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篇1
客观而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至今,由于对“个人化写作”的不恰当理解和过度倚重,中国新诗普遍显得“小”而“轻”:一方面,很多诗歌只是对琐屑的生活情景、一时的个人感念的简单录写,其格局、情怀和境界都显得狭小,不够开阔和大气;另一方面,不少诗歌只是表达一种个人情绪、一些零星感受,缺乏更为高远的生命观照,因此分量和意义都显得很轻,不够厚重和深切。谭仲池的诗与当下盛行的“个人化写作”大相异趣,它往往是摒弃小我的放怀高歌,是舍弃私欲的大爱阐发,是弘扬正气、抒发豪情的时代组曲,凸显着乐观主义的思想底蕴,洋溢着浪漫主义的精神气质,具有别样的美学旨趣。
一、“祖国”形象的审美演绎
出生于1949年的诗人谭仲池,他的成长和发展是与共和国同步的,诗人如此追述他独特的人生履历:“在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中/在古老神州黎明的曙光里/我睁开了望世界的眼睛/浑身沐浴着 温暖的阳光/从此 浏阳河清亮而甜美的***汁/滋润着我生命的花蕾/浇灌着我金色的梦想”(《仰望天安门》),独特的出生赐予了诗人特定的人生记忆,共和国的身影从一开始便牢牢植入他的心田之中,成为他始终梦绕魂牵、一直深情凝望的历史对象。而他的诗歌,也从不同的精神向度上,描绘了伟大中国的传统与现实,以及它受世人注目的***治、经济与文化,对“祖国”形象进行了精彩而新颖的审美演绎。
诗人常常将祖国形象的建构,放置在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上,借助对历史的寻访和文化的追忆,来塑造祖国形象的精神厚度。在《寻觅一个神圣的灵魂》一诗中,诗人如此写道:“盛夏的风 从烟波浩淼的湖面/荡起一片清凉 冰轮浮在波浪上沉思/在用圣洁和宁静梳理我的思绪/把帆影和渔火/一齐引向 古楼灯笼的光影里/我沿着清辉搭起的浪桥/去寻觅一个神圣的灵魂/把汨罗江紧紧地搂在怀中/朝着遥远的苍穹呼唤/归来哟 哀民生之多艰/九死而不悔 上下求索的诗人啊/你《离骚》的热血情肠/融化了多少世纪的悲凉”,对伟大诗人屈原的追寻,就是对民族之魂和诗歌之魂的深情呼唤。在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人文关怀里,和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毅追求中,我们能鲜明捕捉到中国知识分子自古就有的担当意识和求索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民族饱经磨难而不摧折、遭遇挫折更加奋进的力量源泉。在屈原的身后,多少文人志士相继而出,将民族的精神魂灵反复雕塑,不断提升。诗人接着写道:“站在岸边 我又看见孤舟上/杜甫支撑着消瘦的影子/在凌波放歌/把满腔的酸楚/倒下江中起伏的惆怅/高举着酒杯 泼一地胆汁的李白/以楚狂人的风流 面对君山挥手/让诗心植入远古湘竹的泪斑/最是范仲淹读懂了洞庭湖的云气/浪涌 肝胆 文心 才用自己的血性/写流传千古的绝妙华章”,杜甫、李白、范仲淹……那么多优秀知识分子组成了一个闪烁着人文力量和艺术风采的精神谱系,让中国历史由此发散出璀璨夺目的辉光。通过对历史文化的追述与描摹,谭仲池为祖国形象的演绎寻找到精神地基。
自然,“祖国”形象的展示,更多的应建立在对当下状况的写照上,也就是说,光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没有美好而幸福的现实,“祖国”形象将是有缺憾的,不完整的,她的美丽与神奇会打折扣;只有用充满光彩和魅力的当下现实说话,“祖国”形象才可能完全呈现出令人着迷的风姿来。或许是意识到这一点,诗人塑造“祖国”形象时,更多是对新中国当下现实境况的艺术写真。他写自己在飞机上鸟瞰祖国秀丽山河的情形:“我看到珠穆朗玛雪光的圣洁/布达拉宫的宁静辉煌/我看到西湖苏堤 日月潭月光的温柔/九寨沟 张家界山水的明亮/我看到紫荆花的鲜丽/妈祖庙灯火的吉祥/我看到太平洋彼岸 中国的五星红旗在自豪地飘扬”(《我在云天歌唱》),将祖国瑰丽的风光进行了艺术的展现。面对当今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繁盛景观,诗人内心深处始终洋溢着自豪的情绪,他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力争“每一个脚印都要踏出中国的尊严”,并直朴地道白说:“我曾经去过许多国家的城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自信/我们自己建筑的高楼 高速公路/并不比别人差 甚至更精致雄阔”(《我是中国人》),这是内在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祖国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令诗人欣喜若狂:“中国人在追梦/梦飞到了 月球之上/嫦娥舞袖在银河歌唱/玉兔驾车在月球上徜徉”,“五星红旗在月球上飘扬/绽放着中国人的自豪和荣光”(《五星红旗在月球上飘扬》),在这首诗里,诗人巧妙地将神话传说和现代科技发展并置在一起,形象地写出了中华文明古国在当下的腾飞之景。
祖国的历史是雄厚的,现实是不凡的,这令诗人情感激荡,爱意萦怀,他无法遏止对这种深爱之情的高声咏唱。在《祖国 我深爱着你》一诗中,诗人深情地写道:“我爱你 祖国每一寸土地/到处都生长生命的奇迹/我爱你 祖国每一座高山/无处不呈现岁月的神奇/我爱你 祖国每一条江河/无时不在奔放梦想的涟漪/我爱你 祖国的每一朵云彩/天天在展现江山的瑰丽/我爱你 祖国的每一缕清风/刻刻在滋润心灵的希翼”,“祖国 我深爱着你/我在抚摸五千年文明的光华/我在品味唐诗宋词的高贵/我在弹拨黄河长江的雄浑/我在阅读宇宙万物的生机”,诗歌中饱胀的爱恋之情,如滔滔江水,奔泻而来,给人带来极大的感染与触动。通过历史的追述和现实的描画,谭仲池在诗歌中建构了一个立体的、丰满的、富有传统底蕴和现代气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祖国”形象来。
二、地域诗性的艺术彰显
《祖国,我深爱着你》这部诗集的第二辑为“天涯共此时”,是诗人“有意为省市和港澳台地区”而作的诗歌的集结,在这三十多首诗里,诗人“选择有象征意义和代表性的山水、名胜、人物、传说、历史遗存、人文情致来构思、写景、抒怀、寄情”(《祖国,我深爱着你》“后记”),也就是说,诗人根据各个省市的特征,选取一个最能体现这一省份精神的层面来对它进行诗意烛照,从而将一个地域所具有的诗性意蕴艺术地彰显出来。
对于文化传统悠久、历史掌故闻名的地域,诗人往往会从历史的维度上来加以艺术描述和情感抒发,例如写湖南,诗人以《湖南洞庭湖》为题,通过观湖怀远,忆古思今,来倾吐胸中的激情。诗人先从屈子写起:“这故乡的清波银浪里/居住着屈原和他的《离骚》/湘夫人的眼泪 从九嶷山飘来/滴出君山湘竹斑斑泪痕/逝者如斯夫 青螺落玉盘/洞庭湖的云气烟波/托着一个不朽的灵魂/在天地间高吟飞翔”,屈子为洞庭湖注入了不朽的精魂,而后来者也顺着这精神的流向继续前行,诗人接下来又写到了贾谊、杜甫、秦观、范仲淹等与洞庭湖发生过关系的历代文人:“贾谊站在湘江岸边/望洞庭湖上的月亮/蘸着日夜江声/在写怀国恤民的文章/那天杜甫凄然地拖着病体/坐在孤舟上颠簸/心中是否也有/秦观雾失楼台的惆怅/也许是巴陵的得天独厚/也许是灵秀湘江的雄杰浩荡/也许是芙蓉花开的圣洁妖娇/也许是楚人情结的血性担当/一座古楼的墨迹字间/竟写下了千古传扬的忧乐情肠”,因为有这些文人志士在这里留下了踪迹和故事,洞庭湖得以更加声名远播,湖南大地也充满了文化的底蕴和历史的内涵。山水有了精魂,大地便更加灵秀,这里的子民也有幸歆享到上苍的特别恩赐。在这首诗的最后一节,诗人由衷地歌吟到:“这就是洞庭湖之魂/这就是楚文化的精髓光华/在这里我们读岳阳楼/读湘江 读湖南 就会萌发/多维向度的关于人 关于天地 关于梦想/关于未来和世界的思索……”以书写洞庭湖为切入点,来概述湖南大地的精神风貌,无疑是具有说服力的。
对于自然风光秀丽迷人的省份,诗人则采取直接描绘美丽景致的方式,以凸显这一地区的诗性素质。如写安徽,诗人就着意描绘了黄山上的奇特景观:“黄山果然奇特 深邃 雄峻/飘逸 古典 空蒙/眼前峰顶 峭壁 深谷/挺立 盘坐 浮动 流泻的奇松/怪石 云彩 银瀑 蓬勃生发着/大山与自然胜境的浩瀚/庄重 沉寂和奔涌生机”(《安徽黄山松》),以对黄山上独具特色的怪石奇松的艺术点染,来展现安徽神秀的一面,还是较为恰切的。描写海南时,诗人则展开想象的翅膀,立足于一个高远的视点上,对那里的五指山进行了全景式展示:“伸展巨臂 张开五指/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在目揽古今雄丽/袖挽江天明霞//你手牵南沙群岛/近眺海角天涯/脚印里有亚龙湾的浪花/鹿回头的足痕 百花岭的花光”(《海南五指山》),诗人的想象是大胆而奇幻的,描述出的五指山也妩媚动人,海南的独有魅力也由此可见一斑。
在彰显各个省份的地域诗性时,诗人采用的抒情策略是较为丰富的,除了上述两种之外,诗人有时还注重展示一个地区的民间工艺和民间文化,如写天津:“月移星转 天津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风雨颠簸/天津在雕刻独特文化的景观/就这条估衣街 这扇狗不理包子窗口/这个泥人张 这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和极具写实风韵的杨柳青年画/就足以让天津誉满天下”(《天津怀古》),诗中提到的“狗不理包子”、“泥人张”、“杨柳青年画”,都是天津所拥有的独具色彩和风味的民间文化的代表。诗人有时还借助某个精彩的比喻,将地域的诗性特征瞬间照亮,如写上海的东方明珠塔,诗人以“金色的胸针”这个喻体来比拟之,显得极为生动和传神:“明珠塔 中国上海的标识/你是别在祖国霓裳上/一枚金色的胸针/我们都神往它巨大的魔力/面朝大海 怀揣诗卷”(《上海明珠塔》),一个精巧的比喻,一下子就将明珠塔在祖国山河版***中的特定形象准确而生动地揭示出来。在描绘重庆之雾的朦胧、梦幻和神秘之时,诗人也在最后安设了这样的比喻:“重庆山城的雾啊/我能把你当手帕吗/真想拭一拭/它能否擦亮岁月的河床”(《重庆山城的雾》),这样的比喻也是极富表现力的。如果说前一首诗中“金色的胸针”这一比喻意在将明珠塔纳入到祖国的版***中来描述,从而鲜明扩充了诗歌的空间感的话,那么此诗中“手帕”喻象的出现,意在引起后一句“能否擦亮岁月的河床”的问询,诗歌的历史纵深感,则由此蓦然增强。
通过彰显各个省份的诗性特质,诗人表达了对祖国大地的深情厚谊,那堆积于心的浓浓爱意,也在这些诗章之中默然淌流出来。
三、秀丽山河的钟情礼赞
谭仲池创作过不少反映山光水色风姿和神韵的写景诗,这些诗歌,只有少部分是从一个特定层面来呈现某个省份的诗性内涵,更大部分并没有纳入到行***区域的地理学视角上来考察,而是直接以养人眼目、陶冶性情的自然与人文风光出现于诗行之中的。诗人通过对这些美丽景物的生动描画,既艺术地展示了中华大地无处不在的迷人风情,也表现出诗人对祖国秀丽山河的钟情礼赞。
在谭仲池的笔下,无论是山、水,还是岛屿、寺庙,都呈现着绰约的风姿,给人以美的享受。他描绘山:“石头做的书/重叠成高耸的山/层层渐次步入云端的森林/蕴藏着大山生命的蓬勃/和雾幔的万般遐想”(《王屋山》),既赋予这座山文化的内涵,又敞现了它蓬勃的生机,将一座山的神韵精巧地勾勒而出。他写水:“初春的雨丝 柔情脉脉/挂满城市的楼台/乡村老屋的翘檐/树泛新绿 花绽红霞/人也在沐浴自然之母的温情/地底下 涌动着人与自然/对话和拥抱的旋律/一腔圣洁 透明的希望/从井口流向醒来的大地”(《水之乡音》),富有柔情和旋律的水,给人带来春天的快慰,这是神州大地流淌圣洁和希望的晶亮之物,诗人还在这首诗中对它作了如此的咏赞:“水是流动的生命/水是流动的音乐/水是流动的美丽/水是流动的乡恋/水会在世界和人的心灵/生长永远的梦幻和绿荫”,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水在诗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他写岛屿:“秦皇岛 你是一座古老而丰盈的城市/你拥有摩诃禅寺的佛法灵慧/大海无边的壮阔和绚美/山海关的巍峨和安宁/还有白色海鸥飞翔的自由豪迈/我的怀想 也如夜海上的明月/伴着潮生 伴着潮落 伴着潮鸣 伴着潮飞”(《秦皇岛怀想》),将秦皇岛的地域特色、生态氛围和历史底蕴,写得如此透辟,并将自我面对这座岛屿时情思起伏、心潮涌动的情形交代得异常清晰。他写寺庙:“古寺的风景 庄严如一幅/石刻的壁画 所有的楼宇/树木 花草 台阶/都在编织虔诚 经典 宁静/和生生不息的祈祷”(《大明寺幽思》),只用一个比喻,就将大明寺的环境与氛围艺术地点化出来,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除描写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地理区域之外,诗人还写到了现代都市,写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深圳”:“大海的琴声奔上高速公路/铺开时代昂扬雄浑的五线谱/飞速转动的车轮 在释放无穷的热力/书写春天的故事/我走在大街的春风里/在尽情阅读花之海 绿之海/光之海 梦之海/和诗歌的绚丽”(《写给深圳的诗》),写出了现代化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奇迹以及诗人对此奇迹的惊叹和咏赞之情。
谭仲池的山水诗中,故乡书写占了不小的篇幅,诗人的家乡湖南和浏阳在他的诗章中也一样呈现出美妙的韵致,流淌着醉人的旋律。他将古城长沙放置在秋天的季节环境中来着意描摹:“秋天岳麓山的树林/燃烧着丹枫的热烈向往/树叶沉淀着金黄的梦幻/悠悠飘荡到人们的心上/它牵着一片清凉而湿润的风/不绝如缕地唱一支奔放 葱郁/芬芳而悠远的歌曲/把一个古***城的美丽故事/吹进千万个洒满阳光的窗口”(《秋天的江城》),在情与景交融中,将江城的美丽以及诗人对它的挚爱展现出来。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沈从文的经典小说《边城》,将湘西大地的人性与人情之美形象地描绘出来,从此,那个居于四省交界之处的偏僻的“边城”,一跃而成为了湖南的一张文化名片,迅速为世人所知晓与接受。谭仲池的诗歌也写到了“边城”:“古城楼下/清澄的水里/映一片帆的倒影”(《边城》),这是简洁的素描,已初步交代了湘西凤凰的古典气质和水乡本色。这首诗的最后,诗人深情地描绘道:“金色的童年回来了/翠鸟站在塔顶欢鸣/边城呀 白发返青的母亲/又唱起了古老摇篮曲/拨动了多少背篓孩子的心/我要去追赶梦中的小船啊/给她倒满彩色的歌/和一盘粉红的月轮”(《边城》),这是站在当下的历史视点上对边城的重塑,诗人以“梦中的小船”、“彩色的歌”、“粉红的月轮”等短语来表达对而今旧貌换新颜的湘西世界的欣悦与礼赞之情。在阅读梭罗的《瓦尔登湖》后,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故乡,想起和瓦尔登湖一样美丽的故乡之湖来:“这是幻觉吗/我怎么也回到故乡的湖畔/心和身子都坠入湖中的波浪/我发现自己与清泉石上流的影子/我抓住了浮在水面的山之青翠/我闻到了湖岸飘来的花香/还有从云片上飞落的鸟羽/其实 我的故乡的湖/也和瓦尔登湖一样/天然 生态 妩媚 清澄/宁静 孤独 幽深 高贵”(《故乡的湖》),故乡是一个人生命的起点和情感的归宿点,对它的爱恋和回忆是每个人心灵中最为本真的情感形态,诗人对故乡的依恋和挚爱或许更为突出,从谭仲池的这首《故乡的湖》中我们就能真切地感受到。
四、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
作为优秀的当代诗人,谭仲池对于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学的了解与领悟也是同样不俗的,他的***治抒情诗,往往能在现实的描绘中自然联想到古代历史和传统文化,又能从古典文学中生发出对现代精神的新颖的理解,从而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之中,表达出对祖国的深爱,对民族的真情来。
谭仲池的不少诗,在对祖国山河进行艺术描画时,常常从历史写起,以历史为情思展开的发端,以此铺垫出所述之地的文化底蕴,然后过渡到对它的现代情状的描摹,呈现其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历史轨迹。如写“北京”,诗人先言古都的远古历史:“周口店的北京人 曾经/在七十万年前就用石头击火/点亮了昏暗的岁月 他们/用人工制作的石器/开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先河”,接着叙说它的近代变迁:“有一种声音 要穿越时空隧道/有一种火焰 要划破重重黑夜/北京的京剧的高昂的唱腔/北京的火炬 在唤醒/积贫积弱的国家重新站立”,最后写出对它的现代感悟:“我们凝望北京/就是在品读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书/我们向往北京/是在深思寻梦 追梦的壮丽征程/北京的情丝永远澎湃着中华儿女不息的感恩”(《北京情丝》),诗人沿着时光的河道,一边追溯民族的发展历史,一边感受中国人而今的幸福生活,心中的激情在悄然涨潮。由于将北京放置在一个较为悠长的历史时段上来审视,诗人才立体而全面地展示了这个城市的精神内涵和发展轨迹,从而尽现了它的神韵和风采。诗人书写“布达拉宫”的思路与书写北京同出一辙,也是先交代它的历史特性:“晨雨 清风 阳光 蓝天 白云/红墙 白墙 黑窗 飞檐 金顶/千年天风和云雨的无数次穿越/宫墙上留下了岁月斑斓的沧桑/岩石隆起的盘山而上的台阶/嵌下了古代文明和烽火的足印”,再着力渲染其现代化发展:“有比喜马拉雅山峰更高的信念/有比雅鲁藏布江更宽阔的胸怀/有比雪峰更纯洁的情感/有比彩云更美丽的梦想/山顶古洞的炉灶锅台依然散发的余温/仍在讲述一段辉煌和圣洁爱情的历史故事/荒漠已经在新世纪的阳光里堆金叠翠/山南的江南正飘着绿色的音符/加入辽阔田园的春天大合唱/雪原的马蹄声在宽广的大道上跌落/高高耸起的修筑青藏铁路的吊塔和挖土机/正在寂寞的雪域之原喷涌出巨龙般滚滚热浪/牧场的羊群在新描的蓝***里/化作飞翔的白云 银色的飞机/在藏民世代的企盼里 带着绚丽的想象/降落在雅鲁藏布江金色滩头”(《布达拉宫》),在由古而今的思维线路中,向我们生动揭示地区的文明发展历程。
为了展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踪迹,诗人往往会采取由古而今、古今分述的表达策略,不过更多时候,诗人常常是将历史与现实、古典与现代直接对接,让古典言说现代,让现实重释历史。《中国路上》有这样几行:“于是 我们便领略到王维/走路的佳境/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一个国家 也何尝不似人走路/行到绝迹处 处处是风景/行到灵韵时 一切是奇迹”,诗人借用王维的诗句来言说现代社会的发展,既显示出某种语言的机趣,又不乏启人心智的哲思。在《汉长城之叹》中,诗人写道:“少时吟唱过的羌笛忧怨/琵琶凄情 夜光杯的眷恋/美酒的壮烈 故人的梦影/都在我灵魂的深处/抒写着永不消逝的边塞情结/和壮丽怀想//眼前的阳光变得多情明亮/路边的葡萄架上已露出葡萄的浅笑/那浓浓的甜蜜正在向我逼近/让我这个已白发的老兵/终于明白了对于大地 对于河流/对于边关应当有怎样的情怀和担当”,这是用现代来重新阐释古典的范例,在今昔对比中将祖国的发展和诗人自我的成长一同表现出来。还有《水与诗之美灵》一诗,其中有这样几行:“秦观也惊叹郴山的深邃温柔/停泊在津渡的乃声/又撞伤了湘女弱小的肩膀/原本布满愁云的江面/泛起了暮雪风寒/蓑笠翁把钓竿 横在脚下/在细数孤雁鸣落的秋声/就看见柳工酿制的蛇酒/竟洗瘦了小巷深处的兰草”,这里既展示了诗人的历史学眼光,又蕴含着文化学深意,既将水的灵秀和山的深邃艺术彰显,还较为含蓄地表明了现代人内心深处积淀的那种挥之不去而弥足珍贵的古典情致。
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篇2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事家的形象。《陈涉世家》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重大影响和***威力,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从而说明了“奴隶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治上,他严明法度,开发边疆,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事上,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而又痛切,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
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篇3
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事家的形象。《陈涉世家》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重大影响和***威力,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从而说明了“奴隶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治上,他严明法度,开发边疆,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事上,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而又痛切,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
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篇4
(郸城县城关镇一中河南郸城477150)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事家的形象。《陈涉世家》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重大影响和***威力,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从而说明了“奴隶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治上,他严明法度,开发边疆,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事上,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而又痛切,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
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篇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下面浅谈四点:
一、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环境,那么绝不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诗)的动人美景。
3、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贺知章在《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将柳树、柳条描写得非常美,既写出动人的形态,又写了碧绿逗人的色彩。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均有相关的描写。这些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体直观,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4、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 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篇6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事家的形象。《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治上,他严明法度,开发边疆,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事上,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治抱负。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篇7
关键词:唐代 登山 诗歌 文人
我国古代的主流思潮是儒家思想,该思想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人应该遵循自然界中陶冶、修炼品格的规律和法则,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群山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坚毅的性格、不可动摇的精神意志等,唐代诗人通过对祖国山川的赞美表达了仁爱、希望、信念等文人思想和哲学道理。比如“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李涉《登山》)该登山诗歌虽然是写景叙事,但是从字里行间又参透出人生哲理,表达了对忙碌生活的疲劳和厌倦,对世俗规矩的不满,也表达出对静逸休闲生活的向往之情,从而对个人仕途乃至国家命运有了更深层的感悟。本文主要研究古代登山的渊源与唐代文人如何将文人精神和大自然景色完美结合。
一、古代登山诗的渊源与主题
登山是人类自古喜爱的活动,人们通过登山活动强身健体、舒放情绪并通过克服困难和征服自然的挑战,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和突破。因而登山活动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运动项目,更寄托了登山者的情绪和期望,是饱含感情与思绪的心灵之旅。登山活动为生活美满的人带来喜悦,为忧郁消极的人提供庇护,肩负责任的有志之士在登山过程中得到鼓励和支持,失意落寞的人在登山途中不安和忧伤的情绪得到宣泄。我们的祖先曾经多次踏上群山陡峭的顶峰,展示了人类征服自然力量的坚强意志,前辈们既克服了艰苦恶劣的天气、环境因素,发扬光大了中华精神文明,又丰富了登山活动的象征意义,人们在登山的过程中创作诗歌表达对生活的希望和对美好自然的赞赏,其中许多杰出的诗歌作品流传下来为后人传颂,在盛唐时期有关登山方面的优秀诗歌约有二百多首。
登山诗歌的特色是在于诗人创作是在登山活动过程中,与创作者的个人感情、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国家的经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因而登山诗歌具有时代特征,也具有节日特点,其写作主题多以叙事和抒情为主。登山诗歌的创作者将自己融入群山围绕的自然环境之中,通过观察自然风光和景色得到启示,陶冶自身性情并修炼自身品格,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文学修养得到提高,性格和意志也得到磨练,是创作者寓情于景的感情抒发。登山诗歌中承载着创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国家强盛的追求,在许多关于秋季和冬季登山的诗歌中,尽管天气寒冷或者登山路途艰苦,但是诗歌作者仍然抱着热情洋溢的心情,用毅力和信念战胜困难,给登山活动赋予了多层次、丰富的意义、情趣和内涵。
二、唐代登山活动与登山诗
唐代的登山诗歌数量众多,有的表达出诗歌创作者的壮志和抱负,有的表达出诗歌创作者的失意与不得志,有的描写群山风光美景,有的记述民间节日和活动。依据创作环境和心情的不同,登山诗歌具有描写景物、记述节日与活动、借物抒情等多种主题。一是描写景物的登山诗歌。群山风景秀美、物产丰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帮助。人们因为热爱、痴迷于登山活动,对群山的地理认知能力逐渐增长,也开始留意登山活动中的历史和精神文化。著名唐代诗人杜牧做诗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来描写美丽的山中秋色。群山风光各异,无论是嶙峋高耸、深入云端的北方山脉,还是秀丽婉约、蜿蜒崎岖的南方山脉都深得诗歌创作者的喜爱,对山间各个季节景色风光的美态变化都写入诗歌之中。二是记述节日与活动的登山诗歌。我国的民族众多,拥有许多各具特色的节日与风俗,例如清明时节的扫墓和祭拜活动,重阳节中的观菊登高活动等,因为集体出游或者团聚而去到远郊山间,从平日的繁重工作和生活压力之中解脱出来,拜见亲友增进交流和感情,因为渲染着节日氛围和民俗特色,节日与活动中产生的登山诗歌多为描写体育竞技项目或者民间集会的场面,描绘出怡然自得的和谐、健康生活场景。该类诗歌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是借物抒情的登山诗歌。旅行能够帮助增广见闻,在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志士热爱各处游历,并将旅途中所见、所感记录下来,此类登山诗歌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李白《登泰山诗》)该类诗歌首先描写了高山的景色风光,然后借机抒发抱负和理想,将创作者的精神活动融入了诗歌之中,从主观的角度为景物描写增添神色。前一首诗歌是杜甫先生所作,年轻的诗人成功登上了泰山的顶峰,感受到祖国山川的壮丽、秀美,感受到眼界的开阔和阅历的增长。后一首诗歌是大诗人李白所作,他在诗文中清晰介绍了山势的险峻和气势,也表达了诗人不受世俗繁琐、不合理规定限制的超然心境,登上顶峰后诗歌创作者看到脚下和远处的美景,挑战并突破自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唐代登山诗的文人精神
唐代是我国古代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展,文人雅士多喜爱相互交流、探讨,分享彼此思想和观点,并在各种活动中用创作诗歌和文章还抒发感情和说明道理,并教育晚辈和学生,而登山诗歌就包括在此大量诗歌之中。
唐代的登山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意鲜明,有在位当权者在国家节日和庆典中所创作、撰写的诗歌,也有普通官员和学者在自己的郊游活动中随感而发创作的登山诗歌,还有寻常百姓所创作的记录登山场景和心情的优秀作品。唐代登山诗歌的写作风格多为隽永逸致、奔放豪迈,诗文前后思路灵活跳跃,涵盖内容广泛又蕴藏哲学道理和个人情感于其中,这种不羁的创作心态和自由的写作特色能够完整传达诗歌创作者的心境和思想。
诗人李白创作的登山诗歌有绝句和律诗等多种诗歌文体,例如“……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李白《九日登山》节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这首诗歌主要描写了美丽的庐山风光,诗中介绍了庐山的奇峻秀美,也反映出诗人李白自由豪迈的性格特点和仕途不利,希望避世于山中的落寞心情,有时候期望能跳脱出俗世忧愁和困扰,有时候又看到现实世界的真实和幸福并一直徘徊在这种矛盾、纠结的情绪当中,不能得到解脱。诗歌的上下文对仗工整,气势奔放飘逸,韵律非常优美,诗文营造出的境界绮丽玄幻并随作者情绪的高低而不断转折起伏,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作。“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李白《登峨眉山》)此首诗歌是诗人李白年轻时创作的,描写了峨眉山的幽静俊逸,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没有烦恼神仙生活的向往。“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李白《登太白峰》)该诗歌主要运用了想象的表达手法,字里行间充满了志愿抱负不能实现的遗憾和愁苦,词句间流露出诗人李白对腐败朝***的不满和厌烦以及对未来的期盼。此类诗词还有“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四、结语
从以上列出的诗歌来看,唐代登山诗歌的文人精神包括了几个方面:一是纪念古人、庆祝节日;二是抒发个人情绪;三是借诗歌讲明道理和人生哲理;四是因为读书或工作而居住在山上;最后还有对修仙练道的追求。唐代执***者推崇道教思想,全国流行学习道教的理念并修建了许多道教名胜,其中庐山、茅山和终南山等最为著名,人们从各地赶来登山求道,自然也创作了众多关于登山活动的诗歌,并且有的官员和学生为了静养或者专注于工作、学业,久居于山间的道观之中,过着与尘世隔绝的类似隐居的生活,比如大诗人李白就曾经住在山上学习道法,还拥有道教人士的身份,上文中列举也有很多诗歌表达了他对仙道世界的向往和尊崇。“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这首山水诗歌是作者孟浩然感怀古人时所作,表达了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伤和悲愤。“步辇陟山巅,山高入紫烟。忠臣还捧日,圣后欲扪天。迥识平陵树,低看华岳莲。帝乡应不远,空见白云悬。”(李峤《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登山活动可以带给人快乐和愉悦,但也能让人回忆过去、寄望未来,用古人的经验和教训来鼓励和鞭策自己,从微小的自我思考到对社会、国家***治、经济和文化的担忧,乃至对生命、世界的探析和哲学思考。
参考文献:
[1] 李飞.高处的诗仙――谈李白诗歌中的登高意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9).
[2] 毕金林.中国古代文人的登高情结[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01).
[3] 刘莹,李博.从高台意象中领略千古情怀――浅析中国古代登高诗歌[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S1).
[4] 姜晓红.古代文人登高审美及其文学创作[J].社会科学家,2008(07).
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篇8
方祖岐,笔名重九,江苏靖江市人(祖籍安徽徽州),爱好书画与诗词。多年来,公务之余以极大的兴趣研究和尝试中国古典诗词的写作,每每与名家往来切磋,收获颇丰,成绩斐然。他所作的诗词中,音韵格律有种古典之美,如《满江红・闯封锁线》(纪念抗美援朝方祖岐五十周年作)和《水调歌头・武夷山仙境》,体现了将***的人生追求和精神气质,既有作为***队高级将领对于国际风云、战争景观宏***长卷般的描述,又有作为一名普通***人对于人类和平及祖国大好河山、风土人情的感慨和赞美。由于阅历广、学养丰厚,其卓尔不凡的儒将风范,在***界有口皆碑。
2004年11月5日下午,由***治部、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畅吟神州――中华魂之歌》方祖岐诗词吟唱会在南京举行,及省市有关领导出席了吟唱会,石小梅、陈少松、宁晓志等著名艺术家则通过歌曲、吟诵、昆曲、朗诵等艺术形式,将方祖岐创作的21首诗词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方祖岐曾任***委,同时也是一位长期潜心研究和创作中国古典诗词的作家。他出版的诗词集《畅吟神州――中华魂之歌》,里面收录了他的237首作品,吟唱会上的21首诗词就选自这本诗词集。在这些诗词里,方祖岐对中国民风、民俗和诗词、书法、绘画、雕塑、戏剧、小说等民族文化都进行了反映,题材广阔、意境宏大,显示了极强的文学水准。
专家学者对方将***文学艺术创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刘大为(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国文联副***、中国美术家协会***)方***委给我们展示了近2D0幅诗词、书画作品,倾注了他数年的心血。为了创作这些作品,将***跋涉于祖国31个省市、自治区,攀越近百座名山大川,刻苦写生,向大自然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他的画从总体看,气势磅礴,着墨大胆,一派大将气度;同时用笔又很细腻,江河小舟,景致生动,有着很浓的书卷气息、文人气息、将***气息。这与将***胸襟开阔、行路万里、学富五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和影响。
《黄山***》有一百多米长,是他创作理念的外化,非常惊叹。他的作品从构***上,到笔墨处理上,各方面达到了相当的境界。将***诗词也是高手,他用诗词意境作画,甚至达到一首诗配一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书画溶于一炉的境界。他的作品体现出了“以继承传统为基石,以感悟时代为灵魂,以造化自然为风骨,以天人合一为情境”这样一种创作理念,展示了将***对诗书画艺术的不懈追求和一以贯之的上下求索。
方祖岐将***艺术评价
翟泰丰(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原***组书记)
读罢您的《爱我中华――方祖岐将***诗书画选》,神灵似乎走进了浩气云天,心跳犹如滔滔瀑水……从云绕黄峰,到巍巍泰山,再从蒙顶山来到长白山、目月山、阿尔泰山、武夷山、三亚南山……似乎全国名山名水都跃然您的笔下,您看那飞沙舞涛的黄河壶口瀑布,气吞山河的三峡浩然之势……您的画册视野之广,气势之浩,真可谓令史上山水画家所不能,从唐代《明皇幸蜀***》到五代《秋山问道***轴》《关山行游***轴》《匡庐***轴》到宋代、特别是北宋的众多名家留下了多种皴法的巨幅名作,李成的《寒林平野》、范宽的《溪山行游***轴》、王诜的《渔村小雪***》……此后元明洁均给我们留下丰厚画作财富,自是不争之事实,然而史上似乎没有哪位画家,主题如此鲜明地贯穿了如此众多之山脉,如此广泛之题材,如此丰富之笔法、皴法,如此以古通今之构***,如此巨幅之长卷。巡古探今,似乎百米黄山系唯一仅有。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卷》,可谓长卷了,但也仅为五二八公分,不及百米《黄山***》之半。当然两卷大作题材各异,张择端之作已是公认的历史大作、传世大作,我十分敬仰张氏。世人对张择端此巨作,早有公道评说,自不必我多言。您之大作,我却要评说,因为我对此大卷由衷的钦佩!历史将会永远记载着,一位从戎生的将***,七旬之年,却留下了如此巨大长卷画作,奇哉!奇哉!
刘忠德(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文化部原部长)《畅吟神州――中华魂之歌》,越读越令人惊叹!这部诗词,其词尤具豪放之慨,洋溢着时代风韵。从词的技巧方面看,又会发现他很善于循情选调,依调填词,读来使人如痴如醉。
从整体上看,他的这部诗词,不论吟古颂今、借景抒情、或是畅叙胸臆,引典叙今,都具有诗情豪放、题材广阔、格调高昂、意境弘大、苍然浑厚的审美特点。
读方祖岐的诗词,你将似入梦境般地伴随着诗人的脚步,冥冥中梦游于天际之江河,飘然于云端之仙境,与尧、舜、秦、汉论史,同李白、杜甫论诗,和东坡、洁照咏词,真乃“故国神游”!
展诵《畅吟神州――中华魂之歌》,不禁心潮起伏,陶醉于“骊山秀岭横屏”、“翠竹荫溪边”、“小桥流水潺潺”……唤起吟咏雄山秀水之诗情,汇入“十亿英雄步险峰”“无双伟业辉青史”的洪流之中,“笑迎远景到来时”……
通览《畅吟神州――中华魂之歌》诗词全卷,鲜明显现了方祖岐诗词气象阔远、浑然一体、诗笔非凡的特有魅力。
赵长青(中国书法家协会副***兼秘书长)
这次展览展出了近二百幅作品,纵横奔放,苍劲矫健,飞动圆活,虚实变化。可谓洋洋大观,美不胜收。既有“骏马朔风漠北”的将***气魄,也有“杏花舂雨江南”的文人情怀;既有他诗中表现的“大江东去”的豪放,也有他词中描述的“寒蝉凄切”的婉约。难能可贵的是,将***还擅写榜书,我赞成书法界对他的评价:其草书于意趣之中不违情理,于豪放之外不失沉静,于平淡之中不失姿态,于工妙之内不违自然。
方将***从***半个多世纪,深诘兵法,他把兵法娴熟巧妙运用于书法之中,善于布局,善于变化,善于出奇。方将***文学修养深厚,他的书法实践,总是以诗词为伴。他的作品,书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书画珠联璧合,得到文坛书坛同道的钦佩和赏识。他确立的“以继承传统为基石,以感悟时代为灵魂,以造化自然为风骨,以天人合一为情境,追寻诗书画相通相融之路,展示当代中华之精神与风貌”的创作理念与追求,给我们书法界以新的启示与借鉴。
柯文辉(著名书画评论家)
他的书法从帖学人手,久王,行笔稳熟,注重问架点画的呼应关系,秀润摇曳,流畅不飘浮。题在画上整体感强,彼此交映,互添风采。如双条幅:“探索人生无止境,古稀学画不言迟。”本色见襟怀,收放行止合度。隶书法汉碑,横竖疏密随心运锋,斜行线质实不落婉丽,潜力较大。
他入画临摹过元代大师黄子久的《富舂山居***》,力***走入古哲精神的殿堂。结合画论画史,苦习笔法,再深入大西北大西南名山巨川,吞吐天地奇气,开拓心胸,到处写生,与造化对语,更新构***,冲出前辈樊篱。黄果树大瀑布一***浩茫恣肆,激情澎湃,波翻云舞,显示对祖国山河的赤子之爱。谦逊风怀,见之笔墨外,尤其是登黄山写生,雄峰、奇松、幽泉、飞瀑、异石,四季晨昏,大开大合,首尾一气贯成。笔法统一,变幻不止,岚气流衍,造势以险求安,显示对物象的筛选指挥若定。松的造型参用黄公望写法,收到一定效果。
将***的画,它能够把大自然在黄山里面舂夏秋冬的样子组合成一体。他亲自跟我说过,其实画画也像打仗一样,画面就像战场,有高超的指挥艺术,才能把山川指挥得好。
屠岸(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诗评家)
他的诗观里有这样的内容:弘扬中华古典诗词独特的艺术形式,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要从现实生活实践中去开拓古韵新风,寻找创作源泉。他正是这样进行创作实践的,因此他的诗词作品中充满了新气象,充满了当今的时代氛围。对这样的诗词作品,不称之为“旧诗”,确有充分的理由。
这本诗词集内容涉及***治、经济、***事、历史、文化等许多方面。他到过祖国的许多地方,从漠北到岭南,从东海到西疆,无不留下了他的游踪,同时留下了他的吟咏。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祖国江山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而且突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华大地伟丽新貌。如他的词《沁园舂・潮》中有这样的句子:“东方独领,汇四海蛟鲸弄巨涛。望高楼矗日,晨光偏早;水天共映,浩海桅飘。飞渡流云,迎风送客,多少滩头又架桥。长吟啸,有心潮荡激,欲上重霄!”可以看出,中华大地已经“旧貌变新颜”,诗人对祖国的新貌,作了宏观的描绘,气度恢宏,而宏观描绘中又有具体形象,如“高楼”、“桅”、“桥”等都使人联想到新时期祖国建设中的新事物,而“日”、“晨光”、“水”、“天”、“重霄”等,都是巨大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与那些新事物融合在起,形成种非凡的气魄,伟美的境界,这种气魄和境界直接从诗人的胸肌中喷荡而出,使读者受到极大的感染,使读者的精神极大地振奋起来!
张同吾(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著名诗评家)方祖岐的诗词都是精致的艺术作品,他以深邃的情思、优美的意境和精湛的语言,引领我们走进五彩缤纷的诗歌世界,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开阔的精神视野、崇高的思想境界、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纯熟的艺术技巧。《畅吟神州》这部诗词集,题材广阔,内容丰富,尽管直接表现***旅生活的诗篇不多,仍可窥见***人秉赋、将***器宇,字里行间激荡着爱国主义豪情,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辉。其中大量篇什,是他精心描绘的山水风情画和尽量挥洒的历史故园***。
方祖岐将***的诗词,从开掘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和阐发中华民族文化价值的独特角度,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他的《畅吟神州》称之为“中华魂之歌”是恰如其分的。他的诗词色彩绚丽,气势雄浑,命意深刻,构思精巧,语意圆融,对仗工稳,意境优美,音韵和谐,因而堪称上乘之作,为旧体诗词表现现实生活和文化风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丁临一(***队著名文艺评论家)方祖岐将***以格律诗词畅吟神州,应时记事,不仅注重展示伟大祖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外在风貌,更注重发掘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内在的审美意韵,从而站在历史与现实交会的制高点上,激扬新时代的精神,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可贵品格。如在《殷墟有感(之三)》中,作者吟道:“商汤立国帝辛亡,数百年问统八方。举德兴邦无德泯,人间正道说沧桑。”这里作者既反思了商汤兴亡的深层原因,又呼应了新世纪以来***中央“以德治国”的英明决策,可谓意味深长。在北京市申奥成功的喜庆之夜,作者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欢庆,并即兴写下了“往事难重说,讥辱吞声咽。终去也,重开页。看千红万紫,满目生机勃。惊变易,普天锦绣宏程阔。”(《千秋岁》)这样喜不自胜的词句,忆昔抚今,具有沉甸甸的情感分量。
记得唐人白居易论诗,有“根情,言苗,华声,实义”之说。借此说来评判方祖岐将***《畅吟神州》中的格律诗词,我以为不妨可以说,作者心系我们的祖国、***队和人民,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每每情动于衷,有感而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的格律诗词是融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是能够激励人心鼓舞斗志的,因而,也一定是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的。
刘永治(总***治部原副主任)他的诗书画作品,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主题突出,时代特色鲜明。所展作品反映了伟大祖国的秀美壮丽,伟大人民的奋发向上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懈努力。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港澳特别行***区和台湾地区都涵盖在他创作内容之中;复兴中华的一些重大经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标志性成果,当前我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始终是他创作的主题;弘扬主旋律、体现***人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他坚持不懈的创作追求。
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篇9
孟浩然在盛唐诗人中可算是一个前辈。李白称他“孟夫子”,说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可见他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高人、隐士。他的山水诗较多地带有隐士的恬淡与孤清。闻一多先生说:“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他的代表作《宿建德江》整个儿地笼罩在一层淡淡的寂寞与哀愁之中:“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孟浩然写山水诗不堆砌词藻,语言自然,意境高远。孟浩然似乎不是在作诗,他的诗不过是情绪的自然流露,不须有意地加以安排,便自然而然地发为吟咏了。
孟浩然平生漫游的地方很多,巴蜀、吴越、湖南、江西和关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心情随着山水的变化而变化,有时也能写出相当豪放的诗句。他最著名的一首诗《临洞庭》对洞庭湖的描写,雄浑磅礴,颇有盛唐气象,前四句曰:“八月潮水平,涵虚浑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王维是孟浩然的好朋友,也和孟浩然一样以山水诗见长。不过他的***治诗、边塞诗和写日常生活的小诗也相当精彩。他不仅是诗人,又是画家、音乐家,在书法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广泛的艺术修养,对于他的诗歌艺术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坡《书摩诘蓝田烟雨***》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主要是指王维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而言。王维的山水诗不是错彩镂金,雕字琢句,而是力求勾勒一幅画面,表现一种意境,给人以总体的印象和感受。在他笔下,山水不是被肢解的,不是一个个细部的描摹,而是浑然一体的气象。诗人用这种方法唤起读者类似的体验,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诗人从大处落笔,把汉江给予自己的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写了出来。写山色,甚至不写它是青是紫,是浓是淡,只说它若有若无。真像一幅水墨画,把南国水乡空气的湿润和光线的柔和表现得恰到好处。
《终南山》是王维的山水诗中另一首有代表性的作品:“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前六句写终南山的高大雄伟,最后两句撇开山写人,用人衬托山,更显出山的崇峻与广袤。《山中》极其富有情趣:“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早行山中,忽然觉得衣裳湿了。以为下雨了,细看原来无雨,只有那不可近察的山岚依稀在目。它翠得太嫩了,太润了,仿佛沾湿了自己的衣裳。一首小诗只二十个字抵得上一幅秋山早行***。
如果说王维的山水诗是以情韵见长,那么李白的山水诗就是以气势取胜。李白一生游历了无数的名山大川,足迹几乎遍及中国。他的山水诗充分地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厌弃,让人感到一种冲决束缚、追求个人自由***的热情。“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的气魄就是这样豪放!《蜀道难》先借神话传说叙述蜀道的历史,继而描写沿途风光,现出一幅又一幅奇险的画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在诗中三次出现,读之回肠荡气。诗的内容虽然是写蜀道的艰难,但使人读后感情激昂,想去迎接和征服这大自然的艰险。晚唐诗人皮日休说李白的诗“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刘枣强碑文》)《蜀道难》尤其有这种强烈的艺术效果。
读李白的山水诗,我们常常会感到李白是大自然的主人,至少也和大自然具有同等的力量。李白因为有这样的气慨,所以描写山水时才会有一些出人意想之外的豪语。如《登太白峰》中间的几句:“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他想象太白金星和他谈话,为他打开天门,放他飞出云层,直到月亮的旁边。
李白的山水诗,论意境恐怕是最壮阔的。似乎他的视野比别人远,他的胸怀比别人宽,因而他的笔墨也比别人雄健有力。他的诗最能让人感到祖国山川的壮美,也最能开阔人的心胸。他的《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受到包括儿童在内的所有读者的喜爱,绝不是偶然的。又如《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像这样宽阔的画面,这样明快的色调,这样雄伟的气象,在别人的诗里是不多见的。
杜甫也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诗人,他的山水诗的数量十分可观。他早年的《望岳》既写出了泰山的雄姿,也抒发了自己宏伟的抱负,纯然是盛唐之音。他的山水诗以入蜀途中和飘泊西南期间所写者居多,这些诗沉郁顿挫,往往笼罩着一层阴郁凄凉的色彩和沉重悲怆的气氛。祖国的一山一水都随时勾起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个人迟暮飘零之感。如《白帝》:“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又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这两首诗都写长江秋晚,高江、急峡、古木、苍藤、猿啸、鸟飞回,这些富于启示性的意象集中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在战乱年代从祖国山水中所感受到的忧愤与酸辛。
除以上四家之外,盛唐还有不少优秀的山水诗。如王涣之的《登鹳雀楼》、崔颢的《行经华阴》、李颀的《少室雪晴送王宇》、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等等,都各有独到之处。
盛唐诗歌的繁荣,虽不以山水诗为其标志,但山水诗的高度成就的确为盛唐诗坛增添了许多光彩。
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篇10
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几次在韵文中运用了“八极”这个词,如在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和元神》讲猴王悟空预向菩提祖师学习长生不老之术,祖师讲了四种法术,悟空都不答应,于是祖师故作生气的样子,暗示悟空半夜三更时分,从后门进入仙洞内,秘密传授法术。文中写道:
“约到子时前后,悟空轻轻的起来,穿了衣服,偷开前门,躲离大众,走出外,抬头观看。正是那:
月明清露冷,八极迥无尘。
深树幽禽宿,源头水流汾。
飞荧光散影,过雁字排云。
正值三更后,应该访道真。”
这首诗描写的是祖师居住的三星仙洞外的夜景,意思是:子夜时分,明月当空,周围一片寂静清冷,四面八方一直到很远的地方没有一点灰尘,空气显得异常清新。一些鸟儿栖息在幽暗的树林深处,小溪中潺潺的流水不知从哪里流过来 ,可能它的源头是汾水河吧。偶尔萤火虫飞起来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光影,又很快散失在远处,一群大雁排着长队掠过云端。不觉已到三更天了,这是正好是拜见祖师学艺的时候了。
在第五十一回《心猿空用千般计水火无功难炼魔》中,悟空到天庭玉皇大帝处查阅天上有无星斗思凡下界,贻害民间,可韩丈人真君奉命查了满天星斗,也没发现一个天神下界。于是悟空就让可韩丈人真君向玉帝回旨,自己在外面等候,等候良久,于是作了一首纪兴诗:
“风清云霁乐生平,神静星明显瑞祯。
河汉安宁天地泰,五方八极偃戈旌”
诗中,“清”是指水或空气非常清澈,这里是天气清明而和暖的意思。“霁”是指大雨停止,这里引申为风雨停,云雾散,天气放晴。如《论衡.感虚》:“于是风霁波罢”。“祯”是吉祥、吉兆之意。如《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河汉”即银河,古人多称为天河。如《古诗十九首》:“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泰”是平安的意思,如国泰民安。《易.说卦》:“履而泰,然后安”。“偃”本是仰卧、卧倒之意,如偃旗息鼓,这里引申为停止、停息。《国语.吴语》:“偃兵接好,日中为期”。“戈”是指各种兵器。“旌”,古时是一种用五色羽毛装饰的旗子,如《国语.吴语》:“建旌提鼓”。后来指各种旗子。如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
这首诗描写的是天庭和平稳定的大好形势,意思是:和煦的风吹过来,云开了,雾散了,天晴了,一切都使人感到心平气和,快乐无比,天上的各位神仙、星官都安静下来,显得更加精神百倍、吉祥如意。天河也很安宁,天上地下都非常平安,所有的天兵天将都放下了武器,收起了战旗,再也不受那刀兵之苦了。
可见在这两手诗中,“八极”的意思也是八方极远的地方。
在第五十五回《色邪***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中,悟空为制服琵琶洞中的女妖怪――蝎子精,请来了昂日星官,在描写星官的相貌时:
“那星官穿的是拜驾朝衣,一身金缕。但见他:
官簪五岳金光彩,笏执山河玉色琼。
袍挂七星云,腰围八极宝环明。
叮当佩响如敲韵,迅速风声似摆铃。
翠羽扇开来昂宿,天香飘袭满门庭。”
诗中,“簪”本来是指古代男女用来挽住头发或把帽子别在头发上的一种针形首饰。《韩非子.内储说上》:“周主亡玉簪”。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里的意思是在头上插戴。“笏”是指古代大臣朝见君王时所执的手板,用以记事。如《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琼”原指美玉,这里形容笏板的美丽高贵。“七星”原指闪亮耀眼的北斗七星,这里是指衣服上装饰的漂亮点状花纹。“”,云多的样子。潘尼《逸民吟》:“朝云,行露未袭”。“环”是指一种圆形而中间带孔的玉器。“韵”本指诗歌、辞赋等的韵脚,这里是指和谐悦耳的声音。如吴均《与朱元思书》:“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宿”本指住宿、过夜,这里是早起打鸣的意思。“袭”是指侵袭传来的意思。如《淮南子.精神训》:“忧患不能入也,而邪气不能袭”。“门庭”是指院子。
这首诗主要是描写昂日星官(原形本是一只大公鸡)的外貌和行为举止。整首诗的意思是:星官的头上簪戴着花冠如同五岳名山,闪烁着万道金光,手中擎着上奏的笏板如同壮丽的山河,显得异常的名贵。身上穿着绣有美丽云朵和“七星”吉祥***案的锦袍,腰中围的丝绦上悬挂着八块晶莹剔透的圆环宝玉。走起路来玉佩相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走快的时候好似悦耳动听的风铃在不停地摆动。翡翠色的翅膀打开来并高声鸣喊,就象从天上飘来阵阵清香,充满了整个庭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10篇