)Few male sanctuaries remained.Even West Point and Annapolis surrendered.⑦
11)We shall read Jean Austen next class.⑧
12)They played lots of Mozart.⑨
这类映射以同一认知域中的某一实体去指称另一实体,其主要功能是“指称”。10)中的专名West Point和Annapolis分别指代位于该地的两所著名的美国***校,而11)、12)中的Jean Austen和Mozart则分别指代其作品。
两类不同映射的发生均取决于人们的联想能力。联想指事物间的心理联系,凡是在时间、空间、特性等方面有联系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引起映射的联想主要基于两种关系:相关关系和相似关系。相关关系的联想之所以可能是由于专名、指称及其特性的不可分割性,***示如下,
相似关系可反映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指称事物的外部特点上,如6)中拿破仑和金融方面的洛克菲勒,13)中John Dean和Richard Nixon的相似遭遇;也可以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如14)、15)、16)中,BERD和“bird”,Wile和“wily”,Faith和“faith”在语音及拼写方面的相似性。如:
13)Richard Nixon was John Deaned right out of the White House.⑩
14)The BERD’S in hand{11}
15)An age that is“post”-anything is,by definition,confused and dangerously overextended,like Wile E.Coyote after he has left the cartoon plane of solid rock and freezes in thin air,then tries to tiptoe back along a line of space before gravity notices and takes him down to a little proof! In the canyon far below.{12}
16)“My Faith is gone!”cried he,after one stupefied moment.“There is no good on earth;and sin is but a e, devil;for to thee is this world given.”{13}
总之,专名变异是以专名的指称为原型基础,通过语用者的心理联想,使其特定联想义在语言表达上的反映。
四、专名变异的理解
认知科学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并且认为交际行为包括为理解话语而必须进行的推理活动,是一个认知过程。对专名变异的理解过程做出理论上的梳理和概括,我们认为认知科学的以下四个观点最具指导性,而这四点在“关联理论”中也有很好的体现:(1)将人类的认知活动类比为一个有序的信息加工过程,每一个阶段反映为信息加工过程的一部分;(2)加工信息过程是一个解释信息的过程,有赖于来自环境及来自认知者自身信息的协同;(3)策略上,以有效性作为认知活动的价值取向,关心的是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有效的信息;(4)认知信息包括两大范畴:概念编码信息范畴和程序编码信息范畴。
近年来,以认知科学为理论取向构建出的研究交际和话语理解的理论模型,影响最大、最深、最广泛及最具潜力的当首推“关联理论”(Wilson & Sperber,1995)。关联理论提出的交际关联原则“设定任一明示交际行为所传递的信息其关联性是最为恰当(optimal)的”,以及提出的设定“语境效果大但为之付出的加工力度(processing effort)小的信息其关联性就大”,最能体现认知科学的认知策略和价值取向。应该说明,认知科学和关联理论所认定的认知活动的价值取向、认知策略以及“关联原则”,都不是作为理性的指导方针或行为上的规范而提出的,而只是作为对观察到的人类认知活动的倾向和策略的解释性说明。就“关联原则”来说,人们在交际中并不是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实施的;但作为一种客观必然性,一般总是表现出这种倾向。因此,“理性的听者(指受话人)可以假定自己付出最少的处理心力(即加工力度)而得到的第一个关联义便是尽量关联(即最为恰当的关联)的意义,无须考虑其他可能的意义”,“由此推论,每个话语最多只有一种解释是合乎交际关联原则的”(蒋严,1998:17-18)。
据此,我们将专名变异的理解过程解释为:以专名变异句的概念编码信息作为推理逻辑起点,参照程序编码信息的提示和制约,在环境信息和交际者自身已有信息的协同下对专名变异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亦即进行充实和阐释,从不确定、模糊、笼统,到较为明显而确定,最后衍生出暗含的语用意义。这个过程的成功,特别是语用意义的衍生,决定于信息充实和阐释后所获得的“正面认知效果”。由于交际双方都受着认知活动的价值取向和认知策略的制约,受话人付出最少加工力度就能获得的“正面认知效果”,通常也就是最佳的正面认知效果。因此这个推理过程的实质,就是“找到一个序列,把事物从一种状态转换为另一种合乎目的的状态”(Simon,1977:121)。专名变异句编入了概念编码(conceptually encoded)信息和程序编码(procedurally encoded)信息。概念编码信息体现为变异句所涉及的逻辑信息、词汇信息和百科信息。编入专名变异句的程序编码信息则提示注意力要集中在变异的专有名词上。这就节省了处理信息的精力。
这个推理过程表明,我们对专名变异的理解不是直接的抽象认识,而是一种间接的认识:要以来自环境和本身已有的信息为中介来充实和解释来自专有名词的信息。这里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种信息加工过程:前者根据对变异专名所涉及的语境的感性认识进行信息加工,称为数据驭动加工;后者以主体自身已有的观念知识对当前的信息进行加工,称为概念驭动加工。在这个过程中,先通过数据驭动和概念驭动的交互作用,以对变异专名的初步认识作出认知的定向、抽取特征,并与自身已有的认识作出对照匹配,得到认识,然后再定向、再抽取特征、再对照匹配、再认识(即加强、取代或融合于前一认识),直到确定地获得对变异专名的理解为止。这个过程在“关联理论”中是以“语境假设”和“语境效果”(认知效果)为核心概念来概括的。关联理论认为,人们理解话语,要根据话语本身、语境、本人已有的知识等因素提出语境假设,这一假设中的某些概念内容又可能同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新的一(些)语境假设;新的语境假设可能加强、取代或融合于以前得出的语境假设;这种加强、取代或融合所取得的结果称为“语境效果”。如果需要,还可以有新一轮的加强、取代或溶合的过程,直至得到最为恰当的关联义为止。这个过程,也就是定向――对照匹配――认识,再定向――再对照匹配――再认识……的过程。定向、抽取特征并与自己已有的认识作出对照匹配,这是把要认识的事物尽可能还原为已被了解至少是较易了解或较为熟悉的事物。这在本质上反映了用已知来了解未知这一认知总倾向,反映了人类认知取向一个最基本的策略。
五、结语
专名变异作为一种非常规语言现象,是语言使用者为适应特定语境、达到特定交际效果时所采用的一种语言艺术变体。其变异实质则是以专名的指称意义为原型基础,通过语言使用者的心理联想,使其特定联想义在语言表达上得以实现。同时,专名变异又体现出相似性和相关性变异特征,这为专名变异的理解提供了认知基础。专名变异的理解过程,就是基于变异的相似和相关性寻找和建立最大关联的动态过程。认知理解的难易取决于语境的信息含量及认知主体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存。
注释:
①T.Gray.Elegy,A Country Churchyard,p89.
②③⑦严维明.专有名词的妙用及翻译[J].外国语,1985,36(2):55-58.
④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87.
⑤⑩Clark,E.V.and H.H.Clark.When Nouns Surface as Verbs.Language,1979,55(4):46-53.
⑥New York Times,August 23,1987.
⑧李贵升.浅析英语专有名词的转化及其修辞作用[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2):68.
⑨Croft,W.& D.Alan Cruse,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2004:49
{11}{12}汪榕培.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97-321.
{13}N.Hawthorne,Young Goodman Brown,p208.
参考文献:
[1]Goatly.A.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M]. New York:Routledge,1997.
[2]Nash.W.Rhetoric:The Wit of Persuas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1989.
[3]Simon.S.The Models of Discovery[M].New York:W.H.Freeman Co,1977.
[4]Wilson & Sperber.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95.
[5]龚卫东.英汉语篇中的语言变异及其文体功能[J].外语教学,2001,22(1):77-78.
[6]蒋严.语用推理与“都”的句法/语义特征[J].现代外语,1998,(1):17-18.
[7]戚雨村.语言学百科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关于信念的名言篇5
一、要不断改进阅读的基本条件
1.要掌握常用的名词和概念
阅读数学教科书就是通过阅读,在有关名词、俗语、定理、公式、性质等相关的问题中获取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其中有用的信息。如果不掌握这些相关的信息,那么阅读数学课本就变成了“走马观花”一无所获。
有的学生之所以数学差,其原因多数是阅读能力差,没有掌握常见的数学名词、俗语、定理、公式、性质等,而这些概念又是组成数学问题的“细胞”,也是解决问题的阶梯。在阅读中,如果只读不思,那么其效等于零;如果只读不回忆,那么将糊涂一片。在阅读中不仅要掌握相关概念,还要掌握相关概念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读得进,探得明。如果一个学生连自然数都不懂,要求他将“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4,列出方程”,那么他将会无从下手。如果在读题时掌握了自然数的含义,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在平时的学习中不重视对名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长此以往,再阅读数学课本(读题)时将会困难重重,不知所云,从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注重改进阅读的条件,丰富自己的数学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⒉要理解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以及***形语言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在阅读数学课本(读题)后,除了认真梳理有效信息、理解关键词语、分析题意外,还要重视题中的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以及***形语言间的互译。如题中的平行、垂直、角平分线、中线、中位线等名词,它的符号语言是什么?***形语言是什么?都要清晰明白。在阅读中要能对照文字,想象***形(观察***形),再联想到数学式子,从中能得出什么?推出什么?特别是在函数的学习中更应重视此类阅读的训练,以提高语言间的互译能力。
在平时学习中要关注题中的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以及***形语言间的互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学会相互转换。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就要养成在问题中找信息的习惯;在信息的处理中收集经验;在信息的探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充实和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中事半功倍,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⒊要重视概念的回收和利用
所谓的回收,就是对以前学过的概念进行回忆和收集,起到巩固所学,促进自觉应用的目的。在阅读时难免会有一些不理解或模糊不清的概念,其中有的是一时想不起来,这时对概念的回收就特别重要,收集和回忆时,可借助于数学课本或笔记本来查找,或借助于数学词典,或请教他人帮助解决。真正达到不会就找、不会就查、不会就问的自主学习精神状态。
二、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
具备了基本的阅读条件后,要想不断地提高和充实自己,就得向课外读物要效益。面对众多的课外辅导资料,往往会感觉这本也不错,那本也很好。阅读时这本翻翻,那本看看,浪费了大好时间。资料的选择要和课本配套,课外资料是课本的拓展和延伸,在阅读时可以进行相互对照参考,也可以用于课后的巩固和提高,达到课内外优势互补。若将课外资料只当作课本中习题的参考答案,则是不可取的,也是非常有害的。
对课本也好,对课外资料也好,阅读要有目的,主要是阅读第二天要讲的和当天还没有巩固和消化的地方,而不是想到了就读点或翻翻找找,要合理分配好阅读时间,不能得过且过。一教育家说:“今天的阅读是为了明天更大的进步”。只有长期坚持有效的阅读,在学习中的不足才可以得到弥补,个人学习数学的兴趣才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通过了课内外的阅读,达到既促进课内的学习,又丰富了课外精神生活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三、要勤于思考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在所阅读的书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求的一切。”就是说,阅读时要抓住书中的精髓,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化。
在阅读中思考时,常常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而局限于表面的东西,不善于分析、类比、转化、联想。常常因某一知识点未考虑到,而出现思维受阻,失去思考的兴趣,挫伤阅读思考的主动性,导致读而不思,严重制约着阅读能力的发展。
阅读中思考要做到以下几点:
⒈力求理解
阅读数学课本时,应当边读边思,力求理解,弄懂书中所说的每一个概念的含义和题中已知、未知及其相互关系。阅读时应当每一句话都进行推敲,看它想告诉什么?从中能得出什么?边读边画边思考。在一台题读完之后,再联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找出相互间的联系,或通过类比、回忆、猜想以便问题解决。
⒉理清思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意思是要教给学生学的方法。在阅读中将所谓分散、凌乱的各个知识点集合成一个问题板块,使之思路清晰,易于解决。阅读时,对书上提出的概念、原理、规律、定律、公式,不仅要掌握它,还要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定理、公式的推到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问题解决方法的发现过程。只有这样才算理清思路,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考的能力。
⒊找出问题
关于信念的名言篇6
关键词:术语翻译,文化视角,对比认知
中***分类号:N04;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2-0057-04
科技术语属于专业词语,多与文化因素无关。但有些术语在概念形成和语言表达上受文化观念的制约和影响,确与文化因素有关。因此,术语翻译在沟通专业信息时如何传递文化元素值得研究。此类术语翻译的研究应基于术语本身的文化性,探讨概念意义整合、思维模式转换和语言符号组合调适。本文拟从文化视角透析术语翻译的文化认知特点,探觅术语翻译、借用、仿造方法。
一科技术语的文化性术语的文化性体现在术语概念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术语是传递知识、技术和不同语种之间概念的工具”[1],而“概念是不受语种限制的,但会受到不同分类的社会或文化背景的影响”[2]。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思维活动和语言应用的大环境。“思维和语言表达,二者都体现着文化的作用”[3]。 “词汇是文化信息的积淀、浓缩。对外语词义的准确理解,需要对外族文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4]。术语意义的形成是通过“感知”获得有关事物、行为或过程的“知识”,在“相似性”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范畴化”处理,从而形成“概念意义”,经过对指称意义的限定而产生“术语”。因此,术语翻译既要基于文化认知原理对原语概念释解,又要对译语做出对应文字表达。
概念义的译语表达,要体现目的语思维模式,并反映文化内涵,才能达到等值翻译效果。“我们在翻译时不能将翻译的语言与文化分开来处理”[5]。如crane “起重机,吊车”, catwalk “施工步道?”,英语以日常事物的形态为相似性感知基础,通过概念隐喻形成指称义。而汉语认知则直接跨越相似性,凸显专业属性形成对应的概念义。同理,love seat译为“鸳鸯座”,汉语用概念隐喻使“鸳鸯”的喻义对应 “love”,实现概念义的一致和语言表达的文化对应。
二英汉术语的文化对应性科技活动是一定文化中人类创造文明的基本社会实践。随着科技普及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许多专业术语逐渐演化为日常普通用语,融入社会文化中,从属于不同的文化丛。从认知视角看,科技术语既有概念形成过程中思维模式的差异,又有概念表达时语言形式的对应,表现出文化共通性、差异性和专有性特点。
1.文化共通性
文化共通性指原语概念与名称在目的语中可共同感知、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包括人类直接认知的事物、现象,以及加工自然所创造的各种器物,属于“物化的知识力量” 构成的物态文化层[6]。如water“水”,oxygen“氧”,machine“机器”,也称科技通用术语。具有文化共通性的术语概念, 是基于人类相同社会实践和文化基础而形成的,语言对译就能表达术语指称意义。
2.文化差异性
文化差异性指概念义形成的理据差异,包括在感知取向、属性凸显、相似性基础、语言规则等方面的“同中有异”和“异中有同”的不对称性。理据差异体现着民族、区域文化特色,涉及习惯性定势所构成的行为文化层。文化差异性在科技术语翻译中具有普遍性,是翻译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关注点之一。如railway station“火车站”,screw driver“螺丝刀”这些人类共识的器物,因感知取向上的差异使命名上不对称:railway对应“火车”,driver 对应“刀”,反映文化差异的不对称语言符号组合,却实现了概念的准确对应。同理,fire wall“防火墙”, Statue of Liberty“自由女神像”,译名添加“防”“女神”等语言标记,弥补了概念属性凸显不同而造成的文化元素缺失,达到等值翻译效果。
3.文化专有性
文化专有性指一定文化有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不同心理联想,包括感知取向、概念化特点、思维模式等,表现为文化蕴含性,即术语的“词外之意”,涉及与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相关的心态文化层[6]。翻译时应透过字面、从文化深层对概念义加以理解,有较大难度和不可译性。如American beauty 不是字面上的“美国美人”,而是“(四季常开的)蔷薇”,go (to) Dutch不是“去荷兰”, 而是“实行AA 制”。同理, tornado“龙卷”,Chinese pagoda tree“龙爪槐”,scaffold“脚手架”等,都是透过字面而体现了蕴含的文化专有性。
三文化认知对比与翻译将专业意义和文化含义向目的语传递的翻译过程,实质上是一定文化条件下的概念意义定位整合、思维模式转换和语言符号重组过程。剖析文化特点进行对比认知,是从更深层次探讨科技术语翻译理念和方法的重要前提。
1. 感知途径与语言符号的组合
感知指“个人对外部世界的刺激(信息)进行选择、评价和组织的过程”[7]。不同语言者感知世界的途径和经验不同,对术语含义的文化释解、语言符号组合的搭配形式也不同。术语翻译为确保概念义对等,需对语言表达式做出调适与整合。如student driver 译为“教练车”,英语感知driver (驾驶员),汉语感知“车”。语言符号组合经过调适与整合,既体现感知途径差异,又准确表达概念意义,取得“殊途同归”的翻译效果。
许多英汉术语在颜色、时空的感知途径上都有文化内涵上的差异,翻译时应避开字面对应对语言符号组合加以调适、整合。如 black tea “红茶”,ferrous metal“黑色金属”, nonferrous metal“有色金属”, 虽然字面上不对称,但保证了概念意义的等值。postdoctoral译为“博士后”,postgraduate 译为“研究生”,同样体现了感知途径差异的文化特点。
在空间概念上,top corner on the left 译为“左上角”,英文先top 后left,汉语则先“左”后“上”。combination calipers 译为“内外卡钳”,combination的所指是“(内、外径)量度功能的结合”,汉语直接从“两种功能”的感知途径出发,译为“内外”卡钳。heavy or light sweater厚、薄毛线衫,inpatient department “住院部”等也是调适语言组合的结果。
2. 相似性基础与形、义调适
概念意义形成过程中,相似性是认知的基础。不同文化在认知事物及现象而取得比喻义的过程中,因相似性基础的差异,事物的命名乃至术语的形成则凸显不同文化特点。如Ishape beam“工字梁”,Lbar “三角铁”,英语从字母 I、L感知相似性,而汉语则按 “工” 字形和“三角”形态来感知。译语经过“形、义调适”,既体现不同文化色彩,又确保了指称义的对应。station wagon 因形似“面包”,且旅行车和面包又都是“舶来品”,故汉译俗称“面包车”,既反映了汉文化相似性感知基础,又取得概念对等、表达得体的翻译效果。
3. 概念隐喻与喻体选择
通过概念隐喻形成新概念是由喻体到喻义的心理联想过程。因不同语言选择不同喻体来展现文化内涵,则出现文字表达的不对应。如clover leaf “公路立体交叉点”,rabbit ears“V字形电视天线”。英语以“苜蓿叶的形状”和“兔子耳朵”为喻体形成概念喻义,汉语无对应的喻体联想,直接依原语概念所指来翻译。hair crack “细裂”, heart cut “中心馏份”, rail foot“轨底”,boiler face“锅炉壁”,tongue file “小圆锉”,stop dog “止动器”等,英语以隐喻日常事物而形成新概念,汉语避开原语联想定式和习惯,依形状、位置、功能来翻译指称义。
4.理据移植与仿译
词语的理据是指事物与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8]。原语理据可作为新引入概念的理据被译语接受,实现理据移植,使原语文化特征在译语字面显现。这种凸显术语符号识别特征的仿译,便于读者从译文追溯或回译到原文去认知译语概念,如peak load “尖峰负荷”,address stream “地址流”。通过理据移植而进行的透明性“字面对等”的仿译,可避免复杂的概念释义,如翻译拼缀术语smog、intelex时,先分解理据:smog = smoke + fog, intelex = international + teleprinter + exchange, 再将原词理据移植,仿译为“烟雾”“国际电传”。
有些词属于上义词,既需理据移植,又要按目的语认知规律对理据整合,才能实现指称义对等。如,combination calipers “内外卡钳”,combination vessel “客货船”,combination boiler “分节锅炉”等术语中,combination 指“一物两用或多用的”,具有上义性,仿译时先移植理据,又依汉语认知定式整合理据,调整语言组合,实现概念对应。
带有专有文化色彩的术语,其语素意义的累加并非其指称义,表现出“词不达意”的“纯文化理据性”,目的语文化缺少字面对应的术语,只能按自身语言规则寻求指称义相同的术语对应翻译。如,English mustard 不译“英国芥茉”,而译“芥末酱”,morning glory不译“早晨的荣耀”,而译“牵牛花”。
5. 概念属性凸显与外来语归化吸收
概念属性凸显指范畴化过程中对术语概念义的整合。因属性凸显上的差异,译语需依自身的思维定式凸显某种属性,使指称义对应。如首字母拼音词laser凸显 “放大”属性, 指“由受激发射的光放大产生的辐射”,汉译“激光”将 “光”的属性凸显,“激”为前缀体现“放大”,使指称义对应,实现新术语归化吸收。同样,beer“啤酒”中“酒”,memory “内存”中“内”,truck “卡车”,pickup “皮卡车”中“车”,也是凸显概念属性,归化吸收外来语。
专业通用术语为标示概念范畴化差异,实现专业义扩展,常在名词前加专业性修饰语凸显特定属性实现概念等值。如通用名词bridge “桥”,通信领域则为“网桥”,电学为“电桥”, 反射炉中为“火桥”,以凸显特定专业属性。power 通指“力”,在不同专业则译为“功率”(物理学)“幂”(数学)“权利”(地理学)等术语。
6.表征凸显与音、形、义整合
术语在表意过程中呈现出语音和形态表征,音、形、义的有机结合,则能实现术语的概念义。原语与目的语不对应时,应发挥目的语形态规则、语言系统关系和表达潜力等优势,利用音、形、义整合实现表音与表义巧妙结合。
6.1 音、义整合
通过音、义整合进行新术语翻译,常用“既照顾到原词的发音,又传递原词的语义”[9]的整合方法仿造新词。如hacker 译为“黑客”, “黑客”仿译原词的音,“客”字本身又体现了原词的义,在凸显语音表征的前提下,通过音、义整合,实现了术语概念对应。对于以音表义的原语术语,而目的语又无可传递等值新概念的对应词,翻译只能凸显术语的语音表征,再选择适当的词素表义,使原词语音和语义都得到准确传递。如,Hismanal“息斯敏”中的“敏”,Milton “眠尔通”中的“眠”,Ligalon“利肝灵”中的“肝”等。同理,原语以专有名词命名的定律、计量单位或材料名称,常以专名加普通名词的复合形态出现,译语则将专名音译,再增加表意词素使概念对等。如Brinel hardness“布氏硬度”,“布”凸显原词语音表征,“氏” 表示人名,“硬度”是普通名词的对译。
6.2 形、义整合
从语言类型看,方块的汉字和拼音语种无法做到形态相似,术语翻译利用形、义调适,整合而构成的形态仿造词相对很少。当然,如integrated circuit card “IC卡”,Karaoke “卡拉OK” 等译法,同Tsquare “丁字尺”,Ushaped bolt “马蹄形螺栓”,horn antenna “喇叭天线”一样,也是形、义调适的术语对应翻译。
四结束语科技术语承载着专业信息,也体现着深层文化积淀。术语翻译既是文化信息的发掘、整理过程,又是认知模式调整、再现过程。所以分析文化因素对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的影响,并加以必要的调适与整合,则能有效地探求概念意义等值、语言表达确切的术语翻译方法。
参 考 文 献
[1]冯志伟. 现代术语学的主要流派[J].科技术语研究,2001(1): 33-35.
[2]ISOIEC SC36WG7.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FAQ)[S]. Question: What is a concept?
[3]萨姆瓦 A 拉里,等. 跨文化传通[M]. 陈南,龚光明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4]束定芳.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Bassnett S. Translation Studies[M]. London: Routledge, 1994.
[6]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 Singer M 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Perceptual Approach [M].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87.
关于信念的名言篇7
摘要:数的概念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具备原子概念的功能,体现一定的语法意义,并表现出模糊或清晰的语用化倾向。在实际言语交际过程中,表达数的概念的语言符号会在语义、语法及语用三个层面上获得意义。通过汉语和英法语言的对比分析,从认知角度探讨了数的概念在对立关系的确立、表现形式的异同,以及语境状态下的扩充、延伸和转移等诸多因素,描述了这一基本概念对语言使用者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数;语义;语法;语用
认知语用学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交叉学科,它在语言哲学、语言与思维等方面的研究上有了长足的进展。认知语用学所关注的是一个人脑中的基本概念,是怎样通过符号来“表现”交际意***,并达到某种预期的交际效果的。数是人类最早的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任何语言中都有表达数的概念的符号,但这种符号表达形式并非都是通过语法手段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语言符号表现数的概念并不总是显性的。在不同语言系统中,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关系的体现会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数的概念在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的不同表现的分析,探讨如何在具体语境中推断出与目的意***相关的“数”。
一、数的概念与概念叠加
认知学认为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抽象概括。可以想象,人脑中数的概念的建立,一方面是因为外部世界大多数的事物是“可数的”,一方面也因为客观世界中至少存在着一种单复数的对立关系——即有些事物是可数的,而另一些事物则相反是不可数的。
在微观语言系统中,存在着三种不同形式表达数的概念:
①事物概念与数无关(或完全重合);
②事物概念表现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③事物概念与数的概念的有限对立。
既然事物的概念与数的概念关系如此密切,那么在语言符号中就会有所表现,或为词汇化(lexicalized),或为语法化(grammaticalized):要么以词汇形式,要么以语法形式来表现概念。JohnLyons曾举“thatsheep”和“thosesheep”为例,指出两个“sheep”在表达形式(word-form)上相同,但内容形式(word-expression)不同。这应属于概念词汇化的情况,即事物概念与数的概念没有(或已经)通过词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在英语中属于个例。而在缺乏词汇曲折形式变化的汉语中,表达事物概念时,核心概念得以“强化”,从属概念的“数”却被“忽略”,导致汉语名词通常只表现概念意义,不具有语法意义或可数不可数的范畴意义。也就是说,汉语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数的对立形式,事物的概念与数的概念无关或完全重合(overlapping)是普遍现象。总之,汉语是通过词汇和词序来表示各种语法范畴的,也就是说,还要增加一些数量词与名词连用才能表现名词的数。反观英语,普遍以可数和不可数的形式来表现数的对立:名词既具有词汇意义(明确的概念指称和系统意义),同时又具有语法意义(可数不可数或单复数的语法范畴)。这在综合性语言中并非个例,即语言的表达形式必须体现“数”的对立,要么是单数,要么是复数;要么取数的最大值,要么取数的最小值,并以词的形式把事物的概念和数的概念叠加(word-lapping)起来,表现为任意一个名词的双重性。当然,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了数的概念的有限对立形式:单音节的人称代词和指人名词可以带上语素“们”来表示复数,如“我们”、“孩子们”等等。
Lakoff从认知角度看待英语中单复数的问题,认为单数是英语里数的形态范畴中的无标记成员,因此在认知上要简单一些。由此推论,认知上的简单性反映为形式上的简单性。在汉语中,名词都属于无标记成员,在语义和语法层面上表现了所谓的简单性。但是,这种简单性的形成源于汉语思维的概括性,并不由此进一步表现为语用层面的简单性。事实恰恰相反,这种形式上的简单性在语用层面上引起很多麻烦,需要更多的语境,甚至是文化因素的干预,才能使语言交流得以实现。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表现数的概念与事物的概念是重合还是叠加,都反映了两者间的密切关系,反映了语言与思维的紧密联系,反映了语言中文化的印迹,也反映了不同语言表达形式上的语用倾向性。
二、语法的“数”与语言表达倾向
数的概念与所指的概念在综合性语言中常常出现一种叠加,而这种概念叠加在语符编码时的直接表现,就是单复数概念的语法化——以固定的显性的标记“黏着”在表现事物概念的名词或代词上。在语法层面上,数的概念也要有所表现。以英语为例,有三种形式:
①单复数形式与概念一致;
②单数形式,复数概念;
③复数形式,单数概念。
第一种情况无疑是普遍的,有代表性的,而其他两种则是对一般功能的补充,即用人为的单复数的形式,使不可数的功能变成“可数”,或者相反。这种涉及语言使用者习惯的表达方式,是一定量的交际功能因素语法化现象,仍然属于内化的、非语境化的语法范畴,或者也可称之为“习惯法”。请看例句:
(1)Ihavetwonewst。tellyou.
(1’)lhavetwogoodnewst。tellyou.
(2)I’veboughttwoshirtsandtwotrousers.
(2’)I’vcboughttwoshirtsandtwopairsoftrousers.
句(1)中的“twonews”不合语法,可句(1’)中“twogoodnews”则语法正确;句(2)中的“twoshirts”合乎语法,“twotrousers”却是错误的,只能说“twopairsoftrousers”。一样的名词,不一样的表达,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一种人为的“约定俗成”。无论是概念的叠加,还是这种人为的“置放”,正是由于这种单复数概念上的对立关系,才在某种特定语言中建立了数的符号标记。这种符号标记,即语法上的数(grammaticalnumber),又与实际所指(referentialnumber)存在着一种对应或不对应的关系:有时是复数形式,单数概念,如英语的“trousers”和法语的“fiponsailles”;有时是单数形式,复数意义,如英语的“everybody”,法语的“toutlemonde”。
语法化与词汇化、显性与隐性,是语言表达形式和内容形式之间关系的不同表现,是在历史、文化、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制约下长期形成的。“在语言表达中,涉及到数的概念时,无非有两个方向,一是要求表达准确,一是要求表现模糊。”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数的对立形式,表达倾向会模糊一些。以“昨天我和朋友约会去了”为例,相应的英语为:
(3)Yesterday,Imadeadatewithoneofmyfriends.(或Yesterday,Imadeappointmentswithmyfriends.)
就两种语言中涉及的两个名词“约会”和“朋友”而言,汉语无标记、无数的概念;而在英语中,则必须体现“date(appointment)”、“friend”的数:或为单数,或为复数,即约会和朋友的概念与数的概念必须叠加在一起,以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形式来表现内容。在这个层面上,英语的两种意义做到了高度的一致,而汉语则是分离的,模糊与清晰的表达倾向一目了然。
三、数的语用充实
根据Morris的符号学原理,语言的内容形式和内容实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在三个层面上获得:
①在语义系统中获得系统价值;
②在语句层次上,从命题或句子中获得定义:
③在语用层次上,通过推理获得含义。
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一旦涉及到数的问题,人们总是试***在语法结构(grammaticalnumber)和实际所指(referentialnumber)之间找到一种直接的联系,以便迅速、有效地“解码”,更好地在具体语境中推断出与目的意***相关的数的概念,进而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
谈到语境,暂且不把它泛化或多元化,仅仅用来指语言语境,即上下文。这也是为了突出单复数概念在交际意***的影响下,与编码概念的区别。同其他词语的概念一样,数的概念也应在特定语境下得到充实,包括对原型意义的选择、调整、扩充或缩小。
请看以下例句:
(4)Inmanycountries’womanliveslongerthantheman.
(5)It’shardtobcascientistanditisevenhardertobeaman.
(6)Womenlikechatting,butmendon’t.
句(4)是基于统计数字的表达,零冠词的单数形式,恰恰表达的是与数无关的概念,而重在表现性别的对立。而句(5)中的“aman”以数的最小值出现,除了与前面的ascientist的呼应意义之外,也远远超出了性别和数的概念,“扩充”到指任何人。句(6)的women/men取数的概念的最大值——复数,但对任何一个读者或听者来说,则会感受到个体的集合。
通过以上英语例句的分析,可以看出数的表达形式与实际所指之间存在着某种约定俗成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意义至少要在语言语境下得以显现。然而在汉语中,绝大多数名词为零标记,缺乏“数”的符号信息,在语言语境的作用下会如何表现,请看以下例句:
(7)“老师来了!”
(8)“学生来了!”
仅仅根据语言形式和句子本身,显然不具备任何“数”的意义,使人无法判断老师或学生为几人。然而,当语境扩大到实际交际中时,根据语用学的相关理论,交际双方处在共享的社会文化及情景等语境中,发话人既会尽可能地省去不必要的信息,又要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那么,这两句话所表达的数的概念会不尽相同。即使没有其他的更现实的语境(地点、手势,能否见到所指人等),也可以推测老师通常是一个人,而学生则相反不止一个人。然而,对母语为英语的入学习汉语来说,他们常常会处于数的困惑中,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未提供客观的现实的符号表征,对数的选择和判断就无从做起。而对讲汉语的人来说,虽然离不开解读者的背景知识和认知程度,但仍属于一种常规意义的推断。包括语言符号本身的语境因素越多,对交际意***的判断就会越加准确。那么语境化的潜在趋势是否会解决所有“数”的问题呢?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英语和汉语:
(9)明天一早,我要乘车去车站。
(9’)Tomorrowmorning,I’lltakethebus(es)tothestation.
首先,我们假定英语发话人和汉语发话人处在相同的语境,也暂且不去考虑汉语“车”这个名词的抽象化问题,对应的英语给了一些既可以优先编码同时又可以“优先解读”(preferredreading)的概念,这其中就包含数的概念,“morning”、“I”、“station”为单数,“bus”或为单数或为复数。那么,对于英语句子(9’)可以依赖语境,选择、推理、具体化与充实从而形成以下的命题内容:
Thedayafterthespeaker’sspeech,thespeakerwilltakethebus(es)tothestation.
此时,它几乎包括了与目的和意***相关的所有信息内容,尤其是数的概念与意义。而对于汉语句子(9),通常会作以下解读:
说话的第二天早上,说话人要坐车(一般为公交车)去车站(一般为火车站)。括号内为通常情况下的推断,当然句子的含义仍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语境充实,可能涉及更多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但那并非我们所关注的。在汉语中,“数”的概念在充分体现交际目的和意***的话题中常常被忽略;如果(9’)句的听者不知说话人是否要倒车(该名词缺乏数的表现),就会为进一步获取此类的信息,而引起下一个话轮:
“用倒车吗?”
根据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人们首先假定话语是相关的,然后寻求相应的满足关联条件的语境,最后作出话语理解。名词的概念与数的概念的叠加,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表现,两者之间联系越紧密,意***与概念就越清晰,话语就越“省力”,而这种清晰和“省力”又符合语言表达的基本倾向。
关于信念的名言篇8
1.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2.论据类型的认识、分析或补充论据;3.论证方法的辨识、理解;论证结构的清理、划分;4.分析开篇或中间的个别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5.文章信息的筛选。如XXXX产生原因是什么?XXXX的作用有哪些?加点词“这样”“这种情况”“如此”等在文中指的是哪些?6.分析议论文语言的特点及仿写。7.感受、领悟及生活启示。
【仿真试题一】
让信念点亮生命
①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小鸟,那信念就是那有力的翅膀。
②信念,让人拥有前进的动力。艾森・豪威尔年幼时与母亲玩牌,几次发到手中的牌都很烂,以至于老是输。于是,他就抱怨牌不好,母亲却抚摸着他的头说:“人的生活就像玩牌一样,发牌的是上帝,权力不在你,无论拿到怎样的牌,都应尽力地打好它。”这句话给艾森・豪威尔很大的启示,以后每逢遇到困难和棘手的事情,他都燃起一种信念:不管事情有多困难,我都要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这种信念是他一步一步迈向成功殿堂的动力,终于使他成为美国第34任总统。
③信念给人不屈的力量。林肯被称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可有谁真正地了解他那坎坷的一生呢?他七岁时,全家被赶出住宅,开始居无定所的生活;长大后,创业多次失败,竞选参议员也多次被除名……他一生经历十五次重大挫败,但他从未被命运打败,跌倒了再爬起来,这种不屈的信念让他有了无穷的力量,最终成就了生命的辉煌。
④信念助人在苦难中成才。作家丁玲说过,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苦难都能忍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是啊,信念是战胜苦难的利剑,信念又是一位高明的老师,让你在苦难中茁壮成长。
⑤信念哺育心灵,绚丽人生,滋润着成功的花朵。它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助人成才。愿每个人都用信念点亮自己的人生,乘着信念的翅膀飞向理想的彼岸。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解析】寻找论点先要明确论题,论题就是作者谈论的话题,论点则是作者对论题明确的观点和看法,论题的范围比论点大。很显然文章论题是信念。读完文章我们很容易看出作者认为信念很重要,能帮助我们走向成功。那么文中能体现出这个意思的原句就是中心论点了。然后按照:一标题、二开头、三结尾、四中间的顺序寻找,如文中没有这样的句子,那就自己总结。此外需要注意:论点不是一个疑问句,也不是一个表推测的句子,一般也不以比喻句的形式出现。
答案示例:本文中心论点是:信念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助人成才。
2.仿照第一段话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
【解析】一般而言,仿写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式仿写,即例句以段或长短句交错的形式出现,让考生模仿写段造句。这类仿写题的思想性强,富有启示性。另一类是修辞式仿写,即例句运用了一种或几种修辞手法,仿句必须与之相似,所用修辞方法与之相同。在明确要求之后,审清例句、弄清仿写要点是做好此类题的关键。只有清楚了例句的内容结构、语体、情感等特点,才能确定自己该写的句子是什么样的结构,应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体现什么样的情感等要素。
答案示例:如果说生命是一条在风浪中穿梭的小舟,那么信念就是获取动力的船桨。
3.给文章第四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解析】本题要补充能证明“信念助人在苦难中成才的例子”,找到恰当事例后,叙写时突出苦难和成功。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弄清楚要证明什么道理;(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这样的环节:人名+事例+分析(向论题或论点靠拢),此外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答案示例:贝多芬小时候家庭贫困没能上学,17岁后伤寒、天花、肺病、关节炎等疾病接踵而至,26岁失去听觉。在这样的苦难中,他“扼住命运的咽喉”,最终成为享誉全球的音乐家。
4.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解析】答题要点:(1)明确论据类型与论证方法;(2)具体分析作用。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就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A.举例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 的事例通俗易懂,具体有力地证明了 的观点。
B.道理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 (名言、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证明了 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C.比喻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 比作 ,形象生动地证明了 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D.对比论证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 和 比较,突出强调了 的观点。
答案示例: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作用:列举了林肯屡遭挫败,但不屈的信念让他有了无穷的力量,最终成就辉煌的事例,十分有力地证明了“信念给人不屈的力量”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5.阅读文中划线句子,结合自身实际,说说现实生活中,你拿到的是怎样的“牌”?你将如何打好你的“人生之牌”?
【解析】写出现实生活境况,结合实际,提出打算,前后连贯即可。此类题从以下三点作答:引(引文中观点)+感(谈感受)+联(联系实际)。
答案示例:读了此文我明白了信念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助人成才。要成才首先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它可以帮助我们走向成功。作为一名中学生,虽然我的成绩很不理想,但我梦想将来当一名医生,我会把成为医生作为自己的信念,坚定地走完求学之路。我相信路就在脚下。
【仿真试题二】
善待挫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奋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 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有删改)
1.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解析】该题考查议论文中语段的作用及论点的提出。一般来说议论文语段的作用有:
(1)开头作用:
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②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③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④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⑤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⑥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2)结尾作用:
①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②强调……的中心论点;③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④补充论证了……使论证更严密。⑤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⑥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启发人们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答案示例:列举生活实例引出论题挫折,进而引出中心论点;唤醒读者共鸣,激发阅读兴趣;充当事实论据。
2.第四段“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 一句中“往往” 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解析】此类题考查议论文语言,完整答题格式为:判断+原词意+原句意+去掉后变化+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或生动形象)。
此类题还有一种题型: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关于信念的名言篇9
论文关键词:学习信念,学习焦虑,学习成绩
学习者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观念和焦虑是学习者因重要组成部分,对学习成绩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许多学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探讨了信念、焦虑和成绩这三个变量两两间的关系,但并没有人研究这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本文以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学习观念﹑焦虑和成绩三者间的关系。
1.调查对象﹑工具及数据收集
调查对象为222名河北师大英语专业学生。平均年龄为22岁,已学英语9到10年。
使用Horwitz(1987)的BALLI了解学生的学习观念。问卷共34道题,除4和14题测量学生对英语难度及学好英语所需时间的看法,其余都设有五个莱克特等级,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测量了学习者的语言学能,语言学习难度,语言学习性质,学习和交际策略和动机五方面的学习观念。使用Horwitzetal.(1986)FLCAS测量学生的焦虑水平。问卷共33道题,每题都设有五个莱克特等级,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测量学习者的交际畏惧,考试焦虑及负面评价焦虑。2、5、8、11、14、18、22、28、32题为反向题。使用专四级成绩来衡量其英语水平。
为发现潜在问题,首先对15名大四学生进行小规模测试。对BALLI和FLCAS问卷的信度分析表明其信度系数分别为.69和.851。尽管BALLI的低于可接受的信度系数.70(秦晓晴,2003),但BALLI主要是一系列单独项目的组合而不是一个测量学习信念的综合体(Mokhtari,2007),所以BALLI和FLCAS可用于此研究。
问卷于11月发出。收回有效卷为222份。然后将数据输入SPSS13.0。首先,BALLI进行了因子分析,总共提取出动机信念,正式学习信念,自我效能信念及口语信念。其次,将提取出的因子相加得出信念总分。第三,对FLCAS中的反响题进行了重新编码,然后相加得出焦虑总分。最后,利用路径分析探讨三者的关系。
2.研究结果
2.1概念模型
许多学者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探讨了信念、焦虑和成绩两两间的关系。Horwitz(1988),Young(1991)曾在理论上指出学习信念会影响焦虑水平,并对这种影响做出了合理解释。RodEllis(1994)曾指出学习信念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学习成绩。Horwitz(1988),Peacock(1999)等指出错误的学习观念会阻碍语言学习。Krashen(1982)认为焦虑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会阻止可理解性输入。Tobias(1986)指出焦虑会损害语言学习的输入,过程及输出。因此,基于以上研究,此次研究首先假设学生的学习信念和焦虑会影响其专四级成绩,即“学习信念”为内生变量,“学习焦虑”和“专四成绩”为外生变量(见***1)。
***1概念模型
2.2最终模型
***2根据路径分析建立的最终模型
***2表明三条路径中,只有两条是显著的,即信念可对焦虑产生.353的直接影响,焦虑对成绩有-2.53的直接影响。因此,研究可得出三个结论:1,信念直接影响焦虑;2,焦虑直接影响成绩;3,信念可通过焦虑间接影响成绩。
第一个结论与前人研究一致(Horwitz,1988;Young,1991)。这可能是由于信念和焦虑都属心理活动,因此二者有较紧密的联系。第二个结论也与前人研究相符(Horwitz,1986;Aida,1994;Phillips,1992)。焦虑会对成绩有负面影响可能是由于语言学习的复杂性。尽管这些英语专业的学生已学习英语近10年,但学多人(36.5%)认为英语很难学。当学习者认为某项活动很难时,焦虑就会产生负面影响(MacIntyre,1995)。焦虑对成绩的直接影响可能是由于学生们在用英语时不知道如何控制其焦虑。当他们感到焦虑时,其注意力就会分散,从而有较差的表现。最后的结论在预料之内。文秋芳和王海啸在1996年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表明信念无法预测成绩,Peacock(1999)在研究信念和成绩的相关性时,在34种信念中只有3个与成绩显著相关。因此,信念和成绩间很难建立直接联系。这可能是由于信念只是人们在头脑中形成的做事情的看法,而所想和真正将想法付诸于实践是不同的。
关于信念的名言篇10
1 引言
本文将重申和展开我们长期以来的一个想法:语言哲学与语言研究的关系,就像营养钵对钵中的小苗的关系,也像摇篮对摇篮论文联盟中的婴儿的关系。
西方语言哲学是发生在西方哲学20世纪初期至70年代的那一场由语言性转向带来的分析***及分析哲学的产物。它的初衷是“以语言为手段来重铸哲学的千年老题”(baghramian 1999:xxx)。由分析***而来的“西方语言哲学”留下了大量的经典著述,这些著述富有智慧、营养和启发。我们将这一丰富资源称为“营养钵”(a nutritive bowl 或feeding block),这一营养钵无意中或实际上已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营养,酝酿、发育和激励了语义学、语用学、句法、翻译论、修辞、外语教学及二语习得等语言学分支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尽管这些只是语言哲学的副产品。下文的每一小节的结尾处,我们将呈现每一语言学分支所沿承的哲学轨迹。
尤其是,我们将在第3节看到,我国一些学者从语言哲学这营养中,发掘出全新的研究方向:我们可以用新的方向和新的解答方式来引领新的语言研究和发展。这种语言研究,既吸收分析传统的营养,又对中国当代语言研究作出新的探索。
2 从语言哲学到语言学的轨道
本节探讨语言学各分支是如何从语言哲学那里发展来的。
2.1 从指称理论到语义学
哲学的各种指称理论告诉我们语词如何与世界关联。指称问题是语言哲学中讨论得最热烈的问题。何以如此,martinich的一句话可以说是一语中的,“指称问题的确重要,因为哲学家的典型看法是:语言与实在相联系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指称”(martinich 2001)。这个实在(reality)就是西方哲学家时时关注的存在(being)。看人们怎么用指称,就是看人们怎么用语言表示存在。frege的“论含义和指称”(frege 1952/1999),russell的“摹状语”(russell 1956),strawson的“论指称”(strawson 1950)等等,都是哲学家对指称问题的关注成果。他们的工作只是表明他们的观点:“语言与实在相联系的主要方式是指称”。也就是说,他们为了弄清实在是什么,才对语言中的指称感兴趣。
基于同样的理由,哲学家也对名称与指示词感兴趣,因为名称、指示词与指称相关。searle认为,每一个专名都与一组或多或少是确定的摹状语相联系,这组摹状语确定一个名称指示什么样的对象(searle 1958)。简言之,名称间接指示。kripke论证说,名称与它们的命名物直接关联。他推断说,专名确保在每一个可能世界中辨别出相同的个体(kripke 1972)。evans认为,无论是描述理论还是因果理论都回答“假定出现指称,什么东西确定什么样的对象被指称”这个问题(evans 1973)。
关于命题态度,哲学家是这样考虑的。“哲学家想要知道信念的对象是什么。”信念可否用一种语言学方式表述?他们认为,“信念可以有一种语言学的表述方式”(martinich 2001)。于是就出现了哲学家大量研究“玛丽相信/知道/认为/愿望/期待(等等表示命题态度动词)”的语句。实际上,这就是:存在某个被相信的事件(事件也可以成为对象,不是哲学家想不到这个上面来)或人。这是在用语言描写存在。
围绕语句的真值与词语的意义(truth and meaning)这个项目做文章的作者及作品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语句的真值问题有什么哲学意义呢?西方哲学家大致上从两个方面来回答。第一,逻辑实证主义者有这样的看法:一个语句仅当它具有真值时才是有意义的。然后,另一些哲学家持不同意见:语句有没有意义不在于它是不是具有真值。若是这个语句是在做某件事,虽然它没有真假可言,却是有意义的语句。第二,哲学家传统上关注于人们所持的信念或所说的话是否为真;倘若为真,那么语言似乎必须以某种方式与世界相联系。只有语句为真,哲学家才能从语言中看到与世界相联系的地方,而一谈及“世界”就关上了西方哲学的千年老题:存在。
结论:从哲学旨趣到作为其副产品的语义学轨道。轨道1:世界的样态→语词如何与世界关联+语词/名称/命题指称什么→指称理论→语义学基础; 轨道2:世界的样态→语词如何与其他语词关联+语词如何与使用该语词的说话人的信念和意向相关→意义理论(指意义的真值条件理论)→语义学(作为一种副产品)。(注意:在二值逻辑的前提下)
2.2 从意义理论到语用学
2.21 二值逻辑的束缚
根据二值逻辑,一个句子非真即假。而逻辑实证主义者却认为:一个语句仅当它具有真值时才是有意义的。于是语言中大量没有真值的句子,如祈使句“请开门!”所有疑问句,道德判断句“你不该那样做”等等,都成了无意义的句子,但直觉告诉我们,这个结论显然是错误的。
2.22 austin的哲学研究对语用学的提升
为了挣脱二值逻辑的束缚,austin提出“言有所述句”(constatives)与“言有所为”(performatives)的划分(austin 1962)。前者描述事态,事态为真为假,依赖于它们是否与世界的样态相符。后者不具有真假值,但有适切条件(felicity conditions)的限制。后来他取消了这样的划分,认为一切言语都是言有所为,我们说话就是在做事。searle发展和改进了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言语行为与说话人的信念和意向的关系。言语行为理论后来成为语用学家的经典话题,而austin等哲学家的原意不过是在为没有真值的句子也有意义而寻找解释的理由?。
转贴于论文联盟
2.23 wittgenstein的意义使用论
wittgenstein的“意义即使用”观点认为,句子的意义在于使用,“不要问意义,要问使用”(wittgenstein 1953/1999)。也就是,他将语言意义约束在论文联盟语言使用的游戏中。在他看来,运用语言是一种活动,我们使用的语词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意义。“想象一种语言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forms of life)(《哲学研究》第19节)。这是当代语用学中较有影响的意义使用理论。
2.24 grice的意义理论
grice (1957)批驳逻辑实证主义的意义证实论。他认为,意义是会话双方互动的产品,不能脱离人的交际意***孤立地进行分析。说话人a 必须试***使话语x在听话人身上产生某种效果;同时,听话人必须领会到说话人的这一意***。交际实际上是意***的传递与交流。显然,grice把语言的意义与人的心智关联了起来。grice意义理论一直是语用学的经典话题。
结论:从哲学旨趣到作为其副产品的语用学轨道:世界的样态→语词如何与其他语词关联,语词如何与使用该语词的说话人的信念和意向相关→意义理论(意义的使用理论+多元划分+意义是互动的产品)→语用学(作为一种副产品)。(注意:冲破了二值逻辑的束缚)
比较上文提到的轨道2,才知道为何都从世界的样态出发,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一个是语义学,别一个却是语用学。
2.3 从意义理论到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翻译论
tarski为了最终地提出真(值)的语义理论(the semantic theory of truth)(tarski 1956),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其中之一是如何避免像说谎者悖论那样的语义悖论。他的智慧是,首先区分工具性语言(a metalanguage)与对象性语言(an object language)。我们用工具性语言来谈论、解释和分析对象语言即被讨论的语言的特性。为了避免自我指称问题,他建议,“为真”、“为假”这个两个词应该放在工具性语言里做谓语,而不是放在对象语言里作谓语(baghramian 1999:42)。于是,对tarski的t-约定:x is true iff p,我们可以这样例示:
“snow is white” is true iff snow is white.
此句中,引号内为对象语言,引号外为工具性语言,是对对象语言的解释。
工具性语言概念被钱冠连(2003d)扩展,而应用到对翻译的思考。他说,工具性语言是解释、分析和讨论对象语言的语言。也就是说,工具性语言是对对象语言的解释和再度解释。这是一种语言之内的解释。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翻译正是一种语言之内解释关系的延伸。因此,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翻译是一种工具性语言的扩展观。
直接关注和思考翻译问题的英美哲学家有quine (1960)和其学生davidson (1970/1975)。为了搞清楚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用纯经验的方式证明从一种语言译为另一种语言的问题,quine提议应研究最原始翻译(radical translation)的情形,即“迄今为止从没有接触过外界的人的语言的翻译”。 他把翻译场景拉远到一个文明世界首度发现的原始部落,假想一个田野工作的语言学家,试***翻译该部落的土著语言,通过对这种情形的考察,我们可以弄清楚,翻译的要求和条件是什么。davidson将“最原始的翻译”扩展为“最原始的解释”(radical interpretation),以包括同一种语言之间的解释和理解。要理解某人的语言,必须依赖双方具有相同的对世界的看法,这就是davidson,quine 所称的“信念沟通原则”(principle of charity)。davidson论证,如果我们所知道的全部就是说话人认为是真的句子,而且,如果我们不能设想他的语言就是我们自己的语言,那么,我们连翻译的第一步都无法迈出。既然对信念的认识来源于解释词的能力,那么,我们从一开始便必须假设存在着普遍的一致。因此,信念沟通原则便是认定某人具有某种信念心态的前提条件。
结论:从哲学旨趣到作为其副产品的翻译论:轨道1:语义悖论→对象语言与工具性语言的区分→解释关系(同一语言之内解释)→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翻译→翻译论(作为副产品);轨道2:翻译手册→最原始的翻译→解释(早先不知道的外语的翻译)→(学习/翻译/解释一种语言的要求和条件)→翻译论(作为一种副产品)。
2.4 从哲学研究到作为其副产品的句法
结论:从哲学旨趣到作为其副产品的句法轨道:dummet的轨道:哲学的目的→思想结构的分析→通过对语言的分析(作为思想的工具)→句法(作为副产品)(dummet 1991);russell的轨道:传统的哲学问题→哲学句法的功用→句法(作为副产品);钱冠连的建议:句子的结构→宇宙的结构→思想的结构→语言、宇宙、思想三者的同构→语言全息论→句法(作为一种副产品)(钱冠连2003a)。
3 受分析传统的语言哲学启发而产生的新的语言学发现
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与利用西方语言哲学资源中的营养与智慧,以新的视角去关注如何将语言问题和现实的外部世界、人的行为、社会交际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起来。这便是所谓的节外生新枝。下面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几个例示。
3.1 纯分析性考试模式危害外语教学
这个问题,对于处在相当迷信现代化考试手段(纯分析性考试,即打钩钩、画圈圈)的中国外语人,是听不进去的。我们曾经在多种场合指出:还是要整合性考试,纯分析性考试弊大于利(钱冠连 2003b)。如果我们搬出著名哲学家的话便是:“现在存在着一种很大的压力,竞相利用新的教育技术,借助最新的科学发展来设计课程与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可能加害与扭曲创造能力的正常发展,因为这些方法削减了呈现在爱探索的头脑面前的这些材料的范围与复杂性,把行为放在一些固定的框框之内限制起来了” (chomsky 1972, baghramian 1999: 295)。
难道,搞掉人的创造能力就是现代教育的目标吗?
3.2 修辞新论
猜想:凡是语言使用过程中,涉及呈现方式、描述属性与认知活动时,必涉及修辞活动。修辞可以是一种哲学活动:(1) 从寻找不同的呈现方式与不同的认知内容出发(frege 1952, 1999):土豆(埋在土里的黄豆,比喻),洋芋(从南美洲输入的芋状植物,报告来源),洋芋就是马铃薯(像挂在马脖子下的铃,比喻);(2)从转贴于论文联盟
描述(摹状)事物属性与交待事物指称出发(russell 1956):“打不倒的矮个子”(形象比喻与坚强比喻);(3)从讨论事物的非严格(非固定)指示记号出发(kripke 1972/1980);(4)从工具性语言出发(tarski 1956);(5)从认知相似性出发(wittgenstein 1953/1999):这里的修辞用法的机理是:选择了一个既相似又偏离于原型的最新最巧的表达式,如“猪脑袋”形容愚蠢如猪;(6)从寻求命题事态出发;(7)从寻求语言与存在之间的关系出发:“猴子探海”:我们是在欣赏像猴子的岩石,还是在欣赏导游的语言艺术(钱冠连 2003c)?
3.3 后语言哲学路子
分析哲学家本来是用语言分析解决形而上学的千年老题,我国一批语言哲学博士从分析哲学的老问题中,充分挖掘与利用西方语言哲学资源中的营养与智慧,以新的视角去关注语言问题和现实的外部世界、人的行为、社会交际与日常生活。他们用这种节外生新枝的办法,解答了一些颇有意义的哲学问题。例如,《在语言中盘旋——先秦名家“诡辩”命题的纯语言思辨理性研究》(刘利民2007),这个研究以语言性认知操作三模式论为框架,对先秦名家的思想命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解释,引起了我国哲学界的充分论文联盟注意。又如,《咖啡的芳香:论感觉经验的不可说性》(梁瑞清 2007),该文在对不可说进行概念分析的基础之上,指出传统的不可说问题其实是指感觉经验的现象属性以及感觉话语的现象意义具有弱式不可说性,提出了语言地***说、感觉话语的意义三分说和经验网络假说等原创理论。又如,《明达语言维度观及其哲学关照》(王爱华2007),这个研究在前人从哲学和语言学路向对明达语言(metalanguage) 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明达语言维度观 (a dimension view of metalanguage),并以此视角审视语言哲学里的三个重要而又具有争议的话题:(1)语言与实在的关系;(2) 语言与心智 (mind) 的关系;(3)语言的不完备性。对每一个话题,本文 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4 结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信念的名言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