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分的古诗10篇

关于秋分的古诗篇1

关键词:古诗;悲秋;原因

中***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024-01

古诗人以悲秋为主题的诗歌,一般是借秋色、秋景、秋物、秋风、秋声、秋叶等一些具体意象来表达羁旅怀思、感世伤生、老病之哀、家国之痛的感喟。本来秋天是一个秋高气爽,五谷丰登,万物成熟的季节,这个季节带给人丰收的喜悦以及成熟的饱满感。那为什么秋天总是引起古代诗人的悲愁?以下将作简要分析。

一、心理因素

诗歌是文学作品基本体裁之一,一切样式的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它吟咏的是使人最激动的生活事件。它要求精选生活材料,抓住感受最深、表现力最强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现象,用极概括的艺术形象达到对现实的审美反映。”诗人进行诗歌创作必须要一积累获取一定量存在在生活中诸多材料为基础。外来刺激被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所接收,作为信息进入记忆。有的刺激强烈,或与本人某种需要、某种经历密切相关的内容的信息不经处理就作为精神材料直接流入长期记忆。这些会经常不经意地被诗人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同时,人们在快乐悲伤两种不同感受中常常对悲伤消极的事物情绪反而感受更深刻,能形成强烈的刺激。秋天季节里的景物多呈现出成熟即将凋零的状态,从一年四季节的范围来看,从小范围来说古代诗人以伤春为主题的诗作多是以暮春为创作材料,而非初春。从大的范围来说古代诗人以悲愁为主题的诗作就会多以秋天为创作背景和材料,而非春夏冬。这是一种心理意愿自然选择。

所谓“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秋天最突出的特点便是萧瑟凋零,古诗人生活的时代往往征战不断,又交通不便,也不像现在有通信工具,离别之后难以联系。每到秋天,自然景物中由于自然规律纷纷开始归向自己该归向的地方,有道是:“落叶归根”、“大雁南飞”。看着这些自然景物诗人联系自身或想起离别的亲人朋友便会形成心理失衡形成易感点,从而情景交融便形成了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二、文化因素

比较外国诗歌以及现代诗歌可知悲秋感秋的诗歌创作多数出现在中国古诗中,外国诗歌情感抒发很少集中在某个季节时段,在无论哪个季节里只要心里有想宣泄的东西他们多半就会通过文艺创作表现出来。两者的不同说明民族文化差异是造成中国古诗人多作悲秋之诗的又一重要原因。

我国古代主要是儒家文化为主导,儒家文化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范式以及思想精神。儒家的敦厚内敛影响了几乎每个中国诗人或文人的创作;同时,中国古代长期封建自给自足的经济环境的熏染使中国人形成了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中医讲究“因天之序”,这里的天之序即生发、生长、收敛、收藏这个顺序,这天之序相对着季节便是春天即生发、夏天即生长、秋天即收敛、冬天即收藏。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正好对应天之序中的收敛即秋季,这样的契合和对应容易引发诗人的悲秋之情。从这几点可看出,中国文化错综复杂地对从各个方面对中国文人的熏陶,塑造出中国文人特有的东方文化性格,这种性格与中国文化对秋的理解和阐释正好相契合,于是使得中国古诗人总悲秋。

三、生理因素

人的情感一方面会受生理身体因素的影响,中国诗人多是男子,悲秋主题的诗歌多为中年男子所作。孔子道:“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中年对生活已经有足够的认识积累,开始思考生活生命思考身边的事物。同样人的生命过程大致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这四个生理年龄阶段也对应着上面提到过的天之序,因此中年对应着秋。由于人的趋同心理,人生活在地球上和其他自然生物一样遵循着一定的自然规律,所以中年人对秋天的各种自然景物表现出来的自然规律现象能有同感,同感的触发易引起情景交融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发诗人的情感宣泄,如白居易的秋思中写到:“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寂寞余雨晴,萧条早寒至。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经过以上的原因略析可见有关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很复杂,需要了解文学艺术创作的过程及基本心理机制等的理论知识,上面提到的生理因素也需要了解中医的精神,而中医又与中国的文化密切联系,所以这种原因的分析由于涉及面广泛而艰难繁杂。本文只作简略分析。

在我国古诗诗歌创作史上悲秋诗歌是其中的一个亮点,不可否认它们的中国诗歌贡献,而有关这种现象原因的分析也值得我们去进行深入研究。

关于秋分的古诗篇2

一、春夏秋冬均可别,春花秋月别韵长

从大的季节来讲,一年四时都可以别离,无论是和煦花开的春、炎热烦闷的夏,还是草木枯黄的秋、冰冷凄寒的冬,人们总会离别。宋朝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在夏日的美景中洋溢着惜别浓情,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冬日的酷寒中气势磅礴激昂慷慨而又充满着离愁和乡思。可是,古代诗歌中离别的季节更多在春秋。诗人们往往借助春的盎然、秋的凄凉或烘托或渲染传达离别的情意。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莺飞草长,杂花生树,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离别,让人倍感怅惘。“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豪迈奔放的诗仙无限惆怅;“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淡泊洒脱的“诗佛”也感慨万千。当然,离别诗的征候最好最多在秋季,金桂飘香,秋风萧瑟,秋雨绵绵。“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秋的冷落寂寥让柳三变潸然落泪;“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送魏二》),橘柚飘香的秋季的风雨使七绝圣手内心凄婉悲凉。

当然,与季节有关特别是与春秋有关的自然意象也是常常出现在离别的诗词里面,“春草”“春水”“东风”“西风”“霜风”“秋雨”“秋霜”,季节的生机盎然与冷落清凉渲染出离别的无奈与依依不舍的真情。

二、十二时辰均可别,暮色苍茫愁思长

从小的时间范围来讲,许许多多的诗人往往把离别与傍晚、月夜等联系起来,悲凉的环境有助于突出传达离别的伤感孤独。常见的这一类的意象有:“日暮”(黄昏)、“斜阳”“夕阳”“落日”“残照”“晚风”“暮雪”“暮钟”“新月”“弯月”“明月”“残月”等。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孟山人的旅途的忧愁苦痛可见一斑;“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送魏十六还苏州》),皇甫冉送别友人时内心沉重感伤。“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送灵澈》)刘长卿描写友人所去之地的自然环境,以表崇敬留恋的心情。“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丹阳送韦参***》)严维诠释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种真挚感情。

三、亭陵道楼作意象,难分难舍真情永

离别地点的安排,古人也很讲究。古代的离别诗,常常出现这样的处所――“离亭”“长亭”“劳劳亭”“谢亭”“北梁”“灞桥”“霸陵”“灞陵亭”“古道”“歧路”“渡头”“阳关”“西楼”(高楼、小楼、危楼)等。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谢亭送别》)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此诗主要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I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的句子。

在中国古代诗词里,“灞桥”是最富有离情气息的经典意象。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送别习俗。其后经过历代墨客骚人妙笔的润饰,日久天长,灞桥竟被人们改称为“情尽桥”“断肠桥”“销魂桥”。《全唐诗》中直接描写或提及灞桥(灞水、灞陵)的诗篇就超过110首。李白叹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忆秦娥》),岑参写道“初程莫早发,且宿灞桥头”,刘禹锡唱道“征徒出灞澹回首伤如何”(《请告东归发灞桥却寄诸僚友》),不一而足。

四、离别水路作意象,江水滔滔别意涨

南方的交通以水路为主,平原广阔,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所以在送别诗中“南浦”的意象相对颇多。“南浦”是水路登舟送别地点的泛称,用“南浦”来表达离愁别绪情怀的离别诗作,屡见不鲜。

关于秋分的古诗篇3

关键词:芭蕉;禅寂;杜甫

1“俳圣”

松尾芭蕉(1644~1694),是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的俳谐诗人。松尾芭蕉丰富多彩的俳句,被推崇为俳谐的典范,形成了日本俳句史上的黄金时代,因而被尊称为“俳圣”。芭蕉对中国诗文很有素养,他喜爱庄子的蝴蝶梦以至王齐物论的哲学,崇尚李白、杜甫的高逸诗境,这在他的文集句中可以反映出来,比如“蝴蝶哟,蝴蝶,请问何为唐土徘谐?”“你哟蝴蝶,我哟庄子,梦之心”。又如“今夜三井寺,月亮来敲门” 此句是将贾岛“僧敲月下门”改作的。“迷蒙马背眠,月随残梦天边远,淡淡起茶烟。”这句有杜牧《早行》残梦的意境,也会让人想起苏轼的“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升”诗句。

2“禅寂” 和“悲秋”

芭蕉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善于选取最能反映思想感情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客观的景物一一成为诗人主观感情意识的对应物,将抒情与写景完美和谐地结合起来,并能把上下景物有机的统一起来,浑然成为一体,不仅使画面色泽丰富协调,而且有很强的立体感。在他的俳句中,有很多通过平淡的东西体现了“禅寂”和“悲秋”的主题。以下例举芭蕉几首有代表性的俳句与中国古诗词进行比较。

2.1芭蕉俳句中的禅寂

古池や蛙飞びこむ水の音/古池塘呀,青蛙跳入水声响。

芭蕉的这首《古池》是在日本俳坛具有重大影响的名俳。它体现的意境是:在极幽寂的境界突然听到青蛙跃入池塘而响起水声。以一瞬间的小动作水声波动了大静的周围。

闲かさや 岩にしみ入る 蝉の声/寂静里蝉声渗入岩石。以上两句都是用“动”反衬“静”的写法,表现了幽寂、闲情、余情、纤细的情境,体现了作者幽思微情的境界。以水声和蝉声反衬了周围的寂静,与梁朝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菊の香や 奈良には古き たち/重九奈良风光好,古佛长伴香。这也是淡雅之作。“寂”与“禅”结合,带上宗教性的色彩。体现了禅宗的“孤绝”精神。此句淡淡写来,使人仿佛身历其境,得闻黄花清香,具有幽雅和宁静的情调。试看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这是唐朝著名的诗句,不但在中国脍炙人口,而且在日本也妇孺皆知。姑苏城外的寒山古寺,在葱郁的林木中依稀可见。那悠扬的钟声在诗人听来是多么凄凉,此情此景怎能不使抑郁满怀的诗人更增添几分哀愁呢!

王维的诗句“爱染日已薄,禅寂日已固”(《偶然作》”)“一悟寂为乐,此生间有余”(《反复釜山憎》)。唐诗这种“禅寂”的思想,早就影响着日本古代和歌,比如藤原俊成编撰的《千载集》中“寂”句就已经带上这种“禅寂”的倾向,而这种思想倾向到《新古今和歌集》就更加明显,出现积极肯定“寂”的歌,于是出现西行、慈圆的“寂”形象化。芭蕉的“风雅之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和汉两种思想的接点上,确立在风雅之城上,贯彻其风雅之寂。

2.2芭蕉俳句中的悲秋

悲秋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个极重要的主题,悲秋诗词承载了重大而丰富的内涵,悲秋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母题,写秋之悲凉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特点,刘禹锡有诗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而表现苍凉与寂寥也是“蕉风”的一大特点。芭蕉的俳句中有很多是描写秋天的,其中最典型的两句是:枯枝に からすのとまりけり 秋の暮/寒鸦宿枯枝,深秋日暮时。この道や 行く人なしに 秋の暮れ/秋日黄昏,此路无行人。这两句是芭蕉闲寂句风的名作,与寒山的“寒岩深更好,无人行此道”,耿的“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不无关联。读此俳句,秋天暮色中黑色乌鸦栖息于枯枝上的寂寥情景跃然进入我们的想象,它写尽了暮秋的凄凉光景。凄风冷雨中,旅人独自走在无人的路上,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想到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经典之作,元人周德清曾评之为“元人之冠”。全文没有一个字提到秋,但恰恰写出了经典的秋天景色,其感受也是传统的秋天的忧思。

从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芭蕉的俳句从的意境、风格、写作技巧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受到中国古诗“孤”“、寂”的诗境的深刻影响。

3杜甫对芭蕉的影响

在汉诗人中,杜甫对芭蕉的影响最大。他的俳句“忆老杜(杜甫)――西风拂续时,感叹秋声者无子”与杜甫《白帝城最高楼》“杖藜叹世者谁子”句法相似。芭蕉隐居的草庵最初由杜甫诗句“门泊东吴万里船”而取名为“泊船堂”,芭蕉的俳句「芭蕉野分してに雨をく夜哉(风狂雨暴卷芭蕉,大盆听雨秋夜遥)显然是读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有感而作。而芭蕉与杜甫的思想、人生,尤其是他们的境遇、以及各自的旅行都有非常多相似之处。

芭蕉把他的生活沉浸在艺术之中,他一生喜爱旅游,在旅行中,芭蕉写出了很多游记的名作,在游记中写了很多闪烁着珠玉般的俳句。他多年漂泊各地,接触山野人民生活,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是芭蕉的俳句和杜甫诗的对比。

旅に病んで 梦は枯野を かけめぐる/卧病天涯人事绝,梦魂长绕枯野枝。据说这是芭蕉的绝笔,流露了客中沾疾自知不起的绝望心情。老病随身,凄楚孤独,梦魂无处可托,只能在荒郊绕枯树野枝,异乡寒夜凄凉的心情跃然之上。杜甫的“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江汉》)诗人说自己流落异乡,就好像一片浮云在遥远的天边飘荡,寂寞中只有孤月作伴,共度漫漫长夜的片云和孤月。芭蕉和杜甫的晚年情境何其相似!

初雨猿も小蓑を欲しげな/寒雨衣尽湿,行人冷凄凄。猿鸣声哀苦,想是要蓑衣。此句是松尾芭蕉1684年在旅途中创作的一首著名的俳句。芭蕉的这句“猿句”令人想起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的这首诗用猿猴鸣叫声的悲哀表现了作者远离家乡,拖着病弱之躯、孤独地旅行的情景,体现了羁旅者的悲凉、孤寂。叶渭渠先生说芭蕉的这句“猿句”是“松尾芭蕉模仿杜甫诗歌从形似到神似的完成,反映了芭蕉俳谐向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精神的靠近,是芭蕉‘尝李杜之心酒’创作理想的实现”。

4结语

芭蕉开创的“蕉风俳偕”是日本诗歌史上的里程碑。芭蕉借助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创立了“造化随顺”、“风雅之诚”等俳谐理念,将俳句改造成了与汉诗、和歌相媲美的风雅的诗文学,芭蕉的作品既保留了俳句的俳谐性,又具备了诗歌的高雅性,成为雅俗共赏的诗文学。

参考文献:

[1] 彭恩华.日本俳句史[M].学林出版社,2004.

[2] 王洪.古代诗歌鉴赏词典[M].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

[3] 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4] 松尾芭蕉.日本古典俳句选[M].林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关于秋分的古诗篇4

一、意象分析的重要性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则是意的寄托物。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和情感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于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某种感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彩。

中国传统诗论中意象是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往往要联系人物的形象,因此,鉴赏诗歌,首先要知人论世,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和他所生活的时代特征。其次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诗歌当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对人物情感的再现作用。最后,联系作者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人物的思想品质等方面深层分析。讲解古典诗词时,如果能给同学们讲清楚意象涵盖的意义,那么,他们对诗歌本身的含义理解会更深。

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发现,多数意象都有较为固定的意义。比如,古典诗词中的“柳”,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了解这些意象的固定含义对指导学生理解诗词本身有积极意义。民族地区学生的文化底蕴是十分单薄的,所以,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善于归类,努力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语言分析的重要性

《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要想更好地鉴赏和把握古诗词,必须了解诗词的语言特征。这一点既是鉴赏古诗词的基础,也是不同诗人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风格的表现。

诗词的语言和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较,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和跳跃性等特点。鉴赏诗词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和隽永,以及该诗人的语言风格特征。在教学中按两个方面去把握:

1.分析关键词的作用

刘禹锡的《秋风引》曰:“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萧萧送雁群”化无形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而至的秋风惟妙惟肖地写入诗篇。“朝来”一句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这就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它却依附其他事物的存在而随处可见。尤其是结尾句,更可以说明秋风已为“孤客”所“闻”。“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送来“雁群”,又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的意象和情感都在“秋风”一词中展开,所以说,“秋风”构成了理解这首诗歌的关键所在。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是把握一首诗的整体线索,或者由它来奠定感情基调,抓住这个字或词,就可以更好更准确地把握诗歌内涵。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突出强调该字或词在一首诗词的结构上所起的主旨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对一首诗内涵的准确把握。

2.理解关键句的含义

关键句的含义的讲解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我们看下面这首散曲的妙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年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在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叹新年”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据《新唐传・马周传》记载,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主人不理他,令其备受冷落。“落灯花棋未收”,又化用了赵师秀《有约》中的“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句。诗人在这里化用典故和诗句,巧妙地表达了自己愁肠百结、夜不能寐的心理状态,而且读来抑扬顿挫,又渲染了他孤寂惆怅的气氛,使诗句蕴涵更丰富,耐人寻味。纷纷落下的灯芯余烬及散乱的棋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梦前以棋解忧、梦后孤独对灯百无聊赖的情怀。可见,关键句的理解对把握一首诗歌的内涵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马周困新丰的典故和“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句,进一步参悟诗人孤寂和冷落惆怅的情怀。至于他的这种情怀源于何处,我们就要进一步分析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了。

总之,鉴赏诗歌的语言,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指引学生感受诗歌所蕴涵的形象,了解作者的情感流向,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进入其创造的诗境,获得无穷的审美享受。

三、背景分析的重要性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本质上讲阅读古诗词就是“披文入情”的过程。阅读古诗词时让学生与诗词作者、时代背景、艺术文化传统等相联系,从而可以激感体验和生活感悟,做到移情入文,使学生获得与文本的“对话”。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典诗词,大部分都和背景知识密切相关。这些背景知识对于启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情、诗意,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可是无论从阅读过程、教学过程来看,还是从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来看,背景知识教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

背景知识就是与诗词内容密切相关的各种历史背景、现实情景、作者经历等。如果给学生介绍较为详细的相关背景知识,那么,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就会对古诗词本身内涵的理解更深刻。古诗词创作背景的一般情况都潜伏在诗句当中,在给学生讲解这些背景知识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展开来。有些背景和诗人的身世有关,有些和社会有关,背景知识的讲解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含义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所学作品相关的人和事。

《泊秦淮》是唐代杜牧的一首诗,我们先不说这首诗歌本身的意义,“商女不知亡国恨”, 其中“亡国”二字已经点明杜牧生活的时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他颇为关心***治,对当时千疮百孔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腐朽昏庸,看到藩镇拥兵自固,看到边患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因追求荒***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的忧虑。从这个背景我们可以看出,杜牧借此要讽刺和斥责的是那些沉溺于声色的封建贵族豪绅,而不是“商女”。这样一来,我们再去讲解这首诗歌的时候,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诗的蕴意了。

在讲解古诗词时,我们能注意到这些知识,并能灵活巧妙地运用到古诗词的鉴赏中去,那么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无疑会有很大帮助。民族地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学生对相应的文化常识也了解甚少,讲解诗词背景不但能使他们对古诗词本身有深刻地理解,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古诗词背景的掌握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内涵,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书和教材上的相关注释,在课堂上适当地为学生补充些文坛掌故,成语典故、历史故事等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多要求学生掌握作家人生经历和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

总之,加强古诗词背景知识的讲解,可以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更好地基于文本、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实现“情感的交汇和精神的同构”。

四、古典诗歌的现代解读

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算起,诗歌在我国的历史有两千五百多年了。两千多年来,诗歌在时间的洋流里几经变化,诗人在其作品中表达的自己对世界、对人生、对事物的不同情感体验也有差异,但其表达的内容却始终没有变,那就是一个字――“情”。从“诗缘情而作”这一特点看来,诗歌的本质即为抒情,只有准确而深刻地领悟了诗歌情感,才能走进诗人心灵,去品味诗歌。

古人借诗抒情达意,那么我们在读这些诗的时候怎样才能很好的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呢?下面以一首唐诗为例,试着用现代方式来解读古诗词。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唐・温庭筠・送人东游》

古诗最怕直接用现代汉语逐字逐句翻译,如果翻译出来,这首诗就是这个样子:

“荒凉的边塞落满黄叶,你坚决地要离开故乡。秋风中从汉阳渡出发,第一天就可以到达郢门山。茫茫江上有几个人?只有孤舟从天涯回还。何时才能再相见,举起酒杯安慰离别的愁颜”。

这样讲,学生只知道一点皮毛。我们要努力找到和这首诗在意绪上相同的现代文本,这样做,一来可以提高学生对诗的理解,二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经过几次举一反三的训练,我们综合他们的语言,把这首诗用这样一段话解读了。

【现代解读】

“放下来吧,别让烦恼占太多空间。你看,冬麦出芽了,当路过每一片麦田,就会感到绿的波涛和阳光的甜味围拥而来。它们会荡在你心怀,而后瞬间散开――这个尘世没有永恒的爱,也没有隔山隔水一成不变的思念。

街景陈旧了许多,落叶一片一片飘飞,这一别即是天涯!

当春天踏着烂漫的步子回来的时候,我伸开矜持许久的双臂和心怀,你依然不在身边。宁愿忘却自己和所有一切,而巍巍高山、浩浩大江、飒飒秋风、杲杲旭日,以及孤舟在天际漂泊,这一切使我的笑容却如此窘迫。铅灰色的暮霭,潮湿清凉的云雾,一样满山盛开的洁白花朵下,只想把自己交给泥土――那片幸福的墓地。

所有的年龄都是美好的,骊歌多么悠远,而我却不能像往昔那样去聆听。什么时候,才能把酒当歌?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上,端起一杯开水,内心满是沉重的怀念和泪水。

月亮泼出淡淡的光芒,清幽的梦被惊醒。深刻的蓝天下,一缕柔软的风缓缓走过窗棂。忘记一切,忘记那些小小疾病的疼痛――可还是不能。遥遥无期的思念,才是活在尘世的牵连。我只是等待秋季火焰灼痛我们持久的感怀,我知道,那个时候就会来看我。”

经过好多次诸如此类的训练,我们发现,学生理解诗词的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民族地区的学生书面表达属于弱项,这样解读诗词的结果我还发现他们的表达能力有所提高。读诗词、赏诗词是广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内在修养的必修课,我们可以从众多朗朗上口的佳作中,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美和高贵的气质。尤其是诗词当中那些看不见的精纯之气,更期待着我们去研习。那么,就让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去完成和古人之间的心灵对话,何尝不是乐事。

“诗言志”,诗歌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且是传递情感的工具。人的情感养成不能单纯依靠说理,还要依靠人类情感的传递获得。鉴赏诗词如果不能被其中蕴藏的美好情感所熏陶,那确实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在民族地区,这一点尤应引起重视。

关于秋分的古诗篇5

【关键词】 诗;平仄;对仗;押韵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大奇书,其中的诗词数量十分可观,也是难得的艺术瑰宝。《红楼梦》中有诗81首,其中五绝4首,七绝26首,五律9首,七律37首,排律2首,乐府一首,歌行2首,数量可观且种类丰富。现取《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十二首诗中的《忆菊》、《中菊》、《供菊》、《画菊》四首诗来分析诗律,探讨作者在做诗方面是否严谨。

一、分类

我国古诗可以分为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近体诗要求律诗为八句,五律四十字,七律五十六字;绝句四句,五绝二十字,七绝二十八字;排律十句以上。古体诗的字数和句数常不固定。第二,近体诗偶数句押平声韵,不换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古体诗既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可隔句押韵也可句句押韵。第三是平仄,近体诗要求句中平仄相间,对句平仄相对。古体诗平仄使用较随意。第四是近体诗要求尽量多用对仗,律诗的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排律除首尾两联外其余都要对仗,古体诗则没有这一要求。

《忆菊》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种菊》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供菊》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画菊》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从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开看,这四首诗均属于近体诗,是七言律诗。

二、平仄

根据平仄分析的规律,分析出《忆菊》为仄起平收式,每句的平仄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种菊》为仄起平收式,《供菊》和《画菊》为平起平收式。用普通话分析四声分析这四首诗,发现《忆菊》中的“蓼”、“白”、“听”;《种菊》中的“秋、篱、昨、不、活、犹、冷、秋、泉、惜、好、绝”;《供菊》中的“酌、隔、人、也”;《画菊》中的“出、淡、神、脱、掇”不合平仄。其中《忆菊》中的“蓼”;《种菊》中的“秋、篱、不、犹、冷、秋、泉、好”;《供菊》中的“人、也”和《画菊》中的“淡、神”属于一、三、五不论的情况,即在七言律诗中,第一、三、五个字有时候可以不论平仄。中古四声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宋代后,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分为上声去声,入声派入三声,入声字消失。但是按中古音入声字属于仄声,其中《忆菊》中的“白”;《种菊》中的“昨、活、惜、绝”;《供菊》中的“酌、隔”;《画菊》中的“出、脱、掇”均为入声字,所以是符合平仄的。而《忆菊》中的第六句“寥寥坐听晚砧痴”平仄应为“平平仄仄仄平平”,但是根据读音来判断实际平仄为“平平仄平仄平平”,“听”不是入声字,也没是一三五不论的情况,也没有拗就,这里这个“听”是否属于不和平仄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研究。

三、押韵

近体诗要求用韵十分严格,偶数句要押平声韵,中途不可换韵。《忆菊》的韵脚为“时、知、痴、期”。根据平水三十韵,押的是上平声“四支”。《种菊》的韵脚为“栽、开、杯、埃”押的是上平声“十灰”韵,《供菊》韵脚为“幽、秋、游、留”押下平声“十一尤”,《画菊》韵脚为“量、霜、香、阳”,押下平声“七阳”韵。这四首诗用韵讲究,韵脚都是同一个韵中的,符合近体诗要求。

四、对仗

对仗是指把字数相等、意思相对或是相反、结构相同或是相近的两个句子对称排列在一起,使两句之间形式上相互映衬、内容上相互补充。四首诗都符合格律诗颔联颈联对仗的规则,并且有些对的较为工整的工对。如《画菊》的颔联“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中,“聚”和“攒”都有“聚集,收敛”之意,词性相同词义相近;“叶”与“花”都属于草木类名词;“泼成” “染出”都是作画的技巧,并且都是动补结构;“千点”对“几痕”,两者都是数字加单位,“千点墨” “几痕霜”都为偏正结构。

***先生曾经说过:“我尝以为如有名手将《石头记》琐碎的故事尽量删削,单留下善写人情的部分,可以算中国近代史的文学作品中代表著作。”随后,茅盾先生作出了回应,他认为“大观园众姊妹结社吟诗,新年打灯谜,诸如此类的风雅故事”可以删削。笔者私认为,从四首诗的诗律来看,不论是平仄对仗还是押韵都还是十分考究符合近体诗要求的,虽不能直接推断《红楼梦》中的诗歌首首做得合乎标准,但可以推断作者有很深的诗词造诣并在诗歌创作上下来很大的功夫,是十分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郭锡良,唐作藩等编著.古代汉语(下)[M].商务印书馆,2011.

[2]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出版社,2006.

关于秋分的古诗篇6

一、了解作者本人情况诗歌是最凝练的语言,往往凝聚了作者的感情、志向,即诗言情又言志。古代诗人常把自己的身世处境与个人荣辱融入自己的诗中,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含蓄、深邃的蕴藉,把握其情感基调提供了依据。如著名的大诗人李白、杜甫,他们二人都生活在唐代,但是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赞颂祖国大好河山,抒发自己的理想志向就成为他诗歌的主题,他的诗给人一种豪放壮阔的感觉;而杜甫生活在唐朝的衰落期,又经历了安史之乱,为国出力的远大抱负不能如愿,他的诗歌往往充满了感伤、叹息,多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感,给人一种沉郁顿挫感。了解了诗人的有关情况,再来学习他们的诗歌,就容易多了,如在学习杜甫《蜀相》时,就可以知道,他是借游武侯祠,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感叹自己功名未就的情感。

二、注重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古诗和其他文学模式一样,也要塑造一定的形象,借助这个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诗人的感悟,传达人生的意绪。就抒情诗而言,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无疑是众多诗意形象中最为重要的形象,尽管它并不完全等同于诗人的本身,但是至少有着诗人自身的投影,有的诗人往往通过浓墨重彩的语言来描绘抒情主人公形象,于是分析这些浓墨重彩的文字也就成了教学这首诗歌,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关键所在。如屈原在《涉江》里用了不少笔墨来描绘自己的“奇服”,其实也是有用心的,因为他的服饰是惊世骇俗的,这样便自然会在读者面前显现出一个峨冠博带的高大的诗人形象。如果教学时再试作引导,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来描绘自己,让自己穿上不合日常礼俗的服饰呢?这样一下子就由语言的分析逼近诗的内核了。诗人通过这个形象的塑造,正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高洁不与丑陋的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三、抓住最能体现感情的词来理解全诗诗人往往在诗中的某一个“词”上凝聚自己的感情,因此要理解全诗就一定要抓住感情词这个纲。如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一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但引诗情到碧霄”。在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上,悲秋是一个很重要的主体意象,在历代文人笔下,秋天大多呈现出一派萧瑟、悲苦的景色,风雨阑珊,万木凋零,天涯游子思归。那些怀才不遇的文人墨客,更是借咏秋色、秋声来抒发自己的寂寥与愤懑。但身处逆境的刘禹锡,却以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在《秋词》中,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昂扬向上的秋日,诗人以一种超然的心境摆脱了个人感情的束缚,面对挫折,冷静而不失热情,始终坚信自己所投身的事业,故能在代代相袭的“萧条”意象中豪迈的唱出:“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壮歌,诗人眼中的秋天,不是死气沉沉,万物凋零,而是有着比“春风桃李花开日”还要生动、美好的景致。诗中的“胜春朝”、“排云上”、“到碧霄”等词形象逼真地写出了青天下的飞鹤振翅奋飞、排云直上的气势,也正是这只孤鹤的凌空一搏,给肃杀的秋天增添了无限生机,给沉寂者增添了壮志和雄心,也使诗人兴致勃发,思路扩展,情不自禁地吟赞大自然中这令人感奋的一幕。

四、借助典故,深入理解内涵 古诗常借用典故来表达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宋朝词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这是最具苏轼豪放特色的一首词,威武雄壮,风驰电掣,粗犷豪放,通过对打猎时壮阔的场面的描写,抒发了词人要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词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了《汉书・冯唐传》中的故事。苏轼在词中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他,写出了自己虽然有了白发,但仍有少年的豪情,有抵抗敌人、为国立功的壮志。再比如说,袁枚《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这首诗中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悲剧爱情故事,二是杜甫诗《石壕吏》中所反映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根据这两个典故,读者可品味出诗的主题是揭露战争给人民造成夫妻离散、团圆无期的痛苦,感悟出诗人那无限感伤与同情之心。

五、深入诗歌所创造的意境古代诗人的诗歌创作,很少浅白直露,大多是在诗中创造一定的意境,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创造的意境。要想做到这一切,首先需要我们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思维。教学时可作这样的启发,假如你面对这样的景,心情会怎样?假如你是这种感情,会写些什么景?问题设置好了,再来学习。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读到这里,在我们面前会出现这样一幅***画: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然而想象不仅止于此,还会让人更深一步地想到,诗人借这纯洁美好的生活***景,反映了对安静纯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了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泉水、青松、翠竹、青莲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关于秋分的古诗篇7

【关键词】语文课堂;渗透;诗词;教学

有人说:“诗歌是一个民族的心灵深处迸发出来的精华”。我国古典诗词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流传千古。教师说古诗词教学难,是因为古诗词都离我们的生活太远,很多词语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异、转移或者已经扩大、缩小了意思指代范围;许多语法现象也已经消失。所以在遇到古诗词教学时就会感觉难以下手。于是,许多教师就照着教学参考书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对古诗词没有任何兴趣。”这就是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感觉特别头疼的问题。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倘能恰当地进行一些古诗词的渗透,对于启迪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也有利于帮助他们更准确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几年来,我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利用我国古典诗词中的某些精华,进行了这方面的一些尝试,尝到了一点甜头。归纳起来,这种做法产生的积极效果有:

一、联想比较,加深理解

中学语文课文本身也有一些诗歌篇目,对这些诗篇如果就诗论诗,难免显得单薄,也不利于学生对这些篇目的透彻理解。我在这类课文教学中尝试把同类题材不同风格或是类似风格的诗词作品放在一起比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以《沁园春。长沙》为例,***眼中的秋天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一派勃勃生机,但在崔莺莺看来则是“碧云天,黄叶地,西风起,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两篇对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年***者的壮志雄心,在黄叶西风中的离愁别绪、感伤之情的衬托下,愈加显得激越豪迈,丰满充实。

在分析《孔雀东南飞》时,我联系陆游的《钗头凤》:“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来解释焦仲卿、刘兰芝的夫妻恩爱和无可奈何的劳燕分飞,并通过两首诗篇的互相印证来加深学生对封建礼教的憎恶,对当时青年男女婚姻不能自由的同情。

二、触类旁通,领会意境

在审美情感上,诗歌与散文也是相通的。有的散文,所写景物极富诗意,但学生不容易深刻理解,此时若能适当引用一些古诗句,学生会更容易进入作者描绘的意境。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以牵牛花的蓝朵、秋槐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秋风秋雨等特定的景物,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淸、静、悲凉等特点,表现了作者深深的落寞和对故都的眷念之情。我在课堂上除了向学生介绍“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的情景交融理论之外,还引用“感时化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来说明其理论。作者笔下描画的那种悲秋的淸冷的意境,就可以用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来解,而作者心中的郁闷则同于“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类似的景物和情感,我在课堂上通过诗词的点化,很容易对学生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三、画龙点睛,突破难点

中国古典诗词高度凝练的语言,往往可以成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突疑难时的一把钥匙。如朱自清的《春》中有这样的句子:“雨是最寻常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三个比喻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用杜甫的诗《春夜喜雨》正好回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风入夜,润物细无声不正是春雨细密特点的绝好写照吗!

又如《藤野先生》一课中作者写到,从东京到仙台要经过“日暮里”,对这个地点他印象很深刻。为什么作者对这个地名有深刻印象呢?我上课时引用崔灏《登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向学生点明,正是这个地名引发了作者的缕缕乡愁:作为一个离乡背井的游子,置身于日落的氛围之中(即“日暮里”),其所感受的孤寂和愁苦往往更为沉重、绵长。再顺势引出李白《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诗句,启发学生去感受作者看到“日暮里”进而勾起的一腔去国怀乡情结。有了这些诗句的引申,本课教学时,作者在这段地名描写中所隐含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个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同时还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祖国文学的语言美。不少课文中的难点,在教学中通过古诗词恰如其分地引用,往往能够化难为易,画龙点睛,也可以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四、介绍作者,丰富知识

关于秋分的古诗篇8

翻开古代诗歌史,陆游写诗歌近万首,苏轼的诗歌有三千多首,王安石的诗歌总量也近两千首……可以说,只要愿意写诗,生活无处不入诗。在诗人那里,月圆是画,月缺是诗,悲叹是曲,豪情是歌。将生活咀嚼出滋味,即流泻笔端而为诗。怀着这样的感触,我和学生根本顾不上对诗歌形式的雕琢,便直接踏上了“我手写我心,我心自有诗”的轨道。

高三生活总是有几分枯燥,但生活并不因为枯燥就无价值。九月中旬,阴雨绵绵,更是给高三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上晚自习时,我一进班就看到了学生们的困倦,十几个人伏案而睡,其余学生也毫无精神。

同学们睡得太安详了,眼看就要上课,真不忍心叫醒他们。“怎么办呢?”迟疑间,两三个学生识趣地碰醒同桌。我想:“喊醒了,还是没精神啊?总不能大吼一声‘我劝诸公重抖擞’吧!”此时,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就写首诗吧,送给同学们,或许还能出奇制胜呢。”

拿起粉笔,我在黑板上写下:“复习必修五第一单元。”随后,写诗:

秋雨丝丝凉,身感心神爽。

盼君惜时光,莫负爹和娘。

刚写完,我就看到个别学生拍了同桌:“还在睡!看看黑板上说谁哩!”这时,上课铃响起,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瞪大眼睛,直视黑板。诗歌在学生们的心里逐渐发酵。这一刻,我知道,写诗的效果慢慢显现了。

看完黑板,多数学生开始了复习。我在教室过道里踱着,学生孙玉宏递给我一张纸,说:“我给您的诗改了一下,不知道好不好?”我说:“改了就有思考!”

我把他这首诗写在黑板上:

秋雨丝丝缓,身感心神宽。

莫待时光散,后觉泪满衫。

刚写完,一个学生喊我:“老师,我同桌白松宁也写了一首。”

秋雨丝丝涟,身感心神倦。

背水战雄关,不胜成囚犯。

正好是三首诗,并列在黑板上。学生们一下子全都看着黑板,却不复习了。我说:“还是请大家先复习,最后十分钟咱们再请作者谈写诗的原因,好吧?”继续复习时,不少学生总是有意无意地往黑板瞟一眼。

最后十分钟,我一站上讲台,刚举手还未说话,学生们却出奇地安静了。我说:“下面,咱们就请孙玉宏说说写诗的原因吧。”

孙玉宏答:“我就是感觉到老师写的不好,才想着改改,写这首诗的。”

“还有吗?”

孙玉宏摇摇头。

“下面,请白松宁同学说说自己的写诗想法吧?”

白松宁回答:“我们高三生活太苦了,我心里很苦,根本感觉不到凉爽。再说了,我们明年考不上大学,上学十几年真是辜负父母和亲戚朋友的期盼,我感觉到考不好就像犯罪一样。”

“那就成囚犯了?”

白松宁解释:“古人说成王败寇,高考失败那不也很类似吗?”

“同学们,你们有这个感觉吗?”

学生七嘴八舌:“差不多。”“就是那样。”“考不好,还可以复习,怕啥?”

“看来,白松宁的压力挺大的,真是一个感恩父母的人。他朝着最努力的方向走去,才会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啊!下面,谁来评论一下哪一首诗更有味道?”

陈宇佳和陈佳佳先后发言:“老师你写的诗太直白了,也不太押韵,白松宁写的诗有点悲痛,孙玉宏写的诗有韵味,最后一句泪满衫,很有韵味。”“孙玉宏的诗有文化感,我觉得有文化感的诗是好诗。”

我趁机点拨:“那什么叫文化感和韵味呢?来看看孙玉宏的诗句,泪满衫,是不是在古代诗歌里面见过类似的用法?”(学生未反应过来)

我又提示:“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诗,名叫《琵琶行》,有两句是――”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眼泪把衣衫都打湿了,那流下的眼泪太多了,说明诗人――”

“太感动了!”“太伤心了!”

我总结:“诗歌有文化感,有韵味,就是诗歌的语言有历史有故事,情感含蓄深沉。我也认为孙玉宏的诗写得好!谢谢玉宏!”(学生热烈鼓掌)“下面,咱们就说一说,这三首都是从秋雨开始写起,为什么情感却很不相同呢?”学生一下子陷入了沉思。

几分钟后,张君珂说:“你写诗的目的是让我们好好学习,他们俩却不是的。”宋俊芳说:“白松宁的诗我们都有感受,我们天天做题确实都很‘倦’。”

学生发表了见解后,我提示:“我们的身份不同,写作目的也不同。我是老师,想让大家好好学习,我写的这首诗就是劝学诗,所以我写得很直白,小学生都能看懂。孙玉宏是为了修改我这首诗,只是觉得我写的没有韵味才来写诗,算是自励诗。白松宁的这首诗,道出了心中的苦衷,悲凉中有几分壮烈啊,是一首自白诗。写景物,用意象,都不是固定的,最多是相对固定。古人说秋风秋雨愁煞人,那是大多数诗歌的情感,秋雨秋风秋景就是悲凉的,可是也有些诗人写秋天就不悲凉,刘禹锡的《秋词》写景‘晴空一鹤排云上’,抒情‘便引诗情到碧霄’‘我言秋日胜春朝’,说的就是积极欢快的情感。意象和情感之间的关系,这下大家明白了吧?”(学生点点头)“放学吧?”

学生笑答:“早就放学了!”我说:“耽误大家晚走十分钟啊,我有错,可是看着大家学习很来劲,我高兴,可以说这也是我最近一周上得最愉快的一堂课。谢谢大家啊!”(我双手一抱拳,学生鼓掌)

隔了一天,上午正在上作文课。一道闪电划过窗户,接着一声雷从天而降在教室外炸响,学生的心顿时都飞到教室外了。我抓住时机,赋诗一首写到黑板:

咏怀 秋雨有感

秋雨欲来雷声伴,一道银光穿云天。

若要桂香菊笑时,请君且待九霄蓝。

刚写完,我突然觉得应该把最后两句修改成“风雨不动安如山”那样的意境。于是又在黑板上并列写一首诗:

秋雨欲来雷声伴,一道银光破云天。

莫道风凄雨且厉,吾心一片湛如蓝。

学生田晶亚有感当即赋诗一首,交了上来:

秋雨欲来雷声传,艺术银光抢争先。

再闻桂花香气散,只恐又待大晴天。

陈韦豪也赋诗一首,交上来:

秋雨携雷压驻城,书声朗朗斗志诚。

更待明年今日胜,立我战旗南京城。

当即,我针对三首诗同样以“秋雨”起兴设问,请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与诗人的心理发表见解。最后,总结如下:田晶亚的诗和我第一次写的诗,都有一种等待的心理,寄希望于外界,期盼天晴后再欣赏美丽的风景,心泰然后才能变好。我修改后的诗,是一种不管如何刮风下雨却独自岿然不动的心境。这表明内心不受外界干扰。这也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学习和做事的时候,不能因为别人的干扰,就随意改变自己的初衷。陈韦豪的诗,诗如其人,有种豪情壮志,也是不受外界干扰的一种心境。我个人看法是,这也应当是咱们高三学子的主流心声。

下课后,熊姗姗也写了一首交上来:

秋雨已来尚未停,恍然入梦江南陵。

雨中漫步心事宁,花香唯有天先晴。

我问:“已经下课了,咱们下一节课再评讲吧?你这写的也是等待心理吧?”

熊姗姗答:“评不评都行。我写的就是等待心理,交给你,你看出来就行啦!”

关于秋分的古诗篇9

一、辨识诗中景

人的感情实际上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在许多诗人看来诗歌的创作方法就是通过“写物”来“穷情”。如王安石的《南浦》:“南浦东冈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澄碧的春水被风吹起了细浪,淡黄的柳条在风中摇摆,正因为这撩人的春光使得诗人很快乐,才写了这首诗,“物华撩我有新诗”一句说得多直白啊。

可见,诗人总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些景物上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即“诗言志”。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养成了一定的审美习惯,如“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而一些景物,也渐渐积淀了为人们所认同的内涵,这些附着了人们情感的景物我们通常又叫它意象。

阅读鉴赏古典诗歌时,认清这些景物,也就能很好地把握诗歌所传达出来的情感。

二、追溯诗中情

白居易说“歌诗合为事而作”,也就是说优秀的诗歌作品绝不是诗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一种无病呻吟,无论是激越慷慨还是悲怆伤怀,无论是惆怅迷茫还是恬适安闲,都是诗人内心的真情流露。而这些情感常常在诗人的作品中借助于种种不同的方式反映出来。

1.诗题明示“情”。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这首诗是759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一个“忆”字,即点明了全诗的主旨所在,道出了他对兄弟的无尽思念之情。诗人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沉痛,于是感叹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诗序表述“情”。姜夔的《扬州慢》序言中记载了词人所见扬州的衰败之况:“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淳熙二年词人客游扬州时便有感于这座历史名城的凋敝和荒凉,而自度此曲,抒写黍离之悲。而黍离之悲,也正是《扬州慢》全词情感的基调。 转贴于

3.诗句隐含“情”。李煜的《虞美人》开头一句是何其沉痛的一问,也给全词奠定了感伤的基调。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可是李煜却以怨恨的口吻发出诘问:“春花秋月何时了?”词人为什么这样见花落泪、对月伤心,为什么这样痛不欲生呢?因为春花秋月只会引起他对往事的追忆,而往事桩桩件件都会令人心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旧日的宫殿犹在,而昨日的一国之君今日却沦落为阶下囚,亡国之恨,物是人非之叹,归结为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的满腹“愁情”如这江水悠长深远。

三、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在古典诗歌中,情与景往往又是密不可分的,诗中的景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剪裁、设计的,它是诗人情感的外在表现,因此在阅读鉴赏古典诗歌时应把握好两者的关系。情与景的关系有下面两种情况:

1.触景生情,以景衬情。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人登上高处,映入眼帘的是一派苍凉恢廓的秋景。辽阔的江天,清猿哀鸣,飞鸟栖止不定,长江滚滚,落木萧萧,这种苍凉的景色令诗人想到了自己长年漂泊异乡、年迈多病的处境,于是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俱涌心头,进而生出无限悲愁之绪,令读者清晰而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心路的发展历程及沉重地跳动着的情感脉搏。

2.缘情写景,情景交融。指的是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外界景物,并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用清代学者王国维所说就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柳宗元的《柳州榕叶落尽偶题》:“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关于秋分的古诗篇10

[论文关键词】秋瑾;创作;传统;现代;转型

秋瑾所生活的时代(1875—19o7)是中国新旧思想更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与交融的时期。1902年(或1903年),…秋瑾随夫北上,成为她生活与创作的重要转折点。论文百事通据此,秋瑾的文学创作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主题与形式上均有很大的差异。这种文学创作现象反映了秋瑾思想上的巨大变化,也彰显出近代文化转型期文学所必然发生的变异。

一、秋瑾诗歌的主题

秋瑾出身于官宦之家,天生聪慧,加之少时在私塾中接受的传统教育,助其成为精于诗文的典型的传统社会才女。1892年,秋瑾随父亲秋寿南迁至湖南,开始了居湘、北上、旅日、回国几个重要的人生阶段。

其中,北上之后的北京生活时期促成了秋瑾思想的裂变与飞跃,形成了秋瑾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创作主题。l896年,秋瑾遵从父母之命在湖南与富商子弟王廷钧完婚,这是她居湘期间由闺秀到人妇的生活转折。王家优裕的物质生活使秋瑾无衣食之忧,并有读书、交友、赋诗之闲。秋瑾赴京之前的创作形式以诗歌为主,其中以五言、七言居多。这时的秋瑾与传统社会的大多数女子一样,被阻隔在社会生活之外,借“春愁秋悲”表达她们闺中寂寞难耐的苦楚。她曾以“闺内惟馀灯作伴”、“一点无聊托素琴”(《寄柬理妹》)的诗句表达自己孤独寂寥的情怀。这类诗歌与大多数古代女子常见的主题相同。

然而,秋瑾天生与众不同的秉性,使其大量诗作与那些“必然流入‘自娱’与‘闲吟’的私人价值范畴”的“闺秀文学”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古代诗词有借物咏怀、托物寓意的传统,在秋瑾这一时期的咏物诗中,傲霜斗寒的松、梅、菊等意象十分常见,她通过吟咏这些雄健、刚毅的文化意象,阐释了自我“英风傲骨”的性格与品质。在“岭梅开候晓风寒,几度添衣怕依栏”这样常见的有感于季节变化的诗句中,寄予着秋瑾“残菊犹能傲霜雪,休将白眼对人看”的人生志向,与她对花木兰、秦良玉等古代女杰的崇拜心理相契合。

对古代英雄女杰的歌吟与赞誉,是秋瑾这时期诗歌创作的中心主题,《(芝龛记)题后八章》可堪称代表。这首诗创作于入湘之初,有感于清人董寅伯所作之传奇《芝龛记》。《芝龛记》记载了秦良玉、沈云英等古代女杰的事迹,她们的功绩成为秋瑾抒发自己人生理想的媒介与载体。此后,花木兰、秦良玉、沈云英等古代女杰的形象不断出现在秋瑾的诗作中。

在中国古代的女性创作中,崇尚古代女杰的主题已有传统,特别是在弹词中,女作家们塑造了一系列的巾帼英雄形象。清代的王贞仪曾写下长诗《题女中丈夫***》,创作弹词《金鱼缘》的孙德英也有“欲伸世上闺娃志”的意向,但是,她们都没有秋瑾身体力行地去践行这般理想的远大抱负。在秋瑾的诗词中,她已不似李清照“戚戚惨惨凄凄”那般怜悯自我身世,而是充满了“自怜风骨难谐俗”(《梅十章》)、“***白怜标格异”(《白梅》)、“浊流纵处身原洁”(《独对次(清明)韵》)等反叛世俗的情绪。

秋瑾赞誉古代女杰、反叛世俗性别偏见的思想自然与她的性别有关,与她天性豪爽、刚烈、不妥协的性格有关,更与男女平权的时代征候有关。“莫重男儿薄女儿”等诗句充分地体现了秋瑾对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不满。然而,她对男女平等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家庭生活层面上,更集中地体现在***治层面上。在古代社会,“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向来是男子的责任与权利,女子被拒绝在社会领域之外,无权参与宏大的***治叙事,无以寄托自己的宏***大志,这正是秋瑾对男权专制文化的最大不满。一方面,她在“始信英雄亦有雌”、“千秋羞说左宁南”等诗句中,着意凸显女子立下的功绩,通过历史上两性人物之间的对比,寻找女子报效国家的现实依据;另一方面则在“谪来尘世耻为男”、“精忠报国赖红颜”等诗句中突出表现了她的女权意识。这种潜在的颠覆男性中心历史的意识已经超出了男女平等的基本要求,具有某种现代的女权意识。

在那个西风东渐、女性***意识萌生的历史时期,西方平等、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日趋深人。秋瑾在北京从吴芝瑛那里接受了这些思想的影响,同时,她对婚姻的不满,促成了她以“家庭”为起点的***道路。

秋瑾在《贺新郎?戏贺佩妹合卺》中有“人争道郎才女貌,天生嘉淑”之旬,表明她的婚姻理想中也有中国传统的“郎才女貌”的烙印。对于封建时代的男子来讲,所谓的“才”,不仅仅是舞文弄墨,而是要通过仕途进入主流社会的***治秩序中。这本身是符合中国封建时代士人理想的。然而,王廷钧虽有万贯家财,却无缘走上科举之路,与官宦之途无缘。虽然借助金钱的势力在北京谋得了一个职位,但是,他在官场上的表现并不让人满意。王廷均无才同时无德,更让秋瑾倍感失望。在后期弹词《精卫石》的创作中,秋瑾为黄鞠瑞许配了“大腹贾苟家儿子,恰恰的是个纨绔无赖子弟”而为憾,这何尝不是她对自我命运的叹惋!她在写给兄长秋誉章的信中也明确地表露:“呜呼!妹如得佳偶,互相切磋,此七八年岂不能精进学业?名誉当不致如今日,必当出人头地,以为我宗父母兄弟光。奈何遇此比匪,无受益,而反以终日之气恼伤此脑筋。”此外,秋瑾的阳刚气质与丈夫的柔弱秉性形成对比,也是家庭矛盾的原因之一,最终促使她毅然决然地出走家庭,东渡日本,而后走上启蒙与***的道路。

二、启蒙的文学创作

家庭***、女权的平等意识与反清复明的思想等多重因素对秋瑾东渡日本的抉择都有影响,而这些富有强烈时代色彩的意识与思想正是近代文化启蒙的重要内容。所谓“启蒙”(EIllit伽ment),来源于西语词源,为“照亮”之意。文化启蒙是指对于没有知识、愚昧与蒙蔽的思想意识进行开发。“妇女在社会上、***治上、教育上有和男子同等之权利与待遇”是当时中国“女权”的基本欲求,也是启蒙妇女的目标。日本是传播西方女权思想的中介。在北京已经接受女权思想启蒙的秋瑾,在日本得到了参与启蒙妇女的机遇。

在清末民初开启民智的强大话语中,提倡白话文成为文化启蒙的途径。l89r7年8月裘廷梁在《中国官音白话报》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一文,倡导白话文,试***使民间社会“合理”的语言交际工具获得“合法”的地位,以实现语言在启蒙中的作用。19o4年9月,秋瑾到达日本不久,就创办了《白话》杂志。

她认为:“欲***光复,非普及知识不可”,乃“仿欧美新闻纸之例,以俚俗语为文,……以为妇人孺子之先导。”创办《白话》是她启蒙思想的实践。同时,她也积极参加知识者们组织的演说会、故事会。这些方式是启蒙民间下层社会的主要方式,这种风气在国内较为盛行,在日本留学生中也比较普遍。发表在《白话>第一期的《演说的好处》一文,是秋瑾在日本留学生演说练习会上的演说稿。该文列举了演说的五种好处,其中第三条为:“人人都能听懂,虽是不识字的妇女、小孩子,都可听的。”这也是其中最为具体的一条。

归国后,秋瑾通过妇女结社、创办报刊等举动进一步实践她启蒙女界的理想。1907年,她在上海续办《女子世界》杂志,又创办了《中国女报》,明确地打起了女界启蒙与***的大旗。在秋瑾创办的《中国女报》之《草章及意旨》中,阐明创刊的目的是“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并“志在扩充、普及女界之智识,另编译各种有益女界之书文、小说印行,以供购阅。”她创办的这些刊物“以文、俗之笔墨并行,以便于不甚通文理者,亦得浏览”,从而实现她让更多的人读懂的目的。

秋瑾在从事办刊、办学的启蒙实践同时,坚持进行文学创作。这个时期,她的创作以“新文体”***论文成就最高。同样是出于启蒙的目的,梁启超在提出“小说界***”、“诗界***”之后,又提倡“新文体”散文创作,力求把俗语俚语入文,增添散文的口语化、通俗化特质。秋瑾积极尝试这种文体。她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敬告姊妹们》、《演说的好处》等文写得晓畅淋漓。尽管她的白话散文数量不多,成就却要肯定。《敬告姊妹们》一文是宣传妇女***、寻求***的典范性文本。

唉!二万万的男子,是入了文明新世界,我的二万万女同胞,还依然黑暗沉沦在十八层地狱,一层也不想爬上来。足儿缠得小小的,头儿梳得光光的;花儿、朵儿,扎的、镶的,戴的;绸儿、缎儿,滚的、盘的,穿着;粉儿白白、脂儿红红的搽抹着。一生只晓得依傍男子,穿的、吃的全靠男子。身儿是柔柔顺顺的媚着,气虐儿是闷闷的受着,泪珠是常常的滴着,生活是巴巴结结的做着: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试问诸位姊妹,为人一世,曾受着些自由自在的幸福未曾呢?

这一段文字词汇通俗、生动;韵律和谐、节奏匀称;长短语句参差错落,比喻、设问、对比、描述、议论等多种句式纵横交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在封建家庭中靠色相谄媚于男性、忍气吞声地依赖男子求得生存的悲惨境遇。学界曾经有人质疑秋瑾的白话散文,认为这类作品***治功能性强,不能算作文学作品。而在上述文字中,秋瑾把传统女子的生活情态描写得惟妙惟肖,其文学价值不容忽视。与秋瑾同时代的其他女子的白话***论文亦不少见,如,吴弱男的《告幼年诸姊妹》、潘璇的《上海<女学报)缘起》、鹃红的《哀女界》、汤雪珍的《女子***》、炼石(燕斌)的《女权平议》、苏英的《在苏苏女校开学典礼会上的演说词》等,相比之下。秋瑾文的文学感染力跃然纸上,妇女受压迫地位被描述得细致、准确,堪称“新文体”散文的优秀之作。

《中国女报》是秋瑾履行自己启蒙职责的阵地。虽然由于经费紧张、皖浙案发、秋瑾就义等原因,这份刊物仅公开出版了两期,但从中还是可见秋瑾对启蒙妇女的思考。从她在《中国女报》上发表的文章来看,大致有三类:***论文——包括文言与白话两种,这类文章,如上所述,直接表达了秋瑾的启蒙主张;译著——《看护学教程》,从看护的“社会之要素”出发,“在平时,则看护亲子弟兄之疾病,以归于安宁;战时则抚慰出征***旅之安宁”。她把看护当作一项社会的慈善义务,并认为由女子担当更适合,这也是为妇女服务社会提供的一条可行的道路;文学作品(诗词除外)——以未完的弹词《精卫石》为代表,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中实现了秋瑾的启蒙理想。弹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叙事文学样式,也是一种以妇女为主要对象的娱乐形式,在清代广为流行。秋瑾选择这种文艺形式来塑造女性***的典型形象黄鞠瑞,宣传妇女***的思想,是考虑到了为广大妇女所乐于接受的形式。

弹词《精卫石》是秋瑾的自叙传作品,虽未完成,女主人公黄鞠瑞的性格与人生追求已经跃然纸上,是秋瑾对自我形象的塑造。《精卫石》第一回《睡国昏昏妇女痛埋黑暗狱觉天炯炯英雄齐下白云乡》总体概括了秋瑾女界启蒙的思想。第二回写于日本。其中写到,黄父反对女儿黄鞠瑞读书的理由之一就是“无非添个佳人薄命诗!”而私塾先生说服黄父允许黄鞠瑞与其兄一同读书的理由是,女子通过读书,兴许可以成为女杰,光耀家族。“你家能够出个女英雄、女豪杰,使世界的人崇拜赞扬还不好吗?我只怕你家没有这样的福气罢!”可见,这时的秋瑾已经不再停留在对古代女杰的赞美与敬佩之中,而是对自己未来的生命历程有了预设。这部未完成叙事作品的创作目的十分明确,即学习西方女杰,速振中国女界,如文本中所言:“余日顶香拜祝女子之脱奴隶之范围,作自由舞台之女杰、女英雄、女豪杰,其速继罗兰、马尼他、苏菲亚、批茶、如安而兴起焉。余愿呕心滴血以拜之,祈余二万万女同胞无负此国民责任也。速振!速振!!女界其速振!!!”至此,秋瑾以女界为中心的启蒙活动在其文学创作中得到充分的叙述与展示。

三、秋瑾创作的成绩与局限

秋瑾虽生命短暂,文学创作的数量也不多,但创作的成绩是不可低估的。秋瑾的文学创作包括诗、文、弹词等形式,涉及韵文、散体文及叙事文学等多种样式。依据五四新文学的评价标准加以判断的话,从形式上看,诗歌、文言文及弹词属古代文体,她的白话散文则蕴含了现代文的气息。从内容上看,女性主题占其一生创作的大部分。前期少量感叹女性身世的诗歌文本,无疑是属于比较传统的文学创作,而其后期赋予启蒙思想、张扬女界***的白话文,则具有鲜明的现代意义。新晨

秋瑾张扬女权、启蒙女界等现代思想的形成在她前期的创作中可见端倪。那些赞誉古代女杰的诗作,既表现了传统女性对古代女英雄的敬慕,也包含了西方女权思想传人我国初期对男女平等的片面理解。那个时代,对男女平等的理解偏执于男女赋有同样的社会职责与义务的单一层面上,秋瑾以“竞雄”、“鉴湖女侠”自称,她穿男装、骑马、佩刀、豪饮,以男性的日常行为规范自己,表现出“不让须眉”的豪气。女性所赖以生存的家庭生活叙事,在秋瑾后来的创作中找不到痕迹。当然,这些行为与创作主题的欠缺也表现出她以男性的社会身份规范自我的思想误区。固然,在清王朝腐败、民族灾难深重,关系到“天下兴亡”的时刻,“匹夫有责”的时代要求中已经无以顾及性别的差异了。但是,在女性群体中,秋瑾的选择仍属少数。例如,秋瑾东渡日本临行前曾拜访吕碧城,请求她与己同行。“彼密劝同渡扶桑为***运动,予持世界主义,同情于***体改革而无满汉之见。交谈结果彼独进行,予任文字之役。”吕碧城的选择是当时大多数知识女性的共同选择,反衬出秋瑾走向***的决绝。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秋分的古诗10篇

学习

战争名言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战争名言10篇,内容包括战争名言,战争名言名句中国。3、莱维: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中国古代战争名言:1、《木兰诗》:将***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老子》:师之所处,荆棘生

学习

感谢老师辛苦负责的话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感谢老师辛苦负责的话10篇,内容包括感谢老师辛苦付出的暖心话,感谢老师辛苦付出简短20个字以内。3、每天去幼儿园是我孩子最高兴的事情,作为家长,我们深刻了解孩子的点滴进步和老师的关心、照顾和教育分不开的,心中感谢xx幼儿

学习

公路施工员总结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公路施工员总结,内容包括公路工程施工员年度总结,公路技术员施工总结。姓名:从2017年1月1日起参加**高速机电工程至今,通过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对个人的工作总结如下:1、技术方面当今社会是一个技术在不断发

学习

关于边塞的古诗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边塞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关于边塞的冬天古诗,关于边塞的古诗四句。当我们对古人所写诗词的题材内容、写作背景、思想感情类别熟悉之后,每读一首古诗,就会顺着古人的想法去思考诗歌的内容和主旨。一般来说,按题材内容可以把

学习

社会学理论论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学理论论文,内容包括社会学论文格式范文大全,社会学理论文献整理。二、哲学理论创新需要切近社会现实我们说哲学理论切近社会现实有这么几层意思:其一,哲学固然与现实有一定的联系,但是还不是现实,哲学切近现实的前提就是

学习

学生法律实习个人总结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法律实习个人总结,内容包括法律实习心得题目,法律实习个人总结。一大早我就坐公车来到了律师事务所,希望给事务所的其他同事、领导留下好印象。推门进到走廊,却已经看到几个人在办公室见奔走忙碌,我不禁感叹律所工作的繁忙

学习

爱心捐书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爱心捐书10篇,内容包括优秀的爱心捐书倡议书,爱心捐书方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让同学们看到外面世界的窗口,好的书籍,往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我们需要课外阅读,需要更多的***书,我们要为我校成功创建温州市示范

学习

描写景物的诗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景物的诗10篇,内容包括小池诗中描写哪些景物,描写景物的诗300首。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注】然:通“燃”。结合诗中景物描写,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

学习

企业项目管理论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项目管理论文,内容包括项目管理论文案例分析,企业项目管理经典案例论文。项目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在当今社会发展环境中具有较大优势,被企业广泛采用,对促进企业战略目标达成。项目管理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模式

学习

爱情名人名言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爱情名人名言10篇,内容包括爱情的日本名人名言,爱情的选择名人名言。3、毁于虚荣心的女性,比毁于爱情的还要多。德芳4、你可以得到爱情,可以得到婚姻,可以得到优质生活;但如果得不到安全感,那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呢?生活在富足的恐惧

学习

实习就业工作报告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实习就业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关于实习就业问题汇报,就业部门工作实习报告。改革开放给我的(实习报告)家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实习报告)变化,尤其是这两年建立了一系列的(实习报告)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了乡镇、农村经济的(实习报告)发展,得

学习

学生会纪检部部门总结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会纪检部部门总结,内容包括学生会纪检部部门总结范文,学生会高一纪检部总结800字。在经历了学生会和学院的各类活动后,在干是干部在组织活动上都有了明显提高后,我们文娱部迎来了我们部门最重大的活动,当然也是重邮最具影

学习

创业计划论文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创业计划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创业计划论文,健身房创业计划论文。2规划设计理念创新氛围和创意空间的塑造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外在表象”和“内在气质”的营造。“外在表象”是指整个园区从空间、造型、色彩等方面给人的第一印

学习

现代儿童诗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儿童诗10篇,内容包括现代儿童诗精选十首,现代儿童诗10首。二、品析语言,感悟儿童诗童稚而优美的意境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它用凝练、形象、具有丰富表现力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鲜明的形象。儿童诗富有童真、童趣,取材

学习

关于边塞的古诗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边塞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关于边塞的冬天古诗,关于边塞的古诗四句。当我们对古人所写诗词的题材内容、写作背景、思想感情类别熟悉之后,每读一首古诗,就会顺着古人的想法去思考诗歌的内容和主旨。一般来说,按题材内容可以把

学习

描写风的古诗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风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描写风的古诗小学,描写风的古诗名句并赏析。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

学习

关于动物的古诗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动物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关于动物的古诗四句,含有动物的古诗大全。一、动与静的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诗人往往独出心裁,“每着一字

学习

小学古诗大全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古诗大全10篇,内容包括经典之选年度最佳古诗十篇,小学一年级的古诗写十篇。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3、人间

学习

关于教师节的古诗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教师节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教师节致自己的古诗句,教师节诗词古诗大全。(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夏的古诗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夏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夏的古诗句大全,夏的古诗全集。夏日,在微风中纳凉,别有一番滋味。古代文人也是这般惬意,“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携杖出户寻觅纳凉胜地,看到画桥南畔,绿柳成

学习

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10篇,内容包括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三年级,祖国风光古诗10首。出生于1949年的诗人谭仲池,他的成长和发展是与共和国同步的,诗人如此追述他独特的人生履历:“在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中/在古老神州黎明的曙光里/我

学习

元宵古诗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元宵古诗10篇,内容包括元宵古诗大全100首,元宵古诗词完整版。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此去淮南第一州。《烛影摇红上元有怀》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