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感悟分享例1
--瑞士教育家裴斯洛齐
2.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道德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
3.教育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快乐和幸福。”
4.如果孩子的双手为了自己和别人的快乐什么也不去创造的话,那么你给他们现成的供快乐和享受之用的东西越多,他们对生动而又美好的东西就越是漠不关心。”
--苏霍姆林斯基
5.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是这样表述的:“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他自己的教育。
7.知识的开端永远来自感官。看得见听得见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流下印象的东西无疑就是情景。
--夸美纽斯
8.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
9.最精湛的教育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
10.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
--俄国文学家
11.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
--亚里士多德
名家名言给我在教学上的启示总结为一点就是:让品德教学成为学生道德生活的过程。
拓新一:建构性道德教育
建构性道德教育是一种从生活到生活的教育,它强调一切已形成的精神成果必须回归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状态中被全程体验、领悟,从而使学习者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找寻事物的意义,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实现创造。实质是强调道德教育向生活的回归。
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目标是综合的、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内容是有机整合的、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模式是体验创生的,回归生活的品德教育评价是发展性的。这是一种情境化的、个性化的、思想性的个性美的游戏性的,探究性教学
拓新二:品德教学目标的重构
一条主线三条主轴四个层面
生活
儿童与自我
儿童与自然
儿童与社会
健康安全的生活
愉快积极的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拓新三:品德教学内容的整合
主题板块一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主题板块二
引导儿童学 习与 老师同学交往、学习体验和欣赏自然的美,获得生活的积极体验,形成愉快开朗的个性品质、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敢于应对挑战的勇气。
主题板块三
进一步扩大儿童的交往范围,强化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激发他们从爱自己的父母长辈开始,学习怎样爱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遵守社会规范,学习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主题板块四
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动手、动脑养成探究的习惯和方法、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从引导儿童学习怎样认识和照顾自己,到学习怎样与别人交往,再到学习怎样爱长辈、爱同学、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从形成基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法到学会创造性的学习生活,从引导儿童对基本生存方式的认识到对精神世界的找寻都是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生活逻辑的
拓新四:体验-创造-生成教学模式的构建
体验-创造-生成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在把思想品德、社会、劳动等等分科整合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一综合课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活动生成性教学模式。它是针对当前品德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它强化要回归品德教学的自然状态。它强调教师要弱化“教”创造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的活动;柔化“教”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感性的教、纯真的教;点化的“教”即点拨;隐化“教”达到教无痕的境界,活化“教”、美化“教”
拓新五:体验-创造-生成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
教学模式的构建应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包括:内化与建构相结合的原则、情理相结合的的原则、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显意识与潜意识相结合的原则,主体与主体相结合的原则。
拓新六:体验-创造-生成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性要素二
自主体验的层次性
--经历学习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个性存在。
2.让学生的肢体与思维活动同时发生。
--感受学习
1.感悟常常是一种无言的意会。
2.感悟也以错误为教材。
3.感悟也以宽恕为催化剂。
--享受学习
1.获得学习上的高峰体验。
2.学会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给与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善于感受学生学习的感受。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或是听区里的研究课也好,在评课时常感觉到课堂上老师也在努力的创设各种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体验,但实效性并不明显。感觉活动虽多但学生只在一个层面上体验,缺乏深层次的引导。这个困扰我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在阅读《小学品德 教学拓新》时终于受到了启发。在这里愿与大家共同分享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道德经的感悟分享例2
庄稼、草木的种子,在春天,播在泥土里;xx第一小学师生、家长励志修身的种子,则是播种在修身学堂,扎根在心灵里。
一、宽敞明亮的场地
在一小的校园里,有一间宽敞而明亮的多功能电教室。踏进电教室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醒目的牌匾,上面写着——修身学堂。
学堂内有三百多张桌椅,为大型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场地保障。先进的教学平台、音响、钢琴等配置,便于播放课件、视频、音乐等,为活动的设计增添了几分幽雅,使活动更具感染力。修身学堂一边的墙壁摆放着书柜,仿佛时刻提醒着学堂里的学员——以书为镜,可修身,更能立德。
这就是xx第一小学师生、家长们常聚集一起分享教育感悟、激发生活热情、帮助净化心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主要场所。
二、精心策划的活动
修身立德的方式很多,xx第一小学精心策划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修身教育活动,以活动促提升,以实践促成长,其中主要的有引导读书、主题分享会和社会实践。
(一)在读书活动中明理励志
读书,以书为镜。哲学可以使人明智,历史可以使人知兴替,读修身养性的书,如同与圣贤交谈。在教师群体中,学校开展为老师们送书、举行好书共赏等活动。建立了教师读书交流的制度,每次校本培训前,都要请两位老师进行好书推荐,有意识地为老师们营造浓厚的读书学习环境。为激发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学校邀请了中国著名儿童作家——曹文轩以及被称为中山“活字典”的作家——刘居上老师为孩子们开办阅读讲座。并结合学校的读书节活动开展“以书会友”、书签制作、亲子经典诗歌诵读比赛等专题活动。更让人欣慰的是还有十六位热心的家长主动来到修身学堂,给孩子们当起了客座教师。
书香溢满修身学堂,飘向家庭,飘向社区,一小人在书籍的海洋里贪婪地汲取营养,在阅读中明理、长智。
(二)在主题活动中提升感悟
一年来,为给一小的老师、家长和孩子们创设更多感悟的机会,学校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的方式,在修身学堂开展了三十八场主题活动,引导一小人在活动中提升感悟,开展自我公民道德教育。
中山教师进修学院高科院长主讲的《信仰与责任》,让老师们明确了时代赋与的重任;市教研室梁剑玲教师主讲的《生活的智慧》,让老师们懂得智慧的生活就是活在当下;中医院王志明医生主讲的《健康教育讲座》,让教师们懂得了在职业疾病方面的预防;观看《教师礼仪》,让老师们深刻感受教师职业的美;故事《塞翁失马》、《上帝咬过苹果》让教师懂得了幸福因分享而更美;观看学校年度优秀教师获奖感言的视频,分享了获奖教师的自豪感与幸福感……
《如何培养孩子爱读书的情感》、《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四(3)班的刘琦妈妈为新生家长们分享孩子成长的感悟,省百分妈妈协会的叶文芳主任为亲子义工家庭举行了别开生面的“爱”的分享会……修身学堂成了家长们学习、分享育儿方法的圣地。
文明公约DIY比赛、文明歌谣我来唱(创)、亲子共享文明花,电影——《孩子不笨》,视频分享——《开学第一课》……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了一小人把个人的“小美”上升到道德、行为、集体层面的“大美”,在充满着和谐美的一小校园里快乐成长。
(三)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幸福
生活因分享而更精彩,情谊因互助而更动人。通过修身学堂的系列活动,一小人更懂得珍惜,更乐于助人。校园修身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时,学校还把修身学堂的活动延伸到校外、社区,甚至是网络……
道德经的感悟分享例3
2引导中职学生悟出职业道德真谛的途径
2.1课程开悟
职业道德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依托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系统讲授,让学生把握职业道德的意义及体系。因此,要专门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增加教学课时,真正夯实学生的职业道德基础。同时,要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推行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其职业道德情感;推行情景教学,通过职业环境模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营造准职业教育氛围,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推行角色扮演教学,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通过场景设置、角色扮演等环节,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感悟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实践体悟
经常组织开展参观访问、义务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有组织、有计划地让中职学生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真谛,培养学生自立、自信、自重的品德及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道德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行为选择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最终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观念。特别是在顶岗实习阶段,要切实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落到实处。学校要与实习单位团结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讨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办法和措施,明确分工和职责,让每位学生在实习中都能受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熏陶。
2.3阅读感悟
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感悟职业道德的真谛。现在市面上励志类的书籍特别多,有很多故事既简短又意味深长,很适合中职学生阅读。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阅读励志类文章,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陶冶情操,同时还经常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感悟,共同成长。
2.4反思省悟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方面,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思考自己对他人职业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在从事此工作时会怎么做。通过反思,使学生不断内化职业道德,提高道德品质。
2.5惩戒顿悟
抓住关键时间,找准关节点,进行必要的惩戒教育,这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学生成长中,往往一些很小的事情也会影响甚至改变其一生。对于学生成长中关键时刻的一次批评或一次惩罚会矫正其人生坐标。所以,抓住这些关键时间、关节点对中职生进行惩戒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有的人不主张进行惩戒,实际上只要把握好度,惩戒会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手段。
2.6环境引悟
一个人的行为是其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要根据学校历史与定位,突出特色,加强基础性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发展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
2.7心理导悟
心理咨询与指导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寓德育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是众多学校德育成功的经验之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有益途径来对待,把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统一于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以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
道德经的感悟分享例4
1.学生的幸福观趋于多样化和现实化,我们在学生中进行的随机访问就反映了这一问题
在问到小学生“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时,有的学生回答是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有的学生回答是有知心朋友;有的学生回答是自由自在;有的学生回答是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一定的经济实力等。总的来看,大多数小学生把个人幸福与家庭幸福紧密结合了起来,同时他们也知道要好好学习,能够把幸福与追求美好的道德理想结合起来,自觉用道德标准来衡量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对社会中的弱者大多持有一种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家长价值观念的影响,学生的幸福观也发生了一些偏差,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有抬头倾向。
2.小学生的幸福感偏低
访问调查发现,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父母长辈给予他们过多的溺爱,使得孩子逐渐弱化了对幸福的感受。另外,现在中国的许多孩子普遍生活在学业的重压之下,尽管减负的口号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但事实上却是越减越重。从孩子跨入学校大门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心理上就负载了沉重的压力,他们觉得自己的学习生活是非常单一的、封闭的,是枯燥乏味的,心情自然就十分压抑,往往就是这些情绪极易引发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产生疲惫和倦怠感。
二、教育者应及时通过教育让学生获得并提升幸福感
学生的幸福感来自于他与外部世界建立起来的亲切、友善的关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幸福、分享幸福、感悟幸福,学会回馈幸福。
1.体验成功,感受幸福
对于小学生而言,成功是一次发言后得到了掌声,一次作业本上得到了小红星,一次比赛后得到了奖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感受到幸福的存在。一是搭建舞台,如,“六一”儿童节期间学校可组织“校园吉尼斯”“校园才艺PK”等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个性得到充分的保护,成功的幸福感也就随之降临。二是全面评价,通过开展个性化的评比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2.体验合作,分享幸福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学生在合作性课堂中更能体验到学习乐趣,体验到自我的价值,获得幸福。一是创设丰富的合作情境。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各种以合作为形式的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达到学习的目的,培养团队精神。二是加强必要的合作指导。合作前,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任务与目的,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如,班级举行手抄报比赛,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后,教师要指导每个小组安排好组员的工作任务,搜集资料、编辑、美术、抄写,每一项工作都要人专门负责。当一项合作任务完成后,引导学生畅谈合作后的体会,在彼此的交流中,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合作带来的幸福感。
3.体验挫折,感悟幸福
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要让这种经验迁移到个体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终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一是在体育运动中克服困难、磨炼意志。每学年学校召开的春季趣味运动会和冬季三项运动会,就是让学生在竞技中感受运动的魅力,在汗水中磨炼坚强的意志,在付出中享受回报的快乐。二是在手拉手活动中体验艰辛、感悟幸福。暑假里开展手拉手夏令营活动,让城市孩子来到农村体验生活,与农村孩子一同吃住、一同学习、一同劳动,感受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条件的差异,感受农村孩子的艰苦与淳朴,感受劳动的辛苦与快乐,领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懂得珍惜生活,关爱他人。
道德经的感悟分享例5
2引导中职学生悟出职业道德真谛的途径
2.1课程开悟
职业道德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依托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系统讲授,让学生把握职业道德的意义及体系。因此,要专门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增加教学课时,真正夯实学生的职业道德基础。同时,要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推行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其职业道德情感;推行情景教学,通过职业环境模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营造准职业教育氛围,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推行角色扮演教学,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通过场景设置、角色扮演等环节,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感悟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实践体悟
经常组织开展参观访问、义务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有组织、有计划地让中职学生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真谛,培养学生自立、自信、自重的品德及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道德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行为选择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最终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观念。特别是在顶岗实习阶段,要切实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落到实处。学校要与实习单位团结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讨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办法和措施,明确分工和职责,让每位学生在实习中都能受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熏陶。
2.3阅读感悟
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感悟职业道德的真谛。现在市面上励志类的书籍特别多,有很多故事既简短又意味深长,很适合中职学生阅读。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阅读励志类文章,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陶冶情操,同时还经常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感悟,共同成长。
2.4反思省悟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方面,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思考自己对他人职业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在从事此工作时会怎么做。通过反思,使学生不断内化职业道德,提高道德品质。
2.5惩戒顿悟
抓住关键时间,找准关节点,进行必要的惩戒教育,这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学生成长中,往往一些很小的事情也会影响甚至改变其一生。对于学生成长中关键时刻的一次批评或一次惩罚会矫正其人生坐标。所以,抓住这些关键时间、关节点对中职生进行惩戒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有的人不主张进行惩戒,实际上只要把握好度,惩戒会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手段。
2.6环境引悟
一个人的行为是其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要根据学校历史与定位,突出特色,加强基础性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发展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
2.7心理导悟
心理咨询与指导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寓德育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是众多学校德育成功的经验之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有益途径来对待,把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统一于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以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
道德经的感悟分享例6
中***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11-02收稿日期:2016-08-18
课题项目:此论文系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课题“‘历奇’体验式训练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GQT15023)。
一、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 ***的“十”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是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但目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使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不尽如人意。
1学习内容死板,脱离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
当前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学习内容死板,脱离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的问题,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局限在校园内、课堂上,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几乎是封闭的教育,与此同时还忽视了学生的实践以及情感体验,从而导致学生缺乏情感教育,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者比比皆是,甚至德育课堂及德育活动被学生们称之为“填场子”。因此,要通过各种方式、手段,将德育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通过创新德育手段满足学生在实践中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
2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略
思想品德教育偏重理论学习,不自觉地将德育变成了一种知识的灌输,常常突出和强调教育者目标的达成,强调要将学生培育成自己期望的模样。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成为教育的客体。
受访者谈到课堂上老师的灌输,不能激发不起听课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产生厌烦情绪。现在还有很多的德育实践课都和学生的考勤、学分挂钩,太具有强制性,导致所谓的“填场子”经常出现,学生甚至会觉得这项教育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没有在德育过程中获得。
3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
在德育教学中,常常是老师从头讲到尾,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对行为规范的掌握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达不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受时代的变迁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学生的意识形态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一些非主流的文化观、价值观正在侵蚀着学生的头脑,而课堂学习内容死板,脱离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历奇”体验式训练在大学生德育中的应用“历奇”教育通过经历体验而带出有意义的教育,包括知识的获取、新理念的建立,是在合作、互动、互助的氛围中,以自主参与、经历体验为基础,在分享中生成、在探究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教育新模式、教学新方法。
(1)“历奇”体验式训练在做中学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指导,重视基础性研究,加强应用性研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交流总结。
通过受训者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信、顽强、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改进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运用“历奇”特有的理念引导学生、培养学生。
“历奇”体验式训练的所有项目以体能活动为导向,引发出认知活动、情绪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学员全身心投入。“历奇”体验式训练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以体验与提升为基础的培训,以各种方式模拟我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通过受训者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其自信、顽强、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小组老师的引导、总结与分享,打破了传统的德育学习内容死板、脱离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的问题。在课后的调查中,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历奇”体验式的训练模式可以有效促进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2)“历奇”体验式训练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回归学生主体地位,努力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适用于进行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历奇”体验式训练注重以人为本,实行分组活动。特别注重学员的成长规律,在建立学习者内在动机的基础上,让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谈到学生需要情感教学,“历奇”体验式的教学首先可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他们体验到不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教学方式,让他们体验到另外一种快乐。
老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和资源,时刻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通过新鲜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历奇活动,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力***使每一名学生竭尽全力为团队争取荣誉,在课程设计过程当中,通过训练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历奇”体验式训练可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实践意义 通过让学生参与项目,使其在参与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魅力、同伴之间的相互关爱和信任,这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访谈中大多同学这样分享到,人活着就要做品行兼备的人;就要做勇于挑战超越的人,乐观向上,心有多远,生活就有多精彩。
在课程的设计中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改进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运用“历奇”特有的理念在实践中去感受、去体验,使学生能够自觉参与,培养学生乐于奉献、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使人生价值得以升华,通过训练使受训者的内心拥有善良、稳定、坚强、清醒等行为系统。
“历奇”体验式训练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形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使教育人性化和个性化发展的思想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历奇”体验式训练的显著特点是体验和感悟,即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人生哲理,运用体验式的教育方法,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生的某种实践,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形成自己的人生观,把它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就是一堂思想教育的实践课,对受训的学生有很强的说服力。“历奇”体验式训练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有很强的趣味性,但其并非一种简单的游戏,而是体验下的感悟、震撼下的理念,这也是体验式教育模式区别于其他教育模式的最根本特征,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易于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发现道理。
总之,思想品德教育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进去了,他们才能有感受,才能在感受中升华道德情感,形成真正的道德意识。
道德经的感悟分享例7
本文作者:胡乃君工作单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道德体验的基本内涵与分类
道德体验的基本内涵在弄清“道德体验”的基本内涵前先了解“体验”的基本内涵。张文娟指出,体验既是人的情感本身,又是一种理性和感融的认识活动。个体在亲历某一事件或情境的过程中,在已有的认知和感悟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清楚了“体验”的内涵,有助于理解体验是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道德教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和作用。张文娟将道德体验理解为:是人理解人生与社会的方式,也是人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方式。作为一种道德教育形态,它重视外部自然界和人际之间的道德信息,在内外交融的形态下由体验者进行内外全息感悟,进而领悟事物之间或事物情境中的道德关系,形成对事物及其关系意义的自我建构和价值生成的理解。与一般的体验不同,道德体验着重强调对道德观念的体验、人与人的沟通和了解以及对自我价值的体验,认识自我的人生状态和道德水平。道德体验的分类道德体验按其存在形态可分为“亲验”和“想验”。所谓“亲验”,是指体验者亲自置身于一定的关系世界和生活情境之中,经历或受过感动,对自身及其他存在的生存状态及其意义有所体验。所谓“想验”,则是指体验者通过自己的亲历、感受和观察,在积淀了一定的生活阅历的基础上,借助于别人的表达和自己的想象去领悟表达者的生活阅历、生存状态及其人生意义。道德教育的形式也只是把体验者集中在固定的场所里(如教室),基本上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单纯知识灌输,让体验者只是通过记忆道德规范知识,却希望他们发生实际的高尚德行。其实亲验与想验是互为条件的,亲验是想验的生活基础,想验是亲验的思想准备,有过想验之后,亲验往往更加深入、丰富,而有过亲验之后,想验才会有发生的现实生活的支持,从而更加切己、栩栩如生。两者相互影响、互相作用。
结论与建议
拓展训练对高职学生道德体验的诱发与唤醒拓展训练项目开展的形式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虚拟的社会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虚拟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去体验、思考和感受生活世界里的各种关系,学会判断、选择恰当的个人德行(即道德习惯、道德行为、精神面貌、道德特征、道德品质等),逐步形成道德体验。如***1所示,拓展训练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公司制的组织与管理,教师变身总经理,学生变身部门经理及普通员工。这种形式的设置能大大提高学生在训练项目中参与性和积极性,同时也符合高职学生发展的特点。学生必须以一种开放、平静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老师所设计的拓展训练项目中,这是诱发与唤醒学生道德体验所需要的最佳准备状态。如果一个学生在拓展训练中没有这样的心境,对其他队员的鼓励、关心置若罔闻,不关心自己的团队,那么这个学生的道德体验就很难被诱发。所以,学生在体验进行前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免影响整个团队。教师应确保教学过程在公平、民主的氛围中开展,重视师生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经验分享。学生们是否真正诱发了道德体验,还要看师生间的互动情况。在拓展训练课中,教师改变了传统居度所有的艰难险阻,与学生们互相交流,共同分享经验,最终诱发与唤醒学生的道德体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表5)4.2拓展训练能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般社会道德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的体现,是社会的主体道德。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而高职学生通过拓展训练课程已经诱发与唤醒学生的道德体验,使学生在从业前就开始逐步了解工作环境和社会生活中各种的职业责任和义务,从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表6是列举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及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岗位,分析该岗位所应具备的主要职业道德,设计制定高职体育拓展训练课程的体验项目。
道德经的感悟分享例8
市纪委举行“学楷模·叙深情·一家亲”活动
为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深入开展,2017年5月24日下午,市纪委举行了一期“学楷模·叙深情·一家亲”,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市纪委全体机关干部及52对结亲对子家庭代表,梁社区民族团结专干等共计150余人应邀参加活动。
活动在欢快悠扬的《相亲相爱一家人》乐曲声中拉开了序幕,在庄严的国旗下,与会人员集体宣誓,在主持人的带领下齐诵《中国人誓词》,大家齐唱歌曲《中国人的宣言》。学楷模环节,通过视频录像,将尤良英同志“请进”了道德讲堂,讲述了尤良英同志关爱少数民族兄弟,团结一家亲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干部职工。随后,大家一起诵读分享了《弟子规》泛爱众篇中的一段经典,结合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进行了深入解读。谈感悟环节,各族干部结合尤良英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经典语录,纷纷踊跃发表了自己感想感悟,表达了对认亲对象真诚关爱帮助的感谢感激之情。送“吉祥”环节,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52对结亲对象将自己精心准备的精美小礼物,亲笔写下真挚的祝福,互赠给对方,并合影留念。
纪委副书记对本次道德讲堂进行了点评,给予了鼓励和肯定。纪委***、副局长祖力比亚·司马义就“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结合自身实际给大家分享了她真心结对帮扶少数民族家庭的故事,谈了真切感受。要求全体机关干部通过“道德讲堂”这个活动,坚定各族群众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今后的工作,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做民族团结道德楷模。
大家在“道德讲堂”中感悟着民族团结,互助互爱的力量,把维护民族团结转化为自觉行动。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将从工作实际出发,着眼中心任务,讲道德、作表率,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使市纪委大家庭真正成为民族团结模范单位的表率。
道德经的感悟分享例9
关键词 走进生活;彰显情趣;真切体验
新时期的少年儿童,他们善于思考,喜欢以他们自己的眼光看世界,有更多***的看法与见解,拒绝空洞教条的说教;他们更多的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拒绝高高在上的强权;他们认同的,必须是他们通过体验获取的真实感悟,拒绝粗暴简单的压制;他们缺乏痛苦和磨练,所以对幸福感知难以深切;他们并不缺乏爱心,但是他们缺乏对爱敏锐的感知;他们并不缺乏同情,但是缺乏对别人的关注;……面对新时期少年儿童思想道德上出现的诸多问题,一味追求“完整性、系统性、超前性”,脱离学生实际,以说教、灌输为主的德育方式,缺乏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通盘考虑,必然导致德育的高耗和低效,结果造成德育虚化。
面对新世纪少年儿童的特点,我把实践行动德育作为有效实施德育的手段之一,以班队活动为主要的展示平台,结合学校、社会、家庭等力量开展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实践体验,开展了基于具体行动的“爱心在行动”系列德育活动,在课程中渗透,在活动中教育,在生活中培养,使学生沉入生动的道德教育环境。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色,去换位,去体味,让他们从另一角度审视“小我”,与自己对话、与心灵对话,得到了多种真实的感受,在主动经历、自我反省中更深刻、更彻底地进行思想洗礼。
一、“爱心行动”呼唤走进真实生活
行动德育是真实的行动,在行动中才能焕发生命力,行动中才能演绎精彩。行动德育活动必须精心设计,紧密地联系真实的社会生活,必须将抽象的观点、空洞的说教转化为具体的活动,寓教于乐,才能增强班队活动的教育感染力。
我在班队活动中围绕“爱心行动”这一核心,开展的每一次行动德育活动都精心设计,植根于学生真实的生活。
例如,在开展《护蛋行动》时,我作了如下设计:
(一)照片回忆,激发兴趣
1.导入揭题:这个星期,老师要求大家去做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护鸡蛋。经过明查暗访,老师了解到在坐的蛋爸爸、蛋妈妈们都能尽心尽职地去守护自己的蛋宝宝。到目前为止,有些同学的蛋宝宝已经夭亡了,护蛋行动宣告失败;有些同学的蛋宝宝完好无损, 护蛋成功。请护蛋成功的举举手!祝贺你们!……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大家都付出了辛苦的劳动。现在就请你们用一句话说一说,自己护鸡蛋的真实感受,好吗?
2.课件回放:老师这儿捕捉到了一些同学们守护鸡蛋的镜头,请用心看:(投影照片,展示同学们护蛋时的若干镜头。)同学们的笑声和掌声告诉我,护鸡蛋宝宝多么有趣!
(二)交流趣事,感悟真爱
1.看了刚才这些非常有趣、令人感动的镜头,老师非常想知道你们保护蛋宝宝的这几天是怎么度过的?首先请照片中的同学说一下当时的情景。
2.交流经过。同桌说说护鸡蛋过程中发生的趣事、喜悦,也可以说蛋宝宝破碎了以后的心情,把印象最深、最精彩的地方讲给同桌听一听。
3.启发提升:听了同学们的讲述,老师明白了:虽然我们当蛋爸爸和蛋妈妈只有几天的时间,可是大家觉得好辛苦,好不容易啊!由此我们会联想到谁呢?……爸爸、妈妈把我们养大成人真是太不容易了!我们平时都是怎样对他们的,应当怎么做才对得起他们呢?
(三)真情倾泻,留下心语
1.老师表述:听了同学们的讲述,老师深受感动。因为大家都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守护蛋宝宝,还因为大家体验之后,能够有声有色地表述出来,更因为大家能从中悟出深刻的道理,知道今后怎么孝顺爸爸妈妈了。老师真佩服大家!
2.留下心语:因为大家亲自尝试体验过,就让我们把自己的激动、喜悦、难过、愧疚写下来,记下我们的心语。
(四)多向交流,分享幸福
1.全班交流:同学们人人都有真切的感受,让老师和同学一道分享你的喜悦,分享你的失败。
2.亲子交流:老师相信,当你们的爸爸妈妈看到你的心语时,一定会为你的成长而流泪,一定会更加激动、幸福。请同学们把你的心里话献给爸爸妈妈,分享你们的眼泪、激动和幸福吧!
让我们也一道来分享同学们的眼泪、激动和幸福吧:
“到学校后,我害怕自己不小心把鸡蛋弄碎,也害怕别的同学恶作剧把鸡蛋碰碎,便一直带着它不离身。上课时,我把它放在课桌抽屉的角落,并用一本书顶住它,不让它晃动;上洗手间时,我小心翼翼地弯腰蹲下,速度比平时慢了许多;午休睡觉时,我担心它会滚下床,只好把它装进塑料袋挂在床头……就这样,经过一天的精心护理,鸡蛋总算完好无损,真是煞费苦心了。这次‘亲身’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活动,让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妈妈生育的辛苦,由衷地感觉到妈妈的伟大。”
——蔡先越
我只是照顾一周‘蛋宝宝’,就觉得筋疲力尽,苦不堪言。爸爸妈妈把我养到10岁是多么不容易啊,整整十年,几千个日日夜夜,他们付出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他们不知比我们辛苦多少倍。我终于明白老师用意了,我真正得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了。”
——王一然
多么真实的情感,多么深切的感受。行动德育活动是真诚的、可贵的,富有生命意义的。一次“护蛋行动”,让学生们收获了对父母的理解与感恩,收获了对自己生命价值的全新审视,学生的这些爱的情感、认知的获得、形成、强化,因为经过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所以能产生积极的心理认同和道德的愉悦。
二、“爱心行动”强调彰显丰富情趣
“爱心行动”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使其乐于从事和参加,催生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小学生求知、求新、求乐的欲望强烈,新奇活泼的德育形式和内容才能适合他们的口味,这就要求活动应富于情景性、趣味性。
首先,活动环境要富有趣味性,布置一个充满童趣的活动环境,不仅能激发队员们参与活动的欲望,还能很快进入角色。其次,活动内容和形式富有趣味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特地安排一些模拟活动、情境表演等。比如“交通事故模拟情景剧”“今天我当爸爸”“今天我当妈妈”角色体验活动,妙趣横生,其乐无穷,深受学生喜爱。 在“今天我当爸爸”“今天我当妈妈”角色体验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爸爸妈妈的辛苦,从而明白了孝敬父母的道理。
我引导少先队员在家庭生活中体验,即根据家庭生活情况,设立家庭生活自我服务小岗位,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长辈的甘苦,为他人着想,为父母分忧,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激发他们对亲人的爱;引导少先队员在社会生活中体验,深入社区、街道等场合开展公益活动,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增强法纪观念,开展“我们生活的社区调查”等多种社会调查活动,激发他们对他人的爱;引导他们关注家乡的建设与发展并为之出谋划策,体验做未来主人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对家乡、祖国的爱;引导少先队员在大自然中体验,走向大自然,接触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好,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爱;引导少先队员体验生命的宝贵,学习自我保护、互相救助的常识,知道在户外活动中遇到急难情况时的应对办法,提高生存能力,激发他们对自己的爱。
这些精彩纷呈的活动,始终贯穿“爱”这个主题,既有针对性,又有启迪教育意义,融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创新性为一体,既成了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展示个性、尝试成功的乐园,又培养了学生的自治能力,对心智启迪、情操陶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爱心行动”企盼获取真切体验
道德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并存的过程。少年儿童获得“知”的过程,不仅来自成年人的教育,更来自少年儿童的体验,这是少年儿童认知的重要来源。体验是学生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感受、道德认知的重要途径。体验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关系,是体验主体获取独特、多元的情智感受的过程,是体验主体一种丰富自我与发展自我的过程。刚开展“爱心行动”时,学生大多出于好奇,有的甚至把它当作游戏,但是却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参与欲望。我注意分析了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活动,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的创新意识,以亲身感悟一个道理,养成一种习惯,塑造一种品质。
为了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我在设定活动项目时,先组织中队队员结合班级实际、自身特点、意愿,每期设计体验行动3—5个,全体成员对项目进行讨论、商定,发表看法,提出建议。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使少先队员真正成为组织的主人,发扬了***、主动、创造的精神,也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
爱的内涵极为丰富,爱心的缺失也是当今少年儿童最可怕的道德问题。爱,首先需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体会。人作为个体,生活在群体、家庭之中,会经历许许多多爱的故事。我组织开展了“我是爱心小侦探”活动,让孩子做有心人,去寻找、感悟身边的爱。
“我妈妈是个很吝啬的人,每次给自己买衣服、鞋子的时候,总是犹豫了再犹豫,专门挑一些便宜的买。但她又很大方,她给我买衣物时,总是毫不犹豫、毫不吝啬。我知道,妈妈对她自己与对我的态度截然不同,正是因为她对我的深深的爱。”
——张莞然
我惊喜,平时对很多事都漠不关心,只知道找空闲、逮机会玩玩闹闹的孩子们,能从一些小事中感悟到深沉的爱。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体悟、思考”,以“议”、“理”贯穿始终,引导队员整理、表达活动的过程、体会、得失,组织进行交流、感悟,积累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技能与思想道德水平协调发展。活动结束后,我欣喜地发现:他们懂事多了,他们成熟多了。
我们的教育应该真正触及孩子的灵魂,唤醒和鼓舞他们的道德自觉,诱发他们身上惊人的道德力量,最终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爱心行动”让学生在生活上求自理,学习上求自强,情感上求自控,思想上求自立,德育的实效性大大加强。
行动——体验——养成,活动时把学生当做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有着丰富情感和社会责任的人,他们也是社会的主体,更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孩子们真正参与进去了,他们才能有感受,才能在感受中升华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认识。刚开始活动的时候他可能只是感觉到好玩,但是随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他一定会感受到其他角色的艰辛困苦,他的心灵将会受到冲击。他们在行动着,他们在体验着,他们在感受着,他们在成长着,用心体验,用心感受,不断把思想道德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主动把道德认知升华为自身的道德情感。
德育的实践性、体验性、养成性非常强。行动德育是当前德育教育和现实环境下的必然产物,它是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最佳途径。这是一个道德认知的过程,道德情感升华的过程,道德实践的过程和人的社会化过程。德育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化和培养,行动德育正是凸显了受教育者的自觉接纳,强调了学生亲身经历一个不断实践、感悟、内化的德育过程。
如何在新时期赋予德育新的生命,是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命题,它要求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理性的视角,审视小学德育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实践中做出行之有效、具有时代特征的思考与探索。行动德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总是寓德育目的于活动之中。过多的说教代替不了学生的亲身体验,行动德育正是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体验触及学生的心灵,转化为他们精神的内在自觉行动,是以能收到实效。在班队开展行动德育活动是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少年儿童素质的有效形式。我还将继续实践,不断研究少年儿童的阶段特点,不断提高针对性和系统性,力求拓宽行动德育的领域,挖掘行动德育的内涵,加强家、校、社区交流沟通,使行动德育不断向深层次递进、延伸。
参考文献
[1]主编:刘畅.使每个学生获得真正成长:自主德育行动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檀传宝等著.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3]王啸著.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公民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4]魏曼华著.当代社会问题与青少年成长,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道德经的感悟分享例10
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就是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数千年来形成的中华优良道德传统,既是蕴藏在中国文化中的巨大思想宝库,也是华夏儿女的精神支柱。 我们的道德讲堂通过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从而营造出“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的良好风气。道,源于教育;道,重在传承;道,贵在坚持。真诚的希望今天走进道德讲堂的每个人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实践者和受益者。
今天,道德讲堂的主题是“敬业奉献”。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敬业奉献体现着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人格。《礼记》中提到“敬业乐群”,《老子》中有“安居乐业”的训诫,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乐业”的思想。我们今天的道德讲堂以“敬业奉献”为主题,就是要引导大家正确对待自己的职业,把爱岗敬业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享受工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充实感。
今天的道德讲堂共分七个环节: 自我反省,唱一首歌曲,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谈一番感悟,向德鞠躬。
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 自我反省。(放音乐《初雪》)
走进道德讲堂,沐浴道德洗礼,品悟道德力量,让心灵在道德讲堂净化。在这里请大家自我发问:
我为什么选择街道、社区工作成为自己事业的起点?
我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我的职业?
请大家放下心中杂念,沉下心。暂时抛却工作与生活中的烦恼,剔除心中的杂念,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反省...
好,谢谢大家。“***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自省是一种
自律,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节操,一种追求。希望自省成为我们终身受益的习惯。
现在,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唱一首歌曲,
请全体起立,合唱《祝你平安》(歌曲音乐)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如滔滔江水,如浓浓血脉,其精髓便是“道德”二字。一首《祝你平安》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仁义、关爱和友善,真诚的祝大家好人一生平安。
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看一段短片:
下面我们为大家播放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短片,讲述北京首汽
集团第三营运分公司车队司机-于凯的道德模范事迹。
驾驶行车20xx年,累计行程150万公里,从未发生服务投诉,于凯用细节服务温暖人心,通过出租车这一流动窗口,展示了中国和首都人民的精神风貌,让乘客从心底记住这座城市、这个国家。
下面我们进入第四个环节——诵一段经典
古往今来,道德是永远的丰碑,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论语》
等传统文化经典,作为传承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的重要载体,既有文化积累、智慧启蒙的作用,又有规范言行、培养人格的魅力。让我们循着先贤的足迹,倾听古人的教悔,感知历史的脉搏。 大家手上拿到的资料中有我们今天要诵读的两段经典,下面我先来向大家介绍这两段文字的具体涵义。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是出自《论语〃颜渊篇》一书中的名句。 “居之无倦”中的居,有居官、居于某个岗位的意思,无倦就是始终如一,不能有疲倦懈怠之意。“居之无倦”的意思是人处于一定的岗位,就要坚守岗位,不松懈倦怠,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工作。这是一种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敬业精神,也是一种乐以忘忧、乐此不疲的工作境界。
“行之以忠”里的行,是行动、行为、执行。忠,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就是忠心、忠实和忠诚,集中体现一个“德”字。意思是要不折不扣地执行***的路线、方针和***策,忠于***、忠于国家,忠于组织、忠于人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下面由我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诵读两遍。:“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谢谢大家)
(播放背景音乐古筝曲《莲心不染》.......)
接下来这段经典出自诸葛亮《出师表》里的一句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是指不辞辛苦,勤勤恳恳,竭尽全力,贡献出全部精神和力量,直到生命的尽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的不仅仅是敬业精神,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一种勇于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们更应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请大家跟我一起来诵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预备齐……… 经典需要反复品读,经典需要用心感悟,经典需要世代传承。我们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的同时业务知识的羽翼也在不断丰盈,我们要以一种兢兢业业为民,踏踏实实为己的形象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就是对传统道德经典进行着现代诠释。(背景音乐停)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今天第五个环节——讲一个故事。
也许我们没有留意,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有着感人的品性,他们没有惊天壮举,却有着宽阔的情怀,他们用自已的言行,敬畏着道德规范,践行着敬业奉献。
今天我们邀请了顾建斌夫妇,为大家讲述他们风雨无阻、坚守在石炭井气象站的模范事迹。十几年前,顾长斌来到石炭井气象站,从此扎根在矿区,面对矿区的恶劣环境,他没有退缩,反而迎难而上,对工作的态度更加严谨,同时还发动妻子也投身气象工作,为石炭井居民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现在我们掌声有请顾建斌为大家讲述他的精彩气象人生。
谢谢顾建斌的精彩讲述!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一个用自己行动无言践行我们爱岗敬业的普通职工,他用自己的事迹告诉我们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厚重、什么是荣辱。
榜样就在身边,平凡彰显伟大,祝愿这种精神能够源源不断、经久不衰,永远保持下去。
岗位虽然平凡,工作虽然平常,但平凡中有感动,平常中见伟大。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这几位模范用他们的一言一行践行着自已的职业道德,为我们树起了前行路上的标杆。朋友们,可见“道德”二字离我们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身边,看得到,也学得到。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向这些身边平凡而伟大的道德模范致敬。
六、谈一番感悟
刚才我们进行了自我反省,唱歌曲,诵经典,看短片,听故事,相信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触。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今天的第六个环节——谈一番感悟,听听大家的所思所想。哪位朋友愿意跟我们分享一下内心的感悟,请举手示意。
好,谢谢大家在这里一起分享内心感悟!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人生不一定伟大,但一定要崇高。”敬业奉献,并不是一句空话,它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行动去践行的职业操守,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它决定了你能否成为一名值得信赖、勇担责任的人。
七、向德鞠躬
德的含义涵盖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勤朴古健、果义敢为、居安思危、善始善终、的一切美好品行的范畴。“德”的价值原则被孔子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王道原则;被孟子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原则;被《礼记〃大学》发展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道德纲领;《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则将其概括为:“有德则贵,无德则贱”。
今天我们在这里向德鞠躬,就是要用“德”来凝聚和传递强大的正能量,在社会树立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美德,把道德建设的正能量转变为弘扬道德模范精神的实际行动,让德的力量成为中华儿女内心深处最伟大、最自豪、最敬仰的理想火焰。
下面请各位起立,
请和我一起,向“德”鞠躬。
崇德尚善,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精神追求。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立于德,践于行,“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做一个心存感恩的人,做一个爱岗敬业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与文明相伴,让道德永存。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今天,以“敬业 奉献”为主题的道德讲堂到这就告一段落了,非常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平安吉祥! 谢谢大家!再会!
道德讲堂敬业爱岗演讲稿篇【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欢迎来到道德讲堂。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吴海燕。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能震撼和充实我们的心灵,那就是头顶的星空和心中崇高的道德。道德讲堂是按照“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身边人”的形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今天我们的道德讲堂以“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为主题,以“五个一”模式开展,唱一首歌、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五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唱歌曲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唱一首歌。请大家一起来唱《无怨无悔》,全体起立。(歌毕)
大家请坐,一曲《无怨无悔》将人间大爱,将无私奉献描绘得淋漓尽致。只有爱,只有奉献,才不会让心灵干涸,让灵魂枯萎,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奉献出一点爱,就一定能让小东沟小学的明天更加美好、辉煌。
第二环节:学模范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学模范。她是三尺讲台上的一名平凡的教师,每天用微笑、用真诚拉进与每一位师生的距离。她就是小东沟小学的校长陆萍同志,她对待每一位师生就像亲人一样。她就是在教育岗位上默默奉献一生的人。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一看陆萍同志在三尺讲台上谱写的动人之歌。
陆萍校长平凡而动人的事迹,就是对爱岗敬业的诠释,就是对无私奉献的演绎。而在我们的身边,同样也有让我们敬佩,让我们动容的道德楷模。今天我们就有请到摆春梅、马梅芬两位老师,为我们讲一讲她们的故事。首先掌声有请摆春梅老师。
是呀!作为一名老师就要有一种满腔的工作热情和饱含深情的爱心。下面掌声有请马梅芬老师。
一份执着、一种信念、一番理想,立足本职,创先争优,兢兢业业,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所有人对于工作的追求,对于爱岗敬业最平凡却最有力的解释。让我们再一次对所有在平凡岗位上做出努力做出贡献的教师们送上热烈的掌声。谢谢两位同事的精彩发言,相信今天的道德讲堂让大家受益匪浅。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践行道德,这是我们开设道德讲堂的根本宗旨。真诚地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道德的传播者、践行者和受益者。
第三环节:诵经典
经典需要反复品读,经典需要用心感悟,经典需要世代传承。接下来,我们进入诵一段经典环节,让我们诵读经典,聆听先哲教诲。 在听了两位楷模的故事,重温了经典后,我想现场的同事一定也有着许多的感想、感悟,下面就让我们进入诵经典环节。
齐读
接下来,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为今晚的道德讲堂致辞。
感谢黄行长,今天我们同样非常荣幸请到市文明办主任,下面就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郁部长为我们讲话。
第四环节:发善心
制作精美的到的书签送给每位教师。
第五环节:送吉祥
每一位教师都在这个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在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送给大家一句祝福的话。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道德来支撑、来引领,让我们立足于本职岗位,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接待好每一位教师,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岗敬业、无私奉献这一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本期的道德讲堂到此结束,衷心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谢谢大家!
道德讲堂敬业爱岗演讲稿篇【3】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道德讲堂 。 道德讲堂, 讲述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我是主持人王青青。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我们本次开设道德讲堂的根本宗旨!
(一)做反省
今天我们道德讲堂有 “做反省、 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 ” 六个环节。下面,我们首先要进行的是 “开场三问”,做一次反省,请大家闭眼默想自省:你爱不爱你的学生?你是否关注了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你是否发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二)唱歌曲
好的, 老师们,让我们将反省自问带入到自己每天的工作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唱响歌曲《好大一棵树》。请全体起立,有请杜蕊丽老师指挥。(播放歌曲)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送给每一位为孩子倾情付出的老师们,谢谢大家,请坐。
(三)学模范
1. 看短片
“三十六载脚步匆匆,青丝变华发,永不褪色的是信念;五个教学点来回奔走,从乡镇到山乡,日益闪光的是奉献。泥泞拖不垮脚步,奋斗升华了苦难,他用质朴和执着书写教育的传奇”。这是评委会给张青春老师的颁奖词。接下来请观看短片《用“走教”丈量青春》,学习“济源市最美乡村教师”——轵城中王小学张青春老师的感人事迹。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道德经的感悟分享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